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范文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耕地利用现状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199-01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指依据一定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运用测绘、遥感等技术查清各类现状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空间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为详细调查和变更调查两种。土地利用现状详细调查指对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完整、全面和细致的“卷地毯式”的彻底普查。详细调查可以获得全面、完整、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但需要周密细致的准备,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在上次土地利用现状详细调查基础上,对上次详查以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变更调查结果与上次详查结果结合,得到现时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花费小得多,而且只要能经常及时地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备案登记,积累完整的变更资料,也能得到较高精度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手段不断变化。经历了从手工测绘到航空测绘,再到卫星遥感的过程。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摄影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不断提高,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精度越来越高,结果的处理分析越来越快,所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准确及时,这一切将极大地促进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工作,从而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奠定更稳固的基础。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指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区域各种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做的分析。

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前提。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

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较多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并结合历史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没有完成土地资源详查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土地概查和土壤普查资料。还必须结合外业考察以及通过询问当地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1)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及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状况资料,简单描述区域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即围绕有关土地利用各个方面,对本区域作大致说明。

自然条件是指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貌(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等)、水系(河流、湖泊及有关水文、水资源数据)、气候(10℃以上积温、无霜期、降雨量等)、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障碍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等)、植被(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状况)、水文地质等。经济条件是指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工农业产值等)、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分布状况、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分布情况等。生态条件是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分布)、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情况、土地沙化情况、土地盐碱化情况、土地受灾情况等。

2)土地利用分析。具体进行土地利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相应指标进行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上述各类用地内部的现状比例。②人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人均及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③各类用地的缺余状况。④各类用地开发利用状况和地域分布状况,区位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巳各类用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L各类未利用土地的布局。

3)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耕地质量从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坡度大小、洪涝等灾害、低产田数量和分布、耕地生产力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等方面分析。

林地质量从林地结构、林种、蓄积量、生产率等方面分析。

牧草地质量从植被类型、产草量、草原退化程度、草原沙化程度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利用是否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条件,是否改善了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地的质量状况也是土地利用生态情况的反映。可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面积指数、水土沙化面积指数、土地盐渍化面积指数、氮及有机质含量等。

4)土地利用率分析。土地利用率是指土地利用的开发程度。它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充分、科学、合理。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程度。这些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各业用地占用率、用于直接生产的农用地占全部农用地的比率、农用地利用率、非农建设用地利用率、垦殖系数、复种指数、水面利用率、渔业资源利用率、草场载畜量指数等。

5)土地产出率分析。土地产出率是指在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下列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土地产出率、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草场面积产量(产值)、单位水面产量(产值)、单位园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产值、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乡镇企业用地面积产值等。

6)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包括:人均土地面积,人均各业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产量,人均农产品产量,人均总收入、纯收入、产量、产值,商品总产量、产值,人均上交税额、利润额,社会环境状况,如:文化教育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进程等。

篇2

关键字: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阜蒙县

引言

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是为了“掌握全县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利用其特点和其发展规律,总结出土地利用的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贯彻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目标、途径和潜力,为强化土地管理、编制规划提供依据。

1 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由计算机软件、硬件、地理数据和用户四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操作、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

2 数据提取与整理

在做县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时,前期需要有很多工作,需要对阜蒙县的数据库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对数据库的整理就是个很大的工程,阜蒙县数据库共有两万余个数据,需要对其整理和分类[3]。

2.1数据加载

2.2数据提取

打开地类图斑属性表,如图2-2。

2.3数据整理

整理结果,如表2-1,图2-5,图2-6:

3 县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为:

(1)

3.2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

均匀度E计算公式为:

(2)

优势度D计算公式为:

D=1-E (3)

计算结果,

3.3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 结论

土地类型多样,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由于受到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全县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低山、丘陵、坑塘、水库、平原、内陆滩涂、湖泊、河流等等均有。由统计数据可知,2011年阜蒙县的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3.41%、24.79%、10.91%、2.06%、0.11%、0.53%、6.22%和1.97%。阜蒙县多样化的土地自然类型不仅有利于农林牧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土地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供方便,大大促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Key words: Chengzi Village,Mengman Town;land consolidation;effec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025-04

0 引言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1]。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是一项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的措施[2]。借助土地整理不仅满足当代人对土地资源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要求构成危害;不仅保持质量状态良好的土地数量,同时又为后代人创造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实行沟、渠、林、田、路、村的综合规划和治理,大大地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1 项目区概况分析

1.1 自然概况[3]

1.1.1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降水丰沛。项目区全年无霜期。年平均降雨量1357mm,相对湿度78%,雨量充沛。但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少雨。全年日照时数2210.1小时,太阳辐射量128.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10℃积温4703.7℃,≥18℃积温2132.9℃,属光能较高地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有利于作物生长。灾害性气候主要为局部性洪、旱灾害,风、霜发生频率较小。

1.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勐满坝子内,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集中连片,地形坡度小于6°,属平原地貌。项目区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海拔最高为870m,位于项目区东部;海拔最低为838m,位于项目区西部边界附近。

1.1.3 土壤

项目区范围内土壤主要为砖红壤和水田内土壤经澈化形成水稻土;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条件好,土体较为深厚,大于90cm,土壤质地好,自然肥力较高,其土地适合种植水稻、旱谷、玉米、豆类及茶、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1.1.4 水文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河流、水库及箐沟,项目区的水流流向均呈东西向贯穿整个项目区。

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岩层间孔隙水和裂隙水,分布在地表层、根系层和花岗岩层间,花岗岩中有泉水出露。

1.2 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位于勐海县勐满镇境内,2012年,全镇总人口5149户20636人。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和哈尼族。汉占人口总数的11%。2012年,勐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2元[4];2012年耕地面积54567亩,其中:水田18743亩,旱地35824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6亩。

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3.1 土地利用现状数量分析

根据勐海县勐满镇土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勐满镇辖区城子村土地总面积870.8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50.44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97.6%,是全村土地构成中的最大部分;建设用地面积6.76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0.77%;未利用地面积13.61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1.6%。见图1。

1.3.1.1 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村子。农用地利用结构见表1。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他农用地的土地整理潜力较大,特别是田坎,这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好的基础。

1.3.1.2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类型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建设用地总面积6.76公顷。建设用地结构如表2所示。

1.3.1.3 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未利用类型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未利用地占地13.60公顷,其中荒草地0.66公顷,占未利用地的0.08%,河流水面占地12.9公顷,占未利用地的1.57%。

1.3.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城子村的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垦殖率[5]两个指标来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率为97.63%,土地垦殖率为83.2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较高,但由于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的耕作潜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对项目区进行土地整理还有一定的潜力。

2 土地整理前后效果对比变化分析

2.1 地类变化分析

2.1.1 项目区用地整理前后变化分析

2.1.1.1 农用地变化分析

农用地总面积850.44公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97.66%。从表3看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变化幅度最大。

2.1.1.2 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变化分析

项目区内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由于这次土地整理的重点主要是耕地,因此在此次土地整理中,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在整理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4。

项目区内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和河流水面。在土地整理前后,主要是将荒草地整理为可利用的土地,对于河流水面,主要是将其作为农田灌溉的源头,因此,河流水面的占地面积并没有发生变化。见表5。

2.1.2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自于对项目区内现有土地的整理,拟开发整理总面积850.14公顷。

MZ=(1-R1)×(M1-M2)+(R1-R2)×M

公式中:Mz―整理后净增耕地面积;M―待整理区的原耕地面积(为现状耕地面积与田坎面积之和);R1―规划前的待整理区田埂系数;R2―规划后的田埂系数;M1―待整理区非耕地地类的面积(主要为现状沟渠、道路占地);M2―待整理区整理后必须保留的非耕地地类面积(根据规划后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占地进行测算得到)。

2.2 布局变化分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后,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项目区旱地统一规划利用为水田和水浇地[6]。同时,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平缓)以及当地耕作要求和习惯,项目区开发后平整为水田和水浇地。

综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的灌溉排水设计成形似“丰”字形的灌排体系[8]。现状图和规划图见图2。

2.3 耕地质量变化分析

耕地质量变化通过对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的计算来反映耕地质量在规划前后的变化情况[12]。根据农用地等别计算公式以及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出项目区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和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见表7。

根据云南省勐海县农用地分等成果,查出项目区现状农用地的等别范围,详见表8。

2.4 效益变化分析

2.4.1 社会效益变化分析

项目实施后,在项目区内建立起健全的农田灌溉系统,完善的田间道路网络,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耕地复种指数,并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4.2 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①项目实施增加的产值测算。以项目区最适宜种植的3种农作物(水稻、土豆和东升瓜)为例,分析规划区通过土地整理产生的经济效益。详见表9。

规划前后进行比较,规划后每年的总产值2403.16万元,比规划前增加了471.28万元,规划后新耕地面积为40.18公顷,成本投入按12000元/公顷(大春:6750元/公顷,小春5250元/公顷)计算,扣除所增加成本投入后增加产值382.02万元。土地整理项目总投入资金2489.31万元,项目实施后年总产值2403.16万元,年净增产值382.02万元。

加上1年的建设期,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年。

2.4.3 生态效益变化分析

生态效益的变化通过绿色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垦殖率两个指标在规划前和规划后的变化来分析生态效益的变化。绿色植被覆盖率为:

上述两个指标的增加,保证了土地的透水性,提高了土地肥力,对生态环境、耕地的保护和改善有着极大的作用,为土地资源的良性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3 土地整理后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篇4

关键词:土地整理;丘陵区;综合效益;魏城镇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一、引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全球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而引起土地耕地减少和谷地矛盾等问题更加突出[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土地始终是一种稀缺的资源[2]。土地整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有效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现了土地整理的巨大发展潜力[3]。

二、研究区概况

魏城镇位于游仙区东北部,与绵阳市区距离20千米。幅员总面积为91.12km2,耕地面积为42.78km2,人均耕地0.1公顷,总人口为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

项目区依托成德绵高新科技产业带,位于绵阳科技城的近郊地带,且交通便利,农副产品的现实需求量和潜在需求量非常大。

(一)自然条件

研究区以浅丘间平坝地貌为主,平均海拔515米左右。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终年湿润,夏热冬暖、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有利于农业发展。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为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的影响,已经演变为次生杂木林。该区域属浅丘紫色土、黄壤区。

(二)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共有人口3642人,其中农业人口3346人,人均纯收入4820元。项目区内耕地面积306.35公顷,复种指数2.0,人均耕地面积0.084公顷,基本与绵阳市平均水平持平,人均居住用地31平方米。农业劳动剩余人口801人,均属于外出务工人员。项目区内农民生活水平处于中等。

三、分析与结果

(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759.43公顷,各类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路交通用地少

公路交通用地面积9.6公顷,占幅员面积1.26%,低于游仙区2000年1.9%的水平。公路交通用地少,意味着不仅村道建设落后,而且对外经济联系较弱,这与项目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并不相称。

2、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设施

现有的排水沟主要是洪水造成的冲沟,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人工防护措施,防洪标准较低。

3、现有农田布局不尽合理

田坎、边角地等零碎地块较多,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坡度大于25的地方,还存在部分耕地,对该部分耕地耕作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耕作难度偏大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的限制

(1)水资源的限制

农业灌溉用水资源匮乏是项目区土地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项目区年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比绵阳市降雨量(1284.9)少400毫米以上。

地表和地下径流都很匮乏,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导致地下水资源数量有限。

不保水不保肥的土地资源比重较大。

(2)土壤肥力与土壤结构的限制

黄沙泥土(Ⅲ4)、紫黄泥土(Ⅴ3)、紫泥田(Ⅵ1)、紫黄泥田(Ⅵ3)等都存在结构问题。

黄沙泥土(Ⅲ4)、紫黄泥土(Ⅴ3)、紫泥土(Ⅴ1)等都存在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的问题。

2、社会经济因素的限制

土地重用轻养问题较严重,加上保护性开发力度不够,造成土地负荷过重,地力衰退,质量下降,土地产出率降低。另外,土地利用集约度不够,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四、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生产效益加大,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61.13公顷,可缓解当地人地紧张关系,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切均有利于保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评价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可新增耕地61.13公顷,按项目区总人口3642人计算,可人均增加耕地0.01678公顷。

以新增耕地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例计算,新增水田38.41公顷,按每公顷产水稻7500公斤,水稻一年两熟,每年可增收水稻576150公斤,人均增收158.2公斤;新增旱地22.72公顷,按每公顷产小麦4500公斤,小麦两年三熟,折合平均每年可增收小麦153360公斤,人均增收42.1公斤。(表2)

五、结论

项目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并且项目区水资源供给有保证,便于开发利用,使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农业生产用水有了充分的保障,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项目实施后效益显著。可增加耕地面积61.17公顷,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丘陵区土地整理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巨额资金,且工程技术难度较平原地区大。目前尚缺乏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土地整理工作的政策和机制。因此,需要国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全额投资扶持。

参考文献:

[1]Chen Liding,Wang Jun,Fu Bojie,etal.Land-use Change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Northern Loess Plateau China[J].Agriculture,Ecosystem&Emvironment,2001,86(2):163-172.

[2]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29-333.

[3]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 20(2):97-103.

篇5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型;教学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本门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该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材建设方面,以前使用的是各校自编教材,1983年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土地规划学》全国统编教材。随后,面向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土地科学丛书等都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教材的身影。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探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并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关系等等,部分学校根据自身厚实的专业背景形成了独特优势,许多高校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学科定位、培养目标等为我们提供了有利借鉴。但作为地理科学一级学科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同的背景和知识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不能照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模式。因此,根据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规划人才的迫切要求,适时优化和组合国土规划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型教学内容框架,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资环专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教学内容改革设计思路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型教学思路是以培养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规划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前沿与课程基础理论,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探讨探究案例式、“亲验式”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同时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研发思维,促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形成;探讨“课堂、学校、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其结合时机、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规划设计技能,增强学生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教学改革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破传统的以教师及课本为核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师生互动、规划高级人才和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为通道,以实践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二,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学、实训、创新思维一体化,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规划人才;

第三,提出“学生进入企业、社会,规划高级人才和管理者进入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培养机制;提出“课堂、学校、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实现的时机、途径与措施。

2 理论教学改革内容的筛选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庞大,以少而精和避免重复的原则进行了各部分内容的精选,明确和突出授课的内容重点难点,详略得当,减少了与其他课程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加新知识点,适当拓宽讲课内容,如增加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各专题等内容,介绍新的学术观点如在土地供需预测课程讲述中加强对新方法的运用的论述,加强实践环节和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体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潜力分析专题研究相结合等,开阔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章导论: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土地管理的有关概念、内涵等

课堂讨论:土地与土地利用概念?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程序;我国5个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课堂讨论: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土地评价的程序?

第三章土地规划的数学基础:坐标系、投影、标准分幅等内容的讲解

作业与讨论:请将H-49-84-(45)旧编码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 89-92》新标准进行转化后的编码,并写出过程。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原则:本部分内容安排一次课时间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然后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理论的课堂讲授。

第五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概念、性质、目标、任务、编制程序

布置作业,准备下次课讨论: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演变历史?现在正在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重点与创新:从宏观层次概述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的背景、理念、成果等

课堂讨论:所在家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讲座:计划请校外或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一个专家给学生做一个次讲座。

第七章土地利用供需预测:基础数据预测,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分析,土地供给量预测案例;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土地供给平衡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案例;

布置作业并讨论:以武汉市或所在家乡城市为对象,阐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或措施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粮食安全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的程序?

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结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土地利用结构、拟定方法结构与布局调整地要求、步骤,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方法及案例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及大纲等讲解、展示:实施评价、适宜性评价、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题,潜江、鹤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成果

作业与讨论:根据各专题研究的需要,以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某一个专题为研究对象,制定一个资料收集清单及收集方案。

第九章居民点用地规划: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城镇化问题、城镇体系规划,居民点规模及其预测,居民点布局,村镇用地规划

第十章耕地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耕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的方法、程序等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结合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规划编制的要求讲解(整体框架、水资源平衡分析、耕作田块规划、土方工程量计算与调配、田间道路配置、排灌工程的设计与布局、规划设计预算编制)

课堂讨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的施工工艺分析?

第十二章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与实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GIS、LLIS)、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课堂讨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土地利用问题有什么作用?

3 实践教学改革内容的确定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及课本为核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引入研究试验学术气氛,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试验技能;同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技能如GIS、CAD等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结合单位GIS等实验室的条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具体操作,其考核结果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报告格式要求,至少提交2个实验报告和相关成果图件。根据实验课时的限制,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点,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一:土地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熟练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及其编码,将某某县土地现状分类(二调,2009)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过渡期,2005)均转化到土地规划基数分类体系中,并借助ArcGIS将一幅分幅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数据基数转换。

实验二: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研究

以耕地需求量预测为基础,列举耕地需求量预测所需要的资料清单,并以某某县为例,采用粮食安全法预测规划期间(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再此基础上,撰写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研究提纲。重点掌握借助Excel实现趋势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预测人口、各行业用地需求等。

实验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间的关系

学习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指标分解的数据表,试提出对某某县指标分解需要收集或掌握的资料清单。

实验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

以实验一进行了基数转化的分幅现状图为基础,结合野外关于基本农田、预留建设用地等调绘成果,以国土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为依据,借助ArcGIS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幅图,重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要求及编绘技巧。

篇6

关键词:准格尔旗;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端,地处共和国蒙、晋、陕和内蒙古呼、包、鄂两个“金山角”核心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0°05′~111°27′,北纬39°16′~40°20′,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44.666平方公里。全旗共辖1个苏木,2个乡,6个镇,3个嘎查,156个村,20个社区,设1个省级开发区,1个新区。总人口约37.5万。

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析

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2013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准格尔旗土地总面积为755078公顷。全旗耕地面积约为76100公顷,人均耕地0.25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0.1%;园地总面积约为30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0.04%;林的总面积约为220447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9%;草地总面积约为393679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52.1%;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8540,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5%;交通用地总面积约为8780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1.2%;水域总面积约为1927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6%;其他土地的总面积约为17954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4%。

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它对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反映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公式表达为:

k=(Ub-Ua)/Ua×1/T×100%

式中: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段长。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准格尔旗土地利用8种类型的年变化率如表2,10年间各类用地变化率分别耕地-3.2%、园地-7.5%、牧草地-0.2%、交通用地7.9%、林地5.2%、建设用地7.2%、其他土地-5.9%、水域-2.5%。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随着其他土地的减少,林地地面积快速增加,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而且仍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2.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它伴随着土地利用活动而产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问题在于分析其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集中表现为其综合效益最大化。

准格尔旗2003~201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如表3,分析表3,10年间耕地、其他土地、园地、牧草地、水域都有减少,其中耕地减少量最大,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均有增加,尤其是林地,共增加了10.5百分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比例由2003年41.8∶1∶3.2变为2013年的38∶1.5∶1,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10年间农业用地总体上有所减少,而其他土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农林牧用地比例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重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准格尔旗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其他土地质量相对较差,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若从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洪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土地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适宜开发利用。因此,就耕地后备资源而言,准格尔旗没有多少可利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准格尔旗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历来比较突出。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加上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梁峁地区的农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已远远不能满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造成一部分采矿区、山区的农民弃耕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全旗耕地面积的减少。

3.2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需适度调整

近年来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由2003年的1∶1.2∶3.4变为2013年的1∶2.9∶5.2,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但仍然存在耕地减少现象,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覆盖率仅为29.2%;在非农业用地中,交通用地所占比重小,仅为1.16%,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3.3 农业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准格尔旗的农业虽然从传统的低产、低质、低效农业逐渐转变为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并逐步向规模经营、专业化发展,但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民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多、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真正实现高效开发、集约经营的还不多。对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牧草地和林地的利用主要仍是分户零星经营,人工劳作、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经营分散、粗放和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土地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用地的生产水平与开发效益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4 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下降,土地环境污染较严重

在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使用者缺乏长远意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产出、轻投入,重利用、轻保护等现象比较突出。 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工矿企业的兴起,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地利用环境,加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当地的大气、水、土壤等土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增多,也给周围的土地环境带来压力。所有这些,均危及当地的资源与环境安全,对全旗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1 保障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并做出总体安排,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建立和完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科学配置各类基础设施用地。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用地现状,提高建设用地整体配置与保障能力。

4.2 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积极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统筹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合理城乡建设用地,按照扎实稳步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保障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建设布局,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资源,拓展建设用地空(下转148页)(上接111页)间,保障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4.3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内涵挖潜为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农村居民点、产业用地相对集中布局,规范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优化整合与区域共享。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类废弃地再利用,实施“低效、高耗能”产业的优化升级与限制供地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鼓励农村居民点内闲置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依法流转,大力推进城区改造,盘活各类闲置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再利用率。规范建设用地的置换,促进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形成合理的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实现用地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4.4 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遵循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统筹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损害,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功能,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非农业建设的用地开发强度。在生态环境有重大缺失和生态敏感区域,有针对性地安排生态建设工程用地,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通过开展土地复垦、优先安排生态建设和移民搬迁用地,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和治理。促进以灌草为主、灌草乔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减少形成污染源的工业活动用地,预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准格尔旗全国第二次土地调差成果报告书 2011.

[2]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9-11 65.

[3] 欧名豪.《土地利用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1-5.

[4] 蔡运龙.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与应用.地理学报.

篇7

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层次分析;雷段村;用地规划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123-03

1雷段村现状分析

1.1 雷段村现状用地分析

雷段村位于黄陂区前川街镇区东北方向,紧邻城区。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TD/T 1014-2007)》中一类用地划分方式并结合雷段村现状,将用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共10大类型。(如图1)

整个村域范围内,耕地占很大比重,为该村的农业发展和以后村镇的扩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住宅用地及园地次之;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很小;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均匀。

1.2现状土地生态要素分析

生态因子基本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由于雷段村地域范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候以及土壤因子较为均质地分布,因此在此以地形因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三个重要环境因子,因此对这三个因子进行以下分析:(1)高程分析:村内最大标高为45.6m,最小标高为23.9m,高程差为21.7m。高程的区域分布较为均匀,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呈递减趋势,东南角上有递增趋势。将高程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居住用地分布在村内地势较高的地块,水域地势均较低(如图2)。(2)坡度分析:村内坡度最大为14度,地势较为平坦,整个村域范围都属于农耕地的适宜及较好地区(如图3)。(3)坡向分析:村内地形较为简单,坡向分布较为整齐规律,形成两条脊。将坡向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得:村内用地属性受坡向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如图4)。

2评价因子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

2.1评价因子的确定

基于村内现有用地类型和自身产业发展 [2],我们选取一般农田、林果种植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要的用地研究对象,并选取坡度、坡向、现状用地、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这5个用地影响因子。

一般农田:农田的现状与其利用方式的匹配程度很高,即现有农田很可能被保留;由于村内地势因素,低洼处的农田易被水淹,所以农田对于用地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基本农田应得到保护,因此规划用地分布对其利用有一定影响。

林果种植:村内坡度坡向变化较小,地形基本平坦,林果种植用地则可忽略这细微变化,种植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有较大的匹配程度,另外,林地必须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

居住:居住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比较大的匹配程度,除此之外,居住对于坡度和坡向也有较高的要求。

结合雷段村自身特点以及相关用地的因子关联性,我们确定如下相关因子权重体系(表1)。

2.2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一定的定级依据,将具有各相关因子特征的土地划分为相关功能的适宜地、可用地及不适宜用地(分别对应GIS中3、2、1的赋值区域)。

2.2.1耕地(表2)

2.2.2林果种植用地(表3)

2.2.3居住用地(表4)

3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针对各个村的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各自的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就各村各类型用地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

3.1耕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选取坡度、坡向、用地现状、人工设施以及上位规划中土地利用为评价因子,按3、2、1的评价标准,对村域内土地经行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各项因子的权重关系进行叠加,得到下图一般农田的适应性分析图如图6所示。

村域范围内,耕地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2林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7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8。

村域范围内,林果种植区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3居住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9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10。

居住用地的适宜用地多集中在地势较高的原自然湾,将新的居住用地安置在这些区域,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由于村内部的自然湾,会进行合并来整合居住用地,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实际操作中会结合村内交通和功能分布来选择合适的一部分适宜用地进行居民点的建设[3]。

4土地利用规划

在以上对各个村各功能用地的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图11),对每个村村域范围内土地进行最大值叠加,即可得到各个村各功能用地在村域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即可成为我们做土地利用规划的直接形象的指导材料(图12)。

水体系:整合现状凌乱分布的水域,形成由南至北的贯穿全村的带状水体系。窜起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居住及仓储用地。

商服用地:雷段村作为城市后花园,休闲娱乐的功能必不可少,与之配套的商业服务必须充分考虑。

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居民点,保证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布置于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出行。

工业用地:遵循上位规划的思想,并与本村林果种植产业自己的发展,将蔬果加工厂布置于村域东部,并与村级水系紧邻,发展生态工业。

参考文献:

[1] 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资源科学,2007,11(29):120-127.

[2] 周建飞,曾光明,黄国和,李忠武,焦胜,唐琳.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学报,2007,2(27):775-783.

篇8

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一切发展必须立足土地。随着土地利用方式每一次的重大转变,都会相应的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人口与经济对土地的压力持续增长,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制约因素。

米易县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镇,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米易县的土地利用出现了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

一、米易县概况

米易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位于北纬26°42至27°10,东经101°44至102°15之间。东连会理县,南接盐边县,西以雅砻江为界,北邻德昌县。平均海拔1836.2m,属于“岛状”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和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性气候,具有独特的光热资源。

二、米易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一)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根据米易县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汇总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13655.01hm2,共有9个一级地类,52个二级地类。

1.农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农用地总面积1170712.3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90%。全县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9%,园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7%,林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4.09%,牧草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其他农用地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75%。

2.建设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建设用地总面积5476.70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56%。全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76%,交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64%,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16%。

3.未利用地现状

2008年末,米易县未利用土地总面积面积37465.9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54%。(以上数据来源:米易县国土局)

(二)土地利用的特点

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决定着该地区生产力的高低,只有与土地资源相适宜的土地利用结构,才能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数据分析表明,目前米易县土地利用是一种典型的小城镇大农村、农业用地占有绝对比重的用地结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较低

米易县的土地利用率为82.46%,未利用土地占17.54%,境内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占未利用地的3.23%,河流水面和滩涂占未利用地的9.05%,荒草地面积占未利用土地的87.72%,但由于本县属于高原中山山地地形,坡度陡且零星分布,可垦价值不高,即全县土地开发潜力较低。

米易县的土地利用率为82.46%,低于攀枝花市的93.82%和四川省的88.46%。未利用土地占17.54%,其中只有13061.8hm2左右的土地可开发为耕地、牧地等,仅占未利用地的34.86%,这对人多地少的米易县来讲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后备土地资

源少。

米易县森林覆盖率58.90%,远远高于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但经营管理粗放,疏林地和幼林地面积大,林木质量差,全县林地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偏大,经济林比例过小,林木蓄积量低,另外,全县还有768.67hm2的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迹地。由此可见米易县林地利用率低,待开发潜力大,同时开发难度大。

2.用地分散、规模小

土地的利用应满足社会上具有可接受性、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并且保护资源环境的生产潜力不被破坏。米易县复杂的地形地貌造成了气候和植被的多样化,使米易县农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经长期的土地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了以耕地为主的,布局较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其中耕地面积17713.21hm2,占土地总面积8.29%,主要分布于安宁河及其支流沿岸,如攀莲镇、丙谷镇、白马镇和草场乡等地耕地面积占米易县耕地总面积55%以上。

三、米易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中低产土地数量多

米易县中低产田类型主要为干旱灌溉型、坡地梯改型、贫瘠培肥型等类型。耕地以缓坡(5~15°)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4.31%;其次为平坡(0~5°),占耕地总面积的25.68%。而根据调查,全县粮食亩产量低于251kg的低产田土占35.5%,年产量为251~400kg的中产田土占46.1%,中低产田土合计占耕地总面积的81.6%;低产园地占园地总面积的8.9%。

由于片面追求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及复种指数,缺少对土壤肥力的保养,农膜残留土壤,难以降解,形成白色污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同时农户没有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化肥的习惯,农药、化肥对土壤产生较大污染;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土地中农膜残留增加。加上土壤自身重金属污染和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耕层被剥蚀减薄,同时带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使土壤肥力下降,都加剧了县内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板结,降低耕地生产能力。

(二)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矛盾突出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保持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相对耕地而言,土地的商业化能带给农户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因此造成许多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现象发生,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正在被大片的工厂和住宅占据。由于米易县耕地分布的地域差异性明显,高产耕地大部分都分布河谷平坝地区,而这些地方又是米易县人口、城镇、工矿及其它建设项目集中配置的地区。建设用地和耕地集中分布在同一地域内,使建设占用地和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

(三)用地粗放,效益不高

米易县农业人口186131人,12个乡(镇),88个行政村(其中有38个少数民族村),826个村民小组,农村居民点数量多、分布散,土地利用方式粗放,主要表现为:第一,没有详细的村镇建设规划和宅基地审批程序;第二,承包土地零散;第三,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发生转移;第四,土地流转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五,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小,零星分布,标准化水平低,特别是晚熟芒果产业。

四、针对米易县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以建设排灌渠系为重点,配套农业和科技措施,对山、水、田、林、路、气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关系

土地资源是土地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米易县城镇用地建成区功能紊乱,严重制约了土地效益的发挥,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比例,减缓城镇化发展对耕地压力,实现非农业建设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为主,在科学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挂钩并进行折算,实行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平衡。

(三)集约利用土地

针对米易县农村居民点多、分布散的特点,对农村房屋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筹考虑,通过引导和鼓励,将新建和改造的房屋向居民点进行集中,通过原宅基地还田,改变土地零星、分散的状况;同时加强土地细碎化整理,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为土地集中连片产业化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针对农业用地结构现状,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作物布局,扩大复种面积;将土地治理与多种经营的有机结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大面积推广“稻―菜”、“稻―玉”、“蔗―菜”等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于产业基地规模小、零星分布的情况则及时做规划,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适度规模的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加大引导力度

政府大力加强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农业专家在田园办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咨询等,培养枇杷栽培技术骨干、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能手和农业机械操作手,提高农户农业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开展无公害施肥技术推广,指导农民进行秸杆还田,沤制无公害农家肥,并引进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开展无公害肥料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商品生产率。

篇9

摘要:本文立足于1996-2010年绥阳县统计资料,分析了绥阳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特点及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趋势,利用Mapgis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驱动力因素,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变是影响绥阳县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绥阳县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耕地驱动力对策

1、研究区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中段、遵义市东北面,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绥阳县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且主要表现为坡耕地。2005年绥阳县土地总面积254452公顷,其中,农用地2125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55%;建设用地6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1%;其他土地354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4%,土地利用率86.06%。2010年绥阳县土地总面积254640公顷,与2005年相比,其中:农用地2342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9%;建设用地61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2%;其他土地142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9%。

2、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

2010年末绥阳县耕地面积72893公顷,占绥阳县土地总面积的28.62%,与2005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了162公顷。在2010年耕地内部结构中,灌溉水田17294.54公顷,望天田8961.32公顷,旱地46628.23公顷,菜地8.91公顷,分别占耕地的23.72%、12.29%、63.97 %、0.01%。从1996年到2010年绥阳县耕地资源数量总体上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累年减7493.13公顷,年平均减少681.19 公顷。

3、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1 驱动因子选取

通过对1996年―2010年绥阳县耕地变化情况分析,这几年内绥阳县耕地面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区域内的部分耕地不可避免的要被占用,耕地保护越来越重要。考虑到资料的可得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提取以下两类指标来表征绥阳县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一类,耕地指标:X1耕地面积、X2人均耕地、X3粮食单产、X4耕地比例和X5单位耕地产值;

第二类,其他互动指标:X6总人口、X7农业人口数、X8GDP、X9农业结构调整率、X10城镇化率、X11粮食总产、X12人均粮食、X13农业人口比和X14人均产值。

3.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当本研究所用的样本数目的信度为90%时,标准相关系数为0.54,可见,表中多数相关系数通过了检验。在耕地变化指标与驱动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中,按特征值从大到小列出了所有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7.539,方差贡献率为83.766%,第二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1.454,方差贡献率16.155%,第三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0.762,方差贡献率为5.86%。前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8.78%,表明前三个公共因子的数值变化己经充分反映了绥阳县耕地变化的综合状况,基本上达到了分析的要求,从公共因子碎石图也可以得到证实,前3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到第四个公共因子后,其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缓,也就是说提取前三个公共因子可以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结果表明,反映耕地变化的有关指标与各驱动因素的单相关性具有如下特点:

(1)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城市化率和总人口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与粮食总产量和农业人口占的比重相关性最小;

(2)人均耕地面积与总人口、城市化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变相关性最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74和0.948,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性最小;

(3)粮食单产直接与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关,相关系数为0.920,相比之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较小。

综上可以看出,绥阳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同时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变也推动了绥阳县耕地面积的减少,原因在于绥阳县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以及风化工业园区的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是绥阳县耕地面积减少的另一个方面。

4、绥阳县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4.1 控制人口增长基数

从促进耕地增加的角度来讲,绥阳县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耕地提供食物生产的基本保证,要保证粮食生产,必须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来增加耕地数量;从导致耕地减少的角度来讲,人口基数的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一系列配套设施,从而使一部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因此,减轻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是绥阳县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绥阳县人民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4.2加强耕地保护意识

绥阳县山多地少,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一般农用地比例较小,但这部分耕地大都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区域,土层薄,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应加强土地石漠化的防止工作,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对有条件的地块实施坡改梯工程,适当降低其坡度,修建配套农田水利工程,尽可能保住这部分耕地。禁止任意占用耕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对于不符合耕地质量要求,通过工程措施也无法用于耕作的耕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量转化为农业内部的牧、林、渔地资源[2]。

4.3 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绥阳县由于人口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人均占用土地较大,土地利用分散、利用率低等现象,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无法实现土地资源的规模、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应该严格控制农村独立工矿用地范围,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随着绥阳县境内新建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基地和风华工业园区的建设,占地面积较大,造成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利用效益偏低[3]。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这部分分散的企业进行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农地整理,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因地制宜,建立辣椒生产基地。

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的位置和规模,提高绥阳县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亚锋.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张惠远等.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一以贵州省为例[J].地理研究,1999,136―142.

篇10

关键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综述;国内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3日

在1988年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科技联盟理事会上,我国科学院叶笃正提出了将土地利用而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作为全球又一重大问题加以重视,此项提议得到了很多国际有关专家学者的一致同意,从而使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计划诞生。国内学术界对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型研究,主要是引进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然而就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型方面,间接引入或提出了重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指数模型,这些相关的模型逐渐被运用于国内有关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与分析中,为当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结构

丁卫红在“毕节地区土地整理问题与对策”一文中就指出了毕节地区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复垦工矿业废弃地和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张小林、郭厚祯在“毕节地区土地资源的退化及防治对策”一文中就指出了毕节地区土地资源退化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石化严重;土地肥力减退、下等土地面积较多;环境污染以及乱占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莫世江在“毕节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文中指出毕节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农业用地的比例失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以及注重对耕地的利益而忽视了对耕地资源保护的现象严重。陈笑筑、王博、丁筑茂对“毕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分析”一文的研究中,就得出了毕节地区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林地面积在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在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在逐步得到改善。而对于土地的利用,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幅度最大,这是毕节市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所应有的表现。

二、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模型研究

王海涛、董淑娜、郭文栋等所研究的“基于PLS-PP的延吉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研究”。岳彩荣、卢鹏、赵宪文“基于CA模型的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一文,指出采用多项Logit模型,引入变量,结合GIS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格局的模拟。蔡玉梅、刘彦随、宇振荣等“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的进展――CLUE-S模型及其应用”一文指出,利用此模型可以建立土地利用空间分配和驱动力因子之间的变化情景,也可以解决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分配问题。李强、任志远“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统计与模拟”一文指出模拟的吻合程度同ROC有着密切的联系,ROC值与吻合程度成正比例关系。涂小松、y励杰、吴俊等“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一文指出,通过对无锡市区土地利用的模拟,证明此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面有着极为强大的功能。李志、刘文兆、郑粉莉“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塬区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一文模拟了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证明此模型对于产生土地利用的情景变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

三、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梁溪、曹银贵、周伟“2003~2008年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一文指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发展、政策导向是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童绍玉、蔡运龙、李双成“云南省楚雄市与双柏县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一文指出,区域面积的大小,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大小有着直接的联系。李正、王军、白中科等“卡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一文指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主要的变化是耕地变化和林地变化、交通用地等增加的驱动力因子是人口增长、GDP的增长;林地等增加的驱动力因子是退耕还林的政策,而牧草地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因子有很多,比如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化、地址灾害等。岳大鹏、袁晓宇“天镇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一文指出,天镇县在1996~2007年之间,林地、园地、未利用地等的面积在逐渐增大。王丽娟、陈兴鹏、庞芳兰等“兰州市土地利用及其社会驱动力研究”一文揭示了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子是城市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这些因子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动力。龙花楼、刘彦随、唐国平等“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表明,昆山市在1987~2000年的13年时间里,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是城镇建设、农村居民点、工矿交通等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然而,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增长等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王秀春、黄秋昊、蔡运龙“贵州省石阡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模拟”,该模拟研究结果能够更好的服务对土地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与编制。柴宏博、杨山“2001~2008年无锡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研究中,无锡市耕地为最主要的转出者。张锐“乌鲁木齐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得出了人为因素是乌鲁木齐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主要的驱动力,在所研究的时间内,本地区的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在不断减少。汤进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经济驱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在这11年的时间里,南昌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用地利用率等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线。郑艳“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闽清县为例”的研究得出,在所研究的时间段里,本地区的土地利用在时间、空间、土地的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较快。2003年朱会义、李秀彬所研究的“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一文指出了应用指数模型的方法,来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法得以突破的重要方面;2007年付小艳、陈婕、王占岐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经研究发现,我们要从社会、经济、伦理等多角度开展对土地系统、动态的驱动力研究;2009年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杨德刚所研究的“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等“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一文指出了在人类活动的主导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从耕地开垦、建设用地增长的开发模型向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耕地面积的总趋势是在不断减少,尤其以南方的水田面积减少为主。2011年杨梅、张广录、侯永平研究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了尺度问题是LUCC驱动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量化考查困难较多,最后是利用遥感数据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回顾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研究成果,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些研究成果十分注重对个案的研究分析,而相关理论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启蒙阶段,尚未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卫红.毕节地区土地整理问题与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2]张小林,郭厚祯.毕节地区土地资源的退化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1995.1.

[3]莫世江.毕节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4]陈笑筑,王博,丁筑茂.毕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5]王海涛,董淑娜,郭文栋等.基于PLS-PP的延吉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

[6]王海涛,董淑娜,郭文栋.基于CA模型的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1.4.

[7]蔡玉梅,刘彦随,宇振荣等.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的进展――CLUE-S模型及其应用.地理科学进展,2004.4.

[8]李强,任志远.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统计与模拟[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3.

[9]涂小松,濮励杰,吴骏等.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

[10]李志,刘文兆,郑粉莉.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塬区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

[11]梁溪,曹银贵,周伟.2003-2008年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0.

[12]童绍玉,蔡运龙,李双成.云南省楚雄市与双柏县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J].2006.25.

[13]李正,王军,白中科等.卡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2.

[14]岳大鹏,袁晓宇.天镇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2.4.

[15]王丽娟,陈兴鹏,庞芳兰等.兰州市土地利用及其社会驱动力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

[16]龙花楼,刘彦随,唐国平等.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17]王秀春,黄秋昊,蔡运龙.贵州省石阡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模拟[J].资源科学,2008.4.

[18]柴宏博,杨山.2001-2008年无锡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人文地理,2012.4.

[19]张锐.乌鲁木齐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6.

[20]汤进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经济驱动力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4.

[21]郑艳.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闽清县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8.4.

篇11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辅助决策 规划模型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一般包括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两个方面,利用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涉及到的应用分析模型是一个十分值得单独研究的系统工程。要研究开发一个土地规划辅助决策信息系统,须分解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群为切入点形成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

对土地的利用规划进行辅助决策的模型群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模型以及土地需求预测模型。

二、基础数据预测

(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有人口自然增长法和劳动平衡法。人口自然增长法是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时期人口数。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规划区域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然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而劳动平衡法是以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为基础,按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二)城市化水平预测。

1、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的量度一般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数法。复合指标法采用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四个方面指标,即:规划区域的城市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密度即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城市(建成区)的大小、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

2、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农村人口转化预测法,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量增长预测、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基建投资数额预测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其它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

三、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一)各类用地比例。

面积比是指某一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即:

Ki=ai/A*100% (3-1)

式中:K,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比;a,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A为区.域土地总面积。其计算结果多用直方图、饼状图表示。

(二)土地数量结构多样化。

根据吉布斯―马丁的多样化指数来度量,其模型为:

(3-2)

式中GM为多样化指数,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若某一地区只有一种土地类型,则多样化指数为0;若土地均匀地分布在各种类型中,则多样化指数为1。

(三)土地数量结构区位意义。

利用区位指数分析区域土地的意义在于这一指数可反映某一地区各种土地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空间的相对聚集程度,区位指数是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3-3)

式中Qi为区位指数,fi为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Fi为高层次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若Qi大于1,则该种土地具有区位意义,若Qi小于1,则不具有区位意义。

(四)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作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对规划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

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H)反映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少和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当土地利用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时,多样性上升。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D)用于测度土地利用结构中一种或几种类型支配整个土地利用的程度,与多样性指数成反比。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方式,反映土地利用是否以某种或某几种方式为主。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E)是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均匀程度,可用Romme相对均匀度计算。土地利用破碎度指数(C)用于测度土地被分割的破碎程度。空间格局指数的大小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随干扰强度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提高,优势度减少。

四、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K)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这一指数的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地反映类型变化的幅度与速度,同时可以比较不同类型间变化的差异,从而探究其变化的驱动力和约束因素。

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LC)反映区域内某一研究样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及其转换程度,着重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意义在于反映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可以应用于局部与全区的对比以及区域之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对比。

(二)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

我们可以用各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及各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不同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三)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可以用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变化情况来反映。其方法为:把一个大区域分为若干个小区,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根据居民点的分布及地形特点确定每个小区几何中心的地理坐标,然后再乘以该小区该项土地资源的面积,最后把乘积累加后除以全区域该项土地资源总面积。重心坐标可以用地图经纬度表示,也可以用大地直角坐标表示。

五、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一)土地需求量预测数学模型。

1、年平均变化率法:此法依此式计算土地需求量:an=a0(1r)n,其中,an为预测期末土地的面积; a0为预测期初土地的面积;r为预测期土地面积的年变化率(增加为正,减少为负);n为预测年期。

2、趋势预测法:研究区域的土地面积变化是在时间序列上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得到一系列依赖于时间的数据Y=f(t),以时间为参数的数列成为时间序列。

3、回归预测法:城市土地的变化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如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城市化率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Y=f(x1,x2,…xn)表示。

(二)耕地需求量预测。

l、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最小耕地需求量是粮食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的函数。

2、基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量预测耕地,对于城市而言主要表现为耕地是城市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重要生活保障,因此,城市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定位为满足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粮食自给自足,其需求量为达到这一条件的耕地需求量

(三)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l、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通常采用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

2、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享赋、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的研究,确定单位土地的工业产值,在分析预测经济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用地总需求,在总需求的基础上扣除城镇内部合理的产业用地需求,即为独立工矿用地需求。

3、交通用地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用地需求中,公路交通的需求是其研究和考虑的重点。公路交通用地取决于其长度和宽度。其长度依据选线方案在图上量取。公路的宽度与其技术等级有关。依据公路技术等级即可确定公路的路面宽度和路基宽度,从而计算得到公路的占地面积。

4、水利设施用地需求预测。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物用地,其中水工建筑物的用地需求根据长度和其断面要素计算;水库水面用地可依据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和水位面积曲线估算。

六、辅助决策功能模块实现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通过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各种用地类型的属性信息,将属于同一大地类的用地类型的面积字段值进行加和汇总,并将汇总的结果赋到土地利用现状表的面积字段位置。将各种土地利用的现状地类数据汇总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各个地类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从而有效的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分析比较;同时系统也提供了生成统计图表的功能,来更形象直观的对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主要是根据选定的规划方案,将各种地类的用地情况信息录入系统之后,系统可实现对这些规划用地信息的计算分析功能,自动的计算规划近期、远期与现状地类的面积增减数值;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成统计图表的方式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合理与否,并进行相应地类用地情况的调整。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三)人口预测。

在人口预测子模块中,可以完成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数量预测,总人口预测中可以用自然平均增长法和回归预测法来完成总人口的数量预测,当选择相应的预测方法之后,系统会显示此方法所对应的预测公式,在文本框中输入公式所对应的各数据项后,点击计算按钮,系统就会自动计算规划目标年的总人口数;城镇人口的计算设计了劳动平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两种预测方法,其计算方法与总人口的计算方法类似。

(四)土地需求量预测。

本模块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用地的需求量预测,然后将各类用地的预测数据信息录入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规划近期面积和规划远期面积预测结果与现状数值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预测结果合理与否,以辅助规划预测方案的拟定。

七、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的合理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模块的建立的基础,是编制与实施规划的基础。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2001

[2]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02

[3]尹君.多目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论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4]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篇12

关键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层次分析法(AHP);忠州镇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依据忠州镇2003-2013 年各类土地总量的变化情况,从土地利用结构、资源稀缺度、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四个方面分析评价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其中,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采用吉布斯- 马丁多样化(Gibbs-Mirtin)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度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 (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对忠州镇对影响忠州镇土地利用开发程度的指标进行量化, 确定其权重,为做出合理的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1.忠州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1土地资源稀缺程度

根据2013年忠县土地变更数据,忠州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0.092hm2/人, 人均耕地面积0.025hm2/人, 土地后备资源约为191.72hm2。全县人均土地面积为0.226 hm2 /人, 人均耕地面积为0.092hm2 /人, 土地后备资源为2949.21 hm2 。通过与全县平均水平的比较, 忠州镇人均土地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40.92%,人均耕地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27.26%,土地后备资源仅为全县水平的6.5%。表明忠州镇土地资源稀缺严重。

图1 忠州镇土地资源对比图

1.2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土地利用结构能直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可用以分析土地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经济中各部门的作用程度、经济效益及其潜力,以及开发的可能性。

2012年忠州镇土地总面积13088.2公顷。其中,农用地883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建设用地13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 %;其他土地2890.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2.1 %。

农用地中,耕地3572.9公顷,园地1248.4公顷,林地3052.6公顷,其他农用地963.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0.3%、14.2%、34.5%和11.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1257.1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576.4公顷,农村居民点663.6公顷),交通水利用地93.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0.0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2.3%、7.0%和0.7%。

其他土地中,水域2691.3公顷,自然保留地199.0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3.3%和6.7%。

1.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采用吉布斯- 马丁多样化指数模型(Gibbs-Mirtin)对忠州镇近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其模型为:

2

f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GM越大表示用地类型越多样化,表1是忠州镇2003-2013年GM变化情况:

表1 2000-2010年忠州镇的地类多样化

忠州镇2003-2013年土地多样性逐年增加,但涨幅不大,土地多样性总体水平较低。由上述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知,忠州镇农用地占地比例超过60%,与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相比, 超出比例较大, 因此土地多样性较低。近年来随着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 土地多样性有所提高,但变化不是很明显。

1.4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忠州镇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年均变化率) 可以定量反映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变化程度。其模型如下:

Ua、Ub分别表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K是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计算出忠州镇2000-2010年 3 大类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见表2。

表2 忠州镇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

2.基于 AHP 方法的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 Saaty 教授于 20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1]。层次分析法对问题处理的方法与步骤是, 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 首先对问题内在因素间的联系与结构分析, 并把这种结构划分为若干层; 然后评价同层因素之间对上层某因素重要性; 最后是根据评价目 时, 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标的关系,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定量分析提供发生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2-3]。

2.1评价指标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一般有真实性与有效性原则、客观性与全面性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可比性与灵活性原则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忠州镇的实际情况, 选择的评价指标具体为: A1:土地垦殖率;A2:土地农业利用率;A3:耕地复种指数;A4:林地覆盖率;A5:养殖水面利用率;A6:人口密度;A7:土地建设利用率;A8:土地利用率。

2.2 指标权重

2.2.1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确定评价指标后, 需要求出指定层次内各指标对上一层次对应元调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就是权重。具体做法是, 对同一元素下的各次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根据风险因素对比9级标度(表3), 将这种判断结果定量化, 从而形成比较判断矩阵[4]。

表3 风险因素对比9级标度的含义

倒数 若因素i与因素j 的重要性之比为a ij ,那么因素j与因素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 = 1/aij

采纳柯新利[5]在咸宁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中所得到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其相关因子判断矩阵,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Kmax 对应的特征向量W, 归一化后即为所求权重W, 具体见表4所示。

表 4成对比较矩阵及其权重

2.2.2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Kmax等于矩阵的阶数n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此需要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值CI来检验其一致性[6]:

CI = ( Kmax - n) / ( n - 1)(1)

Kmax :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判断矩阵的阶数。

当CI =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5)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

CR = CI / RI(2)

由Kmax = 8.495,及公式(1)、(2)求得CR =0.050。一般地,当CR

表5随机性指标RI的值

2.2.3标准值

本文选用忠县的指标值作为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标准值。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评价分值等于标准值除以实际值; 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 评价分值等于实际值除以标准值。忠州镇2013年各指标的实际值、标准值和指标分值如表6 所示:

表 6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指标评分

2.2.4 评价结果

在建立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后,采用加权综合方法,对忠州镇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总评分值P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其中: Wi 为指标i 的权重; P i 为指标i 的评分值。

利用( 3) 式及已确定的指标分值和权重,计算出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分值为1.378。说明忠州镇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从单项指标来看, 忠州镇的人口密度和土地建设利用率的分值非常高,超过忠县标准水平的两倍多。除林地覆盖率分值非常低外, 其余各项的分值均接近或超过1。可见忠州镇2013年土地开发利用水平较高, 后备资源紧张;但林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开发空间很大。

3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通过对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分析。可以得出:忠州镇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外延扩展,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利用效率低;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农用地占地比例较大,但农用地的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后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单项指标看,林地覆盖率分值非常低,后备资源丰富,需要进一步开发。

3.2建 议

3.2.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坚守耕地红线是忠州镇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应严格履行国家耕地保护相关制度,具体包括:保护基本农田;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将耕地保护责任列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协助土地监察部门开展土地违法行为查处等措施。

3.2.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以内涵挖潜为主,保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等重点项目用地,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应在开发新区的同时继续挖掘区域内部的土地潜力,增强原有城区土地的开发强度和承载能力。双管齐下,实现土地资源在城市内部和的合理配置[7] 。

3.2.3充分利用忠州镇农业用地的主导地位优势,大力挖掘农用地的生产潜力, 提高粮食产量。在未来需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工作, 搞好农用地的综合整治, 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向集约化转变,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3.2.4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切实提高各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强化闲置土地处置,实现存量用地效益化。具体包括;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废弃场地和仓库等闲置用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 净地0出让, 防止土地闲置浪费等措施。

3.2.5政府应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对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的培植与保护,提高市域绿化覆盖率;严禁人为破坏林地,并提高林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应合理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等水面, 提高现有水面的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提高可养殖水面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此外, 文章在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时参考借鉴前人相关研究, 在标准值的确定时以湖北省的指标值作为参考值, 尚未针对武汉市中部中心的城市地位及特殊性, 结合地域的差异性加以修正, 存在一定的不足。

参 考 文 献

[ 1] 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

[ 2] 焦树锋. AH P 法中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算法及M ATLAB实现[ J ]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4) : 45- 47.

[ 3] 赵焕臣. 层次分析法) ) ) 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 4] 孙明洁. 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基于东盟五国的实证研究[ J ] . 现代商业, 2009( 2) : 140-143.

[ 5] 柯新利. 基于AH P 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J ]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 : 57- 60.

篇13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石家庄市

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结合最为密切的方面[1-2],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能体现人类活动的过程,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作用机制的认识[3]。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研究,二是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研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是研究其驱动力的基础[4]。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找到影响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对可持续利用土地有着重大的意义。

1.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图1―1 研究区范围

1.1 研究区概况

石家庄市地处东经113°18@~115°30′,北纬37°30@~38°40@之间,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距首都北京283公里,为河北省省会,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区,东部为辽阔的华北平原,气候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温差大,四季明显,人口达1000万以上,成为特大城市,GDP破5000亿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将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研究区的三期影像,如下图:

图1-2 研究区2000年、2005年、2010年TM遥感影像

通过人工解译和野外数据验证,得到研究区的数据,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提出的分类标准,考虑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和石家庄土地利用的特点,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居民点、林地、草地、园地、工业用地、采矿场、交通用地、河流、水面用地、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

利用多张同地区不同时段的遥感资料,运用图像处理工具,研究方法和过程,本研究选用的时间跨度为2000年到2010年,选取了3个时段,得到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特征[5-6]。

2.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结构变化和空间变化等。面积变化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2.1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从表2-1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10年间,石家庄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表2-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hm2,%)

[\&2000年\&2005年\&2010年\&\&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耕地\&749967.99\&53.03\&693803.46\&49.06\&675839.49\&47.79\&居民点\&155586.16\&11.00\&163896.71\&11.59\&171057.70\&12.10\&林地\&381250.59\&26.96\&388101.00\&27.45\&393234.53\&27.81\&草地\&96827.21\&6.85\&110395.16\&7.81\&106651.84\&7.54\&园地\&9810.36\&0.69\&32724.66\&2.31\&40570.64\&2.87\&工业用地\&1497.96\&0.11\&2917.00\&0.21\&5192.22\&0.37\&采矿场\&446.67\&0.03\&467.26\&0.03\&479.41\&0.03\&交通用地\&4673.54\&0.33\&5913.68\&0.42\&7911.38\&0.56\&河流\&1666.99\&0.12\&1688.05\&0.12\&1076.38\&0.08\&水面用地\&9177.47\&0.65\&12686.01\&0.90\&10282.75\&0.73\&运河/水渠\&1180.43\&0.08\&310.03\&0.02\&310.03\&0.02\&未利用地\&2016.65\&0.14\&1198.73\&0.08\&1495.64\&0.11\&]

2.1.1 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1)2000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3.03%、26.96%、11%和6.85%,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7.85%(表2-1)。

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居民点主要镶嵌在东部平原区;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太行山地^;园地主要分布在位于东南方向的赵县和晋州两个县市;采矿场分布在西部井陉矿区(图2-1)。

图2-1 2000年石家庄土地利用现状图

(2)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在城市化拉动下,耕地数量开始减少;居民点面积增加;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指导思想带动下,园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未利用地也呈快速减少态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运河/水渠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自然土地的快速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下降。上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2000年~200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点。2005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依然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9.06%、27.45%、11.59%和7.81%,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5.91%。这一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明显的是园地,由2000年的0.69%增加到2.31%,几乎是2000年的四倍。在主导用地类型中,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面积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表2-1)。

图2-2 2005年石家庄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由于居民点和建设用地呈摊大饼模式发展,主要由原来的分布区向四周发展,4%的耕地转化为居民点和工业用地;在退耕还林(草)的生态工程影响下,西部山区的林地和草地有所增加;在比较利益下,园地比耕地的经济效益更高,因此这一时间,园地在2000年的基础上迅速扩大(图2-2)。

(3)2010年,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仍延续耕地减少的趋势,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工业用地等建设用仍是增长的趋势。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开始出现,导致河流大幅度萎缩;同时在比较效益作用下,园地数量呈增长态势。上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2005年~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点。2005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仍然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7.79%、27.81%、12.1%和7.54%,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5.24%。在主导用地类型中,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面积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表2-1)。

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在粮食安全的引导下,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变缓;园地、工业用地面积继续增加;伴随着几条重要高速公路的通车,交通用地面积迅速增加,占据了部分耕地;今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有以下可能走势:东部地区在比较效益等市场力影响下土地利用在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园地之间转化,西部地区在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下,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增幅有限(图2-3)。

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由图2-4可以看出,2000年~2005年主要地类是耕地、居名点、林地和草地,这四类在2000年所占比例为97%左右,其他地类总和所占比例低于3%,到了2005年,仍是以这四种为主要用地类型,但是所占比例有过下降,将至95%左右,这也是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特征。在各地类中,耕地、河流、运河/水渠是转出大于转入,其他类型用地是转入大于转出。

转出面积最大的是耕地,转出面积为56164.53公顷,占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7.49%,另外两种主要转出地类为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比例分别为73.74%和40.56%。

园地是转入面积最大的,转入面积为22914.31公顷,比2000面积增加将近4倍(图2-5),主要原因是市场因素。

图2-5 2000年~2005年园地所占比例(%)

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也是增幅较大的,增加比例为94.73%和26.54%;居民点、林地、草地也成缓慢增长趋势。

图2-6 2005年~2010年主要地类所占比例(%)

2005年~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点:耕地减少速度放慢,河流和水面用地减少速度较快,其他用地则是增长趋势。

耕地主要转出为居民点、园地、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较少面积占2005年面积的2.59%,可见耕地减少速度变慢,这一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耕地得到一定的保护。河流、水面用地仍是快速减少的趋势,这是石家庄地区缺水的反映。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园地仍是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两者增加的比例是2005年的78%、33.78%和23.98%,@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居民点、林地等其他地类的增加比例在1%~4%之间。

3.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7],在短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然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非常小,通常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人类生产经济活动中,因此文中主要从人文社会经济因素考虑。

3.1 人口因素

人口是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主体,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具活力的驱动因素之一[8],人口增加必然要求更多的居住、交通、服务设施用地等,然而土地总量有限,在未利用地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建设用地必定占用农用地。石家庄市2000年人口数量是9241751人,到2010年增长为10163788人(石家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增加了922037人,增长比例为9.98%,同期耕地面积减少了5.24%,居民点增加了9.9%,交通用地增加了69.3%,可见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相关。

3.2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会改变使土地的利用方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食物结构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出现,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1亿元,比2000年的1001.2亿元,增加了239.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37个,(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同期建设用地增加了112.3%。,因此,经济因素也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3.3 政策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受政策的导向,它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最为直接。由于各县市大搞开发区建设以及石家庄三年大变样政策是实施,很多市内的污染性企业逐步外迁,使的建设用地比例迅速增加,农用地大量流失。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通过人口、产业集中、地域扩散占用土地,使土地利用非农化,从而改变原来的土地利用结构。石家庄市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24%,到2010年增长为 50%,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对应的生产方式也发生变化,造成了非农业用地的急剧增加。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石家庄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石家庄市在2000年~2010年间,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河流、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减少,居民点、建设用地、园地面积在增加,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基本稳定。

(2)经分析得出,影响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人口的增长、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

为了保证石家庄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严格保护好耕地,坚持节约用地与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纪远,张增祥,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3]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陈晋,齐晔,潘耀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Li Yuechen. Land Cover Dynamic Changes in Northernchina: 1989―2003[J].Geographic Science,2008,18(18):85―94.

[5] 郑泽忠,范东明,杨武年,等.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4):409―413.

[6] 李宝华.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7(21):325,340.

[7] 朱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6),670―679.

[8] 王晓峰,任志远,黄青.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26(4):40.

篇14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GIS技术;两江新区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8004

1 引言

区域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能够直观地反映该区域范围内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同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是一个系统性演化的过程,期间的每一次转变都将为区域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1]。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与强度显著增长,人地关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土地利用问题也成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2]。

两江新区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新区,同时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新区。2015年,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7.5%。经过5年的发展,两江新区已经成为全市建设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的区域。目前,两江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29 km2,年均增加10 km2左右;常住人口达到240万人,年均增加7万人左右。依据两江新区2009年、2012年及2015年三期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在 GIS 技术支持下,分析两江新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特征,以期为保障两江新区土地资源及其安全利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2 研究区概况

两江新区因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全区总面积1200 km2,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共33个街镇(21个街道、12个镇)。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研究的数据主要为两江新区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变更矢量数据,坐标统一,精准度高;通过ArcGIS 10.3软件的转换工具,转换得到11个土地类型的三期土地利用栅格图,栅格单元大小为30 m。

图1 两江新区2009~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3.2 研究方法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开发度、耗损度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4个指数,并根据三期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构建地类转移矩阵,来对两江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3]。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对研究区某种土地类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变化进行定量描述[4]。计算公式为:

R=Ub-UaUa×1T×100%(1)

式(1)中,R为研究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不同时期的某地类的面积;T为研究区时长,当 T为年时,R则表示该研究区某地类的年变化率。

单一土地利用开发度,以单位时间内新开发面积占初期该类型面积比例来表示[4]。反应了单位时间内某地类面积增加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RD=UabUa×1T×100%(2)

式(2)中,RD为某一土地利用开发度;Uab为该土地利用类型从a时刻到b时刻,由其他地类转变为该类型的面积总和;Ua为a时刻该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T为a时刻到b时刻时间长度,以年为单位。

单一土地利用耗损度,以单位时间内新损耗面积占初期该类型面积比例来表示[4],反应了某地类面积减少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RU=CabbUa×1T×100%(3)

式(3)中,RU为某一土地利用耗损度;Cab为该土地利用类型从a时刻到b时刻,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总和;Ua为a时刻该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T为a时刻到b时刻时间长度,以年为单位。

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以年为单位,计算区域在不同年份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程度[5],综合考虑了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变,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年变化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C=∑ni=1ΔUi-j∑ni=1Ui×1T×100%(4)

式(4)中,C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Ui为研究起始时刻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为研究期间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为其他类型面积的绝对值;T为研究期间时长。

符俊鹏:基于GIS的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地理与规划

4 结果与分析

在土地利用现状栅格数据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分别得到两江新区2009-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表1)、两江新区2009-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度(表2)、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3~5)。

4.1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根据以上土地利用结构表(表1)可知,城镇用地所占比重最多,林地和耕地次之,三者面积之和占研究区总面积70%以上;6年中,草地、特殊用地、工矿仓储、其他用地四类的面积占比和变化量均非常小;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在2009~2015年最直观的变化是,城镇用地和交通用地面积逐年增加,水域村庄园地林地耕地逐年减少。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对研究区范围内地类由一种类型转移为另一种类型的定量描述。通过构建两江新区2009~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统计结果(表3)可知如下。

从转出总量来看, 2009~2015年,6年间两江新区转出最多的地类是耕地,转出面e达118.59 km2,转出比例占比65.47%;园地、林地、村庄转出的土地面积依次递减,转出面积分别为19.85 km2、17.8 km2、15.53 km2,转出占比分别为10.96%、9.83%、8.57%。

从转入总量来看,2009~2013年,6年间两江新区城镇用地面积的转入量最大,转入面积为151.33 km2,占比83.54%;此外,转入量较大的是交通运输用地,转入面积为25.82 km2,占比14.25%;其余地类的转入量和占比都非常小,在此不多做分析。

4.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由表2可知,2009~2015年两江新区城镇用地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耕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林地和村庄,草地、其他用地、特殊用地、工矿仓储和水域的变化幅度较小。6年中,城镇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草地、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通过2009~2012和2012~2015年两期综合动态度可知,两江新区在这六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越来越大。

(1)由城镇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可知,研究区于2009~2012年间的城镇扩展速度较2012~2015年有所放缓;6年间,新增的城镇用地面积151.33 km2,大部分来自于耕地,其余部分主要由从村庄、林地和园地转化而来。交通运输用地的开发度大于耗损度,单一动态度为各地类中最大值17.38%,这与研究区近几年来逐渐扩张的城镇用地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由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知,2009~2012年间增加的交通运输用地面积8.77 km2,主要由耕地和部分林地转变而来,分别有4.50 km2耕地和1.27 km2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2012~2015年间增加的交通运输用地面积较2009~2012年大幅增加,为17,05 km2,主要由耕地、村庄、园地转化而来。

(2)耕地、村庄、园地和林地的单一动态度、开发度和耗损度表明,该4种地类在2009~2015年间面积大幅减少,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耕地是最主要的补偿来源,6年间共转出了118.59 km2的耕地,其余的土地消耗量则由村庄、园地和林地来承担。村庄在2009~2012年间与2012~2015年间的土地转出量,分别为9.81 km2、5.78 km2,表明在城镇扩展的过程中,村庄的消亡过程是由快到缓的。

(3)草地、特殊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其他用地和水域的单一动态度、开发度和耗损度都较小,地类转入与转出都较为温和,表明两江新区2009~2015年间这五种地类的变化小,其转出转入的面积和比值都不明显,因此认为这些地类变化并无明显特征。

5 结语

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可以及时反映土地的属性变化[7]。该研究通过对两江新区2009~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土地利用方面,两江新区城镇用地6年间面积从221.23 km2增加到了371.35 km2,增幅达68%,由北到南逐步扩展开来;交通运输用地也随着城镇的扩张而不断发展,面积从24.21 km2增加到了49.86 km2,扩张了近两倍;草地、特殊用地、工矿用地和其他用地在研究区中所占面积少,且变化幅度非常小。②地类转化方向,研究区最主要转化方向是由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耕地、林地、园地、村庄和水域的面积逐年缩小,减少的土地主要转化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城镇用地;还有部分林地、耕地和村庄的相互转化。

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①采用的数据为土地变更矢量数据,若要分析研究区2009年之前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则必须借助2009年之前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而遥感解译图像识别的标准与土地变更数据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②应用的3期数据,总的时间跨度为6年,因此造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的时间序列较短。③仅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就产生该变化的驱动力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及预警和预测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1):3~14.

[2]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3]朱会义,李秀彬.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J].地理学报,2003,58(5):643~650.

[4]鲁春阳,齐磊刚,桑超杰.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5~27.

[5]谢金开,赵智杰.乌鲁木齐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35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