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范文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流行业服务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

篇1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物流行业;运输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7日

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的必要性

物流标准化是整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物流标准化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物流行业得以完善的基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有着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社会各个部门的职能也在发生逐渐地变化,每一个社会部门都承担起了社会发展所应该具有的职能,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标准化的趋势。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我国东北的金正物流和湖北的大道、山东的奔腾、四川金桥、山西三毛、西北卓昊共同联手建立上海壹米滴答供应管理有限公司,将不同地区的物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其次,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物流行业的质量,将物流行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精细化、标准化进行处理,更好地提升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最后,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更好地降低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减少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损耗,在执行标准化的管理工程中更好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二、物流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行业一直呈现出一种零散管理的状态,物流标准化管理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更新速度慢。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标准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其要求的技术支持也需要不断的深入,同样以壹米滴答为例子,在2015年3月成立便开始了对各个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在2015年10月开始了部分系统的试用阶段,在试用之初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对标准化物流管理体系的一种挑战。在我国其他的物流行业中,其在执行物流标准化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这种技术壁垒的情况,技术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实行时间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行时间相对较晚,一些企业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物流标准化执行方案来进行我国物流的标准化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较晚,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于标准化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开展。

(三)现阶段物流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的各个物流企业都在逐渐地向标准化靠拢,或是几个大的物流企业联手打造标准化管理,或是单个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在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对于企业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管理、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管理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物流行业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到位,体制不完善,影响了物流标准化发展的脚步。

(四)物流管理标准有待统一。受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各个地区的标准化也需要加以区分,但是在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上需要建立统一且有差异的管理模式,彻底打破我国物流行业一盘散沙的状态。

三、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实施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管理水平,保证物流管理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需要针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给予改革意见,对于一些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要积极的借鉴,更好地推动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一)发挥既有优势。对于我国的物流行业来说,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工作在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我国物流行业要积极地利用这些优势,进行更好的标准化管理。比如我国物流行业不仅仅注重内部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同时还在进行相应的外部联合管理,一些物流企业还从其他国家或者是地区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展现了标准化管理的能力。针对这些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这些优势,展现出强烈的洞察力。

(二)实现信息技术革新。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体现出技术更新的重要性,即在开展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技术的更新放在首位,以技术更新支持带动物流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比如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模式,在发货、返货、付货等各种货物的管理上集中体现出技术支持。

(三)建立高标准的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管理起步相对晚的前提下,要集中体现出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比如,企业可以依据当地或者是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标准化管理,在不同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分层、分区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

(四)建立统一化的衡量标准。结合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建立服务质量高、发货速度快、货物损坏程度低等管理标准,将这些标准有效地运用到不同的物流公司中,进而展现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标准性。

(五)加强物流人员管理,优化内部监督。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不仅仅体现着对于制度和体制的管理,更体现出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融入各个部门中,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为基础。例如,我国在物流管理的时候要积极地推进人才战略,引进相应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并对人才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服务管理体制,等等。

四、总结

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优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转变,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工作能力,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积极提升我国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物流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大的规划和营业点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物流行业分布地区过于集中,出现了发达地区物流企业集中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物流产业中部门分割问题加剧,使国内的物流产业不能像国外那样实时对运输途经的道路经行监管。这样会延误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并且不会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从而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输工具的合理安排,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人员浪费,时间浪费等,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点,国家要做到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者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从物流产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合理的选址,并不局限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我国国内的物流行业总体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目前还没有像国外物流行业那样突出的龙头企业。尽管也有几家少数的物流大型企业在我国表现突出,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缺少规范的运作规律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也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组合和调配的技术支持,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缺少像发达国家那样从田间到商品的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并且我国在企业市场的竞争中,大多数物流企业多采用低价的竞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的提高公司的技术含量,加强运送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一味的低价竞争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并不能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高效快速的发展起来,所以针对低价竞争的问题,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低价竞争改到技术竞争上面,从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三、我国国内在物流的教育方面更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这是由于我国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是分开工作的,这使企业并不能很好的统筹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而实现公司质的飞跃。在我国的现在的学科体系中,仍然是部门分割体系在国内物流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企业不能开拓创新新的观念和方法,再加上我国国内物流人才稀少,更是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雪上加霜。这使得学生们不能系统的学到与物流行业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体会到物流行业真正的含义,更不能体会其发展的真谛。所以落后的教育观念也是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我国政府可以开拓创新,勇于学习外来的文化,学习国外物流行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四、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装备水平还很低

一是由于我国国内的政策对这个新兴的产业物流产业发展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例如在运输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稳定的运输,如何对货仓内的货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如何在产品原材料新鲜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护其新鲜的程度进入到物流运输的环节,这都是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发展的部分。

五、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后

物流行业是一个跨地区的运作系统,所以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高低关系到各个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上物流效率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不同上面。我国在物流行业初期时,在推行标准化建设方面也缺少一定的力度。比如,运输方式中间的运输设备参差不齐,海运、空运与铁路集装箱的标准更是存在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运输规模的扩展。 六、我国的物流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障碍

篇3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基础设施;供应链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38

1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广义上讲,物流流通过程中采用的冷藏、冷冻技术都可以称为冷链,因此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大致包括食品、农产品以及化工产品三大类。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医药化工类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小于4%,而肉类、果蔬、水产品、奶制品、冷饮以及速冻米面的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高达9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及农产品流通领域。

但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物流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损耗量高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且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都在没有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其中80%以上的生鲜品是采用常温保存、加工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仓储及配送等环节的应用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2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2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以及装卸搬运所用到的相关工具。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冷库及冷藏车保有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冷库容量共计2046万吨,冷藏车29444辆,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到135千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20%,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2冷库建设缺乏规划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兴建冷库,据中冷联盟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我国冷库新增量就达到了579万吨。然而我国冷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以至于出现发达地区冷库过剩,而农业产出区冷库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45%的冷链资源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和广东地区,而河南、黑龙江、吉林等主要农产品基地却只有不到5%的冷链资源。

23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涉及冷藏及冷冻的食品多达上百种,且在不同温度下存放产品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所控制的时间与温度均不相同。由于目前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因此,不同企业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操作,消费者无法对冷链服务的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

24冷库种类不齐全

根据实际需求,冷库的种类主要分为:冷藏库(温度在5℃)、冷冻库(温度在-18℃)、超低温库(温度在-32℃)和保鲜库(存放瓜果、蔬菜的专用库)四种。目前,我国现有的冷库主要为冷藏库和冷冻库两种,而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保鲜库和超低温库的数量屈指可数。由此造成我国大量的瓜果蔬菜和深海鱼类在不合标准的储藏环境中大量损耗。

25冷藏车使用量低

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在储藏及运输的过程中都应当维持在低温的环境中,因此,冷链物流行业中通常使用具有降温功能的专用冷藏车来完成食品的运输环节。然而由于冷藏车的运输成本较高,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均选择普通货车完成运输,只有在少数高端产品的运输上才使用冷藏车。

26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以食品为主,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冷库都是依托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而这类冷库由于建设较早,大部分都没有采用信息化技术,所以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十分低下。

3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扩展延伸,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31冷链物流向生鲜冷链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商企业开始发展生鲜冷链电子商务,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冷链物流资源完成货物由冷库向普通消费者的流通过程。行业代表如下:顺丰公司开始发展“顺丰优选”、1号店推出“1号果园”、京东推出“京东生鲜”。

3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设施设备正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新建冷库开始由多层土建库向高层立体库方向发展;冷库种类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仓储设备也开始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3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兴起

我国传统的冷库通常是农副产品批发企业或者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建设而成的,由于这类企业的专长是在生产和营销领域,因此常常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发展冷链物流。近些年,许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开始兴起,它们只开展冷链物流业务。这种第三方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质量,还可以加快我国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4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建议

4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包括冷库、冷藏车、搬运设备、存储设备等,为了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解决冷链资源缺失的问题,需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

42政府应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开始呈现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物流企业在建设冷库时很少进行周密的需求调查。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根据我国实际需求情况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政府引导,逐步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43建立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建立后,消费者可以按照标准评价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政府部门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44加强供应链建设

完整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应当包含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方案解决等功能,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这样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为保障我国冷链物流健全发展,需要加强供应链建设,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

45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

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在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同步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通过软实力的提升更好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般来说,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指的是物流行业人员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新媒体高科技技术,架构而成的一个虚拟平台,他们通过对物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控制,例如分类、采编、筛选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处理活动。其能为广大用户以及物流企业本身或者政府提供相关物流信息,功能强大。如果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较为科学和完善,将会大大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由于物流行业贯穿着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将会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与现状

1.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

当前物流行业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动了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前,电子商务的大潮来势凶猛,并且也将会持续下去,例如网络购物等都需要物流行业的支撑,没有一个好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受到诸多限制。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上午切实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并且目前随着电子上午的不断高速发展,电子化的物流信息系统,也将成为其中重要的问题。物流和电商两者相辅相成,物流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也有力的服务了电子商务中的大众。

(2)推动和促进了相关物流资源的综合和整理

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使得各方联系加深,其较好的服务促进了物流生产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例如企业利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大大减少本身对物流方面的投入,使得其有时间优化和整合供应。这一种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意义是巨大的,利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全可以使得其物流业务,让企业的合作者不再为小企业的物流能力不强而担心。

(3)能够大力推动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能够满足大众需求,但是其水平与世界水平仍存在差距。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标准化信息的铺垫,但是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又能反过来推动国家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2.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

(1)国外现状

目前为止,世界上物流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大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他们经过对关键技术以及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都已形成了良好的稳定系统。其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般都有信息的中间商构成和相互经营,形成了一体化系统。例如美国,美国的Capstan公司,其就是在一个比较成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下运行的,通过共用平台,采购、供应、运输等一体化,数据相互交换,服务商以责任会员身份提供服务。这些地区的物流业趋近完善,其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国内现状

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快速和迅猛的,并且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支持加之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完善和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国有75%的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并且极大多数的企业利用当前先进技术在提高本身的物流能力。其和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府的监控下,相互协调和促进,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数量不断的增多和强大。国家宏观调控地区规划发展。

例如我国的深圳市,其根据深圳市政府所做的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确立以区域物流为基础,并且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和以城市快速配送为支撑的物流大系统。由于深圳市是后起之秀的城市,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其地区的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早于国内其他城市今二年时间,这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其规划蓝图指出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空间和时间坐标体系,其中包含有,技术、安全、数据、以及应用和管理等,以电子商务和电子科技为基础,共同打造一个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二、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

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快,但是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最主要的发展问题是缺少一些现成的可行性案例。另一方面其较高的成本是的一些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并且虽然物流业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广大,但仍不可避免的的有一些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其中例如一些应用广泛的条码技术等在我国的物流行业换暂未得到普及。最后,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各个企业之间的缺乏交流。没有一个高效的联合对接系统,形成不了信息化的共享,实际就是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物流信息交流平台,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三、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策略

1.供应链服务结构的发展

国内大多数物流业人士认为,物流的供应链由功能性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和客户等主要方面构成。如下图(1)所示,这种形式的多级结构,以服务商为核心,采取此种具有较强互补性的综合体,有利于增强协调和整合能力,使得结构得以良性发展。

2.有关物流业信息的公共性问题分析

(1)非竞争性方面

信息和管理学认为事物之间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存在此种问题。但是物流信息却具有另一种特质,根据其信息的特征和价值等,其能够划分为竞争性和竞争性信息两种类别,非竞争性信息发展空间较大,企业可以大做文章。

(2)物流信息排他性方面

排他性这里主要是指相关数据,这是一种加工和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是一种符号,其可以认证识别来表达有关信息。传播手段不同就容易产生排他性,例如电视和广播,就很难排除一些受众,而对点传播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同时这种信息也是具有竞争性的。物流行业要充分利用这种特性,深入研究,针对性开发和发展。

3.政府方面的支持

政府的力量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源泉,政府可以提供纯粹的公共信息资源,也可以用提供私有信息资源,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数物流市场的交易信息。政府应在现有机制下,发挥作用,综合考虑,主力支持有潜力的企业,方能推动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完善和发展。

四、总结

物流行业的发展不能一朝而促,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各位物流业人士共同努力去探索去进取,汲取外国经验为己所用,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创造。只有这样,我国的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与现代社会相匹配,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维.现代化商贸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涂娅敏.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王伟军,孙晶.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02:33-36.

[4]张亚超,陈欢,李辉.基于内河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船联网”研究[A].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上册)——智能交通[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1:8.

[5]张朝迸.厦门市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营浅谈[J].中国中小企业,2011(10):86.

篇5

[关键词]药品物流;自营物流;批发企业;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0-0064-0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药品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药品的消费大国。在今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依然快速发展,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比整体工业增速高3.6个百分点。庞大的药品市场给我国现代药品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防治人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关系到所有人的生命健康。近年,药害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健康,暴露出我国传统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的质量安全隐患而物流是药品质量风险高发环节。对我国药品物流的系统研究对于促进药品物流行业发展、维护药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药品物流特点及运作模式

商务部的《医药商业企业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规范》中对药品物流定义为依托一定的物流设施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对药品运输、验收、储存、分拣、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满足药品物流服务的需求。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因此国家对药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大部分药品质量都受到温湿度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也给药品物流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药品物流特点

1.服务质量要求高。药品物流旨在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性的前提下高效率地保障药品供应。国家对药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特别是生物制剂等对温度、湿度敏感的药品,要求在整个物流环节恒温恒湿,这给药品物流环节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2.多为小批量多批次。药品市场产品品种多、市场需求量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7134家,每个企业平均生产药品约25种,我国进口药品有4159种。因此药品零售终端难以从生产企业直接进药,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批发企业进药。批发企业采购不同产地的各种药品,之后再分销给二级批发商或直接配送给零售终端。配送形式多为小批量多批次。

3.药品物流环节多。药品物流涉及到制药企业、批发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等部门。我国药品物流的每个环节都包括多个企业,往往存在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多级批发商流通药品,人为拉长了流通渠道,降低了药品流通的效率,推高了物流成本。

(二)我国药品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药品物流主要是指实现药品流通的销售物流,具体运作模式有制药企业自营物流、医药批发企业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

1.制药企业自营物流。药品消费市场增长、生产技术进步、产业投资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等条件促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实力较强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哈药、广药、北京同仁堂、扬子江药业等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天士力、神威药业、江苏恒瑞、浙江海正等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特别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通过不断并购重组,规模迅速扩大。这些企业资金雄厚,产业基础完善,主要采用自营物流方式,他们积极建设具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技术设备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在满足本企业药品物流需求的基础上,部分企业逐步向社会开放药品物流服务。

2.传统批发企业物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药品实行统购统销,由中国医药公司统一将药品分三级批发站逐级下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打破了单一的药品流通渠道,取消了三级批发制度。社会企业开始参与经营药品批发业务,形成了药品流通渠道。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49万家,其中大部分为规模比较小,采用传统仓储和运输方式的传统批发企业。

3.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药品种类众多,每类药品的储运条件不尽相同,物流服务质量要求高,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可以更专业地提供个性化的药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不多,大多为医药集团下分离的物流分公司。

二、我国药品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

近年药害事件接连发生,药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和社会长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物流行业协会陆续出台了法规和行业标准,见表1。尽管我国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和标准体系不断充实,但除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外,其他药品物流行业标准都属于推荐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且标准的具体落实尚需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较弱。药品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标准可循,更需要如何让标准向企业推广,引导企业主动执行标准。规定了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质量监控、服务能力、软硬件条件、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评估指标。

(二)药品物流服务质量问题多发

我国大部分药品批发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匮乏,管理粗放,药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难以达到标准。部分企业由于质量意识不强,存在诸如储运环境温湿度不达标,仓库缺少温湿度监测系统,企业私设仓库逃避监管等情况,企业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药品质量。2008年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黑龙江完达山药业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公司云南销售人员用新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造成6名患者使用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人死亡。今年7月,食药监管总局在飞行检查中发现西安新龙药业有限公司在夜间竟切断冷库电源。仓储运输环节的质量风险严重威胁药品质量安全。医药行业迫切需要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三)药品物流发展受体制阻碍

现代药品物流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服务区域越大经济效率越高。随着连锁药店和医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药品运输与配送必然打破地方区域的界限。然而药品物流发展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目前国家基本药物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配送商的选择往往局限于省内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药品物流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激烈竞争下,物流企业的配送费率较低,企业还需要支付保证金和预付金。这也提高了跨区域经营的物流企业的进入成本,形成地区进入壁垒,导致物流组织分散,效率低下,严重阻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此外,药品物流行业发展还存在企业服务观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高级专业人才不足等制约因素。

三、我国药品物流未来发展的思路

(一)推广落实行业标准

随着药品物流行业标准的不断充实完善,标准如何落实推广是面临的重要课题。应鼓励企业参与新标准的制定和原有标准的修订,广泛普及宣传行业标准,对企业的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企业对标准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应按照行业标准制定企业等级评价指标,打造标杆企业,引导行业整体提升服务质量。

(二)强化行业监管

严格的行业监管是药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依据现有的相关法规,政府监管部门应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监测手段密切监管物流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实现全程监管和透明监管。从2011年起,我国开始对基本药物实施电子监管,每件药品都有唯一的电子监管码,实现了对药品的监控、追溯和查询,未来应充分利用电子监管手段,实现采购、生产、流通和使用整个药品流通过程的全程监管。此外,飞行检查也是对药品物流监管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药品批发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药品批发企业多,规模小,大部分依靠传统运输和仓储手段开展业务,物流效率低,药品质量风险高。特别是在当前大型制药企业自营物流和现代第三方物流的冲击下,传统药品批发企业同质化竞争更为激烈,恶性的低价竞争难以保证药品物流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并购重组优胜劣汰,推动大型企业壮大物流网络提升规模效益,支持中小型企业开展差异化特色经营。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的进程中,必然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进而实现企业的升级,可以大幅提升整个药品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顶层设计,抑制地方保护

药品物流的管理涉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应加强药品物流管理的顶层设计,保证各部门间的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同时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区域封锁,为药品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提供高标准、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满足药品储运和药品管理的苛刻要求,是现代药品物流的关键力量。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完全能够替代传统批发企业实现服务生产和销售的功能,有力保障药品质量。应在严格制定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引导传统批发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物流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扩展服务范围,向核心企业上游和下游延伸服务,与各个节点企业密切合作,为整个药品物流设计高质量运行方案,确保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药商业企业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规范(SB/T11037-2013)[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质量控制 冷链物流 物流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追求食物的数量改变成了对食物质量的追求。以水产品、果蔬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日益升温,冷却肉、进口鱼肉等高品质的食物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这也就促成了冷链物流的崛起。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人们对冷冻食品的追求,对冷冻食品质量、保鲜度的追求,使得冷链物流系统必须做到快速与安全度的提升,在保证准时将所需的食品运送到指定地点的同时,必须保持食品的完整性与新鲜度。只有保证了食品的质量,才能满足人们对冷冻食品的追求,才能够获得市场的支持,保持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

一、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顾名思义就是冷冻食品的物流链,也就是将冷冻食品装车、运输、配送以及其中涉及的各个过程的总称。冷链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主要是体现在服务对象的不同,冷链物流对象主要是生鲜食品,它们具有易腐坏的特性,因而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冷冻保鲜技术的要求很严格,这也就使得冷冻物流对技术的依赖度比较高。我国目前对冷链物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食品冷藏链是指易腐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必须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下,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消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冷链物流上,而对药品、疫苗等的研究还比较少。其实,冷链物流的囊括内容不仅仅是在食品上,很大的一部分是在药品与疫苗上,相对来说,药品和疫苗对冷链物流的依赖要远远大于食品。相对食品而言,药品与疫苗的成本更高,而且对温度的要求也更苛刻,这就增加了运输的难度,从而也就对冷链物流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质量控制理论

物流质量控制就是在产品进行物流活动时,对产品质量、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在保持产品质量、时间准确度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过程。

目前,对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务及顾客满意度两个方面。何云在Tenessee大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研究,建立了物流服务质量模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说明了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下该模型的应用性。

关于物流质量评价方面,郑兵提出果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目前果品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却不容乐观。他通过专家意见法和深度访谈法,形成了果品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最终形成了4维度的物流服务质量测量表。

关于物流质量控制的研究,周兴建提出,我国的现代物流行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建立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物流活动中引进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对物流活动增强规范化、标准化,并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了物流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信誉,为以后的发展壮大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企业物流质量控制问题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对冷链物流质量的内涵、物流质量的控制等未有更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以后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从最基本的概念上更新冷链物流的相关内容,才能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为冷链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三、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内容

由于受冷链物流特性决定,冷链物流质量控制要比其他物流模式更加的严格。冷链物流运输的是易腐坏、易变质的产品,因而对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以及时间上的掌控都要比一般产品的物流来得更加严格。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不仅要保持产品的完整性,还需要对产品的质量做到很好的保证。

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一般包括质量保证、质量改善、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的有效控制,才能是冷链物流质量控制达到最好。

食品的质量保证,冷链物流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形状及特性的产品。冷链物流主要产品包括:冷冻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因而在进行物流配送的时候,不仅要保证产品外观的完整性,还需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冷冻食品的质量除了受生产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物流配送过程质量的控制。如果无法很好的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做到有效的控制,那生产时合格的产品,到销售时也会出现产品腐坏及变质。因此,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食品的质量改善,冷链物流运送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降低食品的质量,在通过流通加工及保鲜技术的运用下,还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这也就是所谓的产品质量的物流形成过程。

物流服务质量,物流行业其实就是一个服务行业。其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比一般行业要来的严格。物流服务的性质是提供服务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因为整个物流过程的质量目标就是其服务质量。冷链物流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保鲜度、流通加工对生鲜食品质量提高的程度、数量的要求、时间的要求以及配送间隔等等。不同的顾客对服务的要求不同,因为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对不同的顾客做不调整,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

物流工作质量,就是物流各个环节,各工种、岗位的工作质量。物流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只有各个环节做好了工作,才能在整体上促成并提升物流质量。这也就是所谓的总体上把握,具体上实施,最后通过汇总达到整体的工作质量目标。物流工作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质量,因而只有保证各个工作的质量,才能使得物流工作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物流工程质量,物流质量不仅取决于工作质量,也受工程质量的影响。物流技术水准、管理水平、设备等都是制约着物流工程质量的因素。因而,要想提高物流质量,就必须软件硬件一起提升,提升技术设备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实现物流质量的提升。

四、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冻食品的消费逐年增长,市场容量不断增大。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限制,我国冷链物流与国外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就是和国内其他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物流相比也是处于落后的局面。冷链物流的对象存在着特殊性,这就使得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再加上管理水平的落后,无法对食品的质量做到很好的保证,也是我国冷链物流处于落后的原因之一。

1.观念落后

由于冷链物流刚刚起步,生产商和物流企业对冷冻的概念还不是很熟悉。很多生鲜产品在制造的时候没有做好冷冻保鲜处理,使得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成本大大增加,这也直接导致了产品成本的增加,从而转嫁到消费者,使得消费者感觉冷冻产品的价格过高,而选择其他产品。这就减少了市场份额,从而恶性循环不利于冷冻物流行业的发展。因为只有从根本提升生产商、物流企业及销售商对食品冷冻保鲜的认识,才能降低生鲜冷冻食品的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2.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摆上消费者的餐桌,中间经历了生产、冷冻、冷藏运输及销售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食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保证了每个环节上的质量才能值得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保持良好的质量。目前我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在食品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频有发生。农产品在生产的时候不同程度会受到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已经受各种不合格添加剂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人民大众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减少了购买的欲望。由于冷冻生鲜食品的很大成本集中在冷冻物流环节,一些不良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采用或者采用不合格的冷冻车进行食品的运输,使得很大部分食品在流通环节内损坏。这就使得食品的质量大大的打了折扣,再加上销售时未采用隔温设备,进一步损坏了食品的质量,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销售环节上采用的设备未进行隔温处理,使得冷气外流,无法保证冷冻柜低温的同时,还照成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冷冻生鲜食品的质量。

3.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受冷冻物流行业特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未有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不同区域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不同、消费习惯的不同,使得指定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成为一种奢望。这就导致了一些不法的商家乘虚而入,昧着良心赚取钱财。冷冻物流行业没有准入标准,使得一些技术管理上都不合格的企业也可以进入到冷冻物流行业,这就使得冷冻物流行业整体管理出现了盲点,从而食品的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没有统一的制冷标准、运输车标准以及销售货柜制冷标准,食品的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食品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报证,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也打了折扣。

由此可见,质量问题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生产、运输、配送、销售上对各项冷冻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握,增强行业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无隐患。使得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食用冷冻食品的同时,促进冷冻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五、提升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对策

1.建立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

生鲜食品消费额度日益增加,产品多样性日趋明显,因而冷链物流业务繁忙。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控制好食品的质量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忙中就容易出错,业务繁忙时就容易产生大意疏忽,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加强管理,保证食品质量的控制。

建立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对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工作流程,在运输时间、运输车温度、操作人员技术标准上进行严格的统一,确保每个环节有序高效的运行。对每个环节进行食品质量监控,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保证企业的良好信誉,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追求。

2.增加员工质量意识,加强管理

冷链物流中的关键是对易腐坏食品的有效控制,这过程基本上由人工操作完成,因而对员工意识、技术上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从意识上使得员工对冷冻食品质量控制有整体的认识,技术上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思想指导实践,对食品质量做到很好的控制,保证食品的质量。

对员工质量意识的灌输,使得员工对食品质量安全有全新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责任感,以及以顾客需求标准为核心的质量意识。使得员工心中时刻谨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放心的食品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与社会责任感,并付诸与实践行动中。

做好员工质量素质培训,冷链物流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冷链物流主要是对食品的运输,因而卫生问题就特别需要得到重视。从事冷链物流工作的人员必须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卫生的同时,还需对卫生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严格以卫生标准要求自身的工作,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物流企业需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提醒员工记住工作卫生标准。

加强技能培训,冷链物流不同于其他物流,其操作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技术控制,特别是冷冻技术、装运技术。因为冷冻物流装运的基本上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存在易损坏、易腐坏的特性,因而装运时需要严格的操作标准。因此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只有技术过硬的员工才能保证食品外形与质量的完整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技术设备管理

冷链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其对冷冻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因而冷冻设备的保养维修就尤其重要。冷冻物流企业需对每套冷冻设备进行跟踪管理,设立独立的设备档案,定期检查冷冻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预防性的进行维护。只有冷冻设备得到了很好的保证,食品在冷链物流中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4.实施精细化管理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握好每个微小的细节才能在整体上获得成功。冷链物流企业需对物流流程上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做到有记录、有依据、有检查、有对比、有结论。对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管理,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工作,防止以后发生类似的问题,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做出阶段行总结。全年对各个阶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全年的运作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环境管理

受冷链物流对象特性的影响,物流企业存放食品的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良好的卫生状态可以减少生鲜食品被腐蚀的机会。对库存场地的周边环境卫生要指定严格的标准,禁止一切破坏环节卫生的行为,约束员工的不卫生行为,对场地进行每天清扫,定期做出消毒处理,并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一发现不合格,做出严肃处理。

在保持环节卫生的同时,为了防止食品腐坏变质,还需对温度与湿度进行控制,不同生鲜食品需要不同的冷藏温度,因而要对同类型的食品进行分类存储。再者,刚入库的食品与已入库的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因此也该分类处理。只有做到了精致的冷冻存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声俊.积极发展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J].中国粮食经济.2007(9):37-40

[2]杨博.基于系统思想的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10(04)01-03

[3]郑兵,郑双阳.果品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4):469-472

篇7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3年,冷链物流产业格局发生了新一轮变化,冷链物流面临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电商物流与传统冷链物流融合的多重考验。资本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热衷依然不减,跨界冷链与冷链跨越是企业面对机遇与突破传统冷链服务的共同话题。

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全国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500家冷链企业的冷库总容量为1900万吨,冷藏车数量为3.2万台。2013年统计显示,在500家规模企业中,106家企业计划购买冷藏车2845台,占总量的9.4%,其中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计划购买1244台,占发展总量的44%;有121家企业计划建库1357万吨,占总量的72%,其中纯第三方冷库经营单位计划建库80万吨,占发展总量的6%。如按一般项目建设周期估算,到2015年500家规模企业的冷库容量将达到3200万吨,冷藏车数量将为3.5万台。照此发展,冷库库容从2008年的850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3200万吨,将提前超额完成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依托巨大的刚性市场需求以及全行业共同努力,犹如异军突起,呈现出整体的快速发展势头。2013年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3方面:

2013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冷链物流行业政策,使得冷链物流行业面临一个利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尤其在药品经营指标管理规范出台后,对以药品为代表的冷链物流行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电子商务发展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冷链宅配,刺激了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

行业发展日趋标准化,业内领先企业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体系逐渐增多,且行业逐渐向综合型冷链物流商集中发展。

冷链物流市场变化状况

货品品类变化

从冷链物流行业整体规模和增长速度两个角度看,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货品品类可以细分为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乳制品、肉类、蔬菜等。2013年水果和水产品消费量依然较大,多年来始终是重点货品品类,并且随着冷链物流成熟度的提高其需求增速也在逐渐提升。

2013年医药类产品的增长同样不容忽视。近几年由于医药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经营设施、企业资质等严格审查,医药产品在冷链运输上的占比越来越高。在前100种最畅销药品中,有冷藏温控要求的药品已经占到45%。现在采用冷链物流的医药类产品主要是疫苗和血液制品,未来诊断试剂这一市场将会进一步放开,因此从长期来看行业发展空间良好。

客户渠道变化

2013年最让业内感同身受的,就是由电子商务催生的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的新兴。冷链物流宅配的客户群体按可分为B2B和B2C两个市场。2012年数据显示,B2B占总体市场的3/4,B2C占总体市场的1/4。虽然B2C市场规模较小,但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从2010~2012年的3年间其年均增速已经达到80%~120%。

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客户购买频次增多,以及生鲜产品尤其是海鲜产品高达50%的毛利率,使得当前电商企业纷纷推出专业的生鲜产品品类,或是加大对生鲜产品品类的拓展。

B2C市场的冷链物流模式主要分为3种类型:通过零售商下单后,由原产地直接配送至消费者、销售给主经销商或供应批发市场。可以看到,这3种模式对冷链物流行业均有强大推动作用。随着各大电商企业不断发力,预计到2015年,冷链物流宅配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0亿元人民币。

价值链的变化

冷链物流企业由单个环节服务领域逐渐向一站式综合性企业服务领域扩展。与过去相比,综合型冷链物流供应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都逐渐向立体化、跨界方向发展。

当前存在的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些问题成为困扰和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我国食品物流体系还不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很多重要的行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高效的整合,部分地区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然滞后于食品工业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第三方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是由过去冷藏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制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小、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亟待提高,还不能提供完全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食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薄弱,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无法集成配套,依然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回顾新世纪以来,物流行业、快递行业都经历了布局扩建、应对外资、盲目发展、产能失衡、整合并购等发展过程,行业经过多次洗牌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专业细分领域,应多借鉴整体物流发展的情况和运行状态。今日的巨额投资有可能成为以后沉重的包袱,因此,看清行业形势,摸准发展轨迹,才能使企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和网络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着企业的日常商务活动。跨界是非专业领域资本投资某一专业领域的商业模式,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的快速兴起和向冷链物流行业的跨界,对冷链物流行业充满了考验和机遇。

跨界冷链带来的是创新,其接受市场冲击能力、竞争能力、整合能力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不具备的。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利润大多低于8%,并非高盈利行业,且专业化程度非常高。需要通过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跨界合作,在联合的基础上实现跨界多赢,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篇8

电子商务与其他商业活动一样,也是以物资转移或是提供服务为根本目的的,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选择问题,为电子商务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规范物流服务标准网络物流服务平台将所有物流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服务使用者可以统一选择并且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物流行业采用统一的基本标准进行度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的产生。

2.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网络物流服务平台的用户非常简单,除了物流公司本身外就是客户,客户分为发货方和收货方,对其进行需求分析,具体如下:发货方:选择物流公司,下单发货、订单查询、服务评价。收货方:订单查询、收货确认、服务评价。物流服务提供商:接受订单、订单过程信息更改、接受评价。根据上述用户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信息查询、物流服务和综合评价等模块。(1)信息查询模块。可供查询的信息包括物流行业信息、物流服务商信息以及客户历史评价,其中行业信息为物流行业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服务指南等;物流服务商信息包含的内容就比较丰富,包含物流公司的资质、企业文化、银行信用、服务区域范围、价格等次等所有客户需要了解的企业信息;客户历史评价即为老客户对物流公司服务的评价以及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所需了解的行业信息进行了解,可以对拟定选择的物流公司资料进行查询,还可以选择性的了解客户对某公司的服务评价。(2)物流服务模块。此模块主要是对客户选择的物流业务处理信息、物流跟踪信息更新以及平台与企业信息的交换。现在大一点的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用以处理订单、物流跟踪,为客户提供实时物流信息,平台与各企业管理系统相互关联,交换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客户订单,并将信息反馈给服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平台选择所需物流公司,并且无需登录企业信息系统就可以下单,并且可以实时查询货物物流信息。(3)综合评价模块。此模块是动态更新模块,客户对物流公司的服务进行评价,最新的评价记录可以被查询浏览,旧的评价将会累计为企业的信用等级;另外,此模块对客户评价进行分类处理,将信息反馈给物流公司。(4)其他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用于平台用户的管理以及与客户的实时交流。

3.小结

篇9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进展,国际货运企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货运企业不得不在利润降低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在提高物流速度的同时还必须给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所以、各参与单位比如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等纷纷通过更多的优化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港口作为国际货运系统中的关键节点,港口不仅承担了水陆运输方式的轮转与衔接的重要职能,同时港口也是仓储及加工的理想区位。国际物流行业行业在物流的业务中占有了十分重要战略地位。正因为港口在贸易业务链条中的战略地位,才导致了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国际物流行业 发展 环境 分析

一、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

经济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进程加速,使得物流的涉及内涵也随之扩大,物流行业的外延也快速的演变成为了国际物流行业。国际物流行业具有以下特c:

1、标准化:国际物流行业由于其特点的国际性,使得其生产过程中必须得实现标准化。它在包装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过程中都已经采用了国际统一化的标准,以便其能顺利融入到不同区域以及全球物流的物质循环。

2、国际化:贸易业务的全球化乃至经济全球化趋势得使港口在业务中的所占作用日益重要。目前而言大多港口都从事了国际物流行业的服务:进出口商品报关服务、存储、流通加工、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有订货、代收的服务。

3、系统化:国际物流行业把仓储、运输单一的职能外延为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以及流通加工等多个职能。这些新职能系统可以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等途径进而形成物流的大系统,可以控制整个货物的流动,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并更大程度上的满足客户需求,更为有效的服务于国际物流行业业务。

4、多功能化:国际物流行业已向多功能发展,日益逐渐形成了一物流中心,提供仓储、配送等提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

5、信息化:由于全球化趋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不听的高速流动,电子数据的转换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的扩展,使物流效率急速提高、国际间货物流动同时也更加便捷、迅速。

二、国际物流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1、国际物流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国际物流行业所涉及企业所在宏观环境主要有: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要素。在开展国际物流企业的战略研究时,分析一般侧重于对经济要素层面的分析,要求全面准确的找出核心的要素,以此可以判定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制定战略性计划的基础。

(1)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的一致的发展途径是发展远洋海运和发展国际物流行业业务的发展基础上的合作共赢。它随科技进步和国际政治的多元化引发了国家之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从而对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世界区域间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向前发展必会导致区域贸易的量的增长,从而会带来国际物流行业业务总量的不断上升。

(3)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正因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个国家经济均开始依赖国际贸易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公司的投资生产经营等日常经济活动已经涉及了一百六十多个国家。经济一体化直接带来了国贸、海运的增长,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壮大推动了集装箱运输、综合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4)国内经济的茁壮发展

港口运营情况则是国内经济发展好坏的指南针,经济发展的情形和港口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例如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国内的发展势头必然进入高速增长的春天时期。

(5)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就中国而言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第二产业将不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日常的进出动也就更加的频繁和正常化,这样势必就会造成集装箱运输方式需求不断增长。国家的产业整直接就影响了国际物流运输的货源组成结构和数量。

(6)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曾在教材中看到,现目前国际物流的范围内的国际贸易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运输是由远洋海运完成。随着我国政治的日益开化,我国贸易业务随之也开始了飞速发展的路程,中国入世后的又开展了新的贸易格局,然后加工贸易兴起、保税区兴起,贸易量持续增长的势头都给国际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

国际物流行业的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对国际物流行业进行此行业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国际物流行业的业务运营情况及整体上的的趋势,从而可以明白国际物流行业生存和发展所涉及到的机遇及威胁,从而从宏观上指导竞争,最终为国际物流行业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案。

1、行业前景分析

要重点把握国际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前景,以便从整体上摸清行业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分析国际物流行业的运营规模,还必须调研社会对国际物流行业的需求总量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国际物流行业中所涉及企业的的社会服务承接能力,国际物流行业所提供的服务与社会需求量相比较是是过剩还是尚有不足。

要对国际物流行业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趋势与行业进行比较,企业现有规模是否过大、过小还是正合适。与此同时还要对本物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进行分析,与行业内领头企业比较,在经营状况、经营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还要对国际物流行业的行业技术情况进行分析。行业技术情况对行业发展影响不小,尤其是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年代更要对本企业当前的技术水平进行准确分析。

2、港口行业竞争分析

国际物流行业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分析是对其战略分析的重点组成部分,竞争是促成策略的试金石。企业制定战略目的是在市场争中击败对手,以获取发展的空间。企业间的竞争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运输方式间竞争:现行主流的运输方式除水运外,还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多种方式,多种方式之间对国际物流行业互补又相互竞争促进。随着货运业的发展,各运输方式间的壁垒正逐渐被打破,各运输方式间的焦点越来越多。比如,高铁建设及高速路的建设,传统的航空运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综上,各运输方式间的可替代性逐年升高。

国际运输成本与服务质量将进行正面比较。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比较进行抉择,最终引起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也开展竞争。

(2)c境外港口间的竞争:不同地区的港口由于地理上的差别,与此同时多式联运与国际物流行业市场主体的日益的重要化,共同造就了现阶段国际港口之间的的残酷竞争。所以要着重分析富有竞争力的国外港口。比如它的业务规模、理货能力、发展目标等战略。

(3)国际物流行业同行企业竞争:所要进行的分析从新企业和现有企业之间进行。除了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就同行国际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运营能力进行分析。

四、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1、国际物流企业的实际实力分析

在分析战略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情况。在与同行的竞争企业进行比较之后,还应找出所分析的企业与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及不足之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才能让自己企业在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地理区位:地理区位的优势是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所具有的无法复制的优势。对国际物流行业中的企业所处的地理区位的市场情况要有正确的认知。比如要从港口条件、在交通中的独到地位进行总体评价。

(2)国际物流行业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港口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主要的运输方式共同构建了以港口为中心的运营网络。所以国际物流企业要与本企业发展相关联的运输方式所承担的货物数量进行比较。

(3)港口基础设施分析

港口的基础设施有泊位、航道、堆场、装卸设备、作业船舶等。对港口运营现状、装卸设备的数量、泊位的靠泊能力、堆场的容量等数据要进行逐一的分析。

2、国际物流行业的腹地分析

腹地分析指的是港口进出货物的数量。腹地货物结构一般比较稳定,但如果腹地区域经济状况良好,经济持续发展或者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那么腹地区域的货物也会逐步发生改变。

腹地分析一般以省份为单位,分析进出港口货物的数量、品类、占贸易的比重、占吞吐量比重或者不同运输方式的承运比重,可以找出重点省份及其货类。

参考文献:

[1]张铎,张耀平等.国际物流行业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包键民.物流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国杰,于海洋等.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5]赵春明.企业战略管理一一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篇10

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冷链物流业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正朝着信息化、体系化发展,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策略;信息化;体系化

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与特点

1.1 农产品冷链概念

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业称之为低温物流,是一种特别的物流形式,这种物流形式一般用在容易腐烂需要保鲜的原材料及产品身上。冷链物流主要工艺就是冷冻,以人工制冷为基础,用以生产过程,保证食物的质量。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是指一些鱼肉、蛋类、水果、蔬菜、海鲜产品等等从原产地屠宰采收之后,对产品进行加工、装箱、货运、分销等一些环节,并且这些环节进行过程中产品必须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供应安全。

1.2 农产品冷链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空间大,参与冷链物流人数众多,系统较为复杂,使其出现的链条便显出多方位共存特点,且农产品保鲜时效短,必须要尽量减少物流中交易环节。与正常物流环节相比,冷链物流资金消耗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冷链物流管理环节还有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对物流的技术还有设备的要求较高。前期的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加之各种交通天气方面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冷链物流的运行费用。

2 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法》颁布于1982年,该法令颁布大大推动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产品保鲜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冷链环节的基础设备与环境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冷链技术的发展,同时,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的暴露出来。

2.1 我国农产品使用冷链技术的比例较低

我国冷链物流无论是相关技术发展还是行业发展都与同期国际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非常广阔,但是这其中商家采用冷链技术的比例却非常低,商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而是用传统的物流技术。

2.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占有的市场份额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体系并不完善,导致行业市场化程度整体水平偏低。现今冷链物流行业的运输以及销售都是由非专业冷链物流商家提供的。所以,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显得较为落后,冷链物流市场的定价系统也未建立完全,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服务管理系统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服务管理人才。一些专业人士缺乏使得我国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并且在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些冷链物流企业难以自控自律,外部检查部分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使得我国整个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落后。

2.4 我国农产品冷链技术的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落后

冷链物流行业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虽然很高,但是行业仅仅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日常事务管理,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的相关服务质量环节。比如配送物流实时追踪、物流中转站的选址等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追踪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自动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策略问题

3.1 积极研究开发农产品冷链技术

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大多采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并没有自主研发一些属于本国的科研技术。我国必须要研发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发展,才能更有效的节约成本与资源,更好的时冷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发展。

3.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外一些冷链物流技术能够完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的制约。同时国外实行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共同监督、共同合作的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国家对冷链物流业的管理力度,建立相关的检测系统实施监督。规范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包括一些行业的操作规范等问题都必须尽量完善。例如原材料生产规范标准、存储冷冻标准、加工运输标准、经销标准等等。

3.3 培养农产品冷链行业的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

农产品冷链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要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其次,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建立不断学习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习惯,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技术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个完善冷链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发挥大型的带头作用,完善建立起冷链物流的带头作用。

4 结束语

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存在一定的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发展确实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吴冲,胡建平等.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估[J].江苏农业科学,2014,(5):392-394.

[2]刘乔,沈欣,刘莉等.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262-5265.

[3]宋宝娥,朱文英,李晓明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评价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32(10):1057-1062.

篇11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行业信息平台 产品业务研发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189-01

1、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运营商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当前中山移动在物流行业已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在部分物流企业试点运行,并取得一定成效。当前部分物流企业已有技术支撑其业务管理,但仍属起步阶段,并且投入成本高、服务支撑不到位,无法跟随业务进行升级。结合经验有必要打造物流信息化产品占领信息化市场。

1.2 物流行业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

当前市场没有对物流行业形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难以实现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深度融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多数物联网系统的成本太高,市场上缺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加之软硬件行业供应商技术服务跟不上,无法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并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撑等。

2、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战略定位

物流信息化平台是遵循业界领先的SAAS理念,按照一次建设、服务租用、信息共享、集中控制原则,依据开放标准协议对新老业务应用无缝对接集成,通过一库一线实现库通、权通目标,最终为物流园区管理处、物流园区企业、货主等提供专业聚焦的物流信息化服务。根据当前中山市需要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战略,中山移动以通信服务为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切入,为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货主等提供一站式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帮助物流行业实现“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的目标。从而形成北部分公司特色的业务专利产品。

3、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设计该方案

3.1 数据库链接层的优化设计

物流行业信息云平台在配置SQL Server .NET数据供应器链接池时,使用一组名称-值对以链接字符串的形式配置链接池。可以配置池是否有效,池的最大、最小容量,用于打开链接的排队请示被阻断的时间。当系统应用层链接打开,池被创建时,多个链接增加到池中以使链接数满足所配置的最小值。此后,链接就能增加到池中,直到配置的最大池计数。当达到最大计数时,打开新链接的请求将排队一段可配置的时间。

3.2 基础层的优化设计

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的运行引擎层主要任务是负责接收应用层的数据请求,将这些请求进行必要的业务逻辑检查,再将请求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层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层。运行引擎层是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最重要的一个层次,核心的业务处理都是通过这一层来实现的。运行引擎层由各个系统的不同的业务组件构成,在Windows DNA 架构下,这些组件在MTS 或者COM+环境中运行,以获得事务保护、组件管理等特性。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的所有业务组件依据系统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组件包,通过这种划分来隔离子系统,避免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也便于实现系统的按模块分布。

3.3 图像引擎的优化设计

物流行业信息化云平台对实物存放仓库的储位进行管理,在对储位的管理过程中,还对储位提供了图形化的管理界面。系统建立储位立体图,鼠标带过可显示该储位的物资名称和数量等信息。系统主要利用GDI+技术绘制图形的方法。GDI+是全新的图形桌面引擎,是一个应用编程接口,GDI+是对GDI的高层次的一种封装类.Graphics对象是绘图操作中唯一保留的对象.用.NET生成图形的功能封装在System.Drawing名称空间中,它支持多种图形文件格式,包括:JPEG、GIF、PNG、TIFF、BMP、PhotoCD、FlashPIX、WMF、EMF和EXIF。利用BitMap对象和Graphics对象就可以轻松的实现一些简单的图形处理需求。

4、物流行业信息云平台的效益

根据当前中山市需要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战略,中山公司以移动通信服务为基础,为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货主等提供一站式的物流信息物联网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多快好省”的运营目标。

4.1 社会效益

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推动信息化技术改变民生服务做出应有贡献。提高移动品牌感知度、深化移动用户认知感,扩大行业影响,树立移动业务在行业应用中的标竿示范作用。

4.2 经济效益

增加业务推广收入,嵌入前期专线通信业务拓展,为后期增值业务推广增加潜在客户源。避免潜在用户流失,通过专网专线、固定号码发放,深度捆绑客户、增强客户黏度、提高客户忠诚度。与此同时也增加额外的信息化流量费用收入,平台提供SMS、WAP、WIDGET等访问方式,增加了数据流量(GPRS)收入。对物流企业来讲节约了平台建设成本,集中运营平台建设支撑,避免了为每个物流企业独立建设系统的重复投入。如果行业发展已经全面完善可以实现租用,通过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而收取首次接入费用及期间服务费用。

5、结语

本文基于信息化的物联网先进设计理念,全面融合移动公司多年通讯网络建设经验,以及丰富的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研发符合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物联网业务产品,全力为行业应用提供专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业务收入的方案。

篇12

1电子商务与民营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1.1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商务模式,它将购物的整个过程全部搬到了互联网上,即使足不出户用户也能看到各种商品的信息,挑选自己满意的物品。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基垫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网上购物开始的初期,整个商业模式完全处于试验阶段,如何让两个完全不相识、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之间构成某种信任,通过网络来达成交易,这是很不容易迈出的一步,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规范,商业模式的逐渐完整,电子商务企业对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与保障,使得人们越来越放心在网上购物,也带来了电子商务近乎膨胀式的成长与扩张。

1.2民营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在还没有和电商合作之前,中国还没有涌现出这么多的快递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的业务更多的是传统的例如外贸、货运等形式,业务量也比较局限。电商的迅速成长直接带来了强大的快递物流服务的需求,这对物流公司是一个强大的推动,也带动其产业模式的革新。不仅如此,市场上的物流公司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商的需求,于是,大量的民营快递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子商务带给物流行业的不仅是业务模式上的一种革新,某种程度上更是促进了整个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

1.3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的新模式

电子商务对于快递物流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电商带给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两者已经构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商业模式。然而,就目前二者的合作来看,快递物流行业在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上仍然有待提升。电子商务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而快递物流行业的转换与更新却没有很好的跟上电商的步伐,这一方面体现在有时候订单量大,超出物流的处理能力,造成订单积压,带来顾客投诉;另一方面,快递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不仅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形象是一种维护,也是保障民营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

2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基础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不断深入,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就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需求。通过这种商务模式,足不出户人们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各种产品,产品的送达则依赖于民营快递物流行业。某种程度上,物流行业与电商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的关系,二本文由收集整理者只有共同发展与进步才能推动彼此的成长与壮大。

2.1快递物流要具备及时处理大量订单的能力

在快递物流与电商展开合作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递爆仓,大量的订单有时甚至超出了物流公司所能处理的能力,于是出现订单积压,送货不及时,产生客户投诉的状况。这是物流企业所面对的一个瓶颈,然而也是物流公司急需处理的一个问题。及时的订单处理能力是评定任何一家物流企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快递物流与电商达成合作共赢的基础。然而,很多时候物流行业没能及时跟上电商发展的步伐,企业规模没有及时扩大,业务处理能力也没有跟上来。在这一点上,物流行业很有必要及时作出改善与调整。

2.2快递物流的服务质量要跟上

电商的口碑与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这并不是电商能直接控制的,然而对于电商的发展却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物流行业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是保障快递物流与电商达到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目前,快递行业的普遍现状是服务质量欠佳,很多时候快递人员送货不及时,服务质量不佳,偶尔甚至还会造成差错。这首先对于快递物流公司自身的形象是一种损毁,同时也造成了买家对于电商的不满,电商的信誉度与口碑因为快递服务的不到位而受到影响,这对于双方都是很不利的。因此,快递行业应当着力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促进二者的合作共赢。

3快递物流与电商合作共赢的模式分析

3.1促进物流企业的转型

从电子商务的萌芽到发展直到不断壮大,这个过程对于物流产业其实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契机,物流企业要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不断在内部实现企业的转型。随着电商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扩大,物流行业应当在服务电商的方面倾入更多的人力及物力资源,这样才能跟上电商的步伐。快递物流行业服务的内容很多,在所有服务项目中,电子商务是发展壮大最快的领域,也是对于物流需求量最大并且最为依赖的部分,物流企业要意识到,服务好电商对于企业自身的盈利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因此,企业要不断实现转型,跟上电商发展的步伐。

3.2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衡量快递物流企业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其服务质量,这也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与电商的合作模式中,服务质量不仅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口碑造成影响,对于电商的发展也会相应产生制约,物流行业只有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才能和电商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目前,我国民营快递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产生,物流企业数量多,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针对这个现状,物流行业很有必要规范各个企业的服务流程与服务质量,只有提升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才能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品牌形象有保障,这是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3.3建立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产业链

目前,各类民营快递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模式不规范的状况,这是造成物流行业无法满足电商需求、服务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建立一条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合作的商业链模式,这种一站式服务能够很好的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物流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对于运营商、供货商及服务商之间都是一种共赢。目前,我国某些电商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服务模式,它们在相应的城市及地区建立自己的存货仓库及专属的物流服务团队,对于商品供应、物流服务实现综合一体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更直接也更有效。实践证明,采取这样的产业链的电商在物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上有很大提升,这是一种十分值得推广的合作模式。

篇13

关键词:现代物流;立法方向;现状

一、现代物流立法情况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物流行业的法律研究还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制于物流本身的复杂性。但是如果不能对物流行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这样的状态会让物流行业最终因为缺乏法律的保障而走向停滞的道路。目前在我国,所有和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都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物流行业专门的规范,这些法律法规能够适用于大部分行业并缺乏针对性,法律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的集合,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约束意义的集合体,与物流的相关法律规范都有总和关系,其中包含了与物流有关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物流法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分明的部门法存在,而不是单单地存在于其他部门法之中。并且现代物流立法与传统的物流立法要有所区别,现代物流立法应增强新时代的特色,法律的内容应根据新事物的出现而做出及时的调整,例如物联网等因素的融合等。目前物流行业的公路通行难,同行的成本高,第三方物流能力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滞后。根据我国的物流现状来看,2014年物流总费用占据国内生产总比重的20%,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目前国内商品有超过90%的时间都停留在包装、配送、仓储和运输环节上,物流效率低和价格高是物流现状发展的根本特点,由此也增加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成本。其中既有经济体制的制约因素,也有物流企业自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依托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执法来实现物流行业的振兴。目前我国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都缺乏物流的规划用地,政府在对物流行业立法上也需要考虑建立物流的园区、基地,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板块。在区域、税收、资金方面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现代物流行业同样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物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政府都对法律十分重视,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完善。例如在日本,上世纪末就颁布了《物流法》来规范日本的物流行业,这部法律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根据自身的物流需要也颁布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让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整个物流行业处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中。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目前设计到了采购、包装、储藏、流通、加工、信息综合等多个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与我国物流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中,但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来服务于物流行业。我国的物流合同也没有署名范畴,通常都是与运输、仓储、保管等合同共用一部法律。以明确的形式来对物流合同的义务权力双方提供责任形式,那么物流行业的纠纷就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决。物流活动中都有不同行为的归置,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对物流行业的分散不均匀。对物流行业的管理更多的停留在运输部分,针对现行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进行整合。目前我过对于物流的相关法律制度还远远不完善,需要加快法制的建设,避免出现无法可依,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局面。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让法律来规范和维护。

二、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分析

(一)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在物流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各个地区之间,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造成各地区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就会导致物流与物流之间的连接缺乏了解,效率低下,物流活动难以顺利地进行。例如集装箱,在海运过程中集装箱主要是40ft*8ft*8ft和20ft*8ft*8ft两种类型,但是在铁路部门,有铁路运输自己的标准与海运集装类型不符,这就会导致海铁联运时必须经过拆箱装箱之后才能得以达到目的,这就会导致在物流成本上增加了许多包装和储蓄费用,使物流效率降低。这个问题没有国家相关部门来进行指导和解决是不行的,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物流方面出现的问题,用法律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物流行业越来越和谐的发展下去。

(二)物流法律方面的缺失

在物流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的法律法规缺少强制性。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这其中,前三者表现的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推荐性的标准,这些标准用来保障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标准也代表着国家法律和行政部门强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在这几种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按照规定来实施的;一些推荐性标准,是国家推荐企业做的,国家推荐企业去做的,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由于国家没有强制规定物流标准,所以物流经营者在包装货物上使用规定的材料还是使用便宜的草绳和钢丝绳进行包装货物就存在着巨大的随意性。因此,如果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规定当物流运输与国民生计有关的物流时应该建立强制性的标准,来保障运输的安全,确保涉及到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例如:在冷链物流方面,深圳和上海的相关企业已经实施冷链物流的标准,并且在2015年在全市内实施。

(三)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需求

在我国制定物流标准的方面,我国应该重视物流信息的标准化。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现代物流业不断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就是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经原本分离的各个物流环节,和物流信息和物流资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来保障物流供应链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好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不仅仅是因为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关键,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和建设。在我国,目前许多单位都设有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数据的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信息不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能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这就会导致物流的运作状况下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既可以降低系统之间信息链接的成本费用,又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传播和速度。

三、现代物流行业立法方向

(一)物流主体立法

物流主体立法从法律角度来说应当是对物流活动的主体进行相应的规则管控,对其主体资格和相关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制定,从而让物流主体形成规范的物流行为。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主体的自律性组织规范;另一个则是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其中对于自律性组织规范的内容包括各类物流运作商会和物流协会,主要对物流中的各种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物流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从而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对于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则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进行考量,物流经营主体并非常规理解上的自然人,而是法人组织,对法人组织进行规范,对其主体资格的取得、变更、消灭进行规则性的制定,让经营主体的范围和形式更加具体,保证相关人员的合理、合法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物流经营环境。

(二)物流经济调控立法

物流经济的调控法律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控,大多国民经济的法律法规对物流的宏观调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税收法以及外汇法,物流的宏观经济调控同样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律制度,例如公路法、航空法、港口法与邮政法。物流微观的市场管理是指在国家对市场的调整下发生的物流经济法律规范综合。通常情况下这类法律包括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广告法等等,和物流市场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标准化法和计量法。

(三)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物流行为并不仅仅指的物流过程中的行为,可以说,物流行为从货物发出之前便已经开始运行了,其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传递等各项服务行为,其在法律上的表现大多为民商事行为。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更多的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调整的是物流经营主体之间的物流行为。目前,我国针对物流行为的民事特性方面的相关法律并不少见,但是对于物流行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则几乎没有,或者仅仅少量的散见于规章制度中。这对于物流行为的法律管理非常不利,并且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法律规章对行为进行规范或者保护,造成物流行为中漏洞的出现,并且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关于物流方面的立法更多的是将其纳入到合同行为的管理中,但是,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对物流过程中的合同到底是隶属于什么性质?和普通的民事合同可以化为一谈吗?其中的差别需要我们去分析。

四、如何强化我国现代物流的立法工作

(一)出台相关政策,放宽物流市场

各个相关部门对物流政策进行了行政方面的调整,取消了一部分企业在物流行政方面的审核,规定了企业在审批前应该登记注册,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联运的行政审批。我国商务部在2006年规定外商在投资物流企业方面不受资本和股权的限制,这就导致物流市场面积越来越大。健全监管机制,调整税收政策,奠定现代化物流基础。

(二)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为物流服务提高保障

在部际联席会议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商务部门展开了市场清理的经济活动和地区封锁规定的活动,检查出与地方封锁相关联的文件有300多件。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在查处交通运输中的投诉案件有4000多件。这些案件的数量之庞大就要求我国相关法律机关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物流的管理,严格规范大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一味的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国家也要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物流市场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就会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为了使物流企业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

(三)解决物流企业的税收制度的问题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税收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在2007年,发改委就进行了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2009年,国家物流税收政策征求建议的相关文件中,许多现实性的问题都被提出。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税收,出于对地方经济的保护,不支持物流企业的行为。同时地方的相关机构也提供了各种不支持的原因,要求相关物流企业必须在当地相关机构进行重新注册和登记,并且不允许非独立核算企业的存在。这就会导致政策建议中的缴纳所得税的想法不能够得以实施,不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的一体化建设。此外,在物流政策建议中,对物流企业营业税进行过减半的政策也没有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迫切的希望政府能够在税收政策方面上进行积极的调整政策,也希望政务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出来解决物流企业税收之间的问题。政府只有解决了企业期待结局的税收问题,企业才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下去。

五、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有法律的支持,需要有统一、公平、高效的法律环境做依托。市场经济依托法律建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法律体系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微观调控提供了标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法律的改革,改善我国物流法制环境,认清现代物流立法的重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立法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辰浩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14

一、前言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经过互联的设备在无人操作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大大的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手机等移动设备也能够进行高速互联,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帮助,物联网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的应用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物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物流行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关键。

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未来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智能化物件或者智能尘埃,例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通过各种无线或者有线,使得长距离或者短距离实现互联互通的通讯网络,应用大集成,云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采用适当的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靠,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控,定位追踪、报警联动、远程监控、在线升级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各种事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的“管、控、营”一体化。

三、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的发展情况

(一)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了,但是,由于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所以,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的基础信息化的建设和物流行业办公软件中,对物流行业最重要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技术规范中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仍然停留在表层的应用上,物联网技术中最主要的辅助物流企业决策的基本功能还应用到物流的管理中去。还有一点明显的不足就是,对于一些微小型的物流企业还没有应用到物联网技术,还停留在传统管理的层面上。

(二)物流行业在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缺少一个技术上的标准,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

1、物流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物联网主要的功能没有被使用,即物联网的辅助决策功能以及管理功能。

2、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没有向更深的层面去发掘互联网的功能,使得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

3、物流行业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度开发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循序渐进的使用方法使得物联网的功能单一化,物联网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四、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的构成都比较复杂的,因此,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管理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物联网技术的环境下进行多维度协同管理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对物流信息进行融合管理

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信息来源广,结构各异,数据量大,实时更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物流数据资源的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实现物流信息优化调度和物流业务实时再造的前提。因此,要及时解决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的融合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在服务层面上的信息融合与管理。

2、缺少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数据多具有的特点,没有建立针对物联网技术的存储体系。

3、在对数据进行检索应用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从技术角度上去研究新的查询语言和数据跟踪技术,忽略了从面向服务的角度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检索、回溯模型等。

(二)物流行业的业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现行的物流行业的管理中,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管理方面仍旧处于一个理论阶段,缺少实践经验。业务流程再造既是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的重新设计,还是一次重要的革命,旨在重新塑造符合时展潮流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如何保证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管理,许多学者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课题,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系统需求分析问题。

2、物联网环境下业务流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制和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缺少相关的物流管理标准体系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物流管理的标准,为物流行业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带来一定的阻碍。

五、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物联网环境下信息的融合与管理力度

在物联网环境下,应该全面的从数据信息的各种特点出发,对信息进行融合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存储系统,完善信息的检索和追踪。

(二)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业务再造

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仔细分析系统所需问题,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

(三)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物联网技术的潜能

虽然,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逐渐完善物联网环境下物流管理体系。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