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职能范文

经济建设职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建设职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税收组织收入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物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全县地税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实现了地税收入的稳步增长。19*年-20*年全县地税系统税收收入累积达到8.77亿元,以年均21.9%的速度高速增长。20*年全县地税总收入达到1.708亿元,同比增收4386万元,同比增长34.2%,地税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8%,地方税收收入增幅超过全县GDP增长速度10%高出19.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的连年超额完成为支持全县经济建设,保证稳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发挥直接调节作用

国家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有利于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积极搞好经济税收比对分析,认真研究运用税收政策拓宽税基,壮大财力,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拓宽了税基,调节了经济,而且对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税局出台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福利企业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培育了后续税源。

(三)加强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

一是因地制宜研究税源管理新途径。税收征管始终是潜在经济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的基础和前提,加强税收征管和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遵从度,又是实现税收收入超税基增长的主观动因。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征管基础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大力清理欠税,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堵漏增收,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二是优化纳税服务,把优化服务体现到依法治税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正在推行网上申报、“税银一体化”;实行约谈制度,推行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认真落实文明办税“六公开”,大力推行“阳光作业”,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温馨导税”和规范化礼仪服务,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使纳税人能够积极履行纳税义务。

二、当前地方税收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源结构不合理

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地税收入的视角来审视分析当前进贤县地方经济税收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县从近几年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及2005年开展文明、花园城市创建,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建筑业的飞速增长,而之后我县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减少。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急速增温,拉动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增长,使得全县整体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20*年税收收入分产业情况来看,制造业税收入库1201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占7%;建筑业税收入库6439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占37.7%;金融保险业税收入库830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4.8%;房地产业税收入4*4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29%,邮电通信业税收入库791万元,占税收总额的4.6%,商业税收入库331万元,占税收总额2%,服务业(包括饮食业)税收入库128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7.5%,其他税收入库1262万元,占税收总额7.4%。

从以上我县地方税收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数据可以看出20*年以来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所占比重很大,达到全年税收总额的66.7%,而制造业税收却只占7%,服务业税收也逐年增长,达到税收总额的7.5%,商业税收所占比重不大,仅达到税收总额的2%,税源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力及稳定的税源增长点仍将继续困扰我县的地方税收工作。

(二)一些税收征管措施还不适宜经济发展要求,削弱了税收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征管手段落后。尽管近年来税务系统不断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的管理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许多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导致对税源的发展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预测、分析和监控。

(三)税收执法环境不够协调,影响了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

在税收调控过程中,一方面,一些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还不够默契,涉税信息的共享度比较低,影响了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一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不够强,税收法制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偷逃骗税现象客观存在。

三、如何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推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经济与税收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税收基数中,含有不少特殊因素,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确定税收收入计划,难免使税收收入计划与经济增长之间发生脱节。因而,在处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评估各乡镇税收规模与征管绩效差异时,要遵循“经济-税源-税收”的思路,税收分析不仅要关注收入总量增减变化,更要分析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变化的原因,要切实转变以往将GDP总量、增速与地方税收规模、增幅简单挂钩的思维方式。要逐步创造条件,根据税收与GDP的内在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税收收入进行科学预测,按照经济规律和税收法规征税,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合理地增长,实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优化经济结构,培植壮大税源

要充分认识税源经济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支撑。积极涵养税源,逐步建立新老税源交替,大小税源并举,支柱税源多元化的多层次地方税源体系,是确保税收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财源建设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它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增强财政实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有机结合。新财税体系,对中央与地方税作了明确划分,财力分配关系更加明确,今后的格局是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快结构协调,运行质量高,哪个地方财力就多。因此,我们要树立“围绕经济抓税收,围绕税收促经济”的大税收观念,把发展经济培植税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应着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摆脱只依托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等行业,这种靠资源累积滚动的增长方式不是一个地区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资源转换、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路子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

2、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发展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文化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一体化特色经济,进一步做大优势企业,做强烟花、医疗器械、建材、钢结构、文化产业五个优势产业集群,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由于地方税收与第三产业相关度最高,因此第三产业权重越高,越有利与地方税收增长。近年来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反映出第三产业的优势,因此现阶段我县的产业结构是有利于地方税收发展的。为此,应围绕构建“新城区”服务中心,加大对轻工业、房地产、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实现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这样必将会加快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地方税收的增长比例会逐年增加。

(三)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1、由于废铜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管好、用好废铜资源也是我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其次还应调整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在企业所得税政策中按政策规定调增计税工资成本,认真落实福利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对废铜冶炼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提高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近年我县房地产行业市场火爆,价格不断盘升,利润大但税负较轻,应适度的调高该行业的税负,对增加财政收入及给房价降温都会起到溢滞的作用。

3、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贤县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中坚力量,属于税源培植的重要方面。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蓄积经济增长后劲,税收政策应起到主要引导作用。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取消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标准列支利息的限制,对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应按实准予税前扣除;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允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征税。通过税收政策调控,引导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税源管理,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是完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县域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工作方针,科学下达税收计划,达到营造环境、涵养税源的目的。

二是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逐步实现全面税源监控。税源监控是对税收来源状况、发展及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是做好税收预测、提高均衡入库水平的前提。要按照“总体规划、集中数据、方便查询、全面监控”的原则,在新的征管软件系统平台上,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功能齐全、传输及时、反应迅速、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源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情况。同时,要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与税收征收情况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督。要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能力估算,研究各产业、各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收入规模与相关的国内生产总值、行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实现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测算各产业、各行业重点税源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和税负状况,适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变化情况,为实施精细化税源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

三是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规范税收管理权限。我们要拓宽地税工作新思路,实现地税工作重心向税收征管、向基层转移,以继续深化征管改革为运行平台,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权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促进县域经济和税收的良性互动发展。

(五)打好“服务牌”,全力优化税收环境

1、用足用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涵养税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首先,要认真疏理新办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同时抓好纳税辅导,让纳税人不但了解政策,而且要用足政策;要强化对税收优惠政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保证基层地税机关不折不扣地将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决不允许因税收任务而不执行或不及时落实已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执法检查,防止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

2、扎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财力支持。地税机关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江西地税工作理念,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扎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税源变化的动态监控,建立起相应的监控机制,及时把潜在的税源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税收新的增长点,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征管,加强地方小税种征管,同时,继续推进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防洪保安资金的征缴,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篇2

关键词:基层;内审;作用

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促进单位增收节支

2004年通乡工程开始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通乡工程资金单独设帐进行核算。我们在审计中发现,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大意,在与承包单位结账时按包工包料的形式将承包款全部支付,没有扣回另一套帐上反映的代垫材料款,给单位造成损失20多万元。由于审计的及时发现,被审单位追回了工程款,挽回了经济损失。

内审人员认真而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和信任。2005年底医疗保险所要对我局的有关单位追加医疗保险金,单位领导觉得有必要对医疗保险进行深入的了解。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即对医疗保险的相关文件认真研究学习,发现有的单位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进行了工资改革,保留原有的档案工资,实行日工资。改革后实发工资由原来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变成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缴纳医疗保险时依然按档案工资计算,而医疗保险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实发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按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缴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按实发工资计算缴纳,该单位在工资改革后每年都多交医疗保险金。

内部审计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事后审计,无关紧要。而我们在从事审计工作过程中充分关注单位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并积极参与,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查漏纠错规避风险,促进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审计工作中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被审单位的相关资料进行细致的审核、归纳,坚决不走过场。对发现的有些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深挖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使被审单位对存在问题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从制度上进行控制,促进被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近年的审计工作我们发现个别单位对会计岗位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马马虎虎,对账时只对银行类资产进行核对,而对非银行类资产长期不进行核对,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如:有的单位把从职工处借来的集资款记丢了几年;有的单位对借出的款项不核对,帐帐不符;有的单位记账时材料账户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符等,这些问题在我们审计后得到了及时纠正。

这些年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本着对责任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被审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反映和评价,并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状况的鉴定和分析使单位领导能够及时掌握被审单位的财务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三、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保证单位内控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内部审计工作是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的行为,与国家审计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熟悉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了解本单位各部门的职能和内部管理制度,更容易发现各单位各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上的缺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才能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保驾护航作用,而做好审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审计地位的相对独立性。2009年12月我局设置了审计股,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审计股独立后,我们对以前未经过内部审计的部门进行了重点审计,在审计中发现局机关有些部门没有严格执行经费包干制度。

经费包干制度是我局的内部管理制度:1998年,我局为了保证机关正常办公,减少开支,在机关开展了增收节支活动,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实行经费全额包干制度:机关办公费、电话费实行股室包干责任制;小车费、水费、取暖费、电费实行机关全员包干责任制,对包干项目超支不补节余归己。对包干经费的支出由各股室负责人签字,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销。对不属于包干范围的支出仍由单位负责人签批后报销。为保证此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专门设置了经费包干会计岗位,对股室的包干经费进行登记工作,年底以经费包干会计的汇总结果对各股室经费节余进行分配。此项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有些部门铺张浪费行为,对促进单位增收节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再好的制度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偏差,也难以发挥效力。经过对局机关近两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后,我们发现财务部门在执行经费包干制度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超越权限,扩大开支等问题:

一是对属于包干经费范围内的取暖费和办公费不经领导签批也不到经费包干会计处登记,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直接报销。二是对不属于经费包干范围的差旅费大部分未经单位负责人签批,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签批后直接报销。三是对不属于经费包干范围的加班费没有任何主管领导签批擅自发放。

篇3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校职能内涵;诠释;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65-04

回顾高等学校职能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在延伸、拓展的。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及在中国的稳步推进,积极走出“象牙塔”并日益融入社会的高校职能必将蕴含更为丰富、更富时代气息的崭新内涵。

1 相关概念

1.1 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的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

1.2 职能及高校职能

职能是人、事物或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一种育人机构有着自身的独特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发挥决定了高等学校在社会系统中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2]。

关于高等学校的职能的研究,近年来颇为热门。有学者提出高等学校具备五大职能: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科技孵化器和就业指导[3]。也有学者提出了四大职能:即培养高级人才、发展高深学问、参与社会生活和对外学术交流[4]。还有学者提出了多项职能,即高校除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外,至少还具有文化创造与导向、个人的社会升迁等职能[5]。不过,最主流、最经典的观点还是高校的“三职能说”。“四职能说”、“五职能说”、“多职能说”均是对高等学校职能的细化及拓展,它们均可宽泛地归类到传统的“三职能说”中。因而,目前关于高等学校职能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高等学校职能的分类上,而应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决定高校组织特色、影响高校运转效率的职能内涵的探究上,尤其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

2 新农村建设与高校职能的关系

2.1 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校从职能内涵上相呼应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任何重大的社会变化、变革都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作出相应的改变,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6]。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在一次由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高等学校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看,不论什么层次、类型、级别的高校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回应社会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优势,将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去。

从“职能”的定义得知,职能就是功能或者应起的作用,组织发生作用,实际上是组织的职能在发挥作用。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看,组织的职能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组织职能的界定和划分必须与组织的环境相适应,这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从本质上讲,要求高校调整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高校的职能发生转变,要求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就是要求高校职能与外部社会环境相适应。

2.2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职能内涵应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

近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新办学校的数量增长迅速、生源减少、学生就业难、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等。面对巨大变化的环境,高校如仍抱守先前固有的职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但这种调整和转变只有与国家、社会或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时,高校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谋求自身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分布区域广,实施时间长,投入规模大,参与机构众,高校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主动拓展和更新职能内涵。如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那么,高校就应该积极拓展人才培养职能的内涵,把培育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业科技作支撑,那么高校就应该加强涉农的科学研究,充实高校科研职能的内涵;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卫生、医疗等大量的服务,那么高校就应该发挥自己所长,组织力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此丰富其社会服务内涵。

3 高校职能内涵

3.1 人才培养的内涵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产生并存在的原动力。直到现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仍然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

知识的传授是各高校日常教学的最基本工作,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有相对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要注意完善和拓展,除了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学科外,要更加重视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的学科专业的建设,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如农村理论政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村规划设计、农村环境保护、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体系。

相较于知识的传授,育人的工作更加重要。《礼记·大学》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当今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7]。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的重要性,是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除了这些,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农村特需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人口观、“三农”问题、民风民俗、适应能力、基层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3.2 科学研究内涵

国家教育部对科研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一项职能始于19世纪德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及其所获得的成就。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和依赖性的不断增强, 高等学校在创造知识、发展科学上的优势日益明显。高等学校拥有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 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以及信息手段等优越条件,可以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 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能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出自高等学校,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绝大多数重要成果也出自高等学校[8]。但另外一方面,长期以来高校往往都只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型研究;重视工商领域的研究,忽视农业领域的研究。所以,相对来讲,高校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还是有限的,农业科技成果偏少,水平偏低。据统计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相差15~20年,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9]。因此,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时把握农业和农村的现实科技需求, 加大对农业科研课题的投入力度, 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改革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把在服务 “三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3.3 社会服务内涵

关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定义,学界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高等学校应用知识去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应用知识的目的[10],也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就是高等学校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 以培养专业人才职能和发展知识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11]。中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王伟廉指出:“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逻辑,高校的社会服务不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也被高校自身发展所需要。”本研究采用潘懋元等的观点,即社会服务是指直接服务,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只是一种间接的服务。

必须承认,由于农村往往地处偏远,条件落后,比较效益低,高校服务农村的积极性不高,通常只是被动应付,主动的服务远远没有实现常态化。如前所述,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服务农村社会需要应是高校的制度化服务内涵。服务的内容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

4 高校职能实现的途径

4.1 人才培养

4.1.1 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 高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就业在农村、创业在农村、成功在农村的职业发展理念。一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之路,融入历史发展洪流中,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切实转变择业观念,努力钻研理论和技术,成长为身怀致富技艺、立志到农村建功立业、与广大农民齐奔小康的人才。二是要大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者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响应号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贡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弘扬奉献精神,激发青春热情,把自己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12]。

4.1.2 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 高校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方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要坚持以能力提高、素质提升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13]。

4.1.3 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 “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

4.2 科学研究

4.2.1 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农村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间的关系,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服务农户,发展农村经济,带动产业发展[14]。

4.2.2 积极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校地、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之一。高校可以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通过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共进双赢,而且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加大农村科技开发投入、持续提高农村科技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可采取知识产权许可、入股合作办企业和自己创办企业,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为主的横向合作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等多种方式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支柱产业,服务新农村建设[15]。

4.3 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直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切入点就在于为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当然,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需求差异很大,各高校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以下的服务切入点可供借鉴。

4.3.1 提供民主政治服务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其基本权利得到行使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有赖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的优势,传播民主管理的理念。如定期在农村开展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开展村干部培训班,传授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指导农民建立自治组织,以集体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湖北高校在以“校村结对”形式服务新农村过程中推出了协助“结对村”强化领导班子、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共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3.2 提供农村文化服务 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新文化。高校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向乡村传播文明、健康、时代气息浓厚的新文化,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农村提供直接的文化给养。如湖北高校通过与“结对村”联办文艺节目、建设“农家书屋”、送办公设备构建远程教育体系等方式,初步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农村。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3.3 鼓励专家、教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可由各省教育厅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通过“校村结对”、“科技大篷车”、“教授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形式或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对新农村建设中所涉及的科技问题进行答疑解难。

参考文献:

[1] 陈 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的职责和使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74-75.

[2] 谢开勇.对高校职能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87-89.

[3] 王洪才.论当代高等学校的五大职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6):11-14.

[4] 高耀明.论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J].嘉兴教育学院学报,1996(Z1):44-45.

[5] 王伟廉.试论高等教育学的改造[J].中国高教研究,1994(1):63-65.

[6] .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l-02(2).

[7] 尹艳秋.必要的乌托邦: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与建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8] 沈振峰,胡紫玲,赵 静.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15-217.

[9] 严桂花.高等学校职能内涵及其关系解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76.

[10] 徐 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1]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2] 张维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5):183-184.

[13] 文东茅,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N].中国教育报,2003-10-08(8).

篇5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锡委办发[2006]119号)精神,引导企业加强在职职工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省劳动保障厅等六部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的通知》(苏劳社培[2008]30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无锡市第三届数控技能竞赛(以下简称“市竞赛”),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参加“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职业(工种)、组别和对象

竞赛设置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三个竞赛职业(工种)。

竞赛分为职工组、教师组和学生组三个组别。其中,学生组分为高等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技校、职高)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三个小组。

竞赛对象为从事相关专业或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教师,在校的(含应届毕业生)高职、高专、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以及中专、技校和职高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组别和职业(工种)的竞赛。

二、竞赛标准

市竞赛各组别均以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要求为基础。竞赛由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统一命题,以理论知识笔试和实际操作的形式分别进行。

三、竞赛组织

市竞赛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总工会、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市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无锡技师学院具体承办。

市成立由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组成竞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见附件1)。市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办公室负责,技术工作由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

四、参赛事宜

参赛选手可由单位统一组队报名或个人直接报名参赛,各队每职业(工种)、每组不超过3人,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职业的竞赛。江阴、宜兴地区的企业选手向当地劳动保障局工考办报名后统一上报。

报名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20日,逾期不再受理。

报名时务必提供纸质竞赛选手报名表、汇总表(见附件2、3)1份、选手身份证复印件、近期二寸免冠照片2张,并将报名表、汇总表电子稿发至邮箱。同时交纳竞赛费用100元/人。

市竞赛时间安排在2008年7月10日左右,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另行通知,相关事宜在无锡劳动保障网*公布。

五、竞赛奖励

(一)职工组和教师组

1.获市竞赛各职业(工种)前5名的选手,由市劳动保障局授予“无锡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由市总工会授予“无锡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对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选手由团市委授予“无锡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2.获市竞赛各职业(工种)前3名的选手,业绩优秀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可优先申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3.在市竞赛中,理论和技能成绩双合格的选手,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直接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

4.获得市竞赛各职业(工种)前2名选手的选送单位,由市竞赛领导小组授予“优胜单位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学生组

1.获市竞赛各职业(工种)前2名的选手,由市竞赛领导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2.对参赛的其他选手,由竞赛领导小组颁发参赛荣誉证书。

3.在市竞赛中,理论和技能成绩双合格的选手,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直接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

4.获得市竞赛各小组各职业(工种)前2名选手的选送学校,由市竞赛领导小组授予“优胜单位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六、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