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

城市发展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发展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发展建议

篇1

关键词 城市林业;现状;问题;建议;广东阳江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03-01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Urban Forestry in Yangjiang City

FENG Shun-jian 1 SU Meng-si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of Yang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Yangjiang Guangdong 529500;

2 Center of Gardens Management in Yangjiang City)

Abstract The concept,function and effect of urban forestry were elaborated,the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estry in Yangjiang City were analyzed,then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forestry in Yangjiang Cit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urban forestry;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suggestions;Yangjiang Guangdong

城市林业以城市森林体系为资源基础,以乔灌草为主要成分,与城市建筑布局相适应的、支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城市林业是全方位为城市服务的林业体系,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点、块、带、网、片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1]。城市林业主要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建设,城市绿化不但是城市的外衣,更是城市的“肺”,其既可美化人居环境,又可净化空气,保持城市生态平衡,达到人居与自然和谐。城市林业是由林学、园艺学、生态学和城市科学组成的交叉学科,其需要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国土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

1 阳江市城市林业现状

阳江市林地类型主要有生态林林地、一般用材林林地及经济林林地。生态林树种主要有木麻黄、相思及红树林等;一般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松树、桉树、马占相思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荔枝、龙眼、木菠萝、柑橘及一些主要的绿化苗木。

阳江市现有生态林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及漠阳江流域,而城区周边主要是一般用材林、果林及小型的苗圃地。阳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乡土树种丰富,主要适生树种有松树类、相思类、桉树类等。盛产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及各种绿化树种。

2 阳江市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2.1 林分结构与布局不合理

生态林大多数分布在离城区较远的沿海地区及漠阳江流域,城郊大多是一般用材林、经济林、景观林苗圃,城区内一般以街头绿地、道路旁的树木、公园的风景林、居民区及单位的庭院绿化为主。用材林、经济林、景观林苗圃一般都精耕细作,更新、改造频繁,林分质量不高,生态效益较差,而且经常施肥、喷药,容易造成水土污染;街头绿地、路旁树木、庭院绿化难以形成森林的环境效益。

2.2 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不足

2.3 树种功能不清,过于追求老龄化、花化及果化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有害气体、维持CO2和O2的平衡、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吸烟滞尘和消声降噪、监测有害气体、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作用。这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种植不同的树木,使城市绿化功能得到最大优化。让大树进城,缩短城市森林化的进程出发点是好的,但阳江是台风登陆高频区,大树进城,往往造成截枝断根,截枝日晒雨淋会造成枝干腐烂易折断,断根造成“头重脚轻根底浅”易倒。不但增加财政负担,而且影响交通,甚至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花量大、果量大的树木在盛花盛果季节也会增加环卫负荷及造成人为攀爬采摘。

3 建设城市林业的建议

3.1 提高城市周边的森林覆盖率

(1)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土地开发应以少占林地或以少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为原则。征用土地应预留相当面积作为绿化用地,及时复绿。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更应达到40%以上,且块状连片平均分布,让人感觉到工厂建设在森林中。

(2)确立城市林业的重要地位,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政府应适当补贴林农,将城市周边的林地以经济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生态为主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城区东南面雅白线一带、西面站港线一带,有关职能部门应当统一协调、科学管理,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制订统一的城市林业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树木,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提高林分的质量[3]。借营造景观林带之机,以各级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3.2 有的放矢配置功能树种

(1)工业区树种配置。阳江市主要工业区在城郊,人口密集,工业污染严重,主要排放物有二氧化硫、氯气、氮氧化物、氟化氢、烟尘、粉尘及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应当配置一些对有毒气体及重金属元素抗性较强的树种,如细叶榕、高山榕、香樟、盆架树、夹竹桃、苦楝、臭椿、棕榈、蒲葵、秋枫、凤凰木、马尾松、桂花、红背桂、大红花等常绿树种[4-5]。

汽车尾气及碳氢化合物)、固体废物及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绿化时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吸尘降噪杀菌树种,如细叶榕、粗叶榕、竹节树、香樟、潺槁树、白千层、鸭脚木等。

3.3 因地因树而异,合理种植

(1)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森林,应该对树种进行整体调研和规划,选择一些抗折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然后按照规划来育苗。进行城市林业规划时,道路绿化少用这些树种为皆;公园、片林、风景林采用花量大、果实多的树种来点缀也应因景而异;城郊的景观林带可多种些木本花卉来弥补城内不足。

(2)首选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在当地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历史选择,优胜劣汰后,能完全适应当地立地条件,已成为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固有树种,当然也包括了一部分经过长时间训化而适应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外来树种。阳江市乡土树种品种丰富,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营造城市森林作业设计时应首先考虑。

4 参考文献

[1] 班振国,汤国庆,张月梅,等.浅析城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4):14-16,51.

[2] 刘德良.中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嘉应学院学报,2007(3):55-63.

[3] 刘心竹,李昊,彭强,等.山东省淄博市城市林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6):697-701.

篇2

一是打造大交通。围绕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250、251、323省道和310国道为骨架的“三纵一横”干线公路网络,加上县道和乡村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市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交通运输要适应和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必须树立大交通意识,加快实施大交通战略。首先要继续构建干线公路骨架。继今年270省道南段开工后,从明年起,还将陆续开工建设270省道北段、344省道邳州段、邳睢高速公路等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三纵两横两高”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网络。其次,继续实施农路路网畅通工程。结合省厅今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加大农路、桥梁改造力度,使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全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助力我市城市化进程。

二是贯通大外环。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完善、通畅、快捷的道路网络予以支撑,构建城市大外环,是邳州人民多年期盼的愿景。随着270省道东南绕城公路今年的开工建设,我市的东环、南环将于不久的将来贯通,形成全长56公里的城市大外环,将城区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将极大地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三是发展大物流。包括港口物流和公路物流两个部分。随着电厂三期工程的批准建设,港口物流建设也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岸线、道路、铁路等资源的整合,对加快港口物流建设将起到带动作用。目前,邳州港搬迁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作业区调整规划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复,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省内预审;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工可研技术方案原则上通过上海铁路局的审查,其他审批程序正有序进展,年内将启动搬迁建设;发展公路物流已成为政策导向和各方共识。顺应这种形势,我市公路物流园区目前纳入市政府规划,计划建设一个1000亩的公路物流园,一期建设用地200亩已获批。

篇3

临海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卫生城市,也是浙东南的陆上交通枢纽。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22.8万人,初步形成了中等城市框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城市信息管道资源供需矛盾正日益凸现出来,而信息管道统建的出现,为城市信息管道建设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从目前来看临海市地下信息管道统建工作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我市建设统一地下信息管道工作起步较晚,统建管道工作是近几年依据信息行业发展趋势,引入全新投资理念,专业从事城市信息管道统建,集约化经营管理的一项新工作。自2008年我市实施统建节约设计标准以来,我市只有一部分单位加入统建管道这一重要的建设项目。到目前为止,加入统建管道单位为3家,能够达到标准使用统建信息管道只有98公里。仅占全部城乡主次干路长度的0.32%,造成信息管道资源挖掘和重复挖掘惊人。随着我市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建设信息管道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预计今后几年我市城乡主次干路建设约为65公里(根据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方案),可以开发统建信息管道约57公里(包括小区)。如果这些新建信息管道资源不按统建标准建造,必将造成新的更大的浪费。

造成我市统建地下信息管道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各营运商和管道建设及相关部门对统建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足。一些通信营运商及相关单位未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其重视、认可和支持不够,对统建管道缺乏主观能动性。有的营运商只考虑单位自身利益,急功近利,不愿加入统建管道项目;一些项目运营商投入专项资金,报批手续繁,进展慢,专项资金到位少或被束之高阁,使统建管道工作起步难上加难。统建信息管道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首先必须加强与政府或城市相关的规划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由政府出面牵头,并出备的统建政策法规体系去规范约束甚至强制执行。其次将城市信息管道统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统建信息管道缺乏控制性、科学性的规划编制。信息管道网络在分布上多数存在“乱、散、不规划”等问题,科学的规划编制主要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更加系统性、前瞻性地对城乡信息管道进行梳理和整合,进一步优化管道空间布局。统建信息管道工程施工队伍素质差技能落后。目前我市统建信息管道工程施工队伍中,农村建筑工人比例较大,他们年龄偏高,40岁以下的占15%、40岁至50岁占30%、50岁以上占55%;文化水平初中以下学历占65%。另外是技术不熟练、技术等级不高、不按规程操作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统建工程的质量及日后管道维护工作。、统建信息管道组织机制不完善。统建地下信息管道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市里组织的领导小组抓统建管道工作,经实践证明缺乏监管体系,未能起到管道建设的相关单位全部合建的效果。一些机制性问题、反复性问题、顽固性问题,未研究制定长效管理体制。监督不力、执法不严、造成重复开挖时有存在。

推进我市统建信息管道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篇4

摘要:建设生态城市是提升城市发展实力和城市化水准的基本途径,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本文在研究生态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呼和浩特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生态城市”是在20 世纪70 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被提出来,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指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的、社会公平的、经济高效的、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互惠共生与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多样性、全球性等特点,一个达到生态城市标准的城市,应制定有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又要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称之为一个良好的生态城市。

二、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一)社会生态系统

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全市总面积1.72 万平方公里,现辖4 区、4 县、1 旗和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下辖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现常住人口294.5万,总体上仍属于地广人稀的城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经济生态系统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经济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2011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2%,2012 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76 亿元,财政总收入31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4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1元。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9:36.4:58.7,在率先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三)自然生态系统

呼和浩特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是除天津、石家庄市以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北拥草原、南临黄河。既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又是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城市;既是近年来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引擎的呼包鄂经济圈中的重要增长极,又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榆主体功能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已构建起了公路、铁路、航空综合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呼和浩特地处“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宝藏”的内蒙古的中心地带,市内高岭土、陶土、白云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特别陶土资源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居全国前列。与呼和浩特接壤的准格尔煤田已探明储量260 亿吨;距呼和浩特约300 公里的苏里格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大气田。呼和浩特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均属国家二类地区,市域北部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 万千瓦以上,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100小时。境内土地、水、电资源供应充裕,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季节性明显,动植物呈多样性,适宜农牧业发展。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子系统可以看出,目前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势头较好,当地政府也在逐年加大对城市的建设力度,但是从经济发展要求角度以及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来看,城市生态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进展缓慢,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城市化质量不高,居民生态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方式有待改善等。

三、呼和浩特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

呼和浩特市应该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按照党的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围绕打造“两个一流”、建设“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目标,着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与地方生态工程建设,服务首府城市发展需要,加大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提升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在自治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结合呼和浩特市发展现状,编制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综合规划,以城市景观为点缀,以生态发展为中心,增加物种多样性,形成城市森林环境,发挥城市生态效益。

(二)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布局

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而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理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可以说城市形象就是政府形象的缩影。因此,进行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城市形象以及高品位的城市建设,首先要搞好总体规划设计,调整优化城市发展区位空间,确立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规模和发展方向,形成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框架结构。在市区规划建设工作中,要做好市内中心地区、开发区以及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对于市区内的主体建筑,应体现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应注重单体建筑设计的艺术性、民族特色性,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体和城市景观。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首先应研究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规划,以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势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再次是加大扶持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一般来讲,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已占到总就业人数的五分之四, 呼和浩特市在此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应大力加快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尤其重点扶持信息、法律、中介、咨询、服务业等行业,既能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又能增加就业机会。第四是要加快内蒙古各旗县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构建城镇规划体系。

(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应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政府宣传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成立生态环境知识宣传教育机构,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参与绿化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宜居首府建设。同时引导居民改变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旧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选用清洁能源,实行绿色消费,做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再生利用工作。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结语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是必由之路。生态城市建设是项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呼和浩特市应在综合考虑自身资源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市区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城市的作用,最终走上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文宗川.呼和浩特生态城市承载力分析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1):29-30.

篇5

[关键词] 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定位

一、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

1.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概况。(1)城市形象概况。大连是最早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推出的城市。大连气候宜人、城市漂亮,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浪漫之都”作为自己城市的魅力定位。(2)文化发展概况。大连市文化系统现有直属单位28个,其中国家事业拨款单位20个,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单位有8个。整个文化系统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艺术单位;二是文化和文博单位;三是文化经营单位。

2.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调研。本次调研围绕大连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调研时间为2005年11月,将大连市四区作为调研范围,随机选取年龄在18岁~55岁之间的人群,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调研结论如下:大连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现代的、条件优越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市民给人的整体印象较好,市民的综合素质一般。缺乏浓厚的文化气息,人文氛围较差。市容环境、城市景观、城市夜景是大连城市形象中最令人满意的三大要素。城市的视觉识别诸如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标语、口号、图案、色彩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评价

1.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优势。(1)城市定位明确效果显著。大连市城市功能定位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大连市定位为工业、港口、旅游城市;第二阶段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北方香港,成为国际交通枢纽、先进的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第三阶段定位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市风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2)成功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大连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首开环境竞争之先河,迅速提升了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文化节累积城市文化资本。大连拥有众多的盛大节日。文化节的举办,创造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把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与社会资本,再从经济与社会资本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使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自组织功能体系,并直接表现为城市的“累积性因果循环系统”,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2.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缺陷。(1)“浪漫之都”名不符实。1999年在大连建市百年之际,同志为大连题词:“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本次调研发现,近一半的人士对大连“浪漫之都”的称号毫无感觉。

(2)城市设计人性化、亲情化不足。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大连近几年来的城市建设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城市形象的美化上,而忽略这些设施能否真正为市民所用。

(3)“花园城市”优势渐失。大连是以“花园城市”闻名全国的。但是大连所谓“花园城市”的“特色”将很快、并正在成为“普通”;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外在环境的建设,当一座又一座“花园城市”出现后,大连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4)文化整体水平落后。根据中国社科课题组报告,2003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大连名列第11位,但是与文化相关的城市指标,都比较落后,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大连的城市竞争力。

(5)文化距离产业化尚远。文化产业相比于北京、上海等一些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至今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文化产业优势。大连市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缺乏活力,市场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三、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1.城市形象对策与建议。(1)城市环境重在和谐。最佳的城市环境包括最佳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最佳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最佳的人文和行政环境。它是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相得益彰。

(2)形成会展差异化优势。龙头性的展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带动性,大连会展业必须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战略,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方向,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项目。

(3)设计更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有开发潜力的滨海区的浅水位置构建一个现代材料筑成的水上建筑或建筑群,并且功能独具创意,无雷同、无替代品,则可作为大连的标志性建筑。

2.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1)重视人文,培育城市精神。大连市拥有强大的城市群体文化,尚缺乏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个体文化及成熟的家庭文化。因此,重视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以激发个体的活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2)挖掘城市个性,营造特色文化。挖掘大连的城市个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大对于艺术培训、教育的投资力度,建设博物馆和艺术馆,增加歌舞、音乐、戏剧等艺术表演,开展艺术展览。

(3)促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由于体制、机制的局限,大连市的文化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为了周全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负责文化资源管理与文化产业协调的综合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管理。

(4)全方位提高市民素质。据调查表明,大连人的基本形象是精明能干、健康活泼、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聪颖睿智、轻浮粗鲁、好斗霸道、铺张奢侈。提高大连市的市民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全方位着手。

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与文化,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大连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大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连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绿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城市市民生活中,园林绿地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空间给人们以贴近生活、返璞归真的机会,让人们能够与大自然亲近接触,同时让人们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产生祥和、安宁的感觉。

一、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净化空气

人们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便是空气,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同时消耗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人们必要的气体。同时能够吸附、阻挡、过滤烟尘、粉尘等物质。许多的其他植物诸如沼泽、水生植物能够明显地净化污水。此外,有些植物也能够净化土壤,例如植物的地下根系。

(二)有利于实现人文景观绿化

绿化是一门科学,能够丰富文化、艺术的内涵,是一门行业,通过建设改造生态环境,促进艺术、文化历史之间的和谐与融洽,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弘扬,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人们的审美、人文意识,从而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艺术修养水平。总而言之,绿化的目标便是要协调人与环境间的和谐。

二、中小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些城市编制了相关的绿化规划,但是没有理论作为基本指导,目光短浅,缺乏科学性,随意性过大,从而导致这一本应该有助于城市发展的规划,提高人们的品味,适应市民数量的增多,满足人们休憩、保护生态的需求,但实际上却与之相背离,不能与其进程协调一致。新旧城区的建设缺乏良好地衔接。在规划的具体执行时,虽然有规划方案,但是常常因为行政首长的意见而将其改变,没有理论的指导,主观随意性导致好的规划不能落实,原本好的园林景观化为泡影。

(二)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问题

配置城市景观时功利性目的过强,希望能够立马产生效果;只是一味地堆砌城市进行绿化,却忽视了美化的重要性,只是注意垂直的效果而忽视了平面;只是看到草坪的作用,却没有意识到乔木重要的绿化功能。许多地方只要是种下了树便万事大吉,重视工程建设但是却没有关心种的效果究竟如何,忽视监理。在实际的绿化过程中,也只是注重面积的大,而没有从身边做起。在管理过程中,完全由园林部门负责,却没有意识到全员动员的益处。但出现问题时才想办法去解决,而没有预防体系的建立。整个园林操作中,管理人才综合管理专业素质较差,只能简单地操作。

(三)绿化经费来源不稳定

经费来源的渠道单一,主要是靠政府的拨款,以及资金的自筹,后者主要是针对建设单位附属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建设项目的配套经费。而对于日常的护理经费则主要是靠政府拨给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同,那原理养护管理的经费就有高低,有些地方除了人工费外,基本没有剩余。林业部门专有绿化经费,而建设部门却没有这项权力。

(四)全民参与意识薄弱

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管理者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其看成一种消耗性地项目,只有投入没有经济效益地产出,所以尽可能地少砍;其次,绿化部门本身缺乏正确认识,积极性不高,只要能向上面较差就完事了,不注重效果的好坏,没有做好群众的宣传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破坏苗木,破坏设施等的不利于绿化的行为也没有及时地制止、惩处,因其不作为而导致绿化水平的进一步地下降;最后是群众观念的错误,自己既不主动地参与到绿化之中去,同时对于破坏行为也听之任之,不去制止也不向相关部门反映。

(五)城市公共绿地匮乏

整个城市的核心便是旧城区与中心区,集生活、贸易、文体、娱乐于一身,所以,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这也就导致了绿化发展难度的增大。目前,其现有的绿地数量少,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匀,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便利。而现在的一种绿化措施便是“见缝插绿”,没有好的规划,主观随意性地增大,显然不利于整体绿化效果的提高。

三、中小城市绿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规划绿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在中小城市的绿化中,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标方针,让绿化能够真正地方便人们生活,让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让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不论是住宿、旅游、出行还是休憩都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园林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重视街道、景区、景点、游园,居住环境的建设。不能总是致力于小环境的建设上,要从大处着眼,促进大环境的绿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周山、郊区、城市绿化。促进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既增加绿化的面积同时又能够拓展绿化的空间,将历史文化积淀与人为景观有机地结合。

(二)实行城市园林系统化

引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综合能力。园林事业要想成功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其中的十分重要的、根本的一个环节便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整个人才结构建设的合理性,对于人才的引进要注意计划性。此外,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对绿地人才进行培训指导,从而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既注意他们的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又要注意他们建筑设计知识的储备。形成工程管理模式,建立监理制度,完善招标制度。

(三)多方位筹集基金

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以政府的投入为主导。要想提高绿化的管理建设水平需要有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所以需要动员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其社会化。诸如“3.12”植树节,可以调动全民,积极地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去,也可以让人们认养绿化树,捐建绿化公园等。

(四)努力宣传,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对于绿化认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诸如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进行大肆地宣传。诸如借助“3.12”植树节之机,开展全民咨询宣传,让绿化真正地走进社区、园区、厂区中。可以开展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关键是要调动人们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不论违法者的身份、动机,不论行为破坏程度的大小,都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注意惩处地及时性。此外,可以设置诸如网站、街道等的公布栏,从而引导人们绿化。

(五)绿化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

城市绿化对改善人们的生产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很多城市将其作为一种攀比的资本,不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去模仿其他城市,急于求成,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生态效益,一味地搞城市建设,结果导致绿地建设资金的严重缺乏,甚至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注意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仅着眼于高楼大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一定要留一片绿色给人们。

四、结语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中小城市的发展矛盾凸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绿化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园林建设中要突出特色,据地理不同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注重发展的科学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园林的管理与规划。实行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提高中小城市绿化水平,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参考文献:

[1]吴江红.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篇7

【关键字】:交通文化 现状 发展建议

(一)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而城市交通正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上海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有包容性,且迅速发展的城市,但是它拥有丰厚的文化却没有一个适当的展现平台。城市的交通是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的公共设施,通过将城市交通文化空白的区域改在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使人民可以用使用交通工具的等待时间浏览城市的文化内涵。

结合调查实践研究取得的成果,我们主要将以上海交通文化现状和发展建议两方面为切入点,首先通过对上海公共交通如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上海交通道路、高速路网等的研究得出上海交通建设现状;通过对上海交通出行中广告的设置、特色沪语报站、特色线路设置如迪士尼专线、交通卡、航站楼、重点交通枢纽以及公交站牌等的研究得出上海交通文化现状。再结合现状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问题或疏漏,适当提出对未来上海交通文化这一方面的发展建议,主要包括通过语音播报、电子屏、车站向导、吉祥物等进行城市文化宣传;精神文明如交通安全意识、乘车文明、便民服务;特色线路建设、路况设计、专用车道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等。

(二) 正文

一、交通文化

(一)交通的释义

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类的交通史与人类的语言、符号、图像等的 传递播送。这个定义虽然在外延上比较全面地界定了交通行业的范围,但交通本身的涵义 人们仍然不甚清楚。[1]

(二)文化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著名学者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 一个整合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具体物(使用的器物和生活消费品)和无形的)。

目前,比较令人信服的总结认为,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缔造的社会或地域特色的行为形态。[2]

(三)交通文化的含义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交通文化具有客观性、观念性、独立性、动态性、继承性等特点。主要功能有导向,激励等,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构成。形成良好的交通文化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现代人们走向文明的必修课。[3]

二、上海交通文化现状

(一)交通现状

1.概况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拥有相对健全的交通建设。包括上海城市公交系统,上海道路建设,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海出租车等等。构成了上海交通系统。维系着上海两千万人口的出行。其中,上海公交公司共计44家,运营线路948条。轨道交通共计建成运营14条线路,里程617公里、366座车站。出租车有运营企业44家,线路948条,营运车辆18186辆,日均客运量约784.58万人次。市道路总长7 797公里,其中公路占73%,截止2014年全市道路总长17 797公里,公路12 945公里,高速公路825公里,全市道路面积279.2平方公里车行道面积227.5平方公里。

2. 公共交通现状

(1)公交车

公交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有方便市民日常出行的常规线路,还有针对外来游客的环游上海的旅游大巴,为游客提供了观光服务。然而对于公交车我们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公交车排班极其不合理,有的线路前后两班车的发车时间过长,或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不注重多增加班次,而且公交车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有些需要公交车的区域并未设置公交线路,以上两点容易致使市民在出行时遇到困难,这便是为何如今黑车盛行的原因了。其次,仅仅只有环游上海特色景点这几条线路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再更深层次地挖掘上海的魅力并将其展现,更多的特色线路有待开发。

(2)出租车

当下出租车的服务正在稳步提升,车内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车内空间也越来越舒适,不仅如此,现如今推出的“滴滴打车”等热门打车服务软件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便捷的软服务受到了乘客们的追捧,但是近来关于使用打车软件的安全性使人担忧,对于打车软件这一方面的服务还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司机也有存在着拒载、跑远路欺瞒外来旅游乘客等行为,如何让出租车司机更好地服务乘客有待深思。

(3)地铁

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升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地铁作为自己的交通出行方式了。地铁班次稳定且间隔时间短,免除了人们多余的等待时间,乘车环境也较为舒适。现在有一些车站应经开始注重起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了,如在换乘通道内设置一些有特色的装饰以体现特色文化,将站名用特殊字体书写在墙面上等等,但是我们做到的宣传效果微乎其微,这些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硬件设施也有不足的地方。车厢内并未设置果皮箱、地铁出口指示不够明确误导乘客、无线网络还未普及,这些缺陷都需要修改并完善。

(二)交通文化现状

1.城市文化在交通文化中的体现

健全的交通建设造就了上海人民的便利出行,也造就了上海独特的城市交通文化。目前,上海交通系统中充斥着带有明显海派气息的海派交通文化。例如上海特有的沪语公交报站,方便部分普通话不方便的乘客出行的同时,也给上海公交车烙上独特的印记。

(1)交通中的广告文化

作为一座金融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具有丰富的交通广告资源,公交移动传媒,轨道交通站点广告设置丰富,巨大的客流量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就目前上海户外广告而言,交通中广告位成为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广告位寸土寸金,每一秒都在像上海两千万人流量传达广告内容。

(2)特色交通卡

交通文化不仅体现在交通系统中,交通卡也可以作为上海文化传播的媒介。目前上海公交卡统一采用简单的几何图案线条设计,底色按照公交卡性质不同分为不同底色。形式略显单一。作为上海的另一张名片,公交卡可以体现出上海城市的风貌。就卡的类型来说,上海交通卡有一日卡,三日卡,长期交通卡。临时卡满足了短期游客的需求。此前,上海也推出过世博卡等特色交通卡。

(3)国际化都市的航站楼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国际友人往来于上海。而上海的浦东机场作为国际机场,承担了尤其重要的任务,成为很多国际友人往来中国的第一站。作为中国的名片,机场航站楼的风格尤为重要。目前上海的机场航站楼建设普遍以简约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主旋律,虽然设施齐全,为旅客提供了充分的便民服务,但是不免也失去了一定的特色,失去了一个宣传海派文化甚至是中国的文化的大好机会。

(4)城市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上海,人口众多,城市面积较大,相对的对道路的覆盖程度要求也很高,七零八落的郊区小路,宽阔平缓的城中马路,复杂繁华的市中高架,各式各样的道路重叠相连,由此,上海的城市交通也出现了几个著名的重点交通枢纽,如人民广场、陆家嘴外滩、浦东国际机场以及虹桥机场等等。交通枢纽是由复杂的交通设备与建筑组成的群体,是一个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交通枢纽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城市的交通文化。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成熟的交通枢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规划。

2.交通中的精神文明现象

(1)公共交通乘车文明

现代公共交通发达完整,其便利的条件设置以及亲民的价格让它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要选择,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现代化都市,每个工作日或者是节假日的高峰期,地铁、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地铁口的电梯无时无刻不在超负荷运作,“左行右立”这一文明的扶梯规则几乎没有人在意;而在列车进站上下车的时候,“先出后进”这一科学有序的规则也很少有人遵守,人们往往挤成一团进退两难;“宁等一辆车,不抢一扇门”是贴印在每扇站门上的温馨标语,然而每天因此发生的被夹被拖行的安全事故一直时有发生。

(2)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中国人老生常谈的交通文明问题即使在已经被重视的今天,也依然时常出现在上海街头。

(3)公共交通从业者的精神文明

公共交通的司机往往掌握着一车人的安全问题,而目前不少驾驶员依然存在着“开快车”等危险的行为;在上海较为靠边的区域,因为路线长短不一等问题的限制现在依然存在着人工售票服务,但是这一枯燥辛苦的工作常常使从业者面对高峰期满当当的车厢服务态度不是十分良好。就此公交巴士公司也较为重视公共交通从业者的精神文明建设,多次发起“争做文明交通人”一类的正能量活动。

三、上海交通文化发展建议

(一)交通文化宣传

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字。“行”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渠道,将一个城市的文化融入交通运输中,更为有效的、大范围的加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增加外地游客对城市的了解与认可。交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一方面,交通的强大运输能力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穿插在交通中,每个人的生活也会受到交通的影响。交通质量成为了城市人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显现出城市建设水平。交通运输质量,建设质都是城市建设能力的体现。

1.完善语音播报系统

语音播报是交通中人机互动的一部分。语音播报的主要作用在公交报站,公交广告等。上海市目前拥有数千公交条公共汽车和电车线路,是上海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上海目前公交文化建设的优点在于逐渐开始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人文关怀,例如在上海很多的公交线路上都已增设了沪语广播,使上海人倍感亲切,也将外地以及外国的游客置于了上海的文化氛围中。对于语音播报,我们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1)报站广播中不加播广告,使关键信息能列车在站与站之间行车的1-2分钟内更加有效传达给乘客。目前交语音播报中,会在语音报站中增加部分广告。使得报站信息 能够精准有效的传递给乘客。

(2)沪语、普通话、英语逐句轮播,提高了不同乘客群的收听意识,使相关乘客都能提前做好下车准备。沪语作为上海特色,在很多线路中采取了沪语报站。一方面方便了上海本地沪语使用人群,另一方面也为上海交通增添一抹特色。

(3)在途径景点的线路中增加周边景点播报。对车站附近著名景点进行简单介绍。公交网络中隐藏着不少国家级旅游景点。在公交报站中增加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可以方便游客做出线路选择。使得旅游交通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

这些小细节,虽然看起来不是非常有影响,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城市文化,从小细节中升华城市交通的魅力,影响人们在交通中的体验。影响城市交通中的每一个人。

篇8

【关键词】低碳金融;经济发展;建议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3.4 大力引进培养碳金融人才等其他措施

篇9

关键词:园林;园林景观;园林城市1 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2 目前园林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当今,园林文化不再像过去时代里的那样只是个别少数上层阶级享受生活的一项奢侈品,逐渐变成为大众所用的一项公共必需品,而实用功能、类型等方面也逐步从只考虑人类本身转向整个自然界的协调共存。园林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逐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并开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原本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下永续利用的园林思想,只能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论及内在原因,在文明形态学的范畴内,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盛衰,同时也是沿着曲线向前发展的,它的变化不仅受到相邻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界媒介以及文明内部所需遵循的盛衰规律的影响。这样说来,衰败只是一种必然,转向何方的兴盛才是需重点考察的部分。当园林艺术沿着曲线波形发展到时间轴上标注着“现代”的这个坐标点时,受到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逐步向包容性、交融性发展,文明盛衰曲线也相互影响,逐步趋同。所以,从整个园林艺术的发展来看,各种文明所反映在园林艺术方面的表现形态不断地波动起伏,各自经历起源、生长、衰落与解体这4个阶段之后,伴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它们波动的频率产生了共振,到目前逐渐彼此同化,走向交融与相互包容。

3 建设园林城市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园林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当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①要有健全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能在其中健康地工作和生活。②有为居民进行锻炼、游憩、游览的户外活动场所。③有美化的市容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④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4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

首先,城市的各部门都应为建成园林城市而奋斗。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在没有实现城市大园林之前,城市规模越大,则与自然距离越远。现在,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对自然的追求,各个部门都应当为了实现城市大园林共同努力。如城市中心区不宜过大,各种类型的建筑不宜过大。过高、尤其居民建筑更不宜过高,过高的楼房容纳人口数量越多,相对绿地比例就越小,本来楼高了相应的绿地面积应加大,但实际做不到。

其次,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形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综观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我觉得还是传统的少,新的多、新的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在建设园林时,还是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最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各得其所。现在城市绿化应当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而郊区隔离片林就应以种植树木为主,留出林缘或适当空间种植少量花草,供人们休憩活动就可以了;而公园则应当依据功能分区,形式和内容应多样,花草树木可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篇10

同时,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同样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存在盲目扩张和占地冲动,和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以及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实践中缺乏政策手段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失衡造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同时设立农地发展权和城市土地开发经营权(简称城市开发权)

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是宪法规定的。将农地发展权予以明确,并界定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下,既保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又符合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同时也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设定城市开发权,并由中央政府有偿授予地方政府,既符合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又符合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现实。这样两权并立,既可以破解土地发展权归属的矛盾,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又可以在分配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家建设用地时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时,兼顾政府利益和农民利益。

但是,实践中如何准确评定农地发展权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来说,城市越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面积投入水平就越高,农地转为城市土地的单位面积增值收益也越高,一般增值倍数为数倍至数十倍。由于两项权利的价值连在一起,很难将其分开,因此很难直接确定农地发展权和城市开发权的价值。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比例分配法来确定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即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内,农地发展权和城市开发权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为“三七”开;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外,两者比例为“七三”开。即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内,城市开发权收益占主要地位,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外,农地发展权收益占主要地位。

如此,地方政府在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时,应向农村集体支付包括农地发展权价值在内的土地价格。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也可以直接参照上述原则确定,其依据即是农地发展权和城市开发权两权并立。

城市开发权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有偿授予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应每年向中央政府缴纳城市开发调节费,由城市建设规划区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单位产值占用土地面积、人均占地面积等参数组成并按照某种数学模型确定。其原则是,以上各项参数值越大,地方政府付费应越多。同时,现行的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缴纳的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应做出相应调整。

城市开发调节费由中央统筹安排用于“三农”

篇11

[关键字] 城市建筑 经济性 建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等.城市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6期:34-38.

篇12

1、盐城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职工队伍情况:盐城市公交总公司成立于1977年12月,现有三个营运分公司,一个出租公司,一个油料公司,职工人数822人,其中机关人员176人,驾驶员502人,乘务员123人。

营运车辆情况:2007年以来,政府累计投入1.28亿元,增加公交车辆280辆。目前运营车辆共计435辆,折合472.2个标台。其中BRT车辆120辆,折合170个标台。

公交线路情况:市区现有公交营运线路42条,线路总长度680公里,基本通达亭湖区所有乡镇(盐东、黄尖两镇除外)及盐都区的龙冈镇、潘黄镇。

公交运营情况:市区公交运行能力逐年提升,2010年总客运量5100万人次,比2009年(总客运量4300万人)增长18.6%。今年上半年总客运量达325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企业营运总收入近几年平均以10%的幅度增长,2010年达4306万元,今年1―6月份实现营运收入25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9%。

快速公交情况: 2009年起,盐城市委、市政府借鉴常州、杭州、广州等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市实际,先后在解放路、开放大道建成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形成了“一主一环五支”全长126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成为盐城公交发展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盐城也因此成为全省第二、江北首家开通BRT的城市。

场站设施情况:市区共设有停车场4个,回车场8个,公交站台473个,其湾式候车亭92个。2010年,市政府投入约6000万元,在西环路南段西侧建成占地50亩的城南公交调度中心,包括公交停车场地、调度中心大楼和加油加气站、保养车间、自动洗车机等配套设施建设,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信息管理情况:盐城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正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已实施IC卡电子收费系统,简单运用信息技术统计人员成本、营运生产情况等常规数据,GPS定位系统对BRT车辆能进行实时调度。

2、盐城公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公交优先意识尚未普遍确立。较长时期,由于城市建设步伐不快,城市规模偏小,公交发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和扶持等方面缺乏优先意识和具体措施。即使现在,社会各方面对公交发展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上面优先,下面不优先;主管部门优先,其他部门不优先;口头上优先,碰到实际问题就不优先的情况依然存在。如公交站场建设所需的土地划拨尚未优先供给;不少大型项目、规模小区在建设前缺少公交规划,建成后又不愿提供公交站点和回车场地;市区现有超万辆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不仅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同时占用公交站台资源;个别乡镇、企业、学校甚至出现千方百计要公交,公交来了又向公交收取停车费、清洁费、治安费的现象。只要公交服务,不愿服务公交,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

2.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明显滞后。近几年来,盐城按照建设江苏沿海特大城市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建设逐步成环成网,城市公交需求不断增长。但现行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还是2005年编制的,近几年一直未作修编。过于陈旧的规划已远远不能适应大市区建设的现状,对公交发展已经失去应有的指导性,甚至成为公交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场站建设的分布、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构建等,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市区道路容量不足,中心区的交通压力过大。

2.3企业智能化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新的公交运营技术,包括营运车辆自动定位技术、全方位智能调试系统等才刚刚起步,精确控制与平衡生产管理成本、建立健全企业信息链、车辆修理项目即时或事后查询统计系统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盐城的公交营运管理仍以手工的、经验的、机械的老模式为主,人车比高达3:1,人力成本过高;调度员、乘务员、驾驶员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调度员不知道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情况,公交驾驶员则不知道前方道路具体状况,而乘客也无法确定最佳的出行路线,整体管理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智能化与人性化要求。

2.4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快。目前市区在建的公交场站项目,基本还是2009年、2010年、甚至2008年的政府实事工程,有的项目因规划、土地、招标、地方矛盾等原因仍处于选址阶段,建设进展缓慢;公交营运车辆数量不足,目前只有435辆,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不足6个标台,与国家标准15个标台相比差距甚大;车辆配置标准偏低,近几年更新的车辆都是本地企业生产的,其设计、工艺、质量有的达不到客车技术规范要求,车辆运行故障率高,不但增加企业维修成本,而且带来安全隐患。

2.5公交职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公交岗位对职工的学历、技术、职称要求标准较低,职工的知识层次整体不高。目前公交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只有98名,占职工数的11.9%,具备技术职称的职工只有29名,仅占3.5 %,技术工种人才奇缺;公交企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缺乏现代管理技术,工作活力不够;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公交职工收入、福利待遇较低,影响工作热情,尤其是驾驶员流失严重,目前公交公司紧缺驾驶员近100名。

3、关于加快盐城公共交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大优先发展公交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城市公交法规体系是“公交优先”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落实“规划优先、土地配置优先、路权使用优先、政策扶持优先”和“政府投入为主”政策的重要措施。为此,应把城市公共交通法规建设作为城市公交工作的首要任务。建议盐城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和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方面的政策文件,将“公交优先”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科学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从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市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筹、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尽快完成公共交通规划和相应的场站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规划编制要准确把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律,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公交线路、首末站等设施数量、位置和用地规模等等。要严格规划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和纠正违反规划、侵占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建设用地的行为,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3.3进一步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交车辆更新力度。根据车辆报废、新辟线路、缩短班次间隔等实际需求,适时适量更新公交车辆,并逐步增加空调公交车的投入比例。加快公交场站建设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推进公交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功能。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目前亭湖和盐都两区仍有13个乡镇未通达公交车,当地群众出行仍以农共班车为主,线路达20多条,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建议大市区范围内各乡镇将公交场站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一并付于实施,逐步取消农共班车,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客运体系。

3.4着力提高公交智能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逐步改变目前公交营运调度技术落后的状况。运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健全公交线路运行显示系统、多媒体综合查询系统、乘客服务信息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公交智能化调度中心的作用,尽快在常规公交车上安装车载GPS设备,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积极推广非接触式IC卡,利用IC卡实现不同线路间的优惠换乘,提高公交出行的经济性和分担率。拓展现行的IC卡系统功能,将公交IC卡与超市、银行、其他交通行业联网,逐步实现城市一卡通。

篇13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发展;建议

土地利用问题一直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内各种元素的一种塑造,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的文明环境,这一过程是通过对土地的配置来实现的。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过程都是土地利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城市规划的本质就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我国的城市土地规划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受到传统理念和思想影响较大,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改进调整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贴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

1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1.1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规范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都属于对空间进行规划的范畴,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内各类用地的布局和组合,注重其功能性。土地利用则侧重如何合理安排现有土地资源,并达到有效利用,节约保护土地资源。它们依据的规范也不一样,虽然在编制和实施时在各自的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要相互协调,相互衔接。但因编制部门不同,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实施任务也都不相同,因此很难实现两种规划的协调统一。

1.2 城市发展在定位上存在不合理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城市建设必然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是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而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这二者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多城市过分注重城市建设,而忽略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忽略城乡流动和人口增长等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城市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以人性化规划为理念,以追求和谐作为基本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位城市发展。

1.3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率不高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率体现了城市整体配置水平和城市土地使用水平。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仍表现在加大土地使用面积,扩大城市外延投入来实现,走上“蔓延式”发展误区,大力开发新区、新城、新大学城等,而城市内部却存在许多闲置土地和有较大利用潜力的土地没有开发,因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2 加强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建议

2.1 以合理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以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市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因此要求城市规划要以合理用地作为核心,强调合理用地的重要性,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需求的同时,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治理,保护,合理引导城市建设和开发,协调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而土地利用也要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按照布局合理,完善功能,提高效能等要求不断强化城市规划的管制与开发指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互相影响。

2.2 加大城市用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包括地上、地面、地下三个方面。城市用地要做到地上、地下统筹规划,近期和长远规划结合,促进城市的持续、长效、健康发展。根据以往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可以在高密度人群城市开发地下土地,如在地下建设地下商场,地铁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2.3 注重区域发展观念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要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发展,首先从城市区域发展特点出发,依据国家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政策法规,对城市区域发展用地布局、规模、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城市区域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优势及影响因素,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最后根据城市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整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2.4 土地利用与发展要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此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发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研究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要结合宏观区域经济竞争要求,对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未来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

2.5 优先发展生态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代表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民居住,并不是看一个城市规模大小,建筑高低,更多看的是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否健康。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对城市建设中生态建设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优先考虑生态建设的发展,包括城市的合理容量,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制定一些法律来约束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手段,如:建立建设地区和保护地区的土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控制环境容量小的城市,发展环境容量大的城市;同时还可以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分为城市化发展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控制地区及非城市化发展地区三种,通过对生态环境限制因素的分析,确定各区局的范围。在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措施,把土地利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2.6 重视实施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化时,对实施策略不能只限于理论的研究,还要注重可操作性。针对城市发展情况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调整,根据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组织机构,资金筹措等一系列措施,将原来单独的部门计划,编制为一个相互联系配套的组合战略,并从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系统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切实可行。

2.7 把握发展机遇

在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时,一定要抓住时机,利用城市化发展建设和土地利用与发展的时间效率,加快城市土地利用和发展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建设的质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做出适合城市发展的合理安排。

2.8 建立土地循环利用调控措施

通过土地收购、土地流动、土地储备等各种途径,增大城市土地存量,加强城市土地流动使用权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将闲置的土地调拨给可以利用的企业,也可将部分土地转换成资金,实现国有土地的保值增值,建立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

3 结束语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在结合自己国情的同时也可以吸收借鉴国外一些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成功经验,掌握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情况,调整思路,动态的解决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编制出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正确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指导规划,既要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淼.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

[2]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3]高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考[J].商业时代,2010(24) .

篇14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发展;建议

一、前言

城市规划工作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城市规划的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作框架,需要在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作用和地位的前提下,运用综合的手段,从经济、法制、 行政、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尝试,不断探索。

二、 对城市规划作用的思考与认识

在我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过程中,这一问题之所以显得更为重要、 更为迫切,原因在于,观念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的灵魂,城市规划工作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规划观念的转变以及规划制度的创新能否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与我们对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城市规划作用的正确认识首先必须在城市规划界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规划制度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2.1城市规划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市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我国城市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时期,并将推动国家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是国家调节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工具。在市场经济下,基于对可能的“市场失效”的认识和预设,国家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的管理来干预土地市场的运作。城市规划在调控土地使用和空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和调整宏观经济发展的意志,因此城市规划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活动,可以成为宏观经济的调节手段之一。当然,城市规划对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调节,而不是修正和变革,其发挥作用的空间是限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框架之中的。

2.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层面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引和 “蓝图” ,城市规划要确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空间架构,因而对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同时,城市规划是编制―实施的连续统一体,规划编制的文件是建设管理的依据,建设管理是实施规划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对具体建设项目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建设和实施管理层面,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施加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控制作用:这个作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在社会中形成已久的认知,也是现代城市规划最初的作用。在开发管制实践中,规划管理工作对控制作用的体现是主要的。关注如何能够加强控制,这实质上反映出对城市规划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解。

(2)引导作用:对有益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益于形成城市空间秩序的行为给予激励,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引导作用反映了城市规划较为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激励措施可以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效应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3)整合作用: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准则,对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其实质是对冲突各方利益的平衡。城市规划所具有的综合作用是建立在自身没有直接开发建设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分配做出判断,使得冲突各方的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有效纳入到共同接受的规则中来。由此而言,城市规划在价值观和角色定位上超然于利益冲突的各方,是有效发挥城市规划整合作用的基本前提。

(4)保障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物品、 低收入者住房以及那些在社会价值和目标方面有特别意义的土地使用活动,给予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途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保障作用实际体现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过程,目的是使城市发展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 所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不仅要体现政府政策具有的效率,而且要尽可能兼顾和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城市规划正是通过控制、引导、整合、保障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能够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通过城市规划的管理,可以调节各种土地使用活动中的利益冲突,使得土地使用活动的各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物化为城市空间系统的结构和形态,这构成了城市规划作用发挥的基本逻辑路线。

2.3 城市规划有效作用的标准

城市规划是否正确体现国家整体发展的利益,是否能够服务于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是衡量城市规划作用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的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根本的目标,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也在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不仅简化城市规划审批的程序,同时也在放松规划条件,强调市场的效率,忽视了对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虑,造成公众对规划工作和政府工作公正性的怀疑。因此,有必要明确的是,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要考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要有综合的观念,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效益方面全面权衡,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看待城市规划作用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认识,避免由局部工作中的得失来判定整体上的作用;此外,从根本上来说,体制问题对城市规划地位作用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4城市规划作用的有限性

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目标偏离的一种作用机制,其技术核心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以此来调整或建立城市空间系统的秩序,使之符合社会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导向。应当看到,城市规划只是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中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作用对象和活动范围,即主要针对的是土地使用的管理,所以城市发展的某种结果无论理想与否,都不应当是城市规划所能决定的,城市规划的作用会表现出一定的有限性,以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来判定城市规划的失败是不妥当的,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城市规划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过分夸大,而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在规划实务界,对规划的认识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城市规划作用形象地比作 “龙头” ,这只是表明了在建设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所处的位置是一个统率和综合的环节,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规划,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合乎整个社会、 经济、政治发展规律,并且正确把握和顺应这些规律的基础之上。

因此,城市规划界对于城市规划作用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解,要澄清现今很多的模糊认识,防止各种夸大其辞的做法,太高的目标以及不严格的表达会造成认识混乱和集体的失落感; 但同时又要在体制中积极地争取合理的位置和权限,以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总的来说,虽然城市规划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是城市规划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不排斥它所具有的理想性,它贯穿了城市社会实践的不同层次,在社会行动的过程中,从思想层面到实施层面都有一套机制来保障其基本思想、原则得到贯彻。

三、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3.1 明确认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区域统筹、 城乡统筹等宏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引导,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指导下,高质量地实现建设目标,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同时有效地保护耕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必须重新正确认识; 应当借鉴和学习传统市场经济国家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重要调控手段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

此外,城市规划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全的城市规划制度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保护,而且可以促进资源并不意味着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城市规划所直接作用的城市的各种要素,其发展演变并不都是城市规划所能直接决定的。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的政策框架,使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扩展更加有序,而这种秩序的设定却是由城市发展过程内在的社会、 经济、政治的机制支配的。事实上,城市发展又的增值,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资源利用收益的公平分配。因此,城市规划问题丝毫不亚于土地和环境问题,必须把城市规划工作提高到与土地、 环境问题相当的地位来认识。

3.2 转变观念,确立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在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现阶段既是黄金机遇期,同时又是矛盾多发期。 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联日益密切,城市化的推进将直接导致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必须积极、 主动地推动城市规划的制度创新。在整个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上,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和认识框架,转变观念,避免把城市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不同于工程设计,不能认为规划编制完成之后 “按蓝图实施” 就行;必须跳出工程技术或建筑学的狭隘思路的局限,自觉接受法律、 行政、 经济、 社会等知识的交叉渗透。在实践中,要努力转变城市规划工作的思路和观念,改变 “重编制轻管理、 重技术轻政策、 重行政轻法制、 重建设问题轻土地问题”的传统思维定势,重视规划的实施管理问题,重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重视土地的调控问题。

3.3 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域空间规划体系

作为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的一个根本性目标,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为中心的地域空间规划体系,加大中央政府宏观规划事权的控制力度,以切实加强整个地域空间规划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国家对区域和城市在地域空间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管理,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在空间地域上落到实处。

3.4 从改进和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入手,持续推动城市规划制度的创新

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必然千头万绪,并要求综合统筹地考虑问题。由于编制技术体系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制度,因此基于规划实践的实际要求,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对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类型、 阶段划分、 技术要点等内容加以改进,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技术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对各层次规划的任务、 内容等作出界定,即先从核心制度干起,推动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变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城市规划制度框架和体系。

城市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 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手段,规划编制目的是提供政府管理城市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的行政依据,规划编制体系是政府实现发展目标和管治意图的基本平台,要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前提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实际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 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因此应当坚持以规划编制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为突破口,逐步有序、 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规划制度创新工作。

3.5 减少自由裁量权力,逐步推行和建立以通则审批控制为主导的开发管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