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范文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

篇2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电视编辑;文字编辑;视频编辑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88-01

随着新媒体技术自身的发展和电视节目创新的需要,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电视及其编辑工作的关键性技术。在各种硬件、软件的支持下,电视编辑中的文字编辑与视频编辑工作可以统筹开展,按照整体思考、全局设计与美观布局的视觉艺术目标,去把节目的信息、视觉的美观、信息的准确程度,全面、立体与美观地展示出来。

1 新媒体技术运用中文字编辑和视频编辑的统一路径

运用新媒体技术把“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统一起来,去“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1],是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有效技术手段。

1.1 互补性统一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尽管采用了各种技术,但难免会因为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出现摄影、录音与采光等方面的先天性不足,导致信息反应不全面、不精确与不清晰等现象,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文字编辑与视频编辑是有效完善节目及其成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践中互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信息完整性互补。在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两者或两者其一出现信息残缺或模糊的情况下,在以一种内容载体为主体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另一种载体来补充与完善。例如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新闻制作中,在各种视频难以精细化地说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情况下,运用文字与数据的字幕更能有效地说明需要阐述的内容。其二,信息准确性互补。主要体现在文字信息与视频信息的细节准确性互补,其中以视频信息的直观性去弥补文字信息的抽象性,以文字信息的详细性去弥补视频信息的直白性,例如运用“屏幕文字的可读”去提升节目的“视觉表现功能”,通过“字体选择、色彩搭配、字幕位置、时间控制”等为电视画面增添

效果[2]。

1.2 重点突出性辅助统一

为了强化电视节目及其实际内容的主题,文字编辑与视频编辑所依托的素材要有侧重,往往以某一种类型素材为主,其他的素材起到锦上添花的帮扶作用。统一两种编辑的路径有两种:一是,氛围性主题的文字辅助编辑。在现代摄像技术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支持下,对一些氛围性的主题节目,视频具有其直观、真实的绝对优势,文字编辑可以从某些细节、过程、流程与结果等作出补充性的说明,既可以突出主题也可以实现把更多的精细信息传递出来。例如针对抗洪救灾的新闻编辑中,显然抗洪现场的震撼性视频更具有感染力,文字编辑可以辅的把救灾人员奉献精神,以时间、劳动强度、救人数量、搬运物资数量使主题更加鲜明。二是,描述性主题的视频辅助编辑。针对一些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人员广、项目多的节目内容,以文字编辑为主去保障主题与整体线索的清晰性,对于那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内容或重点等,可以运用视频编辑的方式去辅助突出。如针对某地区某个季度的经济发展新闻,一般以具有相对长篇幅的文字描述为主,视频配合点题辅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积极作用。

2 新媒体技术运用中文字编辑和视频编辑的统一策略

由于新媒体技术及其呈现内容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等特点,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统一策略是提高编辑质量的关键环节。

2.1解说策略

在电视节目素材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与动态变化,任何技术的运用都难以确保全面地搜集和挖掘节目必需的信息。编辑工作就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在后期的制作中对那些关键的信息进行明确的过程。常见的解说性编辑策略有两种:一是,人物性解说。在编辑人物资料的同时,尤其是对相关人物活动过程视频展播的同时,对其资历进行简明扼要的文字性解说,或反之,在文字解说人物时运用视频对其典型的外貌特点等进行视频解读,使观众能更直观地、全面地了解主题人物。如对体现“扫地僧”李小文院士的简朴的电视节目,采用后者策略是更加详尽与科学的方式。二是,背景性解说。主要是针对各种重大事件的电视节目制作,背景性的内容是观众能否准确接受信息的关键,开展背景性的解说是电视编辑的重要工作。根据事件成因距离事件实际爆发的时间长短,可以选择不同的背景解说策略,时间较近的可以采用视频解说策略,如最近发生的“东方之星”游轮沉没事件,可以运用视频对事件发生前后的天气实况、水流状况等进行视频解说;对时间相对较久远的,由于视频资料缺少采用文字解说较好,如针对泰坦尼克号事件采用文字解说更佳。

2.2 案例策略

案例是提高电视节目真实性、丰富性的重要素材。在不同的阶段或环节插入适当地案例,是保障、突出主题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案例插入的编辑策略有两种:一是,直接在视频素材上插入字幕案例。这是当前最常用、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如广告的制作中,在相关人物活动基础上直接地在屏幕某个位置插入编辑好的产品性能文字,能起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二是,在主持人描述或字幕展示后插播剪辑后的特定视频案例。这是描述与案例交替性出现的做法,尤其在新闻节目的制作中,能以更加清晰的思路和事件线索去传递信息。如在制作旅游业各种违规现象的新闻时,可以在相关现象列举与数据的统计播出后,去展播一些导游违法、商家违法、景区违法与游客过激行为、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现象,让观众直接地去了解其危害及其成因。

3 新媒体技术运用中文字编辑和视频编辑的统一注意事项

在电视编辑实践中,文字编辑与视频编辑相对特定的工作人员而言,可以需要他们个人独立的作业,但相对一个节目而言需要有整体性,因此,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艺术性统一。由于视频素材的声、色与像的既定性,在实际的文字编辑中就需要“将美学元素融合到编辑活动中”[3],通过字体、字号、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以确保节目风格或艺术水准的一致性。2)主题统一。即素材的选择和裁剪要服务于主题,要勇敢、科学、理性地进行素材取舍,避免喧宾夺主、跑题、偏题等现象。

4 结论

新媒体技术时代背景下的电视编辑工作,需要在新的编辑软件开发和硬件创新中,把文字编辑与视频编辑工作统一起来,有效杜绝因为分工过细导致的衔接难、融入难、素材内容有差距的现象,为创编出主题鲜明、风格统一、艺术水准较高的节目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卓娜.试论编辑在全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职能定位和转型[J].中国出版,2013(13):63-65.

篇3

恰逢多事之秋,2014年的3月份注定不太平,从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到3月8日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班失踪案件都牵动着大家的心。这几日的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也被“刷屏”了,即时消息、寻人、祈福等内容扑面而来,而这接连而来的“人祸”又把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两个老“对头”异同比较的话题再次拿到台面上讨论。腾讯朋友圈对新浪微博的冲击有目共睹,更有不少人直言“新浪微博将会被微信的朋友圈所替代”,随后新浪微博推出的“朋友圈”也能隐隐看出新浪微博的一丝畏惧。但是随着3月初这两件重磅事件的发生,舆论的天平却悄悄发生了变化,微信朋友圈的地位也一下从天上蹦到了地下。

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发生后,微博上皆是紧张的搜寻即时消息以及失踪乘客家属的安顿信息,相比微博的严肃性,微信朋友圈上转发更多的是一些“好消息”,面对同一事件,国内两大移动互联网平台在传播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免让人咂舌。随后也有不少人开始唱衰朋友圈,也有更多人表示微博是不可能被替代的。而这样巨大的差异是这两个平台不同的DNA所造成的。

在社交媒体最重要的“听”和“说”的两种主要需求上,微博和朋友圈各占其一,微博有更为明显的媒体属性,能够满足大家快速获取消息以及收集各方观点“听”的需求,而在相对封闭的朋友圈里,自己对事物的评论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共鸣,才能满足自己“说”的意愿。微博上有着诸多媒体以及有影响力人物的存在,消息量更大,更新速度更快,同时也利于消息获取者快速获取信息和甄别信息的真伪,出现的错误消息也会因为大量真实消息的更新而进行更正。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朋友圈里,互相产生交集的好友都在某一方面上与自己的喜好相似,信息同化性较大,不利于错误信息的消除。微博与朋友圈另外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微博偏重信息发散状流动,微信偏重信息点对点流动。所以谣言在微博上传播得快,消失得也更快,反观流动性较差的朋友圈,谣言的消除也相对更加困难。

随着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发展,自媒体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我们获取消息的更多来源不再是传统的新华社及中新社,越来越多的普通网友在微博和朋友圈上的爆料反而更新鲜、更迅速,同时也由于爆料人并非专业培训过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所以随之带来了更多带有个人感彩而未加甄别的消息,在表达上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观,促使了更多的“谣言”产生。时任Twitter新闻总监的Vivian Schiller曾在NBC就职,他表示Twitter没有专业的记者和编辑,因而永远不会成为具有“把关人”功能的专业新闻媒体。它应当发挥的是平台功能,帮助专业记者和普通网民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并且进行众包型的纠错和核查。引申来看,微博和朋友圈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随着类似微博和朋友圈的平台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增多,平台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本不存在太多的优劣差别,但不同需求下也有不同的应用。作为使用者,在从单一的消息接受者向参与者和传播者角色的转变中,需要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在转发和传播的过程中也要多拿出一份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利用和享受网络平台带来的便利。

篇4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发始于上世纪初的美国,其后不断发展并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对传播学的研究则始于80年代.至今仍在发展中不断研究与探索。对于“非传统媒体传播”理论,笔者或许不是第一个提出该学说的人,但确实自1996年起便一直不断地运用非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尝试.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种新的传播理念,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为业界在该领域的探究中贡献一些经验与观点。传播的理解汉语里,“传”意为纵向的传递,“播”意为横向的散播,“传播”是近义并列构造的词。据记载,“传播”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1400年前《北史•突厥传》中的“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在英语中,表达“传播”的词是源自拉丁语的“Communieation”。译作中文意为:交流、文际、传递、通信、联络、表达、信息、书信、电话等,它涵盖了与传播相关的多个领域。对于传播的理解,不同的传播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侧重提出过不同的见解,而迄今为止,传播学界仍未达至统一。在众多的诊释中,比较简洁的一种是“传播,就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而如果概括而朴实地给“传播”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输出方,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方式,呈现其希望表达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就是传播。传I.途径与传统媒体只要能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则任何渠道都可以是传播的途径。

在古代,人们已利用信鸽、烽火台、张贴告示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与传播。各类传播方式在发展中不断进化与更替,当不同性质的传播分化了传播的介质类别的时候,“媒体”的概念便出现了.而在诸多媒体中,人们把惯常使用的称为“传统媒体”。包括有:报纸、杂志、广播电台以及电视这四大类。无论哪种传统媒体,它们实质上都具有“泛众传播”的媒体特征,即都是“一视同仁”地面向社会内的全体公众作信息传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传播对象分众化、广告强调有效到达及精准投放的今天,传统媒体的“泛众”特性已日渐局限着它们自身的发展。例如在广告投放上,具体表现为:目标人群模糊、效果不清晰、反馈不明显、夸大影响力或虚报发行t而烘托不合理的广告价格……

近年来,国内的各类媒体掀起一股将自己做大、做强的“自秀”浪潮,在各种“”式的“创举”过后,我们发觉公众对这些传统媒体日渐“麻木”起来。以报纸为例,试问有谁愿意每天都拿着一盛厚重的报纸,并费时间去翻看昨天甚至更早以前所发生的“新闻”呢?更何况报纸的厚重并不是新闻资讯的客观增工,而是为了承载铺天盖地的广告及其所谓“配套服务”式的软性新闻。对于这样的“自我做大”,人们便逐渐把每天买报读报变成了一种麻木(盲目)的“惯”。这其实是一种“衰落”的先兆。

回首以往,人们生活节奏与习惯的改变已令众多晚报“江河日下”,而日报及广播电台的受关注度也随着人们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而不断滑坡……不难预料,未来的日子里,传统电台的主力受众会收窄在仅处于行车状态中的人群;而报纸的受众则主要是无法戒掉上述“惯”的中老年人群;杂志受困于其有限的发行t,以及日益加剧的同业竞争,相信也将要经历多场残酷的“淘汰赛”。即便如此,报纸、杂志、广播电台还要整合越发强大的互联网才有机会获得新生。相对而言.电视或许是唯一地位稳固的传统媒体,尤其是“数字电视”的出现。它丰富了电视传播的内容、形式,也加快了电视的传播速度,最大限度地延伸了自身与其他媒体相互整合的空间,而未来的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关于非传统媒体传I.

在上世纪末出现了“第五媒体”的说法,但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户外广告、有的认为是互联网、还有的认为是手机,甚至有的认为应该是“LEO视频”……在众说纷纭的时候,“非传统媒体传播”理论便悄然而生。信息新载体不断涌现,使得原有的传播学理论的不足之处日渐显露.构建新的分析视角具有现实意义。

1、什么是非传统媒体传播?它与传统媒体比较有什么异同?

简单地说,传统媒体以外的传播方式,都可以统称为“非传统媒体传播”。

传统媒体与非传统媒体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渠道或方式。所不同的是,传统媒体已为人们所惯常使用,而非传统媒体则是个新鲜事物,是一种打破常规、采用人们所不惯常使用的方式/途径进行信息传播的传播概念。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凡不为人们所惯常使用的传播方式,都属于非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媒体和非传统媒体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毕竟它们同具有“信息传播”这一特性,而事实上不少新兴的非传统媒体也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手机报等。

2、非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非传统媒体能结合了不同媒介的特点,也令一些趋向衰落的传统媒体焕发出新的能t.例如电子广播的出现,催生了大批“播客”,让受众占据更主动的地位—自主地设置自己的电台,传播自己的思想,颠被了传统广播的限时限刻的传播方式。

此外,非传统媒体传播在概念特性上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因此,它的呈现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纸巾、桌布、牙ADVERTISINGRESEARCH...签等细微的生活用品.也可以是楼体、机体、桥体等庞然大物;可以是一个活动带出的系列推广,也可以是一句口号牵动的连锁反应。如果在此当中渗透着巧妙创意的构思,那么它必将是极具张力、效应深远的经典传播案例。

由此可见,与传统媒体相比,非传统媒体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更为人性化的传播方式,这与传统媒体所一贯坚持与强调的舆论引导一切的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具备这样的亲民性、个性化以及点对点的高准度,非传统媒体传播也就逐渐地成为了广告主的新宠。

篇5

【关键词】新媒体 自媒体 互联网思维 融合互动 传统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媒体在为传统广播发展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使后者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新媒体,传统广播能否抓住机遇,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实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互动发展,并在互动中得以融合提升,已成为新形势下传统广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目前,尽管传统广播、数字广播电视,以及以传统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网站、博客等传播方式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微信、微博等,还是因其便捷的“手持特性”、使用者众多,被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新媒体技术有效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和融合性等特征,为受众和媒介之间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受众同时具备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递者的双重身份,这种点对点发散式的传播方式也极大节省了传统信息交流互动中的存储和传播成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增添或者修改,使得新媒体具有了更好的延展性,这也是以往传统媒体难以实现的。

二、传统广播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

面对日益发展的现代互联网技术,传统广播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积极推进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已成为传统广播发展的新课题。

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运用传统广播与网络新媒体融合的模式,两者间的融合有助于弥补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缺点,受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收听节目,这样既扩大了广播的传播范围,还增加了其使用价值。尤其是广播集成软件的开发,使网上收听资源丰富,方便快捷。

如此便捷、大容量、多元的收听平台又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可以将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进行科学细分,借用“私人定制”的概念创办特色栏目,增强互动性、趣味性、黏合性、集体记忆性,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及品牌卖点。

三、传统广播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发展

1.推进广播的网络化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中国广播网,已经成为国内传统媒体网络化发展的先锋。与中国广播网建设发展相对应的是,各地方广播电台也积极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网上直播,比较知名的有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依托《浙江在线》网站,将省内地方台的广播节目通过《网视联盟》进行网络直播,让地方台的广播节目传播更广、更远、更持久,实现了此前难以达到的传播效果。为解决车载收音机听广播时间受限,用收音机听广播携带不便的问题,沈阳广播电视台借力新媒体拓展传统广播传播渠道,利用网站自身高质量音频优势,与新浪微电台、爱好收音机、倾听网络收音机、龙卷风收音机、听收音机网、uuRadio等9个网络收音机播放平台取得联系,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主动为运营商提供直播流与技术支撑,实现了本地、异地手机听广播“全球通”。

2.助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成长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也要主动出击,利用网络广播和网络电台的优势,发挥好各类传播媒介的功能作用,让传统广播在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中得以发展和创新。以浙江余杭人民广播电台为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该台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渠道,出人意料地推出都市化概念广播――丽人广播,率先设计和推出以“播客”为主题的时尚娱乐板块。节目自播出以来,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同行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在保持收听率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让该节目发展成为该电台的品牌栏目。在该台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主创之初就借助门户网站让广大受众了解“播客”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练习以后,也鼓励广大受众积极主动参与“播客”的制作,借此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诉求。节目还通过网络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素材,大批由受众制作的好作品成为该节目内容的主力。

3.与新媒体融合,线上线下互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指互取所需,新媒体借鉴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传统媒体尝试新技术新应用,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实现融合与转型。就目前的技术条件看,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是移动媒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诸如车载电视、车载收音机、楼宇电视、户外电视以及手机电视、手机收音机等有明显移动属性的媒介,受到广泛欢迎。相较于传统的传播媒介,移动媒体还具有前者不具备的占频率资源空间小、费用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手机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移动化发展的产物,具有点播和直播双重特性,前者更是其较之于传统广播的优势所在,听众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节目进行收听,真正突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的时空限制。沈阳广播电视台有一档开办13年的品牌新闻栏目《直播生活》。作为一档老牌民生栏目,它抓住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互动,拉近与青年受众群体的距离,微博粉丝12万,微信粉丝5万,子栏目“天生吃货”的微信粉丝达到20万。受众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到栏目的官方微博或微信上,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送达;同时,借助这些“便携媒体”,栏目组还开展了“我的私家花园”“寻找牛师傅”“美食侦探,找你做侦探”等线下活动,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热情。

在沈阳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的发展理念中还融入了网络思维和网络精神,与沈阳广播电视网积极互动来助推频率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加大了微博、微信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名牌栏目《汽车小辣椒》是一档汽车维权服务类节目,每天将节目中听众投诉的问题、专家解答、律师法律解读、多城市动等内容进行精编,通过986公共微博、微信平台,大大提升了频率品牌的影响力、公信力。今年初,沈阳台在《靓女伴你行》栏目中开设“986找到了”的小单元,它只是一个帮助大家寻找遗失物品或寻人和表扬好人好事、时长不到3分钟的小单元,但社会反响极好,主持人将这一小单元的信息内容通过微信编辑、、管理,使参与互动的微友瞬间以几何级数递增,节目收听率得到提升。

新媒体新技术怎样更好地为传统媒体所用?站在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四种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可聚合到微博或微信应用上。对于用户(受众)而言,微博平台每天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虽然带来多元化的资讯和观点,但也是一种阅读负担和良莠不齐的资讯体验。我们可以围绕新闻、话题精编微博、微信内容,从而与新闻报道形成互补。直播节目中的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访谈节目内容都可以借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微新闻(评论)、微专题或微访谈。也可以在娱乐节目中运用新媒体,像沈阳台《小一耍大刀》和情感类节目《司机奇遇记》等节目,就广泛挖掘草根的娱乐搞笑或情感类故事内容,专设搞笑、语录、故事等子单元进行微直播。微直播利用开放性平成新闻直播活动,具有快捷性、现场性与互动性。网友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等即时通信工具绑定来收听直播、参与播报、发表评论,专职的工作人员在看到网友即时评论后还能进行答复与再评议。微博、微信作为强互动性的开放平台,具有关注与被关注对象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在节目内容编排上和活动主题设计上应尽量贴近用户,选择易传播、易参与、易形成热点的内容和活动,以达到组织用户、宣传推广、展示形象、提高影响力的多重目的。

当然,微编、微直播、微活动、微评论等,都需要频率、频道内有专业人才来完成,这群人必须是既懂得传统媒体架构、频率定位、节目内容,又精通网络技术的人才,并且要精心策划、精细编辑才能高效准确地实现融合。与新媒体融合,数据化新闻是重要的转型策略,传统媒体的高品质基因优势与新媒体渠道优势和新传播技术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或许是一条突围路径。

参考文献

1.费菲 《广播业:行进在与网络的互动和融合中》,载《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2.张立斌 《传统广电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路径分析》,载《科技传播》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