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科医学培训范文

全科医学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全科医学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科医学培训

篇1

1•1调查对象:全国28个省的全科医学培训机构。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份,回收28份。问卷内容涉及省级中心建设、开展培训情况和相关工作等3个方面,共列举33个问题。

2结果

2•1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设情况

2•1•1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立情况:截至2002年底,在28个省份中已有25个省成立了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占89•3%。另外还有1个省已经开始起步,2个省尚未列入议事日程。

2•1•2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临床培训基地中有88•5%的是建立在二级以上医院,7•7%的是建立在社区医院(见表1)(26个省的数据,包括已起步的省,下同)。

2•1•3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社区培训基地有42•4%的是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4%的是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2•2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2•2•1有65•4%的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同时拥有理论课、临床课、社区实习3种师资,19•3%的中心仅拥有理论课师资。

2•2•2承担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有19个省为本机构的师资,有7个中心聘请了校外师资及国外师资参与培训工作。

2•2•3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师资接受全科医学培训情况:有1个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未接受过培训,6个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100%的师资接受过培训。

2•3开展培训情况

2•3•1培训类型及培训人数:各省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全科医学培训,2002年共培训各类人员20915人。

2•3•2计划完成转岗培训情况:26个省中17个省预计到2005年可以完成转岗培训,6个省明确表示到2005年不能完成转岗培训。

2•3•3培训教材使用情况:在开展全科医学培训中各省使用培训教材情况。

2•4其他工作

2•4•1培训中心日常经费来源:省级培训中心日常经费主要来源于主管行政部门、挂靠单位、举办培训班、社会资助等方面。其中有18个省培训中心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2•4•2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单位:各省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单位有所不同。

2•4•3培训存在的最大问题:开展培训遇到的前3位的困难是:(1)培训经费不足,不能保证学员的学习和差旅费;(2)无配套政策,无论在培训与上岗、培训与职称晋升还是培训后待遇问题方面均无相应的政策,导致学员学习无动力;(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培训中心及网络建设情况:根据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中关于“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各省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全科医师培训网络”的要求[1],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各省均建立了相应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为推动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一些省份尚未列入工作计划中,这必将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

3•2师资队伍建设:各省培训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全体师资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仅有6个省,其他省份均有部分师资尚未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有近20%的省份一半以上的师资未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利用这样的师资开展培训显然很难胜任岗位的要求,也是造成全科医学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缺乏对全科医学师资资格认定和管理的措施,亦没有持证上岗的相关规定,这是造成目前师资队伍管理混乱、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师资队伍是确保培训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力量,是教育培训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师资资格认定和管理的办法[2],对师资的组成、培训、资格认定和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质量。

3•3培训情况:已成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省均按照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但在培训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3•3•1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不规范: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深圳等地进展较快,培训工作开展顺利,而一些边远地区进展缓慢,有的地方尚未开展培训工作。在开展培训的省市中,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考试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培训时间仅为2~3天;有的地方仅开展理论培训而未开展临床实践或社区实践,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开展全科医学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合格的师资,缺乏对培训质量的监督管理。

3•3•2培训与职称考试相脱节:目前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统一考试的制度,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中级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但此类考试并未与全科医学培训接轨,考试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考试内容也与培训内容相脱节,因此,大部分在职在岗人员忽视培训工作,仅通过复习理论知识应付考试,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未达到要求。管理制度上的不协调严重阻碍了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3•3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目前,对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师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在上岗、晋升、工资待遇等多方面的管理上,存在培训不培训一个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另外有些人员参加了培训但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造成培训不足与人员浪费的现象并存。

3•3•4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有18个省培训中心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经费支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开展。但面对大量在岗人员转型培训任务和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培训经费仍显得十分不足。在调查中有15个省培训中心认为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是开展培训遇到的最大困难,部分地区因为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致使一些医师无法参加培训。

篇2

(一)资料来源[2]:为中英城市社区卫生和贫困救助项目(UHPP)部分调查结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定性调查包括11组医务人员专题小组讨论(共81人)和22个CHS中心及服务站领导个人深入访谈。定量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三市(成都、沈阳、上海)五区共抽取12个中心和12个服务站,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职工,利用所设计的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培训现状与需求等。调查于2001年11月份开始,共发放问卷630份,收回532份,收回率为84•4%。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3•1%。

(二)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对定量资料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与分析;定性资料先从录音磁带过录为文本进行整理,通过阅读过录文本、编码、属性归类、进行解释等一系列定性分析步骤,对资料进行解读。

结果

(一)各类医务人员接受全科培训现状:本次调查的495名CHS职工中,171人为医生,162人为护理人员,67人为预防保健人员,其他为医技和管理人员。171名医生中,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39•8%,中心和服务站医生的培训率分别为36•9%、48•8%;成都医生的培训率为46•2%,沈阳为26•4%,上海为45•7%。162名护理人员中,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12•3%,中心和服务站培训率分别为10•5%、20•7%;成都护理人员的培训率为36•4%,沈阳为29•3%,上海为0•0%。67名预防保健人员,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35•8%,中心和服务站培训率分别为24•5%、66•7%;成都预防保健人员的培训率为5•0%、沈阳72•7%、上海28•0%。不同工作类型的医务人员接受全科培训的程度不同(经χ2检验,P<0•01),医生和预防保健人员培训率较高。总体而言,三市对CHS人员的全科培训力度不够。专题小组分析结果发现,医务人员认为造成培训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而没有机会培训(42人次),主要表现在人员不足导致没时间培训和缺乏培训经费两个方面。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医务人员,平均接受培训次数为1•2次,人均培训天数为134天,中位数为80天,不足3个月的占52•4%。其中医生人均培训天数为135天,中位数为90天,不足3个月的占49•2%;护理人员培训天数不足3个月的占60%;预防保健人员平均培训天数为105天,中位数为46天,不足3个月的占66•7%。

(二)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目前培训效果的评价

总的看来,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并不高。医务人员认为目前全科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训时间太短(53人次)、缺乏实践(38人次)、重点不突出(29人次)、课程内容太多(27人次)、形式化气氛太浓(20人次)、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16人次)、学非所用(16人次)、没有书本与讲义(13人次)、培训速度过快(10人次)及培训内容缺乏新进展(8人次)。定性访谈资料分析发现,针对于全科医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中心及服务站领导与医务人员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方式没有和中心或服务站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造成缺课人数多,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15人次);②实习安排不合理,缺乏社区实践(13人次);③培训对象不对口,多数培训对培训对象没有要求,往往是临床医生、预防保健医生还有护士都去参加,因所学专业的差异和基础不同,造成听课效果差别大,培训效果差(13人次);④全科医生的培训时间太短,达不到培训效果,形式化气氛太浓(10人次);⑤培训缺乏针对性(9人次);⑥培训费用高,中心或服务站负担重,影响培训积极性(6人次)等。

(三)培训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把医务人员培训需求意愿(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定义为1,无较高意愿定义为0)作为因变量,把所在城市及地区、机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类型、技能胜任程度、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分类变量均设为虚拟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模型表明,不同城市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需求意愿存在差别(各城市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依次为:成都91•4%,沈阳87•9%,上海66•3%);年龄这一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为负数,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培训需求意愿有降低的趋势(各年龄段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依次为:<30岁为84•8%,30~39岁为81•4%,40~49岁为72•5%,50~59岁为63•3%);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1是,2否)这一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为负数,说明接受过全科培训对职工的培训需求意愿有正效应。单独对影响医生全科培训需求意愿的因素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城市、年龄、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四)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知识的需求评估:通过各类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中部分科目(本次共调查了21项科目)熟悉程度(1~5分评分)的自我评价发现,目前医生对内科和临床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较高;对外科、慢性病处理、诊断、急诊处理和健康教育也较为熟悉;但对精神保健、卫生统计及社会医学等知识熟悉程度较低。内科、临床基础、外科、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较熟悉的领域;预防保健人员对各科的熟悉程度均较低。各类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中部分科目培训的必要性(1~3分评分)评价结果发现,医生对内科、外科、心理学、急诊处理、诊断、临床基础、康复技能、老年保健等知识培训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对心理学、内科、临床基础、急诊处理、健康教育、外科、儿科、交流技能、康复技能与老年保健有较高的培训需求;预防保健人员对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心理学、传染病处理等培训需求相对较高。

(五)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的认知和建议:

1.对全科培训的认知:访谈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培训,认为:①培训能弥补技能的不足(36人次);②培训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质量(31人次);③培训有利于所掌握知识的更新(27人次);④开展CHS需要培训全科医学知识(9人次)。从医务人员对培训的认知来看,主要是从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考虑,很少有医务人员能提升到针对中心及服务站服务功能的转变、服务模式的变化而引发的对知识、技能要求的变化这一高度上来认识。

2.对培训方式的建议:针对目前的全科培训现状,多数中心及服务站领导认为,医务人员的全科培训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分批进行、半脱产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进行系统化培训为好,在培训方法中应增加一些案例讨论。

讨论

(一)总体而言,三城市对CHS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三市五区所调查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培训的比例均不足50%。也就是说,目前从事CHS工作的医生尚有一半以上未接受全科培训。在2000年12月29日卫生部下发的城市CHS机构设置原则等3个文件的通知中,针对于人员配备指出,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的培训。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所调查的中心及服务站基本达不到这个要求,特别是由区级或地段医院转型的中心,对各类医务人员的培训比例均不高。全科知识熟悉程度与需求评价调查发现,医生的知识面窄,提供综合有一定的难度,对培训知识的需求以临床培训需求为主。预防保健人员对各科的熟悉程度较低,反映出预防保健人员知识面窄、知识掌握程度低、专业不明显的特点。由此可见,以目前CHS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综合性的CHS是不现实的。医务人员全科医学专业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CHS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快我国CHS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突破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较低的瓶颈问题。

(二)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强化对CHS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突破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及相关人员的观念问题[3,4],充分利用CHS职工有较高的培训意愿,加大培训力度。对CHS全科医学的培训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1.建立毕业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实行的是通科教育,不应再有全科本科教育,而应从通科教育的流程再造入手,发展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这是从长远考虑,也是解决CHS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低的根本途径。近期应在部分重点医学院校进行试点,借鉴国外培养全科医生、护士的模式,争取近几年内在培养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全科医学培训体系[5]。

篇3

杨辉教授是一个学者,我经常会叫杨老师,因为杨老师感觉更为亲近。师者,授业解惑。师者,学术殿堂里的台阶,让学生踩着他的肩膀前进、探索,无私的分享着他的知识、见解、经历,让他的学生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我们共同致力于民众健康,我们在探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我们的全科医生进步,让我们的全科服务更完善、更贴近民众的需求、解决民众的疾患,让更多的民众受益。说得好像很"高大上",但是我们全科医生的确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工作和服务着。发病率最高的"感冒"我们看着,患病率最高的"高血压、糖尿病"我们管着,妇女、儿童、老人的健康我们也管理着,我们是应该为自己自豪的。虽然超负荷的工作,经常需要苦中作乐。

全科医学是什么?全科医生是怎样的?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也许我们是"5+3"规陪模式出来的全科医生,但是培训地点是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是专科医生,培训结束后,我们下到社区,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澳大利亚有着全世界最完善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他们的全科医生是怎样的?他们的全科诊疗是怎样的呢?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第一课——《全科服务质量和评价》。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也是需要培训和需要考试的。他们是为期三年,在社区诊所中"以师带徒"进行培训。培训有关医学知识、医患关系、职业发展、社区医学服务等内容,有明确的培训提纲、内容,有独立的评审机构对全科医学服务进行评审。在澳大利亚的全科诊疗中有三步——建立关系、疾病诊治、疾病管理,为病人提供病人能够理解的知识、易获得的连续性的服务。

深圳的全科诊疗重在"疾病诊治".病人来看病,我们看到了"小人"和""大病",我们更关注于疾病的本身,没有做到"以人为中心".我们忽略了病人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关系、没有保护患者的隐私等。

我们是否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科医生的考评体系,培训我们的师资力量,让新生的全科医生能以更合理的方式获得全科证。谁来当全科医学生的老师、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技能,具备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这是我们必须探索的,我们可以模仿澳大利亚,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深圳全科医生标准。

我们最贴近民众,忙忙碌碌于每天的诊疗工作,回头一想,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科研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杨老师的第二课——《基本医疗服务的研究设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选择最感兴趣的课题或是工作中最困扰的问题来进行研究。以"PICOS"的模式进行设计。P——明确的研究对象、人群、群体,I——明确要干预什么或问题是什么,C——清晰的表述对照组、对照人群,O——明确预期的研究结果或预期的干预结果,S——明确研究的时间范围。困扰我们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家庭病床发展方向,都可以作为课题,每个社区的居民不同,社区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都是不一样的,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进行研究、进行干预。完全随机、双盲、三盲的实验在社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可以进行性别的比较、不同年龄段的比较、病人自身的比较,甚至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病人进行访谈。兴趣是让研究坚持下去的动力,让社区民众获益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有了《基本医疗服务的研究设计》作为基础,针对全科医生黄俏光介绍他的《糖尿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和中医药防治的效果评价》、全科医生陈章《罗湖区户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讨论,全科医生们对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和课题的设计者讨论怎样做会更好,杨老师最后总结,对每个课题提出比较可行的研究方向。每一次机会都是珍贵的,人的交集每一次也都不一样的。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是国家政府制定政策的人,需要解决的是我们居民的问题,实际的切身问题。

开创新模式或是做创新性的研究总是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可以研究某一个点、某一种方法、某一个方剂、某一个健康教育方式,研究方法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对于这一课,我的印象不深。还是要让感兴趣的人参加,讨论的氛围才会好。

邱珊娇医生的《社区合并抑郁障碍的2型糖尿老人个性化干预及效果评价》,自己不做评价。但是受启发的是,老年糖尿病病人往往不能管理好自己,有抑郁障碍的老人更是丧失了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他已经驾驭不了管理糖尿病的"五架马车",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需要一个和他关系亲密的人和他一起管理疾病。我们可以让亲近的人获得知识,帮助、监督病人,共同管理饮食、运动、按时服药等。社区研究不一定要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试试用定性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用访谈的形式进行记录。生活质量的评估非常重要,疾病的改善不一定非常快,但是生活质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改善。

科研设计最受益的是科研设计的那个人!参与非常重要,参与进去了,就是独一无二。杨老师为其量身定做了很多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当参与者自己准备越多,就会发现越多的问题,就会想解决这些问题,查文献,能文献解决的文献解决。文献解决不了的,咨询阅历丰富的杨老师,总是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因为当我们为一个科研课题阅读了10篇文献时,杨老师读的可能是20、30篇!

篇4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急救;全科医师

【中图分类号】R4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06―02

急救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临床技能,是全科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医学模拟教学法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场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临床技能培训中优势突出[1]。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教学培训模式在全科医师转岗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2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64名,年龄在25~45岁,男性36名,女性28名。将64名全科医师培训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模拟教学组(S组,n=32);传统教学组(C组,n=32)。两组学员的教学均由麻醉学急救培训教师完成,两组教师针对两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训内容间无差异。

1.2 实施方法

模拟教学组(S组)采用模拟场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将模拟教学组的32人随机分为4个急救小组,每组8人。学员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流程和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的教学录像,教学录像观看完成后进入医学模拟场景教学阶段。复苏操作在多功能模拟系统上进行,模拟内容包括心跳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急救,在模拟急救中,1组练习时另3组成员在旁观摩,急救中及结束后培训老师对每组成员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总结。

传统教学组(C组)采用传统讲授及练习的教学方式,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教学录像,以上内容与模拟教学组相同,最后在多功能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1.3 培训效果评定

培训成绩:以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在开始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后进行考核,每次考核内容相同。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每项50分,满分共100分。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由学员按照授课满意度评定、激发学习兴趣、同学间协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基本操作能力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满分60分,每项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P

2 结果

模拟教学组(S组)与传统教学组(C组)的考核成绩情况:培训开始前S组(54.16±3.11)与C组(52.24±3.6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S组(91.14±8.33)成绩高于C组(78.4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全国的全科医师普遍学历偏低,理论与临床技能欠全面,其数量和质量均急待提高[2]。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科医师,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尤其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对于挽救社区心跳骤停病人的生命意义非凡[3]。而急救技术是一项强调理论与操作能力相互结合并综合运用的技能,对医师的急救意识和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而全科医师学员在急救技术方面接触较少,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培训方法往往收效甚微。

本研究的模拟场景教学组采用模拟教学培训法,预设病人心肺骤停的急救场景,学员模拟扮演各个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积极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使学员身临其境,通过反复演练,主动参与,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员各种潜能,尤其适用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技能培训课程。本项研究中,在经过相同的理论讲解后,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学员对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经过实践操作训练后,采用模拟场景培训学员成绩升高更明显,且在培训效果的问卷评分上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这说明该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对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综上,模拟场景教学在全科医师的急救技术培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有利于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提高。在其他全科医师基本临床技能培训中也可考虑采用模拟场景的医学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 Issenberg SB, McGaghie WC, Petrusa ER, Lee Gordon D, Scalese RJ. Features and uses of high-fidelity medical simulations that lead to effective learning: a BEME systematic review [J]. Med Teach 2005; 27: 10-28.

篇5

关键词:人文教育 全科医学生 神经外科 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i.issn.1672-8181.2015.03.145

全科医学生在今后要走上临床医疗的道路时,需要独立面对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独立处理多发的常见的一般急症,对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全科医学生实习期间就要加强全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本文对我院68名在神经外科实习的全科医学生进行分组对比实验研究,观察不同教育在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外科实习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年度在我院神经外科转科实习的全科医学生68名,男32人,女36人,平均年龄为22.37 +1.43岁,实习前考试成绩平均为82.12±3.41分。将这68名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人,男17人,女17人,平均年龄为22.42±1.27岁,实习前考试成绩平均为82.18±3.46分;对照组34人,男15人,女19人,平均年龄为22.31±1.47岁,实习前考试成绩平均为82.24±3.36分。根据统计要求,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考试成绩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实习前进行常规的人科教育:告知神经外科实习的注意事项,对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进行简单介绍,告知神经外科工作流程等。观察组在常规的人科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人文教育:对观察组实习生给予医学心理学教育、医学行为学教育、医学道德学教育、相关法律教育以及医患沟通教育,两组实习生均实习4周。

1.3 修复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学生的实习效果(出科前组织学生统一出科考试,包括病例书写、常见病的处理,各100分,总成绩取平均分),人文素质(根据我院自身情况制定人文素质调查表,包括医德医风、医患沟通能力、保密工作和团体合作能力,各100分,总成绩取平均分)和带教医师的满意度(根据实习生4周的实现情况,包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出勤状况进行评价,各100分,总分区平均分)。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总得分为92.47±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实习效果总得分为82.34±2.16分,观察组学生的实习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

P

3 讨论

现医患关系的不断紧张,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全科医生的独特性,需要独立面对多种疾病,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因此对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而全科医学生的实习时间较长,在医院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相处的时间长,可以从全科医学生实习着手,对全科医学生进行教育培训,使全科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走上临床打下基础。本文对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68名全科医学生进行分组对比使用研究,观察不同教育在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外科实习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通过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效果,人文素质,也提高了带教医师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这说明人文教育在全科医学生神经外科实习中的价值,可以通过改进推广到广大的实习生中去,提高整体实习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2000人拥有一名全科医生才能满足新世纪的健康需求。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全科医生,以满足《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目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之一[1]。本院是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地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呼吸内科专业是内科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全科医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本科临床带教医生对转岗全科医生进行针对性培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 体现全科医学理念与特色,明确呼吸系统专业培训的要求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主要是针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全科医生的服务范围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主要职能是为居民和家庭提供初级医疗保健,包括基本医疗、预防、康复及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性,要求他们对医疗专业掌握应该是广,而不是专。所以作为培训老师,应该充分贯彻全科医学的理念与特色,明确教学目的,结合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以掌握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2]。就呼吸内科专业而言,体现的就更为明显。因为呼吸道系统疾病涉及的病种多,常见易发病也多。根据全科医生“宽、浅“的原则[3],对培训内容作了统一要求。①培训内容应紧扣《大纲》要求: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带教老师对其内容要讲透、讲清,要求学生对此内容要融会贯通,并能运用于实践。对要求熟悉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此内容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对要求学会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其操作方法、步骤,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呼吸内科的培训,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吸痰术、胸腔穿刺术等操作的适应证;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处理流程;了解胸部X线、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的适应证;通过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方法,胸部X线、常用临床检验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掌握转诊指征,并能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与转诊[4]。②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转岗培训时间短,涉及内容多,转岗全科医生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对不同地区服务需求不完全一样,大纲培训内容很难进行针对性的考虑,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只带教一名学生,根据全科医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不相同的教学计划,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学[5]。如全科医生来自的地区肺癌发病率很高,带教老师即在肺癌的发病、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给予重点培训,增加肺癌诊治的新进展尤其介入诊治、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如果来自矿区的全科医生,带教老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等与粉尘关系较密切的呼吸道疾病方面进行重点培训,让学生了解以上疾病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预防和治疗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简易肺功能的操作、吸入装置的使用、呼吸操的锻炼等,以便以后工作中对患者及有高危因素人群的筛选、预防和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帮老百姓看好常见病、多发病,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真正发挥全科医生的职能。

2 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

转岗培训的全科医师多来自城市社区和乡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知识不够全面,经验不够丰富,社区服务技能缺乏,服务意识淡薄,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6]。据统计[7],来本院培训的全科医生的学历和基础参差不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为73.6%,中专学历为26.4%,工作3年以上约为52.1%,3年以下为47.9%。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全科医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2.1 临床具体病例讲解

全科医生参与病房病例管理,选取合适病例,实行负责制,参与讨论,带教老师对每个病例进行诊治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讲解,包括该种疾病临床注意事项、风险及预后评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对疾病有较明确的认识,并且与其他系统疾病相联系,分清异同,不过分强调专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及思维模式[8]。如胸腔积液的病因,要让学员了解多种系统的疾病均可能导致胸腔积液,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胸腔积液的性质、辅助检查,初步判断最可能的病因,作相应的处理。

2.2 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视频,能更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专业的有关内容,除了呼吸系统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基本操作的视频外,还包括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更专业的学习[9]。另外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和比较。让他们掌握检查和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检查。对呼吸系统基本操作,多次看视频,熟悉操作程序,在标准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实际操作。

2.3 门诊教学

全科医学的本质和宗旨决定了门诊服务是其医疗重点,转岗全科医生将来主要面临的是门诊患者,所以门诊教学也相应成为全科教学的重中之重[10]。在培训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全科医师的门诊轮转时间。每周2~3个半天,主要以观摩学习的形式,适当病例可以简单问诊和查体,最后和带教老师共同诊治。学员主要学习老师的诊治方法和诊断思维,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

2.4 其他培训方式

如每月1次的疑难病例讨论,每周1次的业务学习,定期的社区实践、义诊、健康宣教等,都是学习的好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诊断思维都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

篇7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学方式

AbstractThis text passes to lead to go into basic concept,The introduction i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ly and region in Kunming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transform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raining.Analysis some problem that face in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raining currently for example:General circumstance,study circumstance,the teaching manage.Put forward solving way of thinking, Hope in aftertime's training is the problem which faces in the training currently to other regions to give for region in Kunming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Transform a training to provide some way of thinking and ways which can be provided to draw lessons from to the general practice doctor with this.

KeyWords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training way

昆明全科医学培训现状

昆明市于1999年在昆明学院(原昆明市卫生学校)首批开展全科医师转型培训,采用了面授;面授为主辅助远程课件、专家讲座;远程课件为主辅助面授、专家讲座;单纯远程课件培训等四种方式,到2010年7月,共完成十期,11个班3044人次的全科医师培训。

全科医学培训学员调查情况

通过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取自制量表问卷调查实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昆明市第五期全科医师转型培训班89名学员,选用自制量表,当面填写,当面回收。

调查结果

一般情况:①性别:男27人,女62人,男:女=1:2.3;②岗位:临床医师93.26%,药剂师4.49%,管理2.25%;③执业资格:执业医师78.65%,助理执业医师21.35%。

分析表1,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全科医师大部分来自街道、厂矿医院和社区诊所等基层医生。本科以上人员仅占总人数的42.7%,高级职称只有7.87%,与大连情况类似。“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都有一定的缺陷,难以履行全科医师的基本职能”[1]。如今的全科培训只能先解决数量,再分阶段分层次深入开展。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社区的诊疗水平,稳定医师队伍。这一点,在美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据毕业后医学教育资格审订委员会(ACGME)的调查,1969~1993年经过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家庭医师中,到1994年1月仍有91%坚守在自己的医师岗位上,为美国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1999年美国全年7.56亿人次门诊中,家庭医师承担1.40亿,占22.5%,超过普通内科[2]。美国的情况,使得我们看到,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全科培训力度加大后,不但可以稳定医师队伍,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医科类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全科医师的行列中来。

学习情况:①在培训的总体安排上,我们采取视频教学结合面授辅导、分组讨论、综合医院见习、社区中心实习的教学方式,考核时采取操作+理论等方法对培训实施教学。比起国外较为成熟的培训体系来说,这样的总体安排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英国,要想成为全科医生至少需要9年的医学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始先要经过5年的医学院校学习。毕业后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再向英国医学会申请注册成为医生。之后,要想成为全科医生还需经过3年的临床培训”[3]。因此,在学员对培训的总体安排认知度统计上我们看到,认为很满意的学员仅占20.22%,68.54%的学员认为比较满意,而11.24%认为一般。②对远程视频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霍姆伯格认为:“在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学,但学生并不是孤立无助的,学生一方面从专门为他们设计、制作的课程材料中受益,另一方面从他们与远程教育机构的相互作用中受益”。因此对于视频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还需要一个摸索和接受过程。与之相反,面授方式,却有高达86.52%的认可度,这一点与上海类似。上海市自1996年开展岗位培训以来依托高校,与区县卫生局合作,通过面授和远程教育,7年来已有3000多人参加完成了上海市社区医师的转岗培训。在调查中,学员认为培训对其今后工作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占85.8%,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帮助的占98.5%[4]。

教学效果:85.39%的学员对教学效果给与了肯定,在通过面授和视频教学之后,我们采用15项基本操作技术考核,加两门理论考试实施考核,其中操作考试通过率97.08%,理论考核通过率98.88%,学员对考核方式的认可度为77.40%。由于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家庭负担重,为使得学员达到全科培训要求,根据卡罗尔公式:学习达成度=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允许用于学习的时间×恒力/能力倾向×教学质量×学习理解力。我们采用视频教学点播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内容可以反复播放、观看,使得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地进行学习成为了可能。

讨 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制度的改革,社区和基层卫生组织急需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国全科医学的教育培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走学校专业的规范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在职继续教育的三结合培训道路,以满足全科医学多层次的人才需要。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目前全科医学培训中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问题。因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全科医学培训都面临时间少,需要培训的人数众多,培训经费紧张,被培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转岗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但问题的出现不可能等待和回避,因此在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过程中采用视频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这也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教育经费的最大化效应。

教学场所:美国全科医师的培训包括在专科的病房和门诊的轮转学习实践及在全科病房和门诊中学习实践[5]。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培训地点大多放在医学类高等院校、综合大学,由于大多数附属医院并未设置全科医学科,导致培训地点的设置与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建设培训地点专业化是十分必要的,如:在专科医院中设立全科医学科,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力度。

教学形式:教无定法,在时间有限条件不成熟的特殊时期将教学方式与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无疑是教学中较为合理的方法。如天津岗位培训,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各培训点与培训中心“统一大纲、学计划、统一考核”,中心下派教师授课,严把考试关,实行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实践证明,此种培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学员出勤率高,培训效果明显[6]。作为全科培训,将视频教学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既保证师资力量的质量,又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实践动手、示范演示、师生互动、医教合一,无疑可以极大推动培训的效果。

教学师资:目前国内全科师资大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以及临床专科医师和接受过短期(大部分培训1周~3个月)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医科院校教师,教师的教学习惯和知识水平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师资尚有不小差距,适逢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才交流也应将视野放宽,将全科医学培训作为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引入培训机构,培训师资使得国外的成熟全科教学方式在国内得以实施。将其市场化、规模化,进一步推进全科医学教学方式的交流、改革和进步。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全社会对全科医师的个人能力、水平要求地不断增加,再加上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是每个全科从业人员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家庭医师门诊中最多见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家庭医师门诊患者中有45%的患者需要安排随访或复诊,38.2%的患者需要复诊或随访,需转诊给其他医师的患者约占6.3%,需住院的不到1%”[7]。因此合适的教学方式,时空分离的、灵活多变、考核严格的教学方式必将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将常见病多发病留在社区、留在诊所,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运用到无限的医疗继续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 初炜.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1,4(4):284.

2 戴玉华.美国家庭医师概况.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5:306.

3 张为佳.英国的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教育.中医教育,2001,9(5):60.

4 施榕.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效果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22-1223.

5 谷建.我在美国学习全科医学的见闻和体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3:186.

6 申长虹.天津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医学教育,2005,12(6):71-72.

篇8

我们所属的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不是理疗技术的超市,我们杜绝驳杂不精,专攻王氏药罐简单却有效的技术,这里也不是品牌招商的公司,不销售什么后续产品,一心只为广大学员竭诚服务。我深知创业者学习技术的不易和艰辛,在这里向广大创业者和患者承诺:上述项目一次见效(减肥除外),有奖鼓励大家带患者来验证药罐的神奇效果。经营王氏药罐收益也非常可观,一般治疗一个顾客成本在20―40元以间,收费在600―1200元(疗程收费)。市场巨大,既可在美容院、理疗店、社区医院、诊所等健康相关的场所增加这个项目,也可单独开店或在早市上经营。

目前理疗市场比较混乱,普通的刮痧、按摩、拔罐四处可见,然而有特色的却少之又少,经营效果一般的理疗项目,充其量是维持生计,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必须找到一种有效果、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绿色、安全的方法。王氏药罐不夸大其词,不治百病,也不医百人,我们凭借的是实用的“三板斧”,也就是这“三板斧”,让我们的药罐走出衡水,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希望您也能加入我们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迅速占领市场,医治他人,成就自己。

该技术学期7天以内,赠送300个药罐、100人次的药包(带顾客或学员有上述病患者多赠50人次)、韩国美容笔一支,免费安排住宿。免费为学员办理“高级罐疗师”证书。带办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康复科医师、针灸科医师、中医骨伤科医师、中医外科医师、中医妇科医师、中医皮肤科医师、推拿按摩科医师、民族医师、针灸师、康复理疗师(康复保健师)等资格证书。全国通用,网上可查每月的10日、20日开班,电话:010-64528528 18611611832高老师,欢迎广大的同行互相交流学习。

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设立分院(科研、培训基地、办事处)全面启动。

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的号召,积极推进中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欲在各省设立省市县3级分院和科研示范(培训)基地,旨在团结中医健康人士,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同时部分我院业务和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利润巨大,收入颇丰,欢迎健康相关的单位和个人申报。

电话:010-64528528 18611611832

联系人:高院长

北京市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营路11号 美立方3-1-607

乘车路线:北京西站乘695大羊坊东下西行100米路北。或地铁5号线立水桥南C口出南下200米路东

篇9

一、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背景

(一)**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我市从**年起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市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自**年起,我市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到**年底全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到97个,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为我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社区实践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社区卫生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在职卫生人力资源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尤其是中专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占63.80%)。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缺陷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对这些转岗到社区从事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是摆在我市卫生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由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及培训起步较晚,无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面对大量的培训需求,如何在较短时期内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面临的首要新课题。为此,我市在对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基础上,根据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现状,实事求是地确立了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工作思路。

(一)加强领导,积极探索

我市及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对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卫生局科教处;并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社区全科医学培训及科技交流”工作组;各区(县级市)也相应成立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1、开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培训(1996-1999年)

2、举办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和社区护士骨干培训班(2000-2001年)

此外,为积极推进中医中药进社区,我市在国内率先开办了2期中医师全科医学培训班。

(二)合理规划,稳步推进

**年,我市被正式作为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分别组织制定和实施了《**市**-**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规划》(穗卫基[**]2号)和《**市**-2010年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我市各区(县级市)在**-**年期间重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力争到**年底前对已经转岗并已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从**年起对即将转岗或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培训合格取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证书》后才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县以下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师进行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到**年底完成农村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学轮训工作。从2008年起逐步转入以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核心的全科医学教育,高等医学院校非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均需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到2010年建立起符合我市市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培训制度。这些规划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开展,截至**年12月31日,已有5940人完成和正在参加培训,超额完成了《**市**-**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规划》规定的岗位培训任务。

(三)充分利用**地区医学教育资源优势,抓好全科医学教学师资队伍及教学基地建设

为推进我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了《**市全科医学理论培训教学基地基本要求》、《**市全科医学临床实习基地基本要求》、《**市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基本要求》,在各单位申报及组织专家审定的基础上确定了首批三种类型的**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基地:一是以具备医学或护理类专业本科或专科教学条件的医药院校为主体,以培训全科医学理论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理论培训教学基地”5个,二是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主体,以培训临床实践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基地”23个,三是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培训社区卫生实践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13个。

同时利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药学院、**医学院、**省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学校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市和各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工作、具有实践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建立了由215位专家组成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并对所有入选的师资进行了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由于组建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协调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师资队伍,逐步规范了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及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保证了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

(四)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和完善市、区(县)二级培训网络

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工作涉及面广,而且我市13个区(县级市)的经济水平、医学教育与卫生资源差异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计划、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完善”以及长远发展与当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对全市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积极依靠政府支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市、区(县)二级培训网络,并形成了两种教学与管理培训模式即一是全程委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进行教学与管理培训模式;二是在区(县级市)卫生学校或医院设立教学点共同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采取在培训学员集中的区(县级市)设立教学点,由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和教学点共同管理。教学点所在的区卫生局协调安排培训名额,教学点所在卫生学校或医院负责安排教学场地和学员管理,我市批准设立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选派师资和考核验收。这种模式学员就学方便,区(县级市)卫生局主管人员可及时了解培训进展情况。

(五)加大投入,建立试题库与教案库

我们率先在全国建立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试题库与教案库,强化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的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规范,确实提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质量。

(六)积极探索开展全科医学学历教育

**医学院通过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全日制本科和成人业余本科学历教育,在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促进了我市全科医学培训教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为我市下一阶段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师资问题。由于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开始较晚,无法快速组建一支合格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目前只能依靠专科医师进行全科医师培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仍然是当前全科医师培训的当务之急。

2、目前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还比较低。为了保证全科医师的高质量和高素质,可考虑采取“分流培训”,将学历层次低的人员转岗培训为社区所需要的医疗卫生辅助人员。

3、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的管理与评估,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将培训效果和效益的评价同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需进一步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1、制定并完善全科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全科医师资格注册制度,并将全科医师的培训、管理与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师选择全科医师职业。

2、联合**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如**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学院,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并引导医学毕业生选择全科医师职业,进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

篇10

关键词:SWOT分析法;社区全科教学师资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find coping strategies from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training in the whole cours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Methods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analyzing the training work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ommunity general teaching,analysis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in overcoming disadvantages,grasp opportunities and avoid threats to the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teaching,teachers develop coping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Conclusion Using the SWOT theory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community general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advantages,disadvantages,and puts forward four kinds of coping strategies,and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strategy for the community to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the general teaching teachers on a regular basis.

Key words:SWOT analysis;Community general teaching faculty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W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1]。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而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根本保障[3]。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被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上海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按照上海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岗位职责和培养标准,以全科医师培养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全科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和水平,保证全科医师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本中心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工作。目前,中心已获得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资格14人。本文旨在从管理学层面对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 SWOT 分析,并积极思考应对策略。

1 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的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

1.1.1社区“硬环境”过硬是全科师资培养的有力保障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被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上海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中心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和社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在硬件配置上专项建设全科规范化教学门诊,教学设施和技能培训设备完善;在组织管理上专人负责教学管理;在整章建制上根据《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等建立了《中心全科社区实践管理制度》,为社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1.2多途径培养社区全科医学师资的实践取得一定经验

1.1.2.1师资选拔 中心根据卫生部社区教学基地要求,将中心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以上、取得全科证书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热爱教学工作的医师纳入到师资队伍中。通过分批参加卫生部或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举办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师资培训”,取得全科医学师资资格。

1.1.2.2师资培养 在师资的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上,中心给予时间保证和机会优先。①定期参加上级教学医院的教学查房[4],如中山医院、华东医院等,以加快师资队伍的提升。②参加国内相关全科教学学习班和交流活动;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观摩[5],每年保证师资至少参加一次国内相关学习。

在师资的教学能力上,中心注重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我们制定了教学计划、教案撰写、教学内容和教学反馈的制度。规定师资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根据教学重点撰写教案,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课件PPT。加强对师资的指导、考核监督,使教学工作规范开展,通过不断地接受教学反馈,使师资的教学质量在改进中得到提升。针对师资教学经验不足,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中心邀请卫生培训中心的老师对教案书写,讲课技巧、课件制作等逐一进行专项培训,每年组织师资讲课比赛,为师资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综合培养师资的教学技能。

在师资的科研能力上,中心也关注到优秀的全科教学师资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我们每年设置院级课题申报,通过课题申报,专家点评指导,来锻炼提升师资的科研能力,并将成熟的课题进一步参加区、市的课题申报。中心还制定了科研激励政策,在经费支持和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保证。

1.1.3依托三级医院优质资源,提升师资能级 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了中山-虹桥全科专家教学门诊。全科专家门诊的带教病种涉及多个系统,每名患者有充分的就诊时间,可以很好地进行医患沟通。全科专家门诊为规范化培养的医生提供发展和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全科思维方式[6]。同时,中心与华东医院、光华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以专病门诊的形式,依托三级医院专家资源,指派师资参加专病门诊学习,参与专项课题,提升医疗技术和师资的专业能级。

1.2劣势(Weakness)

1.2.1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以往的转岗培训、住院医师培训等人才培养方式可解决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燃眉之急,却也带来了培训不规范、知识技能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7]。社区全科教学师资主要来源于社区全科医师队伍,社区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没有经过正规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学技能缺乏,规培医院与社区教学基地互动联系不够,再加近年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总体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1.2.2社区全科教学师资教学时间不足,积极性不高 目前,教学工作仍是全科医学师资的兼职工作,在带教上其付出的劳动也没有匹配的报酬,因此在完成繁忙的社区全科“六位一体”工作之余,社区全科教学师资教学时间不足,难以充分调动全科医学师资的带教积极性和保证带教质量。

1.2.3社区全科教学师资职业发展欠缺,考核激励不完善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的职业发展是晋升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没有确立作为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可以晋升讲师、教授的职业发展体系,一定程度阻碍了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同时,全科医学师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尚有不足[8]。在教学实践中,学员对师资的评价常碍于情面或缺乏第三方的客观考评,无法完全真实反映带教师资的教学水平[9]。

1.3机会(Opportunity)

1.3.1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是深化社区l生服务改革的方向之一 全科医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也是丰富和健全医学体系、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的必然要求。2010 年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 6 部委员会联合印发 《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9],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积极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1.3.2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是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保障全科医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对全科医生的职能定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的是通过为居民提供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的责任式管理[10]。肩负着培养全科医生重任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其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的基础[11]。

1.4威胁(Threat) 就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来看,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了部分具有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资格的机构,但在数量上尚不能满足大量急需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现实需求,部分培训机构的师资甚至存在尚未接受过任何国家级和省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问题,从而很难保证培训效果。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和学时不统一,有些机构仅培训1~2 d,无法充分保证培训质量[12]。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教材匮乏,虽然人民卫生出版社于 2013 年出版了 《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教学指导》,但全国各地对该书的使用还尚未普及,对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统一规定,不管是在全科医学学术发展还是全科医学教学方法上均缺乏具体统一的培训方案[13]。

就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来看,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梯队中缺乏高等医学院校专职师资,因此在全科医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缺陷[14]。社区全科医学师资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理论知识,全科医学师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均急需提升[15]。目前,薄弱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全科医学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瓶颈[10]。

2 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的对策建议

2.1加强社区教学基地平台建设 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和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养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就难以实现[16]。社区教学基地是社区全科教学师资成长的平台,对应全科医学发展前景,可以吸纳条件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建设医学院校附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将医学院校的教学经验、专家资源、规培医院和各类优势引入社区,增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动,给予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同质化培养的平台,定期在医学院校、三级医院交流学习的机会,打造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的硬环境;另一方面依托医学院校,也为培养具有“双师”(即医师和教师)资格的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创造一定的条件,今后优秀的社区全科教学骨干师资能进入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学。

2.2加强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 社区全科教学师资的培养需要持续注重医疗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①对全科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可以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系统开展培养,对全科医学师资的教学能力考核给予具体界定标准,以促进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质量。②全科医学师资必须不断充实学习强化基本医疗能力,时时关注和吸收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并适时渗透到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水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10]。③全科医学师资需要掌握社区卫生科研方法,指导学员进行社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基于社区的专病高危因素筛查及健康管理研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与管理问题研究等,也能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发展。

3 结论

通过对在社区开展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深化医改和发展全科医学的机遇背景下,既有积极开展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积累,也存在社区全科教学师资自身认识不足、能力不足、精力不足等劣势和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缺乏持续性和统一性的外部限制。我们就社区教学基地建设和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培养提出对应策略,提出建设院校附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标,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全面提升社区全科教学师资医、教、研综合能力。中心也将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发展实际,为保障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全科医学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杜光会,赵光斌,林敏,等.全科医学中心SWOT分析与策略[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3(4):176-178.

[2]赵洁,单炯.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习基地教学开展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203-205.

[3]王翔,李健,赵光斌,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76-278.

[4]寿涓,祝珠.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及评估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0.

[5]周志衡,王家骥,雷毅雄,等.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9):763-764.

[6]李娅玲,祝珠,寿涓,等.中山-潍坊全科专家门诊教学实践与探讨[J].上海医药,2015,36(6):11-13.

[7]门寒隽,韩建军.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85-187.

[8]刘何根,赵志军,王莹,等.影响全科医师培训效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3):12-14.

[9]王碧浪,刘颖,张勤,等.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39-40.

[10]陆媛,于德华,潘莹,等.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现状及建设设想[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2493-2497.

[11]徐江荣,郭化山.提升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师资整体素质的有效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58-3259.

[12]王小飞,刘海松,李红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80-81,87.

[13]郑玉英,阎作勤,余情,等.上海市住院t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3):459-461.

[14]单红娟,王壮.关于全科医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147-148.

篇11

1.1对全科医学教育观念存在误解

在我国全科医学虽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上海率先施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具一定经验及规模,此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开展全科医师培训,但在新疆至今还不甚为人知。全科医学在新疆发展较晚,所以人们缺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认为全科医学可有可无,生病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的想法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全科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新疆自2009年启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至今,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全科医学专业,且对部分社区医师进行全科医学培训,但效果不甚理想,由于全科医疗工作环境较差、社会及职业认同感低、薪酬较低等长期存在的历史客观原因,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相比,其社会地位和待遇远不如专科医师,基层医院的低待遇势必会挫伤全科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很难留住人才。周志衡等调查显示,被调查的559名医学院校学生中,有57.6%的毕业生不愿从事全科医师,其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收入低、发展空间小、社会地位不高。

1.2全科医学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目的不明确

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在全科医学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全科医生的培养水平及素质提高。目前,新疆全科医学教育师资由三部分组成:医学院校教授、三级教学医院的医师、全科社区基地教师,前两部分师资在理论知识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临床经验丰富,带教传统临床专业学生经验丰富,但是这类师资缺点在于仍然处于专科理论体系中,对全科医学了解不多,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缺乏基层实践经验,培训过程中基本上沿袭了生物医学的模式,这必将导致临床带教老师不能用全科医学理念的思维和方法指导学生,呈现了专科带全科的现象,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综合培养。而社区基地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很难达到理想的带教效果。另外,在全科医学培训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了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偏重于理论,偏离实际。培训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学校的教学手段也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

1.3培训前学员水平参差不齐

接受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对象主要为在岗的社区全科医师和“5+3”模式的毕业后全科专业医师。在岗的社区全科医师具有一定临床的社区工作经验,较易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但年龄跨度大、学历层次不等、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学历从大专至硕士水平不等,甚至在偏远农牧地区学历仅达中专水平,且临床工作已形成固有模式,不易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方式;毕业后培训的全科医师大多数为应届毕业医学生,资历相近,易于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方式;由于学员年龄、层次、要求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范、统一的教学模式。

1.4全科医师社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不完善

目前全科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全科医师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全科医师最终服务于基层,故培训过程中社区实践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新疆在全科医学培训中社区实践课程是最薄弱的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部分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尚不完善,社区实践课程与国内水平差距很大,已经成为制约全科医学培训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2.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全科医师社会地位

近两年政府和医疗界及全社会已加强对全科医学的宣传力度,争取从最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全科医学的观念,通过对全科医学观念的改变来增强对全科医学的重视,让百姓对全科医学有更多的认可和信任。政府各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也要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教育产出,建立、建全全科医生鼓励机制,通过提高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提高社会地位及认同感,从而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更多的从业者,形成适合我区的基层医疗保健体系。

2.2建设合理的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管理

首先,解决师资问题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让教师充分理解并掌握全科医学的理论。其一,要制定师资培养计划。有计划的培养师资力量,提高我区师资质量,目前我区已与全科医学教育经验比较丰富的上海卫生局签订师资培训合作,定期在上海学习培训;其二,应该建立师资的纳入及认证标准,建立考核制度,以加强对培训师资的管理和质量保证。目前新疆还没有完整的对全科医学师资进行认定的制度和措施,这是造成目前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资格考试,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或上岗证,实行目标管理,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同时进行。其次,制定适合新疆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带教师资水平,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建立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目的,规范培训内容和方法,同时使培训学员实践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最后,建立科学、严谨的全科医师培训的实践技能考核体系。建议根据学员的学习阶段,对学员的考核分为临床理论培训阶段的考核和社区基地实践培训阶段的考核两个方面。临床教学培训阶段的考核可采取多元化、多站式的考核方法,也可以增加通过模拟临床场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制定完整的考核项目、方法和评分标准,以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

2.3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根据学员不同的年资、学历、专业背景等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对在岗的社区医师,因其具有一定的社区临床工作经验,易理论联系实际,但多数社区医师学历较低,可根据其特点加强理论授课,提高业务水平;大学本科及硕士毕业后培训的全科医师,虽然知识水平高,但因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极易出现理论与实际脱离,缺乏人文科学、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精神。可根据以上不同层次学员水平,进行阶梯式的培训,如主题培训、诊疗实践、远程学习、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在教学形式上,除课堂授课、床旁教学外,可以采用讲座结合案例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等多种方式教学,以改变全科医生业务水平较低、工作热情不高的现状。

2.4加快全科医师临床与社区实习基地建设

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应设立在有一定业务和教学联系的综合医院,我区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分别主要设立在乌鲁木齐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应设立全科医学科,有专职全科医师开展医疗并负责学员的指导、教学安排和考核等工作。为了使学员能够很快进入基层、社区医院独立完成工作,必须建设社区实习基地,需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能够规范地开展全科医学服务和“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应与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为学员能进入社区实习做好准备。

3结语

篇12

关键词: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养体系

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任务是为城乡居民提供融“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使城乡社区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国务院出台关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以来,全国各省市根据本地区特色开展研究。泰山医学院被批准成为山东省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基地,于2011年率先在泰安市承办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被批准成为山东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开展了定向免费城乡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两大基地以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为泰安市城乡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为目标,开展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养工作,确立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养目标,构建了“1+3”(基本要求+卫生服务能力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技能培训体系)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为促进泰安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守护人民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

一、确立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养目标

从我国目前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全科医生,不可能完全由医学本科生毕业后转化而来,更多的是基层医院的专科医生经培训转型成为全科医生。城乡基层医生身处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任务的基本力量来源,是城乡社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改革开放之前,为了适应农村医疗需要,我国曾培养了大批“一把草药治百病”、“身背药箱走千家”农村“赤脚医生”。然而,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和城乡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高,“赤脚医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城乡基层社区急需全科医生。然而,照搬国外模式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城乡全科医疗人才短缺、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因此,通过乡镇医生转岗培训城乡社区急需的全科医生并不意味着降低高等医学教育标准,而是将现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继续教育作为全科医生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

因为全科医生作为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需要承担基层预防保健、多发病常见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因此,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养方向就是面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培养目标就是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城乡基层社区开展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全科医学人才。

二、构建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3”培养体系

(一)落实并细化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本要求

2012年7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组织制定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卫科教发〔2012〕48号)。在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和方式、培养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泰山医学院根据国务院、卫生部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山东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特色,开展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研究,制定了《泰山医学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基本要求》,规定了转岗培训在职业道德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方面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从职业价值、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伦理,交流与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方面提出转岗培训要求;从培养医学科学基础知识、群体健康方面提出转岗培训要求;从临床技能(含社区卫生服务技能)、沟通技能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转岗培训要求。

(二)确立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体系

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关键是要使受训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全科岗位的要求。其中“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培育”是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先导,“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培养”是转岗培训的核心。泰山医学院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要求,确立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所必备的“卫生服务能力”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基本能力。包括职业价值趋同能力、医患交流沟通能力、医疗卫生团队合作能力、城乡社区适应能力、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二是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核心能力。包括现代临床思维能力、城乡社区流行病诊治能力、社区健康教育与家庭保健指导能力、急症处理和社区康复能力、重大疾病预防干预能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能力等。三是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的拓展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实用卫生统计能力、社区卫生管理能力、社区调研与学习创新能力、科研设计与发现能力等。

(三)设置了以培养高尚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素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校根据《山东省乡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以“素质教育全程化、能力培养综合化”为原则,设置了医学伦理和医德教育与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理论课程体系。首先,医学伦理和医德教育模块。设置了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以适应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对全科医生亲情化、社会化的人文服务要求。其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了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专业课程群、全科医学与公共卫生法规课程群,进一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岗位要求。具体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如表1:

(四)设置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体系

根据《山东省乡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鲁卫科教国合发〔2010〕3号)文件要求,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阶段属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第二阶段见表2,共34个月,主要在临床各相关二级学科轮转,轮转期限为24个月。学员参加各轮转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然后转入8个月的专科定向培养阶段,根据培训医师专业方向进行专科培养;再在相关科室进行2个月的该专科临床技能训练。为了进一步贯彻好省里的文件精神,泰山医学院充分发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临床培训基地)的作用。设置实验实训课程群和实习实践课程群,强化培养受训学员的现代临床思维能力、社区多发病综合诊治能力及其拓展能力。通过实验实训、参加各轮转科室的医疗工作等环节的整体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全科化、服务技能社区化的要求。

三、保障了城乡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师资队伍

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学教师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学校承担城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的师资队伍主要是校本部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教学院部系的专任教师和附属医院的临床专科医师,他们不但拥有全科医学的教学理念和全科医学的思维模式,还掌握充足的临床专业实践技能。为了科学制定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培养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学校按照“内培、外引、稳定”的建设思路,分批分期选派专业教师和附属医院临床医师参加卫生部和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并与本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实践基地联合互动,通过集中培训学情质量评价、教学查房示范等形式提高师资的带教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德安,孙保各,唐兢,等.上海徐汇区家庭病床服务与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思考[J].当代医学,2012(01).

[2]沈海英.全科医生社区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

[3]彭杰.群众是农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J].中国乡村医药,1999(06).

[4]杨巧媛,王家骥.关于高校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04).

篇13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兴和县医院外科 012000

[摘要]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我区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39人中医生35(89.8%)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14(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结论 目前全科医学人才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全科医学人才需注意兼顾数量和质量,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完整、强大的全科医学人才团队。

[

关键词 ] 内蒙古;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44-02

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型医学学科,其服务中心是“人”,目标是维护、促进健康,可向社会、家庭、个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1]。全科医学属于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可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整合临床医学融为一体的最佳形式,是最适宜、最经济的医疗临床服务模式[2]。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骨干全科医师,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主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 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3]。要加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需推行全科医疗,构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全力培养适合中国情、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优秀全科医学人才。本文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5月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解决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42名来自内蒙古的社区全科的医学工作者,其中男19人,女23人;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36.9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问卷》对42名学员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员的一般情况(专业背景、学历、职称),职业现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岗位满意度等),教育现状(继续教育情况、全科医师相关培训情况、满意度等)三部分;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39人中男17人,女22人;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为37.2岁;中专3人,大专25人,本科11人。医生35(89.8%)人,其中助理医师13人,医师15人,主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全部为护士职称。

2.2职业现状

39人中,15人对目前工作岗位满意,13人不满意,其他11人未填写。不满意原因主要有工作量大(61.5%,8/13)、工资低(76.9%,10/13)、发展空间小(30.8%,4/13)、业务水平不能提高(30.8%,4/13)、工作条件差(38.5%,5/13)、患者少(30.8%,4/13)、医患关系复杂(23.1%,3/13) 、职称不能解决(23.1%,3/13)等。平均每接诊3~50位患者,工作者大多工作时间都用于诊疗,仅有10%左右的时间用于公共卫生方面。39人中认为影响全科医学发展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因素主要有:硬件设备短缺(51.3%,20/39)、技术差(64.1%,25/39)、患者不信任(48.7%,19/39)。

2.3教育现状

2.3.1全科医师的培训情况 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参加岗位培训动机主要为:自我提高需要7(43.7%)人、工作需要13(81.3%)人、领导要求(12.5%)2人;其中认为课程内容较多5人(31.2%)、培训时间较短9人(56.2%)、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5人(31.2%)、培训重点不突出3人(18.7%)、过于形式化4人(25.0%)。16人对岗位培训效果满意度具体见表1。

2.3.2继续教育情况 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22人(56.4%)认为不能满足要求,6人(15.4%)未填写。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有:过于形式化(28.2%,11/39)、工作繁忙(43.6%,17/39);希望获得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课(46.1%,18/39)、大医院进修(64.1%,25/39)、网络教育(33.3%,13/39)、专科医生到社区会诊带教(43.6%,17/39)。

3讨论

全科医学已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4]。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队伍已具雏形,全科医生的培训及培养制度已开始建立[5]。但本次研究39人中35人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45.7%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与齐殿君等人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6],说明目前社区全科人才的培养及工作安排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区社区组建优秀的全科服务团队,需加大对全科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优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完善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还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这就需要构建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终身制教育体系,加强对我区社区医生进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加强对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全科人才的全科医疗能力,提高全科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为顺应社会的需求,加快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执业及技术水平,营造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队伍,是我区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的关键[6]。

[

参考文献]

[1] 沈志坤,蒋培余,陈婉玉,等.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2(1):6-9.

[2] 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94-797.

[3] 黄星,韦波,张海英,等.欠发达地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全球医学教育研究,2014,17(1):78-80.

[4] 宋锐,王建弘,吴晓艳.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基地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8上):24-25.

[5] 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2013,32(6):4-6、11.

篇14

一、 全科医生学产生的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科技检测、治疗手段的应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但对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却收效甚微,成本与效益严重失衡;随着医学专科的不断分化,对疑难重症的解决不断有所突破,但医患关系淡漠却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在应付这些全球性的挑战方面,全科医疗与全科医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CON教授总结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训练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 全科医生概念及其现状

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将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连续、方便、及时、有效和经济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是与各种专科医疗服务相互配合的,把社会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融为一体的新型医生。全科医生是一类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培养目标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全科医生国内外医疗卫生实践表明,能否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卫生服务,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从2010年起,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连续3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本科毕业生。目前,中西部22个省份66所高校已招录免费医学生1万余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的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突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免费医学生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等临床基本诊疗能力。目前,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

三、 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全科医学师资的认证制度,师资队伍管理混乱,各地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素质不高,尤其是专职师资缺乏,大部分临床兼职师资以及社区基地师资未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全科医学教学能力。师资本身存在的问题! 高等医学院校的师资在理论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对全科医学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实践经验缺乏,难以在授课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将实际的案例贯穿在教学中。其次,师资培训中的问题,当前,我国在全科医学发展过程中已认识到师资建设的不足,然而如何建设师资队伍,其中师资队伍的组成、培训方式、培训时间、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探讨得还不十分清楚。有些地方急于求成,教师只培训几天或只参加了一两次短期培训即成为师资,这样的师资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在师资严重不足、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还有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学师资流失的现象。据对曾经接受过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培训的全科医学师资的问卷调查显示,经过卫生部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学员,只有经过培训后仍从事全科医学教学与培训工作。那么如何保证培训质量及培训后的人员不脱离师资岗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最后,其他因素对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师资建设的问题除本身因素外,国家的政策、环境等都对全科医学师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如现阶段国家在全科医学师资的学历、个人发展等政策上没有一定的优惠,各种待遇不如专科医师的高,而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尤其是社区基地教师的工作环境较医院条件差,因此大多数医师不愿意做基层师资。同时相对于医师工作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对医师的制约,他们更愿意从事医疗工作,而不愿意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