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现代化经济体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化经济体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化经济体质

篇1

关键词: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优化措施

水利建设的状况关乎国民生产的现状,不仅仅能够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足够的供水,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国家整体防洪安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做好水利经济管理,优化现代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是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都由于多种因素,使得整个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过程十分的艰难,建设效果也不明显,但是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优化建设又是当前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还是应该明确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做好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优化。

1建设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足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脚步在不断加快,虽然建设的速度提高了,但是相关工程的技术含量却有待提升,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也存在不足,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技术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中大部分的工作的人员都普遍存在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认识不足的情况,没有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进行重视,也没有能够意识到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在未来能够发挥出的作用,不能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水利工程和农业、工业、人民生活以及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作用。因此我国从事水利工程的人员都没有对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投入较多的关注,所以也就造成了我国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进程缓慢的一种局面,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所以体制的作用也一直得不到发挥。

1.2建设方法单一

由于认识的不足,所以即使是引入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相关的工作人员依然是采用相对落后和单一的建设方法去进行体制的建设,这种相对落后且单一的建设方式不仅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脚步,也造成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和当前的社会发展脱节的现状,所以其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

1.3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目前关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套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其他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仅仅只是能够就一定的原则和指导方向方面奠定基调,但是对于具体问题的具体落实,并不能够进行具体的规范,所以也就导致体制落后的现状一直存在。另外,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认识的缺乏,使得一些规章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认识,使得相关的规程制度也不能及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明确的处理,使得规章制度在整体上,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备的情况,也使得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真正作用无法更好的发挥。

2优化措施

2.1正确认识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针对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能够看出,问题产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不到位造成的,很多的工作人员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也就导致当前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工作步伐一直停滞不前,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首要任务是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认识,同时还应该不断强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像组织培训或是将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同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相挂钩的方式,以此来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能够稳定发展,不断得到优化。由于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其本质是由于人们对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眼光还有高超的技能去进行体制的改革,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全面的水利发展观,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以及对于工作的认识程度,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整体运行能够充分重视。其次,要重视水利经济管理体制优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对水利设施以及设备等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控,促进其相关产业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中更加健康和高效地运行。

2.2对建设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科技在各个行业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技术的重视上,也可以充分的运用科学技术,去促进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进一步的提高其科学性,像引入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去丰富和强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不仅仅能够促进体制的进一步优化,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水利工程的运作效率。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求,还能够从侧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创新出新的经济形式,由于过去对于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的不重视,所以国家对水利工程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所以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做好招商引资,通过合法的渠道,更好的落实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2.3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工作更好的展开,因此,与管理体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和处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够为现代化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和优化指明方向,避免由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中,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价格的调控还有有效配置问题,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基本问题,做好这些问题,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另外,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管理的体系,强化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时发挥的民众的力量,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整体的发展,同时进一步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4落实水利建设行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以及培训

一部分的水利建设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等问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工作效率低或是离职等情况,对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工作也造成了一定阻碍,所以为了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储备,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首先,要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其次,要重视员工素质的提升,并且为其创设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促进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

篇2

关键词:构建;水利;经济;管理;要点

在国家的积极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的一轮水利工程大建设,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这个初级系统既可以满足防洪和防涝的需要,又可以满足我国农作物生产的需要。所以近一个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所以说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我国现在正处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的过程中,水利经济管理也应该向市场经济过渡,然而现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还是偏向于公益事业型的管理,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的转型。这就使得我国的水利行业没有适应好我国的市场化经济,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还有一点就是我国水利行业的观念还处于一个传统的落后的状态,以前水利工程一直是一个垄断行业,没有完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很难使水利工程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采取各种必要措施构建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

一、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经济管理不健全

我国的水利工程由于缺乏对管理的重视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经过时间的积累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制约了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再加上这些积累的问题,如果我们再不对水利经济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话将会严重的阻碍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工程本身的建设管理,最近一些年我国一些洪水和水灾频繁发生,由于很多河道在平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所以导致了河道里有大量泥沙堆积,还有的河道被填埋开垦成田地,当洪水来临时,还会遇到一些人为设置的阻碍。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导致了我国水利工程的防洪的能力被减弱,在洪水来临时无法发挥作用。很多的设备在缺乏长期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技术无法得到更新,设备无法得到维护,导致我国的农田灌溉也受到制约,我国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正在逐年的减弱。

2.水利建设行业队伍缺乏社会保障

我国的水利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大多数是在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都不够完善,还要面临着低工资的情况,所以导致了很多的水利工程人才的流失,这些人才的流失大大的削减了我国的水利建设行业的队伍素质。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水利部门现在面临着效益低下的问题,很多水利管理部门甚至是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只能采取减员的方法进行维持,这也严重的削减了我国水利建设行业的战斗力和发展力。

3.水利工程缺乏对地位和发展的保证

首先,我国现在还比较缺乏对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对于水利经济的管理投入也相对有限,所以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地位,并制约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发挥。其次,我国现在投资管理的体制并不适合水利经济管理,而且由于缺乏对这方面的投资经验,也导致了水利工程的开发受到限制。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水利管理经费的投入有时会被其他部门进行挤占,导致了水利经济管理得不到经济支持的局面。这样也会严重的挫伤水利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加的延缓了我国的水利管理的进程。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我国的水利工程从最开始的筹划阶段就缺乏充分的准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也比较差,最后也很难形成系统的完善的体系。在运行的后期,很难得到资金的持续支持,水利部门也就很难持续的对水利工程和设备进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处于弱势的原因,我们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

二、对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建议

1.增加对水利的认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水利经济管理的重视。水利不只在农业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其他领域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现在水利在能源的开发方面也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水利系统的支持,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不对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所以说增加对水利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必要。

2.对价格的调控

水利经济的建设和管理也是有成本和收益的,在市场化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对价格进行调控,可以利用价格调控的方法才使人们节约用水,减轻水利系统的负担,同时这样做也可以提高水利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水利管理部门有更多的资金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3.开启社会监管体系

现在很多水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国家的管理监督氛围比较宽松,导致了水利管理部门工作的松懈。针对于这一点,我国可以采取放宽监督力度的方法,使全民可以参与到对水利经济管理的监督当中来,这样就可以对水利单位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4.改革投资方式

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我国需要进行建设和维护的水利工程太多,还是导致了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够改变一下投资的方式,一部分由国家投资,同时也可以由水利部门自己进行招商引资开发一些项目,并运用项目在对社会服务的同时进行盈利,这样就能实现资金的自己自足。

5.加强配套设施的生产建设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并不能是单一的水利建设,还必须要进行好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说做好水电的配合工作。水和电都是人们生产生活最离不开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将两者进行联合的建设,这样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达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6.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水管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进行外包管理,水管单位工作人员只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维护保养等服务性质的工作由政府统一外包。这样不但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还能引进了外部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对水利经济的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它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所以说对管理体制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它的体制的优化不只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关系着防洪和供水已经生态等众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出一套完整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相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对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相信以上的一些建议也会对管理体制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只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努力,就一定能构建出符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经济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范.完善民办公助新机制全面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关于江苏、安徽两省农村水利建设的调研报告[J].水利发展研究,2013.

[2]李梅.我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4.

[3]杜杰.发展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水利发展研究,2015.

篇3

【关键词】范围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竞争优势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能够使企业的产品链在各个环节同时开展,当这些活动得以完成时,企业的范围经济也将产生。可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此外,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和市场共同完成的,而范围经济实现程度的程度是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范围经济和一体化对企业或者产业的影响则涉及较少。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企业在追求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其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模式转变,以此来迎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普遍要求。

一、对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的释义

(1)范围经济释义。对现代组织而言,由技术、管理知识与经营信息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范围经济往往涉及到组织管理的多个层面,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参数,因为当范围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之间的纵向或者横向联合就成为可能。可见,对现代组织而言,无论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对这些要素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高昂的代价。同时,这些要素由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定价较难,估值不易,尤其当企业选择跨国经营时,传统的技术转让并不被特别看重,相反,直接投资则被看成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为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整合和对市场经验的应用,实现高效率的组织和管理。(2)一体化及纵向一体化释义。一体化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本文所指的与范围经济相关的一体化为纵向一体化。按照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企业上游的产出能够作为下游的投入,并且这样的一系列纵向生产过程要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在企业进行纵向生产时,各阶段各环节之间进行的生产活动都会以产品的形式最终呈现。当然,即便是彼此之间互为投入和产出,如果这些产品是通过不同的企业制造出来的,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则往往被认为是不同的产品产自不同的企业。即便是企业在实行纵向一体化时只生产一种类型的产品,同样能将不同阶段呈现的产品看作是不同。所以,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实际上是在进行多种产品的同时生产,不同的是,这些多产品的交易过程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只有最后一阶段的产品才会流通到市场上参与交易。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即便只生产和经营纵向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产品,由于其掌握的技术、管理知识与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阶段,为了保证生产与经营能够正常的进行下去,企业需要对上下游企业或者各阶段的技术特点、管理特点与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否则,上、下游之间的生产协调是难以实现的。

二、范围经济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范围经济的风险。范围经济对现代组织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管理成本的降低,在短期,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能够在财务会计方面取得范围经济,同时还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获得企业所需的关键生产资料或者资源,以此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证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从从长期看来,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能够取得范围经济的优势。但是,风险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来。因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原始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客户提供相关而又不同的产品。可是,当这一战略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企业会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去片面的追求纵向一体化所能够带来的优势,使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可见,盲目的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使企业的技术获取成本显著增加,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和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而企业的成本变化也将更加复杂和模糊。(2)范围经济的福利。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范围经济实际上是对协同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现代组织需要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协调和管理,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以此建立起新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当然,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范围经济的福利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增大投入时,企业的单位成本得到降低,规模经济呈现出来;而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多,范围经济就会呈现出来。范围经济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优化采购,增进研发。

三、一体化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一体化的风险。现代组织管理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作用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一定的风险。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不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像强者获利、弱者受损等。所以,企业采取一体化的过程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其次,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如果不能因此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那么它们就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损,而这被看做是一体化的另一个主要的风险。(2)一体化的福利。从产品的水平差异方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部门内贸易。从水平分工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规模经济是部门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贸易得益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体化战略将原本被保护主义分散孤立的国内小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通过这个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的技术利益。所以,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维纳的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四、结语

在产业经济学中,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沿主导产品生产链向其上游或下游相关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根据其向上游或下游扩展的方向不同又分为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自从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对于国际经济关系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关系,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对其未来走向得出不同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先导和基础,全球化是区域化的必然归宿,因此,研究范围经济与一体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尊然.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问题.2007(4):102~104

篇4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技工教育;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37-03

在所有的教育种类中,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一直致力于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如弹性学制、订单式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等,多种教育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职业学校中践行、探索、总结,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得到了有一定推广或借鉴价值的经验。进入“十二五”时期,在不断总结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又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这一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作为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在江西省新余市进行了试点。为了在实践操作层面给试点工作提供帮助,笔者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并疏理了20世纪80~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模式和特点,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可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借鉴。

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及时间界定

计划经济体制,或称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有计划地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用计划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以及投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及工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均由中央的指令性计划决定,所以又称指令型经济。

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一般认为是从1957年开始,到1992年结束。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确立了公有制的绝对统治地位。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和特点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

招生 由各生产单位(车间)根据生产岗位需求,提出增人增编计划,汇总到劳动人事科审核,确定总的分工种的用人需求,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审批后,组织统一考试(企业内),根据考试成绩,按需求计划人数的105%左右的比例由高到低顺次录取。

学制 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

教学内容 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安排 一般是以两个月为周期进行安排,一个学期分成两个周期,前两个月学习理论知识,后两个月实习。第一个学期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学校实习工厂(也可以直接安排到车间),第二个学期以后的实习均安排在车间。二年学制的学生,整个第四学期安排实习;三年学制的学生,整个第六学期安排实习。

管理 由企业人事部门和学校进行双重管理。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以学校管理为主,在车间实习期间,以车间管理为主。

考试考核 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实习期间由所在车间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方式为实际操作、制作零件。结合平时表现,写出评语,评定操行等级,汇总到企业人事部门,作为分配工作的重要依据。

分配 若无特殊原因,原则上第四学期或第六学期的实习单位和岗位就是未来分配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大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和岗位从第二学期确定以后基本上不会改变。如果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学习期间存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则不准毕业、不予分配或开除学籍。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特点

企业技工教育的典型模式与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实习时间长 三年的学习时间里,累计两个学期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四个学期下到实习工厂或生产车间实习。理论教学时间短,实习实训时间长,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以系统地锻炼操作技能。

一位师傅同时带徒弟较少 一般安排一位师傅带1~2名学生,由于徒弟很少,师傅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地教,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师傅的指导。

教学与生产高度融合 教学计划要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教学安排每两个月交替轮换;实习岗位在生产一线,实习内容是加工生产企业产品,将教学与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资源共享充分 学校无需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培训实习指导教师,也无需花巨资购买所需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甚至无需建立实习场所,这些都是企业现成的。因此,学校教学投入小,办学成本较低。

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学生的实习岗位就是未来的工作岗位。

教学质量好 无须培训,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并可独当一面,经过3~5年的锻炼、提高,即可成为企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困惑与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即使有国家强大的政策扶持,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陷入了发展的低谷,招生规模不断缩小,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复杂。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办学,得不到企业的支持与帮助,并且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满足不了企业需要,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早已意识到职业教育改革不能只局限和封闭于学校内部,一定要与企业、政府联系起来。订单式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改革模式,无一不是力求在学生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寻求较佳的结合方式。但是,校企合作目前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校企合作成了学校的“单相思”,企业方缺乏合作的积极性。

实际上,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学校、企业及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关系可以用图1清楚地加以表示: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将政府、企业与学校联系起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所谓现代学徒制,依据笔者的理解,其实质是政府介入、由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校、企业及政府都要投入(学生支出部分学费,花费2~3年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学校提供必需的学习条件;企业承担学生实习的成本;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企业、学校、学生以适当补贴或资助),并且都要获得收益(学生实现满意就业;学校从办学中获取合理的利润;企业获得政策上或经济上的支持,无需投入培训费用就能招收胜任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政府通过减轻就业压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其特点是实现了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共赢,学生受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的问题是:学校、企业、政府在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如何定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这是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

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重点和难点侧重在政府和企业。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技工教育的分析,对比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探讨调动和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途径,形成企业自愿、主动参与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是能否真正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关键。

要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对社会人才培养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企业具有社会属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我国可以借鉴德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采用立法的形式,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应承担的职责。例如,可按企业规模的不同,要求其承担一定比例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专业(工种)的人才培养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统筹与指导工作 (1)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地域人口分布、地域企业和产业特色,宏观统筹职业学校的分布、数量和规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率。(2)政府有关部门应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要建立一个面向全国并连接大、中城市的国家劳动力信息的收集分析机构,定期进行职业需求与预测分析,在公共平台上及时准确地相关信息,为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招生规模提供宏观指导。

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由其经济属性所决定的。从微观上讲,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是因动手能力差,可能直接影响师傅的生产效率及企业的生产进度,从而影响师傅的收入和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二是因技术水平差,很容易将产品加工成废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三是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赔本的买卖企业肯定是不愿做的。因此,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按接纳实习学生的人数在税收上给予减免,或采用现金补贴的方式,使企业从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从而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联系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校企双边的互利共赢。

要增加生产实习的时间 学校要适当地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相应地增加生产实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锻炼,提高操作技能,以胜任岗位工作,实现就业时就能独当一面。

政府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企业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员工的企业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要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高度,认识和宣传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职业学校要开门办学,促进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要实现校企深层密切合作,职业学校必须做到开门办学。开门办学的涵义是:(1)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依据企业生产需求确定。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项目确定开设的专业,并根据企业的规模与发展需要确定专业招生人数。(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有企业参与。可让企业生产或技术部门的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安排,以保证能够针对企业的生产或服务项目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生产或服务计划安排教学,以保持教学计划与生产或服务计划同步,教学内容与生产或服务内容同步。(3)教师可从企业中聘请。要聘请企业中的生产技术人员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可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教学,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4)要把教室放到车间里,在生产岗位或流水线上实施教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职业学校添置教学设备设施的巨额支出,降低办学成本;另一方面,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生产,熟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将来就业时可以直接顶岗,缩短岗位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魏旋君.建立现代学徒制 探索职教新模式[OL].(2011-06-09).[2011-11-08].http:///161/2011-6-10/30171@921161.htm.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

[3]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2).

[4]张可委.职业院校“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5]刑晖.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理性思考[N].北京教育考试报,2010-08-24:(3).

[6]彭召军.创新职教教学模式 培养现代技术工人[J].职教论坛,2011(33).

[7]赵居礼,田社峰.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篇5

>> 现代农业成果创新与转化探讨 云南现代农业“农超对接”创新经营机制研究 检察与调解对接机制研究 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对策 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研究 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贵州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湖北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创新流转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对接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冉学忠,郭立杰,白胜双.对铁铃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29-230.

[4] 薛薇.农作物秸杆还田的作用与途径分析[J].农技服务,2015(6):133.

[5] 许竹青,毕亮亮.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例[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3):118-122.

篇6

[论文摘要]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经济文化既对现行的道德与心理教育提出挑战,也需要道德与心理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市场经济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决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1]这就是市场经济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形成的人的稳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行为规则等等的有机体系。市场经济文化的蓬勃兴起对人的发展提出了现时代的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

一、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将是全方位的,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制定和确立都会因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

市场经济文化追求着主体人格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改变,必然对人的素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毫无疑问,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德育主旋律,仍必须坚持健康心理的维护、心理潜能的开发。同时,也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和心育内容,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道德主体。为此,可考虑以下几项极富现代特色的教育内容:1.经济伦理教育;2.生态道德教育;3.科学道德教育;4.情感教育。应努力把这几项教育内容融入教育的主旋律中,从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更具有新意,更富有时代气息。

市场经济文化崇尚民主、开放。因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可以往的德育和心育在方法上把青少年学生视为单纯的容器和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提供学生“自我决定”的机会,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学生主体

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且总是试图“净化”学生的生存空间,因而割断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培养辨别是非、自主决断的能力。而主体人格的培养将彻底否定和拒斥一味灌输,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让青少年在生活和“真的”教育中生长、建构。

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批判以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向,积极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从而使教育与时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应答

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已日趋明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应作出积极的应答已是刻不容缓的。面对挑战,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主体,同时还要超越市场经济文化,引导市场经济文化,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文化的正确、快速、高效的发展。

(一)内容的更新:确立适应主体人格建构和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内容

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对原有的品质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我们不增添新的教育内容,就无法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根据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下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必须得到重视。

1.经济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中所特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体系,协调着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保证经济活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一定的经济伦理。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重视经济伦理教育,培养人的勤俭、公正、平等、守信、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经济意识、经济心理和经济行为,促使个体经济社会化。

勤俭,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这里主要指勤俭建国,指生过程中要勤俭,指在生产中,应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新能源,探索废物利用的途径,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特别是要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经济理性的、科学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也能保证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勤俭也倡导着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不是节衣缩食而是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现代生活幸福。

市场交换需要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氛围中,人们才能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让它们没有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经济真正的繁荣、发展就会在人们的期盼与努力中得以实现,市场经济文化就可以得到优化,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惜时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事。[2]惜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显重要,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时间”。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停留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传统角度来看待时间,而应更新为“此一刻比前一刻值钱”(托夫勒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再主要依赖于空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发展使竞争表现为占有时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谁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3],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改变,“他们不再重视金钱上的利益——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自由的时间”。人们欢迎弹性工作制,愿意较快速地完成工作,希望较多拥有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讲究效率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高效乃成为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在一个无法忽视竞争的时代,高效是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花同样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取得同样的收益只需较少的时间,这无形中就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得财富能快速地增长。同时也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确立正确的金钱观是经济教育的核心内容。”[4]在经济教育中,应把金钱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社会中更应把金钱观教育作为实施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抓手,积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的金钱观。日常生活中,金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人们的实际利益,人们不再谈钱色变。对于青少年而言,不耻于谈利,乃是他们价值观念变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但也有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挣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尺度。我们不能迷信金钱,因为金钱不可能代替一切,金钱决不是衡量精神领域价值的尺度。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以人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为前提的。生态道德教育则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以便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但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们不得不自食苦果。“5亿公顷(123,500英亩)可耕地因遭受侵蚀和盐碱化,已不能再耕种;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森林为了生产而被砍伐:有150种鸟类和兽类因为人的破坏而绝种了;近千种的野兽现在已经很稀少或处于被灭绝的危险之中。侵蚀、土质恶化、森林毁坏、暴雨成灾、动植物生命受害等情况现在仍继续而且有的地方还在加剧。”[5](PP.132-133)资源和能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将使市场经济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社会还不得不为环境污染支付巨额的费用。显而易见,人类若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倡导生态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培养生态道德首先是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的基本要求。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摒弃人与自然之间任何障碍,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培养人们“关心”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让“关心环境”成为人类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同时,我们应该依靠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情感,努力发掘人类正确认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通过节约资源,利用科技开发新的资源,才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报以乐观的态度。我们还应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应该认识到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生物也都有他们的价值和权利,同样应得到平等的对待。我们还应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并培养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有序性承担重要的责任。

我们不仅要严禁滥砍滥伐,随意开矿,而且要在正常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还应注意及时修复,在动态中保持生态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也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努力的方向,积极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3.科技道德教育。就本意而言,科技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活动和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具有的品德。科技道德教育则是为了培养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也能具有科技道德素质,最终将其融入人的个性之中,并以此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科技确实能为人类谋福利。科技的巨大进步消除了一些人类传统的及由自然造成的不幸,如贫困、瘟疫等,但对它的使用不当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不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等,而且这种副作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与社会的道德精神价值之间找到平衡”。[6](P.85)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科技,也就必然不能脱离科技道德。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可侧重于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依赖于心理教育的共同参与。科学精神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包括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协作、勤思、献身、耐挫、勇于竞争等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和发展的。其间,创新精神更要突出强调。

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我们的国家若想取得主动,就得不断更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改进管理方法、开拓新的市场。而且,创新也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泰勒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潜在的创造性,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时代的主体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要振兴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文化,就必须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这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将主要依赖于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异、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才能不断地激发人们去变革、去创造。许多调查表明,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学生亦不例外。一般来说,在适当的教育下,创造潜能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显现并得到发展。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让学生“走进学校是个问号,走出学校是个句号”。

创新情感的培养。创新情感伴随着创新意识的觉醒而产生,表现为对创新的渴望与憧憬,有着强烈的创新激情,敢想敢说敢做,创造带有强烈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以及对创新的痴迷和不厌倦,等等。培养创新情感可促使青少年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

创新意志的培养。创新意志是指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所作的努力。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努力、永不言败的斗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只有具有了创新意志,才能在创新过程中持之以恒,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我们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意志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意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失误。我们只有弘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教育,才能适应并发展市场经济文化。

4.情感教育。在高科技的社会里,科学精神得到张扬,科学技术受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情况下,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包括人的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7](P.10)“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7](P.21)我们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8](P.167)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青少年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也离不开道德教育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也日益显现,物质的富裕不可思议地导致人们出现“价值真空”。青少年表现出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而且他们只要求别人爱自己,却想不到也不会爱别人。他们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

竞争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青少年感到了社会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和学习的压力。在青少年内心蓄积着一股紧张、焦躁、孤独、无奈、自卑、意欲反抗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时疏导和缓解,就可能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从而导致逃学、出走、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就青少年自身而言,正处于“疾风怒涛期”,情感的两极性非常明显。而且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尚未定型,呈现动荡不安的态势。他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会自鸣得意,一旦学习失败又陷入苦恼、悲观的深渊;他们忽喜忽忧,似乎让人无法捉摸。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虽在努力弥补一些失误,而从总体上来说,仍不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就说明情感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同时也给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情感教育中要关注情感能力的培养。情感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观道德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力。(2)共感能力,或称共感性。“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的感情的这种能力。(3)体验自己情感的能力,即自我体验的能力。(4)调节、调制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理想和意志力。[9](PP.74-75)应积极培养青少年的情感能力,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完美的主体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确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

赫尔巴特确立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认为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杜威把儿童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要求教师围绕儿童转。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师生观,历史上争论已久,批评声不绝于耳。在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还占主要地位,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和控制的对象,学生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师生关系的主动创造活动中。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面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5](P.107)学生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形成了消极的体验,产生了一种无助感。但无论是“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都是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呼唤,我们应积极确立一种“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表现为‘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10](P.131)“对话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化的过程,使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10](P.135)

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自己的认识、体验、理解和选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在人格上,青少年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和成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主体、当作人而非物来对待。而且,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任何被动的学习和灌输都是无意义的、低效的。只有主动的认识、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过程。

教师既不是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也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他无权支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于学生;他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P.107)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怎样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效地充当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没有把师生关系看作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表现方式,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本身而富有的教育价值”[10](P.127)。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应是作为独特的、完整的精神整体的人而相互作用。“在抽掉了人格精神的这种片面的师生交往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不正常的。”[10](P.127)在“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中,“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才能存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才能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进行精神交流,获得精神发展。

只有这样“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P.100)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发展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应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指导自我教育,是指导“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12](P.290)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重视学生自主性的重要表现。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包括这样一些涵义:(1)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2)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积极的能动体,都是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的承担者。

(3)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活动,都是教育活动主体;外界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意识发生作用。[9](P.79)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重视学生自主性、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其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尤为重要。

自我教育的要求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与开端,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要求,才为以后的一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要求,也就是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这实际上是青少年学生把外界教育要求内化的过程。教育者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对自己提出的教育要求,了解其正确性,并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节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为青少年学生始终不懈地朝着教育目标前进提供可能。

(四)指导学生学会道德判断、道德选择。

杜威在其早期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中提出“教育即生活”,并不留情面地对传统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状况进行严厉批评。但不幸的是,20世纪的教育仍然与生活相割裂,远离了生活。这里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与灌输;二是只注重琐屑行为的训练和消极防范。这两种倾向都漠视了发展中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在方法上都采用了强制灌输。但,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因为“具有知识并不就是教养,只有把精神的内在本质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教养”[13]更不幸的是,教师总是警惕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则和常规的形式,总是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上,总是只注重防止失败,总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总是企图把那些自认为“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任何事物,包括规定、规范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变化迅速、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正确”已是一个可变的成分,而且只有通过比较,通过学生“自主决定”最终确定其“正确的身份”。在一个开放的、信息来源多端的社会,又如何让学生闭目塞听?与其让学生接受外界文化的“自然影响”,不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别、自主选择。我们的教育要摆脱困境,要想得到发展,就应努力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视野中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在现时代的多元文化中,面对价值观矛盾、冲突的情况,就应指导青少年学生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这是德育和心育共同的任务。

道德判断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善恶、是非、公正合理与否的断定。它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是进行道德评价、道德选择、发生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柯尔伯格用九个道德两难问题,如“海因茨偷药”,启发学生在道德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谈或辩论、作出道德判断。同时在讨论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的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作出价值选择的能力,对同一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中不同的规范作出选择的能力;按照某一规范完成一种社会活动、道德活动时,从同时存在的几种不同行为方式中独立地、灵活地选择一种最佳行为方式的能力;实际执行某种思想、道德规范的能力。”[9](P.75)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自主性程度往往是学生道德行为自觉性水平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学生“希望学校的道德教育能给他们以一定的选择余地,能对他们自主地确立或改变道德取向真正有所帮助。他们开始逐渐将选择道德取向视为自己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利,并逐渐对学校与教师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利的行为‘深恶痛绝’”,[14]他们“愈来愈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选择过多地指手划脚”,也“愈来愈不会将自己的选择所致后果随意咎于他人”[14]。青少年学生渴望拥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道德选择能力,学会道德选择。以便青少年学生在多元的价值冲突中能从容不迫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

柯尔伯格经过长期的研究指出,儿童(广义)是“道德哲学家”,因为儿童同教师和成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儿童能够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仅如此,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总而言之,儿童的发展自有他们的规律。很显然,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人性的教育和教育的人性的本然要求。主体人,应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无论怎样,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伦理智慧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力[J].江海学刊,1995(1):90-95.

[2]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4(4):12-15.

[3]参考消息,2000-02-21(6).

[4]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金钱观教育[J].德育信息,1994(4):9-10.

[5]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8]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9]班华.中小学德育探析[A].山东省教委普教处.德育师资培训教材[C].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10]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篇7

一、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分析

1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在世界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环境不可避免收到了冲击与应用。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质,以市场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依靠市场经济特征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实现健康的市场竞争、市场整合与市场分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目标要求。

2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4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二、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经济现代化;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确保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世界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维持稳定发展趋势。这一现状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性及抗风险能力,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与战略的科学性。但是,全面小康社会构建中,市场经济文化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构建需求,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引导。以国家政策、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

1 市场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

现代经济领域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经济文化有着重要关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需要以文化及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以文化为动因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通过自由竞争使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实现科学的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文化支撑作用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市场经济文化内容的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借鉴性,因此经济发展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经济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合理的个人利益与价值观、价值评价与社会导向、商业氛围及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确定文化内容、针对社会主义特性完善文化内容,以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2 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分析

2.1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世界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环境不可避免收到了冲击与应用。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质,以市场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依靠市场经济特征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实现健康的市场竞争、市场整合与市场分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目标要求。

2.2 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2.4 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3 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需求、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等方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理念创新

在现有的机制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有时还不能与改革后的推广技术所需要的理念相适应,造成服务与需求脱节。

他们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深入,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的不够彻底,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以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同时,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不断的组织专家培训农技员和农民,并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 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篇10

(一)建国**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还比较落后,有关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这些问题,应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三)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二、目标和任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到2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五)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六)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改革。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对象和重点

(七)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

(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九)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十一)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十二)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十三)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十四)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十五)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对策和措施

(十六)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

(十七)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八)加强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认真执行现有体育法规,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督导、群众体育工作、体育社团、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工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各类学生运动会等的组织和管理。突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十九)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十)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二十一)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公布全民体质状况。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二十二)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二十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化。

(二十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五、实施步骤

篇11

(一)建国4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还比较落后,有关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这些问题,应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三)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二、目标和任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到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五)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六)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改革。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对象和重点

(七)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

(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九)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十一)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十二)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十三)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十四)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十五)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对策和措施

(十六)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

(十七)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八)加强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认真执行现有体育法规,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督导、群众体育工作、体育社团、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工人、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各类学生运动会等的组织和管理。突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十九)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十)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二十一)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公布全民体质状况。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二十二)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二十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化。

(二十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五、实施步骤

篇12

[关键词]高校体育 市场经济 经济效益 开拓

随着我国加入WT0,全社会都在全方位以开拓市场经济,建立民族经济意识,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提高人民经济文化水平。体育正以它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国内外大型运动会的承办,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等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体育明星、运动场地的魅力和效益,体育器材的开发,运动服装的消费,娱乐、健身健美、保健康复中心如雨后春笋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充分体现了体育经济市场的开拓,体育事业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在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备人才的地方,学校规模在扩大,生源在不断增加。然而,各级领导不重视体育(或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体育经费短缺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表现的尤为突出,致使高校体育工作停滞不前。加之学生体育意识淡化,普遍不重视身体锻炼,造成学生体质普遍下降。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爱莫能助,广大体育教师只能唉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这种情况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制约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十六大”的宏伟目标。同时在高校体育中看不到体育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存在着体育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应怎样来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高校体育事业呢?

一、市场经济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1.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学校培养造就适用性人才的地方,要向市场推出合格的优质人才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属于智力投资范畴,是一个长期行为,不能直接作为经济效益产出。因此,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得不到重视和保证。限于国情,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导致各高校人均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条块分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很快,一些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僧多粥少,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的基本保证,它除了完成体育教学所规定的目的、任务,提高人的自身身体素质,建立体育的基本意识、兴趣、习惯外,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市场培养的人,具有敏捷思维、顽强意识、努力进取、奋进拼搏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保证优质的生产力,为市场经济提供适用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化正呈现出高科技、高速度、高强度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凡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必须成为高质量的劳动人才。高质量集中表现在高智力和高体质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高智力是前提,高体质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说一个高水平的外科医生,他不光要具有精湛、高超的医学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壮的体质。因为一个大型手术,有时一上手术台,就是站在手术台上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紧张的工作,如果没有强壮的体质和坚强的毅力根本不可能完成手术。

2.经济制约着体育,体育又促使了经济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设施、条件,需要经济,没有经济作坚强的后盾,体育设施建设、环境条件的改善,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的消费,而体育的消费又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建立。球类运动员的职业化,人们对大型运动会的观察,体育器材的使用,运动服装的穿着、娱乐、旅游的兴趣、健身、保健的练习方法,都来自于人们对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体育兴趣的培养,完美协调的审美观,良好的身体素质,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合理运用。这种体育意识的培养,学校体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说体育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3.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民族文化素质上,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裕经济、精神财富的资本。要达到这一目的,也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科学地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学校就是通往这一目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学校体育就离不开经济,设有经济做后盾,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学校体育。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要提高全民素质就离不开体育运动。他们把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1-4%用于发展学校体育事业,进行体育投资,其收效显著。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志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概念,其内涵的侧重点在于指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具有等价补偿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交换行为的商品性。”这些理论指明了我国各行各业在其社会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商品性的交换行为规律是一切商品交换行为的普遍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经费短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促进高校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1.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体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政府、企业在高校中投入适当的经费,建设体育设施,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他们都是学校体育的产出或部分产出,其本身就是效益。运用等价交换的补偿原则,作为学校体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国家财政拨款投入,必须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性再投入,如果忽略这一点,就会影响这一产出的质量。久而久之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以,国家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投入观念,增强投入意识是解决学校体育经费的关键之所在。

2.学生最终步入社会群体,他们要向用人单位、工厂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他们的这种投入,势必给工厂或单位带来效益性产出,一个人救活一个单位、一个工厂、一个企业的报道屡见不鲜,所以作为企业或单位是直接受益者,应该饮水思源,给学校等价交换以回报性投入。

3.学生作为直接受益的主体,他们在接受这种投入(教育)后,将在自己的一生中产生长期效益,按照等价补偿的原则,学生进校时,在交纳学费中应包括一定数量(比例)的体育设施费,应名正言顺地作为体育设施器材的专款专用。作为产出前的基本投入。一些低差学生,由于教师的个别辅导,他们还应负担教师的劳动报酬,即个别投入。学校代表队训练,学校提供器材设备,运动员应负担教练员的一部分训练费,优秀运动员还应将获得奖金分一部分给学校和教师。周末、假期开放体育器材,应进行有偿服务。在沿海一些城市的大、中等学校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采用有偿使用体育器材的服务,收效十分显著。

4.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习体育基础项目-----田径运动,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爱好、兴趣选择项目学习。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普遍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有些投入资金较多的运动项目(如:器械健美、网球、高尔夫球等高消费运动),可采用收取一部分体育设施、器材费用的办法,以维持正常运转。

5.提高学生的体质,加强审美关的教育,培养学生娱乐、休闲的兴趣,鼓励体育消费。利用高校体育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可以公开向社会开放体育运动场所、设备、器材,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如:健美、健身、武术、足球、网球、旱冰、游泳等体育休闲项目进行锻炼和娱乐,积极创收。把发展高校体育工作与经济收入给合起来,建立高校体育市场经济意识。

6.随着加入WTO,我国各行各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高校体育市场也不例外,应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参与、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在不影响教学的基础上向外租借运动场馆。西方国家和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举办高水平、大型运动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很多高水平比赛放在高校,既发挥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又节约了运动会费用开支,使该校在经济上受益。同时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又促进了该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可谓一举五得,何乐而不为呢!

7.高校体育部门应主动开拓学校体育市场成立体育产品公司(或产品代销点),搞活高校体育经济。在有条件的高校可利用高校学生多,现代青年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喜爱和购买力大的这一优势,积极开拓高校体育产品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爱好、爱好和需要积极与厂家直接联系,以代购代销的形式(可避免缴纳税收),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好的服务献给广大师生和体育运动爱好者。这一措施应该受到大家的欢迎,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从而为开拓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学校体育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作用。要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建立体育经济观念,充分认识、理解体育的潜在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让学校体育为市场经济培养优质人才服务,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求。以它独特的方式、效果参与市场竞争,开拓高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选:

篇13

【关键词】 社会;体育生活方式

探讨体育与生活方式的问题是体育社会学重要课题。这对发挥体育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会生产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

所谓社会生活方式包括人为维持生存获得自然界提供需要的种种活动形式。从本质上讲,使人们进入社会关系领域相互交往和活动形式。体育的本质是人们有意识的参与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体育是属于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范畴,并且有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质特点。

这里必须要阐明的是体育不仅仅是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的内容,而且属于更广泛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范畴。体育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劳动、其他工作活动、政治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家庭和各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日常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的方式等等。体育 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 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2.1 变动与革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现存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动和革新。正如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所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的重大变化。”因此,在原有的生活方式中有的已经不适应到的生产方式的需要。有的则需要充实新内容或改进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变化而变化。体育在此其中日益显露重要地位,并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体育观念被扬弃,现代体育观念在逐步树立,城市化与社区化的发展将使体育深入到现代家庭。这正是社会变动与革新带来的重大成果。

2.2 多层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城乡、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各阶层与民族之间的差别。由于社会群体存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社会生活方式的建立也符合这种差别的要求。对于体育来说,也必须适应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多层次多样化的现状和要求。例如民族体育应适应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需要。健身体育适应全民族生活方式的需要。再如企业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军事体育等,都具有多层次性的特征。

2.3 新旧交替。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目前,生产力发展还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市场经济思想不断的同计划经济思想产生碰撞。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存在着复杂的新旧交错的局面,一方面人们对体育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和身心的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几千年以来,留在人们头脑中的体育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愚昧无知”的封建残余思想还有待于清除,特别是在极少数领导阶层存在这种体育观,严重阻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例如: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体育开展得不好,而有些经济部发达的地区,体育开展得很好,这种反差可以反映出各阶层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当然要消除这种反差,还需要一个过程。

2.4 开放交流。近代世界和中国历史都表明,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发展进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只能停止落后。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完善,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进行,而是受到外部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渗透。我们一方面要接受外国生活方式中的有利的东西。例如,现代体育方法学在我国的发展,就是受外国的影响。体育方法学强调使用科学手段来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并强调终身体育教育。这对于社会主义生活方和完善是有益的。

3 体育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3.1 人本性与健身性。在现代体育生活方式中,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体育为人的精神满足而需要。并通过精神满足为物质生活追求提供支撑,使生活趋于高尚,趋于高质量。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享乐的协调与统一。体育能够满足不同人不同层次的需要,这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1]人的发展对体育存在一定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主要来源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决大多数人都是把参与体育运动同关注自身的健康与体质状况联系起来,通过各种健身活动,追求运动的功效,提高体力水平与运动技能,这正是体育本质的反映。

3.2 社会性与文化性。体育对人的社会化会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应该通过营造有利于人们能积极参与的体育“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人应该通过体育活动,面向实际生活、面向社会现实、面向与自然的融合。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与期望,自然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自我行为规范与意识。人们在选择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比较偏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理解,“体育文化在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与人形成了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必然的互动关系,就是体育文化价值的所在。”[2]建立文明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发展,从体育文化对人的作用方面审视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经济性与发展性。体育对人的经济影响主要反映在体育消费以及对体育经济发展的认识之中。随着体育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己逐步成为时尚,增加体质投资,引导体育消费,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对体育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体育文化;体育生活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健身价值是体育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体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文明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顾渊彦主编,《体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90)

篇14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不但涉及自然科学,而且也涉及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供帮助。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中应该将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纳入到日常工作范畴中,以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既发挥农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兼顾生态效益。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已经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由过去的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盲目引进新产品等方式来增产增收的模式向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及环保节能农业转变,以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保守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早已被提出,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推陈出新,仍然停留在保守落后的水平,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也仍旧采用落后传统的老旧模式。同时,由于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保守,导致广大群众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管理内容缺乏了解,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对国家颁布的先进性政策及相关文件也不能及时贯彻落实,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还残留着大量计划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特征,如在针对不同区域农产品种植及经济作物种植上仍然采取定额制度,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发展,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有效融合,更难以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管理,针对农业工作的发展情况一再相关文件,强调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并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转变。然而实际工作成效不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仍然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侧重点不对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别注重农产品数量的增长,而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则远远不够。这种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比较适合于建国初期,也切实解决了当初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药、化肥滥用及过量使用、盲目引进高产物种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农作物产地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从而导致大量农产品的低质量、高残留与人们注重健康、生态平衡之间产生了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农药残留超标也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减少了农产品产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下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要努力转变侧重点,从以往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为现代农产品的销售提供市场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技术及信息,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便捷,提高管理效率。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如美国、日本等,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较低地位。甚至,某些落后地区还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及网络设施,农业生产及信息技术严重落后,区域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农业现代化建设停步不前,既影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业企业及个体经济效益的获得,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所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树立新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我们知道:“理念指导行为”。因此,要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抛弃保守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新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要从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出发,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其经济管理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参观活动,加深农业管理从业者对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认知,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及思想观念,扩宽他们的视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以先进的、新型经济管理理念指导其行为。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因此,要勇于做出农业经济管理体质的变革,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改变过去保守落后的单纯追求产量的管理模式,从单纯重视数量向重视数量及质量的方向转变,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多元、多产业链结合的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要加快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创新力度,促进纵向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同时,要不断拓宽技术性新型农产品的销售领域,拓展销售市场,要结合农产品市场需求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工业产业链结构体系。此外,要注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积极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开发新型农产品,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经济各个区域发展不协调、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脱节、农业整体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显露出来。因此,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建设市场化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改变过去仅仅满足个人需求为目的的小农经济思想;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经济管理的手段,重点建设主导产业及产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个区域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将市场需求作为开展农业活动的导向,让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农业发展规律,建立集约型社会化农业。同时,要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机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此外,在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也要努力建设生态农业,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及其对环保理念的追求,生产绿色蔬菜、有机粮食、绿色水果等备受欢迎的农产品,并在农业生产中坚持循环利用原则,积极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制定环保措施,走生态农业之路。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农业也已逐渐向信息化农业方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要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确化控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收益。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那么相关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改变及信息化技术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其对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及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及水平;同时,要努力培养大量新型农民及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其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和生产操作技术水平,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此外,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道路及水利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吸引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加入到现代化农业建设中来。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农业信息化数据库,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高效的有用信息内容,便于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做出科学化指导和建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