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6: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篇1

*6年,有两件事情对*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我国首次制定的《国家“十一”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二是*省为贯彻落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文化强省建设纲要》以及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首次编制了《*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以明确政府文化工作重点,引导文化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省文化产业快速、协调发展。显而易见,文化产业被纳入政府专项规划范围,意味着*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截止到*6年底,*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027.36亿元,首超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08.15亿元,增长25.4%。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95.15亿元,比增29.5%。当年实现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7614.55亿元)的比重为2.76%。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6.8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7%;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占6.3%。*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法人单位增长29.5%,个体工商户增长15.9%,均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在法人单位中,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78.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90.5%;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占9.5%。与上年相比,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降低了2.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形成

1.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6年,传统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9.23万人,实现增加值42.41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4.5%,增加值增长9.9%;新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6年,新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实现增加值20.82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略有减少,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16.7%;相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6年,相关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34.97万人,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11.6%,增加值增长39.8%。

*6年,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8.8:9.9:71.3,资产之比为24.3:19.3:56.4,营业收入之比为13.9:14.4:71.7,增加值之比为21.5:10.6:67.9。与上年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在拥有资产和实现收入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而传统文化产业在这几个指标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减少。表明*省文化产业中,新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经营性产业单位发展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6年,经营性产业单位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比为92.3∶7.7,拥有资产比为87.5∶12.5,全年营业收入比为96.4∶3.6,实现增加值比为90.5∶9.5。说明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具体行业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6年实现增加值12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4.4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8.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5.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拥有资产140.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新闻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的规模最小,从业人员分别只有831人和1310人。

3.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呈现多样化形态。*6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有1.24万个,占92.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667个,占5.0%;外商投资单位370个,占2.8%。与上年对比,内资单位减少415家,所占比重减少0.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加33个,所占比重增加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单位增加29个,所占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在全部文化产业单位中,内资单位实现增加值125.8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59.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50.01亿元,占23.8%;外商投资单位34.21亿元,占16.3%。

(三)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显,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以*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剧院、昙石山博物馆等省级重点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高了*省城市群的文化品位,推动了*省文化设施建设迈向更高层次。*6年,全省共有219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大剧院、厦门园博园项目、莆田妈祖文化城项目等10项文化产业项目名列其中。在183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中,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莆仙戏大剧院等7个项目名列其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461家,占11.2%,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578家,约占62.5%;在文化流通企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73家,占3.3%,年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43家,约占42.4%;在文化服务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117家,占1.9%,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854家,约占13.8%。逐步形成了以*省广播影视集团、*日报报业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广电集团、厦门日报社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二、*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6年8月份,*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剧本奖;10月份,*省选送的越剧《唐琬》获“*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6年,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6年,*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6年,*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8年3月建成,届时*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6年*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6年*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6年,*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6年*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6年*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提高认识。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之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之时;其次,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政府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化服务的统筹者,既要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大力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进步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在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层次分明的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场所。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0%的乡镇(街道)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继续推进*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以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在建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省少儿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海峡出版综合大楼、*省档案局新馆、省艺术馆新馆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目标,重点开发富有*省特色的绿色、红色和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升*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加强重点旅游区开发,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经济区和旅游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区块。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推出50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三)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省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加快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厦门海峡艺术中心、闽南文化生态区、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吸引外资、台资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内地山区和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新建500座,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强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完成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发射转播台(站)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村村通模拟卫星电视接收机改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建或改造农村数字固定放映点80个、流动放映点80个,实现“每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省扶持建立30个“共享工程示范区、县”,400个乡镇(街道)共享工程服务站点、500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服务点。

(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着眼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要实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使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自主开展服务活动。要加快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抓好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继续完善*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广电集团的改革试点。推进在*新华发行集团和若干个省市县艺术表演院团的转企改制试点。推进省广电局、新闻出版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积极培育和建设一批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要坚持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加快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农户组建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文化室,兴办农民书社、民间剧团及集(个)体放映队;推广和配送农村“文化流动服务车”,鼓励创作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文艺精品,引导农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育一批艺术之乡、书画之乡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园。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花山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发展规划,挖掘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文化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据2013年底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6家,规模以下文化企业555家,个体户149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规模以下文化企业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文化企业中规模最大。

(二)文化产业招商成果明显。坚持产业转型,以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拉开了文化产业大招商的序幕。以软件电子商务项目为主攻方向,积极对外招大引强。

(三)文化结构调整日趋完善。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美化、传统产业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原则,按照以文化园区为龙头,以濮塘休闲旅游度假为核心,以大华、欧尚商圈为重点,依靠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融合,让“吃在花山、玩在花山”成为现实。一是加强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濮塘优质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休闲旅游度假项目为载体,全力提升魅力花山。积极对外开展休闲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二是加强了文化与商业的融合。紧紧依托现有商业,积极谋划新的商圈,注入新鲜血液,提档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大华商圈开展工作,对区位条件好,人员密集,具备成为次核心商圈有利条件的欧尚、红星美凯龙商圈,邀请部分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商圈规划,成立了商圈商会,以商引商,积极对外开展活动。三是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对辖区现有资源予以清理整合,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充分利用矿院现有厂房、办公楼等,修旧如新,以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为主题,打造全新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园区。

(四)文化品牌挖掘效益凸显。对花山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剪纸、霍里羊羔等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深度挖潜和提炼,初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2014年,花山剪纸被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花山剪纸大师张学华被评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月13日,“花山剪纸”登上央视《消费主张》栏目。3月5日,“花山剪纸”亮相市文化庙会,展示台前人山人海,“花山剪纸”也开始作为纪念品走出市、区,走向全国;举办文化节、东苑pk赛等多元化、系统化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品牌深入民心;举办乡村旅游节、互联网大会,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濮塘、走进花山;加强精品创作,2012年,根据杨蓉事迹创作的小品《最美女孩》参加了市内外多场演出,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社会效益明显。2013年,通过打造方言电视系列片《小区人家》,创作《幸福花山》等歌曲、舞蹈,宣传花山、推介花山,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从而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花山区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照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和经济与城市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体制不顺。总体来说,区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专门的职能机构,更没有设立常设机构,无法统筹协调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整体规划等,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经营管理欠缺懂文化的人,文化人又不懂经营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和文化对接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文化产业缺乏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亟待加强。我区文化产业虽然数量增加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文化龙头企业增长较少,产值增长尚待提高。新型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花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民生富、文教兴、环境美”的魅力新花山目标,站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和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今后,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狠抓落实;建立分类分层调度机制。定期交流和通报文化项目进展和文化企业扶持情况,及时掌握文化旅游项目实时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增加,用于以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培育壮大各类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盘活文化产业存量资源。一是对全区文化企业全面调查核对,摸清家底,弄清存量,掌握增量。二是有计划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三是抓好三个园区建设。深度挖掘濮塘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区创意、运动、休闲元素,按照4A级景区标准加快濮塘小镇和濮塘森林公园建设,打造濮塘文旅融合园区,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篇3

**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以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先生的名字而命名.其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既有风景秀丽的龙泉山等自然山水文化,又有底蕴深厚的王**等历史人文文化,是**市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增强文化发展"软实力",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星火燎原的良好势头,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目前,**街道有文化机构9家,其中影剧院2个,博物馆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个,群艺馆2个,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个;各类文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26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2家,歌舞娱乐场所22 家,国有书店及个体零售书店15家,书报亭26 家,文化用品生产销售和印刷企业170家.20xx年,文化产业社会性总投资达4500万元,主要有**188文化创意园、奥斯卡影院、歌库量贩式ktv、维多利亚娱乐会所等.现有文化相关行业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20xx年,**街道文化相关行业产值约7亿元,约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4%.

2.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一是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街道文化产业层次全、门类齐,三大层级体系基本建立.有以奥斯卡影院、龙山剧院、**博物馆、名人馆、王**故居等为代表的"核心层",以**188文化创意园、**书城、颐高数码等为代表的"外围层",以大丰影视、舜康玩具等为代表的"相关层",三个层次中都有行业标杆企业,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培育和管理,形成了多格局、多体制、多种类的文化市场经营网络和以图书、音像、电影发行、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为主的文化产品市场;尤其是在阳**路、胜**路,文化企业密度不断上升,文化娱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开张的企业投入大,档次高.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大.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投入的加大,街道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特别是**188文化创意园的建成,王**故居、**博物馆、名人馆的相继开放,还有奥斯卡影城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推动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强大后劲.

3.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贡献.一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且让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目前我们街道的三产增幅高达23.1%,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街道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辖区内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项目和层次不断更新,为街道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三是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技术及最新的信息、知识和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改变了城乡群众的旧观念,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同时,胜**路、阳**路等主要街路两侧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但改善了街景设施,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街道文化服务的规模和档次,让城市品味和形象显著提升.

二、**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1.制定规划,制度创新强保障.当前,在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能源、环保等多重制约的情况下,街道党委、办事处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与机遇,拓展思路,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是传承和发扬辖区文化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大力推进"**188文化创意园"建设,打造智慧经济,为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提供智力保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打造胜**路、阳**路文化休闲特色街区,结合街道商贸政策,扶持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基础条件;三是用足用好各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音像、图书、印刷、文化用品制造产业,扶持企业品牌建设,争取上规模、出效益,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四是大力发展群众性公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西北之声"文化品牌,不断完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以此来带动文化服务相关产业发展.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平台.街道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一是盘活原富巷皮件厂闲置厂房,

篇4

关键词: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事业单位;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2015年1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了唯一进入文化部公示程序的文化产业项目;2015年1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赴日本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1~8月,有42项文化产业项目入选国家级项目库或规划。借着政策的顺风车,全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各项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问题,如果顺利解决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就是其缩影。

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是自治区文化厅下设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是在我国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局面下的特殊产物,主要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相关创作研究、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于2014年在原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基础上由多家单位合并而成,剧院下设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杂技团、京剧团、交响乐团、民乐团、二人台艺术团、乌力格尔蒙古剧团(话剧中心)、歌舞团9个艺术团体,负责创作、演出、推广具有草原文化特色、反映独特内蒙古文化的艺术作品,在文化艺术上繁荣少数民族歌舞剧、蒙古剧、歌剧、音乐剧、交响乐、二人台等艺术形式,同时肩负着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活动、公益性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2015年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出团受邀远赴新加坡,并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以“大爱草原”为主题的歌舞盛宴;2016年9月,应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邀请,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青年合唱团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无伴奏合唱在哈首都上演;2016年5月、11月、12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开启了惠民演出季;2017年2月,剧院又在美国休斯敦斯坦福中心举办了“欢乐春节”文艺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成立的这两三年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改革大潮中刚刚成立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尚有待完善之处。

三、现存及潜在问题

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化 发展战略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来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我国政府来说,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晚,最近几年才幵始认识并正式提出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高度,文化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斐然,体现在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扩大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表1显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快速增长,由2004年的310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过万亿元。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表1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统计表(2004-2012)

年度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

2004 3102 --

2005 4253 37.1

2006 5123 20.45

2007 6455 26.00

2008 7166 11.01

2009 8786 22.60

2010 11052 25.79

2011 12306 26.88

2012 13750 27.3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整理。

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2004-2008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4.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2.6%)近一倍,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

文化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较快,逐渐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普遍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江苏省和山西省平均每年增速为24%,湖南省和安徽省年平均增速保持20%左右,上海市年平均增速为15.4%,北京市增速为17.5%,各地区文化产业增速均超过GDP增长速度,保持整体稳定上升势头,逐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升高,在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商务服务、房地产业、零售批发业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金融行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划,同时从税收、税率、土地、金融、出口等具体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二是好多产业政策只停所在行政性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层次上,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三是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系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文化体制涉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管理、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文化企事业屯位和文化市场等文化主体机构。目前文化产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发展观念有待调整,文化产业符理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事业体制管理、财政划拨经费阶段。最后,一些地区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仍然采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做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在全新市场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学习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手段,以大文化的理念来指导文化产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布局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全面、长远、综合的全局规划、思路和方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要重新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职能定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在上海市现已完成的国有文艺院团、国有影剧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转变管理机制,如何学习现代企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布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产业项目分散、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来说,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重点解决国有文化资源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浪费突出等问题,使文化资源的管理得到加强,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好的资源潜力得到发挥。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类不良文化资产,应该依照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整合、重组、并购、合并,以提高文化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6

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性产业层面,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周口文化资源丰富,要通过以打造“一区三圣地”为核心,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等措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文化产业;一区三圣地;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开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2009 年国务院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产业。2010 年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被称为21 世纪的朝阳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平均达到本国GDP 的10%以上,已经成为其国内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周口历史悠久,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周口淮阳,周口也是老子故里,是龙文化、道教文化、姓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周口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资源优势,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周口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12 年周口市就提出了要建设“一区三圣地”,“一区”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区,“三圣地”即:羲皇故都、朝祖圣地;老子故里、道家圣地;万姓同根、根脉圣地。周口市政府提出“一区三圣地”,是从宏观上对周口文化发展进行战略定位,为周口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周口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太昊陵、老子故里为国家4A 级景区,关帝庙和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为国家3A 级景区。周口市引进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如扶沟万鹤赉文化旅游创意园、淮阳县陈楚文化创意园、沈丘中华槐园等已开始建设。周口市各县区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依据自己当地的特色资源,各县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百花齐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沈丘县发展玉文化产业;项城市孙店镇围绕毛笔生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周口市的演出娱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周口市的杂技产业已成为周口市的文化名片,专业艺术演出团和民间剧团常年活跃在省内外城乡基层,年创收几千万元。周口市杂技马戏团的马术和大飞轮表演享誉国内外,项城“余家杂技”已经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已成为周口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周口形象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总体来看,近些年周口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周口市在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思。

2 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进步较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省内同等城市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1 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但如何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周口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受到地域条件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限制,总量偏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少。周口市文化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文化企业中广告制作类较多,整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文化产业占有较大比重,而缺少与科技相融合的新兴文化产业企业。由于文化企业较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未能对一些优质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局限于旅游景点的建设,而未能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淮阳的泥泥狗、布老虎等产品的开发还处于初加工阶段,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价格也非常低,难以形成产业链,未能有效挖掘产品附加值。

2.2 人才紧缺,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高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创意人才、艺术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周口地区仅有周口师范学院一所本科院校,且受地域及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较难吸引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周口地区整体文化市场不活跃,导致艺术创作缺乏动力,各门类的演艺人才也较为缺乏。由于大型的文化企业较少,导致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特别是既懂专业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高端人才一般偏向于聚集于大城市,特别是文化创意类人才更偏向于大城市开放的氛围,综合各种因素就导致地级城市缺乏人才,进一步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2.3 投入不足,资本结构单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文化项目投资时间长,风险大,回收资金慢,资金问题是文化产业企业创业的一道难关。目前,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周口市没有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没有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薄弱,账政投入的增长满足不了文化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渠道单一,社会企业较少参与投资,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拨款,以政府投资为主。由于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政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到位,周口市文化企业经济总量较小,难以扩大产业规模,形不成规模集聚效应。

3 加快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周口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发展文化产业时要依据自身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可盲目模仿其它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总体来说,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应以打造“一区三圣地”为核心,突出自己的特色文化,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3.1 以打造“一区三圣地”为核心,突出比较优势

周口市要以打造“一区三圣地”为核心,打造精品庙会和文化节,突出周口市的文化资源优势,提高周口市知名度。政府要加大力度改革文化产业体制,完善市场机制,落实文化产业政策,保护知识产权,引导文化企业与科技相融合,鼓励企业开发出有创意的产品。政府要根据周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周口本地情况,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戏剧之乡”“中国杂技之乡”等特色文化品牌,以地域特色文化为突破口,扩大周口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3.2 形成多元投资,培育龙头企业

国外的文化产业早已形成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投资机制,要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市场化运作企业,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前提下,企业、私人、基金等各种融资形式都可以使用于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促进周口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周口文化产业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角,因而必须重点培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周口市可以重点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引导资本、基金等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企业,组建大型股份制企业。按照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布局,引进企业投资周口文化产业,为其提供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条件,在演艺、娱乐、网络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领域培养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从而快速发展壮大周口市的文化产业实力,形成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

3.3 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意创新为主导的产业。政府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吸引文化产业高素质人才来周口发展,如可设立周口市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奖励资金,重点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创意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周口市政府可以加强与周口师范学院的合作,在高校内部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联合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共同培育创新型应用型的文化产业人才。

周口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仅仅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发展周口文化产业要重视两点,一点是创意,只有创意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点是产业,必须以周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只有重视创意和产业化运作,才能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才能形成以“一区三圣地”为核心的周口特色文化产业,才能促进周口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向勇,喻文益援区域文化产业研究[M]援海天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综艺节目;真人秀;《奔跑吧兄弟》

浙江卫视于2014年10月推出大型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这台综艺节目于2014年8月28日正式开机,10月10日上映。自开播以来,热度持续,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和美誉度。此节目能脱颖而出,赢得广大观众的关注,关键在于有其自身专有的特点。首先,纪实与拟态的冲突,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的“真”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拟态的真实,它兼具着“真人”和“秀”两个方面的特征。其次,从“真人”角度来讲,节目要真实展现明星在摄像机前的喜怒哀乐和一举一动,从“秀”角度来讲,明星在面对摄像机时,也会刻意回避或隐藏某些不愿意被展示在银屏上的内容。因此这种情况下,只有尽力解决二者间的冲突,在其中取得平衡才能录制出好的电视节目。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正是以纪录片为拍摄手段,提供给观众特定情景下的拟态感的一种节目类型。

一、叙事方式和制作方式的推陈出新

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是一个应时而生的节目,它的成功除了原版韩国节目奠定的基础外,与节目的制作形式、制作方式和营销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就像一部系列情景剧,由七位主持人贯穿全剧,而主题故事并非连贯,每集或者每几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连续收看,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集进行独立欣赏。本节目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段来增加节目的真实感,同时也延续了韩国版跑男的叙事方式,节目也设置了编剧这一职务,目的是为每个参与的明星设置性格标签。《奔跑吧兄弟》无论在剧情设置还是节目构思上都时刻体现着故事化,通过制造悬念,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本节目采用了这种引发观众迫切期待心理的叙事方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更好的阐释主题。

《奔跑吧兄弟》采用了多机位无死角跟拍的实景拍摄手法,清晰呈现明星在节目中的动作、表情神态及一举一动,节目中的参与者都是由多机位跟踪拍摄,为了保证拍摄全面不漏掉一丝一毫,摄影师在被拍摄者行动时,也要随之行动,甚至比明星还要辛苦,全程跟踪为保证画面的连贯性,拍摄的过程就是记录的过程,因此本节目展现的是场景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剪辑采用了电影化的平行叙事、插叙、倒叙相结合的剪辑思路,运用了升格、降格、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等多种剪辑手法,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和悬念,强化精彩瞬间,调和节目的快慢节奏,使之张弛有度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营销模式中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思维

首先是全媒体多平台整合传播策略。《奔跑吧兄弟》在经历四个月的电视银屏热播后,2015年1月30日同名电影也上映,且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数;另外借助网络媒体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节目组在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开通了@奔跑吧兄弟的官方平台,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在网络播放权上,《奔跑吧兄弟》采取“不卖独家”的策略,爱奇艺、优酷、腾讯、搜狐、乐视、PPTV、新蓝网七大视频网站同步助力播出,从而实现网络全方位为节目服务,打造娱乐资源全媒体开放共享传播系统。除电视端和PC端之外,移动终端也逐渐成为《奔跑吧兄弟》收看的主力渠道,开始由“固定屏”向“移动屏”转变,并且通过评论、微博、弹幕等形式参与互动,实现多屏互动整合。

其次是植入式广告营销。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的广告营销是特殊模式的市场营销,它将使整个节目的品牌价值提升,同时也会使该台其他节目组的赞助费及广告费有所增长。例如《奔跑吧兄弟》在开播前,上海大众就与其成功签约,在节目中,充分展现了凌渡这款产品动作迅速、反应敏捷的形象,也为它的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的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和市场潜力。

再者品牌延伸及互动营销。品牌延伸是指品牌拥有者凭借现有品牌的市场知名度推出同名或类似名称的系列产品的营销策略。《奔跑吧兄弟》以节目内容为依托,围绕节目开发了同名手游,打造节目的互动营销方式,增强网友的现场参与感,同时它与苏宁易购合作,在网上推出了节目游戏同款装备售卖服务,进行项目营销,另外它还开发了主题曲、网游、电影等丰富的文化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三、《奔跑吧兄弟》节目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题故事与节目环节关联性较弱

《奔跑吧兄弟》节目中加入了中国本土特有的故事剧情,试图制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结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历史及流行综艺,只是事与愿违,在节目录制中,有些环节与精彩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导致结尾呼应没有象征性,略显牵强。

(二)参与者之间的融合性有待加强

《奔跑吧兄弟》中奔跑团团长邓超是领跑者,但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其表现并不明显,主持功能不太够,如何带动嘉宾们在游戏中互动起来,融入节目还需要继续努力。现如今,节目组中缺乏这样一个主持和游戏都可以自由把控的主持人,他必须在平时讲话中思维敏捷,游戏进行中巧妙发现笑点,能顺其自然的引出话题,但是目前中国仍鲜有这样的跨界艺人。

节目组对与每个明星的性格特点没有深入挖掘,使得导演设置的主持团标签部明显,进而难以根据其设置特定故事,从整体上缺乏塑造性,没有最佳体现参与嘉宾的人格魅力及立体感。

纵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留给观众最深印象的就是七位主持人,可见节目对于参与嘉宾的重视度不足,不管是从镜头次数和画面处理上还是内容及形式表现上都处于相对不重要位置。参与嘉宾经常进行分组对抗游戏,每组人都要时不时和对手擦出火花,引发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感,他们在游戏中算计、互黑、联盟、背叛,这样人性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会造成彼此间的不信任进而缺失安全感,使得参与者融合性不足,更造成对观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慕春.《数字电视发展对中国广电媒介广告的影响》[J].电视研究,2005(4).

篇8

关键词:蚌埠;文化产业;对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决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 5%以上。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标志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不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魅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各地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速度迅猛,以年增幅10%―30%不等的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务实地分析现状,探索如何实现具有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蚌埠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政府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围绕皖北中心城市定位,颁布了《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多元投资等政策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做大做强出版印刷业、传媒广告业、文博会展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业。此外,《规划》还鲜明提出了“一轴贯穿、两核闪耀、三圈环拱、四片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挖掘潜力。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蚌埠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近年来,一大批文化项目落户蚌埠,城东的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城西的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城南的花鼓灯嘉年华、光彩玉博园、海上明珠、金鹰农业生态园;城北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墩古文化遗址、三汊河湿地、垓下古战场等项目日益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度,蚌埠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17%,较2011年投资额增加1.35倍,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31.16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2]2013年全市43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行政区和功能区,总投资额57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91亿元,其中,省“861”项目12个,总投资额210.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蚌埠市47个项目进入“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总投资额为609.12亿元,同比增长9.47%。[3]截至2014年底,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园区。目前蚌埠市已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

二、蚌埠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文化强市”战略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

“文化强市”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必须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目前“文化强市”,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多以GDP和增加值为目标,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能增加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效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待探索和建立

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数增加为主,属于粗放式发展,缺乏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导致盲目、冲动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园区就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蚌埠市文化园区较多,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房子多,但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兴旺,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口号,实际经营房地产。有人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蚌埠市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文化园区的增长模式必会存在很多隐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注重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力弱

这体现为,第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蚌埠市大型文化企业很少;第二,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蚌埠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依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知名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会有效带动蚌埠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行业发展不平衡。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各大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玉器行业、会展业、文化旅游、动漫等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都很弱,新兴业态发展滞后,项目数量偏少,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高素质的创新创意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端的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少,文化创意少,导致文化产品专利少,研发能力弱。文化产业项目缺乏创新创意导致模仿甚至抄袭,造成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本土特色。目前星宇文化产业园多家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三、发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必须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不是竞争力的全部,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形象。建设文化就

是塑造形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损于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文化是生活。”[6]文化能够有效塑造和改善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设施要有规划,市级、区级、小区级都要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市级要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音乐剧院等;区级要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小区也要有文化活动中心,如图书室、演出场所等。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突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跟风和模仿,体现本土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积聚文化创意产业

蚌埠市有一些老的工业遗址,包括废弃的旧厂房等,如宝新面粉厂和酒厂等地,可以借鉴上海的田子坊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国内外多地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纳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创意品店、酒吧、茶馆等。这种废弃的厂房大多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让市民更方便接触文化艺术,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提高文化素质,参与文化产品交易活动。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重视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注重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蚌埠市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层次低,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急需加快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引入品牌工业设计,打造文化产品品牌,如玉器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设计上不够精细,缺少品牌,应该请知名企业做设计,提升蚌埠玉器品牌和竞争力。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优秀企业或者是国际优秀企业,引进设备和品牌,深度开发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创新文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创意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与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并举措施,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培养原有文化经营人才,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促进蚌埠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大学科技园和星宇文化产业园应该建立创意孵化基地,培养创意型人才。还要大量引进创意创新人才,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政府在出台人才引进的政策的同时,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所需的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

(五)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吸引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企业因为自身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可抵押资产的不确定性,规模小等特点,在银行贷款比较难,因此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集合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政府必须要给文化企业以资金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降低文化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六)科学定位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

蚌埠旅游业产值占GDP 6%,旅游发展投入不够,比不上淮南。客观地说,蚌埠的旅游资源并不算丰富,山不高,水不深,人文底蕴也不算厚,因此需要科学定位,打造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结合蚌埠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开发策略。蚌埠市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建成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离合肥、南京都很近,高铁开通后,离上海、北京都在3小时到达的经济圈内。蚌埠的旅游市场主要面对皖北人口,还有面对大城市来寻找小城市休闲体验的人口。发展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绿色乡村旅游等,尤其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与购物旅游,万达广场的入驻,使蚌埠成为面向皖北的购物旅游城市。蚌埠的山海拔300多米,不占优势,可以开发水资源,有淮河、龙子湖,五河县有五条河,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水产品、水上娱乐项目和水上餐厅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此外,还应当发展演艺业,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将地方戏曲花鼓灯、泗州戏等融合到旅游项目里。现在人们旅游已不满足光看景点,还要看演出,吃美食,体验各种生活。所以蚌埠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融合演艺业。蚌埠的电影院有万达、横店影城,但演艺业还很不发达,小剧场的演出,演艺活动很不发达。蚌埠演艺资源比较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花鼓灯、泗州戏,还有一些著名艺人如蒋雯丽、祖海等,可以发展演艺业。采用现代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精彩的演艺节目。让旅游业与演艺业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需要积极有效的解决,要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等战略和措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要找准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谋划,充分论证,保证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避免盲目冲动上项目,避免无创新创意项目。同时打好“交通枢纽”、“高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创新牌,在城市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蚌埠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8/06/006506896.shtml.

[2]邬旭东.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5):91.

[3]沈明堂.蚌埠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7/16/006488357.shtml.

[4]王勇勇.蚌埠:打造文化发展升级版[J].公关世界,2014(7):13.

篇9

[关键词]齐齐哈尔 文化产业 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13 ― 02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参 考 文 献〕

〔1〕 张晓慧. 齐齐哈尔市: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2,(05): 53.

篇10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运用文化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对武术文化产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已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总体水平不高;武术教育培训产业蓬勃发展,但后劲不足;武术竞赛表演产业化进程加快,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武术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消费能力差距大、管理有待完善与提高.

关键词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86-04

在全球化的今天,武术文化体现国家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体育竞争力,它凭借着强大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发展成为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

近些年来,在“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安徽武术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相互融合和“一体化”的趋势,以致出现所谓“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现象,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表现形态.正是由于武术文化在国际和国内取得巨大影响力的现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使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颇为引人注目,在学术研究中也成为热点话题.然现有研究中涉足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还颇为鲜见.因此,本研究以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阜阳等6个地市为对象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得出科学分析,以便为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 相关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认为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以创造利润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作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体现了它“满足人们精神性、物质性、文化性、娱乐性需要的特质,关注的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商品的消费者、体验着与当代文化消费、文化体验的独特方式[2].就产业归类来说,武术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但它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武术比赛、武术娱乐、文化产品、文学艺术等等,就其所提供的产品性质而言,可以将武术文化产业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来说,可以认为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武术文化产业:武术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一个覆盖面较广、企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从经济学角度看,“武术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概念,武术文化产业不仅包括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武术活动,还包括与武术有关的一切经营和生产活动.武术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环节,即传承、宣传、交流、开发,搞好各个环节之间的统筹和协调是武术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来看,武术文化产业以武术文化无形资产为核心,是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中介,是通过无形的武术文化精神和有形的武术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其目标是通过文化范畴内各种人的生产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产品尤其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需要.

按照“产业是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代替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3]的角度理解,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特点、相关定义以及武术文化的自身属性和特点,按照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将武术文化产业界定为:从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角度对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武术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活动为中心的产业集合,主要涉及到武术赛事、武术娱乐、武术文化出版、武术教学健身用品、武术培训等.

2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 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

对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阜阳等6个地市的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进行了调查,全省从事武术文化用品经营的单位,合肥有23家、芜湖17家、阜阳22家,马鞍山、安庆和黄山共31家,总计93家.从经营分布来看,合肥市、阜阳市的45家经营单位中,年销售额为155万,年利润为65.75万;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48家体育经营单位年销售总额为113万,利润51.05万.安徽省的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和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合肥市及武术习练者较多的阜阳地区,武术文化用品专营商店主要集中在合肥市、芜湖市和阜阳地区,经营范围以武术服装及小型武术器材为主.

据调查,安徽省销售的武术用品大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及周边省市.安徽武术用品生产厂家极少,仅有的少数厂家规模较小,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竞争力较低,所占市场份额微乎其微.另外,安徽生产武术器材的厂家也缺乏远见,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力,例如安徽腾飞器材公司就没有专门的武术器材设计人员.

2.2 安徽省武术场馆经营

安徽省的武术场馆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和其他各市的高校与体校中.我们对其中主要的8个武术经营场馆进行了调查.整体来看,武术经营场馆数量少,经营面积小,而且开展的项目很单一,主要是散打、套路、武术绝技3个项目.同时,由于这些经营场馆多属综合性场馆,遇有文艺演出、大型集会时,其经营活动必须停止,这样影响了大众参与武术锻炼和健身消费的积极性.8家体育场馆经营单位的经营总额仅为77万,总利润也只有12.80万.

调查中还发现,从事武术场馆经营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或临时人员,没有一个武术场馆具有专门从事武术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欠佳,从业人员数量少,8家场馆总计只有24人.

2.3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物质资源

安徽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根据调查咨询和文献资料查阅,并结合对全国民族运动会、安徽省民族运动会的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我们将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以及安徽各地区主要传统节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安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武术项目.在这些民族民间传统武术项目中,除了各地共有的项目外,还有许多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如阜阳张跃堂的“十八刀”、吴佩贤的“罗汉拳”、安庆夏兴华、阎少华的“燕青对打”、芜湖张匀之的“==枪”、蚌埠胡敬章的“猴拳”、龚传仁的“七趟查拳”、淮南赵兴旺的“奇门十三剑”、张素珍的单刀等等.

安徽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传统喜好、风气、习惯和禁忌,并在其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演绎出各自的时令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和宗教性节日等.这些节日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武术文化,有些竞技传统武术项目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些原始古朴的民族民间武术项目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参与性,经过不断地挖掘整理、改造包装后即可推向市场,成为一种优质民族体育产业资源.

2.4 武术比赛表演产业

安徽武术竞赛表演是以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比赛为基本形式运行.民间的武术竞赛则是通过武术争霸赛,武术馆、校以民间传统武术为内容的比赛及地方举办的各种武术节、散打擂台赛等社会武术竞赛形式进行.计划经济下武术赛事是由国家出资承办,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了《关于培养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提出体育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思路以后,我国武术赛事逐步推向市场,安徽省武术竞赛表演也紧跟全国的步伐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并举办或承办了多种武术比赛.就2005年至2011年间,安徽省体育部门举办了7次大型的武术比赛.如“黄山论剑——2007中国安徽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在黄山市体育中心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蓬、波兰、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古巴、日本以及国内40余支代表队的400多人,参加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三个年龄组的个人单项和个人全能比赛,2008年安徽省首届武术运动会在合肥举行,2009年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在黄山举行,安徽省多个地市承办了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和武术馆校比赛等.

在这些赛事中参与运动员较多,但观众人数少,资金渠道主要是政府拨款,商家企业对于武术表演赞助的兴致不高,除了2007年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2008年安徽省首届武术运动会有企业赞助外,其他比赛均由政府拨款.据了解,这些竞赛表演除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是有偿消费外,其余都是无偿消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每场观众人数都很少,可见安徽省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低迷.其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启动主要靠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体育局是负责省武术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它集多种职能于一身:既办赛事,又管竞赛,还是仲裁者.而这种组织机构在办事方式上则残留着政事合一、管办不分的陋习.对于这类商业性赛事,由于国内体育产业的体制还不健全,而造成一度的停办.

观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可以反映出政府的相关重视程度,以及宣传的力度.通过对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212名观众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我省武术观众了解武术比赛的主要渠道依次为:朋友同学告知、报刊、电视转播、杂志、互联网和其他.

可见,武术观众群体信息化程度偏低.究其原因,是观众信息渠道的畅通受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意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武术赛事的经营管理者对赛事营销的重视程度、宣传以及有没有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关.市场化理论表明,武术市场经营者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取决于武术文化消费在人们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能对消费者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武术文化消费不属于生存消费,而应属于发展和享受消费范畴.而消费者在武术市场的消费动机对于武术市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既是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展示者,也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正是由于它自身的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容易对它产生兴趣,从而拥有众多的消费者.通过对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的观众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观众观看武术竞赛表演主要受以下几种动机类型支配:兴趣爱好占52.4%,消遣娱乐占26.4%,体验赛场氛围占16.5%,社交需要、结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占4.7%.在上述几种动机类型中,“兴趣型”的消费者人数最多,这一群体对武术的攻防技击原理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是比较会看或懂武术的群体,这部分观众往往是稳定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主要力量.“感受型”的观众居少,他们往往更重视赛场的氛围,他们将自己完全投入比赛环境之中,与观众、与运动员一起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寻求刺激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满足.这一群体对于武术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并没有形成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相匹配的深度认识.

观赏性和悬念性是现代体育最重要的商业元素之一,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间接参与的热情.武术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武术竞赛表演包括武术套路和散打格斗及功法运动等类型,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对安徽省五个地市进行调查的结果中显示:被访问者在回答“喜欢散打格斗的占41.5%,喜欢太极的占39.8%,喜欢传统武术的占8.8%,喜欢刀枪棍剑等器械套路的占9.9%.观众对于武术竞赛表演消费形式的选择主要是由赛事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赛事能否充分体现出自身特性,是衡量其自身质量高低的尺度.这些特性体现的越充分,说明比赛质量就越高,就越能吸引观众,越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也就越有市场,影响力也就越大.散打格斗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在于比赛激烈,其结果难以预测,加之其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直接对抗,拳脚相加,不失时机的抱摔等充分体现人的智慧、体力与技巧,完整的展示了作为一项具有强烈的对抗和悬念性的运动形式的视觉效果.在开发竞赛表演市场时应充分考虑武术的观赏性和悬念性.

2.5 安徽省武术健身娱乐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时间也相应的增加,人们的日常体育活动量逐步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参加武术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中老年人首先选择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太极拳等传统武术作为健身手段,而年轻人则选择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的散打和功法运动作为健身手段,但这些都未能为武术健身消费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健身娱乐场所过于高档,与大众的消费水平不符,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拳打卧牛之地”的影响,使得武术健身者在场所的选择上,首先关注的是非经营性的固定场所进行活动,群众武术健身娱乐的场所一般以家居为中心,以就近为基本原则.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武术健身娱乐的场所集中在公益性的非体育场所,而利用武术馆、健身俱乐部的较少.

2.6 武术教育培训市场

截止2010年9月,安徽省体育局对首批武术馆校的评定结果进行了公布,我省正式注册的武术馆校共计130余所,被评为省级武术馆校的有10所,市级武术馆校36所,县级武术馆校17所.经营型武术馆校、健身中心普及到了各个县(市、区),每个武术馆校、健身中心平均有从业人员5.56个.

武术的教育培训业务是武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接受技能培训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尤其是县城与广大农村青少年,中老年健身人群有需求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通过对假期武术培训班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业余培训,主要处于两个年龄阶段.6-13岁之间占被调查对象中总数的48.7%,14-18岁之间占25.4%,19岁以上占25.9%.青少年业余培训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健体防身的占到36.8%,发展个性的占16.2%,兴趣爱好的占21.1%,陶冶情操的占14.1%,其他11.8%.表明,大部分青少年参加武术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健体防身,同时促进人格的完善.这也说明在开发青少年业余武术培训市场时要充分利用武术的健体防身的功能.与培训市场社会需求相比,青少年培训教练员的数量与质量则相对不足.在对武术馆校与健身娱乐场所中的教练员的调查显示:其中是专职教练员的占46.2%,专职教练员中普遍学历不高.其他很多教练都是兼职的,他们有的是学校的体育老师,有的是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有的则是长期习武的武术爱好者.大多数武术教练员自身掌握的技能并不精湛,培训的质量也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我省的武术师资的培训已间断好多年,教练员、裁判员自身素质在逐年下降.直到最近几年为了保证武术比赛顺利召开,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才重新进行武术裁判员培训,具体有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学生体协主办的高校武术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参与人数有100多人,2008年进行了安徽省武术(套路、散打)裁判员培训,参加人数达150人.目前,我省的武术师资培训,仅限于短期形式,教会一套动作或技术,或者是学习文件,掌握武术界新的动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的武术培训形式和制度.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缺陷:一是尚未形成信息化武术文化产业.如武术动漫产业和武术广告产业的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动漫产业和武术广告化进程已经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趋势,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的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这不利于带动我省体育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武术新闻与广告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十分重视体育新闻业的开发工作.分别安排专门频道开展体育新闻宣传工作,而武术文化专栏显得极为稀少.体育局、职业俱乐部应该充分利用各级武术竞赛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武术竞赛的无形资产的潜力,开拓武术广告市场,这样才能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二是区域发展对我省武术文化产业未形成推动力.以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为前沿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带动了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壮大和提升,武术赛事的不断增多也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目前我省的区域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还不明确.三是安徽省武术文化的优势资源与武术文化产业开发的亮点之间落差大.

3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逐步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总体水平不高

2011年对安徽省城镇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大众(城镇)武术消费主要包括武术用品、武术健身娱乐、武术比赛表演、武术教育培训、武术图书出版业、武术场馆服务业等6大类.其中武术培训、武术器材消费所占比例是86.3%为最大,而其他4个种类的武术消费所占比例为13.7%.这表明,目前我省武术市场体系中己被开发的市场极其有限,有的还没有开发,只能算是“概念市场”,如武术广告市场、武术信息市场等,与理论中的专业市场相差较大.在受访的群众中,每月武术消费金额平均10元以下的所占比例最高,为87.6%;每月平均50元以上的仅占 4.9%,较清楚地反映了安徽省大众(城镇)武术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状况.在大众(城镇)武术消费状况的调查中,有效问卷1102人中有武术消费的为285人,占25.9%,人均年武术消费金额为26.92元.从调查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已经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是总体水平还不高.

3.2 武术教育培训产业蓬勃发展,但后劲不足

武术教育培训业是武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几年前,安徽省已有武术学校130多家,各类武术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各类培训机构中以武术、散打、高水平运动培训居多[4].在武术教育培训机构中既有武术行政部门兴办的、以培养后备力量为主的事业性单位,也有以培养高级武术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近年来,以赢利为目的的各类武术教育培训结构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安徽省各种武术馆校、健身中心档次有高有低,一般都实行有偿服务.这些场所的业主和从业人员主要是来自体育教育类毕业生和退役运动员,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指导能力,但他们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差.安徽武术馆校是武术技能培训市场中独具特色的亮点.专家认为武术馆校和健身场所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依次为:经营开发手段单一、市场培育不力、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认识与观念滞后.可看出安徽省武术馆校培训的规模较大、开展也较好;但也可看出安徽省武术馆校要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3.3 武术竞赛表演产业化进程加快,其市场结构有待优化

安徽省有很好的武术运动基础,群众参与武术的热情很高,这就为安徽省发展武术竞赛表演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安徽省体育局与有关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经过努力首先将安徽省职业武术推向市场,并很快形成了以散打为代表的具有职业性质的俱乐部组织.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的武术俱乐部.

把部分竞技武术交给社会去办,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安徽省竞技武术改革的又一项新成果.合肥市体育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散打、跆拳道等项目推向社会,体育局提供一部分器材或在一定年限内免费提供若干场地,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训练.日常训练经费由学员、投资方共同承担,体育局不再提供训练资金,有比赛任务时代表合肥市参赛,期间费用由体育局承担.这样一方面俱乐部取得了收益,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员的后顾之忧.

3.4 武术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消费能力差距大、管理有待完善

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从需求结构来看,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个人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安徽省文体产业的产值是逐年稳步上升的,而其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不到2%经过逐年上升,2010年以后升至3%并基本保持在3%到3.5%之间.这个比重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稍低了些,但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还是正常的,未来增长的潜力较大.

对武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通常的标准有:是否适应武术市场需求的变化,武术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以及能否合理并有效地利用武术资源.主要从安徽武术市场需求角度的变化、武术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和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武术资源三个角度来看,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武术场馆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应大力发展武术场馆产业.武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竞赛表演、武术用品销售、武术图书出版等行业.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布局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合肥市好于全省其他地区,皖南好于皖北,城市好于城镇.本次调查显示:合肥市武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近40%,其次较高的的是皖南地区,而城市武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武术产业产值的86%.从武术消费能力上看,城市人口中的34%以上有武术消费,但人均武术消费额仅为6.8元/年,而全省城镇却有近90%的人从未有过武术消费,省内武术消费市场的现状使武术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省内的武术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武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据调查,在东部广受欢迎的武术旅游在安徽省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经营单位寥寥无几,活动开展得也非常有限,作为武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武术中介服务,全省竟无一家.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方面的法规还不健全,体育部门并不分管市场工作,社会对体育部门的认可程度较低,各级体育单位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协调,责、权、利关系模糊,加上体育部门人员有限、经验不足、执法不力,虽有了授权,但实际很难执行.由于全省没有统一的法规,各地无从参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武术用品制造与销售都不归体育部门管理,使得武术主管部门无法根据武术事业的需要来对这些行业进行指导、调控和规范.特别是武术产品的制造,其产品按照其他行业标准可能是合格的,但用在武术上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武术产业的管理权限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各级部门都想管,现在已经出现了上下级为管理权而闹矛盾的问题.

4 结语

“武术搭台,经济唱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任重道远,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其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拓宽文化市场与拉动经济增长,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体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清晰地判断它在市场中的优势和潜在不利因素,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为繁荣安徽省的地方文化及安徽经济的腾飞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长沙: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5.

〔2〕金元浦.文化产业:不断嬗变和生成的概念.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2005-7-22.

篇11

关键词:藏羌彝;运动休闲;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支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2014年3月5日,文化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体育旅游资源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

首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具有大量丰富且具有垄断性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化出千姿百态,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形成了大量适合于开展极限攀登、冰雪、漂流等活动的高品质户外运动与休闲旅游资源,同时也适合于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比赛项目,如利用大漠戈壁开展的汽车拉力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的山地自行车赛等。

(三)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别具特色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历史类体育旅游资源及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优势突出,为我国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素材。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财政等支持。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使的加快体育旅游等西部新型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国家发展西部的战略不谋而合。

(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体育等新兴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活动将会作为现代人和文明人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体育旅游水准的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西部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加大对体育旅游、运动休闲、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行业精英。

(二)加强观念更新,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制度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业创新机制,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践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意见。

(三)创新品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充分利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重点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实行品牌包装,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从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四)加强体育部门、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合作,形成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共同推进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增强联合开发,整体规划的宏观意识

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不能以行政区为单位或者以局部区域来划分,一定要对整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进行整体规划,跨区域跨民族联合开发,从而实现有限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加快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藏羌彝文化走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何蕾,刘锡洋.南京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篇12

关键词: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体育文化产业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部门的总和。金华市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体育文化丰厚,己经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摆在体育产业管理部门和体育企业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金华市体育产业刚刚起步、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寻求一条稳健的发展之路,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对体育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在我国产业划分中被划分在第三产业的体育文化产业对于金华市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没有专门的统计体系对金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统计,但从金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金华市的第三产业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然而体育产业在金华市第三产业中所占份额却相对较小。生产总值看,体育文化产业在金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靠后,既使在第三产业的行业排名中也处于较后的位置,暂时还未能较好地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 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1.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及体育用品批发零售贸易业皆以兼营为主,健身娱乐业逐渐成为体育服务业的最重要支柱,据调查,2006年至2009年间,金华市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系统外的经营单位,体育健身娱乐业营业收入占体育文化产业总收入的百分比从以前的61.8%提高到72.9%。

2. 体育文化产业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金华市社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初具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金华市现有60%的社区建立了文体站及健身指导站等社区体育组织网络,75%以上的社区居民在健身实践中感受到了体育健身强体的本体功能。

二、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一) 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1 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些年来,金华市的经济己经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推动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将会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

2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体育文化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目前,金华市的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的需求层次和需求结构变化速度加快,文化、娱乐正在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体育在人们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和强化。

3 信息技术与群众体育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后盾

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金华市具有较好的群众体育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市体育为中心的辐射网,为区域体育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 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整体规模偏小

目前金华市从事体育文化产业的单位,无论是从事体育健身娱乐业的部门,还是从事体育用品制造业及销售业的单位,多是民营企业,这些单位的规模偏小、集约度不高、经营方法、手段落后,很少有大规模的中外合资企业或大型企业,这种情况制约了金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

2 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与制度不健全

首先,在政策方面,政府在经济统计体系中没有反映体育事业进入市场的规模和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而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体育产业的认可和接纳。同时,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

其次,体育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由于体育市场的管理缺乏高层次立法,国务院至今未颁发体育市场管理的行政法规,导致金华市在体育市场管理的实际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在体育市场执法过程中,遇到违法经营,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予以处罚。

3 高层次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金华市缺乏高层次的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现有的体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学历水平偏低。从业人员除了5%是一些特殊运动员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只占到10%,大中专学历只占到35%,50%的从业人员既不是体育专业人才,也不是经济专业人才,体育产业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法规政策的不健全以及体育人才市场交流的不尽合理,金华市的体育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4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体育消费需求不旺

从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增加值上来看,体育用品业、健身娱乐业在体几乎占了体育文化产业全部的份额,分别占40%、48%。作为主体产业的体育竞赛和体育培训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偏小只占8%,整体规模非常小,发展也非常滞后,没有起到它应有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体育彩票业与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也都不理想,只占到3%,而体育咨询、中介、广告业几乎在金华市不存在,只占到1%。因此,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结构明显不均衡。

同时,金华市体育消费者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只是停留在购买运动服饰、器材等低层次的消费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体育消费方式还没有打破福利型、供给型的模式,加上体育部门为群众提供的消费领域还比较单一、狭窄,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消费的扩大。

5 缺乏经营体育文化产业的理念,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金华市政府管理者对体育文化产业、体育经济工作的忽略,使得很多人和企事业单位对体育产业的认识和开发只停留在出租门面、办培训班等最低层次,并且缺乏对体育产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指导,也没有相关的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政策。

三、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 切实做好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金华市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从宏观的角度,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整体规划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金华市的资源优势,使体育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合理化,提高体育产业化的经营开发力度,同时加大体育产业的制度创新,使体育产业的行业关联大幅度提高,从而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尽快使金华市体育产业成为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金华市政府应该对金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设定目标,并且利用多种手段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和运作,根据本市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实际发育程度,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开发和利用自身的特色体育资源,确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业、体育旅游业为发展重点,发展具有本市特色的体育产业,有计划地推动本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金华市政府部门在明确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任务后,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组建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金组织和体育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三) 大力培养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经营人才

人才在体育文化经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金华市要广泛吸引纳进其它领域的专门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全面开展与其他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途径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四) 改革管理体制,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金华市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其次,金华市要继续抓好体育经营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出台,逐步完善体育经营活动的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体育经营项目的市场准入标准,规范体育经营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金华市民的体育消费水平

金华市政府部门要加强各种媒介对体育健身消费的宣传,引导人们加强体育消费观念。

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体育环境的改善,调动社会大众对体育的消费力度,彻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工程。从金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强调层次性,和谐构建体育消费市场,使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都能得到满意的体育消费,使体育消费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6.

[2]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篇13

文化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置,提出到2020年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党的十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在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我省提出了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巴中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那么恩阳区是新建区,又是国家级贫困区,各项指标相对落后,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是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恩阳区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1、恩阳区文化产业现状

自2013年恩阳新区成立以来,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内容,古镇旅游、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影视制作、表演会展、文化创意设计、美术设计、工艺印刷等产业的发展路径和载体基本确立,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企业引进、发展平台建设逐步实施。

目前,由我区招商引资,四川恩阳川旅锦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恩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项目预计总投入22.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古镇核心区域保护与开发、旅游文化产业街建设和五星级酒店及商业群开发建设三部分,分三期完成。2015年巴中市金鉴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明阳小微企业园,该企业结合本土文化开发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和其他印刷品,去年9月开始投入运营,季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2015年,我区净增“巴中市金鉴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恩阳电影院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家,净增率居全省首位;全区现有文化法人单位、企业及个体户共392家, 2015年新增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家。从业人员1600多人,年营业收入2亿余万元,占我区GDP(48.86亿元)的4.1%。 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专柜5个;到位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招商1个。

2、恩阳区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是全区文化产业缺乏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原始粗放状态。

二是文化产业规模小,量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总量有所增加,但与相邻市区相比差距大,占GDP的总量偏小,占全省比重就更小;档次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亮点和精品、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而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门类整体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三是经费紧缺。近年来,中央、省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虽略有倾斜,但地方财力薄弱又无力配套,进而导致阵地建设、活动经费等方面人均文化经费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致使文化阵地建设不达标、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因财力薄弱,我区尚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无力更好地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大多中小文化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不高、成长的空间受限。

四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文化产业培育艰难,产业品牌难以打造成型,产业项目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初级的发展阶段。

五是缺少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及项目支撑,产业培育难度较大。

二、恩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十绘制了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教育、推动作用将日益显现,文化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好时机。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加大、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加快推进,都将为恩阳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支持。按照省委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巴中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新区成立以后,我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四新恩阳”的新战略目标,确立了要把我区建成西部文化旅游新亮点和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今年,区委领导班子先后三次召开“恩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专题会议,提出“高端规划、彰显奇特,强化宣传、扩大影响,政府主导、科学营运”等建议意见。有力助推恩阳古镇的保护开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恩阳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的市场空间和千载难逢发展机遇。

2、资源优势。恩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既有丰富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又有众多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独具的生态文化资源。

3.潜力优势。文化产业领域广泛,共涉及国民经济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多个小行业。我区文化产业392家,规上文化产业9家,尚有许多行业领域是空白,没有涉及,表明我区的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恩阳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1、按照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巴山新居”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文化站点布局,提升乡镇文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以产业园区、专业街区、优势业态和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量,加快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打好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三张牌”。恩阳古镇保护和开发、积极推进米仓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恩阳历史文化古镇,有序推进米仓道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做足做精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

3、创新工作机制。充分激活文化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多样化发展。创新乡镇文化机构管理模式,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通过各类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统计工作。一要搞好对接。主管部门要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对接好统计。统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基础工作,及时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渠道畅通。二要探索新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统计方法,将文化产业应统尽统,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篇14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3-03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种桑麻,出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艺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2008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2007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县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2010,(3).

[3]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保护5年回眸[N].中国民族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