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定义 特点 区别 联系
微观与宏观,顾名思义,宏观就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就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世界存在宏观与微观,当然,在经济学中也会存在宏观与微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而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则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具体的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它阐述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什么样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策;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作出的决策;劳动力所有者怎样决定劳动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
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变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它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缩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
当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而它们的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这就是说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但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成交量。不仅如此,而且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般形态,看起来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形态都差不多地向下倾斜和向上倾斜。
其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相比较,它在理论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而宏观经济学也有如下几个特点:1.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论是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3.其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个体理性与总体非理性的矛盾、5.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层次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微观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它对于微观经济现象的众多说明和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阐述无疑是有价值的。在解释微观经济现象或偷袭微观经济问题过程中,人们没有必要实际上也不可能绕过人类已存的思想认识或研究成果。当然,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逻辑和框架,并不能直接代替对问题的解决。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提供的是理论基础,那么,宏观经济学则是为了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而两者之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而对于区别,1.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或规律,从总量上分析问题。2.其次,它们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当然,它们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用个例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个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对于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最后,它们的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也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等。
参考文献:
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监管对象是系统风险,监管目的是金融稳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为,系统风险是金融服务中断产生的风险,源于全部或部分金融系统遭受的破坏,它对实体经济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若某类风险仅对单一市场具有影响,但与金融体系的整体没有关联,即使影响再大,也不能称为系统风险。可见,宏观审慎监管是一个有严格定义的专门术语,具有明确的使用范围。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
宏观审慎监管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识别系统风险,即发现、监测和计量系统风险及其潜在影响;二是降低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即通过提高监管标准和针对性监管措施等,预防系统风险爆发;三是缓解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即在系统风险爆发后,限制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是系统风险,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关注跨领域问题,即所有金融机构共同面临的风险暴露。时间维度关注周期性问题,包括商业周期产生的风险波动,以及风险敏感性监管造成的顺周期效应。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分为宏观审慎监测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两个部分。前者通过指标体系识别和监测系统风险,后者侧重于研发干预系统风险的政策工具。作为二者的基础,还应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建立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的由来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9年,起因是西方向新兴市场发放的大量贷款。1979年6月,英格兰银行行长库克在库克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前身)会议上首次使用这个概念。他认为,微观审慎问题(单个银行贷款)的集合可以成为宏观审慎问题。10月,欧洲货币常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拉法路西将单纯针对市场个体的传统监管方法称为“微观审慎方法”,认为必须辅之以“宏观审慎方法”,将市场作为整体进行监管。这标志宏观审慎思想的萌芽。
第二阶段始于1986年,起因是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欧洲货币常务委员会报告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用于“促进广义金融体系和支付系统的安全和稳健”。这是宏观审慎术语首次在公开刊物上出现。
第三阶段始于1997年,起因是亚洲金融危机,重点问题是银行监管的顺周期效应。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宏观审慎分析”概念,建立“宏观审慎指标”,用于评估系统脆弱性,并将其纳入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安德鲁・奈特在国际银行监管机构会议上,全面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方法。宏观审慎监管开始从学术概念走向监管实践。
第四阶段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等系统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这个阶段,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得到明确,监控框架趋于完善,监管工具不断拓展,监管范围扩展到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受到了二十国集团的高度关注,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主题。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
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可以看出,无论是新兴市场贷款、金融创新、顺周期效应,还是“大而不能倒”等问题,它始终面向微观活动,并源于微观活动的集合效应引发的系统风险,是与微观审慎监管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微观审慎监管即通常讲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整个金融体系不同,微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金融个体。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一是监管目标不同。前者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后者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持金融机构财务稳健性。二是监管视野不同。前者将金融体系作为整体,自上而下监管;后者关注单个个体,自下而上监管。三是对跨机构共同风险和风险关联的考虑不同。前者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后者认为不相关。四是对集中风险(Aggregation Risk)态度不同。前者认为源于市场个体的集体行为,属于市场内生风险;后者认为集中风险与集体行为无关,属于外生风险。
联系
一是风险来源都主要是微观活动。比如,金融创新的所有开发和销售,都是微观市场行为。二是风险载体主要是微观主体。从“大而不能倒”的跨国金融集团,到不受监管的特殊目的机构,都是微观主体。三是风险监测很大程度依靠微观市场数据。单纯的宏观数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必须主要依靠微观监管数据。四是监管手段主要是微观监管方法。无论是监管资本要求,是风险管理规定,还是集团架构要求,都是适用于微观主体的监管工具。
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分工
宏观审慎监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税收和会计准则机构等多个监管主体。由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大多是微观主体,监管工具主要是微观手段,金融监管机构自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架构的核心。这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专长,履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职责,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开展宏观调控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承担四项工作。一是控制流动性总量,防止流动性过度泛滥,降低资产泡沫化概率。二是监测系统风险的动态变化,分析系统风险变化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三是加强支付结算系统、征信系统等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在危机时期提供流动性,参与对危机机构的紧急救助。税收和会计准则机构的职责相对比较清晰。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应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境内和境外监管主体之间,建立跨境监管协调机制,对系统风险开展全面监管。
用一个比喻可以较为形象地说明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分工。维护金融稳定如同在鱼缸中养鱼。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主要是管鱼,要特别关注体型庞大的大鱼(“大而不能倒”机构),关注体型不大,但却能引起鱼群恐慌的“闹鱼”(无监管实体),还要关注鱼群的集体动向(跨领域关联)。同时,还应避免饲养方法在鱼受惊的时候加强对鱼的刺激(顺周期效应)。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鱼缸被鱼撞破。中央银行的任务是控制好鱼缸水量(流动性总量),加固鱼缸(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市场基础设施),协同其他监管主体,监测鱼缸的整体状况(市场监测和预警)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关键词 物质的量 摩尔 摩尔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大基本物理量(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之一。初中时大家就已经知道了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这说明,在我们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的质量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比如:
对于C+O2=CO2这个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并不陌生,此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宏观上表示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的质量的二氧化碳。微观上表示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可是如果问65克锌含有多少个铁原子,40个锌原子的质量又是多少克?标准状况下,1L的二氧化碳含有多少个分子?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
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物质的量是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到微观微粒的个数或微观微粒的个数到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之间的桥梁。
首先,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n,单位是(mol)。物质的量可以把原子、离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联系起来。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称,四个字不能随意拆开或删减,例如,不能说“氢气的量、硫酸的量”,而应该说“氢气的物质的量、硫酸的物质的量”。
(2) 物质的量是粒子的巨大集体,而不是单个粒子。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3) 物质的量的表达方式同其它物理量一样,如1mol NaOH或n(NaOH)=1mol 都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
这就是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内涵。
其次,与其它所有的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也有相应的基本单位―摩尔(mol),同样,摩尔也有相应的计量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即1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相应的粒子数目与12克C-12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等,或者说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其近似值为6.0223/mol,其中6.0223/mol,主要用在进行具体的计算当中,准确值NA主要用于概念的判断。
这就是物理量、单位、计量标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再次,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常用单位为g/mol;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应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因此,这三个量的区别是单位不同,联系是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质量以g为单位时三者的数值相等。如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1molCO2的质量为44g。因此,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摩尔体积(Vm):一定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约占有22.4L的体积。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中引入了分子概念,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假说,即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占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然后,物质的量作为桥梁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联系起来。这当中它们都有自己的标准:
最后,在应用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有它们构成的粒子集体,不能用来衡量宏观物质,如排球、大米、汽车等。另外,像 水、食盐等物质虽然也是可直接感知的宏观物质,但因它们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离子直接构成的粒子集合体,故可用物质的量来衡量。
(2) 必须指明所衡量的粒子的具体名称,表示形式上通常在单位后面写出相应的粒子化学式。如1molO2、1molO,分别表示一摩的氧分子,一摩的氧原子。
关键词:环境 生态 监测 技术
目前,环境科学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环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维持人类繁衍、发展的资源问题。
1.生态质量与生态监测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具体地说,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数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概念。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划分中的一种,目前,在关于“生态质量评价”、“生态质量分析”方面的文章中,都很少涉及生态质量的概念问题。有些文章也仅是以一些简单的理化统计指标、多样性指数和指示生物等指标来分析和判定生态质量,显然这是不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增加了对其分析、评价的难度。所以,生态质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将生物环境质量视为生态质量的同义语,将前者定义为“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质量”,这与生态质量的定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并运用生态系统的弹性、适应性、物种多样性、栖息地容量、种群密度、食物网等生态指标来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如有的将污染物和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量,某些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农产品中的容许含量等方面的内容也称之为生态质量。
严格说来,生物环境质量与生态质量是有区别的,通常前者多指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自然的或人为的)而使生物的诸多指标发生异常变化而言。就环境质量变化来说,生态要比生物环境具有更广泛的内涵。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物构成的,但生态系统与生物却有着质的差别。如同群落与种群、种群与个体的区别一样,层次的变化已使事物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质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环境质量的优劣。因此,生态质量及其评价的综合性很强。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其观点是: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广泛、综合,能够系统地收集大范围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地球资源信息,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持这种观点者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生态监测重点是放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反应上。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生态监测包含了上述两者。
根据上面的分析,生态监测概念较合理的描述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形象些说,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反应用仪器来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的科学活动过程。
换言之,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生态监测技术类型与空间尺度
生态监测的范围是很广的,但根据生态监测的对象和内容,可把生态监测概括地分为两类,即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这也是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
2.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图件为基础,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监测所得的几何信息多以图件的方式输出。
主要内容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例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沙漠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这类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宏观生态监测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一级。宏观生态监测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当然区域生态调査与生态统计也是宏观生态监测的一种手段。
2.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微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微观生态监测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因此,微观生态监测要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每个监测站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生态监测站的建立与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可按生态监测计划的大小,将不同的监测站分布于整个区域甚至全球系统。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可将微观生态监测分为干扰性监测、污染性监测和治理性监测。
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把各个空间尺度的监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清楚地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综合变化。宏观监测必须以微观监测为基础,微观监测也必须以宏观监测为主导,二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代替。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计划必须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由多个微观监测点再配合以宏观监测便可形成生态监测网。
参考文献
[1]吴邦灿、环境监测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摘要: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与初探:学会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学会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以上初探为个人之见解,仅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活跃教研氛围。
关键词: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
一、教学生学会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
教师在进行第三单元分子、原子教学时,学生对“摸不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感到很难理解,更难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物质的宏观现象联系起来。例如,为了引出原子概念,证明分子的可分性,可在教学中增加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看到两电极上产生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看到其复燃,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看到气体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结合图像进行直观分析:水分子可以再分,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子构成的,这些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我们称这些微粒为原子。最后进行总结: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联系起来,在脑子里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
三、教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四、教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
教学生学会分别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往往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立体感觉”。比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又如,对质量守恒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没有改变。由此而获得质量守恒概念的“立体感觉”,能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生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
教材中的概念呈现是零散的,但实质上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生学会从纵向、横向等多个方面寻找概念间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形成知识结构。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引出不同的概念;
2、根据从属关系将物质分类;
3、在知识结构中呈现有对立关系的概念;
4、呈现有共生关系的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5、呈现有因果关系的概念:吸水性干燥剂附性吸附剂(脱色剂、除臭剂、滤毒剂);
6、对比呈现易混淆的概念。
六、教会学生学会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南美材;内含物;密度大;色泽美
中图分类号:S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5805
1引言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总面积达1797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2%。南美洲陆地地形被分为三个南北向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其中海拔300m以下的平原约占南美洲面积的60%,海拔300~3000m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这种地形特点,对南美洲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温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势高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在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影响下,南美洲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地处热带雨林亚马逊平原是木材的主要产区。
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并且深受消费者喜爱,因而南美较多树种是目前市场上的畅销材种。由于南美材种类繁多,出口国家多,各地名称不一致,致使我国木材贸易市场出现南美材名称不规范及以次充好的现象。为此,本实验对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进行识别特征的研究,为我国木材贸易市场提供识别依据,并规范其木材名称。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标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受检样本。第二,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标本馆所藏标本。
2.2实验设备与试剂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生物荧光显微镜系统、木材切片机、毛笔、放大镜、单面刀片、小刀、镊子、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烧杯、胶头滴管、标签、中性笔、蒸馏水、甘油。
2.3实验方法
把锯好的10mm×10mm×10mm的试样放入锅中,加入自来水煮1~3h,直到木块沉入水底。将软化适度的木块固定在切片机上,调节好木块的高度,右手握住滑动轮手柄向前推,同时左手用毛笔把切下的片置于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反复操作,切取20~25μm的木材切片。选取完整均匀的切片,放入番红溶液中染色,然后依次放入浓度分别为50%、70%、90%、10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脱水,依次约为15min。最后用TO生物透明剂透明两次,每次20min。用镊子把脱水透明后的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上1~2滴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最后贴上标签。自然风干后,运用生物荧光显微镜系统分别对其横切面、弦切面的代表性位置进行图像拍摄,依次保存至计算机内。最后,通过对6种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特点的观测,对其进行特征描述和归纳总结。
3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识别特征
(1)平萼铁木豆(Dalbergia frutescens),木材名称:铁木豆,科属名:蝶形花科铁木豆属,其他名称:南美黑酸枝,铁木豆。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直径约50cm,分布在圭亚那、苏里南、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混交林中。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管孔内含沉积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深褐色至紫褐色,具深橄榄色或紫色条纹,边材近白色或浅黄色。生长轮明显,肉眼下可见。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主为轮界状、带状、环管状。木材结构细,纹理直,具酸臭气味。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星散-聚合状、稀疏环管状、离管带状。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宽2~3细胞,多数高13~16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图1、图2)。
图1平萼铁木豆横切面图2平萼铁木豆弦切面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张 贝,等:六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识别研究植物与植被
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6g/cm3,木材具有光泽,质地坚硬,强度高,韧性好,抗击性能好,耐腐蚀性强,抗白蚁,不易变形,精加工后色泽好,尤其适合制作高档家具、高档工艺品及雕刻等。制成品纹理流畅、手感极佳、色泽优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铁木豆分为红铁木豆和黑铁木豆,市场上常拿红铁木豆冒充红酸枝,以平萼铁木豆冒充黑酸枝。
(2)乔木维蜡木(Bulnesia arborea),木材名称:维蜡木,科属名:蒺藜科维蜡木属,其他名称:绿檀,维蜡木,百乐圣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分布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外,南美洲及其他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管孔呈树枝状排列,内含丰富的绿色沉积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绿褐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边材黄白色。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主为星散状、稀疏环管状。木射线放大镜下不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管孔树枝状径列,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星散状、稀疏环管状。单列射线高2~5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高1~6细胞,射线组织同型单列及多列。
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3g/cm3,木材结构细,纹理交错,具清香气味。维蜡木木质坚硬细腻,耐腐性强,木纹美观,手感滑润,香气芬芳,取名曰“绿檀”,多用于制作佛珠、佛像、手链、笔筒、镇尺。近10年内进入我国,并以清新的幽香和优美的色泽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图3,图4)。
图3乔木维蜡木横切面图4乔木维蜡木弦切面(3)重蚁木(Tabebuia spp.),木材名称:重蚁木,科属名:紫葳科蚁母属,其他名称:南美紫檀,巴西紫檀,红檀,紫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乔木,高27m,直径40cm,分布于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圭亚那,常以小群落的纯林分布。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浅或深橄榄褐色,常具浅或深色条纹,边材灰黄色或灰褐色。生长轮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略见,主为翼状、聚翼状。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或短径列复管孔(2~3个),管孔内含侵填体和黄色沉淀物。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少,高3~10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多数高7~9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图5、图6)。
图5重蚁木横切面图6重蚁木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92~1.15g/cm3。木材略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硬,强度高,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木材有油腻感,染色性能良好。干燥后的尺寸稳定性较好,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地板及家具。市场上拿来冒充小叶紫檀。
(4)铁线子(Manilkara spp.),树种名称:铁线子,科属名:山榄科铁线子属,其他名称:子弹木、红檀、古美柚。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5m,直径约达1.2m,广泛分布在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秘鲁、巴西等南美地区。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呈辐射状,管孔内侵填体等沉淀物丰富。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边材黄白色。生长轮界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主为离管细带状,与木射线构成明显的网状结构。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管孔单个,多说2~5个长径列复管孔。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有丰富树胶和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星散-聚合状、离管细带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少,高2~8细胞,多列射线宽2~3细胞,高10~20细胞,射线组织异形I型 、异形Ⅱ型,同一射线内出现2次或以上多列部分,射线细胞单列与多列部分等宽(图7、图8)。
图7铁线子横切面图8铁线子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1.0~1.06g/cm3。木材无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硬,强度高,干缩大,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主要用于高级地板、桥梁、水利工程、重型建筑、船体、体育器材、楼梯及部分特殊用材。
(5)圭亚那乳桑(Bagassa guianensis),树种名称:乳桑木,科属名:桑科乳桑属,其他名称:南美玉桂木,金檀。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树干通直,胸径可达约1m,树皮中含大量粘性乳汁,主产于圭亚那、苏里南和巴西亚马逊地区。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导管中富含侵填体。心边材区别不明显,心材黄褐色,久置于空气中氧化后呈浅褐色、栗色至深褐色,边材灰白色。生长轮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几乎不见。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和少数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丰富的红色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少,翼状、稀环管束状。木射线非叠生,多列射线宽2~4细胞,高15细胞或以上,射线组织异形Ⅲ型,同一射线内会出现2次或以上多列部分(图9、图10)。
图9圭亚那乳桑横切面图10圭亚那乳桑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80~0.92g/cm3。木材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有鹿斑花纹材质坚硬,强度高,干缩小至中,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涂饰、抛光和胶粘性良好。主要用于高级地板、家具、桥梁、水利工程、重型建筑材、甲板、体育器材、装饰单板等。
(6)紫心苏木(Peltogyne sp.),树种名称:紫心苏木,科属名:苏木科紫心苏木属,其他名称:紫心木,紫罗兰。
树木性状及分布: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直径可达1m,分布于巴西、苏里南、哥伦比亚及委内瑞拉等地。
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散孔材,导管中富含沉淀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紫红褐色,边材黄白色。生长轮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主为轮界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
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管孔内含丰富沉淀物。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轮界状、翼状、聚翼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宽2~4细胞,多数高12~25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稀疏异形Ⅲ型(图11、图12)。
图11紫心苏木横切面图12紫心苏木弦切面材性及用途:气干密度0.80~1.04g/cm3。木材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材质坚硬,重至甚重,强度高,耐腐抗虫性强,加工和干燥较困难,稳定性良好。主要用于高级地板、家具、乐器,可与高档红木相媲美。因其色泽天然优美,如同紫玫瑰一般稀有难得,在木材贸易市场备受追捧。
4结语
通过对以上6种南美热带珍贵木材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这6种木材均树干粗壮高大,心材率较高。属阔叶材散孔材,木材具有光泽,花纹和材色美观。导管内树胶和侵填体等内含物丰富。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者有铁线子、平萼铁木豆,呈带状;重蚁木和紫心苏木呈翼状、聚翼状,其余2种的薄壁组织较少。木射线叠生者分别为平萼铁木豆、乔木维蜡木、重蚁木,其余均不叠生。气干密度在0.80g/cm3以上,硬度较高,耐腐抗虫性强,故常用来做高级家具、实木地板、室内装修、承载结构、雕刻等高档木制品。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GB/T 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专利计量 指标 计算方法 表征意叉
[分类号]G35
1 引言
专利计量作为专利分析方面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反映某一产业和具体企业的发明活动、技术水准及其在科学技术与济竞争中的地位和贡献等,甚至也可以应用于微观层面特定专利的质量评价中。指标作为专利计量方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量化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技术水准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对专利计量的研究也涉及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计量指针划分,且以全球有机电激发光技术相关专利做了实证分析,但却并未对这三个层次的专利计量指针作出系统详细的阐述和应用分析,同时也未对当前专利计量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分析讨论。鉴于此,本文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主要计量指标,从适用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期能够客观地评价某一产业、具体企业和特定专利文献的技术创新水平。
2 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分析
当前,国内外的专利计量指标有很多,目,其巾多数指标既可以应用于宏观层面关于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准衡量,也可以应用于不同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准或创新能力比较,又或用于特定专利的技术力量或创新程度估计等。不过,笔者认为宏观层面的专利计量指针,更多的应该是强调“量”的变化,即反映整体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准变化或整个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等;而中观层面,则应该关注于“率”的变迂,即度量具体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未来变化等;最后在微观层而,则强调具体专利的“质”的差异,即不同专利发明活动的创新程度、济价值等之间的差异。
2.1 宏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宏观层面的专利计量指针是用于衡量某一技术领域的发明活动或其发展状况的。这些指标一方面通过整个行业的专利数量变化,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根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发展的轨迹,即由诞生到壮大再到衰退的路线,区别开不同技术的发展阶段。宏观专利汁量指标如表1所示:
上述9个指标,历年专利授权量和技术集中度具有普适意义,可以运用到任何技术领域的分析;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和技术衰老系数,则充分应用r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没计这三类专利间的创新水平差异,这样的指标具有领域相关性,不同行业问的差异比较大;技术强度指标则是取两个指标“专利数”和“当前影响指数”的长处,形成的一个新的指针,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方面有较好的应用。至于美国授权专利量、三方专利量和PCT中清数,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国家专利局在权威性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又杜绝了“本土优势”的影响,在显示技术领域巾不同国家间的技术实力差异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对此,Zan Huang、Fang-Mei Tseng、周文彦、Lee s等人对具体的领域进行了应用。
2.2 中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中观层而更多的是区分具体企业在这个领域中的地位,显示不同企业问的技术水准差距,敝多数的计量指标需要反映出该企业在此行业中的“率”变,见表2。
中观层次的计量指针,从专利类型、专利量变、与科学的联系、专利引用、专利被引等多个角度的率变,衡量了企业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准、创新程度等,从而更客观地反映了该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所处的地位。就具体企业而言,专利授权率、专利增长率、技术力量、企业研发重点、企业活性因子、技术独立性、专利效率等指标所涉及到的专利数据,一方面容易获得,另一方面计算方法也易于实现。而相对研发能力、相对专利被引证率、引用频率、科学关联度、H指数等指标,就需要借助权威的专利数据库,通过计算竞争企业的对应指标值,在比较的基础上,发掘自身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劣势,以便为企业制定“跟随型企业战略”、“防守型企业战略”等提供参考。其中,Li Y R和Li T Y、CozijnP W、栾春娟等人、官建成等人、邱均平等人。对具体的企业进行了评价分析。
2.3 微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微观层而的专利计量指标,通过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反映了单件专利文献的“质”的区别,揭示了具体专利的质量和创新水平以及其可能的济价值,见表3。
微观层次的专利计量指针,充分结合专利说明书中的主要特征项(分类代码、引文类型、权利要求项、同族专利、申请时间、授权时间、发明人等)问的不同含义及其表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专利间特征项问的差异,辨识专利的质量和创新水平。其中,科学关联性、前向引文量、后向引文量、第一次被其他企业所引用的时问等与专利引文相关的指标,在表征具体专利文献的质量、创新水平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技术覆盖范围、权力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和发明人数这四个指标,对于无引文的专利文献而言,是很好的选择。至于指标“专利名称和摘要”,在判断专利文献的技术水准、济价值方面,是比较有效的指标,不过,对该指标的分析要求领域内的专家方可。Yi-Hsuan Lai和Hui-ChungChe、Martinez-Ruiz A、Jansen W和Risov M、Kas Kasravi都从微观层面对专利文献进行了分析。
3 总结
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专利计量指针在国家层面的应用,已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检验,包括在科学技术评价、知识产权实力等方面的计量分析;同时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计量指针也已基本形成。但是,当前的专利计量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计量中指针与数据概念混淆(指针是用于明确地解决一些猜想的度量方法);计量中以指针为导向,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计量中不区分领域间的差异,一味套用现成的指标等。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专利计量指标可以对技术领域、具体行业或特定专利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专家在专利计量分析中的作用,最好是结合二者的优点,构建以专利计量指标量化分析为主,以专家评议为辅的计量体系。
然而,相对于国外较为完善的专利数据库,我国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中没有专利引文,这样国外计量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引文计量指标就不能应用于我国的专利计量分析中,从而使得我国的专利计量指标体系巾缺乏合适的可以借鉴的用于评估具体单件专利价值的指针。与此同时,技术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而专利指针作为度量技术水准的重要手段,如果专利计量仅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孤立的层次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其各个层次问的关联,就会破坏技术的系统特性,从而影响到通过专利计量分析技术水准的有效性。
一、现有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以及它的重要性
国内有关学者把框架定义为人们对某种组织或者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的结构。对于艺术管理理论的框架结构,主要注重对艺术管理信息的选择和重构。针对艺术管理这门学科而言,学界一些学者提出了目前主流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即把艺术市场作为基本出发点,将艺术经济管理作为突破角度,把艺术经济管理分为三大模块,也就是宏观、中观和微观艺术经济管理。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目前尚未划分出明了的界限。尽管有些学者的观点对于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重构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具体而言笔者对有些观点仍尚存异议。
二、当今艺术管理理论框架所存在的缺陷
(一)理论框架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之间存在冲突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是通过对管理权限范围和本身内外属性进行的一种划分。按照此种划分方式,可以把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分成三个部分,也即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在实际上,如果将艺术经济管理范围进行扩大化的话,放在艺术管理范围的大背景下分析, 此时通过所得结论便会发现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实际上应该属于宏观上的东西,同时艺术行政管理与艺术产业管理,也未能够摆脱宏观艺术管理的控制,此种分类过程避开不了冗余的嫌疑。通过结论分析得出,艺术中介管理应该归属于宏观范围领域的艺术产业管理,但是在分析进程中,有些学者却把艺术中介管理划为微观艺术经济管理领域,此种做法明显使得分析过程和结论之间产生了对立。
(二)艺术产业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被完全隔断
目前现有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隔断了艺术产业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之间的固有联系。也就是所谓二者相互分家,艺术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框架分支结构从艺术产业管理中摆脱了出来。各种迹象表明,艺术行业管理不能仅仅自身被包含于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应该拥有更广的范畴,艺术行政管理也应划属于这个范畴,且二者共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领域。艺术行业协会以及有关管理机构再对艺术行业进行管理和把控的时候其与政府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的区别仅仅体现在管理主体以及管理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对于其他管理事项来说,比如被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艺术企业的内部管理未被牵涉其中,而仅仅是对多样的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通过规则使他们更加规范化罢了。
(三)微观艺术经济管理领域并不包含艺术中介管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中介就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以某一群体为单位,在艺术市场上充当艺术品流通职能的中间机构。一般情况下根据机构的设立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分类,第一种是致力于传播文化的非盈利中介机构,第二种是主要为了获取利益的中介机构,再有就是两者性质兼有的艺术中介机构,从此看出,艺术中介仅仅在艺术生产方和艺术消费方之间起到一个连接的桥梁作用。这种关系就表明了艺术中介管理是不被微观的艺术经济管理所包含在内的,其应被划为艺术行业管理范围内,可将其称为艺术中介行业管理,和艺术生产管理以及消费管理共同构成艺术产业管理。宏观艺术管理在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中的表现形式就是艺术中介、行业、产业等管理所形成的综合体,该综合体的各个单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注重集合性的组织活动管理。相比较于微观的艺术管理而言,后者往往注重管理的内在联系,放在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中就表现在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中,也即相对于组织内部的相关因素的管理。从以上宏观以及微观艺术管理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中介管理应该并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而非微观。
(四)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划分标准不确切
国内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且现有的划分方式也并不明确,目前主要是根据艺术管理主体之间的区别进行划分,同时考虑到艺术生产和艺术的流通过程。此种划分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往往导致艺术行业协会和艺术行政管理仅针对艺术管理的主题对艺术市场和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但是对于艺术中介管理来说,却是按艺术生产流通中产生的作用进行归纳出来的。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致使各种类别之间互相交叉和重叠。为了寻求途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将艺术行政和行业管理二者共同纳入艺术产业管理范畴。
三、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重构
(一)从纵向角度,可根据艺术管理的作用和范围来进行划分,此种划分模式下,艺术行政管理被归入宏观的艺术管理范围,艺术行业管理纳入中观艺术管理范畴,同时艺术的企业管理就演变为微观艺术管理范畴。此种通过纵向角度的划分方式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而言,结构清晰明了,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方面也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二)从横向角度进行划分,在此角度上可将艺术的具体门类作为艺术管理划分的依据。实际操作中,是将艺术管理分成四个大的种类,即造型、表演、语言和综合艺术管理。通过各自的名称就可知道,各类的管理范围比较明确。同时我们还可在各类名下设具体平行机构,就拿造型艺术管理来说,该类的管理对象主要涉及造型艺术门类,对其管理主体来说就包含造型艺术的生产、中介和服务组织等。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可将表演、语言和综合艺术管理进行类推。此种框架重构方式方法简单明确,非常有益于艺术管理门类专业的学生确定自己的研习方向。
一、会抛知识的“锚”,以少带多
所谓抛锚式教学,即把“锚”深扎于一处,以少带多,在真实的情景中构建知识,达到与知识实实在在的接触。
抛锚式教学体现了构建学习理论的“少就是多”的思想。在选修4的教学中,绪言中的图1可以作为知识的“锚”深扎下来,然后可以带出更多的相关知识。首先,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除了利用好图1-1和图1-2外,用好图1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1中将两种角度都包含在内,比图1-1和图1-2更简单明了。其次,在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中,如何理解盖斯定律,课本用了图1-9,还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利用图1去理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学生会感觉亲切,比较容易理解。第三,在学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图2-4又是从图1衍变而来的,学生这时分析图2-4,可以说已经是熟能生巧了。
二、巧抓知识的呈现,融会贯通
通过对知识的结构化呈现、结构化表达,或者教会学生用一定的形式组织知识,会使知识在学生脑子里的结构化表征更加清晰。
在选修4的教学中,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里,我要介绍在学习原电池、电解池时,也可以运用类似“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知识呈现方法。
方法如下:首先,宏观现象当然是少不了要做好实验,也引导学生进行微观想象,并且会画铜锌原电池示意图。第二,画出铜锌原电池简图,引导学生读图,与示意图进行对比。在简图中我们不难读出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使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学习原电池的前后对比:使用前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学生总是搞不清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第二点是学生对正极发生的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总是模糊不清。使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后,上述两个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在铜锌原电池简图中,加了几个箭头就清楚地把闭合回路中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表达出来了,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准确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H+应该移向正极,因此正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还可以进行变式训练加以巩固,如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这时Cu2+移向正极,正极发生的反应是:Cu2++2e-=Cu,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因此,巧用“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 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等等知识就能融会贯通。
同理,“宏观—微观—简图三重表征”还能用在电解池中,不仅能轻松地解决电解液中的离子移动方向,也能轻松地区别原电池与电解池这对易混淆的概念,使有关原电池、电解池的知识融会贯通。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mL水、50mL酒精倒进1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