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范文

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

篇1

一、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的概念

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属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范畴,在对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进行分析之前笔者对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理念偏重表述人机之间的互动。

可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最早由Gibson提出,该概念是Gibson直接直觉论的核心内容。环境的可供性是指这个环境可提供给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① 。 可供性既不能像在物理中那样来衡量可供性既不像物理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但也不像价值和意义那样是一种主观属性,可供性跨越了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法,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也都不是,它同时指向环境和观察者。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了设计学的领域,认为可供性是“是物体被感知到的和实际的属性,主要指那些可决定物品可以怎样被使用的基础属性”。Norman 认为可供性与物品的本质属性相关,而 Gibson 认为一个物品的不同可供性是没有差别的 ②。

社交可供性(social affordcance)是可供性的一种,是环境或物体允许社交互动的属性,比如说朋友悲伤的脸会让人有安慰举动,等在咖啡机钱的人意味着可以交谈,一个伸出的手意味着一次握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交可供性很多情况下用来描述社会化工具,比如维基百科、即时通讯工具、Facebook等社交网络③ 。

二、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会化营销的影响

技术的可供性是在人与技术的互动的清下产生的,当人际之间的社会互动以技术作为中介,那么技术便具有了社交可供性,技术也对社交行为本身产生影响。笔者以微信为例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交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化营销所产生的影响。

1、语音对讲为对话提供模拟现实的对话体验

微信的语音对讲是微信的功能之一,语音对讲结合即时发送的技术一方面减少了单纯文字描述的生硬感,增加了社交互动的趣味性,社交互动增加了声音元素;另一方面语音对讲模拟了现实环境中的对话情境,减少了因文字解码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模拟的现场对话感让用户更容易产生交流的欲望,提供模拟现实对话体验这一重要的社交可供性。飘柔开启了陪聊式的微信对话,用户添加好友之后可以根据选择进入聊天模式与小飘实时语音聊天,真人版的对话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给用户带来趣味性极强的仿真的对话体验,同时使品牌人性化的印象深入人心。

2、即时状态发送增强身份认同感

微信的即时状态发送名称为“朋友圈”,朋友圈的状态是获取朋友圈内热议信息的来源,同时也是社交行为中身份确认的重要源头,在与朋友的互动中获取身份的认同,获得别人的认可。朋友圈提供了话题来源、身份确认的社交可供性,在圈子成员进行身份确认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时候便很容易在圈子内部形成口碑传播效应。朋友圈即时状态的增加了用户进行社交对话的话题,激发人们进行身份确认的欲望和热情。举例而言,小农女针对白领阶层做圈层营销,每日发送的菜单在朋友圈得到转发形成口碑引爆了在白领阶层圈子,最后形成在朋友圈卖菜的独特营销景象。如汤姆?海斯所言:“营销即身份,身份即营销 ”④。

3、地理位置定位减少社交的距离感

地理位置定位能够让产品的目标用户更加精准,同时减少人与人聊天的空间距离感。用户每发一次朋友圈消息,微信后台便会抓取用户的地理位置,并在朋友圈中显示,在查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地理位置定位可以减少人们了解朋友身在何处的社交成本和时间成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地点和内容可以跟朋友进行聊天,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交成本,促进了社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营销者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添加商家信息,在朋友圈进行品牌的曝光。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看是否有可以聊天的的人,使地理位置成为社交考虑的因素,为用户随时随时找附近的人聊天提供了可能性,这种社交可供性对于对于社会化营销来说无疑会增加营销的精准性,如果营销人员在签名档上附注营销信息吸引用户的注意就能够及时吸引在附近的用户到店消费。

4、漂流瓶提供社交期待感

漂流瓶的一扔一捡的过程的社交可供性是用户对他人秘密的窥探和对未知社交的一种期许,社交期待感促成用户去捡瓶子和扔瓶子。招商银行曾发起一个微信“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用漂流瓶功能捡到招商银行漂流瓶,回复招商银行之后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在该活动中技术和创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5、微信公共平台带来精准互动的可能性

微信的公共账号允许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媒体形式资源齐发力,视听结合的富媒体营销让品牌能够与目标用户进行亲密接触,在微信公众账号的后台可以进行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微信公众账号每日可一对多地向用户推送消息,与用户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互动。微信公共平台是信息分享的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用户获取优惠、参加活动的平台,微信公共平台提供了精准化社会互动的可供性。以星巴克官方微信为例,星巴克除了每日推送图文信息之外,还有一些与用户一对一互动的营销案例,2012年开展的“自然醒”叫醒服务时,当用户添加“星巴克”为好友后,用微信表情表达心情,星巴克就会根据用户发送的心情,用《自然醒》专辑中的音乐回应用户。在微信公号的营销过程中,除了技术的可供性之外,活动的创意、内容的趣味性成为用户是否选择社交互动的影响因素。

6、二维码打通线上线下

二维码是一个很潮的概念,扫一扫就可以轻松关注感兴趣的企业,具有方便、快捷的社交可供性,减少了用户搜索的环节,缩短了用户感兴趣到关注微信账号的时间差。但是用户自动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这一主动的行为是在用户对企业或产品有极大兴趣的时候的举动,必须有相关的诱因和刺激机制,而线下电子优惠券、电子会员券对用户来说是极大的诱惑。用户关注之后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线下优惠券的发送增加用户的粘性,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因此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关键入口,企业借助二维码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篇2

关键词:社交媒体;传统企业;品牌营销

1社交媒体及社会化媒体营销

1.1社交媒体的概念及发展

社交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它依托于Web2.0技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核心,人们可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意见及产品的使用体验等。现阶段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1]。迄今为止,社交媒体历经了10余年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在萌芽时期,社交媒体主要表现为即时通信、交友网站和各种论坛等;2003年第一个真正的通用社会化网络Friendster成立,社交媒体进入发展阶段;随后出现了一些用作专门用途的利基网站,如Ning,接着公司主办的社会化网络、多媒体共享网络、社会化新闻新闻与书签、实时更新网络等开始出现;2004年Web2.0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成为社交媒体诞生的主要标志,此时产生了Facebook、Twitter等,标志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进入成熟期;2010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应用广泛流行开来,这当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微博、微信等[2]。

1.2社会化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吸引用户广泛参与,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而且,用户可根据自身兴趣,找到志趣相投的网友形成社群,或通过熟人建立起熟人网络。这些都为企业在社交媒体平台展开营销奠定了基础。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的营销推广活动[3]。其有别于传统的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营销活动,希望吸引用户对品牌的关注,得到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可,并最终获得品牌溢价。可以说,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企业更加关注用户的参与度和品牌的美誉度,希望建立并保持品牌在用户心中的良好形象。

2传统企业概念的界定

相比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家电制造、食品生产以及汽车工业等依靠原有传统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的企业则属于一定意义上的传统企业。它们在过去依靠自身的严格管理、成熟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出了大量的、高质量的产品,从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商品同质化日趋加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不得不顺应时代的潮流,改变自身的营销推广策略,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品牌营销策略

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在消费时认准这个产品,投资商选择合作时认可这个企业,这就是品牌营销[4]。传统企业在面对品牌营销时有多种选择,但在当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营销,不失为一个好方式。

3.1通过建立微博、微信账号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互动

微博作为当今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了企业进行品牌营销,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互动的平台。作为传统的家电生产企业,海尔集团成立已有32年,其一直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著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在面对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的日益兴盛,海尔集团也采取了适应社交媒体时代潮流的营销策略。截至2015年年底,海尔集团旗下共建立了179个微博账号和286个微信公众号。海尔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介绍中表明,海尔将把自己的公众号打造成最有趣的企业公众号,其中“这里不生产空调冰箱洗衣机,这里有的是我们要给你的陪伴感”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正如海尔在微信公众号功能介绍中所讲的那样,在公众号中为消费者呈现的是最好的故事以及最有趣的海尔人。海尔将企业的品牌符号以及品牌文化通过一个个原创的、生动的小故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使得消费者在愉快阅读的同时,主动在评论中留言。这不仅是在与作者互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是与海尔品牌的互动。另外,海尔的微博账号也会推出有趣的段子,来吸引粉丝的参与互动。例如,2016年6月15日,海尔借助其周边产品“海尔兄弟”推出了一条应景的微博:“难道这就是海尔弟比海尔哥白的原因?”并配有形象的图片。这一举动在成功吸引粉丝注意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好感度。

3.2制造热门话题,引爆社交圈

作为凉茶生产企业的加多宝,在商标、包装的使用权上一直与王老吉纷争不断,面对王老吉的连连败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和渠道商对加多宝失去了信心。面对企业出现的危机,加多宝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在为自己喊冤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重新建立起了对加多宝的品牌信心。2013年2月4日,面对败诉,加多宝官方微博连发了四条主题为“对不起”的微博,并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微博发出后,随即引发了网友关注,并获得了大量转发,之后话题持续升温,更有网友恶搞了“王老吉没关系”等,将这一话题推向了。2015年4月,加多宝发起的“多谢行动”再次成为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并吸引了网友及其他品牌的注意。

3.3推送微信朋友圈广告,引发熟人间的讨论

微信作为一款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在2013年11月其注册用户量就已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5]。与此同时,微信不仅具有收发信息等基本的即时通讯功能,它的朋友圈功能更是使得微信成为了受广大网友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2015年8月20日,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上线官方网站,这无论对于微信还是企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微信朋友圈广告自上线以来,兰芝、兰蔻等化妆品品牌以及宝马、奔驰等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上面投放品牌广告。不同于以往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投放的广告,微信朋友圈广告能够精准到达,用户只需轻松点击便可观看,还可以在广告下面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好友讨论广告的优劣以及交流产品的用后体验等。

4结论

如今我们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还为企业的营销,特别是品牌营销提供了新思路。传统企业应该调整原有的营销推广模式,利用好社交媒体这一新兴入口。

作者:杜鑫 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社交媒体.360百科

[2]萧琳.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新逻辑——从对立到融合[J].中国经贸导刊,2016(3中):45-46.

[3]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策略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3.

篇3

Facebook这类的社交网络兴起之后,热闹的社交媒体成为互联网广告的新选择,但是,社交媒体并非只是为广告主增加了一个新的传播渠道而已,也绝非将原有的营销模式移植到社交媒体平台就万事大吉那么简单。实际上,社交媒体为不断演进的数字化营销模式提供新的驱动力,而这次通用与Facebook之争,也正是根源于此。

通用汽车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希望在Facebook上投放巨幅的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网页广告,而这一提议遭到了Facebook的拒绝,理由是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不适用这种大幅冲击力广告,会大大影响客户体验,Facebook希望维护在网络社区中温馨互动的气氛。

Facebook的坚持传递了另一种声音,广告主是否真的找到了适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方式?

研究公司WordStream的调研结果证实,Facebook网站上的广告点击率要低于一般互联网或谷歌。这说明,在Facebook这类的社交平台上,人们不喜欢干扰性的广告。社交媒体平台需要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能够结合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提升营销效果。要理解社交媒体的独特优势,善用这一优势,品牌商才能够找到合适在这一平台上广告的新方式。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后,关于“精准、互动、效果可衡量”是互联网营销中不断演进的概念。从最早出现能够以点击量衡量的Banner广告,最后也被揭示为新的广告黑洞——80%的点击量是由20%喜欢在网络上闲逛的宅男出于好奇贡献的,这些不是广告主希望购买的点击价值。而今年,在互联网营销已经延伸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时,如何更“精准、互动和可衡量”依然是营销界的新挑战。

篇4

“下雨天,把杜蕾斯套在鞋子上可防水”的案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所有人都没把它当广告的时候,这条微博顺利刷屏,引爆热点,让杜蕾斯运行团队完成了一次华丽丽的品牌展示和宣传。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冰桶挑战”在微博上的热传,郭敬明的《小时代》电影系列在微博上的造势。这些案例无一例外的将企业的目光引向了社交媒体领域。

如今,社交媒体营销对于各个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像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给了各品牌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将品牌的概念,价值很好的传达给消费者。不管你是刚创业,还是更加成熟的企业,都应该看到社交媒体在今天的营销格局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提高本身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是非常关键的,这得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不是正确,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印象不好,你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很快的,强烈的并且是持久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要踏好第一步。那么我们来看下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企业会常犯的“第一印象”错误。

1,缺乏社交媒体营销策略

如果一个公司缺乏社交媒体营销策略,那它也将传递不了什么有效的信息。而且它与消费者的沟通也必将是脱节的,混乱的。所以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时,必须要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一个可衡量的目标,一个社交媒体运行规则,还要有一个定期日历。没有了这些,你会发现自己只是在盲目的并且在削弱自身的品牌价值。一个清晰有效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其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使的内容有效吸引消费者并产生粘性。

2,创建太多账号

请不要试图在每一个社交媒体上都建立帐号!当然,活跃在多个平台是很重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应该是在你刚刚成长起步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在拓展业务之前操作一个社交媒体品平台往往很容易也很有效。但是如果你操之过急,在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又是在YouTube,Instagram,Vimeo,Linedln,Google+,Slideshare,Vine和Snapchat等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狂建帐号,并且进行疯狂无序的信息轰炸,你只会让自己变得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等到你无力管理这些平台举手投降时,你会看起来更加糟糕。因为频繁创建社交媒体帐号的举动根本无益于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只会让这家公司看起来出奇的无能笨拙,从而也无益于品牌的推广。

3,买粉

数量不能成就质量。企业的目标是为了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而并不应该只关注于数量。成千上万的粉丝数量应该是企业拿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买粉可能会造成公众的强烈反感,试想一下如果企业的真实粉丝发现了企业的买粉行为,他们还会忠实追随企业吗?他们对于该企业的信誉度又会作何评价呢?

4,只是一味进行品牌宣传,不谈其他

一家企业的社交媒体平台如果只是无休无止的进行品牌宣传,这应该很容易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当然,我知道企业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曝光率,但是企业还需要提供一些其他有利可图的内容,而不仅仅只是企业自身的内容。在这里可以参考下5-3-2模型,这个模型可以保证企业的粉丝忠心耿耿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粉丝量。5-3-2顾名思义,假如企业每周要在社交媒体上十条内容,那么就应该按照以下结构来:

.五条其他内容,不涉及企业自身

.三条关于企业自身的内容,但不涉及推销

.两条内容来帮助宣传品牌,内容要有趣

5,没有正确使用标签

标签的使用可以极大程度上的提高品牌的可见度。可以让更多的人更方便更准确的找到企业的内容,也可便于企业进行内容强调方便人们理解,从而呢,提高企业品牌的曝光率和可见度。

6,缺乏与粉丝的互动

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很高兴看到一些企业的回应。因为他们希望他们是在与一个人类在沟通而并不是一个机器人。企业对于一些热点的回应可以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与亲密关系,也可以帮助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有趣,智慧的印象。

7,没有好好进行审核

你是否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错别字?是否在微博上读过不通顺的句子?草率的编写的内容可能会瞬间瓦解企业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的努力,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常犯小错误,会让消费者觉得该企业不可靠。所以,在内容前,一定要进行审核,千万不要犯些低级错误而造成不好的印象。

篇5

腾讯公司近日宣布,计划通过一场社交变革整合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用户、产品、技术和方法论于一体的“社会化营销平台”。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 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刘胜义将之形容为,“一条整个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货币化之路,社会化营销市场空间不逊于搜索引擎市场”。

于腾讯而言,QQ空间和腾讯微博正在被打造成为Facebook和Twitter两种社交模式的融合。他们前者属于互联网业务系统,商业模式一直专注于个人用户,如以小额支付为途径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后者隶属网媒业务系统,商业模式侧重B2B,主要面向企业在线广告市场。

“让Facebook和Twitter合作是非常困难的,而腾讯有可能是全球惟一一家,同时拥有两种不同属性社交媒体的公司。社会化营销的开放丰富了社区开放平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腾讯高级副总裁汤道生认为,QQ空间和微博分别具有Facebook和Twitter的不同属性和价值。

腾讯广告平台助理总经理刘曜则信奉“粉丝为王”:“可口可乐几年前在腾讯尝试虚拟火炬接力,获得上千万用户的参与,但是可口可乐还是很苦恼,因为他们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上千万的用户沉淀到自己的品牌下,成为长期的受众(粉丝)。现在腾讯的社会化营销平台将可以提供很好的粉丝运营工具。”

得益于微博等社交营销平台的打通,2011年,腾讯附件收入超过1亿元。腾讯微薄总经理刑宏宇认为,“在腾讯整合社会化营销平台中,腾讯微博正是连接以资讯信息为核心的媒体平台,以及以用户关系链为主体的社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用户基数的不断攀升和用户活跃度的稳定在用户层面证明了微博的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为社会化媒体提供了新的机会。

社交广告时代

BQ: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社交广告市场?

L:在美国,Facebook借助社交网络的兴起开辟了一个年收益40亿美元的社交广告业务,确立起来一个和Google搜索广告一样重要的社交广告。在Facebook公开IPO前,Facebook曾建议广告商进行营销变革,用网络社交不断降低交流的门槛,让整个网络有更加多的互动,这个和腾讯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社交化的概念正在被人们逐渐认可,中国的社交广告才初见端倪,人均产生的广告价值并不高,在全球互联网社交化的趋势下,提高我们的ARPU值,会有很多的空间。艾瑞估计两年后中国的社交广告市场会超过100亿规模,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历史性机遇。

BQ:腾讯的社交广告产品,为何命名为社会化营销平台?

L:我们认为,进入社交化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在线营销的价值,社会化营销无处不在,除了广告之外,营销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效果也更加显著。通过熟人强关系链和微博弱关系链,品牌的信息被用户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讯来接受和分享,这种传播的过程,通常用营销来形容会更加的贴切。因此用社会化营销平台,来形容腾讯的社交网络和社会化媒体的商业价值更加准确。

BQ:即将上线的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在腾讯的整个社交变革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L: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是腾讯社会化变革最主要的动作。整个腾讯的社交变革,包括有网络媒体、广告产品和腾讯营销方法论三大块的全面升级,中间也包含了腾讯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内部融合。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是广告产品全面向社交化升级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BQ:从网络媒体业务角度看,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会给腾讯传统网络媒体业务带来怎样的变革?

L:网媒业务一直专注于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而互联网营销在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过去,用户是读者,广告主是作者。而今天,用户和广告主、媒体都是作者又都是读者,彼此间形成沟通与互融,也就真正地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