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分析
语文是人们心灵的诠释,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课外书籍拓展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诠释内心的情感。然而,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实施趣味性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趣味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趣味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好奇心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自由、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部分都是以“满堂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实施趣味性教学,教师不仅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能力,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合理化、新颖、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趣味性教学的开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是利用图画、图表、录音、视频等将理论的、抽象的语文理论知识形象地、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直接触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课堂氛围,以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实施趣味性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训练方法;课堂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83-01
1.引言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着高消耗低收效的教学现象。而导致这种教学现象存在和显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重视人文因素,忽略语用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用教学,语言训练。这样才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的落在实处。
2.语用教学是什么
语用教学是以语用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于纯粹的理论性教学相比,它主要是面对的语文中的字形,读音,甚至是句法等语言的具体运用形式。如果加以深入研究,它还包括语句意义,解析,交流方式,社会背景等内容。可以说语文教育教学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就是语用教学。
3.小学语文中"语用教学"的方式方法
3.1 在朗读课文中提升自我的语感。在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特别是对口语语感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口语积累和长期的训练,表达事物的能力才能迅速提升。这也可以看出朗读对于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和必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朗读只能是以学生朗读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来加以开展。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们乐于朗读。唯有如此,文章中词句,语法,中心的精妙才能被其逐渐理解。既能使他们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语言美,又可以加深对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将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记忆和背诵。
当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作为辅助方式。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欣赏,对于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提问,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3.2 通过解疑答惑来稳固语言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文章问题或疑惑,因为这些就可能是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难点。只有正确的加以解释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对文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也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入对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如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让其知道要借助字典。既实现了指导教学,语用教学,又体现了教育关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3 通过解析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很广,许多词句都有多重的意义,运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语用意义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和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去感受语言之美。
例如,在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明白数量不是绝对的实指。如"五颜六色";在诗歌中,了解到颜色的名词词性是可以转换成为表示动作的动词词性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只有这样具体的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明白语用在文章中的运用情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语用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和艺术美。
3.4 运用仿写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一项关系长远学习能力发展的培养性学习任务――写话。也叫写句,看图说话。它是语文学科中写作的基础。小学生作为初学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笔。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去模拟课本中或学习过,看到过的句式来进行仿写。并教授他们在仿写中对优美合理的词语,句子加以使用,从而来培养他们在语用文字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对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可以指导他们从日常常见的事物去入手描写,既容易又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课后的点评和积累,以及反复的类似练习,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3.5 在对文章内容的辨析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字词方面的重难点,主要是集中在字音、字形、字义上。而汉语的词汇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同样的字形却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字音;同样的字音也可以写出多种的字形。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的去分辨字,词的音、形、义。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语用教学中,对相近读音,字形的辨析与讲解。还可以辅以学生自查字典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自我学习印象。如"假装"和"请假""朝见"和"朝霞"等。对于字音可以通用的词语,要学会依据不同的语用环境来分析它的意义。这样的小学语文语用辨析与讲解,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课堂积累,而且还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了语用知识的教学。
4.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的特征与特点
小学语文学科的语用教学是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起而同时进行的。只是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都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自然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这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其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因为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注重于语义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读懂,记住。教学内容也大多是局限在固定的词义,句义和篇义范围里。一旦涉及到课文给我们带来的语境,甚至是更深层的思想情感时,学生就无所适从了。而这些恰恰正是语用教学的内容,也是目前新课标的精髓之一。而且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对于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和语境的掌握,也是必经的学习内容。另外,随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加深,对学生自我交流和表达的要求也会越发的明显,这也是语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最根本的特征。
而小学语文的语用教学最大的特点则是两个:一是通过文字的积累和表述来反映自我的学习,生活体验。小学的语用教学是立足于语言表达和文字积累的,尤其是文字的积累将直接影响到自我的体验表现。二是语言表达的自我能力培养。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语用方面的教学不能只是认识和积累,而要主动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扩展,扩宽。逐渐的向实际生活和灵活运用的方向发展和延伸。
结语:结合以上这些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还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语用教学的相关训练,以此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掌握和运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韶福军.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J]. 才智,2015,01:267.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要随之进行革新。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作文教学;方法模式;创新途径
写作是学生重要能力之一,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作文是教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熟练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训练选材、构思、组织语言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释放天性,自由表达。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简要概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多数是注重写作相关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新课改的社会背景下,教学目标逐步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着重讲解作文的类型、结构、语法标点、布局安排等系统理论知识,对于启发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略有欠缺。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不仅无益于沟通,而且不易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抒发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失去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作文的思想深度,更偏爱于中心思想有道德观念以及思想性的作文,并倾向于最后的总结段。其实这一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偏高,小学生年龄在五至十二周岁,普遍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味地强调作文的高度思想性,易导致小学生死记硬背套话,作文矫揉造作,内容失去真实的情感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方向
小学作文形式上是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以及生活的外在表达,实质上是要不断培养学生正确表达主管思想,抒发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引导。小学学生的意识多数较为感性,学习、实践往往是依旧兴趣爱好,这启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增强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作文训练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乐于表达”,这正照应了教师要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让一二年级的学生愿意与用文字表述事件,表达情感。而中年级学生要“自由表达”,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扩展思维,鼓励中年级学生不受束缚地表达。高年级学生要“学会表达”,在这一阶段,突出了写作的技巧性与规范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鼓励开拓思路,创新选题
选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传统的命题作文容易禁锢学生的思路,尤其是学生阅读了很多范文之后,很难拓宽思维,寻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选择过于保守老旧的题目,根据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选择一些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去表达,作文的形式与内容不仅真实,而且有益于激发学生真实情感。
(二)增加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学生年龄较低,普遍活泼贪玩,如果作文教学只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对写作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增强实践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八:编写通话故事。引言叙述了小花猫因为不讲卫生而生病的故事,内容生动,贴切生活。习作的要求是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通过图片展示、漫画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路。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小动物类的漫画,让学生自由讨论小动物们的行为是否正确,生活习惯是否良好,如何帮助它们改掉不良习惯,并引申内容,避免学生的思维收到束缚。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堂上即兴表演童话故事短剧,使内容更加贴切生活。
实践活动在课堂是主样式情景模式的创设、作文互评、故事大赛等等,这些活动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乐于参加,教师寓教于乐,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并应用到作文练习中。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如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启发学生思考,鼓励自主观察,这样帮助学生增加素材量。小学生的经历较少,留下深刻记忆且能正确表述的内容不多,写作上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写什么的困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灵活教学,鼓励学生创新思路,提高写作兴趣。
(三)多种形式授课,丰富课堂
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板书,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口述,省略了板书。这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未必过于枯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丰富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画作品、相关美术图片等等,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例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内容:家乡的名人或者家乡名人事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家乡名人的图片,播放相关人物纪录片等影像资料,布置一些课外书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针对小学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模式,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小学作文课程基本目标,提高习作素养,而且为学生以后各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09)
[2]邱笑红.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2009(03)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方法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写作的教学能够达到使小学生自由表达,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描述出来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学生写作兴趣、写作信心、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得以提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如下。
一、从低年级起开展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是教导学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客观事实的反映与描述,表达其思想感情,逐渐具备写作能力的过程,能够表现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认知水平。写作教学应从低年级起就开展,鼓励小学生将说话和识字结合起来,学会用字与词表达,将自己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出来。一点一点地训练,慢慢的小学生就能形成字、词、句、段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话描述场面、情景与自我感受。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家长、教师,也可以用图画表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小养成写作的习惯。如,在进行一年级《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等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描绘春天的词句,春雨、柳树各有什么特点,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向学生提问学生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除了柳树、春雨还有什么特别的景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并尝试用简单的词句将自己的话写出来。
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
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是写作最主要的来源,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抓住有价值的材料,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累积起来。在平常的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体验,这样一来写作就有用不完的素材和内容。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平时的积累相关密切,学生若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下笔时也会文思泉涌,将自己所想表达得生动详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将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方面能够积累材料,另一方面能够练习写作。日记的内容较广,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写下,也可以将自己对一些事、一些人的看法和感受写下,是属于个人的表达空间,可以无拘无束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写日记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写作打下基础,精彩的作文就是在点滴的积累中形成的。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加强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教师应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书籍的借阅,引导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会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多读、多背、多动笔,才能积累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在班上开展小型的写作比赛,由班上几名任教的教师组成裁判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不单要嘉奖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作品,对于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作品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抓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其鼓励,让学生继续坚持做得好的地方,纠正存在不足的地方。同时针对学生写作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四、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若细细批改,工作量较大,但若只是简单批改,又不能使作业布置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阅读上的交流,通过作文的批改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有两种方式,即学生自改与学生互相批改。在批改前,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进行作文的批改:首先, 需查看作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贴切,是否偏题;其次,需检查作文的中心材料是不是具体充实,作文是否具有条理性,详略是否恰当;最后,查看作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增添色彩。学生能在自我批改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再经过小组间的互改,让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意见,点出他人作文中的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有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般,特殊教育学校都是特殊的学生,在视觉、听觉、智力等方面存在着缺陷。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九年教育义务,从而让学生尽可能的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面对自己的生活,进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涵义
特殊教育学校通常都是经过各个地区的政府而举办成的学校,主要的作用就是教育那些残疾的学生,让他们经过特殊的方法学习到知识。其实无论是特殊学生还是普通学生,实行义务教学是最基本的需求,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义务教育学习到基本的知识,从而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开发,正确的面对生活与学习,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获取心灵方面的弥补,让自己的生活逐渐走进新时代。
2.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浅析
众所周知,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重视语文教学方法,如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帮助学生了解到语文的真正意义。其实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教学的方法,使其让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还存在着问题,并且教学效率也不是很好。毕竟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创新的观念,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语文对国家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都太局限于书本,其实教材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应该通过活动等众多方法将语文知识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看,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需求,不能一味的按照??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这样的话,根本无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从而失去对语文兴趣。所以说,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充分考虑下学生的情况,让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语文产生兴趣,使其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反正无论如何,语文教学方法最终的目标都只是想让学生更加了解语文,使其在语文知识中得到发展。
3.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1 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老师首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好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接受到更高的教育水平,并且有效的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中,使其让学生在新奇的教学方法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乐意积极主动去学习。反正,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2 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局限在书本中,那么会缺少很多的有趣性,让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设定情境模式,能够吸引学习的注意力,使其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真正意义。当然,老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点游戏等环节,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获取到知识。总之,丰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说,想要真正的渗透语文知识,就一定要多创造一些新奇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重视这一点,只有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让有缺陷的学生对语文产生浓郁的兴趣,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能力
引言
语文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一门学科,通过语文我们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会学生品味人生,感受人世间的真爱。语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惊喜,语文的教学是从小开始的,语文的教学是从娃娃做起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重视语法训练
小学时候的作文其实要求特别的简单,而且对字数也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是其中有一点就是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得体。因此,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上面下点功夫,得让学生作文中尽量少出现语法的错误。从我们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触了语文,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即使小学时还没有像初中、高中那样仔细讲讲语文的语法,但是孩子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但是,写作和说话又有一点不一样,说话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语文语感在里面,在交流中好像并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但是在批阅了一些小学生的作文以后,证明了这一点,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很多孩子在语文表达上颠倒,并且有些写法让人看不懂,当我让孩子向我解释的时候,他能解释的清,但是就是存在书面表达上的问题。
因此,我觉得老师们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下这一点。小学生已经在逐渐接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从简单的主谓宾语开始讲解,先让学生学会句子的组成,再让他们连贯地表达。写作中当然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通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老师要注意学生们的本土语言特点,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方言,小学生都是跟着家长学习的语言,他们语言中有些语法就是错误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接受语文的能力会差一点的部分原因。语法,是小学作文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教学。
二、注重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写作文困难的学生虽然兴趣被激活了,但往往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地搜集素材。重视生活实践作文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的引线打开,使学生举一反三,去想生活中的事,从而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读书能积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同时教师还要抓住教学时机,布置名篇阅读。新课程实施以来,新选入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师要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加强练习训练,使学生从中学到好的表现形式、手法,并应用于作文中来。
三、联系生活写作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小学生写作文最主要的就是生活中题材,所以,小学作文的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要让学生感觉所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游戏,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处,去认真细心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点滴细节,比如要写春游类的话题,就可以适当的带领学生去郊外踏青,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做一次简单的游玩。通过这种学生参与生活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写作材料。这样的话,写作文就不会再让学生那么痛苦,反而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有感而发,从而产生写作的愿望。就可以改变过去“要我写”而成为“我要写”的新情况,所以,不仅是作文的写作素材要从生活中去找,作文的命题也要从生活中去挖掘,去创造。
四、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的表达氛围宽松、和谐、愉悦的写作环境是学生自由表达、袒露真情所必需的。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习作氛围,消除学生畏难的心理,让作文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习作的内容、形式、字数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心中有话就可以写进去;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到我写我看的、我写我想的、我写我做的,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可以允许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样一来,学生敢想、敢说、敢表达了,作文也就不在是什么难事了。
学生作文完成,需要鼓励和帮助。“善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充分利用好校内公共平面媒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墙报、校园内的黑板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使学生在墙报上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在广播站能里听到自己的作品,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经常鼓励学生把其成功之作向报刊杂志投稿学生的作文一旦获奖或发表,成功的喜悦会引发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同 时还会带动很多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所有的学生都把写作当成一种乐事。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多种方式引导,鼓励,相信,在老师的细心帮助下一定会提高作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爱华.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2009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字;教学方法;注音
前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文字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到现在,文字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譬如我们坐公交需要看站牌、逛超市需要看商品标签、居住也需要和文字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文字交换行为,通过文字不同语言的人们也可以进行交流。语文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文字的过程,学生接受的新知识只是文字的不同组合排列。汉字不同于其他体系的文字,它以结构复杂、书写复杂、数量庞大而著称于世,如何掌握庞大的汉字系统并熟练的使用汉字是人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这项工作尤其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认识汉字的懵懂时期,就像一张白纸,由教师指导着涂满艳丽的色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下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标注音节识字
标注音节识字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最常使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最常见的方法。所谓的标注音节识字就是在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前提下,给学生学习的汉字注上拼音,这样即使小学生不认识这个字也能够根据拼拼音读出这个字,长此以往就记住了改字,完成识记。一般来说在一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字都是和拼音结合在一起的,基本上是一排拼音一排汉字,学生在看课本的时候就结合着拼音记忆。这种识字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学生学生可以借助汉语拼音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训练。使用这种识字方法的步骤如下:小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要接受高强度的拼音学习,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组合方式;之后就需要阅读大量的带有汉语拼音的文章,重复训练自己使用汉语拼音的能力,和简单的汉字到复杂的汉字的读写,并在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掌握汉字的读法和写法。当然这种识字方法也存在着弊端,由于学生在接触字之前先学习的是拼音,这就会造成学生对字音的印象深于对字形的印象,对学生的汉字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将识字融入到词语中
将字的记忆融入到词语中学习的方法是着眼于阅读和识字的关系。对于汉字来说,每一个汉字都不仅仅含有一个特定的意义,而是含有多个意思。搭配不同的字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读音和含义,将识字的过程和词语的阅读过程结合起来,不但便于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举例来说“河北省”和“省悟”中都含有“省”这个字,在这两个词组中,“省”的读音和含义都有很大区别,前者指一种行政单位,后者则含有反省的意味。学生如果只是按照拼音读这个字的话,不同的读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这不是同一个字的感觉,在书写“河北省”时能够写出来,但是在书写“省悟”时则反应不到改字的写法。将学生的识字过程融入到学生的词语记忆诵读中,让学生在认识了生字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按照字族识字
按照字族进行识字,是结合汉字的构字规律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将生字按照一定的部位分成若干族,按照族来进行编排和学习。例如“青”可以作为一个“族”,睛、请、蜻、青、情、清、箐等等都属于这个字族之内。关于字族识字方法诞生于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由四川省井研县教育局所新创的方法。在让学生学习这些字族的时候还伴有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草菁菁,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出来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再比如“牙”还可以作为一个“族”,如呀、雅、芽、伢、鸦、讶等都属于该字族之内。与该字族相搭配的儿歌是《换牙》“妹妹掉了大门牙,以为说谨掉了牙。爸爸说,是换牙,就像乌鸦换羽毛,春天树木长新芽。妹妹不用担心呀,张口没牙别惊讶,口出粗话才不雅。”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儿歌是他们喜欢哼唱和聆听的音乐,通过对儿歌的记忆也可以让他们尽快的认识汉字。
四、集中记忆识字
集中记忆识字是小学生学习汉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的集中识字并不是说让学生长时间、大量的记忆汉字,而是暂时性的让学生的识字过程和课本脱离开。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述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按照任意规律对课本后需要掌握的生字进行分类,集中消灭一部分生字,然后回归课本进行巩固,之后再按照某一规律记忆一部分生字,之后再回归课本消化吸收。集中记忆识字方法具有很高的效率,目标制定单一,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维的发散。但是这种识字方法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方面使识字和阅读长时间分开,不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集中识字也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峭燕.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高红娟.小学中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贺孝青.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2)
[4]郑晓英.找准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质量[J].宁夏教育科研.2007(01)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自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014-02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是关键,创新知识的火花需要创新思维的去点燃。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贯穿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
一、教师要做好“导演”工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是主演,努力在课上充分地展示自己,给学生死板地灌输营养液。
而在创新教学中,老师只担任导演的角色,学生们做演员,把展示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有思维的时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是用学生丰富的动作、新颖的表演形式代替老师的“单口相声”表演。这样能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力求把学生“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把“老师为主演”变“学生为主演”。
二、给学生的思维松绑,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
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每时每刻都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二年级下册《恐龙的灭绝》,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恐龙的灭绝有多种原因,学生会想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想象恐龙能飞上蓝天,想象出恐龙的灭绝原因是互相残杀;有的学生想象更奇特,恐龙可以代替吊车的工作,不但省油还易操作,重要的是环保!……这些充分说明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更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创造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会使儿童主动积极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和思考的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该项内容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学生知道古人帮助禾苗生长的办法是把禾苗拔高,等待禾苗长高心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观察图画的同时,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开展讨论,各抒己见。
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做好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应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例如,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我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我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思维直奔主题,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开放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成为问题“专家”
我们所教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个个有头脑、有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他们为主体,根据他们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不再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只等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理解课文。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理解课文时,请同学说出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有的提出:盲老人在木牌上写上“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人给他钱,而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以后给他钱的人多极了?有的提出:语言的魅力是指谁的语言有魅力,魅力在哪儿?怎样才能写出有魅力的语言?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交流,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成功与满足。
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关键词: 小学写作教学 情感 资源 自主写作
一、营造写作气氛,激起小学生的情感表达需求
和谐宽松的气氛,有助于师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和合作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去,这就是课堂教学中“人文化”的具体表现。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不同方法,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想要表达内心感情的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如此,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饱含真情,不虚伪不做作。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游戏》前,先问学生:“大家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听到有游戏可以玩,欢呼雀跃。“那好,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叫‘贴鼻子’的游戏,好不好?”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小丑可爱的脸,让学生们排好队,按照顺序用布蒙上眼睛,一个个到黑板前给小丑贴上鼻子,学生们玩得都很开心。游戏结束后,我让孩子们把刚才玩游戏的经过和亲身体会都写出来。学生们都参与了游戏,都有亲身感受,写作时十分顺手,用很短的时间就写好了作文,并且每个学生都写得很形象生动。这样把写作活动变成一个有趣好玩的游戏,变成一次师生间的友好相处,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提高了写作兴趣,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觉得写作文并不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很有趣、很好玩。
二、教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可以写作的资源
“没内容可写,没有话说”是困扰小学生写作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起步阶段。这些与教师在提取材料方面限制过多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总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写的,什么是不应该写的。到最后,学生反而无从下笔,写时缩手缩脚。事实上,揭开盖在“作文”上的一层薄薄的纸,就会发现其实作文就是我们的生活,只要留心关注生活,就有很多可写的作文素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学生可以分享假期生活中的游览经历,可以介绍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书籍和作者,可以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社会见闻,可以倾诉自己的快乐和苦恼,可以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眼睛所能够看到的,耳朵所能够听到的,只要能写下来,就是作文。在每一次习作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的要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各种材料。比如,写有关春天风景的作文,可以写上学路上的小路、田野、菜园,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小花……甚至在写作前,可以带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内容都写下来。一些学生看到田野里堆的草垛,把它写成宝塔、元宝……这样好的比喻句子很生动形象,这些与他们仔细观察生活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取材,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写成“日记”。作文时把平时所写的内容进行加工就行了。其实,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学生如果能将这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写出来,作文内容就是多姿多彩的。
三、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作,突出他们的自主写作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形式地写下自己所见所闻与独特的感受和想象。想要学生写出真情,就必须给学生完全的写作自。
1.多空一些弹性。先从时间上来说,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写作基础、生活阅历、材料的积累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个同样的作文题目,有的学生一节课就能够完成,但是有的学生,一节课的实践根本就不够用。应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在完成作文之后,进行讨论交流,自行修改作文进行。对于在写作上有些许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寻求他人的帮助。从空间上,可以根据写作的实际情况需要,在课前准备好习作内容,比如平时体验的生活,搜集到的素材等。课堂上允许学生自己自由组合,进行“拜师”,组成小组,相互修改。课后互相评点、学习,取长补短,第二度编写作文。从习作要求上看,对于习作的写法、内容、字数都不作硬性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按照文章所需,能写多长写多长。
2.自行选择习作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背景都不相同,他们所选择写的作文内容当然也不一样。聪明的老师会尽量创造各种情境和机会,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满足学生在习作上的兴趣和需要。于永正老师在上《说说、画画、写写》作文课时,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提供班上的几个学生、自己、猪八戒等众多的对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确定自己想写谁。在这几个写作的对象中,不仅有学生们所熟悉的,而且存在现实中没有但感兴趣的对象。这样,学生的选择性比较强,不仅写纪实性的作文,还写想象性的作文。因为有话可以说,有感情可以写,学生习作自然有趣生动。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学方法是关键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二)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提高自身素养很重要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只重视思维方式的创新,殊不知,教师不能忽视的还有创新授课形式,它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首先,教师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讲评式授课模式,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比如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休息时间为学生组织一些讲故事、猜谜语、成语接龙游戏,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从生活出发,积极积累写作的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相反的,教师教学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可能会用到的素材,让学生学会观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带出书本,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日月星辰等的素材,这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一定比坐在教师里想象得丰富。
三、激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一)思辨分析能力不强
通过对教学研究者定性思辨问题的分析发现,虽然一些研究者在定性思辨态度上有一定的改观,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采用定性思辨法的论文中有10篇文章是运用历史性思辨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总体研究中占据的比例为3.25%,而采用比较性思辨方法在研究中所占据的比例为1%,采用多学科思辨方法的比重占据总体研究比重的2%。从该数据上说明研究人员对于教学研究的思辨深度不够,采用历史性或者是比较性思辨分析方法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研究人员个人的感悟以及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存在量高质低的现象,从而使得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进展受到影响。
(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分析发现,教学研究视野较为单一,研究方法之间存在较强的对立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研究理论的经验型强,但是时效性低,采用定量研究法较少。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思辨性研究,但是只是一味的重视思辨性思维而没有将理论分析与科学规范相结合,研究的结果往往没有很好的说服力,容易导致研究出现偏差。此外,如果人们一味的强调所谓的科学化方法,追求一些自然科学般的价值取向,强行使用自然价值标准要求教育学教学研究,会导致教育学的独特性遭到忽略,整个研究过程也不会有很好的进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将研究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加强教学研究的时效性。
二、转变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教育观念应该与新课程内涵相契合,树立为学生为主,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观念。在现有的教学形式上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是在公共教育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有多种形式,可以采用讨论法、谈话法以及教授教学法,也可以采用练习法以及试验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调研法以及参观法进行教学。为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将校内教学的方法与校外教学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校外教学实践不仅需要学生记笔记,同时还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多观察和思考。例如在讲解“学制”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中小学或者是教育机构进行调研,更清楚的了解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同时还能够加深对学制的认识。师范院校在讲解到“班主任工作”这一课程时,可以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中小学校进行实习,同时与中小学的班主任多沟通,更好的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采用这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课堂讲解的乏味,也能够让学生将教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加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加强研究者的研究分析能力
对于高等教育学教学研究者而言,掌握基础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基本方法论的学习,只有提升夯实基础,才能够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此外,还应该增强教育研究者的多学科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历史性与比较性思辨能力是教学教学研究者研究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研究者需要在加强哲学思辨分析的同时增强历史性以及比较性思辨分析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多学科的分析有助于其全面进行定性研究,并且能够增强研究内容的说服力。多学科分析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研究中比较稀缺的研究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在加强本专业功底的同时应该扩展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将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采用跨学科的角度审视研究对象,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其综合分析能力。
(二)加强教学研究的创新
高等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需要进行创新,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法。为此,应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采用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才能够使研究走向合理化。其次,应该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探究研究方法,既要重视教育研究的规范性,同时重视研究的独特性,研究内容需要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趋势,在现有的教育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现代化研究方法的体系。此外,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实际出发,将定性思辨法与定量思辨法相结合,不仅能够消除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还能够真正的做好研究。
四、结语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特别是对于初入校园的小学生来说,还处于纯真的时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学习的事情还是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这对于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提供参考。
一、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小学教师是引导小学生从父母身边走入校园非常重要的引导者,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将会在第一时间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与定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最好的总结。所以说,小学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生模仿与学习的对象,并且小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教师肃然起敬。所以说,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既是小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小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启发者,其整体水平将会影响小学生认知力的水平。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在知识能力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素质发展要求下,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还应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往往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相对的新鲜事物对大多数小学生的吸引力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除非小学生对某件事情具有很大的兴趣。基于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在课堂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课堂中穿插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先拿出与诗歌意境相仿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阅读,从而将学生带入诗歌的语境中,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下,对教师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建议,要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进行扩充,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说完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而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不仅将课堂45分钟局限于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入大自然中,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课堂。不仅会给小学生带来新r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且还能拓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内容,锻炼小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如何引导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弊端,但是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实施正确积极的引导,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轮流演讲的方式,增强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总之,无论是通过哪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目标,从而形成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路俊.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67-68.
[2]吴丽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须做好“过渡”教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7):46-4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化 课堂识字 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责任,当前在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距离真正实现高效率课堂,还有一定的差距。老师们定当尽心竭力,从自身做起,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表面形式主义”
虽然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教师依旧走老路,进行传统教学,并没有将新理念,新要求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应付教学检查,出现了表面形式主义。
(二)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们依旧实行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与一直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老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导致学生融入不到课堂中,厌学情绪严重。另外,老师们对教材知识领悟力不到位,对知识点的把抓力不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按照教学进度死板教条地进行教学,一味地依赖教学参考用书,是教学参考用书的“奴隶”,思维模式套路化,极大的阻碍了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
(三)课堂枯燥乏味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有的现象,所以课堂氛围很重要,最大程度的将学生引入课堂中,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老师的自我放松
教师对个人教学水平容易满足,思想上不积极,有懈怠倾向,“混日子”现象严重。对教学含糊,不认真负责,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上课面面俱到,包办课堂。老师的教学生活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大多都止步不前,原地打转。
(二)教师的应变能力差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况,比如从窗外飞来小鸟,有时候也会由于教案准备的不充分,比如学生接受知识状态较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落后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应变能力,不能死板教条,死守教学计划。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低
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低,近年来,学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证明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有效凭证。各个学校在招收老师时,都设了学历“门槛”,老师们的学历水平虽然达到了,但大多数是非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他们的专业水平与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打造情境化课堂
(一)游戏代入情境
老师和学生互动玩游戏,从游戏中直接带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生字。例如:“小朋友,我们现在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相亲相爱一家人’,需要男女生各3名小朋友参加表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老师选择6名小朋友,排成一行,老师分别在他们胸前贴上‘父’‘母’‘兄’‘弟’‘姐’‘妹’,又在‘兄’‘弟’的背后各贴上一个‘儿’字,在‘姐’‘妹’的背后各贴上一个‘女’字。”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兄”“弟”“姐”“妹”“父”“母”“儿”“女”的含义。
(二)插图设置情境
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插图还是很多的,以一年级为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根据插图描绘情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炊烟正袅袅升起,在村庄的四周,隐约可以看见几座亭台,各色各样的花儿开满了整个村庄。韵文和插图为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教学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现代化,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追随时代的脚步,同时,提升教学效率,一举两得。每个生字都是有灵魂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文字的起源发展,经过了历史的层层检验,得到了代代传承,承载着文化的精髓。对于简单的生字可以通过字形,字义等方法,对于晦涩难懂的生字来说,用多媒体来还原字的本义,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四)儿歌巩固拓展
《小水滴》儿歌浅显易懂,有利于复习巩固生字。“小水滴,个儿小,作用多,本领大。小草喝他冒新绿,小树喝它吐新芽,奶牛喝它奶水多,小猫喝它乐开花。禾苗稻谷都需要,土地庄稼全靠它。地球生命它养育,万物都要感谢它。”结合生活实践,构造思想殿堂,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结合打拍动作,更有利于学生记忆。
四.对情境化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一)切勿避重就轻
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教学任务本来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以教学课程为主线,恰当的创设情境,情境可以脱离于生活实际,但是不可以避重就轻,以情境为重,忽视教学目标,情境要为教学服务,不可过于追求形式的花哨,应该注重有效的教学,完善课堂架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花哨的课堂形式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学习不扎实,没有落到实处,将“学”与“玩”真正结合到一起,使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中,推动学生自发的进行学习。
(二)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在一节课堂中,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新知识,环环相扣,导入时间不可太L,压缩讲授新知识的时间,学生掌握不牢固,同时要求老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三)提升创新能力
“有趣的老师才能教出有趣的学生。”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更多关注对教师自身能力,老师的创新能力水平,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
(四)注重教学反思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试验优秀经验,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积极接受课堂反馈,随时改变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后反思环节的执行力。
五.小结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国繁荣昌盛,不断发展的命脉。老师,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型的思想理念,进行启发式教学,呈现高效率课堂,是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仅仅探究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很期待教学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徐齐辉.情景化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0).
[2]程大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