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创新型营销人才是具有高尚的创新人格、敏捷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追求真理,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积极探索未知的东西,不迷信权威,不惧怕困难挫折,不怕失败,原意与人合作,乐于奉献,敢于自我挑战;同时,头脑灵活,敢于打破陈规,善于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创新型营销人才包含了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和人格特质等人格要素,也包括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等思维、知识和能力要素。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能力共同组成了创新型人才这个有机体。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现实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生存发展的平台,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需要。除此外,营销作为一种企事业行政单位、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在运行、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理念和技能,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作为很多高校都开设的营销专业,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人文素养欠缺,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事情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能够心平气和、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一些技能证书的获取,等等。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营养,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较完美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创新的人格,是创新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想品质的角度来界定,创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坚持真理、乐于奉献、不怕失败,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格。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历来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断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贤,要相信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个人要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爱,“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帮助塑造较完美创新人格的精神财富比比皆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并力行这些智慧,是能够塑造较完美的创新人格的。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创新性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东西都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启迪。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取象比类,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来探究人身、自然和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规律,看重类比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观体验和体悟,具有直观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机械呆板,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线式的机械式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维支持。
(三)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
创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营销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营销的创新需要吸取经济、管理、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蕴含了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营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营销者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产品的文化意蕴,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像美国人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拍摄制作了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向全球市场推广,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个性;在广告创作过程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受众,打造自身的独特形象,像乌江涪陵榨菜的广告宣传中强调“中国好味道”,并更换带有国粹京剧脸谱标志的新包装,使得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合适的促销人员、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等。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
树立和实施现代营销理念是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商业组织经营、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还是个人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营销理念强调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向“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让“顾客”满意,使“买卖”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爱、和谐,强调亲亲、仁民、爱物“,凡是人,皆须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理念的本质,使得西方的营销理论增加了几分本土色彩,从而更加方便营销理念被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所采用和实施。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营销人才的营销与弘扬,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锢人性的腐朽的东西。所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种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引导着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除了一般的培养要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相关的素质要求,像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等,强调学生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不断向国内外弘扬和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培养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构成,决定着向学生教授什么课程的问题。在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定为大一或大二的专业必修课,每个营销专业的学生用至少一学年的时间较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三增加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思维方法、传统艺术和古代文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这在营销中日益强调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营销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们开设国学经典选读的专业选修课,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耳濡目染、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产生兴趣,逐渐践行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
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素质。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在介绍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探讨相关问题;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说教,使学生把所学课程当成自己拿学分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利用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成长,重视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不但考核结果而且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考核中也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要改变管理观念,由“管”师生转变为服务师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为师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学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和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成立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组织,开展推广落实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师生每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经典读物;积极利用广播、海报、路标、条幅和网络、手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介不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为贵尊师重道人才培养
1引言
当今旅游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兼具人文精神与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尤其恰逢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对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也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受行业及职业本身等的影响,业内始终受人才“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的困扰,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大挑战。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征,对我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基于此,如果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科学有效地应用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通过文化的熏陶以及内外兼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解决业内的留人难题,不失为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传统文化的经典借鉴
2.1“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从管子的“务人”,到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为贵”等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最为系统的“以民为本”的传统。“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不仅有其极为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而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思想之精髓而堪称人类人本主义思想中之大成和典范”。[1]“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看作是可以复杂多变并能够自由选择和具有伦理天性的人,是对人自身价值与命运的关注。通过尊重人,亲人爱人,达到和谐统治的目的。在当代教育界秉承传统的人本精神理念,就是将以学生为本深深植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2.2“和为贵”
儒家向来有重视“人和”的理念,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就是倡导要通过礼义教化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孟子》也有“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时,从兄是也。……礼之时,节文斯二者是也”。[2]《中庸》则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荀子中也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费”。“和谐为贵”是儒家“同中异”和“异中同”的完美融合,倡导的是宽宏大气,讲究的是包容多元。古书典籍中对人际关系及和谐状态的肯定,说明通过协调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及事物状态,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2.3“圣人之道”
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人对内要有圣人之德,对外要行王者之政。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中有“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4]就是说通过武力震慑,并不能让人身服心服,只有通过实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真正让人心悦诚服。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是收纳人心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仪容仪表、举止言行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功底扎实、品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最鲜活的教科书,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3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结合时代特色,尤其要适应当下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大环境对人才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从教育内部去探寻教育本质,将注重知识传授,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转变。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改变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对人才观和质量观的传统认识,杜绝“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具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业作为变化多端的复合性产业,和食住行游购娱各个行业与部门之间联系甚为紧密,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如此。另外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甚至服务社会都大有裨益。旅游业作为综合类产业,涉及门类多,服务范围广,一旦这种重视人、尊重人的理念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化为自身品质,在未来的就业中也就能够身体力行更好地服务顾客,此举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业内的从业难题也迎刃而解。
3.2创造“和为贵”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成人成才的摇篮。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建立“和为贵,谐为美”的育人环境。为此,高校要积极维护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妥善处理内部与外部的矛盾,要尊重客观现实和规律,承认各方主体的“不同”。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正确协调生生、师生、师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顺畅的沟通渠道。在面对学生个体时,要契合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师师之间要发扬民主与平等的作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进步。部门与部门之间更要保证沟通渠道的即时顺畅,减少信息失真流失,增强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也要统筹各种关系,确保校政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地之间等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把各方不同的矛盾解决点都落脚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实现多方的合作与共赢,创造利于学校发展、人才培育的和谐大环境。“和为贵”的育人环境倡导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和谐的关系,也是在追求一种有艺术的育人环境。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行业,妥善处理好旅游业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历练与积淀,从而熏陶出能够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个体,个体人格的改变又能够逐渐衍生出转化旅游行业风气的辐射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行业风气的大力改善,对于一些在行业外徘徊的准从业者具有拉力和吸引力,一旦这部分人力能够进入业内,也有利于行业人才问题的解决。
3.3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尊师重道”是华夏子孙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就是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树典型,模范引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高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就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师的选聘上,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聘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师的培养上,要打通教师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多创造教师晋升、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对内提升、对外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典型的选拔上,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范”标兵评选活动,真正挖掘、选树出教师典型和优秀事迹,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点带面,在周边形成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修身律己、崇尚师德的良好风尚,也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教育载体。“尊师重道”一方面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对学生人格进行熏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这种认知事物道法和规律的行为也能够熏陶学生,养成尊重客观现实与规律的素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和未来就业都大有裨益。
4结语
我国旅游业面临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双重压力和激烈竞争,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也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考验。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如何将我们本土文化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张现林.中西哲学比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197.
[2]孟子注疏•卷第七下•离娄章句上[A]//十三经注疏•下册.
[3]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二•中庸[A]//十三经注疏•下册.
一、体育的文化现象
“文化”一词,历来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对其众说纷纭,足见这一概念是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辨证的观点出发,“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理解,对“文化”的广义理解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方面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故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适应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体地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本文由收集整理,是社会实践的结晶,是构成社会诸种现象和事物的复合体。它除了以教育、科学、艺术等为组成部分外,还包括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关系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体育文化等。
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认识,便产生了综合全部体育活动的概念——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与传统的其他文化相融相进的文化领域里的主题。
“体育文化”一词,最初直译为“身体文化”。19世纪末,“身体文化”一词被广泛地加以解释和使用。法国阿莫罗斯体操派认为身体文化可以直接理解为锻炼身体的规律;法国演员德尔萨特创编的身体演练形式,以“德尔萨特身体文化”之名在美国妇女中风行一时,这种动作和姿态来表示情感的健身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舞和艺术体操的诞生。到20世纪,对身体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更为多样化。有人认为身体文化就是身体锻炼;有人认为身体文化是旨在促进健康和增加体力的身体运动体系,是与自然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的人为的体育形式;也有人认为身体运动不仅要用科学来解释,它还可以显示出生命的旋律和美,是文化的表现体。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把“身体文化”作为关于体育的广义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
体育文化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体育具有继承性,因而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时,必须追溯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体育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环节,寻找它的特殊规律。
二、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以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民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风俗习惯、传统与道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统是由复杂的历史构成的,是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稳定了的经济、文化、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含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语言、宗教、精神、道德、艺术、民族气质等,构成了各种传统文化,标明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体育活动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现出较强的民族特征。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特征的前提,也是传统体育各具特色的基本条件。牧民善骑,狩猎民族善弓弩;北方喜溜冰雪,南方喜水划舟,这些都是长期共同劳动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项目。今天,如此狭小局限的这些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已走上国际化轨道,亦将成为21世纪体育文化所不可缺少的一大景观。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的特点在精神上的反映,也可以称为民族性格或共同心理状态。它具体表现于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尚与宗教活动中。传统文体对于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某一时代民族或阶级的人们所共有的东西,如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社会风俗、人情世态之类,一经形成,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划龙舟、踢毽子,西班牙的斗牛,日本的相扑,泰国的泰拳等,都是能够体现民族性格的体育项目,充分反映出传统文化给体育带来的民族性。
三、传统文化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也必将是2l世纪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挖掘和阐发优秀的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就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肩负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任务,所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就成为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构建,是为学生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以及完成这个框架的方式和条件。通常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的30多年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1]虽然不断变换着目标,但有一点是始终未变的,就是强调实现实用型和技术型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方面,都将重心放到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因此,不论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抑或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都要求的是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即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而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脱离职业技能培养这条主线。
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三、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
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五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礼仪践行、美育怡情等活动,通过参与广泛又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并逐渐形成校园的特色文化产品,使学生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体味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最终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高职教育的“中国梦”应当是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锻炼和思想品德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朱冬英《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
[2]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刘云霄 兰宇新《职业》2011年第15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41-0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也成为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培养“人格好、人缘好、会办事”(下面简称“两好一会”)的医学特色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 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医学院校“两好一会”特色人才中的优势
1.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到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如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无不蕴涵着珍贵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这些都是现代医学生应该继承的优秀传统。
2.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作为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生,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就是要懂得做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教育,要用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溉人心,以培植人的德性。素质教育应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能使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落实科学人才发展观。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医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在当前医心不定、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现实格局下,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被传统文化否定的事物和行为,相应地也会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而被传统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则同样会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追求,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我们可以将之看成社会群体所形成的社会共同的心理程序——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可以视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
二 “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养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格好”需要以“修身”思想完善自我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
《大学》中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医学生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等高尚的人格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格修身的方法有很多,如“每日三省吾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独”等。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通过修身,实现身心的和谐。
2.“人缘好”需要以“和谐”理念的人际观教育
讲究“和谐”,是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核心。“和”
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处在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天人合一”。用“和”的理念来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的关系,对于个人,通过修身,追求自我内心和谐。强调个人与全体的统一性,一方面承认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存在和发展应该与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关系中;对于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爱护。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尚“以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此外,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会办事”需要以“尚群为公”对待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的义利观教育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当下,个体利益得到了充分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医患关系当中也有体现,医患关系由此也日趋紧张。因此,在医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会办事”的现代人。
三 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育中实现价值的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说教式讲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甚至存在厌恶心理和抵制情绪,特别是在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紧,学习强度较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其兴趣,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各种文化社团,如话剧社、棋艺社、民乐团、中国传统手工艺坊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是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传授和教育,高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这是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方式。目前,很多高校仅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程,这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学习,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因此,在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公共必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专门讲授传统文化的内容。
3.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好的传统文化课程还需要有好的老师去教学,因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硬、人文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专门的研究教学人员;对学生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在传统文化上的修为。作为教师,也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讲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目前,有些老师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的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不注重自身言行。所以老师也应从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4.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各种媒体要发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传统文化的学习贵在耳濡目染,因此应为学生创造各种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开设“文化长廊”铭刻历代先贤的古诗词,在教室张贴名医的画像及经典医德名言,在走廊和报栏里张贴《中国医学生誓词》,在学校实验楼、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张贴各种激励学生奋进的名言和古代医家及其事迹;在学校报纸上开设专栏,专门编撰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利用网络载体,开通传统文化专题博客、微博网站等。
5.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活动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引发道德情感。“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养要贯穿到学生们的临床实习阶段,通过耳闻目睹的临床经历,培养与患者沟通、对病人负责的意识,总结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开展医疗行为自评等活动,不但能促使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增强辨别好恶是非的能力和医德医风行为的选择能力,而且能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 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一、提高认识,注重社会与经济效益
文化简单的讲就是人类的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营造出来的一种社会表现氛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它除了社会功能外,又体现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必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发展。文化产业既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又要注重提升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功能。因为,文化产业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具有精神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实现经济利益。文化产业要做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目前来看,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看还是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比如,一些经济较弱地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反映古老文明的遗迹,一些城镇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些乡村拥有着很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品种等。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是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但它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受限,投入不大,开发困难,造成地区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弱有强。因而我们应该以强带弱,强弱互补,着重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
二、深化改革,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于先进国家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我们已具有相当成熟的文化产品加工能力,但在文化创造力方面,我们与文化产业强国仍相距尚远,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仍有待提高。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产业素质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下游,85%以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必须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充分注重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和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我们不仅要制定路线图,而且要制定时间表,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努力把创新理念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三、坚持特色,扩大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对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关,只有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开发宝贵资源,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不仅要以热情的姿态与世界文化交流,更要让东方文明走向世界,力争在世界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要追求人类文化消费的普适性,让中国的文化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四、跨越发展,拓展文化发展新领域
文化产业诞生于现代工业生产,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活动。广义的文化,原本就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文化”与作为物质文化的“经济”是可以互补的,这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的理念突起,以及它的业态的迅涨,正是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理念在文化生产中的体现。文化产业的突起迅涨,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内在支撑是高新技术对“文化”的切入,高新技术对文化产品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文化产品对传统文化业态领域有着质的突破。以往我们只注意到它的“同型批量”,认为这是对文化产品追求精神个性的抹杀。而事实上,当我们置身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业态因其传播力的式微而深陷于窘境之中。应当认识到,文化产业作为当代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并非传统文化业态生产的“产业化”,而是顺应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业态提升和业域拓展。文化产业之所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作用,在于它本身就由高新技术所支撑和推动。它的扩消费是扩展着消费者的文化视域;它的增就业是增加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它的促跨越、可持续是因为它是面向未来、走向未来的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不可缺失的文化理性。
五、注重培养,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人才也是生产力要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文化、精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快构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体系,使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有着同步发展。文化人才的培养造就,关系到文化教育问题。发达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把科技和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上予以高度关注。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中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造就,意味着对教育者的率先教育。从率先教育的视角来看,当代文化人才的培养造就,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三要注重开拓意识的培养,四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因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告诉我们,既往“文化大师”的作用已悄悄让位于由高层次领军人物率领的团队,团队的知识复合能力、创意激发能力和生产实施能力都顺应着时代的选择并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可以说,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高度文化理性,而文化理性首先是文化人的理性,高度文化理性则首先是造就培养文化人才的理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中着重强调的。政策同时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分析文化软实力对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发挥传统文化凝聚整合优势,着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启迪作用。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是文化软实力重要的价值来源,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时代,我们在顺应国际形势,利用全球化文化和历史资源的同时,绝不能把几千年来发扬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丢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容并蓄、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是民族之魂、国之根本。在重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同事,利用其特有的整合凝聚整合功能,大力建设和传承中华文化,培育当代的价值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建设创新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注入新的活力,为在全社会兴起创新之风奠定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创新民族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努力使传统文化衍生出的凝聚、感化、辐射等软性实力全面系统地融入到全社会创新文化的建设、创新机制的建立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真正让传统文化软实力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并取得实质效果。
借助西方文化批判质疑特点,大力巩固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文化基础
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要想真正培养造就顺应时代变化,具备与时俱进品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完成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从源头查找解决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力问题。作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重要能动因素的各类人才,培养其创新精神是重中之重。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各种良莠不齐西方文化也随同国门的开启随之进入,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
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大国完成了由宗教文化的传播到政治文化传播的转变,文化大国意识与文化大国战略的选择,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参与、影响国际规则和猎取战略利益的有效途径。美国历来推行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推行赋予理想主义精神的文化战略,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发展的角度上说,创新人才不单单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学者,而更应该是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积极的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和鼓励人的批判意识。美国社会尤其是各所大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意识,质疑一切、挑战权威已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文化熏陶下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到美国研究和创业。多元文化并存已经成为西方文明显著特色。事实表明,西方世界在经历了军事霸权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洗礼之后,逐步认识到以文化为主软实力将成为影响世界的综合性力量。正是基于这种长期一贯的文化策略,西方强势文化借助软性实力的渗透辐射功能,将他们的价值观不断向全球渗透。宽松的环境和创新的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而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培养想象力。将这种多元文化体系引入到我国创新国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文化基础,既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措施,也是培养社会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理论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目标,相同的是非观念、相同的文明准则等一系列理念上的东西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等,都需要文化软实力作为基础,文化软实力的沉淀和文化软实力浓厚的氛围,进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创造先进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创造并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加强软实力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使之成为各民族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为全社会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党的创新理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保障,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理论基础,这是我们党在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理论标志。全球化时代,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不断发扬壮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黑龙江;文化发展;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7-03
文化对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发展起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教育是文化创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文化与教育具有交互价值,本质上都是推动人的发展。
一、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是教育之根,是教育的本性。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素材和内在动力,离开了文化的根基,教育发展将如无源之水。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水平,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
教育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作为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以及影响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过程,同时也对文化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文化、保存和传递文化(将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创新文化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联系,二者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规律运动、发展和变迁。
二、黑龙江省的文化特点及文化建设概述
黑龙江省的文化以“大”为美,具有阳刚、豪放、粗犷之风骨。黑龙江省有大平原、大森林、大山大岭、大江大河、大油田、大煤矿、大农业等;高纬度的自然地理位置使这里了独特的冰雪文化;黑龙江人豪爽大气,正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造就了黑龙江省“大美大爱”的文化风骨。黑龙江省文化的构成有三种元素:一是历代土著民族创造的文化;二是流播到黑龙江的中原文化;三是近现代影响黑龙江流域的俄、日、犹太外国文化。这些文化元素经过碰撞、冲突、选择,最后融合为一种具有统一文化精神与文化风格的地域文化。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质是“南北交汇、中西合璧、开放包容、开拓自强”。这种特质的优势在于综合,实质是开拓和创造,既体现优良的文化传统,又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还包含文化现代化因素。黑龙江省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的最为显著的三大特征:文化基调的雄健性,文化承载的多元性,文化积淀的浅表性。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先后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文化立省,文化兴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文化发展目标和战略。全省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1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6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各级各类博物馆152个。基层文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大工程”,以农村为重点,以县、乡两级文化工作机构建设为切入点,加紧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权益。全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机构达到6.59万个,从业人员36万人,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率达36%,增速是全省GDP同期增速的3倍。文化产业在取得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了社会效益的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全省总体上已迈进文化消费需求旺盛阶段,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产业集聚步伐加快,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目前,全省已建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带动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品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网络信息、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引进建设了中国国际音乐之城、中国云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尽管全省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但仍存在文化产业总量小,发展结构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低,媒体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出版、网络技术、文化创意、文化运营等高端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教育推动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弘扬黑龙江文化
教育要在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黑龙江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黑龙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其次,要大力弘扬黑龙江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如“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突破高寒地区精神”、“闯关东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第三,要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道德品格教育。第四,要通过课程、教材、教学等多个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教育与渗透,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可以将能够反映黑龙江文化特色的、优秀的、经典的民歌民乐、民舞、冰雪画、剪纸、木雕、冰雪体育运动等内容编入学校的音乐、美术和体育教材,将本地区的优秀精神作为素材编入德育等教材,作为基础性课程内容。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文化育人
育人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育人作为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才观;二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三要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四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五要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协同的育人环境;六要在政府方面建立推行素质教育的问责制度。
(三)培养文化人才,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文化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四大类高端人才:艺术创意人才、策划服务人才、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此,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展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工作。可考虑在具备条件的高校逐步开设有关文化产业的专业和院系,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也可考虑将与文化产业联系紧密的学校转型为培养文化人才的专业院校,使文化产业的专业学历教育能得到国家的承认和社会认可。其次,发展文化产业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办,也可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网络教育办学机构。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整合和利用产、学、研的力量,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三要注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文化、艺术和创意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本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位。
(四)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成果丰富的优势,是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基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文化建设中,高校首先要肩负起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此,一要依托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大批培养包括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管理运营类人才、文化技术人才等各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要做好文化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的宣传、普及和转化工作。依托综合的学科资源和研究资源优势,围绕区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设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三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既要推动自身产出的文化精品走向世界,又要注意研究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并以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工作,直接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基地等,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其次,高校要做好自身的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黑龙江特点的高校文化。为此,高校一要凝练核心办学理念,理念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育人体现在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上;二要开展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三要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课程和重视实践性课程;四要重视教学文化的培育,高校是通过教学活动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承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理念和制度层面建立教学文化;五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及加强作风和社团建设等。
(五)各级各类学校要多方位为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服务
学校是分布最为广泛、遍布城镇乡村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将文体设施适度地向社会开放,等等。
参考文献:
[1]白亚光.推进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03).
[2]陈晓文.文化发展必须教育先行[J].新湘评论,2012,(07).
[3]高润红.试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
[4]刘献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的理性思考[C]//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J].上海教育,2012,(5).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人才问题现状
山东文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某些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只有清醒认知我们的问题和差距,才能准确定位,谋求山东文化更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山东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配套逐步提升,但是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建设的软实力还没有配套发展,当前文化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创新意识不强以及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
(一)基层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地区间差异较大。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投入相对偏少,文化单位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投入不足仍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直接导致文化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和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山东省文化事业投入总体靠前,人均不足。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17.54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但是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位列全国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4元。相较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存在明显的差距。近年来,我省场馆建设、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硬件性投入较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这种文化事业总体投入较少,硬件分流较大的财政支出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文化创作、福利待遇、最终导致我省在文化人才的引进上没有竞争力、文化人才的服务上缺少积极性、文化人才的服务内容上缺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业务专项经费偏低。有些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和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些地方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文化服务人员的艺术创作和活动开展。文化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35,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呈低水平徘徊趋势。且各市间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差距较大,2011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17市中超过平均水平的有6个市。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六市的文化事业费占到全省十七地市文化事业费总额的61%。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市文化投入相对较高,落后地市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地市文化市场缺少活力,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供给形式单一,再加上文化投入不足,造成文化人才因项目不足而无法开展文化服务、文化服务队伍不稳、文化人才流失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建设。
(二)用人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少活力。我省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进难、出亦难。一方面,由于我省文化市场总体不够活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偏重公益文化服务,文化生态不健全、整体服务待遇不高,最终导致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专业技术不高,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服务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缺少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大部分靠财政拨款,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人员不钻业务、不思进取,相较于发展迅猛、制度完善、待遇较高的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竞争力缺失,公共文化服务的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中高级职称岗位数受到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导致部分中低级人员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进不来、难留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队伍建设的步伐;另外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人才专业结构出现了新的要求,既需要懂文化创作、编排、表演的传统人才,又需要懂网络、懂宣传、懂市场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现行的文化人才结构中主要以传统文化人员较多,缺少复合型人才的配合,影响着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事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的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基层文化组织以民间的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骨干为主要支撑,但是艺术水准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机构编制问题、专业文化干部配备问题、后备力量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享受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孱弱,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推动力。
(三)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供给。在全国有影响力文艺精品和品牌不够多。我省的文艺作品只见群山,不见高峰,缺乏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演艺品牌。直接原因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内生动力不足,演出市场不够活跃,深层原因是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文化人才创新意识不强。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最真实的反映,而农民最需要、最渴望的还是传统文化。农民群众喜欢传统的节日,喜欢传统的礼仪,喜欢传统的民间技艺。但是,现在传统节日逐渐被边缘化,“人情消费”代替了民间传统礼仪,民间技艺失传,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减少。我国当前农村文化活动虽然日趋丰富,但依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少地区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瘠。文化服务模式单一、内容陈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乡镇文化站传统的娱乐活动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新型的文化服务人才加入到基层的文化建设队伍当中,利用好农村现有文化设施、发掘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传统艺人,运用新思路创造新手段,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注重把娱乐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等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去,营造农村文化服务新生态。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内容的供给和服务为主要业务,需要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我省文化人才队伍中主要以前者居多,对于传媒、市场营销、计算机、管理等类别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供给的思维模式单一,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资源,不能开展多元的文化服务。例如,有些地市图书馆馆藏书目较多,却没有一个古文献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演出剧目艺术水准较高,社会反响较好,却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和传媒人才,导致传播渠道较少,观众覆盖率不高。因此,必须下功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不稳,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有一定存在。专职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乡镇文化站编制不足、专职人员少、流动性大的情况较为突出。社区、村文化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大、学历低等问题。某些地市由于编制冻结,年轻人才引进困难,且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思维不高。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乡镇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支撑策略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人才对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始终,切实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根据文化改革工作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人才工作进行新的部署。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文化人才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促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实现山东文化跨越式发展。增加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针对当前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养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同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省政府还应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发挥公共财政在消除城乡、区域文化建设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艺术创作工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经费。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书画院、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要给予重点支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文化单位的重点人才项目的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另外要留住高端文化人才,坚定文化服务信念,就要对现有文化工作者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从薪资报酬、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进行完善,让文化人才打消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岗位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创新机制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215);课题组成员:刘景辉、杨帆、刘占彦、张立立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4日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得天独厚,关键是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其一,更新发展理念,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要科学、全面、要有前瞻性,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能指导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有大境界、大手笔、大思路。要把文化产业的振兴作为经济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的重要契机来看待,把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政治紧迫感和大刀阔斧、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气魄,要站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文化发展与长远前景规划相结合,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体现重点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有效传承相结合,保护策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等;第三,注重宣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要有地区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人人都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人人头脑中都要有发展战略,要按制度办事,坚决杜绝我行我素、各自为战的思想,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把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用发展战略来指导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其二,革新发展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第一,要树立尊重技术、尊重科技的思想。传统文化底蕴再深厚,要想融入当今社会,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的因素,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就会催生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第二,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的挖掘,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从而充分重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要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河北特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第三,重视科技整合,发挥集聚效应。河北文化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要制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科技竞争优势,推动更多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构建起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在文化企业间形成稳定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剧创新要素的集聚过程。
其三,创新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只有人才,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依赖力量,也只有人才,才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储备力量。第一,制定、落实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关键支撑。要完善创新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文化产业园区集聚。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储备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团队,集聚更多的专业技能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要着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完善竞争择优、开放流动的用人制度,打破人才流动限制,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使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各类创业人才集聚的沃土,突破知识产权现有制度制约,最终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溢出;第二,打造基层文化队伍。要推进岗位交流,实行岗位互换,把基层每个岗位、专业作为提高文化人才素质的课堂,不断丰富文化人才的工作阅历,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大胆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各类高素质文化人才,充实到基层中,进一步改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基层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第三,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要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针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考虑人才个人的特点、兴趣、特长、性格、技能和发展要求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努力做到适才适人,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贡献者得到回报,让人才价值得到应有体现。
其四,翻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品牌。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厚历史,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资源储备可谓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凝练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加强文化旅游精品建设。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体育、科技相关产业的广泛融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是4条精品旅游线路:承―秦―唐精品旅游环线、保定“两白一山一城”精品旅游线路、石家庄“环省会”精品旅游线路、冰火两重天――张家口冰雪体验及廊坊温泉养生旅游;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与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要引导、规范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实验区、示范区建设;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第二,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从“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来看,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提炼河北文化品牌的强势项目,在内涵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挖掘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揭示河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其五,鼎新开放战略,创设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河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河北要想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在开放中吸收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河北的实际融会贯通。第一,要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全球和全国的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市场状况,在“谁走出”、“往哪走”、“怎么走”等政策取向上把握好方向,扭转河北文化企业在海外被动发展的局面;第二,抓住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大好趋势,积极宣传河北文化,不断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河北历史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发达,文化遗产丰厚,要重点打造燕赵文化为主的产业园区、以皇家文化为主的皇家产业园区和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现代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其六,铸新治理能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具体到每一所企业、每一所研究机构、每一所高校等,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方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一,要理顺两个关系。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二是理顺党委、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切实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原则履行好各自职责,筹划建立“文化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文化产业创新相关协调工作。第二,要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在动力。有效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权力运行中平等、协商、沟通及合作等理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公共事务决策,应倡导由不同利益相关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政府主要采用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引导与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一)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人才缺乏遂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仍未达到支柱产业标准,遂宁市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还必须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整体上看,遂宁市文化产业总量小,从业队伍总量也小;传统文化产业人才相对集中,而涉及动漫动画、网游、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创作等新兴领域的创新人才较少,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人才缺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与遂宁市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相适应。
(二)文化人才政策环境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吸引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遂宁市文化产业人才政策虽有不少,但不尽合理和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环境还不够优化,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部门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尚未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的门槛过高,与产业的相关性不强;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政策不够优惠,保障性措施不够完善;三是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没有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等。整体上看,薪酬水平也是遂宁市难以吸引文化产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遂宁目前的工资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无法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人才。
(三)文化人才流动不畅,招聘渠道狭窄,缺乏专业人才市场目前,遂宁市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人才招聘方式为主,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效果也较一般。相当多的文化企业人才来源渠道狭窄,符合企业需求的与相关产业密切相关的人才难找。很多企业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统一组织文化产业人才招聘会,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大的平台,创造更好的人才招聘和引进条件,增强人才招聘的效果。
(四)文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尚未发挥区域内高校的校地人才培养作用,产学结合不够紧密作为辖区内唯一的一所高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文化传播系、艺体系、计算机科学系等涉及文化产业的系科和专业,已经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资金与体制等方面原因,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还需大大加强,需要地方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走“政行企校”、“园院合作”的路子,加大专业改造力度,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辐射、服务能力。此外,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专业研究方面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缺少人才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学校人才培养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再之,向高水平大学、专门的研究院所和文化产业集团、骨干企业定向委托培养专门化、高水平文化产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渠道未打通。5、文化服务业规模偏小,缺乏人才集聚的平台目前,遂宁市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高端企业和层的文化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相当少,遂宁市文化产业园区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企业较少,就文化企业个体而言,中小企业占90%以上。文化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文化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互为促进、关系密切,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是人才流动的主导因素。这就造成遂宁市文化产业难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从而造成人才向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流动的局面。
二、创新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一)创新文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遂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组建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抓住遂宁市河东新区打造文化旅游新区的契机,充分利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各种办学资源,按照董事会管理模式进行规范管理和运作,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四个合作”。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遂宁市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遂宁市旅游局、遂宁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遂宁广播电视台、遂宁档案局、遂宁日报社、四川日报社遂宁分社、四川天遂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中国死海(遂宁)有限公司、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四川海洋国际旅行社、明星康年大酒店、天友国际大酒店合作组建而成,学院设董事会,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董事长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董事长,由遂宁市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担任副董事长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副董事长,其余参建单位为董事单位并委派人员担任董事,并履行相应职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整合校内、校外优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源,为更多更好地培养区域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打造文化人才培养优秀团队打造优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优秀教学团队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遂宁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各个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力度。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培养、培训和到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预计到2015年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校内1名,校外1名),骨干教师6名,并使副教授(含同等职称)以上专任教师达到任课教师的30%,形成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1、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学院积极调整专业带头人培养政策,培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带头人,带领整个专业团队开拓进取,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专业发展眼光,及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参与遂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研究,承担本地区本专业重要研究课题,主持应用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成为本行业和专业内具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引领教学改革和建设。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且实践能力突出、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行业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学生岗位技能实践、顶岗实习的指导及管理等工作,协助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等工作。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高校进修、在职培训、企业挂职实践和参加学术研讨交流等举措,重点培养多名骨干教师,使其提高专业技能;参与应用课题开发,撰写学术论文,编写教材,成为专业教师代表。3、大力提高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为使“双师”型教师比例到2015年达到100%,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考取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采用派遣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或在企业兼职的方法进行“双师”素质培养,使教师们在教中学、学中教,人人成为“双师型”教师,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师资保障。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10名兼职教师基础上,新增5名高水平兼职教师(中级以上导游员或酒店经理),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并制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业聘请岗位能手、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建设,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由兼职教师主讲的旅游企业文化讲座,并承担有关职业技能课程的实习实训指导、管理及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