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4 09:2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核算与监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系统的主要职能,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得到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一般会计系统相比,其具备的突出优势为准确性和及时性、自动化处理流程、集中化数据管理以及严格的内部控制等。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本文对会计信息化相关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两部分,其中会计数据构成了会计信息的源泉,而会计信息则是对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和反馈几个组成部分,在企业组织的实际运行当中,主要面向企业的价值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反映组织的价值运动,并对该过程进行适时的监督。
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和会计人员,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务、购销存以及管理和决策。在财务功能上主要表现为8个功能系统,分别是总账子系统、应收子系统、应付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成本管理子系统、资金管理子系统以及报表子系统。购销存则涵盖采购、销售和存货三个部分。管理和决策环节中则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系统与相关管理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上。
二、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核算分析
1.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核算概述
财务核算是会计系统的基本职能,在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下,使得财务核算的广度和效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传统的会计系统主要是通过专业的会计人员通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或者其它方式进行财务的核算,这种方式增加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很难保证核算的准确度。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提高了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人力劳动负荷,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财务核算方法的选择标准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财务核算方法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规范化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开拓性原则。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了保证会计系统中的各项职能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和谐状态下,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监督,协作共进,就需要执行标准化的财务核算,使得会计信息实现最大程度的可比性操作。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不需要考虑到数据信息量的特征,而是以准确作为基本原则。传统的财务核算方法,在核算过程中为了简化工作,会将很多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大概率的数据提炼出来,从而减少核算的工作量。然而在信息化条件下额会计系统不需要考虑到数据量的约束,而是尽可能的将财务核算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在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下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数据信息对于企业组织经营而言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因此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循及时性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只有保证对财务核算数据的及时更新,才可以得到与企业决策相关的参考性依据。
随着会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化,财务核算方法要求与时俱进,寻求创新与突破。财务核算方法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下会以时代特征为导向,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3.在会计信息化作用下完善财务核算的策略
(1)在会计信息化作用下,加强财务核算的包容性和全面性
会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为会计领域提供了现代化数据信息处理思路,并且具备较高的质量和速率,基于这种便利条件,财务核算应进一步扩大范围,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完善与财务核算相关的数据信息。在提高财务核算的包容性和全面性过程中,将财务核算与企业的战略紧密结合,从而使企业与财务有关的价值活动得到统一,扩充财务核算信息量。
(2)提高财务核算的及时性,加强对财务核算的精益化管理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它现代技术,在现代技术体系支撑下,要对财务核算工作实施精益化管理。财务核算的精益化管理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精益和内容上的精益。时间上可以建立相应的年度、季度、月度和周度作业报表,加强财务核算的及时性。
财务核算内容上的精益化管理则主要表现在对不同财务项目甚至是部门的核算,即在综合性报表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某一个项目或者与企业价值活动相关的某一个环节的财务核算报表。这种精益化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建设等环节中,对于企业组织而言意义重大。
三、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监督分析
1.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监督概述
自动化和集中化的数据管理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突出优势,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不仅实现了财务监督对象的信息化,同时也实现了财务监督方式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不仅可以保证财务监督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财务监督的效率。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财务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信息化的监督环境,建立起与信息化会计系统互相协调的财务监督机制,从而保证财务监督效果。在现代企业进行会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财务监督理念依然滞后,与会计信息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加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监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会计信息化下完善财务监督机制的策略
一、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问题
(一)监督职能主动性不够
由于监督职能的主动性不够,导致人员重视核算,未深入对其管理。当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使用后,财务核算工作的实施,都是基于财务核算中心实现的,但专业的核算人员比较少。在日常核算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较多,核算中心的人员都在多个单位内兼职,很多工作精力都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无法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积极发展,也无法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1]。
(二)财务管理与核算脱节
财务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存在明显脱节现象,无法获得信息的对称性。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核算职能是基于原有单位进行分离和划分的,能将其转移到核算中心。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中的会计人员,未有效参与到工作的核算和管理中,也未充分对核算单位内的业务情况充分掌握,无法详细判断出经济项目具备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从而导致在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中,无法实现有效监督,影响整个工作的积极发展。并且,在使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财务核算只对固有资产进行保管与使用、清算等,各个单位在对其控制的时候,工作人员对其不够重视,无法保证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整体的监督和管理。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使用的时候,也无法对自身的支出情况充分表达。在各个单位内,所有的核算单位都基于财务核算中心来完成,当要对其查询的时候,要在核心中心进行查询。当发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相互传递,也不会促进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实施。
(三)缺乏预算监督和约束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中,实现的预算进度监督工作和约束工作较为薄弱。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使用,能将各个单位的预算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支出申请。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时候,无法体现其科学性,在对其调整的时候,具备的随意性较大。在此情况下,不仅无法促进预算执行工作的积极发展,也得不到监督职能的发挥。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存在的预算管理理念不强,在使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为了能实现有效的财务核算和监管,需要为其提出多种手段,确保在整个工作中达到稳定发展[2]。
二、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与管理的策略
基于问题的分析,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与管理工作问题明显存在,为了对其有效解决,需要引入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并在各个工作中对其渗透。不仅要实现信息化发展,还需要对工作进行定位,划分职责范围等,以使财务核算工作获得更高准确性[3]。
(一)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
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提升财务的核算效率。加强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能对内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系统进行优化,为其渗透信息化手段,促进财务系统、预算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的整合。还要实现国库外围网和银行网银系统的对接,并将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到全部范围内,以实现财务核算效率和监督效率的提升。针对内部监督中的控制点,要将其是嵌入到财务系统中,实现人与系统的相互结合,促进监督模式的合理性,以达到整体的有效发展,并为其提供方便条件[4]。
(二)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定位
对财务核算工作职能进行定位,执行支出工作的有效监督。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职能为其中的主要部分,能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制约,为其发展提供保证。并且,在财务核算工作中,也能转变单一理念,充分发挥主动性,以促进核算工作的积极发展。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对各个单位的预算工作进行管理,实现预算编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第二,对单位的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财务核算工作中,需要为其收集很多政策文件,对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还要为其构建完善、统一的经费标准,保证在一定指标下,能对各个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还需要对原始凭证、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在财务核算工作中,为其制定出完善的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科目和工资发放工作项目的统一性,促进审批制度的完善性,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也能在单位内实现全面监督和管理[5]。
(三)划分工作职责
财务核算中心和财务管理工作职责的明确划分,能降低整体工作量,也能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将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作为基础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在授权、开具和保管工作中,要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转移财务核算工作。在这种条件下,不仅能对各个单位的实际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也能根据其状况,全面对其筹划。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在会计工作中,也能对单位内的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如:各个单位执行税务申报工作,能避免在工作中为其带来一定风险。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再造
一、全面预算考评
1.设计思路。时间维度上设计全面考评指标体系分为季度和年度两个维度进行考评,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兼用非财务指标。季度考评为了检查、督促预算正常执行,而年度考评内容比较全面,考评全面预算的完成情况,用于奖励先进者,惩罚落后者。从空间维度上分为三个空间,即医院、医技部门和其他部门,按不同部门分别进行考评,对医院来讲,是投资中心,主要采用财务指标,业务指标起辅助作用,医技部门为成本费用中心,以财务指标考评为主,兼用业务指标。其他部门作为费用中心,则以业务指标考评为主,财务指标起辅助作用。医院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当中来,综合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达到有效管理的效果,分别从财务维度、患者维度、内部业务过程方面对做出贡献的部门进行奖励。为使职工提高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必须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这样可以调动全院职工的预算积极性、创造性。对员工的奖惩贯彻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从预算编制、成本控制、预算执行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应制定详细的制度。
2.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医院每年度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总结和考核各责任部门整体的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与职工的薪酬直接挂钩。综合考评在整个预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预算目标的完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其差异分析的正确与否、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否。既注重物质利益的实现,还要追求精神需求的充分满足;要善于利用工资、奖金等物质奖励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形成更加强大的激励作用。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监督控制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是预算监督。对预算目标定期的跟踪和控制能够实时掌握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情况,控制经营活动的运行情况,避免再出现脱离预算的情况。
关键词: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方法
为了全面贯彻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江苏省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及其补充规定的要求,我院以强化医院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升医院社会效能。通过院内招标,优选了北京东软望海科技公司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2012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财务部牵头,信息中心、资产管理科、人事科以及总务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为医院成本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医院引入成本核算机制有利于适应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增强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和市场意识。医院不但要融入一般市场活动中,还必须参与医疗服务这个特殊市场的竞争,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求医院必须引入成本核算机制,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开展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物价、医保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财政补助,二是医疗服务收入,三是药品收入。长期以来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服务价格严重背离医疗服务价值,药品收支结余难以弥补医疗收支亏损,医院普遍出现收支结余亏损局面,医院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危机。开展成本核算可以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为财政补偿提供基础,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依据。
(三)成本核算有利于优化医院内部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搞好成本核算有利于优化医院内部结构和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成本核算可以真正剖析各科室的成本状况,明晰科室或项目的盈亏状况,指导收入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预算管理,降低消耗,控制成本,减轻患者负担,以适应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成本核算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搞好医院成本核算,我院成立了成本核算工作组织机构。
1.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财务部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成本核算工作实施办法,决定成本核算工作的重大事项。
2.成本核算工作小组。由财务部主任担任组长,财务部下属二级科室经管办、财务科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本核算会计、物资会计等人员为成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开展医院内部经济核算,完成各类成本核算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信息技术小组。由医院信息中心人员组成。负责为全成本核算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与医院HIS系统、物流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薪酬发放系统、考勤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无缝连接。实现进价核算下的药品销售成本。
4.综合考核小组。由医务、护理和人事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业务成本考核,完成科室工作量统计报表和人事考勤统计报表的审核。
(二)扎实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
1.细分成本核算单元。完成全院科室、员工等统一编码工作。我院根据《江苏省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和省卫生厅关于学科分类、成本核算单元分类、科室性质分类的规定,共细分成本核算单元190个,将医院科室划分为四类: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
2.人员培训。根据成本核算要求,对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进行明确分工,实施流程改造。同时对财务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方法与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
3.清产核资,强化管理。资产管理科对医院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条码管理,并按分类原则划分到各成本核算单元,明确其实际占用房屋及建筑物的面积和价值,专业设备、一般设备等资产价值,对资产折旧实行动态管理。对库房卫生材料区分计价收费和非计价收费,实行网上领用、审批,严格控制二级库房材料领用、消耗的台账管理。
4.员工考勤。人事科认真梳理全院各类人员基础信息,建立人员动态信息库。同时根据成本核算单元建立全院全员考勤记录系统,准确统计成本核算期间内各类人员在不同岗位的工作工时,为准确合理分摊人力资源成本提供基础。
(三)明确成本核算项目、费用要素以及核算原则
根据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成本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费用要素分为:工资和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障费、其他人员工资、办公费、业务费、药品费、一般卫生材料、专属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折旧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成本核算应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重要性等原则。
(四)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摊,进行数据分析
按照规范的统计要求及报送程序,财务部门将支出直接或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的成本,再将各类科室成本依据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由于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摊,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加上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的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开展医院门诊、住院量本利分析。同时开展科室层面运营分析,强化科室、班组成本管理,实现了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预算管理相衔接,有效监督预算执行力,为责任预算考核提供基础数据,做到“会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财务一体化。
三、建议
成本核算是基础,成本控制是关键。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医院应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对成本耗费进行全过程控制,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开展全员、全过程的成本费用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
医院成本支出涉及到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降低成本与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有密切的关系,全员参与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只有每个部门、每个职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都关心成本费用,并努力降低成本,节约成本,才能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我院对办公费、电话费、培训费、差旅费、交通费等费用实行预算控制、定额管理,严格开支标准,超支自理或直接从奖金中扣除。对基建、房屋维修项目实行事前有计划、事中有审计、事后有监督的全过程管理,坚决杜绝虚报等现象。
(二)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网络信息支撑是关键
医院成本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抓手,涉及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医疗服务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且数据量非常大,成本核算的层次多,又专业分工精细,经济的运行与业务流程都比较复杂,可见,医院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构建集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改变以会计电算化为主的财务部门级应用,搭建以管理为主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以财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成本、物流为基础、绩效为导向的决策目标管理体系。
(三)理清财务部门职责,强化成本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成本核算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就必须在财务管理内涵上下功夫。财会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善于沟通与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狠抓成本核算数据质量,优化分摊流程,不断提升管理会计职能。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医院在经济运营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领导层和各级管理层提供有效的、最优化经营决策的数据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樊俊芝,刘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操作[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韦健,王晓飞,蔡晓锋.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4).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从侧面加大了对基建项目的需求。依据此种现状,相关事业单位应注重基建项目的建立与实施。在保证质量与效率的前提下还需注重资金的使用与检查,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流程,让项目的发展更透明且有成效。近些年有些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及时分析与纠正,建立更加高效与详细的规划,更好的完成相关项目的建设。
二、基建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定
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需求较大,对其的管理与关注度亦逐渐增多,因此,从基建项目的规划开始便具有相关的规定,实施预算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则,事后更有严格的竣工验收等规定。基建事业的项目应分开规划与实施,切莫将不同的项目同时处理。每个项目都需有单独核算的账套,对不同时段所需要的费用都应详细记录,不得存在任何错误。基建项目的建设分为不同的等级[1]。鉴于建设项目多种类繁杂,基建项目应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明确区分。针对较大规模的项目,在各个建设时间段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应有明确的规定,在建设的预付款及在建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有明确的记录并保存归档。针对其它类型的资金使用如购买小型设备等设备花费细节方面亦有明确的记录。资金使用按照基建项目预算与合同严格执行,应做到及时入账且核算无差错。基建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按照?定,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及资金的合理运用。
三、基建事业资金管理与核算中出现的弊端
(一)项目成本预算不足
基建项目的基础便是资金的预算,其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准确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对事业单位资金合理运用。即用最少的经费建设高质量的项目。但从现状来看,相关人员在此方面存在问题。第一:人员缺乏经验[2]。在经费预算前,应对搜集相关资料,在项目建设时间等方面做好事前准备。但市场价格变化浮动较大,部分人员在先前制定好的预算在开工后设备的价格发生变化,与自我预算差距较大,项目的建设便有一定的困难。如进行路面砖的铺设。一块砖的价格若在2元的情况下制定预算,但正式施工却在两年后,每块砖的价格增长,预算的钱款便不足以应对维护的费用。第二:购买科技产品预算易出现偏差[3]。如对图书馆等公共地区购买电脑等高科技机器,由于其新产品面世时间快,部分产品在购买时价格易出现偏高或偏低,此种情况亦影响经费的预算。
(二)部分工程账目模糊不清
每一个基建项目都要有自己单独的账套,以此精准记录每笔费用的支出。基建项目不得与其他项目有资金上的牵扯,要做到专款专用。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工程花费较少,单位对于此类基建的账目缺乏管理,并无专业财务人员跟进项目进展,资金的运转情况处于空白状态。以上现状反映出,某些基建项目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记录与监管,在资金流向与合同支付情况存在漏洞,应建立规范的运作模式,逐步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三)项目经费使用存在弊端
基建工程种类多且内容繁杂,相关工作人员应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在经费使用提高关注度。每一单费用要及时确定,经常和施工人员对话,确定经费的具体流向,最后记录成册。此种工作方式本属于正常的工作范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便易出现问题。由于施工过程经常有所变动,对一种物品的采购有时会分批次购买,易出现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符,工作人员在账本记录方面遗忘某些经费使用情况,无法保障账本的真实性。有时预算已经完成,但与实际建设中具体经费使用存在偏差,部分财务人员没有更改费用数目,把多出的经费放到其它方面的支出,致使预算与实际经费使用有所不同。
四、解决基建事业资金管理与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并不仅限于室内,单纯的计算经费的支出。其必须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走进施工现场,对具体的设备支出及其它费用有所了解,积累一定的经验。应时常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工作的进展,询问已花费的金额及还需在何种方面投入资金。依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及发展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时间长久后,对设备的市场价格有了解,积累了相关经验。便能在设备购买等环节具备一定能力,可以更为精准的判断此种设备购买是否合理,从而在经费管理与预算时更为灵活,更好的完成工作。
(二)加强对基建账套的使用
前文论述到,每一个基建工程都有自身专门的账本,不与其它项目混淆。建立单独的资金账本能够正确的记录每项经费的使用,便于财务的工作更好的开展,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工作人员应统筹工程费用支出的维度,让预算更为精准。同时按照相关制度的标准,对已付款的内容及预算的资金情况详细记录,保证每个环节都可查询,既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够提高经费使用透明度,使资金的使用有据可寻。
(三)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及设备领用的记录
工作中对每笔款项支出及设备花费详细统计并逐个记录。对经费及设备的记录应与账本使用同步进行,并在此过程中预算所需资金。项目施工中每笔经费的使用工作人员应及时了解,在资金花费的第一时间便记录,切莫等到工程全部完成后再逐个记录,以免因疏忽大意导致钱款记录有误。此种运作方式能够提高资金记录的效率,若发现预算与实际使用发生偏差,可以及时的重置预算,合理分析当前经费使用。若其中发现资金使用存在问题亦能够及早解决,防止部分工作人员蒙骗财务,非法获取钱款。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逐步加强对经费及设备的记录工作,保障工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