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用监管模式范文

信用监管模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用监管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信用监管模式

篇1

[关键词] 药店;信用;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85-02

药店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就是政府以药店的信用信息为中心,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收集药店经营信息、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奖罚以及对信用信息动态管理的过程。其特点可概括为:以药店信用信息为中心,以评定信用等级为工具,以促进药店信用提高为目的,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店信用信息的征集、等级的评定、公示以及奖惩等。

1 药店信用信息的征集

根据药品零售行业中信息跟信用的相关程度,可将信用信息分为基本信息、良好信息、一般失信信息、严重失信信息四大类。

1.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药品经营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即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简历及其身份证号码、质量负责人简历及其身份证号码、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编号及期限、GSP认证认可情况等和驻店药师的基本情况,如姓名、供职单位、执业情况、继续教育情况等,还有这些信息的登记、变更、注销或撤销的内容。

1.2 良好信息

良好信息包括经各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100%的有关信息和零售药店被评受等级等信息。

1.3 一般失信信息

一般失信信息包括因违法、违规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警告和责令改正处罚的;违法违规行为符合《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并按照该条给予处罚的[1];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述两项以外的处罚,但确属非主观故意的;药师个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罚的;药师个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承担与执业行为相关的民事赔偿的;药品经营企业擅自或者参与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送工商行政部门或者被工商行政部门查处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通报的其他一般违法行为。

1.4 严重失信信息

严重失信信息包括: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或暂扣营业执照的;拒绝、阻挠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抽验和索取有关资料或者拒不配合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案件调查的;制售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有主观故意或后果严重或情节恶劣的;因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

药店信用信息的收集,以行政处罚决定书、整改通知、监督检查记录等为依据,并作相应的不良行为记录和扣分,存入单位药店信用档案。

2 药店信用等级的评定

2.1 确定药店信用信息的分值标准

根据药店信用信息的不同类型,对不同程度信用信息赋予不同的信用分值。失信信息失信程度越大,赋予的负分值越高,如,对曾被依法责令停业、暂扣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这种严重失信的行为,赋予最高负分-30分(总分100分),一旦有药店拥有这种信息,它的信用值就被扣掉30分;而对良好信息则给予加分。

2.2 确定药品安全信用等级的原则

以是否有因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而被处以刑事或者行政处罚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以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和主观过错的大小作为等级划分的辅助标准;采用积分制原则:将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要求,划成相应的分值,以积分多少为主确定信用等级。每个单位总分100分。

2.3 药店信用等级的评定机构

药店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评定主体的选择对评定结果的可信度十分重要。为了避免政府“寻租成本”的危险,最佳的选择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来负责药店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或者政府组织的评定人员要覆盖行业组织人员、药店人员等。此外,药店信用等级采用一年一评定的动态认定方法。根据每个周期的信用认定情况,对药店的信用级别进行调整。

3 药店信用等级信息公示

3.1 药店信用等级的公示

公示要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药品监管部门要对药品零售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公示。

3.2 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信用信息公示的内容应该包括药店《药品经营许可证》上的基本信息、企业通过GSP认证的情况、企业当年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药店历年信用等级的情况等。

3.3 药店信用等级信息的公示渠道和技巧

为了避免诉讼的困扰,要掌控好药店信用等级信息的公示方式。对严重失信等级的药店要借助于社会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只要这样才达到惩罚的作用;而对于一般失信等级的药店以公示于各级药监局网站为主,而对于屡教不改的失信药店,适时向社会公布药品零售企业的信用信息,公众可直接查阅公示信息[1]。

4 药店信用等级的奖惩

4.1 惩罚的原则

根据药店与政府的博弈均衡理论,市场主体是否守信,取决于失信获利的诱惑力与规则的强制力的比较,当诱惑力大于强制力,不管监管者查处还是不查处,市场主体都将选择失信;只有当强制力大于诱惑力时,市场主体才可能选择守信,强制力越大于诱惑力,即处罚力度越大,市场主体失信的概率越小[2]。从中可知,对失信药店的惩罚力度是药店选择守信是否的关键,相反,如果惩罚力度不够,无论药监部门查处频率多高,也无法让药店遵守信用。因此,对失信药店惩罚的原则就是重点在于惩罚失信药店,加大对失信药店的经济处罚力度为主,辅助于提高抽查频率的处罚方式。

4.2 奖励的原则

根据“囚犯困境”理论可知,对于两个药店来说,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情况下,对双方来说选择失信是最合理的选择。从中启示是,对守信药店来说,最佳奖励就是消除行业内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因此,对守信药店的奖励就帮助消除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如政府可通过社会新闻媒体公示守信药店的名字,以让更多消费者者了解正确的行业信息,同时也能提高守信药店品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S].国务院令第360号.2002.

篇2

关键词:合作金融 农村信用合作社 商业银行 监管质量 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其监督管理存在的严重缺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倍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全方位的突飞猛进,农村经济也蓬勃发展,相伴而来的就是农村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为合作金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金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存,因此我们不得不分别分析两种性质定位下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在监管模式未考虑这种并存性质监管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调整现行监管模式的改革方案。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商银行监管模式的现状

(一)监管体制

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受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省级人民政府的监管。2004年,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法规和《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方案》的精神,制定了《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相关机构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的职责。 各相关机构在监管中要做到协调配合、各司其职、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使其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准备金、特种贷款、债券市场、外汇管理等业务进行监督,保证其合法经营。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着重监督农信社机构设置、业务经营、法人治理、风险预防等方面。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具体监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内控制度和经营机制,比如说监督农信社业务范围、财产清算、分配执行等。由于国务院将信用社的管理下放到政府,因此,政府对信用社的管理与风险处置的监管是全面的,监管方面主要包括对信用社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督促、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评估、对信用社违法行为的监督等。

银监会在2003年9月颁布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银监会内部设立了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的合作金融监管部,并颁布了《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等一系列规章,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监管采用的是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监管规则。 这是银监会为了更好的贯彻“三农”精神,进一步强化了普惠金融理念,因此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具体而言,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实施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为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并进而维护整个国家金融业体系的稳定。银监会不仅增强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助于中央银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职能上。因此,银监会除了对农商银行进行监管以外,还要加强同中国人民银行、政府、保监会等的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监管内容

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农村信用合作金融市场准入及退出监管,农村金融市场是否稳健运行直接关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可以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第二,谨慎性监管,主要是指对资本充足度、资产流动性、贷款集中度等的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必须要有足额甚至大量的资本,除了抵御风险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吸引投资及扩大业务。第三,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活动的监管,一方面由股东、债权人和存款持有者对市场进行监督,银行对资产流动性进行监管,维持一定的存贷款比率。另一方面在发生金融风险时,银监会及相关机构协助省级人民政府处置,保护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农民的利益。第四,对高管人员进行监管,主要是监管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条件,对监管其履行职责并作出评价。

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价等内容。要合理设置股权结构,通过高层的决策与考察,合理吸收优质涉农企业入股,股东要对其进行监督。建立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时,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对其进行监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仅要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机制建设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市场准入、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等进行监督并进行评价。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现行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职责分工不明制约了银监会监管效能的发挥

目前,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采取行政监管与行业监管并行的监管模式,行政监管主要指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把管理权力部分分给省级政府,使其具有了监管的职责;行业监管主要由银监会及其各地的银监局负责。虽然监管职权的下放在某些方面发挥了行政与行业在监管上携手的优势,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普遍。行政监管与行业监管因为在职责分工上不够具体明确、有加之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信息共享的宽度和深度极小等问题,使得在某些方面银监会和省级政府都有管理的职责,而在另一些方面二者却都无监管的义务,这造成了要么争抢监管、要么互相扯皮的不良后果,也严重影响到监管作用的发挥。

银监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主体,其监管因忽视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特点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对其采取何种监管标准这一问题上,我国又选择依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进行监管。但是,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因为其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导致其在产权制度、经营区域、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同,而且农村信用社也存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省级联社、县统一法人社和两级法人社的多元化模式。如果都按照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进行监管,则难以达到应有的监管效果。同时,银监会还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金融监管水平相匹配的足够的监管人员和监管手段。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是我国目前在农村信用社O管上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其中临时性的现场监管较多,因为其在成程序方面不符合程序正当性,在收集信息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数据对比分析,致使其在监管的次数上和深度上非常有限,监管工作很难有效完成。此外,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法人多、机构相对分散等原因,使得监管机构没有能力配备足够的人员于每一个具体的监管对象,全面监管往往名存实亡。外加很多监管人员在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达不到监管者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导致其监管水平比较低下,监管效果难如人意。

(二)行业自律监督机制缺失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农村信用社的行业内部自律监督机制。2005 年 12 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行业协会而成立,依照《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可知,现在此协会以为会员提供服务和沟通协调为主要职责,并不包括监管的内容。另一方面,行业协会没有具体的类型,其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近乎空白,这使得各种不同分工的协会组织的成立无法建立在农村信用社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同时,由于没有认识到行业协会组织在行业管理、监督等方面的重要性,故在对其成立、运行的政策和措施上坚持消极态度。这些原因都使得协会组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使协会组织在监管上补充银监会难以触及的真空地带的成立目的化为泡影,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监管漏洞有所扩大。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故而各国均不遗余力地设计适合自己的监管模式以保证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应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模式进行建设性地设计。

(一)借鉴国外实行混合监管模式

德国采取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组织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政府监管机构包括联邦金融监察局、中央银行和审计协会三个;美商储蓄互助相互保险集团和美国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为美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保驾护航,防范因为一切原因所带来的农村经济波动。总体来看,各国在本国农村信用社监管体系的设计上都坚持外部监管、内部自我监督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监管存在严重缺位以及农村信用社相关机构还没有被纳入监管体系的问题,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并重的监督模式,即形成以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为主、行政监管、行业协会监管和社会监督为辅的外部监管体系,同时设计类似于公司监事会的农村信用社自我监督部门进行内部监管。

(二)建立科学的监管体制

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分布上极其分散、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等现状,要设计出一套既能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推动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又符合国际惯例且具有国际发展水平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作为农村信用社监管的主体力量,对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就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的监督职能发挥,应该以实行分类监管,通过制定有差别的监管标准和方法,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建立大数据模型,在分析利率敏感度和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同时结合专项稽核等传统手段,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实施类型化的全方位监管。 为加强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还可以通过从立法上量化与金融监管有关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方式, 同时整合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在规范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建立监管统计系统,以实现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实时管控。

(三)重行业自律监管

在某一个行业内成立以自我约束为目的的协会组织,其本身就有对此行业内的协会成员进行协调、监督、管理、服务的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准则,并以此来规范各会员单位的内部控制行为,从而促成业内的沟通合作,协调同业内的想到救助,同时配合银监会的监管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德国,行业协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审计协会,审计协会通过对基层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经常性审计,向银监会提供更为真实和及时的行业信息。这样,审计协会和银监会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活动。

(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民认股成立。因为农信社本身就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因农民社员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外加农村信用合作社所涉及的都是专业的经济行为,因此要实现社会中介机构、农民社员、新闻媒体等社会主体的社会监管,就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就是要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农民社员和社会大众的舆论监督,约束农信社的经营管理行为。

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模式应该在适应我国国情上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信社监管经验,形成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并行的监管模式。同时,在监管模式的应用上我们还应该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农村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方案设计

农村商业银行担当着农信社转型为现代公司的重要角色,对其改革和发展进行有效的监管必然是题中之意。但是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性质、功能、作用、价值等各方面都有所区别,对其的监管模式也应有所不同。

(一)纳入法人治理结构,走民主化监管道路

伴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其需求的变化而选择以农村商业银行的形式向现代公司转型,我们理应看到在此形式之下更多的是要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适时地纳入现代公司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上必不可少的,即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通过设立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调整银行的所有者、管理层、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其健康发展。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所有者是谁、谁说的话算数的问题,即采取措施对产权加以明晰,使股东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其次,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内置机构都要依照法规及章程的规定进行人事任用、变更,省联社在不干涉其日常事务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监管。再次,要广招金融相关的人才,推动农村商业银行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努力发挥监事会作用,提高内部监管质量

监事会作为公司的三大机构之一,担负着监督公司运行中机构和人员的履职行为之重责,监事由股东会和职工代表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监事会与其他机构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基础上相互配合、互相制衡。在现实中,虽然监事会的作用发挥有限,但可以通过措施的改进,释放其有效监督的功能。首先,要完善农商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以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要代表股东并行使其应有的监督职能,绝对不能成为董事会的工具或附庸,更不能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摆设。其次,要通过立法明确监事会及其监事的责任。因监事监督管理过失给农商银行或股东造成损失,应明确规定由其承担适当的补充责任。只有责、权、利的匹配才能增强监事会成员的责任意识,才能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质量。

(三)引进战略投资者,创新股份代持机构

从公司类型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其设立时的发起人人数应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规范这一设立条件。一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来实现。即通过溢价购买自愿放弃股东地位投资者的股权,既可以达到公司法要求的发起人人数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高素质金融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二是采取募集设立方式。依据公司法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设立时的发起人须控制在 200 人以内。建h银行业监管部门创新相关条款,设计发起设立股份的代持机构,依法规范农村商业银行有关机构发起人的资格与取得条件,以应对农村商业银行募集设立时的人数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222.

[2] 徐文鸣.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02):117- 119.

[3]胡芬.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职能转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18―20.

[4]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3.

[6] 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73- 275..

篇3

关键词: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

实施科技计划是政府引导科技发展方向、通过政府投入优化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而科技期刊是实施科技计划、传播科技信息的有效载体。是科学研究链上很重要的一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部门,对学术成果有着重要的审核、把关作用,在这一环节如果把关不严,很容易使科研不端行为造成恶果。如何有效地杜绝科技论文中的学术失范,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学术期刊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信用数据库和科技论文信用评价系统,为国家科技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的实施提供支撑。编辑部利用此平台不但可以解决信用的问题,还可通过该管理体系来控制论文的质量。

一、科技信用与科技期刊信用的概念涵义

国家科技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对科技信用的定义是:利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

科技期刊是发表科技论文的载体,是科技活动链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还承载着个人学术资格评价的社会功能。这一部分的不诚信行为影响着整个科技活动的质量以及人才评估的准确性,以前出现的种种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很多就出现在这―部分。因此,科技期刊的信用同样也涵盖了以上信用规则,其信用评价范围是对遵守科学共同体内公允规范的能力和诚信的程度。

二、科技期刊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机制不完善,科技期刊存在着不少科技信用缺失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一)论文作者的信用缺失。由于科技成果与许多个人的利益挂钩,因此急功近利,一稿多投,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

(二)审稿者的信用缺失。审稿者本应是本专业专家,应该是严谨而慎重的。但有的专家在人情面前而高抬贵手。有的由于同专业竞争的原因而故意发难。

(三)期刊编辑部的信用缺失。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再加上编辑部内部的制度不健全,因此产生的“关系稿”、“交易稿”屡见不鲜。有的期刊编辑部以赢利为目的,甚至是有钱就发。

三、建立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目的

是什么导致科技期刊信用的缺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导致科技期刊信用缺失的直接原因。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根本动力,科技期刊由于读者群的限制,要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是很难的。一些科技期刊被推上市场后,由于生存问题,使办刊的宗旨发生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抛开学术标准去取舍稿件。又由于失信成本过低,所以在发稿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即使发生问题了,得到的制裁远远小于所得。

(二)体制问题是导致科技期刊信用缺失的根本问题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信用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在某种程度上,科技信用观念的淡漠和科技信用评价机制的“空白”已经严重地损害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三)信息不对称,数据失真。信息的真实性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科技期刊由于种种原因,难于获得论文作者和该研究领域的全面信息,而社会又赋予科技期刊太多的评价功能(如职称评定、学位评定),因此在没有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信用缺失行为。

以上的种种弊端虽然采取一定的规章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但要从根本上杜绝,一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引入“信用管理”机制,补充和完善我国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参与科技活动相关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从机制上约束和规范科技期刊在科技活动中的失信行为。

四、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功能

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的大框架下建立,主要遵循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原则,采用科学、先进、合理、高效和易操作的手段,对科技期刊工作中所有的参与者(作者、审者、编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科技期刊进行信用等级评估,整个体系应具有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综合评估的功能。数据库和共享平台能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的模式主要功能见图1。

图1显示了系统要完成的七大模块功能:

(一)工作台。这一块的功能是完成对象(作者、审者、编辑部)和论文信息的显示,编辑部输入投稿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工作单位等),平台即可利用期刊网等资源查询到作者的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和研究方向、代表性科研成果及近期发表的论文等综合信息。

编辑部还可利用该平台选择审稿者,同样能查出审稿者的综合信息,还能为论文查新等。

(二)用户管理。这一块的功能主要是用户单位(编辑部)的信用管理,作者在投稿环节需提供一份信用证明。证明其文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求作者作出无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的承诺。该证明要由作者单位盖章,在这一环节出现不诚信的行为,要由作者单位负责。

(三)评估指标设置。这一部分是整个评估体系的基础,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指标的设置将决定整个评价的效果,因此需要作专门的研究。评估指标总体应按照科学性、实证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来确定。主要针对期刊中的信用问题,突出信用能力方面的指标和信用意愿方面的指标体系。体系可以是多层次的,有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定性的指标由聘用的专家评价,而定量指标则用收集到相关数据评价。最后进入综合评价体系。

(四)信用信息采集。这一块的功能在进行信用数据采集定义和评估指标的定义后,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采集到失信行为,进入黑名单信息。

(五)信用评估。该平台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及定义的评估指标及模型,进行信用评估,向有关部门提供评估报告。编辑部根据评估数据和报告对该篇稿件的处理作出决策。

(六)查询统计。提供灵活、动态的查询及统计方法,对进入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展现。提供图形分析方法,对信用评估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提供决策分析功能。

(七)数据管理。提供系统中数据的导入、导出工作,提供外部数据的导入、导出工作。

信用问题是各方面十分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涉及的领域内容量很大。单靠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来杜绝科技论文信用失范的问题,只能治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

首先,加快制定配套的科技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体系,为信用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查询、信用公开、信用管理提供基本的运作规范和法规依据。

篇4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及个人信用等方面,从相互关系看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行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轨时期,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制度基础。但目前我国的现实是良好的社会信用机制尚未建立,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扭曲,很多企业信用面临危机,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经济的发展,其表现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经济合同履约率低、恶意拖欠货款、三角债严重。据调查统计,某省企业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合同欺诈屡屡发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在货款的偿付方面,全国80%以上的企业深受三角债困扰,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高达15000多亿元,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的运转,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许多企业流动资金被压死,工厂停工、工人失业,经济体系陷入恶性循环。

企业逃废债严重。在金融信用领域,许多企业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抵押、无效担保骗取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借改制、破产等名目,采取悬空、“金蝉脱壳”等等手法逃废银行债务。据人总行统计,截止2000年末,在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为62656户,经过金融债权部门认定的逃废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逃废银行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本息的32%。部分地区、企业逃废债行为相当泛滥,扭曲了银企关系,危及金融安全,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症和毒瘤。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在农业生产资料里有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假农机等,农产品里有粮食掺假、棉花掺假、假药材等;工业领域更是难以找出一块没有被假冒伪劣浸染过的净土,劣质建材堆砌了“豆腐渣”工程、假食用油做成了有毒的饼干、兽药作人药、毒酒害命不绝;在服务业假冒伪劣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假广告、假中介、假文凭、假审计、假评估为虎作伥。近年来,假冒伪劣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千亿元计,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假冒伪劣不仅使消费者蒙受了经济、人身、精神的多重伤害,还严重毒害社会心态。造假不仅使一些地方的经济拖向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让被假冒的企业元气大伤,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合理秩序,制假、售假还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外资的流入。

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危害无穷,给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失信行为象瘟疫一样侵蚀社会肌体,直接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败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

面对如此严重的信用缺失情况及带来的巨大危害,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疾呼要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管理体系,这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积极应对加入WTO面临挑战的必然选择。在严峻的形势和强烈的需求下,如何建立完善强有力的信用管理体系和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就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通过对有关情况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应从“破”和“立”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尽快建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破”就是工商管理、公检法、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继续加大对假冒伪劣、经济诈骗、虚假信息广告、恶意拖欠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因为当前这些不法行为嚣张的最直接原因是受到惩处的成本远远小于得到的收益,打击的力度不足以惩处和威慑贪利的欲望。要遏制和消除这些现象的发生,对违法分子个人、单位惩处手段和经济上的处罚必须足以击破贪欲的幻想、大大超过在经济上的收入。

“立”就是要从根本做起,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信用体系、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气,从总体上形成讲信用、促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无论是生产性企业或贸易性企业,经济往来的对象基本分为供应商、金融机构、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发生行政关系的主要有工商管理机关和监管机关,如海关、技术监督部门等。

以下着重从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制、强化信用管理方面谈几点建议:

建立规范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

从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看,对企业信用直接或间接的监督、管理机关有工商管理、技术监督、人民银行、公检法等部门,这些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拥有对企业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的职能和权力,拥有真实的信息来源,但缺陷在于这些部门对企业的相关行为和信息没有完整的记录和系统的整理,也没有对社会和运用的渠道,造成了信用信息的散失,信守诚信的企业无法得到表彰和益处,不守信用的企业却有空子可钻。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在各方面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采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形成系统性的资料,便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管理、客户的查询运用。

例如对于某个企业的信用情况,上述几个职能部门分别进行监督、采集、记录: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注册登记、年检、履行合同、企业受奖或受罚、消费者投诉等进行采集、记录;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在质量和是否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的方面情况进行监督、记录;人民银行通过贷款登记管理系统对企业在各家银行的贷款、发行债券等情况进行监控,记录和分析企业融资的信用状况;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涉及违法和被其他企业、机构的情况归类和记录。 建立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通过以上几个部门记录的信息,使一个企业从建立、生产、融资、经营、到售后服务、客户意见等情况一一记录在案,加以汇总分析和判断,一个企业基本的信用状况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诚实守信的企业将会受到褒奖,赢得更多客户的合作;失信的企业将会失去立身之地。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信用管理需要法律的支持、规范和保障,无论是政府对企业信用实施管理,还是中介机构和客户运用信用信息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因此应制定“企业信用管理法”或“社会信用信息法”等法律制度,为管理机关和征信机构开展企业信用采集、保存、评级、、运用提供法律依据,改变目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缺乏法律基础的状况。严格执行有关法规,规范企业、个人、政府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对故意造成信息失真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规范资信公司,防止其提供不真实的评级;在建立信用体系的同时,同时注意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

通过中介机构征集、整理、信用信息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信用信息资源的积累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欧美等发达国家历经一百多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仅靠政府有关部门是不够的,也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征信公司、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商业化的手段,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收集、处理分散在工商、银行、技术监督、税务、公检法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以经济发达城市为支点,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和网络化的征信数据库。信用中介机构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制作成信用信息产品,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提供给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客户,供查询和使用。

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标准

科学的信用评价标准是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信用信息包含企业的注册情况、年检、履行合同、被客户投诉、产品质量、融资信誉、纳税情况、涉诉案件、被政府表彰或被处罚情况等等,涉及企业的多个方面,信息数据纷繁复杂,如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则难以直接运用信用资源。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特定的企业评定出合理的信用等级,采取动态的方法,简明扼要的反映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方便客户的查询、判断,有利于社会对该企业的了解认识,使诚实守信的企业誉满天下,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客户;使信用低下的企业难以藏身,断绝财路。

运用信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体系是形成良好信用环境的手段,而非目的,开发运用信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秀企业的快速成长,打击失信行为才是我们的目标。信用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可从三个方面概括:一是信用作为一种资格和能力,是进入市场的入场券;二是信用构成无形的资本和财富,发挥商誉的品牌效应;三是信用是一种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可以共享的信息资讯,发挥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根据上述分析,运用信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建立快捷便利的信用信息传播渠道,使企业和消费者方便和低成本的获取信用信息,是运用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使交易的主体及时、真实的了解到对方的信用状况,防范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通过建立征信公司或信用管理局作为信用信息传播的窗口,利用互连网等工具高效的查询使用。

制定对信用低下企业的警告和市场禁入制度。企业主管部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要善于运用有关信息,防患于未然,对信用低下的企业及时提出警告,对情节严重的要禁止进入市场,以免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受骗上当,减少资源的损失。

篇5

关键词:客户;信用管理;CRM;可行性;保障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4-0052-05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是买方占据主动、赊销盛行的竞争环境,市场的信用经济特征显著。客户不仅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来源。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能仅限于博取更多客户数量,客户的质量也越来越关乎企业的盈亏成败。将提升本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能力列入工作重心,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助于企业控制或降低风险,提高赊销成功率和客户忠诚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从阐释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一些企业在客户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客户信用管理的创新模式——CRM管理模式,并充分论证了推行该模式的可行性和保障性条件。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能忽视客户信用管理

(一)客户信用管理的内涵

与一般销售理解的客户有所不同,客户信用管理中所谓的客户是指能够对本企业造成经济损益或潜在经济损益的其他企业和个人。除了购买本企业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外,还包括外贸产地、材料供应商、中介机构、同行业者。只要他们能够或者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就是企业的客户。

由于不同的客户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区分不同的客户有利于企业把握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客户信用管理对客户的区分采取“二八原则”,即认同对企业产生80%影响的来自20%同企业交往的客户,将客户分为核心客户和普通客户。其中,核心客户是指与企业年交易额较大或与企业交往时间较长的客户。

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是以客户关系管理为核心,通过事前对客户的筛选和评价,在充分把握其付款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赊销政策,提高企业客户的获得率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损失最小化或者收益最大化目标。

(二)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1. 重视客户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强化外部竞争力。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赊销成为主流的销售方式,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之一。调查显示,2010年提供信用交易的企业自2008年来以16%的复合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在2010年进一步升至87.6%①,这充分显示了企业的信用交易已经成为主要的销售方式。企业采取信用交易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诸多企业采取信用销售的情况下,企业出于竞争需要,必须做好对客户信用的管理,减少坏账,增加盈利,才能超越同行企业。

2.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以便增加客户群,这都需要有充裕的资金做后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企业平均无效成本是销售收入的14%。无效成本是指坏账、拖欠款损失、管理费用的三项总和。一个销售额是1亿元的企业,坏账、拖欠款损失、管理费用白白消耗掉1 400万元②。这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企业出于保持和增加客户、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企业活力的需要,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减少企业无效成本的耗费。

二、现有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模式的弊端

现有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模式是以企业对客户应收账款的追收为核心,以事后补偿为特点,以现金流或销售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将信用管理功能依附于财务部或销售部来执行的信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很难有效解决以下难题。

(一)部门之间的目标冲突

许多企业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从而使企业信用管理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销售部门看重销售业绩的增长,以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如果忽视对客户的筛选,就容易产生应收账款拖欠或坏账损失。而财务部门为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偿债风险,更重视销售收入的现金流,因而在信用政策上对赊销手段偏谨慎。由于销售部与财务部的管理目标相冲突,往往导致目前企业内部众多的低效率、内耗式的业务活动,增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而构成以客户关系为重点的信用管理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事后管理,忽视事前管理

现有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主要是注重事后对应收账款的追收和对逾期账款的追讨,而没有将重点放在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对客户的筛选评价和进行科学的授信环节上,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 000亿元,其中因贸然签约、合同欺诈等事前防范没有做好造成的损失达2 000亿元。③由此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事前对客户信用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三)缺乏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在现有的客户信用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更新和输出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信用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完整性,加之企业对各自信息的保密,也进一步强化了现有模式,即事后管理的模式。

三、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的创新模式——CRM管理模式

(一)关于CRM模式的解释

CRM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其含义是客户关系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客户信用信息,对其进行信用评价和科学合理的授信,从而控制客户风险,提高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思想、商业策略。这种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和企业文化来支持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流程,而且可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全程一对一的客户个性化信用管理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筛选有价值的客户。CRM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见图1。

1. 事前控制。(1)收集信用信息,制作客户的信用档案,建立客户信用管理数据库。客户的资信数据包括信用记录、官方信息、社会信息、企业内部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企业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企业通过对资信数据的收集,制作成客户的信用档案,最终形成客户信用档案库。(2)进行客户数据挖掘,对企业授信风险进行分析。企业对客户资信数据进行挖掘,做出资信评价包括的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资信记录、数据真实性审核以及社会信用记录。企业将其客户的信用信息分类,一类是用于定性描述信用行为的记录,一类是用于定量评价客户的信用价值。定性描述采取5C模型,它主要集中在对客户的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品和经营条件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定性分析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定量分析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采取一些评分模型,常见的有信用风险指数模型、Z评分模型、巴萨利模型、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特征评分模型,分析企业的信用价值。定量分析以财务比率分析为主,剔除了数量级的差异,可以使企业对不同规模的客户进行横向比较。(3)评估客户价值,进行客户细分,更好地发挥信用管理功能。在企业信用管理实践中,通过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企业可以把握交易中的客户信用风险。采取“普通客户”与“核心客户”细分管理的原则,形成有重点的客户管理,完成“客户价值”这一实施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总依据,以便更加科学地实施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4)动态跟踪客户信息,及时更新信用管理数据库,提高客户价值。企业应该动态跟踪客户信息,及时更新客户信用记录。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以预测客户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制作客户信用档案时,信用管理部门可以将即期客户企业资信调查报告作为客户信用档案的母本,并采用预警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定期调整授信额度,关注客户的财务、经营、人动情况。长期积累客户信用信息有助于增强客户记录的完整性、动态性和可统计分析性。通过对客户信息的完善和跟踪,有利于企业剔除服务成本较高甚至给企业造成亏损的客户,筛选有价值的客户,从而增加企业利润。(5)分析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各个部门要做出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评价,实时调整授信决策,使信用管理成为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有机体。通过销售部门对信用管理部门的信用政策的实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新信息的及时反馈,使信用管理部门对自身信用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和授信额度进行及时调整,使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动态可持续。

2. 事中转移。针对客户的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诸多方式进行事中信用风险的转移——信用保险,保理,担保。

信用保险(Credit Insurance)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理(Factoring)又称托收保付,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保理商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国际保理业务。在信用管理中采取保理方式可以有效对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进行转移,从而降低追账成本,防止发生利息损失,加快资金周转。

担保(Guarantee)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担保方式包括定金、保证、抵押、质押和留置。企业可以通过以上措施来实现事中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转移。

3. 事后补偿。事后补偿主要指赊销以后对应收账款的监控制度,包括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商账催收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客户签署收货确认单;及时与客户沟通;尽早发现客户经营或产权发生重大变化的征兆;培养客户正常付款的习惯;在合同即将到期前提示客户付款;及时调整客户的信用额度;调整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完善延期付款管理制度。

商账催收是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催讨,先经过信用管理部门的内勤和外勤催收,在未能奏效以后,就需要委托专业追账机构进行商账追收,如果还不能完成收款工作,就需要诉诸法律。

(二)CRM模式的先进性

1.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CRM模式通过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使整个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过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克服了现有模式中将信用管理功能依附于销售部或财务部的部门之间管理目标相冲突的缺陷。

2. 以对客户事前的控制为重点。CRM模式通过加强事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来进行科学的授信,从而避免客户的拖欠或使账款可以成功追回,克服了传统的事后补偿式的管理缺陷,即等到应收账款发生拖欠甚至发生坏账以后再采取内部和外部甚至诉诸法律等措施催收的管理模式。

3. 建立了专门的制度保障。大多数企业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内部经营管理薄弱,制度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信用管理制度,没有对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信用标准、收账政策、信用等级等方面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在企业内建立执行依据。而CRM模式则是一种制度化的模式,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制度保障,确保了该模式的顺利运作。

(三)CRM模式的成功案例——联想集团

1. 联想的具体模式。联想集团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模式采取的是“3+3”模式,该模式是CRM模式在实际中的成功应用范例,既体现出了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必要性,又在全程管理中突出事前防范的重要性。该模式中第一个“3”是指企业的前台、和后台这三个部门,即销售部、信用部和财务部。第二个“3”是指联想对客户管理的三个阶段,指前期的信用调查,中期的信用政策的制定,后期的信用政策的实施。公司具体的信用管理过程为:(1)事前准备:建立一个客户信用管理数据库;(2)事中监管:制定信用政策和实施信用政策;(3)事后控制:监控应收账款和进行逾期账款的催收,并定时对整个信用评级模式进行评价和调整。具体的模式见图2所示。

2. 该模式的管理成效。通过上述“3+3”模式进行管理,联想公司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可见在整个客户信用管理过程中事前准备尤为重要,见表3。

通过企业信用管理,联想的客户更加重视自身信用,联想的收账指标好转,甚至好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应邀到美国科学年会进行演讲时说:“赊销和信用管理对联想的二次腾飞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四、积极推广CRM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是推广该模式的前提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化正好满足了CRM吸纳足量信息的需求,是处理大量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为客户建立信用档案库,使得大量信息被用于客户的经营和财务分析中。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推广CRM为重点的企业对客户信用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信息技术和网络查询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推广该模式提供了动力

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该模式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信息传播,从而拉近了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使二者能更灵活、更广泛地进行双向交流,为CRM模式的普及起到技术推动的作用。

2. 相关网络查询平台建设速度的提高为该模式推广提供了信息支持。我国现在在北京、浙江、重庆、成都、四川、厦门、深圳、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陕西等地都已经建立了企业信息网。企业按自愿原则入网,该网络平台对企业的信息在信息网上进行公布,供其他企业进行查询。企业信息网对入网企业进行调查,及时对诚信企业给予表彰,对违规企业进行通告。该信息网中还有对工商税务部门的链接,可以对企业的注册信息、纳税信息进行查询,这极大地推进了企业信息的开放度,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评估往来客户。该平台极大地支持了CRM模式的发展。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政策支持

1. 中央和地方继续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中央政府在加快信用立法方面已经从原有的民法、商法、经济法等大的法律体系具体到专门的法律法规。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在2011年央行征信工作会议上对本年内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予以了肯定说法。商务部陆续出台《商贸企业信用管理规范》、《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制度,初步建立了商务信用分类管理制度,还建成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覆盖国内外贸易、外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19个业务领域,拥有近92万家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开通了中国反商业欺诈网监督服务平台。

2. 地方政府也在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加速进展。如2007年浙江出台首部《企业信用管理标准》。之后,2010年各省份陆续出台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为企业信用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构建该创新模式的保障性条件

(一)树立以客户为核心的信用管理理念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企业的信用管理观念,把企业的信用管理作为增加盈利的一种管理手段,把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来对待。其次,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专职企业对客户信用管理功能,提高对客户的管理效率。再次,企业应当加强事前信用管理的意识,使事前控制成为整个信用管理过程的核心。

(二)培训专业信用管理人员

由于现阶段开设信用管理课程的大学不多,所以企业应当主要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来增加企业的信用管理人员,让他们专司其职,提高信用管理功能的有效性。为此,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两个政府管理部门从2010年7月起联合举办高水平的企业信用管理培训,邀请全国最知名的信用管理专家进行讲座,把科学的信用管理理论和具体操作实务推广到企业中去。

(三)制定评级机构定期信息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信用信息资源的积累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我国各个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信息严格贯彻内部保有原则,这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的开放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运用行政、法律、商业手段,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分散在工商、银行、技术监督、税务、公检法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充分发挥征信公司、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支点,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网络化的征信数据库。信用中介机构应该将其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制作成信用信息产品,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提供给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客户进行查询和使用。

(四)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企业要将对客户的信用管理纳入考核机制,主要通过对销售业务人员和采购员的信用业绩考核建立信用管理绩效考核。由于企业的客户主要包括购买商和供货商两部分,因此绩效考核机制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企业的采购人员进行考评,因为其所购货物的质量、数量、规格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因为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收回欠款,使应收账款余额为零,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把信用管理的效果进行量化,用量化指标对业务人员的收款业绩进行奖惩,提高采购和销售质量,实现企业利润。

六、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采取一种成功的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模式,即本文所论证的CRM创新模式,可以使企业从内部解决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在竞争的激流中取胜,是每个企业超越竞争对手、走向成功的捷径。

注释:

①《2011年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中国信用财富网:http://省略。

②于月明:《信用管理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辽宁省工商联网:http://省略。

③张莫,孙韶华:《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导致每年损失达6 000亿元》,《经济参考报》,2011年5月4日。

参考文献:

[1]张晓梅.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23-24.

[2]徐志铭.企业信用管理模式[J].企业导报,2010,(1):47.

[3]纪峰.CRM介入信用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3):37.

[4]樊静波.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224-225.

[5]周绪风.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济南金融,2007,(2):13.

[6]韩克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问题的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37-39.

[7]赵晓菊,柳永明.信用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0-34.

[8]李航,刘二兰.基于CRM理论的顾客忠诚提升策略研究[J].商情,2010,(6):22-24.

[9]林均跃.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8-84.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实际服务需求,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应该将用户放在中心位置,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给用户更加贴心的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为今后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就要充分尊重用户的想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用户在借阅图书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最终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1.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1.1提高用户主动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管理中需要积极提升用户的主动性,让他们对图书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利用网络来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利用先进的服务系统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主动参与性,让图书馆资源得到利用,最终达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2保证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

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应该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因此在构建服务模式时,应该要保证期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图书馆对用户借阅的开放性,可以让用户结合自身的兴趣来选择图书资源,寻找查阅所需信息,帮助他们节约查阅资料的时间,实现对用户的人文关怀,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为今后图书馆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3实现服务多元化发展

图书馆在进行服务管理时应该要拓宽服务对象,实现多元化服务,从不同角度分析客户的需求,结合实际状况调整服务方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图书信息资源的增多,图书馆服务逐渐走向网络化。因此图书馆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便于用户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身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拓展图书馆的受益群体。

1.4服务内容要更加明确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要更具有针对性,要将图书馆现实藏书与数字图书馆管理相结合,在提供高质量的现实图书馆服务时,也要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本图书馆的特色,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资源。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要积极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让更多人享受到图书馆藏书资源,充分发挥相关资源的作用。

2.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理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2.1做好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要想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就要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在购进更多图书资源的同时也要不断更数字化的图书信息,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在整合图书馆电子资源时,需要与馆藏图书相结合,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充实图书馆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做好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管理人员还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用户与用户以及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探讨与交流,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最终达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目标。

2.2做好用户培训工作

图书馆面临的用户涉及的年龄段跨度较大,因此在设计图书馆服务模式时需要结合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服务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尤其是在面对不熟悉网络技术的用户,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宣传工作,增强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查阅技巧,提高他们查阅图书以及其他资源的效率,节省查阅时间,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在进行宣传时,还可以利用讲座形式进行,让更多人对数字化图书馆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借阅和查找图书时可以利用相关技术来提高查阅效率。图书馆还要积极建设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为用户解决查阅过程中的问题,让用户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满足,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信誉形象,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2.3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坚持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就要服务人员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在推送个性化服务时,首先需要了解相关客户的实际状况,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主动向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增强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图书馆理人员也要对本图书馆中的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分板块建立相应的信息检索查询系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查阅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图书馆理服务。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 社会责任 管理应用 创新实践

2009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在江苏无锡正式启动首个地市级供电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无锡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的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对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坚持理念引领、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深入实践。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得到了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主动参与和真心实践,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连续三年(2009、2010、2011)载入国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履责实践写入哈佛案例,荣获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金蜜蜂・客户至上奖”,自行组织编写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电网公司在无锡公司的责任根植基层实践入选“2011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中央电视台特邀记者专程到无锡实地采访,相关内容在中央电视台1套晚间新闻进行播出。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一个崭新的管理课题,既无样板参考也无经验可循,只能依靠自身的探索实践去摸索。无锡供电公司自启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以来就积极研究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促进企业管理之中的客观规律和创新实践。受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鼎・心”模型启发,无锡供电公司以完善“鼎・心”模型提出的四大模块和二十一项构成要素为重点,积极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1.提升管理目标

一是倡导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加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宣贯,积极引导员工从责任内容、行为性质、判断标准、落实机制四个维度认识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充分理解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不是”(不是单纯支持公益事业、不是要求无私奉献、不是回归“企业办社会”、不是强调开展新的业务)和“四个是”(是新的工作方式、是新的发展方式、是新的沟通方式、是新的管理模式)。

二是优化公司使命,无锡公司主动策应地方发展实际,结合实际工作延伸和丰富“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司使命,提出助力建设“四个无锡”,甘当服务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先锋”。

三是丰富企业价值观,无锡公司深入实践“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点亮品质生活”的责任宣言,把服务地方经济生活转型升级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公司的履责动力。

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制定《公司发展规划》、《员工发展规划》,为后期制定无锡供电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实施社会责任“三全”管理,进一步探索实践“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组建设”的推进模式,在全公司系统组织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问卷调查,征集包括责任管理案例、履责实践案例和责任故事在内的各类典型经验和良好实践,汇编《点亮品质生活――我们的责任故事》。

2.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责任领导力建设方面,创新开设“排头兵”训练营,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在各部室、单位明确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全面加强对该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结合“三集五大”完善提升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三集五大”新体系下企业治理模式构建试点工作,以加强组织结构分析、优化管理关系、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原动力、理清业务界面、加强公共关系管理等工作为重点,着力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治理模式构建试点工作中,丰富和提升企业治理模式构建试点工作的内涵和质量。

三是社会责任推进管理方面,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善提升工作带来的组织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公司品牌建设(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成员,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同时建立品牌建设(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例会机制,定期研究推进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工作部署,深刻把握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目标的工作内涵,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作为扎实推进市公司国际一流企业对标工作的重要内容,参与完成市公司“国际一流”企业对标指标体系的意见征集修订和数据初次征集上报工作。

四是优化决策管理方面,修订完善《无锡供电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明确决策前充分听取多方意见。深化民主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民主管理纲要》,开展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实行总经理联络员制度,多渠道、多层面广泛听取员工意见。

五是优化流程管理方面,作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公司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公司确定的各项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同时,全面修订市县公司工作标准377个(其中市公司298个,县公司77个),有力推动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标准流程。

六是完善制度建设方面,积极加强合同授权委托以及规章制度管理,研究制定《无锡供电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进行宣贯实施,明确公司各类规章制度需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策审订。

七是完善绩效管理方面,制订《无锡供电公司全员绩效管理办法》,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创新开展员工劳动强度分析,组织编写调控中心地区调度组、自动化班,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班、计量仪表的典型量化考核指标,开展班组员工绩效量化考核,逐步把社会责任有关指标体系纳入绩效管理,尝试从社会履责实践的维度考核工作。

3.丰富管理内容

一是优化业务运营方面,不断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融入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运检、营销服务等各项核心业务。如公司深入开展“保供电、促增长、助发展”专项活动,制定实施稳增长电力服务十项举措,坚持开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客户“三挂钩,三服务”活动,主动服务180项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全力做到保开工、保投产、保投资,有力助推无锡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实现公司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是优化职能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管理水平以及计划、考核、管控能力。例如公司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明确包括突发事件总体应急、专项应急、现场处置三个层级共74个预案,除常规预案外还综合考虑利益相关的因素制定“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供应”等应急预案,切实优化公司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的应急管理能力。

三是优化公益管理方面,有效整合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等公益资源,筹备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在无锡建成首批四家“国家电网希望来吧”,通过建章立制有效加强公司公益事业管理工作,切实珍惜和充分利用公司的爱心资源。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按照“营造文化氛围、搭建文化平台、挖掘文化产品、加强文化管理”的思路,大力实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落地工程、评价工程,积极把开展文化创新、挖掘文化产品作为企业文化落地实践的重要内容,从文化角度总结、提炼公司落实“五统一”要求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坚持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有效实用的原则,以文化案例、文化故事、文化示范点等多种形式,努力挖掘可借鉴、能启发、好示范的文化产品,引导干部员工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中心工作和员工利益诉求有机衔接,为推进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公司的文化产品在省公司企业文化案例中获第一名。同时,公司率先在无锡窗口行业建设“道德讲堂――弘德堂”,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品工程。

五是服务地方方面,建立“日―月―季”用电分析报送常态机制,坚持编印报送《电参谋》,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当好市长办公室的“电参谋”。建立政府、媒体、客户等社会电力工作机制,定期邀请外部利益相关方来公司调研指导工作,为无锡电力事业建议献策,为公司改进工作提供帮助。

六是社会沟通管理方面,对内创新建立员工手机报平台,制定《无锡供电公司手机报管理办法》,开设网上“安全生产、行风建设、工作作风”曝光台,对外组建公司现场新闻发言人团队,适时召开新闻会,加强有效沟通。

4.增强管理动力

一是建立利益相关方识别模型,构建“利益相关方识别三维模型”,从任务、过程和角色三个维度,全面梳理日常业务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综合考虑各方在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等各专业,项目准备、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等全过程,所承担的参与者、关注者或受益者等角色特性,梳理出公司7大类、68小类利益相关方。

二是优化感知渠道,对内,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梳理“三集五大”各专业部门、各层级利益相关方常见诉求形式、感知渠道,并进行整合和优化;对外,通过走访、参观、网络自查等感知渠道,获取政府、媒体、供应商、客户、协作单位等利益相关方诉求。经过综合分析,梳理出81种感知渠道、24类利益相关方诉求表现形式。

三是完善信息处理机制,在领导层、职能部室、班组供电所和基层岗位设置四级联络员,负责感知后的筛选、定级和转化。公司先后出台《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标准》、《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评议工作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统一的沟通语系,实现利益相关方沟通责任化、规范化和指标化管理,更加高效地处理利益相关方诉求信息。

四是强化信息分类定级,制定信息筛选标准和办法,根据信息的可信度、与公司业务的关联度等,划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后,根据诉求信息感彩不同,将有效信息划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三类。根据信息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诉求信息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信息影响重大,涉及政策方针、时事新闻、突发事件、重大业务问题等内容;Ⅱ级信息紧急程度和影响程度较高,通常为常规业务类信息;III级信息影响程度一般,通常为咨询类信息等。

篇8

关键词:建筑 工程管理 创新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管理最早出现在英美等西方各国,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其中,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是不仅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还关系着建筑企业、施工人员以及业主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建筑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提高,就必须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并将创新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改进和完善。

一、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1.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需求

同国际的建筑市场相比,我国的建筑市场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项目管理不规范、质量安全不过关等,这使得建筑行业中常常出现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违规现象,严重影响着建筑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建筑市场发展的国际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2.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建筑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市场,而市场的激烈竞争又要求建筑企业能创新其内部的管理模式,建立创新型的管理制度,不断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并建立新的管理创新模式,建筑企业才能不断的壮大发展。

3.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顺应科学发展观是每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因此,由于建筑工程设计的面广、周期长、投资大,其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紧抓工程管理、积极探索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是建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不足

一个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既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亦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的过程,其中受到了社会的诸多关注。但是在这从无到有的发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直是导致许多建筑企业不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

2.人员素质较低

在大部分建筑企业内部,其员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尤其是建筑施工方面的基层人员,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也较差,更谈不上掌握先进的施工设备的常用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程。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虽然较一般的员工高,但是他们常常是只懂管理或技术的单方面人才,整体创新管理的意识淡薄,使得工程管理的优势难以发挥。

三、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途径

1.管理观念创新

要促使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首先要在建筑企业内部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尤其是企业领导的管理创新意识,使得管理者们提高自身对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管理上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着重引进并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主动学习其他企业新的可行性较强的管理理念,将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案落实到实处,使得管理创新模式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2.制度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的制度创新可分为管理制度创新、安全制度创新、法律管理制度创新。首先,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建筑企业正常运营并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不但要确保企业员工对内部的管理制度熟悉和学习,还要不断提高管理者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在不断的提高自我,不断的更新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实现管理制度的不管创新和完善。其次,安全制度创新:安全问题,是每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问题。在建筑企业,进行安全制度创新,不仅仅是需要管理者们紧抓安全施工,还要采取多种安全教育方式,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让员工们在安全知识讲座、培训中不断的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并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再者,法律管理制度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法律管理制度创新需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建筑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合法经济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中,技术创新是又一重点。随着近几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再仅局限于工程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还有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创新应用。因此,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建筑企业就要加大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引进,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实现管理的高质高效。同时,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还能够使得建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优势,提高建筑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4.人才培养和引进管理创新

随着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建筑企业不再只需要单一的管理、施工或设计方面的技术性人才,而是需要既懂建筑管理、技术又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复合型人才。因此,建筑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就必须大力引进高复合型人才,或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复合型管理技术人员,使得这些复合型人才能够在权衡信息化管理及建筑技术两者的重要性后做出能够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科学决策。此外,在建筑企业中,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对技术性人才进行法律法规的培养、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灌输等。

5.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思想灵魂,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是需要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以新的理念对其内部的经营理念、价值理念、发展战略、服务理念、管理原则等进行新的改进和完善,让新的思想导向和新的文化机制来提高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蒋团标(1964-),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鹏(198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经济师,管理学硕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教育是工商管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超前的引导性,对于未来工商管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在专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服务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一味追“高”求“大”,与现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方针相背离。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价值观中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在教学观上,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学”轻“问”;在教育质量观上,单一化思想严重,唯大规模与硕、博点设置为重,重共性,轻个性;专业教育的人才观还滞留在高深知识的继承性人才观,未能树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2、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工商管理的学科发展、职业实践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均已受到了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维度、个性化教育、学习能力与终生学习意识、创造力、做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专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摄取、技能训练、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养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与职业需求相去甚远,不能适应职业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3、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

首先是学科基础仍不够广泛,经济学占主导地位,而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和法律等领域还未成为工商管理的学科基础。其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偏高,工商管理专业深度发展较缓慢,覆盖面狭窄,视野不够广阔。第三,课程体系结构上缺乏弹性,结构固化,方向性、选择性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原则相矛盾;以学科的分异而设课,课程间结合差。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时设置与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及其所固有的突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相比,相对不足;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施过程随意性强,指导少,效果差,反映在毕业生对职业岗位适应慢、能力差,甚至出现思想和心理上的落差。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应用型本身又是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首先,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二,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管理类基础性人才而言。管理类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市场、发展管理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市场的一般规律的人才;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市场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管理科学专门人才”,对其中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

1、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采取通识教育加专业特长或素质教育加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在专业方向设置上采用“一专多向”的设置方式,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主—子模块”的设置形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专业基础与专门化课程“集成联动式”的组合,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2、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

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考虑了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做好到工商管理职业实践中工作的思想准备以及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毕业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职业实践的要求,在职业竞争中争得首发优势。此外,由于他们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还同时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3、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

新时期的工商管理职业实践对企业人才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为此,新时期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爱国、爱岗及敬业精神,追求公平公正和自觉保护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向权利讲述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科学辨证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人文社会知识背景等职业素质;应具备自觉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开创性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竞争与合作,外语、计算机等学习和实践工具应用以及书面、口头表达等执业能力。

4、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方向定位于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目前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讲,也可以说是为地方和区域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和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是多民族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结构特征等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当的地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背景知识,在实践工作中与地方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且全面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背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

5、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由于在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就业指导等环节中对教育主体普遍贯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了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扎根地方、深入职业实践一线的就业思想准备,毕业生在毕业时就业定位明确,不再出现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使就业问题基本能够顺利解决,利于他们轻松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顺利地开展职业岗位工作。此外,应用型人才要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定位,对事业发展的期望值适中,再加之他们在校期间接受了更多的岗位实践锻炼,使得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1、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首先是人才根本特征的确定,其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学科专业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三个背景影响,然后确定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业务培养要求,四者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根本特征就是其对职业实践突出的适应性,首先是其专业方向设置能够根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实践岗位,以及具备一专多能的超强转岗能力。其次是其培养方向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其培养规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工商管理专业基础加方向特长的一专多能型,其业务培养要求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追求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协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至此,高等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工商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走向主要有:到政府部门协助制定有关公共政策或负责企业管理规划的行政管理工作;到各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企业人才,从事企业管理的咨询工作等。但总的就业走向是院校所在的地方和区域的工商管理有关单位和部门。“大专业,多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一种主要趋势,在国家颁布的指导性专业目录下,学校根据职业市场变化适时设置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在不同方向上拓展,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又能够灵活掌握,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可灵活掌握。各个方向协同互动,共同保证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专业院校的学科优势,培育和促进院校专业办学特色,从而保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样化。

3、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传授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敬业、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需要有辨证的、科学的实践工作方法,需要树立开放、服务、竞争、合作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以及需要具备与群众合作,以口头、书面文字等表达方式与社会交往、综合协调等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则更加突出“能力本位”和“一专多能”的规格特点,这在前面的章节已经做过相应的解释和论述。在确定培养规格及业务基本要求时,主要是要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知识、能力与职业道德及全面素质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等。

4、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优化

第一,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人志趣,精心设置相应层次的课程主、子模块。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可以采用主—子模块共同设置的方法,即按不同专业方向特点设置的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定向组合,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择。同时提供个性化发展模块,将同一大类课程的多门小型课组合起来,学生可根据不同志趣要求选择其中的部分课程学习,学校对其在某一大类课程方面所需获得的学分做总量要求,使得在保持课程的弹性和可选择性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

第二,进行课程体系总体优化设计,平衡课时安排和课程体系结构。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前提下,尽可能压缩课内总学时数,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时间。将普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向通识、专业两段式设置方式转移,淡化学科性教育,增强专业基础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并做好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课时量的平衡。适当加大选修课学时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适当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学时比重,缩小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践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削减、删除或重组课程中重复的内容,打破学科壁垒,实行“课程集成联动”。要破除原有按学科设课,内容重复,连贯性差的弊端,实现部分课程整合、重组,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并提高课程的职业针对性。此外,由于主要是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的,对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不适用。“课程集成联动”的概念是新理论,尚需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实证,但相信作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互联互动,增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实效性的方法,具有相当的探索价值。

第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特征之一,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增强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来实现的。为此,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另一方面是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订出切实可行、高效的设计、实习任务指导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和控制。此外,要注意加强与行业部门单位的合作,走产学合作的办学之路。

第五,职业定位与职业适应性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自身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在学习中主动配合并有针对性地自己参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与此相配合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同时展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专业介绍、思想品德课、岗位实践、专业概论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综合开展。

5、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

第一,要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工商管理实践与社会联系异常紧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相当完备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应付将来职业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企业问题。另外,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做到有任务书、有布置,有指导,有讲评、奖励,使学生获得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和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课时量紧张的矛盾。

第二,开辟第二课堂,丰富隐性课程。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时间上,主课堂在学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提供开展第二课堂的自主支配权和有利条件;在活动内容上,要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格局;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要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考虑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合,特别是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既可实现个性互补,协作攻关、模拟现实,又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尽可能地提供多途径的发展和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培养出个性优势和特长。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筑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此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工作。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建筑行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1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和发展的必要性

1.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

作为一种产品,建筑工程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到国家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但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很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确、管理关系模糊、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因而,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就要处理好工程项目与企业自身之间的关系,努力通过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制度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

1.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是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市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受到了人为及政策的极大影响导致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极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创新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1.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

从某种角度上说,建筑工程管理的本质即是通过对人和物的有效配置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从而促进整个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人和物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而,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来合理安排人员的分工和物的使用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1.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是实现建筑业科学管理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建筑业实行科学管理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制造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建筑。建筑业的科学管理主要是指注重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之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业的科学发展模式已经存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很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并且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极大的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因而,要想实现建筑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1.5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是顺应当今时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在面临着这一形势的冲击,建筑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如果建筑企业仍然沿袭旧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其在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必然不存在任何优势,这就会大大降低我国建筑业的市场影响力。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必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

认为,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思想决定着人的行为。因而,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观念上的创新。而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观念上的创新要求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首先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用创新的观念来管理工程。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创新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才能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

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建设项目的获得是要靠竞争来实现的。这一形势的转变使得业主越来越关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转变思想,积极进行项目管理体系改革,建立一套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管理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建筑生产活动的规律,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这二者发展的建筑管理体系,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朝着健康、合理、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3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

在我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建筑企业组织机构繁琐,人员设置复杂,管理成本较高,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因而,要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而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简化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现阶段,组织机构的繁琐、较低的管理效率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必须简化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②积极调整组织机构,使其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调查发现,企业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是影响建筑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建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积极调整组织机构,使其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③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要符合刚性产业结构原则和弹性生产力的原则。

2.4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因素,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因而,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还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结合新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要进行技术创新,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建筑企业在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改进企业的人才结构和专业人才的比例问题,尽可能的多运用一些青年科技人才,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工程的研发与建设过程中,从而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

2.5建筑企业文化的创新

当今时代,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才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建筑企业的文化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企业文化机制的创新。企业文化机制的创新主要是指在企业精神的指导之下,不断创新企业的文化目标,塑造并完善品牌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2)企业价值观的创新。建筑企业文化的创新还应该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创新,注重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6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还包括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首先应该建立工程管理的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入库管理;其次,建筑企业还应该完善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配置,配备既具备建筑工程管理素质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3结语

在当今时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建筑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观念、体制、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安全

1引言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提高管理效率,甚至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管理创新必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各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构建相对健全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工程管理全面创新。

2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1迎合时展趋势

建立绿色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成为时展的一大趋势。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大,若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创新,不仅无法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也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势必成为落后产能的典型代表。只有优化管理,才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所以,对于建筑工程企业,创新管理模式能够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营成效,让企业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凸显企业存在的价值。

2.2符合建筑工程建设所需

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各方面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功能、新标准、新习惯,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进行应用。比如,合理应用BIM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参与管理等。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有其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预测,对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有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经验与技术相结合,从而最大化地发挥管理成效,搭建现代化的、高效的管理模式[1]。

2.3合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所面临的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解决,以便于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材料、土地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为了企业利益,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企业表现。一些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存在很多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或者是技术和效率问题,无法达到满意的管理效果。创新管理模式,就是要从制度、技术、方法等方面全面着手,通过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科学的地分析、整合资源,优化分配,控制企业建设成本,提升建筑施工效率,最大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经营成果。

3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遇到的问题

为了使建筑工程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具有自身的风格,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创新的重视,并落实各环节的工作,推陈出新,合理创新,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学知识,促进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以此推动企业,甚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但目前在创新性管理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创新管理的效果。

3.1管理模式与方法落后

建筑工程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够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从而会对整体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管理方式来讲,很多建筑企业难以结合时展进行管理模式创新,而且传统管理模式效率较低,具有很多弊端,再加上由于管理方法的落后,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不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甚至限制企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管理创新的重视[2]。

3.2缺少新的技术支撑

要全面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制订对项目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施工环节进行优化,使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有效整合。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缺少技术支撑,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从而导致管理创新水平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3管理主体和对象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管理对象和主体素质较低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一些建筑企业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重点关注成本和工期,对施工要求的重视不够,为了在规定工期完工,违背施工技术要求,大大增加了项目的管理难度。加之建筑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如果没有对施工人员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教育,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施工质量和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会造成很多质量与安全隐患。所以,创新管理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也要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人”作为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人因导致的问题的重视,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管理,为日后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3]。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全面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重视,从而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方案。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效果,还应注重创新,将创新理念融入各个环节,并最大化地发挥其应用效果。

4.1管理观念的创新

首先,改革创新观念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深化改革,找准企业定位,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念。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和评估建筑市场发展规律及各项需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此为导向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其次,要创新文化观念,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很多的具体内容,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人本化的管理观念,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只要做好人的工作,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才能提升管理效率和成效。而对于绿色化观念,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影响,所以,为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重视,确保可以对建筑垃圾、建筑扬尘等环境问题的处理进行优化,从而强化绿色管理理念,做到绿色施工,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影响。除此之外,建筑工程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创新精细化观念,避免受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不够精细化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此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4.2加强对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视

建筑工程从设计到开始施工的过程中,要最大化地发挥管理效果,必须要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重视,做好全面的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办法,对各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与创新,最大化地发挥管理的作用。而且管理体制创新作为优化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落实与完善,从而能够合理地创新管理体制,使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有规律地开展,以完善建筑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创新最大化地发挥管理的高效性。所以,针对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全面分析当前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进行规避,或提前制定处理措施,从而使各项工作得以优化。

4.3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创新管理,完善各项工作。比如,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创建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大家在项目管理中的责任,制定相关的建设管理指标,通过对内部分管的细化,进行指标控制,做到精细化管理。还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先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优化施工技术,做好员工培训与技术考核,建立技术监督体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全面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同时,成本管理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保障其有序进行,才能解决传统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BIM技术在造价成本管理中就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仅推动了新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对于成本管理的优化有很大的应用价值[4]。另外,在科技与经济稳定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而且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捷。其中,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讲,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新技术引入实际工作中,促进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而且对于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涉及较多的信息储存与管理,而且各个环节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其不仅相互影响,同时能够相互促进。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重视,建立系统的管理平台,将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与流通的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最大化提升管理水平,以此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创新。

5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建筑企业数量的增长以及规模扩大这2个方面。各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与资金实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扩张与淘汰是行业内部的发展规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赢得一定的地位,一方面要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重视,通过分析自身问题,找到“病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对自身在建筑市场中的定位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看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吸取社会先进技术的精髓,学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进的技术参与企业管理,注重绿色科技的应用,保持行业发展前瞻性,加强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视,朝着自动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紧跟时展的步伐,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结语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与应用

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的竞日趋激励,为了应对各种挑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当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灵活的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及时有效地处理施工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吸取他人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把工程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就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及应用问题做一下讨论。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业主委托承包商、业主自主管理和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三种模式。其中业主聘请承包商是由业主聘请有资格的管理承包商,使其作为代表,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工作,这种模式是现今社会最常用的一种模式,确保业主和承包商都能按照合同履约是该模式的关键所在。而业主委托承包商的管理模式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其是企业拿到工程后承包给承包商,只从中抽取一些费用,管理权则全部交给承包商,所以使用这种模式时应谨慎考虑,选择有资格的承包商。业主自身管理模式的应用很少,一般只应用在小工程当中,现今的大工程很少使用。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缺点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管理模式使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还会影响到企业在当今社会中的竞争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的管理队伍比较缺乏,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落后;建筑工程多层分包的管理是现今社会普遍的现象,这种多层分包的现象比较混乱,而且每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整体偏低,管理意识又比较淡薄,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能达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完善,不能与国际工程管理相接轨,不能有效地遏制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行政管理已经成为现今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使得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工程管理创新的原则

创新不是没有目标、没有原则的更改,不能随心所欲,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要根据行业的科学理论,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一般要遵循两点:第一,要以提高企业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力为目标。建筑工程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赢得更高的份额,最终使企业能在该行业脱颖而出。第二,工程管理的创新必须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要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上有所创新,就需要我们把握社会市场的动态变化,分析社会市场的需要,从而确定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向,有的放矢,使企业的管理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的发展。

4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方法

首先,管理者要在整个企业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对创新的重视,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以社会市场的需求为目的不断地促进创新;管理者也要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永久性,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管理满足社会的发展,跟上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的步伐。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也要根据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不断创新。当今社会,企业是建筑工程的投资主体,决定工程履约期和工程质量,但因其与工程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所以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其生活力。只有不断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解决企业与工程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为解决这种利益矛盾,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企业作为工程的主体投资方,应该明确三方的责任,制定资产责任制,建立新的产权关系,使产权更加明确;第二,建立并完善企业的法人财产制,提高法人的独立性,三方应该明确各自的产权界限;第三,提高企业的控股。因为工程项目部主要是由企业投资建立的,因此企业的控股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控股不仅要是为了追求高的利润,而且还要降低市场风险。工程项目部要认真审核合同,及时提出合同中的问题,并要严格按照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建设,并要达标。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工程的成本,尽量使成本最低,利润最大。

再次,技术管理的创新应得到重视。建筑工程的不断现代化,使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个管理方面的联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大量的数据和处理工作,需要庞大信息的储存介质,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这些问题就难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新的软件来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并能够快速的、高效的完成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计算机化,是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也算是对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考验,因此管理者和员工也要也要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多接受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最后,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风险性,为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的进行,就需要注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监督。在建筑施工前,要对地质情况做详细的勘察,并准确的记录,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降低周边环境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在设计施工文件的同时,也要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编辑,使安全警示能够在施工现场起到良好的作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宣传时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施工现场,都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宣传,使管理者和技术员都能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降低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强对施工设备(例如脚手架等支撑物件)的检查,确保设备安全的按照设计模型进行工作,掌握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员工的违章违规操作,并对其进行教育。

5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管理的方法,使管理更具有刚性和弹性,并能依据企业的生产力和企业的产业结构使其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行业的生产和经营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其他的管理模式,使其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规律和建筑产品的特性,并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为保证管理的顺利开展,施工管理与实际的施工应该分离。企业的组织机构一般都是跨地市经营的,为了能够及时的做出决策和降低管理成本,要采用多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能只采用集中性的管理模式,要采用集中性和弹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应该降低其组织结构的权利以使其更加贴近社会市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建筑管理模式,灵活、准确、高效的使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6总结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建筑业的各个部门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施工的技术方面,都应该符合我国的特点;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和技术员工也要不断地学习、创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创造出符合实际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已经是建筑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企业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也要多观察社会市场,创新应该满足市场的需要,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来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荣.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J].管理观察,2012(35).

篇13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库;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30.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包含商业银行支库、国库经收处及集中支付行。支库即人民银行委托商业银行国库支库业务。国库经收处为经收预算收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信用社。集中支付行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银行。

一、商业银行国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对国库业务重视不够的情况

由于国库业务难以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重视不高,主要表现在国库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业务不熟及未设置专职人员。二是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不统一,账户设置不规范,乱用会计科目,例如一些经收处收纳预算收入不通过“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及其“待报解预算收入”账户进行核算,而采用“其他应付款待清算过渡款项-同城提出待处理专户”“同城票据交换-提出票据暂收户”等进行过渡。

(三)国库经收处存在延压税款现象

经收处部分存在经收处延解、占压税款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库经收处按规定当日报解的税票未及时报解,而采用隔日或多日后才报解入库。二是非税收入缴库不及时。一般各类非税收入缴入财政收入专户非常及时,但入库不及时,按规定财政专户资金需要定期入库,但经常存在政专户资金长时间延压资金,不办理入库程序,甚至有的财政收入专户上的资金未入库就直接转出。

(四)集中支付银行账号开设和使用管理不规范。

由于人民银行缺乏财政专户开立审批权,财政专户开立常常五花八门、屡清不止,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却难有作为。其次是报备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虽按照《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要求报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但未按规定将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报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备案,致使国库部门对财政账户信息掌握不完全。

(五)集中支付银行“先清算,后支付”的违规行为难杜绝

个别银行为避免自身垫付资金,在没有实际支付资金的情况下,先行向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资金,国库部门收到银行的划款申请后,只要清算金额在额度控制范围内,人民银行国库就会及时划转资金,无法核实银行是否已经实际支付资金。

二、商业银行国库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国库业务网点多,监管队伍难以有效监管

商业银行参与国库业务的网点多且分散,国库监管队伍无法全面检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情节严重的银行进行现场检查,商业银行违规操作被查处的概率降低,就导致很多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的重视程度降低。

(二)监管方式落后,信息化监管模式未建立

国库业务量大、种类多、风险点不断增加、仅依靠现场监管远远不能满足国库监管的要求。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量开始成倍地增长,人行国库单纯地依靠日常会计核算的非现场监督,以及有限的现场检查,已经很难实现国库监管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而监管人员的相对不足更进一步地削弱了现场监管这一传统监管方式的实际效果。

(三)国库业务未参与银行的个人业务考评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自身的考核体系中,没有包含国库业务。商业银行负责国库业务的员工对国库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很多商业银行员工除国库业务外还兼职其他任务,很难保证核算工作无差错。

(四)未统一经收处非税管理模式

目前,尚未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非税收入收缴业务银行自行开发和使用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的功能过于简单,许多银行开发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仅具有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功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所以财政部门及国库部门难以对非税收入资金的收缴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监管。

三、信息化模式的解决方案

针对商业银行国库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信息化模式从技术上解决监管难题。图1为方案总体架构图。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国库电子对账系统、商业银行考评系统这四个系统共享基础信息。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主要多层次动态监控商业银行情况;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实现多个部门共享非税收入信息,实时监控非税资金流动情况;国库电子对账系统通过自动对比征收机关、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账务信息,及时发现信息不符、延压税款等情况;商业银行考评系统通过抽取监管数据,日常业务考核及综合评价生成考评报告。

图1:总体架构图

(一)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管信息系统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检测业务合规性,自动进行预警提示等。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数据报送、账户管理、现场检查、规章制度、信息交流等模块。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为商业银行建立信息档案,归口管理机构相关信息。数据报送模块为机构报送日常信息、业务变动、业务报表等。全面分析其业务差错率、人员变动、风险措施等内容,通过及时录入数据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把握机构的风险状况、业务变化、实现监管信息电子化和监管工作长效化。账户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报送所有预算收入报解账户、财政资金专户的账号名称、账号、开户银行、账号资金性质、开设的文件依据等内容纳入系统管理。对没有经过账号报备的财政资金专户,国库部门拒绝办理预算拨款相关业务。通过账号管理模块有效解决账号开设和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全面统计账号开设,实时检测账号变动信息,提高了国库的监管能力。现场检查全面记录现场检查历史记录,提供机构存在问题统计分析平台。规章制度模块罗列所有机构相关规章制度,方便机构查询。信息交流提供工作经验、疑难问题等交流平台。

(二)统一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非税收入征收部门等相关部门可根据非税收入业务,共同研究制定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和接口技术标准,开发出具有完备功能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软件。非税收入征收部门、非税收入银行、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等相关部门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实现非税收入收缴数据信息以及资金入库信息共享,以此动态监督非税资金流动情况。

(三)建立国库电子对账系统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标识语言)具备提供统一的方法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结构化数据。每个对账单位的对账数据信息源不同,根据数据信息源设计XML Schema模式,Schema中定义相应XML文档的结构、数据类型以及属性等信息。建立XML Schema模式与不同数据源信息间的模式转换器,通过转换器将不同的数据源映射为统一格式的XML数据文件,从而建立账务信息数据库,如图2所示。通过账务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自动比对账务信息,及时提示对账不符情况,因此有助于各部门第一时间发现并更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或失误,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与可控性。

图2:对账模式图

(四)商业银行考评系统

与财政、税务、海关联合制定国库业务考评体系。建立多维度多层次考核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及标准,对国库业务的商业银行、信用社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国库经收业务、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支库业务及国债业务等方面。分为日常考核及现场检查,按照影响程度、发生次数、处理难度设置相应权重。根据考评体系建立商业银行考评规则,按照考评规则完成对商业银行的考评。系统通过数据中心提取辖区内各商业银行档案信息及相应的监管数据,财政、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用户记录商业银行日常考核情况,每个季度提交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考评,系统按照商业银行考评规则结合日常考核信息及季度综合考评信息生成考评报告。

参考文献:

[1]姚^东.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监督管理的工作措施及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

[2]诸秀娟.商业银行国库业务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13(9).

[3]尤忠贵.关于改进国库经收处非现场监管的思考[J].现代金融,2012(4).

篇14

煤炭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煤炭产品产能过剩,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法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信用风险问题随之而来,应收货款、呆坏账数额不断增加,不按合同接货、需求起伏不定,类似种种的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助推战略实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对煤炭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煤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按照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煤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内容。

(2)煤炭客户价值的识别对煤炭行业来说,客户价值一般从三方面来识别。第一,客户对煤炭企业的贡献率。客户对煤炭企业及煤炭产品的依赖程度越高,则对煤炭企业的贡献率越大,如生产型企业对某煤矿的某个品种长期使用,形成了一种依赖,即使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不容易改变渠道转而向他方采购,需求相对稳定,能够相互支持,同舟共济,而贸易型煤炭公司,为自身利益随时都可能改变采购渠道,因此从长远来看,生产型企业对煤矿的贡献率要高于贸易型企业。第二,客户的抗风险能力。产业链长的企业要大于产业链短的企业,如钢―焦一体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要远大于单一焦化企业;电力企业大于建材和化工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要大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实体型企业要大于贸易型企业;自然资源丰富的企业要大于自然资源匮乏的企业。第三,客户对待信用的态度。国有企业要大于民营企业,实体型企业要大于贸易型企业,大型企业要大于小型企业,经营者品质

好的企业要大于经营者品质差的企业。基于以上客户价值识别依据,对冶炼精煤用户的选择,钢铁企业优于焦化企业,焦化企业优于化工原料企业;国有企业优于民营企业;生产型企业优于贸易型企业。对动力煤用户的选择,电力企业优于建材企业;国有企业优于民营企业;生产型企业优于贸易型企业。2、客户资信的评估(1)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可通过与销售、财务、资金结算等人员的交流和探讨,确定参与打分的项目及其权重。(2)等级划分按照一般性惯例和公司管理的实际需要,将用户信用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的信用评估值对应相应的信用等级。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