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项目循环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国示范;PDCA循环管理;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78-03
一、PDCA循环管理及其对
“国示范”项目建设的借鉴价值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实施;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置。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见图1。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通过PDCA循环实现预期目标。每一循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随着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在一次一次的滚动循环中逐步上升,不断增强质量能力,不断提高质量水平。每一个循环的四大职能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质量管理的系统过程。[1]
“国示范”项目建设过程是申报立项――组织实施――监测督查――评估验收,与PDCA循环管理过程计划――实施――检查――处置有异曲同工之处。“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申报立项相当于PDCA循环管理中的计划P(Plan),“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组织实施相当于PDCA循环管理中的实施D(Do),“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监测督查相当于PDCA循环管理中的检查C(Check),“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评估验收相当于PDCA循环管理中的处置A(Action)。显然,这是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国示范”项目建设大循环管理。
二、“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P(Plan)阶段
P阶段即制订计划阶段。计划由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组成,计划是一条“目标―手段链”。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和制订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质量计划的严谨周密、经济合理可行,是保证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2]
“国示范”项目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建设规划方案》、《项目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这些计划方案是由“国示范”项目参与各方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制订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而形成的。
“国示范”项目通常设立创建办公室,代表学校编制“国示范”项目建设规范方案;编制“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主要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实施步骤,建设思路与目标包括主要问题、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目标等,主要保障措施包括机构设立、保障机制、过程管理、经费保障等四部分;编制“国示范”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基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特色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编制“国示范”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国示范”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以上计划方案制订类似于建设单位制订的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包括确定和论证项目总体的质量目标,提出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除“国示范”项目创建办公室外,“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参与方主要是3至5个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组、1至2个特色项目组。根据“国示范”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各项目组在明确各自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制订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和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重点专业建设计划、特色项目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建设思路、预期效益等。其中需求论证包括产业背景、社会需求、专业定位、专业现状等;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
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组、特色项目组制订的计划类似于工程项目中设计方、供货方和施工方,在明确各自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制订实施相应范围质量管理的行动方案。两者都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经过审批后执行。
三、“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D(Do)阶段
D阶段即实施阶段,按照预定计划,在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国示范”项目方案和任务书制订完成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等审定后就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为保证建设质量或形成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各项目活动实施前,要根据“国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进行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部署的重要方式是制订实施手册,将“国示范”项目任务书中的各项任务进行落实,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预设成果呈现,规定起止时间,落实建设团队,分解资金预算。实施手册制订后,需要进行任务交底,首先是创建办主任向各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组和特色项目负责人进行任务交底,然后是各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组和特色项目负责人向本项目组的子项目责任人进行任务交底。任务交底包括建设内容交底、操作技术交底、资金分配交底等。交底的目的主要是使项目负责人和子项目责任人明确方案、任务书的意图和要求,掌握质量标准及其实现的程序与方法。
在建设策略上要推行“面上推进,点上突破”的战略方针,面上推进就是要按任务书和实施手册上的计划安排,形成系列课题,全员启动,全面推进,高质量完成规定任务。点上突破就是要在面上推进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特色和亮点,如成立工作室和研发中心,进行产品开发、创新发明专利、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在“国示范”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要求各项目组严格执行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规范建设过程,把“国示范”项目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安排落实到具体的资源配置和操作技术活动中去。配套系列工作表予以“国示范”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软件支撑,如项目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媒体宣传统计一览表等。
这一阶段除按方案和任务书实施外,还须对过程进行测量,确保工作能够按计划进度实施。同时建立起数据采集,收集起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等项目文档,拍摄专题短片,撰写典型案例。
四、“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C(Check)阶段
C阶段即检查阶段,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确认采取的对策后,对总结分析采集到的证据比较,完成情况同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3]
“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检查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检查有相似之处,主要有子项目责任人的自检、各项目之间的互检、各项目组的专检、创建办的抽检、省国示范校项目建设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监测、省教育厅等三部门的中期联合评估、教育部等三部门的终期评估。检查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检查是否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生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创新点、示范点等。
检查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制度约束。检查制度有“国示范”项目实施管理制度,“国示范”项目建设质量自检、互检、专检、抽检制度,“国示范”项目建设现场督查制度等。配套系列工作表予以“国示范”项目检查评估的软件支撑,如“国示范”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检查表、统计表、分类表、“国示范”项目成果评估表、“国示范”建设计划检查验收评价表等。
五、“国示范”项目建设中的A(Action)阶段
A阶段即处置阶段,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对于质量监控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建设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4]
“国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处置分为纠偏和预防改进两个方面。前者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的进度偏差、质量问题;后者是将目前进度和质量状况信息反馈到“国示范”创建办等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为今后类似进度和质量问题的预防提供借鉴。
笔者所在学校“国示范”项目建设工程中采取的处置办法有建设进度调整、建设资金调整、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等。对已被实践证明有成效的项目成果,要进行成果评估鉴定,形成工作经验模式,并加以推广辐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国示范”项目建设,也适用于项目建设中的各个阶段,还适用于各项目组、各项目、各建设团队以至个人。如在申报立项阶段,编制“国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时,要经过调研、编制、上报、复核、反馈、修改,再上报、再审核、再反馈、再修改等三次循环过程,最终得到了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办公厅等三部门组织的专家认可,予以项目建设。
“国示范”项目中各单位、各环节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围绕着“国示范”项目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PDCA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项目成果,建设工作就前进一步,建设水平就提高一步。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确保“国示范”项目建设的成效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都引入了国际常用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应用实践表明PDCA循环管理方法会更有效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进度,规避风险,而且还能按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工程。本文通过对PDCA循环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其应用的适应性,从而总结出了PDCA训练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几点应用实践。
【关键词】
PDCA循环法;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从工程项目设计到验收的每个环节,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并且推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在项目最初到最后验收阶段的管理控制中,可以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流程,从而确保项目各个环节得到顺利开展。下面重点分析P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适应性和应用实践方案。
1 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管理等核心内容,这也是国际上常用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从最初的鲁布革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工程项目管理其实效性也越来越明显,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收益。在金融危机以后,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了全新的挑战,所以,进一步深化投资收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显得非常重要。PDCA循环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并且贯穿于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能够实现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2 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适应性
PDCA循环法可以称为是“戴明环”,是周而复始的质量检查和管理过程。最初由戴明(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主要包括P(计划 PLAN):从定义问题到制定计划;D(设计 Design):设计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布局;C(检查 CHECK):评估项目实施结果;A(处理 ACT):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PDCA循环法是一个往复的过程,进行不断分析、不断总结并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
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应该实施事前控制、动态控制以及主动控制。做好动态控制的关键,是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做好及时的动态调整。事前控制也主动控制,是通过制定管理计划来实现的。管理计划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是否起到作用,目标计划是否具有动态性和针对性,保障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这些都需要通过相关的质量管理过程来实现。同时,工程实践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可以分为几个子过程来达成目标。包括计划、执行、检查以及总结。计划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整个项目管理目标和合同进行认真审视以后,制定的目标管理计划,在制定的管理计划中,工程质量目标与管理目标需要具有一致性,这其中包括质量、费用、进度以及安全等等方面的控制等。执行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二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制定的管理计划,具体执行管理过程的实施以及管理过程的目标控制。检查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三步,检查过程也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过程,需要根据施工现象进行抽检、检验以及调查分析,并分析监理单位、劳务队以及建设单位的对项目开展过程的反馈信息,检查管理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等,如果存在不一致性,及时的做出调整,并检验计划制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总结过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四步,对检查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获得经验,制定相应的措施弥补管理方案的不足,并将这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写入下一个循环中。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就是将PDCA循环法的每一步理论过程,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过程中,从而形成实际工作中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PDCA管理方案和程序。PDCA循环法应用于工程实践是循序渐进的循环往复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它通过不断的检查和改进,从而使得项目管理的质量逐渐接近与最佳目标,也就是工程项目的控制目标。
3 DCA训练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P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分为4个阶段,主要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过程、处理过程这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完成不是终点其循环意义表示在最后一步处理之后,根据检查出来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并落实到下一个循环程序之中。
(1)P阶段即制定计划阶段
项目制定计划阶段,是项目开展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阶段。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投资、质量、进度控制为施工的三个关键控制目标。P阶段包括四个步骤,第一、选取项目、分析现状并找出问题;比如,找出工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施工阶段是管理工程实体的最初阶段,所以对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重难点,也是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第二、设定出管理目标,并找出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比如针对相关单位的影响、施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施工单位自身的变化和影响等,都需要找出原因并制定管理目标。第三、提出最适合的最佳管理方案,并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并根据重要性和实践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四、制定计划和方案。有了好的方案,也不能忽略其他细节,如何有效的完成工作内容,就需要将方案和步骤具体化,从而逐一完成。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制定出提升影响工程质量的方案,找到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2)D阶段即执行计划阶段
项目执行阶段也就是项目实践阶段,是项目完成过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将项目制定的工作计划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的一个过程。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方案和方法,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实践。产品的能耗与质量是可以设计的,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利用,做出设计和决策,从而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就是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实施过程进行测量,保证进度按照计划完成。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施工项目部一般分为决策、监督以及业务实施层,业务实施层是执行计划的关键层次,需要对该层进行严格的监管与考核,并且通过相关检查工作、评比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保障项目能顺利执行。
(3)C阶段即检查过程阶段
根据已经制定的计划和管理方案,执行检查,观察是否达到了实际的管理效果。比如进度的检查问题、进度提前或者是推后所处于的地方等。检查过程包括效果的检查、验证性检查与效果评估等。检查过程包括方案对于项目实施是否有效、目标是否达成等进行检查,这些都需要在检查过程完成后才能得出总结。将采取的对策和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已经完成的情况与计划管理的目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那么就要分析是否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实施的,如果是按照计划来进行的,那么就需要调整最佳管理和实施方案,从而提升下一步的项目实施质量。
(4)A阶段即处理过程阶段
A阶段是上一个循环的最末阶段,也引导着下一个循环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接作用。预示着上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下一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的完成质量,直接决定了下一个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循环运行。没有A这个分析总结的过程,也就没有问题的反思和总结过程,也就没有提升的过程。如果不能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进行及时分析,或许就会导致下一个循环过程重蹈覆辙。A处理阶段,需要把握住以下几点,第一、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通过总结经验,对相关有偏差的工作内容进行修正,并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制定出下一步的执行计划和方案。第二、将本次循环分析总结的经验和问题,融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
4 总结与归纳
PDCA循环法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连接紧密,并且每个循环都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以便下一个循环能达到更高的质量层次。通过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而逐步提升工程质量,使得管理逐渐接近最佳值。在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融入PDCA循环法的管理经验和要义,将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改进等过程融入到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去。在施工企业的其他管理方面,也可以借鉴PDCA循环法来进行质量管理,从而让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过程中,都能应用PDCA循环作为工作质量监督管理和提升的方法,从而对施工企业管理和决策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葵.谭时卓PDCA在大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阎阳,邓李杰,常瑜.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建筑遗产,2013,15
[3]杨瑞林.浅谈建设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33
关键词:PDCA循环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PDCA循环也称“戴明轮”,即(Plan)一实施(Do)一检查(Check)一评估(Action),该循环也就是说,做一切工作或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四个阶段不停地周而复始地运转。PDCA循环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建筑领域也受到该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不但可以将该方法融入到其中,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结合实例对PDCA循环法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工程概况
福建某建筑工程,由某市xx建筑公司承建。为了避免出现诸如脚手架坍塌这样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单位采用了PDCA循环模式来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文章主要对第一次执行PDCA循环的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细节进行分析。
2第一次循环P阶段
首先,由本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成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小组,根据安全工作目标,分析系统安全现状,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在进行现状分析时从施工单位当时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状况着手,通过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施工单位具有可比性的其他单位的同类状况相比较。总体上可以将存在的问题分成技术和管理方面两个部分。安检小组发现,在以往的项目施工案例中,出现比较多的情况是单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编制的欠缺、违章施工行为、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欠缺专项技术方案等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直接或间接都容易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只有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意识、知识和能力保障。
该安全检查小组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根据所获取的施工安全影响主要因素,确定出施工单位在各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己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等工具对前期曾发生的事故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0~1评分法等工具找出其中的主要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本安全检查小组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依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情况,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3第一次循环D阶段
安全检查小组根据近年来有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在以往的项目施工案例中,出现比较多的情况是单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编制的欠缺、违章施工行为、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欠缺专项技术方案等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直接或间接都容易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安检小组认为在该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具有类比性,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找出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即: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差、安全教育不够、现场管理有漏洞、技术措施不当、安全监督不到位、意外事故出现应急措施不够适用等。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以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见表1)。
表1第一次循环D阶段问题对策表
安全检查小组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逐级落实施工单位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负的责任,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或个人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安全检查小组召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4第一次循环C阶段
当制订的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施工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完善了单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技术文件的内容,特别是其中一些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并交底于施工专业人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整理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侥幸心理,还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放松活动,一方面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调整,另一方面加强了施工层和管理层的感情联系;检查施工人员要进行作业的使用工具、施工区域、安全后备措施,防止因为物品工具的故障或不足酿成灾祸,如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品设计是否规范,物品的摆放是否整齐合理等。以上的整改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施工单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日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检查评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原因何在?完成的效果如何?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安检小组主要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发现了问题:
1)技术方面。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此种脚手架属侧向支撑结构,架体荷载通过主框架、斜拉杆及附墙架传给建筑结构。在改变斜拉杆位置时,作业人员应该先进行一棍主框架拉杆拆除,并按新位置将附墙支架固定后,才能进行另一棍主框架的拆除和固定。而作业人员采取了将数榻主框架附墙架同时拆除的方法,使脚手架支撑点明显减少,这就有可能造成架体失稳倒塌。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质量不合要求。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架及吊环经改造加长后,部分焊缝未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果未经检查确认就盲目使用,受力后容易导致破坏,使脚手架失去支撑发生坍塌。
2)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所以必须足够的重视。
经过检查主要发现了以下的问题:脚手架违章使用、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差、基层未做好、现场管理有漏洞、技术措施不当等,尽管在检查阶段之前的实施阶段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不可能通过一次PDCA循环就彻底解决,所以还需要在第二次、第三次PDCA循环中进一步完善(见图1)。安检小组根据方案、施工工艺流程要求,在检查计划和措施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了技术文件编制欠周全、脚手架安全稳定性、安全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等问题。
图1 第一次循环C阶段问题清点鱼刺图
5第一次循环A阶段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在该施工项目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C阶段)后,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经过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共同总结讨论达成共识:附着式脚手架支撑点、焊缝、对现场施工的管理等方面是出现的主要问题,比较容易直接造成安全事故,必须要尽快的予以解决。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由于产品未定型,从设计、制作到使用管理,仍有不同程度尚待改进的问题。由于各地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仍需尚待加强管理;一些产品在经过鉴定后,产品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又进行了局部变更,使供给施工单位的产品与鉴定的产品不一致,但监督单位只是宏观掌握规定,并不详知具体设计、制作要求,所以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制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组织要求具有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组织能力,必须经培训具有相应资质,且主要管理人员熟悉规范、懂得施工程序。目前一些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不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另外,在监督方面必须承认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一些监督检查人员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并不十分了解,对建设部的专项规定未进行系统学习,因此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在第一次PDCA循环的计划(P)阶段,各单位根据以往施工项目类似问题采取的总体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还是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所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表(表2),并于下一轮PDCA循环中给予解决,连续执行三次循环。
表2第一次循环A阶段问题对策表
6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这三次PDCA循环、不断增加和贯穿始终的改善,施工单位不但避免了在施工安全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实现了安全施工零伤亡的预定目标。经过3次PDCA循环之后,施工单位发现了一些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特别是在附着式脚手架的支撑点和焊缝等比较严重的问题方面及时发现了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对策,杜绝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好的保护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其它相对次要的问题,如现场的管理,物品的放置,人员的安全意识等,经过检查小组的研究讨论也作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从更加安全的角度出发,坚决消除一切可能对安全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形象提供全面的保护。此外施工单位还从3次PDCA循环管理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材料、场地费用方面共计节约近万元。本次建筑施工项目还提升了本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使本公司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评论也好起来,增强了施工单位的社会信誉,施工单位的业务相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PDCA循环法是一种应用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时的方法。PDCA循环法又称作“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于1954年提出的管理原理。PDCA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PDCA循环法是将这四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PDCA循环可以使思想方法和工作更加系统和科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成小环,大环套小环,推动整体循环。PDCA循环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上,也适应于企业或企业中的科室、班组甚至个人上。每个部门都可以根据企业的方针进行PDCA循环,形成层层循环、大环套小环,小环套更小环的局面。各级部门构成的小环围绕企业的总目标向一个方向转动。通过循环,企业上下和各个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协同合作,稳步前进。
2)不断前进和提高。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站的越高自然能看到更远。每一次的循环结束,生产质量就能提高一些,如此再制定下一次的循环,进一步提高质量。不断运转、不断提高。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进行的循环。它每循环一次,就会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相应的成果,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当然要在进行一次循环时有总结,提出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第二次的循环,使品质节节攀升。
2如何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由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等部分组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行PDCA循环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程、产品的质量,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PDCA循环法将工程管理的过程分为相互连接的四个环节,分别为P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执行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阶段(处理阶段)。
1)计划阶段(P)。a.了解现状,发现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在实施工程项目前,项目负责人首先应该对项目有一个整体把握,清楚项目的发展方向和进度,第一时间明确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解决。无论是在产品的质量、费用还是进度方面,工程管理人员都应该有所规划,结合当前企业的管理方法发现工程管理中的问题。b.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当找出问题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听取专家的意见方法或开小组会议讨论,过滤每一个环节,确定是在哪一环节或哪一部门出现了问题。工程项目的规模一般较大,涉及人员众多,及时分析好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避免了其他环节的干扰。c.针对原因做出解决办法。工程项目发生问题时涉及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分清主次,明确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和一般原因,然后将重点放在主要因素上首先解决,从而控制全局。在给出处理、解决办法时,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善于运用各种资源或措施解决问题。例如利用团队人员给出解决办法,头脑风暴,列排列图等。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执行阶段(D)。执行阶段就是项目实践阶段,是将计划过程中的目标及提出的解决措施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PDCA循环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在将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实施过程做出测量,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做好监督工作,业务实施层是需特别关注的重要层面,需要对该层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做好人员考核工作,可以通过定期检查、主管测评方式来保证项目是否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3)检查阶段(C)。这一阶段是对工程进行检查,观察工程项目是否达到了实际的管理效果。例如工程项目的进度检查、进度提前或推后的部分等。一般检查过程分为:效果检查、验证性检查和效果评估。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关注方案的有效性,目标的可行性等,这些都需要经过检查后得出对应结论。最后,管理人员要对采取的策略和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分析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整改。
4)处理阶段(A)。处理阶段在整个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一轮循环的结束,又是下一轮循环的开始。所以,这一阶段质量是否达标会直接影响管理循环的顺利进行。仅有计划、执行和处理阶段,无法对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做科学、有效的分析,也无法应用于下一次目标的制定中,则有可能会重蹈覆辙。在处理阶段中对检查所得的结果做好进度偏差、工作时差以及后续工作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完善工程管理的制度,加强过程的控制管理。同时有利于发现这一次循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将其转入下一轮的循环中。从而,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就转化成为一个经PDCA循环进行的具体质量管理工程。每个阶段互相衔接组成一个循环系统。每次执行一次循环都解决一些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往复循环使工程管理这一过程达到最佳。在PDCA循环实践中,我国的成长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将PDCA简化成计划到位、责任到位、检查到位和激励到位的管理模式,让PDCA循环得到长足发展:
1)计划到位: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有效的配合。
2)责任到位:计划需要行动的支撑,责任让人有前进动力。
3)检查到位。很多工作不会自动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保证其质量。
4)结果导向。结果决定企业的成效,结果的失败否定了一切完美的过程。
3对PDCA在工程管理中的展望
PDCA循环是全面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它对每一项工作的展开都需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阶段。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循环执行。PDCA循环法运用于任务实施或工程项目规划中都能很好的保证完成质量,并能大幅提高效率。在执行PDCA过程中,对四个阶段的执行一般要进行以下步骤:
1)在计划阶段,要全面分析现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2)在实施阶段,执行拟定的计划或措施。
3)在检查阶段,做实施后结果和制定目标的对比。
4)在处理阶段,巩固成效并严格将其标准化。目前,PDCA循环法已经不仅仅适用于企业质量管理方面,在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都已经得到应用。如新产品的设计生产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建筑的施工建设中等等。由此可见,PDCA循环法的前景十分广阔。
4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生产管理通常划分为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五个要素。其中进度管理是主线、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核心,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是前提和保证。本文就PDCA循环法在进度、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PDCA循环进度管理成本管理
项目的生产管理是在项目计划的指导下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重要过程,是项目管理的主要行为和意义所在。项目管理本身也是连续循环持续改进的过程。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粗放式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PDCA循环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工期,同时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也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施工进度,有利于控制质量和成本,有利于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
(一)进度计划的编制
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
1. 合约要求:包括开、完工时间,关键点,控制点,质量验收标准,特殊合约条款。
2. 工程本身的特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量。
3. 环境条件:特定的法律法规,环境和安全方面的法律限制,业主和工程师的工作方式等。
4. 一些暂时的未知因素的合理假设。
5. 内部资源的现状和可投入的限度等。
(二)进度计划的执行
1. 进度计划的执行
进度计划执行的开始,就是项目管理全面实施的开始。
进度计划执行的过程和流程是:(1)科学而严密的管理组织架构,是进度计划执行的组织保证。(2)明确的岗位职责的界定和详细的管理制度,是进度计划执行的行为保证。(3)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起止时间要求,是进度计划执行的技术保证。(4)各类资源的合理组织及配送是进度计划执行的物质保证。(5)员工培训是进度计划执行的内部保证。(6)协同效应是进度计划执行的外部保证。
2. 进度计划的控制
控制,就是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确保施工实际进度不偏离施工进度计划的规限和预期,确保进度计划的目标的实施。
可采用以下控制措施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1)分解计划控制:主进度计划是一个比较粗的贯穿整个工期的整体计划,首先在内容上、时间上细化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2)资源保证控制:在适合的时间内将适合的资源配置到适合的位置,是控制进度计划不偏离预期的重要措施之一。(3)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施工方案是主进度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所以要优化施工方案控制。(4)质量保证控制:良好的工程质量可以减少返工,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5)安全保证控制:安全的环境是施工生产的前提。
(三)进度计划的检查评估
1. 检查、评估依据
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依据主要是:(1)经批准同意实施的主进度计划。(2)经审核同意实施的月、旬、施工进度计划。(3)经审核同意实施的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4)经审核批准同意实施的总体施工方案和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2. 检查、评估的内容
在本专项检查评估中,主要是对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工期有无延误,延误影响程度,延误原因分析,改善措施与办法等内容进行检查、评估。
3. 检查、评估方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检查、评估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形象进度评估,经济曲线评估,现金流量评估。
4.工程延误的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工期延误,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延期罚款,从而造成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有:(1)进度计划管理不到位。(2)部分分项目责任人领导能力弱,执行力不强未形成团队作用。(3)风险管理不到位。(4)工期索赔管理不到位。
(四)进度管理工作的改进
1. 改进管理体系的方法:(1)修改项目管理架构,使之运行路线更加合理畅通。(2)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强化执行力。(3)调整关键岗位人员,使其个人的业务能力与其承担的职责相匹配。(4)修改部分不合理的管理制度。(5)调整部分人员的岗位职责。
2. 调整施工方案
由于工期延误,用余下的时间要完成余下的工作内容,必须在施工顺序、施工手段、资源配置等方面重新计划和安排,故总的施工方案、分项和专项施工方案均需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变化的情况。
3. 重新编制物资需用计划
由于工期延误,施工方案已调整各类物资的需求将发生改变,导致整个物资供应链都将发生改变,所以应编制新的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PDCA循环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成本目标也处于整个项目管理目标体系的中心位置。工程成本是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最好也是最后的综合性指标,反映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工作成果的优劣。
(一)成本管理计划的编制
1. 成本计划的制定依据:(1)主进度计划,特别是主进度计划中的工作内容清单和每项工作起止时间,是编制收入支出累计曲线的基础资料。(2)合约中关于工作内容的描述。(3)合约中关于每项工作内容的单价或总价。(4)各项工作需要的资源配置。(5)有关材料、劳动力、设备、能源等资源的单价及市场供需状态。(6)公司有关政策和管理费、税费的有关规定。(7)以竣工的类似项目历史资料。(8)工程本身的特点。(9)有关专业人士的经验。(10)与成本有关的风险。(11)项目干系人,特别是业主的作业方式及关于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12)合约中工程款支付的方法。
2. 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1)投标资料清单。(2)由主进度计划衍生出的资源计划。(3)由资源计划定额等衍生出的支出计划。(4)由主进度计划和工程量清单衍生出的收入计划。(5)具体到每项工作内容的收支对比明细表,及相应的成本分析。(6)整体的收支预测。(7)成本管理制度。(8)开源节流措施。(9)风险分析。
(二)成本管理计划的实施
1.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项目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基本沿用公司颁布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但项目部应做以下工作:
(1)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和开工初期应将公司有关成本管理制度,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学习,使他们掌握并在实践工作中贯彻执行。
(2)应根据本工程特点各本项目管理班子特点,起草和出台一些新的办法和规定,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予以补充和完善。
2. 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通俗讲就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支出增加收入。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管理,改善施工流程,优化设计,技术创新,寻找替代品,提高作业效率。
(1)项目部根据成本目标和成本计划设定的内容,对工程成本定期进行分析。定期进行成本预测和分析的目的是期望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2)以策划管理为代表的综合成本控制。
3.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成本核算是对项目部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展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支出进行两个差异化分析,即支出与成本计划确定的允许值进行差异化分析,支出和收入进行差异化分析,通过各种详细的数据展示,显现出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三)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评估
1. 成本管理检查评估的依据:(1)公司制定的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和目标。(2)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3)政府相关法律法规。(4)项目已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原始单据。(5)近期的成本预测数据。
2. 成本管理检查评估的内容:(1)公司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执行时有无越权违规现象。(2)工程款收入与支出情况分析对比。(3)经常性开支的控制措施,有关费用的申请、审核、批准等手续是否完备和符合规定。(4)现金流量。(5)项目管理费、开办费、和人工费指标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6)成本预测。
(四)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
1. 成本管理培训的方法:(1)强化每个管理人员成本意识,做到每个管理人员重视成本管理。(2)对相关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3)对相关人员详细交待总承包合约、各分包合约、物资采购合约中的内容。(4)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基本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避免出错。
2. 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制度
通过对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对于项目部存在的制度执行上的缺失和不足要逐项梳理,及时改进。
(1)分包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的偏差较多,应重点纠正和改进。
(2)各项费用的审核权限和额度把握不严,要及时改正,不能任其存在,以免铸成大错。
(3)管理费用突破指标,要严格执行公司规定的指标,控制人员的数量。
(4)对于经过努力很难达到的有关指标和规定要实事求是的做出调整。
3. 成本管理体系的改进
成本管理涉及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全过程,如果成本管理体系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空白、盲点和阻滞,将使成本管理体系不顺畅,导致工程成本出现负面变化和影响,所以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亦十分重要。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
一、 PDCA循环法内涵
PDCA循环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现已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被应用于各个领域。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首字母,将一项管理工作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分解,每阶段执行不同的工作内容,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按此顺序执行管理活动,一个循环结束后,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中,周而复始的进行,阶梯式的上升。PDCA循环同样也适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中。
二、 基于PDCA循环法的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一) P(Plan)计划阶段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首先根据以往的工程资料与经验,并具体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工程项目当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现状,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辨别与分析。
2、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渗透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涵盖多个方面,下面主要从设计问题、施工责任、材料问题、人员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设计问题:设计在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最终的质量,在设计中的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将会在计划、施工、运行中被拓展、放大,引起更大的失误,严重失误将会引发质量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例如,在设计阶段中,若未按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可能会使设计达不到规定的使用效果及生产能力,从而引起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只有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准确实现设计规划,才能保证设计的质量,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施工责任: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实施者的施工过程,工程施工方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是否先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完合理,是否能熟练掌握并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案,施工操作是否正确,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备,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否达到较高水准,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施工的质量目标和施工工期、工程成本密切相关,当这三者发生矛盾冲突时,施工方往往最先牺牲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降低工程质量,试图减少弥补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的影响。
(3)材料问题: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它决定了工程的内在质量,因此,材料的计划、采购和使用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如果材料不合格,则有很大的可能性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合格,因此,在采购材料时,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材料入场前必须按规定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妥善保管并合理使用材料,同时,施工使用的测量工具也应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准确性,从而从内在保障工程的质量。
(4)人员因素:工程项目是由各个项目参与单位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也涉及各个参与主体,因此,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等各方,是否具有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能否具体落实各自的质量管理目标,承担相应质量责任,是能否顺利完成工程项目总体质量目标的关键。人是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管理人员忽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从业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心理懈怠导致工作时不重视质量要求,部分施工人员因未经过上岗培训出现操作失误、施工质量不过关,这都将间接导致工程不符合质量要求。
3、要因确认。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目标的主要因素,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
4、拟定措施,制定计划。通过前期发现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主因次因后,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拟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首先,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并不是发现质量问题,而是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手段,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其次,项目质量计划是按照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及合同要求,确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并规定满足质量目标的具体的工作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说明,为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所提供的细化的活动。企业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项目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分段进度,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内容,对质量控制关键点加以说明,制定好详细的操作程序。再次,应充分考虑人工、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施工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完善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实施方案质量控制。通过质量管理目标、项目质量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文件,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二) D(DO)执行阶段
在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计划阶段指定的质量目标、项目质量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去进行施工,落实计划。执行阶段对各项计划的落实情况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对各方参与人员灌输质量意识,增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防止出现因施工方法不当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在此阶段,需要同时建立起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将质量目标及项目质量计划细化,具体落实到各个责任主体,使各方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按照质量计划及施工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充分调动各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及项目质量计划贯彻到每个施工环节以及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中,从而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此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情况、施工工艺的选取、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 C(Check)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检查执行阶段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计的目标,检查验证质量控制情况,评估质量管理的效果。在此阶段,要建立起项目质量的监督体系,保证对质量的控制监督能力,一方面,项目实施方要加强自检能力,监督并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经常性的检查和评价质量管理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工程质量情况,并建立起工程质量预警和应急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理方的旁站监理,对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监理方应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现场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工程的实效,保证工程质量。
(四) A(Action)处理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包括两个工作环节,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将质量管理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制定相应标准将成果巩固下来;二是处理遗留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林华.浅议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4).
[2]管玉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05).
[关键词]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青年科学基金;申报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c)-0132-04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in the youth science fund project declaration management
LI Qi1 CHEN Jin2 LIU Fu-quan1
1.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2.Admin Office,Xiyuan Hospital CACMS,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DCA mode in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Youth Science fund project,propose the constructive management advice for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young talent cultivation project,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technology.Methods Filter young people,who meet the requirement,the declaration rate and winning bid rate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mpared.The PDCA mode was applied to reason analysis,making management plan,establishing hospital young talent foundation,hospital research performance appraisal,supervision incentive mechanism,long-term mechanism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annual youth counseling measures.After fund winning feedback,departments implement and collaborative supervision were summarized at final.Resul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DCA,the declaration rate and winning bid rate of young people have reached the expected target.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obviously improves the rate of declaration and winning bid.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hospit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Key words]PDCA cycle;Youth science fund project;Declaration management;Application青年科研人才是支我桓鲆皆嚎沙中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科研人才培育成长过程对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及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而单独设立的基金项目类别。该项目为我国青年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医院青年人才在智力和技能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培养和激励青年科技人才追求真知的品质、统筹分析、整合实践的能力和选取判断的敏锐力[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报中,让青年人才获得最大的帮助,并经过努力获得基金资助,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美国管理学家戴明(W・Edwards Deming)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PDCA循环,包括计划(a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改进(action,A)4个阶段,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3]。PDCA循环原理同样适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的申报管理。本研究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近3年可申报博士人员数、实际申报人员数、实际中标数等信息进行归纳汇总、数据比较,对将PDCA循环应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报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要求为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的科研人员。根据条件要求,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青年博士进行筛选,进行可申报博士人数、实际申报人数及实际中标数分析(表1)。
从表1中数据可发现医院实际申报人数不及可以申报项目的博士人数的一半,其中大量有研究基础及相关科技能力的青年博士人员没有进行课题研究,由于各种原因申报不积极。医院中标率虽然每年逐步上升,但均没有超过10%,而国家青年基金的中标率维持在20%左右,实际中标率低,也体现青年科学研究人员虽然有申报热情,但申报书质量存在问题,前期科研水平不足,科研撰写能力差。
究其原因主要为科研意识不强且科研基础薄弱,医院青年博士医师刚到医院,临床工作繁忙,医疗任务重,面临各种考试轮转的压力。部分科室重临床、轻科研,近年来,虽然医院对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工作重视度不断加大,但因长期的文化积累,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扭转局面[4]。加之青年博士人员还普遍面临结婚、生子、学历深造等压力,也影响了对科研的投入。造成医院高学历青年医师虽具有科研潜力,但精力主要投放于临床工作,独立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不足,没有培养出科研意识,主动性不够,亦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5]。青年博士人才往往刚从学校毕业,科研内容主要是硕士、博士学习阶段的科研项目,自主发现的科研选题没有较多的科学研究基础,针对自己研究的方向,前期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对申请的项目设计实施考虑不周[5]。申报书撰写内容有限且撰写经验少,标书质量低。部分青年博士人才对申报课题项目缺乏深入了解[6],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设计、申报、评审、组织实施、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等环节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按照指南的要求撰写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向的标书。
1.2方法
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对医院科研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7],将PDCA循环的4个阶段应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报管理中,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方法。
1.2.1 计划(P)
医院计划对青年科技人员从科研经费、科研时间、科研质量、科研平台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具体通过颁布相关青年基金政策、奖励政策,搭建青年科技平台,使青年科研课题、青年科研成果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1.2.2 实施(D)
实施过程我院具体采取了5个政策支持。
1.2.2.1设立中青年学科骨干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重点之一就是申报人前期研究基础及资质,即以往应用与申请项目有关技术方法的经历、申请人及主要参加者所做的与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等[8]。具体表现在申报人有无前期项目研究基础,是否获得过相关课题资助,相关研究论文特别是SCI文章或其他高水平文章的发表情况等。
针对科研前期基础建设方面,医院设立中青年学科骨干专项,以加强对青年医生的关注和培养力度,加快后备人才培养和团队结构优化,提高广大青年医护人员的成才意识,建立有效的培养激励机制。专项设立四类基金分别为:针对有潜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院国青基金;针对有科研基础博士人才的院青博基金;针对所有优秀青年医师的院青年基金;针对具有留学归国经历青年科研人才的院留学基金。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青年人才给予合适的基金资助,以期做好申报的前期基A研究工作。
1.2.2.2医院科研绩效考核 为加强医院科研的全过程管理,使医院的科研工作能良性可持续性发展[9],同时从科室平台加大科学研究氛围,提高科学研究意识。医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及特色学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对不同科室进行年度科研指标要求,把科研绩效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年底奖金收入直接联系[10]。针对科室青年人员,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课题申报、文章撰写及参加科研培训,适当施加科研压力,督促青年人员提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素养。
1.2.2.3监督奖惩机制 科技奖励政策在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科技工作者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11]。医院出台院科研奖励办法,鼓励科研成果产出,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人才。奖励办法中对青年科研人才具有政策上的倾斜,如科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对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加大奖励金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研期间,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可获得15 d左右的带薪科研休假;青年人才发表高质量SCI文章进行高额现金奖励等等。在进行奖励的同时,也颁布惩罚措施,如硬性要求满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报条件的博士人员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并参加辅导。以现金惩罚措施,鞭策有能力、有科研潜力的青年博士人才,关注科学研究,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视自身科研方向。
1.2.2.4长效机制 医院青年科研的培养需要长效发展机制,在医院每年绩效考核及奖惩机制的基础上,考虑青年人才长远的发展需要,院内每年给予博士研究时间,不影响收入,要求青年晋升职称前要有在研课题、SCI论文及相应出国经历,同时医院也大力支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博士到国外知名院校、医院、研究机构进行基础研究。人事招聘也以科研能力作为重要招聘条件,筛选储备优秀青年科研人才。
1.2.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青年规范化管理 每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下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同时启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规范化辅导管理,针对全院有申报条件的青年博士及硕士人员,内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讲座,向青年人员讲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内容、申报类型及申报政策,鼓励大家积极申报;申报标书撰写专题讲座,邀请具有评审经验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以标书为模板逐条讲解撰写技巧及注意问题,并通过经验分享,从多角度对青年博士人才进行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家遴选辅导会,硬性要求博士青年人员撰写申报书并请评审专家进行项目的个性化遴选辅导,遴选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意义及基础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化一对一辅导,对有中标希望的优秀项目进行进一步深入指点;医院三级审查,在最后申报阶段进行自查、院审、校审,即通过项目负责人、医院科技处管理人员、学校科技处管理人员三级,对申报文书中的选题、研究类型、预算情况等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形式错误。
1.2.3 检查(C)
医院临床科室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第一平台,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落实情况,直接影响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经过与各科主任的联系沟通,大部分都能认可科研监督机制的奖惩措施,部分医技辅助科室也提出了本科室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经过沟通与修订,科技处不断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内容,避免科研任务过重,科室消极应对。
一些政策的落实需要医务处、人事处等多部门的协同落实,比如对有在研项目的青年人员给予科研休假,让青年人才有足够精力全力以赴地进行科研活动。该工作不仅需要科室主任的支持,同时需要人事部门的协同,具体落实情况要在院领导的帮助下,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具体休假时间,进行落实。在多部门的协同沟通下,管理处室共同监督把管理政策执行落实下去。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行政管理层及临床科室由上而下的一些执行困难,科技处总结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行政管理层进行上报沟通,采取相应个性化的政策调整,同时将存在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科室目标考核,并按照综合目标考核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和处罚,包括绩效、培训等方面的奖惩[12]。
1.2.4 行动(A)
根据检查内容的反馈,我院修订了新的科研管理办法包括《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专项管理办法》、《关于科研奖励办法的规定》,制作了《科研年度质控条例》,将各种政策落实在文件上,继续进入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
2结果
院内经过以上措施颁布与实施,2015年对可申报博士人员数、实际申报人员数及实际中标数进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数据:可申报博士人数为91人,实际申报21人,申报率为23.10%,实际中标2人,中标率为9.50%,国家青年中标率为20.00%。
3讨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与中标是一项远期持续性工作,在颁布以上措施后青年基金项目与前3年作对比。可以发现申报率有所下降,经后期与参加辅导青年人员沟通了解,其原因在于大部分青年人员在培训和基金资助情况下,认识到项目基础不足,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基金项目补充前期基础,待申报条件成熟后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变相提高了中标率,并为以后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中标数量虽然只有2项,但纵向从医院自身科研基础比较,中标率有了明显提高,虽然离国家青年中标率有一定差距,但总体中标率已接近10.00%,实际落实情况达到了预期目标。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科研工作,不仅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创新、深入的研究,管理者也必须不断优化、变革、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科学基金的发展[13]。运用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领导重视、完善制度、措施得力的前提下,多环节、多部门协同管理[14],能够有效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报中青年申报人员的科研态度及申报质量,增强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背景,帮助青年科研人员获得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5],从而提高申报率及中标率。科技管理中青年基金项目的管理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过程,应不断总结问题,实施政策,检查效果,总结讨论,将PDCA循环下去,才能适应科技发展工作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科技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永,文莉,高萍.综合性医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5):347-348.
[2]刘玲,崔洁,张银铃,等.浅析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培养制度[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109-112.
[3]潘沼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215.
[4]崔焱,孔嫒媛,徐婉珍,等.医院学科青年骨干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9):1593-1594.
[5]李琦,刘福全,陈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系统化管理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 27(2):172-175.
[6]姚英,马翠萍.年轻教员科研能力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培养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36-37.
[7]黄萍,莫曾南,刘志明,等.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科研能力[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22(6):382-384.
[8]T宝华,李英,周钱,等.大型综合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政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9):59-63.
[9]彭云,黄涛,阮鹏,等.成都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3):296-303.
[10]王仙雅,林盛,陈立芸.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0):1564-1563.
[11]周建中.中国不同类型科技奖励问题与原因的认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9):1322-1338.
[12]黄金姣,梁金清,李春莲,等.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67-268.
[13]向宇,魏玉萍,龚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C].海口: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2012:284-290.
[14]许建国,朱华,束余声,等.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以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57-59.
【关键词】联合循环;电站工程;EPC;建筑工程项目管理;309E燃机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下,火电工程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满足火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联合循环火电工程是一种效率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环保意义的工程,其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了水电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促进EPC总承包在联合循环火电工程中的推广。本文作者所从事的多为国外联合循环电站工程,本文结合国外联合循环火电工程的特点,站在EPC总承包商的角度,以560MW-GE的309E燃机联合循环电站为例,对EPC项目管理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推动其更好的应用与实践,并克服传统火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弊端,达到一体化的管理效果,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联合循环电站建筑工程概述
建筑工程特点及难点。
560MW-309E燃机联合循环电站土建工程大多具有以下特点:合同工期紧、质量要求严、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
2.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成本管理等
2.1土建设计
通过几次集中审图会,解决了大部分现场施工急需的大部分图纸。力争第一时间将审核批准后的图纸发给业主和施工单位。
土建专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腐蚀性区域的耐酸碱瓷砖镶贴图纸中采用环氧胶泥,该胶泥从迪拜进口,费用昂贵。为此我们进行了现场设计变更,强腐蚀区域如电池间、酸碱计量间采用该胶泥,而其他区域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打底,瓷砖间缝隙采用该胶泥嵌缝。
■全厂房间的铝合金窗户采用的是中空玻璃,现场进行变更,仅仅在办公室、主控室、实验室等房间采用中空玻璃,其他采用平板玻璃。
■天然气压缩站平台,属于大体积砼结构,应尽量采取直接坐落在地面基础上的结构形式,否则高度越高,施工越复杂,工期越紧张。
■厂区管架末端与电控楼过渡处,未考虑母线支架的支撑。现场不得不变更,并在现场采购钢材。
■有些土建图纸和其他专业图纸不相符合,如汽轮及发电机机基座结构中的埋件、螺栓位置标高等。
2.2技术方案
■进水明渠及取水口:进水渠全长427米,临近老厂原有的引水明渠和污泥池。地下水位浅,开挖过程中需降水。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经过我们与土建施工单位以及当地土建单位仔细研究,根据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最终确定采用两排真空井点降水系统+分层开挖的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简化施工工艺。取水口采用的是水下湿法作业,挖泥船、驳船配合,水下抛石。
■冷却水泵房:整个泵房采用C40、W8抗渗混凝土、钢筋为HPB235、HRB335环氧涂层钢筋、部分预埋铁件和爬梯均为316L不锈钢材料。本工程的底板厚1100mm,平面尺寸为35.8×26.4m,按计划要求一次浇筑成形,施工时可按大体积砼施工进行安排。竖向施工层的划分:按标高-13m、-8.6m、-6.8m、-3.8m设置,分四次从底板浇筑到顶板。本工程的底板施工不留施工缝,一次浇筑完毕。本工程主要工程量:钢筋834T,砼6864立方。
■309E燃机、汽机基础大体积砼浇筑:由于环境温度高(35℃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难度极大。最终采用以保温保湿为主、抗放兼施为主导的温控措施:内部温度由循环流动的水来进行降温,外部采用湿润麻袋覆盖保湿保温,及时检测砼内部、表面及外部气温。控制浇注体里表温差不大于25℃;表面及外部温差不大于20℃;砼绝对温升不超过50℃,每天降温率不大于2℃/d,避免内外部温度降低太快。从而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从而防止裂缝出现。
2.3计划、质量、成本
计划控制:基于P3软件的一、二、三级进度,土建内部细化项目整体进度计划,对关键路径上的关键作业如:燃机基础、汽机基础、电控楼等均内部制定专项进度控制目标。根据总体进度目标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每周召开专项计划审核会,同时如果拖延是不可逆的则对计划进行调整,同时依据调整后的计划调配资源,确保对关键路径、关键作业进度始终处于可预测、可控制的状态。
质量控制:要做到质量为本,切实搞好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质量计划大纲》的要求,严把质量关。对于进场原材料,我们采用“三把关”的制度,即采购人员把关,质量控制人员把关,现场施工人员把关;影响结构安全的原材料进场后实行见证取样,严格按规范及标准规定取样复检,不合格品24h做出处理措施。对于施工质量,采用过程控制和竣工验收的方式。过程控制采取四级报检及“自检、互检、专检、交接检”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作好每道工序质量的控制,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及时消除,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整个过程质量。竣工验收由总包方负责组织业主、咨询公司及施工单位等各方进行,对消缺单中各项及时做出消缺计划,协调各种资源,严格按计划消缺。本项目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并且在砼质量、装饰装修质量上都达到了优良的标准。
成本控制:土建成本控制一直是电站EPC总包非常大的风险点;为了控制该项目的土建执行成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优化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各项土建设计均本着满足合同但又不高于合同的原则;对业主的不合理要求坚决拒绝;同时对业主要求的高装修标准,均坚决拒绝,从而降低了土建的执行成本。
(2)采用半开口合同,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可以稳住土建同时又为后续合理结算提供依据;本项目一方面给土建提供了调价的窗口防止土建中途退出问题,同时在调价时又扣除了75%的机具费,降低了总体调价成本。
3.结语
联合循环电站的建筑工程管理,必须认真研读EPC合同,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规程;认真学习和落实《公司管理手册》及《项目管理手册》的各种规定、制度及流程,与各专业一起,本着协调为首,加强技术、成本、计划、质量等各项关键控制的原则进行项目执行期间的管理工作。本文对总承包商对联合循环火电工程EPC项目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还分析了EPC总承包项目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这有利于提高联合循环火电工程的项目的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EPC总承包模式的推广与实践,为其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一、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
横向的各种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将内部审计部门所有经常性工作包括审计项目、审计日常工作、制度编制工作、迎接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绩效考核激励等工作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为了保证闭环管理系统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仍然能有效发挥作用,系统特意设置了审计调研等临时应急工作闭环管理系统。
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将审计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全部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审计项目的计划部署、执行实施、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各个环节通过明确工作流程,规范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形成、使用的审计文本格式内容要求,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限,以及各个环节明确到位的职责分工等闭环管理标准规范,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管理,从而保证审计项目能够在规范流程、标准控制时限、标准实施和标准记录等控制支撑环境下,实现审计项目的闭环管理。
审计日常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将各种审计日常管理工作全部纳入,从按相关要求安排下达周工作任务书,到明确工作时限,从明确编写、审核、定稿各环节责任人,到各环节责任人执行编写、审核定稿、上报任务等工作流程、工作时限和工作职责分工和要求加以明确,以保证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审计制度等编写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根据制度编写归口管理部门下达的制度编写任务或自定的制度编写任务,通过明确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时限控制标准和明确责任分工等闭环管理控制标准规范,将审计制度、审计指南、审计案例等重要审计文件的编写工作从计划安排,下达周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时限,明确编写、审核、定稿、发文(印发)各环节责任人,以及其执行编写、审核、定稿、发文(印发)任务的各工作环节全部纳入闭环管理系统,以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目标任务。
审计调研等临时应急工作、迎接配合外部审计等闭环管理系统,都将相关任务通过工作流程标准、工作时限标准和职责分工标准等闭环管理标准控制规范加以控制和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保证迎接配合外部审计这类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和相关审计信息的及时反馈。
绩效考核激励闭环管理系统,是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正反馈作用的基础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规定了明确的绩效考核工作流程,并明确规定了对全员自评打分、召开部门全员考核会议、对照周计划任务书互相传阅工作成果,复核评议绩效考核自评打分、议定考核结果和签署意见、公布考核结果、上报考核结果记录及对应的奖金分配表并将其分发全员的过程的各环节的工作时限标准和相应的职责分工标准。在绩效考核工作流程中,为解决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义和争议,特意设置了部门内部的沟通与申诉环节和向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申诉的环节。绩效考核激励闭环管理系统以规范的考核流程、规范考核的程序和规范考核记录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能按照正反馈设计机制发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提升和提高审计组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
二、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的流程控制系统
纵向的贯穿各个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的流程控制系统,可以以双闭环流程图形式将各个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双环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流程图中详细描述和反映。
在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中,根据工作性质的特点和重要性,将实施环节的子流程反映在其流程图中,而对于检查和处理环节根据其所具有的共性和重要性,将期展开子流程特意单独描述。检查和处理环节的流程控制图对审计项目闭环管理系统及其他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均具有流程控制作用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控制流程。从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来看,检查、处理环节是闭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效应的最关键环节,如缺失了检查、处理环节,闭环也就不再是闭环,而是回到开环状态,也就自然失去了其正反馈作用。
三、审计工作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
贯穿上面横向和纵向两个主系统的是计划部署、执行实施、检查监督、分析处理、改进完善审计工作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基础,根据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从PDCA循环派生构建的由上述五个环节构成的闭环系统。特别强调和重视监督、分析和改进完善功能并将改进完善环节明确单独提出,用以改变和扭转重计划、实施环节,轻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环节的现状,通过加强和放大检查监督、分析处理和改进完善环节的功能以保证审计工作闭环管理系统真正能够实现正反馈机制。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改进; PDCA循环管理法;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DCA cycling control technique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perations of nursing quality.Method: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ere revised and improv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hospital,PDCA cycling control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perations of nursing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ing control technique the changes in conditions of nursing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were compared. 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 hospital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5 as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ho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PDCA cycling,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ndergo PDCA cycling,the satisfactions of two groups on nursing opera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basic nursing quality,grading nursing quality,technical operation quality,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 sheets,ward round quality and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PDCA cycling control technique was implemented,compared before PDCA cycling techniqu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he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DCA cycling control technique; Th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Jiangmen 52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9.024
由于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质量的提高成为每个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中,采用何种管理方法才能使管理更具科学性、人性化与目的性,使得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成为困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者的一大难题[1-2]。本院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共设护理单元29个,护理人员共计509名,其中女护士498名,男护士11名;年龄19~52岁,平均(35.4±2.8)岁。80例患者来源于本院呼吸科,根据PDCA循环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40岁,平均(27.6±1.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6~40岁,平均(28.3±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住院时间至少3 d;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语言沟通能力;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并能够积极配合者[3]。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PDCA循环,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PDCA循环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与处理(action)[4]。(1)计划阶段:①认识问题:组建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发现操作不规范者应给予指出,并将操作不规范的项目记录下来,经整理后交给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在操作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不仅只是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评分,同时还应提出该项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记录、整理后交给护理部。②分析原因:护理人员未全面掌握标准的护理技术操作,无菌观念较薄弱,在工作高峰期或者患者较多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简化工作流程,工作中法律意识淡漠,只注重自身工作的完成,未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工作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未履行告知义务,患者不明白操作的目的,易引发护患纠纷。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因操作而操作,并不观察患者的表情,有的护士缺乏耐心、责任心不强[5-6]。③制定措施:就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针对其原因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了解、学习《广东省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对于个别护士存在的个别问题由科护士长对其进行督促、整改。让护理人员明白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并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做到操作标准,当工作处于高峰期时,科护士长应根据科室人员情况实施弹性排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责任心。(2)实施阶段: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并由操作标准、实践经验丰富的护士组建成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导专家组。挑选技术操作骨干外出学习,回院后由专家组成员、护理部人员、技术操作骨干对技术操作标准进行统一,然后分批次在全院内进行操作示范。强调操作前、中、后的处理,加强无菌技术操作观念,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理美学的应用等[7-8]。成立技术操作管理人员,由医院各科室的护理骨干进行操作,由技术操作骨干与专家组成员对其进行指导,确保其已熟练掌握,同时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聘请知名专家到医院进行讲学,并组织全院的护理人员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沟通技巧、护士礼仪、法律法规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多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主要矛盾,给予其安慰,为患者着想,将护理模式真正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以患者为中心”,做到人性化护理[9-10]。(3)检查阶段:每个季度由护理部人员对护理工作进行1次随机抽查,以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考试项目,由专家组成员对其进行监考,给予评分与指导,同样记录共性问题,整理后交给护理部,再由护理部组织进行培训,将其作为下一个PDCA检查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个别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同样由科护士长对其进行督促、整改。每个月由科护士长对科内护士进行考核,以及时纠正专家组成员在考核中提出的问题,所有护士一同参加考试,进行相互考核,这样护士就能从别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与别人的差距[11]。同时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改进方法,加以改正,并将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个PDCA检查中的重点内容。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考核,引起护士对其的重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真正享有知情权与选择权,这样不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2]。(4)处理阶段:全院护士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组织培训,以确保所有护士均得到纠正,并开展下一个PDCA。开展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由医院各科室推选本阶段操作优秀的护士来参加,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科室晨会或者科室质量例会上,可将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
1.4 观察指标 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后医院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查房质量与健康教育质量,每个项目分值为0~100分。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以P
2 结果
2.1 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后医院护理质量比较 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后,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查房质量与健康教育质量均明显提高,各项分值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开展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使医院护理管理变得更具科学性。针对医院护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给予纠正,使得护理管理具有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增强人性化理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13-14]。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开展过程中,不仅只是注重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同时还应该注重如何才能有效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15]。护理质量是决定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也是作为医院市场竞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6-17]。而护理质量的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能够体现医院护理管理职能的优劣[18]。本院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后,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查房质量与健康教育质量均明显提高,与开展PDCA循环管理法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笔者分析其原因有:(1)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使得护理管理变得具有目的性,在医院护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调查,分析导致不足的原因,制定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将每项改进工作严格落实,由专人每季度进行随机抽查,以评价护理工作改进效果,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要求各项护理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20-21]。(2)PDCA循环管理法为临床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结合一线护士所提出的一些合理建议,使得管理更加人性化[22]。护理部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对护理人员工作完成质量与工作过程均给予了重视,有利于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于共性问题作为重点解决对象,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并将其与护理工作完美结合,成为支持护理质量的强大作用力,逐渐形成一种“查与不查一样”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23-24]。(3)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改变了护士对护理服务对象的转变,同时注重对护士人文科学知识的讲解,让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只顾完成基础工作,因操作而操作,不观察患者的反应,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符合优质护理要求[25]。
综上所述,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使得护理管理更具人性化,不但可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符合优质护理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少华,严秋江,卢泳妍,等.应用PDCA循环法对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73-74.
[2]王淑瑛.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15-16.
[3]刘卫红,王惠平.PDCA循环在手术物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6):42-43.
[4]孙树英.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56-3257.
[5]王秀锋,杨雪萍,王秀丽,等.PDCA循环管理法对地震伤压疮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9):3756-3756.
[6]庄素芳,霍殿琴.隐患查找制度并PDCA管理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98-100.
[7] Jin H,Huang H,Dong W,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PDCA-cycl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2,176(2):409-422.
[8]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9]孙丽,常小霞.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344-345.
[10]李海波,吕慧敏,赵雅荣,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7):74-75.
[11]王海燕.PDCA管理模式在护理三基训练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156-157.
[12] Vogel P,Vassilev G,Kruse B,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part of PDCA cycle to decrease anastomotic failure in colorectal surgery[J].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2011,396(7):1009-1015.
[13]闵丽华,刘朗,曹学华,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8):158-160.
[14]邱惠琴.运用PDCA循环法防范手术安置中的风险因素[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141-143.
[15]肖晔,于婧.应用PDCA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管理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9):147-148.
[16]陆红,高小雁,曹晶,等.PDCA管理法在护士操作台面清洁度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0):2449-2451.
[17] Matsuo M,Nakahara J.The effects of the PDCA cycle and OJT on workplace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24(4):195-207.
[18]李运智,刘爱玲,张继芝,等.PDCA循环管理在住院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87-88.
[19]刘宝凤.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56-257.
[20] Maruta R.Maximizing knowledge work productivity: a time constrained and activity visualized PDCA cycle[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12,19(4):203-214.
[21]陈庚,施婷,王莺,等.PDCA循环法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84-86.
[22]张欣.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3.
[23]丁玉梅.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57-159.
【关键词】PDCA循环医院感染管理重症医学科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9岁~72岁,平均年龄(60.82±0.63)岁;重要脏器功能衰竭12例,休克11例,脑血管意外11例,消化道大出血12例,内分泌急症14例。管理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9岁~73岁,平均年龄(62.11±0.55)岁;重要脏器功能衰竭13例,休克10例,脑血管意外12例,消化道大出血11例,内分泌急症1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家族性精神类遗传病以及存在沟通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生命体征检测、一般性抗感染指导等。管理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①计划阶段: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小组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结合重症监护病房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严格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计划。②实施阶段:根据制定的管理计划,组织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熟悉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医院感染类型、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技巧,要求临床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设备仪器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③检查阶段:小组成员收集资料,评估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及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情况,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④处理阶段。小组针对前三个阶段的管理和评估评价资料,进行总结,制定改进护理措施,经开会讨论后进行实施,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环节。
1.3评价指标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对比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33%(P0.05)。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急诊;常规护理管理;抢救成功率
相对于医院中的一般科室而言,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相对较为特殊,一般都是病情危急、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以及病死率高等患者[1]。所以,急诊科护理工作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急救护理质量,还需要控制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增加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难度性[3]。有报道指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价值明显,对于改善急诊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急诊科收治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管理,总结PDCA循环管理模式价值。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5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10例;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年龄均值(45.0±5.0)岁。将3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本组15例急诊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即遵循医院制定的护理制度完成护理干预工作。实验组:本组15例急诊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首先,制定护理干预计划。科室领导要为急诊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并根据护理工作需求组间护理团队,对小组内成员的工作责任进行划分,并对护理质量以及现状进行评估。在综合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制定护理干预内容。另外,完善考核制度。其次,实施护理干预计划。护理组长要对护理项目的制定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当问题进行管理,保证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都能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执行过程中。再次,护理工作检查。小组组长要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固定检查,对于问题加以纠正,并分析现行护理工作中的漏洞,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最后,护理计划反馈。每月月末均安排科室相关人员开展专题会议。对于现行护理工作的问题以及纠正措施加以分析,并将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下轮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实施[4]。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30例急诊患者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观察指标行“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两组急诊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两组急诊患者经过抢救后,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14例,成功率93.33%。参照组患者抢救成功8例,成功率53.33%。实验组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x2=6.1364,P=0.0132。
2.2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经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在常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经过经验总结并综合患者家属需求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5]。就急诊科护理工作而言,患者一般就诊具有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情短时间内变化等特点,常规护理干预存在明显的局限性。PDCA循环管理模式优势表现在多个方面:成功提高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成功找出潜在护理风险并进行预防护理干预;护理工作执行中,会根据急诊科室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急等特点进行护理流程的完善;护理工作执行期间会根据检查工作情况,发现潜在性问题并制定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将被动护理干预工作转变为主动护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本文实验内容,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实验结果显示,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参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室中的实施价值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在护理工作执行过程中针对不足问题不断加以完善,具有推广价值。另外,PDCA循环管理模式强化了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且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服务,符合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工作的高标准要求。
作者:杨立文 王玉生 单位: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唐永仙,李悦.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17-118.
[2]庄玉琳.有关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急诊护理中的运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3):158.
[3]王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13-114.
关键词:电网工程施工;PDCA循环管理模式;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38-02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套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且以质量、安全提高为目的的现代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和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有必要深化项目管理,而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中是可行的,对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式,一项工作的开展要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进而形成周而复始的质量、安全管理循环过程。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在电网工程施工中,可将质量和安全管理划分为四个过程来实现。第一是计划,通过对施工环境、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的调查和分析,按照承包合同和项目控制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以及为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第二是执行,按照制定好的质量、安全目标计划和具体措施去付诸实施,进而实现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目标。第三是检查,根据施工现场的抽检、平行检查、跟踪检查和业主、监理单位和施工队伍反馈的信息等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最终效果,及时发现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四是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措施弥补缺陷和不足,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活动,并将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过程。通过PDCA的层层循环,质量、安全管理计划逐渐达到接近最佳或最佳状态,对于实现电网工程施工控制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2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实践应用
2.1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决定着电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和控制。
首先,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电网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就要认真分析、研究合同文件,调查施工环境,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找出已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施工前,从施工地点、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施工工艺、主要设备装置、施工环境、管理措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总体或局部施工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形成项目部危险辨识清单,将清单作为预测当前或预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的依据。
其次,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各种影响因素。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工期长,施工复杂,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因素较多,可从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环境和方法这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采购材料前,严格考查材料供应商,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在此过程中,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进行采购,保证一次合格;材料进场之前,进行实物检查,检查材料是否有质量保证书,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性能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经检测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投入使用。在机械设备方面,检查机具型号、性能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加强机械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证其能高效、安全的使用;派设专人对机械的使用进行管理,避免因不合理使用降低机械正常使用性能。人员的素质、行为、意识、技术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等都可能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或安全事故,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培训、考核、现场指导等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每个人都应持证上岗,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影响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环境因素比较多,比如施工现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工程技术环境等;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往往将上一道工序看成下一道工序的环境,上一道工序能否高质完成直接关系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因此编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施工工艺也是影响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关键性因素,在计划阶段,相关技术负责人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对于基础施工、电缆施工、电气设备安装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程,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并要通过审核和专家论证。最后,通过排列图方法找出影响目标控制的主要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计划和施工措施。
2.2 执行阶段
计划执行阶段是将制定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付诸实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施工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按照既定目标对所有作业场所、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比如控制网的测量、户外构支架基础施工、主变以及其他设备的基础施工、电缆施工、构支架焊接及组立、软导线施工、主变压器安装、封闭式组合电气安装、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安装等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质量和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通过检查、评比、信息反馈等方式监督实施部门对计划措施的执行情况,职能部门、施工队伍或个人可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在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
2.3 检查阶段
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计划内容,对执行过程产生的效果进行检查和总结,检查内容包括计划的实施程度、目标的完成情况、问题存在的原因等,然后将完成的效果与项目质量安全总目标进行比较,找出施工中存在的关于质量、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2.4 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一循环的结束,也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在该阶段中,首先全面分析检查阶段的结果,对于效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将问题纳入下一循环,重新修正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促使施工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3 结语
在电网工程施工中,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应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并使质量、安全管理逐步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PDCA循环法是一种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模式,在电网工程施工中,我们应充分借鉴PDCA循环法的精髓,实现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和改进的有机结合,确保各个环节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相互协调,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培训,逐步达到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促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
参考文献
[1] 柳蕾.浅析PDCA循环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1(2):71-75.
[2] 杜兴亮.浅析PDCA循环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
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4(2):13-14.
[3] 杨力.PDCA循环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的深化应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办法;动态血糖;护理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14-01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过微创血糖监测技术,连续监测72小时动态血糖,以便捷、无痛的方式记录患者血糖变化,真实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环境条件下血糖的变化,特别是发现目前临床检测方法不能捕捉到的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为疑似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血糖管理,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所以,做好动态血糖监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该技术使用安全性和准确诊断性的重要因素。我们科在动态血糖的护理管理中运用了PDCA循环链式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3-12月佩戴动态血糖患者62例与2012年1月-11月佩戴血糖患者80例监测效果图做对比,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种及治疗方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在常规管理上融入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制定操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全员参与,专人培训检查,及时反馈,提出护理对策,从而保证血糖佩戴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提供及时有效治疗。
1.3 结果 应用PDCA循环管理1年后,全科护士理论、操作,专业知识、患者宣教有很大的提高,故障处理准确率97%,78例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未出现问题,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满意度提高。
2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动态血糖管理上护理的应用
2.1 划阶段(P)
2.1.1 组织全科护士讨论,针对动态血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分析讨论,找出相关因素。
2.1.2 分析相关因素 成立动态血糖监测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教育护士、教学护士3人共6人组成,明确职责,同时要求科室其他人员均要参与PDCA循环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实施下一轮管理计划,形成环环相扣的质控链。根据我科动态血糖佩带情况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
2.1.2.1 选择注射部位不合适,动态血糖监测仪探头植入技巧不当。我科现有两种检测仪,“雷兰”最佳佩带部位是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对活动没有限制,患者感觉较舒适。“美敦力”选择下腹部,皮下组织丰富的地方为注射点,但如果选择在血管丰富,有组织结痂、腰带、脐周2cm以内衣服摩擦身体的部位,锻炼或活动时会发生强烈移动的部位时[1],易造成信号弱、探头脱落、报警频繁、患者疼痛等情况。
2.1.2.2 健康宣教不到位。由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近年来[2]一项新的血糖监测手段,目前尚未成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护理人员未宣教到位,患者对其使用的目的和意义一无所知,a.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医患配合方面不能保证。b.患者活动事件记录不完善。雷兰佩带期间需要第一天记录睡前血糖,后三天记录空腹血糖,如果患者记录不清楚或有饮食但没有记录影响数据分析。c.未能得到患者有效配合。因护士监测期间注意事项未交代到位,诸如监测期间3天不能洗澡,不刻意减少饮食,不做剧烈活动,勿拉扯折叠导线,避免强磁场和撞击,造成监测数据受到干扰。所以,通过通俗易懂的动态血糖监测原理介绍及优点宣教,明确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患者主动配合操作,并在携带过程中参与、关注和维护意识增强是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和避免故障发生的关键。
2.1.2.3 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导致监测仪报警。a.不能及时输入或漏输餐比血糖导致报警数据缺失。b.血糖仪错误使用,试纸过期、潮湿导致输入不准确的指血,指血输入错误等都会导致指血值与监测系统所接收的探头信号不匹配报警。c.植入后探头信号弱。[3]动态血糖探头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氧化酶,温度过热会导致探头失效或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储存在2-10℃的冰箱内。从冰箱取出的探头在室温至少放置30min-1h复温后才能使用以便恢复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故障报警。d.探头未完全置入。护理人员置入探头后未检查,未及时巡视置入效果,导致探头工作不好或探头脱出。E.佩带前未检查储电量,导致电量低无法正常工作。f.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患者传感器携带过程中置入部位疼痛,导致脱出或疼痛剧烈提前取下探头,监测失败。g.连接断开、电缆损坏,记录仪插头变形或损坏直接导致报警。
2.1.3 制定护理对策,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熟练操作,普及宣教知识,提高处理各种故障问题的能力。
2.2 执行阶段(D) 此阶段为计划的落实阶段,按照制订计划目标加以执行。
2.2.1 制定培训计划,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医生及护理骨干进行业务授课、操作演示,使全科护理人员得到不断的强化,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仪器故障排除,规范操作。通过反复的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每位护理人员合格为止。
2.2.2 制定动态血糖护理工作指引 将动态血糖应用目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处理50条,患者宣教内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整合成册,方便护士随时查阅,个人素质技能不断完善和提高。
2.2.3 加强巡视,观察佩带效果 护士通过培训后,操作熟练,责任心提高,主动观察管理意识增强,针对佩带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能给予快速解决。
2.2.4 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制作动态血糖仪宣教展板,发放宣教彩页,实例宣教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检查阶段(C) 检查实际执行结果看是否达到计划的预期效果。由科室动态血糖监测管理小组根据患者佩带动态血糖仪的时间,按照科室的计划内容针对执行情况进行密集质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护士长在查房时注意搜集患者意见,了解仪器佩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各种护理隐患。
2.4 处理阶段(A)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总结动态血糖监测管理中的成熟的经验,纳入标准制度和规定,以巩固成绩。深入挖掘导致执行不成功的因素,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周而复始直到动态血糖管理步入一个良好发展的轨道。
3 讨 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种大循环套小循环,必须按程序办事,螺旋式上升的科学的管理方法,适用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科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动态血糖管理过程中,诊断治疗依据更加可靠,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在工作中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护理行为,因护理问题引发血糖佩戴出现问题明显减少,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护理工作中逐步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倪娟.动监测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医学研究生报,2010,9(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