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行业现状范文

医疗卫生行业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疗卫生行业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疗卫生行业现状

篇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细则

2012年4月,原北京市卫生局按照原卫生部下发的《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1〕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函〔2011〕1126号)文件要求,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以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发展状况两个大局,总结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经验,研究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京卫办字〔2012〕26号)。

这个通知不是对原卫生部文件一个简单的转发,还包括了《北京地区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原卫生部文件提出的定级要求进行了细化。三级甲等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原则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不低于第三级,一些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不低于第三级,一些区域平台信息系统不低于第三级,这是属于比较大块的分类。那么具体到医疗机构,具体到公共卫生部门,到底什么样的系统定为第三级,大家可能会感觉不太清晰。所以我们在《细则》里定义了三级甲等医院什么样的信息系统定为第三级。例如《细则》中写道,“三级甲等医院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原则上不低于第三级”,应结合医院业务及信息系统实际情况,从以下指标确定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医院平均日门诊量;医院住院床位数;业务系统承载病患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泄露对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影响的;业务中断使医院正常运营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其他如何遭到损害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系统。因此,无论是医院的门急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还是今后将要建设的其他信息系统,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定级。

这个《细则》的制定使得我市医疗卫生行业更加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要求及落实方法,对我们之后的备案、安全整改和等级测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原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是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指导工作。北京市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开展的。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落实责任。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北京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会,市卫生计生委领导、市公安局领导均出席会议,对全年信息安全工作提出部署,明确全行业信息安全保障重点任务,为落实全年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联合检查,摸清底数。自2008年起,我们每年都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在市公安局的指导下,我们针对卫生行业机构众多的特点,设立了由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市区两级公安部门联合检查的工作机制。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及市卫生局直属单位由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负责,区县医疗卫生机构由区县卫生局与区县公安分局联合进行。目前,我市所有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重要公共卫生部门均已完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和备案工作。

三是政策落实,推动整改。近几年,市财政、市经信委大力支持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在2012年度至2014年度的市卫生信息化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规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属于政府支持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市属三级医院(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地坛医院、儿童医院、安定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友谊医院、佑安医院、中医医院、首都儿童研究所)完成信息整改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由市经济信息委审核通过项目资金共计3670.902万元,现在建设资金正在陆续拨付到位。通过安全整改、等级测评,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切实提高了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制定预案,强化值守。

五是及时总结,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体会

从2007年开始参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我个人经历了北京市等级保护工作推动的全过程,在这里谈几点个人对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的思考。

首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我们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是看待信息安全工作视角的变化。以前,我们可能更关注技术本身,有了等级保护要求之后,使得我们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信息安全这件事情。因为信息安全是符合木桶原理的,最薄弱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代表着整个安全防护的水平。第二个变化是让我们更清晰地梳理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系统,以往可能主要从系统功能来区分,现在会考虑从业务连续性的高低、数据安全防护需求的高低来区分。

其次,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梳理、划分也清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里哪些要求对我们医疗卫生行业更适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是各行业通用的,因此在行业内推动时,一定要结合行业特点,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适合本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我们之前推出的《细则》其实就是基于这个思路,但由于行业的复杂性,真正形成一套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完整的标准规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第三点,医院的院长、信息中心主任在增加新的信息系统时,都应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在项目规划申报阶段就将信息安全需求整合考虑。现在大部分医院都上线了移动医疗、移动护理,面向公众开通了微信、手机App,增加这样一些新的业务之后,医院原有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具体应如何解决?另外数字医疗设备信息安全的问题也应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我们的调研,随着影像检查、生化检验等设备的数字化,这些设备都接入到医院的信息网络当中,但对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基本属于空白,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而解决。

篇2

1.1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需求的转变,在相对紧缺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形势下,导致医疗卫生行业的矛盾冲突加剧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为激烈的医患冲突,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极为不利。根据某地区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该地区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显示,该地区自2010年起,每年发生的大小医疗纠纷事件就在1000起以上,并且在对于所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中,以正常途径得到解决的医疗纠纷事件比例仅有10%,大部分医疗纠纷因得不到解决,最终演变成为冲突事件,对于正常的医疗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成为该地区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实例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紧张是该地区当前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呈现愈加激烈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和改善。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医疗关系紧张以及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相当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上都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1.2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大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数量增长,造成医疗卫生需求与实际资源上的矛盾冲突加剧,从而导致实际中的医疗冲突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等。此外,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现状、医患双方责任落实情况等,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卫生行业的程序化服务导致人文关怀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比较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等,是导致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开展过程中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其中,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诚信缺失则是医患沟通不畅的主要因素,也是存在于医患关系中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因此,进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改善,除了需要从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院管理加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注意外,通过诚信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与服务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是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关键措施。

2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措施分析

2.1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分析

结合上述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具体原因,根据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中诚信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医生职业道德缺失、诚信度不够,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建立与稳定发展。中职院校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储备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以及成为医疗行业以及社会问题的环境形势下,进行医学生诚信教育开展,从学校教育环节加强医疗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必要性与作用意义更为突出。

2.2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措施

结合医疗行业诚信缺失现状,从学校教育环节入手,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以满足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需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有意识并且有计划的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学中,以实现医学生诚信度的提升,缓解医疗卫生行业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中职院校的医疗卫生职业教育,是中职院校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实现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提升,以对于今后的职业活动进行影响和引导,对于实现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应注意通过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诚信度进行教育提升,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其次,通过医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实现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认识,在分析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基础上,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道德教育的加强,帮助学生树立起较好的职业诚信度,更好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此外,在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中,还可以通过对于教师队伍的诚信建设来引导与影响学生,实现学生的诚信教育,或者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套合理有效诚信考核体系与监管机制的构建,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政府;卫生投入;医药费用;医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71-03

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投入及医疗费用控制现状

(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投入现状

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确立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新发展战略,公共财政的运行在结构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型,其突出表现就是公共财政在民生或国际上通称的“社会领域”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强化政府责任”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指导思想,医疗卫生行业政府投入管理进入调整创新阶段。从投入角度讲,政府投入的责任逐步走向理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成为重点关注。政府投入方向开始逐步转变,更注重公平与可及性,大规模地重建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有了基本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政府开始注重对医疗市场价格秩序的管理和对医疗机构的执法检查,对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进行管控。这体现了政府在医疗卫生行业管理方面所作的努力。

(二)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现状

新医改之前,政府只是投入资金,但并不管资金的用处,除个别特殊项目需要审批之外,医院有很大的自,根据自身发展和利润的角度去决策。虽然政府管住了物价,但是政府并没有管住医疗费用,医院的院长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政府与公立医院的传统关系,对公立医院来讲有其不利的一面,即政府对公立医院管得很死,但对公立医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就是政府是公立医院利益的代表者。

卫生改革之后,政府已改变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角色,由原来是公立医院、医生利益的代表者转向13亿人民的利益代表者。政府角色的这种转变不仅会相对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而且还会加强对公立医院经营行为的监管,这会使人们某些习以为常的经营行为受到限制。因而,公立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需要付出比新医改前更多的努力。

二、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目前的问题

(一)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目前的问题

1.医疗保险费用不断增长。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支出也是高速增长着。无论是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是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医疗保险工作大检查中,就出现了个别省市、地区大量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情况。医疗保险基金本是患者的救命钱,现在却成了少数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牟取私利的手段。这些违规违章的医院很多都是采取虚假记账、“挂名挂床”住院、伪造病历、调换处方药、虚构处方等手段套取金钱或者财政拨款。与此同时,另有一些机构或部门为未参保人员或不属于报销的项目进行违规操作,使其得以报销。在这些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的“骗保”过程中,他们通常扮演着“两头通吃”的角色:一方面作假骗取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另一方面又多记多收取医疗药品费用。

2.医疗费用控制意识薄弱。我国目前的社保制度没有对被保险人的就医行为进行限制,被保险人可自行选择医疗机构。赋予被保险人选择权的初衷在于促进各大医院良性竞争,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医疗的成本、提高服务的质量,但目前看来效果甚微。由于患者对医疗费用变动并不敏感,而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却异常敏感,医疗服务市场中供给方间的竞争就主要是非价格竞争了。大型医院有着设备先进,医疗水平高的优势,因此患者的就医行为存在着非理性因素,无论大病小病,人们总是更相信高级别医院。众多疾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可得到有效治疗,一部分慢性病也完全可以经过家庭护理就完成治疗。

3.缺乏监督、竞争和退出机制。就我国目前的社保管理体制来看,社保医疗管理部门是通过与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签定医疗服务协议来监督他们的,两者在行政上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只是一种契约关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保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行为不能进行充分的监督。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因其人员、条件的限制也决定了其监督作用非常有限。再次,我国现行大部分医疗机构仍具有公立性质。它们属于人民的共有财产,不可轻易关闭;而且取缔公立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则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医疗服务人员下岗待业,更会增加政府的政治压力,若处理不当甚至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对于违规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社保医疗管理部门很少会撤消其资格,使得退出机制无法有效运行,监督效果差强人意。

(二)医疗保险费用不断增长的原因分析

篇4

实施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医疗卫生行业稳定发展的根基。合理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能够激发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人员的才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医疗卫生行业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激发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人员的才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医疗卫生行业的科技含量高,所需专业的医疗人才量大,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医疗卫生行业的员工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一些管理策略,希望能够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升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滞后。

目前,一些医疗卫生依然沿习着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仍是重复着既简单又繁琐的人工操作的人事、组织管理工作。这种滞后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落后于形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欠缺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及学习背景,达不到现代人力资源的需求。日常管理信息化应用上的水准比较低,不能够实现对医院员工档案、工资、福利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2.缺乏人才培养制度。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的培养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持要素,可是,一些单位在人才培训工作上不够积极主动,其主要工作依然放在晋升教育、新技术的探究等方面,临床知识的获得一般也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的,造成一些医疗卫生行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培养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重视度存在偏差。目前,一些医疗卫生行业单位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重视度上存在偏差与侧重,对社会效益的重视力度严重不足。医疗卫生行业本质属于一种社会公益性单位,其表现的是整个行业的形象,所以,重视医疗卫生单位的社会效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1.管理观念上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的是每个人的责任心及积极主动性。要大力推行“人才决定医院未来”这一先进的经营理念,把个人的价值与医院的未来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重视医院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是医院能否对人才有强大吸引力的关键,因此,医院要对各类型人才加大培养力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医院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促使人力资源与医院的未来发展实现互动,医院与员工利益的共同实现。医院,是各类型人才聚集的场所,医学的快速腾飞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医院要对员工实施各方面的技能培训,对本土医生实施岗前培训、在职教育或外出进修的医生进行任职前系统培训。可从其他单位或者国外聘请一些博硕高学历的高技术专业人才,凭借重点院校的科研技术队伍,创造出一流的医院社会形象。医院应站在员工发展的角度为其谋发展,提供学习及发展的机会。医院领导应经常与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沟通,以促使医院与院内的每一名员工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将医院的未来发展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

2.管理理念上由视人为“成本”向视人为“资源”转变。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财富。医院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对于医院有着非凡的重要意义。在人才的重视度上,医院要竭尽全力给予大力度的投资,使医务人员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促使人才的知识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促使医院整体能力的提升,如: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等等,医院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便可为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管理层面上由“单一层面”向“整体层面”转变。

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站在医院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以往的行政事务性管理的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用自己专业的视角对未来整个医疗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索、调研,对医疗市场将来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预测,按照医院未来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有规划性地制定人才引进方案规划,把握好人才的引进、人才质量,不遗余力地打造优秀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医疗团队,确保医院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据优势,处于有利的地位。要放眼未来,认识市场竞争实则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医院要充分考虑人才的培养及人才潜能的挖掘,促使医院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程度的提高。

4.管理方式上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主动式的管理,将传统的事务性、保守型的人事管理转变为战略性、主动出击型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医院发展愿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的管理。人力引进、人才培训、绩效考核、人力资源配置、薪酬管理等都是围绕医院的未来发展进行的。

5.管理形态方面应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化。

以动态化管理的形态逐渐形成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其中包含有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招聘机制。医院要大力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建起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医院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整合、分析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人力资源信息,也为医院各部分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提供渠道,从而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谭大兵,陈沅.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04)

[2]魏文娟.医院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现代医院管理,2006(01)

[3]黄辉.我国国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7

[4]王晓春.用满意度调查分析集团化管理对医院医德医风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8

[5]聂晓峰.运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陆艳.某三级医院新建院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 医疗卫生行业 FDI 政策 博弈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为外资进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1年,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规范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使它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也放宽了外商投资股权的某些规定。随之外资独资也开始进入我国医疗市场。医疗卫生行业是我国服务业中的一种特殊的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关乎人类的安全健康;同时也是准公共产品的一种。利用FDI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医院融资不足与行业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但是,某些市场监管规定、政府干预以及市场准入的限制等种种政策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医院在国内医疗市场的作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实际投资占比有下降趋势。表1反映了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利用内外资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其他大多数行业利用FDI总体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引资却未见起色,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和内资企业投资中的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构造一个博弈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既定政策下的相互作用、利益得失进行剖析,以此揭示该行业引资政策的制度缺陷,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启示。这对我国优化引进外资、提高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医院的体制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融资顺利与否是医院建设和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中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外资和内资进入这一特殊的准公共产品提供行业,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和协同效应更是理论和实际部门无法回避的核心课题。为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了FDI与行业融资的关系。Anyangah和Joshua Okeyo(2010)提出了一种研究可替代的私人资本来源和无害环境的技术投资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获知债务融资的决策及影响,从而可以有比较地选择外来直接投资。Miao Wang(2011)通过Borensztein 影响力模型的研究结果,指出外来直接投资(FDI)与一个欠发达国家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存在,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能保持素质教育的高水平,也能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Liu Wan-Chun(2006)考察了台湾的制造公司利润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尤其是金融结构。外来直接投资对传统和基础产业的影响较弱,而一些金融行业却享受着FDI带来的较高增长率。同时发现,FDI对传统和基础产业的成长股权融资的净正效应显著提高。

一些学者研究了医院融资困难的现状和原因。学者嘎瓦(2003)提出各类非营利性医院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筹资问题。杜乐勋等(2005)指出公立医院在融资方面受到的限制:作为政府预算内的事业单位,医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预算内国有资产不能作经济担保贷款;财政担保使医院在经营上进一步受制约;严格的还款计划要求和利息使医院望而却步;政府预算内的地位使医院无法吸收民间资本;预算会计制度使国有医院在收支结余的分配使用上缺乏自。岳春芬(2005)提出影响医院融资的主要因素:医院的预期收益水平、行业平均负债水平、医院的财务状况、利率水平变动趋势、资产结构、对医院的控制权和管理人员的态度等。

综上来看,国外文献缺乏对医疗卫生行业利用FDI的具体情况的研究,国内文献则就事论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够,特别是将医疗卫生行业引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外资、内资企业和政府等放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中,采用博弈的方法对各方的利益得失及其决策行为展开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构建一个以东道国FDI政策的最优设计为宗旨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模型,来研究博弈过程中跨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决定和我国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外资政策选择问题。

三、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内资企业的静态博弈分析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医疗卫生行业的政府干预性较强,所以在对内外资企业的博弈分析时,首先要将政府的行为纳入先决条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进行静态博弈分析时,只讨论卫生业政府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是否有优惠政策。假定只存在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博弈对象,且同等条件下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益要高于内资企业,则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有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一: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如1997年中美合资组建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a,b)。

情形二: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有政策优惠,而对内资企业没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如2010年香港在大陆新建的广州万治内科门诊。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d,c)。

情形三: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没有政策优惠,而对内资企业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内企独资医疗机构,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c,e)。

情形四: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没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中外合作医疗机构,如2010年中美合作在杭州设立的爱德医院。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f,g)。

那么,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静态博弈收益矩阵可见表2。

其中,c是指投资成本,在没有投资时,视为净收益;a、b、d、e、f、g指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之后的净值。假设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d>e>a>f>b>g>c。

由表2可以看出,若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投资决策时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则博弈的纳什子均衡战略是(无政策优惠,无政策优惠),此时形成的是中外合作医疗机构。这种情况是理想中的均衡战略,即政府对外资和内资均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两者选择中外合作的方式进入到医疗卫生行业。事实上,医疗卫生行业中政府管制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因此即使外资企业想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选择合作的路径,也是难以进入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当中的。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中外合资和内企独资的占比超过87%,内企独资更是超过了半数。结果与现实的差别说明,在这种各方的静态博弈中,政府的作用很关键,由于我国对该行业特殊的管制政策使得该行业的引资未能实现纳什均衡。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更好发展,在医疗卫生这种准公共产品行业进一步放开引入外资合作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促进了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这与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我国的招商引资活动一般都是政府主导行为,在市场化经济的背景下,各个行业的政府已经成为拥有相对独立地方利益和横向竞争压力的开放式政府。对于招商引资这一行为来说,政府已作为经济主体的角色直接进入了市场。招商引资活动已经由市场竞争行为转变为各行业政府间的竞争行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转变为一个经营者,以人民“者”的身份,经营着具体行业的土地、劳动力、政策等资源,与其他行业的政府建立起一种新的竞争局面――行业政府间的竞争。政府行为作用不好,极有可能产生类似企业经济行为中的“囚徒困境”现象,出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从而损害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四、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内资企业的动态博弈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政府办的医院占全部非营利性医院的60%以上。面对如此长的战线,政府的财政投入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卫生事业是政府实施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就意味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虽然要讲政府主导,但政府的责任也应当是有限责任,社会、个人也应当积极参与,共同谋求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应该在确保非营利性的国有医院在医院行业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医疗行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允许和逐步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医疗行业,依法经营并获取利润。合理引进外资(FDI)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明智之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外资力量是无法与以政府为主导的内资相抗衡的。本文将斯坦博尔格模型的动态博弈的方法应用于研究医疗卫生行业内处于不对称地位的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决策行为。假设寡头医疗市场上有两个企业,即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这两个企业决策的内容是医疗产出,但这两个企业中,一方较强,处于先行主导地位,一方较弱,处于伴随地位。因此,他们的决策是由较强的一方先进行选择,较弱的一方则根据较强一方的医疗产出选择自己的进入时机以及医疗产出。由于双方的选择不仅有先后之分,且后选择的一方在选择时知道前一个企业的选择,据此选择利于自己的最优解,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问题。

本文假设医疗市场上有两个企业,强势地位的内资企业(设为企业1)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在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处于行业的先行主导地位。而该行业的外资企业,即FDI(设为企业2),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处于行业中弱势地位。设模型中医疗卫生行业内强势内资企业(企业1)的医疗产出是q1,边际生产成本为c1,该行业弱势外资企业(企业2)医疗产出是q2,边际生产成本为c2;他们的策略空间是q1和q2的集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如何进行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随着各国行业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用于综合评价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工具。中国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研究的时间较晚,最初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多来源于OECD国家较为成熟的成果。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研究者对该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目前,中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并融入了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特殊性的核算体系。对于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产出核算而言,现行核算方法在遵照SNA(1993)惯例的基础上(即采用投入法进行其产出的核算,投入项目是指其活动成本的加总,即劳动者报酬、中间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生产税减生产补贴(生产税净额)等项之和),采用特定计算法中的“经常性支出法”,则:医疗卫生行业的总产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业务费用支出。在本文中,具体的医疗产出计算略。

设价格函数为P=P(Q)=a-bQ,其中Q=q1+q2,a>0,b>0(为简化下面运算不妨令b=1),设两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c1= c2=c且a>c>0,不存在固定成本。企业的得益为各自的销售收益减去各自的成本。

根据上述假设,强势内资企业的得益(利润)函数为:

u1=?滋1(q1,q2)=q1p(Q)-c1q1=q1[a-(q1+q2)]-cq1

即u1=aq1-q -q1q2-cq1 (1)

同理可得弱势外资企业的得益(利润)函数为:

u2=aq2-q -q1q2-cq2 (2)

用逆推归纳法分析这个博弈,找它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根据逆推归纳法的思路,先分析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的决策。在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决策时,强势内资企业选择的产量q1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因为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政府对外资设置的门槛要高于其他行业,即使是对国内企业的投资要求也比较苛刻。因此,对外资医疗机构来说,相当于是在给定国内医疗机构产量q1的情况下求使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实现最大值的q2,这样q2必须满足: =0,则a-2q -q1-c=0,即:

q = (3)

这实际上就是外资医疗机构对国内医疗机构产量的一个反应函数。国内医疗机构知道外资医疗机构的这种决策思路,因此国内医疗机构在选择产量q1时就知道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产量q2?鄢会根据国内医疗机构的选择进行理性选择,所以直接将(3)式代入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函数(1)式,这样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函数实际上转化成了其产量的一元函数:

u1(q1,q )= - =u1(q1) (4)

当把外资医疗机构的反应方式考虑进来以后,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就完全可以由其控制决定了,也就是说占行业主导地位的内资企业的得益完全由自己掌握。因此可以直接根据(4)式求出使国内医疗机构利润最大化的q 。

令q1=q 时(4)式对q1的导数等于0,即 =0, -q1=0

医疗卫生行业内资企业的最佳产量:q = ,

此时,医疗卫生行业内资企业的最佳产量:q =

由上比较得出q >q 。

国内医疗机构在第一阶段选择的产量,外资医疗机构在第二阶段选择的产量,是运用逆推归纳法分析得出的策略组合,是这个动态博弈的惟一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将q 、q 分别代入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利润函数(1)、(2)式:

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1= ;

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

由上比较得出:u1>u2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外资医疗机构的最佳产量q 远大于外资医疗机构的最佳产量q ;占行业主导强势地位的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完全由自己掌握,行业中强势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u1远大于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这反映了该模型中的国内医疗机构和外资医疗机构所处地位不对称性的作用。因为国内医疗机构在该行业中处于强势地位,采取政策先行的主动,且又把握了弱势外资医疗机构会根据强势国内医疗机构的选择进行理性选择,从而国内医疗机构能获得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赢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内外两种资本之间的利益矛盾,实力强大政策偏袒的国内医疗机构通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将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权益锁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界限内,使外资医疗机构在利益链上处于低端位置。跨国公司挟多年来进行全球竞争的经验、技术和强大的资本支持,在我国一些行业内实行跨国并购,控股、独资化,进一步占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行业中形成强势地位,占领大量市场分额,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出现外资医疗机构被排挤效应,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我国部分医疗卫生行业的外资医疗机构正日趋“边缘化”。随着我国深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在我国进行投资,这是一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相互博弈的动态决策过程。要想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内资企业要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维护产业的自主性,争取行业中的主导强势地位,才能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持续长久的取胜。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内资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比较了双方在这种特殊行业政策干预下的利益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内外两种资本之间的利益矛盾,受政策偏袒的内资企业通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将弱势外资企业的权益锁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界限内,使外资企业在利益链上处于低端位置。多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其他很多行业中挟全球竞争的经验、技术和强大的资本支持,实行跨国并购,控股、独资化,进一步占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行业中形成强势地位,占领大量市场分额。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却处于弱势,出现外资医疗机构被排挤的效应,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我国部分行业的外资医疗机构正日趋“边缘化”。究其原因,它与政府对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干预不无关系。然后,正是这种不正常的内资保护,使得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融资不足,体制机制僵化,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社会服务职能未能充分体现,医疗卫生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关头。而通过借鉴公私合作PPP模式,有效利用FDI进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模式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医疗卫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外资进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溢出效应也不能即见成效。正确面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把握好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同时在观念和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一项要始终坚持的政策。另外,我们也不能片面去追求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增长的质量,不能盲目地引进外资。

短期来看,类似于医疗卫生行业这样的准公共部门,在引资重点方面应该与其他部门和行业有所区别。我们可以将外资分为高质量外资和低质量外资。高质量外资指具有产权垄断优势、明显“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带动效应的外资,其看重的投资因素主要是行业因素。而低质量外资看中短期效应,倾向于优惠激励政策。当前,一般行业在行业因素上占优,而准公共产品部门在优惠激励政策方面占优。

长期来看,应尽快完善各行业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FDI流入的行业因素,以良好的行业条件来弱化和替代激励政策,使国家的引资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路径。一般行业利用自身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条件、科学管理等方面积累起来的行业优势,在引进FDI上应更多考虑技术、制度、管理方面的创新来进一步提升行业优势,从而来弱化乃至替代激励优惠政策。作为准公共产品部门要借鉴一般行业丰富的经验,来不断完善准公共产品部门FDI的投资环境。在政策上寻求联合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央对该部门的政策倾斜,抓住机遇,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改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条件、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在内的行业因素上来。总之,行业之间要弱化优惠激励政策,强化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开放、集聚程度等行业影响因素,促进引资良性循环。

中央政府应该对行业间引资进行协调,因为外商在选择投资战略时,对优惠激励政策的反应是相对的。当行业间的激励政策差异很大,而行业影响因素相差不大的时候,外商可能会看中激励政策强度大的区域。当激励政策差异较小的时候,外商就会考虑诸如人力资源、市场开放度、集聚程度等行业因素。因此,中央政府在不使FDI流出(流入其他国家)的前提下,尽可能限制行业间优惠激励政策的竞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各行业在FDI的激励政策上选择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调低激励政策力度,从而保证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相关行业及部门的合理竞争,促进包括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内的各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注:基金项目:201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省医院投资建设中引进外资完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B201121);201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社科类重点项目《云南省利用FDI优化医院投资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601110210208)。)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关于国有医院产权制度转化与治理结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3(7).

[2] 嘎瓦:非营利性医院吸收社会投资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03(5).

[3] 岳春芬:国有医院筹资管理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5(5).

[4] Anyangah&Joshua Okeyo:Financing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versus foreign debt finance[J].Resource & Energy Economics,Aug2010.

篇6

2013年,河北省制定《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了河北省卫生信息化2013-2015年阶段性工作重点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推广执行的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省广大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不断努力下,整体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标杆医疗机构不断涌出,优秀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层出不穷。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新医疗改革政策,不断加快推进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河北省信息惠民工程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开展,推动《规划》进一步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应用、经验的交流与合作,近日,由河北省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卫生信息中心与河北省卫生信息协会共同主办的河北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交流会暨河北省健康信息网络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在石家庄市河北世纪大饭店召开。

专家云集 规格高端

河北省健康信息网络会议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两届,本次会议围绕河北省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技术支撑、新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等议题展开。本次大会受到来自国家卫计委相关领导与专家、河北省卫计委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河北省医疗卫生行业及卫生信息化建设业内人士、行业内技术专家学者、相关媒体等400余人共同关注与参与。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朱会宾首先为大会致开场辞,对医疗卫生系统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医疗卫生系统要紧密围绕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大局,适应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能力储备及科学化管理。主要包括:持续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推行居民健康卡工程进展,解决远程医疗存在的问题。”

随后,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证发言,他对河北省卫生信息化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对未来的建设发展同时寄予了希望。

他指出:“河北省的卫生系统、深化医改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信息化建设都有显著的进展和成绩,也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指导考察,业界也很注意河北省的卫生信息化发展。”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资深专家,他也对各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各级医疗机构在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时,要紧跟政策步伐,制定完备的相关标准与细致的规划,并严格遵循,逐步稳进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信息化带头人也就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主管,要有很高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素养,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持续的推进医疗改革,更好的进行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新技术支撑医疗IT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全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与动力,作为传统行业,医疗卫生也在新技术浪潮下积极谋求自身转型发展。本次大会演讲嘉宾也大多围绕医疗健康云、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作为议题展开讨论。其中对于区域医疗平台的建设与移动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在本次会议中被多次提及,已经成为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建设的重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讨论的技术专家,大多具有很深的医疗IT从业背景,对技术与行业都有很深的理解,其中来自芯联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杨宏桥总裁即为具备多年三甲医院信息主管经验的资深HIT专家,他为大会带来的主题为《下一代移动通信――i呼》的演讲,从行业背景与技术前沿等多方面介绍了当下移动技术为医疗卫生行业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心医国际、医惠科技、H3C、飞塔、华为等多家服务商的技术专家也相继介绍了自身在医疗行业领域里的特色产品,这些前沿技术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思路启迪,同时也将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下午的论坛环节,总医院原医务部主任陈运奇、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科教授高级工程师陈金雄、河北省工业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树强、河北省儿童医院主任周连茹等专家都分别就医院信息化反思与机遇、区域医疗信息化验收与评价标准、京津冀医疗健康一体化发展机会与医院等级评审与信息化等方面主题作了分享。

领导们的政策解读,专家们的技术分享与案例剖析,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本次大会的召开为推动信息惠民工程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供了更多方案和思考。

相关链接

河北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详解

篇7

【关键词】医疗卫生;结构调整;问题;期望

一、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的医疗卫生产业是个规模比较庞大的一个行业,其主要包括6个部分。第一,是医院或者是诊所等护理机构;第二。是以医疗保险为主的,其中主要是以政府的医疗保险为主,以商业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行业;第三,是以医疗管理组织为主的医疗服务中间组织等,例如:PPO;第四,是以医疗设备为主的供应商,其中主要包括医用耗材和设备等供应商;第五,是以医疗生物为主的部分,主要是以药物和生物产品为主的行业;第六,是以医学教育机构或者是医药咨询机构为主的行业。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其开放程度和融资格局都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这几年,这种现象逐渐凸显,市场格局也逐渐被创新,现在主要是逐渐注重对医疗服务产业的格局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方向。现阶段,自从医疗改革之后,其新型医疗保健方案逐渐实施,其中,对于PE投资者来说,是充满商机的。例如,对于我国第一家并且规模很完善很大的医疗产业基金———建设银行,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在国际进行建银医疗产业基金的建立。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但是存在很多的变化,其中,存在医疗设备行业对外依存度偏高的现象。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加强医疗服务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健全我国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规范医疗产业模式,不断推动我国的医疗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于现阶段的医疗体制而言,比较重要的内容是进行医疗服务产业化的发展,不断刺激我国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医疗供求平衡的目标。

二、近期医疗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

(一)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产业标准的建立

医疗产业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和融合产业,涉及的各类标准复杂凌乱,后期应该在政府主导下,组织成立专业人员和机构,加快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

(二)加快专用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

在我国医疗产业结构之中,医疗专用传感器或者是健康管理的传感器等都是属于医疗的核心技术。对于传感器而言,存在三个问题。首先,市场的无线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WIFI为主,2/3/4G移动通信网络为辅的的无线网络环境,因此,需要对具体环境的传感器网络通信的接口进行一定的开发,保证传输数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保证信息处理的质量。其次,现阶段的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私有协议与封闭专用平台之间的对接进行传输的,但是存在开放性差的问题,不具备行业认可的公用协议。现阶段,在车联网领域,对于公用协议的相关情况已经得到处理,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几年前进行物联网终端的规范,同时,对M2M平台间数据通信进行一定的规范管理,对于终端进行WMMP协议的管理约束,同时,大力的对其进行推广,这点很有必要引进在医疗产业发展领域的专用传感器方面中;最后,专用传感器涉及的隐私信息比较多,我国的法律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对其进行信息安全保护,对其进行保护体系的建立。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实施标杆项目过程中进行处理,因此,只有产业化是推动专用传感器发展的高效渠道。

(三)创新运营模式

我国当前的医疗就医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借助信息化方法进行就医,同时极大的利用互联网+应用进行医疗卫生体系的相关联系,特别实在进行稀缺的资源的利用环节进行生产力的解放,平衡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的使用问题,不断创新医疗资源的分配模式,优化运营状态。因为互联网的平台时逼格思维开放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因此,应该对医疗卫生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创新,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点,从而实现医疗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应该在公共医疗服务行业进行医疗需求的引导和指引,从而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四)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

现阶段,在信息充斥的现代化产业,医疗卫生系统应该引进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层进行医疗救治和服务,对医疗机构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和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平台、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平台进行一定的结合,便于医疗系统体系的完善,从而建立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医疗数据逻辑视图。其中,政府进行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工作是其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该环节使将数据进行分散,利用核心模型进行数据的集合目的,特别是在各省市存在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就是一个很实际的应用例子,本文就以如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主进行阐述,该医院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体系主要存在这个数据库,第一,相关人员的基本资料库;第二,重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文献和服务记录等数据库;第三,动态远程检测数据。该体系的建立为医护人员的信息查询工作提供方便,节约时间和保证信息的正确性,能够与被监护者或其家人通过互联网进行随时的跟进,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三、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结构调整期望

在当前的医疗产业结构发展中,主要存在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的两种医联体模式。现阶段,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主要的调整方向是进行核心医疗机构的集团化方向,而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是进行互联网的应用,其中,网上挂号就是最广泛的应用措施之一。江苏省人民医院现阶段,已经建立了医院集团,同时注重对社区医院的渗透。这两者发展模式都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医疗本身具备的复杂性为两者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限制,当然,这也是新医改的重点发展方面。因此,医疗产业模式应该对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的两种医联体模式进行一定的融合,以医疗系统框图为基础进行核心医疗结构的调整,同时要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作用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对系统进行适当的重组。所以,政府应该保证顶层设计的质量,不断推广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促进医疗核心机构的发展,调动医疗行业的积极性,使其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总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医疗产业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依据我国现有情况和资源布局,整合资源,大力促进医疗产业发展,均衡发展,完善社会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艾伟强.初文章.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统计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4,06:1080-1081+1083.

篇8

Abstract: Through multi -fact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necessity of strategic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It provides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dustry.

关键词: 战略协作;联合发展;创新

Key words: strategic collaboration;joint development;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96-02

作者简介:陈佳钢(1977-),男,江苏无锡人,政工师,硕士学位(MBA),研究方向为医疗改革、经营管理,卫生行业发展研究等。

0 引言

医疗卫生行业是与社会人群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也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色服务性行业。改革开放后的医疗卫生行业经历着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转变。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经济主体,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与指导下,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性质,另一方面需要兼顾经营利益保持持续发展。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社会人群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寻求一条遵循国家医疗改革政策、适应区域医疗经营特性、突破自身资源局限、持续有效发挥优势的医院建设发展之路,是摆在每位医疗卫生管理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

1 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环境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人群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大力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医疗卫生无疑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以现代化科技与医药学发展为基础的医疗行业,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服务也不再仅局限于“有病求医”的简单医疗模式,医疗消费及市场表现出了更多形式、层次及行业特点。

综合型大医院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及区位效应,拥有较多医疗资源,占据着医疗市场有利地位。中小型医院受医疗规模、技术瓶颈、社会认可度等限制,经营效益普遍较差。医院间形成战略协作联合发展是缓解现实医疗市场环境的重点,医院可以通过联合协作更充分地利用自我冗余优势,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同时医院间通过优势互补,技术交流,可以获得更迅捷的医院技术经济提升的新途径。随之而来的实际问题是,各医院大力推进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同时,对于如何科学管理、强化协作、提升效益的过程并无深入认识,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横向联合广度的扩展、纵向协作深度的延伸,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整体效应造成影响。

2 外部现实环境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3.7万个(图1),其中医院为209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90.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11835个。与2009年比较,医院增加6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170个。相对于国内空前庞大的医疗需求群体,蓬勃发展的医疗卫生机构仍不足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形势依然亟待缓解。

医疗行业投入市场的产品就是关乎社会群体生命健康的医疗服务,而各类医疗服务的形成与消亡又取决于社会群体对生命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及患病的种类,前者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而增长,后者种类会随疾病发展演化而多样复杂,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医疗行业在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及彻底治愈各类疾病前,将长期处在行业成长期。在医疗卫生行业独具的经营特性下,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也必将成为行业竞争至关重要的因素。从卫生部公布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长分析,医疗卫生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区域布局尚欠合理,城乡差异相对显著。综合性大医院设施先进、环境优越、技术力量雄厚、社会认可度高。中小型医院科研技术相对滞后,提供的医疗服务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偏远地区医疗机构缺失,造成病患人群向城市综合性大医院拥挤现象。同时,综合性大医院疲于应对日常诊疗的庞大患者群,亦不能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全部效益。

医疗行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力受技术发展的制约。国内医疗机构基础诊疗技术相对成熟,但高尖端医疗技术力量缺失,医学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增长速度较国外尚有较大差距,对疑难杂症的诊疗方面,尚需更大的医学教育、技术培养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对医院建设发展的投入相较国外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医院在维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可供科研技术发展的资金相对有限,从而造成医院高层次发展缓慢的局面。

我国于2010年2月23日正式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已经迫在眉睫。医改试点首先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选择1-2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再从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遴选出16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城市,给予政策及实施的指导。以医疗改革为契机,医院建设发展迎来了机遇,同时也接受了挑战。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为核心的医改方针政策下,寻求符合医院发展的模式,需要创新的机制、科学的管理。

在医疗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政府也鼓励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着力构建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办医的新格局。2011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的新版《外资产业指导目录》内容明确规定,从2012年1月30日起,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从限制类改为允许类。这一修改更是打破了国有本土资本独占医疗行业的局面,外来资金势必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及高端服务来冲击医疗市场。

3 内部实际状况

卫生总费用是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卫生总费用被认为是反映国家卫生状况的客观途径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总费用不应低于5%。2000年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一直在4%-5%之间(图2)。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值分别为:日本8.1%、德国10.4%、法国11.1%、英国9%、澳大利亚8.8%、瑞典9.1%、美国16.1%,中国5.28%(图3)。全球平均为9.7%,而我国远低于这一水平。

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到25%,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占比不低于75%,发展中国家政府投入占比不低于55%。在国家合理控制卫生总费用增长,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比的同时,医院要通过改善环境、扩大规模、购置设备、引进人才、开展科研等措施谋求发展,必然需要庞大的资金,于是造成医院负债经营的普遍局面。而负债的大部分主要通过收取医疗费用来偿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

从国内医疗行业的实际情况看,医院在建设发展中经营资本、资源的匮乏必然引发各种问题:吸引人才力度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水平的医学专业人才及专业特色人才相对不足;科研技术发展缓慢,高新医学技术缺乏,诊疗项目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医疗设备配置不足,诊疗设施建设落后;受自身社会认可度限制,医疗市场资源流失等。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问题已经凸显,社会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定时间内将长期存在。

4 医院间协作发展形态

社会经济、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社会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为医疗市场注入了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动力。在国家推行医疗改革及医疗服务国际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行业在有限资源利用的现状里,采取医院间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经营模式是突破自身瓶颈,谋求长远发展的合理方案。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特色行业,肩负着社会人群生命健康保健的特殊使命。从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方针出发,医院归属于公益性为主的经营性质,医院间的战略协作联合发展也不完全等同于普通企业间的战略联盟。这为医院间战略协作联合发展模式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卫生行业必须遵循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立足行业自身特色及资源优势,参考国内外战略联盟合作的先进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形成具有医疗卫生行业特色的战略协作联合发展态势,才能更好的在建设要求高、发展速度快、竞争形势严峻的医疗市场中占领有利地位,保证医院的健康有效持续发展。

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明确了医疗资源共享、医院间相互协作的重要思想。医院间通过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谋求竞争环境下发展的重要途径。医院与医院间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优势合作、资源共享、分担风险、联合发展等经营活动,为医院在有限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的情况下得以迅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战略协作联合发展的形态多样,从关系数量上分,战略协作联合发展可分为一对一结对子联合、一对多指导性协作、多对一扶持性协作、多对多交叉性联合。从项目内容上分,战略协作联合发展可分为技术协作、科研联合、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投资联合等。从发展形势上分,战略协作联合发展可分为渐进式联合、分阶段协作、临时性联合等。

参考文献:

[1]郭岩主编.卫生事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篇9

2008年,四川省制定了《健康四川2020计划》,确定了以提高四川省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计划》特别指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建立高效便捷,服务于居民、社会和政府的卫生信息化体系;推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逐步建立起省、市(州)、县(市、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协同服务;建立和完善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为基础的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服务水平。

为了协助四川省确立电子医疗保健服务的目标,远景和长期策略,由美国贸易发展署(US TRADE AND DEVELOPMENT AGENCY, USTDA) 与四川省卫生厅于今年上半年共同启动了 “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及服务战略规划项目”。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参与方,IBM公司和美国QSI(质量科学国际公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战略规划项目的目标

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及服务战略规划项目以服务《健康四川2020计划》为目标,结合四川省卫生信息化现状,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包含商业模型、资金模型,逻辑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等。同时,为四川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确定大幅度提升四川省的卫生服务水平所需要的应用和服务;把服务战略与数据中心及电信设施方面的计划投资联系起来;为随时间推移而预计可能出现的其他项目勾勒出清晰的未来工作计划。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医疗卫生行业合伙人陈光宇先生表示:“四川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为了能给全省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四川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而‘四川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及服务战略规划项目’就是要努力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能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IBM感到十分荣幸。IBM十分希望利用自身在医疗行业的技术与咨询能力以及参与其他地区区域医疗建设的经验,为四川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也为灾后四川医疗卫生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QSI总裁James Killingsworth先生也表示:“从全球来看,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医疗系统,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此次合作项目为中美之间提供了一个探讨交流医疗卫生发展的契机,为推动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前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HIN)的建立,涉及省、市、县、乡镇不同的应用区域,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仅仅包含技术性问题,还包括医疗服务、业务协同、疾病资料、医疗保险、政府预算、商业智能与绩效等众多问题。因此,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实施之前必须进行详实的规划,使信息规划与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相一致,从而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IBM-QSI联合项目组全面梳理了四川医疗卫生系统的业务和服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对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出了建设规划和实施蓝图。

据IBM医疗事业部战略与变革咨询经理任道晖介绍,整个项目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共分为3个阶段:

1. 业务分析和战略计划阶段

主要是为四川省实施电子医疗服务提供业务分析和长期战略。IBM-QSI项目组与卫生厅和信息中心一起,对全省十多个地市州的卫生局、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调研,访谈近100人次。并对全省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从而得出与实际需求最贴近的早期建设需求。然后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对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服务和业务可持续性,制定出长期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包含商业模型、资金模型,逻辑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安全体系等等。在医疗信息标准化方面,中国医院协会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结合四川省现状,为确保该规划项目符合卫生部相关要求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些工作将把战略管理咨询与四川省卫生数据的应用、协议和格式的技术评估和定义结合起来,同时兼顾其确保遵守有关的国际、国内卫生标准的愿望。

2. 提出远景

根据IBM战略规划经典的IATO(Information、Application、Technology、Organization)方法论进行高端设计,即从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支持信息和应用的技术设施(包括网络、数据中心,硬件,部署等),以及IT组织和流程(包括组织架构、人员角色职责、能力需求等)等方面进行高端设计,并提出远景。

3. 制定详细的路线图

根据前一阶段提出的架构,设计出详细的路线图、实施路径和里程碑,使整个项目可以分阶段地达到远景目标。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所需的投资估算、软件、硬件、人力资源、领导层的支持等资源投入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可落地的战略实施规划。除此之外,IBM-QSI还讨论了可能影响项目可行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监管规定;评估该项目对环境的预期影响以及分析在基础设施、市场导向型改革、人力能力培育、技术转让以及生产力提高等方面对中国带来的发展影响。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规划,此项目将为四川省区域医疗卫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遇到的主要挑战

对于四川省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规划项目所遇到的挑战,James Killingsworth表示:主要的挑战来自于三个方面,而且这些挑战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第一是缺乏人才的挑战。卫生信息平台必须要为临床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拥有一批同时具有IT技术知识和医疗健康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重要。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购买一个信息系统与更好地利用系统为患者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目前,卫生厅已经认识到相关的问题,并已经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以改变人力资源结构。

第二是资金和财政支持的挑战。在中国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发改委、地方财政、社会保险以及新农合等等。资金来源分散,使用分散,没有发挥最大效用。应该把全部的资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统一利用。这些问题与医疗卫生和技术无关,完全是财政体系和人力资源的问题。

第三是信息整合的挑战。卫生信息系统是不能孤立设计的,必须整合公共卫生、医保、社保等所有的信息。因此,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覆盖各个部门,要把分散的、孤立的系统和业务整合起来,实现交换、共享和协同,这样才能改善医疗质量,提高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对于其他RHIN项目的借鉴意义

James Killingsworth先生表示:RHIN项目非常复杂,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四川省卫生厅和信息中心拥有一支非常出色和进取的团队,这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对于资金、人才队伍和整合性的挑战,很多地方都会遇到。而对于技术的使用,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不能照搬。

陈光宇先生指出领导的支持非常重要。他认为目前的项目只是处于调研咨询阶段,在今后的标准和流程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问题,那时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将很难开展工作。另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人,不同的实施过程,以及资金有效应用等问题,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要注重细节。

篇10

【关键词】医患关系,新医改,信任危机

一、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的界定及特点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结成的一种双向的特定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自尊意识、竞争意识日益增强,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已经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

新形势下医患关系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原则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而建立的信赖关系;以医疗技术为保证,与救死扶伤有关的委托关系。

二、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主要表现在医疗冲突呈多发趋势;医疗纠纷赔偿额不断刷新,医院运营风险增加;高额经济赔偿催生的非医疗过失纠纷——“医闹”行为出现;医疗纠纷处理难度加大,司法途径成为首选,解决成本加大;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更加受到重视和保障;社会群体和媒体一般都会同情和关注弱者,甚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医德医风在社会环境诱导下有所下降;医患信任出现危机,亟待重建。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生同样对患者也不信任。

(二)我国医患关系信任危机成因分析

1、政府政策以及经济方面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各级医疗单位逐渐改革吃皇粮的习惯,增强自我创收、自我生存的能力,必然导致医疗行业要注重经济效益【1】。二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要求加大个人负担医药费用的比例,使老百姓再也很难像从前一样享受大比例减免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

(2)市场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医院办院方针出现偏差。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医院办院宗旨出现了偏差,开始忽视社会效益,而更多关注经济利益;医院自身管理和建设的不力,利益上的对立倾向,尤其是一些民营医院、个体医生的不法行为导致社会对整个医疗行业“治病救人”的能力和诚意的不信任。

2、医院层面

(1)部分医护人员医德低下,直接伤了患者的心。近年来医德建设的滞后、社会经济观念的冲击,使得一批医护人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过度强调自身的待遇,开始“操刀下海”,借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利,忽视病人个人权利和隐私,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频出等,极大地破坏了医患关系,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

(2)部分医护人员医患观念出现偏差,医疗行为不当。近年来高科技的发展使得部分医护人员越来越依赖于设备检查,忽视了必要的医患交流和亲身检查,疏远了病人,使医患关系物化【2】;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医务人员更多地看到了医患之间的消费关系,使医患关系利益对立化等。

3、媒体层面。由于患方和医方始终处于医疗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普通大众对这些医疗事故的认知主要就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来做出自己的判断的。因此,媒体在塑造大众的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报道有失偏颇会加大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广大患者,加剧了医患信任危机。

三、医患关系改革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科学进行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服务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并确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作为医疗机构的“基本法”地位,对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作出与时俱进的更新。其次需建立公平有效的医疗制度。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应该向广大农村倾斜,必须形成制度,以制度的强制性来快速改变存在的医疗不公平现象。最后要建立高效的医疗纠纷仲裁制度,法律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

2、确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由于政府降低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各级医疗机构只好“以药养医”,对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很大冲击。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而且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政府必须把医疗卫生事业明确作为公益事业来抓,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3、建立全面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44.18%的城镇居民和79.11%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属于自费医疗,全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因病致贫或返贫。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并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各级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参加医疗保险的制度,使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

(二)医院层面:

1、端正医院办院方向,坚持质量建院,重树良好的社会形象。调查表明,医患双方都认为加强医院管理是当前改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医院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取病人信赖,就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向。

切实加强医护人员医德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医术水平。当前应当重新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礼貌服务、慎言守密”的医德精神,建立严格的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完善医德医风档案。

2、加强医患双方沟通,完善沟通机制。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同时规范工作程序,详细记录患者情况。医院应不定期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卫生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医药知识水平。

(三)媒体层面

新闻媒体应该客观报道有关医疗纠纷,加强医德医风的正确引导。应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既要宣传保护病人权利,又要宣传维护医院正当权利,以正面宣传为主,中肯的批评也不可少,关键把握好一个“度”,为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医患规范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医疗服务需求也逐渐增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要为人们提供细致、全面的服务。为了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成本会有所升高,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对医疗药品、器械的采购进行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成本控制中的成本预算问题

1.对成本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成本预算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成本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经营过程中更多的重视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疗服务水平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忽视了成本预算管理,这种错误观念也导致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消耗过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缺乏动态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很多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较高,对医院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的医院管理理念比较陈旧,在成本预算设计和管理过程中缺乏动态管理理念,依旧采用传统的成本预算管理方式,导致成本预算管理处于静态状态,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导致医疗行业的发展受阻。

3.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成本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作的主要成员,在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预算管理人员呈现出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的现状,有的人员技术过硬,但有的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因此导致成本预算工作效率高低不一,对成本预算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更多高素质、专业化成本预算人才;另一方面是由于有的医疗卫生机构规模较小,无法吸引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到企业参与成本预算工作。

二、医疗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预算控制策略?

1.加强对成本预算的重视

成本预算是医疗卫生机构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进行预算安排的过程,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卫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建立相关的预算编制制度,同时要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从而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避免指标过高或者过低,应该要综合医疗卫生机构的各个科室的需求,对各种需要采购的材料、医疗设备等价格进行控制,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在医疗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意义的宣传,积极开展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例如招聘更多专业人员,对成本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等,并且要定期进行成本核算,注重成本控制工作,将成本控制纳入到每个部门的考核指标中,使得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成员能够意识到成本预算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2.建立科学、动态的成本预算的管理体系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理念产生的限制和束缚越来越明显,在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应该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采购管理的重视,在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要对市场动态进行掌握,对各种药品、医疗设备的价格进行掌握,实现动态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得到保障。其次,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各个科室要对拟采购的物品进行上报,经过相关部门审核之后才能将采购计划传输给采购部门,使得采购部门能够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管理,减少采购过程中的浪费行为。第三,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种物资材料设备的管理必须要实现档案化管理,确保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防止浪费。

3.建立高素质的成本预算管理队伍

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成本预算工作的创新,则必须要建立专业的、高素质的成本预算管理队伍,对成本预算工作进行完善和落实。首先,要招聘更多专业化人员,充实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队伍。其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引导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借助互联网开展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高成本预算管理水平。例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成本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化发展,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便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信息,有助于完成阶段性的成本控制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预算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当做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加强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并且建立高素质的成本预算队伍,结合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各N需求,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加强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敏.论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1(04).

篇12

《国务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号文件》公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利用社会资本为医疗事业发展所用,在医疗卫生行业形成强大的竞争机制,推进医疗事业的改革步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已成热点话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很丰富,既包含经济增长的方式,也涉及到结构的优化、环境的改善、技术的创新和资源的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的反映形式:一种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另一种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市场,应属于第一种增长方式,既增加社会资本投入,用于医疗卫生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里社会资本所反映的资本效益,应该包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一、社会资本办医助推了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步改变着以往计划经济约束下形成的落后、保守、低效以及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并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发展和转型的效率。也为各个领域积累了不少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寻求着自己发展的空间。而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机遇。近年来,民营医疗单位的陆续建立,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综合性、专科性强,是部分民营医院的创建特点。它们中有的已成功达到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水平,还有的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分民营医院资金雄厚,医院建设和医疗设备配置先进,还有国内外知明医学专家的指导,技术水平先进、医疗服务意识超前。因此,得到公认。由于这些高水平医院的呈现,促进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有的地区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就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积极调整内部效益分配标准,防止高水平人才的流失。而且积极主动地向国内外引进具有特长的高水平人才。为满足患者需要,想方设法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上进行改进,使公立医院的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

二、社会资本办医营造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布局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结构及分布,在很多地区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也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与公共服务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医疗机构不能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住院床位紧张、设备设施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培养高、精、尖的技术骨干等等。其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一方面国家投入的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医疗行业的设施改造、设备更新等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卫生管理机制中还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对医疗单位缺乏超前的规划和引导,满足不了经济转型的要求使医疗卫生服务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医疗卫生事业这个关系民生的大市场,也为社会资本金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资本金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卫生行业的不足构成医疗卫生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民营医院的陆续建立,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各个层次的医疗需求逐步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由于医保政策的引导,公立医院收缩了部分特需医疗服务,也为民营医院让渡出了足够的特需医疗服务的市场空间,为民营医院经营特需医疗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市场环境。

利用社会资本建立高水平民营医疗单位。形成医疗主体的多元化,受益的首先是民众,多元化带给老百姓的是更加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更加先进优越的技术保证、更加完善的人性化服务。它不仅方便了患者,缓解了政府投入的不足,也为公立医院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各级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民营医院在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改革、资本运作和市场管理上较公立医院更有优势,越发显示出发展活力,一系列陈旧观念、政策、标准和制度也将随之改变,从而给医改注入了新鲜血液。它将为医疗卫生改革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三、政府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顺应了民意

篇13

推出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卫生信息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为了更好地推广卫生信息化工作经验,去年底,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等5省市被卫生主管部门确定为全国实施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先行示范区。

这些示范区积极探索建设以健康管理和服务为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平台及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在近日落幕的2011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国产操作系统旗舰企业之一――中标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中标软件)高调亮相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与成果展。

中标软件结合新医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推出了系列自主可控、安全易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得到了专家及与会嘉宾的肯定与好评。

据了解,该系列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本次新医改试点的先行示范区――重庆。

作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重点支持企业,中标软件多年来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中标软件结合重庆试点的卫生信息化现状,面向省级平台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建设的信息建设需求,推出了基于中标麒麟桌面及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基于村级医疗卫生室专用健康终端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基于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及中标麒麟安全云操作系统的省级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县级医院信息化、远程医疗平台。

同时,在新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中标软件针对当前医疗信息系统信息格式不统一、重复建设严重、数据交互困难、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推出了基于中标麒麟安全云操作系统的“医卫云”解决方案。

移动应用创新模式

在医疗行业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创新方面,中标软件还推出了中标凌巧移动医疗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篇14

【关键词】信息化 发展趋势

1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医疗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现状、水平

根据目前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发展普遍要经历方面,国际上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1.1 HIS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称为HIS系统,是将医院如门急诊的挂号、划价、收费、配药和住院病人的医嘱、配药、记账等相关基础业务串联起来,整个系统以财务收费系统为核心,配套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将各信息点采集的信息提供给管理人员查询、管理和决策。一般来说,大型医院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成熟的HIS 系统,并不断进行相关应用扩展;中小型医院也已经开始部署HIS 系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都意识建立HIS 系统的益处。

1.1.2 C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是以病人为中心,涉及整合电子病历和身体检查资料等临床功能,为提高诊治的自动化,从而实现医疗文件“无纸化”,并为区域医疗的开展打下基础。现阶段,我国的大中型医院正处于CIS 系统建设的高峰期,各个相关系统的应用正逐渐成熟。

1.1.3 GMIS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

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则涉及医院之间、中小城市之间或者大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主要是服务于社会医疗保健资源和服务,例如医疗保险、社区医疗、远程医疗、卫生行政机关、药品供应商、设备供应商、银行等,可以讲各种医疗资源连接起来整合为一个系统,从而实现局域医疗卫生服务。

除上述三个信息化阶段之外,MIS系统,即医院和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基本管理信息系统也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逐渐建立起来。基本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涉及对医院和医疗管理部门的相关基础业务的管理。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快,医疗机构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目前,很多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和OA 变成了主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1.2 国内外医疗行业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近几年发展较快,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年花费约为150亿元左右,预计2015将达到290亿元,虽然医疗卫生信息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正因次,我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概括来说国内医卫信息化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2.1 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集中在信息集成平台

随着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换、医院内部科室间的信息交换、医院和病人的信息交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整体医院信息化整合与有效利用的需求也成为了每个医院的关注重点。信息集成平台整合往往涉及不同厂商的HIS、LIS、RIS、CIS、ERP等的数据的交互,因此,综合平台需要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临床信息化建设,并最终能够通过电子病历浏览器和医生门户实现全流程患者信息实时同步浏览。

1.2.2 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将会在移动医疗方面加强

移动医疗最近出现的新的医疗方式,它是结合信息通信技术而生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它从实现模式上更加贴近了用户的试用习惯,也在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方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移动应用领域的关键应用还只是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与通知、远程的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现场监控、针对医疗工作者的日常交流与培训、传播性疾病的跟踪及诊断与治疗支持上,在其他方面也正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发展。

1.2.3 医疗行业信息化增长最快的领域是电子病历系统

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工作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并推动以其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医院病历系统与社区建立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能够进行有效对接。目前,电子病历已经在大型医院深入到了各种应用,而中小医院也纷纷启动了相关建设。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近些年,群众对医疗服务效果普遍不满,医患纠纷也逐渐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难题,综合医疗水平效率低下、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也突现出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可以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同时急需一套合理、有效的关怀解决方案帮助医院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及时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 主要实现目标为:

(1)建立通畅、易于操作的患者同医院的信息沟通渠道。

(2)切实解决客户投诉,完善医院内部奖惩措施。

(3)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信息导航全覆盖。

(4)实现透明信息、透明就诊、透明用药、透明收费。

(5)实现智能体检、智能幼儿疫苗和电话预约挂号。

(6)简化就医流程,完善随访机制:院中探访、出院随访、三级随访。

(7)为就医人员以及住院病人提供优质无线网络服务。

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客户服务工作,可以快速了解广大病院及人民群众对医疗过程中的各方面意见和问题。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依据每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医院在行医过程中的行为做到效的监管。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态度,从而较大程度的缓解了医患矛盾并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

3 研究技术创新点

3.1 开拓思维模式创新,关注医患关系,以病人根本利益出发

市面上主流的医疗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导医系统、综合服务系统等相关医疗业务的开发,本项目区别于其他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从病人的实际需求和根本利益出发,开拓创新,通过实时关注病人动态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形象。

3.2 搭建完善的关怀服务平台,整合相关资源

通过对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开发适用于不同版本的HIS 系统的统一接口,整合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搭建一套完善的医疗行业关怀服务平台。

3.3 紧抓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打造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紧随目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以智慧医疗理念为依托,结合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医护人员以及就医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无线上网服务。本项目的关怀平台同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通过后续的研究,可以整合针对医疗行业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等业务应用,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