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篇1

 

本文所说的“成本”,指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不限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所谓成本化解,指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提出。 

 

(一)实践角度 

不难想象,在原始条件下,人们无论怎么勤奋地劳动,其结果最多只能获得简单的生存资料,不可能达到现代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说,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其间存在着巨额经济成本。那么,这一巨额经济成本是怎样化解的?或许有人说,人是高级动物,不仅有体力能劳动,而且还有智慧可以发展科技,人类正是依靠科技不断进步才达到现代的生活水平。的确,科技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因而可以化解经济成本。但是,原始人终日赤身****分散劳动,有什么条件和时间研究科技?此外,科技成果并不直接就是生活资料,原始人何来研究科技的动力?须知,人们从终日赤身****分散劳作到有科学研究,其间同样存在着巨额经济成本,那么这巨额成本又是怎样化解的?——于是,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换了形式。 

 

(二)理论角度   

大家知道,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经济理论,研究了劳动生产力的改进问题。这实际上就是生产成本化解问题。事隔161年(1776—1937),科斯在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发现了交易成本。显然,交易成本是与生产成本不同的另一种经济成本。就此,我们提问:第一,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是事隔161年才相继提出并加以研究的,可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的问题不易,那么,这两种成本是否穷尽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成本?第二,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抑或还有其他成本,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可能发现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三)比较角度 

科学史表明,仅凭人的感官不足以认识事物,理性计算才能发现更深刻的规律。物理学就有一个能量过程的计算问题,物理学家运用于探索原子系统,发现了一系列出乎经典物理学意料的全新过程和规律,创立了量子力学。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核算亦即成本化解过程的研究,相当于物理学的能量过程计算。因此,笔者预言,通过成本化解过程的研究,有望获得与量子力学相媲美的经济学成果。 

 

二、问题视野中的成本分类 

 

经验证明,提问方式决定着对事物的分类方式。本节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问题为主线,找出可能解释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化解过程所需要的成本分类。 

 

(一)生产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康芒斯的划分,所谓“生产”,仅指人对自然的活动,亦即人们为谋得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物质变换活动;由此,所谓“生产成本”,仅指人们为谋得物质生活资料进行物质变换而投入的劳动。此外,本文的目的是再现以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由此探索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必须也只能从原始人开始。显然,对原始人来说,“进行物质变换而投入的劳动”,只能是赤身****而进行的分散劳动,没有分工没有交易,当然更没有物质资本。这就是说,对原始人来说,他们的经济活动只有生产活动,生产成本只是赤身****而进行的分散劳动。 

如前所述,原始人这种赤身****的分散劳动,最多只能谋得最简单的生存资料,不可能达到现代人的生活水平。那么,后来人类的生活水平是如何获得提高的呢?对此,亚当·斯密做了开创性探索,其名著《国富论》开篇就写道:“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接着,他用大量的事例证明了上述论点,并且在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分工其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关于后者,他写道:“这种由于劳动分工而使同一数量的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得到巨大的增长,是由于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劳动分工,使每一个人的业务降为某种简单的操作并成为终生的唯一职业,必然使熟练程度获得提高,从而使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得到巨大增长。第二,劳动分工,减少了劳动者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因而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在同样多的劳动时间中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量。第三,劳动分工,使劳动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目标上,而不是分散在许多事物上,因而劳动者更有可能发现比较容易和比较迅捷地达到目的的方法,进而发明特定的劳动工具和机器;此外,劳动分工也包括一部分人从简单劳动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科学研究,而且科学研究本身也可因分工而获得快速发展;工具、机器的发明和科研的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力。诚然,斯密说的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但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另一面就是成本化解,因此,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可以视为第一个探索成本化解问题的理论。 

那么,分工化解生产成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是否有可能使人类从原始人的生活水平达到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呢?对此,可作粗略的逻辑演算。

第一步,假设整个社会只有两个人,遵循上述斯密所揭示的规律,如果他们不分工,那么其产出各是1,社会总产出就是l+l=2;如果进行分工,劳动效率可获提高,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不止是2,而是大于2,即有

1+1>2

第二步,对上述计算进行逻辑推论。如果整个社会有3个人且组成分工生产系统,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不止是3,也不止是>3[既然1+1>2而不是1+l=2,那么(1+1>2)+1也就不能是一(>3)],而是>>3(可读为“远大于3”),即有

1+l+1>>3

于是,如果整个社会有m(m是任意自然数)个人且组成分工生产系统,那么,社会总产出就

因为上式中的m可以是任意自然数,因此上式表明:只要社会总人数m足够大且分工的层次可任意深化,那么,分工就可化解任意大的生产成本。诚然,分工层次不可能任意深化。但是,现实是直到今天最发达国家社会分工的深化过程仍未终止。由此证明:劳动分工可能化解巨额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

(二)交易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前面,我们从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证明劳动分工可能化解巨额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只是逻辑上的,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简单。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交易成本。后来的学者通过重温康芒斯关于“交易”概念一般化的论述,从而将“交易成本”的概念也一般化了。于是,经济活动就分成两个领域即“生产”和“交易”,而经济活动的普遍成本也分为两大类即“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因分工化解生产成本而生成,这是容易理解的。分工的特征和结果,可用一个字来概括:专(产品专门、资产专用、劳动者专业)。词典解释,“专”,指“集中在一件事上的”。人的活动“集中在一件事上”,就能熟能生巧,增强从事这件事的能力。因此,“专”就是“偏”、“强”,它的“强”是以“偏”(即以放弃“完整”和“独立”)为条件的。产品专门(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消费,资产专用(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使用,劳动者专业(到一定程度)便不能独立劳动。这就是说,分工必须以分工之间的协作配合为条件,否则分工不仅无利而且有害。然而,分工之间的协作配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一种“专”必须与特定的另一(或几)“专”相匹配,而不能随意“拉郎配”,因此要完成特定的“专”与“专”之间的匹配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那么,交易成本的量及其变化趋势怎样?显然,分工就是行业分隔。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此,容易想到,劳动者越多分工越深化,“行”与“行”之间的“山”就越多越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层山叠岭望而生畏。这就是说,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行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行业之间的协作配合越来越难,因而需要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且其增大的趋势近乎无止境。本文第一节已经证明,分工可能化解生产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其化解生产成本的潜力越来越大,而且其增大的趋势近乎无止境。通过本节的讨论,我们又获得如下认识:分工所需要的交易将生成交易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其生成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而且其增大的趋势同样无止境。这正是“没有免费午餐”,人类从分工可能化解的生产成本,又被协作可能生成的交易成本所抵销。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分工是经济,爱你不容易!于是,又有如下结论:即使能够证明劳动分工可以化解生产成本,但仍不足以使人从原始生活水平达到现代生活水平。

那么,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在分工降低生产成本而协作增大交易成本的两难选择中,人类发明了交易组织。词典解释,“组织”是“按照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分工的特征在于“分”,而交易组织的特征则在于“合”。第一,交易组织是交易活动的中介,各成员可通过这一中介和获取分工、交易的信息,从而促成交易;第二,交易组织可压缩交易次数,交易有可能是同类多次,而有了交易组织则同类多次交易可一次进行;第三,交易组织可通过总结交流交易经验,发明简便高效的交易技术,制定交易规则,防范和制止交易欺诈,仲裁交易纠纷,监督交易的实施;第四,有了交易组织,交易本身还可继续分工,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交易效率。如此等等,这一切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交易成本。

(三)管理成本及其化解途径

管理成本指建立组织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它是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区别的第三种相对独立的成本。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管理成本的内容,即管理成本是建立组织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二是管理成本的性质,即管理成本是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区别的第三种相对独立的成本。前一要点大约无异议,无须多作解释;后一要点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已有理论相悖,需要多说几句。 毋庸置疑,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交易成本概念并将其一般化,拓展了经济学的视野,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其意义是深远的。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学者们将“交易”与“生产”并列对应,将“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并列对应,有意无意给人以如下信息:交易与生产一样都是原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一样都是原生的经济成本。这是值得商榷的。从本文前面的分析可知,只有生产活动才是原生的经济活动,而交易则是生产因分工而派生的(有了分工才需要也才有交易);因此,只有生产成本才是原生的经济成本,而交易成本则是生产成本的转化或替代。其二,学者们认为,交易成本是“利用制度的成本”,“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这给人以如下印象:交易成本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这是不正确的。首先,人们建立组织,其目的在于化解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先在性是组织建立的逻辑前提,因此,就不能说交易成本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或者说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其次,一般的,组织绩效即被组织化解的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也即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所花费的成本,是两个不相等的量,如果用同一个名词“交易成本”来称呼两个一般不相等的量,必定导致概念混淆,以致对组织过程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无法进行。再者,学者们否定或忽视管理成本的独立地位,其理由可能是:管理成本归根结底是交易成本(因此没有必要确立独立的管理成本)。但是,这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交易成本归根结底也是生产成本,于是,按照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的交易成本,这样交易成本的理论也就成为多余的了。由此可见,否定管理成本相对独立的地位是行不通的。必须强调,认识到“交易成本是生产成本的转化”和“交易成本不是建立和维持组织过程的成本”是重要的,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化解系列,揭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化解的完整过程和规律。

那么,管理成本的根源何在?任何组织的建立和维持运行都需要管理成本,即使将来实现社会大同,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因生产不足而导致的利益矛盾,这种成本依然存在,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成本将十分微小。然而,在现阶段管理成本绝对不可忽略。其原因可概括为三大疑难。其一,一致同意疑难。组织建立和健康运转的关键,是集中组织成员的偏好,确立组织一致同意的目标。然而,在分工协作必须通过交易(利益交换)才能实施的社会发展阶段,确立组织一致同意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组织强制(一部分人强制另一部分人)就不可避免,而组织强制需要大量的成本。其二,搭便车疑难。大家知道,组织运行需要管理制度,这在组织目标不能一致同意,需要采用强制手段实施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当然,如果组织全员自觉参与制度生产,制度生产成本尽管仍然需要,但可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如果全员参与,那么收集制度生产所需要的信息就变得很容易)。但是,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发现,人们为了规避公共品生产中的个人成本,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这就使得制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三,监督疑难。对组织成员实施监督,是落实组织制度实现组织目标从而维持组织运行必不可少的举措。然而,监督的困难在于:监督者也需要监督;于是,可能产生监督系列无限倒退的逻辑困境——这就是监督疑难。监督疑难将使潜在的管理成本大得无法计量。

那么,管理成本能化解吗?如果能化解,其化解的途径又是什么?回答是肯定的,其化解的途径就是以各种文化(市场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知识的结晶,因而是组织目标不能一致同意情况下的组织目标孵化器和组织制度生产指示器。意识形态的建立,就如在组织中建立了一个磁场,从而使组织监督和控制变得容易。此外,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连续性和积累性,且具有利益外溢性(意识形态的效益不仅惠及意识形态的创立者)和成本内部化(意识形态的成本却仅由意识形态创立者承担)的特征。正因为此,意识形态成为化解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

(四)意识形态成本

然而,意识形态的建立同样要花费成本。首先,意识形态的创造需要花费劳动;其次,经济利益集团化使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替代过程充斥着矛盾和斗争,甚至需要通过残酷战争和政权更替才能实现;最后,意识形态对组织成员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在成员自觉基础上,因而效率较低。这一切都可能成为意识形态成本的生成根源。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有四种成本;且本文下面的讨论将证明,仅就成本化解的单一过程(不涉及过程的循环)来说,意识形态成本是最后一类相对独立的成本。因此,我们有结论:在“成本化解”的问题层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有且仅有四种,即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确立上述四种成本相对独立的地位是重要的,由此前进,我们将会看到完整甚至是构造美妙的成本化解系统。

三、机器在成本化解中的特殊作用、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竞争

完整甚至是构造美妙的成本化解系统,由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及其竞争所构成。在汉语中,“组织”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其中的“集体”,可以指人的集体也可以指物的集体(例如机体中的器官)。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也可视为一种组织,机器也可视为一种组织,因为他(它)们都是以物为元素组成的集体。这样,上面所说的“组织生态”中的“组织”,就有两类三种:以人为元素的集体,我们称之为狭义的组织(下称“人类组织”);加上以物为元素的集体即人和机器,我们称之为广义的组织。

(一)机器在成本化解中的特殊作用

要说清成本化解循环链和组织生态及其竞争,必须先讨论机器及其在成本化解中的作用。机器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它可替代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已经是人们的常识,用不着多说。本文要增加的新内容是:机器不仅可物化人类劳动,而且还可物化人类组织(物化企业,物化市场,甚至物化分工协作的整个社会);机器物化人类组织,对成本化解具有特殊的即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机器可物化人类组织,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为说明劳动分工可提高效率,曾经列举了许多分工协作组织,例如,制针业的分工协作组织、打制钉子的分工协作组织。但是,后来这些分工协作组织都被一台相应的机器(制针机和制钉机)所取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416-417页也曾谈到“一台信封制造机”取代“信封手工工场”的情况。显然,如果没有制针业分工协作组织和打制钉子的分工协作组织,就没有后来的相应机器;如果没有“信封手工工场”,就没有后来的“信封制造机”。这就是说,后来的制针机、制钉机是对前在的制针和制钉分工协作组织的物化;后来的“信封制造机”是对前在的“信封手工工场”的物化。历史走到今天,机器不仅可物化简单的分工协作组织,甚至可以物化复杂的局部市场(如电子商务),物化庞大复杂的分工协作的世界社会(互联网)。可见,机器可以物化人类组织,这是一个日益明显和正在快速推进的事实。

机器物化人类组织,在成本化解问题上会带来什么结果?回答:机器物化组织,保存着组织分工协作对生产成本的节约,但并不继承分工协作所引起的交易成本(例如制针机各部件的配合协作并不需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机器保存着人类分工协作的成果(分工协作产生的效率),而消解分工协作所生成的交易成本。诚然,制造机器也需要成本,但那已经是地地道道的生产成本——于是,成本化解的单一过程有了终端。由此,我们将看到成本从有到无这样一个奇妙的成本化解过程。

(二)成本化解循环链

奇妙的成本化解过程,就是成本化解循环链。

首先,从静态看,成本化解过程是一条链:生产成本一(分工协作化解部分生产成本但生成)交易成本一(交易组织化解部分交易成本但生成)管理成本一(意识形态化解部分管理成本但生成)意识形态成本_÷(机器化解上游过程中所有成本但生成)新的生产成本。诚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化解”的成本量与“生成”的成本量相比,逻辑上有三种可能,即有: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化解”的成本量<“生成”的成本量。

然而,这毕竟显示了成本完全消解的可能性。

其次,从动态看,成本化解链是无限循环的。很容易看出,上述从静态角度所给出的成本化解链,其始点和终点都是生产成本。这就表明其动态过程是这条成本化解链的循环周转。在前面,我们已论证过,机器取代人类组织可保存人类分工协作的成果,消解分工协作所生成的交易成本;尽管生产机器仍需成本,但那已经是新的生产成本了——于是,回到了链条的始点,开始了新的循环。这样,每一次循环的结果将生成新的一代机器;继而人们又将在新一代机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分工协作,因而将生成新的交易组织,生成新的管理模式,以至生成新的意识形态——这一切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已作了深刻的描述。于是,一条无限循环的成本化解链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条链每循环一次都将一劳永逸地化解一部分成本,这条链无穷次循环周转就将化解无穷大的成本!

篇2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1)

摘 要: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基础保证。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将对区域内旅游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分析了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差异化旅游、创建协调机制、完善区域内旅游交通、区域内旅游产品升级等四个方面就二者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4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项目编号:2014ZZ041)

收稿日期:2015-01-25

0 引言

城市带和城市群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城际轨道交通以快捷、准时、安全、容量大、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的纽带。区域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区域城市和主要城镇间、城市组团和次中心城镇间的城际中短途客流运输,一般时速在100~200 km之间,是区域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合理分工的城市间基础设施,也是区域城际客运系统和城市群发展的骨干和基础运输方式,将为区域城市群居民构建“一日交流圈”提供便利。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网于2007年获国家发改革委正式批复,将建成以长株潭三市为中心,辐射益阳、常德、岳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城际铁路网,在“3+5”城市群中实现“3、6、9”的公共交通目标,线路总长合计达760km。目前,首期长株潭96km长的城际轨道交通线正在全面开建,2016年底将实现通车运行,预计到2020年,长株潭城际铁路将承载全日客流量37.8万人次,2030年将达到54.2万人次,其他几条城际轨道交通线也正在按计划筹建当中。

旅游活动异地性特征,使得游客出行必须借助旅游交通工具才能实现,区域内便捷的旅游交通将有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随着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二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协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是指二者通过互动发展构成一个良性协调发展系统,及时关注、把握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向、强度,促进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对于助推湖南省旅游业升级改造,实现湖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长株潭(3+5)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城际轨道交通也不例外。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的建成在给区域旅游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且对区域内不同城市旅游影响的效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发挥城际轨道交通的积极效应,强化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必不可少。当前,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中心—外围效应”影响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的建成构筑了长株潭核心区通勤在30min以内,长株潭至“3+5”其他中心城市60min,其他次中心城市之间90min以内的生活圈,拉近了城市景区之间的空间距离,降低了交通成本,增加了旅游的可达性,同时必将导致空间竞争加强。对于长株潭核心区域及资源优质、项目吸引人的景区将越做越强,而对于景区资源贫乏、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城市,极易出现游客群体“过而不入”的“过滤效应”,使得旅游活动向一地集中,形成明显的“中心一边缘”效果,导致一些城市旅游业停滞不前,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无从谈起。

1.2 城市群各主体利益协调困难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更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合作,区域旅游合作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的便利性成为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在GDP标准至上的评价模式下,各行政区域间存在更多的是竞争意识,区域旅游协调与合作意识相对淡薄。在此背景下,各地竞相出台自己的政策保护己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及相互替代性、区域旅游市场定位的冲突等形成区域内旅游产品雷同、旅游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对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负面影响,导致区域旅游合作力度并没有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变得紧密,长株潭(3+5)城市群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还有一段距离。

1.3 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与直达景区交通设施衔接不紧密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是以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为主的宗旨进行设计规划的,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如何与区域旅游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就现有城际轨道的设计建设来看,能够直接通过城轨到达区域内知名景区的数量非常有限,必须通过中转其他交通工具如城市地铁、旅游巴士、公共汽车等方式才能到达旅游景区。但从当前城市群中各城市现有的交通布局及规划来看,除了长沙接驳旅游景区的相关交通设施相对较为齐全以外,其他城市在这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制约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进程。

1.4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与各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同步

长株潭(3+5)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的建成,区域内城市之间最短0.5h,最长1.5h内就能到达,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乘车时间,降低其到达旅游景区的交通费用,区域内旅游活动基本上可以做到早出晚归,这必然会给旅游客源市场带来极大的改变,商务旅游、散客旅游、自助旅游人员将得到大力发展,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各城市的旅游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城际轨道交通开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如新建景区的空间布局、旅游接待企业的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的时机选择等,导致城际轨道交通对区域旅游业的积极效应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 长株潭(3+5)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2.1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走旅游差异化发展道路

为避免因为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后所造成的“中心-外围效应”的出现,弱化边缘城市的旅游地位,可根据城市群各自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抑制同质化、寻求差异化将成为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避免区域内的客源市场向中心城市或优质旅游景区聚集的不平衡发展模式。如长株潭的都市景观、红色资源;岳阳湘北文化和休闲度假旅游;衡阳的宗教旅游资源;常德、益阳、娄底三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其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从而充分发挥城际轨道交通的优势,促进区域内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

2.2 创建协调机制,谋求共同发展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必不可少。

(1)各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机制的创建。随着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的建成,长株潭城市群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出台了专门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2012-2020)》文件,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跨区基础设施共享与建设、旅游资源布局、市场监管等,增强与城际轨道的协调性,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使文件内容得以落实,切实实现与城际轨道的“零距离服务”,尤其是在区域合作的初期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为避免区域内旅游资源的重复建设而引起的恶性竞争,由各方政府的相关旅游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组织共同协商规划旅游资源布局,制定相关的合作框架解决各种问题;定期举行例会,协商调整业界所反馈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合作机制等。

(2)行业组织协调机制的创建。区域旅游竞争合作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必须通过一定协调机构来解决。除了寻求政府部门解决外,区域内行业协会社团组织也可在市场准入、规范价格、界定市场范围、预防恶性竞争、行业行为自律等在行业内进行协调。因此,区域内各方行业社团组织也应加强合作,共同协调区域内行业矛盾。

(3)旅游企业协调机制的创建。旅游企业作为区域旅游合作市场的主体,区域内各旅游企业通过联合开发客源市场和旅游精品、共享资源等方式进行合作,也可通过集团化、连锁经营等实现共同发展,从而完成在政府协调框架下的协调发展。

2.3 优化区域内旅游交通网络

区域内旅游景区间交通的可达性与便利程度,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区域各旅游景区空间相互作用和合作的先决条件。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网由于其不能实现“门对门”的旅游者运输服务,不能把游客直接运送到旅游景区。要想发挥其旅游交通的功能,还需要在中心城区和沿线区域建立起更快捷、更环保的旅游交通支线的配套设施,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中心城市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通达性。因此,优化区域内旅游交通网络,一方面城际轨道交通可以在技术许可和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开行直达快车或缩短发车时间间隔,以解决城市间直达需求;另一方面可在各个中心城市或人流较为集中的站点,加速建设旅游交通网络,设立旅游交通服务中心,加强旅游公交巴士场站建设,增加到区域内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巡回式旅游巴士,开通旅游中心地市区到各个旅游景区(点)旅游公交专线,提高景区(点)可进入性,以促进区域中心城市与旅游景区的无缝衔接,极大地提升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影响力,扩大区域内核心城市对边缘城市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4 加快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升级

城际轨道交通促使区域内的旅游客源市场发生了改变,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因此,区域内城市群各城市应根据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内各线路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如按照城际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捷条件,结合特色整合资源,开发重点旅游线路;根据交通通达情况、可进入程度合理安排各旅游线路的主题,打造相关的旅游项目。如为突出区域内城市、乡村、红色三大主题旅游,沿城际轨道交通开发新的旅游景区,从而加快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升级,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旅游的合作共赢。

3 结语

回顾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旅游业的每一次发展无一例外都与发达的旅游交通紧密相关,没有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就没有现代旅游业的规模发展。长株潭(3+5)城际轨道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大容量对于游客旅游决策和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游客流向、旅游客源市场规模、旅游形象塑造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城市旅游地的成长也必然会提高城际轨道交通的使用强度,分析、总结相关成果,把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和区域旅游进行协同研究,有助于提高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长株潭(3+5)城市群应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系统与城际轨道交通资源平衡配置,协调发展,早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金霞.论高铁时代对武汉旅游业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0(6)

2 王欣,邹统钎.高速铁路网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7)

3 王洁,刘亚萍.高速铁路与城市旅游发展研究——以武汉市武广高铁旅游发展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

篇3

关键词: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课程特性

世界经济史是一门反映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活动领域的一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知识,更要培养深刻的历史理解力、洞察力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力,进而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所指导和参考。经济学本科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考察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对构建经济学专业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史的课程特性

经济史是一门伴随经济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介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史分为中国经济史与世界经济史两个分支,中国经济史主要以中国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世界经济史则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地理范围上看,世界经济史即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所以世界经济史具有和经济史一样的学科特性。

首先,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世界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而经济学理论恰恰也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学科。世界经济史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经济学理论就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世界经济史通过为经济理论提供大量证实与证伪素材,推动着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希克思所言:“为了不致使逻辑进程与最明显的事实发生冲突,我们应当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纪录”。

其次,世界经济史注重时序性与规律性研究。世界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相似之处更多地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性,二者的考察对象都是以往经济、社会状况以经济发展轨迹,在叙述方法上都有用“史料说话”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都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当前的人类活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但二者的研究任务却不相同,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以证实和证伪的方法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历史学的研究任务则在于客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探求事物发展规律。

再次,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三、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

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四、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如果偏重于史实的介绍,很容易变成史料堆砌,如果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讲授,又容易枯燥乏味,因此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世界经济史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考的多媒体教学、对经济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研讨式教学以及让学生直接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是世界经济史教学值得尝试和实践的几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世力.世界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2]侯燕.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80-182

[3]希克思.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

[5] 文.方法与史实的契合:经济史教学多重价值探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20-123

篇4

关键词:世界经济;双语教学;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3-02

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各国间经济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都在积极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世界经济》(有些高校也称《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仅就高校《世界经济》课程双语教学进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实施《世界经济》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欧洲,双语教学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语言大多是英浯,旨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际,繁荣经济,形成合力。目前在我国开始试验推广的双语教学,指的是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

双语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英语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所以双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用外语上课”,也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英语上课。它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交流和互动之中。

(二)《世界经济》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世界经济》双语教学符合本课程的特点,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课是一门研究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专业理论课,其一些理论观点源于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同时它又是多门社会科学的综合和广泛的运用。所以,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能够将教学的内容与国外先进理论成果接轨,有利于师生在研究和学习中吸取新观点和新方法,有利于细致研究学科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并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

其次,《世界经济》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需要。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言,通过引进原版教材的学科教学,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规范和风格,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双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与外界交流以及了解科技前沿和吸收各种国际信息的能力,加快高校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和国际竞争,更需要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世界经济》双语教学是顺应国际化趋势的需要。国际化是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地推进双语教学是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此外,高校教师将有更多机会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双语教学课堂可以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们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机会。

(三) 《世界经济》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鉴于《世界经济》课程涉及世界经济的现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而且主要探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所以实施双语教学不仅符合课程涉外性的特点, 也是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从双语教学的实施对象看,选择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开设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有了相当的词汇基础,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从师资队伍来看,各高校一般拥有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经过充分的备课与培训,完全能够胜任双语教学工作。

二、《世界经济》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路

(一)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高校《世界经济》双语教学实践中可选用的教材不多,有的高校采用的是任课老师从国外带回的英文原版教材,如《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作者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Peter Dicken。更多的学校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詹姆斯·格伯编著的《World Ecomonics》。这本书是基于美国的英文原版教材,经编审后增加了忠于原文的中文注解部分。所以,该教材相对于其他的世界经济教材更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而且,各章节中的案例学习部分都具有权威性和新颖性,能在加深学生的理解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了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任课老师还可以选用几本中文专业教材辅助学生的学习,如张幼文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庄起善主编的《世界经济新论》等等。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追踪阐述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以及解释和介绍相关专业术语等,师生还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各种英语报纸、期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源等,收集更多的最新资讯。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因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是一些高校使用英文专业教材,中文授课,试卷考核是英文的。二是一些高校采取两种教学语言,其中主要用英语进行讲解,对某些难点内容以汉语辅助讲解,板书和标注用双语进行。三是一些高校以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以全英语进行板书、讲解、提问,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三种教学模式中,第一种在全国高校,尤其是在中西部的高校中应用广泛。后两种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应用比例较大,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课堂上英语与汉语的使用比例是多少才算是双语教学确实是很难把握。如果全部用英语来讲授,学生会过多地注重语言而忽略了专业知识本身和内容体系,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双语课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如果大量使用汉语讲授的话,虽然能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些,但又会让人觉得这不像双语教学。因此,《世界经济》任课教师具体采用哪一种讲授方式,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然后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双语使用应该有一定的掌握和安排。

(三)考核方式的选取

《世界经济》双语教学涉及到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两方面的教学内容。由于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因此考核应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主,英语语言技能为辅(比如可以实行开卷考试,或中英文试题相结合等),同时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业的考核等多方面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更好地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三、关于《世界经济》课程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双语课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及对策

双语教学需以双语教师为基础。从事《世界经济》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听说能力。可是在我国只有少数专业教师可以胜任两种语言的教学任务,不具有普通性。这些教师要么是英语语言专业毕业的年轻老师,要么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老师。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英语语言专业毕业的年轻老师的国贸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制约了他们的双语教学效果。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老师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而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比较适合双语教学,但是人数太少。因此,加强环境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首先,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引进,包括国内的或国外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这样可以快速满足对双语课教师的需求。其次,在《世界经济》任课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的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最后,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可以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以此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

(二)双语教学资助较少的问题及对策

各高校应为推动《世界经济》双语教学的开展,给双语教学教师以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相对于传统的汉语教学方式来说,双语教学无疑是一场需要极大资金、精力投入的教学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研究很难,甚至比科学研究还难。所以,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课双语教学需要学校和任课教师等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些高校一般是给予双语教学老师的工作量乘1.5倍系数的奖励。笔者认为这个还远远不够,应加大资金的投入。除资金支持外,学校或院系还应该制定更多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对《世界经济》双语教学的课程以教改立项的形式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多种渠道为双语教学提供方便。各高校在给教师以经费资助之外,还应为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提供方便等等,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的语言素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的外语水平是成功完成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受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测试要求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普遍偏低。尽管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经过近十年的外语学习,系统学过了语法知识,也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但学生往往听得不太懂,看得比较慢,更无法用外语进行交流。同时,大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也制约着双语教学的推广。同样一个班,有的学生英语水平高,非常适应双语教学方法,而有的学生几乎听不懂,造成在课堂上厌学和自我放弃的结果。

在这方面,首先,学生要更加重视外语的学习,尤其是加强专业词汇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其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如,课堂上可以采取讨论方式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不同将其分组, 老师在课前布置好讨论题目, 学生可以分头查阅相关资料, 然后汇集成小组意见拿到课堂上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可以通过课前准备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提高学习兴趣, 对提升双语教学的效果也有帮助。此外,任课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口语表达的能力。譬如,教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或其他机构提供的专门培训,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选择出国培训。

参考文献:

[1] 齐晓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篇5

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追求经济增长与追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追求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追求转变发展方式与创新、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统一的,不能把速度目标与其他目标割裂开来,而应当在整个体系中确定其重要地位。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经济增长,这个提法看似平常,但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好又快发展的声音有所弱化,似乎为了保增长,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要求可以退居第二位。科学发展这一必须遵循的重大战略思想,似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有所调整。

这是一个错误的短视的战略观点。笔者认为,越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越应当坚持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因为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恰恰是科学发展。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要求领导者有坚定的战略取向,有临危不惧的战略勇气,有高超的导向艺术。相机而出的权宜之计是需要的,但是,权宜之计和策略不能脱离基本的战略取向。切忌把战略与策略对立起来,把又好又快对立起来,以重复以往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单位的投资活动中,已经有所显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增长,需要明确经济增长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不是游离于科学发展目标之外的东西,在科学发展的整体目标中把握增长的目标。17大报告在论述这一目标时说,要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强调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体系。追求经济增长与追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追求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追求转变发展方式与创新、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统一的,不能把速度目标与其他目标割裂开来,而应当在整个体系中确定其重要地位。

之所以如此,也因为我们追求的增长是“以人为本”的增长,是应当从更高层面的经济观来把握的增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看,如果经济增长损害了更大的生态圈平衡,则不仅“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经济资源将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失衡,导致更高层次意义上的不经济后果。所以,必须把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方面来看待。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增长,也需要从手段的层面上把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经济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这些发展的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即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影响经济增长的方面除了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外,也涉及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没有创新,资本的不断积累就会面临边际效益的递减,也不会有新的产业部门出现。自主创新通过生产方式的突破性转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它所推动的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技术装备水平的现代化,也间接提升了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以,应当从上述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实现经济增长。

篇6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我国将受到什么影响等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经历了始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和调整之中,这是国内外学者的基本共识。但是,对于世界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什么、转型的动力来自何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我国将受到什么影响等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世界经济当前的转型和调整,需要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把握其基本发展规律。

正在进行的世界经济转型和调整是从技术革命到国际分工以及产业结构和世界经济调控机制全面的转型调整。初露端倪的世界经济转型和调整,其特征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是科技成果大规模扩散和运用的期走向尾声,新科技革命处于孕育期,新技术革命推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也处于襁褓阶段。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高速增长之后,以始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为标志,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新技术革命孕育期。根据卡德拉耶夫长周期的判断,这个下降期可能要到2020-2025年结束,全球正在为2020年前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大发展积蓄能量。下一个周期的科技突破口将主要表现为新能源、生物工程和生命技术的重大突破。在这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之前,其他领域内的技术进步并不会停止,成熟技术的扩散和进一步广泛运用也会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但是与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大规模技术扩散和运用不同,它们对经济的促进是局部的,尚无法掀起新的产业革命,也无法带动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全面高速增长。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生产力发展将主要依靠外延的扩张,但是世界经济面临的资源瓶颈、环境承载瓶颈已经使以物质商品生产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生产力无法再盲目扩张。因此,在新的科技革命取得突破之前,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动力将更多地转向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制造业”,以及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这些变化不仅将使全球增长速度无法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水平,而且还将改变原来以制造业全球生产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

二是全球国际分工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成熟的制造业在全球转移已经基本完成,发达国家控制研发、品牌以及销售网络等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处于制造业低端的基本格局也将逐渐发生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将通过技术升级和利用信息技术向产业链的两端转移。与此同时,经历产业外移和外包而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之后则试图将一些制造业重新回归本土,以便实现“再工业化”。这些力量都对国际分工格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电脑的广泛运用,也促使国际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的受教育水平和人适应新技术能力的差异将在国际分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产业在国际分工细化的影响下,将进一步呈现出在国际空间的转移与外包的特点,继制造业之后,服务业梯度转移也将不断强化,国际服务贸易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全球性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将使原来隶属于生产过程的服务被剥离出来进行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新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技术进一步高级化、智能化的发展,也将创造出更多新的服务业态和形式。国际分工正在由货物商品生产的分工向服务和知识商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拓展。

三是全球产业结构“服务化”和“弱重化”的调整方兴未艾,全面的智能化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发展动力和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特征正在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服务业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实现工业化,服务业的大发展将进一步在全球展开。更为重要的是,粗放的制造业生产导致资源和环境瓶颈越来越严重,迫使后进的工业化国家不能完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向落后地区的梯度转移完全将制造业转移出去,它们必须寻找新的产业发展路径,更加集约地使用资源成为必然选择。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所具有的重化工业为基础的特点将被削弱,不仅服务业更多地被剥离出来独立发展,重化工业的重要性也将在“智能化”的生产过程中被弱化——发明一种新3D打印材料可能比建一座钢铁厂更重要,所获得的利润更高。

四是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在全面崛起,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分工格局的上述变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空间。发展中国家承接成熟技术和在制造业上的原有优势将使它们的工业化加速完成,缩小其与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总量差距。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它们的经济比重将超过发达国家,这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变化。金砖国家地位的上升以及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将改变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非极化方向发展。但是,这种以GDP衡量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能否真正引导世界经济向更加平衡的机制发展,能否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尚需冷静客观地加以考察。

五是世界经济治理以及新秩序和新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为了改变在世界经济中实力相对下降的不利局面,正试图对世界经济的上层建筑,即全球经济的调控模式和世界经济的协调方式进行修改和调整,以便获得新的主导权,协助其从现有的经济增长困境中走出。美欧试图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多层次双边和区域贸易投资协定,从而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全球经济治理上,美欧发达国家一方面继续维持G8原有的机制,并试图将其改造成G20的咨询和议程设定者,另一方面则在它们不愿承担更多义务的领域,要求G20中的新兴市场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也使得新兴国家试图改变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并从各自的地位和利益角度开始抱团,组织不同类型的区域合作组织来影响现行国际规则的改变。金砖国家峰会机制以及其他南南合作框架的诞生与发展,反映出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将在世界经济各个层面展开。

世界经济转型和调整的上述特征,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篇7

国际金融管理是社会经济结构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后,国际金融管理从金融危机的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金融管理运行的基本问题,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发展,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实际应用变革中存在的不利变革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发展提供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变革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世界国际金融监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逐步优化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管理适应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管理;法律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变化较大,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改革,实现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适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国际经济交易运行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稳定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管理环境,促使我国紧紧抓住世界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稳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周期循环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支出比重大于收益比重,各国经济发展在房贷、存款人、消费者、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降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运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世界金融管理制度无法应用完善的监督控制系统进行资源应用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发展状态处于“一边倒”的发展转台,金融投资管理风险性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交易制度处于架空状态,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能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进行简单资金运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合理改革,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

(一)监管作用下降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金融管理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运行主要是以美元为核心的经济货币交易形式,金融危机后,美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作用大大受到打击,世界各国经济交易的形式和交易结构也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发展结构出现较大的经济管理问题,国际金融监管制在各国经济运行监督管理控制中的作用降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经济管理结构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不同形势的货币汇率问题中的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世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处于不完善被动管理状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流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管理主体单一

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交易平台的恢复逐渐形成全球化、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制在进行分析控制应用中的作用得到逐步拓展,但金融危机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制度,金融危机后逐步兴起的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应用旧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因素,需要适度进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金融危机后,需实施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引导不同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变革发展,为稳定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三)国家经济管理比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结合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在实际经济划分中资本划分的公平性较低,国家经济管理比重在国际整体金融管理中的公平交易保障性较低,社会经济交易的金融监管作用性较低,金融危机后,各国以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严重冲冲击,世界经济交易秩序处于逐步变革阶段,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实现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应当重新划分国家经济利益中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比重,推进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全面性变革发展。

三、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广度延伸

从以上对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运行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趋势来看,对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变革。金融监管制度在管理上注重广度的延伸,社会经济管理中,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经济趋势,需要强化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范围,例如:金融货币交易结构进一步科学化分配,从国际交易金融债券等投资运行比重等因素进行分析,实现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交易同步变革,逐步拓展金融交易中资产债券的优化,拓展金融管理在多元化经济交易中的作用,发挥金融监管制度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制度中的法律结构逐步完善

国际经济交易在金融危机后趋于多元化发展趋势。实施金融监管制度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是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物质保障,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结构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逐步完善,例如:2010年,国际社会经济实施新资本主义国家协议,近年来,国际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逐渐从世界金融交易管理法等方面,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与国际法律制度的逐步融合。此外,实施国际金融监制度各国之间的监督管理,为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新金融管理引导,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执行提供了制度结构保障。

(二)金融监管制度的社会性提高

从世界经济变革发展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完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注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实际应用,注重金融贸易双方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阶段,从单一的注重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向注重双重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变革发展。例如: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实施国际金融监督管理中,注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强不同国家经济交易的公平性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优化不同世界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例如:亚峰会议等地域性经济金融发展的共赢长远战略合作,推进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贸易。此外,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全面性改革与创新,实现例如买卖双方经济效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实力的综合性应用,从而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调节国际整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国际公平交易新金融环境的建立与完善。

四、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经济交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性发展,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适应变革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现新常态经济结构下不同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金融管理理念的全方位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下,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推进金融投资管理理念的全方位发展,结合国际经济金融管理的基本运行发展趋势,应用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理念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积极防范我国金融投资运行管理的风险,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相结合,例如我国经济管理实施自由竞争为主体,国家运行宏观调控,国家经济金融交易要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发展新趋势入手,积极做好我国经济运行投资的国际投资合理化管理。

(二)金融管理风险意识

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变革,促使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意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管理的作用分析,主要从社会经济中受到的后期影响进行分析,加强国家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管理。例如;金融管理对国家内部金融管理、债券投资管理、房地产管理、信贷应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资产管理,结合国际经济运行发展情况及国家内部经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优化不同形式的经济管理比重,推进不同经济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发展及不同形态的经济管理模式综合性发展。例如:我国实施金融企业新型资本运行协议,合理应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国家经济内部管理形式的逐步优化,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企业的风险意识,实现我国金融管理的科学性发展。

(三)合理应用国际金融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完善,一方面,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发展新趋势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充分应用金融危机后,逐步完善的国际经济新环境,应用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交易结构中的利益,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展与国际金融交易发展之间相适应。例如;我国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发展金融交易管理,可以与人民币交易汇率稳定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控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新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保障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整体经济结构趋势,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危机过后重建的改革重点进行分析,推进世界金融管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为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贸易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1.

[2]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

[4]刘坤.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东北财经大学.2012.

[5]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吉林大学.2013.

[6]肖健明.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武汉大学.2010.

[7]郭金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辽宁大学.2014.

[8]潘静.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西南财经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转型;区域经济

一个地区、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当地劳动者所受的职业教育程度或者当地的职业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它们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和发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表明,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则更多的是依赖劳动者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或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这种技能水平,最初往往来自其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对经济建设的贡献,经济发展便无从谈起;没有经济的支持,劳动者便没有机会受到专业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虽是一切科学实验、先进技术研究的基础;但又依赖科学先进的技术推动得以发展。而当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高等职业教育就会成为一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力量;相反,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处于混乱不协调发展状态时,就会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障碍。只有恰当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掌控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复合关系,才会促进地区或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建设持续地、有规律地、稳步而蓬勃地向前发展。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和促进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创造利润和赢利的是受过高等职业教育,掌握一定技能和知识,具有认识、利用、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劳动者。高等职业大学只是培养劳动者的地方,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然依靠物质资本的支持。近代的世界经济教育发展轨迹就证明了这一点。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经过1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到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已经占据了33%,高速度发展,使英国最先成为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域,同时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区域。

进入19世纪,工业化浪潮接连卷向大西洋两岸的国家。1870年以后,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大都高于英国,世界经济教育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首先转移到了法国,然后, 转移到了德国,再后到美国。美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初,对当时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革。通过立法,建立高等学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体制,并向德国学习,确立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建立了现代化的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迅速发展。高等职业学校从1869年的563所,增加到1909年的951所,在校大学生数从52286人,增加到355213人,从而使得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开始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从1955年到1974年堪称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其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二十年中,大学生增加了三倍,校舍翻了一番。大学科研经费从1955年2.12亿美元增加到1974年的30亿美元,增加了近9倍。基金会对大学的资助,1964年比1955年增加了500%,企业、校友和个人的捐赠也翻了一番。直到今天,仍然不失为世界经济教育超级大国。事实表明,经济实力,决定了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小,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二、高素质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促进和发展了经济。

社会生产决定了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人的能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培养一批具有专长的高素质的人才。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以资本技术型逐渐代替劳动密集型。高职院校作为主要的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就是增大科学技术人才的数量。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这种无形资本将取代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各种有形资本的地位。正如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所说:“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据统计,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中,科技知识的贡献率已达80%,由此,推动和牵引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内在动力的是知识,具有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等多方面的功能的高等职业教育,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成为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的重要基地,被称为“欧洲最早的模范工业大学”就是在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工业技术的训练。这所“模范大学”在使高等教育分科方面,对19世纪的欧洲起了先导作用,影响很大。本・戴维曾概括描述为:“1794年开始形成的新体系是由一系列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教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学校所构成的,科学学科和唯科学主义哲学将继承古典学科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有专门技术的新型文化的人。

对此,中国的经济学家厉以宁、王善迈等都作出了精辟的论断,他们认为,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和产出的规律的是教育经济学。这些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证实。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这是世界银行的估算。把“教育立国”为国策的日本,二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发展成为位居世界第三(曾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学家熊俊顺(1999),采用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分析指出,1985-1995年,中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0.7%。宋光辉对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国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在教育改革后新的体制下,亦得以充分体现。

天津市西青区人才引进与经济发展速率提升的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青作为一个经济增长大区崛起在天津市的西方;其每年要引进百名专家博士,和与其配套的专门技术人才。正因为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才使西青区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前者对后者的加速增长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步归纳为: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中,组成了一个复合型的社会系统。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组成的复合型社会系统中的经济、职业教育、产业化和管理等子系统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最终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种方式

二十一世纪,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适应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为此,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各级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1、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产业教育振兴法”。“产业教育振兴法” 顾名思义,就是以振兴产业教育为目的。产业教育就是需要以教育为基础,通过科学技术培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一种或者几种专业技能,并且在此基础上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产业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技能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2、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和高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学生不仅仅通过课本、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走进工厂和社会,去感受工厂的氛围,参加工厂的生产流程,加强对专业的认识。通过课外实习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工作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岗位实习,不仅仅可以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加深对工作的认识,还可以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对学习的热情更高涨,对专业知识更用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多类型多层次职业教育并行职业教育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针对不同目标并行进行。为每个层次目标提供人才。校企结合订单培养走产学研的道路。(作者单位: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课题名称: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243

参考文献:

[1]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动力》商业时代,2009年29期

[2] 《基于全球化视野的社会发展研究范式》江汉论坛,2013年12期

[3]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电子商务》2010年7期

[4] 朱光应.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0(11)

[5] 刘育峰.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辩证思考[J]. 生产力研究. 2009(24)

[6] 赵惠娟,刘晓萌.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36)

篇9

关键词:港口发展 机遇 挑战 新形势 新方向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变革以及我国经济市场局面的变化,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进步的阶段。我国港口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和深刻的变化,港口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本文针对我国港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方向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港口经济的战略意义,推动我国港口经济及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发展。

一、港口经济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市场中,港口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港口经济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完美体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我国港口经济正随着市场经济地变化发生深刻的改革,从港口下放、港口资源整合、政企分离到投资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港口经济正在从经济基础组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应该充分体会到港口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提升港口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市场的不断改革深化,经济中心逐渐从农业文明发展到沿海地区,港口经济逐渐兴盛。据数据统计,全世界50%左右经济量集中在沿海地区300公里的地区,类似于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皆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过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这其中的发展规律,无一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制度的完善,技术进步中主要包括远洋运输技术、集装箱运输技术等,有效降低海洋运输成本,并且运输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国经济实力与主要作用。为此,海洋运输技术是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世界信息化的进步也是推动海运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有效降低信息跨境流动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逐渐融入进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中来,港口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崛起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我国港口发展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我国港口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这给我国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一)市场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贸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外贸增速曾达到20%以上,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断发展的外贸经济推动我国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港口经济的发展又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在2012年以后,世界贸易增速明显低于世界经济增速,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增长速度很长时间会处于萎靡的状态,给港口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二)产业链转移

在中国比较优势发生转换后,曾经支撑港口经济的劳动密集型活动逐渐对外进行转移,有的转移至内陆,有的转移至境外,这对我国本土港口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阻碍。而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开始,进口速度显著缓慢,减缓我国港口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不但进出口速度放缓,我国产业结构也逐渐进行升级转换,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提速,有效运行我国经济效率,这就对我国物流领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需要我国物流运输实现快捷、高效的优势,同时港口管理应提升通关效率和管理体制。

(四)物流多式联运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进步,我国海运船舶逐渐趋于大型化,为我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有效降低港口运输的成本,目前我国集装箱式运输、油轮等越来越大,需要我国港口巷道设施随之扩大,物流多式联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五)信息化飞速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一批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技术进行深刻改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信息化的进步也给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推动作用,对物流运输、港口管理、政企协调等工作产生深远意义。信息化不但是推动港口经济现代化、智能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更是港口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六)开放式经济体制的构建

我国改革开放后推进新的经济体制,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港口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交流窗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贸易投资活动,其中主要竞争力体现在海关检疫、港口经济监管体制。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我国港口经济发展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相比,仍需要继续努力创造机会,提升发展空间。

三、我国港口发展的新方向

(一)推进港口集群化发展

深刻认识我过国经济新常态变化并服务于经济新常态,尤其是在引领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方面,不断规范港口监管体制,使港口经济发展领域优先做出努力和探索,在社会格局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我国航运全球联盟以经初见雏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推进港口智能化发展

深度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打造智能化港口,推出优质港口,致力于将信息、物流、资金等充分结合,提高港口信息敏感度,要努力跟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推进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港口产业化发展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国将港口经济发展作为港口主要依托对象,使产业链超越港口物流发展,将服务行业、制造业与港口充分结合,同时促进物流业同临港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真正的港口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依靠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我国海洋经济,使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市场中占有巨大发展空间。

四、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港口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港口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战略指导措施,促进港口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超峰,鞠美庭,楚春礼,胡翠娟.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J].生态学报,2008,(11).

篇10

1.经济管理思想与组织建设实现现代化

要想实现经济现代化,管理思想首先应该与时俱进,然后组织建设也要跟上步伐。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下,企业生产不重视局部问题,不顾及生产环境,而在现代化管理思想下,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做法。企业首先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各项经济活动要符合社会、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事管理活动时我们要依据现代化的原则,坚持现代化的方法,制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策略。另外,企业的组织建设也要现代化,通过科学工具的使用不断完善管理组织的建设。

2.经济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实现现代化

经济活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益,但同时还必须符合一切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具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很多新管理工具的运用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下,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器械等广泛被使用,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合理,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有效,而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企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中一定要坚持全局发展战略。

3.经济管理更为民主化、专业化

不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还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员工都功不可没,他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带来了利益。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应该以员工为核心,给予他们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企业通过民主化的决策可以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民主化的实施。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管理人员专业化。作为管理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管理策略等等都要具备专业的素养,通过制定合理的策略落实到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之中。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1.从我国国情出发,体现中华民族特色

经济管理的发展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发展战略。经济管理不管是思想、模式还是方式的发展都要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社会生产力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也大不相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我国的经济管理应该立足国情,结合各个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盲目地照搬西方经济管理方式未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因此,经济管理现代化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施管理思想、模式以及手段的合理调整,从而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2.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迅猛,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逐步开始向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因此,我国可以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模式,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

三、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经济管理制度更为人性化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经济管理的发展更离不开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经济管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人性化,符合人类发展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为经济管理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2.经济管理方式更加民主化

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制定民主化的决策相当重要,如果决策不够民主则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在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方式一定民主和合理,制定决策的时候充分征得员工意见,发扬民主精神,这样一来既能凝聚大家的集体智慧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扁平化组织结构诞生

在经济管理中,传统我们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一种组织结构对人们思维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积极性的提升极为不利。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与经济管理的发展不相适应,由此诞生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4.坚持以顾客为导向

传统的经济管理坚持以技术与生产者作为重心。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越来越多地坚持以顾客为重心,确定顾客需求然后决定生产数量与规模。企业生产什么、生产的量是多少要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因此,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下,顾客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只有坚持以顾客为导向才能最终获利。

5.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

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少不了的,一旦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就要及时沟通解决。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内部交流提供了便利,企业员工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经济管理现代化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它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行。

6.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还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经济管理活动中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员工各自优势,凝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在经济管理中,它也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语

篇11

【关键词】经济增长结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

从我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走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走势逐渐趋于平缓,增长速度变慢。过去三十年,GDP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但是各个行业的发展却是极度不平衡的,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第一产业中农、林、牧增长率不到5%,第二产业增长率达到11.4%,第三产业也达到了11%。从实际增值来看30多年过去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都大幅增长,第一产业有所下降。考虑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产业价格的上涨导致实际增长速度平稳。以理发店为例,八九十年发价格仅在五角到一元之间,而现在一线、二线城市理发价格至少十五元。二十年之间增长超过了二十倍!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份额占的份额相对很小。反而是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占用的劳动力比例奇高,这便是我国三十余年来发展状况。而国内制造业能源浪费情况极其严重,同发达国家相比,耗能比竟超过了7:1!世界能源结构已经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传统发展路径。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知道:实现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发展,另一个就是转变。

一、为何要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依赖

1984年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装变为市场经济,价格制下经济软着陆成功。而同时期转型的前苏联却由于转型而导致了经济崩溃。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模式状变为出口外向型经济,这段时间经济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的出口第一次出现调转。制造业大批崩溃,经济第三次转型。

由我国经济上次转型的背景来看,每一次转型都是由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引起。这是一种被动的转型而非自发的改变。而且,我国经济的三次转型都与美国经济息息相关。与其把责任归咎于美国经济造成的危机,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数十年来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过度重视了量的增加,而对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了过度依赖外部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恶果。第三次次经济转型时期第二产业的崩溃充分说明了过度依赖外来经济的危害。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没有强劲的内部消费环境,经济结构就会变得如此脆弱,以至于世界经济的动荡都要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牺牲自己大量的产业并提供大量的外汇来埋单。

由于我国是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的探索和牺牲无可避免。实现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是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要走出的一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现经济转型与优化产业结构历史大势所趋,长痛不如短痛,优化经济增长依赖结构势在必行。

虽然经济转型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各个产业都受到了不同成都的影响。但是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利益仍然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中国充足的外汇可以用来购置能源等战略资源,或者通过圆柱的方式打开国外市场,并借此要求国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开放,同时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进受经济危机打击较大国家的证券或者职场。通过外汇投资最大限度的降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储备下降。

二、如何优化产业结构

党的十指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前进的方向和只能动力:经济增长动力应相应的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新形势下的制度红利,以实现富民强国为目标。争取处理速度与效益、质量的关系,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着力增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建立创新企业,淘汰落后的制造企业。

当前经济形势下,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元区经济陷入萎缩,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持续下行,以往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的高流动性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将逐渐暴漏,实体经济要素流失严重,中小型企业盈利能力低下且生存困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等严重问题。因此必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在适应国内外经济变化的基础上,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处理好稳增长和转型之间的关系。逐渐降低政府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积极探索结构调整与转变之间的契机。稳步培育内部经济增长的动力,向效益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形势下我国居民收入的分配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导致了居民收入与劳动报酬比重过低,贫富差距加大,企业各类附加费用过度挤压员工薪资,军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上述一系列问题致使我国军民消费低迷和内需不足。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长期过度依赖外部经济,出现了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的原因。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点。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发展与企业利润及转型发展周期有密切的关系。企业通过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包括对市场、产业、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获得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将来来自国内消费需求将持续加大,从企业角度来看生产效率必须大幅加强,从产业结构来看,来自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和新兴企业将会蓬勃发展。转型期的企业正是要从这些方面寻求新的机遇。企业的转型需要价值观的转型,为此,可以就以下方面作出改善:

1、研发新产品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设计、研发、销售、服务、品牌等非生产环节利润空间巨大,能对企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提升工艺流程质量,向高附加值区域挺进是最佳的选择。

2、实现企业转型,需要在专业水平分工和晚上产业链以及产业多元化等角度实现转变。因此拓宽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产业发展阶段,进行跨领域发展可以保证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多的机会。

3、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型将是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转型的关键。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风险加大等因素。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实现成本的降低使企业生存发展必须深思熟虑的难题。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根本改变,企业的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基础与起点。因此必须从企业转型着手,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时期占据有利条件。在经济转型完成以后中国才能真正的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

三、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策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转变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转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继续转变是必选之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是社会生产技术基础更新所引发的产业结构的改进,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重要力量。如何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使技术条件更加成熟以及不断更新,促进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不断更新并形成新的生产力,同时研究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可行性,长线产业向短线产业转换的可行性,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转换的可行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质上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催化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这一生产力催化剂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现代经济增长幅度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团体精神,即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间通过合理关联和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团体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经济增长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总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激发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的同时,又要利用结构调整的外部压力,还要积极营造结构调整的外部条件,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以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营销;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040-02

1企业营销的背景

对于经济的发展,企业起着带头的作用,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它们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的营销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对于企业的兴衰与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企业营销起着主宰的作用。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使我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三十多年以来,无论是从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还是经济领域,我们取得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各方面的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起初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模仿西方先进国家的模式,但又由于我们国家体制与西方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又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经验,所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我国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着企业的发展,这里面最重要的也就是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管理策略。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走的是模仿的道路,不可避免地有着很多弊端。进入21世纪,企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中国,经济涉足的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有更多的因素注入,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也才能使中国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瞬息万变,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多次经济危机也证明了这一点,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也使中国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同,总体来说我们国家受到的危害要比西方如美国小一些,这也应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对于大企业而言,无论是从资本、人才还是市场经验而言,都比小企业有着一定的优势,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小企业更需要谨慎面对,但是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也面对着更多的挑战。目前,中国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的指导方向,企业营销也不例外,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面对挑战,创新企业营销管理的策略,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出发,研究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原则及策略,为企业的营销管理创新做出更好地指导。

2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原则

所谓企业的营销创新,就是要从营销环境出发,在企业面对一些困难时,根据自身的经营实力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在营销要素的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帮助企业实现变革的过程。我国企业要想在不断发展中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寻求营销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营销创新也有着自己的创新原则。

21正确的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对于整个营销创新而言,创新观念就像灵魂一样,贯穿于营销创新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正确的创新观念的指导,那么企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优势的营销创新策略,也就使得企业在面对竞争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对于正确的创新观念指导企业进行创新的案例有很多,如众所周知的海尔的斜坡理论,海尔以这个理论为指导,进行各方面的营销工作,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形成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营销管理策略。还有就是比较有名的SOHO现代城的案例,SOHO现代城是潘石屹在北京CBD的第一个SOHO建筑,它的成功运作充分体现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面对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营销创新对一个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性,只有创新才能塑造自己的企业品牌,也才能帮助企业培养足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22活跃的营销思维

只有通过正确的思维活动,企业人员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营销管理策略,所以说思维是人们对事物一般属性和内在活动的间接反映。现代企业营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好的营销思维才能制定好的营销策略。要从人们的实际生活切入营销创新的理念,就是要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建立起营销人员的营销思维,使他们时刻保持这种工作状态。

23规范化的营销制度

营销创新的规范化主要在企业的制度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使企业的人员工作起来有章可循,形成一个精诚团结,充满活力的团队。因此,营销创新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也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体现。企业的凝聚力强,使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保障营销人员具有良好的创新观念与精神,激发他们的活力,使他们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

3企业营销创新的对策

篇13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一、前言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相较于其他的国家较晚,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却与其他的经济大国越来越接近。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体系以及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经济管理方法,如何更加科学有效,是保证经济活动高效并且规范化的重要工具。因此针对经济管理以及其理念的研究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本文中,笔者就将对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研究。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思想及组织上的现代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思想以及组织对于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也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出发点,而是需要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在原则理念以及方法上与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共鸣,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管理思想现代化。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则是指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对主体以及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调控和管理,在时展过程中,管理组织需要根据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来不断凸显其自身的特色。

2.方法及手段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组织与思想的变化不断进步,在现代化经济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管理是非常实用并且有效的方法。在一定目标实现过程中,通过科学化管理方法,可以让经济指标与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结合,从而实现程序化活动,在一系列科技手段支持下,能够将经济管理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很大程度的提高,而经济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则是在进行实际管理活动时,根据不同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的需求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手段以及自动化仪器等等,对管理目标进行有效地、以及有序的指挥和调控,管理手段的自动化,能够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高。无论是经济管理理念与组织的现代化、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来讲都缺一不可,并且在具体的管理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综合作用下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在过去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属于科学管理,而随着现如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管理理念以及方法的不断进步,科学管理在其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及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以人性化的缺失为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趋势就是要凸显人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理论建设过程中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生产机器的附属品。无论是人本管理理论还是其他的理论,在企业文化理论中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将人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需求作为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员工在生理及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需求进行满足,使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归属性都得到增强,从而将被动地为企业进行工作变为主动工作,使企业在员工的建设下实现更高的价值。因此,现今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已经被认可,并且在逐渐被拓展应用。

2.决策的民主化趋势

所谓的民主化管理方式就是在企业进行相关的决策时,企业高层领导以及管理层需要在进行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先进行民主讨论,吸收、采纳来自于基层员工的意见以及见解,这样才能够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进而确保企业能够在决策制定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相比较而言,在过去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组织核心价值进行实现,这种管理方式在当今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已经不再适合,所以需要进行最大程度的改变,体现民主化管理方式,将决策重心下移,进而确保企业核心价值的实现更加顺利,更加稳定。

3.生产的消费者导向化趋势

今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同行业企业之间竞争趋势愈发的激烈,过去由市场来决定消费者需求的观念已经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转向消费者需求决定市场。简单一点来说,也就是卖方市场已经不再适应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变成买方市场,因此在企业进行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向也需要进行改变。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者为导向和技术为导向,这也是由卖方市场所决定的生产导向。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导向需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企业需要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在这种趋势下对自身的生产方向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4.协作的团队化趋势

在经济发展与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所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管理工作并非由独立个人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在团队合作下逐步实现各项任务目标,进而实现整体经济管理目标的完成。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经济管理目标以及任务改变状况下,进行去留重组,对于重组之后的经济管理团队来讲,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存在,对于团队的运行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并开始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四、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1.实现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虽然现如今世界经济已经向一体化进行发展,但是我国的国情与世界上其他强国拥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然后结合国际公认的相应标准,这样才能够实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在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以及南北部地区发展状况都存在着差异,在各部门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水平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进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时管理水平也会存在差异。同时因为我国属于多种所有制并存形式,所以相应的经营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有很多种形式,对于这些差异要进行充分的认可、尊重,并且以这些实际差异为出发点,再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实现具有我国经济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2.充分吸取先进经验

在上文所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排外,而是要保证在我国特色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并且充分实现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对外界优秀经验进行吸纳并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向本土化发展。无论是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管理手段,都不能够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进行忽视,应当进行充分的理解、研究、以及消化,使其精华能够被应用于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工作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先进技术,例如电子计算机,预测技术,决策技术以及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其他的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这些技术要采取接收的态度,将其融合到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体系中。

五、结束语

经济管理现代化在现如今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企业经济发展来讲,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以及思想和手段对于发展的长远性以及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手段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更新换代,增强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提高管理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经济以及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和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应避免因过于追求经济管理现代化而背离初衷,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不升反降。

参考文献

[1]季佳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3):7-8.

[2]陈旭.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J].智能城市,2016,(8):111-112.

[3]周诗涵.试论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中外企业家,2017,(1):66-67.

篇14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软件智能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中图分类号: D922.29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都无法适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种先进经济管理理念都源源不断的快速的进入我们的工作当中。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从多个层面去综合考虑,如长期的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及信息化程度及能源等资源的储备等都要考虑在内。在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经济上落后于华南地区,其他区域内的经济也是如此,呈不平衡的发展态势,针对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经济管理工作上就要适应不同的理论,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管理理论,不可能照搬照抄先进国家的经济管理方法为我所用,针对我国土地面积大、东西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特点,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经济管理专家,引进先进和管理经验和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调控我国内在的发展规律。

如果想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及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准确的掌握了这个规律,才能从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才能尽可能的去避免。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的经济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个国家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可占据强国的位置,荷兰虽是一个小国,但因其创造了如股份公司、证券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经济制度,从而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任何历史的发展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所以我们更应很好的吸取经济管理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好的为自己所用。

2智能经济管理软件的应用

在传统的软件设计方面,只是固定的模式,企业选择适合的软件,然后去适应软件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软件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时,企业只能选择放弃高价购来的软件或进行二次开发,通常二次开发的费用更为昂贵。而CISS跨网通从原始设计角度,就考虑了不同企业一定有“大同小异”的个性化需求,即便是同行,管理细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开发了应对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很快满足您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软件适应企业而不是企业适应软件”的设计理念。当企业购买传统软件时,即使只需要其中30%的功能,但也必须要支付100%的费用,而CISS跨网通的模块化设计,既可拆分又可整合,让您不必为不需要的功能支付费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OA办公、进销存、物流、客户关系、财务等软件,但却没有一个开发商具有能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造成企业需要向不同的开发商购买系统,而多套系统间的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问题就成了企业的困扰,CISS跨网通是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当传统软件给企业带来的困扰时,我们就很清楚地把我们定位为SaaS—Softwareas a Service(软件即是服务)服务提供商,而非传统的软件销售高。您不需要自己购买服务器,更不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只需打开浏览器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使用,这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CISS跨网通的B/S模式,特别适用于分散:经营(跨地域经营)、集中管理的企业,尤其是与手机短信的结合,彻底实现了企业运作的时时通、处处通。

3划区管理的意义

区域划分后,在这一个经济区内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就要相对容易很多,因为在区域内的各种经济协作关系会增强,同时也会在结构上形成一定的紧密性,同时在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平衡状态,经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会呈某种同一性来发展,针对这样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管理,因其内部资源的联系性,所以在经济管理上会容易些。

同时,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管理,因单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是均衡的,所以每个区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特点来制订适合的经济发展速度,这样就有效的减弱了国家统一管理带来的限制。同时因各个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造成的经济发展差异可以通过国家税收的差异来进行合理的调节。

4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经验,只限于欧美日这样人口规模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说2-3亿人口的规模而更大规模的经济实体还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因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解决就业、稳定、分配、增长、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外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相反简单移植西方经济理论造成的结果随处可见到的往往都是不成功的范例,起码可以说成功与不成功的比值几乎接近于零。在以GDP计算的规模相近于西方国家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人l:51规模与人类一般经验的适应性。而划小经济管理范围就是一种适应人类一般经验的最有效的做法。现在的欧盟因其多个经济体的存在而呈强盛的态势发展,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整个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多个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相互竞争,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建立经济区也可以建立类似的竞争关系,特别是中央政府就掌握着评价和激励的管理权限,这就是竞争的基础和最强的作用因素。近两年来,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划分了若干个经济发展区域,同时针对各个区域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济管理办法,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说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

在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管理的因素较多,但当前尤为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降价投资、刺激消费,注重科技创新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来调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由点到面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斐.论小范围效应与大国经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