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项目投资风险价值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风险 层次分析法
一、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风险类型
装备制造业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三者兼备的产业,是少有的对资本、技术与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业,该特点也造成了装备制造也投资的投入成本高、投资建设及回收周期长、人才队伍建设慢等显著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装备制造业投资的风险。
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的风险,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如按导致投资项目产生风险的原因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为风险和环境风险;按照风险涉及区域划分为项目整体风险和项目“个体”风险;按照风险能否预测划分为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等等。
笔者认为,从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角度,可以将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总结为:政治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二、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层次一、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风险类型
装备制造业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三者兼备的产业,是少有的对资本、技术与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业,该特点也造成了装备制造也投资的投入成本高、投资建设及回收周期长、人才队伍建设慢等显著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装备制造业投资的风险。
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的风险,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如按导致投资项目产生风险的原因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为风险和环境风险;按照风险涉及区域划分为项目整体风险和项目“个体”风险;按照风险能否预测划分为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等等。
笔者认为,从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角度,可以将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总结为:政治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二、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层次分析法易于理解和操作,在风险分析中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计算,能较好的结合专家经验,相对全面的评价项目总体风险,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风险的分析思路,因此在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中具有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性。
三、实例分析
本文拟以某大型模锻液压机制造生产线项目为例,对其投资风险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各类大型航空锻件,在给企业自身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大型锻压设备的制造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本项目政治风险和环境风险极小,故不予考虑。项目总风险分解为:技术风险(包括技术难度、完工时间的变化情况);管理风险(包括项目经理素质、组织结构);经济风险(包括资金成本风险、项目融资风险);市场风险(下游市场需求风险上游市场供应风险)。
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项目风险划分体系,建立本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层的判断矩阵: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投资者角度出发,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针对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特点,对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首先,将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层次分类,并提取各层主要风险因素,再运用AHP 法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装备制造业投资项目风险因素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对这些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分析评价结论。但该评价方法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可以沿着以上分析思路完善风险分析决策流程,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Models, Method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ith L.G. Varga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2000.
2]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郭建斌,车璐.国内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应用情况与推进建议[J].建筑经济, 2006, (6).
[3]丁香乾,石硕.层次分析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34(1).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投资特点;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网财经的最新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开始有回升的趋势。2016年1月到3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7677亿元,比名义增长了6.2%(去掉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了9.1个百分点),增长的速度要比1月到2月份提高了3.2%。房地产投资增长,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之一,将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改善百姓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特点与风险的关系
由于房地产投资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使其与其他一般的投资不同,以至房地产业是高不确定性及风险高的一种行业,房地投资过程中需要谨慎决策,防范投资风险对投资成败的影响,因此,根据房地产投资的特点与投资风险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房地产投资的特点和投资风险的关系如下:
1.房地产投资的不可移动性与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固定不可移动的特点,将对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并影响其价值的高低,给投资带来风险。房地产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段和区域时,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并且房地产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好坏将影响其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其利润,且上述条件的复杂变化,带来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2.房地产投资周期的长久性与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寿命周期(包括自然寿命与经济寿命)较长,从投入至销售需要较长的时间,具有耐久性,且周期的长短也将影响投资风险的大小。所以,在进行房地产投资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其使用土地的使用年限(见表1),而房地产使用的长期性也将取决于其耐久性,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使其对房地产商品有较高程度的要求。
3.房地产投资活动的相关性与风险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人民对房地产商品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会通过将未建完的商品进行提前销售的方式,来减少投入资金,以降低投资风险;然而,当经济出现衰退的时候,房地产企业会撤出其资金的投入,在建的项目在停止建设,交易也将停止,增加其投资的风险,最终,也将会影响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
4.房地产投资的资金需求性与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整个过程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前期获得土地、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建设、营销宣传、销售、订买卖合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房地产投资的规模越大,资金投入量越大,且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也越大,融资成本高的风险也较大。
5.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影响性与风险
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固定不可移动性,使得房地产投资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房地产投资决策后,实施决策过程中,如果政府出台新的有关政策时,房地产企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与调整,同时房地产投资也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等的要求,进而影响投资效果和企业的经济利益,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6.房地产市场的不充分性与风险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发育的不是那么充分与完善,相对完善的市场,房地产市场不具备充分的信息与商品同质等基本条件,被称为准市场、次市场,房地产企业在这样市场环境下进行投资,需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房地产投资的特点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房地产投资的固定不可移动性、生命周期长、投资活动相关性、投资资金需求量大、受国家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不充分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均会给房地产投资带来或多或少的风险,影响投资决策的成功,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中秀.基于IFAHP与DEMATEL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2]Hao Zou,Zhongxiu Wang.The Research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s Ba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ntropy Method[C]//Wu Han: The Ten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Operations &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2011.
[3]黄树毅.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及投资价值分析[J].商, 2014(36):255-255.
(一)项目决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营运因素
投资决策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范畴之一。投资决策方法方法主要有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方法属于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在平时的运用中,净现值法显示为最佳选择,但是在应用时必须存在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首先,作为计算的依据,在生命期内各年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必须能够准确的估计出来,并根据市场状况确定相应的贴现率;其次,在估计项目的期间内,对于项目有影响的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第三,决策者只能在“投资”或“不投资”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最后,在项目进行分析、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并不能够灵活的进行项目管理,一旦做出决策后便不能针对市场条件和竞争状况的变化变更对项目的投资决策。
(二)对投资方法的战略性选择权考虑
然而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与现实情况相比较大的差异:首先,现实经济生活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其特有的本质特征,由于在应对高度不确定的战略问题上面,企业将重点集中于项目的灵活性上,因此在进行项目分析时,灵活性的价值必须成为决策者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其次,决策的互动性成为直接影响决策制定关键因素,特定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决定了该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互动关系,进而决定了投资可能派生的投资价值,这部分价值在投资评价中也应得到重视。
(三)项目决策的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因素欠缺考虑
现行会计理论体系下,企业投资决策方法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现有的项目决策是依据对项目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进行决策的,对环境评价不足,尤其不适用于目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势。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决策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全面评价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针对项目投资的评价应当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战略的角度通盘考虑。
由于上述原因,传统评价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使现金流趋于稳定,经常使项目的投资价值被低估了低估,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丧失。
二、现有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缺陷
基于财务视角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方法传统上面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静态指标的分析,是指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第二种是对动态指标的分析,包括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等指标。财务评价是在遵守国家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计算项目过程中的收益和成本,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传统项目投资方法理论只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单方面的考虑投资项目运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社会对投资项目决策本身的影响。
企业对项目投资的建设运营过程,就是对相关资源消耗的过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必须遵循自愿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原则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者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并对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做出详尽的分析。这不仅是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费用、减少资源消耗、调高投资效益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要求,但是在目前投资项目评估和决策的实际应用当中,对循环经济因素的考虑都较为缺失。其中主要的缺陷表现在:
(一)财务投资决策目标范围狭窄
传统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简单的以净现金值、内部报酬率的大小来评价项目,不考虑与项目有利害关系的环境及其他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在传统的投资方法下,投资项目目标忽视往往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循环经济下,则政府应当主动引导企业将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相统一,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
(二)在项目决策中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项目决策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其实并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因为传统的会计目标、假设、原则、会计账户的设置以及成本的核算方法到报表的编制都没有能够。完整充分地体现企业在节约和高效综合利用资源方面和减少污染的排放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成本观立足于企业微观层面,追求企业层面的成本补偿和资本增值,并没有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发展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仅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问题,是根本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陈本补偿要求。
(三)计量属性不符合投资决策的要求
在传统的投资决策模式下,大部分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法为主的货币计量,对收益和成本统一采用货币计量,因此只能在决策过程中反映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又包含有环境因素的性质。因此在循环经济条件下,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四)投资决策者的受托责任单一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中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中只包括了对实物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并没有包括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等内容。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受托责任较单一,仅局限于“财产托付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迅速显现,因此企业在决策时更多的考虑“资源托付论”。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决策受托。已经不仅只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公众之托,是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投资决策时应当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资项目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要求,在环境会计的学术框架下,对企业投资项目循环经济这一综合指标值的最大化作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目标,以协调企业微观层面上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下投资决策的方法
(一)全部成本评价法
全部成本评价方法是在资本预算分析中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的一种方法,是对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进行长期的综合的财务分析。对于应用环境会计方法进行资本预算、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决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为了实现投资决策的全面性必须采用全面环境成本计量方法。
循环经济注重长期的生态效益,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因此,当前的环境管理措施,其利益是体现于节约未来的机会成本、掌握绿色商机,特别是决策者面临未来企业绿色投资机会是,能够清楚分析项目的全面环境成本,是否符合企业永续发展的投资决策。
对于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主要采用的是以对污染造成损失进行修复的花费作为计量基础的。全部成本评价法是在评价周
期、扩大了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范围等方面对传统资本评价法进行了改进。所采用的方法仍然主要是现金流量贴现法,但对于长期的成本和效益,金额的估计是不准确的,经过贴现的数值较实际较小。
这表明人们对于未来的环境、生活的状态关注较小,重视程还比较低,这与我们推崇的环境保护的观点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人们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长期的影响。全面成本法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没有影响的,但能够比较明显的列示项目的成本、效益的构成,从而使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项目能够和其他一些项目一样获得投资。对于项目周期短的污染预防性投资项目,全面成本法能够更加优于传统的投资方法,增强项目的可行性。
(二)投资风险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总是存在风险的,相应的任何决策也会存在风险。实际上,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涉及的时间较长,企业对于未来损益的预测就会存在不确定性。将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纳入考虑之后,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得更加变化莫测,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突出。由于是对未来项目状况的研究,投资决策中始终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估计的,当存在风险时,其概率可以依据风险系数进行估计。在传统的投资决策中,对于高风险的项目,一般采用较高的贴现率。但这个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高风险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致使环境恶化,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联系,提高贴现率以后很多项目的现金流量现值将出现负数,这就使得很好本来结果很好的项目被流失,以此种方法减少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循环经济下的投资决策在考虑了环境因素后,使项目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风险会随着环境法规的变化而变化。当对项目进行决策以后,由于项目的期间较长,因此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都会受到既定的技术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发生变化,则必须投入大量的成本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投资所包含的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进行评价。对于概率已知的方案,可以利用决策树和蒙特卡罗模型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可能结果进行概率预计,进而对项目进行评价。
(三)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
在面对当今企业诸多利益关系人共同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考虑更多的利益方。总的来说,重要的利益关系人是沿着兼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业主、经营者、债权人和为数众多的出资人、客户、政府这样一条线来扩展的。大致上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来划分,内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雇员,外部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供应商、顾客、公众。针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组织也成为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企业的经营活动就要受到这些组织所制定的大量的环境法律的约束,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也必将考虑这些约束所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公众就成为企业的利益关系人。
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法中将所有的成本与收益风险视为相同的缺陷将,而是采用了更加灵活的对于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计量其风险的方法,同时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根据关系人对项目收益期望的高低,来调整相应的权重比例。例如我们在考虑以个与环境相关的长期投资项目中,当财务指标的权重相对有所下降,那么相对的环境业绩指标的权重就应该做相应增加,从而保证了决策结果与利益关系人的要求相一致的结果,最后可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标准评价法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既需要我们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要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目标投资评价方法可以将经济分析、社会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在一起。在多目标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评价指标,形成阶梯层次结构,通过比较各指标的相对性来确定权重,通过对项目投资方案各评价指标的叠加分析,得出方案的决策。对于单一决策和均值决策的企业来说,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帮助其寻求到一个最佳的选择方案。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着缺陷,就是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对于项目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而难以得出一个令所有的利益关系人都认为最优的方案。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风险投资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1 引言
高科技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起点高,因此,在技术、产品、生产和市场的成熟度等方面都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即高风险。另外,高科技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其资金需求量大、增长快速的特点也很明显。风险投资分析风险投资缺乏数据借鉴,这给利用已有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给高科技企业进行带来了困难,因为风险控制往往建立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基础上。如收益率均值-方差模型、多因子定价模型、VAR(Value At Risk)风险测定法等均是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及事前信息的有效性,对事后信息考虑甚少。在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评价方面,国内外主要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定量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的某一阶段或是仅从风险或价值方面去分析,缺乏从生命周期的宏观和整体上进行的研究,不利于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价。
笔者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对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的分析模型,从整个生命周期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思想,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等也做了说明和预测,以帮助进行风险投资决策。
2 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分析
2.1 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
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六个阶段,即研究与开发期、创业期、早期成长期、加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期。研究开发期要通过市场研究以确定所研究的产品或劳务的市场潜力,此时投资需求较小。创业期要开发出最初产品以向市场展示,并保证第一笔业务成交。这一阶段对资本的需求显著增加,包括工资、设备和推销费用等。早期成长期,企业已完成生产线的开发,市场逐步扩大,然而企业仍然处于亏损阶段,需借外部资金增加设备、招收业务骨干,并着手下一代产品开发。到了加速成长期,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已被广大消费者接受,销售额和利润开始加速增长,现金流入可以满足企业大部分需要,但新的机会不断出现,企业仍然需要外部资金来实现高速膨胀,直到企业进入熟期。
2.2 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析
依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可把高科技企业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考察风险投资的风险:
(1)种子期(Seed 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研究开发期。是技术酝酿与开发的阶段,创业者仅有产品的构想和初步设计,为实现实用化和商品化需进行产品、工艺流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开发高科技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产品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技术失败是此阶段的主要风险。
(2)创建期((Start-up 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创业期。一般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市场导入、创立企业和进行规模化生产。此阶段产品的技术风险逐渐减少,但由于市场化过程中新产品的推广和被潜在顾客接受需要时间,企业经营面临许多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成为主要风险。
(3)成长期(Growth 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早期成长期。企业已经建立,技术、产品也基本完善,主要任务是产品的市场推广。企业将在本阶段开始产生利润。企业应综合考虑市场容量、市场接受时间、价格因素,确立市场战略,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避免市场风险。此阶段企业面临的另一重要风险为财务风险,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
(4)扩张期(Expansion 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加速成长期和稳定成长期的前期。扩张期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经营业绩逐渐上升的阶段,企业在本阶段实现累计盈利。但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开拓市场,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同时,因技术开发成熟,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企业将面临竞争威胁,这将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本阶段的主要风险。
(5)成熟期(Bridge 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稳定成长期的后期和成熟期。是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生产阶段,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已得到承认,生产规模扩大,技术、管理日趋成熟,销售和利润大幅增加,已超过盈亏平衡点,开始进入盈利期;企业的技术、财务和市场风险已降得很低,其知名度和信誉度开始建立。此时企业利润率已变得不再诱人,风险资本开始考虑为上市做准备,以实现成功退出。
3 风险投资分析方法
3.1 高科技企业风险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分为五个阶段,在五个阶段的风险中又可细分。因此,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很好的工具。
3.1.1 建立指标体系
如上所述,可以得到风险投资的综合评价指标(见附图)。
3.1.2 确定权重
设准则层对应的权重为a1,a2,a3,a4,a5,子准则层对应的权重分别为a11,a12,a13,a14,a15,a16,a17,a21,a22,a23,a24,a25,a26,a27,…,a51,a52,a53,a54,a55,a56,a57。记A=(a1,a2,a3,a4,a5),A1=(a11,a12,a13,a14,a15,a16,a17),A2=(a21,a22,a23,a24,a25,a26,a27),A3=(a21,a32,a33,a34,a35,a36,a37),A4=(a41,a42,a43,a44,a45,a46,a47),A5=(a51,a52,a53,a54,a55,a56,a57)。
3.1.3 建立模糊集合
(1)评价指标集合:U={U1,U2,U3,U4,U5},其中U1={u11,u12,u13,u14,u15,u16,u17},U2={u21,u22,u23,u24,u25,u26,u27},…,U5={u51,u52,u53,u54,u55,u56,u57}。
(2)评价评语集:V={v1,v2,v3,v4,v5}。其中,分别表示指标的评语为“优”、“良”、“中”“一般”、“差”,对应的相关投资风险的大小程度为投资风险“低”、“较低”、“中等”、“较高”、“高”。
3.1.4 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以上指标虽然可得到确定的评语,但其合理性却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在确定各个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时,要按一定标志选若干人(专家)组成评价组,采用专家调查和民意测验等方法对子准则层确定等级。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来确定评判隶属矩阵,则方法如下,设uij对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Rij为:Rij=(pij1,pij2,pij3,pij4,pij5),其中,pijk=vijk/n,k=1,2,…,5,n为参评专家人员总数;vik是参评专家中认为指标Uik属于Vk等级的专家人数,评判隶属矩阵为:
Rij=pij1pij2pij3…pijk=pij11 pij12 pij13 pij14 pij15pij21 pij22 pij23 pij24 pij25pij31 pij32 pij33 pij34 pij35… … … … …pijk1 pijk2 pijk3 pijk4 pijk5
因此,U1,U2,U3,U4,U5的隶属向量构成5个隶属矩阵,分别为:
RU1=(R11,R12,R13,R14,R15,R16,R17)T
RU21=(R21,R22,R23,R24,R25,R26,R27)T
RU3=(R31,R32,R33,R34,R35,R36,R37)T
RU4=(R41,R42,R43,R44,R45,R46,R47)T
RU5=(R51,R52,R53,R54,R55,R56,R57)T
3.1.5 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在风险投资的综合评价指标图中,把影响高科技企业投资风险Z大小的指标分为2个层次,由于已经确定了第2层次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矩阵,所以可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对第1层次目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即确定U1,U2,U3,U4,U5对V的隶属度矩阵,进而就可以确定Z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
(1)准则层模糊综合评价。设Bi=AiRyi,对Bi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记为Bi,则Bi表示Ui对V的隶属向量,其中i=1,2,3,4,5,并记Rz=(B1,B2,B3,B4,B5,B6)T,其中“”是模糊矩阵合成算子符号,其代表的意义是将Aij中第一行的各元素与Rij中第一列的各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在相应的两元素之间先取最小值,然后在一组最小值中取最大值,并以此类推求得Aij第一行各元素与R其他各列的各元素的比较结果。
(2)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记R=ARz=(b1,b2,b3,b4),对R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记为R,则R表示Z对V的隶属向量,并记R=(b1,b2,b3,b4),式中,b1,b2,b3,b4便是高投资风险Z对评语V1,V2,V3,V4的隶属度向量。
3.2 高科技企业投资收益
以上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风险,并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以下讨论一种方法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型分析,从收益的角度来考察风险投资。
高科技风险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NES包含环境、环境和环境三个维度,其中间接企业生产函数且为只能接受而不可选择的随机变量称为参变量,记自然环境中的参变量为Nα,经济环境中的参变量为Eβ,社会环境中的参变量为Sγ,设企业在某时期所处生存空间参变量Nα、Eβ、Sγ为给定值,风险企业种子期初始为0,成熟期末时点为T。其余变量约定如下:xi为企业投入要素,i=1,2,…,m;yj为产出产品,j=1,2,…,n;Pj为第j种产品的市场价格;ri为第i种投入要素的市场价格;y(pi)为第j种产品的预期市场均衡量;Rj为企业产品j的市场占有率;R为企业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则单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Rj=■(1)
因为yj=yj(xi,yj,pj,Nα,Eβ,Sγ)所以
Rj=■yj(xi,yj,pj,Nα,Eβ,Sχ)(2)
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多种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表征其成长性为宜。产品j占产品市场总价值的权重为:Rj=■(3)
其中,■为预期市场均衡价格,■(pj)为预期市场均衡产量。其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为:R=■wjRj(4)
由于高科技风险企业一般在生存期方能实现盈利,累计实现盈利更是在扩张期后,用企业利润作为其生存能力的判定指标并不适宜,为此选择期权定价方法,将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股权价值视为期权,采用Black-Scholes公式其价值,即
Ve=SN(d1)-Xe-(T-1)N(d2)。
d1=■;
d2=d1-?坠■(5)
其中,Ve为企业股权的看涨期权价值;S为企业股权的当前价值;X为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T为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R为期权有效期间的无风险利率;σ2为企业股权价格的自然对数的方差。
4 结语
高科技企业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高风险性,让人望而却步。从两个方面对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进行了分析,即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及高科技企业市场和收益的预测。笔者涉及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并没有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例论证,但整个分析思路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希望通过的量化分析为评价投资项目风险从而做出科学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使高新科技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正规化和合理化,同时也为高科技企业创造条件,为吸引投资提供。
参考
1 杨大楷,姜皓天,杨哗.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的理论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2 李世雁,何又春.高科技投入中技术风险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7)
3 肖焰恒,黄祖辉.风险资本多阶投资策略的价值分析[J].与财会,2003(4)
4 薛虹,陈健,贾隽.高科技初创企业管理风险评价体系的[J].西安学院学报,2004(2)
5 贾晓东,潘德惠.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及投资风险评价[J].信息与控制,2003(3)
6 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
7 赵尚志,张宪.高科技风险投资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1999(5)
8 谢冰,邹伟,谢科范.高科技风险企业成长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26)
9 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10 Cooper D F, Chapman C B. 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 Model, Methods and Cases[M].USA:JohnWiley&Sons,1987
一、影响投资价值的间接因素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投资主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企业投资主体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在确定投资项目价值并进行决策时,都将受到以下一些间接因素的影响,即它们是借助其他一些因素,间接而非直接影响投资价值。
1、企业自身的利益约束机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利益约束。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制订各种类型的投资计划,投资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只是名义上的投资主体,既没有真正自主的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必然造成名义上的投资主体完全不受投资成本和风险的约束。在不讲成本与收益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几平是无限的,不论计划者怎样周密安排,都很难制约这种投资饥渴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利益主体,市场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整。一旦投资需求大于投资供给,投资品的价格就会上涨,造成企业投资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投资风险增大,从而造成企业采取收缩策略,导致社会投资总需求下降,并促使社会资源流向预期利润高的行业及企业。
2、企业投资主体的利润极大化。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以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如果预期利润比较高,投资就会增加;相反,预期利润比较低,投资就会减少。对全社会来讲,预期利润将不断趋于平均;但对不同行业和部门而言,利润水平又是经常变化的,从而诱导资金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同时,追求利润还需要服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参与企业投资时,投资活动可能并非以经济利润为主导因素,难以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为此,政府应逐步减少和消除人为干预,而应注重宏观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消除妨碍资源流动的障碍,从而实现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模式。
3、产权界限。产权界限是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虽然也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投资活动,但产权关系不明,企业投资行为不符合市场规范,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投资决策自,从而也无法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企业投资行为必将演变为政府投资行为。在产权关系改革上,我们主要偏重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希望通过“两极分离”解决企业经营自问题。实际上,两权分离是有一定限度的,经营必须以所有权为基础,没有所有权作基础的经营权必然是有限的经营权。企业应当建立并完善现代法人产权制度,确保企业能够独立自主、规范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活动。
二、影响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
企业的资产,不管是货币资产还是非货币资产,通常都具有两种用途可供选择:一是用于即期消费;二是为了满足未来消费而利用放弃即期消费的那部分资产进行投资。企业放弃当前消费的意愿必然与未来消费或者说是预期收益有直接联系。在此。我们把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把各种投资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投资客体。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实际上也就是投资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厌恶;后者主要是指预期收益、收益时点和风险水平。
1、投资主体属性。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所能得到的回报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活动时,可能存在着许多收益不同、风险各异的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从数量上来讲,所选投资方案的收益率必然要求大于无风险收益率。如果这一收益水平都不能达到的话,企业应当选择国债作为投资手段。对于无风险利率,西方货币理论把它称之为“纯利率”,它是对延期消费的一种补偿。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无风险利率和投资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无风险利率越高,投资价值超低;反之亦如此。
企业对于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心理反感就是风险厌恶。尽管不同企业对于风险厌恶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来讲,在投资决策活动中企业对于风险都比较厌恶,经常会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于所承担的风险,企业会要求有一定的补偿。由于不同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有一定差异,它们所要求的补偿金额会有多有少,对投资价值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一般而言,风险厌恶程度与投资价值呈反向关系:前者越高,后者越低;反之亦如此。
2、投资客体属性。预期收益是指投资主体在将来所能得到的回报。作为投资主体,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获取一定数量的收益。预期收益越大,企业愿意递延的当期消费就会越多,也就是说进行更多的投资,投资价值也会越高。可见,预期收益和投资价值之间呈同向变动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就越高;反之亦如此。
顾名思义,收益时点是指投资主体取得收益的时间。依赖投资主体预期收益进行未来消费的时点离目前越远,延迟预期消费的动力就会越小。原因在于,当投资者等待预期收益进行消费时,他们不仅放弃了当期的消费机会,而且放弃了在等待期间可能发生的其他投资机会。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待预期收益的时间越长,投资价值就越小。
一般来讲,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确定的,同样,各种具体投资项目的收益过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我们把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投资风险,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大。通常,投资者更希望收益是确定的,而不是具有比较高的不确定性。可见,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程度,即收益风险水平,会对投资价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如果投资主体对于因承担风险而得到的补偿不满意,它很有可能会选择收益较低风险也较低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高的投资项目。
以上是对各种因素对投资价值影响所作的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我们通常会使用如下的投资价值分析模型:
其中:V=投资价值;
Ct=t期的预期收益;
k=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
一、影响投资价值的间接因素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投资主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企业投资主体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在确定投资项目价值并进行决策时,都将受到以下一些间接因素的影响,即它们是借助其他一些因素,间接而非直接影响投资价值。
1、企业自身的利益约束机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利益约束。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制订各种类型的投资计划,投资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只是名义上的投资主体,既没有真正自主的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必然造成名义上的投资主体完全不受投资成本和风险的约束。在不讲成本与收益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几平是无限的,不论计划者怎样周密安排,都很难制约这种投资饥渴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利益主体,市场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整。一旦投资需求大于投资供给,投资品的价格就会上涨,造成企业投资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投资风险增大,从而造成企业采取收缩策略,导致社会投资总需求下降,并促使社会资源流向预期利润高的行业及企业。
2、企业投资主体的利润极大化。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以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如果预期利润比较高,投资就会增加;相反,预期利润比较低,投资就会减少。对全社会来讲,预期利润将不断趋于平均;但对不同行业和部门而言,利润水平又是经常变化的,从而诱导资金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同时,追求利润还需要服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参与企业投资时,投资活动可能并非以经济利润为主导因素,难以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为此,政府应逐步减少和消除人为干预,而应注重宏观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消除妨碍资源流动的障碍,从而实现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模式。
3、产权界限。产权界限是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虽然也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投资活动,但产权关系不明,企业投资行为不符合市场规范,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投资决策自,从而也无法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企业投资行为必将演变为政府投资行为。在产权关系改革上,我们主要偏重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希望通过“两极分离”解决企业经营自问题。实际上,两权分离是有一定限度的,经营必须以所有权为基础,没有所有权作基础的经营权必然是有限的经营权。企业应当建立并完善现代法人产权制度,确保企业能够独立自主、规范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活动。
二、影响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
企业的资产,不管是货币资产还是非货币资产,通常都具有两种用途可供选择:一是用于即期消费;二是为了满足未来消费而利用放弃即期消费的那部分资产进行投资。企业放弃当前消费的意愿必然与未来消费或者说是预期收益有直接联系。在此。我们把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把各种投资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投资客体。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实际上也就是投资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厌恶;后者主要是指预期收益、收益时点和风险水平。
1、投资主体属性。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所能得到的回报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活动时,可能存在着许多收益不同、风险各异的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从数量上来讲,所选投资方案的收益率必然要求大于无风险收益率。如果这一收益水平都不能达到的话,企业应当选择国债作为投资手段。对于无风险利率,西方货币理论把它称之为“纯利率”,它是对延期消费的一种补偿。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无风险利率和投资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无风险利率越高,投资价值超低;反之亦如此。
企业对于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心理反感就是风险厌恶。尽管不同企业对于风险厌恶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来讲,在投资决策活动中企业对于风险都比较厌恶,经常会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于所承担的风险,企业会要求有一定的补偿。由于不同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有一定差异,它们所要求的补偿金额会有多有少,对投资价值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一般而言,风险厌恶程度与投资价值呈反向关系:前者越高,后者越低;反之亦如此。
2、投资客体属性。预期收益是指投资主体在将来所能得到的回报。作为投资主体,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获取一定数量的收益。预期收益越大,企业愿意递延的当期消费就会越多,也就是说进行更多的投资,投资价值也会越高。可见,预期收益和投资价值之间呈同向变动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就越高;反之亦如此。
顾名思义,收益时点是指投资主体取得收益的时间。依赖投资主体预期收益进行未来消费的时点离目前越远,延迟预期消费的动力就会越小。原因在于,当投资者等待预期收益进行消费时,他们不仅放弃了当期的消费机会,而且放弃了在等待期间可能发生的其他投资机会。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待预期收益的时间越长,投资价值就越小。
一般来讲,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确定的,同样,各种具体投资项目的收益过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我们把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投资风险,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大。通常,投资者更希望收益是确定的,而不是具有比较高的不确定性。可见,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程度,即收益风险水平,会对投资价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如果投资主体对于因承担风险而得到的补偿不满意,它很有可能会选择收益较低风险也较低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高的投资项目。
以上是对各种因素对投资价值影响所作的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我们通常会使用如下的投资价值分析模型:
其中:V=投资价值;
Ct=t期的预期收益;
k=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
一、影响投资价值的间接因素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投资主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企业投资主体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在确定投资项目价值并进行决策时,都将受到以下一些间接因素的影响,即它们是借助其他一些因素,间接而非直接影响投资价值。
1、企业自身的利益约束机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利益约束。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制订各种类型的投资计划,投资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只是名义上的投资主体,既没有真正自主的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必然造成名义上的投资主体完全不受投资成本和风险的约束。在不讲成本与收益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几平是无限的,不论计划者怎样周密安排,都很难制约这种投资饥渴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利益主体,市场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整。一旦投资需求大于投资供给,投资品的价格就会上涨,造成企业投资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投资风险增大,从而造成企业采取收缩策略,导致社会投资总需求下降,并促使社会资源流向预期利润高的行业及企业。
2、企业投资主体的利润极大化。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以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如果预期利润比较高,投资就会增加;相反,预期利润比较低,投资就会减少。对全社会来讲,预期利润将不断趋于平均;但对不同行业和部门而言,利润水平又是经常变化的,从而诱导资金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同时,追求利润还需要服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参与企业投资时,投资活动可能并非以经济利润为主导因素,难以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为此,政府应逐步减少和消除人为干预,而应注重宏观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消除妨碍资源流动的障碍,从而实现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模式。
3、产权界限。产权界限是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虽然也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投资活动,但产权关系不明,企业投资行为不符合市场规范,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投资决策自,从而也无法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企业投资行为必将演变为政府投资行为。在产权关系改革上,我们主要偏重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希望通过“两极分离”解决企业经营自问题。实际上,两权分离是有一定限度的,经营必须以所有权为基础,没有所有权作基础的经营权必然是有限的经营权。企业应当建立并完善现代法人产权制度,确保企业能够独立自主、规范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活动。
二、影响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
企业的资产,不管是货币资产还是非货币资产,通常都具有两种用途可供选择:一是用于即期消费;二是为了满足未来消费而利用放弃即期消费的那部分资产进行投资。企业放弃当前消费的意愿必然与未来消费或者说是预期收益有直接联系。在此。我们把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把各种投资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投资客体。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直接因素实际上也就是投资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厌恶;后者主要是指预期收益、收益时点和风险水平。
1、投资主体属性。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所能得到的回报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活动时,可能存在着许多收益不同、风险各异的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从数量上来讲,所选投资方案的收益率必然要求大于无风险收益率。如果这一收益水平都不能达到的话,企业应当选择国债作为投资手段。对于无风险利率,西方货币理论把它称之为“纯利率”,它是对延期消费的一种补偿。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无风险利率和投资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无风险利率越高,投资价值超低;反之亦如此。
企业对于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心理反感就是风险厌恶。尽管不同企业对于风险厌恶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来讲,在投资决策活动中企业对于风险都比较厌恶,经常会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于所承担的风险,企业会要求有一定的补偿。由于不同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有一定差异,它们所要求的补偿金额会有多有少,对投资价值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一般而言,风险厌恶程度与投资价值呈反向关系:前者越高,后者越低;反之亦如此。
2、投资客体属性。预期收益是指投资主体在将来所能得到的回报。作为投资主体,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获取一定数量的收益。预期收益越大,企业愿意递延的当期消费就会越多,也就是说进行更多的投资,投资价值也会越高。可见,预期收益和投资价值之间呈同向变动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就越高;反之亦如此。
顾名思义,收益时点是指投资主体取得收益的时间。依赖投资主体预期收益进行未来消费的时点离目前越远,延迟预期消费的动力就会越小。原因在于,当投资者等待预期收益进行消费时,他们不仅放弃了当期的消费机会,而且放弃了在等待期间可能发生的其他投资机会。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待预期收益的时间越长,投资价值就越小。
一般来讲,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确定的,同样,各种具体投资项目的收益过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我们把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投资风险,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大。通常,投资者更希望收益是确定的,而不是具有比较高的不确定性。可见,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程度,即收益风险水平,会对投资价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如果投资主体对于因承担风险而得到的补偿不满意,它很有可能会选择收益较低风险也较低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高的投资项目。
以上是对各种因素对投资价值影响所作的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我们通常会使用如下的投资价值分析模型:
其中:V=投资价值;
Ct=t期的预期收益;
k=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
1医疗设备的投资论证
1.1医疗设备的特点
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大型医疗设备为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作用,但总价值高,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较高的比例。多数医院在购置时,缺乏计划性,购置前论证不充分,忽视设备的使用性和应用条件,不重视后续管理,投资风险意识不强。
1.2投资论证的原则
根据医院的长远规划,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应遵循经济适用原则、性能可靠原则、规避风险原则,需要确定投资规模及投资方式。大型医疗设备属于营运资产,带来的期望收益应在20%为佳[1]。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时,应包括安全防护性、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先进性、整机性能、便于使用、维护保养条件、节能性、安装配套条件、环保处理能力。商务可行性分析应估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的比较。
1.3投资决策指标
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决策时,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等。运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和管理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规避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净现值法、内部受益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2]。
2投资分析
2.1投资风险计算
医院在进行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决策时,应关注风险问题,并计算风险程度。如风险同收益成正比,那么风险投资越大,要求得到的投资报酬率也越高。对于独立性方案来说,其方案的取舍不受其他投资项目的影响,只需通过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就可以评价其经济可行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时,合理安排投资顺序,以及投资方案的最优组合,但是医院在大型设备投资时,通常面临互斥性投资决策:即投资方案之间不能并存,只能有取有舍。在投资决策时,某一投资项目能否被选中,既要看其自身是否可行,又要进行相互对比和筛选,以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以医院投资1.5TMRI和3.0TMRI设备为例,不同市场需求的预期收益及相应的概率分布决定了投资风险(表1)。经计算得1.5TMRI的收益期望值为150万,3.0TMRI的收益期望值为160万。标准离差率两者分别为21.08%和89.27%。从计算得知,3.0TMRI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明显高于1.5TMRI,且收费高,影响受检人群使用的积极性,其投资风险大于1.5TMRI。不同等级、规模的医院,配置MRI设备的投资决策结果差距甚远,要求各家医院根据医疗特色和擅长专业,考虑设备配置特点和使用人群,客观、公正地进行成本效益评价,供决策者定夺。
2.2设备生命周期成本
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设备投入运营,并终止使用为止的全部投资费用,包括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3]。由于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考虑了某个时间段的“最初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资金流转效果,其成本核算主要表现在比较具有不同资金链的各预案的优劣以及投入在大型医用设备上的全部费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技术中的“当前价值分析”尤其有意义,因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医院通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比较各项备选预案,并判断每一项备选预案是否具有确定的经济价值,也可以通过生命周期成本的技术分析,判断租赁设备或购买设备成本效益的高低[4]。
2.3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运行,是医院防止财务风险的关键。投资决策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两者各具特色,具有互补性。定性分析借助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分析和判断能力,虽略显偏颇、粗略,但具有全面、灵活的特点;定量分析借助于数学模型,提高相关数据间量的计算、分析、具有精确、客观的优点,但存在不能全面涵盖复杂多变现实问题的缺陷。因此,要想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应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扬长避短。
3医疗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分析
3.1效益评价方法
通常使用成本与收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及成本比较分析法作为效益评价的方法[5]。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例具体研究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在预测投资方向和投资风险方面有独到之处,将总成本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计算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确定设备收益的保本点,以及明确保本点计算的前提条件。
3.2设备使用效益评价
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会给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纯粹的社会效益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可测得的社会效益主要由诊断和治疗的病例数量反映,按每年诊治的病例人数作为单台设备以及医院的设备总数所发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计算设备使用率、有效利用率和利润率。在核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设备的实际情况,把急救设备、教学设备、普通诊疗设备、特殊诊疗设备区别开来,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估算这些设备的应诊人次,按实际诊疗人次与估算应诊人次的比率,综合其他影响因素(正常维护、机器故障等)测算出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率越高,说明医疗资源利用率越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可观[6]。如果投资设备超期服役,则计算利润时分母以设备的残值(设备原价的10%)计算。医疗是一个特殊的公共服务行业,决策者在评价设备的使用效率时,应摆正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适度的经济效益获得生存的再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力。
4总结
4.1降低投资风险可采取的资金使用方法
风险是双向的,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适当的负债经营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矛盾,增强了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能力。医院的外部宏观环境日趋复杂,医院融资渠道多样,而医院财务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不足,反应滞后,措施不力。面对万变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和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医院财务人员必须识别、评估、防范规避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建立并完善财务预测和预警系统,开展有效的风险控制工作[7]。
4.2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
4.2.1掌握新设备的购置时机
医院应充分考虑大型医用设备启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做好大型医用设备到位前的场地(包括房间大小、温度、湿度、环评等配套设施的准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岗前培训等,使大型医用设备尽早投入使用。
4.2.2充分利用硬件设备开展多种诊疗用途
具有兼容功能的设备,尽可能开发多个医疗项目,应将能开展的全部项目分别计算盈亏保本点,然后归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投资大型医用设备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对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低的大型医用设备,要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及时调拨到需要的地方,确保大型医用设备满负荷运转。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成本费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29-02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的联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可从会计基本要素入手,控制和完善会计要素的内容和结构,从而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和降低财务风险。从企业会计要素的结构上来说,企业资金运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相关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六种基本会计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企业实际状况与预期情况的偏差,即可以用来说明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以及其风险大小。具体来讲,一方面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所有者权益以及形成企业负债的投资者的投入,这两个方面构成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企业资本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企业利润的形成不仅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管理与产品等获取的相关收入与消耗的成本费用的差额,企业收入与费用的不定期变化也能给企业的利润带来改变。由此可以发现,企业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传导关系。会计基本要素结构的不确定性以及基本内容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即是可能导致企业预期目标与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发生背离。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企业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对建立一个卓有成效的内部控制环境起着绝对关键的作用。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企业负责人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一是要通过各级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企业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加以宣传等形式,并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一个认识到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氛围。二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有章可循的内部控制体系。三是要提高企业整体建立健全内控的责任意识,实施会计内控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有关经济业务涉及到的所有部门都是内控的范围,单位内各部门都应具备内控理念,强化内控意识,与财务部门共同承担内控责任。在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创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管理。企业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性制度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要求,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审批制度、报销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控制制度以及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进行控制。其次,要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健全的制度没有执行的效果往往也就等于没有制度,要硬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定人定岗定责,在岗位上进行相互钩稽监督,并实行关键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再次,建立内部控制与会计岗位的衔接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关键还是靠会计人员来完成,企业要根据会计人员的特长来进行安排,不断推行科学化和柔性化管理,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长效化。完善信息沟通系统。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合理地对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控制和考核,对每一个部门的责任和利益明确界定,防止权力重叠,也避免出现权力真空。通过汇编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图、权限指引等,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开设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报告和解决。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强制实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则和指南,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明确谁为内部控制信息负责和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
3.建立新型的资金供给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的需要。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都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原有的资金供给制度难以满足企业创新活动的需要,企业资金供应渠道必须实现多元化,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彻底更新。
4.建立新型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在新经济条件下,不能沿用传统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那将限制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发挥各部门和个人的专业特长。新经济是建立在开发式、竞争性的市场上的,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创新和产业化。我们传统的成本、费用控制往往与科技创新、市场价值分析相脱节,单纯追求费用的节省和成本的降低。因而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的创新显得非常重要。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要做到产、学、研良性互动。政府应当制定一些规范性、指导性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5.建立新型的投资控制制度。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控制不能按传统的办法进行,而应当更加关注投资风险问题,关注投资的最终价值的实现。投资控制应当更加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更充分地发挥专家集体的智慧,更加关注对高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利项目的投资。在投资方案的评价方面除了要考虑传统的一些经济指标外,要更加注重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指标的评估,关注投资对员工价值的影响,关注投资对企业未来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关注投资对企业员工精神风貌的影响。
6.建立新型的分配控制制度。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分配控制制度也应当大胆改革创新。对员工的分配、对创新的分配、对无形资产的分配、对资本的分配、对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分配,都应当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新经济的运行,更加有利于全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新的分配控制制度应当更加注重有利于新经济的各种创新的价值,应当在科学测评各种资源的附加价值的基础上,控制新增加价值的合理再分配。
7.筹资风险的防范。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8.投资风险的防范。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9.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完善会计控制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有效地会计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加强资金收支管理,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灵活运用资本成本决策法。加强保险决策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的应用,在有条件时逐步推行通过保险合同转移风险和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转移风险。只有加强外部监督,通过外部监督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国的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大执法力度,以杜绝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发生。国家还应当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曝光,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负债经营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提供企业所需的资金,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赚取更多的利润。但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举债过多就会增加企业的偿还压力,加大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确立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举债。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因素;价值评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而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混合所有制是现实中最可行、最稳妥的方式,这会涉及到并购重组、股权退出或收购等。敏感性分析技术作为用于估计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对项目结果产生影响的一项方法,可帮助项目决策层根据敏感因素对项目影响的程度,进行项目决策。
一、我国敏感性分析技术的发展
《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收益法中的敏感性分析(征求意见稿)》论述指导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帮助委托方等评估报告使用者更进一步了解、理解报告的评估结论从而进行相关决策判断。本文以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为例,论述了价值分析中进行敏感性分析的一般思路:首先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研究对象;分析不确定性因素,选定敏感性因素;计算敏感性因素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后分析、确定项目因敏感性因素变化的效益指标临界点,便于投资者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进行项目可行性判断。
二、案例讨论
(一)研究方向
在本案例项目中B水电站拟挂牌拍卖股权,不同的潜在投资者根据了解到的B水电站运营参数,自身不同的经营管理情况、心理预期投资回报率,来确定各自举牌竞价的区间范围。本次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技术路线:先模拟变量(投资者心理承受拍卖价)求出敏感因素(投资者心理预期回报率),并参考投资者自身情况,再进行估算投资可行性举牌竞价区间范围。
(二)案例背景
A集团拟在产权交易所通过挂牌拍卖方式收购B水电站100%股权(2500万股),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估算投资可行性举牌竞价区间范围。
(三)分析思路
根据A集团提供的初步调查所掌握的收购项目有关信息,并考虑A集团模拟收购后对B水电站采用的经营管理方案和预计的收入成本费用的设定参数,对B水电站现金流以及股权价值进行估算后,再通过敏感性分析技术用变量(拍卖价)求出项目投资回报率,考查敏感变量的变动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来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四)分析具体过程
1.根据A集团提供B水电站资料,及A集团模拟收购后对B水电站设定参数,对B水电站的未来现金流进行估算:20x1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后净利润、现金流分别为25,300,000元、3,900,000元、2,925,000元和1,225,000元;20x2年数据分别为25,300,000元、4,300,000元、3,225,000元和1,925,000元;…;假设永续经营,永续期数据分别为25,300,00元、18,200,000元、13,650,000和13,650,000元。
2.确定敏感性因素
在企业股东权益价值现金流有关的参数中,一般可采用营业收入(上网电量、平均电价)和折现率作为考察对象。
a.营业收入变动((上网电量、平均电价)与价值的相关性 ,即:发电收入=上网电量×平均电价。本项目上网电量采用了水电设计院复核后的历史平均上网电量数,平均电价按照现行市物价局批复电价。评估师分析后认为,历史平均上网电量数比较稳定,而电价由于企业无定价权,受国家政策所控制,故本项目不考虑营业收入(上网电量、平均电价)为敏感因素。
b.折现率变动与价值的相关性。A集团对项目资本回报已有心理预期,在作方案时, 项目风险(投资回报率大小)是取舍的重要依据。
3.相关计算:评估师拟以项目挂牌价底价作为基准值,通过每次举牌增加的举牌增量,估算其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变化。当拍卖底价为1亿元,根据上述现金流有关参数表的数据,以拍卖底价为目标值,设投资回报率为可变变量,运用excle中单变量求解函数,求出对应的投资回报率为9.31%;当拍卖底价为1.05亿元时,运用上述方法,求出对应的投资回报率为8.98%;同理,采用以上方法,分别求去每次举牌增加后举牌价下的项目投资回报率。
4.分析结论:投资回报率与权益价值存在负相关变动关系,在投资回报率变动,其他条件假设不变条件下,每增加500万元举牌价时,投资回报率下降幅度为0.25%~0.33%。
当举牌价为10亿元、11亿元、12.5亿元时, 投资回报率(敏感性因素)分别为9.31%、8.67%和7.87%。水电行业投资资本金报酬率一般要求为8%,A集团考虑到资金来源于内部自筹资金,经营规模大小的差异,及集团全省水电布局战略等因素,要求最低资本回报率为7.5%~8%。A集团估计会在1.37亿元以上竞价成交,这样本项目回报率只有7.31%,低于最低要求资本回报率,项目在A集团风险控制委员会上未获通过。
三、结束语
敏感性分析可大体揭示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变动范围或幅度,反映出项目投资风险和不确定程度。委托方根据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影响的敏感程度,分析可能出现的最有利与最不利的情形,从而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可投资性。
参考文献:
[1]张保府.项目投资决策指标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1).
关键词:证券投资 特点 风险性 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是面向所有资金持有者的产业平台,社会主义市场交易活动可在法律范畴内任意进行,这些都推动了市场剩余资金的流通运转。为了摆脱传统产业收益不足的局面,现代金融业为资金持有者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平台,帮助资金持有者实现经营收益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对于证券投资活动潜在的市场风险,企业或个人投资者也要做好市场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抗风险处理措施,把投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证券投资作用
作为金融产业比较重要的活动构成,证券投资是创造收益的有效方式,由投资者们参与股票、证券等产品的买卖,按照预定周期交易之后赚取相应的差价,最终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水平。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金融行业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其对社会主义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意义。
(一)筹集资金
借助证券活动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尤其是发展中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到经营所需的资金数目,为日常经营活动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例如,中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规划对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资金缺乏是中小企业难以扩大发展的根本因素,解决资金筹集问题可依赖于证券交易活动,按照特定周期为投资者提供收益,减小了企业承当的资金运作压力。
(二)优化管理
资金链收支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活动之一,关系着固有资金额度的调配情况,并且对资金收支具有宏观性的影响作用。借助证券投资扩大了资金链的收支范围,同时为企业管理给予了优化性的指导,帮助经营者解决实际营运中的决策性困境。企业可以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利用市场交易方式解决内控管理问题,并且引导资金链收支的均衡性。对于管理局势落后的企业,也可利用证券交易活动锻炼市场营运能力。
(三)辅助调控
国家在发挥经济调控职能阶段,利用证券交易搭建金融产业调控平台,服务于广大投资者的交易活动,这些都是颇具经济意义的交易行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干预金融产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是宏观干预经济事业的有效方式,降低了传统证券经济体制的风险系数。而证券投资能够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为国家参与调控给予了先进的指导,广泛收集与金融相关的市场资料,全面提升了国家调控金融经济的政策性作用。
二、证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形式
作为金融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证券投资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收益平台,也为集资者们创造了更多的资金储备方式。因社会主义市场环境尚处于改革阶段,证券投资活动还处于风险期,任何一项证券投资都有可能带来不同的风险问题。证券投资项目执行阶段,其风险形式主要包括: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等两种,这些都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一)系统性风险
是指由于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系统风险对所有公司、企业、证券投资者和证券种类均产生影响,因而通过多样化投资不能抵消这样的风险,所以又成为不可分散风险或不可多样化风险。例如,国家经济政策变动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对金融产业、证券市场、经营企业、投资个人等造成全面性的影响,这种风险是对金融体系的市场冲击,风险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非系统风险
是指由非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跟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关系,只会造成该家公司证券收益率的变动。把证券投资主体范围缩小,其是企业或个人投资的一种行为,从主体角度分析投资的风险性,往往是由某一个局限性因素造成的,这类风险不是系统性的,仅仅是对投资主体造成的风险损失。
三、证券投资前期市场风险特点评估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证券投资市场运筹范围不断扩大,为各类投资者们提供了市场交易活动空间,带动了金融产业链的稳步运转。证券投资前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投资者不仅要纵观整个市场行情的变化,还要对各类项目收益额度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找出一套适合本项目投资的运作方案。针对上述两种风险形式,证券投资前期要做好风险特点的评估工作,再提出切实可行的资金调配方式。证券投资风险特点评估结果:
(1)客观性。由于证券市场的风险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其具有客观性特点,这是不受主观意识变动的风险问题。详细来说,证券投资风险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甚大,尤其是市场环境变动会带来价格变动,投资者买入与卖出价格差额超标,直接导致了投资者盈利水平的降低。
(2)未知性。风险是未知的,固然具有未知性特点,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无法预知风险发生的时间。证券投资受到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对于投资收益预期水平无法感应,同时也难以判断风险对行业造成的具体损失,这些都来源于投资决策的不可预知,以及外界环境变动对投资造成的风险影响。
(3)破坏性。证券投资风险问题形成,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或是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误导作用,或是对金融体系营运产生危害,这些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证券投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其造成的破坏性具有不利作用,投资者往往会蒙受惨重的损失,这也是所有证券投资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从投资准则优化风险控制体系
基于金融产业体系优化调整背景下,证券投资前期市场风险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投资者们对风险评估与控制方式更加重视。为了避免证券投资决策失效造成的不利影响,投资方应坚持良好的投资准则,严格规范证券交易活动流程,才能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统筹原则
按照统筹兼顾原则能够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帮助证券投资者带来预定的收益额度。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的不稳定性,证券投资在创造收益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投资者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额,对证券投资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掌握投资风险以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对策。当遇到市场风险时期,要从收益与损失两个方面给予调控,保障投资项目收益达到理想状态。
(二)分散原则
证券的多样化,建立科学的有效证券组合;证券投资在分析、比较后审慎地投资。市场经济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经济投资活动也应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从而保障了资金投入的收益性。对于证券投资而言,资金持有者要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向,减小资金的集中密度。例如,购买股票时,可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几种股票进行投资,一方面分散了风险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收益来源的途径。
(三)投资程序
确定投资方案、选择证券经纪商、办理证券交割、办理证券过户。投资程序执行情况对最终收益也有影响,必须要做好详细的投资操作规划,按照特定流程执行证券交易方案,进而实现市场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证券投资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投资交易活动实施全面性的分析,探讨市场交易秩序的具体方案,对证券交易潜在风险执行综合判断,尽可能减小风险投资失效带来的资金损失。
五、科学应用证券投资方式防范风险
经过较长时间的编制与规划,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调控体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执行了一系列的营运决策。证券投资前期市场风险具有广泛的危害性,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投放资金的完全流失,并且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多方面的危害。科学利用证券投资方式是很有效的对策,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投资方案,降低了证券投资的风险系数。
(一)证券套利
利用证券的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差价进行套买套卖,从中获取差额收益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当现货和期货价格差异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可根据收益额度大小及时买卖交易,避免证券囤积过久而耽误了最佳收益,这也是减小长期投资风险的可行性办法。证券套利交易方式要考虑投资周期,并且对证券产品价格波动时刻关注,选择最佳时机完成交易。
(二)证券包销
对于新发行的证券,按一定的价格全部予以承购,即在证券发行前线按全价给发行者,再由银行向市场公开发售;发行者按规定付给银行一定的包销费用。“包销”投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投入,扩大投资方在证券市场的占有率,经过分销之后,可大大减小投资者的风险承当范围,并且降低了经济损失额度。
(三)发行
银行利用其机构网点和人员等优势,发行证券的的单位在证券市场上以较有利的条件发行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从中收取发行手续费的行为。对于这种投资,市场风险系数很小,即便出现了市场性的经济危机,也有庞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基本可以对投资者全面赔偿,避免投资失效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六、结束语
证券投资是金融产业盈利的主要方式,在总业务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近年来市场投资活动比较热门的选择。对于投资者们来说,证券交易必须要做到“风险控制全面化,项目投资科学化、收益分析精确化”等要求,这样才能在金融市场中赚取理想的投资收益。对于证券投资前期风险评估之后,投资企业或个人应当结合具体情况,编制一套合理的证券投资方案,并且在投资活动阶段严格执行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01)
[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09)
[3]寻卫国,刘万方.引入“独立监督实体”理念改进基金治理[J].金融会计.2008(07)
投资价值指标的引入
投资价值(IV)是将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扣除投资活动所需资金和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
用公式表示就是:
IV=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过去三年的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其中,本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加上过去三年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是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本文下方的自由现金流量都是指这种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由上可得投资价值(IV)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投资价值(IV)=自由现金流量—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这里的投资价值实际上指的是在投资活动当中,扣除了机会成本以后得到的超额价值,只有具有这种超额价值的上市公司才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将超额价值和投入的资本相比,就可以得到投资价值率。
投资价值率=投资价值/本年资本投入额
投资价值率可以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横向对比。
投资价值(IV)指标的优点
投资价值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出发点,剔除了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投资价值采用收付实现制来计算,剔除各种利润调节手段的影响。
投资价值指标扣除各种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具有自由现金流量的优点。投资性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仅和当期经营业绩相关,也和以后一定时期经营业绩相关,因此采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进行计算,就可以将过去的投资和当期的经营收益挂钩,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这种处理办法也可以避免资本支出不均衡的缺陷。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取得的可能性,我们采用过去三年内的平均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的相反数。
投资价值指标也同样计量资本成本,在将其扣除以后反映企业真实创造的价值,具有EVA的优点。
由上可见,投资价值这一指标全面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的基本信息,因此该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在有关会计年度创造的真实价值。
对德隆上市公司风险的揭示
德隆以旗下上市公司的资产、收入快速扩张为据,说明其产业整合策略是成功的,然而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崩溃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上述的投资价值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从盈利质量、产业整合效果、盈利预警等方面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辨识其中存在的投资风险。
1、盈利质量分析
湘火炬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1)
湘火炬是新疆德隆三家主要上市公司当中盈利增长最快的,适合于进行盈利质量分析。湘火炬主营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进出口三大业务,并涉足工业气体、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多个业务领域。湘火炬以成功的对法士特齿轮、川汽、陕汽的并购而闻名,最近几年的净利润增长较快。
从表1可见,相对于历年净利润而言,该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值的数额较低,说明盈利质量较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应收项目的增加和应付项目的减少,说明该公司相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而言处在劣势,德隆的产业整合策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关并购活动消耗了资金却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回报,扣除了资金成本以后投资价值为负而且不断恶化。2000年至2003年这四年中,湘火炬不但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反而毁损了将近20亿的股东财富。投资者利益受损实际上早已注定,只不过直到今年4月份才集中体现出来。
对于债权人而言资金成本是企业必须以利息形式支付的,上市公司在自由现金流量为负时只有通过借新债来偿还换旧债,由此导致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和债权人风险不断累积,湘火炬难以偿还银行负债也是注定了的。
2、产业整合效果对比分析
新疆屯河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2)
新疆屯河是新疆德隆较早控制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原为水泥,最近几年通过资产重组,主业改为番茄制品和果汁制品。对比表2中该公司各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可知: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其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筹资支撑企业运营;另一方面,以前年度的巨额投资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导致公司本身不能通过自身经营产生现金偿还负债。从2000年至2003年每年投资价值都是负值说明公司一直在毁灭股东财富,公司标榜的产业整合路线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对此,新疆德隆集团董事长唐万里也承认,在面对众多机遇的时候,德隆有点贪多求快,有些步子迈得太快,做法太过理想化。
3、使用投资价值指标进行业绩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原因如下:
公司业绩的变化首先从现金流量上反映出来,然后才反映在每股利润上。公司从经营的繁荣时期向萧条时期转变的时候,首先的特征是在行业景气的刺激下加大生产量,扩大产量一般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就会导致投资价值的大幅度下降。增加了生产能力的同时往往要购入更多的原材料,这同样耗费了大量现金。当供给逐渐超过有效需求的时候,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也会导致投资价值大幅下降,但是这一切却并未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当企业的投资价值由增长变为递减,甚至成为负值的时候,就已经直接反映了企业趋于恶化的经营情况,但是此时会计利润还相对良好。可见使用投资价值可以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使用每股收益与每股投资价值的差额来辨识。
如果每股收益增长而每股投资价值没有同步增长,那么说明企业或者是在进行资产的扩张,或者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增加;如果每股收益也开始掉头向下,同时每股投资价值更加迅速的降低,那么企业就不但是存在回款障碍,而且面临产成品大量积压、销售困难的局面。
根据每股投资价值的趋势来进行上市公司业绩预警。
如果投资价值开始下降,那么,企业可能会由繁荣走向衰落;如果企业的投资价值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正在急剧恶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应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
德隆系三家上市公司各年的投资价值如左图所示:
引言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生物技术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比重从2006年开始年年攀升,预计每年以7%的速度快速增加。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我国高校及研究院所中拥有大批科研人才,有充分的潜力发展生物科技,更重要的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获得政策上强有力的扶持。随着“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生物医药被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以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生物医药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资本、人才等资源今后将会向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诱人的投资前景和巨大的投资潜力,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正确认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理性投资,将投资风险最小化是投资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1]。
本文建立生物制药企业价值投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分析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将所得综合因子得分排名与市盈率排名进行对比,寻找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说明投资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发掘各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样本选取
根据最新的行业分类标准,2012年度在沪深股市交易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有27家,再对这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剔除了最新上市和连续三年亏损的四家,最后得到的样本公司为23家(见表2)。
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2年年度报告,结合财务管理、统计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SPSS19.0和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定量分析。
二、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
1.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指标选择
结合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的知识以及参考相关文献[2-6],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等15个指标建立评估体系,见表1。
2.因子分析过程
(2)确定公共因子数量
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7]。方差贡献率由各变量对某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加总而来,是表示某个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前五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9.279%,因此只需要选取前五个公共因子就可以保留原始变量提供的89.279%的信息。
(3)因子得分
为了增强各公共因子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好地解释公共因子代表的含义,本文以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分析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可知,公共因子F1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剩余收益、营业利润率、本科以上人员比例上有较大的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共因子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共因子F3在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成长能力;公共因子F4在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剩余收益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市场表现;公共因子F5在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8]。
通过计算每一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对应样本的相应因子得分进行加总,因子得分越高其内在价值越大,见表2。
3.因子分析结果
表2的综合得分反映了各公司的内在价值大小,但是内在价值高的公司并不代表投资价值最高。根据价值投资的观点,要选择股票市场中内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说市价被高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投资目标。各公司每股市价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要把它用一个能在各公司之间横向比较的指标替代。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9]。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愿意对每一元净利润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比较公司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市盈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或每股市价越低,因此投资风险就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指标只适用于同一行业中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的比较,因为他们的每股收益接近,具有可比性[7]。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生物制药行业,所以适用该指标。
由上表结果可知,按照综合因子得分的排名与市场上表现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排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在上市公司中存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被高估的股票,也就是说有些上市公司是具有获得超额收益投资价值。由于市盈率排名越高,股票价格越高,存在着价值被高估的可能越大,从而投资风险越大。所以因子得分排名越高即公司内在价值越高、市盈率排名越低即投资风险越小、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公司价值被市场投资者低估的股票有:天坛生物、长春高新、科华生物、双鹭药业、上海莱士、安科生物、千红制药。这些股票按照因子分析结果在2013年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获得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
4.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
上述的结论分析已经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是因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投资理念差异很大。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行业板块的情况,帮助投资者发现投资价值,本文将进一步根据上文研究结果中的因子得分将这23家生物制药公司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得到更多投资分析的有用结论。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测量尺度选用平方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离差平方和法[10],将23家生物制药公司划分为4类,结合各公司多方面能力排名(表3)分析如下。
第一类:该类别囊括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大部分,一共有15家,这些公司的综合排名位于市场中等或者偏下的位置,且各自在一两个指标上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个别指标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如果希望寻找股市中的“黑马”,应该对该类别股票给予密切关注。
第二类:包括3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在盈利或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市场表现低于平均水平,偿债不佳,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投资者在选择该类股票时需谨慎。
第三类:包括4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偿付债务能力具有很大优势,抗风险能力强,容易获得银行投资者和债务持有人的青睐。但是大部分的盈利报酬能力低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继续深化改革和连锁药店规模的逐步扩张,医药流通业的盈利报酬能力应该会有所改善。
第四类:莱茵生物一家。观察分析结果可知,只有莱茵生物市盈率为负值,这是因为2012年度该公司一项投资的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公司新增借款额度较大,其财务费用支出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但该项目部分收益无法确认,造成该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由于该公司存在这一特殊情况,其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并不具有可比性,不能因综合排名居于后位而否认该公司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追踪观察该公司动态及投资进展,以寻求合适的投资时机。
这些公司分别具有不同的特色,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从中选择适合的投资对象,构造合理的投资组合。
一、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对于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为救灾防疫、军需战备等提供充足的医药物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医药行业是一个长期被看好的行业医药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提高显著。医药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而且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新“医改”方案的出台,老龄化所占比例的增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网店基本实现全面覆盖,药品零售市场正在日趋扩大,医药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药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药品注册门槛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近二三十年,医药市场的价格在地域差异上存在差异,国家进行医药市场整改,控制医药价格。整改医药市场有利于给医药产品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市场,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绝佳的投资机会。在医药品种中,从其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四个角度来看,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投资风险比较大;中药企业将快速稳定增长,投资价值比较高;化学药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
二、医药行业投资面临的风险
医药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产品主要处于产品研发期、产品试验期、产品生产期和产品销售期四种状态。当医药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投资者进行投资时,生产企业自身也无法对此药品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准确的把握,投资者也无法对医药企业的预期收益进行准确判断,一旦产品研发结果和研制成功后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投资者的投资也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当产品处于试验阶段,医药企业需要通过投放少量产品到市场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一过程时间比较长,还尚未处于收益阶段,需要大量资金做为流转资金,但是否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大量投入生产也是不可估计的。当产品处于成长阶段以后,其风险会相对缩小,对产品的预测估计准确度会相对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医药产品还尚未形成大众认可的品牌、销售业绩有限或者医药企业估计过高,生产量远远超过销售量,造成产品堆积现象,也会造成投资者的利益受损。或者在销售过程中,医药产品出现问题,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而且,当产品处于成长阶段后,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其投资竞争力会变强,投资价值和效益会随之缩小。现如今,医药产业的发展面临药品招标采购、产品更新速度快和药品零售限价的压力,其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医药产品的毛利率将呈下降或稳定发展的趋势,国家正处于转型期,其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医药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些原因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影响。
三、医药行业投资前风险控制措施
1.投资项目选择。医药行业包括几大种子行业,每个子行业下有很多医药产品和医药公司。选择哪个子行业的哪种产品或者哪个企业需要投资者慎重筛选做出决定,投资项目的选择的控制投资总风险的关键环节,项目的质量好坏和发展潜力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最注重的是将来投资回收的可能性和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所以,选择的投资项目应侧重于政府的重点工程和各种科技发展计划,国家的支持往往会是市场竞争中的潜力股,发展市场良好。我们在投资项目前要对医药产品的市场前景、公司的管理团队背景进行详细调查。对医药市场前景的调查包括产品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产品在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资源方面的影响。因为投资的周期比较长,过程复杂,这些环境因素中任一个条件的改变都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生产销售,影响投资者的收益。所以,我们在投资某一种产品前,首先要运用准确科学的方法来对可能影响产品发展的这几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和科学预测。其次,随着我国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国内医药市场的医药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医药产品治疗效果好且价格适中的产品更受医院和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对处于研发阶段的医药产品进行医疗效果预测看是否值得投资,对成品药看其治疗对象和价格所针对的消费者数量的可观性。对医药品种的选择要树立长远的目光,从产品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四方面进行全面考虑。2.验证商业书的假设条件。对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后,被选中的多家被投资产品公司会给投资者送来各式各样的商业计划书,在这些商业计划书中公司往往过高的估计未来收益,对产品的发展呈乐观看好的心态,但低估其风险。投资者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立场,对产品的风险进行专业谨慎的计算估量。对商业书中的假设条件进行实际验证,科学预测这些假设条件是否成立和其实现的可能性大小。金融工具是投资形式的体现,种类众多,投资者应根据双方实际情况选择双方都满意的金融工具。一般投资者最通用的金融方式是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回收率而且还可以保证投资者对企业的主动权。3.在合约中采取措施。投资者在确定了投资项目后与产品企业签订有效合同维护双方的利益。合同是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思后订立的协议。作为投资者在与医药企业的合同中要设置限定投资资金来控制投资规模。在投资前签订合同之际,投资者应在合同中根据自身资产情况和被投资公司的规模明令指出对企业的投资额度限定在公司总资产的40%-60%或者具体限额,对单笔投资额度也限定一个特定的数目。这样既可以使投资者再有多余资金投资其他项目,又可降低投资风险。其次,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合同中还可以设定部分保护性条款。例如,限制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限制管理人员因公消费的额度,对于发生几率较大的可能性事件双方做出的应急措施应做出明令规定,在合约中对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做出明确详细的划分,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规定来促进被投资企业的运作动力。4.联合投资。投资者往往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人脉关系,当确定投资某个医药项目后,联合其他的投资者共同投资,在让利给其他投资者的同时,也降低了每个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对于某些产品处于成熟生产期的需要大量资金的大型项目可以联合其他投资者投资满足公司发展资金需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分散风险。
四、结语
投资前的风险控制是对投资活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投资者应认真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对投资的医药产品的市场前景、发展环境和企业的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查和预测,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争取将投资的风险在投资前降到最低,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毛文杰,投资前的风险控制措施,化工管理,2008年09月.
[2]韩广须,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经营管理者,2015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