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两山理念;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引。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无疑革新了我们对山水自然资源的认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这其中至少包含了两个问题,即价值实现形式和价值核定路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开创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编制全国首张自然资源负债表。主要核算项目包括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从浙江湖州市的实践分析,截止2017年湖州市林地总面积290517公顷,人工更新乔木林面积172公顷,特殊灌木林增加1053公顷。自然资源的变动,将量化生态变动对当地GEP和GDP的影响。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核算,以“看得见,算得清”的模式,量化资源,更好的利用资源。湖州市资产负债表充分证明了自然资源资产是湖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再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对区域内相关自然资源进行盘点清查,解决了自然资源实物量的问题,为核算自然资源价值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看待这些实物量中包含的生态价值,更进一步地,我们要探索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如何让蕴含的生态价值充分体现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
国外在自然资源价值核算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与加拿大。其中,美国“湿地缓解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较为典型。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政府牺牲湿地以推动经济发展,导致大量湿地由于围垦、排水而遭到大范围破坏,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湿地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调节水分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对经济、文化、科研及休闲旅游也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研究湿地保护方案,提出建立补偿性缓解机制。为满足大量湿地补偿需求,“湿地缓解银行”应运而生。这种市场化补偿机制,目的在于将一定数量已保护修复的湿地,经第三方维护,出售给其他开发者,以帮助后者履行其法定补偿义务。开发者在对土地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对使用的土地、湿地等具有生态价值功能的自然资源予以补偿,通过这种补偿机制,达到保护湿地、抵消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目的。“湿地缓解银行”机制由权责清晰的三方体系构成,包括政府审批和监管部门、购买方、销售方。政府部门的权力包括对缓解银行的正式审核批复,对生态绩效的长期监测。购买方是对湿地造成损害的开发者,其通过从“湿地缓解银行”中购买“湿地信用”,将补偿生态破坏、对生态成效进行长期维护和监测的责任全部转移给销售方。销售方一般是“湿地缓解银行”的建设者,维护者或是生态修复公司,其享有对“湿地信用”进行交易的权利,也承担湿地补偿责任。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湿地缓解银行”成为美国政府最推崇的补偿性缓解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私人企业投资参与建设,激励了土地所有权人、社会公众参与湿地保护,还推动了湿地修复技术的进步和湿地修复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对自然资源实物价值的认识由来已久,但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价值实现机制成为学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特别对自然资源负债表的编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见于土地管理学领域和会计学领域的四个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价值核算的核心基础和最终目标。是指在不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持续性经济发展。生态价值核算目的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强化资源与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补充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要理论支持。2.绿色GDP理论。绿色GDP是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指标,绿色GDP理论的实践,对资源环境核算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出了现实要求。3.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采用实物量与价值量结合的列报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层面的理论依据。依据该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至少包括存在价值、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但如何对资源与环境进行全面核算,对自然资源要素价值量进行计量仍是自然资源核算的主要难点。4.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研究包括量化环境资源、自然资源价值及核算环境改善收益,为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等提供可用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理论涵盖了会计学、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这三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强调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达到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构建政府宏观环境会计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有关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的实务探索,福建省南平市森林资源的做法较为典型。南平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8.92%,林木蓄积量大,约占福建省总量的30%,南平市农民人均林地近15亩,76%以上山林林权处于“碎片化”状态,面临森林资源整合分类、资产变现、社会资本引进困难等问题。2018年,南平市顺昌县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工作,构建了集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营一体的“生态银行”平台,对碎片化的森林资源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委托专业产业运营商进行具体管理,探索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建立“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
顺昌县林业局统筹资源站、国有林场伐区调查设计队、林场护林队伍等力量,开展森林资源管护、评估、改造、提升、设计、开发等工作。通过对零散的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与提升,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和资本,使生态产品有了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盘点森林资源底数
清查全县域林地分布、森林质量、保护等级、林地权属等数据,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主体、划清产权界线,形成全县林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库”数据库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实时掌握林木质量、数量及分布情况,实现林业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服务。
(三)推进资源流转和资产化
遵循平等自愿和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原则,将碎片化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由后者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实施集中储备和规模整治。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目前已导入林地面积6.36万亩,其中股份合作、林地租赁经营面积1.26万亩,赎买商品林面积5.1万亩,盘活了大量分散的森林资源。
(四)实现生态资本增值收益
通过“森林生态银行”平台的科学管护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森林资源质量、资产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林木蓄积量年均增加1.2立方米/亩以上,特别是杉木林的亩均蓄积量达到了11.1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通过“森林生态银行”的集约经营,出材量比林农分散经营提高25%左右,部分林区每亩林地的产值增加2000元以上,单产价值是普通山林的四倍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南平市主要水系的水质全部为III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1%,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
(五)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南平市根据其林木资源优势,通过对接市场、资本与产业,启动了医药、家具、养老旅游等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国际需求,为规模加工企业产品能够出口欧美市场,将27.2万亩林地、1.5万亩毛竹纳入FSC国际森林认证范围。通过自主策划、设计,实施福建省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创新多主体、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森林生态“高颜值”、林业发展“高素质”、林农生活“高品质”的目标。
四、实现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设想
(一)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因素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丽水通过全国首宗“经济产出价值+生态环境增值”方式,进行出让地块的生态资产评估核算,获得生态环境增值9.75万元、淳安“两山银行”试点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等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中做了有益探索。综合考量现有研究成果,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核算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明晰界定产权。清晰的产权是价值核算的基础。通过明确的产权,以丽水为例,从2006年开始,开展林业投融资改革试点,通过颁发林权证,使2100万亩森林变成一张“活期存折”,通过交易,盘活相当大的森林生态资产。丽水龙泉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提高林地经营效益,建立生态奖补机制,累计实现林业总产值92.7亿元,同比增长13.6%。2.推动市场发展。龙泉市森林覆盖率84.38%、林木蓄积量1912万立方米,其探索特色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路径,通过铁皮石斛、白玉笋干、山茶油等林下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由此可鉴,可以通过成立森林公园,做大森林旅游,推进森林体验与康养,开发生态教育,提供游憩休闲等服务产品,结合地域历史与民族风俗进行生态文化产业开发,挖掘森林生态价值,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深加工,为森林资源提供市场。3.设置生态指标。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文化、旅游、农业、康养、健身等产品。编制生态价值核算指标,设置森林生态区位、林木种类、蓄积量、年生长量、生物多样性、负氧离子含量、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空气净化、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固碳释氧等因素。生态指标的设置,按照对生态产品与生态功能的认识深入动态调整。4.核算生态价值。在盘点生态资源实物量的基础上,分项核算指标价值,即对各个“功能量”块进行整合核算。根据市场的形成,分别运用市场价值核算或其他评估方法,确定生态产品的价格和各项生态指标因素的价值,最后核定局部地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总量。核算应尽量避免指标设置不科学或考虑不周导致核算结果失真。
(二)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过程
1.交易单位的标准化确定。“湿地缓解银行”进行交易时,由于受损湿地与待售湿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特征、生态功能的不同,产生了统一量化标准“湿地信用”,含义为恢复、新建、强化、保护现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后增加的湿地面积与生态功能。过程包含如下三个步骤:一是根据水文地貌分类,判断待售湿地与受损湿地的类型是否相似可替;二是对不同生态功能进行评分,综合九项指标:湿地物种栖息地、支持食物链、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景观异质性、本底物种支持、提供通往水体环境的渠道、天然水文变化情况、维持水质、支持土壤过程。每一项的分值按照从0(无此功能)至1(能完整提供此功能)进行打分;三是计算湿地功能容量指数,即对生态功能评分取平均值,“湿地信用”的数量即湿地面积与湿地功能容量指数的乘积。因此,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核算,可以首先确定一个标准额度,通过森林各项生态指标,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利用统一的交易单位,便于价值衡量与交换。2.可交易额度的定量确定。在美国,“湿地信用”的交易数量由买卖双方确定。购买方不仅需要考虑拟购“湿地缓解银行”的服务区域(一般来说,不同服务区域不可进行交易),还需要考虑受损湿地与待售湿地的面积与生态功能,这些因素会导致“湿地信用”转化率的不同。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在可交易额度方面也有所限制,首先,限定区域。每个区域由于生态资源的相似性,以区域为单位,使用相同计量,例如安吉、丽水、淳安。其次,限定总额。区域内生态价值总额一定,方便统计资源量增减。额度的确定有利于控制生态市场的资源流动量。3.交易价格的合理性确定。“湿地缓解银行”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系,其交易行为完全受市场供需情况影响,不受政府的控制或影响。作为一个买卖双向交易市场,“湿地信用”的交易价格由两方公开交易确定,一般会考虑建设成本、预期利润、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定价,保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合理的价格是进行生态交易的基础,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由交易双方确定价格,也可以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定价标准。由买卖方协定价格可以有效地满足双方既得利益,而政府定价,则可以有效地保障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因此,价格确定方式仍值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倪艳,秦臻.绿色GDP绩效考核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5-7.
[3]於方,杨威杉,马国霞,周颖.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J].环境保护,2020,48(14):18-24.
[4]陈敬东,潘燕飞,刘奕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基于浙江丽水的样本实践与理论创新[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1):1-9.
资源流转是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在不同的生态主体之间、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转化。流转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中,信息流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播与流动,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运动过程。物流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包括采购配送、生产加工和仓储包装等各项活动。资金流是电子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机制研究文/杨瑶务生态系统中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结算、兑换等过程,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流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借助各种媒介和通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能量、物质和信息)是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系统中流转的;而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信息系统、物流设施和设备等流转的。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复杂性
在资源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金融机构、物流公司、政府、各种行业协会,涉及到的资源流类型有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非常复杂。同时由于每一个主体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各主体之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竞争、合作、互动、互惠、平等、共生等,更加增加了资源流转的复杂性。
(2)动态性
动态性包括资源本身的动态性以及资源流转的动态性两个方面。受市场、技术、经济、政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对生态主体产生影响,需要生态主体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生态主体自身也会不断变化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并反过来影响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主体和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飞速变化会对资源流转的形态、功能、价值等产生影响,并不断促使资源流向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主体中去。
(3)时空性
时空性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也具有时空性,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具体表现为:资源流转过程中时间的变化以及利用时间创造的资源财富的不断增加;资源在不同空间位置的运动、转移和转化以及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
(4)主体需求驱动性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电子商务生态主体的需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主体对信息、物质和资金需求是驱动资源流转的动力,这种动力会驱使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流转,从而满足主体的需求。主体需求是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驱动源。
(5)主体主导性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是由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主导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主体所处的生态位、主体的构成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流转的路径、方式以及功效。例如:两个生态主体之间存在合作关系时,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紧密的资源流动,反之,如果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时,可能不存在资源流动或只存在松散的资源流动;在主体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系统齐全,管理高效的状态下,其资源转化必定是高效的,反之,则效率低下。
(6)流转过程可追踪性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任何信息,包括资金信息和物流信息的流转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和网络软件,因此,资源流转的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留有可供追踪的记录。
2、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方式和路径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方式包括两种:流动和转化。流动是资源在不同地理空间位置或虚拟空间位置上发生的位移和运动。其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在虚拟空间中发生位置的变化,包括与物流有关的供应商、库存、市场物流动态等信息,与商品有关的价格、市场、客户、需求等信息以及与资金流有关的应收应付款、付款转账信息、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信息在网上的传递,以及与付款、转账、结算、兑换等有关的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递等。物流是在地理空间中发生位置的变化,主要是物质的配送运输。不同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以资源流动为主。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交易不受地域的限制,各类资源均可在全球范围内运动。转化是资源在收集、加工、分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形态、功能、价值的变化。其中,信息流的转化包括主体对信息的吸收、加工、内化、产出等。资金流的转化主要是从一种资金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资金形式,例如,由纸币转化为电子货币等。物流的转化包括对物质的生产加工和仓储包装等。某一电子商务生态主体内部以资源转化为主。资源流转的路径分为以下三种。
(1)垂直路径
资源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沿垂直路径方向流转,表明资源从供应商流向生产商,再从生产商流向销售商,最终流向消费者的过程,即资源在供应链上流转的过程。资源沿垂直路径流转时,链上各个主体之间主要是合作的关系。资源沿垂直方向流转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资源形态的逐步变化;实现资源价值的逐渐增值;资源价值的实现。其中,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销售商可以实现资源形态的变化,资源价值的增值,而消费者的购买则体现资源的价值。在垂直路径方向上,流转的资源类型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其中信息流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企业门户、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实现;物流的流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资金流的流转需要借助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安全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金融专用网络系统等实现。垂直路径方向上的资源流转包含两种形式:上行和下行。物流的流转主要是下行方式,资金流的流转主要是上行方式,信息流的流转则是双向的,上行下行均具备。
(2)水平路径
资源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沿水平路径方向流转,表明资源在同类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中流转的过程。这些同类的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是互补型或竞争型关系。互补型的资源流转表明主体之间存在合作,竞争型的资源流转表明主体之间由原来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了竞争合作关系。资源沿水平方向流转的主要功能是:同类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合作,共同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研发。在水平路径方向上,流转的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信息流、物流。与垂直流动不同,信息流的水平流动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的等信息传递系统实现。物流的流转与垂直流转相同,同样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配送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
(3)斜向路径
由于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性,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性,使得电子商务生态主体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网状关系。这种网状关系意味着不同种类且不在同一条供应链上的生态主体之间也有可能进行联合,共享资源,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沿斜向路径方向流转。资源的斜向流转有点类似于垂直流转,但与垂直流转不同的是,其主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暂时性的合作或动态联盟,没有垂直流转方式下那种比较牢固长久的合作关系。
3、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的规律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动态复杂的资源流转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具体如下:
(1)资源流转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电子商务生态主体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具备独立管理运行的能力,并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其主要的生存目标之一。因此,从生态主体的角度来讲,资源将流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比如:卖方总是先考虑将产品或服务卖给最能使其获利的买方,买方总是先考虑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让渡价值(客户总价值与客户总成本之差)最大的卖方的产品或服务。
(2)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
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即资源向最近的区域流转。距离越近,资源流转越便利,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损耗也越小,进而提高了生态主体的收益。所以,资源流转过程中,在生态主体的主导下,会选择最近最优的目标区域。比如:买方在网上购物时,考虑到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一般会选择同城的卖方进行网上选购;生产商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也会先考虑近距离的供应商。诸如此类,都反映了资源流转的就近性原则。由于信息流和电子化资金流的流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就近性原则主要需要考虑的是物质流转。
(3)资源流转的分散多变性原则
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企业之间能够快速组合形成虚拟企业进行合作。因此,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会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网。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网中,主体之间都可能会存在资源流转,所以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流转是分散多变的,哪个方向上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即可能往哪个方向上流动。当然,出于从供应链、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和熟悉度等等角度考虑,其主要的流转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倾斜方向。
(4)资源流转中物质的“物质不灭”定律
关键词:森林资源;商品林;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6102
1 引言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木材以及土地的需求量增大造成大量林木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空气质量的不达标,使人们开始重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有林场是国家土地以及森林重要的保护者以及管理者,不仅承担着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的职权,同时还是我国林木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单位。
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的
2.1 林木经济的转换
林木资源的合理经营以及利用,可以有效保障我国林木经济增长,提高我国基础经济建设发展能力。我国商品林业资源可以为社会需求提供多样性林木产品,如桌子、椅子、屏风、纸张等,可以推动社会工业化快速发展,并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生产质量。林木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可以有效确保林场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相互转化,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以及林木培育都极具帮助。林业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可以为森林资源发展建设带来全新生产动力,以此打下我国商品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林木资源同时作为我国农牧行业中的重要支撑链,其能够有效确保我国农业收成以及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加强林木资源科学利用以及转化对我国农、牧、林行业经济间相互转化,促进和带动各项行业经济关联化,协调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社会生产效益
社会生活生产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人们的衣服、实物、住房以及部分交通工具和用料都离不开森林资源。同时林木资源还可以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能够提供更多社会人员工作方向。创新我国国有商品林监管制度,完善林场生产以及培育平衡体系,切实提高林场基础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生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3 环境绿化,实现生态可持续利用
众所周知,树木具有净化环境以及提供氧气的功能。因此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有林场对于日趋变差的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帮助。国有林场的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以扩大我国生态环境,为未来经济效益做出极大贡献。
比如,国有林场初始建设规模极小,随着可持续经营建设,林场由小变大,而对于商品林的开采依旧是10%,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绿化植被面积,带动我国空气质量提高,同时还因为林场面积增加,林业资源供给能力提高,从而提供更多林业资源完成经济转化,实现生态环境以及经济转化良性循环。
3 商品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阻碍因素
据相关研究报道,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树木繁多,不过大部分国有林场规模颇小,经营管理内容涣散,同时部分林场中多以经济价值低的树木为主。以我国福建省举例,当前我国福建省总体林木规模大,不过细分下来每一个林场规模便颇小,同时在福建省林厂内,经济商品林植被面积非常小,难以实现经济模式转化,繁多的低经济价值树木培育于商品林当中,使林木资源结构不合理、不明确,不能实现商品林实际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将其有效推广进市场之中,致使供需矛盾加剧,难以协调市场供给份额与市场需求的配给。
据相关林业人士统计,当前福建省国有林场在税款中上交的企业运营资金,约占全面总收入52%。并且大量的退休人员以及内部辞退劳务费用也严重加大了国有林场资本投入,降低了经济效益高效转换,致使为了填补经济漏洞,加大对林场资源开采,不能有效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由于林业资源税收问题过重,同时林业管理费用较高都致使国有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难度大,利益分配不均匀,造成经济效益与林业生态环境难以平衡发展,会严重打击商品林管理者经营工作积极性。
4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经营策略
目前我国商品林建设管理内容相对单一,没有摆脱传统林业生产内容[1]。只能够提供单一木材生产,没能实现林业资源经济转化最大化,整个国有林场对于林业资源利用率过低。因此强化国有林业资源内部建设,丰富林业资源产业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国有林场商品林市场竞争能力,多元化发展林业资源建设问题,使林业资源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化、多样化,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发展可持续林业资源经营战略。
4.1 优化树种,科学配置商品林林业资源结构
众所周知,国有林场商品林工作任帐鞘渌途济价值较高的林木品种,从而实现林木资源市场经济转化。当前我国林业资源中,树木结构种类分配不够合理,没有实现林业经济在土地利用上最大效益化,从本质上讲,降低了林业资源效益转化,不能高效带动土地、林业资源、经济效益的科学转变。
因此优化商品林树种问题,可以有效实现土地资源以及林业经济最大转化[2]。如要进行短期盈利最佳种植项目应当是桉树,桉树从2010年开始经济价值在稳步上升,目前其价格已经达到400元/t,并且在未来其价值还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同时其种植风险程度较小,适合短期种植。
而要想进行长期种植,推荐油茶种植[3]。近些年油茶行业前景喜人,产业发展前景广、生产力度加大,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其油茶林生产基地达265万亩。油茶作为一项长线投资生产项目,其第四年就可以开始生产,在第八年就开始进入大量生产周期,每亩油茶地年均可收获50 kg,市场价格平均在50元/kg。平均下来每年利润可达到2000元以上。优化树种种植结构框架,极大推动了林业资源可持续建设,对农业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帮助。
4.2 提高林业产品资源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结构生产内容
提高林产品生产价值,注重其包装以及文化附加值[4]。目前市场上,最值钱的往往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文化的积淀,以及广告带来的产品附加价值。加强林业产品附加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经济转化效率。保障每年林场生产效益的情况下,降低林业资源开采数量,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开采,对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3 培育森林生态其他资源,提高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率
森林生态结构不仅仅包含树木资源,同时森林中种植食用菌以及珍贵药材,可以实现有限的林业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加快培育森林环境中其他林业产品种植,从而实现林业经济最大化建设。
4.4 推动现代化林业资源建设,加强林业管理建设水平
注重现代化林业资源管理,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市场林业资源竞争能力以及林业管理质量。注重林业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林业资源现代培育技术,可以有效带动林业资源建设,以及提高林产品推广能力。实现科学化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将粗放式林业管理模式转变为细致农业管理,从而带动国有商品林可持续经营建设。
4.5 建立相应林业动态监管系统,健全林业资源保护制度
为能够及时发现林业资源管理建设问题以及林业生产问题[5],健全林业资源监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规避林业生产建设问题,带动林业资源科学化管理和生产动态管理。从林业动态监管系统中实时监控林业产品现状,对商品林生产结构以及可持续培育进行合理分析。实现经济、土地、林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大化经济效益,带动国有商品林可持续经营。
5 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基本需求资源,合理规范其使用方向,加强其运营管理制度,防止林木资源浪费可以有效保障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环环相扣,互相融合。因此为有效_展林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一定要侧重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而保障林木资源可以在使用中不会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同时还要保障长期进行林木培育工作,积极投身林木资源建设工作,促进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确保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继东.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初探[J].现代园艺,2017(2):219.
[2]田瑞松.国有林场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167.
[3]潘 瑶,苏凯文,张婉洁,等.面向可持续的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以云南省万掌山国有林场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16(6):64~67.
农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农地存量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模式优化,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寻找维持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是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资本理论,指出农地整理过程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农地整理质量取决于农户对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能力。论文从农地生态资本运营提出的背景入手,阐述了农地作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转化为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分析了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缺位、农地生态资本转化率低、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较高等问题,提出了界定农地产权从而明确农户的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地位、在农地整理过程中给予农户完全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组织以培育农地要素市场、引导农地整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规范农地整理资金使用、加强农地整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谨防土壤污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资本运营;农地整理;农地整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F3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2-0079-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2.013
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然而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我国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粗放型利用现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正在遭遇严峻的“土地困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与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要途径,作为协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手段,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农村土地整理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从生态资本运营的视角对农地整理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问题,并提出提高农地生态资本运营能力、优化农地整理质量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农地生态资本运营问题的提出
1.1 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催生了农地资本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了6.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较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对于农民而言,农村城镇化却意味着土地被一批批征走。伴随整个村庄的土地被非农化征用,便出现了“村改居”,扩而大之,随着一个镇的土地被征用完,原来的镇即被改为街道。然而,农地非农化又直接面临粮食安全的制约。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5 712亿kg,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5 000亿kg以上。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基础还不牢固,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要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耕地面积必须稳定在18亿亩以上。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的逆向变动趋势下,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地开发和利用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在制度上和经济模式上,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寻找经济继续高速运行的增长点,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农地资本化,即通过对农地产权进行规范交易从而为农地资产流动提供了一条高效利用农地的可行路径。当农地可以在市场中流转,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增值,且能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时,即可称之为农地资本
[1];而农地由于可以带来收益并且具有稀缺性因而具有资产特征,如果存在农地市场可以使其参与流转并增值的话,就可以实现农地资本化。农地资本化运营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建立起农地要素流转机制,使农地体现出最大的资本价值,并通过这一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促进社会对农地资本的利用效率。
1.2 农地生态资本化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应该说,农地资本化的初衷是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农地强征、农民失地等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农地资本化将农地资源放入市场竞争之中,而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也加剧了对农地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同时也加快了农地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将生态环境生产纳入其中的“四种生产理论”,即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理论应运而生。正如生态所指出的一样,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理性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2]。
生态资本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资本,兼具“生态”和“资本”的双重特征,在资本形态上具有新颖性,在存在方式上具有广泛性,在实物类别上具有复杂性[3]。与“农地资本化”不同的是,“农地生态资本化”除了追求“物质再生产”所要求的“经济物质生产力”以外,同时还追求“生态再生产”所要求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农地生态资本及其运营理念的确立,突破了传统资本及其运营理论的局限,把生态环境与农地资源转化为一种现实资本来进行运营,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服务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形式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要求。
2 生态资本运营视角下的农地整理
农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农村区域内,按照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农地开发。主要是对尚未被利用的农地资源用垦殖、工程建设等手段,合理地进行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潜力,使之为人类造福。本文论及的农地开发,主要是指以新增耕地为目的的开发,当然,也包括园地和林地的开发。②农地复垦。是指对荒芜废弃的宅基地以及撂荒耕地、园地等进行恢复垦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将其归于农地开发的范畴。③农地治理。农地治理是指对中低产田采取必要的工程和生物措施,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改造,使之更加符合人们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需要。
比如通过治理水土流失与农地沙化、改良土壤、疏浚河湖、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等。本文认为农地整理过程,实质就是农地作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转化为生态资本的过程。
2.1 农地生态资本转化过程
2.1.1 农地资源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源
仅将农地视作是“自然资源”,仍未摆脱经济“增长”的窠臼。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为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付出的生态资源代价越大,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却往往是被动且消极的。长此以往,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便要求在继续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实现人的健康、安全、和谐、文明发展,保障人的各种权益。事实上,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资源是指能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承载能力的各类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用地作为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无疑能够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源。
2.1.2 农地生态资源转化为农地生态资产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所伴生的资源总量下降、资源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使资源的有效和高效利用成为客观要求。部分生态资源富集区在进行以资源开发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中,开发模式的单一、资本的稀缺等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地实现生态资源的资产化,就成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的重要条件包括稀缺性、产生效益和明晰的所有权。农地的稀缺性及其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自不待言,而要使农地由生态资源顺利地资本化,成功地过渡为生态资产,便离不开农地产权的清晰化。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框架下,我国的农地产权结构被分解为三种权利,其一是所有权;其二是承包经营权;其三是流转经营权。集体拥有农地的所有权,并发包给农户,实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分离;拥有承包经营权的农户通过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这样便能够实现承包经营权,而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又能够产生新的流转经营权。
2.1.3 农地生态资产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保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进而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生态资产是具有市场价值或交换价值的一种载体,是其所有者的财富或财产的构成部分。生态资本通过循环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值,而生态资产更多地以形态转换来体现其价值并实现价值的增值。一种生态资源即使成为生态资产,但也未必能够变成可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流的生态资本。只有所有者实现自由有偿地转让生态资产,并能为其获得未来的收入流时,生态资产才会成为生态资本。农地作为一种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农地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当前,我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量,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基本农田拥有量,以免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但是,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却又离不开农地的非农化。在耕地保护制度的具体操作中,尽管基本农田每占一亩都要通过国务院审批,但是地方如果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方式补充了耕地,保证了耕地的动态总量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率的不下降,地方就可以将所造的土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这也便使得农地整理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2.2 农地整理是一种生态资本运营过程
生态资本运营研究是本世纪初才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复合研究的趋势已初步形成,实践领域各种探索更是热潮迭起。关于生态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最初是基于环境保护运动中探讨“被动投入型”保护转向“主动增值型”保护的需要,研究环保企业家是如何依靠个人、企业、社团和地方政府的力量,通过商业手段拯救野生动物、保护自然风景、改善水质等,在投身环境保护的同时创造利润,从而提出了“环境资本经营”的概念。而只有在市场上,环境资本才能发挥出它固有的经济、生态双重功能,只有利用市场的力量才能以尽可能低的花费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4]。
生态资本运营可认为是在生态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本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将“生态资产”作为一种具体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之中,利用生态技术实现生态资产的形态变换,通过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实现生态资产的价值转化,依靠生态市场实现生态资本保值增值的活动或过程。通俗地说就是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本投入到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利用资本的增值属性来创造财富价值[5]。
随着对生态资本认知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合理地运营生态资本,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生态资本运营主要是通过对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依据生态资本的消费及其形态的变化,实现生态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而进行的活动。生态资本运营是一种通过对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利用对生态资本的消费及其形态的变化,发明新的生态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生态地位,维持较高的收益率,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生态因资本的增值而改善,资本因生态的改善而保证其受益的长期性和增值的整体性。农地整理通过采取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从而改变地块零散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6],因此,农地整理同时也是农地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
3 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问题
3.1 农地整理中的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缺位
在农地整理中,农地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离不开生态资本运营的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机制。生态资本运营的组织机制主要包括生态资本运营的主体、权限和责任;生态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分散决策机制、协调决策机制和集中决策机制等;生态资本运营的利益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创造,二是利益的分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归根到底,生态资本运营的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机制,都是为了实现农地生态资本的权利化和农地生态资本权利的人格化,也即是要明确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的权限和责任。农地整理主要是参照节约用农地的规定,对农地进行重新划定,通常采取措施对形状不规则、达不到机械耕作要求的农地,利用相应的手段将其转化为整齐、规则、能使用于集约经营的农地,这样就能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达到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目前集体土地只能限于耕种或村庄内公共建设,不能抵押和买卖。而农地的用途和位置发生转变后,将对造成农地权属的变化,实施农地整理常常会把原有田块的边界打破,这就必须要重新制定计划,这就需要进行农地权属调整,否则便会出现农地整理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另外,农地整理开展时常常牵涉到田块重划、迁坟腾地等问题,而这些事项都和农民的实际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2 农地整理中的农地生态资本转化率低
农地作为一种生态资本,也具有市场供求,也可以进行市场运作,这是对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在农地整理中,农地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本要经过三个环节,即首先农地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源,其次农地生态资源转化为农地生态资产,最后农地生态资产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本。由于农地向农地生态资本转化须经历三重环节,往往使得农地向农地生态资本的转化率偏低。换句话说,农地即便能够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源,也不一定就能够转化为农地生态资产,更不一定就能够转化为农地生态资本。只有在产权保护制度和契约权益保护相对可靠的情况下,农地生态资产才可以被出售或抵押而转换成农地生态资本。农地生态资本和农地生态资产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农地生态资本不像农地生态资产那样更多地体现为实物形态,而是表现为价值形态。显然,表现为价值形态的农地生态资本的转让要比农地生态资产的转让方便的多、简单的多。在农地整理中,农地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是要加快农地生态资源的配置速度,降低配置成本,并提升配置效率。若要使农地最大限度地向农地生态资本转化,产权保护、契约权利保护等法治架构必须改善,否则,便只能做些粗糙的农地生态资本化运营,而难以深化。
3.3 农地整理中的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较高
由于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及生态资本运营的经济溢出效应,生态资本运营问题必然会与风险联系在一起。在农地整理中,生态资本运营风险的存在,势必要影响农地整理质量。一般而言,耕地地力的高低程度,反映了农地整理中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水平。农地整理工程项目对耕地地力的影响有着“正负”两面性。一方面,通过农地整理工程项目中的灌排工程及农田防护工程的合理布置,原有耕地的地力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不少项目实施后原有耕地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如果在项目规划设计或实施的过程中,不注意对原有耕地熟土层的保护,则有可能降低其地力,如农地整理中,挖土处的表土被大量移走、底土大面积暴露,则由于填充处土质过于疏松等原因都将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高。一种可能的缓解之策是,在确定设计坡度时以田块原有地形为依据,尽可能减少土方移动量,从而减轻对农作物的影响;然而,农地整理中,动土是不可避免的。在实践中,一些地区只重视新增耕地指标,忽视了耕地质量、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而又缺少统一的农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较为普遍。项目施工时,往往是采用地块合并、田块平整等工程措施,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并无太大意义;土地平整多采用机械化施工,道路、沟渠多采用水泥等硬质材料,这往往会造成土壤空隙度减小、土壤板结,进而影响耕地的地力保持。
4 增强农地生态资本运营能力,提高农地整理质量的对策建议
借助于生态资本运营理论,本文将农地整理视作是农户对农地这种生态资本进行经营的过程,为了提高农地生态资本运营能力,优化农地整理质量,特提出几条对策建议。
4.1 突出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地位
4.1.1 界定农地产权,明确农户的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地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再次明确了土地经营的主体是农民、是家庭经营:同时明确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土地经营主体,这对于规范农村土地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农地经营两个主体的确定,本质上是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的确定,可以使农村土地经营搞活,多种形式并存,又能够搞大,实现规模经营,进而促进农地生态资本存量和流量的提升。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过程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行改革,以改变农户的被动地位,从根本上维护农地整理中农户的切身利益。可采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保持现有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重建村民自治组织,实行村民自治组织的普选,淡化现有村民组织的行政功能,其目的是要使村民组织真正作为农地所有权主体发挥作用。二是改革现有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为国家所有制。国家按目前国有农地的管理方式将农地的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等项权能出让给农民个人,农民可直接使用农业补贴款项抵扣出让金。通过农地出让,获得了完整的农地使用权利的农民就会对该农地建立起长远的稳定预期,并会加强对农地的生态资本投入,提高农地生态资本的利用效率。
4.1.2 在农地整理过程中给予农户完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申诉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农地经营的主体(农民与专业合作社)可以用“农户”的概念来代表,单个农民可视为是个体性的“农户”,专业合作社便是群体性的“农户”。农户与农地的结合关系的紧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户既是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当事人,同时也是农地生态资本运营的行为主体,对农地生态资本运营过程中的各方面情况是最贴近的,也最具有发言权,更是推动变革的最基本力量,因此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应当给予农民完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申诉权。一方面应根据一定规则对集体成员的边界予以确认,在约定的承包期内,集体内成员的边界应以签约时期的现实人口为主要依据,承认所有成员有平等占有和使用集体农地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根据现行的人口及户籍政策,对集体成员的边界作大致的限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农地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要确认农地产权主体和集体边界,保留集体在一定时期内对农地分配调整及其他处分权。
4.2 提升农地生态资本转化效率
4.2.1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农地要素市场
这就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认识农地生态资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重新建立农地资产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加大农地的占用成本。把农地损失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把农地损失造成的社会、生态、机会成本以及对后代的代价纳入市场成本,重新建立农地整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具体而言,即要以县乡土地服务部门为依托,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体,构建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网络。普查流转地资源,收集供求信息,进行供求登记建档;开展政策咨询,提供合同范本,调解流转纠纷;邀请土地评估机构进行土地等级评估定价,进行大面积流转农地的租赁招标;代办农地流转手续,组织供需双方谈判,为供需双方搭建流转桥梁;培育农地市场,引导农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农地资源配置。
4.2.2 引导农地整理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农地整理资金使用
农地整理是一项巨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我国的农地整理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方式,农地整理使用资金量大,政府财力却有限。许多地方拥有较高的农地整理热情,却苦于没有资金不能开展,影响了农民开发整理的积极性。投入的不足使得农地整理后劲不足。加之,农地整理资金运作不够规范,资金挪用、占用、滞留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引导投资多元化,完善农地整理资金运作机制。首先,强化已有资金渠道。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各地政府在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方面可以自留一部分,用于开展农地整理项目。应当加强这一部分资金的缴收工作,保障足额收取,集中用于农地整理。其次,应该创新投资机制。大力引入资本市场,开拓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合理有效利益,鼓励引导社会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到农地整理中来。如大胆采取吸引农业科技企业投资和国土资源局适当补贴的“1+1”模式,实现企业社会共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3 降低农地生态资本运营风险
4.3.1 加强农地整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
生态资本运营主体能否使生态资本存量增加,关键取决于其生态资本运营能力的大小,在此,我们用“生态资本过营能力”来刻画农户主体对生态资本进行运营的能力。对于农地整理而言,具体表现为农户的智力水平、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能力和谈判能力。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生态资本运营,都是多个交易主体各自依据自身优势开展博弈形成的结果。要提升农户的农地整理这种生态资本运营的能力,一方面是加强农地整理的事前规划,另一方面是加强农地整理中的技术指导。农地整理必须根据农地资源利用状况、基础设施条件和农地整理人员、资金准备等情况,合理安排农地整理计划,逐步有序的推进。建议采取“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林成行”的模式,当在原有的路、沟、渠周围搭建类似的设施时,要将原有的设施综合考虑起来,进而满足农民所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农地整理才能让农户切身体会到农地整理的作用,从而调动农户参与农地整理这种生态资本运营过程的积极性和运营能力。
4.3.2 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谨防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环境要素(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旦土壤受到污染,特别是受到重金属或有机农药的污染后,其污染物是很难消除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污染土壤。首先,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地整理的整体目标之一。其次,针对农地整理各项目区的特点,根据土壤的现实情况,采取生物的、工程的措施改良土壤,建设高质量标准的耕地。第三,注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道路修建中尽量少用水泥等硬质材料;农田水利建设时,采用自然材料。第四,注重景观建设。良好的田园景观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表现。将优美的田园景色的建设融入农地整理之中,如建立城乡之间的生态隔离带、修整现有湿地景观等。
农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保护利用好农地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局,18亿亩耕地红线更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生命线”。农地整理作为农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再优化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改善废弃农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面积。从当前我国农地整理的实践来看,通过农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数量是各地开展农地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然而,农地整理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工程等各个方面,横跨众多学科领域,不仅包括农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和农地利用内部要素的重新组合,还包括农地权属和农地收益的调整。而且,农地整理的内容和目标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而调整,从而体现为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
总之,现代农业的生态化既是一场深刻的农业技术革命,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如火如荼的农地整理是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生态资本运营”的视域内,农地整理的质量效果取决于农户对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能力。在我国当前的农地整理进程中,核心问题是要尊重农户对农地整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的民利,使农户能真正享有其在农地整理中应享有的份额,从而使其能合法、合理地分享到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红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双海.国有土地资本化经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Li Shuanghai. Study on Capitalized Operating of State Owned Land [D].Chengdu: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7.]
[2]王雨辰.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评西方生态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J].国外社会科学,2008,(1):4-12.[Wang Yuchen. Against the Ecology of the Capitalism:Review the Criticism of Western Ecology Marxism to Ecological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J]. Foreign Social Science,2008,(1):4-12.]
[3]严立冬,孟慧君,刘加林,等.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化运营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8-24.[Yan Lidong, Meng Huijun, Liu Jialin, et al. Discusses on Ecological Capitalization Operating of the Green Agriculture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9, (8):18-24.]
[4]Terry L Anderson, Donald R Leal.环境资本运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Terry L.Anderson, Donald R.Leal.Environmental Capital Operating: the Unity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0.]
[5]严立冬,陈光炬.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3-9.[Yan Lidong, Chen Guangju. Analysis the Elements of Ecological Capitalization: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10, (5):3-9.]
[6]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Yan Jinming, Zhong Jinfa, Chi Guoren. Land Consolidation [M].Beijing: Economic Management Press, 1998.]
Research on Agroland Consolidation in View of Ecocapital Operating
YAN Lidong1 MAI Congling1 QU Zhiguang2 LI Li1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y,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bstract
As a kind of special ecological capital, land serves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for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land stock nonreducing is the foundation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desig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model,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land, is the current widespreading community concer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apital,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a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process, and land consolidation quality depends on farmers’ ability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and then elaborated the farmland as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change to ecological assets, and then change to the ecological capital. Then 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such as the vacancy main body of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the low farmland ecological capital changing rate, and the high farmland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risk.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to define farmland property righ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farmers’ main body status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 to give farmers the complete right of supervision and petition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ces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mediary service organization to cultivate the land market, to guide main investment body of diversity i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to strengthen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nd technical guidance, and to prevent the pollution of the soil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cess and so on.
Key words ecocapital operation; agroland consolidation; quality of agroland consolidation
收稿日期:2012-08-26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 折旧 资产 模型
1、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折补内涵
1.1 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 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 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 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 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 /Cw (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 =V1w -Vow
=F1w /C1w -F0w /C0w (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 (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 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 ,c) (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
= (9)
4.2 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 (15)
则存在:
P1=S·P/V0 =S/S (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 (17)
4.3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 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5]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静脉产业园; 循环经济价值链; 优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12-05
一、引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首选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而加快建设各城市和城市圈的静脉产业园更是保护城市环境、削减城市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纵观目前的城市清洁产业的发展现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亟待解决。
静脉产业园是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将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压缩、堆肥和燃烧等方式转化为新的资源和产品的产业集群,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园区主要以“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为运行路线,而这种资源的价值增值过程往往存在着最优路径,即通过园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分工,将再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可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动态长链过程。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不理想和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使静脉产业园中存在着“不经济”“低效益”的价值链,从而影响整个园区的效益。因此,探索科学全面的静脉产业园价值链评价方法,找出园区内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价值链以对其优化,是提高静脉产业园整体效益的关键。
价值链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的种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价值活动共同构成了整个企业价值创造的“价值链”。据此,学术界也相继出现了从多种视角来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思想,如王建明等(2009)基于价值网视角从宏观产业链和微观企业两个角度间接地评价了江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赵春雨等(2009)通过分析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构成要素及运行模式,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各价值要素对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程度。而对于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分析,日本学者的研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提出了采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和从物资生产率、再利用率、最终处置量三个方面建立指标来评价静脉产业园的绩效。而我国对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主要以王军和岳思羽等(2009)学者通过分析日本北九州静脉产业园的物质流转情况,从园区经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角度细分指标,提出建立静脉产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已被环保部于2006年9月采用,并制定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5.2006),成为规范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行的标准指南。但是目前对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很少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准确测算评价内部不同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将从静脉产业园的价值增值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即从“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这一价值流路线来建立评价考核要素。具体来说,应以各价值链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效率、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比率和转化的成本利润金额以及废弃物转化中的二次污染量和环境损害水平等角度来横向比较园区各价值链的运行效率。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
静脉产业园的生产链条延长过程一般包括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最终处置和再生资源加工四个阶段。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原理,工业园区各价值链上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由企业各种活动价值的简单加总而得,它还包括各企业价值运动的相互影响性。因此,在考虑影响工业园区价值链运行效率因素时,除了要考核四个环节内部的价值运动,还应将这些价值运动的相互联系所创造的价值考虑进来。具体来说,第一,废弃物的回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城市的废弃物以一定的组织进行有序的回收和分类,最大限度地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本环节的重点,这是各废弃物再资源化的价值运动的开端。第二,废弃物再资源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投入新的原材料和能量,将分选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重新加工以循环再利用的过程,这是静脉产业园各循环经济价值链价值增值出现明显悬殊的阶段。第三,废弃物最终处置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最终废弃物在无害化处理后以最合理的方式处置的过程,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是保证园区环境效益的阶段。第四,再生资源加工阶段。这一阶段是按照各再生资源的价值属性和市场信息,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将其加工成不同类型产成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园区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因此,总结以上四个阶段各自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评价要素:
第一,废弃物处理水平。静脉产业园的首要任务是消纳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因此其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效益应首先体现在其处理园区废弃物上所做的贡献,它主要表现为各产业链处理的某种废弃物相对于整个园区回收和新产生的该种废弃物总量的比例。而园区某种废弃物的回收和产生量可以该园区的数据监测部门监测到的数据为准;园区各价值链的废弃物处理量则可根据链上各企业的相关数据加总求得。
第二,资源再利用水平。资源的再利用是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得以延伸的前提,因此应将资源再利用水平列入园区各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体系中来。从各价值链某种资源重复利用量占整个园区的利用水平来评价资源的再利用率。
第三,废弃物再利用收支水平。在静脉产业园的废弃物再利用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原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等。如果再利用成本远远超过再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则企业再利用资源的动力就会变小,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则易出现断裂。当再利用成本远远小于再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园区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则会不断延伸,直至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平衡。所以,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成本和收益的大小是直接关乎静脉产业园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存续的关键。
第四,废弃物排放水平。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生态效益还有赖于园区内最终废弃物排放量和其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而园区的最终废弃物排放率可由各企业的废弃物排放量的测度值获得,也可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测度出园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的相关排放数据,并依据废弃物排放水平,利用专业环境成本系数值转化方法(如日本综合产业技术研究所开发的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ndpoint Modeling,简称LIME法),从价值角度测算出排放的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以找到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生态效益低下的环节。
三、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构建
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分为价值指标和物量指标,评价指标的单位并不统一,为了能客观地得到各价值链运行效率结果,本文采用可拓优度评价法的思想,结合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结构特性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得出选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和最差的循环经济价值链(刘潇,2006)。
(一)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原理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案例分析
表1中的指标C1~C12可描述为两类:
生态效益方面。第一类是资源再利用水平指标。C1:废弃物处理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处理的某种废弃物数量与园区收集的该种废弃物数量的比重;C2:废气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气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气总量的比率;C3:废水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水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水总量的比率;C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的比率。第二类是污染控制水平指标。C5:最终废气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气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气总量的比率;C6:最终废水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水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水总量的比率;C7:最终废渣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渣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渣总量的比率;C8: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废弃物排放量所对应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
经济效益方面。C9:循环经济价值链利润总额,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创造的利润总额;C10: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花费的成本支出总额;C11: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利润增加额;C12: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成本减少额。
结合表1的原始指标数据可进一步分析,生态效益方面,的废弃物处理率和废水利用率是最低的,而最终废气和废渣的排放率又是最高的,进而导致最终废弃物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也非常高;经济效益方面,其循环经济利润总额在偏低水平,并与前期比较无较大提升倾向。因此,首先,要提高其废弃物处理量,充分发挥其在园区的应有的作用。然后,应该改善设备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并严格监控其废气排放情况。最后,此价值链上的企业应借鉴价值链上企业的管理经验,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来提升利润增长空间。
另外,价值链的优度评价结果也偏低,其生态效益指标中最终废渣排放率和外部环境损失成本都很高,而且其利润额小于成本额,从而出现了“循环不经济”的困局,必须不断降低循环经济运行成本,优化价值链产能排放方式,提升其运行效率。
四、结论
静脉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建设静脉产业园既是有效治理城市污染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各种有用资源、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我国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尚在初步阶段,从园区不同产业和企业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找到园区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实践中,静脉产业园的运行效率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园区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差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结合实际,继续保障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准确评价。对于持续高耗能、高污染、不经济的产业链应及时改组以优化升级,链上效益极差的企业则应及时予以取缔;而对于已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相对落后的产业链,政府则应加大补助力度,从而从各产业链逐个提升运行效率来提高静脉产业园的总运行效率,以努力构建一个环保、高效的静脉产业园。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New York: Free Press,1985.
[2] 王建明,陈红喜,余健.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10):118-121.
[3] 赵春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要素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15):111-116.
[4] City of Kitakyushu. Kitakyushu international center,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Kitakyushu offic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Z]. Kitakyushu City: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in Kitakyushu City,2004:42-50.
[5] 岳思羽,王军,乔琦.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方法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60-63.
[6] 周莹.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郝珍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静脉产业园竞争力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012年6月,秦皇岛市副市长张经华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秦皇岛在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的号召下,按照全市全年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业融合旅游的要求,坚持走出一条“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之路。时隔近两年的时间,2014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的意见》,按该意见要求,需要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全面打造秦皇岛旅游升级版,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大力推进高端旅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力争到2017年实现全市旅游社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旅游创汇突破3亿美元。将秦皇岛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在这一“旅游兴市”政策号召下,要真正实现预期的效果和预设的指标,必须加快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挖掘“文化”内涵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秦皇岛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并不代表旅游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市场资本化转变,借此达到真正提升我市旅游文化软实力之目的,真正达到“旅游兴市”的目标。可是纵观近几年此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其着眼点大都集中在旅游文化资源产业化对策的分析方面,而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市场运作机制、运作流程研究还相当薄弱,因此,这也成了本人选择本课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在属性
资本具有价值性、收益性、存量性的本质属性。经分析,旅游文化资源同样具备资本的这些特征,所以说旅游文化资源也能够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本,它是符合资本的内在属性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游览观赏、体闲游憩、科学考察、康体健身等方面的效用,这也正是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其对满足人类的心理或生理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高的使用价值。旅游文化资源的收益性,主要体现在这些资源通过市场化的开发与运作,其自身价值大大提升,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文化资源的存量性计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构成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性质,所以其自身的价值很难计算,但通过近些年相关学术上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中的摸索,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方法的丰富与创新,以及今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文化资源价值的定量化测算会更加科学、准确。
三、旅游文化资源资本化市场运作的外在条件
1.旅游文化资源产权的界定。目前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产权主体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纵观各方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国家(政府部门)、社区、家庭或个人、全体公民所有。以国家(政府部门)主体的旅游文化资源,比如历史革命圣地、博物馆等;以社区为主体的旅游文化资源,如地方传说、特色民俗、节庆活动等;以家庭或个人为主体的旅游文化资源,如技能、创作、记忆;以社区为主体的旅游文化资源,比如神话传说、思想、观念等。因此,在明确上述产权主体类型的前提下,必须明确秦皇岛各类旅游文化资源权属的权利和义务,即明确其所有权、经营权、开发权、收益权等,理顺产权关系,也只有这样,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收益等行为才能够顺利进行开展下去。
2.旅游文化资源转换的路径条件。通过市场的运作和经营,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经营企业化是旅游文化资源转换的路径条件。政府依附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如独资、控股或合资等来参与市场竞争,当旅游文化资源经过市场主体的投资和开发,进入到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最终形成能为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资源才会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文化资源价值的增值。
3.旅游文化资源转换的安全保障条件。旅游文化资源转换的安全保障条件主要指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所给予的旅游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安全和鼓励性措施。这些法律和政策约定了哪些文化资源可进行市场流通和运作,哪些不允许。对于允许的部分要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给予支持和保护,相反,对于不允许的部分,一旦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就要加以严惩和处罚。其次,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提出将旅游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这样的鼓励性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民的参与意识。
4.旅游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技术支持。要使旅游文化资源资本化有据可依,就要对旅游文化资本的价值做出定量化评价,如通过衡量旅游文化资本的价值来对旅游资本进行融资、确定旅游文化资源经营权转让价格、衡量旅游文化资本的经营收益等。然而,由于旅游文化资本的特殊性,对旅游文化资本定量化的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价值、竞争环境和开发条件等各种因素,才能对旅游资本的价值做出科学的测算。所以,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旅游文化资源资本化市场运作的形成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旅游文化资源本身并不是资本,那么要想使其转化为资本,就要形成一个完成的资本化市场运作机制,也就是必须依靠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根据旅游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性、收益性和存量性,在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手段对其价值做出定量化的评价,然后通过市场化的经营和管理,使其最终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本。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旅游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产品转化。作为资本化运作的对象的旅游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则不能实现其产品化。而文化资源自身的特性恰恰决定了其在转化为文化产品后,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知识价值。从这一点来看,旅游文化资源自然就具备了可以实现产品转化的先决条件。那么,旅游文化资源接下来就要通过对其内部要素进行各种组合、开发和创新,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可供游客购买的旅游文化产品,这为实现其资本化的进程打好了基础。
2.旅游文化产品向旅游文化商品转化。旅游文化资源简单的转化为旅游文化产品还不够,更主要的是通过产品定价策略、市场定位、营销宣传等一系列市场操作手段,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运作,通过各种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利用欲望会产生动机,动机会产生行为的原理,刺激其购买的欲望,发生购买行为,这样,顺理成章会带来经济收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值,也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进程。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性功能,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合理性;意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97-01
本文对生态价值观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作了一些论述,以期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生态价值观概述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是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自然界的正常运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不会对人类的行为漠然视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遵守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原则,关心、爱好自然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度的开发利用。人们应树立适度、节制、共生、爱护的生态价值观念,合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
1、初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初中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必须担起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重任。
2、我国现行的初中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内容,为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生态价值观教学的开展。
3、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是人的一生中思想比较活跃的阶段。另外,初中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效果明显。
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初中语文的教学,应改变以往单纯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的教育。强调教学中对自然、人文、社会的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三、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生态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人类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存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眼前的利益,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人类的欲望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浪费,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起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和大范围疾病的发生,如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泥石流、海啸、流感等。这种状况的出现,迫切需要人类提高自身的生态价值观念。
生态价值观教育会成为今后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的重视,认识到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到自然万物的共生关系,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自然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关心、爱护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生态价值观培养的一些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比较缓慢,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有效的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内化,有助于逐渐建立学生的生态意识,有助于生态价值观由意识到行为的转化。
2、教材与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与当前的环境现象相结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生态价值观教育中,在深入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环境现象进行分析,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态的理解,使教学更具直观性、现实性,会对学生产生较深刻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的价值。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内容,有很多有关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课文,如《斑羚飞渡》、《华南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敬畏自然》、《地下森林断想》等。其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环境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关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环境现象,既达到了使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的目的,也使环境现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3、知行统一原则。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只有理念没有行动是不行的。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做到知性合一。教师的生态意识和生活中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态价值观由意识向行为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逐渐养成爱护动物、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减少浪费等关心自然、爱护自然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贵红.生态课堂教师需具备的三种心态[J].科学教育.2010(05).
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价
1.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农田、环境及人为控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特殊性。它不仅包括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食物保障的产品服务功能,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服务功能。
1.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依靠土地资源,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人类所需食物和其它农产品生产的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温度、降雨、土壤养分、pH值等。农田生态系统在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产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具体体现,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特征、生物特征和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作为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说,人类活动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驱动力。但是,不科学的人类管理活动会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巨大的损害。
1.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引起了生态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没有定量经济量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易被忽视,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量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价值量化评估技术,探讨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可为构建绿色GDP、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认识中国“三农问题”、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保护农田及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制定合理的补偿价格 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产生态系统产品的功能,而且具有支撑与维持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功能,如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等。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的核算,而忽视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的核算,通过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对损害(或保护)农田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激励人们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制定合理的补偿价格。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必须给农民适当的价格补偿,补偿的额度应不少于消耗耕地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可为耕地资源合理定价、有效补偿、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地资源价值公共品退耕还林政策
1土地资源经济总值与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的过程就是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自然资源来说,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所以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有效用的,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的欲望,给人一定的享受,所以具有效用价值。土地资源又是稀缺的,稀缺性使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使用的效用。广义的价值是相对于个人的爱好、欲望、利益或志趣而言的。除了效用考虑以外,有些价值来源于资源的本身。比如,有些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可能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用,但是其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人们从伦理的角度,善意的角度看待它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保护它们,也是一种价值。
根据价值的来源以及效用的实现方式等不同,土地资源的经济总值应包括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土地资源直接消费所带来的价值。它分两类:一是作为资本品,比如用于农田、工业用地等,是生产要素之一;另一类是作为消费品,这主要指消费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如天然的生物资源的消费,不包括劳动产品。这部分价值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是市场价值的大部分或全部。
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对土地资源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使用起到维护作用,或着改善周围生产环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并不是直接用作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它是间接的。比如退耕前的土地用来耕种农作物,是把土地当作资本品使用的,退耕后,变成了生态林地,木材不能砍伐,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所以直接使用价值为零。但是生态林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有利于周边的农业生产、人类的居住,具有很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部分价值是外部性的,不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往往需要政府制定税收和补贴标准,依靠行政和法律途径来实现。
选择价值是指人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带来的价值。比如林地可以用做耕地。就短期来讲,耕地的未来使用,能够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林地的一种选择价值。但从长期来看,毁林开荒可能带来水土流失,以致土地变成荒地,不能再开发利用时,这种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就是零。而林地与农田的使用价值就是这种土地的选择价值。因此,选择价值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除了宗教、文化、习俗、信息拥有量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土地使用的可逆性有关。如果土地使用是可逆的,如耕地可转化为林地或园地、交通用地,那么其选择价值可能很小。如果土地使用是不可逆的,如建设用地很难再转变成农业用地,其选择的价值就很大。从这点儿上说,选择价值是一种参考价值,不用于直接的交易。特别是在选择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它选择价值的大小,即其未来使用价值的高低,对比现在的使用价值,判断何种土地利用方式更好。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构成。其中前三种价值是效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或模拟市场的方法测算出来。而选择价值仅作为土地用途选择时的一种参考价值。存在价值,根据皮尔斯的定义就是对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一般主要用于对一些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保护的人们的意愿衡量,即人们愿意支付多大的数额来维护这类资源的存在。它是特定用途下的一种单独计算,以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所以,土地资源价值主要还是看前两项价值。
从以上分析看出,如果仅仅从直接使用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是很不全面的。一般来讲,单单从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存在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农田>森林>牧场>荒地>裸岩>废弃地的态势。可是就退耕还林来讲,耕地直接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又是大于耕地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所以从总的经济价值来说,可能二者差距不大或生态林的经济总值更大些。这是因为这些价值之间有着一种互相消长的关系。耕地用途转为林地用途以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也转化为了林地的间接使用价值。只不过这部分价值的实现不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它是外溢的,要求国家以税收的形式,从收益者手中转移到退耕农户的手中。
2林地的公共品属性与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
公共品理论认为,公共品又称为公用品或共用品,可以同时给一系列使用者共同服务。公共品与私用品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共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按照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的程度,公共品又被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纯公共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它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它的公共品。这类公共品如国防、环保等。
准公共品是指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它性。这类产品就是布坎南所称的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只针对俱乐部内部人员使用,不是俱乐部成员的不能使用。例如:学校、游泳池、医院等。但是在一定的规模下它有一个最优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这个规模,就产生拥挤现象,具有了竞争性。
公共资源是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不具有排它性。如空气、森林、草原、渔场、牧场等。这些公共资源的使用不具有排它性。但过度地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使用品的质量下降。
按照上面的解释,退耕还林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生态林则是环境品属于纯公共品的范畴。公用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它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它是有效生产,那么应该满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条件,所以它的边际收益也应该等于零。这就是说公共品应该免费提供,这显然是私人生产办不到的。公共品的非排它性的含义是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对消费加以控制,因为一旦公用品被提供,就不能阻止任何家庭对它的消费。因此收费变得很困难,公共品不适宜由私人生产。
如生态林建设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它可以在提高周边地区农业的生产,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上面体现出来。但是生态林建设也需要生产成本,如退耕农户的退耕的机会成本以及购买种苗、种植、管理树苗的劳动成本等。这些成本需要给予补偿。但是非排它性的特性是消费者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私人向这些人员收费变得十分困难。那么这就要求国家通过非市场机制给予公共品的生产者如退耕农户,以成本补偿。
我们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实质上就是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政策。但是生产者是退耕农户。于是国家与农户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的关系。虽然国家规定林木的所有权为农户所有,但是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几乎为零,农户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提供这些环境品。尽管从理论上讲,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衡量,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全面性最终导致政府的定价也是偏离实际价值的。比如生态林的生态价值实现具有时间性、潜在性、长期性。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也就多了一份不确定性。这样给予农户的补偿如果太低了,或者仅仅补助8年,那么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变的很危险。所以退耕还林的补偿从现实上说,数额要够,从长远来说国家也应该补足。
3退耕还林补偿额的确定
农户每退耕1亩地,就意味着放弃1亩地的农业收入,这部分收入就是他们种植生态林的机会成本。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多,机会成本在增大。同时种植生态林也要投入劳动和资金,它和机会成本共同构成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假设C是农户的生产成本,A是退耕的的数量,把C看作A的增函数,即C=f(A),且f′(A)>0。同时退耕的受益者(环境品的消费者)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加,环境品供给的增加,效用在增加。但是,如果他们必须为环境品的消费支付一定的代价的话,比如说交税,那么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他们就得在私用品与公共品的消费组合中作出选择,理性的消费者将选择使它们的效用最大。即
MaxU(X,G)(1)
s.t.X+PG=m(2)
式(1)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其中X代表家庭私用品的组合,G代表公共品。式(2)中,X的价格假设是1,P是公共品的价格,m代表该家庭的固定收入。用拉格朗日条件法,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共用品与每一种私用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所有家庭的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它隐含的一个条件是,消费者对环境品的消费的边际收益是下降的。通过消费者的边际收益与农户的边际成本的比较可以确定退耕还林的最优补偿额,见附图。
当MC=MR时,在A*、P*处,退耕还林就达到了均衡,这时退耕农户得到的补偿正好等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同时也等于他的边际成本。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看到,由于林地的公共资源的属性,以及生态林的纯公共品、外部性等原因,政府必须始终是退耕还林的参与者,而不可能成为局外人。
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额,使退耕农户和环境品的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高映轸,潘家化,顾志明等.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加剧,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环境伦理思想,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环境伦理思想源自环境伦理学,它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达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等思想都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循环经济为试图解决经济的发展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同样认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建立在自然可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之上的。环境伦理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论述为:自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自然的外在价值是指自然事物作为资源,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需要,符合人和其他生命的利益。自然的外在价值对人们来说有功利意义,被人所广泛接受,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却长久被人类所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生命和自然界自身生存的意义,它富有创造性,创造了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创造了地球基本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和生态物种,同时表明了生命和自然事物按客观自然规律在地球的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却仅是大约300-700万年前。虽然人类社会相对于整个地球的产生甚至生命的产生是短暂的,但人在生命层次序列和生命组织的序列中却处于最高位置。人是环境道德的主体,也是环境道德的人。但由于人类的狂妄自大,人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直至造成生态危机。自然开始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报复人类,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比如土地严重沙漠化,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家园,各种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等等,此时人类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以往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只注重自然的外在价值,人类生态价值,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利益,即自然的自身价值,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而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明确人与自然不仅以相互利用方式存在,而且也以相互依存的方式维持着地球自然的生态稳定。作为生命序列最高级的物种,却扮演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称职的调控者。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环境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判断的道德依据,我们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就是恢复和保存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自然的权利,从生态整体主义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及权利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在明确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都可通过生态食物链一级一级的转移,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被利用后,转化再生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几乎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被利用。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物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就是把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过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即资源在第一次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是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仍有剩余就再作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废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能被环境中生物吸收和利用。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中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生态化转化,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价值。
二、循环经济中体现的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运用一种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实现着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中的代际公平思想分析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能力永久的改变或毁坏地球,而且当代人的活动会对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臭氧层的空洞、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等都将危及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对于这种把危害和危险留给后代,是对后代的一种不公平。环境伦理思想中提出的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至少要留下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如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质量等。环境伦理把关怀的对象由代内进一步扩展到代际,就好像为后代人建立一个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储蓄银行,当代人应只消耗由储蓄银行产生的利息,而应将本金留给后代,以达到代际之间资源与环境的公平分配。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历史的行动,可以通过理性来超越现在,接触未来,所以需要提倡代际正义,有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循环经济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的产物。代际公平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取向之一,循环经济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的治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厂就要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消费中多次应用。这种生产中减量化、消费中多次运用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学规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公平式做法,是代际公平的一种表现。
(二)循环经济中的代内公平思想分析
作为代际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的代内公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代内公平,要求资源和环境在代内要公平分配,强调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利益。当代的代内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比如,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利用殖民手段大量剥削能源和资源,不顾后果,目前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这种行为的积累。而且现今发达国家仍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以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的人口,消耗掉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二的能源,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还采取了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把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转让技术,扩大投资和提高援助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把有毒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来处理。当然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只顾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杀鸡取卵”的行为也是代内不公平的一个表现。
(一)资产的两重性森林生物样性资产由森林生物资产(包括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效益资产)构成。森林生物资产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生物转化功能(岳上植,2002.)。生物转化是指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质量(遗传价值、密度、成熟期、脂肪层、纤维强度)或数量(重量、立方米、纤维的长度或直径)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从转化的机理上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主要靠自然力的作用和自身的转化能力实现其再生和转化。林业生产活动只起“催化剂”作用,会经常出现数量不减反增的现象。因此,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应定期地结合评估,以评估促进核算。
(二)价值的多元性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这一综合地域类型中所呈现出来的生物多样性。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四类(国家环保局,1998)。直接使用价值是指森林生物多样性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又可分为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森林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功能的价值;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张颖,2002)。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困难与复杂性。森林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其所体现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当代人提供直接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目前及将来所创造的巨大的非直接使用价值,所展现的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资产的整体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互统一的整体。当森林生物多样性作为提供木材、竹材和蘑菇及其它动植物产品来源时,释放的是直接环境效益,此时属于有形的森林生物资产;当森林生物多样性作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等森林生态效益资源的时候,释放的是间接环境效益,此时属于无形的森林生态资产,两者的结合点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同一载体。森林生态资产不能脱离森林生物资产而独立存在,两者相互依存,其价值的形成、消费和补偿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森林有形资产在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增减变动过程中,森林无形资产也相应地发生变动,其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地会发生变化。因而在对森林有形资产的价值确认和计量中,也要相应地对森林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确认与计量。
(四)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相对稀缺的,这不仅表现在天然存量方面,还表现在生成率方面。同时,地球上生物物种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因而各物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绝对意义上是不可替代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产生了对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体现在会计上是必须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
(五)产品的公共性和市场的无形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发挥的生态效益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它超越了进行森林经营活动的林业行业以外的外部影响,即不通过市场机制反映的影响,进而会产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收益中的社会收益。公共物品是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典型例子。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发挥的生态效益主要是一种无形效用,不能贮藏和移动,生产者难以对其控制,即无法迫使受益者偿付了补偿费用后才能享用其生态效用。因此,森林所提供的生态效益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同时,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中的生态资产一般不存在市场,所以应更多地考虑非市场价值的计价方法,实现对其生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会计确认、分类
(一)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会计确认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确认是指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作为一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森林生态效益记入会计载体的过程。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理的会计确认标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要能够作为一项资产加以确认,应当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会计确认从理论上讲要同时满足四项标准:(1)可定义性。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给出的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最本质特征。森林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药用、食用、纤维、芳香油等)和野生植物资源(如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等)。作为林业经营组织来讲,一旦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其所拥有或控制就能为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净现金流入。因此,它们符合确认的第一个条件——资产的定义。(2)可计量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可以通过现有多种计量属性选择达到对其计量的目的,但是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其计量比较复杂。同时,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科学定价主要通过对其价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从长远来看,随着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做到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合理计量。(3)相关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于富生等,2000)。显然,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存量和流量信息,从而会影响到他们为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所采取的宏观或微观的经济决策。(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会计信息给予充分信赖。“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能够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3)。真实反映是可靠性的核心标志。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计量结果,可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林业经营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森林生物资产和森林生态资产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足以使决策者信赖。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分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分类标准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按存在形态分。按存在形态可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分为有形的森林生物资产和无形的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物资产是指森林中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栖息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个体基因,包括林木资产、林副产品及以森林为依托生存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因此森林生物资产是一种有形资产。森林生物资产在价值层次上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价值和基因多样性价值,在价值总额中主要表现的是直接使用价值。森林生态资产是指森林生态效益所形成的资产,包括有机物质的生产、的固定、的释放、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水土保持、净化污染物等。森林生态资产在价值层次上表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在价值总额中表现的主要是间接使用价值和和部分直接使用价值(如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此外森林生物多样性所表现出来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也归属于森林生态资产。
(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角度考虑,目前主要可侧重于森林物种多样性价值方面的核算,特别是其中植物和动物多样性价值的核算。虽然森林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但目前人们对每个层次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相对而言,物种多样性最明显也最容易测定。而森林遗传基因多样性多发生在分子水平上,它主要包括染色体的多态性、蛋白质的多态性和核酸的多态性三个方面。就目前人们的研究手段和认识水平看,要做到完全掌握森林中有机体,即动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中的氨基酸的排列次序及其结构还是比较困难的。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定比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更困难,因为系统的边界都是模糊的。同时,对于物种多样性,也部分受到研究手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定与确定比较困难,所以物种多样性目前主要着重于植物与动物多样性的测定,特别是其中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脊椎动物。因此,一般来讲,目前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核算主要是以物种多样性中的植物与动物价值的核算为代表,暂不考虑基因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核算。
三、森林生态效益的会计确认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概念及特征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种间接效益,就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出来的效用。其具有几个重要特征:(1)外在经济性。外在经济性在林业中是最普遍的现象。当森林生物多样性发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和保护物种及基因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的时候,这种生态效益却被非林业经营部门乃至全社会无偿地享用,而不必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2)非减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直接效益的发挥,意味着森林生物资产的减少。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减少森林生态资产。(3)模糊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效益随着木材、蘑菇、动物毛皮等的出售而实现,并可用货币直接计量。但森林生态效益没有物质载体,无法对其效益进行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估计来反映。因此,森林生态效益的确定具有模糊性。
(二)森林生态效益的会计确认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林业会计中核算的收益部分只是对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进行确认,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效益外在性不予确认,使得大量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游离于会计循环之外,严重阻碍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效益的发挥,危及了林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林业经济经营组织必须考虑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外部产生的影响,会计上应反映这一巨大的森林生态效益,将森林生态效益外在经济性作为收入要素纳入核算体系(温作民,2003),从而进一步转化为林业经营组织的环境效益,真实地评价其业绩。根据财务会计的收入定义,收入是一种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显然,森林生态效益外在性部分并没有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传统财务会计确认收入的流入和流出概念不能满足将森林生态效益完整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要将森林生态效益作为收入要素纳入会计系统,其确认可以根据其标准进行:(1)符合定义。符合森林生态效益定义,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一种间接效益,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出来的效用。(2)可计量性。据有关部门测算,森林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13倍。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每年都要进行准确的核算。(3)相关性。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提供了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非木材价值的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投资者和决策者对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可以为林业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或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提供依据,适应新时期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4)可靠性。模糊性虽然增加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难度,但是只要是估计的合理,仍然具有可靠性。因此,凡是符合森林生态效益的定义,能够用货币计量,并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森林生态资产所释放的效用,都可确认为森林生态效益。
四、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计量
(一)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尺度计量包括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就货币计量而言,其计量单位笼统地讲就是货币,由于货币能把经济业务全面、综合地反映出来,所以货币成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应同时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形式。这主要是由森林生物多样资产的特点和森林生态效益的特点决定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两重性、价值的多无性、产品的公共性和市场的无形性以及森林生态效益的外在经济性、模糊性等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对其价值计量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即使它们的价值通过一定的方法得以计量,但在其计量结果的公众认可度上目前仍存有争议。因此,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完全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为了满足提供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会计信息,使其具有较强的可理解性,应当尽可能多地考虑运用非货币计量尺度。在非货币计量形式中,可同时使用包括实物计量、劳动计量、混合计量等多种形式。运用货币计量形成一些财务指标,运用非货币计量则会形成实物指标、劳动指标、技术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和文字说明等,从而提供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是一项广为流行的会计惯例。对于一般实体资产来讲,在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较小的情况下,其历史成本与其价值的差异是较小的。然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是一项特殊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却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一个致命弱点,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大部分是由自然力作用形成的。少部分是由自然力和人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它们往往没有或只有较低的历史成本。另外,它们又是有生命力或活动力的,其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在变化,只有在交易的那一刻才能暂时相对固定其价值。因此,如果仅按目前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来计量,它们的价值计量会偏低,违背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原则,不能达到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计量属性,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历史成本计量,而应包括面向市场、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会计计量属性,从狭义上看,其表现形式有: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历史成本固然可以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有时为了管理或决策上的需要,要求会计可以提供以公允价值反映的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另外,象森林生态资产一类的历史成本原本就没有,用公允价值反而可以更可靠地反映它们的真实价值。在这些情况下,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进行计量也是可行的。当然,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公允价值的确定避免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怎样提高和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是一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从目前我国会计现实来看,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尚不具备(张心灵等,2004),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可以选择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之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具体计量时,应分别不同资产及不同阶段加以考虑。森林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森林生态资产的初始确认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森林生物资产及森林生态资产报表日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如实际市场价法、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或条件价值法等,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进行评估取得。从发展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流(黄世忠,1997),那么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将来应主要选择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即采用“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3]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4]温作民:《环境外在性的会计核算》,《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11期。
[5]于富生、黎来芳:《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上海会计》2000年第8期。
[6]岳上植:《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与计量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
开展“两山银行”试点,是浙江省深化“两山”转化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全力推进“两山银行”改革试点,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将“沉睡的资源”唤发生机,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增收、共同富裕”。目前,已收储耕地2154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签订亿元项目1个,获得综合授信20亿元,发放各类贷款1427万元。1.主要做法(1)系统搭建运营平台一是运营平台系统化。挂牌成立衢州市柯城区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两山银行”),运用“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经营理念,统一开展全区生态资源存储和转化、生态产品招商、生态资产融资等业务,推进建立乡镇级平台公司。二是业务流程系统化。面向可收储生态资源,以村民或村集体自愿为原则,坚持确权、认定、评估、交易、经营等规范化操作,确保村民或村集体共享“利息”收益和分红收益。三是政策整合系统化。
制定全区土地经营权存储管理办法,进一步整合涉农政策和资金,为解决土地抛荒提供制度供给和资金支持。四是核算标准系统化。与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完成2015、2018、2019年区域GEP核算报告。(2)整体推进土地收储一是设立一套标准。明确适用对象是依法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村集体、家庭农场主等,对耕地和存储期限设定标准化要求。在确保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土地用途不变的提前下,按每亩每年225千克稻谷的标准支付固定“利息”,合作经营产生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二是发动一批试点。聚焦重点乡镇主动查勘土地资源,精准对接所在村集体和村民,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主动吸引一部分闲置地块纳储。在航埠镇、万田乡、华墅乡等地,确定3个试点村,完成首张“两山银行”储蓄单开具。目前共收储耕地2154亩,涉及农户800多户,全部完成单季稻和高粱的种植。三是共享一定红利。立足合作共赢,积极探索政府、集体、村民三方共同参与的共治共享机制。一方面对符合存储标准的耕地,村集体和村民可享受固定“利息”收入,也可以耕地资源入股,与“两山银行”对经营溢价进行五五分成。另一方面对垦造开发项目,村民或村集体可按约定或评估后的标准享受存息,“两山银行”进行开发产生耕地指标。(3)精准定位引入资本一是精准对接金融机构。柯城区农商银行以“两山银行”建设中“农村资源变资产”为核心,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培育特性、产质提升和实现产销衔接,提升品牌价值,起到引领作用。二是精准把握“开源节流”。“两山银行”负责直接收储运营砂石和矿产资源,持续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开展数字化管理,实现疏浚物从出水到销售全过程监管,疏浚产物资源化、产业化和集中规模化利用后,作为平台公司重要资金输入方式之一。
同时对全区废弃矿山进行资源化生态化统筹管理,从资源挖掘、加工利用、生态矿业建设到生态修复、造地造林、美丽乡村建设进行链条式管理。2.工作成效(1)实现产业落地2020年新垦造耕地12000亩,经“两山银行”运营、管理后,多家经营主体主动前来商谈合作。目前已与衢州跃进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亿元,建设稻鱼、蟹、虾轮作共生种养、农耕文化普及的立体式种养休闲观光科创园。(2)实现有效管护通过“两山银行”对已验收和往年的垦造耕地项目进行土地管护、地力提升、落实种植等,确保垦造耕地项目长期、有效、稳定发挥最大效益。第一批重点推进23个抛荒整治示范村建设,涉及7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一次翻耕面积5210亩,经村集体流转的种植面积达2783亩。(3)实现富民增收通过建立“两山银行”、村集体和农户收益共享机制,确保农户享受“两山”转化红利。“两山银行”已与石室乡等镇乡开展合作,承诺每亩每年分红不低于225千克稻谷(即585元),预计农户存储“利息”收入超过100万元。(4)实现金融助力柯城农商银行作为第一批合作金融机构,对“两山银行”进行综合授信20亿元,用于生态资源经营、开发和乡村振兴。同时,针对“土地银行”开发农垦贷、农耕贷、种粮贷等特色产品,农户可凭“两山银行”储蓄凭证,获得相应授信或增信,目前已发放各类贷款1427万元,真正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通道。3.存在问题(1)“两山银行”信息化平台尚未形成目前已开展土地资源清单摸底调查,其他领域生态资源尚无较好的思路进行统计。(2)“两山银行”多样化生态资源整合机制尚未形成土地资源领域以外的其他生态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运营方式仍在探索,尚未有标准化的操作方式。(3)“两山银行”金融支撑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对于“两山银行”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参与积极性不高,融资渠道较少。4.下步打算一是总结“两山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示范效应,以点扩面,在耕地确权、产业导入方面争取有突破。二是适时拓展“两山银行”业务,谋划研究老街老房、山塘水库、砂石矿产等资源经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数字化集成,加快形成全区生态资源清单“和生态产品(招商项目)清单“一张图”,实现资源资产数据化收集、可视化呈现、智慧化管理。四是引入技术支持单位,谋划研究生态产业园“标准地”和“一村万树”碳中和交易试点的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孔吴俊 李赢赢 张宇骁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