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化商业模式范文

信息化商业模式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信息化商业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有利于提高社区商业环境和人员素质

社区信息化,必然要求用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设备,社区信息化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人员进行经常性地培训教育,使人员逐渐摒弃随心所欲的旧工作方式,处处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要求社区居民具备信息化的基本素质,同时对商业企业员工的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二)促进社区管理模式的变革

人们在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必然要应用到IT工程、企业流程再造等新理论对商业企业旧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革,使之具有简单化、平面化、并行化等特点,以满足信息系统的要求,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有效、高速的服务。

(三)有利于商业企业现代化经营和社区对外交流

几乎所有的社区商业企业都有心于建设社区的信息化,在社区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中,特别是intranet和extra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商业企业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环境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还使社区的对外交流更加便利,改善社区形象的同时还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四)商业模式创新对社区信息化的特殊意义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初级阶段,还属于工业经济社会,而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上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真正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确定了发展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迅速转型。实施信息化建设是社区实现这一转型的具体表现,在信息化为社区商业带来良好机遇的推动下,了解社区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社区信息化的挑战,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将是使我国社区商业实现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社区商业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后,对社区商业企业竞争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社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原因

经比较,国外社区实行社区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信息化的状况与我国相比,我国的社区商业模式促进信息化发展的障碍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模式管理和制度欠合理

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社区信息化的普遍困难,而且在将有限资金合理使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上,社区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社区将对信息化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投资在硬件设施上,而忽略了对配套软件的投入和对人员信息化操作的培训。软件方面资金投入的缺乏使得信息化的设备只是用于简单的文件和数据处理,在其它方面设备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化的效益根本无法体现,造成投资浪费。

(二)很多社区无法正确认识信息化

很多社区也盲目地扩大了信息化为社区商业所带来的效益,认为只要实现了信息化,就会有巨大的回报,社区商业企业的竞争力就一定能增强,经济效益就一定能提高,以为实现了信息化就等于实现了一切,这是完全错误的。

(三)很多社区商业企业缺乏信息化基础和复合型人才

由于社区没有太多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因此社区的管理类产品必须是便于使用的“简单式”产品,根本无法体现信息化的效益。这样,社区既缺乏信息化基础,又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直接影响了社区信息化进程,也阻碍了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三、基于社区信息化推动的商业模式战略创新

(一)创新商业模式的提出

针对现阶段社区商业企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本文提出建设社区BtoC电子商务的思路,即利用信息技术的电子平台,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集中发展电子商务。相对于目前广泛流行的电子商务概念,社区电子商务主要是在地域上加以限制,致力于在小范围区域内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BtoC电子商务模式。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社区BtoC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BtoC社区商业模式管理与运作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BtoC社区商业模式是一种运作管理技术,它能够使企业的活动范围从仅仅最佳的物流活动扩展为涵盖企业和社区的所有服务职能,如市场营销、配送服务等,所有这些职能都以最佳的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BtoC社区商业模式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扩展,其目的是将组织的物流职能和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使用的对等职能的物流部分进行合并或紧密联结,以便将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和外部社区顾客,或者第三方物流联盟合理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

第三,BtoC社区商业模式的实际应用是以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核心组织在一起的,包括顾客及时拿货,降低成本的方面,也包含利用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力量,以便在针对市场具体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第四,BtoC社区商业模式包括三个主要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信息流程。

因此,BtoC社区商业模式不仅仅是导入信息科技与网络,更重要的是必须从了解顾客需求及企业自身定位着手,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专注于核心业务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以供应链管理来拓展电子商务,重新定位企业在电子商务信息时代的策略与运作模式,才能获得成功。

四、优化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社区信息化的途径探讨

(一)整合现有商业和信息资源

BtoC社区商业模式主要适应于社区商业企业,基本局限于本社区内的情况,在原有商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将供应链上的本社区客户通过建立电子平台相互联系起来,优化原有的交易流程,在社区BtoC商业模式的各种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保证下,配合物流配送、外包解决方案、内容管理、网络商务等基础设施基础,改进原有商业企业与社区间的业务流程、促进企业与社区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顺畅。

(二)优化BtoC社区商业模式实施步骤

优化商业企业供应链的下游客户。通过合适的评价程序对客户进行评价,选择具有建立社区信息化能力的社区进行合作,保证供应链后端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顺畅。另外通过对下游客户的能力与信誉的评价,进行供应链整合,优化交易等衔接环节。保证以本企业为主的供应链系统的顺畅运行。

另外,还需优化商业企业内部供应链。使原有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孤岛联结起来,实现内部的集成和共享,以配合社区BtoC的实施。并建立社区商业企业的电子平台与银行的同城交易系统的接口。

篇2

商业模式转型

国内的家具企业,尤其是早期的家具企业,一般分工属性比较单一,以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一领域居多。要么是制造商,要么是销售商,要么是流通商,要么是专为上述领域提供上下游服务的设备材料商、物流服务商,鲜有打通多个领域。而联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开始发力推动制造与商业结合的模式,使联邦从缔造产业品牌,延伸到缔造商业品牌,形成制造与商业结合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使联邦很早就摆脱了只是局限于产品优秀的企业运作,进入商业营销创新的广阔天地。从90年代初最早在行业内提出“营销共同体”理论,到90年代中期在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制高点城市以分公司直营的形式建立样板市场,再到90年代中后期以特许经营的模式在全国大力发展品牌连锁专卖店,作为“整体家具解决方案”的最早践行者,联邦家私以“产品+服务”的渠道综合体积极拓展家具行业的商业模式。联邦的目标是从产品制造到掌控终端,从售卖家具产品到售卖家居生活方案,联邦积极探索整体供应链的打通方案。

新的商业模式对联邦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联邦决定实施一场供应链革命。在2008年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时刻,联邦毅然执行既定战略目标,砸重金5亿元在山东临沂建立了联邦北方总部制造/物流基地,引入IE工业工程打造现代制造管控模式,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了成本最低。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让南北基地,甚至包括全国的每一个销售点,都能够成为协同体,联邦还斥巨资在全国多个城市集群的腹地,建立了多个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二级物流基地,并依靠成熟的信息技术和企业量身定做的ERP系统,打通了产、供、销整条供应链的协同,打通了生产制造和渠道服务的深度整合。由此,联邦的市场响应能力傲居同行――科学的库存模型和RDC分货模型,结合干线、支线物流,即使是三四线城市也基本可以在3天之内实现产品到达,从而带来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双重服务品质提升。

供应链信息化大变革

联邦的供应链革命在面对多工厂、多销售公司、多法人、不同区域的运营模式下为联邦完整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销网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而在联邦供应链的背后,供应链信息化却为联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联邦集团CIO邹小川先生曾多次公开表示信息化手段改变着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供应链变为价值链,使联邦总是快人一步。联邦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的实现,帮助联邦在订单处理、供应商管理、采购、计划、库存等方面实现环节管控,提高各个环节的信息通透程度。

家具行业的供应链呈现内部链条短,外部链条长的特点。联邦家私在全国有1000多家特许加盟店,商品在10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布点销售,另外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设有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公司。面对如此庞大的分销网络,订单的处理是联邦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环。受家具生产工艺中组装、涂装工序的影响,正常情况联邦从订单交互、安装到收款发货的周期需要5-10天,如果涉及到订单改变时,这个过程更会拉长。然而受客户偏好随意性变动影响,订单更改的现象在家具行业里尤为突出。

订单变更也给联邦家私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何加强订单信息的准确性,尽可能缩小订单变动给生产带来的波动是联邦信息化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将库存信息透明化。在集团范围内布局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并将整个集团的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合并统一管理,并将库存信息全部开放给各个加盟商。加盟商根据集团库存信息制定自己的订货计划。此举不但加强了订单信息传递的敏捷性,同时系统对多地订单进行合并、分解加强生产资源分配的合理和有序性。其次,与分销商建立更加紧密联系。在联邦集团的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中,面向分销商直接引入工作流,分销商通过网上查货、订单生成、订单变更和应收应付款项等的操作完成订单的提交的同时,联邦也通过系统机制实现对分销商的信用等级的考核管理,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分销商加强订单准确率。最后,加强通用性管理。在保证满足客户个性化前提下,努力提高家具零部件的通用性,不断提升生产对订单的抗变更的能力。

家具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料包括木材、板材、木皮、油漆、胶水、辅料、五金配件、包装材料以及其他包括纱布、皮带、机油、锯片在内的低值易耗品材料。在家具行业中,家具制造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协同往往不太紧密,这主要因为制造企业的采购规模较小,在与上游供应商博弈的过程中不占优势。

面对家具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联邦集团也在积极寻找突破点。联邦集团将南北工厂的需求信息统一,并通过供应商门户的建立,直接将需求信息进行网上与反馈,各地供应商通过登录联邦的供应商门户直接与联邦达成购销合同,此种做法使信息化成为联邦供应信息的载体,扩大了联邦家私的供应商选择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联邦供应商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助采购管理和降低成本

联邦家私的物料采购呈现很大的差异性,木料的采购根据市场行情不同,采购周期长,金额波动大,需要做总体储备和提前规划;而零部件则需要控制库存量,需根据订单需求进行购买。早期联邦的物料采购是每个部门做物资采购,采购分散,效率低下,不具备采购规模优势。

目前联邦按照物料采购周期、金额、对订单影响程度的不同,将采购物料划分为战略性采购物料和订单型采购物料两类。联邦家私对不同的采购物料制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和管控流程。联邦根据管理战略在系统中设定相应的管理参数和权限,根据物料采购流程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系统工作流。此后,联邦将日常的采购作业统一交由系统执行,由生产控制中心对各地的进行集中化采购。

联邦根据采购策略的不同,设立不同的库存管理模式,并借助物流信息系统实现。联邦将自己的库存开放给部分供应商,达到一定的安全库存边界时,供应商会自动将货物送达联邦。一方面提高供应商积极性,另一方面联邦同时结合VMI库存管理模式库存成本大大降低。

篇3

关键词:微信;商业化模式

一、微信的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2013年1月23日,微信用户达3亿,时间进一步缩短至5个月以内,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业内预计到今年年底,微信的用户可能会突破5亿。

二、微信的特点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的特点如下:1多功能:①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②支持多人群聊(最高10人);③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④支持微博、邮箱、漂流瓶(QQ邮箱功能)、语音记事本等插件功能。2多平台:支持iPhone、Android、S60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3省流量:①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1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②后台运行只消耗约2.4K/小时。微信的特点给广大用户带来方便,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微信如何盈利、如何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三、微信的现状

目前微信已经有了近3亿用户,这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现在所有智能手机都能安装和使用微信功能。在微信的程序不断完善之后,又增加了二维码的扫描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体会到了移动互联的方便。微信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语音信息,是微信上强大的一个信息呈现功能。随着公众平台和二维码的出现,它正快速渗入社会和商务活动中,微信可以用自己专属的二维码来让用户进行体验。可以用二维码扫描搞一些活动,只要发一条信息他们就会全部收到,而且走的是流量不是电话费。但也因此激化了腾讯与各地运营商之间的矛盾。虽然声音信息简化了短时沟通的方式,随便拿起手机就能说一两句,但这似乎更适用于非常日常的对话。

2.微信的内容形式有文字、语音、带链接的图文信息,还有“第三方应用消息”!把自己账户的用户量做起来了,推活动、推网站、推内容、推APP都非常有效,毕竟是强制推送的。强制推送可以更直接地传递信息,但也容易引起用户反感,甚至排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资源不够完善,直接限定了产品形态和功能丰富性;公众号与APP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差异性依然模糊,开发者需要不断专研才能完善这一要素。

3.微信上的信息以订阅模式呈现,“订阅”这个动作,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这里获得比自己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观点,原始事实要经过整合再输出。微信给人以观点、想法。这就是微信的内容价值,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然而手机交互界面太小,多个应用间切换不方便,用户在微信上与人聊天时不太可能去订机票或者阅览其他信息,这给移动产品的商业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商业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和微博一样,用户数超过3亿的微信还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化模式,但它的移动互联特性牢牢根植智能手机,那么,基于微信发展现状,微信商业化正在遭遇哪些问题?微信又该如何突围?

1. 微信快速用户积累源于其提供了取代短信和部分语音通话功能,面对国内较高的通讯费用,用户毅然地选择了微信来进行代替,这无疑加重了腾讯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微信已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仅带来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信令通道相当于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当微信等在网络上占用信令通道多时,网络超负载及瘫痪的几率就会增大。微信接下来的战略也是打造类似APP的移动应用平台,如果中国移动与腾讯能在方面达成合作,那么双方将有望实现共赢,毕竟日本的LINE等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移动游戏等盈利模式,对于微信来说复制这一模式并不难。

2.我们可以从推送模式中看到“广告价值”。微信上的广告信息价格,可以以头条和非头条(微信多条图文信息的版式)来划分。不用纠结传播效果,这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套餐式销售非常有利。如何在推送模式中获得更大效益,微信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实现排名收费,这好比是百度的竞价一样。根据关键词设置,引导商家流量和粉丝关注。还可以根据好友之间的聊天进行智能广告推荐,这一点有无限遐想的空间。然而,也因为强制推送,用户对内容的质量非常敏感。在笔者运营微信公号的过程中,一条消息后,只要当时没有在推广二维码,都可以观察到订阅用户量在掉。内容要面向着不同的用户,确实众口难调,因此,微信上的内容策划要非常精心,而广告植入就更加要制作精良!

3.目前微信已实现了订阅模式,当用户关注订阅品牌微信号之后,很容易被骚扰。并且,很多时候品牌微信账号所发的微信内容都是毫无价值的营销广告信息,当用户对这类信息产生疲劳之后,用户很可能不再点击相关微信链接。严重的,甚至会删除品牌微信账号,取消订阅,损害了品牌形象。微信未来可以借鉴QQ会员模式,推出微信会员模式。我们可以借鉴QQ增值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也可以实现微信会员,对会员收取一定的费用。成为会员的用户除了可以选择是否接收相关营销广告信息外,还享有以下其他普通用户没有的功能:1.拒绝被推荐给好友;通常在微信朋友圈中,我们会被自发的推荐给通讯录好友或者QQ好友,为保护我们的隐私,我们可以在朋友圈中拒绝被推荐给特定好友。2.在特定时期给好友送卡片等祝福;微信也可以给会员用户一定的特权,在好友生日或者特殊时期给好友送祝福。3.给会员提供特殊的旅游服务,通常朋友圈的功能在旅游出行时结交朋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微信会员用户提供更加快捷简便的服务也是有市场的。4.特殊表情的使用,会员用户可以使用更加丰富的表情。

五、微信的发展趋势

微信作为个人通信工具的功能不断强化,社交特性弱化,通信功能加强,这将会给微信下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可利用信息。而另一个方面,微博营销的成功让我们可以大胆去想微信营销是否也可以为微信未来的发展带来空间,微生活、微商城等都是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虽然不会导致传统大众媒体的消失,在短期内也不会动摇传统大众媒体的主导地位,但是它们的出现打破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传媒格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无疑将日趋激烈。因此,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sou6.微信商业化的四个盈利方向[J].网易科技,2013,3。

[2]舒迅.微信商业模式的挑战点[J].云科技,2012,12。

[3]王见易.彻底颠覆保守社交模式,微信将进行到底[J].凤凰博报.2012。

篇4

【关键词】开心麻花;艺术;商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26-02

开心麻花作为一家民营剧团,2003年于北京创办。其秉承为人民娱乐服务的宗旨,将智慧与快乐拧成舞台剧。2003年,开心麻花首次提出“贺岁舞台剧”的概念,从此之后,开心麻花相继推出了数十部舞台剧,每部剧一经推出无不会掀起一阵观看热潮,成为京城文化热点。开心麻花的演出,一票难求,演出气氛十分热烈。“想快乐,看开心麻花”已然转变成京城众多观众及全国各地观众的响亮口号。据相关统计显示,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在首都及各大一线城市千余场演出,已为数以百万计观众奉献了无限的快乐。开心麻花有着与国外相类似的经营模式,紧紧围绕制片人而并非导演。操作方式则与电影相近,发现了好的剧本,选择适宜的导演、演员一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对于开心麻花而言,他们认为唯有如此,方可实现对市场需求更好的把握,进而于商业化与艺术间寻求到平衡点[1]。由此可见,对开心麻花的艺术商业模式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心麻花的艺术商业模式

(一)产品创新

产品是提供给市场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最基本的层次为核心利益,也就是用户切实购买的基本利益或者服务。开心麻花推行制片人制的经营模式,该种模式优点在于:制片人可对创作规律、市场予以兼顾。并且,该种模式还更为契合市场需求,同时为产业发展奠定了有利的产品基础。面对舞台剧中植入广告这一重要经济收入,开心麻花所采取的做法是开展商业合作的同时,要尽可能征求导演的意见。这是因为导演要为作品优劣买单,由导演对增加广告与否进行取舍,可有效防止强行植入对舞台剧成效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喜剧话剧得到观众的喜爱后,开心麻花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对自身产品线不断开展创新:2011年,开心麻花尝试把自身喜剧风格与小品进行结合,由他们打造的小品《落叶归根》很快通过2011年央视小品大赛平台进入到观众视野,并收获了不小的反响,自此由开心麻花出品的小品不断登上央视春晚、湖南卫视春晚,诸如《大城小事》、《今天的幸福2》等;2012年,开心麻花联合互联网传媒制作了我国首部网络喜剧《开心麻花剧场》;2015年拍摄了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并获得了十几亿的票房[2]。开心麻花通过对艺术+商业的坚持,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扎根在舞台喜剧的全方位娱乐产业体系。

(二)渠道创新

有e于众多民营剧场发展起步时所推行小剧场模式,开心麻花自首部话剧演出开始,便始终坚持大剧场演出。艺术表演存在一定特殊性,一方面它有着服务性质,另一方面它有着现在时性。所以,它的营销手段也有别于常规商品。而开心麻花的定位极为明确:首先,就营销渠道而言,要秉承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及发展方向;其次,就内容生产而言,要迎合年轻大众的需求,并以此部分人群需求为内容生产导向。近年来,开心麻花在北京的市场越来越稳定,为了进一步开拓演出市场。开心麻花不断在全国大型城市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开拓全国市场的计划在一开始并没有顺风顺水。起初在天津设立的分公司运营的首个年份里,票房十分惨淡,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发现是分公司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运营经验。开心麻花通过调任总部人员前往天津开展市场拓展。自此,开心麻花在设立新分公司时,广泛推行该种内部培养管理者的制度。在宣传推广方面,开心麻花积极打造了各式各样的推广渠道,构建起立体传播网络,诸如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等,同时广告投放极为精准有效[3]。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相较于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艺术团体人员管理有着相对大的弹性、空间,剧团演出风格、演出水平很大程度受人员水平、品质影响,也就是艺术团体人员与剧团发展密切相关。

就戏剧作品来说,人力资源投入、产出不仅有着灵活的特征,还有着一定的难以把握性。伴随民营剧团的兴盛发展,近些年一戏一聘制度得到广泛应用。开心麻花剧团成立伊始,便推行了该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2004年由开心麻花剧团打造的舞台剧――《想吃麻花先给你拧》为例,在该部作品中,开心麻花邀请明星演员以主演身份参与演出,由此获得了人气、票房的双丰收。自此之后,开心麻花始终推行该种聘任制度,这一短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了社会闲置人力资源得以被充分利用。

(四)资金来源创新

资金是支配、衔接一系列生产要素开展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求,企业要想实现有序生产,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有力支持。开心麻花收入并非单纯依赖于门票销售或是赞助商,结合开心麻花《公开转让说明书》可得知,其有着诸多创收方式:

1.商业演出。商业演出大多是通过开心麻花自主开展安排,于多个不同剧场推出的演出计划,往往是第一步由剧团内部排定演出档期,然后开展票务销售。这一销售模式在诸多自营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包括北京、上海、沈阳、深圳等。

2.包场演出。开心麻花与其他企业、单位等签订协议,提前约定在指定场所开展相关剧目对应场次的演出。无论开心麻花的何种剧目均适用于这一销售模式,此类模式的包场可划分成企业包场、商包场两类模式。

3.赞助商。开心麻花经由与赞助商达成协议,约定使用包括但无碍于在演出地点设置宣传赞助商公司或者产品,于剧情中注入赞助商产品,在门票上开展广告宣传等手段为赞助商进行宣传,并从赞助商方获取相应的宣传费用。

4.衍生产品。由话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即为开心麻花衍生产品的典型代表,该部衍生产品尝试在喜剧上引入温暖人心、感人肺腑的内容,上映后一大批观众认同该部让人又笑又哭的喜剧达到了开心麻花新的巅峰。

(五)演出场地资源创新

演出场地是艺术表演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民营剧团而言,其盈利水平势必会受到演出场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服务设施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开心麻花始终坚持主攻可容纳800至1200人的大型演出场地,在北京,开心麻花拥有数家自主运营剧场,此外还有众多千人大剧场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开心麻花还在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一线城市设立有分公司、办事处,不断打造自主运营剧场,同时在各地区积极找寻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开心麻花每发展至一个地方,其自主运营或者定点演出的场地便会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地标,为观众增添日常文化生活体验。

二、开心麻花艺术商业模式对艺术表演市场的促进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有艺术院团的生产管理统一通过国家调配,致使舞台艺术与市场不能有效相融,对我国艺术表演市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在文化体制不断发展改革下,民营剧团紧紧把握住机遇,在面向市场、服务大众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蓬勃生机。现阶段,我国艺术表演市场由民营剧团与国有院团一同支撑,大有二分的趋势。经由对开心麻花艺术商业模式的分析,可得知开心麻花艺术商业模式对艺术表演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推动艺术表演市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受众往往会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等因素所驱使,偏好种类不尽相同,各式各样风格的作品均存在与其相对应的受众群体。开心麻花凭借其清晰的风格定位及营销渠道,可对各式各样受众需求进行满足。开心麻花代表了民营资本的发展,积极推动着艺术表演市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4]。

(二)健全市场资源配置调节机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各剧团相互间竞争日趋白热化。基于市场调节机制,竞争者可通过有效合作以收获共赢。对于国有院团而言,通常有赖于国家财政支持,在人员管理、剧目安排以及票价定位等方面均有统一规定,观众只能被动获取作品。而在开心麻花艺术商业模式下,剧团倘若面临资金不足状况,可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推行多方合作的形式。开心麻花的迅速发展即为市场调节机制的结果,而以开心麻花为代表的民营剧团的不断发展还可推进资源自由调配,进一步发展壮大受众队伍,一定程度上健全市场机制,促进艺术表演市场的良性循环。

(三)促进表演人才良性循环。国有院团传统的行政分配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难以人尽其才,而不得不选择改行,部分地区过去有着良好基础的国有院团,人才流失、断层现象的出现,对院团发展造成极大影响。而开心麻花推行外聘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极为科学灵活,可为相关闲置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还可有效调动起人才的自我创作水平及创作欲望,积极促进表演人才的良性循环[5]。

三、结束语

开心麻花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传递永恒的快乐是一件极为有意x的事情。基于对该信念的坚守,开心麻花10余年来坚持创作戏剧舞台剧、坚持商业演出模式、秉承观众第一理念、秉承发展经营的同时贴近市场的理念、自始至终坚持剧团文化内涵。开心麻花在中国构筑起一类全新的喜剧风格,始终坚持原创,从一而终地追求智慧的喜剧,精彩的故事情节结合打动人的深厚情怀,借由喜剧方式呈现;永不安于现状,一直在丰富提高喜剧风格的道路上;不断对经营发展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将舞台剧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延伸至其他领域及运营上发展创新,这无不为我国民营剧团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对开心麻花的艺术商业模式展开全面分析,清楚认识开心麻花艺术商业模式对艺术表演市场的促进意义,不断钻研、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推进我国艺术表演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思.从“开心麻花”运营模式看民营剧团发展[J].新丝路旬刊,2016,(06):50-51.

[2]赵尔.在商业和艺术的两极间穿梭北京青年戏剧导演生存现状[J].上海戏剧,2010,(07):14.

[3]刘文中.从《夏洛特烦恼》看企业基因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J].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5,(11):24-25.

[4]翟文婷.开心麻花:混搭创业[J].创业邦,2010,(09):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开元,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服务商通过利用新的技术、或者购买新软件,来提升本身产品性能,或者为产品增添更多或者一系列的增值功能。但通过对两大专业、权威的平台融合,甚至是两大专业领域融合,来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并带来领域性提升,则基本为零。

而尚易与Imo的首发性融合,似乎为互联网服务领域,尤其是企业通信领域打开了一个突破点。是不是这将预示着在为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大型企业信息化平台出现相互融合,战略合作的趋势?

笔者这里先从尚易与Imo合作的初衷开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在有幸与尚易、Imo的高层进一步沟通后,我们了解到尚易与Imo的融合的初衷是“微成本”,这个理念是从企业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的。

一般提到企业信息化,我们就会想到高昂的成本投入,这些成本都具体都是包含了哪些内容?

一、购买成本:购买成本不仅仅是价格,其还包含:从产品选型开始的一系列耗时耗力的麻烦。

二、部署成本:厂商人员上门安装,企业需要配备专业IT人员进行维护,在部署过程中,耗时耗力。

三、使用成本:不仅仅是“使用培训”,还包括:从不会用到会用,从会用到愿意使用,从愿意使用到养成习惯,这过程中每步就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成本。

四、浪费成本:一般在套装软件中,有80%的功能模块是企业用不到的。但是企业却要为这些模块买单。

而尚易与Imo融合初衷的“微成本”理念,则基于两大专业融合,让高额的研发成本,被双方海量的用户分摊。企业可能仅需要少量花费,就可以享受到上千万成本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无论是融合后的尚易,还是Imo由于对方领域专业性的支持,更是互惠互利,产品互补,完美结合了即时通信的便捷与灵活,企业邮件通信的规范性与商务化,全方位满足企业不同级别的通信需求。

当然,作为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相当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尚易、Imo为何不选择自行研发,或者购买其它服务商的技术,而选择技术双方团队的融合?

纵观最近几年互联网服务发展,我们发现部分企业邮箱提供商,通过自行研发或者从其它即时通讯软件商购买,已经纷纷推出了即时通讯功能,因此至少即时通讯功能在企业邮箱领域,似乎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样来看,尚易与Imo的融合,对于未来企业信息化平台可能带来重要突破性影响似乎有些言之过大。

不过,尚易高层领导就这种情况,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潜在的问题。目前,企业邮箱提供商自行推出的即时功能基本是作为企业邮箱的一个附属增值功能,因此对于这个平台,服务商并没有投放多大的资源。其仅仅是一个功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企业级的通讯平台,没有定期的维护或者升级,甚至有些仅仅是一个私人通讯的通道,而不能满足企业级需求,无法与Imo庞大的企业级即时通讯平台比拟。

同样,即时通讯领域,因为邮箱技术的复杂性、专利性,甚至高投入成本、专业的运营检验等综合原因,更不可能考虑自行推出,或者研发并运营一个专业性的企业邮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