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经济文化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文化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文化发展

篇1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旅游经济区域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

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4.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性极强的产业。国内外旅游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

篇2

关键词:文化;经济发展;金融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资源(高波、张志鹏,2004),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制度之母”(曼格尔,2002),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基本上都对此做过界定。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将文化定义为“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2005)。此后,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对其规定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家基本上比较倾向于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欧阳强、宋德勇,2005)。关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就有论述,因此本文只是简单概括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认识。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穆勒以及马歇尔都在各自的著作里阐述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他们通常把文化看成是伦理道德、理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高波、张志鹏,2004)。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著作中充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经济人”,以及从“经济人”出发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成为市场扩展和经济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道德和社会科学研究上,在他看来,各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马歇尔也认识到包括宗教、理想、道德、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动机共同决定人们的行为。而且他还意识到了宗教改革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它与印刷术、发现新大陆三者共同看作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后来,韦伯(1995,2002)明确考察了文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他也探讨了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认为中国的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继韦伯之后,更多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或强调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或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总之,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把这一领域延伸到金融发展上。

二、文化与金融发展

早期的学者在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研究了宗教对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由于各自的教义不同,从而对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作用。基督教早期禁止放贷获息,中世纪时反对高利贷的思想达到顶峰,直到16世纪才渐渐放松禁令;伊斯兰教自始至终严禁高利贷;而佛教不仅允许放贷取利,而且对交易方式和利率作出了明确规定。正因为如此,伊斯兰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至今还比较缓慢;历史上,信仰佛教的地区金融发展未受太多约束;基督教对高利贷政策的演变反映了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魏悦,2004)。

以后的经济学家更侧重于研究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有关著作非常多,但基本上没有论及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论及金融发展。他们主要阐述了文化如何影响投资者权利的保护,进而影响到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文化如何影响各国的公司治理;文化对个人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信任、关系等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地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金融发展,增进经济绩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对权利保护、公司治理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Stulz和Willamson(2001)以宗教和语言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与投资者权利保护相关,特别是对债权人的保护表现很显著。宗教在解释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国别差异上要比国际贸易、语言、法律起源这些变量的力度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对债权人的保护没有其它国家好。不过。文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和语言能表明一国如何实施各种权力保护投资者,进而影响金融发展。

Licht、Goldschmidt和Schwartz(2001)认为,法律只能部分地解释全球的公司治理制度差异,公司治理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Stulz和Hofstede的分类法把所研究的样本国家划分为英语国家、西欧、东欧、远东、拉丁美洲、非洲六种文化区域和不列颠人、日耳曼人、北欧人、更发达的拉丁美洲、不太发达的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东部国家七类文化区域,并根据LLSV所创造的衡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反董事权利指数和债权人权利指数,考察了文化分类与投资者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发现普通法国家的反董事权利指数要高于大陆法国家的各个指数,而按文化区域分类的国家在对债权人的保护上没有什么区别。

Kanatas和Stefanadis(2005)更是明确研究了文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化既是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证实了:(1)社会越道德,即腐败越少,产权越强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同时,受教育的人也更多;(2)越强调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3)实行新教的国家更容易建立强产权的法律体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相应要高一些,金融体系也更发达一些;(4)产权保护不强、腐败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相比于那些强产权和腐败水平低的国家更容易实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越强的国家越不会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二)社会资本、信任和关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个人(家庭)更愿意投资股票,更多地使用支票,而以现金方式进行投资的数量非常少,因而这会影响金融发展的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

Karlan(2001)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秘鲁的集团银行业的影响。他发现,社会资本越高的地方,贷款偿还率和储蓄率越高,储蓄所产生的收益也越高。而且社会资本能够区分是因为道德风险还是因为个人所面临的真实不良冲击而造成的违约。同时,他还发现,文化异质性和地理扩散性可以解释借贷行为,一般地,那些拥有相似的文化,住得也比较近的群体之间所发生的借贷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Calderón、Chong和Galindo(2001)利用48个国家1980-1994年间的数据考察了信任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法律法规后,信任也都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以及股票市场相关。信任水平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越发达,利差和管理费用越小,金融效率越高。而且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信任还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其作用。

Allen、QianJun和QianMeijun(2002)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关数据把中国的企业划分为正式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开上市的企业)和非正式部门(所有其它企业),他们发现,非正式部门的法律机制和金融机制都没有正式部门的好,但前者要比后者增长得快一些,在他们看来,这是因为在非正式部门中存在着非正式的融资通道和治理机制,如声誉和关系等,在支撑该部门经济的高速增长。

Garretsen、Lensink和Setrken(2004)研究了社会规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发现,社会规范会对股票市场资本化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对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不明显。总之,他们认为,社会规范总体上能够解释金融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三、文化与金融发展的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论述儒家文化对整个东亚经济的影响。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金融发展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金融理论界对于文化的研究滞后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步伐。

尽管如此,国内学者还是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影响金融发展;二是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关系;三是文化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四是金融文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朱正元((2001)研究了儒家文化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金融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淡薄,给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带来了巨大阻力。具体而言,一是金融意识淡薄导致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微观基础;二是金融意识淡薄阻碍了金融企业形成自负盈亏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居民存款各种风险的最后承担人;三是金融意识淡薄使金融制度变迁的市场需求不足,而必须由政府强制供给,由此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制度。

张俊生、曾亚敏(2005)和卢燕平(2005)利用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所选择的无偿献血率代表社会资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我国的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使在控制了如法律执行质量、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变量后,结果仍然比较显著。

国内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东亚金融危机。顾肃(1999)指出,国际金融投机只是东亚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陈立旭(2005)也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应该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作用,重新思考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的关系。

此外,国内不少人着重研究了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金融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是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邱正文,1996)。郭宏之(2000)认为,金融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设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他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又从金融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文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金融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而从金融的视角看,文化建设会推动金融发展。因而文化与金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范恒森(2000)明确界定了金融文化,认为,金融文化是指“人们在金融实践中形成的,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等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光(2002)考察了债信文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他看来,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信用,“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的发达和债信文化的繁荣是相表里的……而且,发达的债信文化是金融体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王新(2004)认为,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形成了金融文化,它可分为货币文化、信用文化、票据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陈志武(2006)探讨了金融技术、经济增长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社会的金融技术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因金融市场不发达,即为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内生出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他看来,包含金融技术在内的金融发展影响到各国的文化内容。秦池江(2006)指出,现代金融和现代金融文化孰为因,孰为果,就如鸡和蛋一样无法说清。总之,发展现代金融的同时必须也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只有借助于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出现代金融。

四、评论与启示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们所研究的作用于金融发展的文化多是社会资本、信任、宗教,甚至包括语言。其次,由于文化很难量化,而且有些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因而关于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以某一特定国家,如意大利,为样本来检验社会资本对某些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因此,推广性不强。国内的实证研究也局限于利用国外文献所定义的指标,如无偿献血率,来检验中国各地区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无偿献血率差别很大。因而,利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最后,在文化与金融发展的研究上,难以确定究竟是文化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引导了文化,抑或二者相互作用。

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金融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文化的重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毫无疑问它也会影响到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先进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是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不活跃,特别是经常发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内核之一信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忽视了诚信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特别强调信用的作用的,因而,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要先将信用和市场文化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陈立旭.2005.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

陈志武.2006.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J].国际融资(2).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79.

高波,张志鹏.2004.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江海学刊(1).

郭宏之.2000.文化金融[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顾肃.1999.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3).

卢燕平.2005.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8).

曼格尔.2002.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吗[M]//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119.

欧阳强,宋德勇.2005.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构建分析.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概念

(一)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①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其势不可挡的独特力量冲进各个国家的视线之中。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技全球化为先导;第二,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第三,跨国公司为载体;第四,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五,为发展中国家所参与而又为发展中国家所抗拒。这五方面特征共同构成经济全球化的独特力量,向世界蔓延开来。

(二)文化

文化(culture),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多义性概念。就文化观的本质而言,文化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结果,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影响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多元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需要从多方面认真探析和思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所以自从人类文化产生的那一天起,其呈现出的一直是以地域特点或民族特色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如华夏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的这些文化,对各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发生影响。

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随着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的融合现象应运而生。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融合表现极为明显,文化融合通过不同类型的本土文化繁衍和发展。例如:一些洋快餐来到中国,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将原本西方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洋快餐,以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然而,这样的文化融合一方面能够促进一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严重的文化冲击。例如,动漫业是我国的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来,其它国家的动漫进入我国,极大地冲击我国本土动漫文化发展,另外,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动漫导致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出现畸形和扭曲。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正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和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再加上国内文化的庸俗化倾向导致文化安全面临种种挑战,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不能把文化的不安全归结为一种原因,要全面的辩证的看待引起文化不安全的因素③。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保护我国本土文化不遭受破坏和负面冲击变得十分重要。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是文化多元化的另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势必导致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传统文化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文化之时,二者产生的是火花还是摩擦,需要辩证地分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结果对我国文化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影响,这其中最严重的当属价值观的冲突。例如,我国传统价值观提倡节俭、厌恶骄奢,而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非科学的价值观传入我国,对青年人的毒害甚深。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当代中国,面对价值观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

如何处理好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不能回避的挑战。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尽可能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同时应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契机,在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实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使中国文化深入人心,使文化在安全的氛围中不断的发展壮大④。只有充分发挥我国本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精华作用,才能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冲突降低到最小范围。(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2010年6月 第194页

②崔越《文化多元化视阈下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5月

③④顾良艳《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孟娜《多元文化影响与心理和谐构建》[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5月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3]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

篇4

摘 要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 文化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从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远航美洲起,重大的地理发现就使人类有了“全球”的观念,并逐步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从全球化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的过程。

一、全球化

“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任何一项研究的进行,都以对象的确定为前提。然而在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即:随着研究的展开,“全球化”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但对这一概念本身,却始终缺乏基本的界定,这就阻碍了讨论的深入。有鉴于此,我们拟对全球化做一个限定。

1985年,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以此来概括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资本、技术、服务行业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等领域的扩展已经突破国家的边界,走向全球化。从这个最初的涵义来看,“全球化”显然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个非常模糊和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对全球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陆续出现的一系列的全球化思潮中,阿明和弗兰克等人的“依附理论”,萨伊德、德里克等人的“后殖民理论”,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理论”,杰姆逊等人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吉登斯等人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和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是影响较大的几种。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与国际的接轨,全球化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学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据《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统计,对全球化的理解,至少可以概括为5种基本观点。在对这些观点进行仔细研究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根本讲,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过程。具体地说,它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强,最终使人类活动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并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

全球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分析。首先从事实的角度看,全球化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再者从综合性角度看,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它还包括以经济全球化为载体的文化、科学、政治等综合性的全球化;第三从存在方式的角度看,全球化不是一个既定的、已完成了的结果,而是一个未完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后从发展的角度看,全球化不仅属于现在,更加属于未来,它是一个趋势,一个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今天之所以如此关注全球化问题,就在于它不仅对现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球化社会。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技术、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配置,它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即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它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全球化,这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日就开始了,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和完善。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不管其发达还是不发达,都已经不可能脱离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而孤立地从事经济建设。各国已不是要不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投入才能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也更能符合总的潮流和趋势的问题。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我们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实力,争取立于不败之地,并逐渐变地被动为主动。那种害怕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及其消极后果而置身事外的想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能把自己隔离在世界文明之外,等于自己开除自己的“球籍”。正确的态度是积极主动地融入,清醒地面对挑战,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有关经济政策,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时顺势,趋利避害。在充分发挥本国资本、本国资源、本国市场、本国人才作用的同时,借助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国际市场、国际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自己,才能使中国较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起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势利导应当是我们面对全球化问题的基本态度。

篇5

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已成为全球趋势。有识之士们纷纷指出:一个国家如能使其教育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就能吸引知识资本,为提高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作出重要贡献。江苏省根据自身特点,做出了走教育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之路的战略部署,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教育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进程。江苏省在加拿大投资设立苏安学院,更是一马当先,走出国门办学,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

江苏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拥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多元同存的经济文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江苏省在1998年已基本完成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01年,江苏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2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小康标准值高2.18倍;人均GDP已突破14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5元,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00%[2]。在这种发展态势下,2003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3]奋斗目标。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曾深刻分析道[4]:“江苏是经济大省,但自然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一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扬科教人才之长,避资源禀赋之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之路”。同时,“江苏省研发机构众多,人才资源总量较大,创新意识较强,科教优势突出,为走创新驱动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此,科教兴省、创新驱动成为了江苏省又快又好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决策。

2005年江苏省政府做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教育事业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当前,我省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省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进一步增强我省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两个率先’步伐,最关键的是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决定》强调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为主要动力”,并且提出了“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增强高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建立一批对外交流的国内培训基地、国外办学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面向世界推介江苏教育品牌”等重大举措。

从政府的战略部署来看,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江苏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更明确指出:“将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作为江苏省教育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主动融入世界。”[5]自此,江苏教育国际化事业全面展开。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已经开启了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之路。1986年9月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开创了国内首例中外合作办学的先例,江苏因此而成为率先开展并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省份。自2003年以来,江苏又在全国率先建立海外教师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首创之举。特别是200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的苏安中心(2009年起更名为苏安学院)更是江苏省教育厅倾力打造的北美教育交流与培训平台,每年交流、培训加上办学等业务规模超过千人。在高质量、高效益完成教师海外培训工作的同时,苏安学院不断拓宽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新业务,全面推动江苏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向世界推介江苏教育、树立江苏教育品牌的重要平台。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2008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上指出[6]:“江苏能不能通过国际化融入全球化、加快推进现代化,让国际化与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归根结底是能不能发挥我省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能否有效推进。”换言之,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已成为江苏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

2008年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江苏省关于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国际合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江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江苏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地、各校要从‘以国际化推进现代化’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高度,提高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因此,江苏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形成了江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主要表现在[7]四个方面:一是江苏省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成绩显著。2006年,全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苏州正式成立并招生;全省高中阶段共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有1750对中外中小学结成友好学校。二是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拓展。目前江苏省已在英国曼彻斯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堪萨斯设立了四个海外教育交流与培训中心。三是师资国际培训得到加强。江苏省是全国率先组织教师赴境外培训的省份之一。自2003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实施大规模的教师海外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00名教师出国(境)培训,从2008年起,每年培训规模扩大到2000名。四是积极从国外引进急需的师资来江苏任教,全省具有聘请外教资格的学校达400余所,每年聘请外专外教1600人左右,聘请外教学校数和聘请的外教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特别指出:“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纲要》还提出了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的具体指标,如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方面,“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本科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5%以上、其他院校达3%以上”;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到2020年,职业院校20%以上的专业课要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方面,“到2020年,在苏学习的留学生达5万人左右,其中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达5%以上”;在教师国际化能力方面,“要扩大海外教师培训规模。着力建好教师海外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在加强海外教师培训、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强化汉语国际教育、展示江苏教育成就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原题《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苏安学院跨境办学的案例分析》,有删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08年17.98万人出国留学16.16万人自费出国留学[J/OL].http:///20090326/n263029186.shtml.2009.3.26.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江苏省吹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号角[J/OL].http://第16期(总第31期),2004.9.9.

[3]郑晋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访江苏省省长李学勇[N].光明日报, 2011-3-25,(4)

[4]同上。

[5]沈健.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学校领导力建设[J]. 江苏教育研究,2009.(2).

[6]同上。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85-03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进行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有着地区差异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这种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就是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文化对地方高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植根于地方,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必然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印迹,地方资源是地方高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拥有其特色研究机构、科研队伍以及图书信息资源等等,只有满足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既是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优秀的地方高校不仅要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要以自己的先进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

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为目标,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白城师范学院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只有立足于地方,探索与区域经济文化共生发展的契合点,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共生发展。

(一)培养区域文化人才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共计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6万余名,他们当中包括行业骨干、各级领导、知名<摇⒂判憬淌和企业家等。学校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与白城四中等中小学签订了教育实习与教学研究合作协议;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探索构建了校企、校校、校地、校所立体合作架构,协同育人、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2015年学生在校期间创办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达50多家。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要加强针对区域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应用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技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成果是大学创新文化的结晶,科技成果转化实质上是引领区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我校各学科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着吉林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区域生态、防风固沙和盐碱地的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处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盐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4.2%,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我校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整合而成,以电厂脱硫废渣为改良材料,研究种稻条件下脱硫废渣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白城洮北区高平村、德顺乡英格尔屯建立了2000亩盐碱良示范田,为电厂脱硫废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白城2×60万千瓦火力发电”“引嫩入白”和“吉林省增加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有机结合,形成白城地区工业一农业一环保一生态建设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吉林西部绿色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结合吉林西部地区的盐碱地域特点进行草木犀、罗布麻、龙葵、甘草、籽粒苋、黑豆、绿豆、向日葵、燕麦等吉林西部特色植物种植与加工研究,特别是耐盐碱药用植物罗布麻栽培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其他研究也都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籽粒苋发酵产品深受广大师生员工的欢迎,目前,与三家企业签署了籽粒苋种植与利用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区域文化研究

作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专业以及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研究基地,并依托这些研究平台,推进对吉林西部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研究,为区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校“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获批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榆年画是吉林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通榆年画的产生与发展既受闯关东齐鲁文化的浸染,又受科尔沁草原文化的影响,其地位可与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媲美。如今,通榆年画早已不复当年兴盛,我校对通榆年画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利于深化通榆年画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提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识。

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由我校历史学、文学、经济学、音乐、美术、地理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区域以及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文化进行研究。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例如,与白城市政协联合提出的议案《利用辽代春捺钵文物遗址,发展白城文化产业》被白城市政府采纳;同白城市电视合创办大型纪录片栏目《发现白城》,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途径宣传地方文化;同白城市民委、史志办共同发起了东北草原民族乡乡土志丛书编纂工作,志书编撰工作对于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白城市民族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推进区域文化交流

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的对外交流合作。近三年来,我校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白城市政府及通榆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地域性辽金史学术研讨会”、“纪念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通榆年画学术研讨会”等。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广泛吸引专家学者,加强与学术机构及国内高校的合作,通过项目互动、课题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等方式,达到了交流成果和拓展学术视野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影响,推进了区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五)加大社会服务力度

地方高校是当地最大的文化教育机构,应发挥师生优势,从学校的区域环境、历史传统和服务对象出发,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例如,通过公选课、学术报告、讲座等形式传播普及区域文化知识;通过专业实习、野外考察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以提升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能力,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建议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校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形势,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实力总体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待建设,学科优势有待加强,学科特色有待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总之,阻碍地方高校济社会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当地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并非易事。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科研、实践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造就更多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办学资源问题

建立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自身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构建文化研究机构、产业园区,吸引地方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学科优势和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与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通过实施专项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三)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切实提高对区域地方文化的认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达到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地方高校应该协助政府在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进展,引导传统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白城拥有丰厚的辽金文化遗迹,但辽金文化并未深入挖掘;民间剪纸、无笔画、石雕、年画等民俗文化方面均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四)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师生进行创新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和供给主要部门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甚大。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但经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不可能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其最大功能和核心价值。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积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二者不能相互适应,则教育投入的一部分会成为人力资本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旅游于一体。

现如今对于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1],沿海地区展开教育资源竞争,以带动人才战略、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及文化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下,教育被列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北京地区高教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高教向边缘发展,向沿海发展,向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走廊和远距离校区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表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交通及通讯事业发展的相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宋宏教授则认为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2],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我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刘志民教授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3]。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在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紧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大学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让长三角地区大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如何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等问题,进而提出高长三角地区大学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达到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大学共赢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0).

[2]宋宏,程雁雷,夏焰.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学界,2008,(02).

篇8

上诉人(原审被告)珠海经济特区海纳激光制作有限公司,住所地广东省珠海市粤海西路港二路口金叶工业大厦3楼。

法定代表人林志锋,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人黄普照,男,汉族,47岁,该公司副总经理,住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洲红旗街16号101房。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8号汇欣大厦16层。

法定代表人杨学智,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人马庆炜,北京市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李艳华,北京市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北京永盛世纪音像中心第十一分店,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甜水园东园东街10号。

负责人王保治,该店经理。

委托人潘作峰,男,汉族,33岁,该店法律顾问,住北京市海淀区建清园1号楼13单元601.

上诉人珠海经济特区海纳激光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洋洋公司)、原审被告北京永盛世纪音像中心第十一分店(以下简称永盛世纪十一分店)侵犯邻接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03)朝民初字第1171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3年9月2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3年11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原审诉称:该公司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制作了田震演唱的专辑《震撼》和《未了情》。2003年3月,该公司发现永盛世纪十一分店销售了名称为《田震 未了情》的CD光盘。经比较,该光盘中使用了该公司录制的上述专辑中的12首曲目,该光盘是由海纳公司利用母盘复制的。该公司认为海纳公司、永盛世纪十一分店未经其许可,擅自制作、发行、销售侵权光盘,侵犯了其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海纳公司、永盛世纪十一分店立即停止侵权,在《北京青年报》上公开致歉,连带赔偿经济损失22.5万元及为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1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原审被告永盛世纪十一分店原审辩称:该店从未销售过涉案的侵权光盘,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上诉人海纳公司原审辩称:该公司依据武汉音像出版社出具的委托书复制了500张《未了情 流行音乐》CD光盘,后由于武汉音像出版社并未提供相关的证明手续,该公司将已经复制的光盘全部销毁。现喜洋洋公司提供的涉案侵权光盘和外包装版号不一致,发票没有客户名称、数量、单价和所购音像制品的明确名称及数量,故不能证明该公司复制的光盘已经流入市场。且该公司没有审查复制内容的著作权的能力,故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原审法院查明以下事实:喜洋洋公司作为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录制了《田震 震撼》和《田震 未了情》CD+VCD光盘,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出版发行。其中《田震 未了情》CD收录了《水姻缘》、《月牙泉》、《白兰鸽》、《草原之夜》、《我热恋的故乡》、《阿里山的姑娘》、《分手真的很难》、《未了情》、《守候》、《世界很小》10首曲目;《田震 震撼》CD收录了《爱不后悔》、《靠近我》2首曲目。根据喜洋洋公司与香港互动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泰达音像发行中心的合同,喜洋洋公司每发行一张《田震 震撼》或《田震 未了情》可获版税15元。

海纳公司提出其于2001年10月依据武汉音像出版社出具的、委托复制1万张光盘的委托书复制了《流行音乐》CD光盘。该光盘中收录了上述12首曲目,盘面上标注有“未了情”、“流行音乐”、“武汉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ISRC CN-F05-00-514-00/A.J6”等字样,盘芯刻有海纳公司的激光数码储存片(即CD光盘)来源识别码(简称识别码)“ifpi B400”。喜洋洋公司未举证证明永盛世纪十一分店销售了上述《田震 未了情》CD光盘。

原审法院认为:喜洋洋公司对《田震 震撼》和《田震 未了情》CD光盘享有该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者权。海纳公司依据出版单位的委托书复制的光盘中使用了喜洋洋公司享有录音制作者权的曲目,但并未举证证明审查了相关证明文件,故其复制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属非法复制行为。同时,由于海纳公司未举证说明所复制光盘的去向,从而不能证明其仅从事了复制行为,因此应当承担非法复制、发行的民事责任。海纳公司非法复制、发行被诉光盘的行为,侵犯了喜洋洋公司对涉案录音制品享有的录音制作者权,给喜洋洋文化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由于喜洋洋公司未举证证明其损失和海纳公司的获利,故根据海纳公司复制、发行被诉侵权光盘的经济目的和数量、侵权事实、主观过错程度,以及喜洋洋公司发行其光盘可能获利的情况,酌情判处赔偿数额。由于喜洋洋公司并未就其调查取证和提起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举证,故本院对该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根据海纳公司的侵权情节,书面致歉的方式已足以实现赔礼道歉的目的,故喜洋洋公司要求海纳公司登报致歉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同时,鉴于喜洋洋公司并未举证证明上述侵权光盘现存的地点和数量,故其关于销毁侵权光盘的诉讼请求,本院亦不予支持。鉴于喜洋洋公司未举证证明永盛世纪十一分店销售了上述侵权光盘,因此对于喜洋洋公司要求永盛世纪十一分店承担侵权责任之诉讼请求,本院亦不予支持。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2001年10月27日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缺席判决:一、海纳公司立即停止复制、发行涉案的CD光盘;二、海纳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喜洋洋公司书面致歉(致歉内容需经本院审核,逾期不执行,本院将依法公开本判决书的主要内容,相关费用由海纳公司负担);三、海纳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喜洋洋公司经济损失十八万元;四、驳回喜洋洋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上诉人海纳公司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驳回喜洋洋公司的诉讼请求。其上诉理由为:一是喜洋洋公司取得的作者授权期限已过,被上诉人无权就此主张权利,其不应为录音制作者权人;二是海纳公司依据武汉音像出版社出具的委托书复制了500张涉案CD光盘,后由于该出版社并未提供相关的证明手续,该公司将已经复制的光盘全部销毁。现喜洋洋公司提供的涉案侵权光盘应是海纳公司留存的样盘,该样盘已交公司原负责人李万恒。由于该公司已将复制的500张光盘予以销毁,喜洋洋公司不可能从市场上购得该光盘。喜洋洋公司所提供的证据也不能证明其提供的涉案侵权光盘的来源,不能证明该公司复制的光盘已经流入市场。且该公司没有审查所复制内容的著作权的能力,故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三是认为原审确定的赔偿数额过高,法律依据不足。因此请求撤销原判,驳回喜洋洋公司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未提出书面答辩意见,但表示同意原审判决。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上诉人海纳公司向本院提交以下两份证据材料:一是经广东省公证处公证的海纳公司职工余维杰、李永毅出具的声明,证明二人曾见到该公司职工孙忠华、方礼应公司原负责人李万恒的要求,将该公司自1999年至2002年6月加工的所有光盘样品托运到北京;二是珠海市顺途快运公司货物托运单两张,证明上述光盘样品已托运至北京。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对两份证据材料的真实性未提出异议,但认为上述证据不能证明上诉人海纳公司的主张,不能证明涉案光盘为该公司复制的光盘样品。鉴于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对上述材料的真实性不持异议,本院对上述证据材料的真实性予以确认,但货物托运单所载货物名称为“配件”,不能证明托运给李万恒的货物为光盘样品,公证书中两职工的声明也不能证明所托运的货物中包括涉案光盘样品。

本院经审理查明:喜洋洋公司在制作涉案录音制品时,取得了相关曲目词曲作者、表演者等权利人的著作权使用许可。2002年7月5日和2002年7月12日,海纳公司自珠海托运货物至北京市西城区李万恒处。该两份货物托运单所载货物名称为“配件”,托运人为“孙忠华”。2003年11月5日,经广东省公证处公证,海纳公司职工余维杰、李永毅出具声明,证明二人曾见到该公司职工孙忠华、方礼应公司原负责人李万恒的要求,将该公司自1999年成立至2002年6月期间所加工的所有光盘样品托运到北京,其中发货经手人为孙忠华,方礼为仓库保管员。

本院对原审法院查明的其他事实予以认可。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作为《田震 震撼》和《田震 未了情》CD光盘的录音制作者,其对该录音制品所享有的录音制作者权应当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上诉人提出喜洋洋公司对涉案相关曲目取得授权的期限已过,喜洋洋公司不应对涉案录音制品享有录音制作者权的抗辩主张,但该期限属于喜洋洋公司与相关权利人就合同履行期限而进行的约定,并不影响喜洋洋公司取得涉案录音制品的录音制作者权。

上诉人海纳公司依出版单位的复制委托书所复制的涉案光盘中使用了喜洋洋公司享有录音制作者权的曲目,现其未举证证明对著作权人的授权等相关证明文件进行了审查,且不能证明所复制的涉案光盘的去向,因此上诉人海纳公司非法复制、发行涉案光盘的行为侵犯了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对涉案录音制品所享有的录音制作者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上诉人海纳公司提出其已将所复制的500张涉案光盘予以销毁,涉案光盘并未进入市场,被上诉人所取得的涉案光盘为该公司留存的样盘的主张,但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所复制的涉案光盘已经销毁,也未能举证证明涉案光盘为该公司留存的样盘,因此本院对上诉人的上述主张不予支持。

关于上诉人海纳公司应赔偿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的经济损失的数额问题,鉴于喜洋洋公司未举证证明其经济损失和海纳公司获利的具体数额,原审法院根据海纳公司复制、发行涉案光盘的数量、主要侵权事实、主观过错程度等情况酌定赔偿数额,并无不妥。上诉人海纳公司关于原审法院确定赔偿数额依据不足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根据上诉人海纳公司的侵权情节,确定书面致歉的方式并无不妥;鉴于被上诉人喜洋洋公司未举证证明原审被告永盛世纪十一分店销售了涉案光盘,原审法院对于该公司要求永盛世纪十一分店承担侵权责任的诉讼请求未予支持,亦无不当。

综上,上诉人海纳公司的上诉主张不能成立,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2001年10月27日修正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六条第(五)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5960元,由珠海经济特区海纳激光制作有限公司负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5960元,由珠海经济特区海纳激光制作有限公司负担(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邵明艳

                                                                      审判员

张晓津

                                                                       审判员

何 暄

                                                                  二ОО三 年 十二 月 五 日

篇9

关键词:基层文化 培育和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12-02

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大众广场舞文化开启了我国基层文化势不可挡、繁荣发展的局面。走到任何一个广场或空坪,都可以看到群舞飞扬;走到公园河畔,可以看到的柔美太极和刀光剑影;走到体育场馆,可以看到的似体育健儿的矫健身影;走到乡村、街道社区文体活动室,又可以闻到书画飘香、听到歌声、棋声……我们城乡的各种赛事也层出不穷,美不胜收。但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日常训练中音响扰民问题、场地问题、技术指导问题、以及各种赛事组织不当出现的安全问题、评判不公问题、规程规则不合题问等等,特别是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在我们偏远的农村依然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治安靠狗、娱乐靠手。这些问题在基层文化活动中更显突出,基层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众心所向,是基层文化生活量和质提升的前提。

1 基层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基层是指县及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基层文化是指基层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文化生活、文化工作和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涉及到文艺、科普、体育、教育、娱乐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文化是极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层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是3个方面: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建设、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素质。基层文艺建设是以满足人们的求美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艺术素养和素质,如组织大众开展文艺学习、交流、培训、比赛活动等。基层体育文化建设是指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身体素质,如组织大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

2 基层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基层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大众化、非专业化、娱乐化,即民创、民乐、民享,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是松散的组织,是自发的组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方式运行。大力发展基层文化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基层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3 发展基层文化的主要路径

3.1 科学统筹文化

(1)统筹发展理念。只有牢固树立经济文化一盘棋、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挖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才能赋予经济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统筹发展规划。各级政府把基层文化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快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请教文化方面的专家参加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工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吸收经济部门的专家意见,确保文化规划与经济规划的相融,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3)统筹发展方式。把文化发展纳入县乡党委、政府总体工作布局,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推进,将重视文化建设,做强文化软实力落到实处,整合领导力量、政策措施、投入机制,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 务实兴办文化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县区以社区为重点,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农村以乡镇为重点,着力建设综合性的乡镇宣传文化阵地和村宣传文化室。二是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三是实行政府支持和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引导,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文化服务设施。

(2)坚持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并进。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走改革创新之路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传承是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好的要保留,也要创新,更需要引进外来文化改造与更新,使先进文化在基层传播和推广。

(3)坚持特色发展,打造独特品牌。特色就是个性,就是魅力,发展基层文化应坚持特色为先,各地要不断赋予基层特色文化新内涵,提升基层文化新品味,强化基层文化个性特色。

(4)坚持资源整合,多样发展。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种类、层次、特色的多样化;二是为公共服务的对象提供多样化服务,给跳健身舞、打太极拳的人们一片开阔之地,给戏剧、篮球、乒乓球、棋类爱好者一个专门场地,给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等爱好者一个舞台。

(5)坚持以文化消费为先导,做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 不断培育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增加文化消费总量。为此,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6)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基层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群众,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办好、办实。一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二是积极实施架桥工程。依托文体协会和文艺表演队等,组建一支强大的业余文艺人才队伍;三是实施奖励制度。设立文化奖励基金,组织各种竞赛,使人才脱颖而出,使节目更精彩,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努力实现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3 规范治理文化

(1)解决好“人”的问题。要把各乡镇宣传文化中心站文化专干编制和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帮助文化专干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妥善解决好乡镇文化专干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

(2)落实好“钱”的问题。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政府负主要责任。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人均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均收入相结合等分配管理方法,多种渠道增加村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积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城乡文化投入机制。

(3)建立“三位一体”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一要强化政府监管。充分发挥县乡文化部门职能作用,建管结合。以市场整治为契机,严格执法,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二要发挥社会监督。建立由社会各层面的热心人士参与的协助管制度。聘请各专业老同志、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依靠他们提供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切实增强管理工作的A见性和针对性。建立由社会各层面人士参与的协管制度;三要强化自律。建立网吧行业协会、舞蹈协会、棋类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通过行业协会自身交流管理经验,加强经营者之间的监督。

4 结语

我国基层文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人们文化生活大有改善,但还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当前存在的那些不足如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切实解决,将会是长期制约基层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我们文化工作者应当承担重任,为广大人民群众鼓与呼。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设计;地域经济发展;必要性;重要性

1文化创意设计与地域经济的相关概述

1.1文化创意设计的含义

文化创意设计,顾名思义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设计,它是对文化进行创新的成果。具体来说,文化创意设计主要指的是以文化为基本元素,对不同的多元文化进行融合整理,进而设计出的具有创意性的文化现象。由文化创意设计衍生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意,是由英国首创的,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即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智能产权。之后有很多国家与地区也纷纷提出与之相关的概念,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版权产业、体验经济、休闲产业等概念。文化创意设计不是简单意义上对“新技术、重投入”的一种叠加,它需要植根于社会这片肥沃的土壤之上,让技术充当养料促使其茁壮成长。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与形态进行了界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布局。

1.2地域经济的含义

地域经济隶属于社会历史的范畴,它与地理环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具体来说,地域经济又可以称之为地区经济或者区域经济,主要指的是在某一地理环境中不同的经济主体(不仅包括本国人与本地人,还包括外国人和外地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在一些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随着我国十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开启,地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呈现出新的令人瞩目的发展动向,将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引入一个较为活跃的时期。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与提升的作用。因此,促进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有利于加速实现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的必要性

文化创意设计是从20世纪末的发达主义国家开始萌发的,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创意设计更是在世界各个国家掀起了新的浪潮。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一枝独秀,成为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从而使得我国党和政府对文化创意设计的发展更加的追捧与重视,它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具有其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就是以文化为基本元素,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多元文化进行融合、整理、创新、发展,从而设计出蕴含文化底蕴并具有特色性的文化产品。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文化注射了新鲜的血液,使得我国的文化更具有生机与活力,这对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2.2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提升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更好地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它对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并且,全国各个发展较好的大型城市也都随之推出相关的政策来支持与推动我国文化创意设计的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所以说,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是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是我国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

3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设计在我国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因为它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样,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3.1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新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具有其重要的意义。文化创意设计就是以“创新”为核心基础的,它是知识经济时展下的产物,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与创造力。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二者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化创意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文化与创新的一种融合,文化创意对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来说具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意文化产业能够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形态,它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3.3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不仅是危机帮扶的先导产业,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型战略,而且还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一种新型的创新型产业,它依靠人的智慧、天赋与技能,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与创造,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与开发,产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较高就业潜力与较高财富创造的新型产业,它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夺取竞争优势的新举措。文化创意产业蕴含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它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4探讨文化创意设计对地域经济的发展

4.1文化创意设计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文化创意设计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产物,它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与创造力。文化创意设计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是一个具有较高就业潜力与较高财富创造的新型产业,有利于创造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地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动力。

4.2文化创意设计能够促使地域形成新的产业链,从而带动地域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文化创意设计主要以“创造力”为核心基础,它不但可以将地域内现有的文化与创意资源转化成经济成就,从而提升地域产业经济的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而且还会通过对地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激发、保护以及再利用,从而带动地域内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整个地域的经济结构,促进地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3文化创意设计对地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创意设计对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与促进的作用,文化创意设计之所以对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类型,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创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逐渐成为促进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一项好的文化创意设计能够瞬间大幅度提升一个企业的知名度,使得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地增加与扩大,并且能够使得地域内很多传统的产业与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4.4文化创意产业为地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高的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它是对地域内传统产业的一种超越,其理念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文化创意产业所推崇的是多样化、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以及充满个性化且丰富多彩的创意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作绿色产业,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艺术性,在作业模式上打破了生产与消费一体化、传统分工体系等,为地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效益。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在地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首席之地。

5结语

一言以蔽之,文化创意设计是以文化为基本元素,对不同的多元文化进行融合整理,进而设计出的具有创意性的文化现象。文化创意设计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具有其必要性。由文化创意设计衍生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较高就业潜力与较高财富价值的新型产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它对我国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学峰,王国兵.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的模式——以网游业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0(03).

[2]辜胜阻,王敏,刘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

篇11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现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态”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

篇12

【摘 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升华。连云港作为山海相拥的旅游城市,挖掘名人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连云港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丰富而耀眼。连云港文化以海洋文化、佛道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著称,在东部沿海的文化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推进沿海经济建设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开拓文化建设新领域,加快历史文化名人的发掘整理,有助于我们以务实的精神去弘扬和利用传统的历史文化,为连云港在新一轮沿海经济大开发中创造连云港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名人文化;连云港;旅游经济

连云港地区自古就是江北古邑,淮海重镇,厚重的历史积淀,灿烂的人文文化,深深地浸蕴着连云港城市文化。“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鲧殛羽山”、“舜葬苍梧”、孔望山摩崖、藤花落遗址、将军崖岩画昭示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孔子三次登临朐山以观沧海,叹逝者如斯;秦始皇东巡至此,立石为阙,彰显帝国风度;徐福东渡,把华夏文明传向东瀛诸岛。连云港于唐宋时代文化发展达到,并对日本和朝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连云港人才辈出,正史中立传的人物就有16人,其中有鲍照、戴复古、吴恒宣、李汝珍等杰出人物。《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了27位海州人的11部著作。

纵观连云港历史文化的发展,曾出现过三大高峰:古海州的汉代摩崖石刻文化和滕花落古文化遗址和城市遗址,作为古城海州文化的起源地,因年代过早,留下的东西不多,可供发扬的余地不大。而文化积淀比较丰富的是:西边的海州古城的宗教文化,和花果山、渔湾风景区的神话小说文化。其中佛道文化以清幽、奇特的景观和环境为依托得到了滋生发展。汉晋之际,道教灵宝派创始人之一的葛玄和名僧昙猷先后来此筑庵传法。宗教与大自然的结合,使花果山成为“山岳之神秀者”。由于文化积累深厚,近些年花果山的西游文化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在国内也都有了较广泛的影响。连云港名人在正史中立传的大多是封建政界人物,不易评定其功绩。从狭义的文化观点来观察连云港的文化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可以找到的专章介绍的与连云港关联密切的很多,如朱自清、李汝珍、吴承恩等,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代表了连云港文学史上的最高峰。

近几年来,连云港经济发展很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也都初具规模。余秋雨教授说过:“城市文化建设应包括实用性和观瞻性兼而有之的文化设施建设,创造具备文化默契和基本共识的文化气氛,建立有明确文化等级和层次的文化序列,树立在各个序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偶像。”文化设施是有了,但缺少叫得响的文化名人,缺少文化偶像的构建。这使得城市文化建设缺少了灵魂。当然,近年来也开展了“连云港之夏”、“徐福节“等,旅游项目也越做越大,并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了六届连云港旅游节。2011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512.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实现旅游总收入5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同时,旅游的规划、建设、管理都上了轨道,旅游的设施、服务都在不断改善,开发了新的景点和线路,满足了各地游客的不同需要。但旅游景点总体缺少一些文化味,游客反映缺少历史感。本地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基本上主要以风光线路,除花果山、海滨度假区等景区好一点外,其它景区基本上半天就能看完,缺乏文化项目和文化内涵。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文化景点建设。当代的旅游业既然是产业,就要讲究品牌,更要满足游客的深层文化需求。连云港的品牌近几年已逐步打响,自然景观建设也取得突破,深受游客喜爱。人文建设也正在进行,特别是阿育王塔佛教文化和花果山佛教文化的开掘,让游客留恋往返。但是连云港佛教文化自有它的局限性,可能难以成为全国性的品牌。而名人文化品牌建设也许更有潜力,因为名人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的人物在连云港有多人,有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例如,《西游记》和《镜花缘》。就连云港的花果山和渔湾等景区而言,每个景区都只能玩上半天,内涵不足,光凭现有这些东西,很难把品牌做大。因为从山水景色来看,花果山比不上附近的泰山,洞穴比不过山东临沂的地下画廊,海滨比不过青岛,城市比不过南京、苏州,古民居、老街也缺少上档次的东西,没有状元楼、宰相府。作为地方品牌,要具有历史感,能深入研究、引起争论的东西,这样才有文章好做。历史人文景观才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是别人无法比较无法复制的。现在各地都在打名人牌,宁海就找到了徐霞客,而徐霞客是江阴人,但徐霞客是从宁海出游的,徐霞客游记是从宁海写起的,宁海就拉住他作名人,打徐霞客牌。所以我们也要打打名人牌。土生土长的朱自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爱国主义作家,今后完全可以把这个品牌作为连云港城市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建设的共同的重点。名人能否作为城市文化和旅游文化的重点开发,一要看他的成就大小,二要看是否附合主旋律要求,三要看其生平事迹是否丰满,四要看他的历史遗存是否丰富,五要看他有无历史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而言,作家朱自清不仅成就大、符合主旋律、生平事迹饱满,而且具有争议性,因为作家曾说自己是扬州人,而事实上作家出生于古海州,并且直到12岁才离开海州。

篇13

关键词:文化认同 区域经济 价值 重要性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认同的涵义。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它是指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成员对其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文化心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它体现着区域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在心理上、情感上形成对区域共同体的归宿感、依赖感,由此而焕发出牢固的内聚力。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区域认同的基础。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化,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与接受。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所在的集体当中,并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一)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二)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三)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及重要性。

(一)文化认同是区域凝聚力的基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共同的文化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认同可以对区域内不同的成员形成吸引力、感召力。这种力量促使区域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增强成员之间的协调性、整合性,从而保持整体的稳定,促进共同的发展。特定区域文化的文化认同,能产生普遍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认同带来的这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经济和社会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尤其对于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来讲,文化认同整合经济资源凝聚力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各地区之间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就难免会产生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摩擦与矛盾。因此,为了避免或将这些摩擦和矛盾最小化,实现共赢。构建文化认同极其重要。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力量,代表着一种情感,因此,它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黏合剂。它有助于消除地方性壁垒,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融合与发展。它具有把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而使经济合作具有了整合资源的凝聚力和增强经济合作的信任感。

(二)文化认同可增强区域竞争力区域文化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竞争是不可或缺的深层力量。

全球化时代是文化创新和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竞争首先是文化产业竞争。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生产、交换、消费进入市场体系,由市场调节的产物,包括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战略举措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竞争的背后是区域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区域向心力、凝聚力的支撑点。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是该地区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淀,这种积淀需要概括。需要传播,从而形成共识,发展文化产业可强化这种认同,形成文化传播和认同的物质支撑体系,从而有助干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任何经济活动的背后,总有某种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模式是由人创造的。不同地域的民众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价值观、劳动技能、教育水平和实践经验等。这种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能增强区域竞争力。

(三)文化认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文化环境所孕育出的人文精神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精神支撑。.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文化认同营造了区域发展的文化环境。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将感受到文化背景的巨大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是从文化观念的更新开始的。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将伴随贫困的经济。就算是相同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实施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在沿海地区的区域文化中所具有的敢为人先、兼蓄并收、求真务实、重商重义的精神,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得沿海地区的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及江浙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其经济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科技等地域文化因素是重要的方面。该地区的文化水平高,商品意识浓厚,为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共同的文化氛围。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区域经济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文化认同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离开了群体成员对共同文化的确认,就难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都与观念封闭、保守有关。

(四)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相毗邻的几个行政区域,为了共同的发展,比较容易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促进了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伴随着资本进入到一个区域中,投资的人也会本能的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饮食、语言、习俗乃至宗教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是降低磨合成本的一种体现。对于经济合作或者异地投资而言,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等的降低。这种风险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靠政府的相关制度与行政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要靠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跨行政的区域合作,彼此文化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五)文化认同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任何制度创新的行动都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学习、借鉴并运用先进的制度必须考虑植根社会的文化因素,否则移植的制度难以存活,改革原有制度而实施的制度创新或创立新制度同样要考虑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质,否则会加大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然而环境既限制变化又为变化提供机会,由于任何一个地域文化特质都具有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可塑性。因此,地域文化特质既对制度创新形成制约,又给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关键是要寻找实施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化的切入点。恰当的切人点就是制度创新的现实起点,也是制度创新的可行的通道。寻找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的切入点,需要从制度创新动力源上加以分析,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创新和强制性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创新则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参考文献:

[1]何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庆松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篇14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70-02

一、体育文化

人类为生存而与自然进行的搏斗产生了运动,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步形成现代体育运动。体育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在人类的体育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着人类本身需求,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运动器材、动作技能以及无形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等表现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与其他文化一样,体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的特征,并规范体育行为、影响价值观念。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并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影响,形成了“统一、中庸、天人合一”注重修身养性的内向、封闭和圆满为特色的体育文化。而时代的发展也造就了体育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继承性、群众性和创新性。例如,云南省开宗教工作创新之先河,创设了云南省宗教体育运动会暨文艺汇演,目前已举办三届,为促进宗教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体系中的体育产业

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并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物质文明产生互动发展的关系。体育文化必然依托体育产业。自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颁布,中国体育产业开启黄金发展期,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据国家y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1.7万亿元,增加5 494亿元,在同期GDP中占比0.8%。其中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是11 238.2亿元和2 755.5亿元,在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中占比分别是65.7%和50.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产业状况实质上并没有太大改观,中国体育产业链过短,缺乏足够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服务和共同分担风险。

在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点。从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看,体育产业已成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点;而从国内来看,人们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欲望强烈,加之政策上的倾斜,在资本的热捧下,体育产业必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体育产业将使第三产业的范围扩大,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方面),并推动公民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会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率,不但吸纳人员就业的能力强劲,还能拉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体育牵手旅游,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涉及竞赛表演、健身休闲、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态。

三、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巴西世界杯时,巴西驻华大使瓦尔德玛・卡内罗・雷昂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说,世界杯对巴西经济来说,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深远。巴西在准备世界杯期间,建设了很多公共设施,如扩大机场、建设与整治交通运输等,对巴西经济来说影响很长久。巴西世界杯比赛在12个巴西城市举行,以前的比赛最多为8个城市,对于旅游业来说影响更多也是间接的,游客将从电视上看到关于巴西的画面、阅读关于巴西的资料,这可以间接吸引游客。有关国际组织做过调查,世界杯比奥运会更能吸引游客。当然,巴西经济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中国则不同,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进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新浪财经网报道统计局释放明年经济向好信号,GDP增速将不低于6.5%。当前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未出现疲态,并于近期呈现出止跌企稳的面貌(徐洪才)。综合来看,体育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显性影响

首先,影响就业。比如南非世界杯时,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世界杯为南非赢得了约13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体育产业有11个大类,除体育用品、相关产品制造业以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其余9个大类均属于体育服务业。很显然,体育产业是第三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第三产业更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所以必将影响就业。比如目前最热的冰雪运动,自2015年北京联合张家口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冬季运动开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的运动生活之中。以哈尔滨市为例,该市被称为北国冰城,几十年发展下来,打造了很多城市冰雪旅游精品品牌,以及世界性的运动在此举办有效推动了其冰雪体育场地、器材的兴建和更新,使其交通更便利,宾馆等服务设施增加。要接待游客,甚至为游客提供滑冰、滑雪器材和教练指导,必须要有广大的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使相关行业联动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旅游、建筑、新闻传媒、制造业等。如上文的例子,巴西世界杯的举办让全世界认识到了巴西,吸引球迷去巴西观看世界杯比赛,并在赛事完毕后,产生深远的影响。亚洲体育营销论坛上,日本早稻田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员教授原田宗彦表示,随着世界性体育赛事在亚洲频繁举办,亚洲体育旅游产业将引来一个发展良机。未来亚洲旅游人口中,将有10%的人是因为体育而选择出游的。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旅游产业中体育旅游增长最快,每年约可创造4 500亿欧元的价值。姑且不论预测是否准确,但体育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现实。再如新闻传媒业,未来体育IP将成为新闻媒体也争夺的焦点,我国很多互联网巨头早已布局体育产业,腾讯更是以5亿美金取代新浪获得了NBA独家转播权。再如建筑业,体育赛事的举办必定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比赛场馆、交通设施等等,这就会联动建筑业。

第三,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巴西筹办世界杯扩大了机场。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对体育的热情不断高涨,那么我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定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体育设施,改善体育环境。同时当体育文化兴盛,带动旅游业,那么交通运输就需要改进,以便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隐性影响

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并不会立马显示出来,正如巴西举办了世界杯,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深远。

1.影响国际知名度。为什么要争夺奥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主办权,主要就是能蚪国家推向世界,打响国际知名度。

2.提升国际形象,涉及到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政策、经济水平等等。国际形象不同于国际知名度。体育将国家的历史文化等展现给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们认识了解,从而有助于国际形象的提升。

3.对外吸引外商投资,对内拉动消费。一次体育赛事的举办,就是一次对外吸引外资的机会,它将展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等,甚至会促进地产投资。比如,南非以前商品房很少,当世界杯举办时,全世界的目光都将集中于此,国际资本在认识到南非房地产有利可图后,必定会增加投资。

4.促进体育大环境的形成,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比如在全民健身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等政策导向下,必定会引起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进步,转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育文化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当一个地区经济尚处于萌芽阶段,那么其经济性影响会凸显,文化性影响会偏弱。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极大追求,体育文化的文化性影响将凸显出来,慢慢促进体育大环境的形成。而当经济发展出现乏力情况时,体育文化就能够塑造出经济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

5.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体育产业中9个大类属于服务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体育大环境形成,以及体育文化的盛行,必定带来服务业的繁荣,而体育文化中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也将极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四、反思

由于政策导向,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体育产业位于风口,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链过短,体育市场呈现乱象。腾讯体育《体育旅游值万亿?体育产业GDP注水游戏何时休》一文引人深思。该文章指出,在政策导向下,体育市场出现了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体育公司。王健林说:“如果不算体育相关产业,中国体育产业GDP占比也就在0.3%左右。”与上文的0.8%对比来看,无疑体育产业产值是有注水的。这说明体育市场总体呈现一种浮躁现象。

虽然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在这种浮躁的大环境下,既不利于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我国正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体育文化产业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浮躁的大环境下,体育界乱象横生,如比赛黑哨、操纵比赛等等,不利于体育文化的发展。而且以前的金牌至上战略导致了体育界的种种黑幕,好在体育总局已向该战略动刀(源自腾讯体育)。

对于体育文化来说,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体育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升了,资本才会加速流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追求才能得以满足。同时,体育文化也会受制于政策导向作用。所以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在规范市场,促进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结语

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无论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的影响,均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在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同样要认识到,在这个体育文化发展的黄金期,浮躁的大环境,既不利于体育文化发展,也不利于其带动经济发展,必须整肃市场,加强配套政策的制定,切实保证体育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牟丽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