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文化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文化教育

篇1

(一)核心:职业文化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

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

职业文化内容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篇2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育;语言经济学;英语经济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79

1引言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具有互换性等特征。当语言进行了有效表达,并被合理理解后,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得人民做出一些相应的语言的经济付出行为。比如看到一则广告,人们被其中的一句广告词所吸引,可能做出一些购买行为。但前提是这句广告词正好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们借助英语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依靠英语从事或参与某项事务或活动,或者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需求的社会,获得的经济效益。

2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英语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英语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如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学学英语课程之余还选择自费报各种英语培训班,因为在中国当前社会,求职者能否赢得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如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英语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广告上会加上一句话“懂英文者优先考虑”“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等。以海南的家教行业为例,同样是做英语家教,根据英语的熟练读和经验丰富程度,如果是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英语熟练程度不够,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不足,可能每小时的报酬只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是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每小时的报酬将不会低于50元,如果是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教授,每小时报酬甚至可以到500元左右。这些例子均可反映英语为人们带来的高低不同的经济价值。

有时,语言输出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与语言接收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架构不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如果语言输出者未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接收者的文化,把握语言接收者的心理特征,语言将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它的经济价值。如某厂生产了一种婴儿产品,取名为“龙龙”牌,因为龙在中国人看来十分神圣,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当时该商标在国内十分被看好,认为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谁知“龙龙”牌婴儿产品到了欧洲市场,怎样也卖不动,原因是“龙龙”英译名“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是邪恶的象征。这表明未能理解英语文化,一味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取名字,很有可能无法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导致产品滞销,同时也说明了英语文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经济价值。学好英语跨文化课程可以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以保证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和恰当性。

3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跨文化教育是目前普遍被忽视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只在教育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对跨文化教育做出具体要求。然而,这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实现英语全方位的教育十分重要。将跨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育不仅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国家文章和书籍,而且能有效地促进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同时还能使英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有经济头脑的新时代人才。

目前中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现状大概包括三大方面。

(1)忽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学习者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对目的语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很多高校把英语教育的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译上,将文化教育排除在外。虽然很多外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因课程安排,以及文化课得不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等因素,只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关注文化教育,将文化作为零碎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如很多大学英语类教材每章关于跨文化的内容只有一个介绍两条文化知识的小框。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是针对这两三条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非常肤浅片面的蜻蜓点水式讲解。学生只能记住几个有限的概念,无法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系统的,因为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系统全面的讲解,很多情况下也是无效的,基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

(2)忽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没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层面的作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其实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目前市面上关于跨文化英语教材,大多存在建设滞后现象。如材料陈旧,词语的释义老化等。在这些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十年之前的,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而且很多教材都突出艺术和节日几个方面,其他有关文化的材料匮乏,取材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掌握文化知识。

4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英语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语言学习与使用状况不协调的根源正是忽视语言经济价值的客观性。我国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羁觯就必须理解语言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语言在经济角度方面的价值意义,调整英语专业设置,适当地增加英语跨文化课程。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和各省省情,在不同的省份制定不同的教育大纲,同时采用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方法和活动、编写教育材料等,使课程成系统化,使学生能通过语言为经济建设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考虑问题;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更新跨文化英语教材,使教材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保持时代性和实用性。

另外,我国学者应该注重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不要生搬硬套国外的理念,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目前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中国跨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5结论

总之,本文建议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的跨文化教育方面,不要全盘照搬欧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教育模式,要根据本国基本国情以及各省具体省情,制定合理的跨文化教育目标,在跨文化教材、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上下大功夫,将跨文化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绍忠语用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教育,199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3

一、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交际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跨文化技术交流、跨文化信息沟通等都将给商务英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首要依托的是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文化视角的层面来理解,既然开放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而且世界上各民族的互依性、共生性空前加强,那么,我们就务必理性对待并汲取世界上最具人类普遍性和时代性、或是最能为我们所用的文化;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层面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时代。

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交流时的场景,而这样的交际场景在当今世界性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频率很高,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种交际类型,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涵盖了各个生活层面,使跨文化交际成为知识交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样,知识经济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相互交叉和融合便形成了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跨文化内容应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始终,落实到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之内进行,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语言教学也应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主导。这样,英语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使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文化教学不仅要侧重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的差异 ,而且要突出目的语主流文化的特点。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符合的重要原则。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与理念。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广泛的。从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教学有一个阶段性或层次性的问题,我们可把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划分为文化知识层次的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次的教学。文化知识层培养的是具有观光游客型生存技能( tourist survival skills) 的语言学习者,而文化理解层培养的是具有参与者型跨文化交际能力 (participant—type intercultural shills) 的语言学习者。因此掌握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开始,掌握交际文化是学习文化的目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的,进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原则。交际性原则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四点:一是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二是交际化,整个商务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即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应创造较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的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案例、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三是学生中心化,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与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愿;四是氛围愉快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宽容与容忍的态度,不要频繁地纠正学生错误,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应在交际任务完成

后指出学生错误。 三、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经济活动,而知识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任何离开文化看经济的人无法对经济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经济活动与语言文化交际都是人类共有的社会性的重要活动[3]。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基本上是从语言体系本身出发的,也就是以语言体系教学为主,结合有关语言现象来学习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环境,即从语言视角研究转向文化视角。这是一种从语言体系到文化环境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途径,由文化视角转向语言视角的商务英语教学新途径,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四、实现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途径

要想让商务英语专业的而学生毕业后顺利从事经济交际活动,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就很有必要了。跨语言、跨文化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语用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造成经济交际的失败[4]。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方法和手段,避免发生经济交际失误呢?下面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能力的诸要素谈谈教学改革措施。

(一)商务英语专业应设置直接了解本国主要外贸国家的文化差异的课程如英美文化教程、欧洲文化教程等。据调查,广东省的40多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有25%的专业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没有学校开设欧洲文化教程。

(二)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及快速变化中的时代。教材既要从知识的传授出发,也要有助于学生鉴赏批评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知识经济交际的需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使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教材和随后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跨文化经济交际活动,增加实际专业知识认知的可能性。对于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每年通过春季和秋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至少可获得两次机会与国际参展商交流,尽可能多第了解各国代表在经济交际活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珠三角地区外企无数,学院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前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就业时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展示和分析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实际情景,从生活的文化模式出发描写各种跨文化经济交际行为的合适条件,为培养真正能使知识经济交往和跨文化交往两者良性互动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而开拓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五)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因素。如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对跨文化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是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缺失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高效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尽快解决师资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与培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知识与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娴.知识经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2):92-93.

[2]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44-50.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要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知识的输入,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课堂上强化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学生在以“考级”为目标的观念指引下,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单词的记忆上,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英语教学的方向便与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符,与社会交际的需要产生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目标相抵触。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学生,而这样的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主动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文阅读中输入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要素,灵活地结合课文所学内容,适当地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中涉及圣诞节的庆祝。学生们对圣诞节并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通过教师对圣诞节的历史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习俗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种种习俗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圣诞树的传统是于15世纪末起源于德国;圣诞卡诞生于英国伦敦;圣诞老人的原型来源于荷兰。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时间的美国人。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进而比较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对待时间上的文化差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演讲并给予点评和总结。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文化差异现象,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词汇、习语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重点词汇背后隐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代表着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因此,对词汇和习语文化内内涵的探析是文化输入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挖掘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比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另外,中国的主食“馒头”在英美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食品,也极少用“蒸”这样的烹饪方式,而西方的主食是“面包”,所以“馒头”就翻译成了“steamed bread”。

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以“meet one’s waterloo”一词为例,大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成:“某人见到了滑铁卢”,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后,告诉他们“waterloo”不是指滑铁卢这个城市,而是隐含了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地打败的文化意义,应翻译成“一败涂地”。

(三)在听,说教学中输入文化内涵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真实的场景。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问候和介绍,感谢与歉意,喜欢与厌恶,在餐厅点餐,去看医生等。这些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真实的交际中非常实用,却也蕴含了不少交际准则和习俗。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中西方在日常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人们交际中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而体验英汉文化的差异。当学生进行活动时,他们不限于复述课本中的对话,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英文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教材中的语句更多是在正式场合中运用的,学生接触非正式用语的机会不多,而这些非正式用语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它们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上会出现的困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其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以及由这些文化习俗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四)在课外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紧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外语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外国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为学生推荐与所学教材相关,富有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其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伴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积累经验,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永强.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16-02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在二十世纪初以英文“Culture Industry”出现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它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强有力的新兴产业。对于这一词的解释,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明程度的不同,因此各国从本国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观念。在中国,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文化传播服务的产业群以及相关的生产和服务群体。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地在强调和完善“文化产业”概念,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执行方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文化产业对全世界各国发展民族伟大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文化产业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以物质化的形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加速了社会文明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朝阳产业。其次,文化产业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文化产业以文化为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创意性文化产品,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优胜劣汰,剔除传统腐朽的落后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不断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先进文化之内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文化产业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当今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最能体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它以电影、电视剧、图书、刊物等为载体,在无形之中输送民族文化信息、思想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了本国文化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文化产业以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着原有的经济竞争格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二、文化产业背景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挑战和要求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远不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传统式的艺术教育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国家要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时代的新要求,为文化产业输送大量的精英人才,满足文化市场对创意型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设计教育策略

中国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一直以美术专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没有形成特有独立的设计教育理论和发展策略,不利于艺术设计的持久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的出现早于中国,并且已经步入高速的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艺术教育的措施和培养人才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例如英国人十分重视艺术对人们创造能力和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将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拓展到普遍大众,提升了大众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刺激了消费市场,也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设计人才创新性能力的开发。国外艺术教育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与企业、市场相合作,了解市场动态,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理念。除此,国外教学还重视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面对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中国也不能一味地照搬模仿,牵强附会地应用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而是要根据中国国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借鉴,取之精华,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二)吸收传统之精华,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之中

艺术设计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精髓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使中国设计绽放出独具特色的风采。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文化产品的创新,而现今中国文化产业缺乏文化创造性和个性,虽然许多剽窃、模仿西方作品或是“Made in China”的代加工模式给产业带来短暂的财富,但是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品牌,也不会为文化产业带来深远长久丰厚的利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系,儒家的民本,仁义,和的思想,道家的超脱自然,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直都成为中国艺术的追求和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设计教育要做好“两手抓”的准备,既要着眼于国际,紧跟世界潮流,教授学生先进前卫的创作理念,又要把民族文化之精髓融入到创作之中,鼓励学生本土化的创作,使之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追求,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独特新颖的艺术设计作品。

(三)重视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文化产业是将个人化的艺术在广泛群众的心中形成共鸣,从而进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的设计作品会大大地刺激消费,促进整个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把消费需求视为创作的出发点,及时研究市场形势和消费者心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与市场相对接,将满足市场需求的形式、内容等表现出来。然而,过度地强调市场意识,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市场的奴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遏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影响了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使创作通俗普遍化。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市场意识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校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有方向有目的地培养,引导善于洞察市场和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学生积极参与市场实践活动,引导善于发散思维,想象和创造的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实施人才优势的重点培养,满足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三、发展文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的革故鼎新

(一)卸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外壳,为艺术设计量身定做“新衣”

艺术设计是社会发展的新生产物,与其它美术专业相比,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将其列为美术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并采用以往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按照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安排课程,以同样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和定位学生,导致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偏差性发展。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重视和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过多地安排课时,却没有分配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虽然基础教育作为学习专业的坚固基石固然重要,但是艺术设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强化。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艺术设计创作者不仅要投入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而且要更加融入市场观念,加强实践创作。文化产业是一个文化消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以及审美习惯对消费者起了导向作用,所以高等艺术学院要加大和企业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到一些广告设计、品牌设计、服装设计等商业活动中,获得市场信息,深入了解消费者,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市场创作,将艺术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

(二)提高招生质量,重视精英教育,培养创意性思维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实行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可是扩招与人才素质能力形成反比,急剧增长的生源导致了教师队伍呈现结构性的短缺,学生众多,教师稀少,精英式的培养大大降低,“一锅煮”式的教学难以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培养出大多缺乏创意思维的学生,无法弥补文化市场对高素质创意性人才的空缺。高等艺术院校在扩招的同时要加强对艺术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入学门槛,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除此,在教学方面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认真学好各门课程,拓展视野,创新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三)注重艺术生的文化教育,增强对综合课程的学习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相互交融结合而成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科学与艺术的联系甚为紧密,现代设计和科学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艺术设计创作的前提基础,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实践操作,而且要加强对设计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和文学等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生作为特长生,强调的是专业技术水平,对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艺术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能会对将来艺术设计创作产生影响。高等院校在对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适当地提高对文化课程的要求,招收更多优秀的艺术生。不仅如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减少以往技法训练课的课时,增加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文化教育以及对综合课程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地重视技法而忽略文化课程,避免学生的表现能力强,而人文素质低的状况。

(四)加强对教师的审核,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教师是从别的专业直接转行到艺术设计的,没有学习研究过艺术设计,也不具备艺术设计的实践经验;还有一些学校将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高学历毕业生直接聘为教师,尽管他们理论知识颇为深厚,但并不一定对设计有很广泛的研究,难以很好地指引学生学习与创作。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铭记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了解社会市场行情,及时向学生提供新鲜的信息,并且弥补知识的匮乏,提高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则要严格审核每位教师,考察教师的讲课水平和学生的反应,确保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保证教师适得其位。

参考文献:

[1]项仲平.文化创意产业与当地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99-02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外语,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能熟练运用贸易、金融规则或掌握国际通用技术规范的高技能人才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必须自觉调整为培养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应对教育国际竞争的需要。

本质意义上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基本知识技能、专业性知识技能,还特别需要具备能与国际化相匹配的能力和素养,必须具备参与国际竞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综合起来就是国际意识、综合能力素质,能尊重并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文化差异,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在国际交流中能充分表达与沟通思想,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国际性竞争。

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在现实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往往更关注基本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教育的文化内涵,忽略了与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文化是人类长期活动创造的产物,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言使用者与非本族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用宽容的态度,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及文化背景,使用得体恰当的语言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要求高职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交流,也要求高职院校依据本校国际化发展的状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现状及需求

高职教育国际化目前常见的形式包括国内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国内国际化是在国家或地区境内提供国际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学术交流资源,使学生进行国际性高端技能学习或促使学生和教师获得国际知识、增强国际经验、开阔国际视野的过程。国外国际化是指充分利用他国高等职业教育和学术交流资源,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国门学习,获得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创业就业经验并不断开阔国际化学术文化视野的过程。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侧重点和表现形态有差异,但无论国内国际化还是国外国际化,都需要国际化知识储备、国际化视野、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以国内国际化发展为例,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教育国际化策略实施,外籍教师、外籍学生、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在一个校园、一个课堂上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情景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的常态。观察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到各院校从课程设置到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因为教育国际化必然带来人员的流动,但这些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有差异,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差别很大,中外师生之间都有可能会遇到文化差异造成的困惑或困扰。尤其是尚未形成独立世界观的高职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如何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真正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使之从院校国际化发展中获益,这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际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职业教育的所有相关者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此问题。关于教育国际化,加拿大比较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著名学者简・奈特(June Knight)在著作《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中曾这样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中的过程。这个描述中国际/跨文化维度主要指国际、跨文化、全球的观念。分析这段描述,不难发现简・奈特认为教育国际化中跨文化是核心问题,而跨文化的实现是以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依托的。我们认为,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这些路径得到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

国内国际化和国外国际化在当今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但从实际状况看,职业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难以获得走出国门直接接受异文化的机会,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更多还是表现为国内国际化。

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在学院管理中,应注意创设具有文化包容性的管理文化,从管理层面开始能认识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掌握高职院校中国际化人员的基本状况,对各层次国际人员带来的文化进行理性分析和解读,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改变那些已不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理念,建立适应形势需要的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注意对教师、学生进行跨文化培训,使教师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等,能运用各种技巧解决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能从学院国际化进程中获益。

在引进留学生到校学习的同时,注意中国文化的导入和推广,通过设计各类活动,引导不同文化的人士在尊重各自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接近中国文化,进而理解中国文化,使这些学生能融入中国文化。

(二)教学活动是关键环节

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许多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起点应该包括正确的多元文化观念。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不可能自然习得,而是必须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时要建立起帮助学生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本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理念,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等环节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1.考虑通过购买版权的形式,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可以考虑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国际职业环境;注意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双语课程,甚至全外语课程,同时关注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2.注意增加包含国际性内容的课程,如在选修课模块增加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等课程,或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增加中外文化的比对、著名国外企业文化介绍等内容,使学生能获得国际观念、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其国际视野。

3.注意增加语言培训内容,重视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积极意义。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中国企业、中国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高职院校也应根据合作区域及本院特色适时增设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化学习的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政治文化,增加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4.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让教师充分认识多元文化、切实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本人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认识其价值,才会有动力主动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文化输入从来都是双刃剑,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多元文化理解中的中介作用,教师发挥好中介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教育现有发展条件下,不可能让所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能有机会到国外接受跨文化的熏陶,因此,对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跨文化教育培养,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成长的学生课堂行为的差异,尽可能在课堂上营造不同文化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平等交流的氛围。

5.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关注课程内容的同时,注意尊重中外学生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寻找学习内容中的文化信息,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就多元文化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能从各自角度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之不会把各自社会的行为准则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恰当地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

同时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增强中国学生面对国际化发展的文化自信,尤其对中国学生而言,只有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具备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他国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依托

从文化学理论看,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注意在使用宣传标语、横幅、海报、展板等可视的物质文化时,尽量采用双语甚至多语,采用多元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士均可解读的文字符号;使用的视觉符号,例如色彩、造型也应更多符合国际惯例的表达;使用称呼、地址、日期等表述时,要符合国际通用的规则,营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氛围。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课程教学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但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也反映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在课堂之外,要关注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社团、联盟等形式打造中外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交流平台,使之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激发学生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校园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融合起来,例如高职院校与国际人士接触较多的管理者可以参与跨文化课程的培训,可以组织跨文化的联谊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活动等,使校园文化更丰富多彩,使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异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焱.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的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2011(10)

[2]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J].职教论坛,2013(33)

[3](加)简・奈特(June Knight).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路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8-03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务高职校”)高度重视“仁”文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教育引导,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仁”文化体系,努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孕育“仁”文化的摇篮。建设“仁”文化园,谱写“仁”赞歌,塑造雷锋像,开设雷锋精神宣传栏,大力弘扬雷锋仁爱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以“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新)为目标的育人文化体系,浓郁文化氛围。

仪式文化感染。仁爱仪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心理内化力,可使仁爱理念具体化,融入现实生活,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以感染、启迪和塑造学生。[1]扬州商务高职校经常举办一些仁爱活动仪式,如爱心志愿者宣誓仪式、“5.12”慈善一日捐捐赠仪式、“三困生”结对帮扶结对仪式等“仁”文化教育。

行为文化示范。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师德师风的垂范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身实践。通过“师德标兵”、“感动学校教师”等评选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做学生仁爱的导师,成为展现仁爱精神的典范。

仁爱行为示范。学校仁爱行为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扬州商务高职校从仁爱精神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帮扶计划,与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办学,给予师资、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长期接收海南儋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新疆地区教师来校参加师资培训;实施“春蕾”计划,免费招收失学女童来校就读,千方百计帮其就业创业;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退伍士兵、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这些仁爱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舆论导向。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仁”文化系列宣传讨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使学生了解“仁”文化的内容、意义和要求。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升旗仪式、周末素质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利用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和讨论。

编写文化读本。阅读对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扬州商务高职校自编诗词读本,组织学生开展的经典文化晨读活动已成为一大特色,学生受益匪浅。

借力信息平台。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仁”文化教育,借助手机和网络信息平台传播“仁”文化,收效明显,如群发手机信息、开通微信公众帐号、组建QQ交流群、建设专题网站等。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与移动、电信、联通等多家通信运营商校园厅的合作关系,定期向全校学生手机发送“仁”文化教育信息。作为江苏省“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首批试点学校,该校积极尝试运用这种新型的学习分享互动平台,推进“仁”文化教育。

3.课程渗透。

课程内容与“仁”文化融合。课程教学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扬州商务高职校教师在德育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中,将“仁”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植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对仁爱的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取向,让学生自省,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超越自我。

4.活动领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仁”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开展“仁”文化主题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仁”文化教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仁”文化的内涵。

开展专业展示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烹饪专业学生开发“仁”文化主题菜肴,旅游专业学生策划“仁”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网页制作,动漫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漫画创作,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剪纸创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仁”文化教育融入专业展示中,一举两得。

5.实践体验。

扬州商务高职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仁爱实践中体验爱的情感,内化仁爱意识,体会助人的快乐、爱助的温暖,培养创造爱的能力。学校“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长期开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的实践活动,已成学校活雷锋品牌。志愿者依托专业技能,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聋哑学校,各展神通:“小红帽”时常活跃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协管交通,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定期为社区清洁卫生,绿化家园;在街道进行普法宣传、营养咨询活动;烹饪专业的“小红帽”经常为社区、福利院老人们送去自己制作的点心和烹制的可口佳肴;美容美发专业的“小红帽”长期为老人们修理发鬓、修剪指甲;工艺美术专业的“小红帽”不间断为孤儿院、特殊学校孩子们带去亲手制作的剪纸和泥塑,带着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积小善成大爱,融化为心灵深处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

(二)家校联合,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家长形成共识,共同参与“仁”文化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认识到“仁”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仁”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修养,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子女的心灵上烙下深刻的印记,父母对待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也往往被子女作为自己判断是非的依据。因此,家长必须自觉加强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倡导教师率先垂范、家长也积极参与,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3]

(三)挖掘资源,发挥社会正能量的教育作用

1.开展“社会讲堂”活动。学校应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以及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都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社会资源。扬州商务高职校特别注重当地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把“扬州好人”“红马甲义工”“广电爱心车队”等学生身边的鲜活榜样请进学校,开展“社会讲堂”活动。他们的事迹洗礼了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田播下了解仁爱的种子。

2.开展“社校联建”活动。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联合共建,共同开展仁爱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与社区、企业联建,与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聋哑特殊学校结对,弘扬仁爱精神,常年开展社会服务,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菜品加工、家电维修、清扫清洁等服务,为人们带去精湛的技艺、良好的服务、诚挚的微笑、贴心的关爱,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四)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外化的仁爱教育要完全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内化为自我的仁爱行动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仁”文化教育也必须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真正理解“仁”文化的内涵与意义,自觉升华思想,从而主动践履。[4]

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各种“仁”文化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而组织和开展,学生既是活动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感动商校学生”评选、“仁爱之星”评选,有效促进了学生自我的行动。

二、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主体多元化原则

“仁”文化教育是一项复合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一同行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仁”文化教育体系。“仁”文化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者有机结合,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原则

职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仁”文化教育活动,如理论宣讲、文化熏陶、课程渗透、活动领悟、实践体验等;应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专业,依托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

(三)教育方式隐性化原则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而是隐藏的,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渗透式教育方式,主要形式有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众教育传媒平台构筑等。[5]

职业学校学生年龄较小,进行正面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有限,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将“仁”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渗透到教学过程及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使“仁”文化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内化。

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要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整体谋划,系统构建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仁”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切实提高“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纺平.中小学生仁爱品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8.

[2]廖宇,胡激.浅析大学生仁爱精神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8(8).

[3]姚轶琳.90后青少年仁爱教育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杨艳.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09.

[5]张伟强.隐性教育争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s and Principles of Benevolence Cultu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A Case Study

WANG Tao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Province)

篇8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步伐,在华的跨国企业与项目日益上升,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必须在多国文化的氛围下工作、生活、学习。对到他国赴任的经理进行跨文化培训,已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必要环节。对于他国文化的切实理解,给国际营销,外贸管理的从业者,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好处,让管理者能制定出可行的市场切入点,产品定位,并满足顾客预期。

跨文化交际因此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它既涉及各个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模式,又涉及交际。从精神层面,它负载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外在表现,它体现为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行为。

语言交际方面,以英语为例,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英语是其国内国际贸易的标准用语;在非英语国家,二战以后,英语已广泛深入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商务语言,使英语成为现代商务社会的必备,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这种重视,从学习英语的人数,和学习年龄的提早充分体现出来。全球有近三、四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三亿多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天都跟英语打交道。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口很快将超过英语母语者人口。金惠康甚至断言,21世纪,“汉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将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

面对日臻大同化的世界市场,跨国企业和机构的办公环境,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了解公司业务涉及国家的商务文化与范式,在目的国谈判应该具备的技巧,员工对目标文化所拥有的文化偏见与模式化态度,都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完成。从市场来讲,无数成功的案例,从微软到英国最大连锁超市Tesco,都充分说明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为了进行有成本效益的营销,实现蓝海战略,第一步便是对当下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并努力去适应。因此,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要了解市场,跨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成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商务交往和营销中,使用客户方语言带来的好处,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对于跨国企业或机构内部来说,对拥有多文化背景的员工的管理,没有对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行为有同样的了解做基础,难免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冲突,不利于营建理想的沟通渠道,企业文化和内部运作交际环境,完成公司或机构目标。这样的大环境中,谁能更好掌握作为商务和官方通用语的英语语言,以及汉英跨文化知识,谁便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多出一成胜算。

过去三十年中,商务英语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可商务跨文化培训和文化教育的意识还不足。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更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句型与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特别是非语言交际行为模式、文化规范。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概况有肤浅了解,学习动机也不够高,也不够明确,教学效果平平。国际商贸中的跨文化课题,不言而喻地被划进了学生们从业后的自修课程。

二、关于汉英商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思考

1.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的学习,不能替代对文化的研究与传授。在真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的错误比文法的错误更严重。“交际加语言”是公认的加深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语言包裹的内核。语言受制于它的使用社会群体所处的时空范畴,宗教、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语言字面的理解,难以跨越“超语言”障碍,达到文化的深层理解与互通。作为时代的产物,语言极大地推动又限制了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社会言语习惯又无意识地左右着社会现实。随着跨文化交际,从物质,到社会,再到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上,文化发生着适应与变化。研究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商务背景下的汉英文化交际,需要抓住处于风云际汇中的商海浪潮和语言特征,透视其负载的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为汉英跨文化交际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办到。在国际机构中,语言的交际,在跨文化的联络、接待、宣传、交流、面谈、合作等交流活动中,在口语、书面以及视听等层面展开。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运作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在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甚至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就必须抓住其中一项,比如,跨文化联络中的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跨文化接待中的住宿安排,会议,娱乐,互换礼物等等环节中的语言特征、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再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英语作为国际商务语言,其语言与文化的二元性,已得到公认。国际商务交往中应具备的交际能力,并非靠单纯的语法,发音加词汇就能完成。它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然而,话语者的语用能力,不能因为承认英语的文化纬度,而忽略英语语言的纯正性,否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以英语作为共通的商务交际工具时,就失去了有效的语言平台和交流渠道。

2.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Knapp甚至认为,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做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递质。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达到交际前就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关于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的思考

1.内容和方式的改进

汉英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现代的经济形式,注定大学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遵循如下三方面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这一点,与普通的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无异。商务英语,不代表其在语言质量上可以打折扣;相反,真实的语用环境要求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正确得体。

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流畅,需要配合以适当的场合和妥当的措辞与信息编码。从表浅的称谓,介绍打招呼,节日礼庆礼物互赠等方面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到深一层商务谈判中的措辞特征、时间观念、空间概念,以及它所蕴涵的文化色彩与意义、价值取向等,都需要首先纳入教师的对比研究范畴,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了解,既然我之美味,可以成彼之毒药;那我之礼貌,便可成为对彼之羞辱的道理。使其能恰当使用语言,传达意图要传达的信息。

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和经过商务英语培训的学生,应该既对商业运作了如指掌,在语言上运用纯熟,又应是体语的专家,擅长从体语中捕捉微妙的交际互动信息,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

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场交际的需求,交际能力的培训与语用能力的敏感与能力培训,势必组成教学与科研的一部分。同时,授课的方式上,应增强汉英文化的差异对比。形式上,应当多渠道引入多媒体影音资料,照片,幻灯,网络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观摩、探讨、表演模拟、 英语角和晚会等,也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多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汉英文化,举办文化差异的讲座,甚至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分析、探讨等,也是有效的文化教育的方式。当然,其他有效的文化培训模式,如智力型,区域模拟型,自我认识型等等,也可参考, 培养从业者在大同化,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与认识。

这些改进,以及商务英语所面临的高度文化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老师不单是语言的忠实传播者与研究者,同时又是文化专家,还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从业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要获得跨文化意识,学生需要经历心理适应、行为认同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上,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获得对一般文化特点的认识;将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比较,“意识到一些重要、细微复杂的文化特点”;再经过理性认识分析;最后立足于对方文化,体会其运用,获得认同,形成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对于汉英商务英语的文化教学,也应遵从这样的步骤和规律,培养学生在跨国商场上的文化敏感性。为造就未来国际化商业职场上合格的管理者,对学生培养跨文化语境下的管理技巧和技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还应遵循需求与动机激发和保持的规律。在此过程中,生命周期是不可忽略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人的年龄及家庭背景。很多文献表明,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对旅游及休闲等方式与产品的需要及选择。当他们从一个生命阶段迈向另一个生命阶段时,人们的需要发生了改变。这些研究结果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比如,对于青少年与刚步入成年者,其压倒一切的需求与心理压力是寻求独立,追求个人及社会认同。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行课方式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把这些内部动机因素考虑在内,结合其心理成长的路径与轨迹,激发其学习动机,强调独立与认同,以及区别于父辈和旧做法的地方,诱导其在本着克服对父辈恐惧的动机、追求自我完善修为的同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目标,获得“自我成就”的畅快,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对于已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就不能如上炮制。这些成年学习者,大多具有更明确的、以利害与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外部动机,希望学习与培训带给他们明显的工作绩效、晋升机会、完成学历或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从他们的心理诉求出发,寻找课程设置和课堂活动设计的灵感,才能调动与保持这些人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需要将商战实例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的教材,和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造就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娇子。它要求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透视现代商务管理与营销,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实战,成为专修国际贸易学生的必备课程。让学生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与环境,具备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能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正常交流,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筛选人才的一个砝码。因此,作为跨国公司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也好,作为为经贸专业的学生所开设课程也好,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愈益成为一门必要的学科,和人们在商战中获胜的法宝。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尽量避免文化误解与冲突,跳出本民族中心论的窠臼,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标准与价值观,达到与异族文化进行平等正常的交流,协调二元化文化。

参考文献:

孔 英:Cross-Cultural Influence on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庚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heir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Aspect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Brassington,Frances, & Pettitt, Stephen, (2nd) Principles of Marketing[M], Harlow:Prentice Hall,2000

[4]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accessed on Nov,2002,25, 0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陈俊森 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accessed on Nov.20, 2007

[11]Wang, Zhixin(王志欣)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ision of Englishness i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596~61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3]方春祥:外贸函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陈 陈建平 羡锡彪:商务英语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6]He, Minzhi(何敏智):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7]Orton, Jane, Naming and Framing[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410~43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8]Cooper, C,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n) [M]. Prentice Hall: Harlow,1998

[19]Haywood, L. et al Understanding Leisure (2nd edn) [M]. Stanley Thornes (Publishers) Ltd: Cheltenham,1995

[20]Roberts, K. Youth and Leisure[M]. 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 Ltd:London,2002,1983

篇9

【关键词】语境文化;跨文化交际;交际风格;差异

一、 前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两种不同文化交际者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与背景各异、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有别,人们会对同一词、同一句话、非语言行为和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所指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要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首先要理解不同文化的模式及沟通方式。

二、不同语境文化的行为特征

文化的有效沟通是依靠理解语言表达还是靠理解语境,这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问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Hall对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作了精辟的论断,他将交际过程分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

强交际语境文化强调以间接方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直接表达不仅会显得太唐突,草率,还会给人留下做事不认真,决策不慎重的印象,尤其在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或向对方提出请求时,强交际语境文化交际者言语表达婉转、含糊,担心会冒犯对方或让对方丢脸。强交际语境文化要求听者根据交际语境和说话者的非语言表达理解交际内容和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因为强交际语境文化认为,理解说话者的言中之意及言外之意是听者的责任,而不是说话者的责任。强交际语境文化有如下几大特点:“我们”为主;螺旋式逻辑思维;间接交际方式;地位趋向方式;语境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听者。强交际语境文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

弱交际语境文化强调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与交流,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而且表达方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任何人想通过暗示方式、间接方式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达不到沟通目的,还会被认为是在回避问题,甚至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在弱交际语境文化国家里,沟通的目的是彼此交流信息,因此发话者有责任让听者正确理解其语言表达内容,所以他们说话直来直去,说话内容都在言语之中,毫不掩饰。弱交际语境文化的特点是:“我”为主;线形逻辑思维;直接交际方式;个人趋向方式;语言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发话者。弱交际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

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也正是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不同语境文化沟通者在交流时会发生交际障碍,也容易产生误解。

三、东西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东方文化注重维护群体和谐,强调社会等级制度,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利益至上,淡化社会等级制度。这些差异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方交际中的文化特点

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身份观念很强,言谈举止非常注重礼貌,以此体现双方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东方人注重意境,语言表达含糊,常常给人欲言又止的感觉,这就要求听者依靠说话时的语境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而且东方人常常把沉默当作一种回应的方式,所以有时在交谈中甚至还要考虑说话人的神情举止,以便做出正确的推断;东方人重视面子,说话往往迂回婉转,尤其是当与对方意见有分歧时,语言更为隐讳含糊,有时因为担心伤和气,伤感情,对有些话甚至避而不谈,以求一团和气;东方文化重集体负责,如果是在商务谈判桌上,东方人会想好了再说,因为一个人的发言代表的是一个团体的意见,说话人比较谨慎;东方文化在矛盾面前往往采取回避或者拖延态度,静观事态发展,有时会因此而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

2、西方交际中的文化特点

西方文化中人们更重视平等,谈话举止相对轻松随意;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的不是意境,而是言传,语言表达清晰达意,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文字的运用几乎涵盖所有的有效信息;诚实是为西方文化所重视,西方人凡事以事实为依据,说话的方式也非常直截了当,遇到不同意见时不惜针锋相对以求是非曲直;在集体与个人之间,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样是谈判,西方人常常边想边说,在权责范围内可以自行作出决策,注重谈判的实效;在矛盾面前,西方人习惯于直接面对,主动分析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矛盾,具有相当的办事效率。

以中国人讲“面子”这一文化传统为例,中国人对人对事比较婉转曲折,生怕伤了自己和别人的面子。相反,美国人则坦诚和直率,举止言谈直言不讳,不善于转弯抹角。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这些文化特征也可以反映在谈判之中。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即在谈公务前先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如参观访问、宴请等;美国人不太了解人际关系与公务间有何相关,他们不希望用太多时间客套寒暄,他们会很快言归正传,而且讨论问题时,常会提出使人尴尬为难,甚至冒犯唐突的话题,发表意见时也会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得到对方赞同或是否会否定对方。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跨多门学科的边缘科学。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增多,跨文化交际将日趋频繁,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也将涌现出来。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语境的特征,尽可能地减少文化间的冲突,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庄恩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 谢之君外语界 1999年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德育精髓 小学德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内容与涵义,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累,为我们当前的德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培养修养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德行”居于道德教育的第一位,个体的修养实践居于第二位,提倡在人的生产生活中要进行道德教育,强调“身体力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反复提出“修已”与“克已”。都说明了人的道德理性的重要性,要求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多次提出“克已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做人的原则,要求将人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要求人的自我监督、严格自律、深刻反省。这些言论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与意识、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也得到了多次强调,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在需要义的同时也需要利,承认人追求利的思想,但应该重视义的存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高尚道德。使学生处理好诚信与义利的关系,有利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正确的人伦原理

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对人宽容厚道、关爱、尊老爱幼一定得到人们的重视。孔子在自己进行的教育中反复强调“仁”。中国古代教育将“明人伦”放在显著位置,要求人的生活中应该首先做到孝敬父母与尊老爱幼。在对人的教育中要求做到“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礼仪,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礼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在与他人相处时主要应该做到“礼”,要懂得礼让他人,这才是礼的重要内容。要求人在平时应该做到“谦恭礼让”、“严己宽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应“荣辱不惊”,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有利于当代学生养成宽以待人、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行,有利于小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关系。

4.培养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鼓舞着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在精神上支撑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有利于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有利于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导下,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勇于直前、努力奋斗,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着核心性作用,在精神上支持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前进。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在小学生当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强调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全国各个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大好局面,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如何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创新

1.父母要做好言传身教,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

在小学生的发展当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父母的言行严重影响着孩子道德的形成。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当代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华千年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因此父母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提倡“以义生利与利以丰民、见利思义”等观点,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讲道德、重气节的德育思想。

2.有效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小学生德育活动

学校可以尝试开展一些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兴趣。如可以在各个社区开展尊老爱幼活动,不但可以表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美德,而且也有利于小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做好学校德育教育氛围建设

创造优秀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学校也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中华优秀文化中强调的行为规范、道德传统和民风民俗等内容融入各种寓言故事其中,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中加入道德教育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内容。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中进行“八德”教育,培养小学生互帮互助与孝敬老人的思想。教学设备较好的学校可以选择《大学》《论语》《中庸》《周易》中优秀的篇章,将其精要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传统道德学习氛围。

4.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内容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教育,但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大多没有重点,虽然进行了大量的道德教育,但没有主题教育,导致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不大,说服力不强。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学中设置传统文化课,在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加入教学大纲当中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依靠课程设置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利用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小学生掌握其内容,学习其美德,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宽以待人、严格自律、关心社会的高级人才。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对当代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温志旺.如何让德育管理在假期不留“真空”[J].中小学校长.2011(08)

篇11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育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人未来发展,更关乎国家利益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文化教育保障工作也已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此问题,我国政府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是夯实竞技体育的基础。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纳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中通盘考虑。”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不解决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会阻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通过对我国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任务艰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为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模型借鉴,笔者对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融合背景、存在问题及工作模型、方法干预等体育职业教育融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体育、管理、教育方面学术报刊、书籍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方面的资料,文献来源主要有体育学术核心期刊、学术专著、相关网站等,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1.2.2 实地调研、统计法

2009~2013年,在我校学生处和教研室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北京队在役运动员信息资源和体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实践依据。

1.2.3 专家访谈法

在调研的同时,还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教学行政部门管理专家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为研究拓展了思路,并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考证。

2 影响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融合缺陷―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与价值取向模糊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新的用人机制下,运动员退役安置已经由指标分配代之以人才市场竞争,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后,只有少数竞技体育成绩一流的选手才能获得较大的择业空间,大多数运动员选择范围较小,只能等待安置。而在世界先进国家,体育早已被列入从小接受的教育系列,运动员不但文化素质高,而且对运动项目理解深、成才率高,退役后能成为社会各行业的出色人才。

归根溯源,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于体育系统。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少体校、省(市)体校、青年队、省(市)体工队的集中训练制。系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矛盾,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未适时建立相互支持、协调的融合机制,运动员文化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监督和保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文化教育组织管理松散,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状况越来越严重,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理解。此外,运动员文化教育单位目标的“唯一性”,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缺乏标准,教学体系方面目标不明确,课程和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以及运动员常年经历紧张、枯燥、高强度的训练,重视竞技成绩,使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目的性大打折扣,目标唯一性环境下的运动员“自我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

2.2 融合依据―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匹配问题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担负着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和为祖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他们做出了超常的付出和贡献,但其所处的文化教育环境却不尽如人意。从表面上看,运动员的不同文化处境是由个人能力的具体差异造成的,实际上却是与我们选拔、培养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密切相关。

从2011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数据分析可知,重竞技项目学生所占比例大大多于其他项目,如图1所示。

为了更真实、客观地进行研究,根据“重竞技运动员退役转型健身教练的对接研究”课题研究,我们设计了《重竞技运动员对健身教练从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木樨园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什刹海运动技术学校的北京市在役重竞技运动员进行了体育职业教育意向调查。

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11个封闭性题目,1个开放性题目,从多个角度了解重竞技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认识。其中,对运动员未来理想职业的调查如图2所示。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约有24%的受调查对象希望从事健身教练这个行业,并把其作为理想职业。

另外,在一项对运动员是否愿意接受健身教练行业培训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如图3所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有43%的受调查者愿意接受培训,35%会考虑,不管将来是否从事健身教练。以何种形式(兼职或者全职),健身教练的相关培训是比较被认可的。

与体育职业教育的需求相比,现有竞技体育专业教学课程仍沿袭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保证了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存在着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叠,课程知识点缺少衔接,缺乏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应用知识以及单个知识点的立体性、应用性不足,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策略与途径

3.1 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

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水平、程度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新型文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富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1.1 以坚持“体教结合”为原则,增强师生交融互动为基点,建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

构建“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是以“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为重要原则,既涉及运动员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涉及其综合职业素质培养。首先,我们可通过借鉴清华大学办跳水队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从定点、定项目、合理选材等方面着手,力争在大、中、小学之间形成输送与吸纳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机制,形成职教、成教,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教学体系结构,为真正实现“多维育才体系”培养模式鸣锣开道。其次,关注以生为本的文化教育取向,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生为本,内容系统,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兼顾运动员学习知识化与技能化、标准化与竞技化的统一。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和“师生论坛”等活动项目搭建师生交融互动平台,促进教师时刻联系运动员学生,深度融入其学习与训练。

与此同时,建立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预警机制,是对文化教育的现实状况―包括文化教育的方法、内容是否适应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否取得预期的成效,文化教育状况是否恶化等方面发出预报信号,提醒教育者要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及时改进、及时应对、及早作准备,防止运动员思想状况变化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方法。通过文化教育预警机制,一旦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出现警报,教育者可及时发现和掌握其教育状况可能的发展方向,较为及时和准确地判断运动员学习、训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在不稳定因素快速积聚以前采取措施,缓解或消解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化教育和竞技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建议教育单位成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学的文化教育预警指标体系,制定调查研究方案,及时收集和定期反映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时估量其思想发展趋势,制定防止引发在役运动员影响学习、训练的思想问题的相关政策。

3.1.2 提倡以“竞技能力”为核心,变灌输教学法为模块教学法,建立文化教育多维度运行机制

在役运动员经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学习状况、文化教育程度、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多维育才体系”的模型教学工作,要本着实用、易学的原则,合理设置适合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根据体育专业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运动训练能力是主线、竞技能力是核心、人体运动科学为训练服务的理念,将专业课划分为四个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四个模块将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和竞技能力的训练过程,从浅到深,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知识的整合,凸显专业课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要点,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竞技能力训练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突出“专业特色”,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强调“宽口径”,最后达到“综合素质全面,专业基础宽厚,专项技能突出,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职业能力培养融合目标(如图4所示)。

其中,在竞技能力训练模块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将竞技能力的内容作为核心,紧紧围绕运动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运动员的兴趣点,并进行以竞技能力为中心的知识包整合,体现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特点,为运动员理解运动训练原理、方法并进行科学训练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训练的意识和自行进行科学训练的能力。

在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的设置上,结合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积累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知识,诱导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健身技能,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若干单元知识包,通过学习有效提高运动员职业能力并为运动员分流和二次择业奠定一定基础。建构结构如图5所示。

中专阶段:对现役运动员、教练员及退役运动员做调研,依据应知、必会、够用的原则筛选教学内容,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为主的教学。综合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是通过中专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运动训练中领会教练的意图,完成教练的训练计划,了解运动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如果不能继续运动生涯,也能为其二次择业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二级运动员在保证与一线运动员看齐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模块教学,以应对分流。

高职阶段:在高职阶段,主要开展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拓展模块的教学。通过单元知识包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技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在运动训练中出现伤病的紧急处理和伤后的自我恢复训练的能力。教学内容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宽度、深度加以延伸,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社会上认可度较高的从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内容进行对接,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渗透。

此外,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是教育单位单方面的事情。要想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增强效率,我们必须建立整个社会参与的有效运作的多维度文化教育机制,这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机制的主体结构可由运动队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学校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家庭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这三个子系统组成。

3.2 “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

3.2.1 以循环过程为核心,理念方法向反思、实践专业技能操作转换融合

行动学习法不仅是一种通过项目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实用工具。行动学习涉及行动学习小组,经过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大大提高决策的质量。它是一个体验(观察反思)、理解(领悟认识)、计划(方案设计)、行动(实践验证),进而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学习过程(如图6所示)。

行动学习法的精髓是“反思”,强调学习者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在反思提升中成长的学习过程。它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合应用于专业技能培训,其方法为职业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行动学习过程是从学生自己在专业技能训练中遇到实际问题开始的,经过学生的反复思考、研讨,逐步按行动学习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解决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付诸行动。所谓付诸行动,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去参与实际的操作实践,完成已经确立的行动学习项目,这一步是行动学习循环的核心。在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完成行动学习项目的同时,他们必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去体验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由此,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就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2.2 以竞技能力为核心,专业知识向就业技能行动学习法转换融合

通过“行动学习法”改革干预,突出竞技体育专业特色,围绕运动训练主线,突出竞技能力为核心,以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理念开展教学,并以单元知识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训练知识包,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同时创建单元知识包,突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围绕单个知识点,进行立体式包装,其中分别囊括了运动生理学、人体运动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运动营养等学科知识。通过整合转化,减少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整合过程,注重能力培养。通过此项研究,初步将运动员多年积累的运动训练知识转化为运动员的一部分就业技能,突出体育职业能力特色。

4 结束语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作为教育主体,其对模式的选择、利用、创造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模式对教育主体施加影响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体育职业能力工作模型和“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作为一种新型倾向体育职业能力文化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它将在培育体育职业能力特色,加强“体教结合”与后备力量储备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整支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及其功能发挥,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合格体育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2]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5-9.

[3] 康伟.关于高职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探析[J].理论界,2011(7):209-211.

[4] 孟庆波.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5-126.

[5] 石坤.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19-120.

[6] 王迎远.程教育政策评估模型(CPIR)构建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5):3-57.

[7] HALL C J,LANE A M.Effects of rapid weight loss on moodand performance amongboxers[J].Br J Sports Med,2001,35(6):390-395.

[8] 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41-48.

篇12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多元文化 困境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多元文化时代。多元文化对我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多元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各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重新审视并规划学校道德教育,以适应多元文化时代的需要。

一、多元文化内涵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定时空下共存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文化;也指国家、社会或民族之间多种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现象[1]。多元文化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作为对“同化论”、“熔炉论”的反驳而被提出。在当时主要指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指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又存在原居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生存着,但各民族之间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较大差异[2]。

我国的多元化现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相处融洽、共存共荣、相互尊重。二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交汇碰撞。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与价值体系产生摩擦。不可否认,西方有许多先进思想,可以开阔国人的眼界,但是相对的也存在一些糟粕。必然会导致原有本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二、多元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困惑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具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并配有专门的德育工作者。但是在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面临一些困惑。

(一)多元文化使得学校德育内容无从选择。

在一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宣传当时受到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这样可以捍卫当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多元文化时代,有纷繁的文化与价值观,每种文化和价值观都有其合理之处,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不知要选择教哪种文化,舍弃哪种价值观。例如,当学校德育教给学生“集体观念”、“团结”时,“追求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呼声高涨。因此在这个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趋向模糊,内容趋向复杂,不知要选择何种文化与价值观。

(二)多元价值观使得学校德育标准复杂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质,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文化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存在普遍的的道德真理,同时不存在客观的标准判断一个行为的对与错。在传统的一元文化社会中,道德教育的标准是单一而明确的。随着社改革的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都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会影响到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多元价值观使得学校道德标准复杂化,不知应该选择何种文化、选择何种价值。学校德育标准的复杂化,带来的就是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的脱节。

(三)道德相对主义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迷失。

多元文化使得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相碰撞交融,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形成。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土人情、思维习惯等,会开阔青少年的视野,给他们更多选择与思考。但是,多元文化容易产生道德相对主义,对于相对性、差异性的过度强调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价值观上的迷失,让他们陷入迷惘之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兴起,人们的价值观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历程,这种价值观的变革的后果是引发人们的道德冲突与困惑。道德相对主义强调的是个人是道德评判的标准,这就很容易导致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的主观化,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从而滋生出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主义,这很容易促使学校道德教育处于低效困境。

(四)多元文化使得传统德育方式失效。

在传统的一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都是单一而明确的,并与社会中的主流文化相一致,所以学校德育主要是传授被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采用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传统的传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什么道德行为是对的,什么道德行为是错的。在多元文化时代,社会上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如果还按照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则会忽视学生的道德需求和文化意愿,这与多元文化这一大的教育环境相背驰。从而造成学校道德教育无法完成学生道德的内化,学生的道德选择判断能力得不到锻炼,致使学生步入多元化社会后无法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三、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道德教育策略

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德育内容无从选择、德育标准复杂化、价值迷失、传统德育方式失效等困惑,这些都相应地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在客观评估多元文化给青少年道德成长带来的利与弊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重新思考和规划学校道德教育。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培养核心价值观。

在一元文化背景中,价值观是一元的,道德也是一元的,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发展,直接灌输当时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但是在多元文化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的重点应该转向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并理解包括本民族文化在内的世界文化。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传媒途径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学生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遭遇更多道德困惑,因此在日常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用批判的态度看对不同文化,培养学生道德主体人格,对于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做出判断与选择。此外,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明确核心价值观内容。叶澜教授曾提出四大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5]。明确核心价值观后就应该宣传并引导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上升为学生的个人品质。

(二)转变教师角色,做好学生道德引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学校德育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文化的传递者转变成为各个文化的理解者、研究者教师。打破传统上“师道尊严”、“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而是要适时进行反思、吸收新思想,不断学习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学习相关知识,平等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反思,尊重价值的多元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而且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本土文化更加丰富充实。德育教师的作用是引领而不是训导,是对话而不是灌输[7]。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道德判断、价值选择。

(三)改变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灌输式学校德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多元文化时代背景,而是要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平等看待不同文化,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秉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向学生介绍各种文化,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文化、价值观,引领他们做价值判断。学校道德教育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行独立体验,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判断社会中的善恶,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从而将所学道德知识内化,形成道德行为,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7]冯建军,傅淳华.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5-40.

[2][英]沃特森,著.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38.

[4]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2009.

篇13

【关键词】大学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实现途径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自身特色与实力的基础体现,有助于大学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在思想教育相关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大学文化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文化的含义与构成

自古代教育史起,“文化”一词一直延续至今,是指对懵懂的人进行教养的培养。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为:文化是教育的基础与方法,教育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关键机构,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

所谓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精华之一,也是其对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它包含了大学内部行为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与传承、历史经验以及自身发展的精神总体,可以体现大学本身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新性及全面性。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方法、环境文化为载体的综合性文化整体。它通过办学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以办学传统、校风校纪、校园活动等相关的文化风格,与师生的行为与思想价值观有一定的关联。

从文化角度看,大学文化附属于社会主导文化,是具有校园综合性、教化性的一种青年文化,集合了大学的制度体系、建筑系别、师生语言行为、价值观念等等;从属性角度看,大学文化的群体构成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大学师生”,通过传播、继承、管理、创新来形成的特殊文化系统;从层次角度看,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物质、大学体制、大学环境、大学行为等多种文化,其中的中心为精神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观念、传统、思想等等。其中的基础为物质文化、支柱为体制文化、外在形式为环境文化、具体体现为行为文化。由此可见,大学文化所涉及的多个方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二、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念。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其心理仍处于不完全成熟时期。大学文化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社会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坚定的发展理想。它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对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有关键性作用。这样看来,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大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教育,也是对个人文化素养及品质的提高。

(二)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稳定沈村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大W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对民族文化及精神的建设与传播需要重视起来。大学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素,加强其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与领悟,进一步建立民族精神。将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培养的主体,对民族的未来建设起推动作用。在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养成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公民意识较弱,在个人观念中对权利与义务不是很明确,导致公民道德水平有限。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各类利益化、多元化的复杂观念共存发展,对大学生公民道德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大学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在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道德的作用。大学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作为学生思想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四)保证大学生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反映了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理念,而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际的氛围。从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单一、教条等问题;为相关的政治课堂增添吸引力、说服力等等。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政治化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政治文化的氛围,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形势的多变性,有利于对大学生坚定信念、理想、社会责任感、素质精神的培养。

三、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就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主要利用“两课”来进行相关的文化教育,但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为:

(一)新社会时代多元文化受网络媒体等快速传播的影响,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育早已无法满足对学生思想理念与行为习惯的规范与统一。

(二)社会生活实践了学生通过普通课堂学习到的相关理论。一些大学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较少,使学生身上出现功利、拜金、个人主义等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意识浅薄、缺少梦想与信仰等等。

(三)“两课”教学内容与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文化学习的要求,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性,学生反映,该课程与未来发展与就业关联较小,认为这门课程只是学校课程安排中的一门必修科目而已。

四、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想要将大学文化作为载体,良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四项基本内容作为国家党政领导通过长期实践所提出的思想文化精髓,是具有科学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个新型建设,是为国家未来培养品质优秀的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包含了科学的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指导。大学生处于心理及思想变化较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对新文化思想快速接收的时期,坚持指导思想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向上的引导与培养。

(二)弘扬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稳定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提高其素质、民族自尊心及爱国主义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使其能够从精神上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了解中国传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解读。同时传统文化有助于滋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对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

(三)科学借鉴外来文化,构建开放性大学文化环境。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冲突时,应培养学生建立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关系的意识。不可全盘否认外来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对外开放,与外来文化进行适当交流,吸收其长处为己所用,有助于我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这一点也需要提起注意,可以建立中外文化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丰富与发展已有文化。

(四)丰富校园生活,整顿周边环境,创建良好文化环境。丰富校园生活可以从增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创新观念、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构建各类文娱或体育活动、开展艺术节、构建教室及寝室新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建设,使大学生拥有更多贴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会。另外Υ笱е鼙呋肪车恼顿是势在必行的,学校附近一些经营的市场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内外双重管理,使大学文化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五)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大学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教育理念、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使大学文化的层次得以提高。另外培育良好的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观念、特色,如健康网络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等等。在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创新与培养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使学校内各部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是实现丰富大学文化的良好途径。

结束语:文章通过对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的简单分析,深入讨论了其实现的途径。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郭秀丽.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J].黑河学院学 报,2015.

[2]董瑞论.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46-02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传承和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的困扰和挑战,高等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干扰和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之后衍生出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弱化和遗忘。然而,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这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正承受着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便捷的网络信息和多元的异国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崇洋等思想和行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礼节、道德、习俗正在被“挤兑”。

2.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商品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消费意识形态筹划和引导大众,以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普及化、时尚化为运作模式的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并依赖大众媒体传播。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滋养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壮大为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不足是其单调、平淡、庸俗的特点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诱惑和孤独感,这些消极因素在庸俗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会被放大,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无政府主义、金钱至上、奢侈享乐等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它的广泛传播干扰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赞美,降低了大学生自身道德要求的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面对新挑战,我们应该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特点,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增加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当前形势下,对于教材建设,应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传统文化素材及教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挖掘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特别是注意搜集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作品,用新语境,从现代视角对传统典故进行阐释,激发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能够古为今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授课形式,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等不同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讲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故事会、诗歌朗诵、英模报告和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化传媒、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并不是人们单纯用来娱乐的手段,而是承载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塑造和引导社会时代价值观念的精神工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流行文化时,稍有不慎,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多样性和便利性的特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大学生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一本好书、一部包含传统文化并符合当代青年欣赏需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部历史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可以在重要的纪念日前后开展学习英雄模范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刘胡兰、、雷锋等历史英模的事迹和姚明、洪战辉、钟南山等现代“双百”人物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其思想感情,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利用信息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零点调查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更是高达97.9%,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时长为3.4小时和2.7小时。

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消除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各种各样的论坛、专业网站提供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学生可以方便地提问并获得及时解答。信息网络的公开性和便捷性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图书馆纸质资料进行学习的习惯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现有的电子版资源。针对这一趋势,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更可以高效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把英模故事、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等内容制作成网络共享资源,以贴近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习惯的媒介进行传递,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等,以便于学生浏览,引起学生兴趣,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励志、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一方面,在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类人文景观当中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营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可以利用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让每面墙壁、每条路牌、每块石头、每个雕像说话,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历经千百年风雨冲刷的名言名句背后的故事,引导大学生体会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音乐、书法、诗歌鉴赏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陶冶其高雅情操。也可以在校园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如校园植树、校园义卖、帮困扶贫、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行动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征国.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曹宏.和谐视域中高师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