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困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大规模地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许多宝贵的、为中国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诸如科学技术、市场理性、法制精神、个性发展、创新智慧等等,我们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纳。同时,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等。而目前的中国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的物质消费主义思想。
在中国,到咖啡馆喝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在西方国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饭;“哈韩”现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时尚潮流。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艺术追求方面,年轻人爱寻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戏。他们喜欢美国大片,导致中国名导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来拍电影,追求宏大场面,而不追求实际内涵。酒吧摇滚乐近年特别流行,歌手边喝酒边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龄,一律疯狂。
由此,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越来越粗俗和越来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众趣味、时尚趣味的彻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赏,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艺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圈子内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
当社会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表现出心态失衡、浮躁。这种没有含金量、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满足了人们一时的需要。大家极端地追求物质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撑。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有经济学家调查发现,在全世界,东南亚人的幸福感最低。这其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虚、幸福指数下降,失去了主流价值观,一些人的道德开始滑坡。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人没有正义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恶现象的面前一个又一个地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领着社会价值观。“超女”、恶搞等现象是当代经济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畸形嬗变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传统道德被边缘化,社会就会陷入价值失调和道德焦虑。
据了解,在美国,很多人一周都要义务工作四个小时,去小学、养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发达国家,道德观念、信用制度、公益事业以及民主法制之间相互补充。如果在是与非的价值判断上没有主流价值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一片沙漠。我们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大可不必将其与主流社会的取向完全对立。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人们的基本道德底线教育可以由宗教来承担。
(2)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文化,我们过多地借鉴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当浓厚,但却缺少真正的时代精神体验;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往往在一种符号和包装意味上认同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却仍有待发扬光大。
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代代相传,在民间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些传统节日,也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因为传统节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个载体。民族感情弥足珍贵,将其弘扬、彰显,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归属感,是十分有益的。“过传统节日”,过“年味浓”的春节,则是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机会和手段。节日里,人们沐浴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品尝传统美食,回味民族历史,讲述文化传统,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节文化来说,其实它含有很丰富的内容,其中春节前的腊月,就有着很多的“说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饭等等。这些“说头”中,有传说、有故事,蕴含体现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如习俗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孝文化、餐饮文化、书法、剪纸文化等。这些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品位。目前,春节放假日期一般从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应从大年三十开始放假,因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团圆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本质和内涵渐行渐远,春节成了“送礼节”、清明成了“烧纸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了。近年来,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在洋节日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商业化和同质化倾向严重,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也越发单一了。
不少国人对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态度,至于民间庆祝传统节日的“八仙过海”、“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习俗,也一律被归纳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异常热衷于庆祝洋节日,目的是为了感受洋节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气氛。总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来自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就意味着“迷信、落后和愚昧”。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统统被列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属于人类文化进步的代表。这种状况有待国人深思。
中国传统端午节,总被国人当“粽子节”在度过,结果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3)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衰退问题的严峻性,纷纷发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呼吁声。但是,没有消除某些国人因崇洋而产生的民族自卑感,进而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持着扼杀、自毁、自灭的态度,又将如何发挥并提高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必须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转为“内销”?
当下中国文化氛围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强,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这是西方的传统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同时渗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这是对中世纪宗教的传统看法。现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变化,美国大多数人把它看作传统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化。
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可是,目前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很快,而对精神文明的重视还赶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堕落趋势,很多海外有识之士呼吁用东方文明来补救西方文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构建。当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加以重视的时候,外国人却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纷纷要求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说孔子并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武汉电视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塔)上面曾经出现的洋烟广告让有中华民族意识的中国人看着很不是滋味。这类广告若出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必定会引起民众公愤。可以说全世界对香烟广告一般都有限制,何况在民族精神象征之处。不久之后,有关部门来检查,洋烟广告才撤了下来。
由此可见,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我们不能采取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态度。
从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正式启动到《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从祭孔大会到新儒学,从汉服热到私塾热,孟母堂事件使得学者、教育部门和民间全被卷了进来。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诉求。
(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文化记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独特的、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传统艺术形式都会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独特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现代世界有着积极意义。[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如果我们摒弃偏见,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内向的深入挖掘,就会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它对提高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作用,将不亚于经济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营造一个清洁的文化氛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炒作“名人”隐私、网络、“恶搞文化”等如今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当下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火爆,其实也是在恶搞历史。这些必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这股“恶俗风”是一些精神“毒药”。虽然一个民族需要幽默和笑声,但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现在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什么都可以毫无禁忌地随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娱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传统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中国人最基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丢失了,久而久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被毒害。
2)使全体国人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体现为民族文化。要避免传统文化水土流失的现象,首先应当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豪感,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政府、社会、学校、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文艺社团都要想方设法。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它们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江苏、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继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现代传媒的决定作用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教授顾彬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国人对当代文学失望之际,2006年我们又经历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持续升温。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学术明星”掀起了一轮轮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读书热。他们的讲稿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女学者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首日销售超过一万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国》首印55万册的纪录。
调查发现,之前人们自觉读《论语》《庄子》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少,经过于丹的阐释,人们的兴趣提高了。学者从深居书斋到电视明星转变的过程中完成了传授方式的革命,电视讲座因此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胜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前总有人空喊要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可是效果不显著。有人甚至由此评价如今的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扬传统文化,有一个采取何种形式的问题。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且不论于丹等诸位学者的讲演引起了学者褒贬不同的评价,传统文化借助于现代媒体进行传播永远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4)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发展了,但它们把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国文化,因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已溶合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有用的东西来促进现代化,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决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北京本是历史名城,但现在已被钢筋水泥淹没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则保存得很好;法国古老的拉丁区至今风貌依旧。而中国摧枯拉朽地拆毁了老建筑,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发扬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义的优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创造,三点结合起来,以我为主,以今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我们不能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5)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历史上曾有两种片面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恨不得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
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经济、文化、科技已有举世瞩目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上应该和在经济、政治、外交上一样,无需顾虑重重,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把古代、近代、外国、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凡对我们有用的都拿来,统统为我所用,加以吐纳、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唐旺盛.幸福指数为什么不能取代狂热的GDP崇拜?[N].中国经济时报,2006-7-15.
[2]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民族精神;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使得当代社会中出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缺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同时冲击着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 造成对传统道德意识淡漠的现象严重。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使年轻一代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而振兴祖国,使国家强盛不衰。这种民族意识与凝聚力需要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因此,在高职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1 高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面临严峻挑战
1.1 民族意识淡化、缺乏民族认同感
现如今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扭曲和变异,他们悲观的看待周围事物,眼中看到的只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始终认为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只关心经济、商业和自身的发展, 而对民族、国家和政治则漠不关心,缺少民族自豪感,民族意识淡化。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很不够,受到欧美和日韩文化意识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这种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的不足必然影响高职学生对未来中国的建设与创造。
1.2 民族信仰危机、价值观混乱、社会责任心不强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部分高职学生经不住欧美和日韩文化的冲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信仰。不能正确地对待本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对其表现出异常的冷淡甚至反感和排斥。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的理想和追求发生动摇,人生观不明确,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失去信心,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这种对于主体意识形态的怀疑态度,导致一些学生价值转向,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公德心,没有对社会甚至对自身的责任心。
1.3 思想偏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过浓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颂扬和神化,以及学生自身接受的情况,造成某些高职学生身上表现出文化自闭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表达民族精神的方式不够成熟和理性,这种思想作用于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上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时,注重培育理智、成熟、科学的爱国主义是关键。
2 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及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职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僵化的材料、死板的方式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学习时产生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
2.1 纠正思想,重塑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将民族魂很好的植根到国民的潜意识中,民族精神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各国人士热衷学习中国国学的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首先要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是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提炼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要重视对高职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三是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2.2 以修身文化, 注重高职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
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的重视人的行为和自我规范。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当代高等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崇高境界、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协和各邦的宽容与人道主义精神等。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个人品格道德的完善。
2.3 用优秀传统文化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摆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和享乐至上等自私自利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倡导谋“天下之大利”,赞扬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培养群体思想和行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 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
2.4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作为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注重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又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努力营造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注重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二是创办各种民俗文化的社团。三是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思路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度不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文化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也得更加丰富多元。许多学生心态浮躁,功利化思想严重,热衷于追逐“快餐文化”,难以静心研读国学经典,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代一些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缺乏文化认同感。
2.教育者本身缺乏专业素养
除了开设专业课、选修课,许多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等群体开展的,部分教育者不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素养,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文化底蕴不够,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热忱。还有的教育者由于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可能连基本概念都无法准确讲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缺少吸引力
许多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仍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形式,按照固定思路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导致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在授课内容方面,许多教师没能主动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导致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印象中只是存在于历史课本里的名词。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改进思路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即使未设置传统文化类专业,也可引进具有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类的公共通识课或选修课,系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或是邀请校外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辅导员、班主任也担负着一定的传统文化教育任务,因而对辅导员、班主任也要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他们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这有助于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科学把握教育内容,灵活选择教育形式,保证教育效果。
2.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如今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应用,众多高校也建立了校级、院级、系级等多个层面的网络公共平台,利用网络公共平台资讯、开展宣传、进行思想引领等,教育者可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每逢传统佳节或历史事件纪念日,向学生介绍其起源、内涵、意义等,讲述相关故事。也可在网络平台中播放传统文化相关视频和图片,利用网络平台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来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与加深了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传统文化吸引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教育的良好载体。高校可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朗诵会、传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吸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近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可鼓励组建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社团,为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向社团活动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定期对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保证社团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4.发掘和培养学生群体中的“传统文化之星”
大学生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也往往会对朋辈群体中的佼佼者更为关注,高校可广泛发掘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予以奖励,或为其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这样,既可鼓励该部分学生充分展现自身风采,同时也可激发其他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带动更多人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权利主体创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让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芳,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木兰辞》所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影片《花木兰》,为迪斯尼公司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巨额商业利润,然而因中国传统文化诗歌而来的《花木兰》电影的商业成功,似乎只属于好莱坞、只属于美国,作为花木兰故乡的中国却没有从中得到一分一毫的版权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此就提出了如何通过版权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版权保护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知识产权冲突、国内地域产权冲突逐渐增多,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亟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一方面,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石,是民族精神的记载,为了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绵延,使传统文化发挥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和管理,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文明古国,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美国动画影片《花木兰》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发现了我们在管理文化产品商业开发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做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重,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拥。
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现状,本文试究传统文化保护不足的原因,在分析其立法困境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化权利主体、完善丰富权利内容、不限定保护期限以及创立数据库保护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二、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法律保护既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又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手段。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传统文化虽是我国版权法律体系保护的内容之一,但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及宽泛。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伯尔尼公约》、《突尼斯版权示范法》中,都将民间文化作品列入版权保护范围。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并未对其他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国务院制定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也只涉及对传统手工艺品种和技艺的保护。面对涵盖范围广泛的传统文化,国家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仍尚不成熟,存在空白遗漏和过于宽泛之处。2014年国家版权局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我们也期待这部条例的正式施行。
第二,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体系主要有版权行政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两个部分,申报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程序较为复杂,由此可能产生申报路径不统一、重复申报的情形。
第三,相关企业和个人缺乏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意识。以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陕西省为例,陕西户县农民画创作风格新颖、地域特色明显,当地很多农民都掌握这项技艺,也涌现出琳琅满目的农民画作品,但农民画作者却缺乏著作权登记的意识。与此相似的还有陕西延安剪纸,同样缺少著作权自愿登记的情形。
三、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成因
传统文化概念难以界定、范围难以确定,是我国传统文化版权立法不足和实践保护不够的根源。
(一)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特殊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广泛却有些模糊的概念,明确传统文化的界定与类别是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关键。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风貌和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主要包括民间艺术、文学作品、工艺品、绘画、表演、民族服饰等。
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集体性,传统文化的集体性源于它的群众性,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是广大民众在长期历史实践和传承过程中集体创造的,它并非直接属于某个个体。比如年画技艺,可能同一地区很多人掌握这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是属于该地区集体所有的。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特征。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历史的积淀去不断丰富完善,在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其影响不仅及于当代人,它是源远流长的能及于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也具有变异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
(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困境
1.权利主体难界定。传统文化具有集体性的特征,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不同于一般的版权保护。相比于具有鲜明的、确定的权利主体的一般版权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我们应首先明确其权利主体。
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最初它具有一个特定的创造者,但在世代相传的发展过程中,其创造者已不单属于某个个体,可能是属于一个地区集体共有的文化,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这使得界定其权利主体成为一个难题。
2.权利内容难确定。相同的民间传说,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上就有不同演绎。某著名喜剧演员在一个喜剧小品中戏说“花木兰”,将花木兰塑造成贪吃怕死的形象,被认为戏说尺度过大有恶搞嫌疑,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再如“乌苏里船歌案”中,歌唱家郭颂在赫哲族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出《乌苏里船歌》,这首《乌苏里船歌》几乎成了赫哲族民歌的代表,而后法院认定《乌苏里船歌》系改编作品,郭颂不是原创作者。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国际间因翻译问题而产生的版权纠纷也日益增多。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被英译为“dragon”。然而,“dragon”一词在《约翰启示录》中被描述成魔鬼撒旦的化身, 代表着异常邪恶的力量。所以一些西方人的惯性思维十分乐意视中国龙为“dragon”, 把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dragon”挂钩, 妖魔化中国。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应当包含哪些方面才能全面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管理,值得我们探究。
3.保护期限不统一。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应有期限限制。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来看,知识产权是要保证权利人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收回其所投入的成本和获得回报,在超过了这个法律规定的期限后,此权利即进入公有领域,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如果权利人可以无期限的垄断该知识产权,那么就会中断创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期应不受时间限制。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征,是在民族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演进、形成的,很难给传统文化的形成确定一个起点。同时,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逐渐完善并永久的流传下去,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都将永存。因此,很难给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界定一个期限。
四、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传统文化被广泛运用到商业领域的今天,笔者试从版权保护立法角度提出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一点建议:
第一,在版权立法中确定传统文化多层次权利主体。在“乌苏里船歌案”中,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为诉讼原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既是赫哲族部分群体的政治代表,也是赫哲族部分群体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赫哲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可能受到侵害时,鉴于权利主体状态的特殊性,为维护本区域内赫哲族公共的权益,原告作为民族乡政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讼。”这说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主体可以是集体,事实上,很多传统文化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群体作品,不存在个体著作权人。另外,当发生版权纠纷时,以某个集体例如地方政府组织为代表提起纠纷解决机制更具有可操作性、其诉讼结果可能惠益到这一地区和社群,也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同时,也应当鼓励企业和个人树立版权保护意识。我国目前的版权保护制度为自愿登记制度,由著作权人向各地登记机构提出申请,登记机构审查合格后依法予以登记并颁发著作权登记证书。经过登记的文化产品可以明确其版权归属,降低被侵权后的诉讼代价。拥有如年画、剪纸等文化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对具体产品进行版权登记,如遇盗版侵权等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国务院《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也可以主张许可、监督、收费、救济等权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可实行多层次权利主体,传统文化的涵盖面较大,单一权利主体显然不能满足其版权保护的需要,多层次权利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利于变通实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目的。
第二,丰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针对目前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状况,我们发现关于传统文化的改编、演绎、翻译纠纷较多。前文所述的“乌苏里船歌案”涉及对传统民歌的改编、戏说花木兰小品是对“花木兰”故事的歪曲演绎、“dragon”是对“龙”形象的恶意贬损。因此,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注重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翻译、改编的过程中,禁止他人歪曲、篡改、贬损使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此外,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还应包括传统的表明来源权,即表明传统文化的来源地名称、来源主体等权利。以及复制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等财产性权利。
第三,不限定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时间。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不受时间限制。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产生时间无法确定,其内容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确定其版权保护期限几乎没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如果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加以限制,则不利于载负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依托传统文化产生的、非集体创作的具体文化产品,则应依据《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保护期限加以限制。
第四,创新传统文化保护模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新模式以促进版权保护,例如建立传统文化数据库保护模式。依据欧盟1996年的《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数据库保护模式是指,将独立的作品、资料和其他材料进行系统的或经有条理的方式整理过,并可用电子或其他方法单独访问的数据集合。建设传统文化数据库,可有效实现传统知识保护的最广范围公开明示要求,在惠益分享等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体系下,实现对传统文化予以相应产权的保护、地域文化的跨国尊重及更正宗地广泛传承。将电子数据库运用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制度下,建立版权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共同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版权申报路径的统一,有助于简化版权申报、查询的方式,避免重复申报版权情况的发生。
五、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既是精神财富也具有经济价值。完善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与困境,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方面健全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尽快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条例,使我们的立法、司法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版权体系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关键词: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 困境 原因 解决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一是在精神追求方面。部分大学生崇尚吃“西餐”,热衷过“洋节”、穿“洋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淡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因此出现了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甘于平庸、郁闷迷茫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由此导致违道德、违反学校纪律、违法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贫乏。在我调查的大学生中,对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的占7.6%,阅读过《诗经》的占10.4%,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占38%,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占19%,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
三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满意度方面。我对山东省部分学校不同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9.67%的在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表示满意,认为还可以的占38.67%,而持不看好、不满意和需要改进这三种态度的比重达51.66%。
这无疑给大学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敲响了警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面临着危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存在误区。
当前教育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严重流失。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对学生管得太死,过多地注重理科学习,轻视人文教育,使整个社会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中小学期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家长只重视数理化的分数,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到了大学,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课时少得可怜。人文教育的失衡,造成现代人文教育的失落,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大学生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而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历史课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地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在高二以后,仅仅限于文科学生学历史,而且教材僵硬刻板,教学手段陈旧,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实和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进入大学,多数人(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机会,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了。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语文取消必修课形式,对优秀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影响。
(二)各项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生存压力日渐增大,市场环境因素使一些大学生忽略了自身文化内涵的修养。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协调机制。
2.学校教育氛围的淡薄。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程度上的形式化、弱化和虚化,目前社会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在一些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形式化和弱化的倾向。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而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着虚化的状况,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教育环境。他们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此难以引导其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甚至认为语文、历史等没有太大的用处,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兑。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使得缺乏理性批判和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对其青睐有加,对本国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严重毒害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对于他们尚未定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会使他们已初步形成的良好品德、兴趣与需要结构发生变异,从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3.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稀释。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在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被大大稀释和淡化[1]。其特有的商品属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群体消费主义的恶性蔓延。它使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集体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权威意识淡化。
三、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新时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面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这一现象,我认为社会各界及学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
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和课外人文熏陶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并辅以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知识。同时,还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公选课,为大学生提供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如中国武术、国画、民俗学、戏剧、民间文学、历史等相关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员优势,积极举办各种文化素质讲座,使大学生领略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最佳人文环境,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重视在生活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主动地学我文化,爱我文化。例如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博物馆,参加中国民俗调查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三)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使传统文化知识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被他们所接受,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第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专题,从文化精神入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样,不仅能把专题讲授的内容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自学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2]。教师可以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列出具体的必读传统文化书目,与此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进行系统讲授,然后有重点地进行考试。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学思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改革考试方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采取让学生写读书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形式,实行开卷考试。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广泛搜集材料,研读经典文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第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完美结合。要利用现代化的一切手段,通过实物形象、图片、声音、画面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现传统文化的形象魅力,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四)更新观念,积极引导。
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外来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积极引导、科学规范大众文化的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不断的冲击,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不利影响。基于此,为了在现代社会更好地传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在研究中尝试勾勒合适的传承与发展路向,为续存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壮族 困境 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经济功利给我国带来了快速的物质财富积累,但是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全球化进程也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深受影响,逐渐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之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受到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影响,逐渐走向发展的困境,出现文化碎片化现象,亟待学理认知,寻找出路,以促进其健康绵延。
一、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展演
(一)现代西方体育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现代西方体育已经占据我国体育开展的主流,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到学校体育,无不深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尽管健身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对于广西壮族来说,在壮族的聚居地,人们通过与外界沟通交流开始了解并接纳现代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主动参与到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一系列现代体育活动中,在学校体育中中将现代体育活动作为教学重点,致使民族体育走向边缘。此外,各种相关现代化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在社会大众之间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健身观念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并且在广西与外界交流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受到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从传统的故步自封转向现代社会的热情开放,壮族地区少数民族民众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和认同逐渐加强,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现代体育活动中[2]。而这些思想的形成对该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在此社会背景下,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现代性,通过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融合开拓新的发展途径。
(二)现代社会青少年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偏低
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接班人――青少年群体开始面临着来自现代社会体育思想的冲击,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相关体育活动也必然因为缺乏相应的时代感而受到忽视[3]。调查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传统的壮族民族体育活动只有少数人在参与,除大型民族传统节日外,青少年群体更愿意与现代体育文化相接触,发展自身现代体育文化技能。从长远看,青少年群体的这一生活观念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必然会导致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严重影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竞技体育文化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逐渐加强,社会大众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的诉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国际体坛,不再热衷于从国际性的竞技比赛中争取奖牌,而是开始认识到挖掘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并把将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社会推广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目标[4]。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必然随之受到响应的影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作为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强势的文化之一,必然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事实上,在我国壮族聚居地,绝大部分曾经广泛开展和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西方社会的竞技体育项目所取代,现代体育文化中的竞争意识和超于对手意识,也对我国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的体现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西方现代体育观念的全球化不仅导致世界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文化出现同质化现象,而且还对各国社会大众的体育价值观念产生着相应的影响。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下被逐渐同化,也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原能力和机遇。也就是说,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与强势的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相比,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极易在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丧失主体地位,陷入发展困境,最终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样逐渐走向消亡。所以,现阶段,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5]。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诉求
就当今社会来说,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西方社会中的竞技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体育文化的主流,具有绝对领导地位,并且从近代社会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对人们的体育观念、健身观念和生活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与外界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少数民族社会大众在日常社会活动中受到这种普遍性社会观念的影响,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识和认同程度不断提升,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般在旧社会,受到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人们只有在农闲时期适当的选择参与民族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开展目的基本为娱乐和休息。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休闲体育观念也开始向健身体育观念转变,不仅希望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自身心灵美,还希望获得更大的形体美[6]。可以说,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健身活动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地体育项目的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过分强调体育活动高度娱乐性,转而关注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在现代社会获得相应的传承和发展,也应该重点关注体育文化的健身性和现代性,在保证体育文化民族性的同时,促使民族体育文化活动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壮族是我国汉族以外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广西一带,是我国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壮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其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之一,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在良性传承和发展,也应重视健身性和现代性,在保证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促进壮族传统体育活动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
三、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向
(一)政府组织主导,注重投入与引导
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传承和发展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将其纳入到全民性的健身项目中,将传统的民间群众碎片化组织开展,转变为政府投入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并注重引导,形成常态性、规范性开展。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特别是一些带有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形式,长时间以来一直被用于健身与娱乐,提升民族素质,对民族的强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7]。从壮族民族体育项目当前发展趋势看,其在社会群众中具有一定的根基,但是受困于现代化与全球化影响,需要政府组织参与进行支持与引导。同时,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自身民族性质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所以政府组织需要凝聚懂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专家,探寻发展的决策方向。基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加大政策支持,通过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打开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其现代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将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集合
现代社会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旅游业作为经济性和文化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事业,其基本发展趋势表现出对文化内涵、形式的重视以及对建设发展过程中细节文化性的关注,一般情况下,旅游项目的文化性越强,竞争优势也就愈加明显。而对于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要想在现代化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加强社会大众对其的认识,获得广大社会群众的认同[8]。所以,将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也能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宣传机会,促进世界各地来广西旅游的人们了解与参与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来,使其传承工作获得新的发展局面。
(三)构建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追求自由、快捷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忽视。所以,现阶段,十分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传统文化传承生态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人们能够系统的了解壮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史,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当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使社会大众心中产生一种危机意识,进而增强其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实践[9]。同时,壮族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建也能够让涉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书籍、壁画拓本等得到良好的保存,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四)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壮族的宝贵财富,应该受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以学校教育的形式,为其传承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学校是体育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摇篮,是促使原始民族体育形态逐渐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重要途径。将民族体育文化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能够使其转变为现代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必要构成元素,最终使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成为人类体育活动的重要分支。在实际操作上,壮族地区学校可以参照跆拳道、柔道等项目进校园的基本方法来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适当的改良,使其更加适合教学、基本训练和竞技的要求,进而以学校为依托向青少年群体进行普及与推广,使其受到更多人的认同,为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了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保障。因此,广西壮族地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为其构建优质的传承发展环境,并为传承壮族传统体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结语
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应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多元挑战,仅仅依靠政府组织很难实现其良性传承,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专家学者参与、社会民众融入等构建立体的传承体系。所以要想在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应该从多角度入手,全面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为区域民族体育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必凯,何卫东.广西花山岩画蕴涵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现代传承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5(4):51-54.
[2] 唐凯兴,黄克赞.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1(2):149-152.
[3] 陈炜,许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03(3):94-99.
[4] 许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2012.
[5] 陈支越.试论黑衣壮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性特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36-38.
[6] 王学军,高大千.新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50.
[7] 王智慧.图腾崇拜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33(6):12-17.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育琨 乔布斯创新源的拐点 王育琨:聆听自我的“沉默之堡” 王育琨:一位德国母亲带给国人的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王世襄: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王船山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电影语篇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研究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浅议战斗精神培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当代学生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补钙"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密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 论李亚伟诗歌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潘呈杰 关天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转经》 王琨
著名油画家、出版人。1958年生于天津,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班。现任《中国油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关于王琨先生,我是先观其画,后识其人。每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中都不乏高原题材,而王琨的《高原魂系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常常想那一群群厚重而又坚实的牦牛背后是怎样的一个画家。直到多年后见到王琨先生,他的朴实和真诚印证了“画如其人”。三十多年来,王琨一直如同一头耕耘在画坛里的“牦牛”。
民族艺术中的牦牛魂
王琨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画坛,三十余年的个人艺术之路与中国当代油画同步。回顾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艺术创作,王琨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开始寻根了。”
王琨说:“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我们一直跟在西方的后面模仿他们的艺术。到最近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艺术家在文化上有了自信,开始寻根,开始画有中国内涵的,中国自己的油画。这种回归和文化寻根也是时展的一种必然。”
最先接触到80年代思潮的一代画家依然是中国油画的中坚力量,这一代画家经历了漫长的向西方学写实、学写意的模仿阶段,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语言。而这种大家都苦苦寻找的,在王琨看来正是我们最易忽略的东西:传统民族文化。
王琨自幼酷爱书法,多年的创作一直扎根传统,取法水墨,融会书法。他认为油画虽然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但不代表画油画一定要学习西方。油画本身是一种材料,与我们的毛笔和墨一样,在艺术创作上不应因材料而拘泥了表现力。他将东方水墨的写意之美与油画材料的意向精神巧妙结合,创作了一批享誉画坛的名作,尤其是他早期的高原系列。
生长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的牦牛与王琨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开始用大量的笔墨画牦牛。牦牛在王琨的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它象征着,象征着一个民族。王琨说:“牦牛生存能力极强,耐高寒。一到冬天,高原上全是雪,在雪地里找半天,才能吃到那么一点点草。它和藏民的性格是统一的。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没有。它就是的魂。”
每当我们看王琨笔下的牦牛都会在形式感上受到强烈的触动。雪山、黑牛,色彩的视觉反差与中国传统水墨不谋而合,厚重的造型里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高原人的淳朴往事。高原魂与王琨的精神世界水融。
做植根传统的文化艺术家
《中国油画》杂志三十多年来挖掘、举荐了一批优秀画家。作为主编的王琨对青年画家有很多自己的建议。“过去我们的思想封闭,有过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眼睛只盯着西方,把自己的好东西都给忽略了。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提高了,可以出国读书、看展览,回来以后有了自信,才意识到该寻找自己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经历完这个过程已经上了年纪,丧失了很多好的创作机会。所以年轻油画家要把握好学习西方和关注传统的比例,先做中国的文化人,再做艺术家。如果连自己的民族精华都不了解,在艺术道路上一定也走不远。”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元素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5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基于审美及雕塑、园林、建筑、设计的新兴行业,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元素需要准确把握传统元素的人文内涵,结合本土文化的同时加强地域风情设计,才能更好的延续审美传统,通过符号化的应用途径,从而在形象方面简化现代环境艺术,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保留传统的装饰元素,组成新型视觉符号系统,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内心深层次的需求,从而创作出更多与现代人符合的人文环境作品。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传统元素
我国传统元素主要是指被我国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在内的华人所认同而又凝结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尤其能彰显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利益的符号、形象以及风俗习惯都统称为我国传统元素。现代人所提出的我国传统艺术主要是指那些应用于建筑、绘画以及服装等方面的某些意象。此外,以中庸和谐和对立统一为主的儒家思想与以主张无为的道家思想,同样是我国传统的元素。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环境艺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强势文化设计模式的影响;二是很多的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
(一)我国环境艺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强势文化设计模式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设计师认为传统风水学具有较强的迷信色彩而对其否定,这就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出现空白的状态,取而代之的则是应用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但就文化这一角度来分析,我国作为泱泱文化大国,且需要应用西方的设计理念,导致我国的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丧失了中国文化元素。
(二)很多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
当前,我国多数具备真正意义的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案例主要集中于比较偏僻的农村,且具备较强的地域文化特点。但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的侵扰,导致我国在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被现代文明所隔离,从而打破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人居的生态和谐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我国传统艺术应具备强烈的时代感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生存场所而进行的合理的创意和对环境进行适性的整合,从而更好的创造与自然发展规律和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且具备较高品质的用于生存的空间。因而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符合,且又能紧跟时展潮流,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便于更好的创作与适合并彰显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的作品。由此可见,现代环境艺术与我国传统意识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我国的传统元素,而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髓精神。
(二)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性和时代性。因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确保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型和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从而引起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共鸣,在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不缺乏历史元素,能将我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其实也是一种采用全新的包装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这是因为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其创新并不是将传统的文化抛弃,而是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始终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致力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气息的增强与彰显
我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多年才积累下来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其具备十分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人文气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注重的是舒适而又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的营造。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如果就审美与情感体验这一角度来看具备的价值极高,不仅能提高整体构造的外观视觉,还给原本而又固化的环境空间增添了大量的人文气息,从而提升环境艺术的灵动性与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的是情感内涵的融入,与一般的建筑艺术设计具有较大的区别,在注重整体构造和艺术审美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从而在传统元素应用时既能提高空间的文化底蕴,还应更好的增强与彰显人文气息。
(四)致力提升审美时的幸福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正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目前社会审美观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很多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已难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加上心灵审美远比视觉审美要更具价值,从而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从心灵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传统文化是中国长期发展历史下的积淀,它与人类的发展史紧密联系,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是岁月历史的缅怀和追忆,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人们情感体验,置身于环境空间,体悟历史发展的踪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视角之一便是提升审美过程中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指在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环境中得到的精神体验和内心情感反映,是超越了眼睛审美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在情感共鸣中享受环境,享受生活。
四、结语
总之,就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结合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进行相应的改革,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致力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气息的增强与彰显,致力提升审美时的幸福感,从而更好的将我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以更好的延续我国传统元素的精神内涵,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博知.中国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与体现[J].才智,2012,(02).
[2]聂昕.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象与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2,(01).
[3]王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J].作家,2012,(02).
[3]张慧.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1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哲学以文化为其生长土壤,不谈及文化就无法深入的畅谈哲学。人文文化由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构成,所以人文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并不是本民族的文化在其他民族同样可以得到认可。哲学可以说是文化的精髓,而文化是哲学存在的根基,因此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民族的或者说是超越民族的一般的、普遍的哲学。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的民族性必然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哲学同样具有民族性。西方哲学根植于西方文化,是西方民族自己特有的哲学,不能称为其他民族所普遍适用的哲学。文化展现着民族的魅力与气质,若民族丢失了其特有的文化,就像是人丢失了魂魄。任何外来文化与哲学的中国化都是基于中华民族的思想与观念,取外来文化和哲学的精华为己而用,这并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取代和遗忘。
我们现在所说的环境哲学大多指的是根植于西方文化的西方环境哲学,由于这样的环境哲学从属于西方文化,并不是普遍适用于其他各民族的具有一般性的环境哲学。因此要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仅靠翻译和引进未加以本土化研究的西方环境哲学是力所不及的。西方的环境哲学进入中国,要经过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主选择和在各方面、多角度的批判,从而找寻西方环境哲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契合点,这样才能使西方的环境哲学彻底并真实的融入中华民族的土壤。否则,对西方环境哲学的照搬照抄,一方面难以为本民族所认可接受,另一方面也无法解决我国所实际面临的生态问题。因此环境哲学中国化显得尤为必要。
2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迫切性
工业革命发韧于西方,而接踵而来的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也首先显现在西方,因而西方学者把环境以及生态问题当作社会的主要问题,首创提出“环境哲学”的概念并努力构建了环境哲学的体系框架。西方学者不懈努力的研究成果无论对于当代人还是后代人的生存都具有不可泯灭的意义。然而这样的环境哲学以西方文化为依托,无法跳出西方的思维的方式,具有先天的、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把人视为宇宙的主体和最高存在,把自然视为属人的自然,这无疑是对自然的否定。而非人类中心论的提出虽然可与人类中心论相对抗,但二者不是用自然取代了人,便是用人取代自然。非人类中心论将自然的地位提升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不承认人的实践性甚至是主体性。这两种“中心论”的提出,本来就是天人统一关系的最大否定。因此,对于人同宇宙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的逻辑与哲学思维束手无策。
传统伦理学将权利与义务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简单的用权利与义务来解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更难以说服众人。人类社会伦理关系中的双方共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若用这样的伦理关系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得出人作为主体对自然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自然作为客体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错误结论。因此,主客极端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框架对于天人关系无法给出恰当准确的回答,更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这是西方环境哲学的先天不足,也是西方环境哲学的理论困境。面对这样的理论困境和我国环境所遭受的巨大破坏,急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因此环境哲学中国化变得十分迫切。
3 环境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动画片的发展曾有非常辉煌的时刻,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动画片口碑非常好。在前夕,我国的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大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动画片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欧美动画和日本动漫加大了对中国的输出,我国国产的动画片似乎自救无门。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许多文化扶持政策,例如5155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振兴纲要》等等。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制作仍然处在困境之中。主要表现为:第一、动画片的内容题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中国的动画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戏称为“动物世界”。主要是因为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往往是将动物作为主角,拟人化的剧情简单,模式单一。近年来少有取得成功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套摆脱不了将主角定位成人物画的“羊和狼”这一对天敌的命运。它成功的模式是,首先在小银幕取得成功,继而开发相关产品,最终登陆大荧幕。但是,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实际上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于欧美动画制作巨头迪斯尼制作的以中国古代勇敢女性代父从军故事为原型的《花木兰》这一人物动画片、带有英国名著哈姆雷特色彩的《狮子王》、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等等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国产动画片内容素材狭窄、故事单薄的缺点非常明显。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文所述的《花木兰》就是取自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更是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我国动画片制作没有充分利用我们本土的文化素材,反而是国外的包装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第二、动画片的创意环节不足,形象塑造失败。在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双重重压之下,我国动画片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显得非常不专业。动画片消费市场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典型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变形精刚、灌篮高手等都成了青少年市场流行的快消品。但是,我国的动画片鲜有形象鲜明的角色塑造。黑猫警长、孙悟空这种辨识度极高的动画角色非常少。国内制作方对动画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是给儿童休闲娱乐的阶段上。实际上,有一大批的成年动画爱好者在追求动画文化,如典型的动画文化COSPLAY。动画创意的不足往往是因为故事挖掘的不够充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琴棋书画、四大雅戏、武术功夫中的可利用的鲜明形象、动作、故事非常多。仅仅是依靠重新包装传统故事都可以吸引市场的目光,例如《秦时明月》的历史题材、《风云决》的武术擂台等等都是塑造了鲜明的特色内容,历史人物、武术功夫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扑面而来。
二、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动画片素材的宝库。在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中国动画学派”。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传统画派水墨画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在动画片中利用水墨画,从屏幕里到屏幕外都透露出了强烈的古韵色彩。第二、传统文化中民间宝贵遗产剪纸、皮影等手艺艺术的运用。剪纸艺术主要来自于民间的镂空剪刻,皮影则是剪纸、戏曲、木偶戏静动结合的艺术。第三、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取材于经典故事。主要是对传统故事无论是民间杂谈还是神话故事的素材。取其中一个部分或是整个故事进行再包装。因为该故事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只需要根据故事的设定对故事角色再润色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观众共鸣。
三、以动画片为媒介,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人格超越
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镇。大学语文应在兼顾其它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再加上当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诉求,极需将传统文学的人文意蕴和文化精神培养突显出来。当前,大学语文选有足够的古代文学作品,这颇有眼光,无疑将民族文学乃至文化精神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扩充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提高其古诗词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素养,尤其汲取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包括文学)的深层人文精神,可为以造就具有新型人格的民族新人为最终目标的现代人文精神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呢?如何让学生在传统文学及文化的百花园中徜徉遨游呢?就现实情况和教学实践,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加强民族深层文化的渗透,扩充学生古代文化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视野
儒道互补,再加上释(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所选课文要兼顾各家作品,先秦诸子选有孔子(如《樊迟、仲弓问仁》,参照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大版,下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等)等儒家作品,以及老子《道德经》(节选)、庄子(《秋水》)等道家名篇,以及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儒家中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典范《诗经》,还有南方楚地文化的奇葩《离骚》,以及儒道相济的著名史家司马迁的作品(《报任安书》)等,而苏轼作品(《前赤壁赋》)则是儒、释、道结合最成功的典型。通过这些儒、释、道作品的贯通式讲解、相互勾连,使得这些文化中的最有价值、最富创造、最具民族色彩的思想精华充分展示出来,并巧妙透析出它们的差异及内在联系,尽量整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蕴浮雕般予以揭示。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古典优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极大开阔其视野,激发求知欲和对于几千年文化精华的热爱,也能深透地理解原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开启他们运用古代思想文化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思考人生,以熏陶心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极大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另外,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人和人的生存,注重在社会现实中的“当下”生存智慧,以及化解深层人生困境的策略和途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优势。讲授时,可从思想内蕴和最深处入手,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并联系实际加以诠释,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难为易、以情动人、声情并茂。
在渗透时,还要对这些思想体系正本清源,拨开迷雾,特别要弘扬催人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部分。当然,有些根本不是消极的,只是客观效果使然,如对待道家文化,就不能仅当作消极颓废看待,而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刚健有力的精神气度。
二、挖掘异彩纷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
古代作家和作品中人物所放射出的人格品味和人格魅力,流光溢彩,光辉千古,组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最绚丽最辉煌的星空。在介绍和分析这些大家和典型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和作品的思想内蕴时,重点挖掘其怎样在当时处境下,摆脱人生困境,从而彰显出特有的生存姿态和人格,将此当作重点,会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灵启迪有不可低估的建设性作用。孔孟的兼时济世、古道热肠;庄子的倔强狂傲、逍遥自在;屈原的高洁超脱、忠贞不渝;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独立不迁;苏轼的超然畅达、随遇而安等,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人格硕果,让学生步入其中,吮吸这些大家光辉的人格风范与本真境界,享用其为整个民族人格铸造所带来的馨芳,则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和文学讲究“知人论世”“作文先做人”“知行合一”等,之所以这些作者及作品获有殊誉,其根本缘由在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么,何种人格最充沛、最完满、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人格呢?说到底则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正如北宋名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做到:真诚无妄,不断感通化裁;顶天立地,禀承天地之慧命。其中心线索就是目光敏锐、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境界高远的“大人”人格的培养,这是“大语文”观之核心理念。这里不得不提到苏轼的人格。其人格魅力的形成与家庭背景、天赋、才情等有关,还在于苏轼能将儒、释、道互动于一身,兼采各家之长。讲授时,要凸显苏轼在早年学习与为官时期、黄州时期、岭海时期分别主要形成三种人格:政治社会人格、自由人格和审美人格。这样,苏轼是传统士大夫人格的顶峰,对于儒释道人生模式都进行了充分演绎,为寻求民族新的人生模式提供了最大可能。《前赤壁赋》便是三家思想、三种人格激荡融合进行自我抉择的最艺术化的表现。与屈原相比较,苏轼人格更圆润、辉光、博大、豁达,人生困境的抉择与消解更游刃有余,从而把人生扮演得更潇洒自如,代表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最典型的人格境界,这是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的最深根源。另外,还有屈原、陶渊明、杜甫、柳宗元等大家及作品,一定要站在人格高度讲,从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人格得以升华。
三、阐发爱国主题,注重爱国主义人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不管什么思想体系,对于爱国,则不庸置疑。儒道及其他文化的人文精神均把爱国当作永恒信念。而且,古代知识分子不管处境和身份地位如何,都怀有一颗赤诚的拳拳爱国之心,都把读书、做官、为国为民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有人认为古代文学与培养爱国精神似乎十分遥远,实为误解。如屈原、艾青(《北方》)等,均是培养这一主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爱国主题要始终渗透其中。
四、立足现实生活,寻求传统文化的转换与落实
要使学生真正体会传统人文精神,并立足于当下现实有所大收获,必须密切联系时代实际和日常生活,增强学生对现实的体悟与认识。如讲孔孟时,要讲清儒家如何和怎样会成为生活处世之学,如何注重人心与境界,以及如何对于治国有作用,而这些又与当前的以德治国、现当代人文危机、中国科技意识与法律意识弱,尤其是和谐理念息息相关;庄子《秋水》的认识无止境、批判精神、独立人格等在当前生活节奏极快、精神疲惫之下的纠弊作用;《前赤壁赋》则重点放在苏轼如何解决人生困境方面来讲授。
语文课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各个环节和细节处下气力。但首先要开启民族文学的人文视域,让其用民族的心态、眼光、胸襟、情感以及审美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学,从而在民族文化中寻觅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闪耀的粼粼灵光,萌发心智,做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者、担当者,使之真正成为具有民族气象的生命个体,当更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桑哲.传承民族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4).
[2]王小舒,龙世立.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蒋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6).
摘 要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新旧交替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碰撞。在稳定社会转型为目标的前提下,传承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成为了文化领域比较重要的事情。这是在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避免因为社会的转型而消失。目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的在消失,不仅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继承和保护。所以,想要在社会转型期间,保护和继承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 分析 困境
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社会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想要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要解决传承困境。所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需要整个社会都作出努力。在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统的传承的困境之后,需要了解形成困境的原因,并且结合社会的转型特点,找到适合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和办法。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一、社会转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境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断层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是传承主体断层。一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就会出现传承内容出现错误的情况,而且有些传统文化甚至是“传男不传女”,逐渐的失传,比如“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处理一些老人还比较热爱,现在的中青年甚至儿童,都不喜欢这个体育活动,目前的“摆手舞”的传承就呈现出了主体断层的现象。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环境凸现危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活动,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所以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呈现了危机。所以很多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逐渐的消失的。比如,苗族的“斗牛”、基诺族的“顶竹竿”、怒族中的“乍螂抛”,苗族的跳芦笙、彝族的阿细跳月,这些传统体育文化都随着环境生态遭到破坏,而逐渐的消失了。
二、社会转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困境的原因解析
(一)农村人口空心化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主体的断层
很多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都是存在于农村地区,但会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打工,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留守农村,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所以,农村人口的空心化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难。而且社会快速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也造成了冲击,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外界繁华的世界,而不愿意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造成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缺失。
(二)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不足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引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缺失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民族特色合时代的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与世界的交流逐渐的增多,国外先进的文化对我国本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由于过去不够重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让越来越多人对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导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三、社会转型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一)多举措并行,加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主体断层的修复
我国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是我国应该保护的国家瑰宝。想要在社会转型期传承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首先需要修复文化传承主体断层的问题。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的体育文化感兴趣,并且培养更多的人去学习和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同时在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同时,给予它新时代的意义和作用,让其在新时代得到发展。并且引导更多的人返回农村,去学习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文化。并且为这些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谋求一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保证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能够为继承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不仅要靠当地人民或是某个少数民族,而是要全民发展。也就是需要把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和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在保证创痛体育文化的特点时,赋予其新时代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和理解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呼吁全社会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并且在学校课程中,安排更多的传统体育文化,让学生有足够的选择权,去学习感兴趣的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有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继承,让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挥。
四、结束语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结构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想要完整的传承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需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并且和社会的发展特点相结合,找到传承困难的原因,并且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重视社会转型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保存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也是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屈杰,白晋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的社会转型透视与依据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102-103.
>> 对五年制高职医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网络环境下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论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浅析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及对策 探讨传统文化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书法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 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新时期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论加强医学生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医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社区医学生影像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及趋势 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18.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周思远.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师.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