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5: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精细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特性 设计标准 防火安全间距
在当今工业科技快速发展中,精细化工成为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无论是在政策还是资金都是重中之重。但至今唯一的不足就是精细化企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善,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面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国家已经实施了三年计划来弥补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改革和防护,并进行精细化工列入研制目录之中。将《化学工业区精细化工项目消防安全技术咨询报告》作为一个模子,来完善细化工的特性与防火间距的首要标准。
1 精细化工与基本石油化工
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精细化工产品,第二类是基本石油化工产品。第一类精细化工产品首要是对于石油的特定功能和用途进行划分,多种技术密集,额外附加值,小量批量,较多品种的精细化工产品,这类精细化工产品为了不一样的工业区所大量应用的必要的消费产品和辅助产品,这类产品有医药及涂料、试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内。基本石油化工产品这一类产品主要是原料经初级或者次级制作成大吨位重要化工产品,比如苯、乙烯、甲醇、丙烯、环氧乙烷、醋酸等等产品,是制作很多大吨位重要化工产品的中间体或者原料。精细化工产品和这些石油化工产品虽然都是化工产品,但不同的是一者是上游产品另外一者是下游深加工产品,两者相互依赖又有一定区别。精细化工和基本石油化工之间是延伸关系,精细化工和基本石油化工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一定的区别所在。
2 火灾危险程度
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副产物的成分或者原材料决定了火灾危险级别。在一些大的工园区精细化工项目中,例如上海化工园区精细化工项目,火灾的危险属性甲、乙类各占80%左右。有机精细化工产品基本是将石油化工进行深加工作为原材料,一些工业精细化工加工的原材料有五百种之多的划分,甚至一个产品原材料就多达十几种,主要是聚氨酯、醇、烯、酮、氯、烃、烷、醚、氟、等,有的产品还包含了一些试剂、助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等等一些易燃的有机溶剂材料。还需要注意的一点事原料火灾危险类别即使不属于高级别,但是副产物归类为甲类或乙类,所以需要一视同仁。很多爆炸案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基本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都是易燃易爆的产品,这是制定探析精细化工的特性与防火间距的重要环节。
3 精细化工的特性
3.1 多品种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工产品已有十万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关于精细化工产品分类的暂行规定》,精细化工产品包括了染料、农药、颜料、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及高纯物和试剂、磁性材料、感光材料等等)、日用化学品、化学药品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等十一大类,两万至三万的品种合计三十多个类别划分,超过了我国的四万个化工行业产品品种一半之多。企业其精细化工产品包含农药、医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粘胶剂、阻燃剂等六十多个品种,十四个大类。
3.2 小规模
(1) 当今的工业精细化产品的用量不大、专用性强、效能高,在市场中寿命比较短、有十分快的更新速度。较小批量的化工工业试剂较少,跟较大吨位规模基本化工相比较不一样,基本只是较大化工试剂的很少一部分,例如上海一家精细化工企业,这家小工业的试剂仅8t左右,却是数千吨级的大生产规模。
(2) 一些精细化工企业设置容量较小的可燃液体储罐,位于上海某地区的一家化工园区包含甲和乙两种类别液体储罐,甲、乙两种储量只有200m3左右,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来区分,只相当于条例规范的装置储罐。但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划分可燃液体的容质量。
(3)精细化工企业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据统计一般精细化企业占地面只有积2-3ha左右,更小的精细化工企业才1ha,大的精细化工企业不到5ha,场地都留有一定的发展用地。
3.3 操作条件温和
相比石油化工的高压高温的特点,精细化工企业操作条件更加温和。而且多为间歇式、复配型生产。大量采用不同剂型和复配技术及其商品化的物理过程,且精细化工企业多以封闭式厂(库) 房建筑形式为主,这几点特征是制定精细化工设计防火标准的基础方面。
4 精细化工防火安全间距的思考
4.1 目前状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一类的规范没有十分清楚的区分精细化工企业之间的防火安全间距条例,留有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但是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相同企业间的防火间距划分了条文规定。不足的是只是对于石油化工厂、石油生产化纤厂或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等等之类的工厂进行了区分。没有较明确规划出相关内容区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附近工厂之间的防火间距大于40m,相比占地少、较小规模的一些精细化工,太大的间距导致没有很好利用可用面积。《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相关的投资力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各项指标要求也没有达到标准,显现出制定精细化工设计防火安全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2 建议
(1)品种多,范围广,对精细化工企业定性明确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定量界定,如罐区总容量和单罐容量界定设置应该参考液化烃和可燃液体储罐的工厂。
(2)除了制定精细化工企业之间防火安全间距外。还应该制定出精细化工企业与园区外部公共设施的防火安全间距确保附近环境的安全,是我们义不容缓的责任。
(3)工厂平面布置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建筑形式,即按厂房之间、厂房与开敞式生产建筑含半开敞式/全开敞式) 之间、开敞式生产建筑(含半开敞式/全开敞式) 之间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参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制定。对于甲类厂房的划分,不应该不小于12m。厂房与开敞式生产建筑之间,按照相关防火规定,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5m。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产业结构处于整顿大好时机,精细化工产业也是大好发展前程。在发展精细化工同时处理好防火间距,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鑫,顿文涛,郭延廷,李勉,谢黎霞,李伟,郭海燕,袁超.《精细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01)
[2] 许秋塘.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下)[J].上海化工,2009(09)
关键词:催化裂化 ARGG工艺 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催化裂解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MIO、MGG等技术的成功开发,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炼油技术水平。在MGG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ARGG工艺,更是深受炼油企业的青睐。
一、催化裂化与ARGG理论
在讲解ARGG相关理论之前,先介绍催化裂化相关知识。所谓催化裂化指以渣油、重质馏分油为原料,并在450℃~510℃,以及较低压力条件下,运用相关催化剂,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柴油、汽油以及焦炭的过程。催化裂化所用的原料具有广泛的来源,总体分为渣油与馏分油两种类型,其中渣油包括减压渣油、常压渣油,而馏分油包括减粘裂化馏出油、焦化蜡油、直流减压蜡油等。催化裂化产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高轻质油收率,通常可达70%~80%;获得的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催化裂化气体中C4与C3具有较高比例,约为80%,其中C3丙烯占70%,C4中的烯烃占的55%左右,是生产高辛烷值组分以及优良石油化工原料。
ARGG是从MGG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炼油与化工相融合的新型工艺。该工艺炼油原料为常压渣油,经提炼不仅可获得安定性好、辛烷值高的汽油,而且还得到较多内含烯烃的液化石油气,为进行精细化工提供大量原料。
ARGG工艺运用的催化剂为RAG系列,反应过程在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中进行,能够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并伴随高辛烷值汽油的产生。ARGG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该工艺使用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重金属污染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选择性与重油裂化活性;以常压渣油为原料,产生的裂化产品包含较高的汽油、液化气、丙烯等,且产生的干气较少。该工艺裂化温度在525℃左右,反应所需压力比较低。回炼相对较低,在0~0.5范围内;同时,为减小油气分压,采用的雾化蒸汽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质量分数在6%~10%范围;采用ARGG工艺提炼出的汽油经检测安定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具有显著的抗爆性能。
二、具体案例及改进措施
1.具体案例
某石油液化气厂之前采用RGCC生产装置,年处理量在5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柴油、汽油的生产,液化气产率约为10%。采用RFCC装置已很难满足生产要求,为此,准备采用RFGG工艺进行升级。采用ARGG工艺以RAG系列催化剂,每年处理量提升到了7万吨,不仅获得了大量辛烷值高的汽油,以及液化气,而且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设备及工艺参数的改进
在设备方面:采用再生器在下,沉降器在上的同轴式结构。这样布置允许再生与反应操作压力存在区别,而且这样布置采用的结构比较简单,大大提高控制灵便度,具备较强的事故抗干扰能力,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使用气控式外换热器,以及改进的主风分配管。最重要的是对管反应系统进行了完善: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促进大剂油、高温强化反应的进行;使用高效雾化喷嘴,使雾化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促进轻质油收率的提高,以及降低焦炭产率;对预提升阶段进行专门设置,运用水蒸气、自产干气当做提升介质,改善了原料及催化剂的流动情况,使原料与催化剂进行充分的接触,避免不必要热裂化反应的发生;减小沉降器单级旋分器入口与短粗旋油气出口间的距离,避免沉降器中油气出现过度二次裂化及热裂化现象;运用高效气提技术,即,使用两段气提和改进的挡板的高效气体技术。
在工艺参数方面:采用ARGG工艺进行生产,反应温度控制在530℃,反应绝对压力为0.21MPa,回炼比为0.3,反应停留时间为3.54s,提升管入口与出口线速分别为6.83m/s、14.3m/s。催化剂的循环量每小时在102吨左右,剂油比为9.0,原料油预热温度在200~250℃范围。
利用ARGG工艺获得产品的分布情况为:干气所占的比例为5%,液化石油气所占比例为30%,而汽油占有的比例为42%,轻柴油、焦炭、损失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5%、9%、0.5%。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该石油液化气厂运用ARGG工艺生产后,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由统计结果表明,当加工一吨常压渣油使用ARGG工艺与之前RFCC工艺相比增加的利税将近80元,按照每年处理7万吨的量进行计算,每年可增加五百多万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新配方汽油以及无铅汽油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中应用ARGG工艺生产的汽油,刚好符合90#无铅汽油相关标准要求,无论在节约能源还是防止环境污染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液化气产量大大提高,有助于城乡居民燃料结构的改善。另外,液化气中含有大量的丙烯,能给精细化工提供大量原料。总之,ARGG工艺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获得较大经济效益,而且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实际化工生产中应注重推广与应用。
四、总结
该石油液化气厂应用ARGG工艺从事生产活动,经长时间验证发现,所采用的技术具有较高安全度,成功的实现了获得大量高辛烷值的汽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的的目标,获得了较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并且该种生产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液化气厂生产工艺升级时,应注重ARGG工艺的应用,以更好的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重要工业领域,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冶金、医药、微电子生产、食品和环保等多领域行业,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与评估、过程工艺与装置的设计放大、过程科学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营销人才,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特征,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工业在向“绿色化工”方向发展的同时,对知识的交叉渗透、产业的相互交融提出了更宽更深的要求,该专业就是为了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化学工业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在工业界、科技界、政府及行业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基本素质,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
通过上述阐述,我们简单了解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定义,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作用。下面就让我们分开来解读化学工程和工艺在哪些领域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工作中,如何将资源更好的利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并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性质来生产化学产品的一门工程W科。简单来说,也就是化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开设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仪器分析、化工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等课程。其中英语、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高等数学为学位课程,参加省自学考试。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从19世纪末由于化学品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当时,为了化工生产的高效和大型化,根据典型的化学工艺和设备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共同属性的工程问题,形成了单元操作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的传递过程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使化学工程学科上升到了新的阶段。人类穿的各种合成纤维的衣物,吃的各种食物的包装加工,住的房屋的水泥钢材,以及人们开车所用的石油天然气,都是化工研究的方向。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就曾经评价化工产业为“国之重器”,能创造出数千万个“新物种”。譬如说,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解决了世界上一半人的温饱问题。1995年我国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这一化工技术的应用,使大多数人免于挨冻。
当今社会,化学工程与工艺也应用到多个领域,如分析化学师、食品化学师、化妆品研发员、医药技术师等职业,这些职业你肯定听说过,但不一定想到他们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总体来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就业领域还是相当广泛的。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环保、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冶金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一般主要的主要就业方向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科研、教学等工作。不过这需要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较高的学历。
其次,到化工类、石油类、轻工类、车辆化工、建筑机械、制药、食品、涂料涂装等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公司从事应用研究、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和科技等工作。化工行业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如美孚、壳牌、巴斯夫、中石油、中石化等。当然,除了这些大企业外,一些冶金、化纤、煤炭、橡胶等化工企业也是毕业生不错的选择。化工行业是个讲究经验和积累的行业,技术和经验是技术型人才的资本,对于刚走出校门毕业的学生来说,一般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从基层做起,让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后,才能谋取个人职业更好的发展。
再次,可以在相关化工类企业从事销售、管理等工作。除了走工艺、研发、质量检验等技术人才的道路外,该专业复合型销售和管理人才在人才市场中也特别受欢迎。关键是如何取得化工类技术以外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化工贸易、管理人才基本都需要是化工专业出身,同时熟知贸易规则和单位业务,还必须具备耐心细致,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国家教育部曾公布的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就业状况显示,该专业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28000-30000人,近三年全国就业率区间在90%-95%之间,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
据调查,相关从业人员都表示,化工专业毕业生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找什么样的工作就因人而异了。由于化工各个方向分类较细,各个大学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如有些学校侧重石油化工、煤化工;有些侧重医药化工;有的则偏重金属冶炼或精细化工等。另外,还有一些人对化工就业存在这样的误区,担心学这个专业毕业后要去挖煤、炼石油。实际上,传统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只是其中的一个就业方向,如果你对这个方向不感兴趣,还有更广泛的领域可供选择。如可以选择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细化工,我们用的洗发水、洗面奶、沐浴液的研发生产都是化工的主要就业领域。还有食用油、巧克力等食品加工企业,香水、化妆品、奢侈品制造等也是化工很好的就业方向。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涉及综合技术项目的开发工作节奏也显得急躁起来,对于化工专业建设工作人员来说,需要联同系统性的设施布置和先进实验验证项目开发,积极稳固综合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贡献力量。
除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工作上的应用外,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保障和配套服务。同时它还是工业经济中最具活力,有待开发且竞争力极强的一个行业。老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研读什么专业,都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只要潜心学习,任何领域都可以走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参考文献: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寻求京津冀地区互存共荣的发展之路,最近也有一个“大北京”的建设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梅松:实际上,“大北京”是一个可以参考的规划设想。这个方案提出,大北京地区包括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城市所构成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当然还可以覆盖石家庄、张家口、承德、衡水等城市,这与京津冀在地域划分上是一致的。“大北京”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的城市群,也称为首都都市圈。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京津冀地区应从资源共享、要素互动、产业集聚、特色错位、生态同保、规划协调六个机制的建立上入手,构建好分工合理、布局得当、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推进该地区的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进程。
记者:在这六大机制中,为什么会提出特色错位发展机制?京津冀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其运行?
梅松: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中,一体化不是泯灭各个城市的发展个性与独特优势,而是强调各个城市形成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要鼓励京津冀地区的差异化发展,把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和诱导政策结合起来,促进各个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错位发展,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又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促进城市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优势互补。这就是我提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因。
要实行特色错位发展,首先要明确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界定主要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定位。充分利用京津冀资源丰富多样、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陆海空交通发达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发达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各类产业的协调发展。
北京已将其城市功能确定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软件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以文化创意、现代金融、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的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举办,奥运经济效应将会进一步提升北京经济发展水平,使北京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天津乘滨海新区开发之势而上,主要发展以电子、汽车、化工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港口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并充分利用天津沿海区域盐、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多种化工工业,大力开拓离岸金融业务;河北省应利用冀东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钢铁、化工、建材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并大力发展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同时主动接受来自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其二,要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京津两市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金融支持基础雄厚的特点,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做大做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整个京津冀应该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能源、钢铁、建材、有色冶金、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三,要将北京一些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河北发展。从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提高等综合因素出发,应考虑将北京能耗高、物耗多、水耗大的产业如钢铁、化工、纺织等类工业转移到原材料丰富和自净能力强的河北地区,并按照环境准入标准对产生环境污染的老旧工序与环节进行更新改造。同时,也有利于河北省做大做强重化工工业。
其四,要提高河北企业的配套服务能力。在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关系中,京津两地的电子、汽车等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零配件需要多,但是目前它们零配件的配套仍然主要在南方省份,究其原因,是南方企业的交货快、价格低、市场反应快,零部件质量高。河北企业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提高主动服务意识,降低服务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遵守合同约定。只有提高配套服务能力,才能在配套服务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其五,要在河北建立面向京津市场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要面向京津地区生产粮食、蔬菜、水果、肉类,为京津居民提供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为京津食品加工工业、餐饮业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要重视河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城郊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记者: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主要难在何处?
梅松:我一直在呼吁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目前也有一定的进展,但与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我认为还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树立城市群双赢共好发展的理念。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经济发展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何况一国之内的省界、市界,因此行政区划不应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屏障。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无一不是通过城市群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例如纽约城市群、东京城市群,不能依靠单个城市单独打拼,孤军奋战。对京津冀而言,尤其需要团体作战,共荣共存。实际上京津冀都可以为本区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过去京津发展特别是北京对本区域是发挥着“极化功能”,也就是本区域的资源、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项目向北京集聚,加速了北京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必经的阶段;那么现在北京对本区域已经发挥着“扩散功能”,北京的技术、项目、资金、信息、服务等明显呈现出向河北、天津等地扩散、转移的态势,唐山、廊坊快速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要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还必须加强规划和协调。当务之急是建立协调和推进的机制,如建立京津冀发展联席会制度;最好的办法是设立“首都地区(京津冀)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可以是轮值制,也可以提升到国务院这个层面。
记者:在国务院已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中,明确提出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为什么会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
梅松: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规模得到快速提升和改善,经济总量2006年跃居全球第四,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东发达西落后、南快北慢,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相对实力还比较弱,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GDP总量与珠三角广东一省相比持平还略差一点;长三角由于区域面积大,江浙沪GDP总量则是京津冀的两倍。所有这些不仅影响国家整体资源配置的效率,也给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甚至影响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在继珠三角、长三角开放开发战略之后,提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发展战略,发挥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第三极的带动作用,促进其产业分工合作,是实施该地区充分释放潜能、更好更快发展,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记者:北方经济中心究竟其核心内涵是什么?
梅松:按照区域经济学定义,区域经济中心即经济活动的高度积聚,在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地方,为外区域提品和服务,为腹地提供服务。有的专家则简化为五个基本条件:即物流中心、制造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文化中心以及金融中心。其主旨是天津要有足够的大经济总量规模,在华北乃至环渤海区域内能发挥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能够为区域内的城市或区域提供相对应的各项服务。
记者: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后,将对北京主要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梅松: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考虑历史的基础和多年的累积,已经形成国家的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这与该地区相应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是相对应的。目前,北京钢铁、化工产业的转移,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为了适应该区域经济的有序调整和优化发展要求。目前,该区域已形成包含钢铁、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经济基础,而且各个城市和地区还存在一个基本的分工。如北京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软件;天津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手机、电子元器件、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等;石家庄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化学原料药、纺织服装;保定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输变电设备制造;张家口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矿山设备、钢材、葡萄酒和果汁饲料;唐山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钢材、建材、煤电能源、海洋化工等。这种各主要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基本上是建立在各主要城市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尽管某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在许多情况下,竞争还是错位或适度的,合作成为主流。就京津而言,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竞争主导性的产业领域和共赢主导性的产业领域这样两个方面。
记者:这两类关系都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梅松:我详细说明一下。在京津间竞争主导性的产业领域方面,将具体表现为:其一,汽车工业外资企业间竞争明显。汽车工业是北京工业的第二大支柱行业,从2003年以来一直增长较快,目前在总量和比较优势上都强于天津。尽管汽车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但区域品牌的市场份额的相互影响还是存在的;其二,石化的竞争主要在工业增加值。石化工业是北京工业第三大支柱行业,天津石油化工产业也有雄厚基础。天津“十一五”期间,借国家批复将100万吨氮乙烯、1000万吨炼油落户天津的契机,规划建设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等大型化工装置和渤海化工园、中化工新材料基地,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高原油加工能力,扩大乙烯生产规模,打造石油化工、海洋化工、一碳化工、能源等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这些举措将帮助天津石化工业快速发展,对北京大炼油和大石化产生强有力冲击。但天津石化工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大炼油和大石化,而北京则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两市分处产业链条的两端,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作为石化产业链条的下游,北京精细化工可以借助天津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自己,但前者的产值基数大。考虑到北京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从工业增加值看,京津的石化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可能是北京小幅增长,天津快速增长的格局。
在京津间共赢主导性的产业领域方面,将具体表现为:其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同为京津工业的第一大支柱行业,近年来呈现稳步共同增长的趋势。但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比较优势,北京都要优于天津。从主要产品看,北京在程控交换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高端产品与天津相比具有优势;天津则在电子元件、显示器等产品上具有优势。另外,在微型电子计算机领域,北京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其二,北京金融业市场份额和利润将受到影响。天津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为突破口,金融业正酝酿跨越式发展。对北京的金融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和挑战;其三,北京物流业份额、第二机场的选址将受到影响。天津致力于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并作为区域经济辐射、带动、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天津正在加快改造滨海国际机场、港口及配套设施,成本的优势和延伸的服务将消弱北京的物流市场份额。航空货运机场是发展临空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依托,天津以货运为主的机场实力的扩充,在临空经济的发展上直接与北京形成竞争。同时,依托港口建设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有利于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北京在相关产业和投资上形成潜在竞争;其四,北京的总部经济吸引力将被分化。北京是我国总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与天津之间也初步呈现出“总部――生产制造”的产业链分工。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进一步崛起,将继续强化与北京这一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促进总部管理、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和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在北京的集聚,有利于北京占据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有利于北京总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天津服务业发展环境的改善,跨国企业地区业务量的增加,对北京的总部经济将是一种分化力量;其五,北京中介等服务业的地位将相对比较稳定。对于会计、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北京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人力资源聚积效应。未来天津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会通过服务业市场需求层次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展,促进北京相关服务产业的延伸和辐射,提高北京服务业的市场总量,从而有利于北京中介服务业优势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信息服务业将对北京形成一定竞争。
记者:在资源共享方面,近两年来,有关专家一直在讨论京冀地区的水资源供给调配问题,有的观点认为应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对此您有何看法?
自己不搞生产,
却大肆推广技术。
王银河再也坐不住了!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一直以来,搞技术出身的轩龙公司经理王银河,每次成功研发出新产品,热销市场都会有经销商请求他转让技术,在全国各地建分厂,开创厂家和经销商双赢局面。对此,王经理一概拒绝。理由只有一个,王经理是怕分厂难管理、生产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不过硬,从而对轩龙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直只在各地招产品促进销售。而今,见到有些同行,自己不搞生产却面向全国推广技术,王银河经理一改常态。
投身保洁行业20载
埋头研发新品频出
一晃儿,王银河经理在民用精细化工领域,已经打拼了20多个年头。王银河自1986年开始做保洁事业至今,已经创造了无数行业“第一”。第一代木纤维不沾油洗洁巾曾畅销大江南北;第一代油烟机过滤网罩,实现了油烟机免拆洗的神话;第一瓶国产超浓缩厨房油污一喷净、衣物一喷净、液体隐形护肤手套,净衣宝……还有全国独创的超能全效增艳洗衣液、内衣洁等产品,都印证了公司超强的持续研发能力。公司四大系列(厨房保洁、衣物洗涤、劳动防护、防雾斥水)几十款产品的推出,实在都来之不易。
几年前,轩龙公司就在防雾产品上打出了全国质量最好、品种全国最全、价格全国最低的口号。一言九鼎的承诺,使数以千计的客商受益。为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王银河联手中国石油化工精细研究所进行技术攻关。最终,国内技术最先进、功效最完善新一代车船玻璃用的多效浓缩防雾斥水剂研制成功,并隆重上市。
近日,轩龙公司针对产业工人一直没有专用清洗产品的现状,又成功研发出速效磨砂洗手粉、磨砂洗手膏两款全新产品。从事机械制造与机械维修行业的工人师傅们,以前清除油垢一直用洗衣粉和肥皂洗手,条件差的用汽油、柴油或用刷子刷洗手纹的油垢。而今,使用轩龙新品以前的烦恼不见了。磨砂洗手粉、磨砂洗手膏,广泛适用于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混合油的彻底清除;抑菌消炎、无刺激、富含动物蛋白不伤手。两种新品主要特点是用量省、速效、有益肌肤,性价比仅是洗衣粉的1/2―1/3,更实惠。此外,两种新品具有以下区别:磨砂洗手膏为膏体,磨砂洗手粉则是潮湿的粉状。在功能上:洗手膏摩擦系数较大,不仅可以洗手,而且可对各项机械、陶瓷、家用器皿进行清洁,但不适合清洗衣物。而磨砂洗手粉则不同,它可以洗手、清洁机械、家什,也可以清洗衣物,使用范围较广。
转让热销产品技术
实现双赢加速发展
进入2008年,轩龙产品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在配方工艺、质量与成本优势等方面已跻身国内强手之林。轩龙公司作为科研与生产型企业,决定采用加盟合作新模式,即把自己慎重筛选的部分合作项目转让技术。转让的项目均为销量呈倍增势态势的大众消费品,且利润是常规洗涤产品的数十倍的赢利产品。
对加盟商要求:1.加盟商的销售区域仅限于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从事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严禁向邻近已签约城市进行冲货、倒货、冲击其他市场。2.遵循公司规定的最低价格底线,不得低于底限价格出售产品。3.加盟商在销售过程中必须配置专业营销人员,从事市场的宣传与销售工作。4.严格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配方进行生产,不得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杜绝劣质品上市。
对加盟商的具体支持:1.以成本价提供生产原料(如:基础原料、包装瓶、喷枪、不干胶商标等),使客户能立刻投入生产抢占先机。2.对加盟商实行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签约地区仅限一家,彻底杜绝窜货、竞价现象。3.提供生产技术,使客户拥有受益终生的技术。4.合作期内全程提供成熟具体的营销指导,确保加盟商轻松快捷占领市场。5.享有公司新开发产品的优先经营权,使客户得以持续发展。
加盟优势:1.能够让客户早一天掌握一项实用又赚钱的技术。2.加盟商可以就地生产、就近销售,不仅生产成本低,营销费用也低。3.企业与加盟商同享网络资源。从而能快速带动轩龙其他产品的销售。
合作细则:1. 加盟商除公司传授技术外,可享受公司的其他知识产权,如使用公司名址、商标、条码、产品包装等。(技术转让则企业无义务提供以上帮助)。2.加盟商除技术学习费外,需交纳200元/年的服务管理费用。具体加盟项目的收费标准:油污一喷净9800元;磨砂洗手膏4800元;磨砂洗手粉4800元;液体隐形手套2800元(投入产出分析:三个项目虽有不同,但销售利润可观,油污净利润为100%以上;洗手产品利润在50%―120%以上;隐形手套利润在50%―200%以上)。
利润分析:以洗手类为例投入资金整体不足万元即可,且风险极低,可以以销定产,滚动发展。而且加盟不受资金多少限制,即使低价位进入市场也有30%以上的利润。销售中只需要把产品功能、功效向消费者讲明白,对方试用后98%以上的人都能接受。无需像常规产品那样非要进商超销售。最重要一点,轩龙公司是生产单位,不像一些同行自己不生产,却传授技术,投资者自然上当。而我公司加盟的项目均为技术相当成熟的产品,同时自己也在生产销售。
特别说明:1.加盟商须向公司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驻地证明,公司确认当地无商的情况下方可洽谈加盟事宜。2.加盟商须亲自验证产品质量效果,满意后方可学习技术。3.加盟商须与公司签署防技术扩散协议书,并保证遵守区域经营规定,本公司方能传授技术。
地址:276000山东省临沂市水田路896号
电话:0539―8370395
《基础化学》课程面向的专业群和岗位群广泛,涵盖石油、高分子、制药和环境等化工行业各个方面,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化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课程改革上,要在对应产业现状与趋势,对应岗位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层次,对应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身心健康、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进行调研,从而使人才培养数量、层次、质量与行业企业要求相吻合。
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的特点,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两大行业工种《职业大典》的要求,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新进学生文化素质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着“活学”、“够用”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重新编排。
根据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化工类专业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突出共性,强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规划发展和今后继续深造学习的要求,按照深入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逻辑顺序,科学设置每个情景的教学课程内容,推动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衔接贯通[2]。
二、建立岗位能力、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
企业希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上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够和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无缝对接,这也是每一个化工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去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通过企业调研选择学习载体,以企业真实的工程任务驱动,进行知识的讲解,去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基础化学》课程以典型化学物料为研究对象,以物料的名称、结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以及物质含量测定、物质特征常数分析等基本实验操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相应的职业能力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3],将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和课程设置相结合,将企业、行业对学生的评价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指标。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置课程体系。例如:将涉及到工业分析和环境监测专业“分析化学”内容的知识,更多地转移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对于精细化工、制药和生物化工专业,结合科技前沿,添加应用性、实用性强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在石油化工、应用化工专业中,密切联系生活、国民经济,使学生就业方向更有针对性,促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中,将基础化学课程的考核结果作为理论免考成绩的依据,有效地将知识体系与岗位群工作任务相融合,使学生通过基础化学课程的学习,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基础化学课程中,推行“做中学、做中教”,构建综合考评体系统的学科类型的评价标准,引入行业、企业考核方式和标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一些职业标准、行业法规、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营造职场氛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区园企校”四方共建,要求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必须贴近生产一线的用人标准,因此,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切合企业用人实际,使课程内容与评价标准相一致,与行业需求相一致,与职业岗位相一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提高自己专业技能,能够主动关心行业发展动态,根据自身专业了解今后发展及就业方向,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5]。
四、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1.教材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反映与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结合课程改革整合教材,整合后教材共含8个学习情境、40个学习任务和35个实验项目。每个学习情境都是按照“情境——任务——项目”的形式呈现内容,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融合。
遵循由无机——有机——物料,由简单——复杂的递进次序进行学习情境排列。任务内容编排时打破了一栏统排的传统习惯,在主要学习内容中,适当地穿插有“知识链接”,为学生的学习起到铺垫、搭桥和拓展之用,使得主栏内容更好地体现出“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除了“思考与习题”以外,还设计了“练一练”、“查一查”、“自主学习”等练习内容,既能使学生即时性地巩固相关的学习内容,更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都有“实例分析”引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如以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的化学反应为实例,引出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任务探究。
2.网络资源的建设
针对课程改革,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完善。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建立学生教师之间课后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拓宽教学时间和空间。及 时将教师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促进师生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联系行业动态,能够更快地更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
区别于专业课教师,《基础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相对实践经历较为薄弱。因此,专业基础课教师也需要参加访问工程师实践等项目,深入生产一线,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实际能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访问工程师的学习,为《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现场的素材以及经验,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生产实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生产实践中深刻了解企业所需,不断去调整课程目标和要求。深入企业生产,近距离接触企业工程师,联系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能够更直接了解到所培养的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基础更扎实,更具有竞争力。
六、结 语
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角度出发,根据产业园区需求,及时调整《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路与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合理筛选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化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实践操作技能,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学习新理论、新技能的意识与能力,重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化工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世霞.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1,(40):96-98.
[关键词]:化工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验;职业教育;“师徒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中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别强调,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这方针的指导下,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也循着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工学结合”的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的有关职业教育的论证和求索。在此,笔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前的高等职业学院需要引入“师徒文化”?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到底在哪儿可以体现出来?它对现在的职业教育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循着这些问题,笔者首先对当前重庆地区化工类企业目前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做了小小的调查,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学历和技能要求
对企业而言,高职学生的学历基本符合企业的要求。其一因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老师能力、教授方法等诸多方面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等教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有能力去实现学校以及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设定。我院高职生所学专业――诸如分析化工、应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物流等专业,紧密贴近化工企业需要,因而这些专业大多是人才市场急需的就业“热门”。
二、软件――企业文化建设要求
如果说以上学历和技能两项是我院高职生的硬件建设的话,那么在“软件”建设上,还稍显不足。依据工学结合的理念,化工类高职院校的课程学习――包括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要尽可能的向企业贴近,以使我们的学生一毕业就完全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其次,我们现在的就业教育课程存在针对性偏弱的问题。如前所述,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它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它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
因此,笔者在对本院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深感目前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书籍短板在于:第一,现今的就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对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职业环境介绍不够。其二,职业教育课程对个别特殊行业的职业教育或者职业特性展开不足。
因此,基于以上的问题和分析,笔者以为,在“硬件”建设上,我们希望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让高职学生在学院接受更加职业化的技能教育;在“软件”建设上,针对具体的就业课程来看,我们则希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更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即企业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对比分析,笔者以为选择“师徒文化”作为就业教育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首先“师徒文化”①是大部分企业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市的化工企业也概莫能外,它主要以“师徒制”的制度形式广泛地被企业所运用。其次,从管理的角度看,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工作岗位处于工厂管理的基层,因此讲授“师徒文化”就更具有针对性的特点。第三,从“师徒文化”的渊源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
我们将要进行的“师徒文化”课程教育的框架大致以下四个部分:
从教学设计上来说,第一部分是从词源考察“师”“徒”二字的出处,那么在古代的经典著作里,常可以寻觅到它们的踪影。比如《韩非子•诡使》:“私学成群,谓之师徒。”《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传诸其徒。”《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而在《梁传•昭公十九年》中,“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大概是师傅之名的最早出处。这里的师徒意为师生,特指师父和徒弟。
第二部分就是简要的叙述了“师徒文化”发展的脉络。从历史的经验看,“师徒文化”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知识可以传承发展创新的条件。毫不夸张地说,以“师徒文化”为代表的教育形式,成为中华文明可以生生不息的保证。封建时期,师徒传承的方式更为普遍,它是学徒制教育模式在封建时代再次发展和丰富。在封建时代,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或家族传承技艺的迫切需要,一些较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②,如铁铺、裁缝店、泥木工匠、手工艺人等作坊,都会相应地招收适量的青少年甚至儿童充当其学徒。他们当中有的既是自己的子嗣也是自己技术独一无二的传人;有的虽然是外姓,但由于从小就寄养在师傅的家中,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成为其师傅技艺的接班人。青少年学徒的成长,主要靠师傅在生产实践中点拨和自身经验积累逐步得到提高。师傅的职责则是传授技艺,徒弟则一心学习,以求掌握技术。及到青年学徒们能独立工作后,便称之为“出师”。在理想状态下――即满足家族内部传承的条件,师傅(祖父或者父亲)会把他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徒弟(儿子或者孙子),徒弟成为师傅以后,又把他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他的徒弟,可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③。由于当时社会和国家并没有形成今时今日之各种社会保险福利制度,因而就算徒弟有强烈学习技艺的要求,但是师傅处于上述的一律,其断然不会把所有的技术传给徒弟。这就构成了师徒关系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两者之间利益的零和博弈。最终的结果不外乎是徒弟对技艺的学习只能另辟蹊径或者干脆放弃,由此也就成为古代诸多技术失传的根本原因,更成为今人之憾事。
第三部分,我们着重地研究了“师徒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师徒文化”在当今化工类企业的施行情况。
第四部分则是总结,在此,我们将鲜明地指出“师徒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基层节点,它是相互的、动态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它是教育文化在企业中的延伸,它仍然在企业之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当前的《关于“师徒文化”课程进高职院校的探讨》从对高职人才培养现状入手,论述了当前就业教育的美中不足之处,并详尽地讨论了当前开展“师徒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开设“师徒文化”课程教育的必要性。
注释
①笔者以为作为一个概念“师徒文化”应该说是成立的。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认为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师徒文化”恰可包含于其中,它是教育过程所采取的一种有效形式,然后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
②作坊在中国古代有官办和民办之分,大型的官办作坊规模较大,主要为国家掌握,为皇室家族以及国家生产包括日常生活用的器皿、服装、祭祀用品、建筑宫殿、造币乃至军队的武器等等。比如在西汉时期,盐铁主要就由国家控制。简而言之,此类官办作坊主要涉及封建时代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③比如中国清朝皇家园林的修缮均出自于“样式雷”家族,它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廷昌等。
参考文献
[1]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2)
一、温州:本土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
温州贸易模式为本土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出口产品为本土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统称为“本土企业”,下同)生产,出口方式为一般贸易。主要体现为,出口贸易主要是本土企业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展开。
(一)模式特征
1.经营主体。温州素有“民营之都”之称,民营企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很高,大约在90%左右。2006年温州出口80.81亿美元,增长30.68%。其中,民营企业出口52.2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59%;国有企业出口15.07亿美元,比重为18.65%,所以,本土企业出口合计比重为83.24%。温州引进外资比较薄弱,外资企业在温州经济中的比重很小,2006年工业总产值仅占6.6%,外资企业出口13.54亿美元,仅占16.76%。
2.贸易方式。在2006年温州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出口76.62亿美元,占94.81%;加工贸易出口4.19亿美元,占5.19%。加工贸易比重较低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通常是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多年来出口增长缓慢,而出口比重在15%上下徘徊。
3.商品结构。温州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小商品,大市场”的特点。传统的温州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模式。所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是温州主要出口产业。2006年位居出口前三位的是,鞋类出口20.07亿美元,比重为24.83%;服装和纺织品出口11.38亿美元,比重为14.08%;眼镜出口4.24 亿美元,增长5.25%。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仍较低,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30.5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7.84%。
(二)模式成因
1.区位因素。温州地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山区,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温州丘陵山地面积比重较大,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左右,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工业化的发展进度,在其总人口中,非农人口比重相对较低,约占18.15%。由于温州地少人多,土瘠田薄,温州人从明清两代开始就到外地经营,有的还出海渡洋,到外国去创业。正是这种区位条件使温州人形成了“外向”经商理念,使得温州本土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偏好“走出去”,非常乐于搞出口贸易。
2.网络因素。根据温州市侨情调查报告,截止2002年底,海外温州人总人数已接近40万,其中30万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国门的,分布在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上个世纪80年代海外温州人开始从事贸易活动,在国际社会逐渐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社会资本,形成庞大的海外营销网络――“温商网”,温商网带来的大量订单有力地带动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帮助企业走出出口贸易的“第一步”。 海外温州人给温州本土企业带来大量的订单,带动本土企业与产品“走出”国门(即“订单带动”)。例如,2000―2005年鞋类一直是温州出口第一大类产品,这与海外温州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海外温州人不仅给温州鞋类带来巨大商机,而且提高了温州鞋类的国外知名度。
3.资本因素。温州民间资本充裕,工业化启动初期对国外资本的依赖性很低。截至2003年末,温州辖区内民间资本存量约2770亿元。企业并不缺乏资金,成为“挤出”外资的因素之一。经笔者测算,1984―2006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为18.21亿美元,不及一些引进外资发达地区单年的水平(2006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61.72亿美元)。正因如此,温州外资企业不仅数量少,加工贸易很难形成气候,所以,温州出口贸易还是主要表现为本土企业的一般贸易。
4.产业集群因素。温州工业化初期,农村能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对市场的敏感,凭借闲散的少量资金办起家庭企业,选择了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逐步示范、扩散发展,这些产业开始在某些地区成长,并形成服装、鞋类、低压电器、眼镜、打火机等10多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充分细分,产业内分工协作程度很高,产业配套体系趋于完善。例如温州鞋业集群是温州最为典型的产业集群,拥有全国最大的牛皮、猪皮和鞋材料市场,形成了门类完备的鞋机、鞋材、制革、皮革五金、皮革化工等配套专业市场和产业链。在本土产业集群网络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市场所需原材料和辅件等都可以在当地采购,而且成本很低,开展加工贸易就没有十分必要了。
二、苏州: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
苏州贸易模式为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通过引进外资创办出口加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大多数出口商品是“本土生产”而非“本土企业生产”。主要体现为,出口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展开,这有别于温州的情况。
(一)模式特征
1.经营主体。外资企业在苏州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12543.87亿元,外资企业工业产值为8319.42亿元,占66.32%。2006年苏州出口946.85亿美元,增长 30.11%。其中,外资企业出口852.6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90.05%,本土企业出口94.23亿美元,仅占9.95%。
2.贸易方式。从出口贸易方式看,2006年一般贸易出口165.17亿美元,仅占17.44%;加工贸易出口781.68亿美元,占82.56%。可见,苏州外资企业出口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为加工贸易,与温州的情况恰好相反。
3.商品结构。总体上,苏州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都比较高。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773.23亿美元,增长30.6%,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58.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9.8%。
(二)模式成因
1.区位因素。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毗邻上海、无锡和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虽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0 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目前苏州制造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苏州的区位优势,被海内外客商称为“投资天堂”,曾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目前,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投资中国大陆的首选城市之一,2006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6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
2.制度因素。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的苏州,执行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乡村企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初期形成的强势政府传统,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并有能力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1992年起,苏州借浦东大开发的东风,不失时机地提出“借助上海、错位竞争、走向世界”的经济国际化战略,带动外资大量涌进。19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推行,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苏州再次抓住机遇,积极吸引台湾的IT产业资本,发展出口加工业,从而推动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
3.要素条件。苏州教育体系十分发达,非常重视R&D经费的投入。近年来,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06年引进各类人才12.4万人,引进留学归国人员352名,专业人力要素十分丰裕。国际高技术产业资本纷纷选择苏州作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基地。据统计,截止2006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量的海外子公司,以公司内部贸易的方式开展大额频繁交易,采取的“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外资企业实行的是向国外进口原材料、向国外出口制成品的运作模式。
4.新兴产业因素。20世纪90年代未随着外资不断进入,苏州市及时引导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与精密机械、新型家电、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新型材料与基础原材料、轻型汽车与汽车配件等六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改变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格局,成为现代加工业基地。2006年电子信息业成为支柱产业,全市1100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57.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1%。新兴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在苏州兴办的外资企业,它们通常从国外进口元器件,利用苏州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在当地组装后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三、泉州: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融合出口
泉州采取了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出口模式,通过吸引外资发展本土企业,使本土企业成为外资企业的配套企业,从而推动对外贸易。具体表现为,外资企业出口占主要比重,但并过分不倚赖加工贸易,这显然有别于温州、苏州的情况。
(一)模式特征
1.贸易主体。外资企业一直是泉州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泉州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676.15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1476.25亿元,增长23.6%,占比为55.16%。2006年泉州出口40.37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22.05亿美元,比重为54.62%,本土企业出口18.32亿美元,比重为45.38%。
2.贸易方式。2006年泉州一般贸易出口33.20亿美元,比重为82.24%,加工贸易出口7.17亿美元,比重为17.76%。可见,泉州还是以一般贸易为主,该指标介于温州与苏州之间。
3.商品结构。泉州出口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在规模以上工业中,2006年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制造等完成产值1695.16亿元,现价增长26.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3%。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比重多年来高达70%左右。
通过对三地贸易模式的横向比较,将比较结果列表后,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温州侧重于本土企业和一般贸易,苏州侧重于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而泉州相对不如温州与苏州那么“突出”,走的是“中间路线”(见表1)。
(二)模式成因
1.区位因素。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于闽南三角地区,承接不了周边大中城市引进外资的辐射(有别于苏州,苏州承接了上海的辐射),这决定了泉州不可能走苏州那样以“引进来“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由于国际化的路径依赖,也不可能走温州那样以“走出去”为特征的民营企业主导下的国际化道路。可以说,泉州国际化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也就是即不会像苏州大量引进外资从而发展加工贸易,也不会像温州主要依靠本土企业发展对外贸易。
2.侨乡因素。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拥有1600多万泉州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和泉州籍台胞,又临近港澳,一些泉州籍港澳同胞及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华侨先后回乡投资,嫁接乡镇企业与创办外资企业,走上一条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共同推进国际化道路,这区别于温州,温州是通过私营企业自身发展推动国际化的,又区别于苏州,苏州后期主要是由外资企业推动的。所以,在贸易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承担了较为相当的角色。
3.政策因素。改革开放后,泉州推行大力引进外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引进侨资侨汇),嫁接乡镇企业和创办三资企业。经笔者测算,1980―2006年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23.26亿美元。20多年来,泉州在制造业领域大力引进外资,外资在泉州市制造业中的份量愈来愈突出。在泉州市政府办公室确定的2005―2006年度100家工业重点企业入选名单中,恒安集团、海天轻纺、南益集团、宝峰鞋业、虎都服饰等74家外商投资企业榜上有名。2005年泉州市外经贸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外资企业对泉州日益完善的产业配套表示满意,反映了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共同贯穿于当地的产业链,外资企业大多进行当地采购,并不十分依赖进口(区别于苏州)。
4.传统产业因素。泉州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协作配套的传统产业集群,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等20多个产业集群。其中,按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2006年五大传统产业如工艺制品、建筑建材、纺织鞋服、机械制造和食品饮料等完成产值1695.16亿元,比重为63.3%。五大传统产业中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作,成为相互配套企业,两者在五大传统产业中都占据一定的地位。2004年五大传统产业的生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达2911家,总产值1037.44亿元,其中,外资企业1463家,产值655.75亿元,比重分别为50.25%和63.21%,而本土企业比重分别为49.25%和36.79%。这种情况既不同于温州,也不同于苏州,泉州的贸易模式集中表现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融合出口。
综上所述,温州、苏州和泉州推行的是不同的贸易模式:温州为本土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苏州为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泉州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融合出口,而三种模式的形成有着各自的原因。本文虽然已就上述问题做了初步探讨,而三种模式带来的利弊或效应等问题,有待于另文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汤琰琰.海外乡亲文成人最多.温州都市报,2003年4月8日(1).
2、蔡灵跃等.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研究,.
3、根据温州统计年鉴(1985―2007年)计算而得.
4、谢立新.解析三个城市的工业化之路.决策咨询,2004(4).
5、根据泉州统计年鉴(1985―2007年)计算而得.
海洋经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属性,区域特征显著,不同区域之间海洋要素禀赋、发展战略选择、潜在优势及其增长特色存在着明显差异。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三个国家级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从国家战略层面逐步肯定及确立了区域特征各异和发展模式不同的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与此同时,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也相继出台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自身区域特征制定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具体的路径选择,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分类
我国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特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1327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4.5%,是我国目前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最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最低[1-2]。上述海洋区域的划分仅依据地理范畴,不能体现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因此,宜以衡量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指标来描述不同海洋经济区域的分类及其特征。这里,笔者选择了这三个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即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广西和福建进行分析(以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区均以各省/市/区的名称来表示)。
1.1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
资源丰裕度指数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经济指标,体现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状况。这里,笔者利用张耀光等的方法计算了各地区主要海洋资源的丰裕度指数[3](表1),即各地区的各类海洋主要产品产量比重乘以各类海洋资源产业权重,包括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盐业资源和海洋矿业资源。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为:SRPIi=∑t1t2SRi/(t2-t1+1)×∑t1t2Pi/(t2-t1+1)式中:SRPI为各海洋经济区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SRi为各海洋产品产量比重;Pi为各海洋产业的权重①,t1为起始年份;t2为结束年份。表1显示,渔业资源丰裕度指数最高的是山东海洋经济区,与其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的现实相符,其后依次是浙江、福建和广西;海洋油气业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天津和广东海洋经济区,油气业资源优势明显,仅以天津为例,2009年天津市海洋油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增加值比重为45.5%,位居全国第一;盐业资源最为丰富的依然是环渤海地区,即山东和天津;矿业资源则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区,即浙江和福建较为丰富。
1.2海洋经济规模
以上述各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衡量海洋经济规模(表2),可以看到,天津和上海比重排位较高,从2006年开始,上海占据首位,说明上海和天津的海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规模较其他地区大,一方面依托其雄厚的海洋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其重视发挥自身的海洋经济优势,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增长潜力大的优势产业和项目,通过项目和产业带动海洋经济规模的提升。相比之下,江苏和广西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弱,没有发挥资源优势,海洋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地区的排位变化不大。
1.3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能够反映海洋产业发展状况,海洋主要产业③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可以衡量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4]。由于海洋产业包括海洋主要产业和海洋教育科研管理等服务产业,若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越高,说明海洋经济还是依靠传统的海洋产业拉动,产业发展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比重较小,从而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反之则说明海洋服务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高级化程度较好。从各地区的比重来看(表3),上海、广东以及浙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其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海洋教育科研管理服务产业比重较大,海洋经济发展逐步从依靠传统产业拉动转向依靠新兴海洋产业。天津、广西以及山东海洋经济区等地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较高,反映出其传统海洋产业依然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1.4海洋产业就业
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也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从各地区的涉海就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重看(表4),一方面,就业结构比重反映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即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好的上海、广东和浙江,就业比重也较高,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山东、广西和江苏,相应的就业比重也偏低,海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尚待提升;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构成也反映出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即虽然天津和上海的比重较高,但是其两者吸纳就业的产业有所区别,天津的海洋就业更多的是来自海洋油气业和制造业,而上海则是以海洋服务业吸纳大量的就业劳动力。
1.5海洋基础设施
上述各海洋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货物吞吐量是衡量基础设施状况的有力指标。表5显示,2004—2009年,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是浙江,其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紧随其后的是天津。相比之下,福建、山东和广东增长率较低,一方面体现出其本身良好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大规模建设的空间有限,只能在已有基础设施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整合。
1.6海洋科技水平
海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代表了海洋经济科技水平的基本情况,从各地区的科技人员存量看(表6),山东海洋经济区、天津、江苏和上海具有明显优势,其海洋科研人员数量较多,海洋科技人力资源储备基础较好;从科技人员增长率上看,广西、江苏表现突出,一方面体现出其对海洋经济人力要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结果高度相关,海洋科技储备较好的地区海洋经济规模也相应较大。根据以上具体的指标衡量结果,可以将上述地区进行如下分类:I类地区资源禀赋较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包括浙江和广东;II类地区资源禀赋较好,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较弱,包括山东和江苏;III类地区资源禀赋一般,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包括天津和上海;IV类地区资源禀赋一般,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弱,包括福建和广西。#p#分页标题#e#
2我国海洋经济区域特征分析
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产业优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其依托较好的海洋资源禀赋,尤其是广东的油气资源和浙江的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加之海洋基础设施状况较好,海洋科技水平较高,因此海洋经济产值较高,较好地发挥了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海洋经济规模较大。I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资源禀赋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拥有较好的海洋资源禀赋,但是海洋经济规模却不占优势,主要的问题在于资源禀赋绝对优势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海洋产业高级化的程度也相应较低,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类地区海洋科技水平不高,尚不能借助其海洋科技发展基础和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因此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II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科技优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虽然海洋资源禀赋一般,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借助较高的海洋科技水平和充裕的科技人才储备,使得自身相对要素禀赋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形成优势产业,产业发展高级化程度较好,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因此海洋经济规模较大,且能够保持未来强劲的增长势头。IV类地区:这类地区为后发增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禀赋一般,海洋经济规模也较小,属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虽然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海洋科技水平及科技潜力方面差距较大,但是未来若能借助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挖掘自身资源禀赋潜力的机遇,逐步克服制约海洋经济增长的因素,将有机会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实力。
3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依据上述海洋经济区域的分类结果,针对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特征,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I类地区:这类地区拥有良好的海洋资源禀赋,且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海洋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高级化程度较好,但是依然面临着海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一方面海洋产业中传统产业应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并加快其配套的海洋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洋产业链,向更加高级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浙江的海洋经济增长应在继续保持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产业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海陆统筹”的前提下尽快实现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5]。广东则重点强调其综合发展特征,并突出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因此应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海洋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提升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海洋经济综合管理的示范和先行作用发挥。
II类地区:这类地区资源禀赋较好,由于海洋科技水平的制约,海洋经济规模不能较快提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来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禀赋的相对优势,逐步壮大海洋经济规模。科技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一方面应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以科技发展带动海洋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重视提升海洋科技人才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海洋经济目前发展的需求,更应着眼于更远的未来,有条件地培养和引进前瞻性和战略性人才,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先机。需要注意的是,海洋资源禀赋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发挥需要相应的基础条件和配套政策措施,即海洋资源的相对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动力需要完善的统一市场条件和良好的产业竞争环境,这就对这些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提出了软环境的要求,即在适应自身发展条件和增长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培育相应的市场条件,制定适宜于海洋要素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山东提出建设“蓝色经济”的设想,其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较高,未来一段时期将继续带动该地区海洋经济增长,重点发展产业,关键问题要突破制约海洋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瓶颈,加大海洋装备制造人才培养支出,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规模、质量和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实现该产业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建设较高层次的产业体系,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6]。江苏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江海联动”,即通过海洋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此宜以海洋经济为纽带,促进沿海、沿江区域产业配套和联动发展,利用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和深水岸线的独特优势,加快发展远洋运输及港口物流、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产业,并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7]。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 产业协调 发展 思路
一、引言
湖北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全长1061公里,它位于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经济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产业主轴线的中央地段,是整个长江流域的“腰杆”部位,不仅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上游经济的重要走廊,更是全国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2009年7月,湖北省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这标志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进程全面启动和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2010年8月,湖北省发改委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计划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而产业协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协调不仅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发展,而且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思路,对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现代产业密集带建设,以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分析
1、产业结构良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8年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5∶46.7∶43.8,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15.7∶43.8∶40.5。由此可见,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第一产业比重要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要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整体而言,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体系要优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湖北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别,各区域发展不均衡(见表1),产业发展具体表现为鄂东段优于鄂西段,而鄂西段地区优于荆江段。从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荆江段和鄂东来看,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的产业结构为10.61∶56.41∶32.98,其工业比重最大,占到三次产业的56.41%,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荆江段的产业结构为30.11∶33.84∶36.05,其农业比重过高,占到30.11%,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三段中,农业比重最高的,其原因一方面与江汉平原良好的农业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与荆州工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密切相关,其工业的比重只占到33.84%,同时其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为190.13亿元,仅占鄂东段工业增加值的8.7%,工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鄂东段的产业结构最优,三次产业比重为7.03∶46.71∶46.26。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三段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鄂西段与鄂东段分别是27010元/人和30458万元/人,差距较小,但荆江段较为落后,人均生产总值不及鄂东地区的1/3;从经济密度来看,鄂西段和荆江段均落后于鄂东段。
2、工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缺乏分工协作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水电、汽车、钢铁和化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以电子信息、生物、光机电一体化和磷化工等为主的新兴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工业发展空间上的轴线初步建立,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例如以武汉和荆州为核心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以武钢、鄂钢、新冶钢三大钢铁企业为主的鄂东钢铁工业走廊;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主,在鄂州、黄石、黄冈等地延伸其产业链所形成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宜兴、兴发、沙隆达、葛化、楚源等化工企业为龙头的磷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聚集区;以武汉、宜昌、鄂州、黄冈等地区为主的沿江船舶工业走廊,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荆州、咸宁等地形成的纺织服装基地。据统计,湖北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其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及其腹地,合计共有27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7家,汽车制造企业2家,纺织服装业3家,机械装备制造业3家,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电子设备制造业4家,医药制造业3家,非金属制品业1家,金属加工业2家,印刷业1家。
但是,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的产业集中度整体水平居中,且各行业集中度高低不一,缺乏分工协作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还处于雏形阶段,大部分企业只是简单的扎堆,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多于合作,产业关联的外溢机制和协同效应缺乏,尚未形成前、后向关联的产业链条。同时,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如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00余家,但90%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3、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
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风景秀丽,风景如画,以武汉、宜昌和荆州等重点旅游名城为代表,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湖北省旅游资源聚集地重点区域,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旅游特色。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以山水旅游等自然景观为特色。如宜昌的三峡,屈原故里;巴东的神农溪、河石林等等。湖北长江经济带荆江段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代表特色。荆州是著名的历史古城,具有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观经久不衰的人文景观。鄂东地区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如黄鹤楼、东湖和磨山;三国赤壁等等。湖北长江经济带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湖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接待旅游人数6700万左右,创旅游收入450亿元以上,分别占全省的66%和74%。
湖北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虽然资源丰富,但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合理的旅游线路安排,使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影响了湖北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以三国旅游资源为例,湖北长江经济带是三国遗址和文化密集的区域,荆州是以楚文化为代表,三国遗址最多的地区,拥有荆州古城墙、关羽春秋阁、公安孙夫人城、华容道等重要遗址,其次是赤壁,拥有赤壁古战场、陆逊营寨、黄盖湖和陆水湖等资源。同时在宜昌、武汉和鄂州都还有诸如长坂坡、当阳桥、孙吴故都等重要遗址。而这些资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地区仅从自身的角度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宣传,缺乏区域合作,极少与其他城市共同开发项目,使得各个城市对于三国品牌的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
4、农业基础良好,但市场化不足
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547亿元,占湖北省的39%,是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整个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粮、优质棉、双低油菜、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注重特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种植业以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为主的,养殖业以淡水鱼、肉猪和家禽养殖为主。宜昌和巴东的农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以种植水果、茶叶和中药材为主。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地基础上,农业产业化明显不足。以荆州为例,其2008年的农业产值占到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1/3,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乃至湖北省的农业大市,但是其在农产品深加工表现出明显的“腿短”。据统计,荆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7∶1,水产片的加工部分占其总产量的9%,畜牧产品占6%。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均在80%以上,加工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同时缺少农业产业化的大型企业,目前仅有福娃为代表的少数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产业链是对产业发展中的生产、研发、营销、总部管理与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实现地域上的分工,从而使区域总体上呈现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促进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链配置已初见端倪,在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如武汉―荆州的汽车产业链;武汉、宜昌、鄂州和黄冈等地的船舶制造业产业链等等,但产业链之间还存在着诸如产业联动较差,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较弱等问题。湖北长江经济带应以核心企业为主干,积极发展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区域的有效协作,建立产业联系,推进产业链的前向、后向关联,形成产业集群。
2、以产业转移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实现资源和要素由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转移的经济行为和过程。通过产业转移,接纳方可以增强产业发展实力,更好地发展转入产业,而输出方则可以腾出空间和经历,积极发展高端产业,从而实现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湖北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加上依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更是奠定了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有助于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整个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二是经济带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武汉作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和增长极,发挥其扩散效应,成为产业输出的核心区域。
3、以竞争合作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如果说产业链实现的产业间纵向的协调发展,那么竞争合作则实现的是产业间横向的协调发展。竞争是通过差异化、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实现不同区域间产业的良性竞争,通过这一竞争来进一步提高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潜力,促进各地实现依托各自优势的错位发展和水平分工。合作指不同区域间的产业主体联合进行科技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行为,进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多赢的状态。如以武钢、鄂钢和新冶钢为主的钢铁行业,可依据自身的基础来发展不同的产品,推进各个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可建立钢铁研发中心,为各个钢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再如以三国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可在赤壁、荆州、开发不同类型的三国旅游主题,形成一个统一的主题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的整合,避免资源的恶性竞争。
4、以组建集团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组建集团是将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转换为企业内部协调发展的一种途径。各个区域的企业采取入股、投资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将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多种资源和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大规模集团。企业对于市场需求更为敏感,能富有成效地对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明确方向。湖北长江经济带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集团,可先依托其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小区域范围内的集团式企业组建,实现由小向大的转变。
四、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思路
1、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合作
区域功能和定位与产业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区域产业的基础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区域所承担的功能,另一方面不同区域间功能定位的明确,有利于各区域产业之间形成合作,促使上下游的产业链形成或是实现产业间的错位发展,避免产业严重趋同。
湖北长江经济带应统筹规划区域功能,明确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三段。鄂东段是长江中游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依托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将其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商品综合性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所在的荆江段的农业基础和纺织等轻工业基础良好,将其建设成为以出口创汇农业和轻化纺织出口加工为主体的综合性商品创汇基地;鄂西段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供应中心、综合性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世界级旅游区。
2、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沿江产业带形成
积极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政策。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区域性的集团。将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在沿江地区。二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补贴等力度,简化融资担保手续,鼓励全民创业。三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整合各类财政投资资金,支持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内的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产假产业会展等活动。
在产业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沿江产业带。通过企业兼并和重组等手段,发展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来延伸其产业链,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整个流域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产业布局合理、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湖北长江经济带应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沿江五个产业带,具体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高技术产业带、沿江现代物流业产业带、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和沿江旅游业产业带。
3、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
以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服务保障,建立“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园区发展机制,实现优势互补、集聚发展、合作双赢。同时,积极建设临江临港工业园和物流园,以长江为纽带,实现各个园区的互动合作机制。
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当前,国际资本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两大浪潮加速推进,并在中国内陆地区汇合,并呈现出规模扩大、范围拓宽、层次提升的强劲势头。湖北长江经济带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和“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可率先接受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的转移,这对于湖北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湖北长江经济带必须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不能盲目承接,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这些方面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应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主动承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来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二是各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优势产业,以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和引导潜导产业为原则,在充分考虑全省其他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同时,选择性地承接转移,避免各城市间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和各地区产业发展趋同。
4、加强与武汉产业发展联系,发展各区域的领头城市
加强沿江城市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武汉增长极的核心作用,实现各地区产业与武汉产业的对接。一方面依托沿江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围绕武汉的主导产业,延伸其发展的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也可与武汉的主导产业实现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江汉平原和鄂西地区积极承接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鄂东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业,推动武汉和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技术工艺落后、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
在发挥武汉这一核心扩散效应的同时,积极培育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以宜昌为中心,使其真正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恩施、神农架等周边地区发展,成为辐射鄂西渝东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荆江段以荆州为核心,充分发挥其扁担作用,带动湖北长江中游沿江地区的协同发展。鄂东段以黄石为核心,建设成为辐射鄂东赣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参考文献】
[1] 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宜昌市、荆州市市委办、农办联合调研组调研材料:加快宜昌荆州区段开放开发推动湖北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建设[Z].
[2]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 彭智敏、汤鹏飞:打造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新亮点[N].湖北日报,2010-08-12.
[4] 楚天舒:谱写长江经济开发新篇章[N].湖北日报,2009-12-03.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草场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广绿色渔业养殖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完善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公路干线,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枢纽等防洪体系为重点,强化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力度。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条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七条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第八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第九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态保护。
第十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十一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二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第十三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四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限制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工艺技术落后,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产;
(三)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
(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年修订)》所列商品外,继续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出台不予免税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新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第十九条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
对不按期淘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业人员、保全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等;其产品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草场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广绿色渔业养殖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完善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公路干线,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枢纽等防洪体系为重点,强化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力度。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条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七条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第八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第九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态保护。
第十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十一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二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第十三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四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限制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工艺技术落后,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产;
(三)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
(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所列商品外,继续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出台不予免税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新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