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经济现象范文

文化经济现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经济现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经济现象

篇1

1、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人为了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导致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较为严重的现象,给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秩序、人们道德价值观等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2、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形成,如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金钱观念等。这些新的观念也给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带来巨大冲击。

3、但必须看到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吸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藏语汉化;内地藏族班;汉藏语同源;有机融合

一、藏语汉化的历史根源

(一)藏族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政权,松赞干布通常被认为是实际的立国者)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人民进驻,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拉萨地区)、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二)汉语与藏语

1.世界语系划分

汉藏语系。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2.藏语

古代唐朝以来汉族与藏族(吐蕃) 的密切交往及汉语藏语同属一大语系,彼此同源词相互交错有力地证明了汉族、藏族,汉语、藏语一脉连枝,藏语汉化的趋势、现象有章可循。

藏语族有300来种语言,包括10个语支。像这样复杂的语法形式主要表现在古藏文、羌语支、景颇语支、喜马拉雅、那嘎-波多、库基-钦等诸多语支里。

3.汉语藏语同源

我们设想原始母语的类型应该是一致的,经过长期的分化,类型开始改变,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在类型上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这是历史实事,而这也可以被认为是使汉、藏语在语法结构上出现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

二、藏语汉化的现实原因

(一)国家对藏相关教育政策

1.财政与师资支持

为了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40多年来,国家为发展教育已累计投资11亿元,仅1987年就为教育投资6000万元,帮助建设了34个教育项目。1985年至1991年国家每年定额拨款200万元,作为班学生到内地上学的路费、伙食费、服装费、医疗费等经常费用,1992年以后增加到4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有关省市还为选派教师6640余人次。

2.内地藏族班

(1)创建初始

1984年,中央发出(84)22号文件,要求在内地举办班并筹建中学:"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地省市办学,帮助培养人才。可考虑在北京、兰州、成都等地相对集中办班,其他有条件省市分配一定名额,选送10-12岁小学毕业生,以培养获得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其中少数优秀的可以选送高等院校深造。"

1985年,来自各地共1300名小学毕业生(拉萨400、山南200、日喀则250、林芝100、昌都200、那曲100和阿里50)被送往中国内地16个省份开始学制四年的初中教育(第一年学习汉语)。初中毕业后,他们回参加中考,随后在内地继续高中教育。

初中与高中教育并举的"北京中学"于1987年开班,随后几年其他城市的班也陆续建立。借鉴内地班的成功经验,2000年中国又开办主要面向维吾尔族学生的内地新疆班。

(2)发展经过

2005年底,共计29000人次的学生在内地22个省份求学,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地班的高中毕业生继续升学进入大学学习,并且这个比例在不断增加。

截至2015年,全国21个省市办有内地班,累计招收初中生4.32万人、高中生2.89万人,中专以上毕业人数达3万余人,约占总人口1%。

(3)历史回顾、变革新篇

最早的一批学生需要先读一年预科班,然后再进行三年初中学习。之后小部分毕业生进入三年高中学习,而大多数则在内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例如教师培训等。

第二批学生初中毕业后,有更多机会在内地读高中,就读大学几率更高。1994年,内地班有5081名初中学生、2041名职业技术学生、866名普通高中学生和563名大学生,多数为三年制大专。

随着初等教育的改善,最新一批学生不再需要一年的预科班学习,越来越多学生在读完初中再去内地读高中,而且多数内地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进入四年制大学学习。

(二)教学环境

国家制定的对藏教育扶持政策(以内地藏族班为例)让一部分藏族同学走向内地,更近距离地接触到汉语,但在在藏文课时较少,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藏族同学的藏文水平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在为汉语环绕的学习环境下,在和汉族同学的生活,语言、情感的交流中,藏语汉化有了必然性的趋势与条件。

三、探究影响(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反馈与分析)

(一)教育

本地生源:随着初等教育的改善,最新一批学生不再需要一年的预科班学习,越来越多学生在读完初中再去内地读高中,而且多数内地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进入四年制大学学习。

1.异地求学对综合素质的拓展: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性活泼。从访谈中也得知,内地班的藏族学生大都喜欢运动,还有很多学生具有歌舞表演和艺术模仿方面的天赋。为了抓好这些远离家乡父母的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学校都比较重视其音、体、美方面的素质挖掘。在学生的记忆中,大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素质拓展课程,还有些学校开设了劳动技能课,让学生参加一些生活实践,比如,喜欢做饭的同学可以到厨房帮忙、喜欢做针线活的也可以得到任课老师的专门指点等。在此次调查中,高中阶段除规定的文化课程外开设的如艺术、体育、计算机、劳技或均无的所占比例如下,注:部分同学对高中开设多种课程。

2.异地求学中的藏文课程: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93%的藏族同学认为藏语课程所占教学份额少了,90%觉得会影响藏语的使用(其中被调查者中有两位在大学以前在区内上学,故认为藏语课程教学份额适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藏族学生身处跨文化的环境,除了本乡本土的可以用藏语进行交流外,周边缺乏藏语言的使用环境;其二是藏语言的语法和使用在地区间都存在较大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的藏族学生也有交流方面的障碍,多数情况下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只能用汉语进行交流;其三是由自治区派出的藏语授课老师,也因为地区方言的差异,导致很大一部分藏族学生听不清楚或理解不了老师的语言,进而挫伤了一部分藏族学生的藏语学习积极性。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知,在内地生活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藏语言书面运用能力下降得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内地班的学生存在藏语言书面应用能力普遍下降的趋势,而在对藏语言重要性的认可度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也充分说明了其跨文化特性。

3.对汉语的使用:

(二)就业

1.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从反馈的样本数据来看,返乡就业率达100%,下表为他(她)们的理想职业统计:

2.我们也对进入内地班学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后返藏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情况按学历的不同层次做了后续的调查:总计40人,其中一本20人,二本和专科20人,但同时也引入了在高校的本地毕业生20人的就业与收入的数据作对比分析。

2.所有受调查者就业时间均不超过五年。

分析:

(1)从表1-2和表1-3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地班的学子在返藏就业的过程中,他们的就业率相对较高,学历与就业收入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及学历越高,收入相应增多,但两者差距较小。

(2)不论是内地藏族班的毕业生还是本地的毕业生都对本地的公务员国考情有独钟,90%的受调查者都参加过自治区的公务员考试,100%的调查者都曾经怀有过公务员的想法和决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特殊的就业形势――针对公务员:公务员职业稳定,收入处于全社会的较高水平(平均上高于企业单位、自主创业的个体户),如表中所示,公务员的工资普遍落在(6500,8000)元这个区间内,并且会随就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3)除了表格中披露的稻荩在与受调查者的交流中,我们惊讶得发现:

①在,如果最终目标是考公务员,那么大学是在本地就读或者是去内地深造对最后的就业结果影响不大。

②在,公务员的工作地点距离拉萨越远,工资会有不同程度的逐级增长。

③在受调查者中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或创业自营,这个比率在实际上也远低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估计值。总之在,不论是内地藏族班的毕业生还是在本地毕业生的出国率和就业率都非常低。

(三)文化

文化这个角度是十分宏大而复杂的,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这次采用访谈法,将目标对准两大主体:与藏族学子接触较多的汉族群体、交往互动较少的汉族群体,从他们的视角中去观察藏族学子的民族身份带来的文化意义及藏语汉化的趋势、现象在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中究竟是怎样的体验。(访谈回放请见附录)

访谈分析:

1.基于与藏族学子接触较多的汉族群体的视角

这个汉族群体和藏族同学的互动是相对较多的(多为舍友、同班同学、非以上两类的好友),在他们的眼中,藏族同学有着热情爽朗的天性,彼此的交流:不论是在学习上――研讨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还是生活上――对电视、电影、音乐的兴趣爱好,都有着高频的互动。藏族的语言、文字、服饰、民族性格、艺术(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美食等文化符号令大多数的这些汉族同学也充满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就所有受访者就“会听见室友说藏语吗?会不会出现一些疑似普通话的词汇,瞬间有种听到中国方言的错觉?”这个问题上,都无一例外的与本小组有了一致的结论,由此可见藏语汉化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的传播之广。

2.基于与藏族交往互动较少的汉族群体的视角

这个汉族群体和藏族同学的互动是相对较少的,从访谈反馈的信息来看,就“会听见室友说藏语吗?会不会出现一些疑似普通话的词汇,瞬间有种听到中国方言的错觉?”这个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由于关系不是很密切,基本不会刻意去听对方的语言,即使听到了藏语也因为听不懂而不太上心。他们对藏族文化的知识大多数是从课本上涉猎的,对藏族文化的兴趣不如第一个群体那么浓厚,可他们却十分欣赏藏族同学真诚坦率的个性、能歌善舞的特长,尤其对他们信仰的宗教暗暗燃起了极大的兴趣,秉承着尊重差异、平等共融的文化理念,和睦相处。最后在谈及内地藏族学子孤独而艰辛的求学历程答,第二组的同学都纷纷表示对于他们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上的不便 为了求学和建设家乡来到外地生活 这样一种刻苦勤奋的家乡情怀是十分珍贵而尊敬的。

(四)影响综述

1.藏语汉化虽然只是一种趋势、现象,但它实际上代表了国家对藏教育政策和藏族青少年在接受教育时走向汉藏文化交融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们能够看到,藏语汉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并不意味着藏族本民族语言的丧失,其实更体现了藏族同胞汉语水平(或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这可以为他们更迅速地接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同时也为输送了大量人才,促进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藏语汉化这一现象所在的群体也夯实历史上汉藏两个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民族沟通桥梁。

2.但藏语汉化的趋势、现象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的公务员考试大部分采用汉语出题并作答(部分地区可能不同),远赴内地求学的藏族学子在比本地就读的藏族W子接触了更多被汉语文化所包融的环境,也更为集中地吸收了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可能会对公务员考试怀有更多的期待和信心,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然而这就使得为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工程师、自主创业者们的数量相对较少,他们在未来长期远低于政府体制内公务员的收入会削弱其在教育求学阶段内攻读自然科学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四、对传承古老藏族文明,促进汉藏文化的有机融合的建议

(一)开设内地藏族班的省、市、自治区可以在维持或适量增加藏文课程比重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如藏语发音的准确性,普及藏语普通话。

从文献回顾以及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来看,99.9%的藏族同学认为内地藏族班中藏文的教学份额有所减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母语―藏语的使用。同时自治区派出的藏语授课老师,也因为地区方言的差异,导致很大一部分藏族学生听不清楚或理解不了老师的语言,进而挫伤了一部分藏族学生的藏语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考试(笔试、口语)、成绩的手段和机制定期定量对藏文教学进行质检,督促远赴内地求学的藏族同学温习藏语,保持一定的熟练度。甚至在异地高考中也可以分出一定比例的分数考察藏语的使用。

(三)鼓励在校内开展多种藏语艺术文化节:可以让来自各个地区的学子彼此分享独有的地域文化,增进民族感情,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向其他民族的同胞学子宣传丰富而厚重的藏族文化,扩大藏族文化、文明的影响力。

(四)号召汉藏两族同学多交流、交往,分享汉藏语言、文字、风俗人情等,尊重差异,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理解,促进汉藏文化的有机融合。

(五)自治区的政府也应该采取更为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如平衡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者们的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同时引导内地藏族班和本地毕业生自主择业、主动就业、努力创业,释放多年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将其更快速高效地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孙宏开.汉藏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节选)[J].汉字文化,2009(04):11-12.

[2]郭龙岩.内地班(校)藏族学生跨文化社会化的实证分析[J].研究,2008(05):100-111.

[3]中国新闻网[EB].2011.05.19 17:19.

[4]城读(笔名).内地班30年:过去、现在与未来[EB].2015.10.02.

[5]王珍.说说内地班(校)的教育成效[EB].在线,2015.09.08 16:19.

[6]班在陕西开办30年,99%大学生返藏就业[EB].西部网,2015.07.2418:59:00.

篇3

关键词:乡村;文化景观;现状;探讨

1引言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临水而居、依水成街,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陆林(2004)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如梯田、麦田等。

2.2.4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2006)指出,类似沪宁杭地区,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孤立景观,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marginal area)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导致农田最终荒废,房屋闲置,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Isabelle Poudevigne(1997)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反之,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由此,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2007)以江南水乡为例,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沿街小店寥寥,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不论是小城镇,还是大都市,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在某些区域里,不管你身在何处,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建筑,艺术,甚至政治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对于一个民族,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数字显示,截止到该年年底,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国外现状

3.2.1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探讨与思考

4.1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就内部挑战而言,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对策与建议

4.2.1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 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20~123.

[3] 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08~712.

[4] 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6] Isabelle Poudevigne,Sabine van Rooij,Pierre Morin,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Normandy,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8):93~103.

[7] Sylvain Paquette,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 - 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215~238.

[8] 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16):342~345.

[9] 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00~703.

[10]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J].东岳论丛,2009(10).

篇4

关键词:网络文化 后现代主义 网民

网络生活是人类不可逆转的生存境遇。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手段,作为人们生活生存的重要条件,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经济、文化繁荣,为人类的现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它极大地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在网络文化时代,传统文化的霸主地位将不断削弱,然而网络文化这种数字虚拟性、全球跨时空的新文化,无论就其形式与内容都迥异与以往所有的文化,它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来势汹汹,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度重视。

一、网络文化引发了“后殖民时代”

网络文化的全球传播性使得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在近距离传播与交融,促成和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一种由西方主导的网络媒介文化正在迅速地扩张。西方人利用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特点,向全世界传递、渗透他们的文化符号,使西方文化理念成为全球共同的文化追求,网络文化成为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扩大文化影响、推行文化霸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网络兴起于美国,在网络的核心技术的创新方面,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了网络中的话语霸权,他们正利用网络文化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向世界推行着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风格时尚和文化理念,正是得益于网络文化巨大传播功能的协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所谓的“后殖民时代”。他们利用网络传播把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挤压到一边,给这些国家的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样,这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思想观念也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强势文化的侵袭,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并成为其文化殖民地。阿尔温?托夫勒曾在他的《权利的转移》一书中说道:“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这就是网络文化带来的“后殖民时代”,也有人把网络文化传播带来的这种现象称成为电子殖民主义、网络霸权主义、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等等。

二、动摇了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权威话语被消解

人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网络的后现代多元化特征使网络社会里并存了各种类型的的政治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信息,影响了我国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得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趋于多元化。在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曾形成了一系列成功引导舆论的调控管理机制和方法,并一直有一条以主流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时代精神的主线伴随其中,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网络时代过度强调自由与个性,弱化了权威观念和主流意识,使互联网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的控制范围。网络社会的“开放性”、“无疆界”正是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解构”与“多元化”。网络社会上各种不同宗教、不同思想、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交织在一起,网络文化处于一种无序混乱、多元化的状态,主流话语就很难形成。

当下,网民已不简单满足于资讯的共享,同时也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之中,争取网上话语权,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使网络文化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由于网络缺少规范并且难以用规范进行有效制约,没有了权威的约束和掌控,导致许多网民认为个人无须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和义务,于是无视法律、伦理道德,在网上的言辞大胆、行为出位,甚至有不少人肆无忌惮地在网上各种挑战政治权威的观点,发表过激言论、发表不健康文章等。网络发展引发的这些变化,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扩大,极大地冲击着政府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追求不受限制的自我,道德约束力减弱

网络“无中心状态”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所强调“非中心化”是一致的。网络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网络创造虚拟社会能宽容地接受所有社会成员。许多上网者往往在现实社会分层中是处于弱势,也就造成了其不满于自身处境的心态,网络虚拟社会的产生,尤其是网络的无标识状态、无规范约束正好为他们的释放和宣泄提供了机会,即使他们的某些叛逆行为遇到麻烦时也可及时转换角色或退出。

现实社会种种约束在网络中的消失,导致最大限度地与现实世界的责任相分离,从而网民感到无比自由、放松,道德的约束力公然地受到了挑战。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网民们可以不必以自己的真实面目进行网络交际、信息与传播,人人都戴着假面具,任何人在这个虚拟社会里都可不以现实社会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一些在现实社会中被归类为怪异、孤僻、被边缘化的人,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在网络这个自由的世界里,他们尽情地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情绪,极易过度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冒名顶替、虚假欺骗、肆意辱骂、攻击他人、传播流言蜚语等等,网络失范行为层出不穷,这时的他们早已忘却了社会责任,将道德意识抛在了脑后。而针对网络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道德体系一直处于真空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网络道德规范缺失,网民们自由地放任自我,各种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不良欲望开始显现,大量网络失范行为产生。

四、网络文化极强的娱乐性消解了传统价值准则

追求快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网络文化的娱乐性正是迎合了这一点,使网民们都沉浸在一种无深度无意义却轻松刺激的感官狂欢里。当代狂欢理念是从后现代文化中移植出来的,即狂欢是大众欲望释放的一种普遍形式,狂欢之所以能成为新的叙事类型,就是因为狂欢与欲望释放本是同一性质的不同表现。当今,消费与享乐已不仅仅是人生的补充,更成为了一种事业,成为大众的人生奋斗目标。

当下的网络世界就是一个虚幻的感官狂欢的世界,网络游戏、网络歌曲、网络明星盛行于网络中,网络文化极赋商业性和娱乐性,迎合的是文化公民“最低的大众素养”。网民在网络中恣意扮演各种角色,追求着裸的后现代主义的狂欢哲学,将高高在上的权威、经典掀翻在地,网络成为网民们尽情狂欢、娱乐、宣泄、消遣、释放的场所。网络文化中的“网络恶搞”、“ 网络游戏”等种种娱乐形式大多数都是品味低下、审美情趣淡化、商业气息十足,它们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历史观念进行了调侃和嘲讽,对原有情节的任意编造,对严肃历史的随意剪裁,对崇高形象的随意嘲笑,它们大都只是感官上碎片化的剪贴,是一种轻松而又无规则的娱乐,平面而又机械化的复制,杂糅而又毫无深度可言的媚俗。寻不到其中任何固定意义联系,网民都沉浸在后现代一种无意义、无韵味却轻松刺激娱乐无休止的视觉轰炸中,他们满足于视听的感官刺激,放纵、刺激、玩耍、宣泄、恶搞成为当下网络文化的情感特征。沉浸在纯直觉满足中的网络大众,已不再追求人性的意义与传统的审美价值。传统的价值准则在娱乐性极强的网络文化风行中逐渐被解构。

五、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现实人际关系冷漠化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向以网络为交流中介的方向发展,过去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逐渐被网络的“非亲身性”交流替代,网民们越来越喜欢生活在虚拟的“非亲身性”的后现代景观中。然而,长期依赖于网络交流的网民容易产生现实人际交往障碍,从而人被网络“异化”――使自己变成了电脑的一部分,从而导致人际淡漠、情感疏远,从而远离人群、逃避社会、希望躲藏网络虚拟世界里寻求庇护。

网络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媒介的符号往,网络交往具有的匿名性使得交往主体之间有很强的隐蔽性,这使网络上的交流、信息交换都比现实世界来得自由,交流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虚无飘渺感。网络上的交往者可以任意地进行包装自己,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任意变换、创造网络中的个性角色,从而使得虚假信息的泛滥,以置于在很大程度上人际关系遭遇了信任危机。同时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感到压抑,于是选择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长期沉溺于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网民不可避免地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从而造成现实人际交往减少,人变得对现实生活的感觉日益陌生,长此以往甚至丧失了对现实的认知能力。

网民习惯了网络虚拟的生活之后,反倒变得不适应现实真实的生活,或是将在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等不良行为带入生活中,长此以往,网民与现实人物的接触和交流逐渐退化,对现实社会不再关心,而一回到真实生活就会感觉莫名的害怕、恐惧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而下意识地疏离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人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冷漠,对周围人的幸福以及现实社会的发展都漠不关心。可见,网络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理性设置的人际交往,将许多人引入“虚拟交往”的怪圈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种后现代的状况》[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04-115;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篇5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吉祥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传统吉祥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其大多承载着中国人追求幸福、平安、美好的强烈愿望。传统文化以文字、图形、符号等艺术形式体现着吉祥意识,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历史的积累和变迁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吉祥文化最初的艺术雏形是象征着神祗的远古图腾,这些古老的图腾是一个民族最初凝聚力的象征。随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延伸至动植物、天体等,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希冀扩展到长寿、团圆、品格等。传统吉祥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加丰富,从天文,生物到人时令,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事物都会体现在吉祥文化之中。如龙图腾,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虚构的形象,组合了多种动物的不同身体部位,寓意尊贵祥瑞,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恒定认同的民族象征流传至今。

二、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应用都是简单地将传统吉祥文化元素照搬,很难与现代环境相协调,给人以刻板的印象。由于传统吉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隐性语言,因此需要研究传统吉祥文化的组成元素,需要深入挖掘传传统吉祥文化的内涵,将其隐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思想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谐自然地相融合。

(一)图形的重构

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纹饰和符号。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以创新性的形式运用吉祥图案元素,重新构图整合成新的图形,以融入时代特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吉祥图案的主要手法有分解转化、打散再构和变形。分解转化是指,根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将吉祥图案进行分解、提炼,创造出新的图案;打散再构是对吉祥图案的原型进行分解、移动、切割、变换位置,重新构成图案;变形是指,运用现代审美观对图案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将传统吉祥图案按照现代审美要求,对其进行重构,以满足现代设计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如家居设计中最常见的玄关,通常采用回纹以起到装饰、分隔空间的。回纹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代表富贵不断。玄关中的回纹经过了放大变形,以减少材料使用,同时满足玄关的功能要求,并且富贵不断的寓意也表达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融合吉祥思想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在运用吉祥图案的同时也需要传承传统吉祥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传承吉祥文化中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审美。吉祥思想融合现代艺术设计主要有两个方向:与整体环境的融合和吉祥色彩的应用。吉祥思想与整体环境融合时,应当避免大量运用吉祥图案元素,而是将吉祥思想融入到设计当中,如建筑环境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符合建筑风水理论,被人们视为吉祥。如北京香山饭店,巧妙地融入吉祥思想,堪称传统与现代紧密融合的典范。室内引入江南水乡设计理念,建有庭院、假山,种有绿植,透明屋顶,整个环境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吉祥理念,让人们在封闭的室内空间中,享受大自然的妙趣。颜色是能够带来强烈视觉感受的元素,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传统吉祥文化中,黑白代表朴素庄重、红色代表喜庆、紫色代表清丽脱俗等。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颜色仍表现出其独特的吉祥文化内涵。如黄色代表土地,经常被用于室内地板的颜色,让居者感觉回到了大地的怀抱,感受到安宁和放松。

篇6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貌、传承、危机.

一、乡村景观文化

乡村景观文化是景观文化的一个部分,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文化而言的。根据景观文化的地域差异,将其分为城市景观文化与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文化是指在传统乡村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景观文化,它的使用对象是以地缘、血缘为根基的文化共同体。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化的扩张,乡村景观日新月异,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逐渐消逝,乡村景观文化也正在向城市景观文化转变。乡村景观文化的涵义也随着乡村景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表达。但是,根据对乡村景观的界定以及对景观文化的定义,可以在景观文化的前提下几个方面对乡村景观文化作出表达:

( 1) 在城市以外的空间产生的;( 2) 以农业生产和粗放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途径产生的;( 3) 具有农村特有的田园特质的。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现象,是传统文化的分支和延续、萦衍、发展。中国由于地域的广大和各种因素的差异造成了乡村景观的多样化。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握这种民族的、历史的、

地域的文脉,并将之运用到设计中。特别是在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方

面。使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创造出具有亲和感、养眼的风景、多种生物生息、宁静感”

的新农村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性的元素,这更能够成为一种地域品牌”,更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创造出魂牵梦萦的精神环境。

二、国内外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现状

国外已经较早地开展了对于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己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地域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了不同国度相异的地域文化景观。 “一个成功的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实际上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与地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符合中国文化的环境艺术才是中国人内心的理想环境模式。

三、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和建设应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稳定”的原则;符合经济性、宜居性、节约性、生态性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将园林景观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乡村历史文化特色,营造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村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因地制宜, 突出乡村景观特色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在旧村改造时,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址、标志性建筑、名木古树等资源;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各种景观斑块异质性,改变不合理的景观基质和格局,把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使乡村建设更具时代特征,实现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促进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

四、乡村生态景观的设计目的

乡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其景观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人人合

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五、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

5.1 保护环境敏感区通过对农村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乡村景观的基本脉络。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地区,但又脆弱且经不起破坏和难以弥补。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

5.2 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只有保证景观结构的完善才能实现景观功能的有效发挥。但乡村景观结构往往由于人为的影响而显得十分不稳定,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使其更加完善而获得稳定。通常是通过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现状确定斑块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有效,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

5.2.1 重视新农村廊道建设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农村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廊道是各种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在新农村规划中非常重视对自然廊道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污染,形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保护环。其主要包括河流廊道和山脉廊道两部分。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水体是大地之肾,水是智慧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园林之神。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于河流廊道本着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主要以营造堤岸防护林带为主,并与沿线乡镇、村庄绿化以及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江河两岸“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嵌合,错落有致,富有浓郁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风光。

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

乡村景观文化的表现不应该仅仅在大范围内运用,流于表面。更应该表现在细节处。基础设施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细节。例如:垃圾箱、休闲广场座椅、村域指示牌、厕所等等。许多乡村景观的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普遍缺少乡土气息,体验乡俗民情的成分就更低,虽然,乡村基础设施的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城市化,但也不能过分地还原“原汁原味”,应与当地的民情风俗、乡土气息相吻合。

七、结束语:

城镇化发展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不能忽视生态景观的建设,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3 个层次的功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使得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09)

[2]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12)

[3]周心琴,陈丽,张小林.近年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

[4]余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02)

篇7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现状

我国将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一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且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已不再为果腹、遮体而奔波劳顿,反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其中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等丰富内容,使人类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从多个角度探索研究而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塑造了多元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各具特色,民族历史辉煌蓬勃,各民族传承并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充满智慧且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能够为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民间曲艺、饮食制作、手工技巧、文学艺术等,在现代依旧光彩夺目。然而,相对应的,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逐渐被世人所淡忘。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学领域,科学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和学科,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遗产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展现民族智慧外,也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经济价值,同时更具有深入的学术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继承并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财富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阅历,同时为科学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了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项目,也能为遗产经济学做出微薄贡献。

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概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北接俄罗斯,东邻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地处“一眼望三国”的边陲小城,经过多年历史文化的流传,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包含了民族文化技艺与智慧,以及对后代的期许和厚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思想,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为基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构,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并积极建立独特文化场所,使传统文化能够渊源流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美食文化十分丰富,例如传统的泡菜,开胃可口、色泽鲜艳,还有浓厚的朝鲜族风味米肠等。除此外,传统技艺也十分精彩,例如活灵活现的手工技艺松花石制作,心灵手巧的稻草编结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庆典节日,例如秋夕、老人节、花甲宴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得到延边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派遣专业的研究队伍,到延边朝鲜自治州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检验。就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收集梳理,将包含民间乐曲、传统舞蹈、民俗美术等十大类相关项目进行整编,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超过300项。延边州政府对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数量、价值以及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积极宣传并实施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是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教育培训项目传承人文化的内涵和技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正式受理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134名。其中,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5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最为出名的是金季凤,他不仅熟练掌握80多种朝鲜族的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同时培养了百名优秀徒弟,被认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季凤钻研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手艺,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延吉市成为我国朝鲜族乐器制造的重要基地。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积极培养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高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延边州政府积极鼓励项目传承人参与相关活动,与其他国家、省市县等积极交流,研讨技艺等,参与展览展演,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给人们观赏,鼓励项目传承人广纳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爱好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世传承。政府为了激励项目传承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还建立机制发放了补贴,由此可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家庭、地区民族、甚至是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认真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积极发挥文化经济的作用,保护更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地区民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展览馆的知名度,能够切实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并且起到蓬勃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当地旅游行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培养项目传承人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延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逐渐提高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注重知识内涵,追求传统文化,所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需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众多项目,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景区或者民俗村为了能够让游客有更多更好的项目参与与观赏,会组织队伍表演传统的舞蹈乐曲等,例如象帽舞、假面舞、跳板、秋千等项目,民族气息浓厚,抓住游客的兴趣点,吸引更多关注。此外,传统的朝鲜族美食也十分受到游客的喜爱,例如泡菜、大酱、米肠、打糕等,用料讲究,制作过程复杂,能够参与其中才可以体会到当地风俗的乐趣,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仅是游客,很多历史研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也都慕名而来,体验和探究朝鲜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带动县市的经济发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客前来消费,因此,延边州政府加强了环境建设,积极鼓励县市创建民俗村、景点区、建设展示馆、博览馆等,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介绍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过节庆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遗产日、传统技艺大展等,进一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市通过参与活动,创建特色民族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会在活动中展示精湛的民族技艺。例如,汪清县的象帽舞,这是一个群体舞蹈,是根据一定的步骤表演,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甩动象帽,并击鼓,然后换成中象帽,舞者击长鼓,同时做出转圈、转长带、翻转等舞蹈动作……象帽总体的舞蹈风格比较活泼又不失优雅,节奏比较灵活欢快,主要体现的是朝鲜族人民欢快的劳动精神风貌和特色民族气息。象帽舞在节庆日是最常见的舞蹈表演,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伴随有节奏的鼓点和乐曲共同表演。象帽舞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技巧性也比较强,是朝鲜族代表舞蹈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动了县市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通过不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和活动,也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会的视野,提高了非遗的文化内涵。

(三)促进城市经济多方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推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行业也随之逐渐兴起,例如建筑行业、餐饮行业、交通业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美食更是不计其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打糕、米肠、土豆饼、泡菜、大酱汤等,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朝鲜族特色的餐饮酒店、民宿成为游客住宿观光的热区。在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宿中,包含很多朝鲜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如簸箕、洗衣棒、帽子等,实用性比较强。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游玩的游客,住在具有朝鲜族建筑风格的酒店,吃着朝鲜族特色美食,体验完整的朝鲜族民俗生活,就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的生活习性。此外,通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开放和吸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交通建设、园林建造等方面也有体现。2010年以来,延吉机场陆续开通了飞往上海、北京、天津、重庆、郑州等地的直飞航班,并且飞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的航班次数也在逐渐增加;公路由敦化至白石山公路、珲春至长岭子口岸和圈河口岸等,通往长春、沈阳、图们等城市,公路交通发达;还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时间有效地缩短,改善了城市建设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增加了就业机会,旅游行业带动吃、行、游、购、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岗位,促进家庭经济发展。

(四)协调社会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需求,这些无形的财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人们生活的进步和思想上的升华,都需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来影响。申遗对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民族之间,与其生活作息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引导人们传承技艺,通过技艺的传承而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和精神财富。这是前人的智慧和思想,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藏和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引导社会向正能量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后,不仅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机会和条件,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者和学者提供了学术空间和科研参考价值,促进文化学习和交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在无形中协调社会的凝聚力,传承文化技艺和思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文明社会的建造。

结语

篇8

关键词:古村落;古民居;水环境;城市化;水景设计

一、水环境与古民居群落的依存关系

(一)水环境文化和古民居总体布局的相互协调。按照一般村落或者古民居群落的发展规律,发展初期,主要以因水而定的择居因素引导下,无序自由的形成原始聚落,并不断完善。在这一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水环境网络则是村落扩张发展的重要引导因素。其形态格局的不同对古民居群落空间结构和肌理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反映着这种水与古民居群落空间的协调关系[1]。

(二)日常生活中的水形态与古民居空间格局的相互融合。从古时候对自然水环境的被动利用,到现代对自然水环境的主动改造;从因水而定的择居法则到设坝建渠、户户联水的便利生活,都无不体现出人类对水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又通过人类聚落自身发展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反之也促使着古民居群落自身水环境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水形态与古民居空间层次的相互完善。人们择水而居的聚落发展不仅满足了生活的需要,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生活取水,到农耕灌溉,在到利用水上交通进行商业贸易。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其中伴随着的也是人类对水环境不断利用与改造的发展过程。而人类对水环境不断的利用与改造的初衷,也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的造福苍生,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无论是良田灌溉还是水上交通,他们所反映的客观实质都是人对自然水环境资源的运用。在生活生产和交通贸易因素相互激励的作用下,让人们更加注重对水环境的合理利用,使得古民居群落水环境文化日益丰富。

(四)伦理体制下的水形态与古民居总体布局的相互升华。随着村落经济实力的累积,宗族也逐渐强大起来,各方面的需求随之而来,住宅中辟出专门的书斋、花厅;住宅群中修建宗族祠堂等等,村落的规模由此不断膨胀。在快速生长的阶段,村落整体形态的变化就会遇到限制条件,制约的力量来自宗族管理,而制约的依据就是风水中的趋吉理想。在这种宗法伦理的暗指下,不仅指导着古民居群落水环境文化和总体布局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也提升了水环境文化在古民居群落总体规划布局中的人文哲学内涵[2]。

(五)风俗民情下的水形态与古民居空间格局的相互拓展。在民间,不同的节日常伴随着有多样的纪念性活动,比如端午节赛龙舟等。农业社会中,大型的群众性游行活动往往伴随着具有地方色彩的庆祝活动。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这些传统风俗活动对使用场地的要求,在古民居群落内部保留宽敞的水道和集会的广场。让这些社会习俗也促使着古民居群落水环境与空间格局的发展。

二、古民居群落水环境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

(一)水环境对现代城市的实际功能作用。在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似乎已经抛弃了养育我们的母亲河,遗忘了河流、水系和湖泊等等水环境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返璞归真”的生活追求促使下,又重新赋予了水环境新的实际功能作用:

生态廊道:城市河流是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是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地,在现代景观生态学意义上,河流廊道具有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意义。遗产廊道: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常常和城市河流密不可分,历史故事与名胜古迹往往都是沿河而生。休闲通道:城市河道是未来城市居民步行和自行车的最佳通道,也是未来郊游的最佳场所。景观界面:城市河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城市与自然交流的场所,从视觉和景观认知的意义上讲,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边框,如同一幅风景画,绿色的河流廊道使得城市有一个清晰的画框,她也使美丽的城市有了边幅和生动。

(二)传统与现代水环境设计的融合与渗透。在当代的文化、文化、景观设计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景观空间模式并没有被完全否定,传统意义的文化观念、文化构建方式仍是当代景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环境文化的历史沿袭性,倡导环境文化必须遵循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承认审美活动中的怀旧成分。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应该辩证的去理解,把传统的精华通过一种“精炼”的方式延续下来,使传统的景观环境与现代极简式手法融为一体。现代水景设计既有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继承,也突破了传统水环境的形式及内涵,体现出现代环境文化的成就,体现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状态、生态及人文关注。

(三)古民居群落水环境对城市水景设计的启迪。(1)因地制宜。大水体虽然在视线上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它前期的设计、施工,后期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由于水量大,水体一旦发生污染,就会变成“死水”,另外耗电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出于经济考虑,有些水景在建成之后几乎没有使用过,大多数仅在节日期间开放一两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另一种“环境的破坏”。而小水体正好弥补了以上缺点,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2)师法自然。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让居于其间的人们感受到自然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人工规则式水体以其简洁的几何形赢得人们的青睐。(3)因势利导。设计的水景最好遵循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与资源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4)虚实相生。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U・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总之,人类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且水的美感也逐渐被人类认识、强调和运用。人类在建筑作品中表达对水的依恋和热爱,水也逐渐成为人类进行建筑文化创造的重要使用元素。本文对古民居群落的水系的研究,主要是希望从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对古民居群落水系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自然生态因素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逯海勇.徽州古村落水系形态设计的审美特色―黯县宏村水环境探析[J].华中建筑,2005(1):43-47

篇9

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

多元文化作为现今时代的独有特质,促进了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课题,多元文化从多种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1.1多元化背景下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由传统单一的封闭文化向多种文化并存的变迁,打破了文化的地域限制,赋予其更多的开放性特质,这一改变,使高职学生认知外部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的途径大大增加,拓宽了高职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促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各个领域延伸。

1.2多元化有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完善

多元文化的冲击,促使高职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从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自发性地选择和接受更多种价值观念。个体自由的实现,赋予学生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勇于表现自身,充满活力。

1.3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化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学校的教育依然是对高职生群体思想最具影响力的环节。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生群体构成比较复杂,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纪律不够严明是其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树立责任感,不断构建教学新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开拓视野,寻找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关注社会问题,从中获益。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教育改革的不利现状

2.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发展的长期转型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物质无疑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诱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势必影响到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群体,导致学生的功利心较重,将个人利益看得越发重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更是对消极思想、负面新闻传播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有限的校园教育范围内,无限的网络自由空间显然是主流思想教育的最大阻力。

2.2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削弱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同样包括其经过美化包装的侵略和扩张思想,这种变相的文化侵略方式,很容易模糊我国已经形成的的主流意识,潜移默化中引导我国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脱离主体指导思想,造成部分青少年背弃传统文化,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

2.3高职学生群体生活方式受到西方文化的腐蚀

相对于讲究传统含蓄之美的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打着释放自我的旗号,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享乐主义。年轻的高职生群体从了解到崇拜,不假思索地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逐渐认同这种强调自我、追求刺激的生活模式,使得年轻群体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健康发展。

3.针对高职思想教育改革的举措

3.1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各学科的功效

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不能脱离课堂而单独存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责无旁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解读社会热点现象。除开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学科也应该根据学科自身特点,结合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处世之道。

3.2转变高职生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经过实践证明,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政治思想教育尤其如此。高职教育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综合能力,将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教育的范畴,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教师走下讲台,更应该积极深入学生之间,用情感教育的的方式,与学生积极交流,使其思维方式趋于成熟,展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

3.3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环节。校园文化作为外部客观因素,对高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可以无时无刻地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的性格、品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示范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管齐下,才能长期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思维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而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杂,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并存,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各具阵营,这是当代社会不可扭转的现状。文化多元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度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多元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影响,高校需要强化主流意识,加强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倡导学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思潮,努力营造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同时,高校还应该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整合、调控多元文化发展趋向,在教育内容上须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的辩证统一;在教育策略上要树立适应时展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校的积极引导作用下,高职生才能树立起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真正成为造福社会和家庭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尤建国,高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路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54-56,59.

[2]李贞霞,姚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6):53-57.

篇10

关键词:重大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演化;社会燃烧理论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12-04

一、引言

近年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事故的密集发生使环境在我国集中爆发。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环境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1]随着当前公众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其对于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敏感,群体抵制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建设的行为时有发生。

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是指污染实际并未发生,但公众由于担心具有环境风险的重大工程项目上马后会对自身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而进行群体抵制的可能性,一般由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引发,严重时会导致社会失稳。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集中表现为环境,如2007年厦门PX事件、2009年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2012年启东排污事件和2014年茂名PX事件等。因此,探寻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机理,从源头上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学者们对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2]和移民安置[3]等方面,而针对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演化研究却很少。除此之外,在对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机理进行研究时,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系统脆弱性理论、[4]全寿命周期理论[5]和风险放大理论[6]等,从不同视角对社会稳定风险演化进行了探究,但就目前来看,很少有学者采用社会燃烧理论对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社会燃烧理论是由牛文元院士提出来的,它界定了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三个必要条件,并解释了风险演化的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分析社会从稳定状态到失稳状态的演化路径,为认识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因此,本文以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燃烧理论,对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机理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探寻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产生的本质,以及从源头上控制社会稳定风险形成的措施。

二、 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演化机理分析

(一)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燃烧条件分析

社会燃烧理论来源于自然界的燃烧理论,牛文元院士认为社会界与自然界有异曲同工之处,自然界中的燃烧需要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这三个必备条件,社会界中的燃烧同样需要这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界燃烧与自然界燃烧不同的是:引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因素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网络舆情、社会心理的放大和非法利益的驱使等因素是推动社会不稳定的助燃剂;突发事件的产生是致使社会不稳定的点火温度。[7]这三个条件解释了社会稳定风险形成的内在条件。

1.燃烧物质。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大都属于政府主导的公共项目,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之前,企业参与角色相对弱化,这一特性决定了矛盾基本产生于公众和政府两个利益方。因此,本文从公众和政府方面分别识别致使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集。

(1)公众方面。在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建设方面,公众处于被动地位。环境问题关系着公众的切身利益,所有的社会不稳定大都由公众不满而进行抵抗开始,因此,公众方面的社会不稳定诱因不可小觑。首先,当前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在民主思想的洗礼下,更加重视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当公众意识到由于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建设将使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时,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会使其产生强烈的抵制心理。其次,公众对相关知识的缺乏造成公众对风险的高估。Paul Slovic[8]在知识的“缺失模型”中指出,公众普遍凭借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判断风险大小,相较于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从理性角度评估风险大小来说,可信度不高。除了知识缺乏外,Bennett P[9]等人认为公众的偏见等也会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差异。最后,公众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心理,使得其缺乏顾全大局的心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从而盲目抵制项目的建设。

(2)政府方面。在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建设方面,政府处于主动地位,致使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多数来自于政府方面。首先,地方政府奉行GDP至上的政绩观,为了提高自己在执政时期的政绩,往往无视环保责任而上马高污染的工程项目。[10]并且相关企业中有不少都与地方政府有利益勾连,强烈地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其次,公众不相信政府有关项目上马后无环境污染风险的说辞。再次,环境影响评价是有效预防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发的环境风险演化为社会稳定风险的有力法宝,但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环评,往往还未进行环评就准备开建,而且有关部门公布的环评信息过于专业化,公开程度低,甚至出现造假问题,这些都使环评仅仅流于形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最后,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缺失问题是环境风险转变为社会风险的根本原因。[11]不少地方政府在做决策时经常暗箱操作,事前不征询公众意见,忽略公众对项目上马的风险感受,导致民怨的爆发。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方面还存在问题。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公众参与做了相关规定,但在公众参与范围、时间、形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使得公众参与效果较差。除此之外,我国公众利益表达渠道(诸如、书记信箱等)经常失灵,也迫使公众由正常渠道转向非法渠道表达利益诉求。

2.助燃剂。助燃剂是推动社会稳定风险生成的助推力,本文识别的助燃剂有四个,分别为新老媒体舆论导向、不法分子混迹其中、公众社会心理放大和政府应对方式不当。

(1)新老媒体舆论导向。当前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报纸、电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的微博、微信、论坛等各类传播工具,实现了对受众的全面覆盖。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难度,当危机来临,新媒体作为危机爆发期的信息源和蔓延期的扩散体,比传统媒体传播危机信息更快更广。[12]新老媒体的舆论导向不可忽视,当前媒体为了博取公众的眼球,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普遍夸大事实,激起受害公众更加强烈的利益诉求,甚至导致一些不相干公众的盲目跟风抵制,使事态不断恶化。

(2)不法分子混迹其中。当受害公众抵制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时,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也会趁虚而入,或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或用言语激化受害公众,故意夸大后果的严重性,恶意制造无端事件,采用各种手法鼓动公众,以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结果造成公众心理上的恐慌甚至失去理性,做出破坏行为,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演化升级。

(3)公众社会心理放大。当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政府及时、合理的回应时,在“闹大才能维权”“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法不责众”等心理的驱使下,公众认为采取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的方式才可以得到政府的回应,才能较快解决问题,于是采取非法途径进行上诉,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13]

(4)政府应对方式不当。目前存在政府对于公众的利益诉求应对方式不当的问题。如在事件萌芽期,采取不管不问的方式;在事件发酵期,采取“堵民”而非“疏民”的搪塞方式;在事件期,采用简单粗暴的打压方式。这些不当的应对方式和行为都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3.点火温度。在我国,群体突发事件的产生是致使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生成的最后一个因素,是加剧环境风险转变为社会风险的点火温度。这些群体突发事件具有参与人数众多、危害大和易复制性等特点,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如果在这一环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就很有可能引致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全面爆发

(二)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模型的构建

社会燃烧理论在解释社会稳定风险的演化过程时认为,当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矛盾时,整个社会处于理论上的绝对稳定状态。但是只要出现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就会对社会稳定状态施以不同程度的负贡献,若加上助燃剂的助推,将促使个体逐渐聚结为群体,当负贡献的量与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点火温度的触发下,社会就会出现失稳甚至崩溃的局面。

因此,结合社会燃烧理论,分析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路径,可以认为,在不考虑其他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如征地拆迁、移民等),当重大工程项目的上马不具有环境风险时,整个社会系统处于稳定和谐状态。但当公众意识到重大工程项目在建成后可能会对环境有所损害,且出现上文阐述的公众和政府任意一方的燃烧物质,就会给原有的平衡局面施以“负贡献”,使原来稳定的社会状态变得无序、混乱。若再经历媒体的舆论导向、公众社会心理放大等助燃剂的推波助澜,社会系统中无序混乱的个体会不断壮大并集结成具有相当规模且带有强烈破坏力的负面群体。随着负面群体不断给社会系统施加负贡献,使负贡献的质和量达到一定程度,点火温度阈值就会被突破,从而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此时,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措施去控制,社会系统所能图1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模型够承受的最大临界值就会迅速被逼近,致使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全面爆发。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演化模型,如图1所示。

三、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是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但这三个条件并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一条“燃烧物质助燃剂点火温度”的链式反应。针对此,应从三方面采取措施以弱化和避免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

(一)消除燃烧物质

燃烧物质相当于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源,此时社会稳定风险处于萌芽状态,从源头上控制社会稳定风险能有效地避免社会不稳定带来的损失。消除燃烧物质是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最明智的做法。

1.对公众进行知识宣讲和心理教育。当前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环境安全需求使公众在意识到生存环境将受到威胁后产生了强烈的维权意识,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公众数量庞大,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良莠不齐,一旦发生抵制活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政府应在决策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上马前,采用多种方式事先征询公众的意见,并请专家和媒体对公众担心和疑惑的问题进行知识宣讲和心理教育,抚平公众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消除公众的知识偏差和主观偏见。还要对公众进行道德和法律上的双重教育,引导公众采用正常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树立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市场效应 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储蓄率效应 经济增长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新增长理论,人口因素始终是一个相对而言获得较少重视的问题。毫无疑问,将人口老龄化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意义重大。就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几个途径的相互交织,主要包括老龄化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储蓄率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和资本市场效应等,但由于假设条件、模型设定等不同,结论也不同。

一、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

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同意这样的观点:人口老龄化直接减少了劳动力供给,使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减少,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Cutler,Poterba & Sheiner发现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美国劳动力供给在2010—2060年间将出现下降,投资率也将下降3%—4%,但劳动力供给减少并不一定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为老龄化在发生时间和速度上的国际性差异引起的资本跨国流动将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

Borsch-Supan对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市场效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Borsch-Supan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提高,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但劳动参与率会上升。他发现相比于劳动力供给对生产力的不利影响,年龄结构对生产力的负面效应似乎更小。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导致资本替代,单位工人的资本密集度提高,并且如果能在2030年实现向完全基金积累制转型,那么单位工人的资本密集度将更高,劳动生产率也将提高的更多。

Ilmakunnas & Maliranta、 Borsch -Supan、 Vodopivec & Arunatilake、Marchiori, Pierrard & Sneessens和Ludwig, Schelkle & Vogel等考虑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性和工资刚性对人口老龄化经济效应的复杂影响。Ilmakunnas和Maliranta用工资刚性理论解释了年龄—工资的不对称性。他们认为由于延期付款合同、就业保护以及内部人—外部人力量的不均衡性导致老年人工资一般要高于其边际生产力。Borsch-Supan认为在老龄化冲击下,如果欧洲劳动力市场不能迅速调整,那么这种不完全性将放大老龄化的负面效应, 使欧洲就业趋势加速恶化, 不利于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Marchiori, Pierrard & Sneessens在研究人口结构变动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时,考虑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性的影响。他们认为由于存在巨大的就业调整成本,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会导致比在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下规模更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不利于经济增长。Ludwig, Schelkle & Vogel认为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提高,资本报酬率降低,工资上涨,加剧代际福利分配的不公平性,但如果人力资本积累能内生调整,将有效降低不公平性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完全,那么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调整将受到抑制,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教育以及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为人力资本积累提供外生激励。Blondal & Scarpetta发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对老年人退休决策有很大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可能会促使老年人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1]。

二、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人力资本的内生调整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Bloom & Canning发现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平均寿命延长会提高储蓄率和资本存量,增加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2]。Ferguson指出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长期效应。他认为由于医疗保健和教育投资的“溢出效应”以及储蓄率和资本存量的提高,寿命延长在短期内能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但长期内储蓄率的下降会抑制人力资本积累,且教育投资私有化以及政府对医疗保健投资支持的下降会使人力资本积累加速恶化,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3]。

Fougère & Mérette以生命周期储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效应。他们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降低了物质资本需求,但却提高了人力资本积累激励,使父母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这对经济增长有长期正向效应。Kemnitz & Wigger 以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为切入点,认为设计恰当的现收现付养老制度能将人力资本积累的外溢性内生化,实现经济的帕累托改进和更高的增长速度。Zhang & Zhang在生育和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中证明了,越是依赖于个人收入的现收现付养老制度越是能起到减少生育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反,Docquier & Paddison在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中证明了现收现付养老制度不利于经济增长。他们认为,现收现付养老制度使物质资本积累减少引起利率上升,未来工资收入现值下降,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Thφgersen在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也证明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制度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基金制能通过强化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Cerda在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和人口转变内生于现收现付养老制度的假设下,证明现收现付养老制度本身的不可持续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老年人对政治决策的政治影响力时,Samadi & Esfahani et al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随着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老年人投票者与日俱增,这促使政府减少教育投资,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入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后,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相反会为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提供激励,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三、人口老龄化的储蓄率效应研究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供给减少,年轻人税收负担加重,储蓄率下降并导致资本积累减速,向老年人的转移支付增加,挤出公共投资,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Shimasawa和Hosoyama运用带有OLG结构的CGE模型研究了亚洲四国(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他们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社会保障缴费率和工薪税率将不断提高,从而压低国民储蓄率,降低资本存量,但由于老龄化的劳动力短缺效应大于资本积累减速效应,导致资本密集度提高,资本收益率下降。Gonzalez-Eiras和Niepelt认为老龄化通过储蓄率、劳动力供给和资本密集度等直接效应以及税率变化、政府支出结构和退休年龄等间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4]。在一个由资本积累和生产力进步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他们认为,一方面,老龄化将使家庭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储蓄率,加速资本积累;另一方面,老年人政治力量提升,加强了老年人对公共投资的政治支持。然而Futagami & Nakajima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在以生命周期储蓄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他们认为人口老龄化通过四种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首先,随着寿命的延长,为退休积累的动机逐渐增强,从而家庭每期选择更少的消费;其次,储蓄率上升导致资本积累加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加速的产出增长反过来又导致储蓄率的进一步上升;最后,退休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又压低了储蓄率。与Auerbach & Kotlikoff、Shimasawa & Hosoyama等强调老龄化降低储蓄率不同,Ki Tang & Wong同时考虑了老龄化和寿命预期对储蓄率的影响,肯定了老龄化加剧会降低储蓄率的传统观点,但又认为寿命延长也可能会提高储蓄率,二者对私人储蓄率的净效应取决于其相对速度。

四、人口老龄化的劳动生产率效应研究

Skirbekk认为由于老年人劳动生产率较低,而老年劳动力越多,对经济增长率和财政可持续性越不利。同时,他发现加速的技术进步增强了学习以及工作方式动态调整的重要性,从而使工作经验的重要性边缘化。

Van Ours和Stoeldraijer研究了年龄结构、工资率和生产力的关系。他们认识到年龄结构的生产力效应很难判断:首先,年龄结构的生产力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能的运用方式、组织结构、工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企业的技术水平;其次,由于企业用工环境的改变和经济主体行为特征的代际差异,技术进步减少了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而增加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再次,年龄结构的生产力效应内生于劳动力市场。Ilmakunnas & Maliranta指出了在老龄化冲击下,企业和政府最优选择的对立性: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使企业老年劳动力增多,生产力水平降低,此时解雇老年工人,重新雇佣年轻工人将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在财政可持续和养老负担加重的双重压力下,政府延长了退休年龄,并努力提高老年工人的劳动参与率,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利于经济增长。Alders在内生增长年的OLG模型中考察了外生低生育率冲击、人力资本积累与折旧以及老年人就业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低生育率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并通过“数量—质量替换效应”加速了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技术进步,却导致老年人人力资本的退化,生产效率降低,从而失业率上升。

虽然大部分经济学家支持老年人生产率较低的观点,但Lundberg发现可能存在Horndal效应。基于此,Malmberg,Lindh & Halvarsson运用瑞典1985—1996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老年工人的生产力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们认为拥有众多老年工人的企业表现出的低生产力并不是由于老年工人生产力低引起的,而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同时,Malmberg等强调了老年工人和年轻工人相互影响对提升企业生产力的重要性。

最后,Backes-Gellner & Veen认为现有研究过分强调老龄化对个人生产力的负面冲击,而忽视了老龄化和年龄结构差异对企业组织生产力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年龄结构和工作类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年龄结构组合还能提升组织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关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汗牛充栋,已经形成了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框架。笔者发现,由于研究者所使用的模型、所包含的变量、假设条件和参数值大小等的差异,研究结论往往也不同,如人力资本的内生或外生假定、经济体开放与封闭的差异等。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时,对模型假设、变量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应极为慎重,如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乡人口迁移和经济二元性都有可能对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产生重大影响。再次,就研究方法来看,国际上运用OLG模型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非常盛行,但OLG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在中国的老龄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最后,虽然大部分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影响,但也有学者指出人力资本的内生调整以及技术进步的加速足以弥补老龄化的负面效应,但老龄化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实际上是制度设计问题,有效的制度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Blondal. S & S. Scarpetta. Falling Participation Rates among Older Workers in OECD Countries: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OECD Economic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1998

[2]David E.Bloom,David Canning & Jaypee Sevill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NBER Working Paper.No.8685.2001.

[3]D.Chris Ferguson.Human

Capital Investment,Longevity,He-

alth Care, and Growth.[J].2011

[4]Martin Gonzalez-Eiras &

DirkNiepelt. Ageing, government budgets, retirement, and growth.

篇1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3-02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草屋里的人,他们所想的事情不尽相同”。如果说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重点是让中国人民富起来,那么今天,在人民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便凸显出来,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企盼。因此,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思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政课如何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了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不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大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育人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成员的热切愿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承担着国家繁荣富强、文化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塑造功能

党的十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更关系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必须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2.高校思政课的文化传播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181这种“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传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个理论知识的灌输问题,还要高度重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素质的培育,没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育,便不可能达到由知到行的转化,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33可见非智力因素在道德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诚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456思政课通过追求和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阐释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追求和传播高雅文化,阐释和倡导真、善、美、爱,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用文化温润学生心灵、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以文化感化人,并以感化文化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渗透功能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文化力量。思政课教师在品格修养、知识积累、精神历练、提升智慧等方面地丰富、完善和充实,将会以一个鲜明的文化人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的人生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言行举止。

二、把握受教者群体特征是高校思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前提

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相比有其特殊性,思政课教师只是因为从事该职业才具有了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只能出自引导而非禁忌和灌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它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很难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引导的出发点,应该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普遍了解的前提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1.90后大学生热衷快餐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文化的政治、教化功能比较强,而娱乐、休闲功能则相对比较弱。时至今日,快餐文化的盛行,某种程度上结束了长期的“文化话语霸权”,一方面折射出思想的解放,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快餐文化只会带来平庸和短暂肤浅的快乐。当90后的大学生沉浸在流行音乐、网络小说中;当他们的眼里只有美国大片、《非诚勿扰》;当他们整日挂在QQ上神侃;当泛娱乐化的文化热潮席卷高校校园……这一切足以引起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2.90后大学生热衷独立表达

90后大学生已不再认同“沉默是金”、“枪打出头鸟”这类处事哲言,他们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他们频繁地更换QQ签名档,在微博上,在微信里抒发自己的小清新、小愤怒、小忧虑。相对来说,他们更关注个体体验、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所有“高、大、全”嗤之以鼻,他们要求讲授内容更多形象化、生动化。因此,他们显得更有“主见”,当然,也许这“主见”很显片面、主观。但至少证明他们愿意思考,而不是被灌输。

三、高校思政课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恰当的路径选择,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1.思政课要提倡经典阅读

文化是通过长期的沉淀、凝聚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发展,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母体,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滋养。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曾经提出“文化自觉”的观点,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3]31培养文化自觉,首先应认识、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思政课应成为文化自觉的倡导者,要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以丰厚的精神资源,来启迪学生的思考,触碰学生的心灵。阅读经典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与先贤往圣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使90后大学生既有古典文化的修养,又关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2.思政课要提倡思辨表达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别指出要“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现实和我们传承的文明存在差距,真善美需要在反复较量中站住脚,思政课要为学生提供比较体验,不掩藏假恶丑,鼓励学生通过思辨和实践做出选择,达到自我表现、教育和服务。

思政课堂应该注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传统教法理论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现在不光要“三备”,还要备思想、备故事、备话题、备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从思考和讨论中引出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使“当事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的充满意义的生活故事。”[4]127意味着思政课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内在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思辨、表达,使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在碰撞中擦出真善美的火花,在争论中提高认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13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象;精神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58-02

文化的发展是多年来人们探索和生活积累的成果,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历史延续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当地的环境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在物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延续到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其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1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

1.1地域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设计中会依照当地的的特色进行建筑设计,这也表达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如今倡导低碳环保,资源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我国古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建筑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这句话在现代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使用当地的已有资源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例如,在陕北地区就会有很多窑洞,在云南地区出现诸多的傣族竹楼,可以说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所打造的建筑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一些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火山石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就可以借此尝试石材拼凑建筑,也就是说让建筑披挂一层石头外衣,以此增加人们对此类建筑的亲近感。

1.2建筑语言的隐喻

每一种建筑都诠释了自己的语言,建筑场所是空间性的地域表达方式,人们在场所中对建筑产生了解,建筑并不是完全的模仿,其主要是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追随色彩、材料以及各种质感,以此表达出场所中的文化隐喻。例如,在苏州的博物馆,人们对其第一感受就是整体感非常强,尽管是现代化建筑,但是依然能够看到传统的时代特色,而从屋顶的形式上以及各种空间的组合上再到室内的装饰上都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完全反映出了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这种建筑手法就是用新的建筑设计表达旧的文化,也是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表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1]。

1.3精神的表达

地域主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是让建筑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很多描述性的语言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创新性也非常高,并且也呈现出人们对建筑的一种精神性需求。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设计师,都会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贝聿铭设计师在使用现代主义思想的过程和江南的文化进行和融合。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再到竣工,整个过程中都会表达一定的思想,可能是现代风思想,也可能是生态文化思想,这也都是建筑师对自己思想和精神的表达分析[2]。

2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分析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接纳不同文化的载体,建筑和文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属于包容性的关系,相互映衬,相互反应。在人类文化中,所有的都能够归结为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因此对于建筑的发展来讲,这几个层面在建筑上的表现就形成了建筑要素、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语言和建筑形式。这几个层面的文化特征更加明显,从表象到精神都显现了特色的存在。从当前的建筑设计大环境上看,不同的建筑师拥有不同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意识,这对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讲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3]。

3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象和精神

地域文化能够极大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对于建筑学的影响非常广泛,基本可以归结为在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成为一种表象内容,并且也渗透在建筑的作用和功能上,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更蕴含了地域文化的特点。这种建筑和文化的迎合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产生影响。例如,在传统的屋顶建筑上,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以及装饰图案上都能够对现代化建筑设计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无论是延续性还是创新性,现代化建筑都有章可循。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精神层面内容的夯实让建筑的形态也不断的前进,很多不同思想以及不同文化能够融合在一起发生碰撞,由此文化建筑出现,这对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人的思想决定了人们未来的行动和行为,建筑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也是建筑发展的基本方向,更是一座建筑文化积累优劣的表现[4]。精神对人的作用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此过程中,建筑的表象和精神也反映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形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筑是文化的反应载体,文化是建筑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区文化不同所以出现的建筑设计也不相同,这样也更加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感。表象和精神都是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表象和精神的存在让我国的现代化建筑走向多样性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也是一种积累和循序渐进的景象。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筑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给建筑设计师带去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辛酉阳,连自宝.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7):107-111,114.

[2],吴永发.文化之型化在安徽阜南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工业建筑,2014,25(8):68-70,83.

篇14

关键词:切入差;不分道项目起跑线;渐开弧线

中图分类号:G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130-04

Discussion on the Calculation and Drawing Method Issues of the Starting Line in the Track and Field Events Regardless of Starting Line

SHI Wen-zhong1, CHEN Yu-shan2

(1.College of P.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2.Fuzhou NO.3 Middle School, Fuzhou 350315, Fujian China)

Abstract:In the IAAF Track and Field Facilities Manual , the cut-in line in 800 m running and the starting line of the events regardless of the starting line is an involute curve. Its cut-in differentiation is shown by diagrams and tabl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s not precise enough and the data obtained are ambiguous.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ne parameter equations and Newton's iterative method to conduct calculation by C++ language programming in computer to the cut-in line, cut-in differentiation and starting line of the events regardless of starting line to make the data obtained in the IAAF Track and Field Facilities Manual more precise.

Key words: cut-in differential;regardless of the starting line;involute curve

田径运动场地径赛不分道项目起跑线和抢道线的画法,过去的田径竞赛规则、裁判法和有关书籍、教材都将该起跑线画成一条等半径的圆弧,这是不正确的。由于误差不是很大,尚未引起业内专家的注意。笔者在田径场地竣工验收时发现部分塑胶跑道的施工企业也是用这一方法,画成等半径的圆弧。例如:3 000 m障碍跑起跑线,按等半径画弧画成的起跑线,第8道运动员要比第1道运动员约少跑0.15 m。这就违背了比赛公平竞争的原则。

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以下简称《标准手册》)“……对于所有起跑线,直道的、前伸的和弧线形的,其基本要求是:对于每一名运动员选取的所允许的最短路线是一致的,并且不少于规定距离”[1]。根据此要求和数学理论,可确定不分道项目起跑线和抢道线应该是一条渐开弧线。在《塑胶面层运动场地建设与保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书也提到它是一条渐开弧线,同时也提到“一步到位”和“逐步到位”的计算数据[2]。《标准手册》图1,表1列出了切入差数据。但这些数据如何计算得来,其他类似的不分道起跑线(如1 500、10 000 m)应怎样计算,还是没能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

基于此,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试图应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得出400 m标准场地不分道起跑线和切入差等数据,以及半径36 m和半径37.898 m的400 m田径场相关数据,提供参考;同时还将对其他非标准场地径赛不分道起跑线和切入差等提供计算方法。期待与业内专家共同商榷。

1 研究方法

1.1 数学计算法 不分道起跑线和抢道线都是渐开弧线,渐开弧线与各跑道线都有一交点。根据渐开弧线原理,通过列参数方程,求得这些交点的坐标,将所求的点依次连接,就可画出所要求得的渐开弧线。因所列的参数方程是非线性方程,不能直接求解,所以本文运用迭代法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1.2 计算机应用法 依据牛顿迭代法得出的方程解得近似值:x2=x1-f(x1)/f′(x1),依次计算, n次计算后,得近似值:xn=xn-1-f(xn-1)/f′(xn-1)[3],通过C++语言进行编程求出n次迭代后的值。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手册》相关的渐开弧线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标准手册》第33页列出了切入差数据(图1,表1)。其基本上是按渐开线原理算出或画出这条抢道线。但有些数据还较模糊:

例:从图1中看出 R2T8D8 是个直角,cos ∠A =R/X ,根据表1 得知 X8=95.751 R=36.8 , cos ∠A8=36.8/95.751 cos ∠A8=0.38 433 ∠A8=67.397 836°

同样在直角R2R1D8中可求得∠B8=61.804 894°

而表1中∠A8=74.887° ∠B8=68.672°,不知∠A8、∠B8是怎样计算得来。

另外表1中备注栏的说明,使数据有些模糊,不知要说明什么问题,因此上述数据可否选用值得商榷。

2.2 列参数方程用迭代法对渐开弧线的计算 我们可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求得渐开弧线与各跑道线之间的交点坐标,根据这些坐标点的和已知点连接形成夹角或线段,就可进行测量,求得各道上的交点,然后依次圆顺地连接这些点,形成不分道起跑线或抢道线。

在正式的田径径赛不分道项目起跑线,依第一道起点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

2.2.1 第1道起点在直段上,通常有2 000 m障碍跑、3 000 m障碍跑起跑线和800 m跑的抢道线

现以半径36.5 m,跑道宽1.22 m,800 m抢道线为例进行分析:

如图1:假设弧AB是800 m抢道线,根据竞赛原则,那么其几何意义是从B点到基圆O最短距离的切线BD长,应该等于第一道直段AC+弧CD长。

以半径为R=36.5+0.3的基圆圆心O为原点,建立坐标系,设A点为800 m抢道线的第一道切入点,C点为从直道进入弯道的切入点。设AC=1 ,=s,B点(x,y)为800 m抢道线的第n道切入点,过B做基圆的切线BD,切点为D,则BD=AC+=1 +s, OD与y轴的夹角为θ(弧度)。在BD上找一点C′,使得BC′=AC=1 ,DC′==s,s=R·θ。则由图2可知第 n道起点B的y坐标:,设计算出的坐标等于K。

B点坐标关于θ的参数方程Ⅰ:

x=(l+R·θ)· cosθ- R· sin θ

(1) …Ⅰ

y=(l+R·θ)· sinθ+R·cosθ (2)

设:计算出的y=K,将其带入式(2),则

K=(I+R·θ)· sin θ+R· cos θ …(3)

公式(3)是一个非线性方程,不能用直接法求解,本文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求得角θ(弧度)。因计算过程较为复杂,本文通过编制C++语言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得角θ(弧度),进而可求得 OE长度,即B点的横坐标x。

AM是已知的第二直曲道分界线,通过计算求得各道切入差BM,用垂直点量法就可测量Bn点,依次圆顺连接Bn点即可画出抢道线AB弧。

现将各道切入差BM计算结果列表2 :

2.2.2 第1道起点在基圆上的不分道起跑线,通常有1 000 m、3 000 m、5 000 m和10 000 m起跑线属于这一类。

现以10 000 m起跑线测画进行分析:

1)如图3:当A点在基圆上时,也就是A点与C点重合时,那么这一条起跑线就是以O为基圆的渐开线。

其几何意义是:假设曲线AB是以O为基圆的渐开线,B是曲线AB上的一点,BD切O于D,那么BD=。B点坐标关于θ的参数方程

x=R·θ· cosθ- R· sin θ

y=R·θ· sinθ+ R· cosθ

…Ⅱ

2)我们还可通过直角BDO中已知OD、OB长,通过OD/OB=cosθ,求得∠θ。BD=,通过便可求得∠α,∠β=∠α-∠θ。于是便求得∠β。此法计算更简便些。

计算求得∠β,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放射线长

ABn=R2n+r2-2·Rn·r· cos β。

测量角β=180°—∠β

现根据上述方法,用计算机计算10 000 m起跑线测量数据如表3:

10 000 m跑第二组起跑线计算方法基本同上,数据可参看表3:

2.2.3 1 500 m起跑线是在直段向后延长线上,他的计算和测画包含参数方程Ⅰ、Ⅱ。

仍以半径36.5标准田径场1 500 m起跑线画法进行分析:如图4:

设C是以O′为基圆并与直段CA的交点,A为O为基圆并与直段的交点,M为CA延长线并与的交点,且CM=100 m,OO′=CA=84.39m。

由于1 500 m起跑线(渐开弧线)是在第二曲直交界线后的弯道上,他与弯道上各跑道线交点,是以M点为界,在跑进方向M点左侧的渐开弧线用参数方程Ⅱ,在跑进方向M点右侧的渐开弧线用参数方程Ⅰ。

因此应先判断M点在第几道上,如图5通过计算:求得OM=39.974;而第3条跑道线半径=38.94, 第4条跑道线半径=40.16,

38.94 <O M < 40.16,由此确定M点在第三跑道上。

1)如图5,第1~3跑道线与起跑线(渐开线)交点Bn,Bn到O等切点为N,令∠NOBn=∠θ,∠MOE=∠β,用参数方程Ⅱ计算求得∠θ, NBn=R·tgθ 。∠ NOE=360°2πR×=360°2πR×NBn ,∠β=∠NOE-∠θ,求得∠β,则测量角∠AOBn=∠AOM +∠β。

求得∠AOBn,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放射线长ABn=R2n+r2-2·Rn·r· cos ∠AOBn。

2)第4~n道跑道线与渐开线()交点是关于基圆O′,用参数方程Ⅰ计算,求∠θ′。

设场地直段长l=100 m, 两圆心距离m=84.39m,第n道半径为Rn,

4~ n 道各跑道线圆的轨迹为

…(5)

将式(1)、(2)代入式(5)得到式(6)

2R·l·θ′+R2·θ′2-2m·l· cos θ-2R·m· cos θ′+2R·m· sin θ′+(l2+R2+m2-R2n)=0 …(6)

应用迭代法和C++语言编制程序计算式(6),求得∠θ′带入参数方程Ⅰ,得到(x、y)点坐标。

则测量角 ∠AOB′x= arc tgxy

现把计算结果列表如表4:

2.3 《标准手册》画法数据与本文数据比较 传统的用等半径画弧的方法与本研究用渐开弧线的画法存在一定差距,800 m切入差和1 500 m跑线,因直段距离较长,其误差较小,也许还能接受;3 000 m障碍跑起跑线距分界线较短,其误差已超出规则允许的范围(表5)。由此可见,起跑线距离前方直段分界线越近,造成的误差就越大。

3 结 论

1)不分道起跑线和抢道线用渐开弧线画法,避免传统画法的弊端,使所画的弧线完全符合“对于每一名运动员选取的所允许的最短路线是一致的,并且不少于规定距离” [1]的要求。因此应用迭代法计算得来的数据,能更准确反映所要求的渐开弧线的各种数

据。以保证不分道起跑线或抢道线更准确,更符合规则要求。

2)本研究编制的计算程序,可计算不同半径的半圆式田径场的不分道起跑线,同样适用于其他非标准的半圆式田径场的不分道起跑线点位计算和画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田径协会译审. 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 孙大元. 塑胶面层运动场地建设与保养指南[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微积分[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美)LvorHorton.VisualC++2005入门经典[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王全章,赵俊玲,余建华. 关于半圆式田径场弯道不分道跑竞赛项目弧形起跑线画法的研究——再论椭圆式画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

[6] 马生录. 弯道起跑线渐开弧的研究与应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7] 邓万金. 标准400 m跑道径赛场地的程序编程计算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8] 纪和江. 对于“3 000 m障碍起跑线”划线方法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9] 纪和江.“抢道标志线”最佳划线法与“切入差”值的计算[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