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预算的管理范文

预算的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预算的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预算的管理

篇1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要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法发展,在企业发展中也制定出了相应的科学战略规划,以便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预算管理是其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在企业发展中要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以便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实施预算管理是其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很长的时间不断的进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企业也开始应用预算管理这种模式,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应的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企业发展中进行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预算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新的管理理念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1 企业预算管理与全面预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就需要能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便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要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在企业法发展中要先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其决策结构以及相应的预算管理结果,以便做好相应的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在企业的成本预算必须要经人事部门以及相关的生产部门,要能够加强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对编制的依据以及相应的程序做好相应的规定,要能够确保预算编制中的依据一些程度以便使得预算编制能够得以实行,在预算编制中不能为所欲为,要做好相应的预算编制,企业的各个部门要能能够预算编制进行相应的活动,以便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2 企业预算管理与全面预算的编制应该注意的原则

(一)做好全面预算

在企业的发展中想要制定出全面的预算管理以便为企业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要好企业的长期发展相适应。在企业发展中只有通过企业预算管理进行实施编制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法发展中进行预算管理的编制还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风险进行预防,以便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通过全面预算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全局规划,能够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注重预算目标的分析

在企业的发展中制定了相应的预算管理目标之后,要能够对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实施,要对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通过对目标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目标的落实,这就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的预算进行分析,以此更好的解决企业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通过对预算目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做出的规划,以便更好的针对目标进行企业的运转,为各个部门做好相应的规划,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注重预算的执行情况

在企业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预算差异,预算差异指的是在预算设施过程中预算结果的实施和目酥间的差异,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就是对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出差异的原因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差异,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对预算进行分析的执行过程中,首要能够明确其中的预算目标内容,然后在企业的发展中收集相关的信息,将企业法战中的实际业绩和预算的目标进行比较,以便更好的分析出预算中的差异,找出预算差异中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预算编制的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应的制度以及科学的组织结构以及相应的信息进行实施。在企业的发展中还要考虑到相应的预警机制,通过科学的知识,确定预算中的预警范围,当在预算管理中出现超出预警范围的现象时,要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便能够促进预算的合理实施。在实施了预算编制之后还要将预算作为编制对预算的实施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满足企业在生产中的需求。此外,在企业的发展中还要落实相应的责任制,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 结语

在企业发展中进行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预算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新的管理理念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想要制定出全面的预算管理以便为企业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要好企业的长期发展相适应。要能够对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实施,要对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通过对目标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目标的落实,在对预算进行分析的执行过程中,首要能够明确其中的预算目标内容,然后在企业的发展中收集相关的信息,将企业法战中的实际业绩和预算的目标进行比较,以便更好的分析出预算中的差异,找出预算差异中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敏霞. 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 企业经济,2013,05:42-45.

[2]吴彩云.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探析[J]. 现代商业,2011,29:159-160.

篇2

关键词:现金预算 企业财务管理 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活动已成为连接市场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现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现金的预算管理是现金管理的核心和方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者都在为企业的融资犯难。他们注重的是筹资总量(即现金需要量),而忽略了现金预算管理。

一、现金预算的内容

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涉及到企业使用资金的效率问题。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现金,因为企业的大多数支付都需要通过现金来完成。然而企业又不能持有太多的现金,因为现金是一种不能带来直接收益和价值的资产。因此任何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都谋求现金的最佳余额。

现金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它真正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的现金余缺。它包括预计现金收入、预计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四个部分。预计的现金收入主要是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计现金收入的数额主要来自于销售预算。预计的现金支出主要指营运资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支出。具体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等其他费用以及企业支付的税金等。现金预算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支出情况的预计推算出企业预算期的现金结余情况。如果现金不足,则提前安排筹资,避免企业在需要资金时“饥不择食”;如果现金多余,则可以采取归还贷款或对有价证券进行投资,以增加收益。

二、现金预算的意义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一)提高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经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职工工资,偿付应付账款与票据以及其他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债务,称为“无偿债能力”。无偿债能力的企业,可能被迫宣告破产。即使经营管理得很好的企业,在市场银根紧缩、自身搞基本建设、扩大销售活动或生产规模的时期,有时也会感到头寸短绌。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小心翼翼的规划现金流量,使手头现金随时够用。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指出,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第一,交易动机。这是营业性和资本性的目的所产生的一种日常业务需要。第二,预防动机。这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做的现金准备。第三,投机动机。其真正含义是企业应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机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应确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即现金存量花费的代价最低。又能确保现金需求的持有量水平。如果现金持有量太大,会降低企业收益水平;如果现金持有量太小,又可能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以及意外的现金需要,产生中断交易的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下一番功夫,测定出本企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能使企业的现金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者的综合成本最低。其中,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现金存量而放弃了一些投资获利的机会;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置存的现金资产进行管理而需要支付的代价;短缺成本是指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现金资产,不能应付必要的业务开支,而使企业蒙受各种损失。企业可根据三种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利用“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图”法找出三者综合成本最低点。企业在这个成本最低点时的现金持有量,即为企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至于很被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则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于破产。

现金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企业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显露短缺时期来临之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了在债务到期时,因无法偿还而影响企业的信誉,为企业以后融资增加阻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了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

现金预算是以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等各项经营预算为基础的,需要他们提供的数据,而销售预算是各项预算的基础。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提出改进建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便于他们之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楚造成相互推委的事件发生,调动了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为企业搞好现金预算奠定基础。

(三)提供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

现代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单个企业在这个大系统中仅仅是一个分子,企业要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处于整个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现金预算则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

三、做好现金预算管理

(一)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一般有两种:现金收支法和调整净收益法。现金收支法是对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别进行列示的一种编制方法。调整净收益法是将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净收益通过系列调整变为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的净收益,从而编制现金预算的一种方法。

现金预算的编制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财务部门将当年预算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明年预算表格下达各部门。2、各部门根据销售预测。结合下达的预算表格要求和本部门的需求填报自己部门的明年各项预算数。3、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资料进行分析、汇总。4、对于需要修改的数据与该部门进行协调。5、将最终的预算结果上报总经理批准。

6、将批准结果分解下达。

(二)现金预算的执行和调控

预算执行即预算的具体实施。预算执行环节主要应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完整的记录,有效进行有关预算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这必须借助高效的预算核算系统。预算调控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协调以及日常控制职能,是预算协调、预算调整、预算监控等职能的总称。

篇3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部分的组织机构都开始实施预算管理,通过预算,来更好的开展管理控制和业绩评价工作。对于我国来讲,要想促使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也需要将全面预算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中。

一、财务预算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在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财务管理。将全面预算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可以直接体现医院在正常经营状况下的各种需求。医院只有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科学的构建,方可以更加平稳的进行医院工作,协调发展医院各个方面,进而促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体制,健全了各种保险,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为了有效结合医疗制度和居民基本保险,在对医院管理新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需要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了避免医院的正常运行和财务管理受到盲目性预算的影响,在开展预算之前,都需要进行足够的调查,以便合理分配医院里的有限资源。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财务预算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一是通过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明确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医院的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进来,以便最大程度的扩大财务管理预算的效益。

二是可以有效统一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目标,医院各个层级的职工,能够对岗位职能以及自身工作方向充分了解,以便促使各项控制活动得到有效完成,同时,结合医院预算执行的差异,各个层级也可以开展分析活动,做好系统控制工作。

三是通过财务管理,可以促使医院各个部门之间更好的进行合作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可以在医院里不同级别和不同科室之间进行,这样医院的管理水平就可以得到明显提升。

总之,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和完善,可以更加系统的开展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加科学的推动医院发展,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如何强化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对预算管理机构进行成立,将相应的责任给落实下去:在实践过程中,医院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年度发展总规划进行构建,并且要总结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医院要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工作计划,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其中,工作计划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预算管理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预算的执行、编制和评价。只有清楚的了解最重要的这三个环节,方可以将完整的预算计划给体现出来。

二是将审计监察职能给充分发挥出来:要想有效的开展医院预算工作,非常关键的机构就是预算的执行部门、监督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要让他们将自己的职责给落实下去,同时,这三个部门横向之间也需要做好沟通工作,以便促使医院预算良好管理得到实现。比如,审计监督职能是审计监察部门所具备的,审定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全程审计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其中,全程审计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预算项目申请的审批、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预算执行的力度和进度等等。在执行前、执行中以及执行后等三个过程中,都需要贯彻全程审计,以便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对医院的财务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医院的预算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实践全面预算的一个基础内容,只有对财务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方可以顺利的落实和开展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财务预算管理。因为财务制度关系着预算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财务制度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以及预算的评价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其中,医院的财务制度又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预算管理制度、医院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等。通过对财务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可以更好的开展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而良好预算机制的构建,又可以正常进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只有对财务制度进行了健全和完善,方可以将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给全面落实下去。

四是将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给落实下去:其中,评价和考核是医院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部分,它会准确的认定整个预算工作的控制效果,那么就需要对手段和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只有构建了科学的预算评价和预算考核制度,方可以更加合理的评价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促使医院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以便再次完善预算工作。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物质或者精神层面来奖励那些表现比较优异的部门或者个人,适当惩罚那些执行力度较差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促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要保证考核制度足够的健全和合理,方可以构建奖罚制度,将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特点给充分体现出来。可以将其挂钩于奖金分配,将医院成本控制措施给落实需爱去,对于表现比较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金,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4

关键词:高校财务 预算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34-02

一、引言

S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经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收支结构逐渐复杂化、多元化,这给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财务预算贯穿于整个高校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效率和高校职能的发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然而,以前简单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为实现高校预算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实现财务预算的政策导向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高校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意识淡薄、观念落后

高校对预算管理的不重视和预算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有些人员认为预算可有可无,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自己只是被动接受预算指标的下达和执行,预算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反而约束了他们,影响工作的灵活性和积极性,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意识淡薄,预算编制工作没有做到真正的全员参与。另外,很多高校对预算的认识还停留在反映高校收支的“片面预算”、“拨款预算”等原始观念上,只注重预算的分配和保障功能,没有认识到预算还是高校价值观和发展战略的一种体现,是各职能部门权责利划分以及作用和地位的体现,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等功能。

(二)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高校预算应包括学校的全部收支,实行“全口径”编制预算。然而高校资金收支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某些收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财政拨款收入、科研事业收支、基本建设资金、校办产业资金和创收收入等都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很难实现“全口径”的预算编制,某些资金并没有完全纳入高校的财务预算,高校预算并没有全面反映学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情况,使得高校收支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周期不合理

在编制预算时,各归口部门并没有提供详细的绩效目标和测算依据,而是简单地解决“做什么事,需要多少钱”的问题,使得绝大多数高校仍采用“基础+增长”的传统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结合本年规划编制预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操作,节约时间和成本,但过分依赖上一年的预算数据,对各种开支项目缺乏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论证,容易忽视上年收支的不合理之处,不符合公平效益的原则,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另外,预算的下达、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反馈和预算的编制报送一般都在下半年的最后几个月完成,时间过于仓促,无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预算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并且预算一般以年度为限,只考虑维持年度内的收支平衡,并没有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没有充分发挥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预算执行不到位

高校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出现偏差时应进行差异性分析并统一调整,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预算、追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预算并没有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加之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很多预算执行部门成本意识淡薄,忽视投入与产出的配比,盲目争取经费,错误投资,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项目上,“重数量、轻实效”现象严重,资金被占用、挪用和虚假列支的情况屡屡发生,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另外不少人员还存在“重决算、轻预算”的思想,预算和会计核算并没有统一进行,在日常核算中,报销人员只关注票据的真实性,忽视预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导致预算调整频繁,年底报账量不断增加,一些部门为花光预算,在年底突击花钱,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预算执行过程失控。

(五)预算监督和评价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预算执行的监督都比较薄弱,没有专门针对预算执行的相关文件,对预算的监督不到位,无法对预算执行的偏差和执行进度等进行有效控制,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即使有相关规定,也主要针对预算事中控制,预算事前和事后控制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另外许多高校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评价仅仅停留在经费是否超支这一标准上,对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结果是否经济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对预算管理执行部门的奖惩机制缺失,很难形成一个规范的奖惩机制,预算表现优异的部门得不到奖励,表现较差的部门得不到惩罚,久而久之,严重影响预算编制的积极性。

三、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建议

(一)树立预算精细化管理意识

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作为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改变粗放式的预算管理理念,接受全面预算、精细化预算的新理念,树立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起好带头作用,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各职能部门要改变以往“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去,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氛围。

(二)建立精细化管理体制,编制全口径财务预算

建立预算精细化管理体制,规范各种经费的收支、分配、审批、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制定相应的定额标准,使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以高校的所有收支为预算管理对象,把高校的所有业务活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编制全面预算,使高校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受财务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预算的全过程控制;预算编制要细化到具体的支出科目,能清晰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的具体内容。

(三)采用综合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高校预算反映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各个部门和项目的综合预算,仅仅采用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是不合理且不科学的,为适应高校事业的发展步伐,应结合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项目,综合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逐步实现以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和增量预算等为辅的综合预算编制方法,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不仅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还要能直观清晰地反映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这就需要对预算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将预算内容细化到具体的类、款、项,体现各部门的各项收支,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四)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关键阶段。首先要重视预算方案的下达与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和岗位,确保预算的刚性;其次要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预算一经下达,就要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必须严格执行调整审批程序,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另外还要强化信息沟通与反馈,利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问题反馈,方便预算执行进度和管理情况的实时查询,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预算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高校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必须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明确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分工和责任,对预算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实现信息共享,打造预算精细化管理监督平台。建立一套与绩效挂钩的预算评价体系,根据预先确定的任务指标,建立相匹配的考评体系,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加大责任追究和奖惩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健.高校预算内部控制系统研究[D].南华大学,2012

[2] 郝英俊.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J].会计之友,2012(32)

[3] 杜莲珍.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5(11)

[4] 陈彩勤,陈冬妮.基于新预算法的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J].教育会研究,2016(3)

篇5

很多工程项目由于没有做好预算而无法确定项目需要的资金,导致资金中断供应影响资金成本及工程进度,也大大提高了项目自身的成本,甚至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展。施工方在承建一个工程项目时,为了能够给项目带来效益,需要知道怎样预算较准确的资金需要量,怎样分配资金,使资金达到充分利用,实现资金的更大效益,既不使资金中断供给,也不会预留过多资金影响其收益,这就需要做好合理的工程预算。文中以下我们进行探讨。

一、工程预算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预算期间。

从工程项目的始建至竣工结束为一个整体预算期间。预算期间的长短根据整个施工周期的长短来确定,整体预算期间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子预算期间: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划分,也可以根据日历划分为年度、季度、月度预算,或周、日预算等。划分子预算期间是为了便于进行控制。

1.按施工进度划分情况。

1.1在施工准备期间内,主要表现为资金筹集,也有资金的支出,即用来购买所需的各种施工材料、设备及配件、征购或租用土地、临时工程以及支付工资等项目开办费用,同时要准备好各类固定资金。由于资金在这个期间发生频繁且数量大,而且属于预算的开始阶段,所以这个时期的资金预算应认真对待。

1.2施工生产期间,资金预算的形式相对要单一,但这却是控制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储备资源例如:劳动力、资金、工程材料等根据施工生产活动的进行,逐步消耗于项目的工程成本中,形成项目实体,固定资金也以各类形式进入工程成本。工程施工阶段应以工序为尺度分解预算期间。预算时需掌握大量相关各类成本资料,计取标准是较大的难点,然后结合以往项目经验,将预算额填入表中。

1.3工程收尾验收交付阶段。工程项目部分或全部验收合格,并和业主单位办理验收交付手续,同时根据鉴定合同及时收回还欠工程款。

从业主方取得结算资金后,还会做资金的分配工作,如兑现职工的奖励款、缴纳税金、向项目总部上交资金款等。

2.按预算的时间长度划分预算期间。首先总预算保证在整个施工时间范围内,然后时间范围以公历制的形式编制年度预算,年度预算要分解为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或至旬预算、周预算和日预算,以期达到控制的实际化和最大的功效。

项目的资金预算建议实行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相结合。

同时列示详细的数据和说明以支持年度、季度、和月度预算目标。在认真分析、反复预算的基础上,精打细算编制资金预算执行方案,并进行层层分解,建立起以年度预算总领全盘、季度预算分步实施,月度预算细化量化的管理格局,从而保证建筑施工中各项活动的可控性。

二、阻碍项目价值实现的原因,.

同时,很多项目没有认真进行资金预算,甚至造成项目中止,这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而且给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造成了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工程项目预算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预算和概算相混淆,只有简单的概算,对预算的要求不高也不严;将预算与计划混淆,只有年度的综合计划,而没有根据总体预算分解到月份或季度的预算,不足以实现对预算的有效管理与考核。

2.预算编制基础薄弱,成本预算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解,单纯依靠前期的历史数据和主观性的判断;而一些项目的预算下达往往只经过领导层讨论通过后就下达,造成业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难以操作。

3.预算体系比较僵化,预算缺乏灵活的弹性化的管理。项目应该根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频率应该视预算的执行情况而定,将环境或市场变化的因素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中来,使确定的目标能够更与实际相切合。

4.缺乏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造成企业的预算编制与其实际的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使预算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在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时,仅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值做简单的比例计算,而没有对预算差异进行更为深入的定量分析,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导致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做紧密联系。

5.预算脱离了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预算的形成大致雷同。大多是最接近甲方标底的预算,而这是不科学的,使管理者对资金的具体运行以及运行效果的优劣不够清楚。

三、工程项目预算及其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成立一个由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工程预算人员组成的预算人员编制组,编制时工程技术人员及预算人员要统一认识,做到充分交流,了解全面。快速、准确地编制资金预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依据的完整、无误和齐全。其主要编制依据有:会审后的施工图和说明书;施工定额和补充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图预算;施工现场勘察和测量资料;建筑材料手册、预算工作手册,等等。另外,预算的编制必须依据完成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预算,这样才能使预算符合实际,发挥作用,而不能以经验数据作为依据,因为年度不同,项目不同,耗费不同。

2.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熟悉并了解定额,熟练地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的知识及规则。熟悉施工图纸,对施工前已经发生的设计变更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预算人员应该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的实际进展情况,避免出现重大的疏漏而引起质量隐患或安全事故。

3.重视工程量计算,施工图纸的表达、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的计算方法和数量等,需要由预算人员校核后方可使用;预算应该考虑施工期的现场签证因素;预算人员应认真调查市场,选取最能反映市场的定额,并在计算其他的各项费用和利税汇总时,取费标准能够做到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计费。

4.执行目标控制,分级实施,严格管理的预算原则。采取对工程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分职负责、细化到月的方式,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评析的预算体系。各部门、各责任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预算的归口管理,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调整和考核工作在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下有序地进行。

5.根据工程的特点、预算定额、取费标准或者国家的其他有关的造价指数,并利用各种渠道取得相关信息,用以指导项目的预算。预算因其在职能、经济核算手段、方法、技术和经济信息上的优势,可以为企业塑造成本优势提供支持。在预算过程,要坚持以成本领先为方向,建立项目的成本领先地位,达到提高施工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