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工程管理 培养模式 特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19-02
【Abstract】With large numbers of graduates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entering the labor market, a great deal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reveal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wide professional coverage and weak major feature is becoming quite prominent and the low degree of major recognition from the society and the employing unity obstruct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s, talent fostering mode in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which could embody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and our school, this article will probe into a set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our school’s talent fostering mode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Talent fostering mode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1.发展的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国内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既有综合性院校,又有专科性院校,有的高校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内,有的高校设在土木工程学院内,还有的学校单独设立建设管理学院开办工程管理专业,另外,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上,有的高校细分了专业方向,还有的高校在培养上不细分专业方向。
2.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全国范围内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 “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探讨该专业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并且已形成一定的共识。
在学生就业方面:随着大批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大量反馈信息显示:①由于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不足,致使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不高。②管理和工程两条线编制,使得工程技术课程不扎实,而管理学科知识毕业后不能够得到马上应用。③该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覆盖范围广和专业核心特色不强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制定体现鲜明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将从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研究,探讨一整套可供借鉴的理论方法。
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研究
对于特定的高校而言,专业特色是专业的个性,是在长期专业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特色是专业灵魂的表现,往往与该校专业名气和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该校专业被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志。专业办学质量高往往表现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确立上。
1.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有关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联合编制的《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中,依据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高等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基于培养目标提出了由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四个平台和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专业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重点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立。那么,在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如何确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呢?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业界对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决定了就业率,高就业率反过来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上适应社会需要。②制定加强实践活动突出应用能力的教学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重点应该放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构建的应用性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培养计划,重点放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并体现培养计划的灵活性。更要强调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和需求,有预见性的灵活的修订和增设新课程。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先进性、实效性。本科生的实习与实训是要求学生去初步接触实际的工作场景,了解并熟悉专业的业务流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大实践与实验环节的学分比重。④创建“应用型”教师队伍。能实现培养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应用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
(2)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于教指委有关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制定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全过程管理工作,并具备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懂技术、能管理的优良品质,从工程技术的实际出发,在工程管理中,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达到管理以及工程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同时,注重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3)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高等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下,依据教指委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开设两个专业方向:一是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二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根据所选定的专业方向,结合目前工程领域推行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满足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立比较完备的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加强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的教学,满足“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对于经济、管理及法律课程,除开设少数几门与一般管理专业相同的经济、管理和法律课程外,大量的课程是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并带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的交叉科目,如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企业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法规、工程估价等。同时,注重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在工程技术方面,一是开设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二是开设测量实习,三是开设房屋构造、工程结构和建筑施工组织等课程设计;在管理科学方面,开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研究等课程设计;在工程造价方面,开设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分析计算等课程设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通过工程造价电算化和专业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工程计价和工程管理的科学先进手段;加之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总周数达42周。从而使学生基础知识全面,掌握工程投资、工程造价的计算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三、综 述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懂技术,会应用。通过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实验及实践,解决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懂管理,能管理。通过对基础管理理论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学习,在工程管理的实践中,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有序进行。
3.懂计量,能计价。通过工程构造、工程结构及工程造价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工程进行估价、结算及决算。
4.懂计算机,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与计价。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管理软件及计算机计价软件的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与计价方法。
总之,通过确立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现为适应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全过程管理工作,并具备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应解.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7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关键词 识图能力 软件建模 认识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17
The Course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IN Xupeng, JI Zhongk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36)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knowledg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map,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course content understanding,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ll GMT civil mode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students knowledge map and field knowledge of organic combine based on,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age recognition ability; software modeling; cognition practice
1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方式
1.1 建筑工程认识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在学习建筑制图(画法几何)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的基础上,在即将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其它专业知识时所进行的为期两周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识读工程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以及在教室里看图纸图集。
1.2 当前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时间短、安全问题突出、识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具体操作起来有诸多的不足:
(1)安全问题突出是认识实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每届120人的规模,实习之前往往认真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知识,但是学生数量过多,安全问题始终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企业不情愿接纳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的理由。
(2)联系施工现场是学生认识实习中指导教师面临的又一困难,虽然我院与诸多建筑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但是协议企业施工现场距离学校较远,学校附近施工现场较少,给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3)缺少现场指导教师也是建筑工程认识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指导老师数量少,120名学生只拥有5个指导教师,致使指导教师的压力较大;二是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更少,现在学校通过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对学生识图能力无考核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少,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实现途径
2.1 课程改革的实现途径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主要分三个内容:识读施工图纸、建模软件绘制土建模型及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各类建筑工程。各部分安排的情况如下:
(1)指导教师下达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任务书,并安排发放图纸,讲解实习的方案、目的、意义和任务,共2个学时;
(2)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并将图纸中工程概况信息、梁板柱、墙、过梁、圈梁、构造柱、基础、楼梯、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制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识读图纸,共10学时;
(3)采用GMT三维土建建模软件完成所识读图纸的土建建模部分,用先期培养的六名同学分别指导两个小组学生学习软件建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成果发送到指导老师信箱完成成果提交,共12个学时;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软件建模和图纸的识读,对之前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房屋建筑学知识加以深入理解,巩固已学专业知识,指导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为学生到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打下理论基础,共4个学时;
(5)指导教师安排现场认识实习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现场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讲解,采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安全教育内容和关注点,共2个学时;
(6)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选择现场时,要考虑住宅、工业厂房、教学楼、酒店、市政设施等,丰富教学内容,一般上午安排去现场、下午安排学生写实习日记并加以总结,共30学时。
2.2 课程改革的成效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安排内容较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始至终都很高;其次,通过将识图、软件建模、现场实习的有机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改革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是种挑战,但改革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回顾整个过程,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有几点可以借鉴:
(1)考核形式多样,学生收获很大。改革后学生要提交的资料除以往要求提交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外,还应提交识读施工图过程中识读的梁、板、柱、雨棚、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表,还要提交由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建立的项目三维模型。整个过程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每个阶段都要提交成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收获很大,实习过程很充实。
(2)基于GMT软件的BIM技术得到应用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以往学生在识读施工图过程中对二维图纸到三维实体的理解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GMT土建建模软件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学生在识图后根据图纸内容建模能加深对图纸的理解,看到自己建立的三维模型有很大的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将三维模型与在现场中看到的实体建筑相比较时,会有很大的收获,实践表明这是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GMT的BIM应用是建筑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需要。
(3)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采用全班同学一套图纸,识图和软件建模一套图纸,目的也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就这样一套图纸,在大二时作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在大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土建算量和钢筋算量,在大四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安装算量。另外,GMT土建建模软件是BIM土建算量软件的建模部分,教师在讲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上机部分时,可直接讲解套做法部分就可以,也为工程管理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3 课程改革的优化
3.1 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尽管这次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收获都比较大,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需要改进。在内容上,图纸既要有公共建筑、住宅,还要有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一套图纸(一个项目)的任务量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套不同用途的图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在形式上,如在提交软件建模成果过程中可以分两次提交,可以在第一次定时提交后,让学生在经过软件的学习,将自己最好的成果以指导教师为单位提交刻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软件。在建模软件的使用上,除采用现有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GMT外,还应该采用Revit、ARCHICAD等建模软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3.2 积极参加专业比赛,以赛促学
针对目前以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为代表主办,由软件企业联合高等学校承办的各类BIM应用比赛为契机,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学利改”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BIM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次改革以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为校内选拔依据,再由老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专业培训练习,学生在第一届识图建模大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学院不断加大学生团队建设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专业比赛,以“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学生团队的建设,以赛促学,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是我们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深切体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对指导教师的识图能力、钢筋平法、BIM软件操作及相关理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筋混凝土等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在软件操作、施工现场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用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鲜活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目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岗位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教学内容。
3.4 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做好校企合作
学生BIM团队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中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也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不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需要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团队,学生通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BIM应用技能比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BIM团队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为企业“量身打造”BIM专业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是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起点,是将传统教学模式、BIM技术及后续学习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容承前启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教学的课程改革,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以致用,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Abstrac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requirements of specifications. It is the basic basis for organizing teaching process, arranging teaching task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Tak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xia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mak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he "six module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u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ogram after three years' operation.
关键词: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六模块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six module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49-02
0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设置的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专业,作为典型的交叉边缘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1]。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主要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介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一种方法[2],其如何实现有待探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以下简称“该校”)为例,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基于六模块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运行效果。
1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准确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的业务目标培养要求,开设专业的主要课程,坚持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
1.2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坚持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合理调整课程结构,注意课程间的衔接,精简课程门数,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
1.3 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整合实验课内容,适当精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对实验内容较多的课程应单独设置实验课。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4 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和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统一的教学要求,构建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德智体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5 以差异化战略为指导[3],积极寻求并培养该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差别竞争力。目前我国许多独立学院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存在着培养目标同质的问题,即不同层次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缺乏特色,因此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拾遗补漏的作用,避免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的正面冲撞与同质竞争[4]。
2 人才培养方案的六模块结构设计
依据以上原则,确定了该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六模块知识结构,具体如下:
2.1 理论教学模块:理论教学目的是构建学生本科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其中所含的实践、实验、上机学时或独立设置的实验课计入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67%,该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方向主要为工程项目管理,并涵盖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课程,并将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不断剔旧补新,反映科技进展,突出工程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加强综合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的原则[4],将最新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并与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
2.2 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招投标实习、施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及集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等。此部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2%(超过了理工科类专业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不得少于30%的要求)。
2.3 个性发展模块:包括学生课外选修的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内容课程,即由学院统一安排的公共选修课。为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需求,专门设置了报考研究生课程模块等,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以及工程项目管理、运筹学等专业课程,以期落实“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该模块要求应至少修满6学分,其中报考研究生课程模块学分可替代部分人文社科学分(最多4学分)。
2.4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模块:包括各类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该模块要求至少修满4学分方可毕业,其考核与认定办法按《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执行。根据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特点和实际,设置的内容有数学建模、标书设计、CAD制图大赛、工程算量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课外读书,人文艺术活动,文体竞赛等文化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2.5 职业技能教育模块:包括专业必修的职业技能证书及专业选修的技能(从业资格)证书。专业必修的职业技能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多证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保证;推荐选修的技能证书学生可根据本人实际进行选择。该模块至少应修满3学分,其中必修项目应修1学分及以上,必修项目学分可代替选修项目学分。本专业的专业推荐必修的认证项目主要有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等专业证书,推荐选修的认证项目主要有广联达工程造价系列软件应用资质认证(简称GSAA)、CET-4/6合格成绩单、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等级考试2、3、4级、普通话等。
2.6 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军事训练(含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入学教育(含专业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日常教育(周末晚点名、班级活动)、创业教育、毕业教育等,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成才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关课程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其余由学工处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该模块总计15学分。
以上各模块学分分配如表1。
3 实施效果
该校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2013年招生规模113人。自2010年始实施基于六模块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运行了3年,从往届毕业生情况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好,累计有5人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精神强,取得专业技术技能证书的人数达100%,获得省、部级(或全国性)的各类竞赛奖9人次,部分学生顺利学生考取研究生(出国深造),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等院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就业生评价较好。从实施效果上来看,六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既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又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项喜章,付晓灵.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分析[J].化学高等教育,2002(2):26-29.
[2]董忠敏.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301,317.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工商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极为迅速,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
我国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富于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纵深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低。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协同式”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2.“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前期培养不分专业,在后期的培养中,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3.“模块式”模式。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4.“校企合作式”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
本文利用卢因的三阶段变革过程模型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解冻—变革—再解冻。
第一阶段:解冻。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现实,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并彻底打破与旧培养模式相关的结构、制度、行为等,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决裂。
第二阶段:变革。首先,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领导应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方向,变革的方向必须是全体教师认同的、能够凝聚人心的愿景。然后,由全体教师在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组织系统、规范系统以及物质设备系统四大类。成员是主持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全体教师;组织系统是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包括学校级、学院级和专业级的组织结构;规范系统包括限制或约束成员行为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是成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远景目标和职业道德等;物质设备系统主要指教学设施(如实验室、教具等)、行政工作设施(如会议室、办公用品、宣传工具等)和信息网络设施(校园网、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法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所在地的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认知等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内容包括树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全体教师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当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这种模式必须被“重新冻结”或固化,即需要利用必要的强化手段使其固定下来,保持变革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使教师有机会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强化,尽快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行为规范。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解冻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会给参与变革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损失,使他们反对变革。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熟悉并适应,而变革则带来不确定性,教师很难确切知道变革后将是什么情况,因而使他们感到不安全。而且培养模式的变革会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奖励和分配制度,教师个人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等。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第一阶段,虽然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认识到了变革势在必行,却忽视了帮助基层教师“解冻”受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影响,并使他们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变革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些教师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阻力。
2.变革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及模式的设计一般由学校、学院及专业的领导完成,高校的管理者只将基层教师视作变革的接受者,而很少考虑他们的意见。这导致变革的方向认同度较低,变革的执行力差,变革阻力较大。
3.再冻结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忽视了利用强化手段固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变革的稳定,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了,但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并没有随之变化。教师即使尝试和检验了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也没有获得奖励,而继续遵循原有的态度和行为也不会被惩罚,使得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有名无实。
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对策
为保证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成功,在变革的三个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1.解冻阶段。为了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愿意改变现状,实现“解冻”,学校的管理者应让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搜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的工作中,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变革问题,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变革的解冻阶段就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是下情上达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及时将有关变革的完整信息传达给基层教师,并将基层教师的立场反映给各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教师态度调查、各层管理者之间的讨论、非正式的提意见座谈会等,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抵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相关教师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减少变革的心理障碍,提高变革成功的信心。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中,组织气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支持性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变革的推进。构建有利于变革的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教师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在变革过程中,教师对自身工作决定权及参与变革决策的程度;(2)工作结构是指变革目标和变革方案的清晰程度,以及教师针对这些信息的获得和理解的程度;(3)体谅、温暖和支持是指各级管理者对教师的关心及同事间互相关心的程度。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对个体成员进行关注,对成员自身的工作给予较高自,提倡员工参与变革决策。
2.变革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时,应吸取相关教师的意见,顺应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规律。要让所有教师认识到,进行变革是形势的需要,变革方向的选择是科学的、合理的,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见。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相关教师参与,并保证教师不致因变革而遭受损失,能够分享因变革而带来的利益。培养模式变革的方案应从多角度、多侧面至少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进行评价、选择。
3.冻结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要及时修订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正面强化教师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稳定变革的成果。并且奖惩制度一定要公平执行,因为不公平感一旦产生,就会使教师失去对新培养模式的信任,从而产生不满的情绪,反映到教师的行为上则可能出现对变革的消极抵制。同时系统地搜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情报经常地提供给参与变革的所有教师,提高他们进行变革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孝胜.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5):42-44.
[2]唐时俊.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92-94.
[3]阎恺. 卢因三阶段理论在企业激励政策中的应用[J]. 中国氯碱,2010(6):40-42.
关键词:“双螺旋教学模式”;专业认知;课程教学;学科逻辑;成长评价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04-04
专业认知影响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专业课程学习又反过来影响专业认知,二者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双螺旋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而追求相互促进目标所提出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专业认知与课程教学问题
(一)专业认知问题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正确的专业认知是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的基础,进而影响其专业意识以及从业后的职业表现。一般意义上,影响专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既包括认知个体的特征,如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包括与职业相关的若干外在因素,还包括专业对个体的价值认知,由于专业认知的重要性,专业认知教育体系受到广泛的推崇,不同的学校采取了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教育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过程的专业认知,是累积和升华的结合,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特征非常明显,对于一部分专业而言,这些来自专家、同伴等方面的专业教育,缺乏连续性的知识累积,缺乏基于知识应用而获得的专业能力提升而形成的专业自信,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比如,尽管班导师团队工作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制度设计本身可能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恐有难以推广和持续之困。总体看来,专业认知水平取决于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的理解,它依赖于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专业教师教学过程的核心载体教程教学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二)课程教学对专业认知的影响及其问题。通过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如杜妍妍总结了《会展概论》在提高会展专业新生的专业认知度,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就业前景,树立从事会展业的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王志中等对《医学概论》在引导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等等。但是,大学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基础的,大多数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学科归属。这不利于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建立,对于复合型的专业更是如此。从学生的角度,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分散的,通过全部课程的学习,也难以整体把握课程体系的价值,无法整体理解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尤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无法满足管理工作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因为管理工作总是处在复杂系统之中,需要经过整合的知识进行系统思考。
二、“双螺旋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专业认知特点和课程学习逻辑特点的综合分析,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两大割裂:一是专业能力的割裂。二是课程知识的割裂。“双螺旋教学模式”是指,在课程知识教学中,以专业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确立一个解决专业问题的目标状态,进一步找寻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引导把已经学习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变量间关系,以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理解为立足点,启发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如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经过多次循环后,实现学生课程知识的不断累积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的辩论,促使学生重新评价自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现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不足,在综合性应用已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找到比以往有明显进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经过认知过程的反复,学生提升了对解决管理问题的专业认知。如图1。
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培养目标统率课程教学目标。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医药卫生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培养的基本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微观层次的行为研究与宏观层次的政策分析,以及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的相互影响机制。二是以面向专业问题开展课程教学。首先列出一个课程拟学习和探讨的专业问题清单,根据教学进度让学生开展专业问题讨论,进行讲评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引入卫生经济学理论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卫生服务供给为例,我们给出的问题是“如何治理过度医疗”,学生讨论后,我们的评价中用了一个词,叫做“正确的废话”。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治理目标,即想要达成的目标状态,运用委托理论、激励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分析过度医疗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机理,适时提出“供给诱导需求”理论。经过上述教学活动后,学生会重新评价自我的专业能力,会激发他们的深入探求的兴趣,逐步形成了他们的专业思维,然后组织学生建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鼓励他们创新性应用理论知识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创新性的管理办法和政策建议,进而完成课程学习成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成就感。
“双螺旋教学模式”与当代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评估思想是一致的,这种思想把客观化测试的目的从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发展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三、“双螺旋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效果评价
(一)教学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选择。选择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级《卫生经济学》课程进行课程教学创新实验。选择该专业的原因在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问题的突出性。自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后,至今已有500多所学校设置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上,这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形成的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需求相适应,但遭遇了就业率持续下降的尴尬,一项针对某985、211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内就业的比例下降至1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供需之间的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局面。有研究表明,是影响学生专业情感和专业认同的首要因素,进一步地影响了学生专业认知的主动性。
之所以选择该课程,一是因为卫生经济学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二是因为,该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医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2.实验方法。采用比较实验的方法,评价实验班级课程教学创新实验前后的专业认知变化。以《专业认知问卷调查表》为基础,从认知性、行为性、情感性三个维度测量专业认知水平,用“明显积极变化”、“有一些积极变化”、“说不清楚”、“没有什么变化”、“变得更加糟糕”来测量学生专业认知的变化水平。
为了检验课程教学对专业认知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课程学习调查问卷》进行对照实验,对照组为同期另一门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评价。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共15条目。用“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楚”、“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测度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教学创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实施了开放式评价环节。
3.数据及处理方法。发放《专业认知问卷调查表》(两份)、《课程学习调查问卷》(两份)各39份,其中男生18人,女生21人。发放问卷数共计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问卷结果均采用Likert5级尺度衡量。问卷回收后,数据的录入、分类、统计均由SPSSl7.0软件完成。
(二)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专业认知水平的比较。Y果显示,“双螺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如表1。
2.课程学习效果的比较。结果显示,“双螺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验,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如表2。
(三)开放式评价
1.80%以上的学生最初对脱离PPT的教学形式感到紧张,五周以后,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仍有一小部分同学难以适应。
2.90%以上的学生对最初的综合性教学感到紧张,主要是因为已学专业知识基本处于忘记状态,致使一部分学生带着五六本教材来上课。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这种教学巩固了基础知识,学会了综合运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理解了管理学理论的价值。但也使一小部分学生感到更加迷茫。
3.70%以上的同学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就业方向有了新的理解,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早一些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就好了。
4.60%以上的同学对课程充满兴趣,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其中,有同学说道,“静静地听着,跟着老师认真地想着,除了利用手机进行一些查询外,没有谁还会去玩手机。”
四、结论与思考
兴趣在本质上不是一时起兴就能获得或产生的情绪状态,而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存在方式,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就是将自身完全投身于其中,就是对该事物的持续关心和全神贯注,从而使自身体验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只有把课程融入学生成长的需要之中,把课程学习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实验表明,“双螺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与专业认知上,取得了较好的良性互动,既促进了课程学习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基于此,我们对专业认知与课程教学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专业认知的非线性特征
专业认知具有非线性特征,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其非线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专业定位的差异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上循着两大路径而成长起来,“分化说”是指这一专业从相关专业分化而来,大多数是在原有的行政管理或政治与公共管理分化后的结果,反映了学科分化的结果,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管理变革的期待。这些专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面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带有明显的行政或政治学色彩。“脱胎说”是指这一专业从相关专业(一般是非文史哲类)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复合型专业特点,针对特定的公共事业领域培养管理人才,有一定的行业内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2)专业技能的抽象性。不管管理学对管理的理解有多么大差异,管理专业技能对于没有实践工作基础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维中是只可意会的术语,如概念技能、创新能力等等。白鸽等对医学院校研究生的一项调查,将被调查者专业分为管理类和非管理类,两种专业属性的专业认同度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管理类专业相比,非管理类(流行病、环境卫生、营养卫生等专业)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在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实验操作。非管理类专业的成果产出更容易量化,这些都有助于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其他同门类专业而言,专业能力和专业学习成果更加难于可视化,相对于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如教育、医疗等具有的业务活动而言,同样如此。管理学科知识表现形式多为理论,内容松散,与实践间的紧密度很难把握,与职业需求相关度不直接,专业学习目标和价值不能预期,这也是管理学子在专业学习时倍感困惑之处。(3)专业性质的多样化。仅仅从我国对公共事业机构的分类模式就可以看出,公共事业涉及的领域涵盖范围广泛,而其中若干领域具有高度的技术特征,如医疗、教育、环境、科技、文化等,曾经有一些学者在谈到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的关系时指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建立在对业务流程最深刻的实质理解之上的。在这些高技术领域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求对某一领域的技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一部分纯粹事务性的公共事业又有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总体看来,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专业性质。
关键词:工学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已经全面扩大,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解决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用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开设,2012年开始面向全省正式招生。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该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精心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就如何进行专业定位、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与企业专家进行了共同研讨,以制定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工学结合”特色应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上,重视教学的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机地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能够培养企业所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2 “工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以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地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来进行专业定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长春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其体现方式是科学地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与此同时,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的专业定位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进行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和行业市场调研。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条轻轨线路,自2002年10月30日开通以来,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仍然急需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非常之大。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地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并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我院完全针对长春市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专业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培养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人才入手,主动的寻求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合作途径,共同商讨专业的科学定位。同时,实时关注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合理地调整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长春市特色的专业特点。
2.2 注重岗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我院始终坚持着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基准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来进行,这样可以达到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定位相结合的目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首先,邀请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运营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其一线的技术人员与在校教师,领导共同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其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的规范。在开发的流程上,大概可以分为4个流程。(1)专业的定位及分析。小组人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关的岗位进行定位,所谓定位,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具体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确认。一般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本包括行车岗位和客运岗位两大岗位体系。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客运岗位主要包括车站值班员,售票员等。(2)职业能力分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就业的岗位都是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岗位,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工程领域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知识;具备安全有效运营管理能力;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践综合分析能。(3)具体课程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增加,所以课程的设置并非是固定的,一定要切合实际地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设置.一方面,要以市场的调研作为基础,加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要实时观察企业的动态,并聘请企业核心员工作为外聘教师,参加专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依据该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将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相应的课程,形成以学生工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2.3 校与企深度合作,推动“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需要对连锁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在明确连锁企业岗位群以及其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每个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将相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后形成工作领域,再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最终形成学习领域课程。
(一)连锁企业调研与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典型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连锁企业由连锁总部、连锁门店、配送中心三部分构成,连锁企业总部负责经营管理与决策,为连锁门店提供智力支持;连锁门店负责商品销售;配送中心负责商品配送。连锁门店的典型工作岗位包括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配送中心的典型工作岗位是物流员。连锁门店和配送中心的管理岗位,以及连锁总部的工作岗位,均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首次就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承担其职责,因而不纳入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之中。
(二)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与行动领域划分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行动领域划分。
(三)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料开发
学习领域课程是指通过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的转换可以是一对一转换,也可以是多对一转换。通过转换,获得6个学习领域课程:连锁企业商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连锁企业商品防损;连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此外,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根据学习领域所对应的工作情境,创设学习情境,编写教学引导文。
(四)拓展学习领域的开发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培养的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虽然学生首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是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物流员等基层岗位,但随着其工作经验的增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承担主管、部门经理、店长、督导等管理职责,或进入连锁总部工作,参与连锁体系的组建和完善,因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在开发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之后,还需设计拓展学习领域,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拓展学习领域包括连锁企业成本控制、连锁企业门店开发、连锁企业网络营销和连锁企业体系构建。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进程安排。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因此,连第五、六学期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予以保障。
(一)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超市和与连锁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超市应按连锁企业样板门店的要求建设,所有营运岗位均应由学生承担,进行真实商品经营。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顶岗实习,其建设原则是相对稳定、产学结合、依托产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方案,其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计划、实施与评价)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方面。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也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针对每个学习情境,教师均应设计出相应的引导文,通过准备资讯、制订计划、选择决策、实施方案、检查、评估6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性工作。
(三)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均以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因此必须建立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三者整合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四)双师型教学团队
关键词:酒店管理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28-03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2年7月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学院将酒店管理专业改为两年制试点专业。2006年4月该专业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同年12月该专业又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专业立足于服务地方酒店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服务管理渐进”是指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遵循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所谓“全程工学交替”是指从入学到就业,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顶岗交替进行。第一、第二学期的周末和寒假分期分批集中安排学生到各种类型的酒店及餐饮企业顶岗,第三学期集中安排一个月的顶岗,第四学期和寒假期间集中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经过三年的改革与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酒店最密集的地区,酒店业已成为广东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珠三角丰富的酒店资源以及对专业人才迫切的需求,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我们对广州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与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饭店基层督导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和部门经理属于饭店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饭店高层管理人员。在对目前酒店员工队伍中最需充实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调查中,4/5的酒店选择了基层管理人员(主管、领班);近一半的酒店选择了中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在对旅游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的工作实践锻炼才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调查中发现:基层管理人员需要2~3年,中层管理人员需要4~5年,高层管理人员需要10年以上。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确定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现代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高星级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会展等部门服务与督导等专业能力,能进行服务流程设计、服务标准制定、酒店市场开发与产品推广,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基层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如表1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本专业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与企业合作对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归纳职业行动领域,再转化配置学习领域,课程排序遵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如表2所示。
2.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基础课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是高技能从业者,又是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专业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程;反映全球共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交流、信息和计算机基本能力,服务后续专业的职业发展素质课程;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第二课堂。如表3所示。
三、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整体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了满足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安排学生在各岗位顶岗实践,以解决目前高职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岗位单一、轮岗困难、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的问题。学院从合作酒店引进1名餐饮职业经理人担任中西餐厅实训室建设的负责人,全面负责餐厅的设计、设备采购、装修、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结合课程“前厅与客房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建设,改造现有青年旅馆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在青年旅馆各岗位顶岗;结合课程“餐饮服务”、“酒店餐饮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的建设,新建经营性的颂雅园餐厅(含中餐、西餐、酒吧),安排学生在餐厅各岗位顶岗,学生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核算、市场推广、对客服务等。在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吧服务、茶艺服务等方面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水平。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制定了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使校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逐步规范化。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企业育人功能。根据“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科学有效地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并积极引导实训基地强化育人功能,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如在选择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的因素:第一,实训基地的地理位置与便利性;第二,实训基地的类型、档次与规模;第三,实训基地的客源构成与经营管理水平;第四,实训基地对实习生的管理与教育水平。本专业选择了本地区1家白金五星级酒店(商务型)、1家国际品牌饭店集团下属的豪华酒店(商务型)、3家本土单体五星级酒店(休闲度假会议型)、2家4星级酒店、2家品牌餐饮连锁企业,满足了两个班80名学生学习“酒店顶岗实习”课程的需要。不同经营方式的酒店可以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比较、体会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接触不同的酒店业务标准。两年的学习可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业工作经验达到800小时以上,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时能获得三家以上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工作证明。
四、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注重教学团队建设,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院校深造和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之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注重教育理论的培训、专业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培养则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酒店业特点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计16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校外兼职教师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入学专业教育、编制课程标准、服务技能课程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开发酒店管理专题系列讲座、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培训能力。
五、以优质课程建设为基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本专业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建设了四门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课程。这四门课程是“餐饮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其中前两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后两门为中级调酒师、中级茶艺师考证课程。四门课程均与企业密切合作建有相应的网络课程平台,餐饮管理课程为2008国家级精品课程,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为2008省级精品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为2008院级精品课程。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主编并出版了《酒店餐饮管理实务》、《餐饮服务实训教程》、《前厅服务实训教程》、《茶艺服务实训教程》、《酒水调制与酒吧服务实训教程》等教材,形成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撑了该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六、以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为途径,保障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
项目建设期间,专业根据酒店业的经营规律,旺入淡出,积极改革并创新教学组织与管理,特别是顶岗实习,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提升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通过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为了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高职教育形势的变化,本专业于2007年适时调整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结构队伍,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更有利于本专业教学的开展,其成员涵盖了酒店、餐饮企业、旅游局、酒店协会等各类单位共10余人,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与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型会展活动和学生就业等,从而形成了专业与行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及交流、合作关系。
2.通过“双向选择”招聘会,解决“学生―基地”对接问题。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必须使学生建立起对企业教学功能的认知理念。企业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学生进入其内部岗位的实习,不同企业各有自己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希望把他们的意愿体现在人员选用的合作上;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对实习基地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所以本专业每年的广交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我们都会以召开“双向选择”招聘会的形式,通过满足双方诉求的“双向选择”的基地进入模式,解决实习生与基地的对接。
3.通过“三方协议”的签定,规定“学校―企业―学生”的角色职责。招聘会结束后,我们会与企业、学生三方签定协议,规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职责与义务。企业要遵循“校―企―学”三方协议的条款,对实习生履行管理职责,配合学校的管理;学生一方面要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牢记学生的身份,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认真学习,接受“校、企”双重管理。
4.通过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逐步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本专业与合作酒店联合制定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设计各个实习阶段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目标。该课程分三阶段实施,具体如表4所示。在实习期间,学生利用企业的环境、企业的师资使职业技能得以提升,在服务中学习服务、学会服务,在接受企业管理中学习管理、领悟管理。酒店顶岗实习课程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实习成效考核和过程评价。实习成效主要考核在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习成果,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工作态度、职业规范、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以及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等方面,主要采用观察、专业谈话与汇报等方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形成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成果,获得2009年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七届市级教学成果高职类一等奖(穗教高教〔2009〕13号);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2008年广州市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穗教科〔2008〕22号)。近六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达80%,就业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良好。每到广交会召开前期或年底,广州地区许多高星级酒店主动到校招聘实习生或毕业生,毕业生常常供不应求,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彩屏.校外基地教学化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9(1):37-38
2.侯明贤.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实习基地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4):197-109
3.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4.马树超,郭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重要作用;问题与策略;探讨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一直是以培养工程项目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面前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形式,要求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个标准套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上,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调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就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根据职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授课时,注意加大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比重,为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和会计与财务人才创造优厚条件,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教学,同时与社会各界一起为学生创造进行工程管理实践的平台,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已达到提高毕业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一)认识会计与财务课程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会计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管理学和会计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规模与优势,其综合性内容涵盖多个金融学和专业学分制,例如,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财政法律法规等。综上所述,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对理论要求和实践体验要求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相当的重视程度要,不仅要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才能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达到活学活用、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认识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将纯工程课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进行科学编排和融合。该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主要是培养兼具工程理论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多重人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具备进行国外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能力。工程管理系的核心专业是工程管理课程,同时进行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将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中。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设置对于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十字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首先,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例如筹集、运用、回收以及分配等内容。这些环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资金运作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自己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既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欠缺一定的实操演练。针对这种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如果想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其次,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分支比较庞杂,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将会无法达到理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所想和所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授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起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再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众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主要是因为,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经济理论和财经知识。因此,针对以上结合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充分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必要进一步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不适合工程管理发展的部分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以便提高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作用。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时不仅要注重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求校方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实操能力的锻炼,以便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职业机遇和风险而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为了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工作和市场发展环境,首先需要学生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一定的职业认证资格力度,同时也要学会用所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方法,优化整个仙姑工程的运营状况,解决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整个项目的实行能力,帮助所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重点有所调整,进行科学的课程编排。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的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减轻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长远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以便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程编排方面做出更加喝了、科学的部署。考虑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种涵盖,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融入的社会实践当中来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帮助阩实现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课程内容的升华和反思。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动手能力的提升,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以达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有必要再次明确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授课特点,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案例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在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在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结合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善。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个方面,结合社会企业支持来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下一阶段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力.基于执业能力分析的工程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3,04(08):119-121.
[2]张淑萍.用“情景教学法”突破会计入门之难[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03),17(05):122-123.
[3]陈琳.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04):51-54.
关键词:工程管理;实验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87-02
工程管理是围绕工程活动过程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其研究和解决的是工程技术活动所涉及的管理规律和问题,该专业合并了原建筑经济、国际工程招投标、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造价管理等多个专业,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管理类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应用性特征,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的时代特点,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平台,加强专业实验教学与管理。
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应具备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硬件和软件,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设计以实践学习为中心的实验课程和项目,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工程方面的优化及管理,拓展相关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并能够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 许多课程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完成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四大平台课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主干课程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其中技术类课程,如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可以利用工科实验室,但经济理类课程需要自设实验室,主要有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经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如工程估价课要借助造价软件,特别是课程设计需要利用造价软件模拟。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实验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的要求
精益建造的概念由Lauris Koskela于1993年首次提出:精益建造是指在建设项目交付过程中以价值流为中心,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浪费最小化的建筑生产管理模式。精益建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追求精益思想,保障生产资源的高效转化和价值流的顺利流动,使得高质量的产品与高水平的生产力同时产生[1]。精益建造对专业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多对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加以训练,才能适应精益建造的模式。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可以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困难问题
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有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但是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在一两个月内通过实习,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过程有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而只能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表面的一些现象,很难深入到管理中更为复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同时,由于学生安全问题,实习地点的联系一直是实习教学的难点,如果能够将工地现场的实习放在实验室中完成,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建立工程技术集成展示实验室对实习教学将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四)企业人才的需求
郑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每届学生就业去向多为建筑工程局,就业岗位多为造价和施工管理。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工程类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扎实的建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读图识图,用造价软件进行施工图预算,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施工平面布置,绘制施工进度图及其他工程管理实务,同时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实验情景实训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验的特点
工程管理专业依托于土木工程和管理学,工程管理实验既有体现工程技术的工科实验,也有体现管理理论应用的实验,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实验可以借助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来完成,而管理理论应用则要在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实验室中完成。
随着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其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完成,工程管理实验室主要利用模拟教学系统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实际的运作过程,通过对建设系统的模拟与仿真实验,使学生熟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的主要内容应是对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过程的仿真与模拟[2]。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路与内容
(一)实验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
实验中心将实验教学分为三大模块:技术类实验模块、管理类实验模块、综合类实验模块。技术类实验模块主要体现工程技术等工科实验,通过技术类实验的训练,学生会加深对技术课程的理解。技术类实验模块需要结构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及测量实验室等工科类实验室,可以借助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管理类实验模块主要体现对管理理论的应用。综合类实验则是在掌握技术类和管理类实验的单项训练后,进行对工程建设的情景模拟,学生充当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某一角色,进行综合训练,通过对单项知识的综合,达到对技术知识和管理理论的综合运用。三大模块实验可以和课程设计与实习等实践活动交叉实施。实验中心建设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中心基本框架图
(二)实验中心建设的内容
1.工程管理数字化实验室。工程管理数字化实验室在一些学校也叫做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是集教学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模拟实验室[3]。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在课后利用实验室平台和资源,进行自习复习、答疑、案例讨论;研究如何模拟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工程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验室环境内模拟建设项目管理活动。二是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研究如何利用实验室平台和资源,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探索如何进行专业课程的仿真教学活动。数字化实验室可以进行的实验如表1所示。
2.工程技术集成展示实验室。技术集成展示实验室主要配备建筑结构的各种主要构件实物及三维模型,如桩基等基础类构件模型、墙体等砌筑类构件模型、砼构件、钢筋下料模型等工程施工过程相关的构件模型。通过实物或模型可以集成展示某类结构,如基础工程、设备与管道工程、钢筋砼工程等。同时可以展示出结构节点与细部构造,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加深对工程构件及施工过程的了解,既安全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工程全部施工过程有个总体了解,弥补在一个实习地点不能全部展示施工过程和工程构件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工程技术集成展示实验室和施工模拟软件相结合展现出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解决专业实习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全面认知施工全过程的不足。
3.工程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工程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主要训练学生谈判、协调的能力,工程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模拟工程管理中的一些活动。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招标投标模拟、协同工作模拟(PIP应用)、企业经营与管理模拟等,培养学生对建设工程生命期管理的认识与能力。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招投标活动,学生可以分成三组,分别扮演招标方、投标方和评标委员会,实验室提供案例资料,结合电子招投标系统,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招标、投标和评标的过程,直至定标、签订合同[4-5]。工程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实验的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工程管理情景模拟实验室实验内容
工程管理实验中心使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沙盘、项目管理软件、招投标模拟系统、工程造价软件等硬件及软件实验设施,基本上覆盖了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教师的授课提供有利的途径和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贯通课程内容。工程材料、测量等实验可以借助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工程管理作为土木工程和管理学交叉的学科,可以授予工学学位。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有些在土木工程学院,有些在管理工程学院。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会有所不同,但就专业本身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对专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葛欣.基于精益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J].合
作经济与科技,2011,(18).
[2]黄华.工程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思路和方案[J].高
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
[3]张爱琳.工程管理信息化模拟实验研究中心的建设构想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
[4]解本政.工程造价专业招投标模拟实验室建设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1,(5).
工程管理是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复合性学科。其培养模式应该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该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能解读会计报表并掌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技能,理解报表所传递的相关信息等。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建立“决策有用观”的理念,具备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工程管理的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在兼顾会计理论的同时,更侧重于管理职能与工程项目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考虑该专业的个性化需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课程中枯燥的数字融入图像进行展示,使课堂教学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并和教学效果。
二、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要有效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准确定位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根据其专业培养目标、毕业后就业方向确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重心放在管理上,引导学生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会计成果,成为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其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能联系会计信息在工程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来理解报表直接传递和间接隐含的各种信息等。掌握会计信息分析方法与技能,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提高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意义,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育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后,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要求,站在他们是未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角度,突出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输入式”的传统授课方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工程管理有关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应积极探讨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对会计学知识的需求情况,设计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个体上完成了某一方向知识的扩展,还达到了学习内容扩展多样化的目标。可有效克服授课学时相对不足的障碍。总之,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训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图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使用,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合适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载体,一本好的教材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对会计学教材的选用,应反复甄别和筛选。在条件成熟时,最好能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组织师资力量,编写高质量的并能够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的配套教材。在编写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教材时可以将其分为基础和专题两大部分,在专题部分增加专业背景资料及讨论模块,注重会计理论与工程管理实务的紧密结合。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需要,适当精简枯燥的理论和繁杂的实务。应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工程管理专业服务的目的,全书要贯穿“决策有用观”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管理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0引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产管理水平也不断的上升,对建筑业等工程管理要求逐渐加强。拥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是当前建筑企业在建筑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对于建筑的工程质量最佳保障,直接影响着工程活动的开展[1]。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高低则由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模式所决定,所以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如何,所培育出的工程管理人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这一点是我们当下应该深入进行研究的问题,只有使高校教育进行有效的优化,才可以培育出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1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暴露的问题
国外相关学者在进行对中国的教学调研时曾经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受到人才的制约,从而难以有效的推行产业升级计划。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判断,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主要使用书本型、理论性以及教师单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很难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培育出的高校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应当改变当前以课堂、教材、教师等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当面向社会需求以及日后的工作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走上一条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道路上。笔者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进行调查,总结了如下几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水平差异明显,许多院校需要对专业进行提升
目前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而这项学科是一项涵盖较广、跨度较大的学科体系,有着理论紧密连接着实践,并且呈现出文理交融等特性的综合性学科。此外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存在差异,各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开设院系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水平也有很大不同[2]。当前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专业有六成的学校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社会突然对此专业需求扩大,导致许多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直接开设这项专业,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述院校在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后并没有跟上相关的配套设施,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到全面的知识技能。
1.2缺乏实践教学
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调查可以看出,多数高校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学生缺乏对这项专业的了解,并且对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认识概念,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学生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切身了解,影响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的能力培养。
1.3缺乏对学科定位的准确认识
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还有这一定的分歧,不确定这项专业应当是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还是应当以管理技术作为中心进行教学。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将不同的方向的专业捆绑到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导致了不同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放在了不同学院中,。如有些学校将工程管理放到管理学院。有的则放到建筑工程学院。这种学科定位上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专业课重视也不同,所以最终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与知识架构也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对于日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2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2.1突出重点课程,合理进行专业课设置
各个高校之间工程管理的归属存在差异,有效高校将其划入管理学科、有的是工科;此外还有着房地产方向、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如何划分以及哪种培养方向,都应当让学生明白核心课程是哪些,这样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的知道学习重点[3]。此外不仅要指明重点课程,还需要强化重点课程所配套的实践。当前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到了社会工作后,空有书本知识而不能施展,还需要从头进行实践学习,面对这种状况就要有针对的去解决,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实践。
2.2高校明确培养目标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专业牵涉到建筑施工领域的许多环节,所以在进行专业的设置上,许多高校以为求大求全,但是在实际的培养方向上,却没有清晰的目标,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工程管理教学中,要明确和清晰培养目标,在不同专业上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其他专业,只有搞懂了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在进行其他方向上的学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3强调对学生专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社会中许多建设单位反映,当前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与之配套的职业素养却较低。进入工作单位后,在实际的工程管理时间中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在一些人为因素上对建设工程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这当前高校教育中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所以这一点也应当应用到高校教学的优化中去。
2.4对教师队伍进行机构上的优化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大建设的时期,迫切的需要实践性人才。而在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工程管理教学理论知识储备上较为雄厚,但是在实践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在面对工程管理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解决方案缺乏操作性、过于理想化等现象[4]。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认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进行师资力量建设时,应当注意多使用实践性人才进行工程实践类的教学。工程管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较强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发展中应当注意理论知识需要搭配着实际的工程管理实践进行,也就是说高校应当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时间培训,使教师对实际的工程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学生能够从学校也学习到工程管理的实践知识。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1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暴露的问题
国外相关学者在进行对中国的教学调研时曾经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受到人才的制约,从而难以有效的推行产业升级计划。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判断,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主要使用书本型、理论性以及教师单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很难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培育出的高校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应当改变当前以课堂、教材、教师等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当面向社会需求以及日后的工作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走上一条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道路上。笔者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进行调查,总结了如下几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学水平差异明显,许多院校需要对专业进行提升
目前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而这项学科是一项涵盖较广、跨度较大的学科体系,有着理论紧密连接着实践,并且呈现出文理交融等特性的综合性学科。此外由于各个高校的背景存在差异,各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开设院系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水平也有很大不同[2]。当前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专业有六成的学校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社会突然对此专业需求扩大,导致许多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直接开设这项专业,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述院校在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后并没有跟上相关的配套设施,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到全面的知识技能。
1.2缺乏实践教学
通过对当前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调查可以看出,多数高校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学生缺乏对这项专业的了解,并且对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认识概念,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学生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中问题的切身了解,影响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的能力培养。
1.3缺乏对学科定位的准确认识
工程管理这项专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还有这一定的分歧,不确定这项专业应当是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还是应当以管理技术作为中心进行教学。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将不同的方向的专业捆绑到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导致了不同院校将工程管理专业放在了不同学院中,。如有些学校将工程管理放到管理学院。有的则放到建筑工程学院。这种学科定位上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同学生对于不同专业课重视也不同,所以最终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与知识架构也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对于日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2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2.1突出重点课程,合理进行专业课设置
各个高校之间工程管理的归属存在差异,有效高校将其划入管理学科、有的是工科;此外还有着房地产方向、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如何划分以及哪种培养方向,都应当让学生明白核心课程是哪些,这样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的知道学习重点[3]。此外不仅要指明重点课程,还需要强化重点课程所配套的实践。当前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缺乏实践,到了社会工作后,空有书本知识而不能施展,还需要从头进行实践学习,面对这种状况就要有针对的去解决,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实践。
2.2高校明确培养目标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专业牵涉到建筑施工领域的许多环节,所以在进行专业的设置上,许多高校以为求大求全,但是在实际的培养方向上,却没有清晰的目标,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工程管理教学中,要明确和清晰培养目标,在不同专业上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其他专业,只有搞懂了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在进行其他方向上的学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3强调对学生专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社会中许多建设单位反映,当前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与之配套的职业素养却较低。进入工作单位后,在实际的工程管理时间中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在一些人为因素上对建设工程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说明这当前高校教育中过分的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所以这一点也应当应用到高校教学的优化中去。
2.4对教师队伍进行机构上的优化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大建设的时期,迫切的需要实践性人才。而在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工程管理教学理论知识储备上较为雄厚,但是在实践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在面对工程管理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解决方案缺乏操作性、过于理想化等现象[4]。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认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高校在进行师资力量建设时,应当注意多使用实践性人才进行工程实践类的教学。工程管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较强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发展中应当注意理论知识需要搭配着实际的工程管理实践进行,也就是说高校应当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时间培训,使教师对实际的工程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学生能够从学校也学习到工程管理的实践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国家在应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以及高效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将实践项目与专业知识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全方位的让学生认识到应用管理专业的特点,并且有效的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保证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质量上的提升。与此同时,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发展中也需要依托工程管理的行业与社会支持,我们国家的高校应当在办学中通过突出自身优势的办法,形成专业特色。并在进行理论教学的环节中,不断的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时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课题研究组.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9.
[2]谢丹凤,郭树荣,李素蕾.基于递进式思想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教学特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