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范文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物流行业服务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流行业服务标准

篇1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物流行业;运输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7日

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的必要性

物流标准化是整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物流标准化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物流行业得以完善的基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有着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社会各个部门的职能也在发生逐渐地变化,每一个社会部门都承担起了社会发展所应该具有的职能,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标准化的趋势。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我国东北的金正物流和湖北的大道、山东的奔腾、四川金桥、山西三毛、西北卓昊共同联手建立上海壹米滴答供应管理有限公司,将不同地区的物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其次,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物流行业的质量,将物流行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精细化、标准化进行处理,更好地提升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最后,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更好地降低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减少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损耗,在执行标准化的管理工程中更好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二、物流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行业一直呈现出一种零散管理的状态,物流标准化管理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更新速度慢。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标准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其要求的技术支持也需要不断的深入,同样以壹米滴答为例子,在2015年3月成立便开始了对各个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在2015年10月开始了部分系统的试用阶段,在试用之初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对标准化物流管理体系的一种挑战。在我国其他的物流行业中,其在执行物流标准化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这种技术壁垒的情况,技术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实行时间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行时间相对较晚,一些企业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物流标准化执行方案来进行我国物流的标准化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较晚,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于标准化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开展。

(三)现阶段物流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的各个物流企业都在逐渐地向标准化靠拢,或是几个大的物流企业联手打造标准化管理,或是单个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在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对于企业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管理、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管理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物流行业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到位,体制不完善,影响了物流标准化发展的脚步。

(四)物流管理标准有待统一。受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各个地区的标准化也需要加以区分,但是在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上需要建立统一且有差异的管理模式,彻底打破我国物流行业一盘散沙的状态。

三、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实施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管理水平,保证物流管理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需要针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给予改革意见,对于一些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要积极的借鉴,更好地推动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一)发挥既有优势。对于我国的物流行业来说,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工作在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我国物流行业要积极地利用这些优势,进行更好的标准化管理。比如我国物流行业不仅仅注重内部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同时还在进行相应的外部联合管理,一些物流企业还从其他国家或者是地区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展现了标准化管理的能力。针对这些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这些优势,展现出强烈的洞察力。

(二)实现信息技术革新。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体现出技术更新的重要性,即在开展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技术的更新放在首位,以技术更新支持带动物流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比如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模式,在发货、返货、付货等各种货物的管理上集中体现出技术支持。

(三)建立高标准的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管理起步相对晚的前提下,要集中体现出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比如,企业可以依据当地或者是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标准化管理,在不同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分层、分区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

(四)建立统一化的衡量标准。结合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建立服务质量高、发货速度快、货物损坏程度低等管理标准,将这些标准有效地运用到不同的物流公司中,进而展现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标准性。

(五)加强物流人员管理,优化内部监督。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不仅仅体现着对于制度和体制的管理,更体现出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融入各个部门中,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为基础。例如,我国在物流管理的时候要积极地推进人才战略,引进相应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并对人才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服务管理体制,等等。

四、总结

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优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转变,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工作能力,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积极提升我国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物流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大的规划和营业点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物流行业分布地区过于集中,出现了发达地区物流企业集中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物流产业中部门分割问题加剧,使国内的物流产业不能像国外那样实时对运输途经的道路经行监管。这样会延误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并且不会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从而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输工具的合理安排,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浪费,人员浪费,时间浪费等,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点,国家要做到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者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从物流产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合理的选址,并不局限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我国国内的物流行业总体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目前还没有像国外物流行业那样突出的龙头企业。尽管也有几家少数的物流大型企业在我国表现突出,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缺少规范的运作规律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也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组合和调配的技术支持,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缺少像发达国家那样从田间到商品的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并且我国在企业市场的竞争中,大多数物流企业多采用低价的竞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的提高公司的技术含量,加强运送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一味的低价竞争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并不能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高效快速的发展起来,所以针对低价竞争的问题,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低价竞争改到技术竞争上面,从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三、我国国内在物流的教育方面更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这是由于我国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是分开工作的,这使企业并不能很好的统筹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而实现公司质的飞跃。在我国的现在的学科体系中,仍然是部门分割体系在国内物流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企业不能开拓创新新的观念和方法,再加上我国国内物流人才稀少,更是使我国的物流行业雪上加霜。这使得学生们不能系统的学到与物流行业的相关知识,也就无法体会到物流行业真正的含义,更不能体会其发展的真谛。所以落后的教育观念也是制约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我国政府可以开拓创新,勇于学习外来的文化,学习国外物流行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四、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装备水平还很低

一是由于我国国内的政策对这个新兴的产业物流产业发展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例如在运输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稳定的运输,如何对货仓内的货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如何在产品原材料新鲜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护其新鲜的程度进入到物流运输的环节,这都是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发展的部分。

五、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落后

物流行业是一个跨地区的运作系统,所以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高低关系到各个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社会上物流效率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不同上面。我国在物流行业初期时,在推行标准化建设方面也缺少一定的力度。比如,运输方式中间的运输设备参差不齐,海运、空运与铁路集装箱的标准更是存在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运输规模的扩展。 六、我国的物流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障碍

篇3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基础设施;供应链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38

1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广义上讲,物流流通过程中采用的冷藏、冷冻技术都可以称为冷链,因此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大致包括食品、农产品以及化工产品三大类。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医药化工类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小于4%,而肉类、果蔬、水产品、奶制品、冷饮以及速冻米面的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高达9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及农产品流通领域。

但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物流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损耗量高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且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都在没有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其中80%以上的生鲜品是采用常温保存、加工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仓储及配送等环节的应用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2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2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以及装卸搬运所用到的相关工具。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冷库及冷藏车保有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冷库容量共计2046万吨,冷藏车29444辆,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到135千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20%,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2冷库建设缺乏规划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兴建冷库,据中冷联盟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我国冷库新增量就达到了579万吨。然而我国冷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以至于出现发达地区冷库过剩,而农业产出区冷库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45%的冷链资源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和广东地区,而河南、黑龙江、吉林等主要农产品基地却只有不到5%的冷链资源。

23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涉及冷藏及冷冻的食品多达上百种,且在不同温度下存放产品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所控制的时间与温度均不相同。由于目前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因此,不同企业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操作,消费者无法对冷链服务的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

24冷库种类不齐全

根据实际需求,冷库的种类主要分为:冷藏库(温度在5℃)、冷冻库(温度在-18℃)、超低温库(温度在-32℃)和保鲜库(存放瓜果、蔬菜的专用库)四种。目前,我国现有的冷库主要为冷藏库和冷冻库两种,而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保鲜库和超低温库的数量屈指可数。由此造成我国大量的瓜果蔬菜和深海鱼类在不合标准的储藏环境中大量损耗。

25冷藏车使用量低

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在储藏及运输的过程中都应当维持在低温的环境中,因此,冷链物流行业中通常使用具有降温功能的专用冷藏车来完成食品的运输环节。然而由于冷藏车的运输成本较高,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均选择普通货车完成运输,只有在少数高端产品的运输上才使用冷藏车。

26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以食品为主,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冷库都是依托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而这类冷库由于建设较早,大部分都没有采用信息化技术,所以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十分低下。

3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扩展延伸,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31冷链物流向生鲜冷链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商企业开始发展生鲜冷链电子商务,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冷链物流资源完成货物由冷库向普通消费者的流通过程。行业代表如下:顺丰公司开始发展“顺丰优选”、1号店推出“1号果园”、京东推出“京东生鲜”。

3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设施设备正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新建冷库开始由多层土建库向高层立体库方向发展;冷库种类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仓储设备也开始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3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兴起

我国传统的冷库通常是农副产品批发企业或者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建设而成的,由于这类企业的专长是在生产和营销领域,因此常常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发展冷链物流。近些年,许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开始兴起,它们只开展冷链物流业务。这种第三方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质量,还可以加快我国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4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建议

4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包括冷库、冷藏车、搬运设备、存储设备等,为了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解决冷链资源缺失的问题,需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

42政府应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开始呈现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物流企业在建设冷库时很少进行周密的需求调查。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根据我国实际需求情况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政府引导,逐步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43建立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建立后,消费者可以按照标准评价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政府部门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44加强供应链建设

完整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应当包含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方案解决等功能,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这样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为保障我国冷链物流健全发展,需要加强供应链建设,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

45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

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在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同步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通过软实力的提升更好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般来说,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指的是物流行业人员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新媒体高科技技术,架构而成的一个虚拟平台,他们通过对物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控制,例如分类、采编、筛选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处理活动。其能为广大用户以及物流企业本身或者政府提供相关物流信息,功能强大。如果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较为科学和完善,将会大大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由于物流行业贯穿着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将会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与现状

1.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

当前物流行业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动了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前,电子商务的大潮来势凶猛,并且也将会持续下去,例如网络购物等都需要物流行业的支撑,没有一个好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受到诸多限制。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上午切实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并且目前随着电子上午的不断高速发展,电子化的物流信息系统,也将成为其中重要的问题。物流和电商两者相辅相成,物流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也有力的服务了电子商务中的大众。

(2)推动和促进了相关物流资源的综合和整理

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使得各方联系加深,其较好的服务促进了物流生产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例如企业利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大大减少本身对物流方面的投入,使得其有时间优化和整合供应。这一种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意义是巨大的,利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全可以使得其物流业务,让企业的合作者不再为小企业的物流能力不强而担心。

(3)能够大力推动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能够满足大众需求,但是其水平与世界水平仍存在差距。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标准化信息的铺垫,但是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又能反过来推动国家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2.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

(1)国外现状

目前为止,世界上物流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大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他们经过对关键技术以及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都已形成了良好的稳定系统。其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般都有信息的中间商构成和相互经营,形成了一体化系统。例如美国,美国的Capstan公司,其就是在一个比较成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下运行的,通过共用平台,采购、供应、运输等一体化,数据相互交换,服务商以责任会员身份提供服务。这些地区的物流业趋近完善,其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国内现状

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快速和迅猛的,并且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支持加之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完善和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国有75%的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并且极大多数的企业利用当前先进技术在提高本身的物流能力。其和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府的监控下,相互协调和促进,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数量不断的增多和强大。国家宏观调控地区规划发展。

例如我国的深圳市,其根据深圳市政府所做的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确立以区域物流为基础,并且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和以城市快速配送为支撑的物流大系统。由于深圳市是后起之秀的城市,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其地区的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早于国内其他城市今二年时间,这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其规划蓝图指出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空间和时间坐标体系,其中包含有,技术、安全、数据、以及应用和管理等,以电子商务和电子科技为基础,共同打造一个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二、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

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快,但是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最主要的发展问题是缺少一些现成的可行性案例。另一方面其较高的成本是的一些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并且虽然物流业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广大,但仍不可避免的的有一些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其中例如一些应用广泛的条码技术等在我国的物流行业换暂未得到普及。最后,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各个企业之间的缺乏交流。没有一个高效的联合对接系统,形成不了信息化的共享,实际就是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物流信息交流平台,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三、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策略

1.供应链服务结构的发展

国内大多数物流业人士认为,物流的供应链由功能性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和客户等主要方面构成。如下图(1)所示,这种形式的多级结构,以服务商为核心,采取此种具有较强互补性的综合体,有利于增强协调和整合能力,使得结构得以良性发展。

2.有关物流业信息的公共性问题分析

(1)非竞争性方面

信息和管理学认为事物之间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存在此种问题。但是物流信息却具有另一种特质,根据其信息的特征和价值等,其能够划分为竞争性和竞争性信息两种类别,非竞争性信息发展空间较大,企业可以大做文章。

(2)物流信息排他性方面

排他性这里主要是指相关数据,这是一种加工和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是一种符号,其可以认证识别来表达有关信息。传播手段不同就容易产生排他性,例如电视和广播,就很难排除一些受众,而对点传播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同时这种信息也是具有竞争性的。物流行业要充分利用这种特性,深入研究,针对性开发和发展。

3.政府方面的支持

政府的力量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源泉,政府可以提供纯粹的公共信息资源,也可以用提供私有信息资源,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数物流市场的交易信息。政府应在现有机制下,发挥作用,综合考虑,主力支持有潜力的企业,方能推动我国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完善和发展。

四、总结

物流行业的发展不能一朝而促,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各位物流业人士共同努力去探索去进取,汲取外国经验为己所用,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创造。只有这样,我国的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与现代社会相匹配,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维.现代化商贸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涂娅敏.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王伟军,孙晶.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02:33-36.

[4]张亚超,陈欢,李辉.基于内河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船联网”研究[A].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上册)——智能交通[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1:8.

[5]张朝迸.厦门市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营浅谈[J].中国中小企业,2011(10):86.

篇5

[关键词]药品物流;自营物流;批发企业;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0-0064-0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药品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药品的消费大国。在今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依然快速发展,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比整体工业增速高3.6个百分点。庞大的药品市场给我国现代药品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防治人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关系到所有人的生命健康。近年,药害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健康,暴露出我国传统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的质量安全隐患而物流是药品质量风险高发环节。对我国药品物流的系统研究对于促进药品物流行业发展、维护药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药品物流特点及运作模式

商务部的《医药商业企业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规范》中对药品物流定义为依托一定的物流设施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对药品运输、验收、储存、分拣、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满足药品物流服务的需求。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因此国家对药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大部分药品质量都受到温湿度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也给药品物流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药品物流特点

1.服务质量要求高。药品物流旨在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性的前提下高效率地保障药品供应。国家对药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特别是生物制剂等对温度、湿度敏感的药品,要求在整个物流环节恒温恒湿,这给药品物流环节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2.多为小批量多批次。药品市场产品品种多、市场需求量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7134家,每个企业平均生产药品约25种,我国进口药品有4159种。因此药品零售终端难以从生产企业直接进药,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批发企业进药。批发企业采购不同产地的各种药品,之后再分销给二级批发商或直接配送给零售终端。配送形式多为小批量多批次。

3.药品物流环节多。药品物流涉及到制药企业、批发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等部门。我国药品物流的每个环节都包括多个企业,往往存在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多级批发商流通药品,人为拉长了流通渠道,降低了药品流通的效率,推高了物流成本。

(二)我国药品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药品物流主要是指实现药品流通的销售物流,具体运作模式有制药企业自营物流、医药批发企业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第三方医药物流。

1.制药企业自营物流。药品消费市场增长、生产技术进步、产业投资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等条件促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实力较强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哈药、广药、北京同仁堂、扬子江药业等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天士力、神威药业、江苏恒瑞、浙江海正等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特别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通过不断并购重组,规模迅速扩大。这些企业资金雄厚,产业基础完善,主要采用自营物流方式,他们积极建设具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技术设备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在满足本企业药品物流需求的基础上,部分企业逐步向社会开放药品物流服务。

2.传统批发企业物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药品实行统购统销,由中国医药公司统一将药品分三级批发站逐级下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打破了单一的药品流通渠道,取消了三级批发制度。社会企业开始参与经营药品批发业务,形成了药品流通渠道。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49万家,其中大部分为规模比较小,采用传统仓储和运输方式的传统批发企业。

3.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药品种类众多,每类药品的储运条件不尽相同,物流服务质量要求高,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可以更专业地提供个性化的药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不多,大多为医药集团下分离的物流分公司。

二、我国药品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

近年药害事件接连发生,药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和社会长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物流行业协会陆续出台了法规和行业标准,见表1。尽管我国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和标准体系不断充实,但除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外,其他药品物流行业标准都属于推荐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且标准的具体落实尚需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较弱。药品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标准可循,更需要如何让标准向企业推广,引导企业主动执行标准。规定了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质量监控、服务能力、软硬件条件、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评估指标。

(二)药品物流服务质量问题多发

我国大部分药品批发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匮乏,管理粗放,药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难以达到标准。部分企业由于质量意识不强,存在诸如储运环境温湿度不达标,仓库缺少温湿度监测系统,企业私设仓库逃避监管等情况,企业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药品质量。2008年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黑龙江完达山药业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公司云南销售人员用新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造成6名患者使用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人死亡。今年7月,食药监管总局在飞行检查中发现西安新龙药业有限公司在夜间竟切断冷库电源。仓储运输环节的质量风险严重威胁药品质量安全。医药行业迫切需要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三)药品物流发展受体制阻碍

现代药品物流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服务区域越大经济效率越高。随着连锁药店和医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药品运输与配送必然打破地方区域的界限。然而药品物流发展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目前国家基本药物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配送商的选择往往局限于省内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药品物流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激烈竞争下,物流企业的配送费率较低,企业还需要支付保证金和预付金。这也提高了跨区域经营的物流企业的进入成本,形成地区进入壁垒,导致物流组织分散,效率低下,严重阻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此外,药品物流行业发展还存在企业服务观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高级专业人才不足等制约因素。

三、我国药品物流未来发展的思路

(一)推广落实行业标准

随着药品物流行业标准的不断充实完善,标准如何落实推广是面临的重要课题。应鼓励企业参与新标准的制定和原有标准的修订,广泛普及宣传行业标准,对企业的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企业对标准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应按照行业标准制定企业等级评价指标,打造标杆企业,引导行业整体提升服务质量。

(二)强化行业监管

严格的行业监管是药品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依据现有的相关法规,政府监管部门应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监测手段密切监管物流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实现全程监管和透明监管。从2011年起,我国开始对基本药物实施电子监管,每件药品都有唯一的电子监管码,实现了对药品的监控、追溯和查询,未来应充分利用电子监管手段,实现采购、生产、流通和使用整个药品流通过程的全程监管。此外,飞行检查也是对药品物流监管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药品批发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药品批发企业多,规模小,大部分依靠传统运输和仓储手段开展业务,物流效率低,药品质量风险高。特别是在当前大型制药企业自营物流和现代第三方物流的冲击下,传统药品批发企业同质化竞争更为激烈,恶性的低价竞争难以保证药品物流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并购重组优胜劣汰,推动大型企业壮大物流网络提升规模效益,支持中小型企业开展差异化特色经营。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型的进程中,必然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进而实现企业的升级,可以大幅提升整个药品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顶层设计,抑制地方保护

药品物流的管理涉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应加强药品物流管理的顶层设计,保证各部门间的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同时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区域封锁,为药品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提供高标准、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满足药品储运和药品管理的苛刻要求,是现代药品物流的关键力量。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完全能够替代传统批发企业实现服务生产和销售的功能,有力保障药品质量。应在严格制定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引导传统批发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物流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扩展服务范围,向核心企业上游和下游延伸服务,与各个节点企业密切合作,为整个药品物流设计高质量运行方案,确保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药商业企业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规范(SB/T11037-2013)[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