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创新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协同创新机制,有助于科研效率、质量和创新性的提升,这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进我国社会科学技术革新。但从现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须得尽快做出改进与完善,以真正确保科研成效。
1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的基本含义
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有所不同,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主要指的是以高校为主导,通过学校内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协调合作,共同进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这可以有效集合多方的力量与资源,与传统的高校科研形式相比优势非常显著。例如,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政策支持,而且可以将科研成果更加快速的转换到生产实践当中,获得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1]。不过,现目前我国高校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科研管理模式还并不是非常健全,这会对实际的科研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此我们应当尽快对其做出改进与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确保科研成效。
2如何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2.1健全科研管理体系
第一,改变科研管理理念。现代科学的发展,使高校科研获得了很大提高,并且出现不同的新情况。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仍然习惯于用过去的管理理念管理科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竞争和创新的社会,科研亦是如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氛围。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工作的积极性[2]。第二,创新科研管理方法。高校行政化一直为许多学者所诟病,其中科研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无法调动科研工作的创造性,过于保守而被动。创新科研管理方法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所需与高校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三,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平台。高校和其他的相关协同合作单位应当共同构建信息化的科研合作平台,这既是为了方便沟通联系,也是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的科研劳动,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效来说作用显著。
2.2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
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在科研成果的转换率方面还较为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内外沟通协调合作有所欠缺而造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合作。例如,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从实质层面上整合一切的科研资源、科研力量,了解当前的社会科学技术需求,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资源,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立即投入实践应用,解决社会所需的,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另外,高校还应当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成立“高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实体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衍生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及具备技术、市场和资本融合功能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及产业链[3]。
2.3提高科研队伍素质能力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科研工作当中,作为科研人员除了要具备出众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法律知识、保密意识以及良好的政策解读和执行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继续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科研工作当中干出成绩,为科研工作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养管理,增强他们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的科研队伍,确保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向前推进,并获得有效的科研成果。
2.4改进科研评价体系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的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必须要做出改进,改变以往以论文、著作及课题数量,科研经费额度,刊物与项目级别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创新科研的统一考核评价形式,依据科研类型对科研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应用型的科研着重考核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的基础性研究侧重于项目周期进行考评,切实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3结语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工作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当前就必须要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以促进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越,蔡晓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J].山西科技,2016,(1):134-136.
[2]杨登才,朱相宇,韩宇.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之国际比较与借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70.
关键词:协同创新;跨学科;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玉龙(1977-),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曾庆军(1969-),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004025、60964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JD120001)、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JGZZ12_06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G11Y_08)、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X20082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6-02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协同创新系统将为创新个体提供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等,因此,任何一个创新个体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协同创新,往往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研究视野,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
从自主创新角度,文[1]将创新分为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结合目前的科学难题以及解答这些难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教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3,4]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文[3]指出,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5]指出,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创新的领域日益向交叉化发展,科研团队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进入人们的视角。文[6]研究了协同理论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误区及协同理论的指导的价值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原则与方法等。文[7]研究了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导师辅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行政学团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等。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并未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讨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
1.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及激励形式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兴趣及研究特长不同,如何把这些多个学科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管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日常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实验室综合管理等,且集体管理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人员。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通常是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而进行的,且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许多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集体管理导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以研究生的特长为依据,给他们分配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同时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分别予以指导。项目组要定期举行学术活动,一方面是交流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起到对研究生的督促作用,使得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对他们的学术指导,比如要指导研究生的选题、开题、项目参与、毕业论文写作等;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协助他们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对研究生而言,要积极进行自主科研,即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加强与项目组其他成员的交流等。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队伍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62-02
1.科研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科研管理是集策划、协调和服务于一体,众多变量参与的动态管理活动。当前科研管理队伍显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欠缺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不管是团队关系上还是目标考核与自我管理上,还是物质与精神激励与培训上,都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是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激励机制,需要克服的障碍,从组织激励、经济权衡、目标激励、评价激励、服务激励等方面入手,尊重科研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注重科研主体的科研权利和科研责任,将科研管理理念、体制与行为的全面创新融为一体。具体应做到人本管理与理念创新、规范管理与体制创新、科学管理与行为创新。
2.科研管理队伍现状显现出的科研障碍
2.1科研管理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分为三级——校、系、所,体现的是按照学科、系,设置的,现实中科学研究以专业形式多样地组织起来的。
高校的科研经费最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科研人员的活动是在学校的科研体制下进行的,以申请课题立项等方式获得科研资助。在申请、批准诸多环节上,受到较多约束,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率低。科研体制对科研效率的影响,政府科研经费使用率,平均每年增达24%,但是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资源短缺和供给不足的问题。体制的桎梏严重地影响着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更影响着科研见实效。
2.2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科研管理人员自身问题
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各高校对科研开始重视,科研管理任务的担子在不断加重,但是科研管理人员的总数并没增加,这使得人员工作起来感觉很是紧张,科研人员一般是兼任专业课,只能机械、被动地进行管理,没有积极性,这是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是前沿性的研究越与教学相分离,并且占用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员。因此,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是各个高校的棘手问题。
2.2.2从事科研管理人需要加强综合素质
大学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主体,关键在人,但人才是制约大学创新和进行技术转让的因素之一。科研管理岗位编制少,管理工作任务重,业务素质得不到及时的提高,导致科研整体水平上不去。学校发展需要加强队伍建设的创新,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打破以往的重使用、轻培养的措施。
2.2.3价值取向偏离了创新体关系
对于大学创新的理解,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片面性的取向,即,在科研方向上存在着轻基础研究,过于凸显应用研究,太过于强调了应用研究,割裂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创新体系中的依赖关系。各高校需要扭正价值取向问题,真正靠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2.2.4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需要不断创新
当前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由科研处室,对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实施、检查、总结、验收、鉴定和报奖。与高校科研发展的实际不符合,成为科研瓶颈问题。需要创新高校的体制和机制,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的支持。
2.2.5高校科研管理需要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出现
高校较为薄弱环节普遍在科研管理这一部分,但是这关系着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很多科研人员的需要,由于在奖励制度上没有合理地得到满足,在经费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在待遇上得不到满足,挫伤了他们进行科研的积极性,需要在科技开发、科技奖励、科研项目经费、知识产权、专利基金等方面进行大的改革,使科研人员的待遇和业绩挂钩,在津贴上,业绩考核与成果奖励进行有效的激励,真正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2.3建立科研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意义
激励属于行为科学范畴,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以人的需要引发动机,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以未满足的需要为线索,利用各种目标激发产生动机,诱导行为,加速目标的实现,提高需要满足度的过程。通过机制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就在于这种业绩评价机制的存在,即,激励机制。科研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激励,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励科研人员,诱发他们的科研行为。在“刺激-反应”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科研管理者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激励手段,引发科研人员的所需要的相应反应的活动。
3.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3.1激励的手段多元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
新形势下激励机制必须考虑高校知识分子的特点,具备的挑战性和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需要物质的激励和精神层面的满足。通过激励机制来满足他们对成就感的需求,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性,满足科研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将荣誉和奖金结合起来确立相应的机制来对科研工作进行肯定与奖励。如推行项目竞争的方式来支持科学研究,这是改革的方向。通过竞争的方式,突出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取经费并自由地支配使用。
3.2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
正面激励是对科研人员的肯定和认可,进行相应的赞扬和奖赏,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负面激励是通过约束,对失误的惩罚的激励。正确的做法是区分情况、适时激励。对科研人员提出质和量的要求,同时建立有效的科研约束机制。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甚少,造成高校教师对搞科研无兴趣。没有约束机制,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这就造成我国科研工作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中,需要双管齐下,奖罚分明,突出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3.3加大激励的力度
高校的科研工作需要高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双投入,才能在脑力劳动上有所创新,激励中的奖励力度不明显,就不会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需要将科研成果与评聘制度结合起来。
知识经济时代,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高校科研人员的水平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科研中能充分体现出来。高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的学术能力指标,重视学术研究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充分重视学术研究的水平,作为奖励、晋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科研的激励力度。
4.结束语
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综合国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科研与教学,第支撑一所大学存在的基础,缺少哪一个,都会失之偏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学研究管理与教学管理一样,也需要创新与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从激励制度方面入手,给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科研发展的进程,确保学校科研发展目标的实现。高校科研的激励机制在大学里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没有一套成型的管理办法,需要今后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嘉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人本理念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9,(3).
[2]陈亚芬.基于委托—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及有效性分析[J].软科学,2008,(12).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机制;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主体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分散、低效、缺乏协调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最大问题,迫切需要实行协同创新,提高农业创新主体的整体合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研究员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来打破体系壁垒与学科阻隔,促进科技创新的人、财、物等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和补充,围绕创新目标进行创新的行为,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下,科研单位、高校、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分散在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从而产生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一方面,可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分为农业科技主体内部协同创新和农业科技主体外部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单项农业创新技术,也包括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共同创新。
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农业创新主体对协同创新的认知存在差异,协同创新知易行难,必须要形成不同农业创新主体对创新目标的认同感与共同动力。从影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和协同创新过程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包括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协同、目标协同和组织协同5个基本要素。
2.1动力协同
利益驱动是促进农业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的外在动力,这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形成共同利益体,从而产生共同的动力。
2.2路径协同
通过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面向生产一线,面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研究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技术路径。
2.3知识协同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知识的相互作用,使各创新主体在资源共享、市场信息和产业需求等方面紧密合作,提升合作创新能力。
2.4目标协同
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要应找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定位,形成创新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保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有序、高效运行。
2.5组织协同
通过专门负责协调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部门,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有效沟通,从而实现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共赢。
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协同:一是在宏观层面的协同,即加强顶层设计与产学研协同;二是在微观层面的协同,即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三是在具体执行层面的协同,即项目协同和创新文化的建设。
3.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与单位,具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需要从顶层设计,建立起统一协调机制,以跨越各创新主体的组织内外部边界,打破部门的小团体意识以及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促进资源尽可能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无障碍的流动。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农业科技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农业重大科技问题。二是做好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构建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行为集成的创新平台。三是明确各创新主体的职能作用,实现分类指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3.2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化不足,必须要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即科研单位、学校、企业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一是瞄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合力打造任务明确、力量协作、团队协同的创新平台,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形成“科研——生产——科研”的良性循环合作研发机制。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各类创新联盟,是以技术创新合作为主要目的战略联盟,围绕特定的技术或产业,由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专家组成的紧密型或松散型混合组织,以实现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产学研创新联盟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关注组织管理机制、权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组织的绩效评价和信息沟通机制等问题。
3.3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创新
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形成共同利益体,对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也非常重要。创新主体要更好的实现创新目标,也依赖于主体内部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主体内部的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分享机制。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例,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都偏向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的小科学研究,不同学科或不同内部之间存在壁垒,“单打独斗”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单位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加大内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单位内部有效、统一的创新平台,实现既有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协同。二是推行实行项目化运作,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将创新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创新任务,组织各个团队成员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三是抓好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单位内部研发平台的搭建和运行将是解决资源分散利用、重复建设的重要方法,平台的定位就是整合分散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单位和团队的各类资源,形成“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
3.4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光靠单一从事专业研究人员的创新还不够,越来越多地需要以合作或团队方式进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农业协调创新的关键。一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团队成员要形成有合理的年龄梯队,注重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以保持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分工、推荐、议事、培养、文章署名等制度,形成能够有效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激励机制。
3.5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协同
凝练协同创新项目,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抓手,也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只有凝练出大项目,才能创造大成果,才能取得大突破。通过项目引导,鼓励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才能促进资源共享,才能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选择导向。科研项目在设置上面,要由科学问题导向向产业需求导向转变,由强调论文和评奖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要更加注重科技对产业的直接支撑和分类评价。在支持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对农业科技工作自身规律的把握,由竞争立项为主向稳定支持为主转变。二是完善“课题制”管理。建立与课题制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科研人员按照课题进行定岗、定编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项目招标制度。实行竞争性招标和有限竞争性招标相结合,建立农业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引入竞争机制。
3.6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同时为完成单位和团队目标而形成的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风尚等内容为主的潜意识文化。创新文化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创新观念文化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的创新制度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与团队负责人的个人魅力、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成显著相关。要依靠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文化进行缔造和积极倡导,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可以使课题团队效果好氛围好,其团队带头人的品德素质影响和带动着一班人,团队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凝聚着一班人。要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团队内部聚会、活动等,让团队成员有机会相互交流,并真诚地对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团队内部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08).
[3]贝裕文,田治威,李文彦.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04).
[4]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03).
关键词:白马产业园;创新资源;市场驱动;合作机制
白马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白马园区”)位于气候适宜的南京市溧水县,交通便利,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同时,长三角地区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水平优势为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以白马园区为载体将地区科技、市场、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是白马园区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将其构建成为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关键。
1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1.1 南京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状况概述
南京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以来,南京GDP年均增长18.2%。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含军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资源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南京在农业科技资源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人才资源来看,南京农业科技力量很强,聚集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如此密集的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从科研水平来看,南京农业在超级水稻研究、常规小麦育种、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动物重大疫病发生规律与防制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农业科技优势。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和较高的农业科研水平为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现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创新机制建设,支持白马园区发展,南京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南方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1.2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作为南京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白马园区集聚了园区发展的多项优势资源。
1.2.1 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目前,已经落户白马园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正在洽谈并有明确意向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地理湖泊所、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资源开发局、河海大学、江苏省林科院等9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类高校中仅居中国农业大学之后,其农业人才优势及科研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南京林业大学利用其在林业的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他科研机构都是直属国家或江苏省的专业部门,不仅掌握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当突出。
1.2.2 涉农企业
目前,已签约落户白马园区的企业单位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东方集团(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常力蜂业、沃德(天津)集团等3家。另外,南京绍兴商会意向投资1.2亿元建设玫瑰园,上海熙可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蓝莓基地和食品加工项目。这些龙头企业的落户,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也将成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主导力量。
1.2.3 农民
溧水县总人口为41.05万人,拥有劳动力20.47万人。白马园区所在的白马镇现有人口39 336人,有劳动力20 535人,农村人口11 679人,其中农业劳动力6 821人,占总劳动力的33.2%。近几年来,溧水县每年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20期以上,培训5 000人次以上,并已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内劳动者的素质。
1.2.4 农业基础
近几年来,溧水县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建成了特色林果、优质畜禽、有机蔬菜、特种水产四大基地,开发出黑莓、茶叶、獭兔、有机蔬菜、旅游观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 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白马园区集聚了南京乃至全省、全国的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但由于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制约了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市场驱动缺乏。脱离市场导致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互脱节,导致白马园区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的缺乏。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在科研、科技创新等方面仍然缺乏市场竞争,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偏弱。白马园区建立之初,由政府划拨土地和主导建设,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和政策来吸引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白马园区的经营管理则实行政府部门领导、职能部门协调、企业自主运作的机制,园区自身只是日常运行管理和推动各主体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既是生产的终端又是动力的源头,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于市场并最终依赖于市场,只有推动市场这个驱动引擎,各个科研、生产等环节的主体才能流畅地运转起来,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资源合作利用机制缺乏。由于白马园区中各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一样,使得彼此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具体表现在:①资源重置,利用效率低。白马园区中的每个企业或高校都是独立建设并且各自具备完善的功能,缺乏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导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②信息交流不畅。白马园区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一方面是依靠朋友、同学、师生等关系传递信息、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需依赖园区主管部门的组织。各合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有限,信息交流量不大,范围不广,交流不及时,难以有效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需求信息,更无法获得市场、科技、生产等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的信息。③缺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指品种、生产方法等的创新研究,还包括前向的市场调查、后向的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目前,白马园区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垂直合作,即各个主体依靠其优势负责整个创新链条的特定环节,而在同个环节上的深入合作还属空白,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与东方集团的合作就是前者建设高新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负责研发,后者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负责成果转化。
3 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建立“双向”的资源合作利用机制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从资源合作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市场驱动”为目标,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双向”合作机制,如图1所示。
3.1 建设市场创新平台
针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市场驱动的问题,建设市场驱动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将农业科技创新由“政府推动型”转变为“市场拉动型”,真正做到让市场连接各创新主体和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市场创新平台也可以作为合作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另一渠道,有助于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市场创新平台主要指网络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3.1.1 网络信息平台
网络信息平台用于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该平台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便于园区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向;另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内部各主体,增进彼此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3.1.2 公共服务平台
作为一个实体的服务支撑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专利处理、金融服务、孵化功能、价值评估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等众多功能,直接为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及农民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信息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2 建立“双向”合作机制
“双向”指纵向合作机制和横向合作机制。“纵向”合作主要是指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主要是指同类主体之间的合作。考虑到农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公共性质,这里主要研究不同的农业科研院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3.2.1 纵向合作机制
①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而企业拥有资金和市场优势。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他们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一是人才,二是科研。人才的合作形式有:高校科研机构开办培训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高校的一些与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系别可以针对企业开设课程,增强适用性;高校与某些相关企业合作,将其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关注成果转化和推广、共享收益。②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机制。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最终服务的目标。然而,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资金和对市场的了解。仅仅依靠农民,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撑和企业带动,很难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企业与农民合作的关键在于依靠国家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资助,实现企业的带动和市场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技术推广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经过试验、示范、综合配套等环节,通过农户特有的技术扩散行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大范围、大面积的推广,改变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与农户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顺延加工和需求反馈。农民负责上游生产,企业负责下游加工、再加工和市场销售,两者分工协作,激活整条产业链,达到双收共赢。同时企业针对农民的需求反馈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及不同类型农民的适用技术,提供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重点在技术推广方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联合所进行的技术推广可学习“杨凌”模式即科技培训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组织参观交流和学习,培训出一批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农民,带动周围乡镇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2.2 横向合作机制
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①大型设备共享。大型设备共享的方式包括共同拥有所有权和相互交换使用权。共同拥有所有权:一些相关的大学科研机构涉及到同一领域的研究需要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可以联合申请购买,根据各自的研究能力和使用频率来确定所占的比例。相互交换使用权:各个大学科研院所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其他院所如需使用可以向中介机构申请,由中介机构与拥有方协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向其收费。这样既减少单个院校购买的成本,又能作为设备的维护费用。②人才资源的共享。不同大学机构、不同学科领域的人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样的合作一般以科研项目主导,针对一个课题集结各个院校机构的优秀人才共同研发推广,或者各个院校科研机构依据自身的优势负责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环节。③实验基地的共享。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的许多实验基地都有很强的专业性,通常利用率不高,可以通过转让或租赁来实现共享。例如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资源利用板块,统一收集需要使用基地的主体的信息和整个白马园区空闲基地的信息,由管理部门出面来为双方牵线搭桥,在转让或租赁的方式下实现实验基地资源的共享。④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促进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的信息交流和园区内各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除此之外,白马园区可以开办各种正式的展览会、座谈会和专业学术沙龙等活动以及非正式的交谊会、餐会等等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就像闽台设立的高层论坛和杨凌开办的农高会一样,白马园区也应该由公共服务平台定期联合园区的各主体,邀请外界的各领域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举办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增进交流,开阔眼界,促进成果推广和转化。
3.3 政府基础支撑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双重制约、产品大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等特点,政府的支撑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政府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另一只手。要真正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机制的作用,需要依靠政府创造支撑性的平台和环境。一方面通过倡导创新,加大投入和补贴,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中介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亟需科技来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又需要金融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然而,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本来属于不同的行业,因此,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困境。
一、科技型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理论
1、科技型企业创新理论
同生命有机体一样,科技型企业由诞生、成长到成熟,再面临衰退,其发展会经历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蜕变期四个阶段。种子期是研发人员通过探索性研究,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形成新理论、新技术和可进一步开发的成果的阶段。创业期是创业人员将研发人员在种子期研发的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成果,通过创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阶段。成长期是经过艰苦创业,顺利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变并进入快速成长发展通道的阶段。成熟蜕变期是科技型企业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型阶段,体现为其规模能力各方面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是企业面临的第二个创业期,自此,企业将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循环。
2、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狭义的金融创新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体现在金融工具、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出新。从本质上讲,金融创新源于金融机构的趋利动机。从直接动因上看,金融创新源于政府推动、技术推动及规避市场风险和政府管制等。研究发现,新的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为金融服务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逐利的本性和对规避政府管制的期求助推了金融制度的变革;此外,规避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和为客户提供避险工具的目标催生了丰富多样的金融创新工具。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1、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顺利渡过艰难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并成功实现转型。金融创新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发挥融通资金、支付结算、集中分散资金、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等几大功能。其中,融通资金功能是其最根本的功能,金融创新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改善融资难的窘境;支付结算功能能够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使得处于创业期的科技型企业具有存在的可能性;集中分散资金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调剂资金余缺;管理风险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技型企业降低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高风险;此外,金融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透明化,从而有助于外界正确地认识企业,进而为企业和投资商、产品需求方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2、科技创新推动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金融机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来满足客户更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使金融市场的功能得以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积极采用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可以设计出更复杂的金融产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更丰厚的利润。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影响,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多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
三、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
在借鉴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出台诸多鼓励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政策,涉及银行、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和担保等各个方面,各地有关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协调和难以充分互动。事实上,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与巨额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缺乏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缺乏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缺乏相应的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以及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科技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工具创新层面而很少触及体制性因素。鉴于以上种种,我国至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离散问题。
2、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不协调、不互动的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结合的不断深化,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国务院、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科技部等部门从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适时出台了各种文件。然而,这些政策和法规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执行力度有限,且激励机制和责任的设定基本属于空白,对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有效融合还远远不够。
(2)科技型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把握企业风险状况,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不断地提供贷款。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但主板市场因制度和门槛限制,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只局限于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市场因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不完善,无法对处于种子期、创业期及成长前期的科技型企业给予足够的融资支持;创业板市场则暴露出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市场投机盛行、高价发行导致资金超募而资金使用效率等诸多不足;风险投资因缺乏有效的服务平台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投资方向、数量等方面受到的严格限制,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力度有限。
(3)政府功能缺位
近些年来,虽然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但因相关制度安排不完善、相关政策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中介服务组织等不健全以及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二者无法有效融合。
四、完善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的对策
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纳入法治轨道,在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尽量将可以法律化的政策法律化,充分发挥立法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中的作用,规范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主体行为。突破长期制约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制度,最终实现两者融合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为科技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2、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机制
(1)完善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的融资机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有限的资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总是稀缺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因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得其对融资的需求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详见表1),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其对融资的需求,同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规避和化解各种创新风险的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
在种子期,政府财政支持和天使投资等方式能够借助其自身优势进行有效筛选,通过淘汰缺乏发展前景的项目而将资金集中至通过筛选的项目,进而为这些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创业期,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则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专业辅导。在成长期,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组织形式为其继续提高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宝贵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人脉。在成熟蜕变期,科技型企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系能否提供有力支持,包括主板市场和银行间接融资等提供的资金支持、市场支持和环境支持等(详见表2)。
(2)完善风险化解和补偿机制
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通过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政策,有效分散和化解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高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研发科技保险新产品、建立科技型企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提供专业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咨询和评估服务及提高科技保险理赔服务水平等,将科技保险运用到科技型企业成长各阶段并全面推向市场,充分发挥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融合提供风险保障。
(3)完善融资服务平台
首先,引入信用征信、评级和财务、法律、认证等中介机构及科技担保公司、担保基金等担保机构,合力构建完善的信用和担保体系;其次,集合社保、税务、法院等部门力量,通过汇总企业信息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个人投资者提供科技型企业信息查询服务;再次,吸取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促进会在信用信息协调、服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信用良好的企业倾斜并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最后,利用政府与科技、招商、财政等部门及金融机构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根据国家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方针和政策,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资信状况、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及发展潜力等,寻找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并及时地推荐给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实现科技金融的高效融合。
3、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调整、贴息和补贴担保费等财政政策,直接引导多层次金融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也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政策性贷款等直接介入相关领域,进而间接引导金融体系的进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专业性担保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的规范化发展,来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引导培育科技项目运用于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注重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间的良性互动。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1
95)。)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90.
[2] 杨波: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5).
研究型学院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机制创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格局的逐渐形成,精英式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研究型学院本科教育的核心趋向,这无疑是对理论基础、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实验平台与实验教学机制的构建,是当前研究型学院当前面临的迫切课题。教学实验平台搭建与实验教学机制创新有着密切联系,这其中就涉及到实验内容、实验程序和实验设备的更新等。灵活、高效的实验教学创新机制,除了需要立足于实验设施、学科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之外,专业项目特色的形成以及指令性教学的统一也不应忽视,只有切实做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内容,满足研究型学院实验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现阶段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的滞后性。作为高校教研室的附属单位,实验室建设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表现在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用房建设方面,而技术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缺乏,既影响到了实验教学优势的发挥,同时也对资源效益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
第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革新。从当前实验教学的项目和内容分析,无论是科研生产还是社会服务都与一线相脱离,难以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与知识经济内容相违背,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独立思考意识都有诸多不利。此外,实验考核方法的缺失也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对于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化极为不利。
第三,师资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在经济因素影响下,教师大多不愿停留于实验室工作当中,激励制度的缺乏,更是导致人员流失问题极为严重,实验室队伍建设青黄不接。除此之外,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也是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少对实验教学的足够重视,自然有碍于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的创新。
二、实验教学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1.构建科学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第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对于研究型学院而言,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实验教学采取的分散实施模式,很难做到实验教学的统一化安排。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可适当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学生实验可选择在晚上或是周末,满足教学安排需要和设备利用率需求,这是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第二,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的运用。开放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内容开放还是时间开放,都依赖于良好实验环境的构建。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在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预约,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实验时间。此外,网络预习系统也在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得到落实,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学习指导过程,针对紧密测试仪器可完成对应的网络虚拟培训,这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发展。
2.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
作为研究型学院特色功能的集中体现,科研工作的展开,除了立足于现代化人才培养之外,还关注到自身的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工作,这与人才培养集成化趋势的形成有着必然联系。我们通常会通过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来衡量研究型学院的科研水平。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使教师生产实际与业务能力相结合,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使研究型学习的开展,真正在实验教学中得到落实,这对于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研究型学院中科研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科研任务完成中的重要性均不可忽视。
3.研究型学院师资优势的突出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研究型学院的显著优势,研究型学院中的专业领域学者在尖端技术研究开发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通过对学术发展及专业信息的动态化管理来优化自身的研究方法与治学态度。因此,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机制创新,应当切实发挥自身的学院师资优势,通过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实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有效结合,这对于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实践创新有着积极影响。
4.研究型学院实验条件的有效利用
研究型学院实践教学机制创新,应当实现对实验条件的有效利用,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实验设备对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实验教学方式的随意性较大,且内容松散、系统性差,这些是实验教学创新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而言,课题研究、课题教学及创新能力培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需要将实验技能视为基本素养和意识,促进实验教学实践机制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的培养模式分析,机制创新的实现与研究型教学的专业发展及整体定位有着密切联系,它在促进本科生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也使教学计划中渗透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促进研究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融合,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呈现过程。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在专业培养和教学计划设立中的核心环节。实验教学机制创新依赖于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这是联系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机制,这对于研究型学习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体;协同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1]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人才是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首次将协同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对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指引。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需要推进协同,加大力度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协同与协同机制
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synergy、co-operation、coordination、collaboration等多种表达,在《汉语大词典》中是互相配合、齐心协力的意思。1971 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协同(Synergy)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协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方式创造价值。[2]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是在政、产、学、研、介、金协同下完成的,其核心是协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相关科技人才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完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协同机制是指协同主体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即相关主体(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科研力量、市场、技术、经费等)等在协同创新中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方式、功能、程序及运行原理等,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合作项目、专用基金共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对于作为育人主阵地的高校来说,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技攻关、科技服务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各协同主体都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简言之,协同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多方面资源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益,建立满足多主体需求的、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优势资源的配置、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平台基地的建立。政府是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和人才发展的规划者,可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和指导方略;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保障,应该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单位走向培养单位;高校具有学科优势、教学优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还具有丰富的科研设备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独有的优势条件。在协同思想的指导下,这些优势资源协同利用,打破以往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就能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能够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
与普通人才培养不一样,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规律和特点,必须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既创新发展了新的人才培养形式,又丰富了机制体制的建设内涵。从内部来看,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外部来看,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因此,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建立协同机制,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协同主体之间要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在资源培养和共享上探索新路径和新办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大批量涌现。
(三)营造浓厚的创新社会氛围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社会氛围的支撑,同时,又对创新社会的氛围营造能够起到重要的渲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为荣的社会氛围,完善体制和机制,彻底破除论资排辈、忌贤妒能、保守消极、墨守陈规等落后习惯势力的影响,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将会脱颖而出。[3]政府、高校和企业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及大量的研究经费,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有力条件,其实这也是营造创新社会氛围的过程。如果氛围有了,将更加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各行各业展现出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这样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创新成为一种永不落幕的时尚。
三、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
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简要归纳起来,主要做法有以下方式。
1重大项目协同式。重大科技项目能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2“项目+基地”协同式。该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企业和高校双方的结合点,以产学研基地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除了科技攻关、技术转移之外,校企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3“渗透型”协同式。这种形式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所有环节。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合作教育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规格、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把专业和企业的合作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许多高校建立的“校企联合班”就属此类。二是探索多途径、多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机制。这种新机制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高校要与合作培养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这种形式。三是积极打造国际化合作教育大平台。当前高校积极与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公司)合作,通过跨国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利用高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优势人力研究资源,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实验室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合企业发展设立科研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兴趣参与科研课题立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4]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还存在的问题
在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实践过程中,随着实质性合作的深入和合作领域的拓展,一些影响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困境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协同培养的认识还不尽统一
由于在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着差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高校则是科研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学术研究。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价及合作范围和模式的选择,造成高校所提供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高校应重视关注如何服务于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则应更关注如何准确地提出知识需求,为高校参与创新提供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并友好沟通知识产权和项目收益上的归属。
2协同培养的运行机制还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窄,主要集中在最高端几个点上;二是多个部门管理,出自部门利益,监管不协调,服务不到位,未形成合力;三是政、产、学、研互动单一,信息无法交流共享,尚未发挥各自优势,充分体现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中的应有作用。因此,如何对现有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调整优化,直接影响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成效。
3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
由于条块分割的历史原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更多关注本领域的人才问题。同时,各主体间在人才工作的功能方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定位重叠、混乱的问题。建立健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各有自身优势,目前已初见合作的局面,但是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政校企还未真正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体
过去,政府只是人才政策的制定者。在协同思想指导下,政府也必须拿出政府的资源投入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上来,从而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协同主体。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过去的合作大多以资源交易为主,企业希望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高校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合作层次停留在某一个项目或技术培养上,而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而且也成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方必须都参与协同培养人才,才有利于各方的长远战略发展。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探索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一)建立促进走向协同的政策调控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离不开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调控安排。从宏观层面上,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经政策、培养和吸引人才政策等来引导、推动和调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协同培养。要通过建立开放、公平的体制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制,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为形成创新社会氛围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引导、推动各方主体之间的需求、沟通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内在协同动力。同时,还要发挥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文件、法规和建立稳定的行业组织指导、协调各方主体之间的协同开展。
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方面,政府已经逐渐有了倾斜性政策和投入,比如探索以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委员会为载体的协同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主要着眼于创新科技、转化成果、推动经济发展。随着国家“2011计划”的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目标的提出,这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将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厘清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认识和职能定位,打破以前纯粹管理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平台搭建,转变成为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协同体,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协同机制,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觉地走向协同,在实现生产、科研和教育三赢中培养大批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建立实现协同共赢的利益动力机制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5]利益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利益动力机制的建立对协同运作至关重要。大体上讲,利益动力机制分为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各主体对协同产生的内驱力,主要包括自我发展需求、利益驱动、外部诱发转化成内驱力等三方面因素。而外部动力机制是指能对协同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推动、社会心理、市场拉动。这些外部动力因素能驱动或转化为协同主体的内在因素,推动协同合作。能否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取决于协同体之间的共同需求及协同体之间内部的相互利益的驱动。
由于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主体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观念、价值观、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使得各协同主体间存在着互补与互斥、竞争与合作,客观上造成协同的困难重重。加上在实践中体制机制有效调节的缺乏,更使协同主体各方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因此,建立体现各方共同利益需求的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各方主体具有相互结合的利益需要,才能产生相互协同的行为。
(三)建立推动协同运作的资源共享机制
政府要积极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政策条件,搭建平台,促进相关资源向人才培养聚合优化。政府要加强对高新区、创业园区和大学创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以整合科技服务平台;要鼓励企业建立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同时,要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物质和财力资源,以确保创新平台能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6]政府要引导和加强各方主体的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 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快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由于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不断衍生出新思维、新理念、新设计,企业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爆发出新的科技生产力。从企业和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有契合性,高校与企业协作可以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实现双赢。
要搭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交流平台, 通过依托行业协会或相关社团组织, 建立专题讲座、论坛、沙龙等行业性、区域性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支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方式,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三方双向”交流兼职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导师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同时,要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特别是支持重大合作研究计划和项目,以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带头作用。要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训模式,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境外建立培训基地,请国外专家进行指导,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参加国际高科技俱乐部的一些重大活动,保持他们的创新活力。
(四)建立促进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的有效手段。[7]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公平有效的奖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特别要在科技成果上建立科技奖励制度,对有重大的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能够提高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激励科技人才从事创新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还要体现在分配政策上的激励,除了体现劳动价值的传统薪金分配制度以外,着重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即知识的产权价值的分配制度。[8]
必须发挥协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向市场,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导向、约束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人才培养投入,支持和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提取一定数量的资金,集中用于人才培养的投入。同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奖励制度,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不断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
(五)建立提升协同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考核评价, 对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体的培养绩效、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引导、诊断、激励作用。而建立符合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公正、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又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具体来讲,重点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谁来评价,应当包括政府评价、培养实体评价和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二是评价标准是什么,应当有分类、分层、动态的标准和程序;三是评价结果如何运用,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对结果地有效应用,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考核制度,要尊重创新的内在周期规律,避免考核短期化的倾向,给创新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变个体考核为团队考核,以适应现代科研的团队协作特征,避免因考核个人化影响团队协调配合。要增加考核制度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既能容忍科技人才因潜心研究而短期内不出成果,又能容忍创新失败,鼓励不断尝试。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考核应以“扬长”为主,改变对党政干部综合素质考核的“补短”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从事原创性研究,激发广大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制定评价指标和考评制度,适当地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绩效判断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效率与绩效,真正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机制环境。[9]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郭剑霞,陈浩.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 44-49.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3.
[3]钟荣丙.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5(5):26-29.
[4]王剑,孙锐,陈立新,潘陆山,孙一平.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8):165-173.
[5]刘理,韦成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动力机制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3-65.
[6]李中斌.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与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培养,2011(7):102-105.
[7]彭惠青,匡力,黄海茵.加快湖北省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139-141.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跨学科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19
1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运用或者融合两门及以上的学科知识、方法进行教育或研究活动的人才,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教育事业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
(1)适应时展的具体要求。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的特点,跨学科整合资源与经验,创造新的科学研究产物将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主流方向。正因如此,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基本国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对工作的创造性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驱动力之一。人才培养、高等知识的创新应用和传播普及离不开高校这片土壤,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3)解决传统人才培养弊端的需要。我国高校传统存在教学计划不够合理,课程内容滞后等现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实施跨学科创新教育,能够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弊端。
(4)满足大学生跨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创新发展的好奇和需求。学生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其更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协同创新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的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的活动。它可以通过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行不同学科双向创新的整合,提高不同学科的创新效率。从协同理论和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来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跨学科把创新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①
协同创新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是以创新为目标,服务于创新的举措。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进行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究,对于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校运用“协同创新”理念,能充分调动学校内外各类主体的优势,通过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和利益共享建立高校、政府和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协作,实现学生受益、社会进步的双赢。
3 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行协同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3.1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面临的障碍
(1)机制体制的缺失。多年来,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边界,这种边界使得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让原有的管理模式显得弊大于利,②成为制约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
(2)传统观念的制约。传统教育一直忽视对学生主体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教育,填鸭式灌输教育观念依然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仍在原有的轨道上惯性运转,这些客观因素与协同创新的诉求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推进。
(3)教学管理体制的缺陷。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学生对课程和研究内容的选择也缺乏一定的自由度。高校能让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单一、量少,课程之间缺乏渗透、融合。国内一些高校试图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依然存在学生主修专业任务重、时间冲突等问题,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③
(4)高素质师资的匮乏。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的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和跨学科教学经验。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高素质教师队伍缺乏的现状,使得高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
3.2 高校与外部主体协同创新面临的障碍
(1)体制的缺失。学生在高校中能够直接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课题较少,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方式有待探索。高校与外部沟通不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影响高校与外部主体协同创新的效果,最终影响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④
(2)政策的制约。协同创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法律法尚不完善,协同创新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无法正常解决,导致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成为口号,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3)资金的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大,在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协同创新双方的意见变化,银行投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政府、企业压力过大,使得协同创新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
4 基于协同创新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4.1 强化协同创新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高校应勇于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跨学科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贯穿于育人理念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的总目标中,在协同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探索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机制。
4.2 组建两支团队,优化高校协同创新的实现
(1)组建一支协同创新的管理团队。一个专职的管理团队,可以作为高校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纽带,打破高校协同创新内部主体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及时、客观地对创新项目的进展进行督导,有效地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2)组建一支协同创新的教师团队。高校应鼓励教师在自身学科专业知识之外开拓新领域,并给予教师更大的学术自由和政策支持,在以精品课程为重点抓好课程整合的同时,探索跨学科知识领域,以此培养一批既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又具备协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校教师。
4.3 搭建三类平台,实现高校机制体制的协同创新
(1)搭建开放式的教育平台。高校应组建各类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教学中心,搭建系统性、长效性的跨学科教育平台,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进行科研创新、学术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以创新整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组织学科专业教师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教学小组,推进全校范围内的跨学科选课。
(2)搭建协同创新的管理平台。高校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与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平台,建立跨学科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实现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及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平台,确保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搭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高校内部、高校之间可以同时打造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互动沟通机制,促建跨高校、跨学科创新学习的平台,达到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4 促进与四类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1)促进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创新。政府需要在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助力高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启动。高校需要大力开展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政府制定主体内部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样才能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多关注学科交叉性研究,才能整合起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形成自上而下协同创新的体系。
(2)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学科群与产业群的对接,将高校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群,与企业的优势产业群对接,形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技术群;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使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基地、项目融为一体,实现“学生学知识、企业添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⑤
(3)促进高校间协同创新。全面建设高校间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问题。
(4)促进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高校可以组织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背景的优秀学生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跨学科学习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科研人才。⑥这种跨学科科研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充分利用的良好方式,更是培育优秀科研人才的良好模式。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专业教育的知识型创业人才P-CCDO培养模式建构及其实践”(项目编号:2015Z07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② 窍蛎鳎余红娜,陈春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97-399.
③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④ 徐浩贻.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9-91.
一、项目管理相关内容概述
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企业人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管理相关人员,涉及岗位规划,员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而是对各种事务的内部管理,涉及到各个岗位和环节应遵循指导方针,具体过程,具体内容,达到程度等。虽然管理的对象是人,但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由人构成的,在管理者管理项目的实际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是:第一,规范化原则。对于一个大的系统来说,其最大的作用是对各种职位的企业员工的业务活动建立标准化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的动态稳定发展。在具体的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活动方面,项目管理标准的变化和科技创新制度的自身改变不能解释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必须要调整项目发展和变化的稳定性标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标准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阶段评估调整,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效能化原则。由于各个业务正在不断发展,但取得的成果不尽相同,项目管理体系也必须不断创新,确保工作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是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合理化和科学依据的重要实践。随着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各种创新活动的实施,项目管理体系本身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将管理体系和主体的使用范围必须加强作用标准化不断创新的标准。
二、科研项目中科技微创新制度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科技微创新制度指的是涉及到科研课题、生产技术以及微型创新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有相关报道指出,当前因缺乏制度导致技术活动无法落实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对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做成极大的消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要结合各自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监管,从而形成长效、合理的微创新制度、新规范,并在动态中不断修正、完善;同时,不断调整经费使用和硬件设施的配备结构,从而推动科技微创各项新活动的发展与进步,为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了更好的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运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定合理的支出制度。科研项目的项目立项和成果均有资金的支持,为企业消除资金方面的担忧。但是在没有立项和取得结果之前,技术研究是没有经济支持的,这对企业员工来说不利于动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以科技型微创新项目为目标,制定适当的资金体系和使用计划,给予科技创新体系相应的财政支持,这不仅有利于科技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动员工作人员的热情,从而从人员上保障制度的运行。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是技术创新竞争的世纪,而创新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创新教育的问题。创新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和保证,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也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和科研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数控设备出现在现代制造企业中,企业需要大量从事数控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符合数控技术应用领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内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构建并实施了“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经多年的建设与实施,成效显著,特色凸显。
2“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等。这些课程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很高,有的课程内容还存在较多的重复,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目标之间没有实际的承上启下关系,学生往往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并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什么用场,这种教学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2.2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①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②课程设置未充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不能与区域环境的具体需求密切结合;③课程设置相互独立,相关知识和技能没有有机地渗透融合;④存在课程设置前后脱节及学时安排不合理等情况;⑤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不能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选用;⑥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过少。针对这些问题,在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完成产品”为平台,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完成产品的工作过程”带动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企业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职业人才培养标准评价产品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效果,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在产品实施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实现培养目标。
2.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走访、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数控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析现代制造企业中典型的机电设备,按学习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过程,对课程进行序化,构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 1 所示。该课程体系分为职业素质、岗位基础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等四个学习领域。以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咸宁工业园为基础,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为教学载体,以三个层次、四个学习阶段,划分四个学习领域为支柱支撑,以产品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车削、铣削等岗位核心职业技能。
图1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3.1围绕核心技能设计学习领域,以产品为导向
因此在“产品”载体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方面有: ① 全面。该产品须涵盖数控技术专业岗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素质,使学生在完成该产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② 实用。产品应使学生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思考,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同步提高。
为此,在种类繁多的机械加工产品中,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这些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在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围绕这些教学载体的相关内容来组织。将机械加工中的车、铣、刨、磨、钻进行大综合,把前面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串联起来,通过整合形成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须有硬件的支持,因此,充分依托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分别对应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依托校外企业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核心课程。所有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造教学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3创设行动导向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细化、教学载体选取,通过研讨完成教学内容排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教、学、做”三位一体,每个教学任务都贯穿了“任务的引入任务的分析工作方案( 计划) 制定任务的实施技术资料编写与评价”五个阶段。在每个任务中,由教师讲解每个任务的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按照自己的构思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或方案;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产品的加工,并进行汇报展示,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递进模式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3.4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课程实施特点
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岗位基本能力与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其特点为: ① 针对生产实际中的机械产品设置课程,针对能力培养开展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在产品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③围绕职业人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围绕产品来带动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贴近生产一线;④“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规格在逐步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数控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充分调研、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数控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围绕数控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构建模块化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并加强课程设计的系统化、精细化、职业化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4-57.
[2]刘安华,刘守义,陈德清.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8):138-139.
[3]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一、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中部六省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枢纽性作用,在区位上联结东西,在经济上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原材料和工业生产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中部省份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均衡稳定发展的引擎。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运用相关分析工具,对中部六省2008年度科技创新能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指标三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我们发现:
(1)科技投入比较方面。科技投入主要包括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资金的投入。根据中部六省2008年科技创新投入指标,运用密切值模型计算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指数。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指标比较接近,说明中部六省的科技投入强度差距很小。其中湖北在中部地区投入指标最优,江西在中部地科技创新投入综合指标最差,湖南、安徽、山西和河南四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差距甚微。
(2)在科技产出比较方面。科技创新产出主要通过地区科技成果指标来衡量,常见的科技成果指标有专利数量、发明专利数量以及科技论文与科技成果奖等指标。通过对中部六省科技产出密切值的计算可知, 中部六省之间差距比较大,湖南、湖北处于第一集团,河南、安徽处于第二集团,山西、江西处于落后位置。
(3)在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比较方面。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主要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基础产业状况等指标。根据中部六省2008年的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运用密切值模型对中部六省的产业关联指标进行分析。中部六省的关联指标的差距没有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明显,最优的关联指标为湖北,其次是湖南,安徽、河南和江西三省的关联指标比较接近,最差的是山西。
(4)综合评价。通过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指标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知。中部六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显著差距,中部地区科技资源分布及利用效率极不均衡。湖北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湖南紧随其后;河南与安徽处于第二集团,彼此差距不明显;山西和江西在中部六省中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中靠后,江西是中部六省中科技创新能力最差的省份。这种局面与各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不无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中部地区省域间的技术分化现状是由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实施不同发展战略、采取不同发展举措的产物。
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监测指标。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不到1%提高到1.76%,表明了社会资源配置向自主研发的倾斜,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在推动自主创新上做出的不懈努力。研发经费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有:江苏(857.8)、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481.7),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1.76)的有:北京(5.82)、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1.76)。河南省的研发经费投入为211.2亿元,投入强度为0.91,与东部地区相比,差异明显。
通过对中部六省各地区R&D经费情况投入强度的对比(湖北R&D经费投入强度为1.65%,湖南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6%,安徽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1.32%,山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8%,江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2%,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1%。),我们发现中部六省R&D经费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6%,且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尾。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1.8%增至2.2%。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科技要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助推器,就必须增大R&D经费占GDP比例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因此,河南省需要在保持目前高效产出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二、中部六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概括分析
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且分布不均衡,除湖北、湖南外,其他四省高校实力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
受现有体制的制约, 中部地区高等院校存在相当严重的重成果、轻应用的弊病, 社会科技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不对接,表现为多数高校开展创新活动的产业化导向不强, 科技活动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难以形成技术资源的有效集成,没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从我们收集的数据来看, 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三者之间,高校的R&D经费支出基本是最低的,而且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中部六省中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河南省2010年R&D经费总支出为220.3亿元,而高校R&D经费总支出为9.4亿元,仅占4%。说明技术创新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研发活动并不是高校工作的着力点,社会也没有赋予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是不稳定的。
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河南高水平大学的现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水平大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郑州大学排名积分提高,位列35名,河南大学更是从77名提前到74名。但是河南高水平大学整体偏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全省没有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没有“985工程”高校,只有1所“211工程”高校,2所省部共建高校。其他的6所大学的大学排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与其它省份同类高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河南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水平大学数量不足、大学科研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六省也仅仅处于第二集团,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优化河南省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环境,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根本出路和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高校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技先导性力量,必须切实承担起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重任,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下面笔者主要从基础研究与人才建设两个方面重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建议。
(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设立合理投入指标,增强科技创新源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已由1999年约33.9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20.8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总量还差得甚远,例如2006年,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为617.2亿美元,同年我国为155.8亿人民币,按照2006年汇率计算,两国相差近31倍;另一方面,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2007、2008两年,这个比例为4.7%和4.78%。在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支出占10%以上(2008年美国占17%,2005年日本占12.7%)和应用研究支出占20%以上(2008年美国占22%,2005年日本占22.2%)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从河南省来看,2009年全省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24980万元,占1.4%;应用研究经费85935万元,占4.9%;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和国际水平差距更大,R&D投入结构极不合理。河南省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1%左右,不仅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在中部六省也是居于末位。科学研究支出所占比重不高表明河南省科技发展的根基还不够坚实,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河南省基础研究的发展,也成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拖累。
建议:“十二五”期末河南省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上升到6%,2020年达到或超过12%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基础研究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议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并且明确到“十二五”期末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应逐步上升到6%左右,将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与比例纳入科技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十三五”期间则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使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2%,向东部地区靠拢,在中部六省中位置靠前。
2)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基础科学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部分。R&D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市场激励的机制被投资的趋利性扭曲,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重视对基础研究的奖励,通过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作为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建议省委、省政府,逐步调整R&D的投入结构,在R&D的地方财政投入中提高基础研究比例。建议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以及科研基地的作用,制定河南省的政府资金的配套政策,推动河南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3)推动基础研究投入社会化机制的形成。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较大比例,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很少,河南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建议河南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向高校捐赠,促进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新体系,逐步建立以获得政府资金为引导,争取企业投入为基础,引入风险投资为补充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促使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
(二)加大河南省引智力度,把高校作为“人才特区”,先行先试。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是科技创新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之一。没有强大的人才群支撑,“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就不可能走好。人才建设,尤其应在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强吸引力,扩大包容性,促进人才更好地成长、引进,更好地释放。
建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把高校作为河南省“人才特区”的实验区。
中原经济区“人才特区”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央有政策。“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制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二是竞争有需求。在各地竞相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区域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河南必须大力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构建更高规格、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的中原经济区“人才特区”,才能把更多优秀人才引聚到河南来。三是发展有需要。与全国先进省市比较,河南人才资源开发状况不容乐观,在人才密度、人才竞争力、人才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人才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还不够广阔,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就河南省高校人才建设工作来说,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对于受教育对象的规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来讲,河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总量还不够大,结构性短缺矛盾依然突出;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高端拔尖人才的引进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学术队伍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有了很大增长,但人员增长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进十强”和推进区域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职工技协发挥优势、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市职工技协以职工创新成果奖评选为契机,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不断夯实基层职工技协组织基础、扩
大组织规模、整合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党员职工骨干在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及职工技协组织优势,引领广大职工积极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及创新能力。
一是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积极引导基层职工技协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技术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职工乐意、企业欢迎的技能竞赛活动。
二是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力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实现“新跨越、进
十强”中发挥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全市共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3962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515项;技术开发63项;技术转让36项;技术咨询879项;技术服务1657项。
三是积极配合市总经济技术部组织实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工作。自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了两届职工创新奖评选表彰工作。共有672项职工创新成果参加评选,先后有160项成果获得市政府表彰
。其中,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两个职工创新成果还荣获了第六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充分彰显了职工一流的创新能力。
四是注重“三个结合”(把普遍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把职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以提升职工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新知识、新技
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名师带高徒”、“比学赶帮超”等创先争优等活动,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技术进步要求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2011年,全市各级职工技协组织共
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91期,培训职工4882人次,153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关键词: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职院校;科研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03-03
1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概况
1.1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Postdoctoral)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张祚,2012)。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博士后人才的制度,具有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并举的双重效果,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王雪梅,2011;吴悦和顾新,2012)。
我国在1985年建立了博士后制度,并于1994年启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关地区又先后探索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博士后工作平台(陆颖,2012;宋淑平,2012)。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借鉴国家博士后制度,各省(市、区)根据地方实际,依托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建立的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张力,2011),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旨在提高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创新性领军人才,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姚玉鹏,2012;易帆,2013;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
1.2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概况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江苏无锡职教园,该园区位于无锡市“锡西新城“板块,是集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2013年4月随着国务院关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颁布实施,为无锡建设一流区域性国际职教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机遇。基于无锡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现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已成为无锡教育发展最大的短板。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主动适应无锡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按照“更大力度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无锡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规划在整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基础上,积极提升创办一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力争到2015年,基本达到1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3名,积极推动本科院校创建工作列入江苏省人民政府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并争取获得教育部的支持。
为顺应无锡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局,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机构,依托环境中心高层次研究平台,在江苏高职院校中率先申请获批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该创新基地已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第一)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常年招收培养博士后,开创了无锡职教园区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发展的新局面。
2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为例)
高职院校在国民教育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魁等,2012;邵永强,2012)。而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带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崔海霞等,2011;华坚和陈玉平,2013)。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刘超等,2013;覃文,2010;张传龄和廖克玲,2011)。教学过程中注重岗位群实践技能的分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现场动手能力,强调真实工作环境的熏陶,强调上岗即能顶岗(刘华和陈相伟,2011)。在科研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相联,课题研究往往围绕企业生产一线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侧重于科技开发、成果推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孟学英等,2010;邱栋和吴秋明,2013;徐运保和陈辉民,2013)。分析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着下列问题:
2.1 科研管理机制不灵活、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组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突破性、综合性的大成果,缺乏自主创新的突破性成果和关键技术。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数量少,院校助推园区产业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2.2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园区院校纵向课题申请非常困难,特别是国家、省部层面的课题非常难争取。以201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面上项目公示资助405项,其中高职院校仅占7项,青年项目公示资助1000项,高职院校仅占3项。
2.3 应用型拔尖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园区各院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园区院校每年都有科研人员流出,并且以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职业院校对科技发展的要求,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职教园区各院校的科技创新。
2.4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度低 无锡职教园区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园区工业拥有近千家焊管、钢管及带钢企业,近年来,在锡兴集团、苏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这里蓬勃兴起,逐渐形成中国带钢交易中心和钢管采购中心。园区服务业主要拥有钢材交易专业市场、高档汽车产业园和五洲国际装饰城,集仓储、物流、加工、咨询和市场推广为一体。而职教园区各级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以电信、经管、旅游、建筑和艺术大类为主,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3 高职院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领科研发展的作用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凝聚和吸引人才,在使用中完成对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促使人才脱颖而出,并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一直是精英人才的集中营,只有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才能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结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运行近两年的实践,其在引领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加速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科研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策略,加快科研能力建设,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扩大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来源,主要申请面向厅市级应用课题,同时应积极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立足园区企业,通过横向课题形式,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研究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课题组,开展综合科技创新试点。园区、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结合,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2 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正面临着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转变。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利用科研引领和学术交流等作用,培养一流的专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四是通过培养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多样的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博士后创新基地已成为高职院校精英人才的集中营,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
3.3 推动高职院校相关学科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科研方面的引领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和园区产业匹配度,利用园区电子信息教育资源优势,规划开建动漫、软件外包和创意类等高端产业基地,园区院校可以直接为各新兴产业提供具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另外,高职院校也可根据产业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可使园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获得充分的保证。
3.4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尽快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才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博士后工作站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辅导他们申报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自设课题等来源的各种课题,让他们多参加原始创新性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也可参加到博士后老师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中来,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但是,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仍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深入贯彻,原因纵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而博士后培养创新基地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筑巢引凤”功能,集聚高水平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平台,必将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提高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成果对今后在高职院校入户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更好发挥高层次科研平台作用具有普适意义。该创新基地的设立必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带来引领和辐射作用,对提高高职院校软实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安魁,邵雪梅,吴萍.校级科研培育基金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11,1913.
[2]崔海霞,徐芝平,王伟.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76:189-190.
[3]华坚,陈玉平.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的创新研究与思考[J]. 大家,2013,2:10-11.
[4]兰国玉,张以山.农业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159.
[5]刘超,罗红霞,句荣辉等.以教师科研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1):104-107.
[6]刘华,陈相伟.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文科专业课程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059-4060.
[7]陆颖.科研导师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7-39.
[8]孟学英,石忠,吴树罡.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内涵与实质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3(2):45-48.
[9]邱栋,吴秋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及其启示——基于福建部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52-156.
[10]邵永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h指数测度[J].现代情报,2012,32(6):112-114.
[11]宋淑平.正确认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教研论坛,2012,2:6.
[12]覃文,付晓春,马丽萍.创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管理制度[J].职业技术,2010,4:53-54.
[13]王雪梅.我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J].华章, 2011,29:136.
[14]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15]徐运保,陈辉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23(1):101-105.
[16]姚玉鹏.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现状——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格局的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5):581-588.
[17]易帆.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87-88.
[18]张传龄,廖克玲.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