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地质灾害是在采煤过程中引发的破坏性灾害,它不仅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矿的五大灾害成员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灾害的一份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开煤采石常常会引起山体滑坡、地表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灾害发生。煤矿在开采时,由于大量的抽排地下水,极易造成地下水位的降低,最终导致矿井周围的水资源匮乏,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地下水污染,给当地农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用水困境。地下进行煤矿开采时,由于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常常会引起瓦斯爆炸、地震、地面塌陷、矿井突水等灾害发生。煤矿开采时,一些废弃的煤矸石常常堆砌成山,对周围的地表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煤矸石上的有害元素也会随降雨的冲刷流入地表或地下水,严重造成周围水体的污染。上面的所有灾害都是煤矿地质灾害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煤矿灾害的治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如今,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大约占70%,因此煤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煤矿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将会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不仅遭受矿井灾害的威胁,而且还会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威胁。煤矿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全国所有灾害损失的10%。例如,2004年,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最终造成18人受伤,56人死亡。不断的煤矿地质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必须采取防治措施的时候了。
2煤矿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及特征分析
2.1煤矿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分析
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开采,或在开采过程中忽视对灾害的预防工作,例如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周围的地应力也不断增加,最终引起大面积的冒顶发生,甚至引发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有的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不能严格的遵守规范开采,甚至出现一定的采富煤放弃贫煤,给后期的开采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3)过去由于各地区煤矿的开采规范不同,造成一些农民自主开发煤矿,他们在开挖过程中完全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甚至会对国有煤矿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破坏,并且留下了一定的灾害隐患。
(4)有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管理不科学、开采不规范最终导致了灾害的发生,例如,煤矿采空区未进行及时的回填、管理人员盲目指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地质人员对工区地质和水位条件了解不够等都可能引起灾害的发生。
2.2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在对矿山进行关闭处理时可能会留下一定的灾害隐患。露天开采的煤矿闭坑后也会留下一些灾害隐患,例如滑坡、泥石流等。这是因为露天开采过的煤矿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回填,但是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特别是一些矿坑比较深的煤矿更是如此,最终导致一些灾害的发生。地下的矿井闭坑后留下的灾害主要有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诱发山体开裂,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它们在开采期间只是短暂发生甚至一点迹象也没有,等闭坑一段时间后将会引起一定的地质灾害发生。煤矿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会给当地的农民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3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我国发生过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导致煤矿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引发一些灾害的发生,主要有山体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崩塌等,其在煤矿地质灾害中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
3.1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灾害是指地下煤矿被开采之后,采空区周围的原始地应力遭到破坏,造成地应力的重新分布,直到达到新的地应力平衡为止。在地应力重新分配过程中,会引起矿井周围的地表和地下岩层发生一定的移动、变形甚至开裂等破坏现象发生。在我国煤矿生成过程中,地面沉降引起的地质灾害非常突出。在我国东部富水地区,因地面沉降常常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塌陷湖泊,然而,在我国西部缺水地区常常会形成一定的沙漠化,甚至导致地面倾斜加大。严重影响着矿井周围的环境发展。3.2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煤矿开采过程中,一些废弃的煤矸石会被堆放在一起,其堆放处的原始应力平衡常常会被严重破坏,甚至会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据专业人员的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因山体滑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数亿元。例如,2004年,重庆东林煤矿煤矸石因暴雨被冲垮,造成大量煤矸石沿坡面瞬时被推移500m,导致14户住房被压塌,甚至被夷为平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调查得之,这次滑坡造成24人被埋,3人生还,18人失踪和3人死亡的重大灾害。
3.3煤矿瓦斯突出
瓦斯在原始煤层中主要呈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的孔隙、裂隙之中,当煤矿被开采时,导致煤层及周围的地应力发生改变,破坏了瓦斯的封闭系统,导致煤层中储藏的瓦斯瞬时被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瓦斯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可以造成瓦斯爆炸、工作人员中毒和火灾等灾害的发生。3.4矿井突水事故在煤矿的生成过程中,矿井突水事故也比较的常见,严重时将会直接影响到矿井的正常生产。一般的矿井突水都具有涌水量大、水势凶猛、损失巨大等特点,如今已经被列为威胁矿井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
4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的保证我国煤炭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重视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治措施。
4.1加强煤炭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各相关部门对防御地质灾害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应的煤炭管理课程,充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其自然属性,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煤矿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煤矿生产的规章制度,对开采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严格禁止乱采乱挖现象。
4.2弄清开采区的地质构造,有效的做好防灾准备
有些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于构造的运动引起的,例如断层运动等。因此,查明矿区范围内的构造情况,充分的掌握各种构造的特点、性质及活动的情况,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尽最大可能降低灾害的发生。
4.3健全煤矿的通风系统,降低煤矿的瓦斯浓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集体的煤矿,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和严格的瓦斯检查制度,禁止工人在矿井中使用明火等,更好的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4.4因地制宜综合防治
不同地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爆况也不一样,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地质特点、环境特点等制定合理的灾难防治措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5结束语
[关键词]瓦斯防治; 监测监控;火灾防治;煤矿灾害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077-01
绪论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每层赋存条件复杂、安全形势严峻,矿井灾害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围绕中国煤炭存在的各种灾害进行聊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4],对矿井重大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煤矿灾害防治领域还存在诸多关键技术难题尚未解决[5],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仍然偏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瓦斯灾害防治技术难题
1.1瓦斯灾害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难题
目前,我国煤矿对瓦斯灾害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对瓦斯灾害发生机理、灾害的演化过程尚不能全面认识,从而影响了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进展。对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未能突破,影响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发展,尤其是影响临界值的确定。需要攻克的主要难题有以下两项。
(1)瓦斯运移、抽放作用规律和瓦斯煤尘爆炸机理。对瓦斯赋存、运移和涌出规律的系统研究;对不同开采条件和瓦斯抽放条件下瓦斯涌出规律和分布特征、地应力和瓦斯运移场的耦合关系的认识;对煤矿生产环境下瓦斯煤尘爆炸特性及其演化传播规律、瓦斯煤尘连续爆炸发生的条件和传播特性的深入研究等。
(2)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与防突技术基础。目前,我国煤矿地质构造对灾害的控制机理和规律尚不能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虽然我国也曾做过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对机理的研究多是零星展开的,缺乏系统性。
1.2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难题
我国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地质勘探期间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虽然这些技术已经在煤矿是用了几十年并经过多次改进,但是其精确度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其测定值普遍低于实际值,以致使有的煤矿在建井期间就不得不进行安全补套设计,及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且带来系统性的事故隐患。
1.3瓦斯抽放技术难题
(1)构造煤的探测和区划研究。为提高瓦斯抽放率,急需探明原地构造煤分布区及其厚度,探测清楚原地构造煤瓦斯含量和突出区,还需要解决在高应力、高压力、高瓦斯构造煤区使用的钻进设备和抽放技术难题。
(2)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的本煤层瓦斯抽放技术。其核心就是要解决松软煤层的顺层钻进施工问题。
(3)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在采煤工作面上方裂隙带布置瓦斯抽放巷道是当前十分有效的抽放技术,但施工量大,经济成本比较高,为克服其缺点,用水平定向长钻孔代替高抽巷的研究,至今已研究出了施工钻孔长度达600米到800米的强力钻机和钻孔工艺,需要继续研究能施工1000米的钻孔的钻机、钻具和钻进工艺,同时,还需要研究钻孔测斜、纠偏的技术和装备。
(4)改善煤层渗透性的技术。多数高瓦斯矿井的渗透率较低,严重制约了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
(5)采动区瓦斯抽放控制煤层自燃发火关键技术。利用采动卸压而提高瓦斯抽放效果是煤矿很有前景的抽放方法,但是抽放同时极易带入空气从而导致自燃发生,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对采动区瓦斯抽放控制煤层自燃的研究。
(6)瓦斯抽放浓度控制技术。抽放瓦斯时,控制抽出瓦斯的浓度对瓦斯抽放效果和安全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仍没有成功的技术和方法。
(7)瓦斯抽放标准。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标准问题就是煤层瓦斯抽到什么程度即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降到什么标准,就认为达到了“先抽”的标准和达到这一标准的技术和方法。
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存在的问题
2.1瓦斯传感器技术
目前,国外应用于煤矿的瓦斯检测原理主要为热催化、热导、光干涉和红外,而我国主要为热催化、热导、光干涉,以热催化和光干涉为主。红外气体测量原理在煤矿瓦斯监测方面我国虽几年前就已展开但是最终因为其采用电机机械调制,仪器功耗大、稳定性差、造价高而不能广泛推广。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用于煤矿瓦斯检测是国际方面的最新研究动向,而我国最需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热催化瓦斯敏感元件的技术指标进行提升和改进。
2.2监测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传输网络体系结构需升级换代,安全和生产动态信息的传输缺乏稳定、快速、可靠的通讯平台。在地面,采用工业以太网络、现场总线组建监控系统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而我国煤矿监控系统仍然采用主从式窄带通讯体系结构、时分制通讯和低速总线巡检等传统方式,周期长,传输速度慢、故障率高,灾害隐患信息容易漏报、误报,时效性也差。
(2)目前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监测,控制功能单一,根本无法做灾害或事故的预警。利用监控系统对矿井重大灾害预测预报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不高,不能有效指导安全生产,只是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传感器设置地点的瓦斯浓度或其他参数的简单监测,不能根据变化趋势和整个矿井的信息进行专家诊断,形成对灾害的有效预警。
(3)现有的监控系统还存在报警后的处理预案不完善,现场维护力量薄弱、设备无故障工作时间短、抗干扰能力不强等。
3.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存在问题
虽然在煤矿火灾防治理论和技术领域通过近几十年的攻关研究逐步形成了以预测预报、火灾监测、火灾预防和火灾治理技术、装备和材料为一体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我国矿山火灾防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不够深入,不能揭示矿井火灾灾害的深层次理论问题。
(2)在防灭火材料研究方面不够成熟、缺乏针对性。
(3)防治工艺技术的创新性不强,特别是在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缺乏专用设备,导致防灭火等现场工作难以迅速展开。
(4)整体技术的继承性不高,不能实现智能控制。
(5)矸石山的危害防治技术。
4总结
以上问题,是我国煤矿灾害防治方面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需要从实用技术推广和集成,关键技术突破及基础理论研究三方面着手。具体应整合安全科技资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安全创新体系,建立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为主体的国家煤矿安全关键技术转换平台,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的成果推广应用和再创新平台,建立以高效为骨干的基础研究平台,国家也应继续支持煤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扩建。
参考文献
[1] 王显政,杨富,朱凤山,等.煤矿安全新技术[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2] 宋元文.煤矿灾害防治技术[M].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 黄俊,牛艳萍,芦山.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与防治对策[J].洁净煤技术,2007,13( 3) : 94-96.
[4] 卢鉴章,刘见中.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现状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5):1-5.
[5] 方树林.中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场与发展趋势[J].洁净煤技术,2012,18(1):90-94.
关键词:煤矿 瓦斯爆炸 防范 治理
瓦斯爆炸是非常危险的,并且事故责任重大,如果不能从根源上紧抓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更大的事故发生,会酿成大灾难。煤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人员要高度重视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而带来非常大的灾害。瓦斯矿井要严格执行《小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并采取有效地措施,瓦斯爆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下将从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针对原因提出从防止瓦斯积聚、防止瓦斯引燃点或防止瓦斯爆炸的范围扩大方面进行防范与治理[1]。
1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原因分析
煤矿瓦斯爆炸,首先是瓦斯源,其是发生爆炸的根源之一,其次是火源,火源是瓦斯燃烧和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火源,即使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也不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煤矿井下防止出现火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形成,也就是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原因。
1.1瓦斯源
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从矿井的井口到井下都会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因此对于瓦斯源主要来自于各种煤矿开采设备,和排放的尾巷。如果对这些地方不能及时地将瓦斯气体通过通风口排放出去,当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越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危险性也非常大。如何针对这些瓦斯源的地点,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是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抓的关键问题。
1.2瓦斯爆炸的引火源
瓦斯爆炸除了有瓦斯源外,还需要有引火源。对于煤矿开采过程的引火源,主要有各种电弧、电火花及压缩热等等,这些都会对甲烷的燃点有作用,如果到达一定的程度,只要遇到引火源就会引起瓦斯爆炸[2]。
瓦斯爆炸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煤矿井下受到破坏,如果处理的不好,井下会发生火灾、透水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注重井下生命财产的安全,要从根本上防治煤矿瓦斯爆炸。
2煤矿瓦斯爆炸的防范及其治理措施
对于煤矿开采而言,煤矿瓦斯爆炸需要进行有效地防范与治理措施如下:
2.1防止瓦斯积聚
瓦斯积聚主要是指瓦斯在局部的浓度超过2%,即体积方面超过0.5m3的这种情况。在这个体积内的浓度越高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防止瓦斯产生积聚现象,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防止,从生产技术管理上要避免出现盲巷,要加强矿井的通风管理系统,并要制定相应的井下的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并能够安全地进行井下瓦斯积聚的控制。回采工作面回风道口的三角区附近如积聚瓦斯,可用席子设置风墙,引导风流,吹散局部积聚的瓦斯。
2.2防止瓦斯引燃点
为了杜绝火源,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是要防止引火源,从源头上控制火和热源,要杜绝一切能够引燃瓦斯爆炸的情况发生,在井下严禁携带烟草和火源,对矿灯要严格的保护,各种电源线要避免产生火花或电弧,在瓦斯浓度相对较高的地方更要进行防范,避免有在外的电源线头。要制定一系列关于引火源的防治的制度,并严格遵守,不得有半点容忍,以免酿成大灾害。如果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必将会带来非常大的人员伤亡现象。要按规程规定检查密闭火墙,严防火墙漏风。并定期测定火区温度与瓦斯浓度,防止高温和瓦斯积聚。火区启封前一定要经过鉴定,确定火区已熄灭时才可启封。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火源,还要控制各种容易产生电火花、电弧、压缩热等对甲烷燃点比较敏感的情形,并及时检查各种线头,以免发生短路现象而引起瓦斯爆炸[3]。
2.3防止瓦斯爆炸的范围扩大
如果瓦斯爆炸不可避免地发生,要尽最大可能把灾害减到最低的范围,将损失降到最低,首先要考虑到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免瓦斯爆炸发生透水、坍塌事件。要采用并联式的通风,而不是进行通风[4]。电气设备的防爆和防火花性能要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换和修理。井下禁止带电检修或迁移任何电气设备。
结论
总之,就当前煤矿瓦斯爆炸是矿难中出现最严重的,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管理者和相关部门要时刻以人为本,从瓦斯爆炸的根源出发进行防范及治理,将损失和灾害尽量减少到最小的情况,甚至零矿难。
参考文献:
[1]李树砖,田水承,郭彬彬. 基于ISM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5):115-116.
[2]李强. 煤矿瓦斯爆炸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科学之友. 2012(04):98-100.
关键字 一通三防;灾害分析;治理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73-02
0引言
我国煤矿大多是井下进行开采,与地面作业相比较有着多数不安全因素,无论是冒顶、水、火,还是瓦斯、煤尘都时刻威胁着财产与人身安全,有时甚至会毁灭性的打击矿井。因此,做好重大事故发生预防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急待我们解决。矿井“一通三防”是指矿井的通风、瓦斯的防治、煤尘的防治以及防灭火,一通三防任务是按照安全生产政策,了解并掌握自然灾害发生于发展的规律,并运用科技手段做好灾害防治措施,以便实现安全生产目的。[1]因此,煤矿人员要意识到灾害危害程度,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在实际中不断总结教训,降低事故发生率。
1“一通三防”灾害分析
由于我国大多煤矿所在位置都较为特殊,所以煤矿作业具备较为复杂安全生产的条件,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通三防灾害的威胁。一通三防灾害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一通三防中一通和矿井通风相关,因为矿井存在较为复杂通风的网络,所以系统调控的难度较大;2)一通三防中第一个防和瓦斯密度有关,随着瓦斯涌出量日益增多,瓦斯涌出量的异常导致瓦斯问题日益严重且问题越来越明显;3)一通三防中第二个防和煤尘特性有着极大关系,爆炸性强度高煤尘或导致指数较高煤矿爆炸的威胁;4)一通三防中第三个防和煤层自燃关系密切,因为在当今已经开采煤层里1到2类自燃的煤层占据了很大比例,导致大多煤矿都具备较短发火的周期以及较大发火的范围,造成了严重灭火防火现状。[2]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自燃、煤尘、瓦斯、通风问题等原因都是造成我国大多矿井安全生产存在异常突出发火隐患本质所在。又因为我国大多没看生产还处于“矿井生产走向深部与边界转移阶段”衰老期,因此以上这些导致我国当前多数煤炭的生产都面临着许多安全生产的问题。对此,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促进我国矿井生产的安全、推动我国煤矿朝着持续快速发展方向前进,我国煤矿针对实际隐患与发火本质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治理措施,成为了迫切的任务。
一通三防灾害具备以下四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突发性,一通三防重大事故发生时是瞬间产生的,给人防不胜防感觉,会给人们心里造成最为严重冲击;第二个特征是灾难性,出现一通三防事故时常常具有重大灾难性的,事故发生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井下人员生命遭受严重威胁,一旦抢救措施不到位或抢救决策出现失误就会造成重大恶性的事故;第三个特征是破坏性,一通三防重大事故发生之后,常常会使矿井生产系统被破坏,这个不但中断了生产,还损坏了生产设备与井下工程,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严重,还增加了事故抢险难度,尤其是破坏了通风系统,难以维持正常的通风,让有害有毒气体扩散面积不断扩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第四个特征是继发性,一通三防重大事故发生常常是在较短时间段里诱发同类事故或其它事故,例如火灾或导致煤尘爆炸、瓦斯事故,有时还会导致再生的火源;另外,爆炸可以导致火灾,出现连续的爆炸,瓦斯和煤突出可以发生在同一地点多次突出,又或者遇到火源导致爆炸。
2“一通三防”灾害治理实践
2.1做好矿井通风系统构建工作
做好矿井通风系统管理工作要将兼顾长远、立足当前作为遵循的原则来执行,并在该原则引导下构建可靠稳定、合理安全矿井通风的系统,使整个矿井有足够强大通风能力,可以符合矿井不同生产时期不同生产的需求。做好矿井通风系统构建工作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现有风井主要的通风机通风能力势必要最大限度被发挥,并且不断合理配置与优化调整通风系统,从而推动矿井其通风系统在当前这个阶段至少可以完全符合矿井开展安全生产需求;其次,要不断分析与掌握有关风井主要的通风机运行状况,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适时更换主要通风机的方案;再次,不断强化管理通风系统,若遇到矿井生产一直紧张、采场调整太过频繁等状态时仍旧可以让矿井的通风系统做到稳定合理以及可靠安全;最后,安全保障局部通风,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高,特别是加大投入旋式局部的通风机,要逐步的淘汰那些小于11kW局部的通风机,从而使巷道风量和风速可以符合最初设计的需求。
2.2做好瓦斯防治管理工作
做好瓦斯防治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四方面:首先,要对原先各类瓦斯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前提下,严格执行并制定瓦检员其电话的查岗体制,执行该体制,可以避免瓦检员发生脱岗现象,全面落实好瓦检员在现场的交接班体制;其次,当局扇停风、停电,不管有没有导致瓦斯积聚,瓦斯员都必须跟调度室和通风的值班室汇报,同时通风部门要备查登记,现场的施工单位班组长、区队长要跟调度室报道,同时帮助瓦斯人员全部撤出人员,将电源切断以及安装临时栅栏的警标,在将送电恢复之前,先检查好瓦斯,瓦斯只要不超标,相应瓦斯员就可以同意送电恢复。再次,瓦斯管理要遵守宁可停三天,也不可抢一秒原则,并做到不放过瓦斯超限的不处理、汇报的不轻、漏报的假报以及系统的不稳定;最后,仔细做好矿井正常与抽放工程的连续,以便给瓦斯治理构建条件。
2.3做好煤尘防治工作
矿井中煤尘事故是潜在重大的事故安全隐患,综合防尘的工作于生产全程过程每个环节密切相关,有着较大认为制约因素与较大管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是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贯彻落实好每道生产的工序,综合防尘好各个扬尘环节。首先,要做好人本管理工作,强化各个级别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本质上将防尘综合工作变化成职工自觉的行动;其次,管理责任层层分解,重抓检查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将各项措施在现场落实;第三,加大投入的力度,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水平,使得综合防尘的自动化逐步实现。
2.4做好自然发火防治工作
自然发火这个安全隐患一直伴随着整个矿井生产过程,具体防治时,要始终坚决贯彻防治结合并以防为主指导思想,同时在这个前提下,有效建立较为全面灭火防火防治系统,在现场中,势必要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大投入与灭火防火相关注浆量;第二,有效提高密闭的质量;第三,实际应用和不断调整有关的通风均压;第四,不断加强有关的检测监控
综上所述,一通三防工作是确保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各级的领导需要加大重视程度,思想统一,有全局意识,并扎实工作、强化协调,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并在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采煤机司机;灾害防治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coal m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coal winning machine drivers in coal m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Coal mine;Coal winning machine driver;Disaster prevention
煤矿生产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工作环境特殊,作业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多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稍有疏忽,或违反有关规程、规定,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轻者影响生产,重者造成矿毁人亡,甚至引起威胁全矿井安全的重大灾害。
1)工作环境特殊
我国绝大多数煤矿是井下作业,和地面工作环境相比,煤矿生产的工作环境要艰苦得多,特别是地方小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更为恶劣。
2)作业条件艰苦
(1)作业地点分散,线路长。煤矿采掘工作人员需走较长的路程才能到达工作地点。
(2)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煤矿采掘工作人员一个班下来在井下就需要 10h 左右。这种情况易使工作人员劳累疲乏、体能下降、反应迟缓,极易产生烦躁情绪。
3)生产工艺复杂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立体交叉连续作业,是煤矿井下生产的又一特点。不论是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等,哪一个系统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酿成生产事故,影响全矿井安全生产。
4)自然灾害严重
我国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环境条件恶劣,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透水和冒顶.挤故等。
井工开采煤矿的采煤机司机处在采煤工作第一线,最熟悉采煤工作面的情况,只要采煤机司机了解煤矿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具备井下作业安全知识,具有识灾、防灾、避灾的能力,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即可很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煤矿灾害的发生。
1 在瓦斯事故预防方面的作用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煤矿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危害十分严重,其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和有害气体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防止瓦斯爆炸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1)采煤机司机在采煤工作中控制好采煤机牵引速度,与支架工密切配合,及时支护,防止冒顶、片帮,以减少瓦斯逸出;
(2)充分利用采煤机上安装的甲烷断电仪,密切关注采煤工作面各处的瓦斯变化情况,发现瓦斯超限及时报告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注意经常检查采煤机电气装置的防爆情况;
(4)工作面遇有坚硬夹石时,采取松动爆破措施处理,禁用采煤机强行截割。
2 在矿尘防治方面的作用
(1)采煤机司机在采煤工作中,要密切配合注水降尘工的工作;
(2)经常检查采煤机的内外喷雾装置,保证其可靠有效地喷雾降尘;注意观察喷雾系统压力仪表,确保内喷雾压力不小于 2MPa ,外喷雾压力不小于 4 MPa ,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
3 在矿井火灾防治方面的作用
(1)采煤机司机应注意经常检查采煤机电气装置的防爆情况;
(2)在采煤机运行中,注意观察电缆水管拖移装置的拖移情况,发现有刮卡现象,及时紧急停机处理,以防电缆刮断引发电缆短路;
(3)操作控制好采煤机,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割煤时要做到“三直,两平”(即工作面煤壁直、刮板输送机直、液压支架直,顶、底板平整);
(4)在采煤过程中,注意观察煤炭自燃等火灾事故隐患,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4 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的作用
采煤机司机在采煤工作中,要密切配合采煤工作面的探放水安全管理工作;熟悉并注意观察采煤工作面的突水预兆,发现水害隐患及时报告;
熟悉水害避灾撤出路线。这样,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水害的影响。
5 在矿井顶板灾害防治方面的作用
(1)控制好采煤机牵引速度,与支架工密切配合,及时支护,防止冒顶、片帮;
(2)发生冒顶片帮事故时,及时停止割煤,协助支架工进行处理,并使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停电闭锁;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要保证在支护可靠的情况下进行采煤工作。
6 结论及建议
矿井灾害预防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实事求是、慎重对待,煤矿领导应高度重视采煤机司机,必须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灾害危险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的预防和避免е略趾κ鹿实姆⑸。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煤矿防汛工作汇报材料
一、全市地方煤矿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煤矿企业兼并领导组办公室批复我市保留矿井数量为129座,规划产能规模为11230万吨/年.其中省属x煤集团、省煤炭运销集团、x煤炭进出口集团办矿62座,规划能力4890万吨/年,分别占48%和44%,地方及省外主体企业办矿67座,规划能力6340万吨/年,分别占52%和56%.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x政办发[2010]8号文件精神,我市目前监管的整合保留矿井数为67座,其中原有x煤集团(省煤炭资产经营公司)重组的3座保留矿井虽经省领导组会议决定由兰花集团为主体,但现未正式行文批复.
地方监管的重组整合保留67矿中,按属地分:市直10座,能力1525万吨/年;xx6座,xx720万吨/年;xx16座,能力1485万吨/年;xx17座,能力5万吨/年;xx11座,能力900万吨/年;xx7座,能力375万吨/年.按主体企业分:xx集团14座,产能1530万吨/年;xx天泰5座,产能420万吨/年; xx13座,产能1215万吨/年; xx12座,产能930万吨/年;xx能源8座,产能675万吨/年; xx7座,产能375万吨/年; xx4座,产能315万吨/年; xx1座,产能300万吨/年; xx集团1座,产能90万吨/年;xx集团1座,产能90万吨/年;xx1座,产能400万吨/年.
二、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在防治水方面主要抓了四个体系的落实:
(一)、构建防治水责任落实体系
1、落实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初市煤炭局与兰花公司市直各矿、各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重点加强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细化、分解和落实防治水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安全考核 “一票否决”制.
2、落实煤矿防治水工作两个主体责任.逐矿落实了我市境内各类煤矿的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人,强化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监管责任落实;明确了煤矿企业是防治水工作责任主体,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第一技术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监督落实责任人,同时明确了防治水副总、科室、区队、班组和井下各个岗位的责任.
3、突出加强对雨季“三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和防汛指挥运行机制,层层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职责、思想、指挥到位.防汛重点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了行政、技术和抢险责任人,并公诸于众,接受监督.我局以晋市煤局字〔2010〕222号文转发了省煤炭厅《关于做好全省煤矿防汛工作的通知》,以晋市煤局字〔2010〕241号文将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三个文件《关于印发山西省防汛检查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晋市汛 [2010]1号)、《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晋市汛 [2010]2号)、《关于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晋市汛 [2010]3号)全文转发给各县(市)煤炭工业局和市直各煤矿,成立了以局长赵晚畴为总指挥、副局长崔晋宁为副总指挥的全市地方煤矿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雨季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构建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1、明确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认真执行“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明确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置防治水专门机构,配备满足正常生产安全的防治水队伍及设备.
2、严格落实防治水技术措施.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抓好地表水害、老空水害和底板承压水害的防治,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切实做到有疑必探、不探不掘、不治不采;对未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探放水措施的,坚决停产整顿.
3、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多次召开全市煤矿事故案例剖析会、重大灾害预防技术研讨会等会议,剖析近几年来全国及我省发生的重大(侥幸)水害事故案例,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作水害防治技术讲座,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工作.
(三)、构建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
1、坚持水害隐患专项检查和安全大检查相结合.在开展各项安全检查中把防治水列入头等隐患排查范围,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逐矿进行防治水分析论证活动,逐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形成了重大问题专家把关、疑难问题专家集中会诊制度.突出抓了地表与老空水害、大矿周边小煤矿、资源枯竭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直接下达整改指令,对落实不力的,当作事故查处.
2、重点时期时段抓好重大水害隐患的排查整改.汛期前后,重点围绕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及上覆岩层水、相邻矿井及已关闭矿井水害,组织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明确防治水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3、落实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超前部署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雨季“三防”工程计划,严格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确保矿井排水、供电设施和各项防治水安全设施完好、可靠.
(四)、构建防治水应急处置体系
1、健全完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市、县、矿三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采取发手机短信、联系和传真通知等方式,严格落实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凡该停产撤人而未停产撤人的,当作事故来对待,形成“逢大暴雨必须停产撤人”的规矩和习惯.
2、加强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制定了《晋城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级各煤矿企业编制了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编制全市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加强调度和现场督导,汛期前对部分生产矿井进行了停产撤人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健全应急处置机构.我市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发生水害险情立即报告,及时处理,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快速响应、反应机制.我市的两支矿山军事化救护队共购置水泵21 台,装备排水能力达4000立方米/小时,大大提高了水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同时我们定期对抢险队机械设备进行清查,对常备的防汛专用物资逐项进行盘点,仔细检查质量,逐级把关通过,采取“一查、二看、三通过”的措施,确保防汛专用物资真正落实到位,不误抢险急需.
今年以来,全市地方煤矿未发生水害事故,未收到煤矿水害险情报告,防汛工作有条不紊,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抓好防汛日常管理,确保防汛工作缜密落实,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局领导带班制度,对突况、重大汛情、灾情即发即报,及时科学调度,确保万无一失.
文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w.5 y
【关键词】 煤矿水害 安全生产 气象因素 对策建议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水害是煤矿重特大事故中仅次于瓦斯事故的五大灾害之一,无疑是长期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难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这就要求我们从气象灾害和气象因素引发的灾害事故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因此,开展煤矿水害事故调研分析,对提高煤矿企业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机制,解决气象防灾减灾链条中“用得好”的问题,降低煤矿水害事故风险意义重大。
1 煤矿水害事故特征分析
2006~2014年期间,重庆共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共发生1380起,死亡人数为1802人。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事故、运输事故和瓦斯事故,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58%、14%、7%。期间,共发生煤矿水害事故28起,占事故总量2%,死亡人数达66人,占总死亡人数4%。可见,煤矿水害事故起数虽然相对其他事故较少,但死亡人数相对其他事故却明显偏高。
1.1 区域分布特征
2006~2014年期间,全市29个产煤区县中,有15个区县发生过煤矿水害事故。其中,发生水害事故起数最多的是南川、石柱和巫山,均发生4起;其次,渝北、永川、开县和彭水,分别发生2起,黔江、涪陵、北碚、大足、铜梁、璧山、云阳、秀山等区县分别发生1起。总体来看,煤矿水害事故发生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呈双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降幅明显。
1.2 时间分布特征
从年际分布来看,发生煤矿水害事故最多的是2006年和2008年,均发生6起,其次是2010年发生4起,2007年、2009年和2011分别发生3起,2012年发生2起,2013年发生1起。煤矿水害事故造成死亡10人以上的年份有2008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17人、16人和10人。连阴雨是重庆秋季、春季的主要气候特征,秋季出现连阴雨的频率更高。而事故统计得出,秋季、春季是煤矿水害事故的多发季节,分别发生事故14起、8起,占煤矿水害事故总数的78%。
1.3 地点分布特征
据统计,煤矿水害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地点为掘进头,占煤矿水害事故57%,其次为上下山占18%,采煤面、大巷占11%,最低的是井筒为3%。
2 气象因素对煤矿水害事故的影响
由于各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各矿区生产条件各异。因此,发煤矿水害事故的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本文仅锁定重庆煤矿水害事故当天以及事故发生前后的气象观测资料,以此分析气象因素诱发煤矿水害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对煤矿水害事故应急处置、救援等方面影响。
2.1 水害事故与降水的关系
降水统计分析得知,发生煤矿水害事故当日有降水的概率为60%,事故发生前2d内有降水的概率为75%,事故发生前3d内有降水的概率为89.28%,事发前7d内有降水的为概率为100%。其中,事故发生前7d内累积雨量达到50.0 mm以上的概率为85.7%。
2.2 水害事故与温度的关系
煤矿水害事故发生时,不仅出现降水的概率很高,往往还伴随着降温天气现象。分析可知,共有21起水害事故的当日或前1d有降温天气,占煤矿水害事故总数75%,50%以上的煤矿水害事故当日有降温天气现象。
2.3 水害事故与空气湿度、气压的关系
分析事故案例和气象资料发现,70%的煤矿水害事故发生时,空气湿度与气压同时上升,几乎不存在矿区空气湿度与气压均不上升现象。52%的煤矿水害事故当日空气湿度上升,82.29%的水害事故发生前3d内空气湿度上升;47.53%的煤矿水害事故当日气压会上升,71%的水害事故前2d气压会上升。
3 煤矿水害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3.1 事故原因分析
分析表明,气象因素诱发煤矿水害事故的主要是降水,而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当前,防范煤矿水害事故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煤矿企业,尤其是一些私营矿业主不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二是煤矿企业未建立健全天气预警接收、预防机制,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三是很多煤矿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灾害性天气风险,存在侥幸心理,未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四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认真吸取教训,防范水害事故。
如果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能够取得很好防灾效果,从而有效避免煤矿水害安全事故发生。如2005年7月8日,重庆市天府矿业公司下属三汇煤矿在收到当地气象部门的暴雨天气预报信息后,及时开展相关排水、抽水设施和矿井通信设施的检查工作,通知井下人员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要求矿领导、技术人员和值班人员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7月9日暴雨来临时,该矿区启动了应急预案,井下220名工人全部及时安全撤离井下,无一伤亡。这一典型成功案例表明,煤矿企业落实防灾减灾主体责任的重要性,也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3.2 对策措施建议
明确并落实煤矿水害防治主体责任是防范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应当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1]的有关要求,加强防治水的基础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健全水害应急预案,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
3.2.1 明确煤矿水害防治主体责任
按照新《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规定,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煤矿企业(矿井)分管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作好相应的防治水工作。同时,落实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完善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隐患排查治和水害应急救援等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水患排查,研究制定治理措施。
3.2.2 落实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1)煤矿企业应当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立气象观测资料等有关基础资料的台账,为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雨季有充足的排水能力。(2)加强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机制,及时掌握天气预报预警、汛情水情信息,主动采取措施。(3)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有关规定,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确保在暴雨、洪涝可能引发淹井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撤出井下人员,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4)每年主汛期前,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对存在的水害隐患,落实责任,及时进行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要安排专人对矿井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暴雨灾害预警信息来临前,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
3.2.3 强化水害事故应急救援
煤矿企业应依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及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发生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装备必要的矿井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同时,应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查找透水原因,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3.2.4 加大水害防治监管、监察力度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职责,严防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并加大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督促企业落实煤矿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的气象防灾减灾主体责任和措施。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典型水害事故及时发出通报,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华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地表斑裂等多种灾害的严重威胁。近年来,通过改造矿井生产系统、建立健全灾害预测与防治体系,控制了重大灾害的发生,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 历史 的老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倾角大,受水、火、瓦斯、煤尘、冒顶、冲击地压、地表斑裂等多种灾害的严重影响。多年来,华丰煤矿通过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紧紧围绕矿井灾害综合治理,开展了技改挖潜和 科学 管理,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
1 矿井生产系统改造
1.1 矿井运输系统改造
为了适应煤层倾角变化大、地压高、巷道易底臌变形的情况,自行研制应用了3条钢丝绳吊挂下运带式输送机和水平弯曲线摩擦多点驱动带式输送机;将原顺槽刮板输送机或多部带式输送机串联运输方式改造为1部可弯曲带式输送机,顺槽和集中巷带式输送机采用小角度多次转弯技术,减少了设备投入。
根据薄煤层实际情况,将原使用的sgw-150c刮板输送机改造为sgw-430/55型刮板输送机,槽宽由630mm改为430mm,适应了薄煤层工作面特殊条件,减少了机电事故。
1.2 通风系统改造
通风系统由原5个风井分区式通风改为集中通风。为保证五水平通风系统稳定、合理,采掘工作面风量充足,在-210回风巷建挡风墙,形成两翼回风的通风系统;采用串联通风,降低采区的总用风量;采煤面采用下行通风方式,构建3道密闭墙,封闭闲置巷道,提高五水平风量,保证安全生产。133229.cOm
1.3 排水系统改造
为提高矿井排水能力,由原来的-90、-270、-450、-750多级排水改为-450、-750两级排水,对主排水泵进行扩排改造,推广pj节能泵,淘汰低效水泵,增装φ325mm排水管路2210m,排水能力提高2倍,年节电耗168万kwh。
1.4 构建webmrt集成化信息体系
建立了华丰煤矿集成化信息体系,使矿井安全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资超市系统、 企业 预算系统、办公系统、设备管理等系统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 现代 化管理水平。
2 矿井集中化生产与单产单进的提高
华丰煤矿原为多井口、多水平、多采区、多工作面生产,为了实现矿井和生产水平的集中,将采煤队个数由7个减为4个,生产采区由4个减为2个,实现了采区的集中生产。矿井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产单进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通过改造生产环节,推广先进技术,涌现出了年产45万t的炮采队和月掘318m的炮掘队。
在回采工艺上,大力推广毫秒爆破技术,自行研制窄型刮板输送机,下顺槽采用自移式转载机,配spj-800吊挂式皮带机运输。采用“1.1m顶梁、见三回一”支护,双抗带网护顶,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使毫秒爆破、单体支柱支护和大功率运输机三者得到最优配合,工作面单产提高1倍以上。
在掘进方面,改善钻、装、运环节,采用yt强力风动钻机,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水胶炸药爆破进行钻爆法掘进,光面中深孔爆破,优化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采用p-60b大功率扒装机,配合电瓶车运输,完善排矸系统,实现全岩、半煤岩巷道优质快掘。
疏通生产环节,采区上山自溜运输改为大倾角皮带运输,推广可弯曲皮带、长距离多点驱动皮带等技术,使单台设备运输长度由200m增加到1000m。
3 深部开采顶板管理和煤巷锚杆支护
在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面,完成了回采面顶底板分类及支护形式研究,厚煤层、倾斜分层试验金属菱形网假顶采煤法,解决了网下高档普采工艺问题,实现了分层开采顶板的安全管理;在破碎顶板试验应用双抗塑料网假顶采煤法和双抗带网护顶技术。
在掘进顶板管理方面,先后完成了4层煤顺槽锚背网支护,粘土岩巷道锚喷组合支护、高地压巷道锚喷网组合支护、破碎围岩锚钢带支护、六岔门立体交岔点支护等方法试验。针对深部开采、冲击地压条件下巷道维护困难的实际,开展了“冲击地压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研制的全长锚固快硬水泥药卷锚杆支护效果良好,为冲击地压煤巷的煤帮支护及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了一种锚固性能好、成本低的支护材料。
4 灾害治理
(1)加大安全投入,保证资金到位,保证安全治理措施的落实施工。
(2)近几年华丰煤矿根据 自然 灾害的情况与各科研单位共同开展了大倾角厚覆盖层采煤后地表斑裂研究与控制、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综合防灭火、顶底板承压水上开采、深部地压研究等10多项技术,有效地推动了矿井自然灾害的治理,节约资金达亿元以上。
(3)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 科学 监测仪器和先进技术,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建成了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及定位系统、束管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地面高压注浆减沉系统等,提高了灾害的防治能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芦岭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6月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动员全矿干部职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集团公司等上级对“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定不移实现安全“四零”目标。刚才,我们观看了安全生产事故教育警示片,徐处长宣读了矿“安全生产月”活动文件,安排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蔡总安排部署了“一通三防”,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两位领导的工作安排,责任明确、重点突出、举措得力,请各个单位抓好贯彻落实。会上,矿向全矿干部职工及家属作出了庄严的安全承诺,徐处长也带领大家,进行了庄严的安全宣誓,会后还有签字仪式。不管是安全承诺、还是安全宣誓和签字仪式,这都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各级干部要切实增强抓好当前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充分认识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大意义
国家每年都在6月份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展了16年,今年6月份是全国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高度关注,对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教力度,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迫切要求。近日,国家、省、市、集团公司等上级部门分别下发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关文件的通知,6月1日集团公司也专门召开了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会上葛总就开展好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作出了五点指示,一是要把活动氛围营造得更浓,二是要把严细实精作风掯得更牢,三是要把安全管控重点盯得更紧,四是要把“双达标”会战抓得更实,五是要把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安排得更细,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专门的部署与安排。
对淮北矿业来说,6月份,历来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多发,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事故。尤其是高温雷雨极端天气变幻异常,近期明显增多,“午收”和中、高考等时段特殊,职工思想极易波动,巷道空气潮湿,对顶板管理、电气管理、防治水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6月份,既是淮北矿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时期,也是全国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启动后,安全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敏感时期。
对我们芦岭矿来说,6月份,还是我矿即将接受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和迎接集团公司二季度安全生产体系考核与“双达标”会战达标考核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矿顺利实现矿井安全生产6周年的重要时期。6月份,无论是安全生产工作,还是验收与考核工作,都事关矿井可持续发展,事关全矿干部职工及家属切身利益,事关矿井形象,决定矿井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在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时候,我们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既是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的要求,又是实现我们提出的“三个雄心壮志”、开启矿井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展现矿井形象、增进职工福祉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矿上下一定要深刻领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不仅是一项全国性活动,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站位,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认真策划,细致安排,持之以恒、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坚决实现“安全生产月”活动目标。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徐处长刚才宣读的矿安全生产月活动文件要求,立即行动,迅速发动,细化举措,狠抓落实,为确保矿井顺利通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实现“三个雄心壮志”奠定根基。
二、全面排查、多措并举,坚决实现安全“四零”目标
目前,“双达标”会战刚刚进入半程,处于“全面整改、示范引领”阶段,各系统、各单位要以“双达标”会战为契机,持之以恒、持续推进,全面排查、多措并举,盯牢重点、掯住关键,坚定不移实现安全“四零”目标。
一是大张旗鼓、大造声势,积极营造浓厚活动氛围。党群工作部要结合矿井实际,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做到既轰轰烈烈、家喻户晓,又扎扎实实、务求实效。要充分利用“报、台、网站、微信、标语、横幅、签字”等载体和形式,深入基层科区、班组、岗位,深入到工人村,扎实开展活动宣传工作,既要让职工认清“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要向广大干群说清道明活动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职工,让广大干群从内心深处理解认同、自觉参与,着力打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字当头、严格管理,认真践行严细实精作风。工作靠管理、管理靠干部、干部靠作风。各级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认真履行下井跟带班管理规定,按照分管专业、包保区域,经常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带着任务下井,带着问题下井,带着指标下井,不忽视每一处疑点,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对重点工作、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要做到心中有数、安排周密、措施细致、过程监控、闭合管理。各级干部要切实履职尽责,敢于顶真、敢于碰硬,严厉打击各种造假行为、严厉制止各类重大安全隐患,紧盯不安全人的、不安全的事。要坚持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抓住反面典型,曝光亮相,使其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丢工作,让严细实精作风在芦岭矿蔚然成风。
三是盯住重点、盯牢关键,确保重大灾害管控到位、治理到位。重大灾害具有颠覆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芦岭矿地质条件复杂,无论是灾害治理,还是安全管理,难度都非常大。我们芦岭矿要想实现安全“四零”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月”活动目标,必须要将重大灾害防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决贯彻好执行好集团公司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尤其是各项管理刚性规定要刚性执行到位。要强推瓦斯抽采“四化”,严格按照“钻到位、管到底、孔封严、水放通”的要求,狠抓“六项指标”刚性考核,坚决从根本上杜绝瓦斯超限。近期要重点盯紧Ⅱ948、Ⅱ888、Ⅲ1022等工作面的底板抽采巷道及区域瓦斯治理钻孔工程进度,重点做好Ⅱ1041工作面回采推进慢防火管理,重点盯牢Ⅱ944、Ⅲ13工作拆除和Ⅱ886安装管理,重点做好Ⅲ1022上、下底抽巷近灰岩掘进和Ⅱ1084机巷及切眼超前探查工作,确保重点灾害治理到位、管控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四是全面排查、全面治理,坚决杜绝零星事故发生。近年来,顶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频发。尤其是近期省内发生的7起事故,都是因顶板、机电运输事故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我们一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责任意识,对各项工作用心研究、用心谋划、用心推动,持续深入开展“顶板管理会战、供电安全会战、机电运输会战”三大会战,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顶板管理方面,要重点紧盯大倾角、过断层、揭穿煤、拨门、贯通、切眼刷大等特殊地段的顶板管理,认真落实顶板管理六项重点,确保顶板安全。机运管理方面,严格对照供电安全会战和矿井运输专项整治方案,逐条排查整改、逐项检查确认,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迎检工作。地面安全方面,要加强地面动火、防火管理和地面行车、吊拉装卸、车辆运行等管理,着力加大“两堂一舍”监督检查,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全覆盖、无盲区,认真做好地面隐患常态化巡查工作,切实防止“想不到、查不到、管不到”的问题,严防“黑天鹅”事件,确保地面安全。
五是持之以恒、持续推进,确保实现“双达标”。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集团公司、矿两级整治方案,要逐条排查,逐条整改,按照挂图作战、销号管理要求,严格整治到位。坚持示范引领,由安监处牵头,严格按照创建计划,明确目标、节点考核、狠抓落实,确保矿井至少创建1个示范面、1个示范头、1条示范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总结提高,6月份“双达标”会战第一阶段即将结束,由安监处牵头,及时总结,分析不足,找准重点,持续推进“双达标”会战活动深入开展,并严格按照“双达标”会战要求和会战效果,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六是科学施策、科学管理,细致安排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各系统、各单位,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施策、科学管理,用心用情用力,细致安排各项工作,确保安全。严格“十一种”隐患人排查,重点盯住午收、子女中、高考职工动态,严格按照矿规定政策,做到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强雨季“三防”管理,各系统、各单位要深刻吸取近年来各类停掉电事故教训,本着“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原则,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迎接演练和巡查工作。针对特殊情况发生时,要按照预案,严格执行落实三级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地处置到位。
三、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坚定不移通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各级干部务必要以决战决胜、必战必胜的决心,以志在必得、势在必得的信念,全面冲锋、全力冲刺,坚决实现顺利通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
一是思想认识再提高。本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工作,时间日近、任务依然艰巨,标准更高、验收更严,至今为止集团公司被验收的三个矿中,只有两个矿通过验收。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矿上下要化压力为动力,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永不懈怠、永不服输的勇气,思想上更加高度重视,行动上更加坚定坚决,不断坚定通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的决心和信心,确保验收通过。
二是强化学习再提升。各系统、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最后验收的冲刺关头,针对存在盲点、疑问的地方,立即着手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向已通过的矿井虚心学习、虚心请教,对标补差,对照整改,确保验收关键环节把控牢,重大项目不缺项,坚决杜绝被一票否决。
三是创建工作再加强。各系统、各单位要持之以恒,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再整改、再规范、再完善、再闭合、再提高。全矿总动员,井上井下齐发力,资料要逐字逐句查,措施要逐条逐项审,现场问题要一个一个改,整改结果要一个一个确认,确保创建实效。
四是迎检细节再精准。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本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迎检工作,我们既要拼实力、拼基本功,更要拼耐心、拼细节。由傅书记、徐处长牵头,认真组织相关陪检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以本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工作为契机,充分展现矿井形象和干群面貌,全力做好迎检工作。
五是工作作风再扎实。各级干部在要亲力亲为,不辞辛劳,严格践行严细实精工作作风,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抓落实、层层做示范,对现场问题不仅要亲自抓、更要亲自干,切实与职工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煤矿;瓦斯;治理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088-01
瓦斯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是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一种主要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做好煤矿瓦斯治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道重要安全屏障。据了解,我国很多矿井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而且我国煤矿的开采技术有所缺乏,煤矿的生产及安全系统也不够完善,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瓦斯治理的时候都没有达到治理的要求,导致现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迫在眉睫[1]。
1 煤矿瓦斯治理的目标及原则
煤矿瓦斯治理关系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进行煤矿瓦斯治理时,应以做好一般瓦斯事故的防范工作为基本目标,以杜绝重大瓦斯事故为最终目标;要建立完善的瓦斯事故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瓦斯事故的危害,同时,要建立健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以便及时掌握瓦斯动态,提前发出预测预警。要实现杜绝重大瓦斯事故的最终目标,在进行煤矿瓦斯治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以“安全生产”为生产的基本方针,还要做到标本兼治,以治本为基本原则,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同时,还要做好煤矿开采的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制度,做好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在监督的过程中要及时排除瓦斯安全隐患,将瓦斯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2 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煤矿瓦斯治理观念薄弱。虽然“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已经成为煤矿生产的基本原则,但就我国目前煤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有很多企业都因为只注重煤矿的生产而忽略了安全问题,这也加剧了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管理者对瓦斯治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瓦斯治理意识薄弱,没能准确理清生产、效益、安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最后才会出现重生产、效益而轻安全的现象。
2)通风及排水系统不完善。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开采的深度及难度持续增加,瓦斯的含量及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通风系统却没有得到完善,主要是少数矿井新开采区在还没有完善的通风、排水系统时就开始实行“剃头式”的煤矿开采,还有一些矿井在增加了开采深度后并没有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也导致了瓦斯安全事故不断增加。
3)防治制度不完善。有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将目光都放在生产效益上,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建立近期的管理保障体系这方面,所以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并没有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也没有落实长期的瓦斯治理措施和管理制度[3]。由于管理层的瓦斯治理观念不强,所以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也得不到有效落实;没有完善的瓦斯管理制度或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死角。
3 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
我国每年死于瓦斯事故的人数是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1/3,可想而知煤矿瓦斯事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瓦斯排放到大气中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加强瓦斯事故治理力度是保障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重点。
1)完善瓦斯抽放的开发技术体系。完善瓦斯抽放和煤层气的开发技术体系是有效防止瓦斯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顺利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研究,进而开发出煤矿瓦斯灾害的预警技术及控制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根据自身煤矿生产条件、地质条件和管理方式开发出适合我国煤矿瓦斯灾害的预警系统。除了开发瓦斯灾害的预防及控制技术,还要解决煤矿瓦斯抽放地质方面的各种技术难题,从而完善我国不同煤矿地质的瓦斯抽放的开发技术体系。
在引进国外新进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我国煤矿地质的具体情况来进一步完善矿井井下防爆地质雷达技术和装备,研究出适合煤矿井下工作的雷达天线,实现煤矿瓦斯地质预测技术的开发,使预测过程及预测结果实现数据提取自动化和数字化。
2)加大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投入及监管力度。煤矿开采是煤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我国煤矿企业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煤矿层瓦斯治理技术的有效利用是实现煤矿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降低瓦斯灾害、利用资源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应该积极推进煤层资源与煤层气资源的协调开发,把瓦斯抽放指标作为煤矿安全开采的基本条件。同时将安全生产的指标列入相关法律法规中,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瓦斯治理的查处与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规范煤矿开采制度,将检查活动日常化化、规范化。建立责任制度,提高瓦斯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的责任代价,从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瓦斯治理的积极性。避免管理漏洞的出现,使制度具备更强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落实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该加大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利用政府机构的监察力量对煤矿瓦斯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成立监督机制,对那些没有达到瓦斯治理要求的矿井采取有效的惩处措施。加大瓦斯治理的监管力度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重大瓦斯事故发生的频率。
3)利用煤气抽放技术进行煤矿开采工作。煤矿开采工作的前后顺序会对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生产造成直接的影响。在进行煤矿安全开采工作之前就要先从地面或者煤矿井下抽取瓦斯,这样才能降低煤矿开采的难度,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与稳定进行。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壳结构不一样,会导致煤矿矿井气田复杂多变,所以在进行煤矿开采的时候还要根据地质条件及地壳结构来选择瓦斯的抽放方式,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对不同地质的矿井要采取不同的抽放方式及策略,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区要做好井下的瓦斯抽放工作,从而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只有加强煤矿瓦斯治理技术才能减少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煤矿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煤矿生产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生产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喻祥.浅谈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科技创新[J].广东科技,2011,18(16):97-98.
关键词:托管煤矿;安全生产;安管公司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096-02
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小煤矿也得到迅速的壮大,给国民经济和地方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小煤矿规模小,设备落后,支护质量差,从业人员素质低,有资质的管理人员少,非法非违事故多,瞒报事故多,重大事故多,2001年4月21日韩成矿业公司下峪口多种经营公司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48人;2011年8月7日韩成矿业公司桑树坪矿斜井因周边小窑禹昌矿突水发生重大淹井事故,造成桑矿斜井整体被淹。因此省政府根据各地区国有矿的强烈要求,采取了国有大矿托管周边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从而确保三方平安(地方煤矿、国有大矿、区域一方)。陕西三安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是托管的韩城矿业公司大矿周边的盛捷煤矿、兴盛煤矿、三和煤矿、东岭煤矿、昌兴煤矿、石窑塔煤矿、新星煤矿、南沟一矿、龙源煤矿等9个地方小煤矿,已经步入基本的托管渠道,安全生产管理走向正规化、合理化。但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 托管小煤矿的主要问题
没有理顺管理机构依据省政府有关托管地方煤矿文件精神,公司主要负责托管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的全方位的管理,公司接管以后,对煤矿设立了管理机构,并配其了对应的管理人员,但煤矿实际控制人,迫于政府压力,表面上服从公司对其托管,实际上不信任公司委派的管理人员,另行设立一套管理机构,与工队直接签订施工协议。工程结算也是直接和实际控制人进行,这样就形成公司委派到矿的管理人员对井下施工队缺乏有效制约手段,管理不能一管到底,一些重大安全隐患迟迟得不到及时落实整改,公司的一些政令执行不到位。
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投入欠账多托管煤矿属私营企业,资产属于个人,煤矿法人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只追求产量和效率,而忽视安全。煤矿实际控制人不搞大的投入,该投入的安全设施投入不到位。个别煤矿没有实现双回路供电,有的煤矿安全六大系统建设进展不大,有的井下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淘汰设备。有的煤矿存在使用胶轮车作为主要或辅助运输工具。
回采工艺落后,使用木支护公司托管的小煤矿多数煤矿都是采用巷式回采,兴盛煤矿、三和煤矿、昌兴煤矿、南沟一矿、新星煤矿煤矿壁式工作面正在建成形成中,只有龙源矿、东岭矿、昌兴矿有壁式工作面。巷采式煤矿都存在使用木支护,巷道易变形。
托管煤矿职工素质低托管小煤矿的职工文化素质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工人人数的80%,基本上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来矿务工,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根本不了解,到矿后,只是参加了几天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而且人员流动也频繁,岗前培训一般为“走马观花”的形式,将考试卷一发,答完试卷就行。致使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2 强化托管煤矿安全管理采取的对策
理顺管理机构就是要理顺煤矿管理机构,托管煤矿只能有公司设立的一套管理机构存在,实行统一管理,从上到下一管到底。施工工队由公司选定,施工协议必须和公司委派的矿长签订,工队工程结算应通过公司委派的管理机构,今后若那个煤矿实际控制人直接和施工工队签订施工合同,公司就不与该煤矿签定托管协议。
进一步规范管理公司将进一步规范托管煤矿的一切管理工作。规范各种安全工作例会;完善安全技术管理基础资料,所有被托管的煤矿必须有图实相符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并做到及时上图,按时交换。井下一切采场活动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报公司技术部审批同意后方能组织施工。作业规程必须向工人贯彻并签字。严禁无工程设计,无施工作业规程组织任何施工活动;施工队必须按班次召开作业班前会,班前会必须强调安全,否则,严禁工人入井作业。
加大灾害治理力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完善通风设施,消灭通风,要保证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覆盖不到的施工地点必须配挂瓦斯便携仪,严禁瓦斯超限组织施工。(2)加强机电安全管理。井下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淘汰设备,加强设备完好管理,彻底消灭设备失爆现象。(3)加强地质防治水工作。制定的防治水措施、制度必须监督落实到位。要做到“逢掘必探”,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组织探放水施工。探水钻机必须按要求数量配齐,保证其始终完好,并始终放置在井下施工现场,能够正常工作。(4)加强井下施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井下任何施工活动,必须在自己的井田范围,严禁发生超层越界施工行为。(5)加强安全检查,加大隐患治理整改。继续完善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方法,落实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做到闭环
管理。
淘汰落后的支护材料、采煤方法和运输工具公司要与各托管煤矿的实际控制人做进一步沟通,制定方案逐步淘汰木支护、巷式回采工艺和胶轮车运输工具。在方案未实施前,督促煤矿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同时要与韩城市煤炭局协商,督促六个尚未实现双回路供电的煤矿实际控制人,尽快完善双回路供电,以保证煤矿供电安全。
强化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上级煤矿安全监察监督部门要切实抓好对地方小煤矿实际控制人的生产与安全关系的不断教育,多举办一些有关法规法律培训班,使其增强对安全设施的投入;要切实抓好入矿职工煤矿应知应会和专业知识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安全知识、意识逐步深入职工的心中,记得住、说得出、抓得住,使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3 结语
对于地方煤矿的托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依法从严监管,明确安全责任,强化人员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深入一线,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促进各托管煤矿安全持续稳定好转,为大矿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为地方煤矿营造一片安全蓝天。
山东省共有7个省属煤炭企业,10个产煤市,至**年底共有生产矿井220处,生产原煤1.35亿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省内肥城矿区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龙口矿区已进入海下采煤,*、*、*、*、*及*矿区开发历史悠久,古井、古空多,且地面河流多,开采过程中水害威胁比较严重。建国以来,共发生3人及以上的水害死亡事故61起,死亡752人。面对复杂的防治水形势,近年来,全省煤炭系统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着力构建防治水工作体系,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连续五年控制在0.3左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年为0.09,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182低92.4%;今年1-4月份,全省共发生3起死亡事故,死亡3人,百万吨死亡率0.07,再创山东省历史最好水平;有效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在防治水方面主要抓了五个体系的落实:
一、构建防治水责任落实体
1、落实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初省煤炭局与各矿业集团公司、各市煤炭管理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重点加强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细化、分解和落实防治水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落实煤矿防治水工作两个主体责任。逐矿落实了我省境内各类煤矿的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人,强化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监管责任落实;明确了煤矿企业是防治水工作责任主体,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第一技术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监督落实责任人,同时明确了防治水副总、科室、区队、班组和井下各个岗位的责任。
3、突出加强对雨季“三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雨季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构建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1、明确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编制了《山东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规范,明确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置防治水专门机构,配备专职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配备满足正常生产安全的防治水队伍及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矿井不少于1人,中等的不少于2人,复杂及以上的不少于3人。
2、严格落实防治水技术措施。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抓好地表水害、老空水害和底板承压水害的防治,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切实做到有疑必探、不探不掘、不治不采;对未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探放水措施的,坚决停产整顿。
3、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多次召开全省煤矿事故案例剖析会、重大灾害预防技术研讨会等会议,制定出台《山东省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剖析近几年来我省发生的重大(侥幸)水害事故案例,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作水害防治技术讲座,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工作。
三、构建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
1、坚持专家查隐患制度。定期组织专家逐矿进行防治水分析论证活动,逐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形成了重大问题专家把关、疑难问题专家集中会诊制度。突出抓了地表与老空水害、大矿周边小煤矿、资源枯竭矿井、采深超过800米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直接下达整改指令,对落实不力的,当作事故查处。
2、抓好重大水害隐患的排查整改。汛期前后,重点围绕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及上覆岩层水、相邻矿井及已关闭矿井水害,尤其是**年上半年审查确认的39项a级水害隐患,组织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明确防治水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3、落实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超前部署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雨季“三防”工程计划,严格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确保矿井排水、供电设施和各项防治水安全设施完好、可靠。**年全省计划雨季“三防”工程2578项,其中重点工程156项,计划资金11326万元,于6月20日前全部完工。
四、构建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
1、加大防治水工作安全投入。根据《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了煤矿防治水工作强制性安全投入制度,足额提取,科学使用,确保煤矿防治水工作需要。其中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及以上的吨煤提取不少于2.0元,水文地质类型中等的不少于1.0元,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不少于0.6元。**年全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累计投入安全资金29788万元,落实技措项目1878项。
2、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矿井机电、排水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安全先进适应技术,实现井下涌水量、水压、井下突(出)水点、挡水墙、水闸门等监测的自动化管理和无人值守,强制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无线通讯、人员定位、大水矿井井下泵房建立远程监控集控系统等。目前,全省煤矿联网矿井达85%,年内力争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联网。
3、加强煤矿防治水重大课题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技术攻关。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重点抓好高承压岩溶水突水机理研究、奥灰水突水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技术攻关,对90处受地表水、老空水、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矿井逐一组织了技术会诊,落实防治措施。
五、构建防治水应急处置体系
1、健全完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采取发手机短信、电话联系和传真通知等方式,严格落实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当作事故来对待,形成“逢大暴雨必须停产撤人”的规矩和习惯。**年全省煤矿累计停产撤人158矿次,撤人18404人次。
山东省共有7个省属煤炭企业,10个产煤市,至2008年底共有生产矿井220处,生产原煤1.35亿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省内肥城矿区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龙口矿区已进入海下采煤,*、*、*、*、*及*矿区开发历史悠久,古井、古空多,且地面河流多,开采过程中水害威胁比较严重。建国以来,共发生3人及以上的水害死亡事故61起,死亡752人。面对复杂的防治水形势,近年来,全省煤炭系统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着力构建防治水工作体系,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连续五年控制在0.3左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为0.09,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182低92.4%;今年1-4月份,全省共发生3起死亡事故,死亡3人,百万吨死亡率0.07,再创山东省历史最好水平;有效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在防治水方面主要抓了五个体系的落实:
一、构建防治水责任落实体
1、落实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初省煤炭局与各矿业集团公司、各市煤炭管理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重点加强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细化、分解和落实防治水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落实煤矿防治水工作两个主体责任。逐矿落实了我省境内各类煤矿的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人,强化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监管责任落实;明确了煤矿企业是防治水工作责任主体,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第一技术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监督落实责任人,同时明确了防治水副总、科室、区队、班组和井下各个岗位的责任。
3、突出加强对雨季“三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雨季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构建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1、明确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编制了《山东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规范,明确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置防治水专门机构,配备专职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配备满足正常生产安全的防治水队伍及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矿井不少于1人,中等的不少于2人,复杂及以上的不少于3人。
2、严格落实防治水技术措施。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抓好地表水害、老空水害和底板承压水害的防治,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切实做到有疑必探、不探不掘、不治不采;对未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探放水措施的,坚决停产整顿。
3、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多次召开全省煤矿事故案例剖析会、重大灾害预防技术研讨会等会议,制定出台《山东省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剖析近几年来我省发生的重大(侥幸)水害事故案例,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作水害防治技术讲座,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工作。
三、构建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
1、坚持专家查隐患制度。定期组织专家逐矿进行防治水分析论证活动,逐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形成了重大问题专家把关、疑难问题专家集中会诊制度。突出抓了地表与老空水害、大矿周边小煤矿、资源枯竭矿井、采深超过800米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直接下达整改指令,对落实不力的,当作事故查处。
2、抓好重大水害隐患的排查整改。汛期前后,重点围绕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及上覆岩层水、相邻矿井及已关闭矿井水害,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审查确认的39项a级水害隐患,组织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明确防治水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3、落实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超前部署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雨季“三防”工程计划,严格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确保矿井排水、供电设施和各项防治水安全设施完好、可靠。2009年全省计划雨季“三防”工程2578项,其中重点工程156项,计划资金11326万元,于6月20日前全部完工。
四、构建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
1、加大防治水工作安全投入。根据《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了煤矿防治水工作强制性安全投入制度,足额提取,科学使用,确保煤矿防治水工作需要。其中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及以上的吨煤提取不少于2.0元,水文地质类型中等的不少于1.0元,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不少于0.6元。2008年全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累计投入安全资金29788万元,落实技措项目1878项。
2、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矿井机电、排水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安全先进适应技术,实现井下涌水量、水压、井下突(出)水点、挡水墙、水闸门等监测的自动化管理和无人值守,强制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无线通讯、人员定位、大水矿井井下泵房建立远程监控集控系统等。目前,全省煤矿联网矿井达85%,年内力争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联网。
3、加强煤矿防治水重大课题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技术攻关。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重点抓好高承压岩溶水突水机理研究、奥灰水突水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技术攻关,对90处受地表水、老空水、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矿井逐一组织了技术会诊,落实防治措施。
五、构建防治水应急处置体系
1、健全完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采取发手机短信、电话联系和传真通知等方式,严格落实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当作事故来对待,形成“逢大暴雨必须停产撤人”的规矩和习惯。2008年全省煤矿累计停产撤人158矿次,撤人18404人次。
初级阶段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且持续增长:2007年我国煤炭产量25.5亿吨;2008年产量27.2亿吨;2009年产量29.5亿吨。同时,我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有70%以上的份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我国2008年煤炭行业的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2006年已降至0.04左右。从总体上看,我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左右,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30-50倍。
近年来,我国顶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始终排在各类煤矿事故之首,以2008年为例:煤矿事故死亡人数3215人,顶板死亡1222人,占比38%。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到新的阶段,社会对安全、民生的意识、关注程度和监督作用也愈来愈强,这也对煤矿企业的经济行为构成了制约,推进了煤矿顶板安全设备市场需求的有效增长。
顶板安全设备行业属于特定细分行业,该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理论基础方面涉及地质学、采矿工程、矿压理论、现代监控技术等领域的多个学科,在应用研究方面涉及开采方法、支护方式、岩石构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入门槛较高,造成目前竞争企业不多、市场竞争仍属初级阶段。
目前国内共有各类煤矿18000个,按每个煤矿2个工作面计算,理论市场容量约3.6万套系统产品,但截至目前国内销售总量仅400套,待开发的市场空间巨大。
行业先锋的全方位突破
在顶板安全设备市场上,尤洛卡市场占有率25%,位居第一,其中在顶板安全的监测产品市场上,公司市场份额约85%,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源自公司多方面的努力:
1、产学研结合磨砺领先技术
尤洛卡主要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为原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资深教授,长期以来从事煤矿矿山压力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依靠持续的研发支持,公司产品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目前技术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公司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多项实用新型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外观专利。
2、工艺质量水平保证运行安全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温度、湿度、工作强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加速设备损毁,对矿用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要求很高。尤洛卡始终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产品出库前,要在专用仪器模拟的井下环境下试运行,对于系统产品还需要联机后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老化运行,对硬件、软件全功能测试,检验合格后才对客户发货,公司产品工艺水平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3.可靠性产品树立顶级品牌
尤洛卡为客户提供的煤矿顶板安全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以公司KJ216系统产品为核心,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个性化地解决客户顶板安全监测问题。
公司在品牌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公司是顶板安全设备行业内最早成立的企业,在市场形成初期,是公司不断的市场推广才使得相关产品逐渐被煤矿企业所认识。目前公司已与很多客户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品牌也已在煤矿开采企业中获得了较高的认知度,目前公司的顶板安全监测系统已在全国300多个煤矿中推广应用,得到了广泛好评。
募资完善生产、技术平台
尤洛卡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煤矿顶板安全监控设备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募集资金主要投入厂房、机器设备,募投项目投产后将增加新产品“煤矿巷道锚护自动化作业平台”。
公司投资内容包括:(1)现有顶板安全监测系统产能扩建,预计达产后年产KJ216系统200套,各类监测(矿压)仪表25000台;(2)现有煤矿巷道锚护机具技术改造,预计达产后年产煤矿巷道锚护自动化作业平台150套,(3)研发试验中心建设,未来建成研发试验中心1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