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范文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

篇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调研的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中人均收入很低、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温饱问题、需要社会关爱和救助的特困户,包括鳏寡孤独、家庭主要成员死亡或残废致贫、家庭中有人生大病致贫、因自然灾害致贫以及其它因素致贫的农村特困户。

(一)我市农村弱势群体构成及产生的原因

全市农村共有个113个乡镇,2614个村委会,116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73万户,总人口270.03万人,目前,共有各类弱势困难群体8.54万户、30.38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5.05%、11.25%。

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残废致贫,全市共有2.94万户、10.46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弱势群体的30.91%、34.43%;二是因为家庭中有人生大病致贫,共有2.53万户、8.98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弱势群体的29.63%、29.55%;三是因为自然灾害致贫,共有1.8万户、6.87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弱势群体的21.08%、22。61%;四是因为鳏寡孤独和其它因素致贫,全市共有1.27万户、4.52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弱势群体的14.87%、14.88%。

从我市农村弱势群体情况看,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造成农村弱势群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又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质量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困难,这又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

2、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出务工难,家庭经营开展难,只能从事效益低下的种植业和零星养殖业,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形成贫困--辍学--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3、偶然因素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全市农村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残废、生大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有5.43万户、25.86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弱势群体的63.58%和85.20%。

(二)在扶持农村弱势群体方面所做的工作

近几年来,我市在扶持农村弱势群体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大量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已有8.74万户36.3万人享受了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

二是不断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全市共有敬老院73所,五保户6535户、6954人,其中360户、374人实现了敬老院集中供养,5308户、5614人实行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以敬老院为依托,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相结合的五保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较好地发挥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不断加大救灾投入,确保因灾致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每年投入救灾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用于解决困难群众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和灾后倒房重建。同时,多渠道、多措施、多形式开展救灾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的水喝、学生有学上、有病能医治”的救灾工作目标。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对临时困难对象及时进行生活救助,努力构筑由星光计划、老年公寓、康复医院、便民服务等组成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暧万家心”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完善弱势群体子女的奖学金计划、助学贷款计划,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真正使弱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农村没有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缺乏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困户救助和五保供养制度由于经费来源不足而难以覆盖全市所有的农村弱势群体。二是农村特困户救助标准偏低,覆盖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执行的特困户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他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难以实现自我发展。目前,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的约有4万多户、18万多人,覆盖面仅达到全市农业人口的7.05%和6.6%。三是五保供养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农村老龄人口增多,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财力有限,难以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已有5614人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没有享受到五保供养政策。四是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全市因家庭成员生大病致贫的农户达到2.53万户、8.98万人,分别占农村弱势群体总数的29.63%和29.55%,而因病致贫的农户由于需要资金较多,难以得到民政部门的救助。

(四)扶持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对策和建议

从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应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

1、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的大环境。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关爱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氛围;要制定和落实扶持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政策,使他们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关爱;要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与农村弱势群体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和信息保障;要加大对农民的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的机遇,积极策划和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能源、教育、卫生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要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用于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制定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帮扶,要改单一的“输血”为帮助恢复“造血”功能,从治表转向治本。采取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像对待下岗职工一样,对农村弱势群体自谋职业的,要积极鼓励并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

5、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据调查,有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家庭支付不起子女上学所需学费,辍学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问题,加强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是关键。必须从其子女接受正规教育上着手,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子女与他人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建议减免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对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子女非义务阶段教育所需的资金,各级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承担社会义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弱势群体自身知识扶贫的力度,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使他们早日走上致富道路。

篇2

关键词:弱势群体;特俗服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12-02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其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病患、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而今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地城镇化,农民工也被纳入弱势群体的概念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弱势群体既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层次的追求,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弱势群体更需要精神方面的鼓励和关爱。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本馆深刻意识到在目前社会环境下精神层次的探索是对未来稳定社会环境、培养下一代的基础。而具体则体现在让弱势群体到良好的环境去读书,去拓阔视野,从知识上充实自己。而对未成年人、儿童的启蒙教育,图书馆则肩负着更长远的意义。

一、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必要性

1.关怀弱势群体的读书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未成年人的数量约有人口基数的19%,少年儿童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不免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正确价值观和读书习惯是图书馆服务管理的重点。而另一方面老年人约占人口基数的10%,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作为图书馆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阅读生活,并提供一个场所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某些残疾人、下岗工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具有物质生活欠缺、精神迷茫等特征,积极推动满足其精神面貌也是本馆的工作重心。所以图书馆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必须得到重视,因为正是这些形形的人群组成了我们的社会。

2.坚持公益原则,为弱势群体服务。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图书馆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公益图书馆应向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服务。这一要点不能以性别、职业、身体差异、年龄差异为借口,应更人性化地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人性化的读书环境。作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公共场所,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读者的特殊需求,如提供人性化的咨询服务、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空调、网络等设施则保障了读书者对舒适环境的需求,简化并有效的借阅流程则方便弱势群体将书本带回家。各种活动的举办,有效提高了社会各层人士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二、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具体措施

1.公益图书馆的收费。弱势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知识、生存能力等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存在不足,处于劣势,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物质上得不到保证。而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收费则增加了甚至抹杀了弱势群体的读书欲望,如何降低甚至减免收费,是图书馆的天职,更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图书馆是公益机构,早于20世纪90年代,我馆已意识到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并积极开展为福利院老人送书、在节假日组织少年儿童读书日等活动,开展在乡镇周边地区为农民送去相关农业书刊、提供讲解等服务。而如今随着国家政策对弱势群体的着重关注,图书馆也已经几乎是零门槛为社会公民进行服务,所以从收费管理上,可以说如今的图书馆几乎可以免费地为所有弱势群体服务,并且我馆积极开展相关服务的宣传教育,对我馆员工进行服务培训,使得热忱服务成为我馆最重要的人文标志之一。

2.增强服务意识。图书馆面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情况,也应有特殊的服务特色。首先要对弱势群体的心理进行分析,在服务态度和语言表达方面,一定要热情谦和,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提供一些上门服务、阅读服务等等。从硬件设施来讲,图书馆应该建立无障碍通道,备有轮椅等设备,在书库的走道设计上要保证残疾人的方便,并且提供网络、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尽一切能力去完善图书馆的建设。在软实力上,应积极主动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培训班,不仅仅在读书中使弱势群体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更是要全方面地针对各种人群的不同需要,合乎各种人群的利益去组织活动。要让弱势群体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解决切身问题,增加活动交流心得,增强生存的信心。

3.图书馆员工的素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有乐观积极、乐于助人等特质,人与人的交流中能够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相关专业的培训则是良好提供服务的基础,如何划分、分析具体弱势群体的切身精神状态,并加以引导,介绍其阅读相关书籍也是评判一个图书管理员业务熟练的标准。今天少年儿童的精神状态是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家庭结构的特殊构成特点,少年儿童可能背负太多的升学压力,课外培训等活动也使少年儿童精神负担甚重。图书馆应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性,对少年儿童的图书进行详尽分类,并提供建议供学生参考,培养少年儿童的读书习惯,在未经引导下的少年儿童可能对大千世界有些迷茫,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可以防止学生误入歧途。我馆更是推荐少年儿童多读经典著作,从经典中读历史、读人文,并且尽量避免选择那些枯燥无味的经典文学著作,从而让少年儿童以读故事的心态,去了解人文历史,在娱乐中学习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少年儿童觉得读书是有趣的,而不是父母、老师安排的任务,让学生自发地去读书。

图书馆员工的素质不仅体现在人性化的服务,也应更好地拓展自身的社会洞察力,在不同领域做出不同的成绩。比如在少年儿童的阅读生活上,以上建议以少年儿童作为图书阅览的参与对象,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样在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如农民工这一群体,也需要更详尽的分析和作为。农民工这一名词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产物,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县城去寻求物质的丰收,而据我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农民工的心态以及相关复杂的家庭环境情况更加值得关注,农民工带来的子弟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不同于城里的孩子,农民工子弟大多害羞,并且意识到与城镇孩子的差别,我们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的子弟,并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自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的同时,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人口已达13.7亿,而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87%,这说明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而我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近六成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和全国水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年轻人向城市的流入,这一比例还会增大。老年人群体属于生理性的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又由于各种各样的内在或外在原因使得其缺乏劳动能力、经济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很难通过常规渠道来寻求自身利益的保护[1]。因此,农村老年人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受到了政府、社会和家庭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问题分析

在农村当中,老年弱势群体获得的支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社会支持,另一类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前者的支持主要是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正式组织的帮助等,后者的支持是指在血缘、地缘基础上形成的,涉入老年人生活较多的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提供的支持[2]。

本文主要从家庭、政府、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来分析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的支持主体地位受到动摇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家庭支持不仅是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基础,也是其社会支持网的主体。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它在所有的社会支持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也体现在老年人的个人选择之中。“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农村尚未改变,在老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想到和最先寻求的往往是家庭的协助,只有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才会寻求其他途径的支持。但随着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再加上家庭趋于小型化、核心化,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变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的家庭成员更少了,这必然会动摇家庭养老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能够获得的赡养资源,使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陷入劳动负担沉重、经济困难、照料缺失、精神孤独等困难之中。

(二)政府支持相对太弱[3]

目前来看,政府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支持主要表现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主要是以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为主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这些保障政策的实施对于缓解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经济困难、保障其基本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城市相比还很不完善,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各项保障政策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覆盖面还很小,并且保障水平非常低。而目前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主要是政府供给的、救济型的敬老院,面向的只是农村中的“五保户”,很多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并不具有入住资格,而且各项设施与服务与城镇中的福利院、养老院相比较落后。再加上农村文化建议滞后,老人的精神需求很难通过公共文化活动来获得满足。可以说,我国政府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相对于城市来说政府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相对太弱。

(三)社区养老支持的缺位[3]、

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持是建立在地缘和亲缘关系基础上的,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区成员支持,即与老年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的邻居、朋友等提供的支持;二是社区组织支持,即具有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村委会、老人协会等提供的支持。首先从社区成员的支持状况来看,由于农村老年弱势群体自身的消极求助心理、社区成员提供帮助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老年弱势群体从社区成员处获得的支持力度十分微弱。其次从社区组织的支持状况来看,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建设滞后和意识上的忽略等原因,使得我国目前多数村委会的职能非常有限,仅限于组织实施国家政策,在解决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养老问题上的角色出现了缺位。而农村老年弱势群体需求程度较高的老人协会由于其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等硬件支持障碍,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限制,使得不少农村老年弱势群体难以从中获得精神满足,只能从农村较为活跃的宗教组织中寻求精神依托。

(四)其他社会力量支持极少

在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方面,除了家庭、政府和社区外,其他一些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与帮助,以弥补家庭、政府以及社区支持的不足。但在城市发展较为普遍的慈善捐助、志愿服务、民办服务机构等,在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老年弱势群体获得其他社会支持极为有限,并不能弥补家庭、政府和社区支持的空白。

三、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必要性

据统计农村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支持问题,势必在不远的将来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4]。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发展,家庭趋于小型化、核心化及养老观念的转变等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在不断地弱化,家庭养老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需求;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缺位,其他社会力量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支持太少,使农村养老面临风险,使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对未来养老的预期不确定。这些都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发出了挑战。因此,在了解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基础上,探索建构合理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途径,对于农村老年弱势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平稳过渡到人口老龄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五位一体地建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面对庞大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要使他们的养老问题得以真正的解决,既不能单纯依靠老年人的家庭,也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某一支持系统,而是需要发挥家庭、社区、政府、社会和老年人自身的综合力量,共同采取可持续的、有效的措施,五位一体地建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以家庭支持为基础

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家庭支持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但家庭仍然是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养老的核心。要以家庭支持为基础来建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就要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做起,即从经济支持和孝老教育两个方面做起。在农村子女应当尽可能地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定期给予父母生活补贴。此外在农村老年弱势群体需要时应及时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经济上的支持固然重要,传统的孝老教育也必不可少,子女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尊老、敬老和孝顺父母的意识,逐步增强家庭意识,强化家庭观念,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尊老孝老的文化传统美德,加深全民居家老人的理念。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政府应当在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中担当着不可规避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保障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除了要加快完善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如建立门槛较低、设施完善、收费合理的养老院、敬老院等,使有需求的老年弱势群体能够入住。此外,政府还应当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议。在经济方面,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扶持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逐步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减少劳动力的外流,增加农村剩余(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8页)劳动力在家附近就业的机会,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足够的资金为老年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精神慰藉。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完善农村的道路、饮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安全隐患。而在文化方面,不仅在农村要配备完善的娱乐健身器材,还要扶持老人协会,推动农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农村普法活动和“孝老”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意识和子女尊老、敬老和孝顺父母的意识。

(三)以社区支持为依托

农村社区既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也是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社区对老年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尤为重要。包括村干部在内的社区成员应该提高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在农村成立各种自愿组织,如成立帮工、照料和慰问小队或团体等以充分发掘社区成员的潜力来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提供帮扶。对有集体经济能力的社区要努力为特困老年弱势群体提供现金、粮食等经济援助,不断完善社区的道路、饮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同时还应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并依托农村老年弱势群体普遍欢迎的老人协会来组织下棋、打牌、传统文艺表演等各种健康的公共文化活动。而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可以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弱势群体提供入住或上门照料服务。

(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

除家庭、社区和政府外,其他一些社会机构、组织、团体、个人等也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关怀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学术机构和媒体等通过研究、报道等方式来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非正式组织可以通过发展诸如提供小额信贷满足老年人的付款需求、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等项目来援助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医疗机构可以在农村社区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对于其他社会志愿团体、企业、个人等可以通过捐助、慰问等方式加入到关爱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行动中来。

(五)以老年弱势群体的自助互助为原则[5]

社会支持的最终工作目标是协助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建立起一个适合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网,使他们有能力通过这个网络实现自助。社会各界应当尊重、提倡和鼓励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实现自立自助,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弱势群体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使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由纯养人口部分转变为自养或作贡献人口,如在农村实施老年劳务储蓄,提倡低龄老年人在为高龄老年人提供自愿服务的同时,把其服务时间储蓄起来,到自己年龄逐渐增大的时候便可支取同样的服务。同时,社会和农村老年弱势群休都应当转变养老观念,养老不能单纯依靠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发挥老年人自身的力量,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和养老文化。

参考文献:

[1]东波,颜宪源,陶志刚,马露霞,姚云云.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老年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周庆刚,董淑芬,李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4-61.

[3]叶敬忠,贺聪志.寂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5-262.

[4]高灵芝.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4(06).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弱势群体 体育教育

1.前言

在体育教育范围内谈及的“弱势群体”,是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是单纯指那些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体质发育不是很健康的那一类群体,其共性就是大多在体育运动项目测验中处于劣势地位。高校学生的身体强健和心理健康与否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中开展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试探性地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2.高校弱势群体体育开展现状

2.1体育兴趣偏低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就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体育兴趣就是指人们本能的、自愿的想去参加体育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表明,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兴趣普遍偏低,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行为方式就是上体育课,课后能够继续坚持锻炼的人少之又少。其实,这主要是他们心理上的自卑在作祟。他们偏执的认为自己远不如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能像他们一样出色的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因而对体育锻炼产生了恐惧,也不愿意加入到班级或团队中来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2.2被动参加体育活动

被动的进行体育锻炼,是体育弱势群体的一大显著特征。大部分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除了正常的、不得不进行的体育课程之外,很少有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更不用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了。对于他们而言,离开体育课堂也就意味着体育活动的彻底结束。其实,他们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愿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健身锻炼中来,他们希望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原本的身体素质状况,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来获得自我挑战的快乐体验。这一小部分人是值得所有弱势群体学生学习的。

2.3高校重视程度低

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大部分高校都未能给予体育弱势群体足够的重视。所谓的“硬件设施”就是指“物”,即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等。所谓的“软件设施”就是指“人”,即“教师”。高校的教学场地、教学器材没有广泛的照顾到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没有为其提供专门的场地和器材,而是主要面向普通高校学生设计的,使得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客观环境去进行锻炼。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等严重影响了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此外,部分教师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因材施教,让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感觉不到关爱,发自内心的抵制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

3.关于高校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活动的思考

3.1引导弱势群体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体育教师要努力挖掘弱势群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向,并不断培养他们形成新的、切实可行、符合自身条件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树立体育锻炼意识,进而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改革教学体制,为体育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抓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的给予弱势群体学生一些鼓励、表扬和关爱的话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自信。

3.3高度关注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各界较为广泛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体育又是学生情商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高校在日常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适时的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与关爱,让他们体育会到与人交往的快乐,逐渐的融入到集体中来参与体育锻炼,进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4提高师资质量

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溶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课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管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4.高校开展弱势群体体育的展望

4.1融入休闲体育

弱势群体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到集体体育锻炼中来,最主要是因为体育运动剧烈对抗这一显著特征使得他们对体育运动敬而远之,休闲体育恰好弥补了体育运动项目的这一大不足。休闲体育既能满足弱势群体学生的锻炼需求,又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还便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真可谓一举数得。因此说,休闲体育是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途径。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扩大交友范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4.2实施交叉型体育教学模式

交叉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指交叉的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针对学生学习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交叉型教学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各种教学模式的最优项,帮助学生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教师在帮助其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帮助弱势群体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标准人才。

4.3实施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最佳载体。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针对性教学,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并学会关爱别人。

5.结语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起,正不断被丰富、发展和完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改进了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了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我国高校体育阳光、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谊,周挺进,彭立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4)

[2]李秀华,刘成.近年来我国体制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科研进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

[3]孙荣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5)

篇5

【关键词】传媒市场化;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传媒业逐步步入产业化,然而,人们似乎更多的只是看到了其正面影响和光明的一面,而未对其负面的影响加以深入的思考。用西方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来看,传媒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来就没有给一般的社会大众带来福音,综观西方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商业化、私有化之后,就以市场原则取代了公共服务原则,大众传播业作为文化业部门而不是公共服务机构的角色也就日益凸现。①我国的情况虽然与西方不同,但是传媒市场化的发展也给受众的利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

一、传媒市场化及其影响

1、大众媒介的话语霸权与商业利益

从字面上来看,话语不过是对于事物的论述,任何大众,只要具备言语能力,都可以拥有话语权。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经济地位所导致的阶级冲突以至阶级统治,使得话语也要依照一定程序说出口,这个程序包括受到控制、挑选、组织和分配。而话语所包含的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以及构成陈述的逻辑、句法、语义等都是由权势提供的,因此,出现话语霸权问题。②

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通过传播直接、正式的信息,在大众心目中树起无可替代的权威。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一直存在,只是随着传媒市场化的深入,其背后的商业利益成为媒体利用话语霸权实行控制的最大驱动力,传媒竞争的加剧使媒体想尽各种办法吸引受众的眼球,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2、传媒娱乐化趋势

在近二十年来我国传媒改革的进程中,伴随着传媒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产业性质日益凸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媒介市场与信息消费观念的兴起,我国传媒业在新闻理念、大众传播理念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媒介实务上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催生了一股传媒娱乐化的热潮。③

其实,娱乐本无可厚非,娱乐是现代紧张生活的调节剂,也是大众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然而,一些媒体却为了激发受众的欲望、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而提供娱乐,或为了娱乐削弱了媒体首要的告知、解释新闻的功能,说到底还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这样一个泛娱乐的时代,传媒热衷于把所有的节目和时段都以“娱乐”的形式加以包装,传媒的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

二、传媒市场化对弱势群体利益的损害

所谓弱势群体,按有关学者的归纳,就是“相对于主流群体而言,他们在政治上无权势,缺少社会支持网络,经济上日益贫困,文化心理与自身价值不被认同,自信心低落。”④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者和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但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生活资源、机会分配中由于竞争力较弱、综合能力较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群体,如妇女、非城市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和失业、下岗人员等,也被纳入到弱势群体的体系中来。

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根据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由国家支持子系统、群体支持子系统和个体支持子系统组成的结构系统,媒体在此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保护和援助弱势群体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媒体通过专门渠道的报道和宣传,可以激发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唤起包括弱势群体人员在内的全体公民的维权意识,以及对不公正现象的憎恨心理和对社会公平的强烈愿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弱势群体由于在社会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他们无法主动获取畅通的渠道接近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随着传媒市场化浪潮的进一步加强,促使媒介将注意力更加偏离他们,继而转向能为其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强势群体”或“精英群体”。此外,即便媒体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关注,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甚至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地方,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1、在信息面前的不平等导致话语权的缺失

从人类社会有信息传播开始,信息传播权力的拥有和行使就不是平均地掌握在每一个社会成员手中。而媒介的市场化进一步造成了公众在信息面前的不平等。出于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发行与广告收入,如此一来,几乎所有媒介在受众定位时,都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转向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而收入少、消费能力弱、社会地位低的广大弱势群体就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使他们基本上处于失语的状态,导致话语权的缺失。

所谓话语权,是指每一个公民都有出于对个体自己或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考虑,将自己的诉求、建议和意见通过大众传媒表达出来的权利。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当一个群体无法通畅地向社会表达自我时,实际上也就是失去了其话语权而无法确立在社会中的地位。

2、弱势群体置于被娱乐的处境

上面谈到了在传媒市场化下弱势群体失语的现实,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只是这种关注在传媒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下,违背了媒体的初衷以及对其报道的真正意义所在。媒介市场化的问题也正在于走向市场的媒体把受众看作消费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着力于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媒体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原则以及新闻职业道德,放弃了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拿一些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来看,总是处于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且以负面报道为多,不能做到冷静客观,取而代之的是娱乐化、冷漠化的报道。传媒市场化下,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甚至不惜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将他们的形象任意地歪曲,同时,媒体努力从各种信息中提取娱乐的元素,一味地迎合受众的低级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媒体本应担负起的责任。

3、媒体“越位”,“代表”弱势群体说话

在传媒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媒介逐渐引入商业机制,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将受众看作是消费个体,而且由于电视的收视率和报纸的发行量等受众规模直接关系到媒介的商业广告的利润,因而媒介还经常采用收买受众的方式来扩大其在受众中的影响,这种对于受众的收买方式之一就是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公众的代言人,他们经常强行代表社会公众发言。⑤

不可否认,弱势群体相对于一般的公众,拥有更少的接近媒体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可以代而行其权。众所周知,媒介说话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卖点”而大肆炒作,这不仅没有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反而是对其利益的损害。

三、传媒市场化下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

1、使弱势群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⑥当农民工、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无法通过大众媒体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他们的话语空间就受到限制,话语长期被遮盖、误解和扭曲,加之敏感、脆弱的心理,很容易造成与社会的对立以致暴力、自杀等失范行为,成为社会潜藏的危机。作为现代传媒的受众,他们应该有平等利用传媒的权利以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话语陈述。因此,扭转弱势群体的话语弱势,使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弱势群体自身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媒体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注,必要时可用法律的形式对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进行有效保护。其次,要提高弱势群体的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培养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主动充分地运用各种媒体传达利益诉求,同时,也要强化弱势群体的相关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权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媒体要搞好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工作,弱势群体理应成为大众传媒关注乃至关爱的对象。作为全社会的守望者,大众传媒身负重任,其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改变弱势群体在信息拥有量与媒体资源使用上的弱势地位,为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实际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努力帮助他们有效地使用媒介表达意见、诉求利益。

2、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简言之,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人文关怀,不仅是传媒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传媒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媒体是公众舆论的代言人,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水准,提倡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尤其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更要加强人文关怀,提倡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报道新闻,洋溢对人性的美好追求,努力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

参考文献

①郝雨,《传媒市场化对受众的威胁——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得到的一些启示》,《新闻记者》,2004(10)

②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2

③郑根成:《传媒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27

④张和清、向荣、高万红:《弱势群体的声音与社会的介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

⑤郝雨:《媒介批评与理论原创》,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53

⑥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