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

篇1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提高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三峡大学结合该校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对学校新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革,提出“弱化专业方向,提炼专业共性,增厚专业基础”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立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实践表明,本次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307,1345);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2013008)。

作者简介:陈从平(1976—),男,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副教授。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 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 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2]刘会猛,黄荣华,王兆文,成晓北,叶晓明.强化工程素养着力能力培养——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5):63-64.

篇2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53-02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对能源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战。能源科技发展需要一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为能源动力行业培养出满足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成文,与同行交流。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

1.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拓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招生门类、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从2013年起,全国本科专业将按照2012版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称谓,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强调的是热能与动力的转换,而现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的范围则更宽广了,由过去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领域,发展到今天的能源生产、燃烧污染治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与化学、环境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关系越来越密切。近些年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形成了庞大的研究队伍和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垃圾发电,脱硫脱硝等行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急需高校能提供这方面的人才。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能源动力行业时展的要求,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目前培养计划中总学分压缩、课程门数减少的情况下,增加新领域课程,必将会对原有的课程设置造成冲击。

2.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存在矛盾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涵盖了原来的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等,这些专业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宽口径”培养模式避免了过去那种专业面过于狭窄的问题,使人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这也直接产生了不利的方面。在目前专业课程门数和学时都有限的情况下,毕业生在哪一方面都不专,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工作现场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过程,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和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不乐意接受“宽口径”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一毕业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甚至是“零距离”对接[1]。

3.课程体系设置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喜好厌恶,如有的喜欢动力机械,有的喜欢制冷空调,还有的喜欢热力发电;另外,对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有不同选择,如有的要考研,有的要就业,还有的要创业。高等教育应该支持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提供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发展方向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目前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所有学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几乎都一模一样,教学内容差别不大,学生几乎都是一个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实践教育环节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冲突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在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系统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总学分和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则不得不压缩理论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甚至得减少理论课程门数,这样培养的人才很难做到“厚基础”, 违背了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实践教育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脱节,必然影响实践教育环节的效果。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及时更新。国外高水平大学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技术。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将MEMS技术引入了换热器课程,将先进的能量转化技术,如燃料电池、生物质能转换、热电转换等引入了热力学课程。和国外相比,我们教学内容就显得陈旧,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增设新领域核心课程,完善人才知识结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能源动力学科新的拓展领域,广泛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能源动力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掌握新领域的学科内涵和新兴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确定未来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在满足总学分和学时限制的条件下,补充完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将新领域的课程与原专业课程整合,制定适应学科领域扩展、满足未来人才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按专业大类统一基础课程设置,分设专业方向模块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为了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宽泛而不专的问题,还是要分设专业方向[2]。但为了防止回到以前的老路,防止专业面过于狭窄,不同专业方向的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应统一设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化课程,每个专业模块化课程的门数不宜过多,设3-4门,10个学分左右即可,同时设置大量应用性强的专业选修课,强化实践环节,这样就解决了“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的矛盾。

3.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课程设置分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3]。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未来从事行业预期和职业喜好加以选择。培养计划分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加选修课程门数,选修课程也分研究型和应用型,满足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要。

4.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在强化实践环节的同时,一定要保证理论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学时。在总学分减少和实践学分增加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压缩德育课程学分,保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分。同时,改革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类课程都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课程设计,通过工程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及时修订教学大纲,与时俱进,及时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领域、前沿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得到反映。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有和其它专业共性的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满足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可以借鉴其它专业成功的改革经验,还要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力,杨晨. 能源动力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52-154

[2]于娟, 吴静怡. 能源动力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58-160

[3]方文彬. 试论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1-133

篇3

西安交大虽然在最近几年的排名中有所下滑,但是排名什么的有没有真正的参考价值并不好说。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西安交大作为C9(即九校联盟,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高校)之一的学校,实力是不容置疑的。西安交大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校,工科的实力最强,其中电气、能动、机械等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我高考那年的最低分数线并不特别高,可能是其他地方的同学都不想来西北这么远的地方上学。但是我觉得光从学校角度考虑的话,还是不错的选择。

我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简称就是能动,专业排名是和清华不分上下的。大一大二大家都是一样,学习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当然也有全校选修与辅修课。大三之前,也就是我现在这个阶段将进行分模块,即选择更小的方向,包括热、冷和新能源。热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内燃机等方面的工作,冷包括制冷、压缩机、流体机械等,新能源可能会单独成为一门专业。这些更小的方向就看你以后是读研还是考虑出国再做决定。就业的话,与能源、发电、制冷甚至航天研究方面相关的单位都有。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是一个就业面非常广的专业,而且主要是面向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和研究所。

当然,所有专业都一样,你必须考虑清楚自己适合做科研还是立即工作。如果你觉得自己适合做科研,你可以选择读研(学校有保送研究生制度,但一般都要求读到博士毕业)。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合读研,喜欢与人打交道,你可以选择直接就业。因为读研往往会使你的选择越来越窄,你越专业化,就业方向也就越狭窄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你可能会听说一些热门的专业,比如电气和ACCA。如果你分数不是特别高,这两个专业可能不会被录取。学校也有转专业的政策,大一结束后你可以转到除ACCA外的其他专业。也就是说,你进了大学努力一年,还是有机会进电气这个专业的。到大二还有一次机会转专业,是管理学院的招生和经禾金融实验班的招生。这两个专业只从本校大二的理工科学生中录取。当然,任何专业不是说你报上就前途一片光明了,再热门的专业也不是人人都能找到好的工作。

学习生活方面,学校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但也不乏各种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图书馆和自习室从开学到期末人都比较多。大型活动的话,每年都有“交大之星”的选秀活动,今年已经是第33届了。学校实行“书院制”,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在一个书院,增进不同专业间的联系。

篇4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模式;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52-03

伴随着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日益加强的关注,能源与环境的矛盾成为每个国家的核心关注点,其迫切要求中国的能源动力工程高等教育建立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体系与结构,提高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满足动力、发电应用等国民生计的迫切需求,而成立了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后续随国家需求而成立了制冷、核电等专业。国内高校设立工程热物理专业的高峰期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后专业发展迅速。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第四版)》,能源动力类二级学科门类下列的专业仅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使得本专业本科成为一个“大能源”范畴内的专业。这种专业上的调整体现了一种需求的调整,在面向全球化的能源发展与挑战时,具备更加广阔视野、全面知识体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邱洁对这种调整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总结了相关挑战与机遇。

一、专业现状概述

(一)专业内涵的拓展

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关注热能与动力的转化及效率问题,核心关注热量这种能源形式。随着可再生能源及新的能源利用形式的迅猛发展,专业内涵愈发深厚。各种能源形式彼此的转换及过程中伴生的能质交换规律等都成为本专业覆盖范围,这对于原有的学科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专业内涵的拓展迫切要求学科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培养计划方面进行适当更新。

(二)培养目标的调整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能源与环境等主题的发展,对相关新兴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社会作为人才的接收市场,对急需人才的类型释放了大量信号。然而,作为人才输送主力的高校,往往并没有及时对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课程更新方面也相对较慢。事实上,在课程数和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在各高校学科内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方向沿袭下,相关调整的余地很小。

(三)差异化需求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日渐差异化的学生需求时,不能“丰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事实上,随着高等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呼声渐起。重视人才发展的差异性,探索个性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中有所体现。具体到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大能源”专业,有些学生倾向于传统专业好就业,有些学生倾向于新型产业想创业,有些学生格外看重前沿科研想出国、考研,这一方面来源于个人认识和喜好,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自身经济等不同方面的压力。这种差异化的需求在现阶段传统培养模式下,很难被满足。这不仅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局限,在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等方面也同样存在很多局限。

二、本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 本科生对本专业背景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不知道专业与国计民生有何关系,故无法在其中定位自己。没有定位,便没有思想原点,不知从何出发开展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故往往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二) 本科生对个人发展路径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不知道本科所学有什么具体应用,个体的学习如何与群体、行业、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关联,想认真发力却不知道如何操作、朝哪里发力,缺乏方法的引导。在被动学习模式下积累的经验,在本科主动学习的情境下不能很好适应,往往造成心理困境。

(三) 本科生对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了解不深

其表现为学生无法将自己对未知的探索与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科技态势相关联。在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这种涵盖学科多、支撑面广、国内外发展快速的专业时,一方面渴望求知,另一方面又被繁杂的关系牵扯,造成精力分散,无法突破。

(四) 本科生参与竞争的意愿不大、程度不深

尽管目前在能源领域,国内外针对本科生的科研竞赛纷纷设立及开展,但仍无法发动所有学生参与,造成部分积极的学生参与多个项目,而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参与竞争的意愿和动力。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熔炼互激”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反复实践与研讨总结,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提出了“熔炼互激”这一新的教育模式。

篇5

关键词:CDIO;项目;课程体系

1将CDIO引入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学科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与现代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以往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过分注重单学科课程的理论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目标性不强,往往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不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应用的能力。理论学习和工程应用相脱节,学生感觉学习理论空洞,不知如何应用,毕业生缺乏工程实践设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需求,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针对这种现状,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互关联,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势在必行。

2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沈阳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以项目设计为主线,项目分为3个层次,一级项目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使学生完整的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一级项目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由二级、三级项目和课程组成。一级项目设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工程导论项目,这个项目让一年级的新生了解能源动力类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过程的生命周期,高级阶段即毕业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能源动力类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完整过程,一级项目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二级项目是一组课程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引导一组相关课程的学习,重点突出某项能力要求。三级项目则是针对单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沈阳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应用大型工程软件进行车用内燃机及其零部件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的能力培养为特色,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既具有动力机械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内燃机方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汽车发动机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沈阳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于CDIO理念的二级项目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三级项目课程体系见表1。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工程岗位实践和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了解相关生产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现代企业的运转过程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

3案例解析基于CDIO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

3.1项目的实施方案

为保证基于CDIO课程体系的运行,课程的安排以阶段项目为中心组成课程模块,使学生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能够顺利完成阶段项目。一级项目第一阶段:在学习工程设计导论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定一个典型零部件或机构的初步设计计划书,并由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CDIO的内涵与思想,使学生了解CDIO理念及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以及完成这一项目需要哪些知识模块和能力,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及将要参与的CDIO实践活动具备初步的认识,从而有目的的学习,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问题。一级项目第二阶段:进行概念模型设计—零部件三维实体造型和虚拟装配结合二级项目1完成,初步了解产品结构,学会应用建模工具描述产品,掌握基本的工程基础知识。一级项目第三阶段:进行零部件的细致设计、系统及零部件的理论分析、虚拟试验及制造工艺设计结合二级项目2完成,学会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性以及专门性工程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得出实证性结论,为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创造、选择适当的现代工程及信息技术工具(包括仿真和建模工具)将其应用于复杂的工程活动中。一级项目的第四阶段:高级阶段即毕业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能源动力类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完整过程,进一步体验设计与创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了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工程知识、学科知识,产品、过程、系统的建造能力外,还可以通过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会、小组合作、项目阶段总结项目技术文档的编制、项目汇报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包括语言交流、书面交流、图表交流、电子及多媒体交流)、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2学习效果考核

为保证学习质量,每一阶段的项目都要有项目成果,编写相应的技术文档和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方可进行下一阶段。考核注重学生在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产品、过程、系统建造能力以及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学习。

3.3工程实践场所保障

支持和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学习产品、过程、系统的建造能力,学习学科知识。汽车实验中心包括热工基础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汽车振动实验室、发动机综合性能实验室、车辆故障诊断、检测及维护实验室、汽车及其典型零部件制造工艺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进入实验室只需进行登记,就可在实验室开展实践、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实验场所。

3.4教师教学能力保障

要求教师均有企业实践经历,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教师通过企业锻炼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系统建造能力。另外教师也组成指导团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组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4课程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1)教学改革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已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2)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兴趣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讨、合作、有目的的学习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校期间,很多学生设计、制造出多项创新设计成果。(3)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改革成果得到学校的认可。如内燃机原理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内燃机原理课程改革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篇6

涉电学科主要本科专业均设在《目录》中工学门类下,涉及能源动力类、电气类、土木类、水利类、核工程类和农业工程类六个专业类。能源动力类下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种基本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种特设专业;电气类下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种基本专业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种特设专业;土木类、水利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下设的涉电基本专业分别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水利水电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农业电气化”(见下表)。

下面,就将国内高校涉电学科主要本科专业概况依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逐一进行介绍。涉及到相关高校的名单部分一般以学校的自然地理布局依次罗列,排名不分先后。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解读

在1998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能源动力类下设专业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后,各高校在招生专业名称上进行了调整,即将原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技能,又具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所需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电力行业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已经从面向传统火力发电,拓展出一些新的专业方向。现本专业的专业方向包括:热能动力、集控运行、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自动控制理论、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就业方向:⑴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⑵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能源、动力方面的节能、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工程公司、大中专院校和研究院(所)、咨询与技术服务类公司、火力发电厂、大型核电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校共有18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3所,“211工程”高校29所。

“985工程”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解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12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能源动力类下的特设专业。本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主要课程

本专业课程组除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外,还有风能与动力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根据能源类型的不同为划分为不同的方向,主要有生物质能方向(生物质发电与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制造以及新工艺的应用技术等),风力发电方向(风力发电机组与风电场的设计、制造、建设、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面向太阳能电池设计、制造,光伏电站设计、运行与控制)等等。在就业方向上,生物质能方向主要在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电力、节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以及在与新能源相关的科研、教学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风力发电方向可在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能源企业、研究所、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设计、制造与研究,风力发电技术项目开发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以及在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技术工作。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大型电力企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及太阳能电站等单位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规划、制造、施工及运行管理,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产业的技术与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项目开发等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约有3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8所。

“985工程”高校:东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11工程”高校: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解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城市供用电技术、高电压及信息技术、电力市场6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与发展,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科研开发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约有48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4所,“211工程”高校39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211工程”高校: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海南大学、长安大学、青海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专业解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是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进行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急需专业,为电气类下的特设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通信原理、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主要有:

华北电力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专业解读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工业企业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供电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特别是外企的生产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电气设备的系统控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科研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主要有:

上海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北大学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专业解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属于工学大类,土建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控制理论等基础理论,学习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的理论和技术,学生受到现代电气自动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楼宇自动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电机技术、电气CAD、制冷与空调技术、楼宇给排水、楼宇综合自动化、电梯技术等。实践课程内容包括:认识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施工等部门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开发、运行、管理、维修等工作。如:⑴建筑电气专业强弱电设计、施工、监理;⑵智能建筑系统的开发、安装、调试和维护;⑶建筑设备的研发、安装、调试、维护;⑷电子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维护;⑸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有28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湘潭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三江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专业解读

水电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也在突飞猛进,具有广阔的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既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够从事水利水电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电站建筑物、建设项目评估和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水利、水电领域的规划院、勘测设计院、工程局、水电开发公司、工程单位及相关企业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在有关部委、省、市的水利水电管理部门、电力集团公司、流域机构、水电站、水库等从事水利水电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水利水电方面的科研、教学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共7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17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解读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根据我国核电事业广阔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其目标是培养核电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检测技术、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可靠性工程、汽轮机原理及运行、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反应堆控制和仪表、核电厂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运行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能胜任核电工程项目的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及其它能源动力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主要有:⑴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及技术支持工作;⑵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⑶核工程设计院和研究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⑷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工程建设公司、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工程设计院、核工程与核技术研究院所等。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共2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11所,“211”院校2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11工程”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农业电气化

专业解读

“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主要具备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农村(地方)电力系统及农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电力工程、供电技术、用电技术、电网规划、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控制技术、电力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地方电力系统和大型企业供电系统从事有关的科研、设计、建设、运行、供电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开设院校

篇7

论文关键词: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质量工程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将择优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电厂热能专业,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本校师资力量最强、就业形势较好、招生人数较多和学生成才率较高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累计毕业生人数已达10616人,在校生人数2647人。尤其最近几年,在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组成的校理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科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在全国各专业的前列。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发电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发电行业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发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

一、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1.建立并形成热动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机制

通过校理事会定期开展能源动力、发电(火电、气电、风电和核电等)、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调研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研讨与分析,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制定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层次化人才培养方案。

2.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形成的规范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为建设起点,加强精品教材的培育和建设

课程教学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普遍采用国内外高水平的新版教材,继续组织编写高质量的适用教材,形成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机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研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企业的短期高级技术培训、生产一线观摩、调研和相关会议;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兼职授课,形成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定期人员交流机制。

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为了适应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对全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实验室资源,依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设立的“能动之光”科技创新项目,建成了包含电厂实践教学模块、动力工程基础实验模块、热能动力工程实验模块、创新实验模块的集知识学习、技能拓展、工程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无缝链接,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建设成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着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集现代信息技术与热能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现代能源、电力行业相关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从方向凝练、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专业建设别具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

为适应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开设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核工程与核技术、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等专业方向,覆盖主要发电形式,具有鲜明的电力特色。通过与国家大型企业合作,采用“订单+联合”的培养模式,使专业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了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加强培养学生厚重的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方向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超过98%,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深得能源电力行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用好现有人才,新引进的教师均为名牌高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有数名教师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化训练,有计划、分年度派教师赴美国、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等能源和电力较发达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4.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打造课程体系,带动教材建设

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计划,以创建精品课程为课程体系建设重点,核心课程全部建成精品课程,同时带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有力推动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建设水平。到目前为止,已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市级精品课程、3门学校精品课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门及其他教材12门。

5.建设特色实验中心,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华北电力大学“四模块”(基础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验模块、校外实践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2007年8月热能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顺利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三、鲜明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时刻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不断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并将继续不断强化内涵、扩展外延,满足国家对能源电力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为国家能源与电力工业培养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

2.支撑学校的大电力学科体系

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所形成的新的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了专业方向的设置,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孵化出来的风能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核技术等专业成为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现了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厚基础、宽口径,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体现“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4.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从2007年开始试办,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做班主任,因材施教,2007级实验班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末一次性全部顺利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实践证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是成功的。

篇8

关键词:热能;动力机械;能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热能动力机械专业的高技术性

大型的热能动力设备,系统非常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力设备的运行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和计算机监视。全计算机控制已基本实现,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及其辅机的运行,早已是自动控制或远动操作,新建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应用了计算机控制,如30MW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锅炉产蒸汽量在100t/h以上,锅炉本体的高度超过som,燃煤达10t/11以上,若用人力来烧这样的锅炉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是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全计算机控制,一台锅炉有两名操作人员就够了。对于工业锅炉,亦采用机械进煤的方式,运用自动或远动控制其运行。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热力设备,也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水平。可见,热力设备的运行,采用了大量的高尖技术。热力设备一般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工作,要搞好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经常地进行维护和定期的大小修,为了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必须利用新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先进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因此,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常用的热能动力机械

动力机械是把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机械装置。其中,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称为热能动力机械。常用的热能动力机械有三种。一是燃气轮机。燃气轮机的工质是燃气和空气。这种机械的主要特点是运行平稳,机动性好,噪音污染小。所以应用广泛。未来燃气轮机会向提高效率、利用核能发展燃煤技术的方向发展。二是蒸汽机。说到动力机械就不得不说蒸汽机。蒸汽机的工质是蒸汽,它是将内能转化为功的装置。蒸汽机的产生曾引起了世界上重要的“工业革命”。跨入21世纪之后,才渐渐被内燃机和汽轮机取代了领先地位。蒸汽机的使用之所以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归功于它对所有燃料都可以由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但是蒸汽机的运作依赖于笨重庞大的锅炉,因此最终被轻巧灵活的内燃机所取代。三是内燃机。内燃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因为燃料在机械内部直接燃烧,所以称为内燃机。内燃机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热机,它以汽油或轻柴油作燃料,虽然热效率高,但热料消耗率高,而且内燃机噪声是动力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未来内燃机的发展将注重于提高机械效率,减少噪声,降低排放量来严格要求燃料的清洁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我国的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

我国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专业分割很细。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就先后包括锅炉、电厂热能、内燃机、涡轮机、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冷冻与冷藏、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几十个小专业,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当时的发展相互适应。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几十个小专业压缩为9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进一步将以上9个专业合并为1个,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从原来的几十个专业合并为1个专业,全国现在有120多所高校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动主要研究热能与动力方面,是跨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专业。热动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本专业涵盖的产业领域十分广泛。能源动力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在各行各业中有特殊的应用,也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能源动力领域人才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需求和经济分配状态的变化、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本专业的生源、就业等形成了挑战,更是热能动力专业教的关键。同时,热动还是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可见热动是现代力工程的基础。

四、动力机械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解决办法

动力设备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热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热污染是指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传给环境,造成大气和水被污染的现象。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核电站、造纸厂排放出来的含有大量废热的气体和液体对水生植物和鱼类生存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各种有害成分还会随着水资源的流动被陆地上的树木,蔬菜吸收,进而被人类食用,引起重大的流行疾病等。要减少工业废物的余热对环境的影响,就要减少排放,并且充分利用余热,或者寻找和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的水能,风能不仅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还保护了环境。

1、空气污染也叫大气污染

从近年来的全国雾霾天气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空气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大气污染源来自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居民生活供暖设备等。在大城市中,汽车、火车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它们消耗煤或石油产生的直接排放进空气的废气,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凶手”。而且近几年的许多极端天气也是因大气污染引起的。空气污染的防治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调整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

2、噪声污染

动力机械等设备运行时由于机械振动而形成噪声。噪声污染短期内或许没有太大伤害,但处于这样的环境一段时期后就会使生物的听力受损,严重的还会诱发多种疾病。因此,防治噪声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污染源来说需要降低声源噪音,控制噪音传播。而对于人们来说,可以采用吸音设备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六、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结束语

热能动力工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人类从人力劳动向机械生产的“进化”。作为国民生产的动力,能源已经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其中,热能是能量传递和动力机械领域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能源形式之一。而现在随着热能转化装置以及动力机械的广泛应用,已经出现了许多全球化的问题。本文针对热能动力工程的相关设备和环境保护做一些基本介绍,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益军.浅谈热能动力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

篇9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节能减排;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邵霞(1978-),女,湖北黄冈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潘剑锋(1978-),男,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江苏大学“842”精品课程(燃烧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设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38-01

2011年,教育部等联合发出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人才培养质量做了总体要求,其后明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明确要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工程热物理与节能减排专业综合改革的意义

江苏大学作为一所教学研究性大学,根据自身历史发展特色和适应国家能源战略计划的需要,拥有并发展了多个能源动力类专业方向,工程热物理专业更是优势明显的传统强势方向之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所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家宏观战略的变化和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实践等环节必须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管理型人才。

二、工程热物理与节能减排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热物理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热科学知识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技能,经过四年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环节的培养,使其成为胜任能源动力领域研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同时也与国家宏观能源战略密切相关,培养过程和方向必须与宏观形势保持一致,才能吸引好的生源和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多年来学校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

1.突出能力培养,调整专业培养计划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布局,以突出专业发展方向、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辅修专业方面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为了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增加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学时,强调热科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扩展科学利用热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时补充新兴工程领域内热科学利用的前沿知识;结合本科课程安排特点,在课程任务相对较轻的第五学期,增加了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程,充实工科学生知识体系,为扩展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平台;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热物理量的测试,在电子学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编程、热物理型号调试与采集等方面引入了部分经典课程,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增加了热物性测试程序的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契合国家能源战略,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与评价”等课程;考虑到本专业在燃烧、热力发动机等方面的行业影响力并结合历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分布特征,调整和增强实践环节,增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习的时长和学分。整合已有实验资源,例如完善发动机的实物拆装、柴油机内部燃烧的监控实验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体现互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远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如何使课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是广大高等学校教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专业主要采取以下的途径积极应对:

(1)主动为国内外同行之间教学科研交流创造条件,积极促成教师的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糅合进教学内容。例如本专业教师在微热光电系统中的燃烧传热研究、MOCVD化学气象沉积的研究以及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成果都被及时补充进了相关课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自豪感。

(2)遴选部分优势基础课程率先建设网上学堂。例如进一步完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子教案和网上学习系统。上述系统集中了网络视频及在线答疑、网上习题、著名参考书籍和优秀课件库等功能,方便学生在课外、校外的主动学习。目前电子教案等已经建设完毕,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环节发挥了作用。

(3)多途径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目前开放式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实验数量(包括选做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增加是重点,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提高测试仪器仪表的先进性,引进现代试验技术等。同时,还积极走出去加强企校融合,落实校外合作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目前发展校内外实验基地3处以上。由于能够接触和拆卸真实的发动机、汽缸等,实验效果极好,学生反响强烈,体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3.重视积累,教研互哺,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

一支业务精干、素质过硬的教研研究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又一关键。工程热物理专业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程中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强化。例如要求任课教师通过了备课、试讲关才能上讲台。初上课的教师都有专门的教学指导教师直接进课堂听课辅导,听课记录作为考查教学是否合格的重要凭证,每年下半年必须参加系部或者学院、学校的教师讲课比赛等,全方位的考核和培养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很快。教研活动中发现的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很快共享和利用。

除此之外,教研室每位教师都担任了学业导师,对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加强指导,安排特别优秀的本科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密集培养。近年来,21人次的本科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江苏大学科研立项项目资助以及顺利完成专利申请和授权等,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拓展了综合素质。教研室借力于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间的联系,积极推荐优秀学生走出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多名学生本科阶段即前往韩国、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开阔了本科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结语

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断变化的外界形势和时代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内容、方式的改革将是一个永恒的工程。工程热物理专业充分利用专业综合改革的大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在近4年的时间里,以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抓手,以扩展教学资源为辅助,以增强实验实践环节为反哺,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燃烧学”、“工程学”、“传热学”等课程先后被遴选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予以资助建设,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兴盛,学生参与率超过40%,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学生初次就业薪资水平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常军然,唐宏.江西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改革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54-155.

[2]刘德君,段慧达,白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30-31.

[3]周晖.改革专业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机械管理开发,

篇10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节能环保

一、引言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参考用书,其既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紧密相关,又是一本独立的实验教材,其是本专业学生实验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使用非常广泛。全国有上百所学校开设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课程,每年有几万名大学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都使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大部分学校只有临时内部讲义,并未有正式出版发行的教材,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的出版发行将受到很多高校及企业的青睐。武汉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三个班级共一百余名学生一直在使用本校教师编写的内部讲义,他们亦急需正式出版的教材。同时,此教材将涵盖冶金工程、材料学、矿物加工专业开设的冶金传输原理、热工基础、冶金炉原理等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此教材的编写出版既能解决本校师生的燃眉之急,又能在其他高校及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验教材比较单一分散,如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等,没有全面综合的实验教材。本教材涵盖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燃料及燃烧、制冷原理与装置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锅炉原理、火焰炉等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同时增加了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完成对一些理论的验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毕业生今后从事与能源动力有关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

二、教材编写

1.工作基础

本教材的依托单位是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该专业从2008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该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下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经过校、院、系教师的努力,已经成为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专职管理教师四名,实验室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拥有一百余台科研与教学设备,可进行热工检测、流体、热工、燃烧、炉窑等相关专业的实验。目前编者团队已经为本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生、冶金工程本科生、矿物加工本科生的热工基础实验、热工综合实验、冶金基础实验、冶金炉原理实验、CAD技术等课程,共计56学时编写了教材,此教材也是在这些实验课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写团队就实验教学问题先后承担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跨学科宽口径节能环保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等教学研究项目,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其已与国内知名大学取得紧密合作,此教材即是与东北大学共同编写完成的。

2.教材特色

目前国内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多偏重于汽轮机、锅炉、流体机械、空调制冷实验,适用于火力发电、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流体机械及低温制冷专业方向。而我校设置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以冶金为背景的学科,偏重于冶金热能方向,其对专业实验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本教材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同时注重与其他高校本专业的相同与相近,增加了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使整合后的教材既能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又可适用于其他高校及企业人员。

(1)结合专业特色,优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整合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口径,不仅可以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冶金、流体、C械和暖通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教材是在武汉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讲义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版的,其已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讲义形式试用了七年,从该校毕业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生,都具备了热工、能源相关实验技能,在社会就业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简明、易读和突出实用性

本教材按照简明、易读和突出实用性的原则,归纳总结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编写过程中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描述,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实践创新,结合开放实验的特点,力求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学生独立操作。教材内容精练,符合教学特点,文字简明,深入浅出。为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材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尤其适用于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便于教师的取舍。

(3)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术价值

教材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努力做到把本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不仅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要体现编著者的科研成果。

3.编写方案

本书主要设置工程热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燃料与燃烧实验、制冷原理实验、热工综合实验、流体综合实验等七章。每个章节包括2~8个不等的实验,涵盖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燃料及燃烧、制冷原理与装置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锅炉原理、火焰炉等专业课的实验内容,还增加了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每个实验下设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分析与讨论、注意事项等部分,每个实验会略有调整。

三、结束语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材的编写是在武汉科技大学内部实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已经得到七届师生的验证试用,培养的毕业生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本教材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同时注重与其他高校本专业的相同与相近,增加了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使整合后的教材既能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又适用于其他高校及企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吴美萍.“以生为本”的实验室开放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146-148.

[2]孙会兰,王波,国栋等.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87-97.

[3]许国良,王晓墨.工程传热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沈巧珍,杜建明.冶金传输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6]韩昭沧.燃料及燃烧(第2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7]周国凡,薛正良.钢铁冶金实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8]黄希祜.钢铁冶金原理(第3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9]毛根海.应用流体力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丁祖荣等.流体力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11

【关键词】 热能动力 能源 锅炉仿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热能和动力工程在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保证技术的完善性和全面性,还需要进步的研究和改进。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锅炉成为其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但是锅炉烟气排放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排烟管的热量。本文主要针对热能动力在锅炉和能源中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1 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发展方向

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也是科学领域中重要应用型专业,主要针对热能源和动力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由于其专业的重要性,我国基本上有上百个院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专业课程,以此培养关于此方面的科学型人才。现代化热动能专业是依据旧版的流体机械工程和热能工程以及动力机械、水利水电工程、能源工程等结合而成。热能动力属于机械工程研究项目,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机械类、热动工程、工程热物理等的知识理论技术。并通过理论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技术、工程制图、热工测试技术等的专业学习方向和相关研究发展方向让学习或研究人员能够具备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试等热能动力工程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熟悉的掌握制冷装置、动力机械工程等能够准确的制定设计制造实验研究方向。

并且就业面比较广,其中包括电厂热能自动化、电厂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以及流体机械自动化等的发展方向。现代化动力工程的基本训练内容就是热能动力学,由此可以看出,热动是现代化动力工程的基础。在上述基础上热能动力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专业知识体系,发展和研究的空间比较大,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2 热能工程技术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能源动力工业化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国支柱型产业。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全球人类关注,能否再生,能否采用更好的方法节约能源,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已是当前社会各界谈论的热点话题。能源的发展利用涉及到我国多个领域和大型企业高科技技术应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命脉。

风机是一种有有多个叶片的能进行轴旋转的机械,能将施加在叶片上的旋转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气体的流动,并应用于工程机械。风机的应用及其广泛,如发电厂、工业炉通风、车辆、船舶等用来排热、引风等的作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电站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运转速度也越来越高、要求效率高无心爱你路故障发生、同时要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对此电机在电站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安全可靠、还要提高运行效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叶片和旋转轴损坏或是电机烧坏等的现象,以免长期下去造成事故发生,甚至是经济损失严重。

3 炉内燃烧控制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业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也不断的向自动化发展,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具有先进高科技技术含量的信息监测系统,在设备的管理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工业炉中的连续加热炉也得到了实际应用,改变以往的燃料燃烧和能源消耗的转化热量应用,使得生产技术工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工业炉中燃料的控制技术很重要,高科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动控制。目前现代化连续加热炉炉型主要为分两种,其中推钢式加热炉可以采用燃料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加工。

推钢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空燃比例连续控制和双交叉限幅控制。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系统中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将系统检测到的温度转变成一种信号,其信号的数据值就是实际温度。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燃烧控制器、燃气流量阀以及燃气流量计等主要构件。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是通过气体装置将将所要检测的范围进行合理的检测,然后将所检测的数据传输给PLC编程技术,并将之前设定的值进行比较,最后将分析得出的数据值按照4-20mA的电信号分别对燃气或是空气阀、动力阀的开度做以适当的调整,以此有效的对燃炉中的燃气比例和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PLC编程技术、空气或燃气比例阀、燃料控制器、气体分析装置等。两种方式共同的特点就是燃料控制器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工业燃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

4 关于软件仿真锅炉风机叶片的研究

工业锅炉中的风机叶片旋转的的内部机械流场具有较强的不定性,比较复杂。因此,对锅炉风机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比较困难,其中涉及的细节比较繁琐,在当前研究成果中对其力学解释和分析方法还不够完善。一些关于锅炉研究中的流动分离等现象,是目前迫切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过程中需要建立比较可靠的实验模型和数值模拟,以此对机械流场内部作以详细的分析。为了准确的对锅炉风机叶片旋转的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探究,利用软件建立二维数值模拟实验的方式。其软件数值模拟实验首先要创建二维模型,然后再根据所提供的数值划分成网格的形式,再设定边界区域,利用这些相关条件对输出的网格进行求解,求解过程中可以利用求解器。最后将求解出的结果在建立一个二维数值模拟,对空气来留角下的流动进行模拟求解,将得出的结果与速度矢量图做以分析比较,得出锅炉风机叶片分离和攻角之间的关系。

5 结语

上述主要是对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发展情况分分析和探讨,进一步说明了热能动力在现代化科技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各领域应用的广泛性。

参考文献:

[1]周武,庄正宁,刘泰生,顾杰,夏华澄.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渣问题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4).

[2]宁玲玲,刘秉钺.造纸厂动力锅炉排污的节能[J].黑龙江造纸.2009(4).

[3]罗自学,梁培露,周怀春,陈世和.引入辐射能信号的锅炉氧量寻优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3).

篇12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性;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4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2]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其能源动力类专业,结合学校打造“三海一核”领域一流工程师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围绕“卓越计划”的实施开展了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专业教学理念的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色本科专业,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的国防特色本科专业。在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该专业过多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对专业实践和专门技能重视不够。因此,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提出“实验训素质、实践练技能、科研促创新”的实践培养理念,搭建了“专业兴趣激发”、“科学素质培养”和“科技创新实践”三个实践教学支撑平台,改革专业培养计划,在重视通识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对学生能力教育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已提高至15.5%,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学院提出以下措施:

1.面向“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合作,面向工程实际

只有到企业中才能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而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发可以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捕捉社会需求,培养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需要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卓越计划”中的学生提供顶岗实践和科技创新机会,并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合格顶用人才。[3-4]

2.树立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推进和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认可度

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结合国外同类专业课程计划,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建设国际化课程。通过引进或聘请客座教授等方式,请领域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为专业把握发展方向,拓展教师和学生视野;定期每年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或访问,从国外带回来本专业先进的前沿技术知识以及国外科学的管理体系。开展国际化教学体系,加强与国际名校合作,互派学生,互认学分,发展国际合作教育。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3.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加强科研与实践教学互动机制

高水平的科研始终是实践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创新赛事牵引、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利用科研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到科研项目或自发组队完成的科技创新过程,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在建设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以科研理念、科研文化和科研价值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构筑科学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进行了以下尝试:

1.推广新型教学方式

将项目经理制度引入专业课程教学,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5]大力推广研讨式、案例式课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推出“内燃机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更多课程的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开拓学生思路、锻炼思维,把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引入课堂实现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2.引入半物理仿真、虚拟实验教学方式

船舶动力设备普遍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难以开展物理实验,为此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全力打造“虚拟仿真验证平台”。平台实现内燃机结构虚拟拆装、燃气轮机综合虚拟仿真、蒸汽动力系统虚拟仿真、动力装置测试技术虚拟仿真、轮机机舱模拟、联合动力装置虚拟仿真和热工设备虚拟仿真等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更加直观、操作方便、效果良好,获得学生的好评。

3.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中心和教师科研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建立开放式实验基地,形成时间开放、内容开放、仪器设备材料开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引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当中。此外,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吸引有想法、肯钻研的学生提早参与科研,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开展自主教学、自主考试模式的尝试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自主教学。专业课程实现网上视频教程、网上答疑和网上作业批改;通过留言板、论坛等手段提供交流平台,增进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在考评学生学习效果上,改变传统考试方式采用“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尝试新的课程考核方式,积极推行考、教分离,积极尝试学生自主出题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

三、教学实验、实习和创新平台的改革研究

1.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已经和上海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广西玉林柴油机有限公司、河南重工柴油机有限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公司、沈阳606研究所、渤海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哈尔滨703研究所、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形成了良好的实践创新育人环境。

2.教学实验保障条件建设

学校与中国船舶工业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等所属的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外挪威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和法国BV 船级社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建立了“相继增压柴油机实验室”、“汽车发动机实验室”、“兆瓦级汽轮机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实验室;建有“教育部船舶动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绿色能源与动力科技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建有“舰船动力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黑龙江省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中心,保障了多种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

3.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以“创造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培养为目标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直接充当主体,自组团队,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将科研成果引入创新实践平台,新建测控一体化远程创新实验室平台,船舶、流域污染控制创新实验平台和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创新实验平台等,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教师队伍的改革研究

为了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计划,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专业课教师队伍。因此,面向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精选一批青年优秀教师重点培养,打造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将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培育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使人才的规模优势真正转变为质量优势。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内燃机专业课程、燃气轮机专业课程、热能工程专业课程等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学管理的改革研究

在教学管理方面,开展以下改革研究:

一是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咨询委员会。教学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企业专家、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资深教授、学院教授会和教学管理干部组成,把握专业发展和改革,以及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二是在企业合作培养单位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校企合作单位联合培养工作,条件成熟时成立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共同制定和监督工程实践教育开展。

三是加大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和考核力度。研究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从制度上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主干课、基础课、选修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的科学教学评价办法,继续总结学生对教师、学院对教师的评教制度经验和教训,考虑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多种角度综合评价教师上课质量。同时,加大教师上课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力度,规范教师上课行为,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切实提高授课质量。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申请教学改革。

六、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改革研究

研究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研究,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强能力、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指导原则。重点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强调创新性人才的企业实践活动内容,研究企业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和监督管理,企业实践结果质量的评估方法,坚持学校、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制。

基于产学研项目研究,协调校、企、学生三方的目标需求。基于产学研项目尽可能保证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学生共同开展同一项目研究。学生的课题遴选方法和课题研究方案,尽可能保证课题紧密联系企业发展动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取长补短,三方协调,共同完成项目。[6]

第三,强调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权重;加强实习、实践、实习基地的过程管理方法改革,确保实习、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效果;培养研究生专利撰写能力,启发研究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鼓励并奖励研究生申请专利。设立创新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优质师资聘请、理论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师资培养、创新学生科技基金设立等,从多方面实现创新教育改革。

第四,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纪律安全教育、保密及职业道德。完善多种保障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和利益。在企业实践活动中以及旅途中需要注意学生纪律和安全问题,购买相应的意外保险,同时,提供学生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费用。在学生入厂必须经过安全纪律培训。学生在学校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实践工作期间,还要签订保密协议,防止企业核心技术泄密,同时为了实现项目的延续性,尽可能促成产学研项目的企业方成为学生的就业单位,注重对学生企业文化方面的培养。

七、结论

经过“卓越计划”的多年实施,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计共获得国家级奖35项,省部级奖13项,为其他专业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借鉴作用,但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东旭.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83-185.

[2]王东旭,马修真,李玩幽.舰船动力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96-101.

[3]邓建高,王普查,朱昌平,等.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Z].

[4]苏永要,石东平,张铁军,等.从实践角度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68-71.

篇13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90-01

能源与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该专业发展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能源与动力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开始形成,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的影响,该专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高,专业分割过细等问题突出,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接下来将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分析探讨。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1.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名称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2012年调整之后更名的,2013年正式更名使用并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反应其教育内容的变化,相对而言,其涵盖的内涵比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宽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化学及其环境工程专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因此,形成了较大的生产研究领域,急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这样的能源使用现状,为高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当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并没有适当的课程内容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总学分不足,教学科目较少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相对于变名之前的专业而言,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原来的热能工程及其动力机械,还包括热力发动机、制冷低温工程等。这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增加其就业面和职业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也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人才的培养不够专业,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上,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及在职培训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

3.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一个专业里,有些人喜欢动力机械,有些人喜欢制冷空调,还有些人喜欢发电等,这就导致毕业生以后的职业选择出现差异性。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来选修自己的课程,从事今后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四年所学内容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不存在明显差别,统一的培养模式很难造就出个性化发展的学生。

4.缺乏有力的实践课程

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仍然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病,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具有很大的一个差异。纵观各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现其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相脱离,不利于实践教育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与国外高水平的高校课程体系相比,教学实践内容明显陈旧,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变名之后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内涵更加广泛,因此需要拓展课程研究领域,在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满足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补充专业培养结构,优化核心教学内容,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适应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明确专业方向,区分专业性

为了避免宽而不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整个能源与动力专业大类的范围中来统一基础性课程,区分好专业核心课程。统一基础性课程是为了防止学生专业面狭窄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通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避免该专业的学生出现“宽口径”和“零距离”的发展矛盾。

3.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高校课程制定者要设立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来不断的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模块,进而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类型。一般情况下,课程体系包括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型课程注重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考研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性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不可此消彼长,需要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总学习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分配理论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其他公共课程的压缩来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比重。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贯穿在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来调整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尽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教学成果中。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考虑本校实际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增强,最终朝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邱洁;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余万,陈从平,徐翔,赵美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改教法;2014(2).

[3]衣秋杰,杨前明,孔祥强,李志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立体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会议;2006(4).

篇14

关键词:学业辅导;成长成才;深度辅导

作者简介:许云燕(1986-),女,湖南张家界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助教;丁文俊(1976-),男,浙江上虞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20-02

一、学业辅导的定义

学业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这已是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原理。与学业辅导相关的理论在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著名的有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理论、赞科夫试验教学论体系中的教学原则、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中对学习技能的研究、斯卡特金关于自学指导的研究等。[1]

随着上述理论的不断丰富,学业辅导的实践也在不断开展。在美国,部分高校将学业辅导界定为“大学里以个体或者团体为单位,对学生所开展的以学术为导向的辅导咨询工作”。很多地方也将这种学术辅导称之为学业指导。我国教育界名人杨蓦、马超山早期曾用以下五个方面来界定学习指导: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二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学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对象、学习条件等),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独立学习;三是就其方式来说,主要是结合各学科内容的教学(即渗透式);四是就其目的而言,其根本在于增强学习活力,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五是学习指导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2] 笔者认为以上理论多是将学业辅导定义为以提高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学生来讲,这些定义较为狭窄。加之我国很多高校目前尚无明确的学业辅导定义,主要是以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取得学习进步为目标的帮困补差工作,缺少促进学生发展的相关内容。[3]因此,高校学业辅导可以定义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各类学科特点,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号召优秀学生发挥自身影响力,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开展学业辅导的必要性

华北电力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进校即确定了自己的专业,但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对大学的专业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杨艳玲认为,对专业不了解导致新生在学习的适应过程面临的压力较大。据杨艳玲对一些理科专业大学新生的访谈得知,“课程多”和“内容难”是上课后的突出感受。学业受挫后,一些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中学时的“自我胜任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厌学情绪。

1.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规划方面缺少有效指导

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爱好和专长进行分析,而是盲目地选择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2003年复旦大学对该校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入学前的专业选择有点盲目,有36.7%的学生曾经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其中“74.8%是因为‘兴趣’而想改专业”。[4]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该校教师和2000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发现,40.1%的被调查学生在四年中曾经有过换专业的念头,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当时对专业不了解,选择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进入大学之后才发觉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于现行的划分专业的方法(即录取时划分专业的做法)只有极少的教师和学生表示同意,分别为6.9%和5.3%。”而在2013年6月份,某调查机构也披露了一项针对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数据,仅有29.5%的人表示满意自己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针对“如果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怎么办?”这一问题,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现实,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另有8.4%的人则试图转换专业。目前很多大学对转系转专业采取了越来越宽松的政策,然而对于选择大学就读专业这个可能决定一生的重大问题,如果都依靠进入大学后的转专业来实现,显然不现实。

2.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忽视基础课学习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通常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有严格的学习规划与要求的环境到完全自主自由的选择课程学习的环境,大多数学生对大一的课程重视程度都不同,而在大学教学安排中,基础课程几乎全部集中在大一阶段,整个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息息相关。基础课程虽然与高中有所关联,但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出高中阶段的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大学后续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时间相对于中学而言很灵活,属于个体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在迷茫的适应过程中耽误了基础课学习,从而影响以后学习的基础。从大一开始实施学业辅导,带领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课程,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必修课。为此,需要有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生学业辅导体系,以期学生入校后能够迅速适应自由性很强的学习环境,能够在参与学业辅导与接受学业辅导的过程中,更加详细地了解所学专业课程,及时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解决学生专业和课程选择时的迷茫困惑。同时,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一个人专业的选择、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人格的最终定型从某种程度上讲都发生在大学阶段。因此,开展大学生学业辅导和学习指导,对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很有必要。

三、学业辅导在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业辅导不仅对学习困难生有极大的帮扶作用,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优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经过前期的大量调研和精心筹备,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教务处于2013年3月开始在学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一年级学生中全面启动学业辅导试点工作。试点辅导的课程选取学校大一新生的两门重点课程,即“高等数学”和“工程制图”,学业辅导员由院系选的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具备较强责任心和良好表达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截止到2013年6月,华北电力大学学业辅导试点工作已开展三个多月,目前学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工图课程已经结课并考试完毕,“高等数学”课程辅导持续至16周,学校学业辅导工作在推动大一新生了解本专业基础课程,尽早明确本人的学业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在高年级选拔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方式,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2012级学生做课后答疑,相比仅仅只有教师上课答疑的情况,兼职学业辅导员的配备,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便利的专业课程咨询途径,提高了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的工图课程成绩。就纵向而言,2012级与2011级学生相比,成绩有了很大提升,不及格人数降低至平均每班一人左右,同时85分以上人数平均每班有4人;从横向上而言,与第一学期的无全班通过的结果相比,本学期全部通过的班级达到四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业辅导工作确有其实效性。

2.降低不同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上的差距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不知道自己学什么、怎样学、成绩下滑怎样补救、专业困惑如何解答等,这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就业、择业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业辅导能够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广泛接触,让高年级学生,或者是本年级学业规划较成熟、专业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以自身实例帮助被辅导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大学基础课程、了解专业前景、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从而降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3.为大学四年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后,全员参与学校制度化、规范化的学业辅导,不仅能及时了解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在加深专业认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规划等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4.有利于深度辅导工作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对大学生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辅导员要做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就必须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有所了解。由于“90后”学生主动性差,自我分析能力较弱,辅导员在深度辅导时找到切入点比较困难,这样会使深度辅导的效率大打折扣。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业辅导,兼职学业辅导员在课下与学生的交流频繁,同时与辅导员保持信息沟通,有利于辅导员从学生学业问题中顺势而为,寻找突破点,使得深度辅导从被动转为主动,有利于打破与学生的交流瓶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互动平台。

5.进一步推动兼职学业辅导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提倡“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以期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在“育”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互相生成有效信息。[5]“全员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成为知识理解、融会贯通、提炼、升华的过程,“全员育人”环境的创造需要有信息交流、有效互动的平台或载体。这就要求学校教师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展开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学业辅导应涵盖指导者与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在保证被辅导班级养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优秀学生的全面发展,兼职辅导员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专业以及大学整体规划的认知,与被辅导班级一起进步。因此,在整个学业辅导的实践过程中,以教师为指导,兼职学业辅导员为桥梁,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加强了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多相互动”的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为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技能提升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修改提供了依据,推动了大学有效实施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四、结论

华北电力大学自2013年年初开始在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学业辅导试点工作,学校旨在通过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兼职学业辅导员、配套安排学业辅导教室,从课程答疑、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引导入手,督促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尽可能预防学生出现留级、退学、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同时通过加强“爱心、信心、耐心”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提升自我发展,帮助被辅导学生在学习上不掉队。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索通过多种有效方法打造学校特色的学业辅导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为辅导员,从最初的专业介绍、课程介绍到后期的专业学习指导、课后学业辅导、就业方向选择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学业辅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将学业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避免学生时间精力的浪费,还能在推动学生形成大学整体规划和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师与其他年级兼职学业辅导员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与浮躁,让其明确学业目标,推动个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高校学习辅导工作的理论综述与实践初探[J].辅导员工作创新论文集,2003,(6):120-121.

[2]杨骞,马超山.学习指导的意义探微——兼谈学习指导的理论依据[J].教育科学,1996,(1):21-24.

[3]尹冬梅,张端鸿.学习辅导: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