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

民俗文化的传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民俗文化的传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民俗文化的传承

篇1

关键词: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国家与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详细、充分地显示出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种类,还可以生动、深刻地体现出地区与社会人文精神及景观。除此之外,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可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地区内外的人们通过这个层面进一步了解地区人文精神与风俗文化,有助于促进地区内外的人们更好地交流,甚至实现融合。

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存在的关联

1.1传承为发展指明方向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站在概念层面来分析,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在政治观念和经济发展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重要经验。从历史发展历程可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诞生于本民族先祖时期,传承状况虽然比不上社会的更新,但是因为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因此这是对社会发展的最佳纪实。这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可以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视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如唐诗、宋词及元曲等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诸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慢慢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时俱进,在内容与形式上获得了全新的发展。[1]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都在无形中受到那些与时俱进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即使是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文化也对群众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

1.2发展是传承的途径

群众文化的发展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就成了传承和发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也可以说,因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获得了人们的理解与认可,同时通过有效融合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考验,不会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磨损或消散。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稳扎在群众层面,通过众多普通群众的一传十、十传百和专业教育中获得了传承发展,并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繁荣而进一步拓展、延伸了其影响力。[2]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依靠民俗文化资源,联系地区特点与时代特征,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这是传统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些民俗文化要想获得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适度创新。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使得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还需要人们不断创新,融合现代工艺和技术,让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适应时展趋势,与时代接轨,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发展民俗工艺品、民俗旅游以及通过网络环境来传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及群众文化。除此之外,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人们充分利用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以此造就地方文化品牌。[1,2]

2.2通过旅游业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相对人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喜欢旅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旅游可以看见其他城市的不同景观,这为传播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传播发展这种文化。但是,在此过程中应避免这种文化旅游过于商业化,从而在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有效推进该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1]

2.3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

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时,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不仅要看到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精髓,合理挖掘和传承,也应看到两者的不足之处,做好整理和转换工作。在民间民俗文化中挑选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质部分,进一步挖掘利用,相反,针对不适合社会发展、劣质部分就应推陈出新。[2]民间民俗文化应与群众文化有机整合,促进民俗文化发展。

篇2

一、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

自然形成、应用发展、独立活动、全民参与是冰雪文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冰雪文化的自然生成阶段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组距今1.2万年人类滑雪姿态的岩画,正式通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中国为人类滑雪文化的发祥地。这次发现,追溯了冰雪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在冰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冰雪文化的应用发展阶段很多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方式都是通过中国北方生活的人们在长期寒冷环境生活中摸索出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包括了最初的生产、生活需要,主要生产方式有冬捕、冬狩、冬伐等,主要的交通方式为狗、马拉爬犁、滑雪交通运输工具等,这些是冰雪文化发展的最初形态。

(三)冰雪文化的独立活动阶段冰雪民俗文化度过“以实用为目的,逐步演化为娱乐竞技活动,随之升华为艺术,直至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升级为冰雪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如:抽冰猴、单脚驴、冰滑子、滑爬犁。

二、冰雪文化的传承

(一)冰雪文化传统的渗透与融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在冰雪体育文化中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各阶段冰雪文化体系的形成。群众参与和民俗情感是传统冰雪文化的侧重点,但是现阶段则是以科学实践和个性发展为重点。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互借鉴、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冰雪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有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他们的语言以及冰雪民俗文化活动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三)冰雪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后人对前人创造的民俗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主要表现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它是垂直式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中,体育文化成果以及物化形式、符号都作为后辈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而遗留下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打破传统文化的地区封闭性,推动冰雪文化走出去,积极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冰雪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冰雪民俗文化的产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形成并不断流传的就是民间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范围内的一定形态的体育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特征,涉及的内容广泛,与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关系,其中包括了饮食、生产、接力、精神、语言、服饰、居住、交通、礼仪、宗教、文学艺术等。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冰雪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以环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二)冰雪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冰雪文化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是一种具有表扬性、娱乐性的,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活动。

篇3

民俗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深层记忆,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重庆潼南杨氏民宅建筑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代表性建筑之一。2006年,民宅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布局、民俗特色、雕刻艺术、装饰图案、数数运用的寓意等方面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关键词:

杨宅;建筑特色;民俗文化;传承

一、建筑概况

杨氏民宅位于重庆市潼南县西北10公里的双江古镇正街北端,坐西南,面东北,背依“微星坡”,前临“猴溪”,面向涪江,左右金龙山、银龙山环抱。后临绵壁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民宅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双江镇首富杨守鲁的家宅,因其宅基地原为广袤的桑园和良田,平旷如坝,故俗称“田坝大院”。大院主人杨守鲁,官名濬,字宣哲,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卒于民国7年(1918年),为清例贡生[1],以县丞指分江西试用,加布政使司理问[2]衔。因家事羁绊而未曾上任,捐叙五品顶戴,诰封朝议大夫,晋封资政大夫,在双江拥有田产1600多亩,并在涪江一带经营米、盐生意百余年,利用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老字号商号的影响,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商号[3],在重庆和成都沿线的商贾界颇有名气。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4],历时12年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落成,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房屋建成后又聘请工匠雕刻神龛等用工3年,前后工期长达15年之久。建国后,杨氏民宅被收归军产,一直常驻部队,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2002年,部队将杨氏民宅移交给潼南县人民政府,由县文物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宅为穿逗式、抬梁式组合式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平面呈立长方形,横列四进单元房舍,纵深跨院成复四合院,有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主要建筑分布于纵轴线上,有前院、中院、内院和后院四重院落(图一)。杨氏民宅坐西南面东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面阔七间,共四进,共有大、小房屋,厅、堂51间,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呈复四合院布局。每进均建天井、栏杆、回廊、花台。主建筑左侧另建附属建筑,有甬道相通。宅后建有对称的小花园,宅外另辟面积3亩的荷花池,总占地面积约10亩,房宅四周以方砖砌风火墙(图二),墙头呈驼峰形;建筑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空间开敞流通,层层递进,美观大方,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保存完好。是重庆市唯一的一处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院落,在整个巴蜀地区及国内都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连续剧《凌汤圆》、《故乡的足迹》、《雾都雾都》、《母亲母亲》等众多镜头都利用此建筑拍摄。

二、建筑特色

(一)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大院是双江古镇上规模最大的建筑。其布局与古镇传统建筑一致,临街道而建。主人在选址上十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大院背依“微星坡”,正面对着涪江岸边,右左有金龙山和银龙山相环抱,山上“金龙”和“银龙”两相对峙的古寺,四野铺展开阔,前面“猴溪”涓涓环流[5]。依据地形地势上“背山面水”,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择居观。巧妙地将建筑布局嵌入到优美的环境中,并利用地形地貌自然特点与建筑结合。

(二)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体现大院布局严谨,讲究对称,主次分明,卑尊有序,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科学合理,环境优美,通风、采光、排水性能都十分良好。除中轴线上的当心间为石板地坪外,余皆装有木板地楼及天花板(图三)。地楼与地平之间留有高50厘米的空间,并在前后的地栿之下,设置有多个对称的通风口,使空气对流,以保持一定的干燥度,能够有效地防止木质楼板受到地下湿气的浸蚀。如今,木质楼板已逾百年,依然保持如新。每进院落的中心设有天井,多处理为“天井三檐平”或“天井四檐平”[6]。天井的两侧设有地下水道,道口铺“古钱纹”地漏,有效阻止其他杂物进入水道,以保证排水的畅通。各院开侧门以通甬道,既可各自关闭与外隔绝自成院落,又可经甬道与各院相通,直至后花园。建筑造型轻巧典雅,空间开敞流通。装修精细,色彩内外迥异,对比强烈。

三、民俗文化传承

(一)儒家思想(礼制)的体现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对中华民族思想意识的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大院平面布局和建造模式都严格遵循清代礼制。对称性与轴线性观念强,是儒家思想“礼制”的规制,体现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房屋主人杨守鲁,清末和民国时期掌管着遂宁县团练、当地保甲及其地方公务,常调停民众纠纷,维护治安秩序,在官府及民众间颇有声望。杨氏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高低贵贱思想特别严重。佛教、道教将世间分为三界,儒家将人分为三等,即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于是在建房之时,杨守鲁将人的高贵、一般、低贱的三种等级分得十分仔细,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吸收儒学、佛教和道教形成的三教“理学”思想。第一列房屋前面建“一”字形“影壁”,又称“照壁”,民国初年,增修围墙与影壁相接,两侧安装加有铁箍的厚重木门,墙身砌有用于向外射击的枪孔,以抵御匪患(图四)。大院第一进房屋面阔多达七间,深达四进的形制与布局符合主人的身份与等级,主建筑采用清代常用的“四合五天井”形式。古时,按礼制将人分为四级,分别为天子、王侯、士大夫与庶人。因此,信守封建礼制的杨守鲁在修建田坝大院时进深取四进,又因其曾在清晚期晋封资政大夫,官阶是正二品,故能在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封建时代按照规定,建造面阔七间的深宅大院。该建筑地面所铺石板,第一块横向平铺,居中轴线上,然后在其左右以纵向铺设,形成明显的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分别设走道的格局。其左边的一列称为“东阶”,右边的一列称为“西阶”。主要建筑左侧的奴仆住处和厨房,既没有雕刻,也没有装饰,就连屋脊也以青瓦叠砌,十分简单。中国封建礼制规定,尊卑有序,辈份有秩,老少有别,不可逾越。按礼法,“东阶”与“西阶”平日里是供主人按辈份高低分别行走的专道。在迎接客人时,则是客人与主人分别行走的专道。其中间的道是专供特别尊贵的极有身份的贵宾等行走。在大院中轴线上第二进辟屋宇式门房后檐下有意设置了进入田坝大院的第三道大门。不仅设计十分考究,而且寓意十分深刻。在这里,封建等级制度和人的高贵、低贱程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第三道门就又有“中门”、“旁门”和“耳门”之分。这道“中门”,又常被称为“大门”。若两扇大门是在中间部位对合,即为“关闭大门,打开旁门”。若将“中门”打开则将“旁门”关闭,即为“打开大门,关闭旁门”。平时里,“中门”始终是关闭着的,旁边的“旁门”和这并未装门的“耳门”却始终是畅通无阻的。当贵人到来时,由主人推开中间的大门,将门顺推180°后,两侧“旁门”自然关闭,中间的大门洞开,主人便恭迎上等贵宾从中间的“大门”进入,即常言所谓“敞开大门迎贵客”。待贵宾进去之后,就由管家将两旁的“旁门”推开,作180°旋转将中门关闭,再请一般的客人从两侧“旁门”进入。对下等人,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容许从中门和两旁的旁门进出的,而只准从檐柱间形成的门洞,即通过“耳门”沿砖砌中门院墙建单坡式“超手廊”经甬道进出,直通中院正厅。对下等人进出只能通过“超手廊”,人们只可以站在正厅的前檐下,双臂平抬,两手相超。此时,您就会感觉到,其“超手廊”的建造形制与您的姿势是何等的相似,就犹如房屋主人正毕恭毕敬地站在正厅的前檐下,拱手施礼,迎接贵宾。宋代生活百科全书《事林广记》说:“凡为宫室(此指宅院),必辨内外,……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是封建家族礼义廉耻家规与尊卑贵贱的真实写照。

(二)雕刻艺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杨氏民宅仅中院大厅采用了抬梁式建造手法,余皆为穿斗式。其建筑平面柱网排列规范,柱顶石多为六棱或八棱形,分二至三重施浅浮雕各类花卉、人物、神兽等。门簪浮雕浮云、蝙蝠,房屋两檐墙装槅扇门及槛窗,其花心式样古朴典雅,新颖大方,纹饰繁多,各不雷同。花窗装成多棱形、小方格、菱花、卍字、冰裂纹等,各花窗框架间常用硬木浮雕成夸张变形的蝙蝠或写实的羊扣压联系,寓意“幸福”、“吉祥”;花窗中心安装的玻璃,或长方,或半圆,或透明,或浮白,窗后或糊窗纸,或挂薄纱,显得富贵高雅。裙版常浮雕瓶花、山水、盆景、仙灵鸟兽、吉祥文字以及缠交的动植物等。檐柱上的斜撑常为三角形厚木枋,多采用浮雕手法雕刻卷草、牡丹、云纹、花鸟等;圆柱式斜撑常常采用镂空透雕与线雕、浮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技艺更为精湛。尤其是“双狮解带”、“麒麟护子”、“双狮戏彩”、“龙凤呈祥”等古典雕刻题材,形象写实,自然谐和,生动有趣,雕琢细腻,工艺十分精湛(图五)。檐下的垂花柱末端,多镂空雕刻荷叶莲蕾、花瓣联珠等图案。驼峰、撑弓、垫木、飞罩等多用浅浮雕或高浮雕手法雕刻浮云、山水、神兽、花卉等,十分精致。屋面青瓦,每垄盖瓦均用扇形“瓦当”,沟瓦尽头用三角形“滴水”,滴水一角逐渐起翘,以将屋面雨水抛得更远,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木质构件的浸渗腐蚀。每重院落的屋面,在组成天井的角沟处,都用烧造有“王”字的虎头瓦当。屋脊用精美的彩色瓷片起线,做各种花纹图案,两端微微起翘。脊上安装陶制仙人及灵兽,中央雕花草、仙人,或饰仙山琼阁等。整座建筑及其雕刻艺术民俗特色浓厚。

(三)独具匠心的装饰艺术大院四进院落,规模宏大,装修精细。造型轻巧典雅,玲珑活泼,空间开敞流通。椽子、屋檩、斜撑饰以土红,板瓦粉白;檩以冷色为主调,青绿彩画,间描金色,余皆为沉重的黑色。色彩内外迥异,对比强烈。大院在建筑装饰题材体现“吉祥”的艺境,建筑用料考究,装饰精美,花窗隔扇图案精巧,式样繁多,琢工精湛。镂空雕刻荷叶莲蕾、花瓣联珠,以及浮雕瓶花、山水、盆景、仙灵鸟兽、吉祥文字等。特别是镂空透雕的“双狮解带”、“麒麟护子”、“双狮戏彩”、“龙凤呈祥”等装饰性古典题材,工艺水平高。其门楣与花窗上雕刻奋展双翼的蝙蝠(图六),撑弓雕刻撒蹄飞奔的野鹿,伫立青松的仙鹤,欢腾雀跃的喜狮,云托上蝙蝠、野鹿、仙鹤、喜狮图案,暗隐“福”、“禄”、“寿”、“禧”之意,与正堂屋大门上雕刻的"暗八仙"等图案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体现了装饰艺术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四)浓厚的民俗寓意宅院的主人或建造者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宅院的设计和建造者巧妙地将房屋建造日期隐刻其中,故杨宅修建是有准确历史根据的。将鸟兽图案所表达的内涵巧妙隐藏于建筑构件内,能够从动物的使用中理解寓意深刻的含意。前厅大门安装的门楣,浮雕五只从祥云中飞降而下的蝙蝠,寓意“五福临门”。在第三进院落檐廊下的云驼,四周浅雕饰祥云纹,正面中一圆圈的小方块里分别刻有:“庚寅年(1890年)建”日期。右边的云驼内正面圆圈雕刻有两只公鸡,背面雕饰“麒麟吐水”图案(图七);左边的云驼正面圆圈雕刻三只昂首的羊,背面雕饰一骟起羽翅雀鸟(图八)。两只公鸡“寓意公鸡打鸣,是好的一日开始”。麒麟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在民间生活中常常以它的珍贵祥瑞和灵异出现,寓意主人地位崇高,用麒麟的高洁祥瑞赞颂拥有者的高贵品质。在古代,“羊”又被当成瑞兽和吉祥物,在民俗文化生肖符号干支排在第八位即“未”。即使现代文明的今天,羊始终伴随着人类,所承载吉祥美好的象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杨守鲁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商号,在建筑云驼雕刻三只羊,继承与弘扬其祖上杨世绥“杨三泰”的商号老字号,其寓意十分明显,即“三羊开泰,万事如意”。房宅正房两扇大门上分别刻双环一个篆体“寿”纹圈(图九),寓意太阳与月亮,希望他这座建筑吸收日月的精华,与天地共存。大门的腰华板刻有“暗八仙”图案。如:铁拐李的葫芦,蓝采和的提篮,吕洞宾的长剑(图一)、韩湘子的洞箫(图一一)等。显然房屋主人是希望得到道家神仙的护佑。

(五)体现民俗信仰的数数运用大院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大门的门栓插销都用铁器打制而成,其形如三国蜀汉大将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院中又辟大门108扇。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设计,有意安排。《七修类稿》(雕琢精美的云托)中说“扣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佛家认为“一百零八”是佛的象征,不论口念一百零八遍经文,拨动一百零八颗念珠,敲一百零八钟,建一百零八座寺庙,都是对佛的最大虔诚。《易经》上曾说,九有极高,吉祥之意。九的十二倍数便是一百零八,而十二便是一年的十二个月,同时,也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且水浒梁山又有一百零八位好汉。显而易见,杨守鲁的寓意是用佛教和道教的“护法神”关羽来守卫前后大门,门扇又设九的极高吉祥之数,置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来把守,以此希冀年年吉祥,岁岁平安。可谓寓意深刻,体现十分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四、结语

大院深深深几许。田坝大院里,凡居家所需的卧室、厅堂、绣楼、马厩、厨房、水井以及花园等无不完备,四周建高大的驼峰状风火墙。具有高雅清秀,美观大方,配套齐全,寓意深奥,幽静闲适等特点。建筑的布局、遵循礼制、设计、雕刻题材、装饰内容、数数的运用、浓厚的民俗寓意等无不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是体现我国民俗文化传承建筑的代表之作。杨氏民宅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好,设计最为规范,装修最为考究的清代民居建筑。早在时期,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考察双江民居,倍加赞赏,称其可与北京什刹海贝勒府第媲美。被参加全国第二届民居学术研讨会的代表誉为“难得一见的清代民居”。中科院院士齐康在考察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时说:“千万要把宝贝保护好”[7]。对双江古镇杨宅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寄予了深切厚望。

参考文献

[1]贡生,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贡生。

[2]布政使司理问:布政使司为一省的最高民政机构,于布政使署中设理问一人,掌勘核刑名,为从六品。

[3]丁艾著《爱我潼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202页。

[4]《重庆文史资料》,《重庆名人故居》,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65页。

[5]潼南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印《杨闇公故里双江镇》,1992年3月,65页。

[6]梁树英《潼南双江镇田坝大院建筑初探》,《南方建筑》2008年2期。

篇4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篇5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时代价值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传承性强、世代沿袭,渗透性强、影响广泛,鲜活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其最贴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却又最质朴。继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在此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文化传承与延续

作为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优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丽的文化资源,又是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多以世代口头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民众最朴实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着于这些民间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所解读和参与的许多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都包含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元素。

二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谓传承与创新正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规律:现代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不断被突破和创新而更适应现代化发展。

三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近几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检视民俗文化的风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众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华,又得到最广大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实践与传承;其二,农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朴素的草根性,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生活气息浓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变成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和艺术基础;其三,群众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风俗习惯,并进一步生发出其信仰与文化认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经济资源与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经济已经日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更多人们开始关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社会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都成为市场经济繁荣的精神条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内生性,最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优秀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扩大民俗文化的资源效应。当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艺、民俗制造等已经借助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将民俗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文景观、群众的生活实践、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既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活转变观念,提升产业化的意识水平;确立思路,明确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找准产品,规范产业的操作流程;准确定位,找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精神,既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动力,又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原动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社会效应,整合其经济价值。

三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明显而不可复制,特色成就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竞相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视为现代产业化的天然资源,不懈余力进行开发和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蕴,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维系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种族认同。这些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秩序与和谐

民族认同和社会团结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反复演绎、宣传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载体,信息承载丰富、教育教化有力,记忆传承深刻,数千年来承载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码,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提供无尽的营养元素。社会成员通过民俗的维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冲击虽然强大,但民俗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方面价值明显,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独立性。

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匡正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包含着历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总结上升为一种习俗之后,便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普遍约束力。虽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活方面却有天然的优越性,比如其内蕴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教育功能。譬如传统戏曲中蕴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现代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著追求真善美强烈批判假恶丑的抑恶扬善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的诚信观念等,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匡正社会正气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惯例已经成为藏而不露的社会规范,甚至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和立法的基础。

四是丰富农村生活,调节民众心理。基层民众是农村民俗文化的创造者,田间地头是其传播的舞台。所以即便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业已成为部分农村的常态,但互联网等媒介所传扬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依然被许多农村人认为是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这些人依旧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民俗文化,通过自发性、简朴性的民俗活动来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心理上的调节。

篇6

许昌民间舞蹈是一朵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较有代表性的有:艾庄回族铜器舞、仙鹤送印、莲花灯舞、独杆轿、铜器舞等。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民间舞蹈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中。但像莲花灯舞和铜器舞等部分民间舞蹈也曾面临传承断代危机,濒临灭绝的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将其重获生机。

二、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

1、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许昌民间舞蹈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传播许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近年来,在省政府文化厅的高度重视下,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日益增加,而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线阵地,有着充分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起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责任。许昌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让其走进校园,不但能够促进许昌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发展,同时还能够协助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了解许昌、热爱许昌的信心和热情。尤其是对于区域性高校而言,更可以利用特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积淀优势,对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舞蹈的传承命脉进行保护,使之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重要阵地,借助高校教育的典型功能,实现教学与民俗文化普及传播的双项促进作用。

2、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

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首先,民间舞蹈作为珍贵的艺术遗产,是以表演者为载体,通过对其动作、神韵、技术、风格的展示,使大众感受到其中的舞蹈审美意蕴和特有的艺术价值。许昌有两所高校,分别是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都已经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非常好的研究条件。尤其是许昌学院设有舞蹈专业,并且在近年的发展中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其教师和学生都正处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良好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和了解具有较高热情,这就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高校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有利于突破高层文化教育的传统限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更具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校高质量办学的发展宗旨。

三、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问题及策略

在探讨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策略前,首先需要对这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策略的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从高校传承许昌民间舞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许昌高校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难以发挥高校固有的人才和平台优势;第二,高校学生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校园范围内师生联动、内外结合的民间舞蹈传承氛围;第三,高校教师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忽视,难以建立起教学和民俗文化保护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上述原因,联系实际工作情况,提出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可行性对策:

1、提高高校对许昌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

许昌高校具有典型的地缘性特色,与本土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重视民间舞蹈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机制,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等方面都要与自身地域特色相结合,以本土资源作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并致力于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将民间舞蹈引入校园,使其成为高校文化景观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学校思政等工作相结合,争取使当地民间舞蹈成为办学的一项亮点,使更多学生关注、了解许昌民间舞蹈。

2、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

高校教师属于学术研究的领头人,在校园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许昌民间舞蹈走进高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其强大的科研探究能力,对其充分了解,并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媒体科技,为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积极助力。对当地民间舞蹈的探究科研,也能够为高校艺术领域的教师提供新的学术发展创新空间,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艺术专业的教师,要客观看待许昌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对某些类型民间舞蹈“后继无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有客观认识并提起重视。由于生活发展和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变化,民俗艺术、民间舞蹈的发展同样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审美的无缝接轨,更需要高校专业舞蹈教师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从学术层面为其发展提供可行途径,同时这也是当地民间舞蹈发展传承创新的关键环节。

3、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

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主体,也是未来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许昌民俗文化走进校园,通过校园阵地得以传承和发展,必须有高校学生生的积极参与,否则相关活动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当代大学生将民族文化传承视为己任,切身参与到促进当地民间舞蹈传播发展的队伍中来。第二,充分发掘和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团队作用,自发组织和开展许昌民间舞蹈的主题活动。高校有着独特的社团优势,利用这些学生社团,可以使许昌民间舞蹈的发掘、展示、发展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无论是参与方还是举办方,都能够在活动中对许昌民俗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具体参与方式需要体现出可行性和长期性,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短期行为。首先可以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其次,在高校艺术社团内,可以设立以许昌民间舞蹈为主的活动项目,并定期或不定期参与校内外演出,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民间舞蹈的推广。最后,还可以请民间舞蹈艺人与高校社团进行互动,使学生更为真实直观的感受到许昌民俗文化特色,并将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落到实处。

4、以实际行动促进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

许昌高校学生多数来自周边地区,这为民间舞蹈的发展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文化背景。在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中,大学生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对许昌民俗文化大力宣传,通过网络、社团、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高校还可以为学生开办关于许昌民俗文化、民间舞蹈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建立起民俗文化传承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更多学生以专业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使其在民间舞蹈舞的传承中“有心有力”。

四、许昌民俗文化与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机融合

许昌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尤其以民间舞蹈种类丰富而驰名。仅仅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对民俗文化以及民间舞蹈的发展推动作用毕竟有限。高校作为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中地,对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传承优势,尤其是高校的舞蹈教育专业,更有望成为传承许昌民间舞蹈的有效平台。近年来,尤其是许昌学院舞蹈专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专业的舞蹈教学师资,舞蹈招生素质较高,在国家级、省厅级的各类文艺比赛中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已经获得了众多关注。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会都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河南民间舞蹈进行实地采风调研活动。正是由于这些特殊优势,使地方高校舞蹈教育对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 乐亭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04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保护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内涵所在和有效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非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之上,农民是它创作的主体,乡土是它创作的空间,民俗文化则构成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先决条件。

过去的民俗学家总是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完全割裂开来,认为民俗文化即完全历史的文化,与现代社会有着楚河汉界之分。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和列维的研究成果逐渐改变了人们将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使人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社会不外是现代社会的连续体,无过去即无现在,无现在即未来去。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产物,是当地人民群众性格气质、娱乐生活和审美观念的集中写照,它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现代人的血液和生活流程中。这正如吉国秀博士所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是现代社会的过去现象,而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先决条件。”[1]这种先决条件不仅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而且既涵盖了序化的规矩,又囊括了非序化的规矩等等。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2]。生活在滦河流域的乐亭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缔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乐亭“三枝花”、呔商文化等等。尽管岁月流长,时过境迁,但是,乐亭先民们积淀的那种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却仍在哺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乐亭人开拓创新,继往开来。

(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

强调一个国家的强盛与繁荣,离不开文化的昌旺和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复兴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真可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悠悠古韵,生机勃勃,每逢佳节,由农民自导自演的乐亭皮影戏、敲大鼓、扭秧歌、唱莲花落、登高跷、舞狮子、赛旱船、耍龙灯等习俗的演出活动,都会吸引上千名观众,其中不少青年小伙子、小姑娘还成了他们的知音和粉丝,这真叫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乐亭,那幅“酬神三宿影,待客一壶茶”,“邻村鼓声相闻,路不绝人”[3]的场景历历在目。第二,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我党占领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乐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对于激发当代乐亭人民的爱国情怀,规范当代乐亭人民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升当代乐亭人民的生活质量,维系乡村社会的和谐,至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可见,建设“乡风文明”离不开对优秀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三,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先知先觉的乐亭人秉承道家学派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和儒家派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积极创建了生态和谐的赵蔡庄村文化,实现循环发展、生态和谐、人居幸福的理念具体化,它为我国农村实现自然、社会和人协调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还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民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财富,它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民俗文化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海内外展示着它迷人的人文情怀和质朴的乡土民情。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时俱进的乐亭人民正在集全县之智慧,竭力打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乐亭形象。“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乐亭人的努力,引起无数了企业家的关注,许多大公司、大企业纷纷落户乐亭,如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等等。乐亭经济的腾飞,为进一步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撑,同时也为现实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可见,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不失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并非是要求全国上下一盘棋,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掘本土所固有的优秀民俗文化。因此,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成为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乐亭人民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极具文化特色的村镇,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的参观旅游团,繁荣了第三产业。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现状分析如下。

(一)申遗工作积极展开,但文化遗产流失严重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截止2010年底,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已多达34项,居世界第一。同时国内也积极组织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亭作为文化大县也正在积极组织申遗工作,其中两项即乐亭地秧歌和乐亭大鼓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项即乐亭皮影、刘美烧鸡和牛角雕刻等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项即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个项目即乐亭大鼓、乐亭皮影戏、乐亭地秧歌、乐亭民歌、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等已经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遗产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其流失的内容之多,时间之快,远远超出了我想象。从乐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看,虽然许多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遗产录”,但是与未列入“遗产录”的名单相比,可谓是“挂一漏万”,这些未列入名单的“遗产录”有珍贵实物和资料,有传统的技艺,还有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等等,要么已经遭到毁弃,要么正在被毁弃,要么已经濒临消亡,要么正在消亡,亟待抢救与挖掘。

(二)传承活动蓬勃进行,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为了更多的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自己,关注自己,进一步展示自己的魅力所在,各地市加强了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活动蓬勃展开。

乘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东风,乐亭人民积极传承自己的民俗文化。其主要活动有:第一,除了在传统节日和各大旅游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还踊跃参加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举办的各种民俗文化节的演出活动,并且常常远赴港澳台以及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演出。第二,在乡村积极举办民间艺术大师和传承人的评选活动,并广招门徒,加大培训力度。如自2011年起,乐亭县政府开始定期举办乐亭大鼓、皮影等培训。第三,成立了民间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协会。如“夕阳红秧歌队”“夕阳红艺术团”“日月星艺术团”“连心桥艺术团”“乡音艺术团”和“流河镇老年文体协会”等50个多个民间组织。第四,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自2011年以来,乐亭电视台 开辟了皮影、大鼓等民俗文化的专题。

虽然各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力度空前加大,但是,就整体而言,辐射范围仍然较小,影响力度不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以乐亭大鼓为例,尽管乐亭大鼓已经被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就唐山市以外的人来说,很少人了解乐亭大鼓,甚至许多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亭大鼓是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是文化的传承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广泛发动的民间的力量,使人人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使人人成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其三是现代的民俗文化作品更多的是追求的艺术效果,符合“阳春白雪”的口味,而它们没有更多地从现代鲜活的乡村生活中剪去素材,离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过远。如乐亭大鼓演奏的题材还多数来自于史料,像《青云剑》《五凤朝阳刀》《八卦雌雄剑》《南京要案》和《大刀飞龙》等等,关于现代新农村文化风俗题材的演奏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三)研发力度空前提升,但经济贡献率较低

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是其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助手,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腾飞和文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和后劲。因此,各地纷纷加强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乐亭县当然不会例外,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组织领导班子和专家编辑出版和发行相关民俗刊物、拍摄专题片和纪实片。如政府曾先后7次组织专家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三省对呔商后裔、研究学者和知情人士进行了实际调研,并在查阅了呔商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著成了35万字的《呔商之路》,同时以此为蓝本拍摄了同名六集专题片,预计在2012年央视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第二,建设呔商博物馆,组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支持民俗文化的学术研讨和会议交流,鼓励文学作品和学术的创作和发表。如张玉洁的长篇小说《老呔商帮》的创作和出版发行就得到了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联和乐亭县政府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第三,积极推进和探索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与机制,鼓励多元投资。如乐亭人以老呔商帮百年商史为素材,在今天乐亭县的金融街以南、北新街的北侧投资共计9460万元正在建设“老呔商城”,以吸引更多的商家企业落户乐亭。

与往昔相比,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经济贡献率不高,在实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从“全国文化先进县”乐亭来看,经过乐亭人民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2年4月份直接旅游收入已达1.63亿元,但是,其收入不还不及年收入的15%,尚待挖掘的潜力较大。

(四)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但基层重视程度不高

组织机构是保障其职能顺利履行和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物质载体。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热的广泛兴起,县、市、省和国家等四级保护与传承机构体系正在日臻完善。遵照国务院文化部的要求几乎每个乡镇都成立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资金投入上来看,虽然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有心无力,而且“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实行财政脱钩断奶,造成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4]。从组织机构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都设置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大多数都是有名无实,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从人员设置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的综合文化站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但大多数都是兼职,职能不分。乐亭县政府虽然在其所辖的14个乡镇都建成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为广大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了平台,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与社科学版,2007(5):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3]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乐亭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26.

[4]薛连珍.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J].内江科技,2009(9):15.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游戏;幼师课堂;传承创新

幼师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面。幼儿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将对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一、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内涵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文化不断构建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也在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化的概念,是一种复合体的存在。当中包含知识、信仰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同时是人在社会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非物质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内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当中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承,是当地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质。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师课堂当中,一方面能够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这对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多元文化

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发展。虽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在民间游戏上也各具特点,但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吸收,能够促使本土文化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将民俗文化内容和民间游戏内容融入幼师的课堂中进行传承和创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开阔视野,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促进教育顺利发展

我国有很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缺少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缺失好的条件情况下将难以得到普及。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游戏方式,例如过家家、放风筝和抽陀螺等游戏,都是各族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方式。在这些游戏当中,幼儿能够主动进行参与和学习,并体验失败和成功,这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心灵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师课堂中,幼师将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2]。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汲取不同的营养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而封闭的文化将逐渐遭到灭亡。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和谐因素。因此,继承和创新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技能保持文化多样性,同时能有效促使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

三、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和创新

(一)遵循开放原则

幼师课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传承和发展,首先,应当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应当明确幼师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并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学开放性。尽量开发一些有利于教学活动发展的民俗资源,将民俗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同时,应当保证对课程资源不断地创新和拓展,从而真正展现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科学管理资源

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数据库作为主要的资源库进行管理[3]。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所有者等采取动态登记的方式女性分类,一方面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能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民俗资源,实现对幼师的知识拓展。

(三)养成好的习惯

在幼师的课堂教育中,应当帮助幼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和谈吐上的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养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将自身的素养传递到幼儿身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发展中幼儿的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幼师来说,一定要重视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根本的素质提升,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课堂中,从而实现未来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莉.守望民间游戏打造快乐童年[J].江苏教育研究,2016,(11):410-45.

[2]杨智慧.民间游戏与自制玩教具园本课程活动探究[J].科技风,2016,(08):66-63.

篇9

关键词:民俗;节日;中国传统文化 ;城市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我们继承了祖先的智慧。而那些古老的习俗可以说是祖辈们的生活经验,直到今天演变成为我们口中的民俗,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集中表现的一种方式。沿袭至今,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我国城市文化的影响下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了。

说说咱们中国的传统民俗吧。从文化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最优雅的民俗莫过于各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书法、号称国画的水墨画、各年代的手工艺品,陶瓷古董等。从民间艺术来看,老百姓们更注重各种节日,民间的手工艺作品,许多有趣的小玩意儿,甚至还有许多迷信的传说。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民俗特色,中华的传统民俗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包罗万象,广泛之极,看起来还很有点千秋万代的趋势。既然如此,那就重点来分析一下城市文化带给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哪些变化吧。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要过许多节日,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些节日么?而我们过这些节日又有何意义所在呢?许多节日会有不同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规则和道具,这些东西在如今的城市文化下与传统的民俗习惯有何不同呢?

别急,咱就从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开始说起。这个节日没有任何质疑,这么多年来地位一直很稳定,那就是我们的春节,也叫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经过岁月的沉淀,春节有了其特有的灵魂和意义,每到这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愫。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也是最传统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家人要团圆,最大的特色就是包饺子,还要放鞭炮驱邪赶走霉运,晚上挂起大红灯笼,保护家里不被鬼怪侵扰,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还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这些流传下来的习俗无处不透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情态度。

每到春节期间,人们就会大量购买年货,这一习俗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前年三十那一天晚上街上几乎看不到人,都回家过年吃团圆饭,如今许多人为了免去麻烦,会全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在现代化的城市文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改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现在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清明节,老百姓也俗称鬼节,是我国及其重要的节日。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专门祭祀祖先的节日,并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那一天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这个节日并不同于春节的欢庆,也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热闹,在这一天人们只为悼念,思念逝去的亲人,沉淀内心的怀念,按照习俗将食物酒水、漂亮的花草放于亲人的墓前,还会烧纸钱,叩首拜祭,即便他们已经离去,活着的人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对逝去的亲人的关怀。时至今日,清明节仍然备受重视,这一天承载了所有中国人对亲情的眷恋,对逝者的敬意,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节日,深沉而又绵长。

清明节发展到今天,比之传统更多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墓地的要求重视了很多。在现代化城市文化的背景下,人们注重住房问题,房价飞涨,由此连带阴宅也价格飙升,许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高档墓地。这是当世的文化理念所致,迎合了当今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建设。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四季收获的季节。届时家家都怀着丰收的喜悦,置办佳肴美酒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据说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而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月饼早就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食品,在这样特定的日子里成为了赠送亲友的最有意义的礼物,这也就成就了月饼作为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如今,每到中秋节期间,月饼的价格会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因为这样的价格并不是月饼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作为礼品本身的意义。

通过这些节日能够看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亲友的深情,从古至今,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谦和有礼、热情厚爱的民族。从节日便能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我们在打量一个城市的时候往往以其自身文化的魅力来作为品评对象。在漫长的时光中,人们可能会忘记许多事物本身的意义,而根据当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赋予它们新的涵义。如今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筱新 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

[2] 赵红、祁斌 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7.9

篇10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游大龙 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93-03

为探讨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在福建闽西的发展情况,2011年12月-2012年5月,笔者在福建省连城县进行了总计近5个月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福建省连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和发祥之地,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邃、源远流长,不仅物质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姑田游大龙,从明朝一直沿袭至今。2008年7月“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其中姑田游大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6日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在清末,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龙,其中5条最具特色,即邓屋的龙“老得好”,中堡的龙“长得好”,华坑的龙“高得好”,下堡周、黄两姓的龙“画得好”,城兜的龙“抬得好”。但是,由清代、民国时期的11个村12条大龙逐步减少到现在只有剩下中堡华、江两姓交替游1条龙,致使沿袭几百年的姑田游大龙活动濒危境地。姑田游大龙深刻地联系着连城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是福建闽西连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西历史发展的见证,是闽西文化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姑田游大龙进行整理和挖掘。

1 客家民俗体育概述

《辞源・客家》中说到:“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赣、粤、闽等省交界地区,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由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或是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学者们对民俗体育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和以及研究宗旨,这里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当地的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长期流传的,具有闽西客家地区特色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体育活动形式”。

2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调查分析

2.1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姑田镇坐落在福建连城之东部,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可谓山岭重叠,峰峦纵横,溪源密布。全镇面积325.2平方公里。姑田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21159人,绝大多数为汉族。镇区距连城县城区有34公里。姑田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炎暑,夏无酷热,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便捷的交通,素有“东方门户”之美称,故商家云集,经济发达,在明清时期已被誉为“金姑田”,即姑田三宝:“大龙”、“宣纸”、“西山字”。其中当地出产的宣纸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曾是清代奏折上疏的御用纸。姑田人民为了祭拜各路神明,在纸乡姑田,建有各种寺庙。其中客家公王第一庙,始建于嘉靖元年(1510年)。此外,还建有关帝庙、公王庙、观音庙、碧岭庙、土地神等。连城姑田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姑田游大龙的产生、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渊源

姑田镇“游大龙”活动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编撰,原始记录大多失传。因此,对其起源还需综合村民口述、地方志以及族谱等加以考证。经过调查,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村民的口述都大致认同一种起源,即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邓应公的子孙也常有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龙”便在姑田邓屋出现。

2.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是任何文化实体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若无传承内容这个主体的存在,任何传承方法和传承模式都是空谈。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城姑田游大龙的扎制工艺

制作材料以衫木板、毛竹、牛皮、连城宣纸为主,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所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15道工序。姑田扎大龙的技术和工艺是历代相传的,龙总是自己扎,自己糊,自己画,自己擎,一代接一代,大人制大龙,小孩则制小龙、游小龙,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大龙的制作程序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备好龙板,一般采用衫木板,龙头、龙尾和龙腰板都有不同的尺寸要求。龙板两头各凿一个5厘米的圆洞,用来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使用。接着用竹篾制成大龙的筋骨,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规格分别扎好龙头、龙尾、龙腰(每节一拱)。其中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且龙尾要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扎五个趾会冒犯天子,俗称天子是五爪金龙的化身。整条龙扎好后,接着有扎龙蛋、糊表、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等工序,这样一条龙才算制作完整。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习俗

姑田游大龙从表面看似乎并非难事。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从头到尾不但要动用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它的步骤部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就习俗来说,“姑田游大龙”活动一直保持着“开天门”迎接“公爹”(“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祭龙仪式的习俗。通常年三十子夜(年初一的子时),本地有“开天门”的习俗,由龙头组成的锣鼓队,迎接“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大的用轿子抬,小的用手抱,放置不同地方,整夜都是人声喧嚷,灯火通明,直闹到天亮。正月十五这天最为隆重,铳按一定规则的作为指挥的信号,当日接的是“出案公爹”,先驾到龙头处,随后是到龙尾处,此时擎龙腰的人在近龙的腹部开个开关自如的孔门,并装上蜡烛和“油香”。其次是祭龙仪式,摆香案、点龙烛、作揖、行叩礼。主祭人是辈分大、福气好的长者,衣着整齐,虔诚肃穆。祭毕燃放礼炮和神铳,随后才出龙、游龙,最后烧龙。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

(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动作和艺术风格

姑田游大龙时推时挤,时走时伏,一身都要运动,通身用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外田野间,可以说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姑田人民吃苦耐劳,英勇刚毅的精神品质。姑田大龙的龙头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龙口大张,内含一颗直径为0.6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就姑田大龙的龙头就有十几人分班侍候,龙头上结有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以保持平衡。龙腰则边走边“驳桥”(即联接),“驳龙”时要选择特殊的地点,平路不行,一定要选在斜坡处。龙驳好之后,桥与桥间用短绳子系在一起,伴随一声叫喊“起脚”顿时全部举起,此时动作一定要一致,不能有偏倚。每节龙腰由每户精装后生撑举,撑举者脚迈稳实八字,时推时挤,时走时伏,沿每家每户门前而过,随后再向村外田间尽情舞弄。若执龙者体力不支,旁边随时有人顶替。龙尾则跟在龙腰之后边走边停。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点松明,鸣礼炮,祈盼与神龙相会,祷告新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十四夜当晚也是游龙技术的,龙头由外到内,由大圈到小圈,缩小到龙头咬着第三节的龙腰,名曰“咬三胯”。此时的龙姿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令人赞叹不已。随后龙头又由内向外,由小圈绕大圈,龙尾进入最中间,此时犹如一个盘绕的大龙,多彩多姿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第二天,继续游龙,游到最后庵门口逆时针由外向内绕圈子,圈子由大到小,叫“龙头入囊”。然后龙头顺时针由内向外绕圈子,叫“龙头出囊”,此时龙腰边游边拆“桥”至拆完,随后龙尾和龙头一起拆。最后是烧龙,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卸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留作纪念。抬龙板的人对龙板爱之如宝,他们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相传谁先到家谁最顺遂。

3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

3.1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

普查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关于客家姑田游大龙的文字记载较少,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普查,将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记录在案,才能保留客家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原真性,才能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为此,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普查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流行中的各类民间舞龙的分布情况,舞龙的形态、优秀的传承人,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分级分类,规范建档。

3.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二是经济扶持。前者是“搭架”,后者是“输血”。就姑田游大龙而言,从1980年恢复姑田游大龙开始,仪式的举办都是由华氏和江氏族人自发组织的,资金也是村民按人口比例筹齐,姑田镇委员会只是在管理上给予了适当的支持。由于大龙的规模、数量及制作工艺等要求,每年活动都受经费的限制,导致无法充分表现这一优秀民俗的应有魅力,特别是在规划、抢救、保存、整理、传承等方面经费制约较大。为此,要让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保护传统民俗原味的情况下,完善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合法、有序地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并取得民间资本参与者、被保护对象、文化部门和社会等多赢局面。

3.3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人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老一辈掌握技能者多相继离世,掌握该项活动技艺的人已屈指可数,尤其姑田大龙的扎制工艺人才匮乏,现在的扎制高手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扎龙和游龙技艺兴趣不高,且工艺技巧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口耳相承,鲜有文字记载。现在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呈现出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这对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今天,我们在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时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传承杰出人物及其接班人”。因此,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为避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致使民俗体育活动失传,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通过对传承人学习培训的组织,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再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参加各种民俗类的技术交流会,与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传承人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民俗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3.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每年的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活动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若将客家元宵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以商业带动客家地区的发展,将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就姑田游大龙而言,首先,可建玩耍龙灯棚区,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耍龙灯,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其次,可建立大龙制作及作品展示区将其姑田大龙制扎成工艺品拿到展示区出售并当场制作演示,可吸引游客当场亲手制作。

篇11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传承;地域文化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2.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地位得到了突出显现,它不单单是民族l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来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文化体现在了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需要利用到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和宣传作用。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并注重结合地域特征,将多种文化进行全面地体现,突出“多样性”这一特征,提升民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关键。

篇12

关键词:公共雕塑艺术;民间;文化传承

一 引言

公共雕塑艺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性。而民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共性和认知,对待一种艺术的看法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方向。为了能够保持公共雕塑艺术在我国的民族特性,在如今复杂的文化交流中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对于其在民间的文化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又是怎样的?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发展?以上问题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

二 公共雕塑艺术目前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文化也在不断改变着,公共雕塑艺术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有了发展和改变。从发展的实践中,对公共雕塑艺术的最新状态有以下的归纳:

第一、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公共雕塑艺术的规模和数量也开始突飞猛进的扩大,发展造成了人们与市场和文化的接触更加贴近,从而促使了公共雕塑艺术的数量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加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艺术的追求开始更加强烈。

第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公共雕塑艺术中具有纪念性的雕塑已经大大减少,而标志性的公共雕塑则变得越发多了起来。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转变,其接受的理念也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纪念性的公共雕塑的数量减少。

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筑数量剧增,从而造成了广场建筑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在诸多的公园与广场之中,建立了大批的广场雕塑,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对公共雕塑有了共识。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看法开始发生了转变,对于其教育意义以及政治寓意的理解开始减少,而更多的在乎的是生活化以及社会化的艺术印象。这样的印象转变是有利于艺术家们的艺术发展的,同样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

三 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

对于我国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发展而言,相比城市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迟滞性。我国的改革开发进展虽然比较迅速,但是在民间还依然保存着许多传统文化气息。而对于公共雕塑艺术而言,受到外来文化以及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影响,其发生的转变是否正确。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应该如何看待已经遭受影响的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的传承中,会有着怎样的意义?

1. 我国的民间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修养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味。在历史的长河中,塑造了我们现代的中华儿女。而民间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文化,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断减少,从而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地。因为改革的步伐还没有发展到民间,而让更多的传统文化在民间得以保存。

2 .公共雕塑艺术与民间传承文化的内在关系解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态势的变化中,外来文化的诸多影响,使得公共雕塑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然而,公共雕塑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否也收到了影响呢?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对艺术的一定评价与界定。然而,究竟我国的公共雕塑艺术应该更多的融入来外文化,与时俱进?还是应该墨守成规,依托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呢?

从以上的分析中已经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公共雕塑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认知。而反过来想,实际上也正式由于人们对于以上的认知开始发生了转变,从而影响了城市中的公共雕塑艺术。那么,民间文化对于公共雕塑艺术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第一,民间的文化传承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由于民间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步伐稍有迟滞,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全和发展。在传统的文化中,蕴含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祖国文化。民间的文化更加纯净,而没有外来文化的混淆,从而更能够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共雕塑艺术是否也应该能够更进一步去贴近民间文化呢?

第二,民间的文化传承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发展依然存在重大的影响意义。公共雕塑艺术是一种潜在的艺术教材与思想教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思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属于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是否开始被人们逐渐轻视?因此,公共雕塑艺术中传承我国民进文化,也同样是对我国文化底蕴的一种传承。

总之,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传承的地域已经集中在了民间。对于艺术的认知,公共雕塑艺术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艺术,也希望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对人们的认知进行指导,从而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的传承。

3.结语

改革开放的浪潮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变,对于公共雕塑艺术而言,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人们的认知发生变化,造成了对艺术的认知也有所改变。民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地域,而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实际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不管外来文化多么优越,我国的传统文化却始终不可以丢弃。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中,应该能够体现这一特征,并在逐步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虹,徽州古牌坊:公共雕塑艺术中的不朽纪念碑[J],新闻世界,2012(9)

[2]张雅慧,浅谈公共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以美国拉什莫尔四总统像为例[J],魅力中国,2012(29)

[3]张波,景观雕塑的社会力量――感受世博会上的公共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2(4)

篇13

摘 要 本文对重庆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有关部门了解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动态,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推动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传承 现状 影响因素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直辖市,共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壮族等5O多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多居住在渝东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县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等区。重庆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着深厚的根基,由于多种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处境逐渐尴尬,很多项目已濒危消亡,且呈现出单一化的传承形式。

一、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状

由于重庆民族区地势奇特,经济落后,在原始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便传承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从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特点。目前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方式的传承、节庆习俗方式的传承、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学校体育教育方式的传承、小范围的师徒“传帮带”等传承方式。绝大多数学校目前未普及传统体育项目。

(一)方式传承

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极为盛行,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全市有宗教信徒100多万人活动场所400多个,活动范围广,影响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如“社巴节”是土家族最古老、最有影响,也是规模最大的宗教节日。整个过程分迎神、敬神、送神回山,期间就有大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如跳“摆手舞”、“魔术”、“打秋千”、“武术”、“打靶”、“射箭”以及“舞龙灯”等,摆手舞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所以当地有些学校纳入了体育教学项目,瑶族的祝着节,是祭祀祖密洛陀的仪式活动,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吹唢呐、射弩、赛马、斗鸡、打陀螺,场面气氛热烈。宗教这种特殊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重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传统节日传承

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俗和传统节日中经久不衰的得以传承。民俗以“跳丧”为例,跳丧是2人一组,目的是为死者家属驱邪祈福,各组踏着鼓点,模仿“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动作,其中许多动作存在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并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武术、锣鼓是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庆祝或纪念大事的主要方式。传统节日以“赛龙舟”为例,端午节的龙舟会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秀山苗族土家族广泛盛行。每逢每年的端午节,沿江各场镇都要举办“龙舟会”,一是龙舟抢江,二是龙舟抢鸭,热闹非凡,群众对传统节日的热潮使丰富的、优秀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更稳定、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得以传承。

(三)生产生活方式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始终以歌唱生产劳动为主,在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黎族的“跳竹竿”,苗族的“走独木桥”,土家族的“摆手舞”、“秧歌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奇特,高山、湖泊资源丰富,民族区渔业很发达,一般都设有打猎、钓鱼、游水捉鸭、独木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和“射弩”也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同野兽搏斗中演绎出来的体育项目。民族地区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承着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一)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重庆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而重庆市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集中聚居在渝、湘、鄂、黔四省交接处的渝东南地区,位置偏远,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地理位置不优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落后的区域,势必造成本地区民族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不够,限制了民族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乡镇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根据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留驻人口现状统计,家家户户均是老人孩子留守在家,90%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去了,社区呈现出很萧条的景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得很少。

(二)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冲击

现代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奥林匹克精神,鼓励竞争、崇尚身体运动能力的最大发挥,而民族体育讲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以健身娱乐为最高活动境界。“洋”运动开展普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就更少人问津,甚至已被遗忘。民族传统体育被现代竞技体育排挤,失去民族特色。据调查资料显示,重庆市及各区县很难组织一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国外引进的“洋”运动项目,如网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尽管投资大,消费高,却在各地开展得十分普及。而我国独有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虽然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却很少人问津,从而影响了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能走向世界更难。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视不够

民族体育项目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果政府不能投入资金,那么这些项目的开展以及发展就面临很大的困境。许多民族项目的器材造价比普通的篮球、足球竞技体育项目的器材贵,而政府经济支持不够,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导致在学校没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和器材。调查的区县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发展普遍不够重视,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每年都有经费拨款但数额很有限,根本就不够。

(四)学校体育教育未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部分民族地区学校也开展了少数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但大多数学校开展的也仅仅是纯现代体育项目,没能体现民族体育特色。在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实影响下,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也没有系统的规划。绝大多数项目,没有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授的内容,甚至体育课在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流于形式,大纲中几乎没有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仅20%的学校有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52%的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活动获得了政府的经费支持。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难度低、趣味性强、调查得知,学生依据对长辈的传授和民间的观摩,对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也希望学校开设一些简单的项目,如踢毽子、跳格、踢毽球等。

(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和调研人员不够,各地区文体局部门的二到三人专职负责其资源的整理、开发与利用。专门从事民族体育工作者较少,如民族传统体育高级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以及民族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指导员。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学校民族体育的教学师资,目前仅依靠体育院校少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面的毕业生,重庆地区乃至全国对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尚未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中,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的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老一辈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师的衰老和死亡,一些传统体育技艺濒临失传,人才缺乏己成为制约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单一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体育对民族体育的冲击,应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传承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得以保护和健康发展。

项目编号:13SKD03(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2]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3]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12-13.

[4] 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58-460.

[5] 毛景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59.

篇14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