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市场发展范文

医疗卫生市场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疗卫生市场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疗卫生市场发展

篇1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投资增加。和医院和制药公司,更充足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工作重心转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医疗系统各企业的重要目标。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已在医疗服务、医卫管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展开。

一、IS建设的重点由HMIS转向CIS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金卫工程的展开,已经有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商品化的整套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医院推广应用。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已普遍使用。

电子病历、医学影象为HIS的最亮点。目前我国有许多医院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的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设施,迅速增加的成本性能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发展电子医疗记录和医学图像系统奠定了基础。目前CPR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适合电子病历多种内容、媒体的数据结构;恰当可靠的安全机制;高效经济的存储方案;实用方便的数据输入和阅读手段;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方法。建立PACS的一个目标是方便图象的存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无胶片化的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技术、PACS与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图象预取技术和图象压缩技术是当前 PACS应用的主要技术。设备上,PACS不仅要建立1-2个可以显示图象的工作站,还需要高质量的图像采集设备(如专用的胶片激光扫描仪)、大量的图象显示设备、十几个TB的在线存贮容量和高速度的网络通讯设备。

远程医疗正在迅猛发展。远程医疗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设立了一个远程咨询中心。国内远程医疗趋向于应用服务,传输方式多采用电话拨号,部分采用ISDN、FR、VSAT、 INTERNET方式。虽然很多公司投入开发研究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但是对远程医疗技术高层次的应用研究还处在无人尝试阶段。

二、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

1、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已经进入整合阶段,未来会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主要是整合HIS系统和CIS系统,通过HIS的升级推动HIS向临床信息化发展,如电子病历、在线临床医疗信息共享等。同时PACS系统、预算管理系统、数字化医院集成平台等也会快速发展。

2、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基本模式是在一个社区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功能是记录所有医学界过程,完成计费,药物和医疗用品管理,为每个社区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做到在医疗文档共享,支持药物输送。系统升级后,还能支持包括全科医生团队管理、家庭病床管理、慢病管理和慢病随访等新功能,甚至实现支持患者“上传”和“远程预约挂号”。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快,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系统。

3、以大医院为中心的系统

基本模式是依托某个大医院或地区的中心医院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外联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上一类系统相比,它的特点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直接享受到某个大医院(或中心医院)的医疗资源,如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上传下送”等服务。

4、区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基本模式是在一个区域内建立一个医学影像中心,供区域内成员共享。除了提供医学影像共享资料之外,系统具备“基层拍片、高层阅片”功能,对一些拥有检查设备但诊断水平偏低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帮助。

5、区域医疗协同系统

本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医疗系统,系统基本目标是:大范围实现医疗文档共享,让医生在接诊时能够了解到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以此辅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从而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

总之,通过对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信息化的调查研究,赛迪顾问认为在我国HIS建设由HMIS向CIS转变过程中,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象系统和远程医疗发展潜力很大,这必将带动医药卫生系统对IT市场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特别要指出,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的行业特色突出,需要IT业人士和医药人士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增加,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医药贸易电子商务的开展,将拉动医疗卫生行业对网络通讯设备的需求。生产管理模式和资金实力决定了制药企业成为ERP管理软件的潜在用户。

参考文献

[1]何雨生.2003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进展.上海: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4既第二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04年5卷

[2]王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上海: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4既第二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04年

篇2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学;分析

一、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卫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而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则成为了我国医疗领域发展的关键性内容,经济学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了科学选择,并就公平与效率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体现进行分析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优化使用的重点方向。

二、可供选择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对于市场中大部分的资源配置的路径、方式、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灵现象,一方面,市场无法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进行决策;另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出现分配不公、效率低下等不良状况;因此,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则更多的依赖于政府的作用。同时,第三方资源配置方式的存在也大大学也削弱了市场的作用。市场机制的运行不能真正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普及,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缺陷较为突出。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机制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机制是指通过政府政策、政府机制等行政性命令的下达使得一部分资源通过政府手段加以分配,政府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是目前医疗卫生领域较为常用的方式。社会公众对于医疗卫生产品的需求取决于医疗卫生产品的边际效用,一般而言,富人相比穷人而言的商品边际效用较小,因而,在政府进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时,公平这一特性得到了显著体现。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分析

首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公平的体现主要是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的,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人人机会均等,即社火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公平上。社会公众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社会差异,从而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这种状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覆盖不全面导致的。其次,在分析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健康公平这一概念有必要引入,健康公平主要涵盖一下3个方面:一是健康状况的公平;二是可实现性的公平;三是政府在资源投入方面的公平。因此,为了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政府应该将政府健康补助向低收入者方面倾斜。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的全面性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需求者,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资源分布的特征存在正相关关系,从现实状况看,当经济水平较低时,公平的体现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在经济学中,效率是指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入,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果带来了多少社会公众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疾病的康复率都要考虑在内。其次,在医疗卫生部门生产功效既定的状况下,医疗卫生资源内部配置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是医疗卫生产品供给的充足性,医疗卫生产品是否充足取决于社会生产能力,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在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前提下,需要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重组。

3.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福利经济学将公平与效率作为其发生作用的两大准则,但是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下,公平与效率很难得到统一。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同观点。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中,多数人往往以公平作为核心考虑要素,这是因为福利经济学主要关注社会成员的获益水平以及社会成员的福利状况。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效率与公平进行统筹规划,效率本身就包含着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即是相互矛盾同时也是彼此统一的。在提高本国成员健康水平的前提下,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终极方向。在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与政府作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主要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及效果进行控制与监督,而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果的标准,是经济学分析的重点内容。在实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工作中,效率与公平要得到双重兼顾,以此实现社会成员健康状态的最优。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属于公共产品,正处在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文章在论述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方面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改委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具有较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正是一个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此时,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福利。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财政作为支持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主要手段,需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反思当前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更公平、更有效率地发挥其作用十分必要。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失灵等市场失灵的情况。公共财政的基本出发点是“市场失灵”的现实,其理论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其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从公共财政来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以市场失灵为存在前提和范围的,即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范围和领域,政府不必介入,而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才是政府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

公共财政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如果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干预、调控和其他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等无形产品都看作是政府部门提供、生产的“公共产品”,那么“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理论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的。卫生领域正是存在市场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主要表现在卫生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险市场的缺陷以及卫生服务的外部性。许多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是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同时,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能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不致于让部分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基本的健康权,是公共财政实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的要求。

二、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财政体制的变迁,1980年后我国的卫生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医疗卫生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体制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政府将医疗卫生等众多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行业推向了市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卫生筹资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一)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规模分析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支出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国家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构成。这三者间构成比例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各方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责任分摊的变化。而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则是衡量一国卫生投入的总体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整体对卫生领域投入的高低。表1反映了1980年以后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构成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制转型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数量急剧增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1980年的143.23亿元,增长到2006年9843.3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4.52%。但是,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要求,而发达国家如英国为8%、德国为11%、美国则超过了15%。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投入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而且,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看,不难发现,政府的卫生预算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6.2%下降到2000年的最低点15.5%,再到2007年的20.3%;个人的卫生支出在1980年仅是21.2%,而到2001年却高达60%,之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45.2%。可见,体制转型以来,卫生总费用虽在快速增长,但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比例基本是逐年下降,个人的卫生支出比例不断增长,表明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责任在减少,而个人的卫生责任却越来越大。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各国的实践来看,都是很不合理的。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长,政府的卫生支出也应不断提高。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卫生费用构成时,发现问题更为严重。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12.54%下降到2002年的6.23%,而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由1991年的80.73%上升到2002年的89.11%,12年间上涨了8.38个百分点,年均上涨0.7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40%。可见,占我国总人数70%以上的农村人口享受到的公共财政卫生支出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医疗卫生费用要自己承担,加之农村收入低、医疗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大量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二)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结构问题

1.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不均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包括的种类很多,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依据产品的竞争性、排他性和外部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属于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提供财政支持是财政的责任。通常,外部性越强的公共产品应由高端政府负责投入,地区内、外部性弱的公共产品由低端政府负责投入。我国政府间卫生投入责任划分,纵向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十分不均衡;横向上,各省级政府之间卫生投入差异性明显。以2006年数据为例,国家财政卫生总支出为1320.2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1296亿元,占国家卫生总支出的98.16%,中央财政支出24.23①亿元,仅占不到2%,这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形成的分级管理、分级投入,本级财政只负责本级卫生机构,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卫生财政投入体制等卫生政策相关。这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差异,加之分税制下我国县级财政收入的缺乏,造成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而且在这种以地方政府负责筹资的医疗卫生政策下,由于各省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各省市在卫生领域财政投入水平的差异明显。横向上,在现行卫生投入责任主要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下,因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差异,导致各省市人均卫生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各省之间人均卫生经费差异比较大,以2007年为例,人均卫生经费财政投入,北京为728.43元,而湖南仅有93.15元,是北京的八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差异在其他年份同样存在,且差异更大。可见,以地方政府负责卫生筹资的政策加剧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省市之间在卫生服务上的不公平性。2.城乡间卫生支出不均衡。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政府卫生投入结构在城乡间呈现非均衡性,加剧了城乡间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卫生总费用城乡分配不均衡以及政府卫生事业费分配的城乡不公平。以2004年为例,58.2%的农村人口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4.9%,而41.8%的城镇人口卫生支出却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人均卫生经费只有301.6元,而城市卫生经费为1261.9元②,是农村人均费用的4倍多,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话,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相对城市人口将更大。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占据了城市的部分卫生资源,但短期内城乡间卫生总费用构成的非均衡性难以扭转。这种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卫生服务获得的不公平性。财政用于卫生的投入,更加侧重于城市,城乡间卫生资源分配很不公平。

(三)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效率分析

我国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总量本来就偏少,而且这些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并未产生较优的效率,主要体现在:政府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缺乏科学的运作机制。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运用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监测指标体系,缺乏资金运用效果的信息机制和改善资金运用的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资金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农村卫生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的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经常性维护,使农村稀缺的卫生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健康效益,政府有限的资金用于养人,而不能用于改善服务。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由于技术、服务和管理上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不适应农村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能力萎缩,大部分面临着生存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发展和农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公共财政支持

要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目标,要求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应走向全民健康保障,目前只面向部分人的医疗保障体制不仅违背了公平性原则,而且成本很高。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的公共医疗卫生投资不仅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也是最具有效率的。因此,加大财政农村公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公共财政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应主要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共同负担,但由中央政府决策支出将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因为中央政府考虑了每个决策对全国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影响,把所有的外部性都内部化了,再加上地方政府税收权力和财政收入的限制,难以支付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所以中央政府能够提供最优的公共卫生支出。除此而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农村卫生投入应纳入政府的总体预算,以防止地方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随意变化和压缩,保证基本医疗和保防工作的正常经费。

(二)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投入不足的一个因素就是地方财政的困难,而地方财政尤其县乡财政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税制,尤其是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因此,要在分税制的框架下,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财力,使三者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尤其要尽快把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推进真正的分税制的轨道。但在各地方分税制体制的设计中,在合理配置财权之后,必须再配之以合理、有力的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确保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的财力与其事权大体相一致。这是因为在我国,基层政府担负着直接向70%的居民提供大部分公共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财政缺口十分巨大,根本不能保证向本地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县、乡镇政府的力量建设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实现各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均等化,要加强中央政府向农村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建立对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制度,通过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控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总量,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基层政府对医疗卫生转移支付资金的滥用和压缩。但是,由于中央专项拨款一般要求地方配套资金,这样恰恰给发达地区提供了便利,而对贫困地区来说,专项拨款越多,反而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此,中央财政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某些特殊的因素,给予一些地区以非对称性专项拨款,比如对于民族地区、困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每年可从中央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非对称性专项拨款的形式予以扶持,使那里的农村居民尽早享受到一般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达到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三)转变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补贴方式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主要集中在服务供给方(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的需求方(农民)补贴很少。这种补贴机制是适应传统时期农村普遍缺医的现实情况而建立起来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已经解决,主要的困扰是没钱看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政府原有的补贴模式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除对少数医疗机构缺乏的偏远地区,政府加大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外,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尽量交给市场来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政府转而补贴服务需求方,支持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民购买医疗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四)改进农村卫生服务公共财政投入方式,提高产出效率

篇4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目标定位,坚持这一目标定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一般来说,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但两者不是绝对矛盾的,也有相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是能够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绩效十分显著。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篇5

1、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产品线齐全、实力雄厚的整体方案解决商;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持续增长。

即将登陆创业板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宁软件”,300253)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业务的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研究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面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市场。公司在2009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中市场占有率位列同行业第一名。

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快速增长。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701.87万元、2616.26万元、3534.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2%。

受益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

公司是一家以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并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我国仍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DC的研究,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20.3亿元,较2008年增长23.7%,预计2014年将达到66.4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

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未来面临以下驱动力:1、新医改催生新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需求;2、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有助于改善医疗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区域医疗的整合优势,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场空间超30亿;3、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驱动医院信息化投资,未来几年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将逐步在医院普及,驱动的投资将是几十亿级别;4、乡镇医院及农村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仍非常落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新农合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医疗信息化市场有望出现较快增长。相信在这四大驱动因素下,公司凭借其领先地位,将持续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领先的行业地位

卫宁软件在医疗卫生软件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位列IDC“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十大供应商”第一名。

公司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优势,这一竞争优势保证了公司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可以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以及维持创新能力来应对多变的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在2007年国内首届IHE医疗信息系统互连测试中,成为唯一通过测试的国内医疗软件企业;在2008年、2009年测试中又成为通过项目数量最多的医疗软件公司。显示了公司技术研发实力的雄厚。目前,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医院信息系统、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提供完整的医疗卫生行业IT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同行业中拥有产品线最齐全的公司之一。

毛利率持续增长

篇6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 综合实验区 医疗卫生行业 人才需求

一、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一)郑州航空港区现状

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中国首个内陆开放试验区,于2012年7月设立。自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后,一年多的时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开局良好、成效显著。目前,围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实验区累计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1516亿元。在制造业上,除富士康外,已引进了酷派、天宇、创维等整机智能手机生产项目,台湾科技园内布局了生物科技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在航空枢纽建设上,郑州机场已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获批开展国际快件业务的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23条,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占中部地区九成左右,郑州至纽约、莫斯科、伦敦等13个国际城市可“当日寄出、次日递达”;电力、热力、天然气、电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医院、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入了关键时期。

(二)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现状

2014年9月11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正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项规划》。为全力满足不同区域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努力从根本上改善辖区群众的就医环境,整个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将建18家专科医院、9家中医院、13家综合性医院。2014-2016年,计划开工建设医院7家,计划投入使用2家。其中一家为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项目,计划投资8亿,占地294亩,住院床位1600张;另一家为总投资拟定为15亿-20亿元、占地248.6亩、住院床位2000张的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项目(省儿童医院、省胸科医院、省立医院)。2015年在准备投入使用的安置区内规划建设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16在准备投入使用的安置区内建设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16年年底,逐步实现步行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的目标。

(三)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郑州航空港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根据专家测算,近期郑州航空港区可以带动至少20 万人就业;从远期来看,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深度2013―2040 年)》,郑州航空港区人口规模2020年达到90 万,2030 年达到190 万人,2040年达到260 万人。郑州航空港区专职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总工会主席赵新中认为,结合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实际和规划要求,郑州航空港区现在及将来会重点引进三大类人才:建设发展层面人才、产业项目层面人才、社会管理层面人才。在医疗卫生行业,重点涉及公共管理、公益事业、社会医疗、基础设施、生物医药等高需求专业。由此可见,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的建设在数量上对人才是迫切需求的。

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的建设不仅对人才需求数量庞大,同时对人才需求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为目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这必然决定了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的建设对相关专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人才政策应以引进和开发培养高质量人才为重点。

二、郑州航空港区面临的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困境

(一)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匮乏

对郑州航空港区而言,其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疾病预防和卫生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不足,缺乏顶尖的医学专家及医疗行业领军人物,没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港区对高层次卫生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卫生医疗机构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行政机构过多干预,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的倾斜造成了基层医疗单位人才和技术力量的匮乏。另一方面,医学类高校的招生结构、学科设置、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未能适应市场需要,此外,毕业生在医学人才市场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价值单元有着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此时港区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产业集聚尚未形成规模,与沿海东部地区相比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并不明显,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

(二)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

纵观河南省内的各个医疗机构,拥有经验的老医生、教授炙手可热,但是上升空间也是有限的,随着医疗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医疗机构也需要高科技人才,老教授拥有多年行医经验,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下降,看病也形成了一种传统模式。年轻医师只有经过多少年在最下层的实践经验以及奋斗才可能走向更高的位置,才能拥有资格坐台行医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此循环,高级医师是无法学习同时代的新知识,这样造成了人才结构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年轻的医疗天才被埋没,缺少创新。郑州航空港区某医院医疗项目带头人也表示,医学类专业学科带头人等专家队伍年龄普遍45岁以上,“领军人物”老龄化问题突出,中青年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且储备不足,学术积淀相对薄弱;职称结构上,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失衡,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存在断层问题,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健全。

(三)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人才“找不到”和“要不到”并存

郑州航空港区建立初期,各项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招聘所需人才成为难题,导致医疗卫生人才短缺。每年第二季度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旺季,虽然毕业生作为求职主体的人数庞大,但不少求职者素质与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特别是新兴的产业、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短缺。一方面,“80后、90后”已成为就业市场主体,工作对他们的束缚性普遍减弱。大多毕业生抱着“骑马找马”的心态,跳槽率高,不利于人才培养需要,加剧劳动市场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问卷统计数据表明人力资源、行政是求职人气最旺的职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求职人群以技术含量不高且工作环境较好的岗位为就业目的,导致一些岗位很难或招不到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部分应聘者因工作性质、环境、薪资等工作条件与就业期望值不匹配,从而竞聘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最终造成招工、求职两难的状况。

(四)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缺位

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吸引人才政策不到位,导致优惠政策无法弥补地区差距。尤旨其在主观上纳才意识不强,政策倾斜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投入不足,条件苛刻。由于郑州航空港区地处内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而政府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也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郑州航空港区引才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导致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三、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开发与培养建议

(一)完善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转换机制,重视并加大政府向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倾斜力度,完善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加大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加强郑州航空港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改善港区医疗条件。对医学院校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就业安排,向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倾斜。用事业、待遇和感情稳定人才,对人才要委以重任,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规范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的任职条件,实行人员聘用制,公开招聘院长和医疗卫生监督人员,把年富力强、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员选聘到管理岗位,逐步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队伍。

(二)实现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制定和实施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规划,制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原则和岗位结构比例,完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录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严格实行医师、护士资格准入制度,优化医师、护士队伍。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根据医疗卫生人才的工作特性和能力要求,逐步健全和完善以岗位职业为基础、分层次的人才评价体系,落实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自护权,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标准,改进和规范评审行为,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净化人才竞争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优化医疗卫生人才配置。

(三)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

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应适时适量的干预,避免造成卫生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前提下,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完全市场化的条件。其次,教育部门应赋予相关高校更多的自,使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统筹规划人才培养,结合高校特点和优势,进化合理的专业设置,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最后,作为应届毕业生,应充分了解市场,关注就业形势,了解“行情”,提高自身的硬件指标,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坚决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出现。同时注重培养自主能力,由得之以“鱼”转变为得之以“渔”,提高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建设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规划和管理所需人才

根据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区的发展和需求,对所需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人才投入,加大对相关人才培养的扶持和指导,健全完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便利措施和政策,尽可能地创造具有吸引的大环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沟通协调机构,形成良好的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人才生态还环境,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开发新模式,破除人才流动壁垒,形成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多方同步可持续发展。最后,政府应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动郑州航空港区区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

总之,在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培养、引进、留住、使用、凝聚专业人才作为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实现港区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的充分供给,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港区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盲目开发引进而造成人才浪费。通过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各类专业人才,有效的实现郑州航空港区医疗卫生行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彩霞.郑州航空港建设与我省高校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

[2] 王春晓.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析―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3,(7).

[3]瞿群臻,尤晓敏.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生态区建设探索[J].交通企业管理,2013,(11).

篇7

(一)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类和特点

我国医疗机构分为十二大类,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所等几十个小分类。这些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构成了我国的疾病防治体系,按营利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现行的体系下,国有医疗机构绝大多数均被认定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本文中所探讨的财政投入问题所涉及的问题和思路,主要是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二)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经营困境

第一,国家对医院投入不足,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投入经过了不同的阶段,从“全包”到专项投入,一个阶段还提出过“市场化”的思路,对医院形成了投入的“死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0%以上,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7.7%。2003年抗击非典,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也仅占8.4%。由于政府投入水平过低,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从机制上出现了市场化的导向。

第二,市场条件下面临的竞争压力。在现行医疗管理体制下,无论大小医院,都面临要加强“经济效益”建设的紧迫性,是“饭碗”之争。医疗机构职工工资支出、医疗设备、人员教育培训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加剧了医院的生存压力。

第三,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医药费用快速增长。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大多定义为“事业单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观念和水平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理念亟待加强。医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不仅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也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

第四,由于专业特点,在传染病、精神病等特殊病种中还存在一定的歧视。

二、加强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分析

(一)加强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的经济学依据

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商品丰富、买者有充分的信息、消费者直接付款。按此条件,医疗市场显然有其特殊性,在医疗市场上,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院是有限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非同质性;医患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患者信息不灵;在医疗保险支付的情况下,病人只承担部分费用。这说明医疗卫生市场可能存在市场失灵,具体表现在:

一是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供求不平等,信息不对称。在医疗活动中,病人通常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于病人,医生同时是医疗产品的供给者和决策者,这种非正常的供求关系,使医疗服务不能像在市场上购买物品那样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进行选择。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靠市场力量很难确保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是医疗服务具有间接公共物品的特征。医疗卫生属于间接公共物品,医疗卫生状况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产生较大的外部效应。如传染病防治既对个人有利,同时可以降低疾病的蔓延,使别人间接受益。因此个人不能因为经济负担方面的原因而被排斥在医疗卫生之外。

(二)加强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是现实需要

由于政府对医疗卫生单位投入过少,造成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医院为求生存发展,不得不将资金不足的矛盾强加在人民群众身上,形成了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被动局面,造成了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矛盾加深。解决问题的渠道之一就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

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医疗保障逐渐走向市场,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逐渐向个人付费倾斜,其结果是政府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不断减少,而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断加重。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项目配置、城乡配置很不均衡。受市场利益导向的影响,财政投入到效益回收快的医院体系的较多,且主要是人员经费支出,而真正用于开展卫生活动的业务和公务费,对于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这种很难看到显著效果的事业投入较少,其中用于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更少。

第二,在治疗服务项目的配置上,财政投入的80%用于城市医疗机构,而城市的80%的拨款用于城市的大医院。由于大医院对弱势群体的不可及性,使得对这些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实际上已偏离了在治疗服务中公共支出为解决公平的目标。

由此,必须加强政府在卫生投入和医疗卫生支出中的主体作用。

三、对医疗体制改革中财政对医疗机构投入的思考和建议

(一) 要明确对医疗机构投入中的政府责任

基于医院机构的特殊性,靠市场都无法自发实现合理选择,出路只能是强化政府职能。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效的决定性因素也在于此。政府的责任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二是负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政府直接投入更加便于组织和管理,要干预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域布局,避免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及发达地区集中,以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要干预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目标,突出公益性.

(二)要以加强对医院的基础设施投入为重要内容

应该建立对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机构投入的机制。目前存在的缺陷一是重视不够,二是投入没有统一规划和安排,随意性大,“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多。国家应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投入规模、步骤的安排,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地位。医院由于规模及所属行业特点,在地方上属于“弱势群体”,在制定政策、争取政策中话语权不够,争取政策的能力差,必须有专门的政策和规定给予强化和固定,才能保证机制的稳定。

三、建立弥补医疗收入与成本差距的日常机制

篇8

关键字:医院规模;外部因素;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医改已经进行了多年,在取得了许多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例如医院的规模问题,应该如何控制医院规模,合理配置好医疗资源的分布,如何处理好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如何保证医疗服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等问题,都值得仔细研究。医院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受外部宏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本文认为,探讨影响医院规模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有一定意义的。在诸多因素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政策因素,国家肩负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做好发展规划,宏观调控等责任,也就是说,国家政策是影响医院规模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医院在对自身进行定位,考虑其规模发展的时候就必须参考当前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根据政策导向做好自己医院的规划。其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人口构成以及健康状况因素也影响着医院的规模。人口多,势必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多,相应的医院的数量也要多,规模也较大。如果区域人群罹患某类疾病较多,相应的也需要各种专科医院针对性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最后,医院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如何扬长避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求生存图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下面就以上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分析说明。

一、国家的政策因素

在影响医院规模发展的众多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国家政策因素。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我国一直不断的深化医疗改革,调整政策导向。当考虑医院规模发展的时候就必须研究当前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寻求医院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导向的一致性。

当前新医改方案历经3年酝酿、争论,终于在2009年4月6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指导思想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在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到新医改凸显出不少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②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完善分配激励机制。③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④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⑤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从这几点来看,新医改政策吸取了过往医疗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政府意识到了将医院完全置于市场上由市场对其进行调控是行不通的。诚然,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有利于医院增强自身活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但是,由于多年以来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大力扶持大型的综合型医院等原因,导致部分大型医院对医疗服务市场形成了一种垄断局面,大量病人涌入这类巨无霸式的医院,而对于其他一些中小型医院则乏人问津。这就使得原本需要市场来调节的大型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无从谈起,即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凭借自身的经济、人力资源等优势,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从而使得医疗卫生服务这种产品偏离了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造成市场失灵。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重启这种分工机制,抑制大型综合医院对基层医院病人需求的抢占。而要达成这点,就必须抑制大型综合医院的规模扩张,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型医院。中小型医院以及专科医院,民族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由于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产出,那么在大型综合性医院规模受抑制的情况下,其原本需要负担的增加医疗卫生产品供应量的任务势必由其他医院负担。那么低层级的医院,如社区医院,区级医院就应该适时的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及时扩大规模,增强自身提供的医疗服务素质,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以达到合理分流的作用。从区域人群健康状况来说,如果区域内人口疾病谱中某种疾病较为多发,而综合性医院对单病种的接收量总是有限的,当出现单病种的医疗卫生服务供应量不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的情况,那么就应该建立专科医院或者扩大专科医院的规模。例如广东地区多发鼻咽癌,全球大约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那么相应的这些省份中就需要配置充足的肿瘤专科医院以适应需求。总之,对于具体医院来说,在考虑自身规模是否扩大时,也就要考虑到自身所处区域位置,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照新医改中国家对医院本身这类医院的政策导向,那么做出的判断也就更加符合国家的政策,也能更好的让上级所支持接受。

二、医疗卫生资源供应水平

医疗卫生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开展医疗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医疗卫生资源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限性,社会可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的实际需要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选择性,医疗卫生资源有各种不同的功用,人民群众在使用任何医疗卫生资源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在过去的医疗改革过程中,我国将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希望由市场来自我调控医疗卫生资源的调控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使得现阶段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结构存在缺陷,而且供应不足。一般来说,评价医疗卫生资源的供应状况可以从区域医院总数、每千人拥有病床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这三个指标来得到初步的判断。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和全国平均水平或者类似区域这些指标的差异可以大体看出其供应水平。如果相对来说研究对象的医疗卫生资源供应水平较低,而且扩大规模能符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构,那么政府就应该增加投入,扶持医院扩大规模,增加医疗服务的供应量。另一方面,由于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着选择性,人们总是希望到方便自己的医院就医,那么在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点,而对具体医院来说,也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选址等问题,以方便人民群众。

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和健康状况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也就造成了各地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同。总的来说,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流动人口多的地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就比较大,医院规模扩大的空间也就大。此外,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别巨大,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收入17067.8元,其中可支配收入15780.8元,用于医疗保健支出786.2元;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收入6700.7元,其中可支配收入5915.7元,用于医疗保健支出246.0元。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消费能力较低,那么具体医院在考虑自身规模发展的时候就要根据所处区域的人口消费能力状况作出决策。此外,人口的健康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些区域性的疾病的高发地,例如鼻咽癌,被称作广东癌,就需要相应的提供足够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医疗服务竞争因素

医院作为提供特殊的公共服务的主体,由于病人需求的刚性,不需要去担心市场会萎缩的情况,但是病人对于医院有自己的选择权,也就是说,医院与医院之间提供的服务有其替代性。所以,医院之间是有激烈的竞争关系存在的,在医院计划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劣势,结合其他形成竞争关系医院的情况,形成错位竞争互相补足的态势,无疑是较为明智和符合国家医改政策的。另外一方面,随着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使得患者对医院的自主选择权增大,医院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具体讨论某个医院是否可以扩大规模的时候,要考虑到影响医院规模的外部因素,例如区域的人口状况、健康状况、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政府的相关政策等。如果医院是否扩张,要如何扩张这些问题综合了以上考量之后既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的产出,不增加排他性,又可以让医院得到发展,呈现出双赢或者说多赢的结果,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情况,那么,这个医院规模问题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参考文献:

1.毛国庆.医院规模扩张的风险讨论.

2.陆国俐.医院的规模建设与风险防范.

3.王树峰.新时期影响中心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适宜规模的要素[J].中国医院,2008.

4.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适宜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5.孙箐.医院规模的理论分析.

篇9

这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王荣禄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全市2011年卫生工作,对2012年卫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会上还对2011年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各县(区)递交了2012年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要再接再厉,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工作部署和目标责任制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根据我市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实际,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卫生工作者辛苦努力,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市跨入了省级卫生城行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稳步发展,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手足口病、布病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对食用“三鹿”等劣质奶粉的婴幼儿进行了全面筛查和科学救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卫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仍然滞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能力和补偿能力还不高,社区卫生还不适应医疗服务的需要,财政投入在卫生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公益性的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要充分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拉动内需的大环境,关注民生的大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和全社会生命健康意识的增强,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和空间。因此,我们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来审视卫生事业、谋划卫生事业,抓住机遇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2012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用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意见》和《方案》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措施、目标都阐述的非常清楚。我们在2012年工作中要认真抓好《意见》和《方案》的落实工作,并结合卫生发展实际,加快改革步伐,用改革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意见》和《方案》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按照《意见》和《方案》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就是要始终体现“三个坚持”。一是要始终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医疗卫生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业产品,具有公益和产业双重属性。多年来,由于各级财政用于卫生支出较少,造成了公益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鼓励创收,以药养医,过度商业化,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使一部分家庭有病不医,因病至贫,因病返贫,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在医疗上缺乏支持能力的公民,政府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方面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体现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意见》和《方案》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始终贯彻了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我们要在卫生工作中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政府不能把本该承担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向市场,必须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坚持政府主导,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拆市场机制,而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归政府的归政府,该归市场的归市场,政府保障公平,市场确保效率,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能包办、不能垄断,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政府更不能只管不办,要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有一支强大的公益性医疗卫生队伍,实施强有力的救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政府不可推御的责任,对这一点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三是要坚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意见》和《方案》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公益性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下,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充分体现“公平享有”。我上述所讲的“三个坚持”,在今后卫生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坚持”,谋化卫生事业发展,搞好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抓好2012年卫生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要用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才能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就卫生事业发展全局性的重点问题我强调几点。

(一)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家《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这一重大机遇,认真谋划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要科学规划,竭尽全力争取资金,千方百计用好政策,建设好项目。这次会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改革发展问题,尽快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二)要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完善提高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一是要提高筹资标准。按照国家要求,2012年,我省“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财政每人补助40元,省以下财政每人补助40人,参合农民个人缴费20元。各县(区)要认真做好预算安排,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要广泛动员,提高农民参合率。目前,我市农民参合率还不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动员,提高农民参合意识,努力提高农民参合率。三是要科学测算、合理调整补偿方案。重点在提高报销补偿比例、扩大门诊大额慢性病补偿病种、完善门诊统筹补偿办法和住院病人大病二次补偿机制等方面,做好科学调整。现在实行门诊家庭账户模式的县(区),要抓紧向门诊统筹过渡,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四是要保障基金运行安全。“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的保命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基金财会管理,完善基金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基金使用审核和监管,要在保障基金不透支的前提下,年度基金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15%。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使用公示制度、资金跟踪管理及年度审计制度,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五是要强化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诊疗和操作规程,健全医疗费用监测和信息公示制度,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努力防范和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三)要以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点,加快发展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在农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努力争取国家项目,加大对县、乡、村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和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乡镇卫生院建设要突出内部管理,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城市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加快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服务格局。要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互动机制,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要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强化执业监管,规范服务行为,切实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四)要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制定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开展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流感、狂犬、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管理,确保我市无重大传染病发生。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甲状腺等地方病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发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发展。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管理和协调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全应急指挥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搞好卫生综合执法,进一步打击非法行医。加强血液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用血安全。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重点加强餐饮业、学校食堂、农村食品卫生和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督执法,保障食品安全。

(五)要以促进医患和谐为重点,努力提高公立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国家关于公立医院改革总的要求是:增加政府投入,落实财政保障政策,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增强公共服务功能,体现医疗服务公平。今后公立医院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重视和发展基本医疗服务,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要突出解决好“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突出优势,打造品牌,靠优势巩固地位,靠特色开拓医疗市场。要狠抓公立医院内涵建设,推进技术升级、服务和管理升级,逐步向“低成本、高效率”的质量型转变。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探索建立以质量、效率、费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治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医院管理制度。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卫生事业深入发展

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任务比较繁重,遇到的困难也很多,这就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竭尽全力推动卫生事业深入发展。

(一)要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卫生每项工作都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把卫生工作作为民生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要在工作中真正承担起主导责任,应该政府办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办好,不要推给市场,推给社会。特别是在卫生投入上,要充分体现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确保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解决好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关系民生的卫生事业做好。

(二)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医疗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制约因素多,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卫生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善于协调,主动协调,努力拓展卫生发展渠道。发改部门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大对卫生基本建设的扶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健全卫生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各项资金及时到位。民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人事、劳动保障、科技、计划生育、价格监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篇10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 问题; 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2.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和卫生费用的增长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据统计,从1989年到2001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9.3%,而在同一时期,平均每一门诊诊疗费和日均住院费则分别增长了96.5%和99.8%(葛延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反思》,载《中国卫生产业》2005年第9期)。 

3.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投入的绩效低下。有关卫生统计表明,虽然中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却在下降。2003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0.96亿人次,比1993年减少了1.09亿人次。但同期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却从140.1%提高到143.0%。(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另据统计,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5.4%(葛延风:《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但尽管如此,居民综合健康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 

4.卫生资源的布局与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我国的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过剩。而医疗机构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和追求高收益,随意对患者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乱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与此同时,市县以下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却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将市场经济的原则移植到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责任缺失: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对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地监管等。

二 

 

要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问题,既不能继续沿着完全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也不能走回头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总结以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 

一是要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目标定位,坚持这一目标定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11

高端市场:“洋货”独步天下

在我国的医疗市场,可以说,高档医疗设备基本上是“洋货”独步天下。

据统计,我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有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公司瓜分,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通用医疗集团、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公司手里。以放射诊疗设备为例,CT是美国通用医疗集团的占优,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主要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把持,血管造影设备则大多使用的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的产品。

纵观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省市一级的三级医院除了一些常规消耗性产品外,其他医疗器械是“洋货统治的世界”;即使是县区级的二级医院,也有三分之二的医疗器械采用进口货;只是在乡镇、街道一级的一级医院才多用国产货。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医疗器械高端市场“洋货”一统天下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内一些医疗机构迷信国外产品;二是国产医疗器械自身有着不可否认的薄弱环节。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新品开发滞后、行业分工合作不尽合理,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只能“俯首称臣”。

低端市场:市场空间诱人

据了解,今后我国将把建设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医改的“重头戏”。200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工作。着眼于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将有长足发展。到2010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筹集约70%,其余部分由地方配套。

实际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就已起步。业内人士透露,当年中央投资10亿元用于试点,2005年又投资30亿元以扩大试点工作,但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在未来五年中,近200亿元的农村卫生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支持重点。

那么,如今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情况如何呢?在我国的四万多家乡镇卫生院中,仅有三分之一医疗设备情况较好,而其余三分之二情况差强人意,个别卫生院还处于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当家的状态,这些医院急需改变目前医疗设备窘迫的处境。这些问题将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解决与改善。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的提升,将催化医疗器械低端市场的蓬勃兴起。这对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中外企业:“贴身肉搏”难免

毫无疑问,医疗器械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尽显尴尬之态。在中端市场,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则早已虎视眈眈,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争夺市场。

由于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国内医疗器械低端市场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国内本土企业的天下。然而,随着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扩容,过去在医疗器械低端市场可以“睡太平觉”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如今也不能高枕无忧了。在第5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医博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上,美国通用医疗集团渠道销售总经理胡海说:“随着中国医改速度的加快,我们早早做好了加大对中低端市场覆盖力度的准备。今后国内外厂家不免会来一场贴身肉搏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权威人士认为:“以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集中在大中城市,这种失衡不但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制约了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空间。如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必然会促进医疗器械的采购,九亿农村人口需求足以反映该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众多医疗器械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更看到了发展契机。”

有鉴于此,跨国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准中国的医疗器械低端市场。早在2004年6月,荷兰飞利浦公司就与我国东软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机构――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生产出的医疗器械,今后主要销往中国的西部地区或农村市场,而这也将成为飞利浦医疗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此外,美国通用公司亦表明将加大2007年在中国医疗设备的采购量,从2006年的17亿美元上升到22亿美元。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爱默生,采购的品种也从原来的低科技、低风险产品向高价值产品方面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采购基地,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很显然,跨国巨头并不满足于中国医疗器械高端市场的霸主地位,还想蚕食中低端市场,进而全面瓜分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

当然,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并不会轻易让出长期以来在低端市场经营的“大本营”。更何况,很多国内企业往往不考虑太多的盈利因素,而从薄利多销的方面着想,以形成多份额、广覆盖的优势。同时,一些嗅觉敏锐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也看到了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即将扩容而蕴藏着的潜在市场,正在为迎接新的挑战作准备。

面对医疗器械低端市场中外企业难免开展的“贴身肉搏”,有关专家提出:

篇12

关键词:卫生系统;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266-01

0引言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科学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并对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必须认真面对的新课题。

1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很多医疗单位还仅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上计算的还是不全成本,没有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因此,核算的结果,只能支持内部管理激励分配,无法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中提供有力的、真实的信息资料,这是很不科学的,不利于单位管理层的决策,不利于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1.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

有些财务负责人只懂得报销审批,而对于会计核算、监管和控制,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较差,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而且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无法促使管理人员自觉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热情,进而使医疗单位的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得不到提高,将会导致医疗单位面临财务危机。

1.3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医疗卫生单位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竞争日益激烈,实现优胜劣汰,医院作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同样存在磁卡财务风险,如果医疗卫生单位不能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与财务制度,那么这个单位将会出现收不抵支,年年亏损的状况,最终被兼并或者破产。

2加强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思路

2.1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医疗卫生单位要想加大财务部门对医院各种经济行为的控制力度,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医疗单位可根据国家已颁发的会计通则和会计准则以及医院会计制度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财务制度,制定如财务收支制度、会计人员社会服务承诺、药品器材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财务职责,并把制度坚决落实到位,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医疗单位必须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工作责任到位,从而使单位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相互监督和督促的网络,共同提高医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2.2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预警机制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卫生单位将面临更多的风险,若要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危机,使其更好地发展,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就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财务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以便于在财务决策时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让医疗单位更好地把握资金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处理好资金市场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不断增加业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要求。

2.3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医疗卫生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但要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的管理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必须在节流手段上不断创新,充分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开源节流,对大型工程设备的投资,认真预算,并对其进行量效分析,以便于制定下一时期的经营策略,促进医疗单位的发展。

2.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参与经营、决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预算、决策、分析的职能,优化单位的资源配置,那么医疗单位必须重视并抓好财务队伍建设,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使财务人员知法、懂法,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培养出一支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依法办事、业务水平高的医院财务人员,使他们积极参与医院的经营管理,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单位的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运行,这对于增强单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2.5转变传统的理财观念,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和医疗机构不断改革的形势下,国有医院已经不再像以前全部依靠政府拨款,而是慢慢转向部分依靠医疗服务收入,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监督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以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结语

医疗卫生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外部环境和医院的内部的各种管理,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医疗卫生系统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从而为卫生系统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一权.深化财务管理,创建节约型医院[J].中国医疗前沿,2009,(1):31.

篇13

关键词:卫生费用 收入弹性 老龄化 道德风险

一、我国近年的卫生费用增长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生费用支出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由于2005年以前的卫生费用统计未计入社区卫生服务部分,为保持数据的统计口径一致,我们以2005年-2011年的卫生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2005年我国卫生费用支出为8660亿元,到2011年上升至24269亿元,为2005年的2.80倍。对比我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由2005年的183218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471564亿元,为2005年的2.57倍,反映出我国卫生费用的增长要快于GDP的增长。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的升高上,从2005年的4.73%上升至2011年的5.15%。

我国总体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已受到学者和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卫生费用的增长存在其合理性因素,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压力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都使得近些年来的卫生费用支出需要快速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医疗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并导致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由此造成的卫生费用浪费,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两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寻求解决策略,才能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我国的卫生事业前进。

二、卫生费用增长的合理性因素

我国近年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素。客观来看,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均收入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得社会总体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增大。主观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政府对民生问题日益重视,必然会在政府的卫生财政支出上有所反映。这种经济和政策上的变化引起的卫生费用增长,毫无疑问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0493元提高到2011年的20810元,增长9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1年的6977元,增长114.3%。有研究测算,我国卫生费用的收入弹性为1.2,即人均收入每增长1%,则人均卫生费用支出增长1.2%。另外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卫生费用的收入弹性大概为1,即与经济收入同步增长。无论采信哪种结论,卫生费用支出都会以相当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或者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这在现实中也很容易理解,即当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时,则会希望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以提升生活水平。

第二,人口结构老龄化引起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增加。由于我国实行了持续30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国开始加速步入“银发时代”。200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7%,到2011年上升为9.1%[1],从绝对人口数量来看,则是增加了2193万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由于老龄人口罹患疾病的风险要远远高于低龄人口,且治疗费用也大大增高,因此,急剧增长的老龄人口迅速带动了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使得社会卫生费用支出快速增加。

第三,我国政府对民生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增加卫生财政支出。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与之相适应地,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变化。起初,由于发展重心转为经济建设及放权让利政策带来的政府职权范围缩小,我国政府的卫生财政支出一度下降明显,由此导致个人医疗负担加重和医疗市场产生逐利行为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逐渐重视民众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这都使得政府的卫生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从而引起社会卫生总费用的增长。

三、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分析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除了考虑到合理性因素,也应看到目前仍然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这种现象所造成的卫生资源浪费,也是导致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的另一种因素。医疗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降低医疗市场的道德风险,就可有效提高卫生资源配置、减少浪费。

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概念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他人的行动。通常,发生道德风险的利已者都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并且不需要承担行动的全部后果,故而可以完成“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它实际上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理论上,完全竞争市场的构成条件之一,是买卖双方都掌握了完全的信息,由此才能使双方站在平等的基础上评估价格,从而使得价格成为了调节市场资源配置的媒介。而道德风险存在的条件之一,就是买卖双方或方存在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若在此基础上继续用价格来调节市场的资源配置,就会发生市场失灵现象。按照上述理论来分析医疗市场,那么道德风险现象就是非常普遍的了。

一方面,从医疗供给方的角度来分析医疗市场中的道德风险行为。首先,医疗供给方对信息掌握的绝对优势,使得医疗方具备兑现道德风险的条件。医疗服务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非标准化产品,它本身是由经过训练的医疗人员提供的自身技能,所以供给方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有理论将这种信息优势解释为“诱导消费”,即患者虽然是药物、治疗、化验检查等医疗服务产品的真实消费者,但他们却不具备自己选择消费的能力,需要通过医疗人员提供的诊疗意见来抉择。于是,当医疗人员出于自身利益指引患者过度消费医疗服务产品时,患者也常常遵从要求购买商品,这时便可以发生供给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其次,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供给方需要用收取额外补偿来进行弥补,这使得道德风险行为具备了存在合理性。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卫生财政支出虽然增长迅速,但占医疗机构的总体收入比重仍然很低,2005年-2011年间,这一比率波动在12.9%-19.4%之间,尚不足医疗机构全部收入的1/5。这种收入的短缺就需要医疗机构收取额外费用来弥补,这种“创收”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行为在所难免。第三,舆论和政策导致的自卫性医疗增加,加剧了医疗市场的道德风险。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医疗负担加重、媒体对医疗机构的负面报道和“举证责任倒置”政策出台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国内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缺乏相互信任的现状。这使得医疗供给方在面对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情况时,往往选择过度医疗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同时,也就增加的道德风险兑现的几率。所以,从医疗供给方的分析来看,医疗卫生产品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医疗市场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而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又助长了医疗市场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另一方面,从医疗需求方的角度来分析医疗市场中的道德风险行为。在支付大部分费用是第三方保险机构的情况下,对作为医疗需求方的患者来说,其个人支付的边际成本要小于真实边际成本,故而医疗需求方常常会倾向于过度消费产品以获取更高的个人效用。反映在实际问题中,就表现为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往往要求多开药或使用昂贵的设备诊疗等,这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医疗卫生市场是一个道德风险较高的市场。医疗供给方具备兑现道德风险的条件,医疗供给方和需求方又同时存在过度消费的需求,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市场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不合理,也就造成了卫生费用使用中的浪费,由此原因引起的卫生费用增长是应该受到控制的。

四、卫生费用的控制与合理增长

我国近年卫生费用出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老龄化人口结构带来的需求增加,对卫生费用增长形成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向注重民生转变、不断提高卫生财政支出,形成推动卫生费用增长的主观要求。主客观因素相叠加,导致我国总体卫生费用支出增长迅速。这其中,应该肯定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合理需求增长,以及政府应对老龄化时代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难免会对我国财政支出形成更大压力,所以,控制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与卫生费用中的浪费就成为非常有意义的行动。

控制卫生费用中的浪费部分,需要顺应医疗卫生市场的固有特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台配合政策才能达到有效配置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比如,针对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或信誉评估机制,或由保险机构在支付保险费用环节加强审核等,尽力减轻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再比如,针对医疗市场过度消费的现象,可以引入供给方按疾病种类的费用控制和需求方按比例分摊费用,同时提高政府或社会资金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输送纽带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降低卫生市场中的道德风险,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尽可能地得到有效配置。

总体来说,控制卫生费用增长中的不合理部分,需要从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着手,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共同形成有效的变革措施并互相影响,最终在宏观上形成合力保障我国卫生费用的合理增长,以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时代。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201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1

[3]廖翔,柯国梁.我国居民医疗消费与收入关系协整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12):54-56

[4]何平平.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90-94

[5]李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道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11(4):55-58

[6]陈亚杰,曹燕.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市场推进机制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21-22

[7]孙小平.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J].财税金融,2011(24):99

[8]许素友.医疗费用的供方成本分担及其启示[J].医药经济,2011(2):52-55

篇14

【关键词】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信度效度检验

一、影响因素体系

1、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总体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将会导致财政投入更多地投向经济建设领域,包括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改善投融资体系等,这会导致属于社会领域范畴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资金不足、投入资源匮乏,进而延缓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的提升。而相比较于城市,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总体战略下,农村所能获得建设资金和投入资源将更加有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的发展支持也将落后于城市。

(2)区域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也将会直接影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该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和城市农村同步发展战略。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模式下城市基本建设将得到最充足的优先保证,这也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优先发展,从而人为制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导致发展起点的非公平性。

(3)制度性倾斜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不均衡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撑,制度性安排的区域差异化将导致城市医疗卫生发展的制度性不平衡,其直接表现就是城市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公平。

2、城乡发展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在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存在城乡有别现象。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例如公费医疗、女职工的产假及独子保健、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等。政府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不断在完善。与此不同的是,农村的公共服务却依托集体经济,原先依靠家庭获得基本生存保障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依靠集体和家庭共同努力获得生存保障。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是集体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这些公共服务范围有限、水平低而且不稳定。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公共财政体系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且两者互补的一种财政模式。它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是政府把筹集的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一种经济行为。而社会公共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生需求,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密不可分,应该说公共财政的深化表现形式为民生财政,但两者的财政制度却各有侧重。公共财政的主要侧重点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民生财政的侧重点除了要弥补市场失灵外,还要弥补政府的失灵。总体而言,雄厚的财力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靠保障,合理调整支出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的主要职能为资源配置、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资源组合,使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经济稳定职能,即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在全社会实在再次分配的过程,一般而言,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这也是体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本职能。

4、医疗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商业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方式,完善了医疗救助机制。尽管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所有农村,但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建立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福利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转轨,机制上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医疗服务竞争、社会化管理等。同时,在新制度下,形成了新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具体而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非均等化造成了重要影响。

5、供给主体结构

学界一般把医疗服务归结为准公共物品,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基本医疗服务、非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其中与基本医疗服务相配套的是基本医疗保险,这也是政府的本职。也就是说,基于现实原因,政府没有满足所有人医疗需求的能力,而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医疗服务资源又存在滞后性和市场失灵风险,所以,为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基本医疗需要,必须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一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打造一个集政府、市场和社会为一体的多元医疗服务主体,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政府、市场、社会各界作为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的主体,各自由于受到时空条件限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只有在各类主体限定的作用范围内,给定一种供给模式才是有效的,不然,就会导致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没有效率甚至失效。事实上,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会加剧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而服务供给多元化将有利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朝着均等化方向前进。

二、信度效度检验

1、数据来源

本检验对400名对象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问卷的收回率为60%,以下分析结果是基于对240份问卷统计之后得出的。

2、信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检测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用到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克朗巴哈信度(Cronbach值),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通常要求该系数大于0.6,在0.8—0.9之间最为理想。一般,该系数在0.8以上认为调查表可靠性极好。0.6—0.8表示一致性较好,小于0.6表示内部一致性较差。从量表1可以看出,总量表α系数为0.893,各个因子的信度都高于0.7,且α值分布比较平均,说明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很好,可以用于分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

3、效度检验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本文进行效度分析时采取因子分析中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

各分量表分与总量表分的相关系数以及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问卷效度检验的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647—0.871,表明量表效度较高。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可以看出,该量表分五个维度,共12个项目(见表3)。通过软件分析,五个维度累积贡献率达到64.82%,高于效度检验的最低标准40%,同时量表中每个项目都有较高的载荷,位于0.424—0.867之间,高于临界值0.4,表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问卷调所列的五个影响因素全部通过了信度检验,说明这五个因素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是可信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