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管理和管理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管理和管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管理和管理学

篇1

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从区别而言,首先它们是管理学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到人本管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是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思想增强的具体表现,是以物质财富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这是区别之一。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篇2

(一)科学管理的现实意义

科学管理原理形成之前,在一个工厂里,雇主和被雇佣者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墨守成规和盲从习惯,在泰罗的思想里,这是完全错误的,必须杜绝。他认为一切事情,包括细节事前都要进行科学的调查。对工作监督和领导的一切形式、条件与方式,都应当早有预见,合理安排,精确规定。这样不仅使企业更加组织化而且为企业节约大量资源,以消耗最少的劳力、时间和资金取得最大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泰罗的科学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和重大深远的意义。一个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内部构造复杂程度如何,其中的各个部分,不但应该相互密切配合,还要安排的合情合理。此外,泰罗相当重视对工人的选择。给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一项最适合他的个性、适合他体力上和心理上的特点的工作,这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科学管理的应用局限

科学管理学派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操作规程、工作定额、差别工资制度、职能分工、管理原则等方面,要求企业实行科学的组织,合理的安排,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科学管理学派对人的认识还是有严重的缺陷的,如把人仅仅看成是经济人,过分的强调物质刺激;仅重视人的技术因素,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把人看成生产过程中的附属品,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考虑到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员工的工作环境等问题。他要求全体人员的工作都应准确无误地执行这个预先编制好的、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思考的计划,这显然是毫无人本理念的。“对于节省无生命的钢和工具十分认真、细致,而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工人的精力和切身利益却完全熟视无睹,这就是整个泰罗制的最鲜明特征。”泰罗认为,搬运工走向车厢的时间算作工作,而工人沿着垫板往回跑,去搬另一块生铁的那段时间,则看做是工人的休息,这未免太牵强,不合情理。在泰罗的思想和著作中,一直回避着工业疲劳这个问题,但是要想合理的使用人的精力,实现真正科学的管理,我们必须对疲乏和劳累的问题加以研究。一些对科学管理持怀疑态度的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在工业疲劳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泰罗制定的所谓科学的工作行为下,工人的生理机能衰老的异常快,年轻的工人看起来也总是显得筋疲力尽。瓦克斯维勒医师在美国工人工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泰罗制下,工人的精神系统比钢铁制造的机器磨损得更快!”也许,泰罗所讲的“磨洋工”并不是偷懒,只是工人们下意识的为了恢复自己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劳而做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二、人本管理的主要贡献以及发展困境

(一)人本管理的主要贡献

任何组织当中都存在除正式组织之外的、在人群关系中自然形成的、以团体形式存在的组织,我们称其为“非正式组织”,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绝对不能忽视。由此,人本管理的作用开始凸显。人本管理一直把人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所有管理工作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目标的。提高员工在组织中参与管理的程度,才能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这样也避免由于优秀人才的流失而造成的资金损失和成本代价。实施人本管理,可以客观的评价组织内员工的工作能力,被组织肯定的员工积极主动性倍增,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一方面使组织内部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另一方面令员工对本组织的核心管理理念更加认同。同时,提高了组织向社会提品与服务的水平,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提高了企业的声誉。

(二)人本管理的发展困境

人本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管理理论的一次重大飞跃,其贡献之大,世人有目共睹,但是任何理论都有不是完美的,人本管理也具有其内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见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困境。首先,在人本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且和谐发展的,很显然,它已经不适应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逐步加剧的今天。其次,人本管理只注重被管理者的需求,忽略了管理者。在现实的管理中,要么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毫无原则的听之信之,要么管理者只是披着人本管理的外衣,究其内在,依然是以效率和利润为首要目标。再次,每个人的内在诉求都不同,组织和个人的需要也一定会有偏差,当这些差异产生矛盾时,我们怎么办?舍弃一方还是争取双赢都是人本管理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人本管理中的“人”和科学管理中的“物”,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端。因此,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才会使管理更加行之有效,更加合理,更具人性化,只有这样。管理才是真正的科学的管理。

三、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现实性

(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比较

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激励员工,从工作获得满足感就成为了员工继续工作的动机,同时,也满足了组织的需要。

(二)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必然性分析

根据比较得知,科学管理关注人的工具理性,人本管理关注人的价值理性。失去科学,社会必将灭亡,失去人文社会发展则毫无方向。科学管理的价值取向是科学性,追求科学工作方法和工具理性思维,人本管理的取向是人文化、追求人性管理和价值理性思维,“科学是提供幸福的物质前提,人文是提供幸福的精神条件;科学解决人的生理平衡问题,人文解决人的心理平衡问题;科学使人获得现实的利益,人文使人享受到理想的快乐;科学以实在的方式让人感受到适意,人文以超越的方式使人体验怡然自得的意境;科学将有限的、具体的满足赐福于生活,人文将无限的、永恒的激情灌注灌注于人性之中。”所以,我们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之上,坚持人本管理,以工具理性为基本手段,以价值理性为目标方向,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合理的比例之下相结合的新的管理理念才是最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理念,将科学与人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按照工具理性的思维增强操作技术性、提高科学性的含量,另一方面要使一切管理行为都能体现出人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这种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进行机械的组合,而是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大理论的实际内化和本质超越。

(三)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现状及现实性分析

哲学孕育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学界亦如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正在逐步走向整合,这也正意味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现实性日益突显。人类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是物性与精神性完美结合的个体,因此,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诉求。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尔曾经讲过:“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无非就是对两样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加科学,让管理更富人性色彩。”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不再屈服于权力、等级、命令,而是更加提倡民主、合作、协商等人性化的管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才是工作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但是,目前科学管理仍然是大部分组织所奉行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还需要更强大的理论背景支撑其发展,虽然发展道路有些艰难,但毕竟人本管理的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可和使用。然而,两者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仍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社会历史条件完善到一定的程度,更需要管理理论学者和实践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观念;转变;交互管理;理念建立

作者简介:刘晓慧(1977-),女,河北省衡水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09-02

观念是行为的导向,只有科学的观念才能良好地指导实践,因而教学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教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封闭,以集权和控制为主,缺乏关怀和指导,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逐步创新,教学管理正在向着开放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交互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具有互动性强、系统性强能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等优点,将交互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将得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育管理新观念分析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观念逐渐由封闭保守转向开放和多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这些观念的出现为教育管理的创新及其观念的转变做出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以下选取开放观、分权观和服务观进行阐述:

(一)开放观

现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开放性逐步成为教育管理者追求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原则,而“面向世界”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的开放观。教育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组成上可分为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几个方面,在流程上主要有组织、决策、协调、监督这几个环节。教育管理的每个组成和流程都体现着教育的开放观。首先,在管理方法和原则上应该充分吸收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使别的国家科学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方法和原则为我们所用。国际间对于教育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共享有利于共同进步。其次,教育管理应该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开放。教育归根结底是以学生和老师为对象的,如何进行教育管理才更有效老师和学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广泛听取老师和学生的建议,才能使管理方法真正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支持,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繁荣的大事业,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重要意义,因此教育管理应该面向老师、学生和社会。

(二)分权观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通常以学生处和教务处为中心,这些部门控制着几乎所有日常教学管理事务,这样的集权体制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失真。由于职能部门不在教育管理的第一线,很多管理信息都是通过下属部门间接得到,因此,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就难以作出真正符合学生和老师需要的决策。其次,这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剥夺了教育主题参与管理的权利,打击了教师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开放教学管理中应该突出体现分权观,将管理任务和权利下放给各个部门和个体,提高整个教育群体的积极性,使大家都广泛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三)服务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把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的控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行事。其实,就开放教育管理理念来看,教育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管理者不应该一味控制老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他们,让被管理者的积极性通过被服务得到充分的提升。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提倡人本管理和全员管理,被管理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这是因为人们只有在管理自己时才可以将触及心理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教育管理者应该本着服务于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氛围,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制度条件。

二、建立教育交互的基本原则

(一)情境交互原则

在新课标下,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理念。因而为了实现教学交互管理,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合作的、互助的关系,通过这种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提高教学的管理质量。所以,保持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的、愉快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教育交互管理的保证。

(二)平等的对话交流原则

远程教育是一种信息的传递的动态的教育活动。为了实现教育的交互管理,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并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种平等的原则要求老师尽可能的避免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学生,尽可能的多聆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三)师生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原则

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生获得知识理念,其更加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要求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的参考、研究,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教学,并根据学生的要求适当的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节。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则

实现教育交互管理如果只是在知识能力上做相应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交互管理。

(五)教学资源交互原则

不论是哪一学科,其教学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教育交互管理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的开拓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书本资源和生活素材,从而将教育交互管理推向一个更高深的层次。

三、教育交互管理建立的措施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建立交互管理理念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的交互,下面将简述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者交互

为了实现教育交互管理理念,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注重各种行政管理方法的使用。此外,教育管理者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的能力,经常的和其他的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能够了解一些动态的、有价值的、时效性强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完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教育交互管理体系。

管理者需要全面的监控教育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不断的修订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并不断的丰富教学资源,加快教学条件的建设与完善。

(二)学习资源交互措施

增强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是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在远程教学中不断应用的条件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的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学习资源还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对于交互教育管理下的教学资源,其更应该具备个体性差异和时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经常性的与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了解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断的关注当代的相关知识的发展状况,实时更新、补充相关的知识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了提高教育交互管理,还需要重视教师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知识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三)增强学生交互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质量,教师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情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控制教学的难度,为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些许的成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适当的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方向,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质量。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需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结合自主思考,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原理以及相关的理念。建立自主学习观念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加强意识,在日常的学习中尽可能的培养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完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巧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的结合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实际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师生之间的交互,提高交互教学管理的质量。

总之,教育管理者不懈努力,转变教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交互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从而促进学校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石,景阳.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观念、原则与方法初探[J].理论界,2006(12):137.

篇4

    关键词:管理实践;工厂;现代企业

    在管理学介绍中,比较一致的是从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时代开始。以泰勒的秒表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则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共同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石。但在科学管理之前,人类社会也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这些社会商业事物是现代管理学和企业理论发展的渊源和演化的前身。对这些管理活动进行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的管理活动和商业企业。

    1 工业时代之前的管理

    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了。社会本身,就是具有阶层性的,如何统治民众,如何安排宗教事宜,如何分配剩余物资,都是最早的管理问题。人类最早也是当时最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不约而同都是产生在河流附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河流泛滥的防范与治理,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协同工作的任务。正是这种任务的挑战和不断实践,逐渐产生了协调与管理的需要,进而产生了文明社会。不论是埃及的治理尼罗河泛滥还是中国的大禹治水,都是这种活动的典型体现。

    宗教方面,中东地区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很流行建立共同的机构来管理一大批寺庙。军事方面,公元前六世纪,孙子提出了管理军队的《孙子兵法》。政治方面,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除了德育教育,也提出了国家管理和官员选拔的主张,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国政府官员管理。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考底里耶的《政事论》也阐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思想。而且政治领域也诞生了最早的职业“宰相”,出现于公元前1750年,与法老实现了宗教事务与世俗事务的部分分权,并领导其下的官僚机构,以执行监测尼罗河水位、预测全国农业产量和实施分配等任务。

    工业化前,组织主要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国家。这些古代的管理活动,取得了很多管理成就。埃及治理尼罗河泛滥时,已经形成了“以十为限”的管理原则,即一个监工只能管理十个奴隶,以保证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都意识到管理的普遍性,不论在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还是在国家管理和家庭管理中。公元前370年的色诺芬观察到社会分工的好处,到罗马时代已普遍实现了社会工种的职业化。在世界的东方,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考底里耶的《政事论》阐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思想。公元前六世纪,孙子提出了管理军队的《孙子兵法》。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除了德育教育,也提出了国家管理和官员选拔的主张,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国政府官员管理。中世纪,封建主义促使十字军产生,而又促使封建主义的消亡。此外,开辟了东西方的贸易道路,目睹了东方在各个方面的领先和繁荣,削弱了天主教的信仰,使欧洲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并且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不断活跃的商业活动,导致了记账技术的发展。复式簿记的记账原理自14世纪意大利商人就已使用,但规范的表述是在1500年的僧侣帕乔利,形成了第一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2 早期的工厂管理

    随着资本主义兴起,作为新商业阶段的代表——工厂及工厂制度广泛普及并发展开来。在早期的工厂活动中,经济活动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早期工厂的雇工通常不多,在伐木业中不多于12个人。在1840年之前,只有纺织业才可以达到40以上的固定雇工,可以常常以实物作为报酬。在1832年,美国财政部长路易斯?麦克莱恩批准对美国制造业进行调查,在不少产业中,只有1-2家企业能达到50人以上的雇工,只有六种工业能达到3-7家雇工大于50人的企业。其描绘的主要工业情景,是由许多不到50人的小单位。

    早期工厂的规模比较小,实际上也是由于管理技术生产技术所决定的。以美国的工厂为例,在早期工厂内,面临着三个很大的问题:招募,培训和激励。早期的美国纺织工人独立性很强,反感工厂的强制性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早期的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包括技术、管理和财务人员,因为没有成熟的学校体系来培养。会计制度当时依旧停留在帕乔利时代,而且除了记账,基本没有服务于管理。此外,监督手段落后、监督人力资源缺乏,懒惰和开小差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此,早期工厂的管理手段,也非常简单并具有针对性。首先是实行监工合同,其实质是一种包工制度,以详细的合同约定监工的责任,将监督的职能转移给监工,但这种制度会产生包工为短期利益牺牲企业主的长期利益,比如虐待工人和滥用设备。此外,对于工人实施计件工资,实施个人的成果激励,到1833年,47.5%的工厂都是通过计件工资来激励的。鉴于存在着很多需要监督的管理活动,资本家大量动用家族亲情,在工业革命早期,企业家常常让亲属担任管理职务。

    3 现代企业的形成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技术和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不仅促使了大型商业组织的出现,更直接形成了导致现代企业诞生的商业环境。

    在运输方面,随着铁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种快速而廉价的物流手段促使了全国性的大市场的产生。19世纪40年代,铁路技术快速发展,包括铁路、桥梁、涵洞等的修建和T型铁轨的普及。在美国,至1870年代经济萧条来临,美国已经建成陆地的基本铁路网。此阶段铁路公司已成功管理者数千名员工,数千万美元的设备,以及数亿美元的运货,在美国具有规模城市,已经实现一车到目的地。至1910年代合并阶段结束后,美国铁路网形成了稳定的寡头局面,提供通遍美国的高速运输市场。

    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期货交易制度的形成帮助了企业的融资和成长。1840-1870年间,私人或小型投资团体为主的融资模式逐渐被政府资助、大规模公债、投资银行的权益资本等形成取代。大公司股票可以上市融资,投资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业教育方面,大学商学院已经形成体系。18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登商业和财务学院,教授会计和法律。1899后的十年,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学的普遍课程。1908年,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专业化的企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开始。管理咨询行业也随之发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职业化的管理顾问或管理咨询形成,从工程咨询中脱离出来。到1920年代,管理咨询已经提供职能咨询。

    分销方面,铁路和电报提供了大量分销的可能,大规模分销出现。到了19世纪70年代,最大的纺织品经销商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美元,雇员2000人。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现代大型零售业,如百货公司、邮购公司和连锁商店发展。另一方面,农产品交易所出现,农产品交易标准化、等级化,并出现期货交易。由于铁路保证了运输,电报保证了通讯,期货交易取代了传统的寄售交易,并大幅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4 现代企业诞生

    0美国着名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企业做出了经典的定义:现代企业是包含多个单位(多地域、多功能),以及支薪管理阶层(包括由高层和中层经理构成的管理体系)的经济组织。这种企业在1840年在美国尚不存在,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科学知识的产业化催生了大量生产技术,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催生了全国大市场,两者共同提升了流通量。从外部的市场协调顶点到内部的管理协调顶点,一系列不同的位置,都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单位协调的方式组合,在不同的流通量下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性。当流通量增大到一个程度时,通过支薪经理来实现管理内部化更优时,支薪经理就取代了外部的市场协调,从此现代工商企业就在流通量的压力下产生了。进一步,继续扩大的流通量又促使了集中生产和纵向一体化,使得多单位结合在同一个管理机构下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而且,规模增大导致了巨额的资本总量,促使了高层经理的职业化,从而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至此,现代企业的建立才最终宣告完成。

    最早的现代企业诞生于美国的铁路业。铁路业的管理非常之复杂,因此必须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担负管理任务。这些管理任务远非资本家所能负担,所以必须聘请外部的支薪经理,从而就诞生了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比如在技术方面,铁路公司的复杂性体现在调度的复杂。经常性的协调与控制是铁路管理的基本原则,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协调需求。铁路行使具有排他性,自从快速的蒸汽机车出现后尤其如此。到了19世纪40年代,铁路公司发现自己拥有火车,协调工作量和成本会更优,直到后来复杂的管理和计费系统诞生之前都是如此。时间安排也是如此,一个可供参考的铁道线是每天两端对开三趟列车,相对的列车每天交会12次,在没有电报的条件下极易出现事故。

    此外,在会计方面,铁路公司也非常复杂。首先是资本量巨大。1815至1860年间,美国修建运河的总费用约为1.88亿美元,其中73%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筹集。而私营铁路公司的股票投资至1860年已达到11亿美元。当时干线铁路的投资额在数千万美元,相比之下,只有少数的纺织厂和炼铁厂的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而且会计,相对于传统的纺织厂和运河,铁路公司的列车、采购、维修等多方面人员都会直接处理相当数量的资金流转。而且,会计内容相对复杂。19世纪50年代时,最大的纺织工厂会计账目仅有5组,而铁路公司达到144组。纺织厂会计半年编制一次,而铁路公司每月编制一次。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丰富,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从而出现了工厂、企业等复杂的现代商业组织。进一步,技术的演变、社会消费的扩大使得这些商业组织经济规模量持续扩大,竞争的加剧也迫使商业组织采用更加复杂的管理技术。这些动因推动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继续进步,终于在20世纪初,孕育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而创建了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其后的管理学发展广为人知,而了解前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的发展,则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管理学创建和演进的脉络。

篇5

关键词:前科学管理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02 文献标识码:A

管理学,比较一致的是从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时代开始。以泰勒的秒表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则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共同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石。但在科学管理之前,人类社会也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这些社会商业事物是现代管理学和企业理论发展的渊源和演化的前身。对这些管理活动进行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管理活动和商业企业。

一、工业时代之前的管理

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了。

社会本身就是具有阶层性的,如何统治民众,如何安排宗教事宜,如何分配剩余物资,都是最早的管理问题。人类最早,也是当时最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不约而同都是产生在河流附近,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河流泛滥的防范与治理,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协同工作的任务。正是这种任务的挑战和不断实践,逐渐产生了协调与管理的需要,进而产生了文明社会。不论是埃及治理尼罗河泛滥,还是中国的大禹治水,都是这种活动的典型体现。宗教方面,中东地区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很流行建立共同的机构来管理一大批寺庙;军事方面,公元前六世纪,孙子提出了管理军队的《孙子兵法》;政治方面,公元前五世纪的孔子,除了德育教育,也提出了国家管理和官员选拔的主张,并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华夏社会管理;公元前3世纪,印度考底里耶的《政事论》也阐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思想。政治领域还诞生了最早的职业“宰相”,出现于公元前1750年,与法老实现了宗教事务与世俗事务的部分分权,并领导其下的官僚机构,以执行监测尼罗河水位、预测全国农业产量和实施分配等任务。

工业化前,组织主要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国家,这些古代的管理活动,取得了很多管理成就。埃及治理尼罗河泛滥时,已经形成了“以十为限”的管理原则,即一个监工只能管理十个奴隶,以保证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意识到管理的普遍性,不论在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还是在国家管理和家庭管理中。公元前370年,色诺芬观察到社会分工的好处,到罗马时代已普遍实现了社会工种的职业化。罗马时代还出现了类似于股份公司的组织,向公众发行以支付国家的战争支出。在世界的东方,也出现了如前述诸如印度考底里耶、中国孙子、孔子的管理思想。中世纪,封建主义促使十字军产生,而又促使封建主义的消亡。开辟了东西方的贸易道路,目睹了东方在各个方面的领先和繁荣,削弱了天主教的信仰,使欧洲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并且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不断活跃的商业活动,导致了记账技术的发展。复式簿记的记账原理自14世纪意大利商人就已使用,但规范的表述是在1500年的僧侣帕乔利,形成了第一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二、早期的工厂管理

随着资本主义兴起,作为新商业阶段的代表――工厂及工厂制度广泛普及并发展开来。在早期的工厂活动中,经济活动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早期工厂的雇工通常不多,在伐木业中不多于12个人。在1840年之前,只有纺织业才可以达到40以上的固定雇工,常常以实物作为报酬。1832年,美国财政部长路易斯•麦克莱恩批准对美国制造业进行调查,发现不少产业中,只有1-2家企业能达到50人以上的雇工,只有六种工业能达到3-7家雇工大于50人的企业。

早期工厂的规模比较小,实际上也是由于管理技术、生产技术所决定的。以美国的工厂为例,在早期工厂内,面临着三个很大的问题:招募,培训和激励。早期的美国纺织工人独立性很强,大多是清教徒,像反对英国教会一样反对工厂的管理制度,反感工厂的强制性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早期的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包括技术、管理和财务人员,因为没有成熟的学校体系来培养。会计制度当时依旧停留在帕乔利时代,而且除了记账,基本没有服务于管理。巴贝奇建议建立一种说明性的会计费用系统,但直到二十世纪管理学和会计学成熟才实现。此外,监督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监督手段落后、监督人力资源缺乏。

因此,早期工厂的管理手段非常简单并具有针对性。首先是实行监工合同,其实质是一种包工制度,以详细的合同约定监工的责任,将监督的职能转移给监工,但这种制度会产生包工为短期利益牺牲企业主的长期利益的问题,比如虐待工人和滥用设备。此外,对工人实施计件工资,实施个人的成果激励,到1833年,47.5%的工厂都是通过计件工资来激励的。同时实行罚款制度,但在劳动力不足的大环境下效果有限。资本家也尝试着建立新的工厂风气,用教会和宗教的力量来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和约束。鉴于存在着很多需要监督的管理活动,资本家大量动用家族亲情,常常让亲属担任管理职务。

三、现代企业的形成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技术和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不仅促使了大型商业组织的出现,更直接形成了导致现代企业诞生的商业环境。

在运输方面,随着铁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种快速而廉价的物流手段促使了全国性的大市场的产生。19世纪40年代,铁路技术快速发展,包括铁路、桥梁、涵洞等的修建和T型铁轨得到普及;火车头已经具备凸轮、水箱、驱动轮和平衡杆,乘客车厢和其他类型的车厢也基本发展成熟。在美国,1840年-1850年是美国铁路的第一次繁荣期,至1870年经济萧条来临,美国已经建成陆地的基本铁路网。此阶段,铁路公司已成功管理着数千名员工,数千万美元的设备,以及数亿美元的运货,具有规模的城市,已经实现一车到目的地。至1910年合并阶段结束后,美国铁路网形成了稳定的寡头局面,提供通遍美国的高速运输市场。

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期货交易制度的形成帮助了企业的融资和成长。1840-1870年间,私人或小型投资团体为主的融资模式逐渐被政府资助、大规模公债、投资银行的权益资本等取代。大公司股票可以上市融资,投资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第一个期货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建立也起到了降低商业风险的作用。专业化降低了信息和交易的成本。

商业教育方面,大学商学院已经形成体系。18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登商业和财务学院教授会计和法律;1899后的十年,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学的普遍课程;1908年,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专业化的企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开始,其主要为大型大企业服务,三门必修课程为会计学、商法和美国商业总论。1914年增设市场营销,经营政策也同期成为必修课,选修课程则针对了不同的行业门类和公司类型。管理咨询行业也随之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职业化的管理顾问或管理咨询形成。到1920年,管理咨询已经提供职能咨询。

分销方面,铁路和电报提供了大量分销的可能,大规模分销出现。可供理解的比较是在1840年,最大的经销商年销售额不过25万美元,雇员只有5人;到了19世纪70年代,最大的纺织品经销商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美元,雇员2000人;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现代大型零售业,如百货公司、邮购公司和连锁商店发展,1925年,西尔斯第一家零售店开张。另一方面,农产品交易所出现,农产品交易标准化、等级化,并出现期货交易。由于铁路保证了运输,电报保证了通讯,期货交易取代了传统的寄售交易,并大幅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四、现代企业诞生

美国著名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企业做出了经典的定义:现代企业是包含多个单位(多地域、多功能),以及支薪管理阶层(包括由高层和中层经理构成的管理体系)的经济组织。这种企业在1840年在美国尚不存在,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科学知识的产业化催生了大量生产技术,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催生了全国大市场,两者共同提升了流通量。从外部的市场协调顶点到内部的管理协调顶点,一系列不同的位置,都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单位协调的方式组合,在不同的流通量下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性。当流通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支薪经理来实现管理内部化更优时,支薪经理就取代了外部的市场协调,从此现代工商企业就在流通量的压力下产生了。进一步继续扩大的流通量又促使了集中生产和纵向一体化,使得多单位结合在同一个管理机构下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规模增大导致了巨额的资本总量,促使了高层经理的职业化,从而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至此,现代企业的建立宣告完成。

最早的现代企业诞生于美国的铁路业。铁路业的管理非常之复杂,因此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担负管理任务。这些管理任务远非资本家所能负担,所以必须聘请外部的支薪经理,从而就诞生了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比如在技术方面,铁路公司的复杂性体现在调度的复杂。经常性的协调与控制是铁路管理的基本原则,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协调需求。铁路行使具有排他性,自从快速的蒸汽机车出现后尤其如此。到了19世纪40年代,铁路公司发现自己拥有火车,协调工作量和成本会更优,直到后来复杂的管理和计费系统诞生之前都是如此。时间安排也是如此,一个可供参考的铁道线是每天两端对开三趟列车,相对的列车每天交会12次,在没有电报的条件下极易出现事故。

此外,在会计方面,铁路公司也非常复杂。首先是资本量巨大。1815至1860年间,美国修建运河的总费用约为1.88亿美元,其中73%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筹集,而私营铁路公司的股票投资至1860年已达到11亿美元。当时干线铁路的投资额在数千万美元,相比之下,只有少数的纺织厂和炼铁厂的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纺织厂和运河,铁路公司的列车、采购、维修等多方面人员都会直接处理相当数量的资金流转。会计内容相对复杂。19世纪50年代时,最大的纺织工厂会计账目仅有5组,而铁路公司达到144组。纺织厂会计半年编制一次,而铁路公司每月编制一次。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丰富,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从而出现了工厂、企业等复杂的现代商业组织。技术的演变、社会消费的扩大使得这些商业组织经济规模量持续扩大,迫使商业组织采用更加复杂的管理技术。这些动因推动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继续进步,终于在20世纪初,孕育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从而创建了现代意义的管理学。了解前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活动和商业组织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创建和演进的脉络。

参考文献

[1]丹尼斯•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海南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专业特色;学生管理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日益全面,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正视旅游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积极配合教学,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和科学的运用。如何仅仅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目标,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力求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有计划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保障,进行服务性教育,把旅游管理学院建设成省属一流,全国有一定地位的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一)复合型——以素质为目标,培养创新理念。21世纪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应具备全球化、数字化、创新化和专业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定位,夯实学科及专业基础,实现培养目标的有的放矢,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应用型——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品牌竞争力。学院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围绕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努力实现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会议和展览的组织、策划、营销及管理工作,在现代涉外高星级饭店、国际旅游业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在工商流通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物流管理、运作和服务等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实践性——以技能为保障,实现校企合作新途径。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实现了校企的完美结合,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并通过辅环节完善教学内容,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

二、全方位服务的学生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旅游、会展人才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而且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出现了偏颇,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就业产生盲目的、模糊的认识。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会需求,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以服务育人为工作理念,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正确的指导方向。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保障。学院倡导“全方位的教育、全过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务,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开放式教育教学为保障,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把基础性工作做实、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强项的学生工作新品牌、新亮点、新层次。

(二)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生的思想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和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就学生本身而言,对思想教育产生排斥感,认为是虚无缥缈的,无法衡量的,加之学生现实感的提高,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找准切入点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优质的服务意识、得体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学院将专业教育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针对市场需求,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营销。

第一,“大一”时确定专业定位,使学生学会设计自己。对于刚刚入学,对专业迷茫不知的学生,我院从学生入学时便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营造学业与就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挂钩的氛围,加深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培养旅游专业素质和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积极进取、追求自身完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大二”、“大三”综合培养,提高技能,使学生学会塑造自己。根据社会需求,我院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开设实践技能课程。学院经常派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辅导员到星级酒店、会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区景点、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利用我院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旅游综合实验室、模拟客房及餐厅、酒吧、茶艺室、会展综合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课外实践指导,从而使每一位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及择业取向熟练掌握理论及技能,夯实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增加就业筹码。

第三,“大四”强化择业观,把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职业素质培养内容融入学生择业、创业、就业指导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遵循应聘技巧,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广大学生包装技巧,使学生学会推销自己。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建立稳扎稳打的思想,利用网络、院报、课堂、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面试指导及心理调适。

(四)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高等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调整,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较高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2、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旅游教育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并使它们协调发展。

3、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旅游职业综合能力,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并通过辅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

第二,以社会实践促进理论教育。积极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依托学生社团,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为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1、深入持久的组织好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我院本着“指导青年学生成长,为青年学生服务”的原则,组织全院学生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活化到实践当中,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转贴于

2、积极为学生拓展专业实践渠道和场所,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节事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近几年来,学生参加了辽宁省导游大赛、沈阳市导游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赛、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赛、茶艺表演大赛。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做导游、酒店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服务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沈阳冰雪节、沈阳金秋旅游节、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制造业博览会、韩国周、糖酒会等活动。充足的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大对实践的指导,而且通过专业实践也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较短时间的岗位适应和锻炼,使许多学生走上了业务管理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标。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识基础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为此,我院成立了科研协会。通过学术讲座、专业教师的指导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社会公益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女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论文大赛等活动中成绩显著。

(五)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础、重能力”,专业培养上要做到“通才”和“专才”的有效结合。学院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学院将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主动地位。

“走出去”主要体现在:学院实习工作由专人专项负责,考察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深入了解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多渠道宣传推销学院毕业生;为突破课内与课外、学期与假期的界限,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并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生争做“明星服务生”、“明星导游员”,以便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我院的优秀实习生就业,为学院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共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亚等地在内的20余家五星级酒店,23家四星级酒店和分布在辽宁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协议,根据市场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培养人才,用“进口”指导“培养”,用“培养”促进“出口”,再用“出口”引导“入口”,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引进来”主要体现在:学院经常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邀请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家担任评委,使用人单位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推荐、宣传和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资源部和其他部门经理及主管人员担任校外实训指导老师,并定期邀请到校对学生进行始业教育、讲座等活动,与用人单位保持了较好关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选铺好路、搭好桥。

学院通过实践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了“教学、培训、实践、就业”一条龙的培训模式,这种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输送的学生成为实习单位争相聘用的焦点,同时也增强了学院及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行业间的良性循环。

三、硕果累累的人才质量评估

全面科学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质量,确定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及其在社会上的表现,又要考虑用人单位、社会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一)社会的认可度节节攀升。学校先后获批为“辽宁省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旅游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旅游管理专业于200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所在的旅游管理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旅游管理学院还是中国旅游教育常务理事单位,辽宁旅游教育与研究学会会长单位。

(二)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就业率是检验学科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落脚点,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灵魂。科学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多元的就业渠道,是旅游管理学院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的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学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魏萍,赵永乐,李伟玲.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变[J].江苏商论,2008.6.

篇7

柔性管理高职学生管理和谐氛围一、柔性管理理念的内涵及外延

柔性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中“行为科学”派“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的扩展,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基础上,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出发点,实行“以人为本”的分权化管理,即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的自觉管理。针对学生的柔性管理内容,就应该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等在内,即在学生内心思想上发生潜移默化作用的一种软性教育管理行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它是在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的自觉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约束管理,最终目的是强化和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个性潜能,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的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环境管理和形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把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变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为。而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常把教学管理工作片面理解为师生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的刚性管理。在课堂上也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在行政管理中也是以规章制度主的强制命令,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无法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及创新力。

二、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高职学生除了拥有“90后”的特征以外,同时还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学生管理者的重视和考量:

1.心里负担重,很难找到学习成就感。高职院校中,一部分学生是所谓的“高考失败者”,在高中,甚至初中时,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游,但由于高考失利,无奈的选择了高职院校。因此,学生的内心深处很压抑悲观,如果在大学入学后,这种失落的情绪还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学生很容易就此沉沦,对学习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因为惧怕失败,对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也很抵触。

2.专业与兴趣不对口,无法及时形成职业认同感。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本人并没有发言权。甚至有的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完全交给家长。但在入校后发现对所学专业不热情不喜欢。而更多的学生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专业,基本上没有形成对自身及所选行业的基本认知。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放弃甚至厌恶所学专业。

3.特殊群体学生多,拥有较低心理幸福感。由于高职院校以三年制为主,且以面向本地区及周边招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生源相对比较单一。因此,经济贫困学生、家庭单亲、父母离异情况的学生尤其多。这种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问题及学习习惯养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4.生源结构多层次,招生市场多元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进一步深造的渴望,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性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高校单招、三二连读、成人教育等越来越多的成为高职学生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待这些学生,由于他们经济条件、社会阅历、文化修养、个性特征不同,他们的关注点及向高校提出的诉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些多源化的需求。

“90后”高职学生个人可塑性强、个性鲜明,如果用整齐划一的命令强制的刚性教育方式只会让“90后”的大学生本能性的反抗,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设计柔性管理措施,在管理中要运用民主科学的柔性决策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即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三、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1.“90后”大学生是自信、自主、自由和开放的

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他们渴求的是在自由中成长,渴望的是教师平等地与他们对话。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普遍采用的是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利用约束、监督、强制和惩罚等手段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面对新的大学生群体,传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种种挑战。

2.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影响,教育的国界限制越来越少

我国的高校在积极与国际教育接轨过程中,国际发达的先进教育模式及学生工作管理的科学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引入,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改善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使之适应日渐多元化的学生个性要求,就显得势在必行。

3.对于职业院校来讲,最大的客户应该是学生

学生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项服务产业,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自己的服务对象――学生,而不是教师。但就大多数的院校依然重教学,科研工作轻学生管理,没有清醒的意识到学生对学校满意与否,将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没有转变固有思维,不是管好管住学生就万事大吉,而是让学生阳光、全面地成长,才是学校的中心任务。

4.高职学生管理者应是“学生问题的专家”

高校学生管理者,既是学生遵规守纪的监督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心理建设的辅导者、教学科研的承担者、职业生涯的引导者,也应该是承担教学管理学生服务一体化的主力军。总而言之,学生管理者应该是“学生问题的专家”。但现阶段高校很大一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满足学校需求,而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管理者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工作,不得不埋头于事务性工作,围绕“事”来管理,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而“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则是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学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这才是高职学生管理的动力和核心,学生管理需要打破传统固化的思维管理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尊重学生个性诉求,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切管理均为了更好的、阳光的、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四、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理念下打造和谐校园

形成全面、全员、全方位的学生咨询服务系统,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发展、社团比赛、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就业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帮助学生找到了解自我、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才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终极使命。学生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管住学生,管理学生,而是在柔性管理思维下通过满足需要、说服沟通、关心帮助、人情感化、文化熏陶、价值认同等一系列的方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艳.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01).

篇8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观念;转变;交互管理;理念建立

观念是行为的导向,只有科学的观念才能良好地指导实践,因而教学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教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封闭,以集权和控制为主,缺乏关怀和指导,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逐步创新,教学管理正在向着开放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交互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具有互动性强、系统性强能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等优点,将交互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将得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育管理新观念分析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观念逐渐由封闭保守转向开放和多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这些观念的出现为教育管理的创新及其观念的转变做出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以下选取开放观、分权观和服务观进行阐述:

(一)开放观

现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开放性逐步成为教育管理者追求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原则,而“面向世界”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的开放观。教育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组成上可分为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几个方面,在流程上主要有组织、决策、协调、监督这几个环节。教育管理的每个组成和流程都体现着教育的开放观。首先,在管理方法和原则上应该充分吸收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使别的国家科学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方法和原则为我们所用。国际间对于教育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共享有利于共同进步。其次,教育管理应该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开放。教育归根结底是以学生和老师为对象的,如何进行教育管理才更有效老师和学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广泛听取老师和学生的建议,才能使管理方法真正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支持,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繁荣的大事业,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重要意义,因此教育管理应该面向老师、学生和社会。

(二)分权观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通常以学生处和教务处为中心,这些部门控制着几乎所有日常教学管理事务,这样的集权体制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失真。由于职能部门不在教育管理的第一线,很多管理信息都是通过下属部门间接得到,因此,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就难以作出真正符合学生和老师需要的决策。其次,这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剥夺了教育主题参与管理的权利,打击了教师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开放教学管理中应该突出体现分权观,将管理任务和权利下放给各个部门和个体,提高整个教育群体的积极性,使大家都广泛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三)服务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把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的控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行事。其实,就开放教育管理理念来看,教育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管理者不应该一味控制老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他们,让被管理者的积极性通过被服务得到充分的提升。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提倡人本管理和全员管理,被管理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这是因为人们只有在管理自己时才可以将触及心理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教育管理者应该本着服务于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氛围,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制度条件。

二、建立教育交互的基本原则

(一)情境交互原则

在新课标下,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理念。因而为了实现教学交互管理,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合作的、互助的关系,通过这种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提高教学的管理质量。所以,保持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的、愉快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教育交互管理的保证。

(二)平等的对话交流原则

远程教育是一种信息的传递的动态的教育活动。为了实现教育的交互管理,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并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种平等的原则要求老师尽可能的避免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学生,尽可能的多聆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三)师生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原则

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生获得知识理念,其更加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要求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的参考、研究,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教学,并根据学生的要求适当的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节。 转贴于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则

实现教育交互管理如果只是在知识能力上做相应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交互管理。

(五)教学资源交互原则

不论是哪一学科,其教学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教育交互管理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的开拓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书本资源和生活素材,从而将教育交互管理推向一个更高深的层次。

三、教育交互管理建立的措施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建立交互管理理念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的交互,下面将简述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者交互

为了实现教育交互管理理念,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注重各种行政管理方法的使用。此外,教育管理者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的能力,经常的和其他的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能够了解一些动态的、有价值的、时效性强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完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教育交互管理体系。

管理者需要全面的监控教育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不断的修订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并不断的丰富教学资源,加快教学条件的建设与完善。

(二)学习资源交互措施

增强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是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在远程教学中不断应用的条件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的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学习资源还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对于交互教育管理下的教学资源,其更应该具备个体性差异和时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经常性的与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了解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断的关注当代的相关知识的发展状况,实时更新、补充相关的知识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了提高教育交互管理,还需要重视教师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知识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三)增强学生交互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质量,教师需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情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控制教学的难度,为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些许的成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适当的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方向,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交互管理的质量。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需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结合自主思考,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原理以及相关的理念。建立自主学习观念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加强意识,在日常的学习中尽可能的培养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完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篇9

[关键词]学生机房;建设;管理

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学生机房的建设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很多知识点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理解、掌握。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对学生机房的管理实践,对初中学生机房的建设及日常维护管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学生机房的计算机选购

计算机是机房的主要设备,它的稳定性、易用性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机房的计算机应尽量采用品牌机,这些计算机可以不要光驱,但要支持U盘启动或者网络同传功能,这有助于学生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批量安装和维护。因为U盘现在逐渐成为流行的存储设备,已经有了很多针对U盘而开发的软件,如U盘启动、U盘安装系统、U盘系统维护等,使得利用U盘进行机房系统的安装及更新成为一件方便、快捷的事情,而光驱的使用频率不高,成为一个浪费率较高的设备。

所以,机房电脑采购时,要看是否支持U盘启动,光驱尽量不要,以降低采购成本,如果能支持网络同传功能则更佳。

二、学生机房的电源布线

学生机房计算机数量较多,耗电量大,为此需要为机房专门铺设一条专用电源线路。为降低计算机通电时产生的瞬间电流,每个机房内可再分成几条子线路,每条子线路再用电源开关进行隔离控制,即一个总开关下再分几个子开关,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方便。较少人使用时,只要开启部分电脑的电源,没必要全部电脑都通电,这样也大大降低了电脑通电时产生的瞬间电流。因为,我们使用电脑时都较少去关显示器电源开关(现在的显示器电源开关都越来越隐蔽了),而是关机后直接关电源开关进行断电的。这样一来,机房几十个电脑同时通电,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瞬间电流,有时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而采用一个总开关下再分几个子开关的做法,可以较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教师借用机房进行电子备课时,也就不必每次都全部通电,避免浪费。

三、学生机房的系统安装及维护

由于学生机房计算机数量较多,每次进行系统安装及软件更新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另外学生机房的使用频率较高,导致系统故障频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很巨大。

由于计算机房几乎都是采用一种或两种品牌的同种型号(配置)的计算机,我们在安装系统时可借助系统克隆软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采用传统方法一台一台安装的话,几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繁琐也非常费时。为此,我们可以先做好一台母机,然后使用ghost克隆软件进行系统克隆,生成一个系统克隆文件,然后通过网络复制或者U盘拷贝的方式进行系统克隆文件的分发,再通过U盘启动或者光盘启动,利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克隆安装,这样就可以只进行一次系统安装过程,其余电脑通过系统克隆进行系统安装,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并且所安装的系统、软件及参数设置都非常相似,非常适合学生机房的学需要。此外,还可以借助Symantec Ghost软件和U盘启动进行网络克隆,它不但可以只进行系统分区的网络克隆,也可以是整个硬盘的网络克隆。

篇10

一、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国外发达国家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已有近百年历史,人力资源管理最早的课程雏形见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劳工关系专业在1915年的雇用管理课程,其后逐渐成为众多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主要课程,先后经历了从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系统管理等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90年代以后,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观点影响,开始倡导以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相对成熟的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实践教学为主,学校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比重较大,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般较为浅显,这种教学模式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更符合企业的现实需要。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是该国政府联合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共同开发出一套包括全国统一任职资格和能力标准的培训包,以此作为学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加拿大CBE模式最初源自于加拿大,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态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进程。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即模块培训教学法,是基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岗位、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分成若干独立培训教学模块,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岗位工作的流程为主线,通过现场教学为主、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脱胎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最早的课程见于20世纪50年代中央劳动干部学校(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专业开设的劳动管理。自市场经济建立以后,人力资源理论开始在我国进行传播,一些高校将人事管理课程调整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尤其是1995年《劳动法》颁布后,实现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已经深入人心,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随之迈上了新的台阶。具体可归纳以下方面:

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研究。刘国华、彭芳等在《浅议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当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人本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刘燕华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当中主张将就业素质训练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应充分适应社会需求变化,通过建构真实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李淑玲在《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强调以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列举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管理方案设计、现场模拟、实地调研、实验室模拟等常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兴趣,从体验中获得深刻感悟。兰策元在《多元化方法与HRM教学研究》当中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除采取一元化、性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外,还应广泛采取案例分析、视听技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网络信息交流等多元化、亲验式教学方法。李淑娟等在《亲验式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应用探析》当中指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心理测试、案例讨论、管理游戏、现场操作等亲验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了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培养重心也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转移到职业能力;还有研究人员针对某一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李劲松等在《基于PBL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当中强调在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即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黄云碧等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索》当中提出,通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构建知识技能模块,设计教学项目,在教学中模拟工作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实际岗位工作的操作过程和规范完成项目任务。杨海光在《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当中围绕案例教学的功能、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最后,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魏晓彤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当中以加拿大的CBE模式为基础,提出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手段,切实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张晓燕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当中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通过组织中的岗――人关

系确定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和考核教学过程、创新授课形式、改进学习模式等,来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 上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现实启示,也为教学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实要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现实探索

篇11

[关键词]管理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述评及引言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学发展的研究,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传统的阶段划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学发展,如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1999年);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展示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路径,如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1979年);三是以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为主线,如魏文斌的《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2006年),挖掘管理学由经济人、社会人向复杂人转变的管理学演进路径。

第一种研究方法最为常见,这种对管理学进行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划分得到了管理学界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讲述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最为复杂,有点类似于历史学,甚至可以是世界历史的编年史,从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文艺复兴时的管理思想讲到现代管理思想丛林,有利于学者对管理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三种研究方法最有创建性,可以只研究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的发展,挖掘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对整个管理学的影响,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本文依从第三种研究方法,尝试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译作“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研究针对从科学管理开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如此。

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也可以据此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例如我国学者罗珉所说:“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主导着它的发展,或者说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个侧翼,这就是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1]。但是,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特立独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天骥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对立或平分秋色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仅就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来说,情况是相当复杂的。”[2]而不论现代西方哲学如何发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是一个公认的划时代的理论标志,并直接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学者李醒民更进一步论证说:“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3]。因此直到今天,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可以从中探索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二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两次分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他认为如果管理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4]。随着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5],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丛林越来越茂盛。但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管理。因此,考察不同管理学派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关系,就为对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提供了哲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管理学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近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前者中还可以将马勒伯朗士等后笛卡尔主义者包括进来,后者中还可以将培根、霍布斯包括进来[6]。在现代,一般认为罗素、艾耶尔、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等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当然,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相比,上述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却又都成了“理性”的代表人物了。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三点:认识论、方法论和可靠性。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认识论,焦点在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一般地说,经验主义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但是,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各自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学者邹化政在《〈人类理解论〉研究》中指出:“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7]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即产生了不同的方法论。近代经验主义的拓展者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与经验主义相反,近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演绎逻辑。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

对于知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确信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唯理论者斯宾诺莎极力否认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他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第二类是推理知识即逻辑演绎;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8]而罗

素则说:“……在针尖似的逻辑原则上按倒金字塔式竖立起一个演绎巨厦,但是这个建筑不牢稳,哪里微有一点裂疵,就会使它坍倒瓦解”;“经验性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观测事实的大地上,什么地方出个裂口可以修缮而不至于全盘遭殃。”[9]认为理性主义体系一旦某一原则或原理被证伪,则整个体系化为乌有,而经验主义体系即使有些东西被否定,但就像金字塔抽去几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列出表1。表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性直观经验知识方法论理性演绎法经验归纳法可靠性原则证伪则不可靠相对可靠和易调整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导入到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进而分析和判断不同管理理论的不同倾向。那么,如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引入管理学中呢?这就需要分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过程。我国学者扬义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又决定了研究模式和方法,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最终反馈到对本体论前提的认识[10]。

对应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可靠性,可以考察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现方法论)、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创建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论基础,是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来源;分析建立管理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立场;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则可通过考察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辅助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以上划分的难点在于研究方法。根据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11]。自从管理学诞生之日起,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甚至后实证主义方法、解释或诠释方法、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方法等后现代哲学方法都已经出现。同时,不同视角和准则又会得出不同的分类。例如,按论证方法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按研究功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目的分为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规范型研究[12]。不少人将实证研究对应规范研究、将理论研究对应基础研究,都是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误解所致。

对于管理学研究而言,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演绎法和归纳法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做包括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但有些情况下是重点做研究循环中的一部分工作。将华莱士模型按照水平轴线上下剖开得到的结果,是常见的区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

按照演绎与归纳为一维、理论与实证为另一维的划分,可以发现学术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13]。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化了的华莱士模型(表2)。

本文根据管理学研究者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这一角度,将华莱士模型按照垂直轴线左右剖开,可以称之为理性研究和经验研究。

表2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简化的华莱士模型)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发现假说(H)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对现有管理思想或理论的考察可知,某些杰出学者完全可以连上述半个华莱士循环都不做,仅仅凭借超强的洞察力和思辨分析,直接构建管理思想体系,而不去或没有条件加以检验,本文称之为纯粹理性研究;对应的,某些咨询类管理学者却仅仅进行经验观测,主要通过案例的收集概括来指导管理实践,本文称之为纯粹经验研究(表3)。表3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增加理性研究、经验研究)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理性研究)发现假说(H)——纯粹理性研究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研究)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纯粹经验研究本文这种研究方法的划分着重于认识论到方法论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分析其研究方法。例如,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江怡的观点使用“逻辑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强调以逻辑分析为工具,但和经验主义有着以经验为根据的相同认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根本上把现代经验主义与以前的、更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了。”“是在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14]因此,逻辑分析或推理既是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验主义尤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只不过,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分析并不是某种理性演绎法,而是基于经验研究的逻辑分析,其认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

在明确了体现方法论的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后,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划分,不再详述。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见表4,研究方法有些部分参考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对演绎式与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探讨[15]:表4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经验主义的管理学创建原则确立基本原则或观念然后理性构建来自实践经验然后加以总结证实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推理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感悟思辨、数理建模等方法经验研究:经验归纳、基于经验的逻辑分析(逻辑经验主义)、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实验分析等方法评估和应用多数无法证实;新的原则取代大多可以证实;可以不断调整在考察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时,其创建原则是基础,辅以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就能大体确认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的倾向。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就基本可以确定某种管理理论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在必要情况下,本文才会分析具体管理学派和理论的评估和应用,即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为其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性进行佐证。

虽然确立了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方法,但当我们考察具体的管理学派或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像是非判断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一些交叉和共同的东西。这正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合理性。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会采取比较分析等方法;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例如逻辑分析。当然,在基本认识论的层面上,双方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

某些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抑或是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的半循环,都会和理性研究或经验研究发生交叉,就必须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合理分析其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针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只是试图说明管理学各学派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倾向,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供方便。

三、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自从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开创直至成熟以来,各种管理思想、理论、学派层出不穷,尤其是二战后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更为复杂,不少学派还发生了研究方法的巨大转变,对这一阶段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对于管理学发展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本文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主义起源阶段、理性主义发展阶段、

经验主义回归阶段。

1.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虽然从历史上看管理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就离不开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才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现代管理学的开端。泰罗于1911年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出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大综合,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的心血和经验。”[16]而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总结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者因素的变化,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行为科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主持的西屋电器霍桑工厂试验。行为科学的研究,无疑是经验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奠定了初期管理学研究中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可见,管理学起源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无论是泰罗、法约尔还是梅奥,初期的管理理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得以创建。

从研究方法来看,泰罗的铲铁试验、梅奥的霍桑试验,都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法约尔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五种管理职能看上去像是某种理性体系的建构。但法约尔长期任职于企业,他的理论创建原则仍然是实践经验,基本研究方法还是经验归纳和分析,仍然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通过对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认定管理学的经验主义起源。

2.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二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管理学者,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企业家甚至数学家都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的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十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种门派之争为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众多的术语,如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由于用法及含义不同,加上本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语义学丛林”;第二,学术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17]。孔茨的门派划分,一般被管理学界看作经典,影响力超过了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人。不过,孔茨毕竟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传人,有意无意会存在一些偏见。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每天都可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只可能越来越茂盛。作为经验论者的孔茨对管理理论丛林的梳理,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管理问题、研究管理理论。从这一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尽可能地抛开门派之争,更为清晰地展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阶段存在的管理丛林的梳理,限于篇幅,仅分析孔茨第一次划分的六个主要学派,也能够清晰地展现这一阶段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这一阶段,一方面管理学继续依靠经验主义的指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德鲁克、戴尔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无疑,经理主义学派创建原则是基于实践经验,而研究方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一脉相承。从这点来看,经理主义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学派或经验管理学派并不为过,从事比较典型的纯粹经验研究。另外,孔茨根据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重新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前人的经验,他继承的不仅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有法约尔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巴纳德在二战前后开创了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独创性的观念。巴纳德和法约尔类似,长期任职于企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他的认识论有深刻的影响,其理论的创建原则大多来自实践经验。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巴纳德除了经验总结,应用了体系建构、思辨分析等较多理性主义方法,这和法约尔完全不同。可以认为,社会系统学派是现代管理学从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过渡,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到了后期,巴纳德甚至具有纯粹理性研究的兴趣了。

巴纳德之后,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决策理论拓展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西蒙热衷于纯粹理性研究,通过透彻的演绎分析方法创建决策理论学派,并在管理学界最早提出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大力倡导理性对于管理的重要,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理性主义者。因此,基于经验主义的管理过程学派成为了西蒙的批评对象。在《管理行为》中,西蒙对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内在的逻辑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些原则缺乏相应的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所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18]。随后,孔茨在评价管理学各学派的分歧原因时,许多都是冲着西蒙而来的,如“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行为科学学派在霍桑试验后,经过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这一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也从经验研究转向了理性研究。例如,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所证实。

另外,伯法通过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将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推向极致。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数学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推导,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的人士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唯理论倾向曾经让不少管理学者感到反感。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的理论,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管理学。他们成功地通过理性原则构建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使管理学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初期管理学经验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理性原则、体系构建、模型推导甚至唯理论成为了这个阶段管理学的主要思潮。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了以孔茨为传人的管理过程学派,经理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都存在

着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行为科学学派得鼻祖,梅奥的霍桑试验奠定的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他的后辈们纷纷抛弃。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战略管理之父波特。波特开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无疑将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推上了理性主义的顶峰。波特基于个人洞察力和理性思辨,创建了里程碑式的战略管理理论,“五力模型”、“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价值链”等,构成了非常完整宏大的管理思想体系。

3.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学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理论和趋势,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非理性主义倾向、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论的管理思想而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有:批判原有管理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可见,非理性主义倾向依托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人本精神,但大量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如比较法和经验归纳法,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本质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威廉·大内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是在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后写成的。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指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维持竞争力。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出身的迈克尔·哈默在总结企业案例研究后,首先提出了“再造”,并于1993年出版《再造企业》,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这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总结创建,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表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前一阶段管理学思想的发展,经验研究又卷土重来。

美国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在2005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办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发表演讲,她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1500篇文章,认为调查研究、二手数据研究、定性与案例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5种管理研究方法[19]。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当代国际管理学的研究现状,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主义方法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这一阶段,理性思辨、体系洞见等理性主义方法渐渐陷入低潮,尤其是唯理论受到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强烈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新成为主流。不少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必须有数据或实证的文章才是理论贡献。我们还应注意到,自从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后,管理学界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思想体系。

四、结束语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也必将对今后管理学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通过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划分和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末出现的科学计划管理开始,直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并在梅奥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推动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发展,代表人物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波特出版《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时期达到高峰,其他管理学派纷纷倾向理性主义;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经验主义的回归以《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和《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年)等为标志,《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年)、《再造企业》(1993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基于经验研究的方法重新成为管理学界的主流。

在不同的阶段,管理学发展呈现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某一方面主导、另一方面趋淡的状态,并与其对立面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因此,正如李醒民对整个科学史的论证,管理学的发展也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张力关系中开拓前行。

我国学者李怀祖在《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敏锐地指出,科学研究将不断地蚕食思辨研究的内容,但管理领域的思辨研究将永远存在,管理领域中总有科学研究无法完成的内容[20]。管理学发展的经验主义回归,使得研究方法过于注重经验研究,当代管理学基本没有出现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伟大思想体系,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也许,某种杰出的思想体系正在孕育之中,管理学又将迎来理性主义的春天。

篇12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全面发展。重视并把好入学教育关,把学校的特色、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计划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加入相应的大学生社团、协会。院系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机制,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学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蓝图,从而让学生在为实现自己人生职业奋斗目标时有强劲的动力支撑。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企业中,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要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人才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企业特别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和员工的沟通合作能力。高职院校作为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者,应该在教育管理中以及校企文化的互动中,大力倡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营造一个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团队协作的机会。高职院校要注重组织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不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就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地认识社会上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通过实习、实训及顶岗锻炼,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面貌,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就业态度,让学生成长为对企业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4、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非常严密,没有严格的纪律就难以实现正常的生产。高职院校必须把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加强一日常规检查督促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实习、实训等机会,创造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场景,以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纪律观念。引导学生学习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将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为自觉意识,并在工作岗位上自觉遵守。

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适应用人单位要求。诚实守信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不讲诚信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很多企业将“信誉为本”作为企业精神,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首位。诚实守信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将诚实守信作为判断员工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大对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引导。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生管理骨干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特别是要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学校要对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制定近几年的整体规划并制定出工作目标,优化管理人员结构,保证学生管理队伍的质量,注重加强培养和定期培训,努力打造专家型和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二是要提升学生管理干部素质。学生管理者应该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将学生管理者培养成掌握综合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以胜任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2、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整合全员管理、全员育人资源。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过硬的个人素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由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应当严于律己,强化自身“学高为师,行为示范”的教书育人职责。

3、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把责任范围划细划小,层层管理,层层分解,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协调工作,齐抓共管,以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作为学生管理者,要重视学生反映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多与学生开展思想和信息交流,以诚相待,在交流中去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1、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议学生管理工作按照以下机制运行:院学生处对全院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监控,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职能由各系部根据本系情况自行完成。院招生就业办、团委、学生处和各系学生科共同构成招生、教育、管理和就业为一体的学生管理系统。各系部设专职辅导员若干名,以加强管理力度,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2、建立有效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学生意见反馈机制。要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让学生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设立院长接待日、学生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等,并切实做到件件有调查、有回复、有落实。通过各种沟通方式,使学生与学工管理者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3、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即调动积极性,一个人的积极性源于自身的需要,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激励学生营造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例如,评优评先、各种奖励,除了要参考每学期的综合测评外,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可设立文体活动奖、单科成绩优秀奖、文明奖、科技奖等作为鼓励。

四、加强高职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管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针对高职学生虽已成年、但自律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现实特点,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要坚持根据校规校纪、依法、从严管理,关爱、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另一方面要做到管放结合、宽严适度。管理方式、方法要不拘一格,针对学习、实训、实验、生活、文体活动等不同环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并切实抓好落实,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适时地、科学地进行引导和干预、制约。通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教育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知行统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五、重视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首先,全面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关系,充分考虑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作人员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从业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练好技能,增强胜任本职岗位的本领。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学生质量的出口关,高职院校要加大就业宣传的力度,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动态,在就业上扩大学校的市场份额,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密切联系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部门,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内外建立就业基地,办好校企联合招聘会与毕业生双选会,发展就业市场,努力确保高职院校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和学生文明离校工作的落实。改革和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服务、管理、指导为一体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六、鼓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意识。要引导学生自律自强,实现自我管理,及时组织在校学生定期参加专题交流会,可邀请专家教授、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律自强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并督促他们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开展男女生互评互议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律意识,同时也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去。其次,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再次,要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既能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又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目标。

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是具有高度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定的教育,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职”字。“职”的体现自然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按照企业的岗位标准进行“量身定制”,实现订单式培养。在管理模式上,企业主要以技能培养和锻炼为核心,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体现差异化管理特色,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校企互动式。企业直接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学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帮助学校推荐师资、提供教学资源、参与课程制定与培训等。二是企业主导式。以企业为主,校企联手,学校邀请企业里资深的管理、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讲师团,由他们承担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工作。三是订单培养式。企业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的需要,按照企业所需岗位的岗位标准和结构要求,与学校协商设置冠名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四是岗位见习式。即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相互交替的管理模式。由企业建立见习基地、提供教育资源,在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或是一年时间里,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见习期满后可以继续在岗实习,经企业考核后择优录用。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以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高职院校要把好“企业资质关”。首先,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资质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够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岗位工种与学校开设的专业类别接近。其次,企业应指定专人作为联系人,校方向相关人员公布其联系方法,使学校、企业、家长、实习生能够及时沟通联系。另外,企业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工伤保险”。最后,企业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

篇13

关键词:学生管理 和谐关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32-01

前言

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和谐关系构建体现在各个方面,集中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一种持续稳定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生活环节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和谐关系的构建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能够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发展。

一、学生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

从目前来看,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需要达到和谐统一,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仍旧会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这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不和谐,这样的不和谐情况在目前的教育当中比较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管理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思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就可以,管理者在其中起到了主导者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很少听从学生的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者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说想要按照自己的思想来进行,而这样的行为在管理者看来,逐渐形成一种学生比较难管的心态,同时由于教师考核成绩的影响,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所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另外,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是主要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而这样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目前教育体现的改革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过于理想化,也就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另外一部分的矛盾体现在对学生应有权利的不重视,部分学生管理制度只是对学生应尽义务进行了相关规定,而没有对学生应有的权利进行规定,这样的制度也体现了目前教育体系中学生和管理者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学生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死板,同时产生较大的管理矛盾。

二、学生管理中和谐关系构建的有效方法

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之下,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念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和谐的学生管理成为了目前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学生管理当中的主要不和谐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关系:

1.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应该结合目前教育体系的改革情况,对原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通过对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改变,能够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另外,学校应该对其中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管理制度来说,需要保证其中内容的适用性,对于教师管理制度来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使之能够正视目前的学生管理活动。

2.教师方面。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引导者,在目前的教育观念下,要想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用包办管理的思想来处理问题,另外,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当中,教师应该将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进行看待,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施。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实际的教学环节,也需要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思想,比如说在课余时间找学生进行谈心,或者进行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学生方面。和谐关系的构建与学生本身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在目前的新时代下,学生需要正确面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并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的配合教师管理,对管理当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三、结束语

学生管理过程中和谐关系的构建是目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解决,以此来构建和谐的管理氛围。

参考文献

[1]袁红晶. 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7):185-185.

篇14

关键词:学校管理,制度化,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20-01

学校管理,按照百度百科释义,是以“育人”为目的,与物质生产领域不同的特殊管理活动,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育人是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对学校而言,“管理”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只有目的明确,管理才有意义,管理才有效果。学校的管理决不是为“管” 而管,也不是为“官”而管。学校的管理是爱心化管理,对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 学校、教师、领导应共担责任,共献爱心,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绝不让任何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失学;学校的管理是育人式管理,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 而是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学校的管理是包容式管理,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不是丧失信心,而是要包容宽容,要水滴石穿。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坚持“人人生来平等,人人都可培养”的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其优点,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

学校管理不在于“管”本身, 而在于“管”的原则, “管”的方法。管理的核心在一个“理”字,即:讲道理、讲情理、讲条理。这是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管理的基本内容。

讲道理,就是坚持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首先要有自己一套制度、一套工作标准、一套行为规范,该怎么办, 不该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其次, 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人人都要严格遵守,对事不对人,坚持“公正、公平”。实践证明,坚持制度化管理,工作关系就会和谐;否则,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就会出问题。

学校在制定制度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从本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问题背景”,不能照搬照套;二是从实际落实的角度出发,不能空谈。如果制度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那么“所谓的制度”就等于没有制度。

讲情理,就是坚持人性化管理,做到换位思考,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如果说制度化管理强调的是遵守,那么人性化管理强调的则是服务。学校团委、工会、办公室及时帮助教职工化解工作中、生活中一系列困难,为教师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排除后顾之忧,为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领导对待下属,不说粗话、脏话、气话、 过头话,彼此互相尊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