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2010年青岛市已经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大众化水平。如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青岛教育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
第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工作推进机制。青岛市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规划实施。市委市政府在《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善的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体系”。2011年以来,青岛市致力于构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专家指导体系和考核体系,先后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成立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青岛市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对区市政府教育重点工作和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考核指标,市、区市、学校三级联动,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二,构建多方参与的设施建设机制。青岛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向全市覆盖。全市中小学全部实现光纤接入青岛教育城域网,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中小学教室全部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青岛还探索企业参与机制,与青岛伟东科技教育集团、华师京城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开展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空中课堂、未来教室等建设,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到2016年,青岛市中小学将全面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
第三,构建以应用为驱动的资源共享机制。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与服务的机制,全面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应用工作。在青岛,部分相对偏远的农村学校可以通过智能教室连线课堂,成功实现“专递课堂”教学同步展示,让农村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青岛还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和电子书包应用试点,通过构建“微课知识树助学系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和自适应作业测评系统等,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让信息技术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推动下,以公平优质为导向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青岛逐步建立。青岛市已经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杂费、作业本费和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享受学习、生活费用全免费教育。到今年年底,青岛85%的中小学可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70%的幼儿可在公办和普惠幼儿园就读。青岛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均衡度在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革。青岛正在制定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方案,努力打造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我们将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一卡通)中心管理平台,探索以大数据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方式,构建“数据支撑、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青岛将致力于实现三个延伸,推动教育的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普及。
――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向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延伸。以推进国家教育装备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建立覆盖各类教育的信息化标准,推动设备配备及应用实践,尤其是重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学前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迅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教育、校际教育差距。
――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向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延伸。以青岛开放大学为依托,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青岛全民学习网”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推动终身教育开展,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助力。
――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各领域改革延伸。大力倡导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引领,建设未来教室、培养未来教师、发展未来教育的理念,以数字智慧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推动数字应用在教育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驱动力。青岛市已投入3.7亿元,推进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到2016年将覆盖85%的学校。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信息化促公平、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选择。我们建议加大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形成新的共识,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建议共同推动全球范围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互联网技术突破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和时空的局限性,推动优质资源向更广区域覆盖,让学习者都能享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但每个时代都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教育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各级少年宫和文化馆,现在变的更家庭化、个性化,有些家长互相攀比,花了很多钱,负担很重。徐沛东认为,要加大社会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力度,不能光靠家长。应该由国家来负责,不是盖几个图书馆,弄些设施就可以,而要真正的把实际有用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徐沛东还建议,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是好事,针对特殊的艺术天才,可以特殊培养。
二、让中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在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意识里,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等同于“唱歌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打着节拍唱,学生跟着教师唱,毫无新意可言。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反而会增加学生对艺术的厌恶和排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而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让课堂“活起来”,要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让音乐课堂焕发活力。
(一)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寓教于乐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智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和表现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寓教于乐,展示才华。
(二)为音乐教学注入鲜活气息
成效显著 契合未来学校发展
据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仰协介绍,2012年,成都进入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行列。
“建设教育云平台,将提供更多优质多元的信息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移动学习需求,塑造新型的工作学习模式”,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表示。
未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校人人通”将可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乡教育地长足发展。
据成都市教育局吕信伟介绍,近年来,成都通过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政策,增加了政府教育投入,提高了学校教学仪器装备标准;通过打造“三通两平台”、 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依托名校集团、互动联盟、百校结对、区域合作等路径,开展远程结对互动教学和直播、录播网校教学,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向郊区(市)县辐射。
据了解,截止2012年底,成都市已基本实现网络满覆盖、学校全接入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市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整体普及率为77.4%;成都市已经有20余所城乡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践;2012年10月,成都市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智慧教室”,随后,7个试点中小学校纷纷落地并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在“智慧教室”里能实现课堂多媒体互动、e化评量与诊断分析,以及无缝导入云教学平台,契合了教育科技和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
成都教育“云”中起舞
吕信伟表示,根据2013年正式实施的“宽带中国”国家战略,成都正进一步修订完善成都市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其政策框架,检测与评估政策实施和目标达成效果,发展教师ICT能力,培养学生电子能力,创新学习方式,开放教育资源,推进移动学习。使成都教育适应,并有力支撑中国城市化。
同时,未来成都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应用云计算、移动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市级枢纽为核心,县级中心为支撑,校级应用为目的,搭建以“办公、管理和资源”为核心的“成都教育云”。以师生服务为核心,以“校园云”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一站式登录、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的智能个性化“云桌面”。实现师生应用数字终端多方式、多形态覆盖,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生活等教育活动信息化。
到2015年实现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全面优质化,基本实现数字校园普及,实现校园网网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
“到2015年,成都将完成500名技术装备管理干部、2000名技术装备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培训;同时,培养能从容应对未来校园、未来教室数字化工作和学习的未来教师。”吕局长表示,2014年,成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参培率达到100%,考试合格率不低于85%。2015年,5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
运用教育信息化培养优秀人才
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都江堰国际论坛了《成都市义务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2012:创造有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报告分为七个章节,反映了成都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情况,与国际社会分享成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方法和经验,共同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报告从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政策背景和宏观环境、成都ICT基础设施建设、ICT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ICT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都ICT发展差距与工作建议以及ICT成都愿景等七个章节的内容,显示了成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和未来成都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拟形成以下共识:信息技术的作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不平衡以及信息化应面向的群体。并据此提出了倡导及建议: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全球化公民;积极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化能力框架”,制定本国(地区)标准;运用信息化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建设开放性教育资源,推进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建立教育信息化指标、定期收集数据、实施ICT政策评估。
报告提出,未来成都的教育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应用云计算、移动技术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市级枢纽为核心,县级中心为支撑,校级应用为目的,搭建以办公、管理和资源为核心的成都教育云。
实现成都教育梦
成都市作为部省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确立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让教育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学有良教、品质卓越”的成都教育梦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实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提升工程,2012―2014年,成都市级和区(市)县两级财政将投入26.2亿元,到2014年生均设备值小学提升到约3600元、初中(含九年制学校)约3900元、高中约5800元。
二是打造“三通两平台”,300多所学校完成校园有线、无线双网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到2014年,中小学生机比将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多媒体系统到班比达到1:1,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开展师生个人云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试点工作,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所有中小学师生实名制,支持网上协作、多方互动和虚拟化教与学的“网络学习人人通”;构建“成都教育云资源平台”和“成都教育云管理服务平台”。
三是广泛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
四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依托名校集团、互动联盟、百校结对、区域合作等路径,开展远程结对互动教学和直播录播网校教学,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市)县辐射。
关键词: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展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78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无线网络、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电子书包、3D打印技术等前沿数字化设备迅速进入教育领域,逐步走进了学校课堂。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教室存在着效率低、互动差、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因而,为了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智慧型教室应运而生。现代信息技术为智慧教室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支持个性化学习、交互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智慧教室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实训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智慧教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教育理念构建了各种不同特点的智慧教室。苏州市中小学未来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交互式、探究式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1“智慧教室”PK“传统教室”
1.1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室
传统教室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格局和规划与百十年前的教室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仍然是一排排的桌椅面对着黑板,老师一边讲授知识,一边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学生用着统一印刷的教材,边听讲边记笔记,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为学习的中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学习效率低下、师生互动不佳、学习资源匮乏、缺少个性化辅导等,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探究式学习等,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场科技与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未来教室应运而生。
1.2以“学”为中心的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不再是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而是适应学生学习的一种开放式的、信息化的智慧型学习空间,基于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平台,智慧教室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进行设计,将适合的科技化教具、学具合理地运用到智慧教室中,帮助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智慧教室是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空间设计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新型教学环境。国际商务实训室是商贸类学生进行实训的重要场所,但是传统的实训室只有电脑、互联网、模拟实训平台等,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要,构建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是大势所趋,作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构建设想
来自台湾的《启动学习革命》一书中认为:“未来教室=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随意教室+远距离实验室+高互动教室+相连教室”。也有学者认为智慧教室是云端上的教室,包括电子书包、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白板等,资源都在教育云端上,内容丰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通过相关文献与案例的研究,笔者认为构建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并围绕这个核心分为空间设计、硬件装备、软件技术、师资力量和个性化设计5个维度,一间创新的国际商务实训室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的结果,探究式、讨论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应时代的需要,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
当下智慧教室已经成为了教育信息化时代一个关注的热点,但却存在一个误区,即将智慧教室的构建等同于将信息化技术设备运用于教室中,虽然信息化技术是未来教室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智慧教室的构建还应关注空间设计、师资培训、个性化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接下来笔者就以人本为核心,围绕5个维度构建智慧型的国际商务实训室。
2.1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的中心――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考虑到学生的身高差异、学习时间长短、学习形式等,设计出可以调节高度、自由拼接组合、形状各异的创新课桌椅,打破传统的一人一桌一椅的刻板的教室布局,可供个人学习、二人合作学习、多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而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则不再局限于讲台,可以在实训室的任何地方自由授课,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融合。
2.2维度1:空间设计(交互、友好、舒适、现代)
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空间环境应当有重新的设计与安排,符合学科特点、营造学科氛围、适应学生心理、符合审美要求,创造出最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环境,交互、友好、舒适、现代的空间设计更有利于激发W习的热情、而积极、愉悦的体验则会产生新的灵感与创意。实训室内部的光线、温度、湿度、气味应当设计成可以调控的,可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效果。不同的学习区域可以用玻璃隔开,玻璃可以移动,既划分了不同的区间,也使得各个区间可相互融通,自由变换。
2.3维度2:硬件设备
智慧型实训室应当配备各种先进的硬件设备,例如全自动监控和录播系统、电子白板、应答反馈系统、平板电脑、无线投影仪等。利用先进的监控和录播系统,教师可以随时监测和分析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指导、评判和诊断。交互式电子白板结束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时代,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通过形、色、声、光等将讲授的知识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平板电脑是展示教学资源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最佳的方式,拥有轻便灵巧、易于携带、启动迅速等诸多优点,进行课堂练习等互动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教室四周可配备4个无线投影仪,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学生处于教室的任何方位都能清楚地看到电子白板上的内容。
2.4维度3:软件技术
软件是指智慧型实训室平台,除了硬件以外主要由门户、服务、数据、网络等构成。服务网站通过统一的登录服务,支持用户在电脑、手机、电子书包等终端进行登录,享受多种服务。教师可以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课前准备、课后作业布置、随堂测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的分析报告。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所涉及的网络有4G、3G、Wi-Fi、有线网络等。
2.5维度4:师资力量
对于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教师来说,仍然面临的是许多操作方面的题,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来让教师真正提升对智慧型实训室的操作水平。通过开展示范性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智慧型未来国际商务实训室智慧型、交互性、开放性和情境性的优势,展现其独特的教学魅力。
2.6维度5: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设计指的是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关注师生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而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需求,设计巧妙、独具慧心,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师也应当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打造个性化教学方案。
3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和工具有待开发和完善
目前,虽然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已经具备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但是还不能满足各个学科的要求,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划,协调统一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和完善,实现多学科的无缝对接和融合。
3.2加强基于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加强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理论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实验室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研室、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完善。可以适当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典案例和实践经验,探索适合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教学新方式与模式。
3.3提升教师对教学设备的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实训室的直接使用者,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对于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也快,然而对于年纪稍长一点的教师而言则不易于掌握新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要领,这就需要专业的培训,鼓励已经具备了熟练技能的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提升教师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语
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便于学习资料的获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化教学的内容、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并且具有信息化管理和情感认知功能,在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的中开展的讨论式、探究式、情景式和交互式等教学模式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虽然目前的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在设计应用、教学平台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是相信智慧型国际商务实训室会成为实训教学的新方向,为商贸类专业课的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摘 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不再是技术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辅助应用,而要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深入课堂教学中去。“教―学―评一致性”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探索,其实践层面的开展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W、学习和评价环境。通过探究“教―学―评一致性”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开展现状和对其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智慧教育理念分析与运用,形成真正适合于学校实施的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评一致性;智慧校园;智慧评价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与实施,学生在课程和教师的引领下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是广大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化在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智慧教育。传统的数字教育是把技术作为工具与教育教学进行应用融合,而智慧教育是用技术营造环境与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融合创新。因此,如何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教学研究,如何将我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与教学同智慧教育环境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是值得我们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已有20年时间,把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实施已有十余年时间。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新境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旨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泛在网络等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创造具有感知、适配、关爱、公平、和谐特征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能力的卓越型智慧型人才。杨现民教授等人将智慧教育环境分为两类,分别包括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和支持终身教育的学习型智慧城区。本文探讨的智慧教育及智慧教育环境指的是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及相关环境建设。
智慧教育在学校的实施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智慧校园环境建设。智慧校园作为智慧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物联网与环境感知、移动互联与移动应用、基于云平台的教育资源整合与组织、社交网络与学习协作、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智慧课堂与未来教室六大技术载体,每种技术载体又有不同的智能技术工具支持,如云平台下的同步备课、网络评估、知识图谱分析,智慧教室下的学生学习行为过程记录、实时交互评价等。基于以上分析,智慧校园在应用层面上主要有以下四类功能:
1.教学者视角的智慧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渗透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或者某一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展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思考新技术形势下如何将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们与我们传统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深度的融合创新。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智慧教学下,教师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在共同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支持下的教师―教师共同体、教师―学生共同体和学生―学生共同体中的一员。在共同体下,教师可以通过检测、讨论、问卷和查阅学习记录对学生进行预评估,充分了解学情,也可以与共同体内其他教师实现同步教研和同步备课,改“游击战”“独立作战”为“协同作战”。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通过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课后教师通过实时检测和课堂学习记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制定下节课的教学策略和进度。
2.学习者视角的智慧学习
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以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共善(对个人、他人、社会的助益)。智慧教育下的智慧学习将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并最终促进学习者智慧的提升。
祝智庭教授认为,实施智慧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应该具有记录学习历史数据、感知学习情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和学习服务、拥有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智慧性学习活动设计、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等特征。基于此,本文认为,智慧学习将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记录、评价和反馈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为所有的学习记录和学习资源都是开放的,教师作为辅导者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和答疑解惑,所以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根据学习记录(如课堂录像中的自我表现、教师笔记、学生笔记、课堂实时评价结果等)的自我学习,还可以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体下的智慧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教与学的提高和进步。评价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把尺子,没有依据目标进行评价的教与学是盲目的。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评价将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而是“师―生”共同体下的评价,评价工具更加多样,评价的维度更加全面。以一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生进行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经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个性化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交流讨论;课堂中可以结合大数据收集、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平台等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与反馈,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目前在班级中所处的水平,进而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论坛交流、教学录像回放等手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并为下节课学习做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总之,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评价将真正实现从单一走向全面,从结果走向过程,是依靠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新型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与准备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与掌握是教师课前备课的核心工作。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云平台,利用同步备课、集体备课、网上教研、电子教材、精准导学等,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与准备由独立“作战”转为协同“作战”,课前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分享以及精准合适的教学资源不仅保证了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教师在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上的不足,本身也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利用网上作业、学习行为分析、知识图谱、学习成绩记录等,教师可以全面准确地分析学情,进而把握教学重难点,实现课堂上的有的放矢。
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通知,具体应该包括课程内容预习建议、学习目标以及学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会学什么,将会达到什么程度,将会怎么学。学生通过平台预习,并可以与同学或者教师进行课前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2.课中:基于智慧教室的精准教学和高效学习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中,课堂上对学生和教师行为信息及时地观察、记录、分析和反馈是确保教学和学习始终围绕目标进行的重要措施。智慧教育下,以智慧教室为依托,利用电子书包、云录播、答题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对学生学习行为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确保课堂的高效与目标的达成,学生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反馈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如课堂测试成绩、教师建议等,以此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进度和方式等做出适当调整。总之,智慧教室下,教师和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及时调整全部是基于数据分析的精确调整,不再仅仅依靠于教师丰富的经验和个别指导。
3.课后:基于智慧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的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基于数据的评价,主要原因在于课堂证据不容易获得与分析。智慧教育下,基于云录播下对课堂的实施记录和分析,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主动与被动可以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课堂实时测验成绩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等。教师运用视频分析技术也可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判断,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科学依据,而不仅仅是再依靠于反思和经验。
五、总结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不再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智慧环境的全方位创设,也是对“教―学―评一致性”中的教学、学习、评价全方位的支持与变革。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智慧教育下“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不仅仅需要智慧环境创设下智慧教学、智慧学习和智慧评价的实施,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改变教学观、学习观和评价观,这才是“教―学―评一致性”能够真正实施的根本所在,也是智慧教育的智慧性之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崔允t,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2]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3]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支撑[J].中国电化教育,2015(1):77-84.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5]祝智庭,R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