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网络借贷 个人信用 信用风险 研究综述
一、引言
作为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借贷业务的新型借贷模式,网络借贷属于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姚海放等,2013)。主要模式有P2P网络借贷模式和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等。P2P网络借贷是个人对个人,不以传统金融机构为媒介的借贷模式。电商供应链金融是电商平台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有效对接,为平台上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形式融资服务的借贷模式。而网络众筹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借贷模式。网络借贷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信息获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了小微金融市场的信贷失衡现象。据统计,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达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288.57%,然而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3.26倍。目前监管细则落地、不完善的征信体系、借贷利率虚高、务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问题平台突出,凸显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问题。
二、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与个人信用风险
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利息的风险和债务人未按约定向公司支付款项的风险。资金需求方主要以小微企业或者个人为主,因而网络借贷的风险问题更多地归结为个人信用风险问题。个人信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个人信用指消费信用,即将贷款用于个人或者家庭的消费型活动,广义个人信用泛指以个人名义发生的借贷关系,其目的除个人或家庭消费外还用于生产经营。因而无论担保与否,P2P网贷中发生的借贷关系兼可归为个人信用问题。而以B2C模式和B2B模式为主的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中,信用关系的维续也存在着个人信用问题。
三、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
(一)网络借贷个人信用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业务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贷前,对借贷人信用信息掌握不全面等原因会使得银行偏向于为能够接受现有利率水平的客户发放贷款,因而风险较大的客户会为银行带来较大违约风险,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在贷后,则存在将款项用于非银行指定用途以及未按约定还本付息等道德风险问题。因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小额信贷是依赖于征信环境、信用评估技术等个人信用体系的全面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包括个人信用征信、信用风险评估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同时需要外部的法律监管和内部行业自律来指导其健康发展。征信完成对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并构建个人信用数据库,信用评估对信用数据建模分析来提供信用评分供需求者使用。最后,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预警和转移等手段来揭示和管理信用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不对称问题依于大数据等信息挖掘技术优势而有所缓解。但信息技术的辅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用风险,网贷平台上诚信环境的构建同样依托于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作为新型金融,网络借贷发展初期处于法律空白和监管盲区,亟需法律监管更新和行业自律控制。同时,融资者多数属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边缘客户群,现有征信系统尚未覆盖或掌握信息存在时滞,这便对信用体系基础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无抵押信用借贷模式中,需要借助信用评分来辅助双方的借贷决策,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是进一步对借贷风险的揭示和防范。因此,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具体细化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各个环节,同时各环节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信用风险防控。如图1为网络借贷信用管理体系各环节的具体内容。
(二)信用管理内外部约束
1.传统领域。个贷行业发展需要来自主体外的立法建设和行政监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披露,个人隐私界定与保护,个人破产保护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行政监管负责对征信机构、信用数据库、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违法行为监管以及公民诚信意识宣传等。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使我国征信市场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条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为国务院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对个人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等问题做出相关规定。但较之信用制度健全国家,立法体系落后于实业发展、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缺乏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信息共享机制尚未确立、失信惩罚机制落后等问题突出,制约着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
2.网贷领域。网络借贷发展中的潜在法律风险,可从网贷平台、贷款人、借款人和第三方支付等方面划分。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应视为融资居间合同的居间人,不介入借贷双方交易。但一些偏离纯中介模式的网贷平台面临着额外的法律风险,表现为非法吸存和非法集资、非法经营、从事违法的居间活动、违反保密义务、“洗钱”、非法公开发行债券、以及涉及担保项目可能违反有关融资担保管理等风险。网贷贷款人面临的法律风险包含电子合同合规性、出借人债权合法性、出借人隐私权以及借助平台非法公开发行证券风险等。网贷借款人作为融资方,面临着与网贷平台类似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面临的法律风险表现在资金托管法律问题和沉淀资金法律问题。此外,道德风险也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在监管政策上,已明确由银监会管理P2P网贷发展。目前P2P网络借贷在市场准入标准、退出机制、资金管理、信息透明等运营方面缺乏统一标准,运营风险的增大会进一步影响信用风险。在行业自律方面,目前已形成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等区域性自律组织。
网络借贷发展对于立法建设和监管探索的要求,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姚海放等学者(2013)认为,我国网络借贷行为应置于民间借贷范畴内,提出应将民间金融阳光化等思考。林荣琴(2014)从借贷关系法律界定出发,提出完善中介平台准入制度和中介平台信用评级制度,以增强中介平台信息透明度和建立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等建议。杨振能(2014)提出明确网贷行为规则和法律责任的监管思路,并辅之以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管理要求。刘绘(2015)提出规范信息披露和消费者保护等行为、过程控制式监管规则、完善以征信与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等监管建议。网络借贷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内外部约束,是由于信用观念、意识等因素,作为根源的传统个人信用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内外部保障所致。
(三)信用数据基础建设
1.传统领域。信用数据基础建设是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部分,主要有信用数据征集和数据库组建两部分。信用数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和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在征信模式发展方面,杨晖(2011)指出我国已形成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并存互补的征信格局,作为行业和地方征信机构的补充,私营征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公共征信机构通过行政力量收集信息,私营机构通过协议方式采集公开渠道信息。但在发展过程中,隐藏着征信标准化滞后、信息共享机制缺失、信息安全等问题。
2.网贷领域。传统征信报告提供借贷人基本信息、贷款申请记录、还款情况等。在网络借贷领域,金融消费的精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和批量处理将成为主要运营模式,因而新型金融催生着新的征信需求,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则为征信产品的创新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袁新峰(2013)在互联网征信研究中指出,除建立同业数据库外电商平台通过对累积客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作为客户消费授信的评价依据,大数据征信已初见端倪。
对于大数据征信的发展研究,吴晶妹(2014)认为传统征信覆盖人群有限、数据反映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而网络征信以海量数据刻画信用轨迹,通过记录信用行为状况和综合信用度来预测个人偿还能力和信用风险,目前中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心已逐步向网络征信过渡。杨坚争等人(2015)认为网络征信数据来源包括社交媒体数据、网络借贷数据、网络购物数据、其他相关数据,其中社交媒体数据包含微信、微博等社交数据用以确认用户身份,网络借贷数据可提供逾期记录等信用信息,网购数据则提供以往电商网站购物记录和交易流水等财务数据,其他如打车记录、O2O生活行为记录、违章记录等生活数据均可用于大数据征信。刘新海(2014)借鉴美国新型网贷公司大数据技术,指出多元化征信不仅包括传统信用数据,还包括可用于挖掘个人性格、行为特征等网络数据,进一步说明了 “一切数据兼信用”。魏强(2015)提出大数据征信可包括挖掘多渠道数据源的信息特征、寻找变量间关联性、信用特征再归类、特征权值设置、计算综合得分等步骤。孔德超(2016)认为大数据征信具有数据来源广泛、市场定位清晰、应用场景多样化等优势,但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所有权、控制权、收益权问题仍需要在现有法律政策下进一步探讨。
(四)信用评估技术
1.传统领域。信用评分技术作为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数据预处理和信用评分模型建模两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原始数据普遍存在噪音数据、遗漏数据、不一致数据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规约等预处理。其中,数据清洗是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缺失数据填补技术、异常值检测处理、重复数据整合等;数据变换通过对连续数据离散化和不平衡样本结构优化来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将其转换为适合建模的形式;数据规约则是在将数据清洗和变换后,在不丢失有效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降S。
在评分建模过程中,首先需分析个人信用的影响因素,确定反映个人基本情况、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各方面的评分指标集,经排序加权后形成评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保证了评分模型数据输入的稳定性。同时在初选过程中,需要借助统计方法评估指标识别能力,并根据宏微观因素对指标体系不断修正和优化,保证评估的多维性和动态性。评分模型的检验包括模型精度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其中模型精度是指评分模型判断个体类别的能力;稳健性强调模型对建模之外数据的预测能力。
具体的模型发展有统计学模型和非统计学模型两个发展阶段。在统计学评分模型发展中,先后出现了线性回归方法、Logistic回归方法以及Probit回归等方法,但因解释性不足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后相关学者们将最近邻法、决策树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引入到评分模型中,逐步调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在非统计学评分模型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化特征变量问题具有明显优势。之后,Baesens等人(2003)较早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引入到评分模型中,认为较神经网络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性能更优。Bellotti等人(2008)将支持向量机算法引用到信用评分和重要特征属性发现研究中。Terry(2014)基于传统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缺陷,将聚类支持向量机(CSVM)算法引入到信用评分领域,经比较后认为CSVM模型可达到更优分类表现。
此外,通过组合将单一模型的优势互补以达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已成为信用评估领域的研究趋势。Tian-Shyug(2002)将判别分析预测结果和其他特征变量一起作为输入单元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认为组合模型可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石庆焱(2005)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的混合两阶段评分模型,并将神经网络输出结果和其他特征变量一起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结果显示组合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更优。姜明辉(2007)将Logistic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结果通过线性方法组合起来,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较优。David West(2005)基于Bagging和Boosting方法构建了神经网络集成模型,Mariola(2009)利用Bagging和Adaboost算法集成了决策树模型,认为模型在信用评分预测精度和稳健性表现优良。
2.网贷领域。借贷评审是网贷平台最关键的技术,而信用风险在贷审环节的体现就在于贷款项目和信贷额度的控制。P2P网贷同样采用信用评级的方式,基于信用数据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对违约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近年来,国外信用风险评分技术在机器学习领域和数据挖掘算法领域不断深入。Malekipirbazari(2015)建立以随机森林为基础的分类方法预测借款人状态,并基于美国借贷网站借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认为随机森林算法在识别优质借款人方面优于FICO信用评分。Maria等人(2015)运用流数据挖掘技术,在传统评分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历史数据流的动态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实验证明该动态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Fatemeh等人(2015)建立基于特征选择算法和集成分类器的数据挖掘组合模型,实证认为在评分性能方面基于非参数设置的数据挖掘组合模型优于基于参数设置的单一模型。美国网贷公司ZestFinance则基于集成学习和多角度学习的模型设计思路,设计身份验证模型、欺诈模型、还款能力模型、还款意愿模型、稳定性模型等从不同角度预测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克服了传统单一模型考虑因素的局限性。
在国内柳向东(2016)选用具有平衡效果的SMOTE算法对非平衡数据预处理,运用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实证得出随机森林模型算法对于违约项目的识别能力最佳。林汉川等人(2016)将随机森林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组合模型,实证认为模型有效克服传统模型数据噪声敏感问题和变量容量问题。
(五)贷后信用风险管理
1.传统领域。贷后信用风险管理是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下游部分,旨在通过信用风险计量、预警和转移,实现信用贷出方的最大安全性。传统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主要依据2005年实施的《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提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三大支柱,其中对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包含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度量。信用风险转移是指借助特定金融工具把信用风险转移至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转嫁方式,常见金融工具有资产证券化、信用担保、保险等。
2.网贷领域。网贷平台中信用风险管理偏重于贷前征信和贷审模型研发,对于贷后信用风险计量和转移尚未得到广泛关注。杨从正(2015)在P2P借贷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中,认为借贷平台对事后的违约补偿可采取融资担保方代偿、保险公司信用保证保险赔付、风险准备金补偿等方式。逄明亮(2015)指出宜信公司在贷后风险担保方式上推陈出新,推出国内首例保险、信托、小额贷款三方合作。通过发行信托产品并向保险公司投保,险种为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信用保险,此项信用保险措施与信托计划的信用增级措施共同作用达到多重增信目标。向明(2015)分析美国网贷公司Kabbage在贷后风险管理经验,通过设立拖延还款惩罚机制,除收取一定延迟费外还保留向其他机构报告的权利。庞淑娟(2015)则认为数据挖掘技术可实现信用风险预警,譬如分类与预测可基于历史数据形成预测规则,孤立点分析可用于欺诈行为预测等。尹丽(2016)从第三方资金托管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网贷第三方资金托管发展现状、模式及现存问题,提出应明确第三方托管主体和托管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等建议。
四、结语
基于以上综述,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善是网贷信用风险研究的主要领域。对法律和监管细则的探讨正指导着网络借贷向合法合规化发展。个人征信业的研究逐步向大数据征信及网络征信聚焦,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强大引擎。在评分模型研发环节,现阶段单一评估模型中新技术的不断探索、组合评估模型精度和稳健性的提升以及基于大数的动态模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管控。同时大数据技术为贷后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将大数据动态监管融入到现有贷后管理体系中。网络借贷的商业模式已逐步成型,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将会在网络借贷的发展,乃至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演变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海放等.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家,2013(05).
[2]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J].金融世界,2016(02):第90-91页.
[3]林荣琴.论我国P2P线上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D],2014,中国政法大学.第50页.
[4]刘绘与沈庆.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第56-61页.
[5]杨振能.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行为的法律分析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11).第25-41页.
[6]张雨辰与杨坚争.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6(05).第55-56页.
[7]魏强.大数据征信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2015(08).第11-13页.
[8]杨晖与卢昊.中国特色征信体系模式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04).第1-4页.
[9]刘新海与丁伟.大数据征信应用与启示――以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ZestFinance为例[J].清华金融评论,2014(10).第93-98页.
[10]葛志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业市场化发展研究[J].武汉金融,2014(12).第33-34页.
[11]孔德超.大数据征信初探――基于个人征信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04).第39-41页.
[12]袁新峰.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01).第39-42页.
[13]吴晶妹.2015展望:网络征信发展元年[J].征信,2014(12).第1-4+83页.
[14]向晖.个人信用评分组合模型研究与应用[D],2011,湖南大学.第131页.
[15]帅理.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拓展研究[D],2015,电子科技大学.第 144页.
[16]孙亚南.中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2008,中国人民大学.第178页.
[17]Sousa,M.R.,J.O.Gama and E.Brand O,A new dynamic modeling framework for credit risk assess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6.45:p.341-351.
[18]Harris,T.,Credit scoring using the cluster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5.42(2):p.741-750.
[19]Kozeny,V.,genetic algorithms for credit scor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5.27:p.11-23.
[20]Koutanaei,F.N.,H.Sajedi and M.Khanbabaei,A hybrid data mining model of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s and ensemble learning classifiers for credit scoring[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5.27:p.11-23.
[21]宋丽平.张利坤与徐玮,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风险评估[J].财会月刊,2015(35).第94-96页.
[22]夏立明.边亚男与宗恒恒,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3(10):171-177页.
[23]柳向东与李凤.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评估――以人人贷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05):第41-48页.
[24]刘新海与丁伟.美国ZestFinance公司大数据征信实践 [J].征信,2015(08):第27-32页.
[25]杨从正.P2P借贷风险管理魔方体系构建研究[D].2015,云南大学.第56页.
[26]李宁宁.P2P资金第三方托管问题研究[D].2015,华南理工大学.第52页.
[27]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2007,华东师范大学.第158页.
[28]逄明亮.我国P2P网络货款平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2015,山东大学.第76页.
[29]庞淑娟.大数据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征信,2015(03).第12-15页.
[30]尹丽.P2P网络借贷平台资金托管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01).第86-90页.
[31]杨大楷与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07).第45-50+63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形式出现在市场中。但受到技术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信用风险普遍存在,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发展。文章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生活、工作当中,尤其是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延伸,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网络支付、信息处理等服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但事物两面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开放程度高,使得金融业务隐藏着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因此积极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信用风险产生原因
(一)市场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金融市场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倾向于传统金融市场,尚未出台新的法律制度,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督和控制。P2P、微信支付等金融业务处于无监管环境当中。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纠纷,难以通过法律渠道得以解决。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等处于分散状态当中,没有形成整合效应。如余额宝作为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产品,相比较传统银行,信用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便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但我们依旧无法保证余额宝会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
(二)应对预设不到位
互联网金融一切交易都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受到网络自身开放性等特点的影响,极易受到黑客、病毒等方面的恶意攻击。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善的身份验证、识别等保障,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果互联网金融系统出现问题,市场中各种客户信息都将遭到泄露。受到当前我国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的影响,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所有软件都是进口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保障,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信用风险。
(三)缺少交易监督制度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缺少对参与主体识别、信用记录等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主体参与风险。而缺少完善的交易监督制度,使得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平台等风险频发。通常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涉及到的资金具有复杂性,资金流向不够清晰,风险已经出现,参与主体才能够获知。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法律法规
要想从根本上避免市场信用风险,提升互联网金融可信度,需要对参与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约束。而制度作为一种高效的外部保障手段,积极完善相关制度非常必要。如风险准备金制度,严格设置好准入机制等。同时加强对交易全过程的监督,尤其是滞留资金的监控,及时遏制风险的产生。针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进行立法,严厉打击互联网诈骗等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形成和谐的金融市场秩序。目前,传统金融向互联网的延伸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其风险更多的体现在金融业务方面。而互联网企业将业务转移到网络当中,使得其风险更加集中在业务层面上。对此我们应进行分开监督,以此来强化监督针对性。
(二)构建预警方案
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特点来看,构建高效、及时意外事件处理方案非常必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外部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当出现问题时,预警体系能够在短时间做出响应,以此来降低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还需要加大对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力度,为金融市场交易全过程保驾护航,以此来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作为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只有真正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互联网金融安全。
(三)创新风险管理方法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还无法依靠“无形的手”进行自我调节,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因此相关部门要构建与之配套征信系统,广泛收集平台重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当中,进行统一管理。对于互联网企业信息要做到定期更新,向社会公开企业的信用情况,形成内部与外部双重监督格局。创建投诉平台,接受客户的投诉,实时掌握市场信用状况。采取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信息进行甄选,整合数据库信息,通过上述创新性管理方法,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的同时,还能够向参与主体普及信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思想与行动两个层面完善。
三、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完善、且具体的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隐藏着信用风险。一旦出现违约等问题,将会对消费者财产造成一定损失,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当前市场现状,坚持合理原则,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创新更多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金融企业信息透明度,拓展投诉渠道,减少信用风险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
[2]顾海峰.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传导及管控机制研究——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视阈[J].国际金融研究,201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地区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迅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设立,带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爆发式的增长,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带来很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互联网金融交易,所以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加强管理,减少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正常化。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贷信息缺乏审查,容易引起金融信用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中,对于客户信用借贷的资质审查过于表明化,只注重书面审核,缺乏实体审核。对于客户是否是自己亲自注册的考证,基本是处于无审核状态,只是简单的短信验证。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的发生。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是处于虚拟状态或者空壳状态,对于客户而言,无法全面地掌握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贷信息。
2.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的信贷
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交易,不注重实体交易,而是为虚拟货币交易为主。针对抵押物而言,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也往往会导致交易出现违约状况时,其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3.没有管理和监督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下而言,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薄弱,还未制定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过于随意化,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毫无规范可言。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维护下,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虚拟网络的,这就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
三、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监督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构建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因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问题,把握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便于互联网金融交易正常健康的发展,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程序,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可以运用法律监督、媒体监督、大众监督等方式,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合法合理科学。
2.建立健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有关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通过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四、结语
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必须先要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和引起的因素,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艳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西部金融,2014,11(02):12.
[2]杜聪聪.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内部控制[J].区域金融研究,2015,01(22):11-14.
[3]黄子健,王.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23(01):5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不能按照合约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的现状时,主要是指信贷风险。反映银行信贷风险的指标主要有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贷款违约率。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商业银行存在着数额巨大的呆账、坏账,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逾期贷款率一般为50%,有的高达80%,呆账达到20%,有的甚至超过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1年剥离了1.3万亿不良资产后,不良资产比例仍为25.37%,远高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3.27%的比例,并且还超过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该地区各银行的水平,而美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普遍在0.67%以下,欧洲在2%以下;2004年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5751亿元,不良资产比例为15.62%,截到2005年第一季度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1827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4%;根据银监会公布的资料,到200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为7.09%,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是9.22%,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达到了2.81%。虽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和不良贷款逐年降低,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影响,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2、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偏低,抵抗信用风险能力差。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而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却不尽人意。我国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拨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才达到8%;政府于2003年末对于我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继而于2004年在两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又帮助它们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才使得两行资本充足率得到明显提高,均达到8%的国际标准;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未对外公开,尤其是农行自2000年之后的数据一直未能公之于众。贷款呆账准备金比率要求达到1.25%,而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占平均资产的比例在0.5%左右。3、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状况不理想,贷款比例过高,贷款违约率高,违约回收率低,信用风险成集中趋势。从我国各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看,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债券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很低,贷款还是资产的主要形式,各项贷款占金融资产的71.35%,其中,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相关数据表示,到2008年1季度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5.01万亿元,占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已经提高到18.2%。部分银行占比甚至高达30%。一旦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严重。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风险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1.体制性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信用风险相比,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源。首先,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受各级政府影响较大。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产权结构不明确,职能不清晰,其经营行为受政府干预,缺乏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营目标和责任不很明确,无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因而没有承担经营效果和经营风险的责任,没有人真正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这样,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银行,信贷活动的风险就难以规避和降低。其次,在当前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宏观经济改革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对一些经营不善、效益不佳、偿债能力较弱的国有企业进行信贷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具有极大的被动性。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创时期,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大多数企业的资金靠银行贷款,在政策制约下,银行很难及时收回贷款,造成大量不良贷款,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质上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组织机构尚未健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落后。
首先,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处于垄断经营地位,银行的许多决策直接由政府做出,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事实上是以国家信用在承担着银行风险,银行经营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紧迫感。银行内部也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约束与激励机制,各级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利益和责任极不对称,经营得好,不良资产少,个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经营不好,不良资产多,也是国家损失,甚至有些银行在地方政府压力下,不惜以牺牲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为代价,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加大经营风险。其次,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和人员。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落后,信用风险分析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析由于基础数据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导致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不能满足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需要。更甚的是一些银行在贷款前对贷款申请人不进行信用分析,缺乏深入细致的前期审查工作,风险意识淡薄,贷款风险监控方法单一,不可避免地造成信贷风险。
3.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银行对个人信息不对称。
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不少地方还需要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巨大。在美国,他们约有2万个全国性信用协会,而中国只有100多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中国企业不到20%;美国企业坏账率是0.25%-0.5%,但中国企业却是5%-10%;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中国企业平均竟是90多天。可见,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严重的缺失。 原因是第一,对于客户信用信息缺少集中的数据仓库,更缺少多年连续的数据记录;第二,银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类别划分过于粗糙无法提供客户的基本信息,信用余额数据,也无法提供担保方式的具体信息;第三,我国的商业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例如违约频率,违约回收比率、信用等级转换概率等数据也无法提供,无法为建立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一个动态信息。目前,我国居民能够提供的个人信用资料主要有身份证、户籍证明、人事档案和个人财产证明等,这些资料并不能证明个人收入的多少、来源及可靠性。我国也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和个人基本账户制度,个人的收支和债权债务没有系统的记录,缺乏个人信用评估的基础数据和材料,使得银行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资料,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借款人提供的资料缺乏真实性,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从个人按揭贷款来看,银行受理个人按揭贷款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但目前存在的个人住房贷款大都在这之前发放,过去的这几年房地产价格涨幅显著,存在泡沫,另外假按揭贷款实实在在存在,其可能导致的损失率与美国的次级贷款相比,只会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风险加大,这加剧了个人按揭贷款违约的概率,使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1.深化改革,消除信用风险形成的体制性根源。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要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产权改革,明确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拥有完全独立的、产权边界明晰的法人主体,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次,政府应转变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减少对商业银行过多的行政直接管制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维护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合理与有效使用,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
2.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完善贷款制度,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是信贷活动的主体,贷款与否的决策是由商业银行作出的,因此,信用风险的控制也主要应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把信贷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首先,按《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明确贷款管理人员的责任,包括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权限审批制度、贷款“三查”制度及贷款抵押制度等,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建立贷款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其次,应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对借款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审查、分析,负责贷款风险评估工作,防止信贷权力的过分集中,对大额贷款和疑难问题贷款审批实行民主决策,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为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3.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避免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在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中,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突出的场所,成为个人消费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消除信息不对称是消费信贷业务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就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各方面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公众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服务的系统。从国内外信用制度的发展情况看,为了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我们应做到: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资料数据库信息系统。 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最早是从1999年7月在上海试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联网运行,2006年1月正式运行,截止2008年9月底,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6亿多人,其中一亿多人有信贷记录。信用资料数据库包括客户的信用评级资料、历史上的违约记录以及近几年金融市场的数据资料。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信用资料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还可以测算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的大小。自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以来,人民银行一直都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升系统功能。
(2)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客户的财务报表、违约损失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商业银行为了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实现信息互传,信息共享。
(3)建立科学、灵活、规范的个人征信机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立,使原本分散于政府、银行、工商、税务、保险等各类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集中起来,通过专业的机构对个人资信状况进行分析、披露,使社会各部门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达到约束个人信用道德行为的目的。一个完善的征信机构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按照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原则,推动各征信机构之间的联合,使不同区域间的征信业务相互渗透,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和征信网络。一个完备的征信系统,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第一,应尽快建立一套与个人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个人征信制度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如制定《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条例》,规范征信活动,对个人征信范围、程序、原则、记录、信息披露、个人隐私保护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加以规范。第二,个人信用征信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参与。要做好信用知识普及工作,加强全民道德教育,注重个人信用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朱毅峰、吴晶妹. 信用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月华.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J]. 企业经济,2008-02.
(3)郑良芳.银行业信用风险需全面有效管理[J]. 农村金融研究,2008-09.
(4)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02:82-84.
(5)聂庆平. 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8.
(6)汪宇瀚.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初探[J].经济论坛,2007-10.
【关键词】贷款 信用风险 问题 途径
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 的风险,指借款人 、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 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从广义上讲 ,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 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 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信用风险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一) 风险管理文化落后,信用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是按照风险类别由银行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因而存在无法集中有效地管理风险, 准确地反映风险、及时地应对风险的缺点,且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尚未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 二) 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 , 易受外界干扰从而难以保证贷款审查和审批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收益与风险不挂钩,导致出现忽视信贷风险、片面追求高效益的短期行为。
( 三)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过分依赖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判断。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已不适应当前风险管理发展的需要。其次, 风险计量所需的数据不充分、不完整, 从而无法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 四)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企业评级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目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及信用道德规范。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风险就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致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 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 五) 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 外部监督乏力。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监管机构为银监局, 但其监管职责的发挥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无法对银行形成持久的监督。具体而言我国银监局主要注重事后监管而不注意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其更注重合规性而缺乏监管的主动性, 缺少有效的创新机制。再者, 其对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不够, 无法准确判断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也无法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
二、改进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途径
(一)培育健全的贷款信用风险理念。
让各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贷款信用风险与个人利益的直接统一。 同时,我国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一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二要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 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要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此外,商业银行还应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 ,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
(二)优化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揭示。
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分类管理的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并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自身实际的改进,或 “ 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
(三)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组建全面风险管理部门 ,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制
2、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约机制 ,提高风险化解效果一方面要强化贷款的审贷部门分离 ,实现横向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信贷授权和转授权制度、强化非同一经营层次运作系统之间的制约关系,构成纵横交错 、上下贯通 、多环节、 全方位 、立体式信贷制约网络 。二是建立重大授信风险联动处理机制。对于日常管理中发 现的重大授信风险,经营单位与总行管理部门实现上下联动 , 强力化解风险 。三是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监控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将现有信贷业务各环节管理办法进行整合 ,上升到风险管理的层次 ,制定《信贷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为保证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 ,该办法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 : 授信客户准入的监控 ;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 ,区别对象 , 实施分类监控;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 ,尽快实施片区监控制度 ;加强现场监控的力度 ;继续完善后评价监控制度;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 。四是设计与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风险管理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 完善与否 ,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 ,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 。
(四)完善信贷风险分析系统和信贷质量评估体系,细化信贷资产分类管理随着商业银行机构的扩张 ,管理幅度的扩大 ,必然要求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档案管理 、 数据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 商业银行应通过专业机构提供支持 ,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新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计量、分析、评估 、处置系统。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 、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 ,存储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 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 ,存储自身资产品种 、数量 、 质量 、分布的数据库 。同时 ,利用先进的OCR、识别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 ,从信贷档案实物的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 文 字特征抽取 、比对识别 、最后经人工校正到结果输出,实现信贷档案实物的电子化管理 。该系统可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尽可能完整 、及时 、准确 、全面的信贷档案资料 ,达到随时远程调阅档案的目的 , 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现场 检查的人力 、 物力资源 , 提高工作效率 。
(五) 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和共享制度 ,规范信息沟通行为 商业银行应制订相应的《信贷风险信息管理规定》,该规定应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明确管理部门和各经营单 位的信息职责 ;二 是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因素 、行业和区域等宏观层面上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 ,具体包括 :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风险分析 、 风险处置以及后评价等 。该中心应定期 相关的风险预警报告 ,指导全行信贷工作的正确开展 ;三 是从经营单位到总行评审部门,到贷后管理部门,再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等均应加强交流沟通 ,以达到业务线条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能全面掌握客户和授信风险状况,各自根据需要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四是建立风险信息库或风险案例库 ,为各级人员提供参考 ,或从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五是明确在信息过程中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的惩罚措施 ,以强化各主体的主动意识 。
(六)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加大考核力度。
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首先 ,应制定全过程的 信贷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或尽快出台授信风险问责制度,实行授信业务终身责任制 ,对授信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考核 。 其次 ,在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同时 ,应强化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
[1]高婧扬.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26).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生命周期理论;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信用卡生命周期与其它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的生命周期特征的不同,其风险管理的重点和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应有其特别之处,根据我国信用卡发展生命周期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从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看,某行管理体系较为零散,各部门之间缺少共享的信息平台,动态跟踪能力薄弱,不利于从整体上控制信用卡风险。另外由于信用卡这种产品本身,以及持卡人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周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甚至成倍扩张信用风险,而一套完善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在某行还未建立起来。
国内银行大都忽视了信用卡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在信用卡市场竞争中银行通过低门槛策略大量发放信用卡来得客户,单纯盲目追求数量,忽视配套的服务和风险控制,导致客户实际用卡率低,睡眠卡率高、注销卡率高,因此,我国信用卡生命周期过程中开发期和成长期很短,部分信用卡(尤其是大学生卡)成熟期缺失,直接进入客户流失的衰退终止期,客户的迅速“夭折”致使发卡行无法保留客户价值,信用卡风险很大。
综上所述,寻求与发展相配套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前要任。
那么追求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首先了解信用卡的生命周期。关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研究在现有文献中很少见到,因此对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定义和划分尚没有统一的表述。在陈建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一书中将信用卡的生命周期分成拓展客户期、审批客户期、管理客户期三大阶段。其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各阶段上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更侧重于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而对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特约商户风险考虑较少。
本文暂以客户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与信用卡的使用过程相结合,将信用卡生命周期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考察期:开拓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发卡规模。此阶段要瞄准和吸收诚实授信、大量用卡、循环信贷、对营销活动反应积极的优良客户,避免信誉差、不负责任的不良客户,有针对性的制定产品/激励政策,合理定价。考察期是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筛选客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易。
形成期:指从申请人递交申请表后,经过发卡行的资信调查,评估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同意申请人的申请后,核定信用额度,建立客户档案,制作卡片发给申请人的过程。发卡环节结束后,持卡人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了信用卡两大主体。
稳定期:持卡人在信用卡激活后的持续用卡过程,成熟期的长短与信用卡赢利密切相关,而该过程涉及到发卡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多个对象,隐含的风险最多。该时期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持卡消费和欠款还款的具体行为,不断获得关于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付款能力等各方面的新的信息,动态跟踪客户表现,灵活调整策略以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特约商户行为进行监管,以期实现更好的账户管理效益。
衰退期:持卡人用卡次数大幅下降,出现长期违约拖欠账款现象,最终客户流失终止使用信用卡。此阶段中,银行应合理制定催收策略,极力挽救客户,减少坏账损失。
要对信用卡生命周期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四个阶段中的主要的管理决策内容。考察期――营销管理;形成期――审批管理、授信管理;稳定期――持卡人用卡管理、银行操作管理、特约商户管理;衰退期――违约催收管理、坏账核销管理。
营销管理和审批授信管理处于风险管理的前期阶段,是风险的源头监控管理;持卡人用卡管理和违约催收管理则是在风险管理的中期阶段,对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发现和管理;违约催收和坏账核销管理则是将处于生命周期退化期的信用卡风险降到最低。通过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风险度量手段与控制措施,使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贯穿信用卡使用的整个流程,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
信用卡作为一种产品,会经历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过程,同时从客户管理的角度,信用卡业务开展也将经历客户开发、客户维护和退出,而信用卡风险贯穿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控制缺失可能带来下一阶段更大的风险隐患,导致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缩短,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失控都可能会给发卡行带去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必须对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充分认知和控制,根据信用卡生命周期不同时期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延长信用卡生命周期时间。
依据信用卡生命周期理论将信用卡风险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包含不同的风险,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1、考察期的度量与管理
征信审核时有效控制信用卡风险的第一步,该阶段的风险管理能从源头上控制产生,提供信用卡业务质量,但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通常被忽视。通过申请评分模型计算客户的信用分数,以预测申请人的风险以及其它信贷表现。这一阶段所采用的评分模型主要有:风险评分,收益评分,破产评分,市场反应评分,转账倾向评分等。
申请评分模型是针对新申请账户,根据账户的客户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申请债项信息与历史交易信息,以及客户在信用局的评分预测信用卡账户未来一段时间内变为坏账户概率的模型。申请风险评分针对银行特定的申请客户群量身定做,能较确切地反映银行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因此申请评分模型可以使用更多的信息对客户未来的信贷表现进行预测。
2、形成期的度量与管理
目标客户成为信用卡持卡人,发卡机构进入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阶段。成长期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是否接受客户申请。根据申请者的信用评分及相关调查情况,决定是否发卡。二是合理确定授信额度。通过严格审批拒绝了风险过高的申请者,然而所批准的申请者仍然是有一定风险的,未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坏账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信用额度的高低,同时信用额度影响信用卡的竞争力,低信用额度风险越低,但相对信用卡竞争力降低,为此初始信用额度的合理确定对风险管理和信用卡业务发展极端重要。
行为评分模型根据客户持卡消费、透支及还款等具体行为,发卡机构不断获取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还款能力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行为进行评分,包括客户逾期预测评分模型、风险与收益二维评分等。根据评分结果,对客户动态跟踪,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有效控制风险、挖掘收益。
(1)信用额度管理。根据客户行为评分,对客户信用额度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满足客户用卡需要,巩固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也可以借此提高客户消费额而获取更多的消费回佣收入,提高循环信贷额而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对于还款记录不好、坏账风险较高的客户,则应在其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降低信用额度,控制风险。
(2)反欺诈措施。对于欺诈风险较高的刷卡行为,发卡机构可以拒绝授信或要求核对持卡人身份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欺诈损失。
(3)重新定价。信用卡在开户时,通过用户契约规定了循环信贷利率、年费、迟付费、现金提取费、超额透支费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的资信状况和风险程度可能改变、或者其用卡行为揭示了新的风险特征,原定的利率在新的情况下可能过高了或过低了,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对于风险高的客户可适当提高利率,使回报和风险相匹配;反之可适当调低利率,以提高价格竞争力,巩固客户忠诚度。
(4)客户激活或挽留。客户开了信用卡账户并不一定就会自然而然地反复使用它,特别是资信好的客户可能拥有多张信用卡,经常会有某家银行发的信用卡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或者在竞争对手推出更优惠的信用卡时,改而使用竞争对手的卡,从而出现优质客户流失。制定适当的激励用卡措施,来激活睡眠卡,提高使用率,避免或减少客户流失,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决策领域。
(5)续发信用卡。在信用卡有效期到期之前,银行必须决定是否续发新的信用卡,让该客户能够继续享受持卡消费和循环信贷的服务。显然,续发决策的目标是给绝大部分客户予以续发,只有少数信用不良、风险较高的客户予以终止。
按照客户评分分值的排名对全体客户划分5个等级,客户等级越高、人群位次越高,表示客户未来变为坏客户的概率越小(具体见表)。
银行信用卡部可依据评分统计分布数据中“坏账户率”、“业务量占比”等指标设置本地区审批决策分类点,对高风险申请严格审核,有效控制风险;对低风险申请简化审核,提高处理效率;依据风险水平设置审核审批流程控制和授信管理策略,合理分配审核审批资源,提高审核作业处理效率(具体如图)。
3、稳定期的度量与管理
在稳定期,信用卡交易频繁,持续期长,此过程涉及到持卡人、银行和特约商户多个对象,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因此,该阶段风险管理是整个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稳定期风险管理策略可从持卡人用卡管理、银行业务运作管理和特约商户管理三方面进行制定。对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全面管理。
首先是对持卡人用卡风险的管理。根据客户持卡消费、透支及还款等具体行为,发卡机构应不断获取客户消费偏好、守信程度、还款能力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动态跟踪,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有效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
其次是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管理。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分布于信用卡的各个经营管理层次,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最后对特约商户风险的管理。特约商户是信用卡持卡人用卡的主要场所,商户管理得好坏关系到对持卡人的服务及信用卡发卡机构的风险大小。个别不法商户和商户职员在受理信用卡过程中,盗取信用卡磁条信息卖给假卡集团或采取票据套现等欺诈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商户风险管理,使其管理规范化,减少风险损失。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然而坏账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总会有不诚信、没有还款意愿的客户,或者由于财务困窘而没有还款能力,从而造成坏账。然而,并非逾期拖欠的账款就一定全部变成坏账,能否收回全部或部分坏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发卡机构的坏账催收能力和催收策略。根据违约客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催收评分模型,预测收回坏账的可能性或催收比例,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例如,根据进入发卡机构催收系统客户的具体情况,对于首次进入催收队列的客户,采取电话催收;对于电话催收没有效果并超过规定的逾期天数,采取上门催收;仍然没有效果的采取司法催收等。制定合理的催收策略,根据催收评分模型、以合理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收回坏账,减少损失。通过与持卡人协商,以减免有关费用为条件,为持卡人制个人信用评分与信用卡风险控制研究定还款计划,以最小坏账损失,达到最佳的催收效果。
信用卡催收评分模型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值范围为,账户的风险程度随着分数的升高而减小,分数越低代表裂变为坏客户的几率增大。银行卡监管系统将以客户裂变为坏客户的比率为基准,设置高、中、低三个风险段,并通过参数设置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账户设置不同的催收策略。信用卡催收评分模型高、中、低三个风险段的划分以坏账率为基准。坏账率指一定区间内的客户裂变为坏客户的比例;平均坏账率指坏账率的加权平均数。
4、衰退期的度量与管理
在衰退期,信用卡呆坏账增加,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因此衰退期的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制定有效的违约催收和坏账核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
(1)违约催收管理:并非逾期拖欠的账款就一定全部变成坏账,能否收回全部或部分坏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发卡机构的坏账催收能力和催收策略。催收管理即是对这些处于不同的违约拖欠地位甚至呆账地位的账户采取适当的催收措施,一方面促使部分拖欠账户回到现期地位,以最大限度地“挽救”那些还有还款意愿、但暂时遇到还款困难的客户;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最终的呆账损失。催收管理是信用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卓有成效的催收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发卡银行直接减少呆账损失,提高赢利;另一方面更强的控制呆账的能力意味着银行直接减少呆账损失,提高赢利;此外,更强的呆账控制能力意味着银行可以扩大目标客户面,能够瞄准、接受更高风险的客户群,提高发卡量来达到规模经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坏账核销管理:一般情况,经过催收阶段,对于逾期180天以上的不良贷款,进入核销阶段。发卡机构采取科学方法预测核销后坏账的回收比例,合理制定不良资产处置定价,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发卡机构根据核销评分模型,预测核销后坏账的回收比例,制定不良资产处置定价,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所造成的损失。
结论: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信用卡生命周期与其它成熟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不同,其风险管理的重点和各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应有其特别之处,根据我国信用卡发展生命周期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信用卡这种产品本身,以及持卡人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周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甚至成倍扩张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 , 2009-07-28
(7)Stiglitz and Weiss. Credit ration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75
(8)Mark Wilson. What constitutes credit card risk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0, 24, 27-99
(9)戈涛. 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6, 2
(10)赵刚.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3
(11)Bill Fair,Earl Isaac. Forecasting financial risk of lending to consume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 paper, 1956
(12)Stiglitz and Weiss?Credit Ration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75
(13)Altman EI,sauders A.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 1997, 21:1721-1742
(14)Lyn Thomas. A survey of credit and behavioral scoring. forecasting financial risk of lending to consume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 paper, 2001
关键词: 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商业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1.2 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目前这种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内部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经营目标以及运行环境的转变。
1.3 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1.4 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中国的银行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性职能,商业性信贷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并未加以区分,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国家对它也无风险责任要求,因而中国长期以来没有银行风险方面的法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引导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外部的金融立法及银行内部的配套制度的建立。但在这些制度中信用风险方面的规定非常粗线条,并有大量的空白,其科学性、完整性还有欠缺。
2 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改革银行体制 要把中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优秀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御信用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1.1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和商业银行的办行规律,按照国际惯例,以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减少大股东派出董事人数,派出董事的股东单位不再派出监事,增加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增加中小股东单位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提高董事、监事的独立性和职业素养,促使其实现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董事、监事逐步形成职业阶层,实行资格认证;建立董事、监事市场退出和禁入机制,可以仿效国外成熟的做法,实行每年更换三分之一的分批改选制;建立对董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其尽职情况的管理、考核与监督。
2.1.2 股权适度集中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有者对人的监控效率和所有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当股权过于分散时,某一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会因为成本与收益相比过高而减弱,从而出现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当一家银行的股权过于集中,又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及控股股东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象。
因此,股权的适度多元化才会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1.3 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 银行家作为经营管理银行的企业家是银行机制创新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主体,是银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完善高级管理层的选聘机制,使经营管理者由行政性选择逐步向市场化选择转变,形成并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人缺位问题,在经营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或者说银行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创新的激励相容机制。
2.1.4 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 传统的薪酬制度对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利润、资产质量等事后会计指标,对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反映具有滞后性,与银行远期盈利能力或未来经营业绩没有联系。建立经理股票期权或员工持股计划等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会使高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解决由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问题及对策
20世纪80年代初受世界性金融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工作开始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也逐渐引入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服务,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估办法如五级分类法、专家判断法等,文章将结合现代风险量化的几大模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简介
(一)KMV模型1993年,KMV公司开发并公布了KMV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公司股权价值看做是买入一份标准欧式看涨期权。如果负债到期时公司资产市场价值高于其债务,公司偿还债务,当公司资产市场价值小于其债务时公司就可能违约。在此模型中以违约距离表示公司资产市场价值期望值距离违约点的远近,距离越大,公司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较大。这个模型实际上是从公司本身的角度代替债权者对公司的信用进行评价。KMV模型的优点在于:(1)KMV模型是以股票市场数据而不仅以会计数据为基础,故具有动态及时性和前瞻性。(2)KMV模型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参考上市公司进行计算。KMV模型的缺点在于:(1)该模型对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和公司结构不变的假定以及利用期权定价方法求解公司资产价值和波动性,缺乏有效的方法检验其精确性;(2)KMV模型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有效,股价波动能反映公司实际价值,因此这个模型能否适应于新兴股票市场很值得探讨。
(二)CreditMetrics模型该模型以信用评级的改变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组合价值的变化不仅受到资产违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资产等级变化的影响CreditMetrics模型的优点在于,(1)模型清晰地表达了紧盯市场的思路,不仅表现在及时的关注多种信用等级状态之间的迁移,还表现在不同信用等级采用不同信用利率。而模型的缺陷在于模型运用的一系列假设:(1)该模型假设等级迁移概率服从稳定的Markov过程,这与实际的历史数据是不相符合的。(2)该模型假设同一信用评级内所有的债务人都有相同的评级转移概率,而KMV的研究认为,这个假设并不成立。(3)该模型用股票相关性来代替资产相关性。这些假设使模型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受到制约。
(三)CreditRisk+模型该模型(Credit Risk Plus)是由CS2FP公司在1997年提出的―种违约模型,其只考虑债务人对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而不考虑评级下调风险,并假定这种违约服从泊松分布,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模型的优点在于数据要求比较简单,运用泊松分布使的计算很有效。模型的缺陷在于:(1)是债务人没有被赋予相应的信用等级,其违约概率不取决于其风险特征,并假定每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暴露在计算期间内固定不变,而这与实际不符;(2)模型没有考虑市场风险,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市场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四)CreditPorffolioView模型该模型(CPV模型)是麦肯锡咨询公司于1997年开发的。该模型实质上是通过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分析和信用周期的评价来评价信用风险。模型的优点是(1)将宏观因素纳入模型中,修正信用度量技术的偏差(2)对风险暴露采用盯市法,适用于不用国家及行业。其缺点在于:(1)模型的应用需要国家和行业大量的长期数据,而获取数据比较困难,(2)该模型未考虑微观经济因素,特别是企业个体的特征。
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适用性分析
从以上的模型简介可以看出,这些模型发挥作用须满足一定的前提,而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现状难以满足风险量化的需要
从模型的简介可以看出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Risk+模型应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用评级的存在,实行信用评级是风险量化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没有精确、权威的评级结果,这些模型的分析就失去了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关于信用分析的数据库,外部也没有权威的机构提供相应的评级结果。虽然我国目前信用评级市场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经验缺乏,信用评级的结果权威性较低,国际认可度不高,在评级市场上,仍是穆迪、惠誉、标普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由于我国评级业处于起步阶段,评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评级的结果可能并不能真正的反映企业的风险水平,这些因素的存在都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发展。
(二)弱势有效的股票市场难以为量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从KMV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市场价值的计算需要股票市场的数据支持,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仍是一个“弱势有效”的市场,股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并且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仍然属于“政策市”,股价的波动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不能真实的反映市场的供需状况。这也决定了即使根据股票市场的数据利用量化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的结果不十分准确。
(三)对贷款质量的分类达不到量化管理的要求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除了与债务人的信用等级有关外,还与债项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应用除了对债务人的信用等级有需求,对债项也有着详细的界定,而我国目前对债项质量的划分仅有五级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而且各个级别之间并没有量化的区分标准,过度依赖主观判断,贷款质量划分准确与否取决于专家的数量和质量,而目前我国风险分类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专家,难以保证分类的准确性,这种粗线条的划分,难以精确的反映债务风险的大小,更难以满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需要。
(四)量化工作的成本过高
量化分析模型仅是用于测算信用风险大小的工具,具体的操作需要熟练掌握金融知识、具备风险管理经验,又有深厚的计量经济学功底并能熟练掌握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样的人才匮乏,难以达到商业银行开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进行及时改进和维护的需要。并且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是垂直式的管理体系,基层机构的人员很难进行创新、创造活动,因此要想进行量化管理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还需聘请国外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加大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在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的情况下,银行为了维持一定的收益水平往往不愿承担这样的成本。其次,我国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没有建立起采用量化分析所需的数据库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因此银行要想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需要重新采集数据并建立相应的内部评级系统数据库,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仅仅靠一家银行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
三、加快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建立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起企业信用数据库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中鼓励商业银行采用的一种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以使企业更加精确的评估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内部评级系统,建立起企业违约数据库,但这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的共同合作,需要国家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需建立方参考新巴塞尔协议中的有关条款,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建立起适用的数据库。
(二)积极推动金融自由化改革
进行量化分析的一个基础就是拥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已实现同股同权。新会汁制度施行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准确、全面,但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仍属于“政策市”,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股票的价格并不能完全的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的变动,价格信号容易发生扭曲,为此国家应加大金融自由化改革,提高信息市场的透明性和有效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积极推动资信评级市场的发展
国家应积极鼓励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起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具体包括:约束信用行为的法律体系,促进企业和个人履约的诚信体系,帮助债权人判别对方信用状况和违约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征信体系,建立起统一的共享的信息数据库。规范信用评级的标准,制定严格的监管体制,促进资信评级市场的公开、透明,提高我国评级机构的国际认可度,从而为信用风险的量化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努力营造信用文化氛围
不论是信用风险的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而信用风险通常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另一个就是债务人的还款意愿,还款意愿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可以通过外界环境教育改变,因此加大对人们的信用意识教育,营造社会的信用文化氛围,提高人们的信用意识,也是降低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为此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信用文化教育,向社会各阶层普及金融法律知识,引导教育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知法、守法,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全民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给予人们相应的制度约束。
(五)鼓励人才创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量化模型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推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多数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是从国外引进,而这些模型的使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但这些条件在国内有的是很难满足的,也就使得这些量化模型很难在国内发挥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鼓励从业人员创新,在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国内目前现状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型,从而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工作得到实质的进展。
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长远角度来看,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是一个趋势,但目前国内进行风险量化的条件仍不成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政府、银行共同努力,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的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方金兵.张兵.刘荣茂.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比较分析[J].经济师,2009.
[2]高照.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2010.
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指渠道中任一成员的货款由于渠道上另外成员的原因不能及时收回或不能收回而给该成员造成的可能损失。
一、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是渠道冲突的集中体现
根据现代渠道冲突理论,渠道冲突是指下述这样一种状态: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干扰他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外一个渠道成员正从事某种会伤害、威胁其利益、或以损害其利益为代价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渠道冲突分成为垂直冲突、水平冲突和多渠道冲突。垂直冲突是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比如中间商不执行制造商规定的价格、服务和广告等策略;水平冲突是指同一层次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广东佛山一些陶瓷产品的特许经销商太多,距离又太近,以至相互竞价,压低了它们的利润。多渠道冲突则是指同一生产商的多条渠道之间的冲突。例如,IBM直到1981年还只用自己的销售部门推销其所有的产品,但当其产品中增加微机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增加了18条营销渠道,包括经销商、邮购、电话市场营销等。由于增加了销售渠道,使各销售渠道之间为争夺客户而产生矛盾,当一条渠道的成员销售额较大,而利润较少时,多渠道冲突将变得更加激烈。
以上三种类型的渠道冲突都有可能成为渠道上信用风险的成因,垂直冲突则是形成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
渠道上的垂直冲突主要表现为价格冲突、服务冲突、促销冲突和交易方式冲突。
1、价格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价格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目标的不一致。制造商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中间商是以销售最大为根本目标的(当然,它追求销售最大也是为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因为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的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中间商多卖出产品,这是制造商业对中间商进行奖励的根本依据。)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得到正常的利润,制造商会要求中间商严格执行相关的价格政策,但是,中间商为了多销售产品,他有动力以低的价格促进销售。价格冲突比较著名的案例有:2000年7月国美电器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以超低价格出售厦华、长虹和熊猫等品牌的彩电,引起上述企业的激烈反应;2001年4月,苏宁电器省内直营企业全面降价,最高降低幅度彩电为40%,音响为50%、空调为35%、洗衣机为25%、冰箱为20%.在苏宁降价之后,长虹、TCL、厦华彩电的价格也纷纷下调,海尔高层急飞南京扑火,但海尔产品仍然还是被列入降价名单。多方努力未果,海尔立即以断货为威胁,但商家并不理睬。价格冲突带来的信用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商可能会因为中间商不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而减少中间商的返利,这会引起中间商的不满从而导致中间商不及时还款;二是接受现实,中间商仍获得同样的返利,制造商承担低价销售的损失,形成隐性的风险损失。
2、促销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中间商只对那些单位利润较高的产品的促销感兴趣,而对制造商要求促销的产品则视其单利润的多少决定是否促销,对制造商业通过降价手段进行促销的产品,由于降价导致单位利润锐减,特别是对于自己买进产品所权的中间商,有可能由于降价而导致中间商的利润为零,因而中间商对这类产品的降价促销不感兴趣,从而出现了促销冲突。促销冲突容易形成相对滞销产品货款的信用风险。如果是中间商业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生产商的降价行为会令中间商利润大大减少,起中间商的不满,他可能会在其他的商业上采取措施,弥补损失,从而导致制造商的可能损失。如果是中间商没有买进所有权的情况,由于促销冲突,相对滞销的产品的销售仍难有起色,这部分商品的货款就处于风险之中。
3、服务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服务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商与中间商关于服务的界限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消费者在费过程中对服务不满意而转向其他品牌的产品。服务冲突对整个渠道上的成员都会产生影响,客户的转移意味着利润来源的转移,销售受到影响,渠道上的所有成员的货款回收都会收到影响。
4、交易方式冲突与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交易方式冲突是指制造商与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与风险的考虑希望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而形成的冲突。如曾经发生的济南七大商场罢售长虹彩电的风波就是交易方式冲突的典型案例,中间商希望长虹彩电,先拿一批货做铺底销售,而长虹实行的是台阶式返利,推行现款现货的经销制,这样,市场风险、降价的压力全部由中间商承担,中间商感到风险大、利润薄,因此采取了罢售的措施。交易方式的选择是控制渠道信用风险的直接方法,但是交易方式过于宽松会导致信用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增加;交易方式过于紧张又会导致上面情况的发生,最终仍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
以上简单讨论了渠道垂直冲突对渠道信用风险形成的影响。当然,渠道上的信用风险不能完全归结于渠道冲突,其他的一些外部原因、产品本身的原因也是导致渠道上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渠道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的特点
渠道上信用风险的传染性是指某渠道成员的违约会导致其所有上游成员都会受到影响的情形。渠道上信用风险传染性的特点是由当今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的。如果渠道成员之间有相互的资金流“隔离”,则传染性的特点将难以形成,然而市场的买方特点决定了上游企业要向下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融通,资金流上的相互依赖性就不可避免了。
制造企业作为渠道的起点,将承担着最大的信用风险,只有渠道上任一成员出现违约的情况,它所导致的信用风险和损失都会沿着渠道的链条传递到制造商那里。
处于渠道末端的零售商,它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企业,它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是客户的信用风险,可以说是整个渠道链条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小的企业。
从整个渠道的链条来看,越是远离渠道的末端,面临的信用风险就越大;同样地,如果渠道的结构越是层次多、长度长、宽度大,整个渠道链条上的信用风险也就会越大,处于多重渠道扭结中心的制造企业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
三、我国渠道失信的典型形式:(以IT产业为例)
1、恶意欺诈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诈骗案所占的比例并高,但这类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比较高,而且现在IT渠道的毛利率普遍很低,一旦发生恶意欺诈的案件,对渠道的打击会很大。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经办过一个案子,一个商案发逃跑后公安人员去公司搜察,发现一份纸面文件,记录了包括神码、英迈、佳杰、威达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总代的联系方式,这个骗子公司的操作方法是一家一家打电话,看谁给的条件最好,谁的条件好就骗谁。
当然也有拿了假的本票来骗的,这就属于比较专业的诈骗了,这类情况比较少,只要有相关的制度,预防起来并不困难。
2、恶性拖欠
神州数码外联法务部法务经理曾坦言,IT渠道发生的失信案例,纯粹意义上的诈骗案实并不多,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恶意拖欠。一些商的资质本来比较虚,不具备经营的实力,但由于一些制度在监察和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可操作性,导致了一些“猫腻”的产生。有“立升”的经销商往往花几千块钱就能注册一个资金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司,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比较危险,有了纠纷追讨债务时,才发现公司根本就一无所有,尤其让人头疼的是公司的经营者一不跑,二不赖,但就是不还钱。由于这类公司根本不具备清偿能力,你拿他毫无办法。
3、金蝉脱壳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
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
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一)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外贸企业的发展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良好的国外企业信用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建设,而且外部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主要靠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交易记录来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判断,这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基本不对私人开放。那么,在对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方面就更加参差不齐,因此外贸企业基本上是难以获取国外客户资信信息和信用管理服务;除此之外,我国外贸企业之间也存在壁垒。由于存在激烈的竞争,涉及国外客户的信息也基本上不予交流,很难及时共享到其他外贸企业被欺诈的信息,这就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甚至出现同时在我国十多个口岸进行诈骗的荒唐事件。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从大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外贸企业因为内部没有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引发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但因公司管理层的不重视或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三)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交易环节,而是贯穿了整个贸易流程,因此,构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交易环节,实现对各个风险环节的全程控制。所谓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就是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都对企业出口信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事前管理是要求企业在业务开始前加强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等进行调查,事中管理要求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对授信对象和授信金额进行实时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三项资产(应收、预付、存货)的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做到如上三步骤,基本就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合理制定信用标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给客户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信用额度,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首先是调查客户所在国家的宏观环境,评估东道国的风险因素,有效控制因国际因素原因带来的信用风险,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企业规避此类风险还是以预防为主。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规模不大的外贸企业还是咨询专业机构的一些评价指标:比较权威的有欧洲货币指数、机构投资家风险等级指标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除咨询上述专业机构外,还应该委托他们对一些专项因素进行调查、评估,做到真正了解东道国的风险所在,建立预警机制,有效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其次是针对国外客户本身所采取的一些资信调查评估,从不同渠道了解国外客户的资信状况,加强信用风险档案管理。企业可选择通过传媒、网络等自己掌握和了解客户信息,也可通过国内的一些银行或专业资信调查机构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客户的经营情况、资信偿付能力并做出准确判断,以此来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外客户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等问题进行差异化管理,最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额度。对信用管理要做到时时跟踪,对于超过额度的客户,未进行新的评估审定前,对超出部分坚决不予赊销。
(三)完善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体系
1.加强征信管理建立信用制度的核心是征信数据的采集及评估(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估,消费者信用调查和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主导建立征信系统,此系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服务。
2.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信用体系必须要求信用信息市场化。目前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应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结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其次是大力推进和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
3.快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在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应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出口信保业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四)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健康发展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信用风险是源于信用活动和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是由于债务人没有能力,或是由于债务人不愿意履行已签的合约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更为一般地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行合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而在金融全球化,市场波动性增强的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环境瞬息万变,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信用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麦肯锡公司通过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我国自1999年以来,经过连续数年的大幅度剥离、核销、再剥离等优惠政策,国有银行消化减除的不良贷款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安全。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标准法需要借助于外部评级机构确定资产风险的权重,计算最低的资本要求;内部评级法采用银行内部评级,确定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作出评估和认定,委员会同时建议实力较强的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勿庸置疑,《新巴塞尔协议》对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促使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
二、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就陆续开始尝试着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环境,普及到银行内的各个员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部分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对银行业务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在有的分支机构中,存在着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而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忽视信用风险管理的现象。第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在国际上,通常把银行市值的稳定作为银行的长期经营目标。而且市值的稳定增长才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成败的根本标准,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机构漠视风险片面地追求眼前业绩的扩大。有的行片面地扩大贷款规模,通过扩大“分母”来稀释不良资产率,这种疏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贷款规模扩大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包袱。第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在银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有的员工仍然片面地认为信用风险管理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尚未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还不够坚实。第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的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的具体体现形式。而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垄断很难避免“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商业银行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构有效性不足,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它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也都是横向的。这种横向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金融低效率。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第四,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第五,国有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开发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个贷系统、票据系统等多种信用产品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系统与系统之间衔接不够,信息之间存在冗余、矛盾的现象,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即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国际银行业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同时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KMV模型等四类。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上还亟待进一步的发展。
(五)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以及信用道德规范,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接给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人行信贷征信系统、大客户零售业务风险预警系统,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严重。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由于信用风险管理广泛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十分重要。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一)培育健康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信用风险管理要是能够有效地被执行,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亦即是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所谓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是透过行动或文字的呈现,使全行职员随时察觉到风险的存在。它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风险管理行为、信用风险道德标准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树立起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二)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它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涵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整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此外,这种管理组织架构还要求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具体风险管理对策和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健全内部的制约机制。
(三)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管理的信息对称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及有效的交流渠道,要不断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而且要使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前瞻性和连续性,使信息系统能够涵盖银行所有的业务活动,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充分满足银行风险管理的需求。另外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通畅的交流渠道,保证信息的充分流动。
(四)提高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逐步建立以资本约束为基础的自我调控和约束机制
第一,对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资产计量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按新巴塞尔协议中资产分类的标准及风险等级级数的要求,分别制定适合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金融机构业务、项目融资业务等业务特点的信用风险评级办法,根据各类业务的特点采用模型评价与专家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评定信用风险等级,建立基本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资产计量模型。第二,深入研究国外商业银行资本分配方法,尽快提出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实际的现阶段的资本分配方法,并在内部评级工程完成后,采用统一的风险资产计量模型,提高资本分配的科学性。第三,从以存贷比约束信贷规模向以资本约束风险资产余额的方式转变,迫使分支机构要么调整资产结构、减少高风险资产,要么通过增加收益转增“虚拟”资本。第四,考虑信用资产在其寿命期间信用质量会发生变化这一事实,通过分析客户信用等级及其在还款期限内的转移概率,计算预期损失及非预期损失,计算还款期限内的收益,统一风险与收益的衡量标准。第五,重新梳理有关绩效考核办法,逐步建立以风险调整收益和风险调整收益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重点建立对各级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各级分支机构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高收益。
(五)切实完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
风险缓释技术是指银行采取抵押、担保、风险净值、信用衍生工具等风险缓释技术或者采用保险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分散技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的各种信用风险缓释技术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抵押物范围的拓展进行研究,同时考虑抵押物价值波动、潜在敞口波动等因素,通过风险缓释技术,从总体上降低信用风险。争取扩大风险权重为零的信贷业务。要切实推行不良贷款实际拨备制度,按照信贷资产的分类,动态提取坏账准备金,为不良贷款提供担保。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关键不是不良资产的剥离和转移,而是不良资产的出售和变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渠道清收和处理不良资产,要以公开拍卖或采取招标形式出售不良资产;要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一揽子处置不良资产。
(六)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银监会、人民银行、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