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

城镇现代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49

城镇现代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小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分析

一直以来小城镇的林业建设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也很少被提及。这主要是因为小城镇,与城市相比其人口密度小、较少受重工业污染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城镇的林区覆盖面积是较大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小城镇的林业建设并不紧迫。而与农村相比,小城镇自身的林业优化建设的空间又稍显不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近些年来小城镇城市发展与绿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们也开始有意识的考虑到了小城镇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了。

1.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林业现代化的建设能够极大的提高森林的有效覆盖率,这对改善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等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对于小城镇而言,随着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人们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对林业多样化需求也逐步提高,这其实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在现今开展小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开始大步迈进,将会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生态文明需要。人类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了环境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现今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仅仅靠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在现代化的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中,林业建设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而这种自然环境方面的改善实际上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城镇林业建设实现了现代化,那么林业建设的步伐将会加大,环境的改善程度也会加大,城镇的风景将会更加的优美。林业现代化建设将使生态效益得到改善、生态旅游、林业产品等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因此林业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对优化区域的产业的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也都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2.小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

一直以来,固有的观念就是在小城镇和农村林业、绿化方面的建设需要是没有大城市迫切的。小城镇本身的自然风光和森林覆盖面积、绿化水平就很高,对这样的地区进行现代化的林业建设将会是一种浪费。这就导致了在小城镇的林业建设中,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其林业技术资金投入不足,装备技术不足,缺乏林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如林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上、资源监管上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支持。目前,小城镇林业现代化的进程还是相对缓慢的,这与其重视程度不足有直接关系。

2.2建设质量不高、缺乏长期有效的养护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小城镇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在加快。但是从实际的效果上来看,实际并不理想,其中集中的体现就是其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如一些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困难较大,其质量就更难保证。而在建设中,因为资金、资源的投入不足,后期管理、养护、监督都是比较薄弱的,森林的破坏和自然损坏也是成问题的。

2.3营林产业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多样化的需求

小城镇地区营林产业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多样化的需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在小城镇的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因为基础设施、资金、人力资源等投入的不足,林业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还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小城镇的林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营林产业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很难满足林业的林业的生态化、商业化等方面的多元需要。

3.小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探究

3.1提高整体意识,加大相关资源投入

通过努力提高人们对于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足够重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居民形成爱护森林和保护森林的基本意识,发挥当地居民的力量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当地的林业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来。同时相关部门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建立生态定位检测系统应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资源管护。

3.2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建立林业后续管理机制

加强保护落实生态优先,强化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增加绿化资源,建立林业后续管理机制。在林业建设与管理中,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在建设前需要进行一定的论证,多请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给予意见的指导。在因地制宜的开展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中,要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注意林业的后续管理和开发机制,不断的扩大绿化资源的覆盖面和来源。

3.3全面提高林业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满足社会多元化需要

在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发展的理念。重视林业建设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开发。如重视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生态旅游等。运用现代化的建设技术和管理理念,强化林业产业的开发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切实增强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依靠现代化的林业产业开发,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小城镇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其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做到,理念和技术层面的双重现代化。在现代化的林业建设中,需要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和思路上的改变,更要从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入手,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到以现代化的林业建设为契机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李小飞 单位:甘肃省成县林业站

参考文献:

[1]杨昌鹏.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农村;社会建设;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4803

1社会建设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进行梳理;第二,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现状的描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导致现状的因素;第三,学者也对农村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第四,学者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建设热点,尤其是文化、社会保障、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五,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紧密联系。

1.1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有学者将农村社会建设分为四大阶段:工业化优先发展观与“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53-1978年);非均衡发展观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979-1992年);协调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1993-2002年);科学发展观与“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以来)。

也有学者仅划分农村社会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社会建设(1978年-1988年),第二阶段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逐步过渡(1988年-2002年),第三阶段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2002年至今)。

1.2农村社会建设现状

农村社会建设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加剧,这体现在人口以及环境破坏两个方面。农村自然环境而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传统农业区户均2-3个孩子是普遍现象,个别地区高出生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宁夏、、新疆的人口增幅都是在11‰以上。人口压力增长,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水资源耗费严重;乱划宅基地、乱批企业用地,人为造成废弃用地2亿亩,其中60%-70%为耕地,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不合理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呈现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混合,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复合的多污染交织之势。总之,农村超负荷的人口与尚不发达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互碰撞,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36倍,到1983年缩小到1.70倍。然而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1994年扩大到2.60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3.21倍。如果把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性补贴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经济建设滞后势必会给社会建设带来不小阻碍。

除此之外,农村社会建设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1)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2)农村干群关系紧张;(3)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人口多,起点低,教育支出比重大,另一方面缺人才,缺教室,缺资金;(4)农村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不良,部分农民没有形成“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消费习惯,在非必需品方面花费过多,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到次级贫困的境地;(5)农村有固有的“贫穷文化”,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样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诸如满足于当前消费,缺乏时间观念以及质疑权威等等。

1.3农村社会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对于农村现在社会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停的意见,对象包括党和国家、村子、村民自身等多个对象。一些学者从较宏观的视野出发给出了三点建议:(1)创新农村教育体制;(2)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3)加强社会保障。也有学者进行认为可以从文化以及生态两大方面来建设:(1)以实现农村文化系统创新为主导,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以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创新为前提,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要回到统筹城乡这个落脚点来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1.4社会建设分支领域的专题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吕广利在《当前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突出文化建设》中强调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是文化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贯彻落实,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在转型期的全而和谐发展。

篇3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建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4-01

城镇化水平标志着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化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农业现代化包括变革农业手段与农业制度,使这两方面均达到现代化。这项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要求。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要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现代化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土地制度进一步的科学、完善,推进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土地的耕种任务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等六个重要问题。

一、始终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

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农户约2.2亿,户均土地所有量不到0.6公顷,随着农村主流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一些农田少人耕种或无人耕种,伴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出现个别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会不断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农田农用,田地由农民自己耕种,通过利用农业科技和合理分配,使得较多的土地被较少的农民所耕种。切实的实现农民之间能科学自由的进行土地的流转,用来保证占主体地位是的经营方式是农民家庭经营。

作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我们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大规模农田集中耕种。随着农民不断向城市迁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具有一定组织规模的承包机构可以解除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农业发展带来生机。

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需要保护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相关法规及制度制定的完善为前提,没有合理的制度,就不会有进步。本着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一目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是最有效地方法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在推进健康发展城镇化和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保证农民获得其应具有的权利,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我国农村金基本经营制度的科学和稳定过程中土地产权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明确何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了使农村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确保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安心,就是要保证农村土地在进行承包时保持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的颁发资格的农民,要提高速度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办法速度。彻底的消除以多种的非法名义进行强征强占土地,侵害农民产权的现象。确保农民知道自身所具有的自身合法权益及义务。

2.禁止以强迫的方式强制农民用土地权换取市民权。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利,而不是国家无偿赋予农民的,所以说,依法保障农民的权利,是让农民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权力。

3.对被征土地进行合理补偿。我国征地补偿存在偏低。在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由土地产生的利益值巨大。应按照土地当前的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党的十在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按照规定来办,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制度和规划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留给农民进行集体开发利用。

三、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

把农村散户经营和集体经营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是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快由家庭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化的速度,发展农户之间的联合经营,将服务体系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发挥村级组织在联合经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使农户尽快向专业化生产转化,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同享,有风险同当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村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四、 以科技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这一目的,我们应把科技发展农业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把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技术改造中去。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成产,提高农业成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薄弱之处,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发挥科技在农业中的领导与支柱地位,加强科技改造农业,使农业达到机械化,科技化,从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建设。

五、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出现主要劳动力减少,平均素质下降。在一些农忙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而且随着问题越来越突出,可能会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未来谁种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发展各种专门人才,以发展农业。

1.在农村展开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2.发展适合现代农业所需的职业教育。

3.对农林院校的学生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到农村学以致用,帮助农村进步。

六、使农民融入城市

减少农民的数量是发展农村的根本解决办法,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在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存在大量农民工,他们没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少,与家人两地分居且不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应要求合理的社会保障,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总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真正正的增加农民收入,彻彻底底的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大农业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小京. 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又一范例——旬阳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J]. 陕西发展和改革,2010,06:27-28.

篇4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20-03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正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向现代化迈进。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让人们实现有尊严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全局。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江苏为例,已经形成苏锡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职业教育该如何有所作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笔者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力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既主动反思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工作落在实处,才能使新型化城镇成为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区、生态优化的宜居区。

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尽管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属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往往缺失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办学功能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自己的子女上普通高中并且考取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就低人一等;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办学体系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仍以学龄青少年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过分强调正规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没有建立切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的、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的终身教育网络,往往忽视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办学功能单一,重视正规的、有学历的职业教育,却忽视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单一,职业院校几乎都是长学制,大多存在学科本位现象,难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

服务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企业指导机制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服务意识,尚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质量还不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从总体看,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还不强,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很少开展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随波逐流,甚至是盲目照搬。

这些不足,不仅导致职业教育难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如何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使现代职教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第一,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建立开放灵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所构成的整体,既包括中高职协调发展、基本学制的衔接、教学制度的完善,也包括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完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主动架设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建立行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断改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机制。

我校地处苏中、苏北结合部,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力求做到“三个统筹”。首先,统筹整合制度设计,让接受普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能够在需要时转换学习轨道,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向县域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集聚。其次,统筹融合课程体系,在明晰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革新学籍制度、实行长短学制的基础上,形成一条“人人可学、人人能学、处处有学”的整齐链条,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具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再次,统筹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加强开设新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促进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对接教材、对接教学、对接实训,使招生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以逐步放宽年龄限制、实行免试入学或注册入学等宽进严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第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员的年龄不断推迟,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在善于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以及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既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又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如何去做?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经验,组建“职业教育创新团队”,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对策、意见和行动建议;也可以建立“改革创新工作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职业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机制的改进等方面,并针对新兴的、创新的和高科技的行业以及增长迅速的行业,更好地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

从现在起,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服务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闲散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积极打造“升级版”。(2)服务农村学生,为有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学生提供专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3)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局,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等社会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开展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4)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并进行城市基本生活常识教育,使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也可回乡创业,推进“人”的城镇化。

第三,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新加坡建设“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做法,建立学历文凭与培训证书之间互认体系的同时,做好三件事:(1)不另设专门的招生考试,而是以课程成绩或证书考试成绩为依据,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多次跨越、层层提升,学制衔接方式基于所学课程,不从各学制起点对接。(2)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相融通,规定“什么等级、培训多长年限的技能证书”相当于哪个级别的学历证书。(3)将职业培训融入职业教育大系统,技术工人获得技术员文凭后可进入高一层次的职业学校或机构,继续攻读技师文凭,或申请进入技术本科深造。这样,就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同步进行,并在同步进行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及就业培训力度,又要根据一些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还要着手兴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园区,使之成为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基地,从而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将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在加快建立市场导向、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的前提下,依据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用市场化的方法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既与自谋职业的技能培训相关,又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技能培训相关,更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相关。(2)建立培训账户。不仅对应该参加培训或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登记造册,而且按参加培训者的需求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希望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3)做到重心下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又对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既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又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4)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培训与就业组织,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架桥铺路,起到衔接、协调的结合作用,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与调节,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既以市场为导向,又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关注留守农民、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着力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为此,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大局,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管理水平,重构核心价值,优化专业设置,实施名优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并积极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这样,才能使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但必须强调:同步绝不是坐等或滞后,而是要用创新精神去追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参考文献:

[1]汪欢,唐林修.直面问题:“后危机”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对策[J].职教通讯,2010(5):36-40.

篇5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现代产业体系的出现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动关系。当前,世界各国及地区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以新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而现代产业体系则正是其重要的载体。湖南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发展快,极大地促进了省域经济迅猛提升,在充当“中部崛起”领跑者的同时,又迎来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契机,加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然,对二者藕合机理研究迫在眉睫。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机理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动态匹配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目标匹配

新型城镇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己经进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产业体系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已成为地区之间相互竞争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为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相应的数量标识。

(二)结构匹配

在产业结构方面,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在眉睫,而在这些过程中现代产业体系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前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的战略,注重以产量和产值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靠高积累和高投资。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额中比重持续上升,对于提高物质生产领域的效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有着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集群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三)制度匹配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调控体系。政府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系统的干预往往会收到市场机制难以达到的效果。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社会和经济改革措施及干预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可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二、湖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竞争力、创新力等的涌现,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讲,目前两者匹配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制约因素:

(一)原有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工业发展现状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的物质基础,较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加速二者的匹配发展。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总体薄弱,各市(州)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发展不一。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0.45%提高到2012年的46.65%。2012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3097.06万人。但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30%和65%的城镇人口,创造了约42.4%和78.5%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他市(州)差距明显,这些地区极低的工业基础水平加大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更制约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匹配发展。

(二)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是导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滞后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随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技术、物资等能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既严重阻碍着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又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实现。

(三)区位和交通设施制约

韦伯在其1909年就提出的工业区位论中指出: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三个因素是影响工业分布的一般区位因子。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南接两广,北连湖北,西临川贵渝,东毗江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东南西三面环山,山地和丘陵面积为16.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9.7%。封闭区位限制了交通发展,交通又制约了经济发展,湖南成为了“中部塌陷”的六个省份之一,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

三、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根据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匹配发展情况,我们把湖南省区域划分为以下级别:一级区域(长沙)――高水平匹配;二级区域(株洲、湘潭)――磨合发展;三级区域(衡阳、岳阳)――颉颃发展;四级区域(郴州、常德、娄底)――低水平发展;五级区域(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萌芽地区。

(一)一、二级区域构建核心增长级

核心增长极的构建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关键。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集群基地建设把握“中部崛起”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产业聚集基础平台;加强三市的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合力,构建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三、四级区域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

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基础。三、四级区域积极开展对接招商,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衡阳、岳阳、常德、娄底、郴州五市产业集群发展已具规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五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需积极开展对接招商,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来改造和升级原有产业,以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藕合联动发展。

(三)五级区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动态匹配的必要措施。五级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湘西、永州、益阳、怀化、邵阳、张家界六市(州)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一是抓好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公共要素的建设;二是依托劳动力资源和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依托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创新,2012,(5).

[2]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

[3]张万春.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刘刚:(1982-),男,汉族,湖南益阳人,讲师,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管理。

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提升优质服务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供应关系千家万户,电力行业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对电力供应、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率成为了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

坚强的电网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开展优质服务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健康水平的逐步提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更应着重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四新”技术应用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紧紧围绕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先导,促进优质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这一主线,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激励创新为手段,加快科技进步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为县域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县级供电企业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政府中心工作为先,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作为中国橡塑管业基地、中国(广川)铁塔制造基地和中国叉车货叉生产基地,近年来,景县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大型工业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给当地供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全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拓展电力市场的“双赢”局面,景县供电局长期致力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电网装备的技术水平,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十一五”期间,该局全面推广应用输、变、配电工程典型设计,累计投入资金13486万元用于电网建设。全县14座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五遥”功能与双电源供电,满足了N-1运行要求;10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变电站综自保护率、有载调压率、35千伏线路硅橡胶绝缘子使用率、节能型主变与配变应用率均达到100%。电网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电网输送能力和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为县域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服务“三农”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电力是基础产业,农业要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善,充足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是前提。

近年来,景县供电局深入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电网建设上向农村倾斜,全力打造坚强农网。该局在为新农村提供安全、经济、充足电能的同时也将诚心、真心、热心的服务送入农村的千家万户。一是诚心服务农村。国家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来,景县供电局围绕“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坚强电网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投资1700余万元实施了农村电气化建设,对全部涉及的高低压线路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缺陷并进行了整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能源保障和动力,促进了乡镇、村及个体经济等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了乡村统筹协调发展。二是真心服务农民。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户均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客户端电压过低,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秩序。景县供电局因势利导,科学决策,积极与县委、政府协调沟通,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农村低压电网治理工作机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600个村、1009个台区的低压电网改造任务。共延伸低压线路17.84千米,安装二、三级漏保101000余块,先后有94000余户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三是热心服务农业。为有效解决农民浇地用电难、费用高这样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景县供电局下大力度组织实施了“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目前该局已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全县8431眼深浅井的磁卡表改造任务。“户户持卡”率达到了100%。农业排灌用电设施的全面改造在抗旱保春灌、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大“四新”技术应用,提升居民用电优质服务水平

农电系统加大“四新”技术应用,是从服务广大用电客户出发,解决农电管理和发展中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县级供电企业要一改习惯思维,以科技进步为引领,积极探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智能化电网发展趋势,应用科技成果,提升居民用电优质服务水平。县级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开展配网绝缘化、自动化改造;推广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建设智能台区;全面优化电压无功补偿等科技手段,来有效提升居民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小城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u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farmland land use efficiency low, and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prov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benefit farmers, therefor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build a divers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ck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owerful combination.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在农村的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小城镇建设中只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规模扩大,农业就业人口减少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都大于70%,甚至有些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以上,目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26.41%发展至2011年已达51.27%,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从1990年60.1%下降到2010年36.7%,相比之下,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处于增长趋势,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数比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按当前的增减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再不断缩减,农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1.2 农地用地效益低

面对如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于土地规划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小城镇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但有些地区却呈现出成片农地抛荒、农地工用等现象,从表面上看,城镇化为耕地创造了良方,因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快了土地的集约,但由于小城镇发展本身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而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政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撤并,盲目改造中,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还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征[1]。被转移到规划住地的农民失去了农业种植机会,部分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农民工,但仍有大部分劳力被闲置,小城镇建设中农地如何有效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一大困境。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力求在科技对接平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效益最大化,以全面支撑小城镇建设。

2.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小城镇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和渐进的工作。小城镇建设中农民收入来源低、生产力不发达,农业逐渐萎缩等问题的突出,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农业问题仍需要大力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要求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产品需求上能有效的提高产量,使小城镇发展更加快速。

2.2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将有大量的农田,这些农地除了部分被规划用到工业上,还将有部分仍为农业所用,但从多个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这些农田常被闲置着。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应该有效的利用农地,以实现农地效益最大化,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现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在形成的城镇空间中,有利用农产品的供给需求量的统一,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聚集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小城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

3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乏平台效应,容易产生短期化、缺乏规范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除了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良性机制应是一个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也是搭建起企业、市场机制及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

3.1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助推小城镇建设

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能够助推小城镇建设发展,这就要求这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交流,还应时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尤其是向小城镇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机构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3.2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作为支撑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作用的实现。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在现代农业科技对接组织体系中,政府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负责监督,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而企业和农民则是这个体系的两端,中间的机构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和高校以及其他的机构构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模式对接机制中,能有效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限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小城镇建设。

3.3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当前小城镇建设的深入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对接形式中要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界定,改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知识陈旧,有计划地吸引一些青年,尤其是高校人才到小城镇,建设一批强有力的潜力股青年群体,使得在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求全面地、系统地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并达到支撑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3.4 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就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建多元化的对接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益。(1)开展网络24小时服务,既可以咨询各种科技信息,又可以提供其他企业的投资意向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在一些示范基地中,适当开展一些农民咨询为主的信息咨询室,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提供实际的交易运作形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共建政府+农民+龙头企业的三赢。(3)对于那些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还需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发展农民、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建立专业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4)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站进行整合,根据小城镇布局,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建立专业服务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5)发挥小城镇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资金与政策扶持的构建,实现民间自治组织管理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突破现有模式中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将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的农业产业输送更好的技术和成果,提升小城镇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以科技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转化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引导和支持下,以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良性机制的集合体的服务体系来连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小城镇,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得以运用,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

篇8

关键词:城镇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塑造

城镇建设的文化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代表着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形象,决定着该地区文化形象的选择和走向。雷山民族历史厚重淳朴,民族文化璀璨多彩,其中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雷山县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 “旅游强县、工业促县、城镇带县”的战略目标。城镇建设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着力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致力于营造独具雷山民族特色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雷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雷山县城镇建设规划中的文化定位

一个城镇文化形象的基本要素有城镇建筑文化、城镇自然文化、城镇公共文化、城镇制度文化与城镇精神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构成了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一)雷山城镇建设的民族特色考量

雷山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是在雷山城镇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认真考量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科学定位。雷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其苗族建设、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二)雷山城镇规划的精品建设理念

在雷山县小城镇建设中将民族建设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科学定位、超前谋划,以打造精品旅游城镇为主线,结合雷山县中心城镇空间小、平地少的特点以及建设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的目标,城镇建设突出体现精细化、民族化的特点,将雷山建设成为“体现自然山水风光和苗族特色风格为一体的休闲宜居县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具有风格差异的世界级苗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休闲服务型低碳旅游县。

二、雷山县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经验探析

雷山资源丰富,文化厚重,其辖区内苗族支系的文化特征各有差异,因此必须要有一系列包括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参数组成指标体系,并用科学的建构方法,才能够塑造出符合本地地理与历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镇文化形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编制先行原则

随着雷山新城区的不断拓展,县城区域发展空间缩小,土地制约愈发明显。在有限的空间内,要想实现集约发展,产生最大效益,规划必须走在前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雷山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实施第四轮局部修改;加强对县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紧实施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西江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上郎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现代化标准原则

雷山立足城镇建设的文化定位,在进行民族文化形象设计时,仍然坚持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改造或发展,悉心搜集和研究现代化城市的功能经验,避开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用战略眼光和现代化意识做好总体规划布局,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城市化、管理规范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标准指导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三)坚持传统文化个性特色原则

个性是城镇形象塑造的生命,没有个性的城镇就没有生命力。雷山的城镇建设从平面布置、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展现出独具地方文化内涵的个性特点,力求突出唯一性、规模化、排他性的城镇景观效果,充分体现黔东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品位和特色,塑造雷山特色旅游县城的独特风格。

(四)坚持软文化空间原则

塑造城镇建设文化形象,除了硬环境建设,还必须要有软文化空间。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城镇建设文化空间,属于静态的外观文化空间结构。这种静态的文化空间还包括属于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这是一个城镇建设文化形象的精神、风情的动态体现和象征。

三、雷山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不足之处

雷山的城镇建设发展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距离现代化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整体功能弱化

雷山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一定加强,但受自然、生态、地理、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条件的制约,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水、电、路、通讯发展滞后,部分基础设施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城镇功能被弱化,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事业发展进程。

(二)城镇规模局促,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雷山县域经济总量小、城镇规模局促、城镇化水平、工业化程度低,发展空间受机制不活、人才缺乏、用地有限、环境欠优等要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对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比较有限,城镇化发展后劲较乏力。

四、促进民族地区城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规划,科学发展

在民族地区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强调科学性,要通过对当地城镇的特质、规模、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作好城镇规划建设的准确定位,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从当地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民族传统、经济实力、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编制符合当地城镇建设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体现、保护、传承和弘扬,通过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文化特色城镇。

(二)加强建设,完善功能

要通过加强城镇综合管网系统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治理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城镇系统功能,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来提升城镇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五、结语

城镇规划建设中民族文化特色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系统设计,更在于对特色形象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发动全民参与,开展全面工作,并借助多种活动和传媒的力量,全面构筑城镇独具特色的优良形象。同时,要在城镇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城镇文化精神的培育,这需要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讨论,有关部门对城镇文化资源的深入调查,建立专门班子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形象定位和在对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确认的基础上,精心发掘、精密策划,科学论证,逐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特色城镇建设的共识,真正成为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城镇民族文化个性,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涂在齐・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理论月刊》,1998年第2期。

篇9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建设;生态;改革

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无法改变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

深刻认识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农村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中心,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以确保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城镇化建设一定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的蔓延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在发展中一定要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持续发展的主体正是城镇化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只有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建设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城镇。

二、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

转变农村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城镇化,我们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居民的自由流动。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自由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做好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让广大农村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是每一个乡镇建设所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突破传统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发展的科学模式,合理统筹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构筑城建投融资平台。组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多方筹资,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上级有关单位的支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各项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交通、公路、建设、水利、民政等部门进行申请,包括国债、专项补助、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合作资金等多项资金支持。三是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设立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城镇环保专项资金、城镇防洪保安专项资金,将土地出让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镇、特色示范镇建设适当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四是大力招商引资。多方宣传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住房、文化娱乐设施、公共基础及建设等的开发建设。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通过认捐、捐赠和单位、个人投资的办法,解决城镇建设的点点滴滴。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一是要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做好城镇建设项目工程规划的实施方案,做细、做实工程的经费预算,努力降低工程成本。二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对相关设备、材料和劳务实行政府采购,以保证设备和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三是建立资金运行报告制度、抽查制度、执行验收审计制度,加强对城镇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五是巩固成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理顺体制,推进资源整合,创新资金筹措机制。

四、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

城镇建设不是多建设几所高楼,不是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而是要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在大视野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善于管理和经营,能够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个性化城镇。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全乡、全县的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设计规划,将自我的发展融入到整个县的发展中,融入到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这样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在农村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城镇建设中不仅尽可能的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也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同时要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在城镇化建设中就立足自身特色,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科技建设上都以自身特色为中心做文章。

五、 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一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互促互动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业文明、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城镇文明。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要把城镇化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不可否认会极大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也会带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有自身特色,而且也离不开农业。农村城镇化只有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才会有基础,才会有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要把城镇化建设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要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要把城镇化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的必由之路。发展乡镇企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上水平,有特色,从而使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并且成为商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成为农村居民生活、娱乐、收入和消费的家园。五要把城镇化建设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一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城镇化过程相伴随的是资源的大量需求,无论再生资源或者是不再是资源都是宝贵的财富,无论对全国的城镇化过程还是单个城镇的发展,我们都必须遵循这两类资源的约束,做到节约型城镇建设。十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镇化建设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勇等: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篇10

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改善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结合国家大力宣扬的城镇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治政策,在城镇化建设上大刀阔斧的开展建设发展,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改变落后农村面貌的必然发展要求。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带动着农村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核心上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对农村周围经济产业的带动能力,以及聚焦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

1.1我国城镇化建设重大经济意义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当代经济发展大趋势下的必然发展形式,满足了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经济结构发展需求。为了带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众多人口就业问题,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当下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有利手段。为了实现广大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在国务院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经济重要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城镇化的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绝对性的积极影响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也不断随之整改、变更,为了迎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和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面对经济发展结构做出新变化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成为了扩大我国经济增长内需的长久动力核心;成为了我国经济实现更快、更稳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成为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引擎。所以说,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更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细化我国城镇化建设重大经济意义,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中最长期也是最稳定的经济战略核心,为我国经济实现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动力源泉。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中的转移,并且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大幅度带动了城镇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涌入对城镇发展的进一步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设施建设、经济大规模投资建设等。城市化建设不仅能够拉动经济消费,还提高了经济投资规模。因此,城市化建设成为扩大我国经济内需的必然性发展之路。其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结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有效地将我国农村中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成功转入城镇,解决了城乡发展的经济差距,改革多年的三农问题也有了本质上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时,想要加强城镇化的发展能力,只有城镇化建设规模足够强大,才可以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其三: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促进产业、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开发聚合点。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产业中的二三产业都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性: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第二产业工业化的繁荣发展;因为城镇化建设中自身具备的强大聚合能力,集聚了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发展;城镇化建设在根本上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合理的城镇布局分配,协调了城乡的发展,在彼此带动牵引过程中,创造了更大、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其四:城镇化建设,科学地改变了乡村的生活方式,为经济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升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城镇化建设的产业聚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产业结构上,还体现在大量的技术人才与现代化科学性信息技术文化的聚焦,为城镇化建设发展增强了决定性的市场竞争力。

1.2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梗概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局势。在国家政策大力带动之下,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呈现白热化发展,城镇的生活、发展功能也与日俱增,为未来城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推进,逐渐开始形成了具有一定城市规模的人源、物源、资金源的聚合中心,增强了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我国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来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主要呈现:1)建设发展速度快;2)建设不具规模;3)建设支撑力不足三大特点。

2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路关系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国家历史经济基础、科技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时间、发展政策、人口数量、经济人均占有量等等。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实现我国经济走向更快、更稳的发展策略,便是解决城镇化发展建设。在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下,城市化建设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2.1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论证

1975年,美国诺瑟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路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正向发展关系。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与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种S型曲线关系,即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强,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上述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这种密切相关性,说明了在发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城镇化建设进程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效益,忽略科学性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大禁忌。判断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保持平衡发展关系,具体观察我国各大城镇化建设规模成果,可以清晰看到二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如果城镇化建设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这种城镇化建设就是健康的城镇化建设。否则,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高于我国经济发展,导致了过度化的城镇化建设,大批量农村人口纷纷涌进城镇,最终会造成严重的城市容积率负担,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大、城市就业难、污染破坏大等诸多不良后果;城镇化建设发展低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时,又会造成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2.2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阶段

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充足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一片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能力水平处在较高层次时,其连带的经济生产要素集中程度也会相对较集中,经济发展效益也越高。同样,相反情况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慢、规模小,城乡经济落差程度大,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也会承受相应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迎合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扩大经济发展内需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果。城镇化建设直接带动了基建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产能过剩下的建材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在扩大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同时,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也将进一步加深。所以,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势必会带动起建筑领域的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建设发展配套的建设发展中,大大打开了对第二产业的经济带动力。并且,实现文化发展、交通发展、建筑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2.3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消费结构的转型

城镇化的建设是实现将亿万农民向城市市民的重大转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过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产生了绝对的影响力,继而产生了全新的消费模式,并实现了消费规模的大幅度提升。《2013-2017年中国在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经过城镇化建设后,农民的经济收入普遍出现了上升情势,并且,随着全国性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文化追求、休闲旅游、娱乐等享受型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真正实现了向现代型消费结构升级发展。

2.4城镇化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结构、资源配置上的优化职能

在我国经济发展之路上,长期存在经济结构发展失衡的严峻现象,特别是在我国产业发展比重上问题严重。作为超级农业大国的中国,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农业基础显得薄弱不堪,工业建设规模大但是实力落后,而城镇化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的不利局势,城镇化建设中超强的产业聚合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工业、服务业、产品生产业的平衡发展结构。同时,在促进经济结构平衡发展之外,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配置上的优化职能,非常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使了经济的高效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未来城镇化建设发展意见

推动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带来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3.1强化城镇化建设的认识能力

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是承接了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过程,是提高众多农民百姓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更是成为了党中央、国家政府中十分重视的发展对象。早在2000年,我国政府就看到了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经济地位,随即,颁发了《关于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书》,至此,城镇化建设开始了全面的发展,05年党中央全体十六大会议中正式通过了“十一五”建议,要求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为此充分的认识我国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

3.2明确城镇化建设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科学、明确的城镇化建设指导方向,提高了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与建设质量,实现全面的健康城镇化建设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3加强管理实现节约友好型城镇化建设

21世纪是对经济发展要求资源节能、绿色环保的时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时刻做到以环保施工、科学发展为核心。依法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任何具有潜在风险性的生态破坏行为,做好第一时间的制止和拯救工作,城镇化建设发展可以进行二次施工,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规避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建设发展行为,妥善管理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为我国铺设出一条资源节约、友好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篇11

关键词:城镇建设;管理原则;误区;管理建议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s, urbanization has briefly outlines three aspects misunderstandings,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 mis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我国城镇建设管理原则

1.1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

在做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时应该尽量保留现有资源在农村、景观、自然形态、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防止出现盲目的改造农村农民公寓的现象,盲目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将会毁灭村庄、位置、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有机共生的关系。

1.2坚持功能和空间的有机混合

乡村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和空间组合是一种有效率的存在。例如猪、家禽必须在农房散养,只有这样才更加适合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如果盲目的按照城镇之中集中喂养的模式来改变农村,必然会改变当地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应该尊重传统育种模式和“拾遗补缺”式的优化,而不是根据城市“一起”模式将从头再来。从种植业来看,所有农作物栽培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农田、水和作物),一个指定的时间(气候类型、季节、病虫害、周期),为了特定的目的(有一种需要或特定的交易对象)。尽管有这些特殊机械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城镇经济的发展,这是以工业化的方式来发展农业,从长远上来讲这是对城镇自然环境的破坏。

1.3保持乡村生态循环

农村居民在生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的良好的环境,保持清洁的水、土、良好的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城镇规划。它也将第一个成为农民的需求,正在被吸引到国家旅游,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农村的农民在资源的供给能力、农业农村生态共处能力和废物吸收分解是如此的城镇规划必须更多地关注“生态能力”。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农民的生存之本,它与城市的情况不同。这个城市是通过科技和工程是一种人工复合改性的生态环境,通过农村、农业是保持和保护的方式维持共生的人类和生态环境。

2.推动城镇化应避免哪些误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中小型城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快速的发展起来。城镇化的发展除了要坚持好保护生态农村特色、坚持功能空间结合以及保持乡村生态循环的三大重要原则外,还要提前认知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误区。以下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避免以下三个误区,仅供参考。

误区一:以土地城镇化代替人口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为了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土地硬化,建成区面积增加”的城镇化模式作区分,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过去几十年,各地政府普遍存在着“土地财政”的现象,通过土地融资,以摊大饼的方式推动城市化,这一过程构成了过去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城市建成区扩大了,但失地农民及进城农民工却未实现市民化,城市政府并没有解决进城农民的福利保障待遇。简单来说,土地城镇化给政府带来收入,但人口城镇化却意味着政府要拿出一大笔资金来让进城农民工及失地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出于财政考量,部分地方政府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动力不足。现阶段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将地方政府从以往单纯土地城镇化的道路上拉回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上来。

误区二:以现有城区现代化代替城乡统筹城镇化

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从本质上说是城市文明不断在城市生长、并不断辐射小城镇及农村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是中心城区单方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小城镇及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在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体制、且城市政府机构基本放在中心城区的情况下,城镇化就演变成中心城区单方面的现代化,城市的楼越盖越高,马路越来越宽,设施越来越先进,而部分小城镇及农村则逐步衰落,越来越失去生产生活的吸引力。

当前,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并不愿意务农,他们更希望住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镇,即“返乡不返农”,这给加快小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小城镇能够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在优化布局中打造更多有活力的小城镇,并通过农业现代化解放农村人口,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让更多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

误区三:以生搬硬套的城镇化代替因地制宜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不同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不一样,有的地区资源及生态条件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要求,对于这样的地区,盲目的造城运动,带来的只能是一个个空城。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旅游业,那就不能忽视自己的优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引进工业项目。

以广东地区为例,珠三角地区通过扩权强镇,增强中小城镇实力,从而提升珠三角地区发展质量;粤东西北地区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高经济总量,释放两翼地区后发优势。发展阶段不同,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城镇化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需要认准这一点,并通过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当前,惠州正在加快扩容提质建设,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扩容提质,重在提质”,这里的“提质”不仅仅是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质量、不仅仅是提高城市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提高所有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小城镇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这也正是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3.对城镇建设管理的建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增加城镇建设与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城镇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县还活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和对策。

篇1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协调 农业 集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3.深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产权流转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明确城乡土地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切实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赔偿对象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公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须以产业为依托,产业聚集的建设用地也需要从农村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建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保障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合法、增值。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农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231)。本论文为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2] 杨迅周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3] 谭爱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9)

[4] 黄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5]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5)

篇1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小城镇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243-02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破解新形势下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实践课题。基于在对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小城镇经济建设实地调研,提出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黑龙江省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充分认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一体化进程的普遍规律。2012年9月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发展的大问题。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化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最大特点是集聚经济效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可带来土地的节约,而且农村人口的转移有利于土地在农民手中适度流转集中,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破解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具有根本性作用。

“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城镇化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标志,中国大陆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取得重大成就,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提高到2012年的52.6%,城镇化在中国经济总体格局中地位重要、意义深远、空间巨大。城镇化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政治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并把城镇化战略作为新一年里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这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小城镇经济发展已成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集散地和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基地,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提高我省农村城市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和农业服务业的转移。加快黑龙江省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推进我省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缩小黑龙江省城乡发展差距、建设富强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幸福龙江的有效载体。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凝聚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各方合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党委、政府充分依托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全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整体环境水平,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工作。爱辉镇成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第二批示范镇、黑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镇和爱辉区“三镇两乡十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还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村镇、优美乡镇、大遗址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2012年爱辉镇实施了“农牧立镇、旅游兴镇、引资强镇、和谐建镇”四项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发展旅游经济,从而促进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步伐,繁荣了地方经济。但是,爱辉小城镇经济发展中仍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主导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的资金匮乏和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政府对小城镇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履行,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等,贯彻落实党的十政治报告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全省整乡(镇)推进城镇化工作现场会精神,加快小城镇经济建设步伐,有效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小城镇经济建设工作力度。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密切联系各有关部门,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齐心协力全面推进小城镇经济建设。坚持完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规总体规划。还要把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培育小城镇特色经济,为小城镇发展积蓄后劲。我省各乡镇由于在自然资源、地理交通区位、经济发展基础以及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确定小城镇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时,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3.加快城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涉及到城镇化的质量,也是保证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城镇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不仅要加大力度,还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全面做好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给排水、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商业、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尽最大可能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二次破坏。

4.构建多渠道多方式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筹措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资本投入小城镇开发。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项目,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小城镇贷款的力度。

5.加快场镇合作共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场镇共建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不断扩大场镇共建成果,继续与农场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合作共建,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共享。

6.制定优惠政策,消除不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社保和就业等方面均应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大胆探索已进镇落户的农民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在农民原宅基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并实施复垦的前提下,可对农民进镇购房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降低农民进镇购房的成本;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对进城落户之后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地的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与其他城镇居民一视同仁。

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经济发展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进黑龙江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的美好远景。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N].京华时报,2012-09-26.

[3] 坚持稳中求进 奋力扎实开局[N].人民日报,2012-12-16.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N].新京报,2012-12-17.

[5] 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绿色焦点)——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N].人民日报,2013-01-05.

[6] 陈文魁.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

篇14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干部教育培训; 学员论坛; 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3-0090-06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 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的目标,[2] 并将新型城镇化作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013年3月20日,陕西省行政学院2013年春季县级政府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论坛在学员研讨室举行,本次研讨以“积极稳妥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受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委派,省政府副秘书长、长期研究我省城镇化的知名专家张光进亲临论坛会场,与学员一起进行讨论;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培仓、副院长张贵孝等参与论坛。大家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陕西城镇化在各地的实践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的含义是什么?这是讨论的焦点。学员们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张光进指出,城镇化在中国的进程是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推进的,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3]

学员们形成了一致共识,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宁陕县副县长孙坤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吴繁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政策创新,不仅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和城区生态环境改善这些硬件建设,更涉及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强调了李克强总理对城镇化的指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新型城镇化绝不是旧式城镇化的升级版和“鬼城”的初级版,其核心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黄陵县副县长张俊峰认为,城镇化说到底是进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要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农村转移人口不仅能在城镇就业和定居,还能实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待遇,尤其是

要改革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政策、资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政治权利,让进城农民在城镇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融入城镇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相比,内涵更加丰富,对城镇化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张贵孝教授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产业支持的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的城镇化,是生态良好的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的城镇化。在此基础上,学员们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拓展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一)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

张贵孝教授重申了十八大报告对“四化”协同发展的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旬邑县副县长王永刚认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民以食为天”,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进城和粮食生产的矛盾,所以农业必须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也需要工业和城镇的反哺、辐射和带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物质、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带动工业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因此,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和不可持续的状态。四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良性互动,是互为支撑的有机统一。  (二)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的集约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铜川市王益区副区长李云耀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城镇的内涵式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粗放占用土地,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去铜川市的发展主要依靠“黑色产业”——煤带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型城镇化的号召下,王益区转变发展理念以“绿色产业”引领发展,主要从事现代陶瓷、食品加工等污染少、消耗低的工业。他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摒弃过去轻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防止透支环境红利,走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道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合理调整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更要为下代人、世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发展留有空间,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城乡发展一体化。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吴繁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直至消失,实现城乡融合,从根本上淡化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转变过去“重城轻乡”、“城乡分治”的治理思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新型城镇化是多元形态和特色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发展的多元形态,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彬县副县长杨小平认为,我省关中、陕北、陕南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衡,未来城市发展承载能力不同,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发展新型城镇化时不能强调一致性和同步性,只能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坚持多元形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和多样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特色立镇、特色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的发展。

三、陕西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西部大

开发实施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陕西省城镇化率达到50.02%,比2011年提高2.72%,提升速度全国领先。陕西不仅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城镇化的质量也在提升,各地在加快建设新区、改造老区、整合镇域社区等方面成效显著。陕北陕南的扶贫移民和避灾搬迁工程有序推进,与之相应的就业、医疗和社保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

(一)城乡一体,规划引镇

学员们一致认为,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旬邑县副县长王永刚介绍了旬邑县的经验。旬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引作用,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全域旬邑”的理念,编制了《旬邑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6个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全域旬邑”的规划体系,保证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推进。旬邑县围绕构建以“县城—乡镇驻地—中心村”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形成全覆盖的现代化、网络型城镇村体系,促使小村向中心村集中、中心村向社区转化、社区向城镇发展。旬邑重视中心镇的规划和发展,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原有的17个乡镇合并为11个镇、3个社区。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旬邑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因地制宜,特色兴镇

陕西省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禀赋不同、历史传统也各有千秋,各县从实际出发,挖掘所在地区的发展资源,开拓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凤翔县副县长戴慧萍介绍,凤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思路,实施紫荆山新城工业主导型、柳林镇中心城镇带动型、城关镇三产服务带动型、横水镇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一城三镇”率先突破战略。近三年,全县农民进城落户人数达到25800人。宁陕县副县长孙坤分享了“皇冠模式”。皇冠镇是一个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小集镇,近年来皇冠镇以立足资源招商为突破,借助企业发展乡镇,并且围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权置换,企业把居住在深山的农民引进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倍。几年间,镇域建设面积增长2.5倍,集镇人口增长了4倍多。

(三)公共服务,民生稳镇

新型城镇化扭转了过去重物不重人的思想,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陕西各县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目标,在进城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保方面都做了有益探索。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神木县和府谷县在民生建设方面尤为突出。府谷县副县长杨培林介绍了府谷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成果。近年来府谷围绕打造“幸福府谷”的目标,已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共26200套,可容纳7.2万人。在医改方面,推行“双补双管四结合”的模式,不仅建成了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还启动了对困难患者的二次救助工作,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困难的问题。宁陕县副县长孙坤介绍,2012年宁陕县全县实现15年免费教育,这对于地处秦巴山区、县财政收入只有5300万的县城是大胆的举措,也是向新型城镇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四)招商引资,产业强镇

学员们一致认为,产业兴镇、产业强镇,镇域发展最终如何,关键之一在于产业的支撑。榆林市榆阳区副区长薛建文提到:“产业兴、镇域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结构层次,壮大城镇产业实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与城镇增容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榆阳区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树立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小城镇的理念,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壮大,以市场经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在榆阳区南部建成以镇川、鱼河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型城镇;北部建成以牛家梁、金鸡滩为中心的能源化工型城镇,西部建成以巴拉素、红石桥为中心的煤化学工业型城镇及以芹河、小纪汗为中心的三产服务型城镇和能源化工后勤保障基地;西北部建成以马合为中心的农畜产品加工贸易型城镇;东部建成以麻黄梁为中心的农畜产品和载能工业区保障供应型城镇。

四、陕西城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当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的质量?这就需要对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及时纠偏,走一条更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张光进指出: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如: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部分城镇过分注重经营城市,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等。学员们根据所在县市区的实际,各抒己见,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城镇规划体系尚不健全

大部分学员反映,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不完善,规划审批、许可随意性大,规划审批后期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乱建乱占滥开发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城镇整体建设水平及规划落实。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如何解决规划的过渡和衔接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康市汉阴县副县长王昭指出,目前,不少地方对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节约集约型城镇建设、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认为,在城镇的发展规划中,通常由市级规划院来实施,但是由于规划院本身的规模有限,加上各地城镇化浪潮蜂拥而至,导致规划院产出远远跟不上规划的需求,造成规划项目雷同以及规划与当地情况不符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由镇长书记自己规划,城镇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蒲城县副县长赵晓军表示,部分地区还存在不按照规划,盲目开发建设的现象。目前,部分地区虽然有推进城镇化的专门的规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与规划相去甚远,随意改变规划;另一些地方,则由于领导换届,导致规划的实施缺乏连续性,不仅造成城镇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目前,相当数量的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受县域经济发展所限,城镇功能分区不明显,产业发展较慢,作为城镇化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商州区副区长明道煜认为,部分地区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的道路、楼宇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但现有城镇中实力雄厚且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少,中小企业发展落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对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业带动和就业牵引能力不强。多数小城镇立足地方资源的特色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民“被城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良性互动。但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尤其对陕南地区来说,移民避灾工程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无法解决搬迁移民生计就业问题,造成政府的安置房已经建成,但农民搬迁意愿不强烈,因此形成空城、睡城。

(三)城镇吸聚和承载能力不强

总体上,我省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功能弱,镇区商贸流通、休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城镇发展较农村没有明显优势,所以农民不愿意进城落户,这影响了城镇化的速度。另一方面,大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也无法取得城市户籍,同时,农民工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而失业,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原有经济基础的薄弱,会使农民工重新陷入贫困。华县副县长张旭认为,我省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镇区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聚能力差,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具备学习、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城市管理和规划人才。在实际中,由于城镇的生活条件与城市存在差距,及城镇化发展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不足,导致发展小城镇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但由于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较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而无法在城市立足。

(四)发展小城镇的体制障碍较多

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的两道关键门槛。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认为,目前一系列制度安排把“人”和“地”割裂开,导致在土地资源普遍稀缺的情况下,部分城镇人均建成区面积过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这种模式虽然能推动城镇建设,但却造成了农村、农业和农民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带动和补偿,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的结构。此外,部分地区的土地指标审批困难,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导致城镇发展有项目没土地的矛盾很突出。兴平市副市长安建礼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问题仍然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障碍。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及就业制度仍然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痕迹,进城农民无法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各项社会福利,造成部分农民工返乡返贫的局面,也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脚步。

五、陕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

新型城镇化最终就是要转变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缩小城乡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最终是把原来的“村”转变为新型的“城”或“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在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落实,逐步完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

一个良好的分层次发展的规划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以“全域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认为,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周梅青提出全省统一规划的建议,以全省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指导各地区(县),修订完善地方城镇化一体化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西安市雁塔区副区长张秦提出,科学的规划还包括规划城镇内部的结构,使城镇内部的生活区、工作区、生态区等主要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方便居民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要创新城镇化的“经营”理念。把经营城市作为加快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坚持“以城养城”,全面激发城镇发展活力。阎良区副区长权利军认为,要用“经营”的理念编制规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增加县级转移支付非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赋予城镇一级政府较完善的财政权限,增强镇办财政投入积极性。要发挥城投公司的作用,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城建融资体制。

(二)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强化其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必须统筹好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山阳县副县长赵水利认为,城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同时不断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近年来,山阳县按照“盘活钒业、做强药业、开发镁金、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佳县副调研员雷文耀以工业园区带动城镇发展的榆佳工业园模式为例,提出要走“园区化、集聚化”产业发展道路。礼泉县副县长蒋萍介绍了美国等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认为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发达地区对接,引进大企业的产业转移,让大企业参与城镇的建设。乾县副县长师虎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现代农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农业为城镇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稳定的农产业,也是城镇工业品的消费市场。宁陕县副县长孙坤介绍了宁陕农业专业化的做法:以秦南食用菌、龙泉大鲵等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宁陕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以凯迪生物质能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抗肿瘤原药生产项目为龙头的新医药产业,以县域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健康食品产业等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工业经济

持续增长,反哺农业。铜川市印台区副区长付高峰认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城镇化建设要顺应这一趋势,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三)完善城镇自身功能,实现人的城镇化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内在质量的集中体现。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吸引更多的人到城镇生活、工作,能够留得下、过得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兴平市副市长安建礼认为,首先应加快保障房建设。住房是满足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之一,是满足人们到城镇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要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另外要将保障房建设与棚户区的改造相结合,提升城镇承载力。黄陵县副县长张俊峰认为,除了城镇内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要通过大力改善农村公路的状况,加速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速度。合阳县副县长郭宁安认为,新型城镇是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有必要加强对人生存环境的改造。一是要抓好绿化建设。把城镇真正建成绿树成荫、花草茂密的适宜人居的城镇和乡村社区;二是建设老城区垃圾填埋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城镇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同志在2012年8月举办的“全省市县领导干部生态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城镇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城镇管理模式,理顺管理机制,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各市县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进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逐步将数字化网格终端延伸到街道、社区,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城市管理精细化达到更高水平。” [4]洛南县副县长吴爱武提出通过城区“日巡、周查、月比”和集镇“旬治、月查、季比”管理机制,下大力气改善城镇环境面貌,努力提升城镇品位。蒲城县副县长赵晓军提出,要加强对城镇化中新型社区的管理。新社区可设立综合服务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管理模式,对社区居民进行管理和服务。渭南市澄城县副县长薛颖指出,精细化管理尤其要注重对人的管理,对于进城农民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教育、养老、就业、学习要区别对待,增强进城农民对城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西安市莲湖区副区长李岁会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大量“城中村”,但由于身份和职业的差别,导致村民和城镇居民在心理上存在巨大差异。要培育城市居民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舆论宣传上积极传递平等、关爱和尊重的现代城市文明,真正使进城农民对城镇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在心理上融入城镇生活。

六、促进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任何社会形态都无法逾越。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改革和创新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工进城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着手,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制度障碍。[5]

(一)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就是让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社会身份。淳化县副县长赵威建议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建立起按就业地进行登记的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工自由迁徙的权利。赵威还进一步提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西安市临潼区副区长邹林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必须启动户籍改革,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统一政策导向,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剥离附加于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回归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权是农民最关键最核心的权利所在。革命是因为土地,改革开放发端于土地,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更离不开土地。土地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明确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和经营权。

西乡县副县长陈敏提出,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但目前的土地征用办法,可能会导致进城农民工失去土地这个基本保障。政府的重点在于通过产权的有效分割和清晰界定,赋予农民包括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在内的完整的土地权利。他还提出对于进城民工的补偿可以实行“一次补偿”或“细水长流”,由农民自由选择。这样的好处在于,农民可以“带资进城”,有创业的起步资金,以创业带动就业;也解决了部分农民年老回到农村的养老问题。同时,还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比如实行“宅基地换房”,引导农民迁入城镇居住。宜川县副县长秦延辉指出,改革土地制度的同时也要规范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村庄整理,节约建设用地。在优先满足农村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将部分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

(三)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在城镇化过程中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而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的关键。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建议,根据对农民工家庭成员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和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县区政府要重视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搭建信息平台,让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建立起有效的对话。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进城民工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意愿,也大大提高了农民工进城的稳定性。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在于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绥德县副县长马飞云认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要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将更多财政收入投入到公共服务方面,才能不断满足城镇化过程中转移人员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尽快构建“普惠、均等、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赋予农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佛坪县副县长王骁伟提出,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尤其要格外注意“均等化”并非平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因地制宜地提供公共服务,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权益与利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08.

[2]赵乐际.推动科学发展 富裕三秦百姓 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05-07.

[3]中共中央.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r].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