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范文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教育网上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教育网上培训

篇1

关键词:医学网络教育;国家政策;网络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01-02

一、医学网络教育的国内市场现状

(一)国家政策

根据卫生部文件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因此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家允许并鼓励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医学继续教育。进行网络继续教育的学员,在经相关部门认定的网站学习可以获得卫生部门承认的继续教育学分。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核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根据《广东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广东全省推广使用“好医生网站”(省略)开展远程继续教育活动。并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学分认定。其他各省市情况基本类似,有的省份明确指定“好医生”或“双卫网”进行网络远程医学教育,有的省份没明确指定,只要通过国家或地方审核的网站就可以提供网络远程医学教育。

(二)市场容量

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卫生技术人员有义务参加继续医学培训,全国有众多医务人员,故医学培训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共有医务人员超过180万人,若加上在读的医学类大中专学生,则潜在的培训人员超过200万人。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人员超过4万人次。

二、现有医学网络教育情况

(一)好医生网(省略/)

好医生网站是从事医学信息服务、网络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服务和互动整合营销服务的医学互动平台。其服务覆盖22个省的6,150个单位和全国近180万医护人员,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大的专业医学教育和信息服务组织。该网站是一个老牌医学学习网站,创建历史悠久,自创立至今已经有八年的历史。每年为医生、护士、药剂师提供超过400个国家级和1000个地方级继续教育项目。拥有全套社区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每年320学时针对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讲座。

(二)医学教育网(省略/)

医学教育网是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正保远程教育:CDEL)旗下的一家大型医学远程教育网站。该网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课件,其课件录制质量较好。且有较好的运营模式。主要从事医师资格、卫生资格、执业药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考试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各种医学类考试网上辅导。

(三)双卫医学网(省略/)

双卫医学(全称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是首家经卫生部批准的通过卫星远程方式及相关延展技术开展医学教育的机构。具有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cme)学分的资格,主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cme)及其它医学相关培训。“双卫网”由卫生部规划指导,委托北京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建设。目前已在江西、辽宁、河北、贵州、新疆、安徽、甘肃、湖南、广东等全国10余个省及自治区建立远程教学站点2200余个,累计培训400余万人次。双卫网远程医学站点遍布各省市卫生局、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实现了全覆盖。

“双卫网”提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执业考试考前培训、中医培训等多层次远程医学教育。目前双卫拥有50余万有效学员。

(四)华医网(省略/)

该网站由原“好医生”网站执行总裁陈元鸿创办,2010年3月5日,成立仅两年的医疗行业远程教育培训网站华医网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3000万元的战略投资。该网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课件,课件质量较好。

(五)环球网校(省略/)

该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网络教育网站,提供建筑、财经、医卫、英语网络远程培训。医学培训是其一个部分。采用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课件是视频内容,质量较双卫网的要差一些。

篇2

1.1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多种方式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体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不少人仍对网络继续教育表现得不屑一顾。主要表现有:如国家Ⅰ类或省级Ⅰ类学分的取得主要仍是通过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尽管费用高、时间长、路途远,且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员主要是单位骨干和行政领导,而大多数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机会[2]。再有,地方和军队学分授予试行办法中对自学的学分授予还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考评方法,如按《试行办法》的计分方法,在每年必须修满的学分中,靠自学所得学分不得超过5学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卫生主管部门对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不重视,也造成了部分卫生技术人员认识的不足[3]。

1.2网络教育的硬件配套不均

卫生部2006年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28个省(区、市)利用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开展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1/3的省(区、市)实施了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基层单位仍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之一是缺少安全的网络平台和必要的硬件设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2]。在边远地区、县乡医院更是如此。

1.3网络教学质和量不高

我国网络继续教育的历史不长,网络继续教育研究队伍参差不齐,很多方面还在探索之中,没有成形网络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虽然可以实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远程教学,但仍不是继续教育项目的主要举办形式[2]。一方面,由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和技术有限,我国目前的医学远程教育系统还不够完善,资源分布还不尽人意,不能完全满足培训的实际要求,使得更多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仍采取面授的形式进行,也造成中心城市与边远城市的知识积累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学员通过网络学习的时间不统一,地域分散,决定了网络教学管理不能像传统授课那样对学员集中管理。因此如何进行规范的网络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是目前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1.4教学设计不够完善

对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来说,项目内容直接决定着项目的好坏。目前的网络教学内容品种较为单一,不够精简,内容的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覆盖面也需拓展。主要表现在临床操作、病例分析等相对全面、贴近临床的内容,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动态以及国际上各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和进展还不太多;部分专业知识版面不足;演示性内容不多等。

1.5继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好医生网站是卫生部首家批准的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的网站,学员参加网上继续医学教育后可获得国家Ⅰ类或省级Ⅰ类学分,具有便捷、低廉、就近、新颖的特点。出于取得学分的需要,很多卫生技术人员过多关注了这类网站,而忽视对其他的非学分网站必要的了解和关注。

2对策

2.1更新学习观念

网络教育是构建现代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它对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教育需要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管理观等的转变。政策宣传到位是前提,使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认可网络教育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这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前提。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我国开展多年,其管理内容和模式仍有待完善与提高,应随着时展制定合理的学分考评方法,与现代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相适应。卫生主管部门也要进行观念的更新。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也要重视网络教育的建设。计算机的普及和办公软件的应用是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教育的前提。加大对基层单位网络实施的投资与配套,注重硬件投入,确保技术支持。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地区。这也是解决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一步。

2.2加强软件建设

一要加强网络教育管理,网络教学的“时间灵活性”和“地域差异性”决定了网络教学管理只能通过网络自身的功能设计来实现其教学管理。目前可以通过结合多种方法,掌控网络教学的培训过程。例如: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增加互动;加强学员身份的辨识,防止替代学习;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填加测试;采取远程教学分站与集中授课教学相结合等等方式。只有规范的网络管理模式才可以保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健康稳步的发展。二要加强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与互动性。增加权威专家讲解的临床病例分析,设立专家在线解题答疑,提供一些网上讨论的问题并有专家点评;课件中多穿插些视频片段,如手术操作等,以提高视频质量及增强视频的视听效果。

篇3

1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1.1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

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以完成大、中专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在我院工作的职工,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为主,如各级医师、护理人员、技师、卫生管理等相关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也是卫生技术工作者应履行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

1.2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形式

(1)内容: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着重点,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先进性,有意培养相关人员的创新能力,并强化其职业道德、政治思想和医学伦理以及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

(2)形式:继续医学教育依据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除鼓励积极参加全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院外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外,也鼓励广泛开展院内示范性查房、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科研立项、、自学、学历学位教育和外出进修、学习班等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还可采用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1.3继续教育的实施

日常管理工作由护理部、科教科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需服从相关安排,并按规定参与到继续教育学习中来。对于继续教育中的专业技术者严格实行学分制度,授分自2006年开始采用IC卡学分机。全国性或省市级项目Ⅰ类学分获得通过好医生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学习,区县级和院级项目(Ⅱ类学分)由科教科、护理部负责,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承担授课的教师主要是本院相关专业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护、技人员,或聘请三甲级医院的专家教授。

1.4继续教育的考核

每年年底时由护理部、科教科共同对院内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考核。若考核不合格,则取消其在该年度的评优资格,同时将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纳入到晋升、工作考核以及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中来,并将其作为执业和晋升的重要条件[3],以有效促使继续教育可持续性开展。

2我院继续教育中潜在问题

2.1缺乏继续教育认知,影响深入开展

部分医护人员由于缺乏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充分认知,因而未将其当成获取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在工作上安于现状,存在严重的惰性心理,将继续教育认为是走形式、拿学分而已,不区分讲座实际内容是否与自身专业相关,只要能取得学分的讲座都听;个别学员甚至以为继续教育仅仅与晋升职称挂钩,继而在晋升期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取得学分,在晋升成功之后热情锐减;而其他正高级职称者、无晋升计划以及未到职称晋升年限者,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热情不再,极易出现混学分、代替刷学分或者网上招人代答题等不良行为。以上表现仅仅重视学分,而忽视了学习目的和效果,也对继续医学教育不断开展产生影响。

2.2重学分,轻学习,工学矛盾严重,出勤率低

医务人员既要从事繁重的医疗任务,又要从事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多数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中来的技术人员均是临床基层医护人员,而这类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重,若患者病情瞬间骤变,医护工作者可能难以及时协调工作、学习时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听课迟到或早退、缺勤等情况繁盛。此外,也有部分医务人员由于思想上仅仅停留在应付当前的工作上,从而对出勤率产生影响。我院医务人员采取课堂听课刷卡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个别人甚至出现刷卡后立即离开、讲座快结束时才来刷学分等不良现象。继而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2.3专业和课程内容不匹配,影响培训质量

我院在学科管理上一直实施“三级”制度,将各专业分工细化,各二级科室讲座次数均无法满足本科室内医务人员完成继续教育考核项目,因此部分医务工作者必须通过参加其他专业讲座来完成考核。而专业不对口则导致听课效果事倍功半。而少数医务工作者由于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存有应付之心,而并不从提升自己出发来完成继续医学教育,这不仅背弃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宗旨,也对医务人员听课效果、讲课老师积极性有影响。

2.4培训师资水平不高,造成培训内容陈旧,培训形式枯燥

个别科室的师资年龄比较大,不能与时俱进,平常学习比较少,培训内容不新,几年不变,不能及时更新;培训形式枯燥,没有充分根据培训对象选择诸如集中培训、研讨、进修、自修、案例教学、特殊培养、对口培训等方式,影响培训效果和听课的积极性。

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对策

3.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医院领导认识到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科教科部专职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平谷区卫生局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培训,接受培训后将相关的培训内容对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科教学干事进行培训,再由科教学干事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力求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知晓,达到改变医务人员观念,提高其认识,最终使医务人员从继续医学教育中获利。

3.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教学水平,是继续教育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教科制定继续教育授课教师的遴选标准、定期培训与考核办法,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一方面不定期聘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三甲医院的教授来我院讲授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案课件准备、教学查房等内容,另一方面派送骨干教师参加部级、市级短期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组建一支教学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基本技能规范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担授课、培训、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科梯队的建设,提高了全院的医疗和科研、教学水平。

3.3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拓宽教育渠道,丰富继续教育内容,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

科教科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如:举办院内学术讲座及会议、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好医生网上远程教学;院外参加如短期学习班、撰写学术论文教育、学术会议以及专业进修等方式,尽可能满足医务工作者需求,针对各学科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设定专门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做好培训计划、注重效率,有效提升学术活动质量,以增强其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吸引力。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依然形成了将继续教育项目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即学教育体系,并针对不同等级的技术人员举办具有较强针对性、先进性及实用性的继续教育学习课程。同时,在继续教育课程开展前一个月面向医务人员广而告之,使其在了解课程详细内容后有选择性的听课。并刷卡制度严格执行,刷卡次数更改为依现场情况来定,每次课前、课后共两次刷卡或者课后刷一次。

3.4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

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是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深层保障,也是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2],近年我院已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将作为本人岗位聘任、年度考核、执业再注册、职称晋升的必需条件,使得相关技术人员重视继续教育学以致用,时时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治病救人的工作实践中。同时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制定细化、量化,可操作性强,可对比性强的等考核项目,形成奖惩激励机制,使专业技术人员在繁忙的实际工作外还能对继续教育的“充电加油”投入百分百的热情。

4小结

篇4

(一)明确培训职责。

局机关各科室要全面负责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培训前将培训项目方案报市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单位要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各承办单位要做好培训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学员参与培训;各县(市、区)卫生局要认真组织学员参与教育培训,督促有关单位选派好相关卫生人员参与培训,确保学员参与培训学习的时间。制订培训规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培训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落实培训任务,将培训工作列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组织考试考核

承办单位要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或技能操作考核,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并登记学员的考试或考核结果,要将考试或考核结果向学员所在单位进行反馈。

(三)做好资料备案

包括教学培训计划、教材讲义和多媒体资料、培训相关规章制度、教师名单及讲授内容、学员名单及考勤记录、学员调查表及考试试卷等,要收集好培训有关资料。上述资料要统一归档备查。每期培训班结束后,承办单位要及时将培训安排表、教师名单和教材讲义、考试试题、市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附表2市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学员考核情况登记表》附表3经费使用情况和培训工作总结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结束一周内报送局有关科室,经科室审核后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过程监管。

即对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师资的建设,各科室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主管的培训项目的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培训教材的编制,培训场地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同时要加强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

篇5

1.1系统设置

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软件系统由系统登陆、人员信息管理与维护、活动信息维护与举办、学分管理系统及人员与学分查询系统组成。登陆采用网络的方式在任意一台网络连通的计算机上登陆系统并进行操作。人员信息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科室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及人员变动信息三方面的维护,完成科室和人员的添加、修改、删除、位置调整、科室合并、注销等功能。活动信息维护与举办由项目活动维护与举办、集体活动维护与举办、个人活动维护与举办组成,实现活动项目的设置管理、起始时间确定、考勤考核授分、IC卡划卡确认等功能。人员与学分查询主要完成个人学分与得分查询、个人达标与人员达标查询、达标情况统计。硬件系统分为IC卡和POS机,IC卡为非接触式,卡内记录学员的基本身份信息,用于身份验证和考勤刷卡;POS机用于举办课程时采集考勤的硬件设备,采用GPRS网络传输方式传输课程和考勤记录。

1.3系统特点

①设计理念先进。系统设计融入了先进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理念,界面简洁、清新,增强了用户的感观和体验效果。②系统功能强大。实现了对教育项目的全程管理。③安全设计周密。包括系统应用的宽带安全、GPRS网络传输、数据安全、系统安全。④权限管理严谨。其中项目设置功能、数据分类管理和刷卡操作管理三级访问实现权限控制。

1.4运行环境

继续护理教育管理系统是基于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模式来运行于联机网络内,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均为在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操作系统运行。

1.5应用方法

①护理部组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实施网络后台录入,建立护理人员基本信息库。②制定医院IC卡技术的继续护理教育网络授分管理相关制度规定与操作流程。③结合管理系统功能、制度流程和使用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④在部分科室试运行,改进与完善流程与方法,向全院推行。⑤完成全年继续教育活动管理并授予个人学分,对管理继续教育管理情况进行汇总排序,前10名科室纳入综合质量评价,年终给予奖励。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IC卡继续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前后影响因素比较。

3讨论

3.1实现了继续护理教育网络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一些医院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效改进了学分档案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但这些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般为局域网,仅能达到满足自身管理的基本需求,而系统如何与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联网,以方便完成学分的验证工作,如何与远程教育联网,使护理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完成网上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等问题均未很好解决。我院通过继续护理教育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及时地与省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网,使继续护理教育学分得到准确验证,个人持IC卡在终端POS机上刷卡,即可获得省卫生行政部门准确验证的有效学分,避免了各类教育信息错误和不准确问题的发生,为科学管理继续护理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3.2提高了继续护理教育管理效率

继续教育创新发展问题是探索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的有效途径,其管理工作离不开对大量信息、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靠人工录入、检索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表1中显示,应用继续护理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后,学分录入准确率、学分审核正确率明显提高,学分考核统计时间及查询时间明显缩短(P<0.05)。这与系统应用后个人持IC卡在POS机上刷卡便能及时准确录入继续教育学分及相关信息有关。学分达标情况查询简便易行,登陆省继续护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站,输入IC卡号和查询时间,便可查询到个人学分情况,克服了以往大量的手工登记、计算和制表工作的弊端,减轻了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继续教育管理效率。

3.3降低了继续护理教育管理成本

篇6

1、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机遇

加入WTO,中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与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必将带动医学科学的进步。知识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将取代土地、资本,冲破地理空间和文化的限制,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以传播新知识、新信息为重要使命的继续医学教育,其地位和作用将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加入WTO,医学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概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更新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打破了传统的对症治疗的观念,迫使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不断需求,因此继续医学教育成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必然选择。

加入WTO,各医疗卫生单位间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医院对其员工采取择优录用,真正实现“能者上”。在学习型社会,人才评判主要标准不再仅是知识与学历,而是由重学历、重资格转向重能力。能力不仅包括正规教育系统中获得的,也包括职业生涯中所获得的,其终生学习的能力是最被看重的。

2、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加入WTO后,根据市场准入的原则,我国将对外开放医疗市场,允许外国服务机构提供者与中方合作设立中外合资医院和诊所,外方对医疗服务市场的介入,必然大规模的抢占国内市场。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我国对医疗服务行业的保护和限制将被逐步取消,医疗卫生行业将置身全球一体化市场中,与外国行业平等竞争。早在加入WTO前的几年里,外资机构凭借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信誉、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医疗服务,已在病患者心中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与之相比,我国的医疗机构许多方面相对较“原始”,外资机构必定会得到较多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外先进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必然会使国外大批优秀医务工作者进入我国医疗市场;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服务性产业之一,也要按照有关市场开放的规定,逐步对WTO成员国开放;继续医学教育是服务性更强的教育形式,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市场首先受到冲击,竞争更为激烈。

其次,人才争夺矛盾突出。根据我国开放医疗服务承诺与政策要求,人世后,国外合营合作医疗诊所中除部分人员是国外人员外,大多数医生和医务人员为中国公民,也就是说,外资合作合营医疗诊所为了生存发展,心然会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依托,以雄厚资金做保证,用种种手段挖掘抢夺中国医疗卫生专业高层以技术人才,这样必然对我国部分医疗单位的人才结构、技术结构造成冲击。而我国卫生队伍,尤其农村和基层地区专业技术素质偏低,结构失衡较严重,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0.4%,无专业学历技术人员高达36.4%。全国取得正、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者中,还有 24.7%是大专学历,5.68%是中专学历。同时还存在中青年创新人才匮乏问题,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仅占1.9%,明显低于各行业5.4%的平均水平。卫生技术队伍的业务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能很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也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加快培养同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关系到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大局,继续医学教育任重道远。 第三,国外竞争者熟悉世贸规则,在长期全球贸易中,积累了

一定经验,而我国初人世的医疗卫生行业,熟知世贸规则的人少,参与全球竞争经验不足,国外实力雄厚的大财团,集科、教、医、工、贸为一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规模宏大,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结构、布局、体制、经营等基本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过来的,单一从医人才多,懂得世界经济和经济管理的综合性复合性人才缺乏,特别是职业院长更少。

第四,加入WTO,面向强手如林的国外高等学校以及专业培训机构敞开大门,继续医学教育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开放教育后,我国的生源市场、办学市场、人才市场、互联网市场都将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视教育为产业,为促进其国家教育产业化发展,他们积极到中国来办学、抢夺中国的生源市场,还借助远程教育超越时空优势,通过网络把教育办到中国来。所有这些,对尚不成熟的继续医学教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面对WTO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全新教育观

加入WTO,是我国教育纳入全球教育发展轨道的重要里程碑。应对WTO给继续医学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首先应在观念上与WTO的运行规则站在一个平台上。为此,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1、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加入WTO后,我国教育融入到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世界性教育思潮和实践中来。终身教育并不是一种非实体存在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一种理念,即把个人的教育活动作全程的综合考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终生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已日益成为每一个人的必须,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教育在现代化社会中正扮演着前所未有的角色。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现实、面向人类的新需要,冲破千百年来对教育机构、模式、内容、方法上的种种限制,体现教育的真正本性――完整的终身教育。

与终身教育才目并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一文中又提出终生学习的概念。终生学习强调的是对终身教育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二者本质是一致的。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已先后举行了两次世界终生学习会议,提出了“终生学习是21世纪生存”的思想。把终生学习提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是人类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积极响应,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即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的学习中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人,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的终生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

继续医学教育对医务人员来说,就是在整个医疗生涯中始终接受教育,紧跟形式,不断获取医学新信息,结合临床实践,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补充、拓展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终生学习、终身教育,不仅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个人事业的主观需要,只有终生学习,才能终身就业。

终生学习、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使传统的教育趋向素质教育,以增新、补充、拓展、提高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以说,人类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学历,更重要的是接受终身教育,不学习,不更新知识,就会被时代淘汰。

2、树立继续教育市场化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教育看成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业,使得学校、办学机构基本成为一个封闭的与市场无涉的领域。教育是向人们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育品行、提升素质的服务,归属于第三产业。教育服务不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是一种即成的现实。继续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早在发达国家先行一步, WTO的国际贸易分类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颇多条款,已直接涉及和制约教育服务,条款中规定,除各国政府全资助的教学活动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范畴。继续教育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有系统的向人们提供知识性、职能开发型服务。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在旧体制上打开了最关键的缺口――继续教育准入有偿服务,从而改变了继续教育一直作为纯公益事业的义务教育特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有价”的原则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基本准则。而作为知识的传递、储存、加工和创新的继续教育,其主要

对象是现实社会生产力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增值过程,实质就是劳动者自身的智能增值过程,而这种增值可直接带来劳动产品或商品的增值。因此继续教育比其它教育更具有直接的市场性质,应该在诸多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中首先实行市场化,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世界性潮流。

加入WTO后,由于教育服务的承诺,我国教育已经不可能继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运营,必然会受到其它国家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的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为教育支付学费,购买教育服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实际上已是一种市场关系。为此,我们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市场化的理念,并将其融入继续教育实践中去。

对继续教育提供者――办学机构来说,树立市场化的理念,就是真正意识到学员付学费接受教育、充实知识、更新观念就是在购买办学机构的教育服务,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教育的投资者。因此,办学机构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树立起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

3、树立继续教育法制化的理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包括接受教育的时间、费用、奖惩、参训人员比例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与之相比,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相对滞后,尽管有些法律规定,但只零散见于各法律之中,不成体系。

应对人世的挑战,我们应加快继续教育立法的步伐,要确立继续教育法律地位,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应当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如果公民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就意味着他被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淘汰出局只是早晚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只有当一个公民在一生中都享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时,他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力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同时公民接受继续教育也是其个人的法定义务。因为,一个公民不思进取,拒不接受继续教育,就会拖单位的后腿,影响单位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应该是必须履行的不可推卸的义务。继续教育的立法工作还应针对目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培训机构的设立、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继续教育工作质量的考核、学时学分以证书的认定等等。

三、应对WtO创新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创新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开发学员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品格的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知识教育结构的新型教育

1、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培训模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培训目标是适应生物学模式与治疗型模式的医生。这一观念也许是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

随着疾病基因和衰老基因的发现。人类可以轻易了解自身体质的弱点和对某种疾病易患性,从而对自己的疾病作出诊断,那么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问题上来,人们更关注生命的价值。因此,卫生服务体系将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以疾病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人群为中心;以医院为基础转向以社会为基础;以诊断医疗服务转向以预防、保健和环境和谐统一为目标,这种服务模式集预防、医药、保健等服务为一体,其理论体系为全科医学。临床医生仅从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和处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已远远不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解决临床医学复杂难题,将成为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是一门社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由此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科技发展水平,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并随历史发展不断更新、修订。为此,继续医学教育必须转变原有的培养目标和模式,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继续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需求的社会型的全科医师。

2、根据医学模式转变更新继续教育内容

未来医学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综合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医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临床治愈疾病,应使患者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与外界环境重新达到平衡和协调;经验医学转向循环医学,临床医生不再仅凭经验进行疾病诊断,而是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认真明确与合理应用现存的证据来决定对病人的诊断方法;分子生物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促使医学从细胞医学进入分子医学乃至纳米

医学,由宏观转向微观。医学科学发展综合化的趋势、医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医学模式日臻完善,致使医学内涵发生变化和拓展,形成对医学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知识智能结构,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精湛的临床操作技术,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注重医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因此继续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是专业课教育与通科教育有机结合,要建立一套包括职业价值、行为伦理、临床技能、科学基础、群体保健、沟通技能、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等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临床医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和运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机会。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我国过去的教育鄙视创造能力,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大脑都是教育生产流水线产出的思想标件,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凡标新立异就成为次品、等外品。教学方法上是老师主宰教学,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这种规范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应破除将学生当成知识仓库,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为最终目的的陈旧教育方法。继续医学教育的职能不仅在于保存和发扬人类创造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医务人员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努力为他们创造一种环境,提供宽松的条件,让学员学会思考,积极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老师对学生培养应做到:既强调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既强调知识的积累,更强调知识的优化;既强调一般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经过内化、转化成能力和素质才能体现其价值。知识存在过时和遗忘,而能力和素质是永久的,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的“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就是由已学到的知识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专业学习与方法学习相统一,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

4、拓宽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要通过积极探索,加强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开展网上学习,发展远程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一般采用脱产办班、离岗学习等形式,占用较多工作时间与经费开支,对单位和个人而言都是难以承受,也是无法使此项工作开展与制度化的重要原因。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通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建立,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与广泛发展的空间,使远程教育能够完全开展并得以推广。广大医务人员因其特殊的工作岗位,难以集中进行学习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能够使在职医务人员既不脱离工作岗位,又能补充新知识。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没有严格的学历、资历和年龄限制,内容上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时间上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学,为医务人员再教育提供极大方便,较好地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现代远程教育的另一特征就是资源共享,实现以较小的投入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目标。互联网远程教育既解决了传统脱产学习带来的工作安排压力,又能降低旅差费开支,深受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个人的欢迎和接受。

远程教育网站,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可分为一般性教育和系统性教育内容。一般性教育内容即:介绍医学与生物学发展动态,及时报道医疗工作中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介绍新药与淘汰的药物,开展网上病例讨论与讲座,相关医疗法规与医德教育,并进行答疑。系统教育的内容即:专门为各学科不同专业层次的医务人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系统专业培训。

篇7

1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研究现状

在医学教育网络资源中, 临床康复学网上资源不多,其中涉及医药类高职教育的更少,不能达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还有部分网络资源虽内容丰富但使用受限制,不能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难以发挥其作用。本课题计划在我校图文信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与临床康复技术课程相关的习题、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图像资料等挂在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

2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临床康复学是一门联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极为重要的桥梁学科,因此在康复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临床康复学的教学备受考验[2]。其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康复医学相关的所有知识,同时,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学校教学环境难以满足学生的情景教学要求。对我校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高职学生而言,普遍反应难以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虽然在课堂上也利用一些多媒体和现场模拟展示进行教学活动,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替代以往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学习模式,而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源,把与临床康复学相关的资源链接到网络课程网站上, 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到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不仅可通过计算机储存的大量教学资源, 迅速、任意地选择和调用图文视频资料, 获取相关知识,又能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方便学生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资源的开放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终生求知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素质[3]。网络资源库的内容可不断的丰富翻新,任何信息在经过审核后,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添加到其中。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并且为学校拓宽教育功能、兴办远程教育、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3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研究目标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实现我校临床康复学课程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建立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

4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研究内容

4.1 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查询和下载资源库中的教案、资料、素材等多媒体信息,为教师在线备课提供方便。

(2)网络课件,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

(3)案例和文献资料,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临床典型案例,有关课程方面重要文章、书籍等。

(4)网上课堂系统,包括资料查询、在线学习、在线答疑、电子白板、留言板、论坛等子模块,通过该模块学生可以方便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

4.2 建立课程网站,开放信息服务平台,保障资源库的正常应用和运行

4.3 进行教师强化培训,重点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教学资源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个方面培训。

4.4 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阶段测试进行成绩评价,开展问卷调查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5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可能的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一: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对网络资源进行组合和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

篇8

分析我国执业药师的从业现状,指出执业药师在培养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等各种途径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继续教育中临床类知识的培训,发挥网络继续教育优势,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做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途径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以来,执业药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与国外相比基础较差,施行时间较短,执业药师队伍的人数、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距离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务院2012年1月12日颁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将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实施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推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执业药师整体素质,推动执业药师队伍发展。同时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每年须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的学分。”办法还规定“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每年参加执业药师续教育获取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注册期3年内不得少于45学分。”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中国执业药师现状

1.1执业药师社会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所提出“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需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明确目标,否则取消售药资格。根据中国药店管理学院2012年的调查,按照一店一“药师”的要求,即使所有执业药师都配备到药店中去,仍然有18万左右的缺口。

1.2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

虽然中国执业药师需求量很大,但是执业药师社会认知度差,地位尴尬。《医药经济报》在上海做了一个关于用药安全关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群众虽然对用药安全很关注,但是对药店中的执业药师了解甚少,大部分的病人去药店只知道有药店服务人员为其服务,但并不关心为其服务的是否为执业药师;另外大部分人都认为执业药师确实比普通店员更懂得用药知识,仍把所有的药师当成卖药的。因为医院和药店的药剂师工作仍然是以药品供应为中心,也导致公众对执业药师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执业药师只是“药店营业员”和“处方调剂人员”,甚至仅仅是推销药物的营业员。

1.3执业药师职业素质不高

执业药师的主要工作为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等,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执业药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技能。如前文所述,目前执业药师存在地位尴尬等方面问题,除了与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外界因素有关以外,与其自身素质也密切相关。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基本上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药学人员。而我国,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备5个条件之一者,就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其中最低要求是取得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定年限。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执业药师的学历门槛要求极低,只要有药学背景的人员,从事药学相关工作,都能参加执业药师考试,通过考试即可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这就造成了我国执业药师的知识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我国取得执业药师资格人员的学历结构、技术职称、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自身素质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以及药师平时相对狭隘的工作内容,执业药师迫切需要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工作需求。

2提升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途径

2.1充分发挥高校现有课程资源优势

开设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着众多药学知识丰富的专任教师,也有网络和地域资源能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可以成为我国开展执业药师教育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可以提供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供这部分药师学习,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高校应注重发挥现有课程体系的作用,特别是精品课程的作用,向执业药师开放网络课堂,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及学分计算方式,为低学历、非药学专业毕业或毕业时间长的执业药师提供学习便利,提高执业药师队伍的素质。对于那部分学历较低、药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的时候,充分利用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教学资源,查漏补缺,侧重加强知识结构的完善。

2.2加强继续教育中临床类知识的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本科院校不断扩招,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增执业药师将以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执业药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将逐年提高。这部分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化学为主,即使学了药理、药剂、药分等专业课程也满足不了现在临床药学的需求。执业药师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但是其大学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知识匮乏,导致部分药师甚至连基本的病历、化验单都看不懂,无法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所以,高校必须要对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对于已经获得执业资格的药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中,除了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培训以外,还要强化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弥补执业药师的知识缺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执业药师进行临床实习。

2.3加强执业药师网络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便捷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途径是获取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发丰富和系统的继续教育资源,加强网络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设和资源整合,必将有力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如美国早已通过其先进的网络技术,组织各种培训和学术课程进行药学继续教育。中国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建成了许多相关网站,如国家级远程医学教育网双卫网,总医院药学信息网站《临床药师》,另外,还有很多的交流、讨论版,如国内最大的医药学交流平台丁香园,再有创建于2001年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术站点之一,小木虫论坛。这些网站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这里拥有旺盛的人气、良好的交流氛围及广阔的交流空间,已成为聚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源、经验交流平台。内容涵盖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学科,除此之外还有基金申请、专利标准、留学出国、考研考博、论文投稿、学术求助等实用内容。在这里执业药师在工作中有任何疑问,可以获得大家的帮助,为解决临床药师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2.4建立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评估制度

培训效果是检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优劣的关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和研讨课四种,每种类型课程的性质不同,评价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应当对每种课程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以促进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培训效果分析是培训体系中最终的成果检验过程,能够起到检验培训实际效果、验证培训内容和培训科学性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培训效果大多数情况下难以量化衡量,所以培训效果分析一直是培训工作中的难点。但从总体来看,可以尝试建立以定量衡量为主,采用四级评估法,进行培训效果的检验:培训效果第一级———满意度(Satisfaction),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培训效果第二级———学习度(Learning),即学员是否真的掌握了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培训效果第三级———应用度(Adoption),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培训效果第四级———绩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学员多大程度地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执业药师在培养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网络等各类媒介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发挥网络继续教育优势,建立继续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做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使执业药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患者和消费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执业药师后备军。

作者:俞迪佳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边明,张然.关于对执业药师注册与继续教育系统对接的分析[J].首都医药,2013,6:15.

[2]吴晓春.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96.

[3]郭敏杰,闫爱春,刘俊义.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2):15.

[4]田友清,丁平.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药师,2008,11(1):87.

[5]刘文生.我国药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天津医学,2011,23(6)70.

[6]孟凡莉,黄泰康.关于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中国药事,2009,23(8):790.

篇9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35

Abstrac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around Xinji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Radio & TV University.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问题的提出

(1)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是促进新疆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民教育思潮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命题,尤其是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中。当前,远程教育正成为一种新的职后教育途径,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12)提到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可见,终身教育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提升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2)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教师和学生的自身需求。一方面,随着开放大学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远程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素养以及专业情感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开放大学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根据成人自主学习的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求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师必须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网上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知识的简洁精炼性、学习时间的灵活自主性以及学习方式的便捷性。知识的简洁精炼要求我们远程教育教师对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凝练核心知识;学习时间的灵活自主和学习方式的便携性要求远程教育教师将博大的知识和先进的教育技术整合,以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推进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2 新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新疆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教师。共有来自8个地州的50名教师参与此次调查,其中,校本部教师27人,地州教师23人。汉族教师44人,占调查人数的88%,少数民族教师6人,占调查人数的12%;在所从事的专业类别中,文科教师35人,占70%,理科和工科教师共计15人,占35%。

2.2 调查结果

通过编制问卷,设计以下四个维度为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即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教师的支持性素养和专业情意。

2.2.1 调查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均为有效问卷。①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讲师占48.28%,副教授占27.59%,硕士学历的副教授仅占11.11%,教授为0.00%(见表1)。

2.2.2 专业知识结构方面

专业知识结构是成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它包含学科知识、教育理论观念等各个方面,其中,作为一名远程教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还要有远程教育的理念和远程教育教学论知识。由表2调查可知,绝大多数的远程教育教师都认为学科知识、远程教学理论、成人学习理论等在远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地位,认同率高达97%。

2.2.3 在专业技能方面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所具备专业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即开发网络课程的能力、远程教学设计能力、网络课程资源统整能力、师生交互性等方面。由表3调查可知,绝大多数的远程教育教师都认为教师专业技能在远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达90%左右,其中,在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网路课程开发能力方面重要率高达95%。

2.2.4 教师支持素养方面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支持素养有以下几方面:(1)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知识;(2)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技能;(3)了解学科前沿和最新的学科成果,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科研能力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性占92%,沟通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占92%,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占90%(见表4)。

2.2.5 教师专业情意方面

由表5调查可知,在教师的专业情意方面,绝大多数远程教育教师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认同自己的身份,对自己所从事的远程教育工作持接纳态度,肯定自己的教学意义,这一比例占85%。此外,根据表6调查可知,作为一名远程教育教师,其责任心以及对教学的关注和投入高达90%。

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即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具备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的理论素养和远程教育教学论知识,但仍需进一步更新远程教育观念。在专业技能方面,现代远程教师在对开发网络课程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网络课程资源统整能力、师生交互性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方面较强,但仍需加强实践能力操作,提高网上教学技能;在教师支持性素养方面,现代远程教师对教师应有的支持性素养重要性认同很强,但仍需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理论框架,了解学科前沿和最新的学科成果,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自我反思评价能力;在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接纳和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在网络教学中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责任性较强,但仍需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

3 促进新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加强主体定位,促进自主发展

从上述现状来看,新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观念较为先进,但仍需进一步更新。这是因为观念的更新直接影响到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作为一名远程教育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充实远程教育基本理论,要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提高专业技能,提高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水平。②因此,作为远程教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远程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要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正确把握时空分离下的教与学,促进自我发展。

3.2 建立网络资源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特殊性,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支持服务水平等都影响着师生交互的教学效果。远程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地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远程教育的特点结合,提升远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学习资源是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使学习者、管理者、远程教育教师以及专家共同建立沟通的纽带。他们既可以是知识的给予者也可以是知识的接受者。通过共同体,加强系统内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团队建设以及导学团队建设等,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3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开展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提高远程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③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科研,并尽可能地在政策上和制度上予以倾斜,要为其创造科研机会,多科学研究,增强教师理论与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能力。另外,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

3.4 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自我发展和青年教师成长

远程教育教师不仅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远程教育教师在网络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撰写教学日志、随笔以及教学小结对自身等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与修正,从而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要多给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机会,搭建青年教师平台,以老带新,在实践中提升青年教师的网上教学能力,使其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网上教学。

注释

① 因本次调查取样较少,故以下问卷结果不做推广,仅做参考。

②③严菊婷.浅谈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参考文献

[1] 康小江,王红革.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2] 公艳艳.国内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

[3] 刘启龙,赵春艳.浅谈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2(2).

[4] 罗发奋,刘丙利.基于知识管理的远程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5] 张西宁.现代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8).

[6] 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篇10

关键词:精品课程;信息化;教育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指标,

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接着又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评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年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同时反映出对精品课程探讨的不断完善,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可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我们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发精品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为依据,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综合评估指标共分为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教学队伍占20分,教学内容占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占24分,教学条件占15分,教学效果占18分。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对我们开发精品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指标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该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尤其要吃透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建设的网络课程要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那么就很难实现网络共享。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

师资开发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师资开发队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现代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具备现代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独立制作出良好教学课件的能力。因为,他们要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并熟练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面对WTO对教育的挑战,必须有一批既有强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又有能够熟练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巧妙整合起来,能理解和适应网络课程,并能参与网络课程制作的优秀教师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化学习需要的优秀网络课程。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硬件配置

硬件设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硬件配置太低,就无法制作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品课程。在制作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设施。如果这些设备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与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如果摄相机的像素太低,视频画面就会不够清晰,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对系统要求较高一点的软件运行速度就缓慢或无法正常运行。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设精品课程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就必须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配置较好的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施等等,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这样才能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能力,使建设的精品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在掌握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现代教育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不仅“能教”,而且会“会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开展教育技术的培训,但普遍只重视了对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开关与保养问题,忽视了对全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忽视了教学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作为教师,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其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建设精品课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品课程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不少学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网络课程游离于教育教学规律之外,一个学校或一个主持人不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限制,盲目上马,结果网络课程变成是课本、黑板和教师讲课的网络表现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钱,建起的网络课程大多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对策。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1

关于数字出版,目前似乎还没有权威、准确、公认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数字出版,是出版资源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换的过程;是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或者离线数字写作内容的采集和管理的过程;是把内容中的各种知识析离共享管理的过程;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全媒体组织输出的过程;是在线信息网络化服务的过程。2,数字出版,是依托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诞生的新的出版形态。3,数字出版,就是将概念、思想、知识借由字符、图像、影像、语音方式整合成0、1的数字内容,经加值后传播于公众。2007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17届国际数字出版会议上是这样定义数字出版的,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并以之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

虽然概念是模糊的,但这不影响人们对数字出版的热情。随着Kindle、iPad、汉王等电子阅读终端的热销,带动了电子书的热销,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新颖的阅读模式,并对之狂热地追捧。当然,电子书只能说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绝非全部。此外,网络游戏、数字期刊、手机报等早已为人们熟悉,并引领着数字出版的潮流。数字出版正在不断被人们丰富其内容,不断延伸着其定义。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抑或其他。总之,数字出版时代即将全面到来。

国外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

爱思唯尔(Elsevier)

爱思唯尔是一家经营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通过与全球的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种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如Science Direct、MD Consult、Scopus,文摘型数据库、在线参考书目和特定学科入口网站。在数字出版方面,目前爱思唯尔已与中国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Science Direct中国镜像站点,提供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分类浏览、检索和全文阅读功能,其中对于电子图书提供按章节检索和阅读功能,检索和利用极为方便。

麦格劳-希尔(Me Graw Hill)

麦格劳-希尔专业出版包括五大块的内容:商业、医学、技术、教育和大众出版。该社每年出版大约900种图书,他们通过四种方法提高产品的数字化程度。麦格劳-希尔开发得很好的一个产品叫Access Surgery(走进外科手术,用于帮助医学院学生在线观摩最新的手术方式),它应用了搜索、互动、实时更新、内在存储这四种方法,是一种只能通过注册后才能在线使用的产品。在Access Surgery平台中,麦格劳-希尔放上了所有的图书内容和视频等,作者还会经常更新其内容。目前该社已经建成外科、内科、工程、科学等各种数据库类别,投资相当大。麦格劳-希尔对现在经营的六块业务中的三块,即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有一个界定:搜索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电子图书和数字音像图书内容则是由他们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对于搜索部分,他们有三家合作伙伴,即谷歌、微软和亚马逊,这一块收入比较少,此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网站的参与来提高麦格劳一希尔网站的浏览量,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纸质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访问麦格劳-希尔网站。

威科(Wolters Kluwer)

在纸质图书出版和销售时期,威科集团就积累了荷兰几乎所有医科类大中专院校和医院各系及科室用户的名录,这为他们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提供数字化产品做好了充分准备。威科集团的数字出版理念是这样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编辑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原有内容进行医学知识的数字化整合,并不断加入新的医学内容,开发出读者真正准备“买单”的数字产品。

威科集团的数字化内容采取由自己完成和交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电子书里的视频内容由他们自己完成,而数字化平台的制作则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威科集团强调要向技术公司学习,在数字化技术上,技术公司往往有比传统出版社更丰富的经验。为此,他们雇佣了全职的技术人员,以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医疗和健康板块数字出版业务后,威科集团对数字出版产品分类进行调整,以前,威科集团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这能够使出版内容更全面、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国内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现状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早些年推出科学e书房和科学文库,前者是离线产品,后者是在线产品。

科学e书房是一款采用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U-Key为载体,小巧便捷的移动阅读产品。其内置绿色版阅读器,使读者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享受近似纸质书的原版原式阅读体验。科学e书房目前已推出17个产品系列,内容包括该社出版的~大批高水平学术著作及文物考古、医学等特色内容。该产品采用传统图书外包装,便于图书馆管理;兼具翻阅、听书、目录导航、检索、笔记勾画和书签功能,是纸质书无法比拟的。

在线产品科学文库是以科学出版社优质的内容资源为基础,为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等机构用户精心打造的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检索、在线阅读及下载借阅服务产品。其下设5个子库:“基础科学”“实用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资源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定制服务方式,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借阅。此外,还能让用户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年,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组建数字出版中心一一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至2009年国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书,历时8年、投资近500万元。打造出了以“名医指路”品牌为特征的五大类几十个品种,其中数字跨媒体出版物5个系列155种,数据库已建5个、在建6个,网站已建8个、在建7个。

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在起步阶段,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图书同步做成电子书,以光盘的形式面世。随后,该社将纸质书和电子书又做成了具有能听、能视、能上网在线阅读、能下载到手机即同时具备纸质书、音频书、视频书、网络书和手机书功能。紧接着,该社集中攻关,将传统的纸媒图书,与经多年努力建成的总容量达4.5亿字的“中华医学资源核心数据库”群实行深度结合,使专业图书实现了随读随查、即点即答的深度阅读,拓展了阅读功能,此外,还具备了同一本书的读者群在线讨论功能。

目前,其跨媒体智能产品主要有6个大类:1.跨媒体智能图书;2.跨媒体智能网络阅读卡,3.跨媒体电子书光盘;4.复合型跨媒体智能出版物;5.大型医学数据库群;6.部队数字医学系列图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产品。其数字出版的理念主要是提供基于内容的服务。技术攻关是目前出版社独立发展数字出版的一个主要瓶颈。基于这种情况,该社首先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及时引进一位医学信息学博士,其一方面具有学医的背景,另一方面精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能够对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核心性技术进行开发和把关。

在具体实施方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开发数字出版平台一一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医学教育网,其核心内容已经成型,目前在迅速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多种功能的融合与拓展。其设计思路是,以考试书和教材为基础,开发内容拓展型的数据库,提供在线服务,并且所提供的服务型资源将采取免费和收费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教材的内容拓展可以是教材作者的相关教学资料或者教学培训内容,确切地说是一种针对教材本身的增值服务。

医学领域数字出版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现有产品,优化产品设计

各医学相关出版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分析现有产品结构,设计纵深化产品,以满足数字时代的需要。医学图书的数字出版,或者以独创内容为资本,或者需要大量信息的优化组合,形成有特色的纵向产品,这两种发展模式应该并重。产品设计也就应该基于这两种模式。

作为编辑自身,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数字出版意识。逐渐培养复合型能力,同时去影响作者,进一步带动作者的数字出版意识,这有利于将来实现数字产品的直接开发。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做好产品储备,特别是原创性、独创性产品,努力提升横向产品线,发展优势学科纵向产品线,增强产品竞争力。作为大型出版集团,可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或者采取合作方式扩充产品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资源的积累过程,加快推进数字出版进程。

(二)处理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麦格劳-希尔的Jill Reese这么说过:“从编辑的角度来讲,当一本书出版时间很长了,不再出版纸质书了,作者总希望拿走他们的版权,但我们不希望如此,因为我们还希望以电子图书的形式延续销售。”虽然我们不好评判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续,还是传统出版的替代。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两者以其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应该说,纸质出版历史悠久,但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纸质出版有其不可替代性。人们的阅读很难离开纸质媒介,虽然其受众少了,但毕竟还是存在。数字时代的到来,按需印刷也应运而生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一本书绝版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但有了电子图书,这一定义就发生了改变。将来我们或许是先有电子书,再有纸质书;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但短期内,我们还是很难改变以纸质书出版为基础的现状。关于这一点在此不做进一步分析。

(三)加快数据库建设

数字出版的商业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Kindle模式:“阅读器+内容平台”;iPad模式:“终端设备+内容平台”;Google模式:“海量资源+开放网络平台”;盛大文学模式:中国版的“内容+终端”;方正模式:数字图书B2C;汉王模式:直销、团购模式;中移动模式:“无线图书的整合发行平台”。

但无论哪种模式,内容资源是核心。就像同方知网期刊论文的发展模式一样,数据库建设对图书的数字出版同样非常重要。人民军医出版社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建成了疾病、药品、循证医学、辅助检查、疾病研究进展、医保用药等6个子数据库。其中华医学核心资源数据库涵盖了有关疾病、药品、检查、循证、期刊杂志等五个系统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基于内容资源,在相应的平台支撑下最终实现信息服务,也是对资源的整合。

(四)离线与在线结合方式

对于这一点,可以借鉴麦格劳-希尔的做法,即经营搜索、电子图书和数字授权三块业务。搜索只是让读者在网上可以找到10%的图书内容,即在线产品,目的是用来提高其点击率,扩大传播范围,即“广告”阶段,用来吸引读者购买完整的产品。电子图书内容则是在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提供给发行商拿去销售,也即离线产品的销售。数字授权是向需要在线使用该社图书的人收费。这三者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和赢利。

关于在线产品,网站是平台,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般的点击、浏览、下载,以及相应的搜索、查询等都比较为人们所熟悉。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其他业务,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如聘请相应学科的专家,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比如做标引,还可以定时、不定时做客访谈,融合科普、专业答疑等环节,以扩大网站影响力,提升服务品牌,聚拢潜在读者。此外,也可以与期刊杂志合作,延伸图书产品链,扩大知识涵盖面。经常更新产品内容,为“顾客”提供超值的增值服务。

(五)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捆绑模式

医学专业参考书与教材、教辅的结合即提供一站式服务,就如威科集团的做法,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前,通常是按照学生、医生等读者群来进行产品划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对产品进行分类。从学生入学使用数字教材(阅读器+内容平台+在线学习项目),到学生考试,通过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提供教辅产品,最后到学生毕业进入医院完成角色转变,提供专著、参考书、工具书,打包销售。在此过程中,均可实现在线和离线产品的结合。

(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数字时代,我们要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培养技术型人才是关键,包括平台建设人才,视频、音频制作人才,在线编辑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做到既懂专业出版,又懂信息技术。这是不少出版社目前发展数字出版的瓶颈之一。此外,全面开展数字出版,还存在诸多需要时间解决的问题,如数字出版的版权,涉及立法问题;数字出版的技术问题;数字图书的定价问题,等等。出版社只有掌握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数字出版领域拥有产品定价权,拥有更多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