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防范范文

自然灾害防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自然灾害防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然灾害防范

篇1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及暴风雪防范应对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县雨雪冰冻灾害及暴风雪防范应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据国家气象局预报,今年1月,长江中游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部分地区可能发生低温雨雪灾害。对此,各乡、镇、区和县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吸取年初冰雪灾害的教训,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相关准备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明确相关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一旦发生冰雪灾害,立即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所辖区内企业等社会各方面清除冰雪,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二、加强监测,及时做好恶劣天气的预警和信息工作。气象部门要周密部署,及时做好恶劣天气的监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做好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加强天气变化趋势的分析会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通信等各种渠道,及时向社会预警信息,宣传防范应对措施,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同时,要会同县交通、公安等部门,及时向广大司乘人员气象信息,指导广大群众安全出行。

三、加强防范,确保交通运输通畅和电力供应。县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完善过境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之间的联动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加强协调调度。县交通公路部门及有关乡镇要会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及早做好扫雪除冰设备、融雪剂、破拆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一旦因冰雪造成交通阻塞中断,立即组织清除;并做好县、乡、村道畅通保障工作。县公安、交通部门要积极协助水家湖火车站组织落实火车站台的除冰除雪措施,并合理疏导客流。县经委、商务等部门要做好煤电油等有关物资的市场衔接,确保正常运行。县供电部门要加大巡线检查力度,一旦发生冰凌,立即清除,确保供电正常。

篇2

该著作涉及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和防范的诸多领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全书共六章,约30万字。研读这部著作,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主题突出,结构鲜明,体系合理。作者紧紧围绕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展开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尤其是建国以来农业自然灾害数据的分析,概括地指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进而从现实分析中归纳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的六大特征,即灾害的广泛性和集中性;灾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灾害的群发性和伴生性;灾害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性;灾害加重与防灾能力弱化形成的反差性。作者还特别分析了农村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考察了我国农业减灾防灾能力的基本状况。最后重点提出建设一套中国特色农业自然风险管理与防范综合体系的具体对策措施。

第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的交融性。作者主要以农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统一、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统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来分析和探寻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该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分析说明问题,有力地增强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第三,研究视野的创新性。在研究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时,作者不仅从纵向考察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历史发展状况,横向展示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而且还将视野拓展到对国外经验的研究。作者在第六章专门用两节来介绍美国、法国、印度、泰国等国家在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和防范领域的先进经验。作者还将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放到国民经济宏观发展和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分析,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从而有助于作者获得许多深刻的认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篇3

【关键词】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高校素质教育

一、地理位置因素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其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四川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广布,平原狭小,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灾害规模也较大,危害严重,其主要的灾害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在近几年的自然地质灾害中,地震灾害最为突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破坏力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久的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四川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高校普遍缺乏预防灾害培训

虽然我国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划基础,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知识。但这只是属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规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实际上是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纳入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各高校的意愿来进行,而绝大部分高校很少会重视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举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统在推动次教育。而高校自觉、长期地举办预防灾害的培训很少,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讲座、宣传展示栏、观看影像资料等枯燥理论形式进行,并且参加讲座的学生也只是少数部分,未能使全体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备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积极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参加演习,这就使高校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应对能力不强,不会常见的自救技能,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实高校防灾培训

现代高校主要位于各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防灾和减灾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高校选址时已充分考虑到防灾的因素。这对于高校进行日常防灾培训提供了硬件支持。从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条件基础,如果高校能够关注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软实力,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为最低。加大对大学生防灾和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预防意识,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和减灾技能,建议各高校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成为选修课或有条件的高校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校方应定期、大力举办各种丰富形式的安全主题教育,号召同学们亲身参与此类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篇4

因此,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尤为重要,对待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实地操作演练等形式的实践才能使全校师生熟练掌握预案,进一步掌握逃生技能。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在宽城区教育局学校安全科的大力鼓励和领导下,我校按上级要求及时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防震救灾演练、防踩踏安全行规演练和校车安全逃生演练等各型安全演练,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以便应对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侵袭。

我认为如何培养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提升,我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年级组长为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培养师生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指导落实小组。带领师生学习和领会我国应急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的工作现状,普及和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推进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能力的技能培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

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

重点是摸清学校师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程度和逃生能力的强度。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从思想和行动上对师生进行改造,让他们认清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从“我得防范”到“我要防范”,变“被动”为“主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具体措施如下:

1. 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学习和讨论各种自然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2. 经常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及时关注教育局安全群的信息和来自“校安通”的长春市教育局的安全提示信息,并及时传达精神给学校领导和师生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3. 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

4. 组织学校学生安全社团和校园安全巡逻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并及时汇报学校做好防备。

5. 告诉师生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立即上报,学校再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 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立即通知全校领导及师生,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 灾前选好避难场所,当自然灾害真的来临时,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 在救灾行动中,不要惊慌,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 加强我校预防自然灾害的硬件设施的管理,比如楼体加固等。

10. 做好师生的防灾减灾的各种演练活动,比如“防震安全演练”、“防踩踏安全行规演练”、“校车逃生安全演练”等,有效提高师生的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

11. 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教育工作,强化宣传教育,联合家长、社会共同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工作。

12. 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校领导,有必要时要及时汇报区教育局安全科。

三、强化落实,夯实管理

1. 完善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好各种安全预案、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不断推进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规范化,为提高学校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逃生能力奠定基础。

2. 加强法制安全宣传和教育,必要时请专家来学校辅导,切实提高我校师生的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3. 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和教师的“一岗双责”。自然灾害来临时,每一位领导和教师既是岗位的业务负责人又是岗位的安全负责人。

篇5

1.高中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经过问卷调查研究,高中生对于自己周边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灾害类型了解不多。在教学活动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国现在灾害的情况,还要了解灾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然灾害的理解。还要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生存下来。而我国的高考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没有太重视,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灾害生存能力较弱。

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学校展开的防灾减灾的教学,都出现了“走走形式”的情况,自然灾害的教育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脑中。与我国的防灾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学都配备一个防灾包,内有很多的防灾减灾工具,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3.高中地理灾害教学课本配套不太。

地理学者把灾害教学的有关知识放在地理课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课本中灾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选修中教学的,而那些学习理科的学生就得不到这些知识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灾害教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际的操作性不强。高中的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很少联系,可是灾害教学的致使又是一个跨越许多课程的致使,学科之间没有弥补,肯定会约束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中灾害的教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补充教材上的缺陷。

4.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校的灾害教育教学一般会让教师来开讲,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聊。而对于自然灾害的教育教学,也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一些新鲜感与新奇感,比如某个地方海啸之后,高中学校里可以开展班会的活动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了教师给学生灾害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还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了解。

5.自然灾害的教育制度不太合理。

目前的灾害教育评价是依据学生的地理成绩来判定的,可是这只是体现了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而缺乏对于学生防灾技能的考察。因此,应该马上构建一个科学的防灾教育制度,来确保灾害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建议

1.从灾害的危害程度与防范程度的角度而言,需要很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指导有关的防范灾害的措施,才可以把自然灾害的后果减小到最小。就高中学生来看,学校可以增强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灾难出现的时候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对于学生在灾难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

指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教育与培育学生具有不错的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才可以提升人们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提高人们的自我素养,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人类社会。

3.增加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可以关注到现实生活,又能联系到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们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处,来增加防灾减灾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设计高中灾害地理的过程中,应该事先确定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一定要利用好宝贵的时间与资源,联系现实中的例子,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

三、结束语

篇6

在过去的 20 余年中,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影响。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环境变化使得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人口与财富在高风险区的日益增长和集中,无序的资源开发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均使得社会 - 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挑战成为了世界各国与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当前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灾害风险特别是巨灾风险无法单纯依靠单一部门、单一主体、单个区域的力量来解决,必须依托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得以防范,而政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且,政府在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着多重作用。从灾前阶段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灾害监测体系与预警机制、公众教育,灾中阶段的应急处置与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均存在大量的工作由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完成。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学者集中针对巨灾保险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方式开展了讨论,普遍认为在我国政府应在巨灾风险转移( 特别是巨灾保险) 中发挥主导作用。2006年 6 月,我国政府在《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中国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至此,我国政府开始在国家综合减灾体系中发挥全能型作用: 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被分配到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等对应的职能部门,用于自然灾害的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早已突破十万亿元大关,但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在不同的防范措施上进行投入、在众多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在防灾救灾领域使用的大量财政资金应如何有效整合、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事业的有力发展,为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 这是在综合风险防范资金投入中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

一、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优化问题的导出

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财政投入必须通过政府机构的设置进行运作,并在风险防范的各个环节体现其功能,最终实现灾害风险的减轻。我国学者曾提出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优化模式”与“功能优化模型”.其中,结构体系指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四个维度,其具体构成是政府针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机构设置。

其中,安全设防机构在我国主要是指进行防灾能力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类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使用由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安排的计划类项目经费。

救灾救济在我国主要针对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主要使用由财政部安排的中央救灾资金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准备的救灾救济资金。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务院应急办综合协调各部委工作,统一部署安排。风险转移工作主要针对金融系统,包括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使用各类金融工具实现灾害风险的有效转移。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结构优化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而在各个部门内部又如何在灾害风险防范事业与非防范事业之间分配。

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功能体系是指政府在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周期的四个环节上分别进行财政投入。功能体系是系统输出的体现,是系统结构决定的结果。功能体系与结构体系之间存在联系,但差异较大。例如,备灾环节就分别涉及安全设防与风险转移(风险转移的灾前安排) ; 应急环节主要对应应急管理; 恢复与重建环节至少同时涉及救灾救济和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的资金支付) .一个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到多个系统模块共同执行,因此在上述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环节与功能中,通常都涉及到一个或若干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功能优化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在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各项功能( 或各个阶段)上,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投入方能最大化地减轻灾害风险?

二、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优化的重点

( 一) 必须准确评估灾害风险度

从国际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开展客观的定量风险评估是优化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中的资金投入的先决条件,定量估算各种投入措施的效益与成本的基础。由优化目标可知,评估的风险应是一级政府所辖区域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某种或多种自然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应能够以定量形式( 如损失的超越概率曲线) 进行表达。必须构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特别是考虑多种自然灾害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完善区域自然灾害承灾体与脆弱性数据库,使模型具备现状评估与情景模拟( 预估) 的能力。

发展针对防范投资优化的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要重点发展“多灾种”的综合模型,以及对间接经济损失风险的建模。由于政府进行防范投资的规划与预算以区域综合为导向,同时还需要在各种部门与职能之间进行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必须是在单灾种基础之上完成的综合风险。而“多灾种”不等于单灾种的简单加和,区域内各自然灾害灾种之间的“群发”与“群聚”等相互关系变得十分重要。这一问题在当前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中亦是前沿问题。其次,风险评估模型中必须表达灾害事件的间接损失,否则会造成防范投资效益的低估。当前研究者普遍使用投入 - 产出、可计算一般均衡等模型针对灾害事件估计间接经济损失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考虑间接损失的风险评估模型发展仍然缓慢,尚无法满足防范投资优化研究的需求。

( 二) 应该准确估计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

灾害风险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均有着高度的“机会”本质。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提出,灾害的经济学是“减负与加正”的经济学。一笔财政资金若用于某类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则放弃了其用于其他部门或事业从而获得收益的机会,是为防范投资的机会成本; 另一方面这笔资金也可挽回或避免一定的损失,是为防范投资的效益。风险防范投资的效益与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等许多“非使用”或“非市场”价值类似。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均有着高度的“机会”属性,其估计过程依赖于情景假设,即不进行防范投资与进行防范投资的情景对比。

三、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难点

在成本方面,政府进行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投资时规模较大,防范投资行为对经济结构与运行状态势必造成难以忽略的影响。例如,政府若大规模开展抗震加固工程,其工程需求势必为建筑行业带来大的发展契机; 政府若大力扶持灾害保险,投入相当的财政资金用于保费补贴,则相应也会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形成影响。若要将上述影响在优化模型中充分考虑,则必须使用一般均衡框架,否则难以准确估计防范投资的机会成本。此时,须依赖投入产出模

型或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投资分散于各个部门,对于编制恰当的投入产出表或社会核算矩阵、检验模型参数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效益方面,当前研究中多采用可直接计量的如效益、成本( 如 CATSIM 和 WCRM) 或 GDP 增速与稳定性等指标。事实上,福利经济学讨论社会最优时一般使用社会效用函数,要求防范投资所带来的单位边际社会正效用恰好等于其带来的( 因其他事业投资减少而造成的) 社会边际负效用。由于公众普遍持有风险嫌恶的偏好,在不减少期望损失的情况下降低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可带来效用的提升,因此,单纯使用现有研究中使用的可直接计量经济指标会导致防范投资社会效益的低估。

然而,如何准确估计社会效用水平的变化本身是一个难题。当前在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学领域有一些显示偏好与陈述偏好的方法值得借鉴。此外,使用由于投资而减少的人员伤亡、心理伤害等更多非单纯经济维度的收益应如何定量度量,则需要进一步讨论。

篇7

关键词:国际投资 灾害风险 风险防范

近年来,日本海啸等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影响巨大,同时也重创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部门,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自然灾害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800亿美元,其中因灾导致的国际投资损失超过2300亿美元。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灾害风险已成为国际投资环境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投资灾害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灾害经济影响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国际投资风险评估的难度,但是,如果按照灾害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两方面进行了充分调研,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通过进行综合评估将灾害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首先,需要确定投资国所处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方面的条件特征,大致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种类、发生频率与周期;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类型、技术特征,评估灾害损失分布范围。最后,将灾害的自然特征、地理分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影响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未来若干年内灾害对所在国家投资产业、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采取有效的金融、技术、政策应对性措施,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发生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二、影响国际投资的主要灾害类型

国际投资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国的具体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此确定可能面临的灾害种类。综合来看,按照致灾因子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现象划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与地球及其各圈层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着必然联系,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相互对应不同类型的灾害现象,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海洋灾害等。人为灾害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自然变异所造成的灾害,主要包括:破坏水土生态环境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地盐渍化等;过量开发水资源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因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灾害,如赤潮、酸雨、大气污染等;采矿引发的自然灾害,例如岩浆、突水、瓦斯爆炸等;工程与生产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滑坡、塌方、水库诱发地震等;人类过失行为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森林大火等。

三、灾害风险防范评估的主要因素

在国际投资环境分析中,灾害经济影响具有不确定、不可控、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灾害风险评估必须结合具体灾害的类型、地点、时间、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发生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一)灾害类型

按照气候地质条件与水文方面的特征,我们将灾害区分为气候水文性灾害与地理性灾害。前者指洪涝、干旱、飓风与风暴潮等灾害现象,后者指地震、泥石流等地质构造类灾害现象。

一般来说,气候性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范围要大于地理性灾害。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部门遭受洪涝、干旱等气候性灾害影响的可能性最大,对于那些以传统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国家来说,气候性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往往造成全面深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屿型国家或地区来说,飓风、热带风暴等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过量降水与降水稀少导致的洪涝、干旱都会对农业生产形成不良影响。干旱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区广,对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影响是广泛的,有时若干个国家同时遭受干旱的影响,如非洲撒哈拉地区曾出现过连续几年的持续性干旱,东南部非洲地区的干季和湿季持续时间有时能达到10年以上。台风(飓风)等热带风暴性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区域性的,但是对于斐济、多米尼加这些岛屿型国家的影响则是毁灭性。这些周期或半周期性气候性灾害不但对农业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毁坏,降低社会总产出水平。相对于洪涝、干旱等气候性灾害,地震性灾害的影响面积较小,但是,它们对有形物质财产、社会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设备等破坏性较大,且发生不确定,较短时间内自然变异力量集中爆发,产生极强的破坏力,特别是对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另外,不同灾害类型所具有的风险发生形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台风、飓风等气候性灾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这将使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其具有的持续性、周期性特征,也有利于人们掌握灾害发生周期、风险分布状况,将这些因素作为大规模商业性投资决策风险的评估因素。相比之下,从公共性和私人性投资决策角度,地理性灾害发生规律则不易掌握,特别是一些极端性地理性灾害事件发生不确定性更高,不利于积累灾害影响的历史资料,因而地理性灾害较之气候性灾害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也最大。

(二)自然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灾害现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时间性,一些特定类型的自然灾害只发生在特定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水文条件之下。例如,台风(飓风)等热带风暴生成的前提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定海洋低压气旋以及大洋环流,这些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只存在于东亚太平洋沿海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大西洋地带。同样,日本多地震、火山灾害是和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地带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有关。因此,灾害类型、自然特征与灾害发生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多样的生态环境与复杂的地理特征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在通常意义上,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地带或边缘地带统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往往决定着区域内人口密度、产业类型与分布、生产技术等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这也是我们评估国际投资风险的重要内容。人口越密集,工业越发达,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高,而且各种人为性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因此,国际投资必须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产业类型、资源储备、技术特征、空间布局,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必要的灾害性损失。

(三)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构成情况、工业部门构成以及区域经济分工、地区工业布局。

经济结构作为影响灾害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产业关联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农业生产部门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可能性大,因此,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经济结构易受气候性灾害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这又可能要影响到农业关联部门,如食品、服装等行业。在区域经济联系方面,根据刘易斯模型传统经济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经济协作性、互动性不强,所以农业部门或农村地区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也仅限于对某一产业的影响,通过产业之间与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渠道扩散灾害经济影响的可能性低,表现为一个由强到弱逐渐扩散、递减的影响传播过程。相反,对于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分工专业程度高,地区经济布局合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灾害不但对农业等基础性产业部门产生影响,还能扩散波及到制造加工业、金融、运输、通讯等产业部门,通过产业部门之间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而扩散传播起来,各产业、地区经济影响系数越高,影响波及效果越明显,则灾害经济易损性程度就趋高。例如,2003年,横扫美国南部地区的“阿卡里娜”飓风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最大影响不在于物质财富损失,而是间接导致的国内汽油价格的上涨,影响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期货甚至联邦基准利率,从而引起美国国内不同部门与地区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1400多亿美元的全部经济损失中间接损失就达到860多亿美元。

参考文献:

①吴定富. 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②刘新立. 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③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④杜玉平. 跨国信贷业务中的国家风险评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

⑤徐丽娜,王新新.浅谈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评价[J]. 上海会计,2006(1)

⑥王红蕾,吴晶妹.国家风险测评方法研究[J].经济经纬,2008(3)

篇8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 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灾害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对于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公民知情权都至关重要。然而,搞清楚在自然灾害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是什么,更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急突发事件往往会对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该将公民权力的保障放在应急管理的重要目标而加以关注。在应急管理中保障公民权利,尤其应该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就是与事件相关者了解事件真实情况的权利。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情权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信息公开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作为前导和立身之根基。政治学理论中的人民理论告诉我们:在民主共和国家,公民是权利的主体,应享有政府信息等权力。更重要的是,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权利资源,应当属于者所有。作为社会学理论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民主思想也告诉我们:为政需顺应民心、合乎民意,以人为本。

因此,无论从应急管理角度还是从政府信息公开角度,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都应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和以提高政府和公民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自然灾害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

自然灾害生命周期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灾前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在预警信息和避险信息;灾中的侧重点在灾情汇报和政府应急措施信息;灾后的侧重点在善后处置信息和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一)灾前。

应对自然灾害,单凭政府单方面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阶段,政府只有及时、坦诚地向社会公布相关预警信息和避险信息,使公众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了解具体的防范措施,才能促进政府和公众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甚至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政府将历史上类似自然灾害的相关情况及其成功应对经验、自然灾害应对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专家名录信息、专家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及时给社会公众,以供借鉴;告知公众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的危害程度、可能的起始时间和延续时间等,并将自然灾害爆发前公众应当做好的防范措施和相关准备、注意事项及时公布,以为公众提供行动指南。

(二)灾中。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阶段,主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应该是灾情汇报和政府应急措施信息。美国危机管理的权威顾问劳伦斯·巴顿提出了公众在每一次危机中都会提问的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为了确保类似事情永不发生,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就可以成为抚慰公众恐慌心理的第一服镇静剂 因而也应该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应该首先重点公布的信息。具体到针对自然灾害事件,政府首先要权威的灾情信息,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原因、灾害影响的范围、严重等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灾情进展。其次,政府应该立即公开应急措施信息,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正在采取的措施和即将采取的措施。特别是针对人员转移安置、救灾物质的发放情况、商品供应信息、社会治安情况、水、电、煤气等市政生命线以及交通信息等关乎民生的应急措施信息,更应该及时准确。

(三)灾后。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阶段,主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应该是善后处置信息和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善后处理措施具体包括灾后恢复所需的时间估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加快恢复,如何对受灾地区进行修复和重建,告知受灾群众如何进行救济和赔偿,公布捐赠电话等。在这个阶段特别应该公开的是灾后重建的资金使用决策、管理过程、投入情况、产出情况、民众参与情况等灾后重建资金情况。 自然灾害评估报告是一次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的总结,政府通过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达到提高今后应对自然灾害管理能力的目的。报告应该重点包括:查清灾害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灾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灾害发生的经验教训;灾害带来的长期影响有哪些和如何减少或消除长期影响。

三、结语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研究,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是其应对自然灾害时公开政府信息内容的标准和操作指南,政府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公开相关的政府信息;对于公众是自然灾害发生时知晓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依据,公众就能更好地监督政府信息公开。

注释:

姜安鹏、沙勇忠.应急管理实务——理念与策略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7:P13

颜海.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P25、P28

王盛.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巨灾,综合风险管理

 

一、我国巨灾发生情况

1、巨灾的特征:

巨灾风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保险界至今没有对巨灾风险进行统一的定义,各国只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和习惯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美国财产保险理赔服务公司(PCs)以1998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为准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地震、洪水及飓风之类的自然灾害造成的超过2500万美元财产损失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将巨灾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从1970年以来瑞士再一直根据当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调整、计算全世界巨灾损失情况,并通过公司的出版物Sigma杂志向全世界公布。这里主要探讨的是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灾损失,不包括由于人为灾祸导致的损失。

2、我国巨灾损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给我国造成巨灾损失的灾害主要有洪涝、台风、干早、风暴潮以及地震等,二十世纪60年代全国平均每年的自然灾害损失约30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损失约520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损失约620亿元,90年代灾害损失显著增加,年均超过1000亿元。1991年为1215亿元,1992年为854亿元,1993年为993亿元,1994年为1876亿元,1995年为1863亿元,1997年则高达1975亿元,1998年仅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666亿元。以上数字只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未包括人为灾难的损失。

二、我国在巨灾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对包括地震在内的巨灾准备不足。最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巨大的经济发展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十分缺乏抵御巨灾的能力。

第二、部门协调性不够。从灾害链角度看,巨灾防范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一旦发生,会涉及很多行业、很多系统,特别是涉及大范围的地区协调和部门协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条和块之间怎么协调,不是简单的问题。必须建立综合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加强综合协调,从灾害链的角度研究整个系统防御的各个环节。

第三、保险深度不够,目前我们国家商业保险保费占GDP大概是2%到3%的水平,也就是一场巨灾我们能够赔付的不多。中国的保险业在应对巨灾上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四、巨灾防范机制更多的是事后救助,而不是事前预防和预测。各级部门关注的重点在灾害治理和危机管理而不是风险管理。目前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风险爆发后的应对和恢复,而对风险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做得不够,以致在风险来临时处于被动的“撞击式”反应而不是主动出击。

第五、 我国公民的防灾意识和在灾难来临时的自救能力薄弱。虽然我国的地震等灾害频繁,但对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力度远远不够,多数公民缺乏必要的防灾救灾的常识,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防灾需构建综合风险管理体制

1、 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2、 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3、 巨灾保险,转移风险

目前国际上有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个巨灾保险基金,这为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体系为支撑,以国家救济、社会捐助、社会慈善为补充,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从政府的角度看,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增强财政资金救助的有效性;从保障民生的角度看,巨灾造成的损失一般十分巨大。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利用巨灾保险基金的长期资金积累,以及巨灾再保险分担机制,可以快速筹集大量资金,促进灾后重建。

4、 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5、 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6、 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应编写、发放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企业员工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参考文献:

[1]构建预防救助综合体系应对巨灾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2008年05月20日business.sohu.com/20080520/n256962738.shtml

[2]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总结试点经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2009年03月09ce.cn/xwzx/gnsz/gdxw/200903/09/t20090309_18432358.shtml

[3]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5-10-14 cass.net.cn/file/2.html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8]Sigma.The picture of ART,No.1/2003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管理

1前言

公路等大中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属于强制保险内容。但大部分项目,由于对保险管理工作缺少认识,对保险管理不重视,往往是出险后才想起保险索赔,项目缺乏风险防范能力,索赔工作不到位,不仅项目施工损失加大,而且应索赔的权益无法获得。

2保险管理

保险管理做为项目管理的基础,重点是保险培训教育、工程风险防范、索赔。

2.1重视保险培训教育,提高项目全员保险意识

2.1.1保险机构的专业培训

为了减少损失,提高被保险人防范风险的能力,保险合同签订后,保险公司会不定期组织项目部、业主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培训,重点是保险条款的解释、风险防范的措施。但项目部参加保险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项目经理、总工基本不参加,而参加培训的人又不安排进行保险管理工作,保险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故项目经理、总工等领导及保险工作具体管理人员对保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参加专业保险培训很有必要。

2.1.2项目保险管理小组培训,吃透保险合同

项目进场建设开始,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保险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由工程、财务、机电、物资等专业人员组成。项目保险管理小组主要工作是对项目部基层单位保险培训教育、宣传,对项目各个工程包括工序、操作流程等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出险索赔等。小组成员的培训重点是保险合同的学习、风险防范能力、索赔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培训的目的是吃透保险合同,培养较为专业的工程保险管理人士。保险管理小组还应制定出项目施工风险防范细则、保险合同权利和义务解释明细、索赔流程等管理手册,便于实际操作。

2.1.3对基层进行保险培训教育及宣传,提高全员保险意识

保险管理工作与整个工程切身相关,提高全员保险意识是根本。保险管理小组对基层有针对性进行培训教育,宣传保险管理,重点是保险范围、风险防范要点和措施、规范风险工程原始资料填写等,提高全员保险意识,对降低工程风险至关重要。

2.2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工程风险

项目保险,很多人狭义理解为出险索赔,认为有保险公司赔偿,防范不防范无所谓。其实,保险条款规定只赔偿直接损失,但大多数出险造成的间接损失更大,保险公司能赔偿的远低于实际损失。故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工程风险,是保险管理的根本工作。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首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将这些风险定量化,对风险进行控制。工程建设风险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二大类型。两种风险既各自独立发生,有时也相互影响。人的建设活动能够引发自然灾害,如山体的开发容易引起山体滑坡;反之自然灾害能加剧人为风险,如南方雪灾冰灾过后,建筑材料猛涨价造成工程预算失控。

2.2.1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自然灾害在建工险里是指:地震、风暴、洪水、山崩、地面下陷及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强大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破坏巨大,情况多样,建筑工程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具有复杂性、难度大的特性。故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对工地地质情况、气候、河流、山体等进行详细地调查,并经常与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河道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交流,对工程面临的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自然灾害防范措施。例如笔者所在项目,有十座桥梁、九公里路基位于河流区域,河流为季节性河流,且河道狭窄,历史洪水瞬时流量大,洪水危害极大。为此,针对工程特点和河流特性,项目部制定了桥涵、路基特殊施工措施。水季节期间制定了防洪预警机制、防洪措施、洪水后工程抢救恢复措施等。2007年河流共发生7次洪水,但在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下,无一人员受伤、施工机械设备无一冲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水对工程的危害。当然,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对自然灾害完全防范是不可能,保险管理对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是相对的,多时候依赖个人能力。如果整个公司建设一个风险防范的交流平台,综合多个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和案例,取长补短,广思集益,才能更好地加强项目风险防范能力。

2.2.2人为风险防范

人为风险指由人为因素直接引起的,或者是由于人类活动所伴生的其它因素,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间接引起建设工程经济损失的风险。建工险规定只有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才能赔偿。意外事故指不可预料的以及被保险人无法控制并造成物质损失或人身伤亡的突发性事故,包括火灾和暴炸。意外中又有必然因素,是否违规操作,或安全隐患未消除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对意外事故的防范,应对各项施工过程详细分析剖解,包括施工工艺、人员、机械以及外界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如采用架桥机架桥,应对架桥机、航吊、运梁车进行检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交底和检查身体是否良好,梁片、支座安装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运梁道路是否畅通,以及是不是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等,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均无异状才能进行架桥施工。常说的防微杜渐,正是人为风险防范的精辟概括。很多时候所谓的意外事故是因为不注意风险防范,对各种隐患摸不准吃不透,事故必然发生。至于非意外事故不属于建工险的范畴,如施工机械装置失灵、原材料缺陷、违规操作或工艺不完善等造成保险财产损失,这些更应该重点防范。辨识、分析风险源,消除隐患、规范操作,做好非意外事故风险防范,能有效规避、防范甚至杜绝非意外事故风险。

2.3索赔工作及时,现场勘查详细,原始证明有说服力

2.3.1出险通知

出险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通知。报案应对出险情况、主要原因分析、受损情况进行阐述,并应对索赔进行预估(不做为赔款依据)。有些项目出险还要求通知保险经纪公司,个人认为保险经纪公司做为中间人,对建工险理赔专业度、忠诚度和热情度均不如保险公司和项目部,理赔工作掺和第三方,工作更难。故现阶段,索赔工作最好由被保险人直接与保险公司交涉。在报案通知的同时,应注意保护受损现场,保险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及时收集以下索赔单证:(1)保险财产核损清单;(2)工程量清单;(3)受损部位单价分析,一般采用工程量清单单价;(4)受损工程人工、材料、机械等能证明有关损失金额的单证、票据;(5)受损施工日志、监理日志(出险前原受损部分)、施工图;(6)气象灾害证明(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火灾(消防部门提供)、盗窃险情(公安机关提供);(7)事故现场勘查报告、照片资料。(8)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证明、医疗费用发票及清单(涉及第三者责任);(9)权益转让书(损失原因涉及其他责任方时)。

2.3.2现场勘查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一般在48小时到达现场查勘。项目索赔人应先向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及早提交索赔单证,便于保险公司查勘人员现场查勘有针对性,查勘效率能大大提高。现场查勘工作至关重要,项目保险管理人员应对受损现场充分了解,对索赔清单上各项细目与保险公司查勘人员一一查对。索赔细目和索赔工程数量应在现场确定。受损工程的单价如能在现场明确,最好在现场确定。现场查勘工作的要点是细致再细致,耐心再耐心,对应得的权益一定要敢于争取,并要有充分的理由证明。

2.3.3赔偿商谈

索赔的过程中,项目保险管理人员应该定位比保险查勘人员更专业。尤其是各项受损工程的构成、计算方式、单价分析,索赔人员清楚了解,符合保险合同要求的据理力争,争议较大的地方逐一分析。现今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条款比较粗犷,建工险的构成比较模糊、笼统,各个条款颇有争议。故在谈判中,应抓住条款内比较模棱两可的字句,索赔工作尽可能往己方有力的方向走。如建筑工程一、除外责任中有一条:非外力引起的机械或电气装置的本身损失,或施工用机具、设备、机械装置失灵造成的本身损失。何为非外力,保险条款并没有明确,我们可以理解为除机械本身原因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可以在索赔范围。对此,我们一定要据理力争,只有对保险合同条款的深入了解,加上己方更专业的工程知识,在谈判中才能占据有利地位,索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对赔偿金额差距比较大,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很少诉诸法律。因为诉诸法律不一定能保证被保险人的权益,当然对保险公司的信誉影响更大,所以一般都是协商解决。协商解决都是双方互相让步,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都可以接受的一个结果。另外,索赔单据及时收集整理对索赔谈判工作起很大作用。原始证据充分,说服力更大,索赔率更高。在索赔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保险公司的赔偿是补偿性的,被保险人不能从保险索赔中获利。故索赔过程中,强调依法索赔的原则,索赔的单证等资料应真实、正确,索赔理由充分、合法合理。2.3.5赔款索赔谈判完成后,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要签订保险财产核损清单,现场查勘赔款工作完成。赔款通过财务往来。

3保险其他注意事项

(1)保险期限的延伸扩展:一般保险合同都有保险期限延伸扩展,项目可针对自身情况,采取是否延伸扩展保险期限,对自动延伸扩展条款要注意及时行文通知保险公司。

(2)变更较大工程项目扩大保险:对变更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扩大保险,避免变更项目受损无法索赔。

(3)加强对建筑工程一切险外其余保险种类的管理工作:如工程机械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材料上涨风险承担等新型险,能有效转移规避风险,降低项目施工风险。

4结语

篇12

关键词:灾害教育;地理教学;措施

1.以“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为教学主线

基于对全书的学习和理解,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减灾观,这一主线要贯穿教学始终。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在理解自然灾害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各具体灾种形成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佐证了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以自然变异为诱因。可见,自然灾害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变异的改变还是有限的。但是,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因此,有必要认识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对我国影响严重的灾种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第二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二即有受损的人员、财产、资源等客体,而这些受灾体易损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缩小”灾情损失的大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受灾体特性不同,导致了同样灾强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影响,也使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由于受灾体易损性的人为可控性,降低受灾体特性成为有效和主要的减灾措施。因此,人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通过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受灾体免受致灾因子的损害,或降低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救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防灾、减灾(第三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变“抗灾观”为“减灾观”: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灾害损害是可以减小的。

2.用系统观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受灾体的易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测预报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地表系统稳定程度、降低受灾体的易损性,来缩小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降低灾害破坏的强度,从而达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可见,一个区域所遭受的灾害损失,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救灾能力密切相关。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灾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各圈层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突发事件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具有随机性、链发性、群发性、群聚性等自然特性,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影响了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综合制约作用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和灾情。防灾减灾成为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比如,对于洪水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单纯的兴修水利,更需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江湖整治等综合治理,要从被动的灾来抢险、灾后抢救转变为积极的防汛、气象、水文、保险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联合统一预防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

3.强调和演练灾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数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4]。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自然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来躲避,看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行为,再选择其他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演练;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还可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境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首先是教学内容不一定求全,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关注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尤其是对本区影响严重的灾种;如果某一灾害具有多种成灾原因,可以着重介绍最常见的成因。其次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教学顺序,不一定忠实于教材编排顺序。比如,可以从本地学生熟悉的灾种引入讲解,可以先介绍案例说明某灾害的危害,再介绍其成因和特点。再者,要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对于熟悉内容可以忽略,而重点讲解对学生来说陌生的内容。还有,就是要重视图像的运用,看图说话、图文互解,其效果通常胜于单纯的语言讲述[7]。

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具、辅助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不一样的,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潜能。有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观看灾害片,增强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灾害监测站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学习。

篇13

为了有效防治我社区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上级自然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 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xx(社区主任)

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

成 员:xx(副主任) xx(委员) xx(委员) xx(委员)xx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的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三、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区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篇14

内部控制风险。因内部控制不到位、控制机制为发挥正常效用产生的危害即为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极大,且具有突发性。

外部环境因素。

1金融风险。资本市场汇率、利率、债券价格及股票产生波动引发的风险即为金融风险,对电力企业影响重大。电力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银行贷款比例,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不稳定会对资金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经营。

2自然灾害风险。森林火灾、强降雨、地震、冰雹、台风、覆冰等自然灾害会造成大范围的电力设备被破坏,造成电力企业的严重损失。

财务风险预测

利用财务比率,依据不同风险因素权重进行数学模型设置,利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提供决策者风险分析报告,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实现财务风险预测。可采用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设定财务风险系数。利用系统软件获得财务安全系数多元判别式:Z=aX

1+bX2+cX3+dX4+eX5+fX6+gX7+hX8+iXg通常情况下Z应大于某个标准值,当低于某一个标准值时则说明财务风险较大(标准值参考表1)。

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和管理活动不变的主题,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资产风险。

2.实行资金预算、投资决策管理。依据年度计划、目标进行完成任务计划所需资金量的核定,提高单位对资金管理、使用责任的认识,促使养成精打细算、节约消耗的习惯,尽可能的将资金占用率降低,做好投资计划,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学、高校的投资决策制度,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全面的规划,重视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结合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

3.探索电费回收管理新方式。纠正用户电能消费观念,使用户了解电成本累积递增收费制度,节约用电;充分利用风险转移方法,通过一些方式解决电力企业的外欠电费问题,可以依靠相关的业务对风险进行转移。可以采用折扣的方式将外欠电费转移至保理商,由他们提供各种综合,电力企业就可收回账款,将电费回收风险降低,实现资金快速、健康周转,提高盈利能力。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人、事、钱、物四方面进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先提升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并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监管力度,将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纳入计划管理之中。电力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垄断性质,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员工进行培养教育,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意识。

5.定制全面预防目标。自然灾害不会因人的意志发生转移,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对策就是超前预防,采用科学方法对工作环境、场所进行检查,分析预测,在灾害风险发生之前将其预防杜绝。通过出台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加强日常巡检、积极改造电力设备等措施预防自然灾害风险。还应积极寻求自然灾害风险损失转移办法,可以通过为电力企业在应对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要使信息传递的各个渠道保持畅通以便及时在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之间传递信息,使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能对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投保的方式将部分风险损失进行转移。

6.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并加强信息的沟通。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时,要使相关部门切实发挥出监督的作用,有效监督企业在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时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结果来调整控制的方式和程序。同时,在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相关部门能根据信息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