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经济的现状范文

网络经济的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6: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网络经济的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网络经济的现状

篇1

    (一)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网络经济通常在互联网络端口进行双向交易,相对于市场经济来说省去了许多繁琐步骤,但同时也缺乏了应有的经济约束能力。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还缺少有利的执行措施,很多企业都会采取信息封锁使内部资源变成保密性文件,拒绝资源共享,这就造成了外界无法获取企业内的有效资源,很容易拉低企业的更新步伐,增大企业产品和理念的推广度,使我国的社会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科技的发展使网络技术逐渐变成多样化的信息接收和传播的渠道,网络经济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网络技术的相关建设,而我国目前的科技力量虽然雄厚,但对于网络技术处理这一方面却施力较少,我国的互联网产业技术人才较少,网络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很多先进的网络设备和一些必要的多媒体软解需求都只能依靠贸易进口来解决,这样一来就给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我国网络经济交易的安全。

    (三)网络交易存在隐患

    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因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相关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在网络虚拟交易方面还缺少健全的法律保护措施后,网络经济交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很多人在网络经济交易中容易暴露个人的隐私,使不法分子趁机盗取资料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给我国网络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改善措施

    (一)加快网络设施建设,促进网络经济全面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多,但我国的多媒体网络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完善,经常出现网络滞后等问题,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也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对此,国家应加强对于网络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大网络覆盖率,减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差距,认真贯彻实施网络经济的发展策略,提高我国网络信息的传送速度,为我国的网络经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促进网络经济平稳发展

    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我国企业资源的重复统计与使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还能改善我国的网络经济市场,使网络经济得到一个平稳有利的发展平台。我国应当加强资源共享制度的建立,推动我国网络企业的经济发展,避免其在网络平台进行恶意竞争,只有各企业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赢,才能够使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关于互联网技术的自主研发动力较弱,我国网络经济技术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于网络技术自主研发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培养专业型网络技术人才,同时企业积极调整公司管理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往来,鼓励企业各部门进行网络合作研发,从而提高网络自主研发能力,使我国的网络经济取得良好而快速的发展。(四)规范网络经营行为,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网络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它的一切交易都存在于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中进行。由于我国现有网络技术的欠缺,导致我国相关网络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给互联网用户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阻碍。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做好网络经济交易的安全工作,注重用户隐私权利,并加快完善网络经济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坚决取缔网络非法经营行为,为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2

关键词:网络经济;安全;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02

信息化时代造就了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具备的直接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等特点直接促进了新型经济关系与经济形态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经济是依托计算机网络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天生具备的安全缺陷使得网络经济在这一核心媒介下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网络经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阻碍网络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屏障,通过技术层面、舆论层面乃至精神层面的措施保障网络经济信息安全亟待落实。

一、网络经济安全的内涵与现状

(一)网络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范畴

网络经济安全是维护网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安全措施集合及其状态。从内容上看,网络经济安全是两种安全的有机结合:网络安全与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是指在两个实体之间保证信息交流以及通信的安全可靠,满足计算机网络对信息安全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等的要求。经济安全则是基于基本经济运行规律和守则,保证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经济安全是核心,网络安全是保障,两者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特性的经济形态安全概念。从范畴上看,网络经济安全包含多个层面的安全:如国家网络经济安全与区域网络经济安全、基于全产业链的网络经济安全与企业网络经济安全、电子商务经济与网络广告经济、网络经济从业安全与网络经济支持安全、网络金融安全与网络财税安全等。不同范畴的网络经济安全拥有不同的安全措施体系与安全理念,但核心思想都是维护网络经济的整体秩序与环境。

(二)我国网络经济安全的现状

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的规模与质量也逐年提升。中国网民的规模世界第一、国家域名注册量世界第一、网络购物应用位居中国十大网络应用之一、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种种表现都预示着网络经济繁荣的成果与势头。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因为安全措施的不到位、安全观念的落后、安全机制的缺失所导致的网络经济安全缺少保障的案例时有发生。尽管部分企业针对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采取了较好的安全措施,在硬件配置、软件开发、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安全保障,但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安全领域的忽视与不作为,以及日趋恶化的网络总体环境却掩盖不了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资金流失、信息盗取等不同形式的网络经济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从企业到群众,从国家到区域的网络经济安全。

具体而言,我国网络经济安全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少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的意识,网络安全缺乏整体和高层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的规划,这就导致网络经济安全无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安排和构想;二是安全产品和设备的技术不过硬。这是网络经济安全犯罪高发的技术层面原因,也是直接影响网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与国家整体安全技术研发水平较低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经济信息保密程度不够或法律层面界定不清。这和问题背后也隐含着另外两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不够,以及网络安全法律不健全。四是网络安全产业链整体互动不健康。目前网络经济及其安全各个环节还缺少良性互动,上下游企业合作松散,缺乏规范的约束手段,既影响了各自和整体效应,也使网络经济风险有机可乘[1]。

二、网络经济安全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是网络经济安全的基础,是维护网络经济秩序,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外在保障。这里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指的是安全硬件设备的研发与装备,同时也囊括安全机构的设立与协同合作、安全等级保护等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两个部分,安全硬件设备的研发与装备是实现网络经济安全的物理保障,国家有关部门、企业等单位要在互联网接入、服务器使用、安全软件应用等方面提高安全警戒级别,谨防存在安全漏洞的安全产品进入信息流通的环节,造成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胁;安全机构的设立与协同合作强调政府部门在网络经济安全上的责任与行动部署,通过建立快速准确的预警机制、信息机制和处理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应急机构与部门层面、地方层面的分支机构,构筑起维护网络经济系统安全的防范体系;安全制度的建立是从隐形视角出发构建维护网络经济安全的无形的力量。例如病毒防治制度、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制度可以增强行动的执行效率,明晰权责分配,增强规范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弥补法律法规在操作层面的不足。

(二)完善信息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网络经济安全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以抑制网络经济犯罪行为。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法相关法规主要有八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用于规范信息系统或与信息系统相关行为,同时国务院也下发《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千意见》,针对电子交易过程、市场准入、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现实问题进行规范和引导。立法部门应针对网络经济安全领域制定专门的法律,用于保障网络经济运行全过程环节的安全,同时也应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信息安全法的制定过程中,融入国际性网络经济安全体系。

(三)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计算机安全人才培养已出具规模,在部分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我国的信息安全领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国家应注重独立自主的网络经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科研型单位、工程型单位和应用型单位,立体式的培养网络经济安全人才。此外,监狱网络经济安全的复杂性,高等学校也应注重培养法律、经济、互联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网络经济安全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四)拓展网络安全文化传播渠道

网络安全应该是一种全民意识。现有的网络安全宣传多是安全厂商和专业安全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企业和普通网民在这一宣传潮流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2]。这就说明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还未形成,社会也远未形成网络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与我国正处于网络社会的初级阶段之现实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网络安全文化的宣传机制和渠道落后有关。我国网民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网民的总体素质却处于较低层次,网络安全文化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对外传播,即使存在若干传播渠道,却因传播方式、传播机制的不当而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针对网络经济安全方面的内容则更细化,如网络经济安全基本常识、网络经济的运行模式、网络经济道德等。网络经济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公众传播相关知识。现有的传播渠道仅限于网络经济运营商的安全操作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和安全协会的安全操作公益广告、新闻传播主体制作的网络经济安全节目等,这些传播手段在促进网络经济安全普及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网络经济安全文化的传播渠道应把握“全民化”的脉络,增加自媒体、流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分量,注重拓展宣传形式,扩展和精细化宣传内容,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网络经济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篇3

实际上,经过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只是进入暂时的调整、“挤水”阶段。遭遇“春寒”,并不能扭转网络经济迎来自己春天的大趋势。

一、网络经济受挫的原因探析

1.资源过快地盲目追加到网络业是原因之一。在短期内对一个产业的过快投资,会使该产业畸形膨胀,当人们意识到并缩减对该产业的投资时,向其相关产业的购买需求也将减少。投资的骤热骤冷,将使该产业和其相关产业陷入短期供给过剩的状态。网络业的情况即是如此。1997年之前网络业处于市场孕育期,由于其较好的成长性为股市所追捧,各种公司不分良莠地逢网必触、逢网必炒。触网最直接的效果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攀升。然而,股市账面上的财富却不完全是真实的,因为市值增长远远超前于经济的实际增长。股市账面上得不到兑现的部分就成了泡沫,成为一种假象,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来兑现每个人的股市财富。现金总数量和其真实价值是由社会总财富决定的,而不是由随意变动的股市市值决定的。盲目投资在激烈的竞争下无法形成利润,投入的大量资本无法收回,扩张就被迫减缓或骤然停止。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立即把影响传播给上游正在跟随扩张的产业。互联网及其支撑行业,如网络光纤、网络商业软件等的急速扩张及泡沫破裂,就是上述问题所致。

2.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受挫是关键。股市的非理性高攀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达到极限,一些人开始抛售股票,在抛股的压力下,股市下跌。这本来是股市的自我修正,但如果经济中的不平衡因素同时开始更多地暴露,更多的人就会参与卖股兑现,当人们的心理防线因面对现实而严重受挫时,股市就崩溃了。网络股的骤升骤降就是这种情况。

3.美国产业结构的“软化”与虚拟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股市泡沫的形成,并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逐步外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下降,服务业则明显上升。伴随着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美国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现象。加工制造业的外移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而金融市场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使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可能。最后因风险投资的参与和退出,使虚拟经济的泡沫处于高涨和破灭的变换之中。

二、网络经济的优势分析

以高科技为后盾的网络经济的确能够改变世界,但它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它对世界的改变刚刚开始,网络经济的真正力量还在后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网络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这是因为:

1.信息网络的使用能够降低成本、促进竞争,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经济学理论认为,竞争之所以不完全,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不对称。而网络使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之一便是消除时空差距,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信息的完全性与传播的快捷性,使理性预期大大增强,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自由化。对交易双方而言,网上信息基本上是完全的,因此网络使以完全信息为前提的假设得以实现,从而使市场配置机制更有效率,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市场失灵。

2.网络经济使边际成本由递增变为递减,边际收益由递减变为递增。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这是工业社会高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其实质是成本随着社会化的扩大而增加。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与之不同的是,网络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则是边际成本递减法则,它是信息社会成本社会化的反映。网络成本主要由网络建设成本、信息传递成本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制作成本三者构成。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与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个的边际成本为零,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是下降趋势。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3.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信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传统产业扩张,从而使两者之间界限模糊,出现了新旧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对网络业而言,它不仅是计算机硬、软件、电信、互联网的简单组合,而且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传播、医药等传统产业,并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对于制造业、销售业、银行业等传统产业,网络一端连着消费者,另一端连着企业与经销商,使他们得以扩大销售范围、压缩成本、缩短流通时间。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

4.网络经济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知识、信息同样是支撑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知识已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知识正在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正是知识与信息的特性使网络经济具有了可持续性。信息与知识具有可分享性,特别是在录制、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其再生能力很强,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正如托夫勒所言;“土地、劳动、原材料,或许还有资本,可以看作是有限资源,而知识实际上是不可穷尽的。”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网络经济的未来特征

经过调整、挤掉泡沫之后的网络业将会呈现出哪些特征呢?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可归纳为:

1.新型网络企业将取代传统网络企业。网络经济的突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也催生了一批网络企业。如前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将进一步深化,成为新型网络企业。注意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成为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许多人认为单纯从事软、硬件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传统网络企业应该是近水楼台,实际恰恰相反,传统网络企业将无情地被新型网络企业所取代。

2.商务为主,电子为辅。电子商务作为企业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商业交易的一种新型商贸手段,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电子商务中,电子是辅助、商务才是主体,电子是为商务服务的,而商务本身就是传统产业的内涵。因此,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交合。一些企业重电子轻商务,或有电子无商务,都必将受挫。眼下,国内外许多网络公司处于困境,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把网站变成纯服务性机构,而没有注重商贸业务的开发,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手段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

3.资本引导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过去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本身的动力,而今技术和资本已成为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信息网络的发展和速度主要来自资本的慷慨支持。PC时代是硅谷精英们的骄傲,而网络经济的爆发,则是硅谷与华尔街共同奋斗的结晶。没有资本的支持、不了解资本市场、不懂得资本运营,要进军网络业,简直就是纸上谈兵。原Chinabyte总经理宫玉国说;“我们总是活在资本意志下面,目前资本确实对于中国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资本是市场中最主动、最活跃的运动主体,也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支撑各种技术产业的主体。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本的高效增值提供了基础,同时资本的进一步增值又引导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4.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将真正体现网络业的引领作用。网络业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不断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渗透到其他传统产业中,从而引发一次又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重组,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这样,必将带来各产业大发展的浪潮,而各产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仰赖于网络业的发展,因此,信息网络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头羊。

网络经济初见端倪,已使我们眼花缭乱。可以预见,新的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浪潮将使信息产业不仅成为各产业的龙头,而且也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将直接决定未来的人类生存和国家命运。在这个时候,谁认为网络经济的发展进入冬季,都有可能丧失一个最好的赶超机会。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27.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不断加深,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截止到2012年12月份,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42.1%、拥有5.64亿网民,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计算机网络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大力推动信息化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现状和发展前景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内涵

尽管计算机网络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目前中外理论界和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多数学者都认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既包括对计算机硬件管理,也包括对计算机的软件的管理,都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为目标,对计算机以及网络资源进行监督、分析和控制。本文认为,所谓计算机网络管理,就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效率、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为目标,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监测、分析、评价、控制的管理活动。

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现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从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是用户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存储数据、电子银行、电子邮箱等被盗并造成损失。二是计算机网络病毒横溢,主要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漏洞通过编程破坏计算机软件,由于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寄生性、触发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因素。三是网络黑客攻击,主要是一些通过入侵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英文缩写是“SNMP”,主要是为了管理Internet路由器而提出的具体的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SNMP主要是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保持其独立性,而不对计算机、网关以及网络传输进行依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随着对SNMP的不断改进,增加了SNMP体系的安全性,目前已经能够在IP、IPX、OSI、AppleTalk等传输协议上使用,但SNMP只能应用于简单的网络管理,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2.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公共管理信息协议的英文缩写是“CMIP”,主要是针对OSI传输环境设计。由于CMIP不仅采用了报告的机制,而且还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因而对处理器和存储品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处理能力强,而且还需要存储容量大。在具体的网络管理过程中,CMIP不断的进行事件报告,当网络监测设备发现被监测设计参数发生变化后,再向管理进程报告,管理进程就会对报告事件进行具体分类和等级划分。CMIP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及时性。3.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的英文缩写是“WBM”。WBM是随着WEB及其开发工具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的。WNM主要包括方式和嵌入方式两种网络管理技术。“方式”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内部的一个工作站上运行WEB服务器,面“嵌入方式”则是把WEB的各项功能“嵌入”网络设备,被“嵌入”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地上,对该设备的管理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进行。由于WBM开发时间短、不涉及用户平台、用户容易使用等特点,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

(一)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尽管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WBM)刚刚兴起,但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随着WBM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没有平台限制的巨大优势,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实现由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转换。随着WMB的不断开发和创新,将能够实现网络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的高度集成,网络管理软件不用再进行繁琐的协议转移,只需要通过使用WEB浏览器,就可以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对网络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必将成为更多计算机网络开发商竞相开发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会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

(二)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已经从设备管理逐步向业务管理转变,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设备管理向业务管理进行过渡,尽管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所谓业务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思想,就要把网络服务、网络业务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对象,通过对现网络业务相关的各类设备进行监测和应用,通过对客户网络业务服务质量进行模拟实时监测,并对网络业务的数据进行收集,以达到对网络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多视角的监测和分析,实现网络业务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三管合一”。

(三)实现分布式网络管理。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未来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主要是解决跨平台连接和交互问题,由于分布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界的高度重视。分布式网络管理能够实现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的对应性,解决网管信息传递延时问题,特别是由于分布式网络管理没有中心,能够减少中央网管的负荷,即使中心遭到破坏,也不至于造成“整体性”崩溃。特别是由于在分布式网络上,各个节点之间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连接,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传播,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四、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标准化”的深入实施以及系统互联的需要,计算机网络管理将朝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将逐步形成统一、综合、全面、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

参考文献:

[1]潘小玲.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知识经济,2009(13).

[2黄永刚.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1).

[3]刘晋兵.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5).

[4]胡素文.分析计算机网络管理[J].通讯世界,2013(13).

篇5

关键词:网络教育;现状;发展前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全球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和交流的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网络教育的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从而走在社会发展前列。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95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45%的速度扩张着。截至2000年,全世界有7000万人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行学习。

1.国外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由于Internet的日渐普及,世界各国也日益重视网络教育。欧盟委员会23日宣布,欧盟于2001年初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欧洲科研和教学因特网,以便进一步提高欧洲的科研能力和竞争水平。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大学比比皆是,但由于地域、环境以及家境、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为了让更多的人实现“大学梦”,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网上远程教育。美国的大部分学校已经接入互联网,相关学习专业网站不断涌现,在Yahoo搜索引擎上可以查到291个与Elearning相关的网址。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时下通过互联网招揽学生,连同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名校也争相提供网上课程,角逐互联网教育的这片“新田地”。

2.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基于Internet基础上的E-learning方式主要有三种:远程教育、网校和学习网站。中国的远程教育可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两种。前者以广播、电视、印刷品等媒介为主要教学载体,主要教学对象是社会上没有机会上正规大学的有志青年。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传统远程教育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起了巨大作用。

网校则是传统教育在互联网上更为明显的表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中,“中考”“高考”的关键性使得网校的发展如虎添翼。据统计,目前仅北京市就已有2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网校学习,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众商家趋之若鹜。教育网站、网校似乎成了网络中的一枝独秀。

据了解,目前网上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已有约20所高校能够通过网上教育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尽管我国网络教育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硬件基础设施现状不容乐观

网络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这些配套设施价

格比较高昂,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因经费问题而不能实现网络教育。但也有部分学校购置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或者重复购买,造成资源的浪费。这都不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为了增强网络教育的发展活力,当前的网络教育必须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环境,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信息共享格局。网络教学具备许多优点,例如:教学进度快、教学资源新、教学内容准,与此同时,网络教育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网络教育可以非常有效地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从而使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非常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差距,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对网络媒体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指导思想陈旧

由于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框架中,从而导致一味地追求网络化、多媒体化,从而产生“杀鸡用牛刀”的情形。甚至有些网络教学设计者认为画面漂亮一点就能引起学习者的吸引力,而忽略了网络媒体交互性这一特点。因此,尽管当前各种网络教学软件品种繁多,网上课件数不胜数,但真正意义上符合网络教育理念的却非常缺乏,使得网络教学不能满足学习者多方面的要求,

同时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与开发属于软件方面的内容。目前很多网络教育都只是把静态的文字换成“电子”教案而已。教学内容和网络技术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组合。负责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大都是电脑公司,他们精通网络技术,但对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了解甚少。因此,他们设计的软件不能适应现实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方式中,由于不熟悉网络媒体的特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交互的优势,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不便。另外,由于师资缺乏,大部分教材都是直接把教师上课的录像搬上网络。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倦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师资力量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时期的新型教育,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懂得如何教学,而且还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开发和设计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导、讨论和评价。目前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传统高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专门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教师。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5)评价与反馈

篇6

【关键词】网络电视;电视传媒;发展优势

有人说2010年以后电视行业在不断地没落,电视台也在不断地转型,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兴起,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电视提供模式。

电视作为一个夕阳产业也在逐步的搭上互联网发展的高铁列车,提升自己的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作为电视行业配套的电视传播领域,近几年也在不断地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坐着巨大的转型。尤其是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电视台除了基本的电视节目之外,纷纷开始涉足网络电视台,比如近几年网络知名的芒果电视、百视通等传统电视和网络电视相混合的新的媒体运营商。

本人在电视行业从事研发、生产、售后工作,这10几年见证着电视从普通的家电产品到互联网甚至是只能系统的转型。

互联网在中国大陆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猛的发展着。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从1997年10月的62万增长2013年1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上网用户总数超过4亿人;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615万和255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2,098,150M,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14607块/32,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6.5%,位列世界第二位。当前,各大运营商都在大力推进IPv6产业链的成熟,积极开展试点和试商用,逐步扩大IPv6用户和网络规模。可以说,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通达。就像当年新兴的电视媒体带走了一部分广播的受众一样,如今,网络也正在带走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还有自己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

一、网络与电视传媒的相互影响

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主要由覆盖面、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构成。首先是覆盖面。所谓覆盖面就是特定的电视节目信号所能到达或被清晰收视的市场范围。电视节目的覆盖问题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发射、有线传输和通讯卫星转播等方式加以解决。任何电视播出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节目信号的覆盖面。其价值等同于商品营销网络的建构,甚至更重要。其次是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不仅表现在对市场覆盖面的扩大上,更表现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扩大上。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两大方式,他们的影响力是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可以看作是媒介与社会环境的集合面或交集面。所以传媒的影响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现实影响力。即媒介对现实环境已经或者可以产生的影响力。第二,潜在影响力。即媒介对将来环境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是媒体的素质和体能。第三,有效影响力。即媒介对环境中的重要部分或因素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已是大势所趋,网络电视与传统媒体整合势在必行。在这个网络电视时代,信息传播的整合经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电视传播与传统媒体将在融合中走向分流,而不是在相似方向上争夺同一群用户。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要转变观念,顺应网络电视传播发展趋势,适应受众需求,扬长补短,寻找与网络媒体整合发展之路;网络电视作为新型传播形态与营销渠道,可以开拓新的用户群,培育新的市场,而不是与传统媒体争抢现有的“蛋糕”。当一个新的媒介出现时,常规媒介有能力“重新发现”自己。在过去50年电视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报纸和电台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变化。而网络给电视带来的不只是“变化”,而是“变革”。电视业的发展动力源于创新和自我完善,网络的出现必将加剧这一过程。可以想见,大众媒体必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并将在受众、市场技术这几个要素形成的合力挤压下寻求新的突破。

二、网络电视的现状

网络在线电视,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互连网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型收看方式。这样收看电视,不像传统收看电视那样,需要电视机、必要的天线或是有线电视线。它需要的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根与互连网相连的线,即可收看到各种电视节目。网络电视广义来说有三类组成:一类是转播式,即在线收看全球各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一类是储存式的,即储存了各电视台的节目甚至是电影,让用户可以点播电视台中自己喜爱的内容;一类是自主拨出式,即网站除了有已有的电视节目外还自主制作电视节目,脱离了电视台的拨出限制,可以满足让观众点播的要求,达到真正的“互动”。以上三种形式的网络电视组成了现在网络上的在线电视,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收看。

发展网络在线电视的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络成为了与广播、电视等之外的另一个强势媒体,用户在互联网上仅仅看到文字和图片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视觉需求,他还需要看到活动的画面,听到与画面相配的声音。再次,宽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在线电视有了发展的基础,宽带网络运营商耗费巨资打造的宽带网络,是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可以说,是宽带用户的巨大需求点燃了宽带网络这把火,也点燃了网络电视这把火。第三,电视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人是在家中进行收看,当其在工作或没有电视机的时候就无法收看到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依托的网络电视刚好可以弥补电视机限时限地的不足。第四,传统电视的“我播什么你就看什么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各方面硬件、软件、政策等限制使得几乎所有地方的电视用户不能收看到所有频道的节目,而网络广大的资源共享很容易得解决了这点。

三、网络电视发展优势

1.要做到“分众服务”,网络电视应确立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按年龄、地域、收入、职业等标准,确立自己的服务对象。然后有的放矢地选择节目内容与服务方式,确立在某一细分市场的优势,较好地满足上述用户的特殊的收视需要,使用户觉得物有所值,才会选择网络电视,如此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在互动方面做足工夫,这也是和传统电视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网络的共享,使得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收看电视,甚至选择电视剧情的发展,有一种想法就很好:让用户来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剧情发展方向,这样可以让用户投入到电视中来,不再是以前坐在电视机面前接受已安排好的剧情,作一个“受众”,而是身临其景成为其中一员。自主性和未知性是吸引用户的很重要的砝码。或是使用户在观看网络电视的时候,可以同网站或其他网民进行适时交流等等。只有通过这些创新,网络电视的互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电视的经营也才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3.增大网络电视的内容,因为各种政策的原因,家庭用户在家不是能收到所有电视台,而网络电视却可以做到这点,网络电视可以将国内外的优秀节目引进,满足用户收看更多节目的需要,这一点在文头所说的转播式网络电视中,应用较多。这样,网络电视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的空白,在和其他媒体竞争中更具势力。

4.关于网络电视网站的赢利主要来源――广告,同传统电视一样,网络电视在做好扩大用户数量的同时,可以依靠广告来增大利润。网络广告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收费项目。网络广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去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的收入仅10亿元左右,而2013年累计收入16亿美元,约合100亿人民币,8年间收入增长10倍以上。发展网络电视的优点,使其在各种媒体竞争站稳脚跟,而后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夺取市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仅靠自己的优势是不够的,自身的不足是发展的障碍,不足使网络电视继续健康顺利发展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面对缺点,解决造成缺点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展这一新兴媒体。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网络;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05-02

1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反思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先进性。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了大量的可以借鉴类比的资源。它跨越时空的局限,使教师不论城乡远近,都能分享到对教学的不同干支和不同做法,引发反思的意识,内化自己的行为。

基于网络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开展同伴交流。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可以快捷地获取到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这些获取的信息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反思活动的交互性、时效性。

网上互动反思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教师个体的自主交流、教师群体的合作探究和交互学习。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想法在网络平台上开放出来。教师的同行或专家可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且给予适时的评论。这些评论会及时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3)共享性。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信息共享,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为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享。对于教师来说,网络的共享性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教学信息,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整合教学信息。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反思最大的特点也是它的共享性,因为资源可以共享,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的经验可以共享,这样一来,网上的学习资源更加的丰富了,来自网上的对自己的评价更全面了。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反思活动。网络环境因其独有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先进性、共享性的特点,为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2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研究现状

2.1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内容目前主要有

(1)对知识结构进行反思。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进行反思。

(2)对教学能力进行反思。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学效果等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3)对教师自身进行反思。教师要对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满意度、自我价值感、教师职业意识、自我职业发展进行反思。

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涉及到过程方面暂时还无,笔者认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可以遵循一般研究问题的过程,笔者将它分为四个步骤。

2.2 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

(1)确定问题,收集资料。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选择、提取需要进行反思的具体问题,并从课程内容、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等各方面收集与具体问题有关的资料。

(2)分析资料,表征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认识、理解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问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与同事商讨或阅读书籍来获取相关信息。

(3)建立假设。教师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或方案,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进入新一轮循环。教师开始实施制定的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一次被教师进行观察和分析时,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就开始进入了新一轮循环。

笔者认为,该过程与一般的反思性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确定问题阶段,教师所能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加的丰富。②分析资料阶段,教师分析资料时可以借助的同伴力量更多更广泛更专业。③建立假设阶段,教师借助网络环境开展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④实施行动后,进入新一轮循环前,教师通过书写教育blog可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同时blog的传播及及时点评为教师的新一轮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3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分析

3.1 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通过教师自我评价。

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写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也可以是对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最好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反思日记。

(2)通过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都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教师调节教学的进度,照顾学生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真诚地邀请学生来评判自己的教学,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体验,记下他们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认真思考这些反馈信息,将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走向合理化。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来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变化;以座谈和讨论的形式来对教师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开展讨论,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bbs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师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效果给予及时反馈。

(3)通过开展同伴交流。

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反思教学能力提高的捷径,教师需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此为目的,打破相互隔离,寻求同伴的合作与帮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改进需要同事间的帮助。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时,如果仅限于自身,则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邀请同事、教研人员和专家等帮助自己剖析自己的教学,并与他们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具体方法可以是通过同事教学小组观察课堂教学实况,或者通过录像进行微格教学技术分析与诊断等。

(4)通过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的,通过理论学习,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再结合自身的实践,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异同,指导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融合了教学活动、教师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实实在在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

3.2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利用网络平台书写教育叙事开展自我反思。

教育叙事是一种研究方法。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继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说,反思是教育叙事的关键,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离开了反思,也就无法达成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叙事就是撰写教学blog:教师在一天或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

Blog特别适合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故事。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撰写blog的过程就是教师作为个体自我反思进步的过程。教师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知识的意义在过程中建构。撰写教学blog还是一种学习、成才方法。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的教育叙事记录、成果,可以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迅速成熟起来,缩短教师个体的成刁‘周期。另一方面,个体的局部经验、教育个案事件经验等,提供给其他教师共享,从他人的叙述中找寻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以资借鉴,可以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群策群论。

打破相互隔离,寻求同伴的合作和帮助,是教师开展反思活动的重要策略。教师利用网络环境,例如校园网或区域性的教育网或全国性的教育网,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案实施的效果。这样讨论的内容一旦记载下来,经过长期积累,形式宝贵的教学经验参考材料。这种方法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Williams and Burden,2000),即反思不一定是纯个人的行为,它还可以是与他人在一起共同进行、共同建构的。做一个有成效的教师,不但应该向内看、向内反思,还要向外看。我们应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观点,并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标准和价值观,从而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建构出大家认同的教师类型。同一学校的教师、不同学校的教师均可以通过网络协作,使得反思更加深入。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开展的群策群论的方式主要是BBS。教学Blog是以个人为主线,偏向于个人交互,强调的是个人在撰写过程中的自我反思的过程。。而BBS能够实现与他人的交互讨论,可以就某一教师的研讨课为课例开展讨论,或以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新需求为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或讨论等。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篇8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提速,网络电视发展前景会更好。网络电视运营商已经嗅到了网络电视散发出的诱人“香味”,正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打造更加丰富的播放内容,做大网络电视蛋糕。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在现阶段和未来几年内,带动互联网继续高速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将是多媒体的应用。专家指出,在未来的5年或10年,网络电视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网络电视和电视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著名传媒人士、悠视网副总裁徐浩宇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电视媒体比作一个表演家的话,那么,网络电视平台则是一个舞台,通过灯光、背景、音乐和现场各种设备,将舞台装扮得更绚丽多姿,让表演家更加光彩照人。电视与互联网联姻后,拥有了更大平台、更多元展示手段、更互动表现形式,实现了双赢。”徐浩宇还说,网络电视受宠,是因为它适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以其便捷性、可控性、智能性和共享性,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这是传统电视无可比拟的。[2]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已是大势所趋,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整合势在必行。在这个网络电视时代,信息传播的整合经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电视传播与传统电视将在融合中走向分流,而不是在相似方向上争夺同一群用户。具体来说,传统电视要转变观念,顺应网络电视的传播发展趋势,适应受众需求,扬长避短,寻找与网络电视的整合发展之路;网络电视作为新型传播形态与营销渠道,可以开拓新的用户群,培育新的市场,而不是与传统电视争抢现有的“蛋糕”。当一个新的媒介出现时,常规媒介有能力“重新发现”自己。在过去40年电视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报纸和电台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变化。而网络给电视带来的不只是“变化”,而是“变革”。电视业的发展动力源于创新和自我完善,网络的出现必将加剧这一过程。“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意味着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另一种或几种传播方式的消亡。”[3]可以想见,大众媒体必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并将在受众、市场技术这几个要素形成的合力挤压下寻求新的突破。

网络电视的优点扫描

网络电视的便捷性。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活动空间增加,对许多人来讲,想看视频节目,仅靠家中的电视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了。网络电视就不同了,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人们可以在机场、办公室、咖啡厅等任何地方,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不必十分依赖外接电源、用随身电脑就可以观看自己想看的内容;再者现在电子产品发展很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新一代音乐播放器(MP5、iPad)等都有上网功能,都可以收看网络电视节目,这就适合了人们现在的生活。

网络电视的智能性。过去,流媒体呈现方式很简单,只有电视机。但是,电视并非智能化系统,如果你在看中央一台,又想知道这一刻其他台在播放什么内容,电视是无法告诉你的,除非你用遥控器不停地换台浏览,但频繁转换是一件烦琐的事情。网络电视就不同了,通过网络来看电视,每个台播放的节目一目了然,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多个播放器打开多个窗口,同时收看多个节目,网络电视为人们提供了浏览的方便。

网络电视的可控性。传统的电视有个缺点,本身没有记忆或可控功能。以前,人们要录制播出的电视节目,操作起来并不方便,更不可能同时录制多个节目。网络电视就不同了,通过设定,人们可以同时录制十个节目。假如你同时想看两档节目,传统电视无法做到,但网络电视就可以帮你轻松实现。不仅如此,通过切换,你还可以观看不同的节目,甚至可以编一个观看流程。比如在重大体育比赛期间,你想看足球决赛、篮球决赛、田径决赛,但它们在不同的电视频道上播出,你可以提前一天把这个路线图画好,网络电视就可以根据你的路线图,到点就跳到你要看的频道,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这是传统电视无法做到的。

网络电视的分享性。传统电视目前还不具备分享性。比如说,你现在正在看中央电视台一套,你希望朋友也能看,你能干的事情,就是打电话告诉朋友调台。但是,在互联网上,情况就不一样了,你在上面看,他也在上面看,你只需把这个节目用鼠标一拖,拖到聊天工具里面,他一点就可以观看了,这样就实现了分享。当然,也可以把这个地址拖到聊天工具里面,凡是在此聊天的人,都可以看到。共享性也是传统电视不具有的。

网络电视对传统媒体的包容性。电视制造商首先嗅到了网络电视带来的新商机,如长虹斥资1.5亿元组建“乐教网”;海信与新浪网联手,让用户可直接在电视上浏览网页信息;海尔也与搜狐网合作等。此外,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以及唱片公司都可能与电视厂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正版影片以及音频资源,这些不论是对电视厂商还是对内容提供商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4]

网络电视发展的前景探析

目前网络电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与发展的制约瓶颈。其中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内容缺乏。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制约,网络电视本身录制的节目并不多,很多时候是联合传统电视进行网络直播,缺少独立的节目内容。第二,整合不够。目前,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之间以及网络电视台之间的整合程度还不够高,资源共享幅度还不够大。第三,利润较低。尽管现在网络电视通过收费观看,植入广告等方式已经开始盈利,但是跟传统电视还远远不能相比。第四,技术难题。目前的网络电视技术还不够完善,比如播放流畅性、信号强度等诸多技术难题,甚至个别电视台为保持浏览量采用专用播放器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电视的发展,需多部门联合协调解决。

网络电视的发展是传播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各个方面的必然选择,也是以较短时间、较低成本跨越数字鸿沟、实现社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它融传统电视和网络为一身,就要求它不仅具有传统电视的特点,还要拥有互联网的特性,我们不能仅仅用发展传统电视的方法来发展它,还要注意区别它和传统电视的不同点。它的健康发展要依靠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用户、政府四者之间的协调:内容提供商要提供好的吸引人的节目,网络运营商要提供高品质的宽带接入和服务,用户要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政府要健全市场运营机制。只有四者齐动,协调平衡地发展,才能促使网络电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模式,正在弥补传统电视所欠缺的即时性、交流性和高度自由性,而传统的电视收看也通过网络这一模式得到了发展。也许,正是由于网络电视有这些优点,人们才对网络电视喜爱有加。(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吴 龙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电视站 编选:)

参考文献

[1]厂家把网络电视推成平板电视的卖点[J].实用影音技术,2009(5).

[2]董璐.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较量[J].中国传媒报告,2011(2).

篇9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515-02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进一步加快,这一切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当然也深深影响着教育。当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而灵活的、开放的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是现有教育体系中最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

1 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现代的网络远程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一种现代化的将课程、教学等实时或是在非实时地传送到校外从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人们再学习、在职学习、终身学习等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远程教育形式在早期主要是电大和函授教育。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多媒体课件和软件为主体的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授课的教育模式。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正以其独特的模式和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现代的远程网络教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视频为主的实时的在线远程教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构建视频会议系统,专业的摄像系统、音响系统、Web服务器和通信网络等,对教师的现场教学情况进行现场录制并且通过Internet传播给各地的学习者。当然,如果学习者所处的地方也有一套这样的设备,那么就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情况传递给老师,从而到达了异地课堂的效果。另一种是自助式的远程教学,就是说建立一套网上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网络在网上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把学习的课程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在方便的时候进行学习。但是这种自主式的学习缺乏在线的监督机制,从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当前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一些教师仅仅是将课程以大量的文字的形式展现,教授的时候只是对这些文字进行阅读,甚至一些老师只是照抄书本。另外一些老师缺乏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对网络远程教学缺乏重视,不能将课程的讲授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是省略了一些重要的环节,比如说练习等环节。

2)专业设置不合理。现在的网络远程教育还不允许学习者自主地跨学校、跨专业、跨学科地选取课程,从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现在网上对于计算机、法律、经济类等的远程教育很多,但是却缺少对于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

3)缺乏专业的网上教学人才。对于远程教育,不仅仅是普通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在线讨论、答疑,以及批改作业、编写在线试题等,这些都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而我国担任远程教育的教师几乎都是在校任教的正规的任课老师,而这些老师缺乏网络教学经验,将会制约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4)缺乏教学管理。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生事物,还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如何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什么样的标准算是合格等等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2 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网络远程教育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事业中,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以下优势:

1)跨越了时空的限制。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进行通信,那么,只要连上Internet,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做到“足不出户,学所欲学”。也不用跟老师处在一个时间、处于同一地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扩大了教学规模,同时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和资源的开放性。

2)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化的社会,社会“瞬息万变”,人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持续甚至提高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网络远程教育使这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3)自主学习。对于网络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都是明确了学习任务并且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并且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4)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育是基于Internet的,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结合了视频、动画、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的课堂教学。

5)交互式。网络远程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者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还包括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都可以通过各种网络通信手段进行交流和探讨。

3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对于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自行支配,这也使得一些忙于工作的人不用进入校园就有再学习的机会,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是遵从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及时沟通反馈。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高科技的手段,在一定的限度内,异地的学习者和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学习,并且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学习,甚至是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授课方式。

3)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选择性的学习。将学习的课程内容、作业、参考资料和考试试题道行做成课件,使学习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通过网络灵活得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4)综合了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技术,网络远程教育一起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学习者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减少了传统课堂上的枯燥感和紧张感,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以各个高校为单位组织教学教学,使得学习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合理化。同时,通过进行网路远程教育也可以缓解一些高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压力,降低了办学成本。

4 现代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

如今,网络远程教育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而远程教育的院校合作和国际竞争正在加强。甚至一些著名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实行了全球教学,2010年,美国已有80%的高校开展了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远程教育,教育网站遍地开花, 拥有来自世界207个国家的3万多名学生,而且通过网络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

我们也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迅速满足数千万人需要的远程教育之路。根据目前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将慢慢走向成熟。网络远程教育的布局更合理、结构更完善、管理和评价制度更健全;其课程设置更合理、涵盖的课程也更全面;具有充足的专业网络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各种网络远程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慢慢涌现;人们也更加熟悉网络远程教育,从而消除对其的偏见。

5 总结

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和措施都将逐渐涌现。通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将朝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锋.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高校远程教育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6):99-100.

[2] 蒋立兵,于凌云.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技术导刊,2006(1):41-42.

[3] 韩丽.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及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73-74.

[4] 顾侠强.关于我国远程教育的战略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2):23-27.

[5] 魏志耕,刘晓林.浅谈网络远程教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21-22.

[6] 郑阳梅.浅谈现代远程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

[7] 郭春才.论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1).

[8] 杨海燕,王慧书.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能力[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9] 李朝有,黄小花.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以美国的凤凰城大学和中国的清华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篇10

【关键字】移动通信网络;网络优化;发展前景;广西

1移动网优的必要性

(1)移动网优的概念及其具体操作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的通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后,制定优化方案达到扩充网络容量、增加覆盖范围、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的目标。

移动网优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为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具体实施、网络评估。

采集数据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OMC数据采集:通过OMC操作管理中心对整个话务数据进行统计,这些主要数据通常有:话务量、掉话率、拥塞率、接通率以及成功切换率等。第二,DT数据采集,驱车在车上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无线网络进行测量和记录,测量的记录主要有场强覆盖情况、信令序列、通话质量、切换情形以及受干扰情况和发生的主要通话沟通事项等。第三,CQT语音质量测试,在测试区内选取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测试。第四,用户投诉。第五,其他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分析:第一,对话务进行统计分析,这主要针对的是OMC上收集的数据,通过分析调整小区的特定参数使得各项指标提高,增强通信质量。第二,对路测数据分析,通过DT测试了解发生掉话、切换失败和语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原因,调整不当的参数,优化配置资源分配。第三、对信令进行分析,信令分析主要是对A接口、Abis接扣进行跟踪的数据进行分析。

完成数据分析后应根据其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实施主要包括硬件调整、参数调整等,调整后还应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测试,查看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方案进行评估。

(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面对日益增长的通信用户数量,仅靠现有的技术是无法维持所有用户数的通信需求,网络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多,诸如手机掉话、无信号覆盖、通信质量差等问题极大地削减了用户对移动通信的认可度。面对诸如问题便滋生了移动网络优化这一技术产业,以维持日常的移动网络维护与建设,以保障用户能够使用更加稳定及完善的通信质量。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已成为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关键点。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而言,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既是移动通信行业衍生出来的子行业,又是其发展重点。随着竞争不断激烈化,各个运营商为了不断壮大用户数量并发展其新的用户,那么他们的工作重心必须从网络建设转向网络维护以及管理,这样,在庞大的不断快速增长的用户群的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的开拓,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而网络质量是提高竞争力的最关键和前提的因素,从技术上来说就是实施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才能增加移动用户的满意和对服务品牌的认知度,进而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

2移动网优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网络优化行业的还处于以服务为主、产品为辅的市场结构模式,指标优化服务仍然是主流业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优化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对此,国家对通信行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通信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网络优化作为网络部署及运营周期中的重要部分,注定了其市场规模的逐渐增大,其中网络优化市场规模由2006年的77.54亿元至2010年的155.23亿元,年复增长率达到18.95%,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拥有国家的大力扶持,移动网络优化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也将不断增大。

可以预见,以网络优化为主的新兴公司数量迅速增加,竞争着移动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商业机遇。随着行业竞争激烈化和用户需求多样化与差异化,网络优化服务也开始由基本的网络测试层面向用户感知与体验层面的方向发展。同时行业的发展与竞争促进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网络优化软硬件产品在整个网络优化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将为网络优化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竞争的加剧也在为网络优化服务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3 广西移动网优的现状

广西的总体地貌是山地丘陵地貌,几个较发达的城市位于山地丘陵之间的盆地之中,天然的地理地势制约着全区的通信网络覆盖,这也无形中给广西移动网络优化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潜力。在广西许多的山地地区,由于孤岛效应,经常出现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的“飞地”,当用户在“飞地”覆盖区,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无法接通等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通信问题,就必须优化移动通信网络,为运营商提供更好的基站建设方案和网优系统,提高用户移动通信的稳定性。

网络优化的流程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实施优化方案、优化总结等。数据采集是网络优化的前提,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数据的采集、整理、归纳和汇总都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在这一阶段虽然工作难度比较低,但是工作量比较大,所以需要的人力也比较多;而数据分析则难度较大,需要由工程师来完成数据的判断、分析和确定工作,并且要对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从而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优化方案需要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在广西,大多数移动网优公司采用的是DT数据采集法,即驱车在各采集点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由于许多地方的交通状况、人力因素等种种问题,负责数据采集的人员往往肩负着既沉重又辛苦的任务,这也影响到了网优这一职业在广西的发展,而由于广西属于较贫瘠的西部地区,很难吸引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从事数据分析工作,这些都使广西移动网优的现状不容乐观。

4结语

对于不断更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网络优化的技术要求也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从事移动网络优化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技术水平,积极学习并吸收不断进步的移动通信技术,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使移动网络优化行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孙立新,尤肖虎,张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李永江,张晓博.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0(3).

[3].吴斌 .动通信网络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民营科技2012(9).

[4].武黎强.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及其流程.无线互联科技,2012(1).

作者简介:

吴乾升(1991—),男,汉族,广西昭平县,现就读于广西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篇11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企业会计 信息化管理 对策

前言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指将原来传统的企业会计管理操作模式向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转移,依靠电子化手段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跨平台、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甚至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共享财务会计信息和进行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笔者重点就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中会计财务信息的贡献率低、信息的综合处理和集成应用能力不足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企业会计信息化运作绩效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1.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现状及其原因

我国企业会计管理中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关注主要始于2001年加入WTO这个时期,随着国外企业的进入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时其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引进,刺激和加速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由于缺乏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及其主要业务职能实施的全面解读和理解,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没有将其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相应功能模块的开发完善,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化执行和实施对于企业战略发展和核心业务竞争力提高的贡献程度和匹配力度较低。

目前企业会计化信息系统设计和模块功能分析主要是面向企业日常会计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很少触及企业发展战略的运作和对于企业关键核心业务竞争力增强而进行的,这种状况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对于复杂会计信息记录的同时而不能有效地发挥这些信息的价值,对于企业关键业务职能实施的支持力度缺乏应有的匹配,造成了单纯出于操作细节考虑无法提供战略上应有的支撑力度。

第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由于缺乏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以及信息采集来源等全方位的考虑,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目前分布式的会计信息采集点的覆盖范围较小,并且系统框架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全面考虑,使得会计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影响和限制了会计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比率。随着现代企业业务的分布式布局和业务细分的增强,使得会计信息采集点的分布也相对的分散和异地化,这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挑战,同时由于各种软硬件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个别会计信息采集点会游离于整个系统之外,这就需要加强对于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检测和管控能力。

第三,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由于缺乏对于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在会计信息综合化处理和集成利用方面的应用模式和技巧的掌握,使得整个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处理程度比较粗燥和浅显,会计数据信息的纵深层次的业务模式挖掘和商务信息的识别领域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开发,基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基本上还没有得到战略性统一认识,使得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预测能力有限,对于相关决策的会计信息支撑力度不够。目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挖掘深度和综合运用力度相对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满足于对于目前个别孤立现象的描述和记载,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内在机制却很少去探索,更谈不上对于企业相关决策的创造性支持和智能化处理,这使得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会计信息的潜在商业价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第四,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由于缺乏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网络风险防范和功能模块需求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使得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较差、功能模块的更新速度较慢,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缺乏可持续优化机制和对于相关决策管理需求的有效支持,同时也使得重要财务会计数据面临着网络泄漏风险,给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埋下了潜在风险。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寿命相对较短,缺乏基本的日常维护和专业人员。

2. 加强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我国诸多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正反案例的综合对比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和实施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应该从对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核心业务职能竞争力培养的层次和角度出发,在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框架构建和功能模块设计中将其相应的要求有机地加以融会和贯通,从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关键业务实施的支撑和匹配力度。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执行,这是指导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同时对于企业关键核心业务职能的实施要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匹配,这也是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所要重点解决的业务领域的问题。

第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应该着力于提升会计信息系统对于分布式会计信息收集终端的集成能力,特别是面对目前各种移动终端会计信息采集工具普遍应用的情况下,通过提升信息系统对于分布式会计信息的集成处理和覆盖能力,从而减少会计系统框架内的会计信息孤岛现象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比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架构应该能够满足对于各会计信息源的覆盖,并拥有处理来自各种不同移动终端会计信息采集设备的集成能力,这是为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的综合处理和集成共享的基础,信息收集的成本和效率必须要满足信息化平台处理的要求,同时要注意消除各个信息源的孤岛现象。

第三,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应该加大对于会计信息的综合处理力度,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纵深挖掘领域,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纵深挖掘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状况、具体运行指标属性和数值,从而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发挥信息化会计的管理职能。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重新的梳理整理和细分,并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对于未来的重大生产营销计划做出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把握,这些都离不开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挖掘。

第四,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和项目实施中应该对于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及其功能模块的需求导向优化升级等做出系统的分析和统筹,通过相关计算机技术手段和内部管理制度机制的健全等来防控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网络攻击,另外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功能所面临的管理需求变化做出系统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优化升级计划。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既有软件风险,也有硬件风险,有来自内部管理方面,也有来自外部网络方面的,因此企业会计系统构建中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综合细化分析处理,同时要根据相关业务管理需求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系统关键模块功能的优化升级。

结束语

网络新时期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手段赋予了会计管理更加有效的手段和较低的管理成本,赋予了其处理更多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要给予企业战略和业务职能匹配以更多的关注,要注重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比率和减少会计信息孤岛现象,注重对于会计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化处理,将财务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转变,注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保障其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汤丽刚,赵庆纲.会计信息化环境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分析[J].今日科苑.2010(08).

篇12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服务

网络信息消费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需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料(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使用过程,即对信息的吸收、利用和信息需求的满足过程,要保证所需要的信息和所吸收的信息相适应。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内容,这就是使用价值。

1.我国网络信息消费的现状

1.1消费群体的规模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

1.2城乡和地域消费的不平衡性

在第31次CNNIC调查结果中,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占整体网民的27.6%,较2012年略有提升。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还是很低,在我国农村居民中,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信息消费意识相对淡薄,仍习惯于传统的信息供求模式,网络信息消费能力还在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的地域差异也呈现出不均衡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域名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中西部地区网络的普及率很低,互联网的普及都集中在东部信息比较发达的城市,东部地区的网络信息消费支出比西部地区大的多。

1.3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性

我国现在网络消费结构还是集中表现在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网络娱乐上。获取信息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2012年,受众最广的前五大网络应用分别为: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博客,网络视频。商务类应用使用率在增加,现在网络购物和团购应用很受网民的喜爱,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网民网络的应用水平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2.制约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发展的因素

2.1网络消费主体

消费主体包括网络消费者的素质、意识、能力。消费者的素质是指消费者知识、智力和能力等方面。消费者的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对于信息需求的表达,也影响消费者对信息的获取量、吸纳量、占有量。网络信息消费意识是指消费者对信息需要的内驱动力,用户有消费意识就意味着消费者对信息有需求,虽然我国网民的规模很大,但消费者的信息消费意识还明显落后。消费者的能力包括货币支付能力和信息消费能力。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影响了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信息消费能力是指信息消费者需要有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消费者才能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信息需要。

2.2信息产品本身的质量

现在的网络环境存在信息膨胀,优质信息和陈旧过时、错误有害的劣质信息一起涌入网络,致使网上虚假信息、无用信息很多,消费者不能很好的识别、利用信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使用便利,范围涉及广而难于管理,信息质量和数量难以控制,又加上我国法律、法规的滞后和监管的力度不够导致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信息和滥竽充数的信息很多,使用户对网络信息产品的期望值大打折扣,对网络信息消费缺少了热情,也缺少了信任,一旦对网络信息产品和服务产生了信任危机,就会严重制约网络信息消费的发展。

2.3网络消费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机制功能不能在网络消费环境下发挥其作用,不受市场和政府的调控。目前网络消费市场中的侵权行为严重,由于网络信息的可复制性、可篡改性、可传递性,人们在使用网络信息时,抄袭,修改,复制的情况经常发生,侵害了生产者的权利。我国对网络的规范只是颁布了一些暂行办法、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法律漏洞导致网络侵权问题此起彼伏。近年来,网络银行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的账号和密码盗取的事件也不断增加,我国的立法的滞后,缺乏对网络信息消费者应有的法律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断受到侵害,严重制约了网络信息消费。不少网络用户都有这样的经历:个人的账户、邮箱,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出去,比如说,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网上报名,考生的个人信息很快就被泄露出来,很多机构就会发短信和打电话给考生,给考生带来了困扰。

3.促进网络信息消费发展的对策

3.1缩小地区和城乡的"数字鸿沟"

我国城市已进入信息时代,而农村还处于农业经济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率还很低。首先国家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农村信息消费,我国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强居民的信息消费意识,其次要积极改善农村互联网的接入条件,完善农村网络硬件设备,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可以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于农村居民购买电脑实施资金补贴,政府还可以鼓励电讯、网络运营商,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最后,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的进程,使西部地区有更多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

3.2加强信息消费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信息消费意识

要是信息消费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可以加大对信息消费的宣传,通过电子公告及其他形式进行网络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信息服务部门的了解。还需要加大教育力度,普及高等教育。之前提过信息消费能力是指信息消费者需要有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要通过各种继续教育和网络信息利用的实践,提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教育还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伦理道德观念,信息提供者和开发者的知识产权也能得到保护,也达到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从而保障信息资源消费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3.3加强信息管理体制的建设,规范网络市场

由政府引导加入市场机制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并对整个网络信息消费情况进行监管,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审查,要对信息进行过滤,来规范网络信息消费市场。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机制的方式来调控网络消费,打破垄断,如良性竞争的方式,能让生产者提供质量更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同时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交易秩序。此外我国还要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努力研发网络安全程序,杜绝网络犯罪,因为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不仅是提高现有用户使用频率、吸引新用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业良性发展,企业有序经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1次)[R/OL][2011-07-19]. http://.cn/z/CNNIC31/.

[2]唐军荣.我国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13

关键词:院系资料室;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03-02

普通高等院校大多设有院系资料室。由于毗邻教师的办公场所,这些或大或小的资料室为师生提供非常便捷的图书资料服务,同时作为图书馆的补充,在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数据库的出现,院系资料室的先天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部分高校甚至干脆取消院系资料室。大多数高校虽然仍保留院系资料室建制,但其运行面临不少的困难,且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院系资料室该何去何从,令人深思,本文结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资料室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

1.场地有限,资金不足。院系资料室的藏书、阅览以及办公场所通常是由各院系自己解决。在办公用房本来就不宽裕的情况下,院系能够且愿意为资料室提供的场地面积非常有限。院系资料室通常会有一处场所放置图书资料,但难以保证阅览和办公用地。大多数院系资料室往往不设立阅览室,或将会议室兼用作阅览室。资料室的办公室则通常与行政办公室打通(或混合)使用。受场地的影响,院系资料室的藏书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服务质量也难以保障。另外,院系资料室的运转经费很难称得上充足。以该院为例,学院资料室只有一间藏书室,且与办公室合用。经费是由校图书馆统一划拨,拨给学院资料室的经费基本上是固定的。加上近年来书价上涨较快,学院没有相关经费给予补充,使得资料室的建设资金捉襟见肘。

2.工作人员少,缺乏专业知识。院系资料室一般配备1~2名工作人员,但绝大多数是1名。他们通常由院系办公室或其他岗位的人员兼职,普遍不具备图书情报专业背景或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培训。由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往往不被领导重视,且需要完成其他岗位的任务,这些工作人员投入到资料室管理的时间和精力较为有限。

3.服务对象窄,受电子出版物冲击大。由于场地小,工作人员的非专职特性且时间难以固定,使得院系资料室只能小范围开放。绝大多数的院系资料室只能面向本院系的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并且每次能容纳的人数也较为有限,导致图书资料的流通率偏低。专业期刊本来是院系资料室的一大收藏特色,是吸引本院系师生进入资料室的一项重要资源,但近年来,专业期刊的出版基本上实现电子化,师生无须进入资料室就可以查阅各种专业文献,进一步加剧院系资料室的边缘化。

二、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发展思路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数据库和计算机的普及,出版物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加大投入,引进各种现代化的硬件软件设施,来适应这一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院系资料室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1.学校领导要重视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工作。院系资料室在建制上隶属各院系,校图书馆给予业务上的指导。院系领导由于缺乏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对资料室的业务无法进行具体指导,导致部分院系的领导很少过问资料室的工作。校图书馆由于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很少对院系资料室在业务上给予指导。这就造成院系资料室长期以来处于被边缘化、不被人重视的真空地带。院系资料室要发展,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院系资料室是学校图书信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在场地、资金和人员方面给予院系资料室大力支持。另外,学校领导要协调好院系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确保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在业务上得到图书馆的指导。

篇14

从06年开始,国内一大批互联网视频网站风生水起,高调诞生, web 2.0时代宣告来临,类似ppstream这样业内领先的网络视频媒介,诞生不到两年来,每季度的用户量几乎都保持了50%的惊人增长速度,1.23亿这一庞大的网络受众大有全民皆视的势头。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受到新媒体冲击,加上节目竞争激烈,收视份额分化,电视业面临着受众资源的挑战。面对不断缩水的市场份额和同业竞争的挤压,电视媒体必须以新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笔者认为,电视业要摆脱目前发展的瓶颈,开发网络视频不失为明智之举。

电视媒体目前开发网络视频的优势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信息源。尽管网上信息已经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绝大多数信息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对于视频资源而言,更是掌握在电视媒体手里,他们是视频资源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第二、采集能力。电视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对于网站而言,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让这支队伍为网站所用。电视媒体的记者队伍意义非同一般。第三、社会的认知度。电视媒体,在社会上和人民大众中是认知程度较高的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网站背靠这样的优势,可以与受众展开良好的交流,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大容量等特点正好弥补了电视媒体自身的不足。

简而言之,对于电视台来说,开发网络视频不仅克服了电视节目的收视时间限制,也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增强了互动性;对于互联网视频网站而言,借助电视节目不仅填充和丰富了视频内容,网聚人气,而且能够借助传统媒体的地位优势迅速提升知名度。

目前,国内电视业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传统电视媒体内容平移到视频网站。比如悠视网()已与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广东台、辽宁台、湖南台、江苏台等进行合作,能够向宽频用户提供近百个精彩的正版直播频道。譬如重大赛事、时政新闻的网络视频转播,已经成为受众的重要补充媒介形式。早在06年3月,搜狐就与上海文广集团旗下东方宽频签定排他性协议,成为2006年德国世界杯宽带互联网视频的独家合作门户网站,它的对手新浪却仅拿到一个具象征意义的场外转播权。据搜狐网站透露,世界杯期间其流量节节攀升。保守估计,世界杯期间中国有5000万人通过网络视频关注了世界杯赛况。

此外,象PPLive这类用于互联网上大规模视频直播的共享软件,与YouTube更多地以网友上传和视频分享为主的网站不同,PPlive等与BitTorrent更为接近,其内容直接平移了大量传统电视频道以及由传统机构制作和提供的影视产品,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采用频道化操作。显而易见,这一近乎懒汉式的做法,在创建初期迅速聚揽内容和用户时是部分有效的,但即使是撇除其潜在的政策风险和版权纠纷外,其固有的瓶颈也显而易见。

一些有远见的电视媒体人,已经不甘心在网络上仅仅做电视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借助电视台在内容上的优势,对网络视频进行深度开发,力求打造品牌效应。例如,光线传媒结合互联网和电视制作的行业经验,为其品牌节目推出网络版E视网。同时在2006年年初,还成立了专门面向互联网制作网络视频节目的专业部门,这些节目只能在网络上收看。目前,每天在E视网上播出的娱乐视频节目已经超过7个小时。为区别于传统电视节目,E视在网友间的互动、网友与节目现场的互动做了创新,并且利用在电视内容制作上丰富的经验,使得E视不仅可以共享光线的制作团队、嘉宾和主持人,也因其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E视寻找合作商降低了门槛,这些都让视频内容的真实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说光线传媒为电视媒体与网络视频摸索出一个良好的结合点。

盘点06年,随着产业环境产业边界的日益清晰和商业模式的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和网络电视新媒体融合互补。东方卫视率先与视频网站合作的网络视频项目,成了国内较早的互联网、电视深度合作提供全面视频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在的“加油!好男儿”专区里,提供大众化的比赛最新视频、视频花絮,还有个性化的选手视频日志。通过粉丝自助建立的粉丝团俱乐部,还能达到从文字、视频上支持偶像、相互交流感情、共享偶像视频的作用。这样嫁接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利用现有资源,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媒体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重庆卫视也紧随其后,与再次联手,推出“第一次心动”平民选秀节目,实现电视与网络、线上与线下、选手与粉丝的多方位互动。这种“联姻”式的合作不仅是电视台打造个性化节目,吸引原本电视台不能覆盖人群的办法之一,同样也是视频网站想要取得一定规模效益所需要力推的模式。

另外,我们的传统媒体很难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更难做到让草根用户以视频的手段展示自己和自己的创作。虽然网络视频“专业带动业余、精英带动草根”的格局一时难以打破,传统电视台、广播电台及专业内容制作机构的内容在近一段时期依然会是主流,但网民上载的内容已经成为这些专业内容的有效补充。现阶段随着宽带的普及和带宽成本的下降,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网络视频压缩和处理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业正迎来一个大发展的盛夏时期,私人视频制作技术日趋普及。这种可以称之为网络微视频的作品生命力强大,具有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意性的特点,且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花等,这些短片可以通过网络、手机、DV、DC、摄像头或者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对传统影视机构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优酷网和CETV举办的“中国一日”DV展播活动,就是发动普通人用非专业的视角和手段来记录自己生活的原生态。这个市场机会是激动人心的,电视业界可以考虑与微视频网站进行内容合作,不仅能够遴选有价值的作品,而且可以尝试联合开展互动活动扩大受众影响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视频的拓展开发了一个新的广告市场空间。随着P2P视频点播(流直播)技术的日益完善,随着网络环境的越来越“宽”,随着视频内容服务渐成主流,已经有越来越多传统TVC广告主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对于以千万计的“每天泡在宽带上数个小时”的网络忠诚用户们,打动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网络视频广告。有人做了如下分析:全国有近6000万宽带用户,如果只是其中2000万用户经常看网络视频,每天看1~3个小时,那其总体影响力就超过也任何一家单独的卫视。世界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网络对电视投放有激活的作用。这两个行业可以在不同侧重的方面做他们的广告,电视加网络―――这样更有商业价值。

正如孙正义预言的:下一个伟大的公司必将出现在视频行业中,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蕴藏着巨大利润。2006年,仅互联网广告的收入就将达到164亿美元,其中视频广告的份额为2.6%。到2010年,互联网广告可能会增长至260亿美元。EMarketer估计,到2010年,11.5%的互联网广告收入将来自视频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