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01-02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拉动发展、激发社会创新热情的重要手段。每年,我国高校都会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而真正能够投入市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却非常小,这样就造成科研成果的大量浪费。而且,中国毕业生人才丰富,但创业者严重缺乏,创业成功率低,这不仅造成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利用已经形成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大学生创业,将会是一条新型的创业道路。
2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探索分析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可以知道,对于愿意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20%左右,然而到最后真正投入创业中的大学生只有2%左右。学历越高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比例往往越低。根据统计,高职本科毕业(2013届)的创业比例为3.3%左右,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3%左右。因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创业人数比例下降的最终原因[1]。
1)资金不足,缺少启动资金。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创业时在知识、人才、技术等方面要比普通的创业者有优势,但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薄弱的环节。大学生由于创业资金匮乏,即使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或创业想法,都很难实现创业梦想。
2)创业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一是专业技能低,二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专业技能调查的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2%)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般,甚至有少部分学生(24%)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较弱,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比较好。有关研究也提出,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能力不足[2]。麦可思创始人指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时往往集中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性很小的领域,即‘所创非自己所学’。”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时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从而造成创业的专业技能低。对于自我认识能力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初步创业,缺乏经验,从而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导致最终选择创业的人数少。
3)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据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报告显示,29.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创业团队而失败,25.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项目而失败[3]。很多成功的企业家J为,组建创业团队时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要选择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踏实、为人谦逊的创业者。在现实中,很多创业团队往往是由一些要好的大学同学组成,每人出一份钱,合伙创业,但是这样的创业团队往往都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缺乏行业经验,加之缺少明确的分工与定位,使得创业团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高校面临的科研成果无实际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不可否认,科技成果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75%来自于科技的进步。针对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结果的调查研究显示,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左右,而我国才30%,相互之间巨大的差距应当引起重视。2005年1月,清华、北大、复旦等20所学校联合完成关于“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我国的高校研究成果有6000~8000项,而投入市场进行应用的不到10%。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进行实际应用,将会导致科研进程的恶性循环,缺失市场的推动作用会导致科研领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4]。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另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较为薄弱,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种原因。科研人员主要的精力在于对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上面,而科研与市场之间有一定的屏障,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引导,将会导致科研成果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评价,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进一步地阻碍了科研成果发展的可能性。
3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解决思路
建立创业共同体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化困难等种种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从而导致高校的创新能力尚未结出丰盛的创业成果。
基于以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体制机制,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大学生依托实验室既有的高科研成果来创业,将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技术创新优势,开展富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一条新路。
创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存在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低、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等问题,并且单纯地由教师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科研转化意识淡薄等问题。于是通过构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并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来达到同时解决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的创业实践平台中,其中促进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创业”的研究思路,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大学生实际创业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所做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对其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索。通过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医疗卫生产业合作,采用工程手段与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许多临床医疗面临的难题。根据构建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高科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可以看到,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促进创业,一方面能够推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附加值。
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创业能力低是导致创业难、成功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师生共同创业与高科研成果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创建北工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由学生与指导教师组成创业共同体。通过建立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研究师生共同创业的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创业共同体内部计划性地开展内部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及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做出指导,维持创业共同体的成功运行。
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创业教育系列培训和实践平台“双引擎”,打造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创业系列课程培训。这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了解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开设创业难题解答课,以及在实践中邀请有经验的本领域中的创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创业经验,能够很大地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制度的“双保护”建议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超强的创业能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国家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法律信息服务,增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政策,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等一些长效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解决,将是一条上至方针政策、下至师生参与的,全社会都要参与行动的长远道路。
6 创业共同体所得到的经验成果
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创业团体,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建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业共同体实践模型中,本科生获得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已经成立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制作基于该项目的空气净化产品,得到多个净化器协同工作完全自动净化空气的成果转化产品。
7 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证明,通过依托具有转化潜能的高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来推动创业的方式是大学生创业的一条新路。大学生以自身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进行创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模式的技术含量,推动创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本课题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北京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生共同创业模式,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推进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学校在医疗健康领域产业孕育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M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87-89.
[2]李娅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科技成果;实践教学;成果转化;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时代,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任。科研成果作为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结果,既是师资队伍素质的标志,也是体现学校水平的指标。虽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为人们所高度重视。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似乎也远没有受到重视和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科研是教学的底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在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因此,产生了众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这为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现代集成制造与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研究方向上,多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在教授的带领下,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以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成功实施了“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信息化制造综合实验”、“机械装备控制综合实验”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必须引入新的实验设备。而目前在科研中采用的仪器设备既先进又精密,价格也相当昂贵,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了保证一定的受益面,如此高的投入,目前对于教学实验往往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寻求另外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我们在建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中,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发挥智力优势,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首先,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科研过程中设备创新的经验,以投入少量的经费起步,通过自行开发实验设备和软件,完成实验设备的初步建设。然后,将实验成果和实验设备在其他的高校推广和应用,将所得的效益作为进一步的投入,完成高水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例如,我们基于现代集成与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自行开发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系统”,以10万元为启动费用,到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拥有20台套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室。开发的实验设备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国际同类实验设备,其价格仅为它的30%,并已经推广到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6家单位应用。同时,由于设备自行开发,为今后实验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改进提供了方便。
一、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只有在创新的模式下才能使实验效果有基本的保证。我国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型多于创新型,模拟型多于实战型,限制型多于自由型,单一型多于综合型。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这一主题,同时要促进目前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些努力和有益的尝试。这里简要介绍实验教学新模式的设计。
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其技术和研究方法先进的特点,在实验模式上以综合型取代单一型,以自由型取代限制型,创新型取代验证型,实战型取代模拟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次序性和连续性,突出先进技术、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创造了条件,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又达到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下面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开发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是在现代集成和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综合实验。该实验系统首先强调的是机、电、信息技术一体化,不但将机构学、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四个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整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同CAD、CAE、虚拟现实、信息化技术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实验系统包括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设备,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变速机构、滑块机构、丝杠传动机构、传送带、行星减速机构、龙门式机械手、笛卡尔教学机械手、物料自动识别与自动化装配系统一套、自动化立体库实验系统、通用控制单元、网络视频系统、集成控制平台、专门的实验系统网站等。依据该实验系统开设了24小时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课程。在实验开始安排4小时的课堂教学,其内容的重点并不是相关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引导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突出的是实验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进行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可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机械机构的创意组合,传感器元件、PLC、交直流伺服控制、变频器等控制元件的综合应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开展人机控制界面、计算机网络通讯、远程控制等提高实验。整个实验系统设计,在知识的融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在系统组织上可以将基本的零部件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还可以方便组合,灵活方便。同时也可以进行分布式控制,由一台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多个单元,形成递阶式控制模式。克服了实验的单一性和验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可充分体验机械设计、装配,电气设计与接线,控制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写等实际操作过程。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3.系统按照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在实验项目组织上可按照实验目的和时间的不同灵活组织,可伸缩性强,适应面广,不但可以应用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业余科研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4.突出了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引入,采用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和视频监控、无线网络、掌上电脑和基于OPC技术的集成控制等技术。
二、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十二五”期间,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化水平,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环节。
1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综合运用计划等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发展
设立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计划,建立对科技成果所有者和转化实施者给予重奖的制度等,改革科技计划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推动企业成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承担主体。据了解,目前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企业产学研技术联盟达到535家,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沈阳、大连、抚顺、盘锦等市每年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资金超过科技计划资金总量的60%以上。
1.2 创新观念和作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辽宁省先后创建了中科院沈阳技术转移中心、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7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以沈阳、大连两大技术交易市场为主体,带动全省各市技术交易市场实现融合共赢发展,组建了辽宁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初步建立起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1.3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化效果进一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省本级财政投入各类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近3亿元,引导100亿元的各类资金投入产学研项目,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3000多项,完成产学研合作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4000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逐年稳步提升,仅以中科院系统为例,2010年其在辽宁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03.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位。
2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和能力不强
一是吸呐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摆脱外延式简单扩大再生产的路径依赖,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二是吸呐科技成果的技术能力不足。201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4.4%、1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创新文化和观念落后。许多企业不愿意承担风险进行博弈,很多好的项目因此流向省外。
2.2 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与能力有待引导和提升
一是科研评价偏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观念淡薄。院校在科研评价上以学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对应用技术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热情不高。二是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院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三是部分科技成果难以满足产业化的要求。很多院所“生产”的成果通常只是科学形态知识或是实验室技术,在技术层面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还需继续研究
攻关。
2.3 社会金融体系和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
一是社会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辽宁省产学研投入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来自企业和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少,省会沈阳只有各类风投机构38家(天津市仅2006年底就达68家);私募股权基金起步较晚,全省只有两到三家私募股权基金,且规模都不大。二是科技中介组织发育不够成熟。三是科技中介人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省财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市、县(区)要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型骨干企业要提高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三是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更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设立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股权转让、股权融资、上市等办法,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3.2 提升企业参与动力和能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对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进行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理念,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和社会投资方向。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院校设立长期合作专项经费,探索形成以技术入股、利润分成、销售提成等为主要合作形式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研发机构或研发平台。实施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力争用4年时间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选派千名科技人员担任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5000家企业发展。
3.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服务机构建设,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大力加强高新区孵化器、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等创新体系建设,引进重大项目和国际知名企业与研发团队,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金融上进行创新和试点。三是完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技术市场。四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洽谈对接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平台。
4 结语
针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和能力不强,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与能力欠缺,和社会金融体系和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提升企业参与动力和能力,以及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的对策建议,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朝阳.试析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法律调整[J].科学学研究,2010(4):530-534.
[2] 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79-87.
[3] 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22-27.
[4] 陈志刚.张维华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2(6):47-51.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一体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30-03
我国大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历史、现状。广西民族大学依托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优势,致力于培养服务东盟、服务地方的人才,除培养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外,还拓展学生学习了解东盟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同时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及一门东南亚语言。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1.设置情况。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修的各类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应修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分。然而,在课程的学分设置中,出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的现象,其中公共课学分为47分,通识、通选课学分为10分,学科专业课学分为101分,实践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所占学分为仅12分,学分具体比例如下图1。
2.存在问题。①“3+1”培养模式下跨文化课程设置较少。国际经济与贸易“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跨文化课程设置不足。学生所学习的跨文化知识则局限于对留学对象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另外,只掌握一门东盟某国的非通用语言,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验课程的设置不足,没有专门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专用的教学模拟实验室则起不到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模拟实验室没有开发或引进专业的国济经济与贸易实验软件,学生在实验室不能完成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局限于主要以教师讲授外贸业务操作流程的实验课上课方式,使得实验课程意义打折。③少数专业技能课教师备课并不充分,相关案例时效性不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中,存在少数专业课教师备课内容不充分,上课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讲授,未能充分结合外贸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使得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存在偏差,不利于今后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同时,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不足,教师无法向学生呈现对外贸易的现状,学生则容易忽略国际贸易中的细节。④学生实践性不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暑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然而,大多数外贸企业规模不大,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所以,高校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外贸行业竞争激烈,学生到外贸企业实习主要从事比较简单的日常内务工作,没有机会深入地涉及到外贸工作流程中,无法完整领会外贸工作的操作规范。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新思路
1.改革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广西民族大学国经济经与贸易的教学一体化改革,主要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区输送更加适应地方需求的外贸综合型人才。因此,改革的重点在于开创具有东盟特色的特色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资源体系的构成如下图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应做到以下四点:①以提高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建设的知识复合性和人才的社会适应力为切入点,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计内容繁杂、重复、交叉,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点灌输给学生,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应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要求,召开教学研讨会,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结构,结合教学规律,调整教学内容,完善“经济学+管理学+国际经贸实务+国际经贸理论+商务英语与技能+东南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体系、课程建设体系。②做好以《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经济合作》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经济合作》两门课程。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改革试点,因为该课程兼容了以下主要专业课程:报关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以此为牵引点可以推进该专业实务方面的课程体系改革。该课程改革可以牵引以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的课程改革,集中体现在教材的编写运用。两门核心课程的课程内容都增加“东盟元素”,包含更多的东盟国家贸易知识。《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改革,在国际直接投资章节融入“中国―东盟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这一小节;在国际技术贸易章节中增加“中国―东盟技术贸易现状”;在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发展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等部分章节中,同样地增加“东盟元素”,具体讲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发展援助情况。这样融“东盟元素”于核心课程之中,核心课程牵引下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也相应的丰富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沐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领略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乐趣。③增设实验和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课程提升外贸实践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主要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进行对外贸易业务,让学生在体验国际贸易的乐趣与风险的同时,使学到更多解决实际对外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国贸专业实验课程需要专业软件的支持,学校应在学校网站中建立专门的对外贸易实验教学中心,引进“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学生通过登陆软件,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以及出口地银行四个角色,同时承担四个角色在对外贸易中的工作。在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履行合同的阶段,学生同样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巩固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加熟悉外贸业务具体流程。在国贸专业“3+1”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验课程应更多地涉及东南亚贸易,学校应引进东盟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系统、东盟国际金融投资实验教学综合软件系统等相关软件,为学生开展东盟贸易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④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流的能力为落脚点,完善“3+1”的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3+1”培养模式出国前的跨文化课程应在原有《东南亚经济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东南亚政治与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出国前了解留学对象国的政治文化,为出国留学顺地利适应当生活打下基础。学生出国后具体学习留学国家的社会文化。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所学课程应该更加开阔,不应对小语种课程的选择做出出国方向界定,局限于只有到对象国留学的学生才能选修该国的语言。“3+1”培养模式将留学对象国的语言设置为方向必修课的同时,学生应有机会选择学习其他东盟国的语言。越南语、英语、泰语等课程应该设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任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更多的东盟国家语言,选修英语的同学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学生毕业时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东南亚国家非通用语言和英语,就业前景会更加开阔。
2.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提问互动为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形成师生互动、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现代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方式不应局限于校内指导老师制度,高校教师由于长时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现实工作中的对外贸易执行方式、流程以及政策等方面变化无法像企业管理者一般,第一时间了解对外贸易变化动态。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迅速变化的对外贸易行业工作,在学生实习实践时,应采取企业见习导师制度,学校给予企业见习导师一定的报酬,让企业见习导师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教授与考核,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教学的培养模式。图3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构思图。
摘要:公路交通安全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公路的设计新理念和方法,简单介绍了公路线形一致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线形设计的灵活性及线形安全性评价。并指出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公路线形 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
0 引言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尤显突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包括人(驾驶员、行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道路状况、几何条件)、环境(气候条件、道路环境)等。从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来看,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
公路交通事故与公路条件,路线线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优美流畅的线形组合、清晰醒目的行车方向、充分的视距保证和符合驾驶期望的路线是车辆行驶安全的基本保障。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在充分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用以弥补我国传统公路设计方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1 线形设计的理念
道路线形的连续性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连续的道路设计应确保驾驶员能够沿着路线以他们期望的速度行驶。但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中虽已提出线形连续性,但对连续性的标准没有明确提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线形连续性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基于速度的研究、基于安全的研究、基于驾驶员操作难易的研究。
其中,基于速度的研究比较成熟,因为道路线形连续与否对车辆产生的影响首要表现在车速上。利用运行车速评价路段的连续性好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一种是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在某个单独路段上运行车速V85与设计速度VD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V85 -VD| 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确保设计速度与驾驶员实际行驶速度保持一致,使得线形几何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驾驶员实际的操作,对于单一路段路线几何元素的安全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对于整个路线来讲,分析其整体的连续性同样是相当重要的。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两个连续路段上运行车速 V85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提供了整个道路上连续路段的连续性评价,相比较与上面单一路段评价方法,保证了各连续路段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评价方法,在大部分北美地区,这种方法已经成为道路线形连续性评价的基本法则运用于设计之中。
2 线形设计的灵活性
公路设计的灵活性,它是在原有设计标准基础上,通过激发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性和灵活性,以目前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用前瞻性的交通设施设计新理念,将灵活设计作为一种手段,结合公众参与和多学科设计方法,在满足使用功能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公众的重要利益,将公路设计融于公路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要灵活考虑各种因素,如物理特点,安全性,通行能力,造价,环境质量等。
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连续性。公路线形是优美的三维空间结构,要求线条流畅,具有韵律感。(2)融合性。公路路线要与环境融为一体。(3)原始性。公路路线选线时应充分利用风景资源,视野要多样性,尽量保持现有环境,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施工痕迹要注意恢复其自然外观。
根据美国的《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在进行路线的灵活性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可以要求不同地区的具体标准的取值范围具有灵活性。
2、当道路建设项目受到环境条件的严格约束时,应进行特殊性设计。
3、即使在设计阶段还可以对规划阶段的决策进行再核查评估。
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相应的降低设计车速,但必须在附属设计里提前进行标志标记,或在此路段必须有使速度减缓的措施。
5、项目中有现有道路的,可以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仅仅进行重新罩面、修复、和更换标志。
6、认真的考虑可选择的指标,特别是对于景观道路。
7、检查各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营中效果。特别对于超标设计必须对这十三项指标进行评估:设计速度、车道的宽度、路肩宽度、桥宽、构造物的通行能力、平曲线、纵断面、纵坡、停车视距、横坡 、超高、竖向净空、横向净距。
8、在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方案设计阶段,应有不同专业的专家的参与,同时公众参与也十分重要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公路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检验的概念,并颁布了专门性的指南来指导公路建设的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的合理性显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国对公路线形的连续性、一致性与环境相协调的灵活性设计问题重视和研究不足,没有成熟的规范和管理机制。要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合到现有的设计程序中去。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都合理、都具有可操作性,而要给予建设者一定时间逐渐来理解和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另外也要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验证,以确保其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灵活性设计指南[M].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JTC/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评价指南[S].
[3]屠书荣.道路线形理论与设计方法[M].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位于科研创新优势,为提高电网科研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电力科研发展,然后众多科研成果却面临转化率低,不能创收的瓶颈,科研成果增值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增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增值转化工作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特点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为确保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在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之上,还必须进行一些前瞻性探索。电力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科研成果具有如下特点:(1)电力科研成果前期投入大。电力科研成果需兼顾技术、经济和电网安全等多种因素,前期投入科研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时间久。(2)科研成果价值衡量困难。电力科研成果解决电力生产中实际问题,并产生无形的效益,其价值衡量难。(3)科研成果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少。科研成果针对性高,解决目标问题,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此外,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应用还需要配套基础设备的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奖的问题。深入探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过程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低。目前电力企业缺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科研成果增值转化投入不足。由于机制上的缺陷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上人、财、物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支撑。(3)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健全,电力企业科研中介机构少,不能满足企业成果增值转化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科研成果增值即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将蕴含在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果中的价值转化为企业效益的过程。科研成果增值是科研成果价值得以成功转化的结果,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其转化的基础,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则是其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值评估应包含科研成果价值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两方面。
关于科研成果评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我国开展科研成果评估工作稍晚,但是仍进行了不少研究,洪晓枫设计了交通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法律和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1]。杨斯博对不同种类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2]。王晓鹤提出了包括技术、市场、效益和推广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3]。彭修娟主要从经济效果、技术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适用性等方面构建了科研成果后评价指标体系[4]。
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尹航等认为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后评价研究[5]。魏猛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徐小钦和余海霞则主要从科技成果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3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7]。苏俊宏等主要从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研产出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8]。
四、评估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的原则
由于科研成果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选取的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2)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同时评估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比较。(3)独立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要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亦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4)科学性原则。指标从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2.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
本文从经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构建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经济因素: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首要因素。实施科研成果能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成本金额节约费用。技术因素:科研成果应该技术上先进,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被灵活运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技术上成熟,且不可被替代都说明科研成果价值比较高。市场因素:市场化能力越强,市场需求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科研成果的剩余经济寿命则表明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时间期限。法律因素:科研成果不依赖其他技术,独立性较强,许可发放较多,而且法律地位比较稳固,则科研成果的价值较大。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需在市场化环境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投入,并取得转化效果。本文从转化基础、转化投入和转化机制与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
转化基础:研发人员数量越多,科研项目数越多,科研经费数也相应增多,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有了相应的人、财、物基础。
转化投入: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市场推广人员在相应推广经费的支撑下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转化机制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激励,同时健全的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交易的空间,此外科研成果符合政策规定也会加速成果增值转化。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构建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对于一些指标的评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种类的不同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地将制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和完善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加快电力企业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杨斯博.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2.
[3]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彭修娟.华北油田科技成果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6]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
1.1建言咨政
向国家决策型转化。通过提出建议或方案,形成上级国家机关的决策方针或参考。中国档案学会保护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科学化实施的建议》,建言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重点档案实施科学抢救方案。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管理工作。中国档案学会承担的《电子文件国家战略管理》重点咨询决策课题,提出的构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提升国家信息资源控制力,加强我国电文文件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1.2直接应用
档案科研成果或管理经验直接被采纳和推广到实践中去。古代,我国的档案库房如皇史晨、建造与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属于世界首创。其做法与经验对于当代我国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大多数小型档案馆来说,借鉴古代在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上的经验,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好措施。
1.3治学育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学者们在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收获颇丰。据有关资料介绍,近20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共编写出版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专著、教材和论文集200余种,这些成果极大地充实和完善档案科学体系。
2.推动档案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对策
2.1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立法机制
档案科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就现阶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看,其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国家虽然针对哲学社会科学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也并没有对其形成良好的保障,很多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并不完善,这样就是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要明显落后于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从而无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建立健全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利用法律形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保护,才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社会发展中,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2.2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档案科研在开展之前,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命题,而无论所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以及研究的项目是何种项目,在对档案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现实情况以及档案工作发展的情境进行合理的档案科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更加突出。在政策上要注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倾向保护,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相关的档案科研人员恩能够针对各种命题和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得出有效的科研成果,为转化提供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转化,就需要构建一个专属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根据档案的类型来对档案科学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组建专门的机构,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全面的引导,加强档案科学研究的集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档案科研成果实施转化。
2.3打造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团队
新时期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义融合、各专业联合攻关、众学者集团作战的发展趋势,那种小农经济的“作坊式”的科研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为此,要转变科研观念,组建档案科研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科研培训,尽快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科研水平。特别是设置档案学类的高校,作为知识密集性组织,要通过选题引导、项目设计、跟踪管理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田雨普.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管理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9,(1):47.
本文采用了理论兼现实意义并重的索洛余值法。按照索洛余值法进行测算时,产出为1998年为基期的各省市不同年份GDP平减值,该平减指数与GDP可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投入为劳动力(L)与固定资本存量(K)。本文劳动力即为各省市的从业人数,数据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固定资本存量不可从各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取,本文采用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现在被OECD国广泛采用的永续盘存法(PIM),它的基本公式是:Kit=Iit+(1-θ)Ki(t-1)(2)Iit为t期i省净投资,θ为资本折旧率。计算公式主要有三个指标的选取与计算:Iit的选取、资本折旧率θ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Iit选取的是t时期i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根据每年各省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成1998年实际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折旧率θ参考众多文献选择5%。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的是以下方程:Kio=Iio/(g+θ)(3)Iio为基期固定资产形成总额,g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平均增速,θ为折旧率。根据以上指标的选取与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式计算出面板数据的资本产出弹性,利用计量工具Stata12.0得出资本产出弹性为0.577,该弹性与众多学者测算结果集中于0.4-0.6之间相符。最后,可以根据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计算出1998-2012年间不同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②高校科研资源转化。a.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分别为科技著作数、科技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科研课题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专利合同出售金额。前五种成果属于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后两者则代表最终产品,也是表明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b.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选取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作为转化过程好坏程度的衡量指标。运用传统数据包络法(DEA)分别对整体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整体效率指的是第一阶段投入至第二阶段的最终产出整个过程产生的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则分别指的是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过程中的效率值。
二、实证结果为了有效地消除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
1.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从结果可看出从科技著作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弹性系数都为正数,说明高校通过科研所产生的七种主要科研成果都对经济转型升级有显著性的促进影响,我们可以从整体上肯定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是有价值的。
2.科研资源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Crste被定义为将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投入变量,中间和最终科研产品同时作为成果测算出来的整体转化效率值,Crste1~3则表示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初始投入,而仅仅将第三阶段的最终产品作为产出计量的效率值;Crste1、Crste2则分别表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转化效率。是高校科研资源四种不同的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模型。可见,其一,我国高校科研转化整体效率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加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二,是即便第一阶段的效率均值高出第二阶段很多,但是第一阶段效率相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向显著性效果,第二阶段为正向非显著,说明第一阶段效率值对经济发展促进没有真正的意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缩小各省市第二阶段转化效率差距,才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对策启示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发展迅速,它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凭借着人才聚集的优势,以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形成更多的知识产权,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因此,高校正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可见,做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能保障高校科研的顺利开展,还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高校科研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机构不健全。虽然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渐显现,国家对科技创新逐渐重视,与高校知识产权有关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使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对知识产权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普遍还存在着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有些高校未根据自身的科研实际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些高校未设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而是将相关工作职责交由科技部门代行,有些高校未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使高校知识产权的综合价值大打折扣。
(二)知识产权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人才流动更加频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1、人才流动导致知识产权流失。大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曾参与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活动,毕业后将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带入社会获取利益;高校教师也大量涌入高新技术企业或自主创业,带走了在校期间所形成的知识成果。2、科技成果转化导致知识产权流失。在对外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成果转让过程中,没有规范知识产权的条款,容易造成知识产权流失。此外,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着重技术成果轻知识产权的观念,对科研活动形成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对知识成果的保护。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不高。高校虽已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较多的科研成果仍仅处于理论层面,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很低,并未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政府政策扶持却不够,资金投入也不足,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助推力。同时,科研成果转化体制还不健全,科研成果还欠缺一个好的转化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失,科研成果的转化对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并不大,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是只是埋头于科研工作,并未意识到科研成果转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就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高校首先应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制度,特别是保密保证制度、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奖励激励制度以及成果转化制度等,从制度上保护与管理高校知识产权,同时兼顾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应当设立专门的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机构,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同时配备稳定且专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队伍,负责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以形成完整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教学实践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0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art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 institutions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practice in a timely manner in terms of personnel servi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art college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Art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in art colleg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development status, education strategy to explore, for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learn diligently.
Key words art colleg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eaching practice;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当前艺术院校科研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够有效提高当前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升科技研发效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生产作用和价值含义。为了提高高校科研教育的能动性,艺术院校要针对人才服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等方面,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在整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课题,逐步增加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力度。将科研学术理论更好地指引现实生活,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等元素增加动力。同时,在整体教育流程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性教学实践对地区的发展作用,以及对艺术专业的科研成效,进一步提高艺术院校的业务管理能力。基于艺术院校科研转化成果的重要性,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力求建立一个人文意识和形态意识相互融合的创新领域。
1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内涵
从总体上说,艺术院校的科技研究成果表现在方方面面,它包括文学艺术、美术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俗艺术等等。为了提高科学技术探究的推动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艺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发展上进行深入的探究,确保最终的教学探究成果能够符合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设计发展领域。
同时,艺术教育科研成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激励教学工作、强化科研成果的多项任务,是艺术教学工作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凝聚。从理论上说,通过专业论文、课题立项、教育成果等方面,能够提升科研实力。从实践上说,通过教育产业的构建,能够增进教育产品、实践技艺、就业技能的提升,从而为艺术院校的教学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2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
从全国的发展趋势上看,当前教育内容中,大部分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都存在着“孵化较低”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在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尚未达到30%。其中,这些不同的教育理论服务、指导教育实践将科研教学的转化渗透在一线教学中。这也使艺术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度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亟待相关教学工作者建立一个一线教学的发展体系,促使教育形式部门要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使艺术院校教育工作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以四川省音乐学院为例,在2011~2013年的高校课程成果的转换情况中,仅2013年,转化成果为127.5万,三年间成果转化的总金额为219.5万。截止到2013年12月,艺术科技成果的转化总额达到了254%。其中,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数目,均有所体现,但也呈现出师资投入缓慢、转化经济效果较小的现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服务都直接体现着艺术院校的发展问题。为了培养艺术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学校科研经费上,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及时将实际的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经济效果,从而进行学术创建、决策理论、艺术探究等人文特点的深化。
3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
在艺术院校教育活动中,科研系统的构建和转化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地域性和发展性。在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广大教育科研人员要在艺术理论、人文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针对教学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1)艺术科研成果的转化成果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了对精神文化产业的关注度。这对于全国各大艺术科研高校来说,无疑具备了鲜明的发展优势。但是在当前科研成果的转化数据上看,即便是汉语言文学等热门的人文学科,其教学成果的转化成果都未能达到10%。而艺术类专业属于受专业限制的特长产业,所以在具体的转化成果上,转化效益更加低弱。例如,在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横向、纵向的重大项目(10万以上)的统计信息基本为零。这也再次将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当前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位置。
(2)对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较低。在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曾经明确指出,未来高校教育工作要着重在高校“全能型”人才的培养、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就业能力上进行重点帮扶。但目前,很多学校在具体的科研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存在“表面化”。反观当下我国艺术效益的科研课题,不管从建立课题还是学术论文研讨上,都存在一定的失衡。同时也反映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艺术院校科研成果探究的关注度较低,存在忽视教学成果研究的情况。
(3)艺术科研成果转化的覆盖区域较大。从宏观上说,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科研流程对设计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拉动意义。通过高等院校中音乐、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能够为本地区的产业实体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很难将艺术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难以把社会性和经济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还包括“三项产业”、“经济投资”、“高新技术”、“税收政策”等不同的方面。覆盖了教育教学、科学研讨、社会就业、人文素养等不同领域,这也使各大艺术院校在整体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解决。
4强化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策略
(1)直接作用于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从客观上说,高校就业问题一直是各个艺术院校的重点问题。在当前各类艺术院校的生源组成上,他们都是经过专业艺术课程培养的学生。以音乐学院为例,在艺术专业的生源上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学院附中及各音乐艺术学校的学生。另一个是非专业性全日制高长班的学生。因此,很多音乐学院将院校科研直接作用于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不断夯实音乐教学专业基础。这样一来,在艺术院校教研成果的后期筹备上,艺术成果的转化更加融合和顺畅。
笔者总结自身经验,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在艺术学院的艺术成果上,学院要始终重视对艺术实体产业的筛选。鼓励教育工作者通过在学校内部组织音乐传播公司的方式,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融合在一起。其次,学院要以组织交响乐团、筹备民族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制作团队为艺术载体,针对于当前的市场就业趋势,使高校学生尽早体验艺术市场的经济特性。通过策划专题舞蹈、举行专题演讲等方式,推荐学院师生作用在一起,建立更具科研价值的艺术课题。通过推介优秀人才、承办具有“学校品牌效益”的专场音乐赛事,使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得到更好的开发。同时,要将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成果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艺术类学生实现就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2)建立完善的艺术科研知识产权保保障。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直接作用到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随着知识体系的构建,艺术学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转变教学成果的管理意识,增强产权技能,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产权意识。高校管理者要同时明确科研管理机构对课题负责人申请专利的建议和相关资料的审查,提高相关人员在教育成果保护中的具体职责。
特别是在单位或个人对外进行知识产权探究时,要在知识产权的转让上,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科研技术合同,形成书面的文书预告,不断明确知识产权的项目归属及知识管理审查流程,增加相应的艺术产业评估。一旦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出现问题,要依据具体管理制度进行产权控制,防止产生较大的教育经济纠纷。针对人才流动所引起的产权纠纷,特别是在产权成果的归属上,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人才的知识产权确立、研发,确保艺术科研对学院内部知识产权的凝聚起到重要的作用。
(3)推动科研技术成果的良性循环。在艺术院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中,通过学院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不仅能够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城市发展环境,而且还能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就业机构对教育项目的转化。将多种文化艺术场所和网络经济营销、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发展和转化。例如,强化四川音乐学院和省内各个文化艺术中心的交流,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联接在一起。同时,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还需要强化艺术院校和政府相关机构的联合,共同促进艺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强力推进综合文化设施的全覆盖,为推进高校科研技术成果,提高艺术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5总结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教育科研成果的提高要建立在艺术探究的途径上。在艺术院校科研教学成果中,广大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凝聚艺术院校的师资力量、组织专家学者集中探寻科研教学成果,并将其中蕴含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生产财富、经济财富和科研财富,积极探究艺术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一个高效、稳健的发展渠道。
参考文献
[1] 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2] 思哲.音乐表演专业连续三年就业“亮红灯”[N].中国文化报,2010-01-04.
[3] 陈苗.舞蹈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4).
然而现在的成人类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却依然存在着很多急待改进的问题。总的来看存在于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二是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
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小的方面。
1、宣传力度不够。
2、未能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
3、没有积极的协助申报各种奖励打消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未做好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
5、科研成果转化难后续开发没有跟上使很多科研成果成为“绝唱”。
6、科研监督不利,假科研假成果泛滥不但浪费了国家稀缺的科研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破坏了社会公正与诚信。
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研管理人基本素质不高。
2、服务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针对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而要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体制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在管理上、机制上抓好成果管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制度。科研成果产生于科研人员的科技活动过程中,高校应出台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科技奖励规定等,促进科研人员多出好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应对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做出规定,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准确地上报科研成果,既保证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及时的奖励,也保证科研成果采集的及时性。
2、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是判定科技成果有无、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暂告结束、科研成果可供推广的标志。作为科技成果管理的第一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组织鉴定的质量关。首先,成果管理人员应与项目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项目完成情况,适时组织成果鉴定。其次,提高鉴定成果质量,管理人员应在组织鉴定时突出重点,抓好拳头项目,保证有水平的成果高质量地通过鉴定。
3、积极协助申报各种奖励。多争取奖励特别是高层次奖励也是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报奖宣传工作,要让科研人员了解报奖意义和注意事项、申报要求,增强信心。组织申报专利保护。及时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对新发明、新技术的拥有权,以免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被其他机构抢先注册或被侵权。加大成果校内奖励力度。目前由于国家、省、部等部门的奖励来源、奖励数目均在精减,加大了获奖的难度,设立校内成果奖励基金,扩大奖励范围,既可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又可从物质给予部分回报,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4、加强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有关科研成果的材料,如应归档的鉴定证书、报奖材料的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并设立本单位的计算机成果库,便于管理和查询。重要的成果材料应与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防止成果信息的外泄。
5、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果推广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加政府、社会等各种渠道组织的新闻会、展览会、商品洽谈会或交易会,尤其要注意网上信息的,以促进高校成果的推广应用。
6、健全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学术腐败的特点,向学校的管理决策层建议建立严格细致的学术道德规范,并由科研处等特定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其次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知识和观念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始终保持观念领先、素质领先,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眼界丌阔、不断创新,更好地为科研工作出谋划策。而且在科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也应该对科研管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单纯申报、登记服务向信息服务、科研过程服务、科研监督几方面转化。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基本业务素质。首先,必须努力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收集和传播手段。其次,培养适应于科研发展和市场理念的素质。再次,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既要规范高效,又要不断创新。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收集传播手段,服务于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有个高起点。建立自己的科研管理网站,主动出击,广泛收集、整理、利用互联网信息,利用网站和网络协助科研成果转化。
4、要有管理科研成果的先进方法。分利用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5、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分析。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首先要协助科研人员分析市场,掌握信息,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出合理建议,在策划阶段就要注意成果转化的前景。其次,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市场前景的变化和同类科研的进展,以便在合理的限度内对科研方向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市场先机。还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适当考虑生产问题、成本问题,使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生存力。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高校的科研体量也在日益增长,然而,高额的投入并未带来应有的回报。主要表现在基础科研创新不够,研究工作以“跟风”为主,缺乏原创性;应用型科研缺乏实用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可产业化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的科研体制弊端使得高校的科研工作重成果、轻实践、重研究轻转化。高校每年所产出的通过国家鉴定的科研成果有数千项之多,这些科研成果,一旦鉴定完毕,便被束之高阁,大都无人问津。大量的科研投入最终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经济社会。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科研成果被闲置,实际转化率只有15%左右。
近年来,国家开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问题,并从国家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文件,逐渐打破体制壁垒,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嫁接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近两年来,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科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强调要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对科研工作实施分类评价,明确了要对成果转化、推广及产业化重点评价。2013年以来,在国家科技大环境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如改革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授予成果完成人对成果的使用、经营和处置权;加大成果完成人在成果转化中收益的比例,并可将收益投入企业形成股权收入;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并给与优惠条件支持。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得到了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新局面正在形成。
2 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2.1 高校科研成果和市场契合度低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际研究,研究成果与市场需要相脱节,导致许多科研成果不具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高校的部分教师长期处于象牙塔之中,很少深入到市场去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与市场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他们在学术理论的范围内进行选题和研究,从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中寻找支撑点,而不是从市场需求上寻找研发点,这就造成了研发成果难以符合市场的需求,只好被束之高阁。
2.2 高校产业化资金短缺
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关系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也是一国科技实力的反映。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研发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专项拨款,社会资本注入较少,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且长周期的过程,恰恰需要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介入。这种单一的资金筹措机制使得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由于资金不足而严重影响了技术的中试、市场化和商品化。即使部分高校能够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但是其中用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资金却少之又少,无法满足产业化过程对资金的需要。因此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 促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换观念
广大科研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只停留在为发论文、做鉴定、评职称、晋升、套经费的境界。应树立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的重大现实意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任务,开展科研工作。各级政府和高校管理层更要转变观念,深化各类相关机制体制改革,重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业绩在各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为科研工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3.2 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校地联合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复杂、耗时、高投入、高风险过程,只靠高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长期维系并取得理想效果。高校应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本地化。共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利用平台充分整合高校的技术成果资源和人才资源,企业的市场信息以及政府资源配置的能力,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问题。同时,可以针对地方产业发展急需,采取政府立题、企业出题、高校破题的模式,集聚政府、企业和高校各方优势资源,协同攻关。通过鼓励高校与企业、地方在技术、项目、人才及资金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3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金融机制
政府财政经费应适度向科技创新前端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减少行政性科技项目和事后奖励性科技项目的补助额度。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贷款补贴、科技保险补贴专项等金融措施,对高等院校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贴息、科技保险和担保等方面给予财政和金融支持。建立产业化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谋求与相关投资机构合作,适度引导风投资本参与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来。通过基金、信贷、创投等多种方式持续融资和发展,推动资本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有效对接,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谢焕忠.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2.
[2]王麒深.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与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尹利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5
Abstract The main 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rough research cooper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the road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gradually find out a distinctive local 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l,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to carry out technology transfer services,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Enterprise-College-Research Cooperatio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是实现教育、科技同产业相结合,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①我国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多方面激励和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并把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次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②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③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正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校及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企业的有效需求比较旺盛,但我国地方高校存在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较少,转化率较低,在成果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为服务面,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培育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更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采取多项措施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无论对于区域经济、企业及高校都是一个相互扶持、互惠互利的过程,其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④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少人认为高校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是高校及相关专家为谋求项目经费或是赚钱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高校为培养学生,将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的一种方式。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没有为区域经济、地方企业的发展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的中的作用,大量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没有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对国家、高校还是企业,这都是一种损失。因此,只有提高对产学研合作认识,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转化科研成果,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培育科研成果时应致力于将项目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科研成果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形式的多样化,加快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对高校的办学具有补充作用。
其次,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是地方高校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的科研队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了解考虑市场需求,深入地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不仅能够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而且也是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对于社会、高校及企业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因此只有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产学研培育科研成果的模式并不仅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与其社会服务角色相结合的一种体现。
2 建立有效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当前在高校的评价体系是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挂钩的,因此,地方高校的科技人员也无不例外地在项目的申报时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成果产出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来考虑,其项目、成果的质量,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产业化前景则不是项目负责人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建立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科研制度,才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改善高校科研成果的培育及转化。由于各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人事上分属于不同单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科研成果大多在各自的实验室中完成,在成果的孵化、小试、中试等过程中,产学研各方大多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科技情报、市场需求、技术及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各单位的科技人员缺乏协同,无法对相关科研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有的甚至会出现重复研究的情况,从而对科技成果的培育及产业化造成迟滞等情况。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要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健全市场统筹协调机制,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行协作研究,才能成为产业核心技术服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次是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培育成果。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力、智力相结合的过程,其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经济利益。⑥许多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由于其资金投入、成果产业化后的利益分配等相关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搁浅或中止,直接影响了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无法实现长期合作以培育科研成果。因此,无论在成果培育还是成果转化,都需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及其权益的分配制度,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才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培育及转化的热情。
再次是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科研成果培育的政策环境。我国虽然在在法律中较早的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涉及产学研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内容,但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也尚未出台专门的针对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相关的科技计划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的申报,但是项目偏重于技术,对科技人员的学术需求缺乏必要的关照,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因此只有产学研合作拥有法律和制度的有力保障,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培育、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引导和鼓励,在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保护。才能使一些研发真正能够培育出成果,取得经济效益。
3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校科研成果的供给
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市场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很少会主动同相关企业联系,充分去了解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碰到的技术难题,往往是关起门来一心搞理论学术研究,研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往往在理论上技术比较先进,但同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市场的需求是脱节的,科研成果难以应用于现实的生成过程中,从而造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
因此地方高校科研人员要摒弃重理论研究轻应用价值的惯性思维、摒弃重个人研究偏好轻成果的适用性和生产的可行性的研究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研究,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同现实的生产力进行对接,进而转化后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地方高校要摒弃原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生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切实的评价,建立长效、紧密的“立足地方产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培育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学研合作,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产学研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所以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的地方高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培育科研成果的道路,是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注释
① 马云泽.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求知,2014(8):56-57.
②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2.
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Z].国务院办公厅,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