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引言
崩塌是丘陵、山区地貌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广东省由于地形地貌形态复杂,在中、低山区斜坡、丘陵地带斜坡和河流岸坡地带形成的崩塌数量较多,而花岗岩残积土及风化岩具有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且由于球状风化发育,局部地区存在大量孤石,客观上提供了崩塌落石源,在降雨条件下,易发生崩塌。
2 广东省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崩塌地质灾害在广东省内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截至2000年,广东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崩塌共计484处,造成224人死亡,68人受伤[1]。广东省崩塌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斜坡、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地形地貌、降雨分布特征和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2]。从整体分布特征看,小型岩质崩塌最多,而土质崩塌多分布在人工开挖的残坡积土斜坡和强风化岩层斜坡中。岩浆岩类斜坡崩塌主要分布在全、强风化层地带内;坡度大于50°而相对高差小于150m 的山体斜坡地带崩塌灾害分布广泛;降雨量越大,降雨时间越长,引起崩塌的可能性也越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域,如新修公路边坡、开挖山体削坡建房地带等,都易形成大面积的崩塌地质灾害。总体而言,广东省沿海台地及丘陵地带主要以土质崩塌为主,粤北中、低山区以岩质崩塌为主,粤西和粤东地区以土质崩塌和土石混合型崩塌较多。
3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现以惠州某崩塌区为例探讨花岗岩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区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巽寮湾,为丘陵地貌,区内山体自然坡度一般在25°左右,局部大于45°,最大高差约230米,山体大部被树林、杂草覆盖。
区内浅部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土层,下部基岩为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残积土、全、强风化花岗岩中混夹大量花岗岩球状风化物“孤石”,山坡坡面各段均有大量分布,孤石直径小者30~50cm,大者可达7~10m,现场可见部分孤石在坡面。
区内断裂构造条件简单,评估区为低震级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活动性较弱。
场地基岩裂隙水分布于花岗岩风化壳裂隙带中。区内花岗岩表层风化裂隙较发育,下部基岩裂隙较不发育,属于弱富水层。区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未见地下水出露点,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某建设项目拟在研究区建设9栋30层以上住宅楼,根据设计方案,场地平整后,削坡会形成3~25m的永久性边坡,大规模的挖方工程破坏了斜坡的自然稳定性,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临空条件,容易形成工程崩塌。
4 崩塌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
危岩的变形破坏按崩塌的发展模式特征, 可分为: 倾倒式、滑移式、鼓胀式、拉裂式、错断五种类型[3];以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可划分为:坠落、弹跳、滚动;按崩塌落石危害形式可分为自由落体冲击破坏和侧面撞击破坏[4]。
根据现场调查,崩塌危岩体的破坏模式主要为:①倾倒式破坏,危岩体与母岩脱离并形成近似直立或外倾的裂缝,在施工震动或暴雨条件下,产生以危岩体基底为原点的倾倒破坏;②滑塌、坠落式破坏,工程施工时或完工后,形成高差较大的挖方边坡,岩体本身节理裂隙发育,同时随着孤石下部软弱土层被雨水冲刷,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可能形成危岩临空,在重力作用下顺坡面滚动滑塌或者直接坠落,在滑塌或者坠落的过程中,崩塌体与斜面碰撞后发生弹跳,增大了崩塌体运动方向的不确定性,也提高了防治难度。
5 崩塌危岩体的治理
由于研究区面积较大,地表遍布花岗岩“孤石”,首先应根据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对崩塌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调查,可采取人工排查结合坑探、槽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掌握每栋建筑物周围已有的危岩分布情况,并根据其距离建筑物的远近、危岩体的体积大小、崩塌后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等对其分类编号,绘制危岩体平面分布图,作为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资料。
按防灾减灾途径,崩塌落石灾害的防治可分为主动预防和被动减轻两类。[5]
主动预防是指有条件时,可采取主动加固措施预防落石灾害的发生,如:
对邻近拟建建筑物区域的陡崖和斜坡上已脱离母岩的零星孤石可采用清除的方式[6],对于较大的孤石如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可先爆破再清除,在实施爆破时须对危岩用锚杆加钢绳网捆绑的方法临时加固以防止危石崩裂掉下。由于孤石开挖等造成的坑穴、凹槽,可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
由于部分孤石目前尚处于平衡状态,暂时不会沿山体滚落,但是在施工机械震动、削坡或暴雨、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发生崩塌,建议对这些孤石采取岩腔嵌补或支顶, 对大块危岩体上部使用锚索锚杆加固, 封闭危岩体顶部裂隙,对位置较高的孤石采用钢筋混凝土支顶柱支顶, 对后侧裂缝进行灌浆处理,对位置不高的孤石采用浆砌片石支顶或嵌补,避免产生倾倒式崩塌。
为防止防止危岩体在自然营力作用下,表面块体与母岩分离,形成剥落式崩塌破坏, 可对紧邻建筑物及道路上方危岩体采取浅层加固措施, 如岩面喷射混凝土、锚杆挂网喷混凝土等。
土地平整进行挖方削坡工程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尽可能分级放坡开挖,以避免形成高陡边坡而增大崩塌体的重力势能;削坡前应进行适当的工程措施处理,削坡过程中分层进行,以免坡底突然卸载,造成上部岩土体发生崩塌。在坡顶和坡面应做好排水措施,的坡面还应进行绿化或做好其他形式的防冲刷措施,避免在暴雨条件下,由于坡体排水不畅而使表层残积土和全、强风化花岗岩软化崩解,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引发崩塌。
被动减轻防治措施并不试图阻止岩石崩落,而是通过采取措施使崩塌灾害发生时避免崩岩到达需保护的对象上,减轻其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如:
在拟建建筑物附近及分级放坡的坡间平台设置落石消能槽或者落石平台, 鉴于拟建建筑区域危岩多层, 高位分布, 以及落石的随机性, 可考虑在落石平台外侧(靠建筑物侧) 设SNS柔性防护网,SNS 被动防护系统由钢绳网、减压环、支撑绳、钢柱和拉锚五个主要部分构成,是一种能拦截和堆存崩岩、以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柔性的钢绳网为主体的金属柔性栅栏式被动拦石网[7], 可以有效地将落石拦截在建筑物安全距离以外;在部分危岩体分布较密、体积较大地段可在SNS柔性防护网内侧(靠山侧) 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桩, 以拦截或减轻较大块体坠落的速度,避免SNS被动防护系统受到巨块崩岩的冲击。
在孤石较小且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可设置浆砌片石护坡、拦石墙、金属拦石栅栏等拦挡式结构进行防护。
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的同时,尚应加强对崩塌危岩体的监测工作[8],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应安排人员定期对山坡上尚未清除的在山坡坡面的孤石进行巡查,且雨季应提高巡查频率,对崩塌后直接危及建筑物及道路的大型危岩体,应使用机测仪表进行长期监测,以及时掌握危岩体的稳定性情况,防患于未然。
结束语
对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个监测与工程治理相结合,主动预防与被动减轻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随着山区工程建设的日益开展,必然会遇到更多更大规模的崩塌地质灾害,需要在勘察与工程防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查明崩塌危岩体分布特征和破坏形式后,结合当地地形与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出经济合理的防治方案,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承君,刘希林.广东省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4):344-351.
[2]邓雄业,易顺民.广东省崩塌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5(3):356-363.
[3]胡厚田.崩塌与落石[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
[4]魏永幸.崩坍落石灾害模型及其防治工程决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15(2):27-31.
[5]赵允辉.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33-38.
[6]刘占峰.张集铁路沿线崩塌的工程特性及防治[J].铁道勘察,2007,1:52-55.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来说明SNS主动防护网在崩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张家口西太平山崩塌治理工程位于张家口市主城区西太平山公园一带,行政区划属桥西区大境门办事处管辖范围,京包铁路、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张石高速和张承高速近在咫尺,110国道、207国道从工作区旁侧经过,交通方便。由于西太平山危岩带(体)位于陡崖部位,且斜坡高陡,危岩带(体)与母岩风化强烈,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尤其大境门社区一带,建筑物距危岩带(体)距离很近,不具备被动防护条件,主动防护既能防止落石又能兼顾景观,故对部分危岩带(体)挂设SNS主动防护网,系统设计采用GSS2A型,采用带锚垫板的钢筋锚杆将SPIDER绞索网张进固定覆盖于边坡上,防止崩塌、风化剥落、危岩落石等灾害的发生。
2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
2.1 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GSS2A系统采用带锚垫板的钢筋锚杆(施加不超过50kN的预应力)将S250型SPIDER绞索网张紧固定覆盖于边坡上。
2.2GSS2A型主动防护系统主要构成
SPIDER绞索网:由3根钢丝交结编制(钢丝直径Φ3mm、强度为1800Mpa、钢丝防腐采用锌铝稀土合金镀层,抗腐蚀能力50年以上),绞索网边沿各钢丝端采用打结处理,打结时绞索缠绕2.5圈以上,网孔成菱形,内切圆直径为250mm,网片标准规格10×3.5m。
格栅网:由Φ2.2钢丝编制而成,钢丝抗拉强度为650-800Mpa,钢丝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表面镀锌不小于200g/ m²,型号规格为SO/2.2/50,网孔成菱形,内切圆直径50mm,网片标准规格一般为2.25×10.2m,颜色为绿色。
锚杆:采用一端(外露段)带加工螺纹的Φ25/28和Φ32/35普通螺纹钢筋锚杆,并进行热镀锌等防腐处理,设计防腐能力50年以上,成孔困难时可采用自钻式中空锚杆;
锚垫板:菱形钢板,四个角带有扣爪,尺寸为320×180mm,厚度10mm;
边界绳:用于封闭防护网四周边沿的钢丝绳,根据其位置分为上边界绳、下边界绳和侧边界绳,其直径为φ16,单根长度不大于40m,每根两端各配一根长度为3m的钢丝绳锚杆;
辅助锚杆:选用件。用于在局部低凹处使SPIDER网更好地紧贴坡面,直径为25mm,长度1.5m,其锚垫板亦可适当减小;
缝合绳:网片间采用直径为Φ8的钢丝绳缝合连接,长度约为缝合路径直线长度的1.2倍。
3 施工顺序与方法
3.1 清坡:规整地形边界,清除浮土浮石,需要时回填凹坑,砍伐无特殊保留价值的树木至根部;
3.2 以坡脚为基准线放线布置锚杆孔位,宜设于天然凹坑处,间距不大于设计值的10%;
3.3 对于采用GSS2A型系统加固的存在区域性潜在滑动失稳的土质或似土质边坡,在不具备能使绞索网紧贴坡面的天然凹坑的孔位处开凿能容纳锚垫板的孔口凹坑;
3.4 自上向下钻凿锚杆孔;
3.5 安装锚杆并注浆,清理锚杆头并使其长度为10-18cm;
3.6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以及必要时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扎丝进行扎结,当坡角小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m, 当坡角大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不大于1m;
3.7 从上向下铺设SPIDER网(当可能发生网片下滑或坠落时,可在上边界绳处设置一根临时悬挂绳,用少量绳卡将网片连接并悬挂到该绳上);
3.8 将边界绳从SPIDER网边沿网孔穿过至两端钢丝绳锚杆,张紧并用4个绳卡紧固;
3.9 用缝合绳缠绕网片间边沿网孔绞索完成网片间缝合连接,端头应用两个绳卡紧固;
3.10 安装锚垫板并拧紧螺母(设计有预应力时按设计施加预应力,悬空处的锚杆预应力不应大于30KN),使SPIDER网张紧并紧贴坡面或稍压入地层;锚垫板的扣爪应卡住上下相邻两网孔的两侧绞索(在上一缝合工序前应通过网片位置的适当调整来使锚杆位于网孔的下部,有条件时宜将锚杆置于上下两网孔交叉节点之中),上边界及侧边界绳必须卡压在锚杆外侧,下边界绳必须卡压在锚杆的上侧,如图所示:
3.11 选择性步骤:检查SPIDER网与坡面的贴紧情况,根据需要布置安装辅助锚杆。
4结束语
SNS主动防护系统是用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需防护的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土体的风格的分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者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高韧性、高防护强度,易铺展性。
2、适应任何坡面地形,安装程序标准化、系统化。
3、系统采用模切化安装方式,缩短了工期和施工费用。
1、前言
陕县地处豫西山区,自然条件下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近年来,随着陕县经济的迅速发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加强,在局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危险性亦随之增大。目前,县市地质灾害研究程度不能满足防灾减灾需要,呈现明显滞后和不足,加强该类问题的研究工作,对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构筑当地和谐社会及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陕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地区,现状条件下,境内主要发育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地质灾害动力成因分析,陕县地质灾害以人为动力型为主,次为自然动力型。
据野外实地调查,全县已发生地质灾害76处,包括:①崩塌30处,占已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39.5%,规模:29处小型,1处中型;②滑坡37处,占已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48.7%,规模:34处小型,2处中型,1处大型;③地面塌陷9处,占已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11.8%,规模均为小型。
经统计,在已发生的76处地质灾害中自然动力型14处,约占18.2%,主要为黄土塬、陵区沟谷侧壁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等;人为动力型63处,占81.4%,主要为矿山开采、城乡建设、道路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其分布特点明显受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制约。根据现状调查及室内统计结果,以上地质灾害分布遍及全县13个乡镇。
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
3.1 已发生地质灾害分布及灾情。(1)滑坡灾害。根据区划调查结果,滑坡灾害37处,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土质滑坡。分布于张茅乡、菜园乡、张村镇、西李村乡、观音堂镇、硖石乡、宫前乡、店子乡、张汴乡、原店镇等地,37处滑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577.6万元。灾情级别:中型2处、小型35处。(2)崩塌灾害。县境崩塌灾害30处,均为土质崩塌,规模均为小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8.4万元。灾情级别:2处中型、28处小型。县境崩塌灾害集中分布于西李村、观音堂、张湾村、菜园乡、硖石乡、张茅乡等地。(3)地面塌陷灾害。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地下采矿活动集中而强烈,地面塌陷灾害以观音堂、王家后等煤、铝开采区最为发育。全县地面塌陷灾害8处,规模均为小型;造成直接经济883万元;灾情级别:1处中型、7处小型。
3.2 现状地质灾害规模。76处地质灾害点中,规模:中型1处、小型75处。包括崩塌灾害点30处,规模均为小型;滑坡37处,规模:小型26处、中型1处;地面塌陷9处,规模均为小型。
4、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
4.1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陕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类型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目前发现的11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滑坡隐患点4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44.1%;崩塌3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35.1%;地面塌陷5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4.5%;泥石流3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2.7%;不稳定斜坡15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13.6%。
4.2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状况。陕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于中山、低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主要发育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主要发育于北部煤、铝矿区。具体而言,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集中发育于道路两侧、居民房前屋后、矿区周围等人为活动强烈部位。
4.3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评价。据统计,陕县已调查的111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98处稳定性差,13处稳定性较差(包括3处泥石流中等易发),6处基本稳定。其中,滑坡45处为稳定性差,4处稳定性较差;崩塌31处稳定性差,3处稳定性较差,5处稳定性好;不稳定斜坡14处稳定性差,1处稳定性较差;地面塌陷5处稳定性差;泥石流3处均为中等易发。
5、主要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5.1崩塌致灾机制。在中低山、丘陵区及黄土塬区边缘,土(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在这类地区建房、开挖窑洞及修路,因卸荷一方面改变坡体临空条件,另一方面常使土(岩)体内节理、裂隙密集度和结构面(节理、裂隙面)开启度增大。受不同产状节理、裂隙切割,土(岩)体完整性变差,尤其是共轭节理,两组近垂直的结构面,与坡向一致或近垂交时,土体抗拉、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在降雨、振动等因素引发作用下,发生倾倒或坠落。
5.2滑坡致灾机制。岩(土)体受构造、风化、卸荷等因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区内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坡体经降雨、风化、振动、卸荷等因素作用,节理、裂隙密集且构造面逐渐扩大。受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影响,节理、裂隙(尤其垂直或陡倾节理)充水产生沿坡向的动、静水压力,且雨水径流可沿强弱风化层界面、层理面或土岩接触面等结构面贯通。一方面大大降低坡体的抗拉(剪)强度,另一方面使坡体饱水、自重增加,如前缘临空较好(坡体遭受切坡),在重力作用下,一般会在坡顶产生弧形拉张裂缝,在两翼产生羽状剪切裂缝,经降雨、风化、重力等因素累进性破坏,最终沿滑动面快剪滑动。
5.3地面塌陷致灾机制。陕县南、北部基岩山区,采矿活动较为集中,采矿过程中不但会形成大面积采空,而且爆破掘进可改变岩体原有力学平衡,降低岩体抗压、抗剪强度,加之巷道支护不当,并在降雨、风化等因素累进破坏作用下,导致冒顶性塌陷。
6、防治建议
根据陕县现状,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尽快开展陕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满足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需要。(2)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第七条规定的防治原则和防治责任,当地国土资源局宜将陕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或个人。(3)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活动,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防工程选址不当或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4)普及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以此为依据,加大防治力度,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益。
7、结束语
陕县地处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加强。为满足陕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需要,在提高调查精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多方面、深层次专题研究,对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1.地质灾害的类型
位于河谷盆地的东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沟壑纵横、谷深坡陡、黄土广布,气候干燥、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加之人口稠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使得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截止年底,辖区内共有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交通、工程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40处,其中滑坡32处、崩塌8处、不稳定斜坡67处、泥石流30条、地面塌陷3处,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近山地带和台塬斜坡地带。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达10.57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3%,威胁经济损失193.91亿元。
年~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断危害和威胁着地质灾害体周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此,我区针对年度至年度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新增了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附件1),其中19处属于已有地质灾害的一部分,另外3处为新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集中在我区南北两山和人口稠密区。
2.地质灾害的分布
(1)滑坡
滑坡是仅次于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面广、密度高、规模较大,活动性强。根据调查统计,滑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黄土滑坡、黄土—泥岩滑坡、堆积层滑坡、基岩滑坡等四个类型。
黄土滑坡为主要的滑坡类型,在全区均有分布,具有分布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分布于伏龙坪、刘家坪、大沙坪、红山根、靖远路王保保城、鱼儿沟、徐家湾一带,危害、威胁严重。
黄土—泥岩滑坡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一带,一般规模较大,分布范围较广。
基岩滑坡主要分布于徐家湾一带基岩出露区,一般以小型为主。
(2)泥石流的分布
是市泥石流分布密集区之一。全区共有灾害性泥石流30条,其中南部山区有泥石流沟7条,占24.00%;北部山区有泥石流沟23条,占76.00%。
(3)崩塌的分布
崩塌按物质组成可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
黄土崩塌为我区主要的崩塌类型,在全区分布面广,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前缘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
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基岩出露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一带,一般规模小,分布范围较广。
(4)地面塌陷的分布
地面塌陷有3处,即东岗镇小街地面塌陷、范家湾地面塌陷和咬家沟地面塌陷,分布范围小,均属于小型地面塌陷。
(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截止年底,我区共存地质灾害隐患点162处,其中,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年我区上报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除1处为崩塌外其余17处均为滑坡。
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开展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完善并执行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巡查制度和速报月报等各项制度;二是扎实开展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大了隐患排查检查力度,多次组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巡查和检查;四是对发生的地质灾害都进行了妥善处置,并组织人员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五是组织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和九州石峡口滑坡等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为旧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居民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不强,主动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二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工程建设不断向我区南北两山近山地带和台塬斜坡地带延伸,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三是部分工程责任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不强,防治措施不及时、不到位,近而造成大量的灾害隐患;四是防治资金严重短缺,经费落实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五是监测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三)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1.主要诱发因素活跃程度预测
我区发育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冻融及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本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1)降雨趋势预测
据气象台年1~4短期气候预测,预计今年本地区降水偏少,1~10月全市降水在190~330mm,较往年偏少1~4成。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春、秋季偏多,夏季偏少3~7成。由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性相对减少,但不排除灾害性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人为致灾因素变化趋势
年度我区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明显增加,且规模增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问题将越来越多,尤其是伏龙坪地区、山北麓、白塔山至五一山等地,由于人为挖山削坡、灌溉等导致发生滑坡、崩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将呈加大之势。
2.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上述对降雨和人类活动趋势的预测,我区年度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造成的损失为正常偏低的年份,与上年相比,年度我区地质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范围和对象
年度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范围为主要威胁对象为我区上述区域内的居民、村民、基础设施、公路、水利设施、厂矿企业及旅游景点等。
三、重点防范期
我区地质灾害防范期为全年度,重点防范期为5~10月份主汛期和2~4月份冻融期。现根据我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诱发因素,确定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重点防范期。
(一)泥石流主要防范期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流域内要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并能源源不断的补给泥石流;二是有陡峻的地形条件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比;三是在流域中、上游要有充足的水源作为动力条件。
由于我区泥石流形成的前两个条件已经具备,影响泥石流活动的主要水源为降水,泥石流的活动强度直接决定于降水的强度和降水量的大小。因此,泥石流的防范期与大雨、暴雨的分布基本同期。根据我区的降水特点,确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为5~10月。
(二)滑坡、崩塌主要防范期
滑坡、崩塌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区多数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受降水的控制,其次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根据各灾害点、灾害隐患点形成条件的不同,确定防范期如下:
以降水为主要诱发因素的滑坡、崩塌灾害点、灾害隐患点主要防范期为5~10月;以人类工程活动(如修路、水利工程、通讯线路、建房等)为主引发的滑坡、崩塌,应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运行过程为防范期。
(三)地面塌陷主要防范期
我区地面塌陷灾害主要为地下防空洞分布区和由于湿陷性黄土遇到地表水、地下水形成地面塌陷,该类地质灾害预防期应根据地面塌陷形成的征兆来确定,平时一般性防范应贯穿全年。
四、年主要防治任务
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治理,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和省级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注重基础研究和调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主要防治任务有:
(一)重点治理工程
继续完成国家、省上的续建项目和我区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重点治理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项目管理,保证治理工程质量和效果。
(二)搬迁避让工程
继续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的模式,对我区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伏龙坪街道自强沟40号、临夏路街道雷坛河166号、盐场路街道东李家湾199和193号、盐场路街道左家湾1号东南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群众做好搬迁避让工作。
(三)监测预警工程
1.做好监测预防。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确定群测群防监测点,落实监测预防责任人,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组织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的动态监测(附件4)。
2.做好预警预报。当发现前兆明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险情时,监测人员应及时报警,通告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动员群众及时撤离,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国土、气象部门应在汛期联合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3.做好巡查检查。组织进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巡查、排查,特别做好主汛期的排查、检查及其它工作。同时为了及时掌握基层地质灾害巡查监测情况,确保汛期地质灾害监测报告制度的落实,全区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雨后常规报告制度,在降雨发生后12小时内要将辖区地质灾害发生及变化情况逐级报街道、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办公室。值班电话须向社会公布。
4.建设市级监测预警示范区。选择典型灾害点建立野外监测站,进行标准化监测,逐步建立市级监测预警示范区。
(四)应急处置工作
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科学果断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
(五)宣传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政策和防灾避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应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及我区南北两山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防灾避灾意识和临灾处置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法规、规划和制度
继续深入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号)、《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政发号)市政府《市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政发号)法规和制度。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组织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是全区防灾工作的领导机构,各街道、村及社区等部门按职责负责各自辖区的防灾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为重点,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乡镇、街道及社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覆盖全区的监测点到位、责任到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机制。
(三)明确分工、加强责任、加强监督和执法检查
依据市政府制定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和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坚持“谁引发、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治理原则。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城管执法、交通、公路、水利、安监、教育、园林等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关键词:电力工程灾害现状 发育特征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电力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质灾害对电力建设影响产生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最近的 20 多年时间里,地质环境条的变化,人为山坡削坡切坎,沟道大量堆积弃土,使西北许多山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
了电力工程建设发展。所以,研究西北山区电力工程地质灾害评价现状与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1 西北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1.1 西北山区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灾害破坏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6种类型,西北山区主要地质灾害表现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三种类型。
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2.1 崩塌分布特征
崩塌在西北山区主要表现为黄土崩塌和岩质崩塌两种类型。黄土崩塌多发生在黄土塬边、黄土梁峁两侧且坡角一般大于60°斜坡地带,在大气降雨或震动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坍塌。岩质崩塌多发生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的陡峭山体地段。西北山区崩塌一般分布在人为切坡陡坎,交通道路两侧陡峻及岩体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地段。
1.2.2 滑坡分布特征
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个或多个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在西北山区滑坡主要表现为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次之。其分布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貌的形成。强烈隆起、差异升降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斜坡和在岩层中形成的不同结构面,使斜坡稳定性差,在降水等因素影响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此外,不同性质的岩土体组合也已产生滑坡危害。
1.2.3 泥石流分布特征
泥石流是指含有大量泥沙、块石、砾石,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按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水石流和泥石流。泥石流一般爆发突然、历史短、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使山区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西北山区泥石流多为暴雨—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其分布与暴雨密切相关。按泥石流构成物质划分,以稀性水石流分布面积最大,其次为泥石流 。泥石流除了与地质环境条件有关外,与人类工程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
2 西北山区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现状
2.1 山区电力工程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
山区地形大多起伏较大,地貌多为高山、中山和低山,山间多为河谷阶地,地形地貌复杂。在山区建设火力发电厂、变电站(所)和输电线路,往往由于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常常要开挖临近山体边坡,这样就造成高陡边坡,破坏了原有边坡的稳定性,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基岩出露山区往往引发岩质崩塌,在残坡积层堆积较厚的斜坡地带容易引发堆积层滑坡,西北山区冲沟发育,拟建、在建和已建的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所)附近一般都存在冲沟,在暴雨季节容易遭受到泥石流的威胁。
在山区架设输(送)电线路,塔基大多位于山脊、山梁或者山顶部位,主要遭受山脊、山梁或者山顶两侧崩塌、滑坡的威胁,只有在输(送)电线路不能一档跨越的宽阔泥石流沟道内遭受泥石流威胁。
综上所述,山区电力工程存在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三种类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在西北山区有着各自的独自性,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以单独成灾,又可相互作用,互相转化,并能产生混合作用,崩塌和滑坡体在沟道内大气降雨的条件下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强烈冲刷坡脚又引发岩土体的崩塌和滑坡,三者往往形成灾害连,给电力工程建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2 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根据西北山区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地质灾害发育影响因素,西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发性普遍
大量的崩塌和滑坡体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来源,泥石流的发生成为崩塌和
滑坡发生的动力条件,崩塌、滑坡、泥石流三者地质灾害相互牵制,一次雨可覆盖面积达数百或数千平方公里,各种地质灾害片成群发生,在西北山区沟道内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同时,也伴随泥石流的相继发生。
(2)季节性明显
西北山区地质灾害大都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其爆发时间往往随季节性雨相伴,
每年5~10月份汛期期间是西北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易发期和高发期。由于西北山区电力工程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形地貌有所差异,降雨量和降雨时段也有所不同。陕西、甘肃南部山区大多在6~9月份降雨量较大,降雨型式多为单峰降雨,这一段时期是地质灾害多发期,也是高发期;陕西北部、甘肃北部、宁夏、青海山区降雨则多集中在5~9月份,降雨型式多为双峰降雨,其降雨频率和降雨量多于陕西、甘肃南部秦岭山区,但雨量相对较小,这个时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
(3)突发性强
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一旦发生,突
发性很强强。譬如滑坡在剧烈瞬间滑动时历时更短,仅数十秒。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期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前期变化作为本身来说,不但是一个能量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蠕变过程,当灾害体到达极限破坏时,在雨、地震或振动的外力作用下,灾害体就会突然爆发,因而破坏力极强,常常使人们猝不及防。
(4)垂直差异性大
西北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但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垂向上不同高度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有所不同。一般在西北高山、中高山区暴雨频繁,雨量强度大,地形差异明显。该区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沟谷上游,受地质外营力强烈,基岩风化较破碎,为水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源保证,但该区一般电力工程布置较少,输电线路也从沟谷上部横跨,塔基位于沟谷两侧山脊上,对电力工程损害较轻微,易损性较小,风险性小;中、低山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坡耕地较多,是坡面泥石流和滑坡的多发地带,也是山区多发地区,对电力工程损害较严重,易损性较大,风险性中等;到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差异变化相对较小,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动能和势能均较小,其破坏力较小,灾害不甚发育,对电力工程损害小,易损性小,风险性小。
2.3 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西北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是由其所处微地形地貌附近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的。大面积山地的缓慢抬升形成了地形差异,山间谷地、沟壑纵横造成了形状各异的斜坡地形形态;不同岩土体组合,复杂的断裂构造及持久的外营力作用,使岩土体风化破碎,形成潜在的不稳定边坡,这种地形差异、不同的岩土体组合和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等为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根据统计调查结果,大气降雨在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中占46%,人类工程扰动占23%,土体长期蠕变占15%,土体冻融占8%,地震占8%。在诸多因素中,大气降水对崩塌、滑坡等灾害影响最大。大气降水渗入斜坡表层残坡积土体,使土体含水量增大直至饱和,土体自重加大,特别对于弱透水或不透水基岩和第四系覆盖层组成的斜坡,在大暴雨或连阴雨的作用下,可迅速饱和,湿润接触面,减少摩擦力,使土体抗剪强度急剧降低,造成坡体失稳。在膨胀土分布区,大气降水能使土体软化、泥化,使斜坡蠕滑变形;在基岩分布区,大气降水可沿基岩构造、节理裂隙渗入岩体内,在物理作用下裂隙扩张、发展,并湿润层面,在重力作用下,使高陡斜坡地带的岩石发生崩塌、滑坡,造成危害。
据研究统计,西北山区日降水量达到50mm时,一般往往就会发生小规模的泥石流;日降水量达到50~100mm时发生中等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日降水量达到100~200mm时发生高强度、大面积的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日降水量大于200mm时泥石流给带来极大灾害。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水动力、丰富的固体物质和地势较陡的地形条件。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的秦岭山区,当降水量在50~100mm时,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当降水量在100~200mm之间时,具有爆发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但要看地形和固体物质条件是否具备而定,当纵坡降大于20%、汇水面积较大、并具有丰富的固体物质时,就可发生泥石流;当降水量大于200mm时,在山区大部分地区可普遍发生泥石流灾害。
总上所述,西北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由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等基础地质环境决定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特别是局地性暴雨和连阴雨;其次为近人类工程扰动、土体长期蠕变、土体冻融和地震。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力度不断加大,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3 西北山区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 山区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山区崩塌主要为松动或不稳定的岩土体在暴雨、连阴雨、地震或振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岩土体崩落的现象。一般采用主动避让、防护措施和地质体改造措施。在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所)选址阶段和输(送)电线路选线阶段可采取主动避让的预防措施,在综合比较无法主动避让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这也是山区电力工程对于崩塌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所以,山区电力工程对于崩塌采取的主要防治原则是优先考虑躲避灾种原则,其次采用工程防治原则。其主要防护措施如下:
在完全清除崩塌范围的崩塌体的基础上,采用主动式防护网进行防护。
(2)对崩塌运动的岩土体进行消能拦挡,限制崩塌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采用山坡拦石沟、落石沟、落石槽和落石平台。
(3)遮拦威胁的电力建筑物,隔离崩塌体与受灾体,使之不能成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
方法:
①拦石桩、障桩;
②拦石墙,主要有混泥土拦石墙、笼式拦石墙、钢轨拦石墙、钢丝拦石墙等形式;
③被动式拦石网。
3.2 山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目前,对滑坡的防治措施很多,但不管采取哪种工程防治措施,都要对其滑坡进行详细勘查,然后对其采取防治措施。山区地形狭窄,起伏较大,一般不满足电力工程总平面布置要求,需要开挖邻近的岩土山体坡脚,破坏了原有岩土体山坡的稳定性,如果不采取防治措施,在暴雨和连阴雨季节容易产生滑坡;同时,对山区电力工程附近已有的滑坡体也要进行防治措施,否则。将危害电力工程正常安全运行。
根据电力工程在西北山区的分布位置、电力设施结构要求和电力工程与滑坡灾害置关系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滑坡防治方案尤其重要。山区电力工程滑坡防治方案有以下几种:
避让法:对于电力工程结构复杂、要求变形较高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站)和超
高压、特高压的输电线路转角及其跨越宽河谷的塔基采取避让方案。
地表水或地下水排除法:该防治方案适合于山区斜坡堆积层结构松散、受地表水入
渗或者地下水运动影响显著的滑坡。
消方减载法:可采用在其后缘消方减载,降低滑坡体的重量,减少滑坡的下滑力,
达到使滑坡稳定的目的。
(4)支挡法:采用挡墙、抗滑桩等方法。
(5)锚固法:采用锚索或锚杆等,强制改变滑坡体内应力状态,使滑坡稳定。
(6)注浆法:通过钻孔向滑动带内注入水泥浆或其它化学浆液,增强抗滑效果。
3.2 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西北山区电力工程防治泥石流原则:以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因害设防;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排、拦、固防治技术,以防、避、治相结合,达到减灾目的。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作为单一的电力工程建设,相对占地面积小,破坏周围地质环境条件较小,对影响工程建设的泥石流沟一般采取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工程措施有以下几种:
(1)在泥石流沟上游修建截水沟。
(2)在泥石流沟中游修建拦挡坝、格栅坝和停淤场所。
(3)在泥石流沟下游建溢流坝、排导槽工程。
4 结语
山区电力工程包括火力发电厂、变电站(所)和输(送)电线路,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往往或多或少开挖、削坡已有的山体边坡或坡脚,破坏了原来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暴雨或连阴雨的作用下,往往形成泥石流;同时火力发电厂、变电站(所)场平时,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往往开挖放量大,在挖方地段容易形成高陡边坡,引发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以,山区进行电力工程建设,应把防治地质灾害放在首位,增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加强管理,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措施并重的防治方式,防患于未然,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才能使山区电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和投产后正常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主编,《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地质出版社,2000 年8 月。
2. 黄润秋主编,《高边坡稳定性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年。
3. 唐邦兴主编,《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科学出版社,1994 年8 月。
4. 刘希林,唐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科学出版社,1995 年。
5.陕西省减灾协会,《秦巴山区山地地然灾害》,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年。
[关键词]崩塌滑坡 泥石流 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10-1
1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具体特征
一般而言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呈现一种和天文以及气象等诸多地质因素相关联的存在一种旋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存在时间不等的周期旋回性,有的地区时间旋回性长,如云南崩塌滑坡泥石流,就属于数万年为周期的超长期旋回特征;(2)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还同时存在着长周期和短周期甚至超短周期泥石流的特征形式,其原因和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旋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次级波动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有的地区存在着以8到13a为周期的中期旋回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和降雨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者的旋化具有一致的特性,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中期旋回和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4)就是以1a短周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情况也非常明显,比如:每年的6到10月份所发生的泥石流占据全年泥石流数量的九成以上。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每年降水非常充沛的时节,因此说明了降水量的变化也是导致旋化的重要原因。
有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的连发性质,这种特点在于多重地质灾害中,很多首发的地质灾害并不造成严重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伴生灾害却会给社会经济,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连发性灾害的系统研究,对完善次生灾害的防护和预防具有一定的突出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就是一种典型的次生灾害,首先是崩塌、滑坡,然后是泥石流,从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的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发生了10a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情况发现,后5a发生的泥石流问题要比前5a发生的强度更强,从更长周期的调查来看,中期巡回规律基本相符,不过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景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强度也在不断加剧,这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强度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以泥石流灾害发生频发的云南为例,近年来所发生的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要比以往都呈现一种不断增强的趋势,特备是随着该地区的伐木、采矿以及土地开垦等活动的增强,生态环境遭遇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崩塌滑坡泥石流有发生频率增高且发生地域更广的趋势。其中广大农村以及矿山山区的地质灾害尤为明显,而且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也更大,增长速度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3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分析
3.1当前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进展
总的来说我国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近些年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对于部分地区的频发泥石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防治,降低了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但是相对于全国范围来说,总体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而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开展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个阶段对泥石流的灾害是属于刚刚研究治理阶段,对国家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址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勘查,为此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另外一个阶段就是从1987年以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开始在全国的范围你广泛开展,在地矿部和各省地矿局的计划下,对全国的地址灾害汛期进行了复查工作,同时针对地质灾害频发发生的区域进行了灾害调查活动,并针对这些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工程设计,对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工作,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对于部分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问题防治总有效率达到了五成以上,当然也有存在着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大体上也占据了五成左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包括技术能力较差,设计水平差以及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3.2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于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各级政府机关和领导要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重视起来,要深入调查灾害发生规律,组织专家进行认证调研和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应的治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引入第三方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管,对每道工序和施工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要把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2)要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并动员群众集体参与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中,增强全民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意识,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结合的模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防灾知识,自觉保护地质环境,一旦发现存在地质灾害的苗头,就要及时通报并避让,实现群防群治,才能够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更为重要的成绩。(3)要定期做好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对城镇以及工程规划过程中,要在立项前期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价,防范一些建筑项目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对于改善当前地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要把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之上,要知道预防所动用的成本要比灾后重建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而言都是最小的,因此重视对于未成灾的地区进行有效的防止,这样就能够呈现投资少,避免成灾后的巨大损失。(5)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而且这些工程建设同样要遵循科学,符合实际,不能够将防治工程变成一种毁坏工程,要根据工程地质勘查的具体成果,制定相应的科学经济合理的方案,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建设,注意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提升防治工程效益,比如一些地区研发出来的V型槽技术,就能够有效的让泥石流的排导纵坡降到25%,而排导效果越好,经济效益自然就越好。
4结论
总而言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改善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威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应对,总结经验,以本文提到的五点建议为指导,进而实现全面的解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
参考文献
一、主要地质灾害情况预测
(一)地质灾害种类预测
根据自治区、市地质灾害评估预测,区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二)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分布及特点
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根据环境地质条件,结合气象因素、人为活动及历史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区地质灾害隐患区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
该区段在突降暴雨或强降雨的情况下,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
(三)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预测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除地震外,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1、降雨因素。持续性降雨、大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小时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每天降雨量在毫米以上时,在具备成灾地质环境条件的地段,即可诱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大量的坡积物顺沟堆积,是造成滑坡隐患区泥石流的主要泥沙来源;采矿形成的废渣、废石堆放在洪水沟道中,是造成矿区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地下采矿活动造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使上方岩石、土体失去支撑,是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的主要因素;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破坏,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且有利于雨水渗入从而诱发滑坡、崩塌。
(四)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1、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时段预测。汛期强降雨时段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时间。根据降雨预测,每年月即进入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段,尤其是月主汛期暴雨集中,是最危险时段;其它月份降水较少,但这期间若发生短期大强度降水,也可诱发上述灾害。
2、塌陷是开矿后采空区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主要发生多雨季节和雨季后期;地震是塌陷的主要诱因,因此地震后要加强监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
(一)组织措施
1、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区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协助和督促乡(镇)矿山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工作)小组,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具体责任人;市国土局分局要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责任制的落实。
2、群测群防的防灾体系建设。区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建设本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各镇要搞好本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尽可能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领导小组加强同建设、水利、交通、铁道、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将公路铁路沿线、重点工程区、旅游区、企业矿山、中小学校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措施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由辖区政府和当地乡镇、村或矿区负责组织实施。国土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交通局、水务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监测任务要落实到人,每次监测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国土分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地质环境监测站。专业部门将根据监测资料,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
监测时间:一般季节每月监测一次,汛期每5天监测一次,主汛期每天监测一次,天气预报有中雨或雷阵雨时要提前一小时进行预测点小时监测。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区人民政府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对套门沟矿区对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应以避让为主。根据监测资料,预测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险不可避免时,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将危险区的人员及时搬迁撤离,矿区设备可撤离的就近撤离。
(四)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措施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2604
1引言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在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1)、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2002)、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林业部,1998)、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2)和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2005)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属河南省南阳市管辖,主要包括西峡、内乡中北部、南召西部等县市。园区面积为1340.9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48″~112°36′51″、北纬33°01′44″~33°49′16″。其中,地质旅游及生态旅游区面积683.95 m2,地球科学考察区面积656.98 km2,地质考察线路208.348 km。
该园是一座以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称的恐龙蛋化石群、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秋林飞瀑、龙潭沟、七星潭等为典型代表的潭瀑水体景观,以化石群、峰林、峰丛花岗岩地貌等踪迹景观为核心,以南阳独山玉、内乡县衙、南阳府衙、南阳“四圣”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为补充的综合型世界地质公园[1]。
该地质公园主要分布于南阳市域的西部及北部的伏牛山。本次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区)包括内乡中北部、西峡县、南召县西部。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2处,其中崩塌123处、滑坡188处、泥石流沟50条[2~4]。尤其是旅游公路两侧的崩塌、滑坡,严重威胁旅游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为此,在调查评价区地质灾害特征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对策,有利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气象水文
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4.4~15.7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000 m。伏牛山区年平均总云量在5.0~6.0,日照百分率为45 %~50 %,日照时数全年约2000 h,平均风速2 m/s。
评价区发育的主要河流有白河、黄鸭河、鹳河、湍河、淇河等。其中,老灌河境内流程长109.4 km,流域面积2523 km2,径流量2.47×108 m3;淇河流域面积575 km2,境内干流长42.2 km,最大流量1300 m3/s;白河年平均流量11.7~19.8 m3/s。
2.2地形地貌
公园属豫西山地,主峰犄角尖海拔2212.5 m,最低处马山口镇海拔235.3 m,相对高差1977.2 m。伏牛山高峰突兀,山体完整,主脉山脊狭窄高耸,为河南省的屋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地貌类型的划分以成因为主,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园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3个类型和6个亚类型(表1)。
2.3地层岩性
评价区地处秦岭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南缘[5],地层出露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太古界为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中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安山岩、砂岩;中―上元古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上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片岩、大理岩、凝灰岩、石英角斑岩;震旦系主要岩性为砾岩、白云岩、硅质岩、片岩、千枚岩;古生界寒武系的泥岩、砂岩、白云岩、灰岩、页岩、硅质岩;奥陶系的灰岩、大理岩、砂岩、泥岩;志留系的泥岩、砂岩;泥盆系的砂岩、片岩、灰岩、角闪岩、砾岩、页岩、粘土岩;石炭系的灰岩、白云岩、页岩、泥岩;中生界三叠系的砂岩、泥岩;侏罗系的石英砂岩、泥灰岩;白垩系的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砂砾岩;新生界下第三系的泥灰岩、泥岩、砾砂岩、白云岩、粉砂岩、页岩;下第三系的砂砾岩、泥岩;第四系的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石。此外分布大面积花岗岩。
2.4构造
南阳市地处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构造带接壤部位,公园地区属于秦岭造山带。园区经历了长期复杂发展演化及多期不同层次变质变性改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园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瓦穴子―鸭河口―邢集断裂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商丹断裂、木家垭断裂。这些断裂带总体走向北西西向,波及宽数公里,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性质多变,以韧性剪切为主,叠加有脆性破裂的复合断裂带。断裂通过的地方多形成深切河谷、断裂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园区内地貌,造成断裂带波及地层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基础。
2.5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
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占园区面积的85 %左右,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西峡西北及东北部,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峡境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内乡北侧,面积很小。地下水位埋藏深度除分布于内乡河流两侧约5 m外,其余均埋藏较大,大于10 m。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径流强烈,山区多以泉的形式出露,盆地以开采为主。
2.6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岩土体特性,园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坚硬块状混合岩、片麻岩变质岩组、较坚硬薄层状石英片岩变质岩组、较坚硬块状细碧岩变质岩组、坚硬厚层状中等岩化大理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组、半坚硬厚层状砂岩碎屑岩组、层状结构土体。其中力学强度较高的岩组,易形成陡削的山坡临空面,存在崩塌隐患;而山体表面风化物质及沟床堆积物为滑坡、泥石流提供物源。
2.7主要工程经济活动
2.7.1矿业开发
园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6]。经过地质普查勘探有较高储量的有:石墨、红柱石、金红石、黄金、大理石、矽线石、橄榄石、铁、锰、铜、铅、锌、云母、水泥灰岩、花岗岩、黑绿玉、白绿玉、宝玉石等。矿产开采严重破坏周围的地质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对园区内旅游业有较大影响。
2.7.2交通工程
近年来,评价区内交通工程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国道209线、国道311线、国道312线、豫48线、豫51线等构成园区内交通框架。这些交通工程一方面为园区内交通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破坏了岩体原有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出现边坡失稳,形成了滑坡、崩塌隐患,部分地段还相当严重,威胁公路、车辆、行人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7.3旅游业建设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观有老界岭、五道幢、龙潭沟、老君洞、蝙蝠洞、荷花洞、恐龙蛋博物馆等。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修建道路、宾馆、索道、滑道等设施,周围地质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崩塌、滑坡隐患尤为严重。汛期(6~9月)旅游,危害很大。
2.7.4城乡居民建设
在中、低山丘陵区,因受地形条件制约,建设用地短缺,常靠开挖山体坡脚获取更多建设用地,易导致坡体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灾害。
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评价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灾害占灾害总数的75 %。崩塌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公路两侧、居民区附近、矿山采场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对强烈地段,以土质崩塌为主。土质崩塌体岩性构成主要为亚粘土、砂砾石层及残坡积碎石土等,坡体结构松散,孔隙、裂隙发育。岩质崩塌构成岩性包括碳酸岩类、变质岩类及碎屑岩类,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强烈。主要诱因为大气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区,规模相差悬殊,大者可达70×104 m3,小者仅为0.018×104 m3,平面形态以圈椅形、舌形、矩形为主,剖面形态多为直线及台阶形。滑坡后缘一般形成高陡的下跌坎及弧形裂缝。滑坡体上房屋开裂变形、树木歪斜和滑动前缘有泉水溢出等现象。土休滑体中碎石含量不等,以粉质及砂质粘土为主。岩质滑坡岩性多为碎裂状风化基岩,滑坡体上以张裂缝发育为主,常出现于滑体顶部接近基岩出露部位。滑床多由强弱基岩风化层接触面构成。主要致灾因素为每年6~9月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北部中山区,平面形态呈喇叭形、长条形,剖面形态呈阶梯形等。以冲为主,淤积次之,沟口扇形地多数完整性较差。泥石流规模0.5~50×104 m3之间,碎石成分复杂。中低山区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沟谷两侧坡度多在30°以上,山坡上多为几米厚的坡积物、沟内崩积物及矿渣堆放等,受山区降雨集中影响,沟谷内易形成泥石流。具群发特点。
4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采用定性划分方法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划分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4.1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
根据评价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给出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7](表2)。
4.2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4.2.1单元风格剖分
单元划分采用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取边长2.0 cm,面积2 km×2 km的正方形网格,将地质公园园区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共剖分335个单元,总面积1340.9 km2。
4.2.2单元信息提取及数字化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表2),对每个网格单元分别提取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信息,并进行数值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分为:A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4;B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3;C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2;D级――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取值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①滑坡崩塌灾害信息提取:滑坡崩塌灾害划分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滑坡崩塌中易发区、滑坡崩塌低易发区、滑坡崩塌非易发区四类。②泥石流灾害信息提取:泥石流灾害划分为泥石流高易发区、泥石流中易发区、泥石流低易发区、泥石流非易发区四类。
4.2.3单元地质灾害评价
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
式中,G为单元叠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其中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分为以下5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再将B分为以下5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3、4数值表示,进行单元各类地质灾害信息迭加,采用MAPGIS分析,评价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3易发区划分结果评价
根据西峡、内乡、南召等县地质灾害调查,采用MAPGIS分析方法,评价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600~2000 m,相对高差在1000 m以上。
在中山区,山体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北部山坡陡峭,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多是花岗岩风化后侵蚀形成的陡坡,也有断层崖。南部山坡较和缓,坡度25~40°,岭脊形态多呈锯齿状,山峰峻峭尖耸,多呈“V”字形峡谷和深谷。低山丘陵区,山体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很多沟谷狭窄。组成岩性除部分古老变质岩外,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间盆地多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在60°以上的山坡、谷坡和道路边坡,汛期和大雪融化后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是一项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旅游区要加强这方面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道路是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8]
5.2加强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立地质灾害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在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中有规划,各项工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应有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内容和指标。
5.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法从严保护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全局整体利益的大事,要建立从公园管理部门内容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到乡、村组人的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签订“防灾明白卡” 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监测监督人员的目的任务,提高业务水平。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使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成为监督管理职能的“眼睛”,将所有工程经济活动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切实保证地质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否则依法进行处罚。
5.4增加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
受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被动。因此,增加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是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年度财政计划中,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使这项功在当今、泽被后世的工程有序发展。
5.5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要由专业队伍进行综合研究勘查,科学治理。对于分散的地质灾害要“群测群防”、“及时通报”,保证信息畅通,确保监测、防治工作取得积极主动。
5.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搞好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率的关键。要加强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尤其要提高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防灾意识和业务素质,使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地质灾害特征;防治对策;驻马店市
1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驻马店市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低山丘陵为桐柏山脉和伏牛山脉的余脉,一般海拔为200~500米,位于泌阳县境内的白云山为区内最高峰,海拔983米。山地和平原之间分布着丘陵和岗地。
基岩出露面积约37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西平县和驿城区,横跨华北地台和秦岭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以泌阳羊册―信阳明港韧性剪切带为界,以北属华北地层区,以南为北秦岭地层区。
华北地层区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太华群(Arth)、中元古界熊耳群(Pt2xn)、中元古界汝阳群(Pt2ry)、新元古界洛峪群(Pt3ly)、新元古界栾川群(Pt3ln)、古生界寒武系下统(∈1)和奥陶系(O)、中生界(Mz)侏罗系和白垩系等。秦岭地层区出露的地层包括:中元古界和下古生界(泌阳县羊册―信阳明港韧性剪切带以南)、新生界(Cz)(占区内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集中分布于平原地带及山间沟谷河流中)。
区内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在各个地质时期均见不同程度的岩浆侵入或喷发活动,超基性―基性―酸性―碱性岩类都有产出。
区内褶皱主要发育有白云山背斜、邓庄铺―阎庄复式背斜、石滚河复式向斜等。断层主要发育有羊册断裂带、大寺断层、白云山断层、盆庄断层以及红石崖断层。
2地质灾害特征
据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区内有滑坡20处,崩塌32处,泥石流沟37条,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条。
2.1 滑坡
(1)发育状况
据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三县共发现滑坡20 处,其中土质滑坡19处,岩质滑坡1处。滑坡的发生主要与降雨有关,部分滑坡与开挖坡脚有关,部分库岸滑坡与水位升降及渠塘渗漏有关。滑坡的物质成份多为松散碎石土及粉质粘土。多为松散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处形成的滑坡,其次为软弱基座滑坡。
(2)发育特征
① 滑坡规模小,成灾范围小;② 分布分散,人为因素影响显著;③ 滑体岩土体性质以土质为主;④ 滑坡位移距离短,位移速度快;⑤ 滑床埋藏浅,以浅层滑坡为主;⑥ 滑坡发育程度与降水关系密切
(3)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沟谷切割强烈,低山丘陵区自然坡度为20°―45°,具备滑坡赖以产生的地形地貌条件;2)地层岩性:滑坡区地层主要为元古界的石英片岩、变粒岩、混合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古生界灰岩、白云岩;中新生界砂岩、砾岩、页岩及凝灰岩等。尤其片麻岩、片岩,其片麻理倾向与坡体坡向平行或一致时,在风化、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常导致滑坡发生。3)地质构造:造成岩体完整性破坏,尤其是断裂构造破碎带,岩体相对破碎程度较高,岩体整体性遭到破坏,力学强度降低,常导致坡体稳定性变差而产生滑坡。4)气象条件:区内滑坡绝大多数为土质滑坡,降雨对滑坡的诱发作用主要表现在降雨通过土体中孔隙、裂隙、节理渗入坡体后,使坡体浸润或饱水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产生动(静)水压力,降低滑体与滑床间的有效法向应力及摩擦力,增加坡体自重,水流沿滑面灌通后,坡体在自重力牵引作用下产生滑动;5)人类工程活动:区内露天采矿、建房、修路过程中的开挖坡脚或切割坡体等活动,通常改变斜坡外部形态,进而改变坡体的应力分布及临空状况,造成斜坡总体抗滑能力降低而诱发滑坡。
(4)致灾机制
区内滑坡绝多数为土质滑坡,根据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区内滑坡的形成机理如下:土(岩)体受构造、风化、卸荷等因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在滑坡形成过程中,往往充当诱发因素。坡体经降雨、风化、振动、卸荷等因素作用,节理、裂隙面逐渐扩大,受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影响,节理、裂隙(尤其垂直或陡倾节理)充水产生沿坡向的动、静水压力,且雨水径流可沿强弱风化层界面、层理面或土岩接触面等结构面贯通,一方面大大降低坡体的抗拉(剪)强度,另一方面使坡体饱水、自重增加,如果前缘临空较好(坡体遭受切坡),在重力作用下,一般会在坡顶产生弧形拉张裂缝,在两翼产生羽状剪切裂缝,经降雨、风化、重力等因素累进性破坏,最终沿滑动面快剪滑动。
2.2 崩塌
(1)发育状况
据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三县共发现崩塌灾害点32处,其中土质崩塌25处,岩质崩塌7处。
(2)发育特征
崩塌体岩性构成主要由元古界的石英片岩、变粒岩、混合花岗岩、片麻岩;古生界灰岩、白云岩;中新生界砂岩、砾岩、页岩及凝灰岩;古近系砾岩、砂岩等,岩体裂隙、节理发育。区内土质崩塌体主要由中下更新统冲积、冲洪积、坡洪积及残坡积亚粘土、亚砂土;上更新统冲积、冲洪积亚粘土等。坡体一般结构松散,垂直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使坡体抗剪、抗拉能力大大降低,利于崩塌灾害产生。
空间分布上,区内崩塌一般发育于自然沟谷侧壁上部,交通线路两侧斜坡的中上部,居民房屋切坡处等,即坡体临空好且位能较大,易失稳崩落或倾倒的场所。崩塌灾害多发生于建房切坡处,卸荷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面开启度0.3―1.2厘米,延续深度0.3―1米,局部大于2米,多呈垂直或陡倾切割坡体。雨水易于沿节理、裂隙下灌,并在动、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加剧崩塌产生。
区内崩塌具有明显的发育特征,规模常为中、小型,土质崩塌居多。致灾因素主要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集中发育于雨季或雨季后,具突发性强,成灾概率高等特点。
(3)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区内崩塌发育地貌部位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较陡的地形坡度,坡面突兀,崩塌发育坡度一般70°―90°;坡体高,势能大,崩塌体往往发育于坡体中上部;临空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崩落空间。发育场所一般为沟谷侧壁、公路两侧高陡边坡,居民房前屋后切坡处等沿坡向临空较好部位。2)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区内崩塌形成及空间分布状况明显受地层岩性及岩体结构控制。西部低山丘陵区,基岩,主要为侵入岩、变质岩、沉积碎屑岩等。岩体风化强烈,构造及风化节理发育,利于崩塌形成。3)地质构造:崩塌多发生在断裂破碎带,在构造带附近应力集中,岩体强烈变形,断裂面、节理面、裂隙面等结构面均较发育,致使岩体破碎,强度降低,利于崩塌形成。4)降雨:区内崩塌大多出现在雨季,尤其是阴雨天或雨后几天里。5)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采矿及道路两侧切坡等。
2.3 泥石流
(1)发育状况
据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三县共发现泥石流沟37条,主要以冲沟型或河谷型泥石流为主,按泥石流流体性质来分,多为水石流。
(2)发育特征
泥石流沟平面形态常呈喇叭形或长条形,剖面形态一般呈阶梯形。驻马店市西部泥石流处于频发状态,形成时间上集中于每年的6~10月降雨较多的月份,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西部低山区。具有突发性强,致灾率高等特点。
(3)形成条件
1)物源条件:区内风化作用形成大量碎石,并在坡面雨水径流、风力或重力等作用下沿坡根或沟底堆积。西部地形地貌复杂,岩体风化、构造发育等,具备崩塌、滑坡产生的自然条件,沟谷内崩塌、滑坡的产生,常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物源。境内矿藏丰富,采矿活动强烈,矿碴堆放量较大,大量矿碴就地沿沟堆放,也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物源。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诸如修路、陡坡耕作、植被破坏等均可能成为泥石流的诱发因素。
2)地形条件:西部为低山丘陵,山体坡度25―45°,沟谷密布,切割强烈。悬殊的地形高差,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3)水源条件:驻马店市年均降雨量为939.4毫米,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河流密布,地表水源十分丰富,具备泥石流形成的水源条件。
2.4 地面塌陷、地裂缝
据泌阳县、确山县、遂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只在泌阳县查明有地面塌陷点3处,均为小型,主要分布于泌阳县马谷田镇,成因类型为开采铁矿形成。泌阳县、确山县各发生地裂缝灾害点1处。
3地质灾害防治
3.1 群测群防,群专结合
驻马店市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仅靠专业队伍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建立以分级责任制管理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3.2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通过采取电视、广播、宣传画册等为主的多种形式开展通俗易懂的地质灾害法治教育、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宣传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及中易发区。要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普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的地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增强履行法律义务、承担法律职责的自觉性。
3.3 设立基金,落实经费
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总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并把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防治经费主要用于基础工作和工程治理。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各类调查与评价、区划与规划、群测群防、示范工程建设、专题研究等。对于需要工程治理(含搬迁避让)的隐患点,人为诱发的本着谁诱发谁治理谁出资的原则,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由国家和受益人出资治理。
3.4 依靠科技,实施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能力和地质灾害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水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快速处理水平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
3.5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领导者的职责。汛期,要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巡查制,对危险的灾点,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领导须亲临现场,了解监测预警方案制订及其落实情况,安抚受威胁的群众。对于人为因素引发的重大地质灾害,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水利、交通、安检、城建、民政、气象等部门负责人按部门职责,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关键词:管道 地质灾害 危害 治理措施 安全运行
一、前言
根据国外统计表明,管道在运营期间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不再是管材、焊接、防腐以及其他结构缺陷,而是由外力引起的,如洪水灾害、地震、滑坡、塌方以及其他一些意外事故等,外力事故占总数的50%-60%。中缅管道玉溪支线沿线90%以上在山区丘陵地貌敷设,沿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灾害发育,管道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复杂山区地段的管道设计务必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做出准确判断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管道正常安全运行。
中缅天然气管道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就其管道建设而论,主要是以管道施工等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为主。中缅油气管道玉溪支线沿线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类型。
二、地质灾害类型、产生机理及对管道造成的危害
1.崩塌(危岩)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从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体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施工前已经自然存在的;二是劈山、修路、开挖管沟过程中产生的;三是爆破引起的震动引起的;四是管道建成后暴雨或地震诱发的。
崩塌对管道的危害:主要是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当崩塌体高空坠落时,可能冲击到管道位置,造成现场人员伤害或管道损伤。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中缅油气管道经过的云贵地区,是我国滑坡灾害的高发区。
滑坡体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施工前已经自然存在的;二是劈山修路过程中诱发的;三是管道建设后暴雨或地震诱发的。
滑坡对管道的危害是:当管道埋设在滑坡体内时,如发生滑动管道会同步变形,当滑坡体规模较大且滑移严重时有可能剪断管道。处在滑坡影响范围内的管道,在滑坡发生时,将会受到推移或挤压,造成变形或破坏。
3.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堆积区漫流堆积,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形成的三种情况: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山体表面的破坏;二是施工后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堵塞沟谷;三是作业带扫线是对植被的破坏。
泥石流对管道的危害:当泥石流突然爆发式,可直接冲蚀掉埋设管道的土层,或破坏埋地管道,并可能埋没阀室、阴保设施,摧毁跨越工程、推挤管道等,致使管道受损或破坏。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在河道附近敷设的管道及其它构筑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地质灾害各类型的防治措施
管道选线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首先应考虑避让,修改线路路由,彻底规避风险。对于受限无法避绕地段应进行专项地质勘察,判断地灾类型、稳定性及范围,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保证管道日后运营的安全稳定,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崩塌(危岩)的防治措施及适用范围
崩塌(危岩)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坡面喷浆、灌注水泥、挂金属网等。
适用范围:在碳酸盐岩、板岩区,碎屑岩弱风化区,岩体破碎时,容易产生掉块、崩塌,采用坡面喷浆、灌注水泥、挂金属网等措施,防止坡面产生掉块、崩塌。
2.滑坡的防治措施及适用范围
滑坡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卸载、抗滑桩、支挡等,具体措施应根据滑坡特点制定。对于施工过程中诱发的滑坡一般规模较小,可以采用卸载、支挡的方法进行治理。滑坡段具体的防护措施有挡墙、挡土墙、抗滑桩、削坡护坡等。
适用范围:对于管道建设中挖方段可能诱发的小型滑坡,因其规模小,下滑推力小,采用浆砌石修建内支挡即可;对于对拟建工程危害较大的滑坡或崩塌,因其滑动面埋深大,下推力大,则可采用挡土墙进行支挡。
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及适用范围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河沟的修整、河床的加固、河岸的防护、斜坡后缘排水、拦砂坝、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等。
适用范围:
3.1拦挡 主要针对评估区内泥石流的治理。对沟岸崩、滑体和泥砂补给源修建拦挡工程,控制泥石流发展;或在泥石流沟中修建拦砂坝,减弱泥石流势能,减轻对下游地区的破坏。
3.2生物工程 主要针对碎屑岩地区或土层较厚地区的活动性冲沟、泥石流形成区。通过沟谷两侧及谷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泥石流物源,控制活动性冲沟(冲蚀)、泥石流沟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缅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
1.崩塌治理实例分析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崩塌治理主要采用主动防护和被动拦挡;主动防护主要有锚杆锚固、主动网防护及凹腔嵌补等治理措施,被动拦挡主要有被动网、拦石墙拦挡等治理措施。对于单个崩塌点治理首先应考虑被动防护治理措施,只有在修建拦石墙、被动网等被动防护措施没有工程治理位置及崩塌体崩落下来解体后块体仍较大时考虑主动防护治理方案。
管道N1点主要为崩塌地质灾害,该崩塌点所处区域为构造侵蚀丘林地貌。崩塌灾害点所在斜坡整体较陡,平均坡度50°;该区域局部,危岩分布在该区域上。斜坡坡顶高程1972m,坡底高程1930m,相对高差42m,斜坡总体坡向231°。危岩区平面形态呈条带状,横向延伸约50m,纵向宽度约10m。该崩塌地质灾害点危岩体在天然及地震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会发生掉块现象威胁管道施工人员安全及局部大块体威胁管道。该崩塌点无被动防护工程位置故此崩塌危岩坡体上采用“主动网”对该崩塌地质灾害进行主动治理措施。
图1 N1崩塌点地形地貌及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五、总结
通过上述对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所涉及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的类型、产生机理、危害的分析,了解了复杂山区地段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提出了不同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措施及适用范围,逐步完善适合于油气管道工程的防治措施,使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工程的危害降到最低,对今后的长输管道的地灾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梅云新、马惠宁 管道地质灾害类型及水工保护问题 2003.11:35-38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分区;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补充调查,主要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局部有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本次补充调查地质灾害点中仍有隐患点,各地质灾害情况见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1。
本县的地质灾害点从构成灾害体的岩土和动力因素类型分析,本次补充调查新发现土质成因6处,岩质成因的2处,自然因素引发的1处,人为因素引发的6处,土质成因占75%;岩质成因占25%。自然因素引发的占12.5%,人为因素引发的占87.5%。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虽种类繁多,产生因素各异,但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许多地质灾害不是孤立发生或存在的,常常可能是后一种灾害的诱因。它们具有群发性特点。有许多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气象、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在4-8月份,占全县灾害总数的96.55%。可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降雨时段几乎是同步发生、集中并发(表2,图1)。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本县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是形成灾害的内因条件,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在引发因素。
3.1、自然因素作用
(一)地形地貌与岩组类型
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与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内因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联系紧密,在海拔50-250m丘陵台地,由于人口相对密集,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其地质灾害总数占68.0%,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灾害点微地貌多为坡高10-40m、坡度45-75°的斜坡或边坡上;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最多,占灾害点总数的79%。
(二)降雨
强降雨是地质灾害重要外在引发因素。图1可以看出,历年来强降雨发生在4-8月,而4-8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已发生的总数的96.55%,这些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均与雨水关系密切,另外,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分析,灾害发生与强降雨时间稍滞后,强降雨开始时间为4月份,高峰期为6月份,而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月份。可以看出,降雨时段与灾害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往往是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条件下,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3.2、人为因素作用
城乡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是本县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据统计,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5.71%,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开挖边坡进行有序管理、控制人工削坡过陡、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实施地质灾害规划后,人们重视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和总地质灾害数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而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外在诱发因素。
4、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1、分区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和潜在隐患,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强弱、降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尽量与原规划一致的原则。将调查县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类。
4.2、分区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目的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易发程度参差不齐的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易发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全县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根据本次县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每处地质灾害点类型、规模、发生时间、成因分析、空间分布、灾害点密度、已发生灾害危害程度、稳定状态、潜在危险性大小等定量~半定量资料,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颁发的《细则》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发的“报告编写要求”。 本着“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条件类比,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具体边界按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区划分标准表定性确定。将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D)四大类(区)。
4.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三处(A1~A3),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丘陵台地,总面积751.2km2,占全县总面积26.87%。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Ⅵ)以及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地貌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少部分平原。自然边坡25-6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5-30m。植被发育,森林覆盖良好。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66.67%,其中崩塌4处,滑坡6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重大级2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暴雨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61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共分3个亚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地区,总面积1002.8km2,占全县总面积35.88%。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层状较软~较硬碎屑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综合体(Ⅴ)、层状较硬碳酸盐类岩综合体(Ⅵ)。自然坡角25-65°,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厚8-25m,植被发育良好。山区群众削坡建房,边坡坡角50-70°,坡高8-30m,形成不稳定危险斜坡,较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点5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33.33%,其中崩塌1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1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较大级3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其次为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等人为因素和暴雨山洪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2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565万元。
全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划分5个亚区,主要分布在县北东、南西以及中北部中低山地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平原、盆地,总面积811.2km2,占全县总面积29.03%。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自然坡角5-70°,边坡坡角45-75°,坡高3-30m,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较易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全县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共有2个亚区(D1~D2),分布断陷盆地和冲积平原上,总面积229.8km2,占全县总面积8.22%。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地貌以平原和残丘为主。自然边坡0-1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2-20m。植被中等发育~发育,森林覆盖良好。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建设、削坡建房)频繁,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灾害和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
5、防治区的划分与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是: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章制度、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其防灾意识,提高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水平;大力开展群防群测工作,使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和地质灾害潜在的严重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特征等,结合调查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适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建议,将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则建议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轻、重、缓、急,将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分为近期防治、远期防治。
重点防治区(A)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加以防范。主要措施如: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抗滑桩、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防治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汛期的监测,如山村滑坡,在未进行治理之前,汛期应派人专门值守,对滑坡进行严密监测;二是工程治理,可在坡脚修挡土墙、锚杆格构、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加固治理;三是对一些小型的地面塌陷进行回填处理。
次重点防治区(B)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经济能力、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交通运输安全的划为近期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汛期的监测工作,本区主要是崩塌、滑坡,坡脚砌挡土墙或抗滑桩支挡,坡面锚杆或土钉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开挖环形排水设施,在条件许可下也可削坡卸载。
一般防治区(C)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不定期巡回检查。其次对地质灾害防治可采用如下措施: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
[关键词]珠海市 地质灾害 成因分析 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47-2
1引言
珠海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全市海陆面积约7650km2,其中陆地面积为1630km2,大小岛屿146个,海岸线690km,珠海市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随着珠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范围、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极端性天气增多,使得本地区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本文分析了本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成因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防治对策。
2珠海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珠海市属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珠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调查结果,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8处。
按地质灾害灾种分类,滑坡17处、崩塌29处、地面沉降23处、潜在滑坡23处、潜在崩塌116处。
按地质灾害规模分类,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中型80处、小型113处,其中滑坡和崩塌以浅层为主。
按地质灾害险(灾)情等级划分,中型为9处,小型为199处。
目前,全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共造成1240.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共威胁2813人和近1.9亿元财产安全。
3地质灾害发育成因分析
3.1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3.1.1滑坡
全市共发育滑坡地质灾害点共17处,其中中型规模2处,小型规模15处;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的公路两侧和村庄居民住宅区。
调查区滑坡微地貌基本为陡坡,滑坡平面形态主要为舌型,剖面形态多为凹形和直线,滑床形态以凹形和直线为主,滑坡体外形特征呈多样性,滑坡体主要由松散残坡积物和基岩碎块组成,滑动面(带)埋藏深度一般介于1.5~4.0 m之间,滑带岩土体多为残积层及强风化土。
3.1.2崩塌
全市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点共29处,其中中型规模8处,小型规模21处;多分布于公路沿线和切坡建房陡坡地段。
调查区崩塌基本发生于坡度为70°~90°之间的岩质边坡上,崩塌体主要为基岩碎块,基本发生于表层,埋藏深度一般为1.5~4.0m之间。
3.1.3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
全市共发育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9处,其中大型规模9处,中型规模60处,小型规模70处,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主要分布于山坡坡脚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段。
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多以小型岩土质斜坡为主,不稳定体主要由松散残坡积物和基岩碎块组成;该类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于地形坡度为61°~80°之间,通常发生在暴雨之后,大部分存在滑动和崩落潜在危险。
3.1.4软土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珠海市规模最大的地质灾害灾种,软土地面沉降共计发生23处,其中大型规模6处,中型规模10处,小型规模7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海岸带和西部滨海平原工程建设区域。
软土沉降主要体现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区软土地基沉降;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桥梁软土地基沉降;港口、码头软土地基沉降和防洪堤坝软土地基沉降等方面。
3.2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或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不尽相同。通过分析归纳,影响本地区地质灾害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自然因素又分为地质环境因素和气象因素两类。
3.2.1自然因素
3.2.1.1地质环境因素
斜坡不稳定因素:斜坡环境为物质的重力运动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它的失稳主要孕育了滑坡、崩塌等灾害性地貌过程,滑坡和崩塌边坡类灾害是调查区内广泛发育的花岗岩丘陵和阶地坡面上的主要地质灾害。
地基不稳定因素:地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体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海陆交互相的淤泥、淤泥质土等是调查区分布较广的不稳定地基土体。
3.2.1.2气象因素
强热带气旋:广东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调查区又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地区,强热带气旋活动过程中,伴有狂风、雷雨、巨浪和暴潮。
降雨量充沛:调查区年平均降雨量为2060.3 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一般年降雨量高的地区,地表径流活动强烈,使土体力学强度降低并增加土体孔隙水压力。
3.2.2人为活动因素
调查区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工程建设日益扩大,人类活动也成为强大的地质动力,其主要表现有重大工程建设、交通、水利设施的兴建,改变了坡形,加大了坡角。
4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根据本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特点,本人认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4.1.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监测、巡查人员作用,及时更新补充和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员队伍,加强群测群防员培训,加大面向基层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知灾、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和临灾监测信息的准确性。
加强地质灾害防灾专业技术指导力度,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巡查路线、监测巡查内容、险情预报预警方式、防灾撤离路线、避灾安置点、监测记录档案等。
4.1.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建设
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资源共享和协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传输相关数据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电脑终端显示、分析,自动生成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利用各类传播通讯方式,准确、及时地向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广大市民和灾害频发区域民众进行信息传递,努力做到全面监测、准确预报和及时预警、快速处置。
4.1.3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治理难度较大或治理费用高的灾害(隐患)点,建立专业监测点,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站网式监测,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监测模块管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监测信息的远程传输、系统通讯、自动处理、智能研判和自动报警等功能。
4.1.4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为基础,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成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等自动化。通过地质灾害点的年度复核,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点发展变化情况和防治管理级别,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动态管理,相关部门能及时查询、了解本行政区内地质灾害及防治动态变化,提高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4.2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4.2.1应急排险
对规模较小、危险性较大、易于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应急排险等简易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地质灾害应急排险本着施工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在专业队伍详细调查并提出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削方减载、清除危岩、坡脚反压、截排水、修筑挡墙、坡脚设置栅栏或种树等简易工程措施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4.2.2勘查治理
对规模较大、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并难以实施避让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在勘查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并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形成的责任主体和受益对象,明确治理责任主体。
4.2.3避让搬迁
对工程治理难度大、工程治理效益明显低于避让效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有计划的避让搬迁。
4.2.4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研究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规程标准,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及治理工作新水平。
4.3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4.3.1地质灾害预案体系建设
在地质灾害全面调查和年度排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和地质灾害变化、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预防和预警机制,落实相关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应急物资及人员保障。对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城镇和重点防治路段,辖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和群测群防人员要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巡回检查,以群测群防为基础,重点强化临灾避险,明确撤离路线和避灾场所。
4.3.2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完善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应急专业人才的储备建设,通过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组建人员精干、响应迅速、协同联动的应急队伍,配备技术先进、高效快速的应急调查监测仪器和远程会商装备,全面提升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保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4.3.3地质灾害预警应急装备建设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要求,制定地质灾害应急装备规划,分轻重缓急配置、改造必要应急装备,建成基本满足专业队伍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和应急处置效率。
4.3.4宣传培训与应急演练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采用培训班、宣讲团以及各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全民科学防灾避灾意识。建立应急演练长效机制,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点,安排专人巡查,并于组织应急避险演练,切实提高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实践经验;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1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人类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从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到学会挖土造屋,时至今日,人类己能够建造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厦、高坝和巨塔。在此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技术———岩土工程。这种技术是基于地基改良、工程安全运行而发展起来的,它缺乏环境保护的观念,缺乏减轻地质灾害的观念,说到底,缺乏地质的概念,仅从工程观点出发,从而出现了许多不但没有加固好工程地基或边坡,反而诱发了深层的更大的地质灾害的例证,如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矿山等都有这方面的教训。为了弥补岩土工程学这种先天不足,于80 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 我国几处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造成滑坡的诱因有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①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②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③易滑(坡)岩、土分布区。④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
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 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 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 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①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②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③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的“天窗”地段;④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⑤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⑥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⑦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⑧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⑨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IJ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工程措施,见下表1 所示。
工程类型 设计措施 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排(载)水工程
排(载)水沟 滑坡、塌岸、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排水盲沟 滑坡、塌岸
排水隧洞 滑坡
排水井(孔) 滑坡
支(拦)挡工程
混凝土灌注抗滑桩 滑坡、崩塌
锚拉抗滑桩 滑坡、崩塌
挡土墙 混凝土挡墙 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
浆砌挡墙 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
加筋土挡墙 塌岸
防崩(落)石滑(台)
0 危岩、泥石流
拦石坝(墙、提) 危岩、泥石流
拦石网与拦石柱 危岩
支撑墙(柱) 危岩
加固工程 预应力锚索(杆)加固 危岩、滑坡
格构锚固 危岩、滑坡
注浆加固 滑坡、塌岸、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护坡工程 锚喷支护 危岩
砌石护坡 危岩、塌岸、水土流失
抛石护坡 塌岸
石笼护坡 塌岸
锚杆与土钉墙护坡 危岩、水土流失
格构护坡 危岩、水土流失
无 塌岸、水土流失
减载与压脚工程
制方减载 滑坡、塌岸
土石压脚 滑坡、塌岸
搬迁和避让 无 滑坡、危岩、泥石流
3.2.3 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问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也愈来愈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06-23.
[2] 成绪光.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实践分析[J].江西建材,2012(3).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其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强降雨、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办事处滑坡、崩塌等突发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在时间上,滑坡、崩塌等突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6-9月的雨季。
年,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群专结合的监测预防工作。期间未发生山体崩塌及责任死亡事件,确保了所有受监测隐患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
山南坡(小区),经纬度:(34°44′56.8″ 119°21′11.3″),为老采石塘口。该段斜坡长约300米,东段南侧紧邻居民小区,坡高约30-50米,坡面形态为直型坡,坡向正南,坡角度约46°,为韧性剪切面。滑坡体大部份已被清理,但在斜坡东端有一宽约15米,长约20米厚3-5米的滑坡残留体,距离坡底约25米,呈块状或破碎状,随时有继续下滑的可能。该处受灾害威胁群众44人。
街道办事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花园项目西侧,原有孤石存在崩塌和山体滑坡的危险。花园项目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情况下在隐患点下方的山坡面上进行了新的切坡,高差约12-20米,坡度在70-80°,已经发生多处塌方,产生了新的地质灾害隐患,随时有继续下滑的可能,严重影响该住宅小区的安全。现已经市国土资源局同意,对该隐患点实施治理。
斜坡高10-30米左右,坡长约100米,坡面形态为直形坡,坡角距路边约2-5米,随时都有崩塌和石块滑落的危险。安置小区北侧山体,有崩塌和石块滑落的危险,现已经市国土资源局同意,对该隐患点实施治理。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电力、建设、农林、民政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监测预警
为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正确分析判断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及时作出临灾预警,加强监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防范地质灾害的最有效途径。针对办事处的地质灾害特点,只有发动群众,建立起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才能及时发现险情,及时作出预报,及时撤离出人员,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对形成的不稳定危险体,采取爆破排除法,然后在进行人工或机械清理不稳定危石,建安全隔离墙,墙体结构要牢固。
3、搬迁避让
对于稳定性差、危险程度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因为治理起来难度大、费用高,所以只能实行搬迁避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严格执行年度防治方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办事处已编制并下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汛中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开展巡回检查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一旦发生灾险情,及时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防止灾情扩大。二是落实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警。对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监测领导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受威胁群众手中,加强监测,提高成功预报率。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编制“防、抢、撤”方案,签订监测责任书,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各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和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