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农业信息化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信息化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信息化现状

篇1

关键词: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规律;对策

1前言

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时代的行业建设目标,也是信息化时代所要求的,我国的烟草行业也应如此,我国烟草部门很早就提出了“一基四化”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当前从我国的总体来看,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相对较低,整个烟草农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从世界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管理的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企业管理手段,服务于烟草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探讨信息化的建设问题对于本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国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2.1理论基础的缺乏

从农业生产管理看,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作为基础,既没有方法论也没有成功案例作为支撑。

2.2数据的复杂性

烟叶属于农作物,其生产多数都是非结构化感性信息,而从非结构化感性信息到结构化的数据采集是非常复杂的,而数据的采集并不是完全自动化的,中间有一道人工操作的程序,在操作过程中很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实践过程中数据粒度与失真率成正比,这些导致了数据原始复杂性增加。

2.3应用基础的特殊性

烟草农业生产一般属于露天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人机接口界面比较特殊,而农业生产人员又缺乏必备的信息化操作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对软件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需要简化。

3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笔者认为,烟草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到高屋建瓴,同时又要从行业发展的大局来考虑,构建烟草农业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体系,要找准解决困境的突破口,进行技术攻关,满足当前烟叶生产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流于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摸索出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生产之路。

3.1形成烟叶生产全流程的封闭管理

烟草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全天候的管理和把控,服务要设计到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烟叶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出发,应将计划合同、生产管理、收购管理、调运仓储、烟叶调拨和基础管理中业务功能(模块)拆分组装,集成到管理、业务、服务等模块。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计划、合同”为管控主线,健全计划合同管理,完善烟叶生产、烟叶收购、烟叶进销存应用功能;利用信息化高效的数据分析能力构建生产经营数据模型,辅助管理决策,促进从经验管理决策向科学管理决策持续转变;以烟叶生产经营业务的关键流程点落实管理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持续监控业务关键指标,实现烟叶管理从事中控制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管控一体化目标。

3.2加大烟叶物流网的建设力度

加强烟叶产品物联网的建设力度,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烟叶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烟草农业信息化的配套建设,有利于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趋势,物联网的建设有利于打造烟叶质量的数据系统和保证烟叶质量的达标。通过物联网的建设,使烟叶生产有关的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了沟通和交流,通过市场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的效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包在各环节流转的精细化、痕迹化管理,通过分析烟叶质量的相关信息,实现烟叶质量的“正追踪、反追溯”,为烟草卷烟的水平提高提供上好的原材料;通过仔细分析物流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起到全程跟踪物流信息,全方位的控制物流资源的作用。

3.3引进设施农业新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设施农业的进步为基础的,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全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的农业条件实际情况,调查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刚需,解决农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精准农业,引进先进的成本不高的技术,先试点,并结合地区的情况进行改造,最后扩大普及的范围。如建议引入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是以色列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滴灌技术,可以在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推广,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减少烟叶生产的综合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结论

总的来说,因为烟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的观点还需在实践中深入扩展和检验。我们需要在烟草农业行业中大力发展高精尖农业,通过信息化和科技的带动,优化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烟草农业的生产效率。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模式和设施技术,推动烟草农业信息化程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丕娟.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12.

[2]郑继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8):8-15.

篇2

1.1构建了强力支撑、多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了从自治区到村级的“五级”联动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了一支熟悉农业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能胜任信息筛选和的6000多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三是构建了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电信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涉农信息服务合作基本框架。1.2构建了“龙头”带动、纵横交融的基础网络构建了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协同广西水产畜牧兽医信息网、广西农垦信息网、农机化信息网、农业区划网、三农科技服务网等门户和专业网站,连结全区150多个市(县)涉农子网站的基础信息网络。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广西农业网站群每年涉农信息50多万条,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网上促销成交累计914.29万t、成交金额232.35亿元,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实现了上接农业部,下连全区各市(县)农业局,横向与自治区政府各有关厅局互联互通。1.3构建了“进村入户”、结构多元的服务模式为进一步丰富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广西以“三电合一”模式为基础,充分利用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宽带进农村的建设成果,开辟了12316热线、农技110、农讯通、新农通、甜蜜通、网站手机版、网络电视等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服务通道,成功探索了多元“三农”信息服务实践模式,有效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1.4构建了智能互动、高效管理的应用系统2003年以来,广西农业厅、科技厅、农垦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等涉农部门成功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糖厂综合农务管理信息系统、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等30多个农牧渔业产业运行保障系统,及种养产业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系列智能化支持系统,开发了农业信息基础数据等多个农业数据库,完善由构件库、知识库、模型库、数据库四大部分组成的农业专家系统(吴华瑞等,2003),开启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政务、生产经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的应用新阶段。1.5构建了安全稳定、综合运行的应用平台2012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构建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农业综合运行平台。该项目覆盖了广西区本级、14个市、106个县(区)和300个乡(镇),实现了省部级数据交换、共享和良性互动,并通过对县级平台、乡(镇)信息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点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信息站点的覆盖面,为农业行政管理、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数据。

2制约因素

2.1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早,但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缺乏基本了解,片面地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只是拉网线、配电脑、建网站、发信息等技术工作,而对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服务、信息法制等信息化建设诸多重要因素缺乏足够认识,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2资金投入不足,受益面较窄多年来,广西虽然较早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设想,但真正列入财政投入计划的较少。以广西农业系统为例,2003~2012年广西区本级农业信息化投入仅9200多万元,其中互联网专线租金、视频会议系统及设备维护等基本运维费就占了4600多万,市、县农业系统投入也仅有3800多万元。由于投入少,经费缺乏,目前77个县级农业网站中有近半无法正常运行,“三电合一”、“12316三农热线”无法正常发挥后续作用,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过窄,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2.3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广西各地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区14个市农业局(农委)中,仅有4个市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身兼数职等现象,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导致掌握的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2.4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受部门职能分工的限制,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此外,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收益慢,同时缺少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长期规划,社会资金和各类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快速发展。

3发展思路

3.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积极推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GIS、3G、4G无线传输等技术,建设集遥感信息、农田土地信息、地籍信息及农作物种植信息,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广西大宗农作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辅以智能分析和规划、查询展示和数据自动分类存储等系统。引导种养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等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环境监测能力及智能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确保精准施肥、精准投料、精准预警防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自动化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3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对农田墒情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决策,全面提升广西土肥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推进土肥信息化建设。开发广西植保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疗系统,建立植物检疫情监测和防控、农作物种苗检疫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阻截、防控的服务能力。3.2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管理各领域的行业监管能力,推进农业行业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现农业应急、远程会商、指挥决策、预测分析等多方协同功能,确保与广西区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与指挥协同,为广西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3.3努力提升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价格监测点,加强纵横协调,对大宗鲜活农产品生产、收购价格、流向等产销信息进行收集、监测及深度对比分析,实时预判预警、把握大宗鲜活农产品产销走势,定期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对策。同时,要加强广西农产品供求联盟与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一站通系统的对接。此外,要建设并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价格及产业损害等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包括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市场价格、相关税费政策、贸易相关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及程序等信息资源,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服务。3.4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信息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药化肥、农机及种子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协同涉农企业实现农产品基地、品种的电子化档案管理及质量安全信息控制、跟踪和追溯;建立农药化肥及种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张玉香,2005)。3.5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等监管系统,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数字化、管理流程化及产品销售电子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化经营水平,拓宽网上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结合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建立减轻农民负担或国家强农惠农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增强涉农政务信息的透明性。3.6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新成果,加强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研手段信息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加强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自主创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实现科研部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的转化和应用。3.7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强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产品贸易网及全区14个市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子站点、109个县级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点的建设。优化市、县级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及相关动态信息等的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与农业部“一站通”对接效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全国大覆盖、大联播。联合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在线交易,逐步创建快速、便捷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3.8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以农业云计算平台和农业资源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广西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存储共享和数据融合。加强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突出信息的地域性、实用性,使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具有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顾君等,2013)。建立规范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力量,加大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洞察和捕捉能力,提升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能力,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综合信息。

4保障措施

篇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达国家;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农业、农村竞争力,平衡农产品供需关系,调节农村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辽宁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却不高。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着几十年非常成熟的信息化体系,因此剖析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并总结其对辽宁省的启示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美国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就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能提供最新的作物生长管理、病虫害诊断、病虫害预测预报和农业技术资源保护等。约2/3的美国农民至少拥有1台电脑,因农事需要而上网的时间每周平均约2个小时。另据美国农业部2000年公布的一项报告,在美国200万家农场中,拥有或租用电脑的农场占55%,24%的农场将因特网技术作为农村经营中一项重要管理工具。特别是在农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基本普遍实现计算机信息情报管理。对美国农民来说,电脑和因特网就如同拖拉机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与美国强大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应,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处理与体系。一是构建了以美国政府为主体的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官方的信息。二是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和规范的调查方法。三是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制度。美国农业部的各个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做适当的数据处理。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都以数据资料为基础,按时间序列来组织。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同时分析上月发生的影响各种农产品供求数量的事件及影响程度。正式报告经部长签字后向外界公布,全球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新闻媒介都可转载报告内容。

2.日本

日本依靠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增加农村地区的活力,发展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日本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耕作、作物育种、农作物与森林保护、农业气象等方面,大大加快了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在日本有41%的农户利用网络进行经营活动,其中,收集和利用市场信息的农户最多,占网络农户的40%,准备利用市场信息和农业栽培技术等生产管理信息的农户将增加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计划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比如普及因特网;向农村提供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成果等有用的信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农产品商品信息;提高农村地区的通信便利程度;提高农业资源的管理水平等。日本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科学技术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载体,不仅使日本农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使得以个体、单独进行生产活动的农民成为与大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生活、销售的有机体。可以说没有农业的信息服务就没有日本的现代农业。

3.韩国

韩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信息化示范村”建设的开展。韩国规定,要想成为“信息化村”,必须具备两项主要条件:一是该乡村拥有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或开展农村体验观光的资源,通过建设信息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扩大广告宣传辐射面,能够明显提高收入水平。二是所在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当地村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信息化具有强烈的要求。建成一个信息化村约需经费33万-38万美元,其中,70%由行政自治部拨款资助,30%由地方政府承担,农民不用增加额外负担。信息化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①建立高速的信息网络;②一家一台电脑;③建立村级信息中心;④开发信息资源;⑤为村民提供信息化培训;⑥为地方特色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韩国“信息化示范村”计划实施仅一年,试点农村通过信息化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达529亿韩元,其中,农民实际增收和品牌效益占424亿韩元。

二、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

1.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

篇4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提升农业管理,加强农业管理建设,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还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宣传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减轻经济成本。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以及效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1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1.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虽然无论是社会福利方面还是经济收入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唯一不足的是,针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的管理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来说,针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连计算机都没有,更别提计算机技术的建设以及应用了,严重影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提升[1]。

1.2资金投入不足

若想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以及建设,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入大量现金的器材以及设备,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的投入,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地区针对于资金的投入并不是很富足,严重影响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进度[2]。

1.3信息队伍建设不够,管理水平低

无论是对于哪一个行业来说,若想实现发展与提升,人都是核心,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来说,也是一样道路,若想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建设。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却发现,针对于信息队伍的建设存在很严重的问。虽然每一年都有很多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但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来说,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农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3]。也就是说,农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是农业——信息——管理三方面综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样的人才并不是很多,因此导致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存在很大的阻碍。

2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1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若想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提升,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若想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增加资金收入,只有足够量资金的投入,才能保证足够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引进。若想提升资金收入,除了可以依靠政府帮忙以外,还可以通过排拓展融资渠道的方式来实现,比如,贷款,与他人合作等等,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的投入以后,我们便可以引进一系列先进的设备,提升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为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2.2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人是每一个行业得以发展以及前进的核心,因此,在确保了资金的投入以及设备的引进和建设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升对于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是农业、技术以及管理三方面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进行招聘时,我们一定要将这三方面作为考核的基本标准,所引进的人才至少要满足两点以上要求才可以被雇用;其次,被聘用以后,相关的单位还应该对其进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进而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5];并且要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其对于之前培训的内容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而是为了起到一种督促作用,进而保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提升,促进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以及发展,但随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人才等问题的存在,很多地区针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在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进而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赵一鹤 赵叶明 李文新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于聚然.浅析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2):8-11.

[2]孙芸.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9-13.

[3]董定超,张慧坚.农业信息化资源管理现状及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1):77-79.

篇5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内容

1.1农业教育与科技信息化

农业经济想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更加专业性的农业经济建设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中,对于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农业经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进而保tiE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拓宽教育途径.对于现阶段的农民农业种植技巧及自身文化水平高针对性教育,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准的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2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

农业经济建设水平与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关联,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指空气、水、土壤等要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需要对于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应用,完善已有的农业经济建设方案,创新农业生产建设模式,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2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2.1实现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常见及困难的问题就是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服务体系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建设,还造成了农产品资源的浪费,农民已经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如果实现产业化经营,就能够让你农民与企业直接合作,不仅仅能够增加农产品销售价位,还能够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途径,保障农产品能够时节性销售数量。

2.2农业类型有传统性转变成知识型

农业传统种植方式中所需要的信息化水平有限,属于资源型建设,传统农业种植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与现代化的社会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识型农业方式在实际经济管理中能够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农业生产更加系统化,完善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农业方式还是我国农业主要类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于农业转型具有推动性作用。

2.3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

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关键资源就是农民,我国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农业生产建设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生产经验所总结出来,无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产形式也较为落后。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大农业教育强度.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对于农业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指导,让农民对于信息化重要性深度认识,加速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进程。

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闬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经济信息中心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与农业有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建设科学合理性规划,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政府部门应该对于经济信息中心的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同时对于经济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资金有效监管山西省太原市也应该积极鼓励农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资源科学化设计,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3.2建立农业信息化的管理

示范基地山西省太原市农业信息中心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为太原市的农村地区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增加太原市农民对于信息化认识。农民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对于信息化信息直观性感受。政府部门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可以进行资金上的保证,积极带领农民们对于农业信息化推广.增加地区周围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惠政策。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农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于信息化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查询,了解不同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3.3信息网络与传统的媒体相互结合

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虽然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十分显著优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地区的主要信息传播形式还是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能够更加直观性展示,在农村地区也具有广泛性覆盖,农民对于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也较为容易接受,因此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相结合.能够能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4结束语

篇6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开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农产品贸易,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从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

(一)美国农业信息化

在美国,农场主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销售产品,使美国人民能够在网上顺利地购买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查询生产技术等,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还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所需的意愿进行,避免走购买产品的弯路。美国政府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可能涉入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如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在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之下,美国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世界各国共享其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世界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德国农业信息化

德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方式是以农村为主体,从建立村庄、道路的信息系统入手,利用电脑软件来记录所属村落的每块地的规格和价值,并开发电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向农户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力度,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德国几乎所有学校均开设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程,这不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农户通过网络得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同时政府还着眼于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农业模拟技术、计算机决策技术、精确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农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了德国农民增收,达到了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并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三)日本农业信息化

作为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信息化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农业生产部门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农林水产省的农副产品情报中心负有向各县农协农副产品价格、产地、市场交流等情报的特殊任务。从家畜的品质、饲料配方、饲养等各个环节他们均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管理,做到管理和饲养精准、精确。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努力开发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接口,通过网络收集相关农业信息,根据当地地势、气候、资源等因素,构建特色农业服务网站,并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利用者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日本这一模式由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共同合成,使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变为因特网农业经济模式。这典型的农业生产转型、农村经济转轨,为世界农业生产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提供了经验。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随后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金农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以及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开了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政策、科技服务等农业信息也同时向农村延伸,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入农村,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化的氛围。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科技、水利、气象等合作部门或独立地建立了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和培训网站。如今,我国农业从生产管理,农村从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获利的痕迹。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政府通过建立以政府为支撑的体系,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创造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和必要的相关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全力以赴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和基本收益,并努力健全政府的领导方式,维护美国农业市场秩序,保证美国农民利益,使美国农民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公平交易,公正消费,放心作业。政府实行科技信息“完全与开放”的资源共享政策,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实施,使美国不论是在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国家农业得到繁荣。

(二)日本模式

为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序和顺利运行,日本政府首先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充分和专门的研究,并制定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及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分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即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数据并进行,这系统由各农协主管;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使每一个农户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农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数量,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确定和调整生产,使自己能够比较明晰地掌控生产。

(三)法国模式

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法国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独具一格,首先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然后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等私人部门对农民提供农业服务时也一般只收取成本费,甚至免费。整个国家主要关注服务主体。国家农业部时刻向社会颁布农业信息,如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动态、权威统计数据等;农业商会传播农业信息技术、组织专家及学者授课、举办培训班、协助经营和管理等;培养人才。

(四)印度模式

印度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较发达的小国家,其农业人口较多,他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历经沧桑,最终找到了适合本国的发展合理的发展模式。该国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由中央政府主导,依靠政府的基本发展项目,获得农民帮助;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农民协助工作。并实施的“知识信息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该项目的前期工作由政府做,实施运行由农民完成,真正做到政府与农民互帮互助,同时又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铺平了道路。

四、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成功模式

(一)北京模式

北京因为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始终把“整合”放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位置。北京所倡导的“怀柔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宽带、光缆遍布到各村各镇的各信息化点上,各信息化站点再利用无线通信网将信息和反馈到农民手里,这样就构造了一个“(无线通信网)+地网(宽带数据网)+人网(信息服务员)”有机整合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主要支持点:企业为主体、信息员为骨干、农村信息驿站为结点。

(二)河南模式

河南省实施的“宽带和电视机入户”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省际卫星的功能,由基站统一接收卫星信号后,再利用网通传送,采取机顶盒技术,以电视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通过IPTV技术实现农户的远程互动视频点播。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作为“网通模式”,即利用“河南网通”或利用的宽带网络资源来传输农业科技信息等,拓宽了农民的信息视界,实现了一网多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湖北模式

湖北省最近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由农民自主拨打热线电话向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和管理等信息,建立“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多种传输途径为补充,如自动语音、专家热线和现场农业技术指导等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农民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种方式效果明显,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和销售等技术和非技术问题,确保了农业技术有效实施。

(四)江西模式

篇7

一、发展现状

目前,许昌市按照“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突出重点,统筹协同”的原则,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农业数据库和许昌农业信息网建设以及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数据库

许昌市以许昌农业信息网为平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数据库。截至目前,许昌农业信息网开通20个主栏目,99个二级子栏目,数据库5万条,浏览量60万人次。实现了国家、省、市及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网以及30个其他相关网站的链接。2016年全市共各类农业信息(包括自采自编信息)1904条。

(二)积极拓展传播农业技术和涉农政策信息的渠道

一是开通了12316“三农”公益热线。据统计,该热线每月的电话咨询量达1000个,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及回答有关涉农政策1500个。2016年,该热线共接到咨询电话13500个,解决技术等问题27000个。二是整合了“农信通”短信系统。该系统每月发送农业类短信20条,2016年共发送信息256条,有近5万人得到了农业技术、农产品价格、农资价格及实时信息服务。三是和许昌广播电台合办《金色田园》栏目,专家通过广播直接回答农民提问的有关问题。2016年,专家通过该栏目共回答技术类问题600个,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四是积极组织许昌市农业专家与河南省农业厅及河南省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搞好互动合作,解答各类技术咨询,不断提升专家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农民群众的满意率达100%。五是组织人员收集编报《农业信息简报》,介绍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以及专家解读、农业动态等,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六是农业专家在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随时接受农民、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上门咨询。

(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示范作用

一是长葛众品被认定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我们的积极争取和河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众品食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40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二是支持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蔬菜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为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许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帮助天和公司建成了“蔬菜安全生产与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在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市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2017年该系统正在进行“追溯系统”的升级,线路和软件以及总控室和电视墙信息显示屏正在规划准备建设中。建成后,通过安装的“温室娃娃”信息化系统,可以随时测出大棚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露点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便于温室作物管理,及时掌握蔬菜管理和生长情况;同时,实现了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通过质量追溯系统生成的二维码,销售者、消费者、质量监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方便快捷地查阅该批蔬菜生产的地块、品种、种植日期、生产管理人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让广大消费者吃到管理标准、营养丰富、质量安全的蔬菜。三是在部分农技推广区域站建成了作物长势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在长葛市石象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了作物长势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在该区域河南豫粮集团流转土地的万亩方内设5个监控基站点,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能实时监测基站点所覆盖的区域内的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各个类型的传感器可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农业参数信息,获取农作物实时的生长环境信息,所有基站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动态显示和分析处理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通过网络终端机显示给用户,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作物远程诊断和农业调度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在河南省处于前列,但由于受农村基层设施、农民综合素质及农业产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出现了农业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缺少专业化的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等问题。017年第4期(上)

三、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市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农村地区每百户的电脑拥有量仅为2.7台。这说明许昌市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设施严重匮乏,互联网通信条件较差。同时,农村地区线路设施的缺乏以及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给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带来了困难。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不懂计算机,更不会操作计算机,信息化意识相当淡薄。此外,由于农村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较差,农村地区通信线路、设施质量存在问题,信息传输稳定性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同时,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工商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人才培训

许昌市农业系统中人员总量少,能够专门从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更少。同时,全市农业人才的分布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情况,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更为匮乏。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分级分批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一是加大对农村基层信息员的培养力度,使信息员队伍延伸到村,延伸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对全市12316农业专家队伍,要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技术带动作用,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财政补贴,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正常的信息需求

目前,许昌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化的应用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的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在规模小时,以满足自己需要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这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因此,政府要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激发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平台,宣传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信息意识,大力宣传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推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全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重视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并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成立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

成立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部门联席协商制度,健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建立“资源整合,协作共享”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益+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四、展望

在未来的几年里,许昌市将建立起以物联网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传输服务网络为载体,以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应急指挥为重点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上下畅通、反应敏捷、服务全面的农业信息化服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一)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完善农业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2316“三农”热线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信通短信平台建设,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便捷、高效率、高质量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完善许昌农业信息网建设,不断调整网站结构及栏目以适应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其发展成集农业新闻、农技推广、市场行情、政策法规、农业数据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力争将许昌农业信息网打造成为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平台。

(二)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引导一批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操作进行智能监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利用信息技术在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重点支持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健全升级“天和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鼓励、扶持长葛瑞之源农业有限公司、襄城县众生源农业有限公司、河南金卡特有限公司等开展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在全市建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应用基地。

(三)加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篇8

1.1加强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机构改革后,原绵阳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农机局合并为市绵阳农业局,局领导高度重视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添置服务器4台,新增光纤1根,大大提升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各县市区、乡(镇)在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上也给予大力支持,购置服务器、电脑等硬件设备,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目前市、县区、乡镇全部实现网络化,计算机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上实现“人人有电脑、工作网络化”。

1.2健全工作机构,确保信息工作高效化

近年来,绵阳市以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为契机,利用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条件建设、示范县建设等项目,重点完善了乡镇信息服务职能,使市县乡三级信息服务体系成为一体,健全了机构,落实了人员。市级和县市区基本做到了有专职信息人员、乡镇有兼职信息人员,并将信息收集传递作为农业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3加强平台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和影响力

1.3.1加强农业网站建设

机构改革后重新对《绵阳农业信息网》进行了改版、完善和升级,完成了“三网整合”(原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截至2014年底网站点击率达到22.9万人次,网站的形象和影响力稳定提升,在全市市级部门网站中,处于领先水平。大部分县市区也相继开通了农业信息网,完善硬件设备和服务措施,确保农业信息服务渠道畅通,提升服务水平。

1.3.2开通手机短信平台

结合《绵阳农业信息网》建设,开通了绵阳农业信息手机短信平台,面向市县乡三级农技、畜牧干部和全市重点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开展气象预报、技术服务、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惠农补贴等农业短信服务,累计发送手机短信1000余条。

1.3.3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2011年底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进一步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2014年市农业局正式成立“12316”三农服务热线办公室,进一步明确规范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自热线电话开通以来,先后转接来电800余次,咨询内容涉及种植养殖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土地纠纷和政策、市场信息等方面。

1.3.4加强信息宣传,多渠道传递农业信息

加强与绵阳电视台合作,联合制作《乡韵绵州》、《农门阵》等栏目,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反映绵阳“三农”工作亮点,通过电视平台及时为广大农民群众、种养殖大户、涉农企业传递政策法规、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经济等信息。

1.3.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员素质

近两年,先后组织开展农村信息员、农情信息员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近200人,参训人员包括全市重点乡镇、信息示范村信息员,16个全国重点镇、各县市区信息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对增强信息员队伍战斗力、提升综合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市信息工作上台阶起到推动作用。

1.3.6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新途径

2012年,在涪城、游仙区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村村通”示范工程试点。2014年与市委农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新农村“百千万”信息惠农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开展新农村“百千万”信息惠农工程试点。“绵阳村村通网”改版升级为“绵阳新农网”,开设特色农产品信息窗口,为试点村搭建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截至2014年底,共发展1180个镇村和龙头企业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2存在不足

虽然该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一些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说:农村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仍然欠缺,“信息最后一公里”和“信息不对称性”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业信息工作的条件仍然很差,体系不健全、设备落后、资金缺少等矛盾还十分突出;部分地方与单位对农业信息工作重视不够,“网上无窗口、办公无电脑、工作无投入、人员不专业”等现象仍然突出。

3意见和建议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发展农业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把网站建设工作列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3.2加强信息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

建议建立农业信息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每个县市区建立3~5个示范乡镇、9~15个示范村,并配备必需的硬件设备和统一的系统软件,以点带面,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发展模式,切实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3.3加强信息工作经费保障

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力度,在软硬件设备、培训经费、工作经费上予以保障。特别是对乡镇信息工作给予设备支持,改善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实现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化。

3.4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篇9

关键词: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改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辽宁的农业信息服务就已迈入网络化时代。2002年,辽宁农机设计了推广信息网,建立了一系列的网络平台,设置了专业的办公平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

1辽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辽宁省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楼已经建成,相应的农业平台也加大了建设。迄今,辽宁省的电信光缆总长度已达24万km,而全省规范的行政村也保证移动及固定电话的接通率能达到100%。“农民上网工程”能同时使200万农民应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与工作,尤其是网上农产品的销售总额已达到50亿。目前,在开发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辽宁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服务队伍也在持续扩大,农村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农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今日,辽宁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2辽宁农业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2.1服务对象

以往农业信息服务一般是服务农业科研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因此信息上升非常多,出现下沉的情况比较少。但由于科技进步及农业发展,为领导提供数据统计的农业信息服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已经不再适用。现今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严重缺乏服务农村及农民的主动性,特别是农民对供求以及生产等信息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

2.2服务意识

针对农村电信基础设施来看,运营商不愿投资,农民也不愿意选择成本较高的信息服务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服务在农村的发展。现阶段,农民最满意的服务方式是专业技术组织。

3辽宁农业信息服务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业

在我国的现代农业中,农业信息服务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融合电信、电视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也是未来我国在农业信息服务发展中的特点。现在农村信息服务中对服务内容最为关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此能从各个角度提供最全面的信息给农民,使农民能因此获取更多市场、技术以及法律法规信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上移平台,下移服务,给农村提供最为便捷的智能化信息,这也是目前农村发展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

3.2多层次服务体系的建立

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运作的高新科技,我国必须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以及传统媒体,以此形成一个多层次、形式的信息窗口。还要相应配合网络,有效提升信息的工作效率。

3.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

电子商务服务作为第三方的服务形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非常需要的一种形式。目前,网络广告、推广以及信息的等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被广泛应用。农产品的信息需要达到标准化,以此形成一个农产品管理系统,为农产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交易平台与渠道,电子商务的不断推进,对辽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政府需要从扶持政策以及加大投入资金量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快。

3.4农业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现阶段,辽宁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责基本是由几大重要农业单位承担,而在这4个单位中也会有自身单位的信息服务范围以及服务的优势,所以会存在资源分散及重复等问题,所以,全省中农业信息资源必须要进行相应整合,形成人才、信息、农业科技以及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网络共享,不断提升辽宁农业信息中资源共享的功能。

3.5应用简单服务途径

辽宁省农业信息发展中还存在农民对信息及路径的获取存在困难的情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应用一些网络技术,建立一些简单的服务途径,使各大网站数据库中的信息能轻松进行统一处理与整合,关于登录也可设置单一的登录系统,使全部用户能获取信息,有效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持续加快信息农业的发展速度。

篇10

关键词: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对策

一、 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 单位不够重视

在档案管理方面,我国又颁布相应的法律规范,但很多农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法律制度进行了解,展现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进而不会开展有效的投资力度,使档案管理缺乏效率性。

(二) 档案管理设备落后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信息化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并在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但是就具体的应用实际而言,并没有使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许多农业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设备相当简陋,且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三)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线且没有明确的分工

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但是,因为农业事业单位本身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于管理人员的采用也缺乏管理,使得管理工作者并非专业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撑,而且没有开展合理有效的工作分工。

二、 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 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

在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时,农业事业单位内部要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然后有效强化管理意识和观念,使档案管理尽可能的趋于专业化,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明确分工,避免出现一职多人或者一人多职位的现象。

需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比如先进专业的设备等。在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如今,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相应设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并对引入的技术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以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合理。但是,受到不同发展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经济状况的影响,在进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时,许多地区不能很好的满足,这就要求当地的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改善农业事业单位设备缺乏和落后的情况。

(二)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进行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的支持和执行,所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极为必要的。农业事业单位可以针对性的对管理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和相关的专题讲座培训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新的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履行和划分,在进行合理分工和任务分配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此外,农业事业单位内部还需要加强员工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培训,强化意识管理,使员工能够增强在自我心态上实现管理工作的使命意识,进而提升工作热情和管理效率。

(三) 强化信息化建设

在科技快速发展额的信息化时代,在档案管理中进行信息化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通过有效开展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但在具体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信息化建设的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中实现强化建设和改革,要求管理人员有效掌握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进行管理时,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信息共享,还能够加强档案的整体完整性和方便性,达到对档案的高效管理和保护。这就需要从当前农业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设备落后角度出发,以科学先进的态度实现对信息化管理的优化工作,以使管理效率有所提升。还需要农业事业党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档案的录入工作和信息统计工作更加合理高效,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四) 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趋于专业化

进行农业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就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来有效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所以,农业事业单位可以据此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流程进行明确的制度规定,然后还需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建立分明的奖惩机制,并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以规范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整体意识,将制度管理落在实处。

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就需要对农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专业化的明确,以免出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的格式不规范以及填写误区的现象发生,对此,农业事业单位可以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性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有效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五) 建立统一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

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就需要农业事业单位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使自身的档案管理符合新时代信息化的要求,使档案管理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在网络平台的支撑和指引下,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服务特色。通过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将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快档案管理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脚步。

农业事业单位的档案主管部门可以倡导单位内部党委进行统一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在应用统一的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有效节省建设资源,还能够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篇11

(北京林业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提出建立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指标体系,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满意度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阐述现有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实践基地、设备投入与综合能力培养有所欠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CIPP;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410022088)。

第一作者简介:王海燕,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数学建模,wanghaiyan76@126.com。

1 研究现状与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专业硕士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我国起步尚晚,培养体系还不完善[1]。其中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集农业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其培养方式的再研究、再完善,对我国农林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较少研究农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专业研究生培养状况,而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早在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的杨国强就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比较多见,湖南农业大学的张红燕(2010)从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了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陈爱斌与刘艳(2011)则从课程体系角度对全日制农业信息化专业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王坤等(2014)从实践角度创新性地提出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研”融入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全过程。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显得薄弱。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指标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探究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基于CIPP模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CIPP评价模式最基本的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是改进。”斯塔弗宾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还应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评价的过程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CIPP评价模式包括4种评价要素,分别为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4种要素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了CIPP[2]。

因为CIPP评价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具有良好的决策性、发展性和整合性,我们基于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由培养背景、培养输入、培养过程、培养结果4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2 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模拟人在决策思维过程中的3个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和综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拟定量的、规范化的处理,并且整个处理过程加入统计检验,把一个复杂系统对象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的结构模型,并用数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3]。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

(1)建立判断矩阵。根据1~9及其倒数的标度表,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我们一共咨询了10位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专家老师,填写了分数,针对打分差距较大的项目,重新咨询了专家,在专家修改分数的基础上,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度判断表,构建了权重判断矩阵,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得出的特征向量为W=[W1 W2 W3 W4]=[0.083 0.178 0.408 0.331],即为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

(2)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为检测各元素之间重要度的协调性,避免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又比A重要”的矛盾情况出现。判断标准为:N阶判断矩阵当最大特征根λmax大于N时,判断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一致性指标CI不等于零)。

当CR小于0.1时,矩阵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如果CR大于0.1,则需要重新构造对比矩阵,对矩阵进行调整,直至一致性达标。

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4.181稍大于n=4,该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但CI=0.0603,经查表,RI=0.89,,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B1~B4,得出CI均小于0.1,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我们经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并归一化为:

A=[0.083,0.178,0.408,0.331]

同理,得到二级指标权重,并归一化为:

培养背景B1=[0.122,0.230,0.648] ;培养基础B2=[0.539,0.164,0.297]

培养过程B3=[0.230,0.648,0.122] ;培养结果B4=[0.539,0.164,0.297]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见表2。

3 满意度调研

我们根据以上指标评价体系设计问卷进行满意度调研,在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4届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中发放问卷,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数据共计52份,回收率93%。

本研究采用α信度系数法,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测,经计算,整个问卷的Cronbach α=0.828,培养背景、培养基础、培养过程及培养结果4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21、0.810、0.810、0.635,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每个条目与其所属领域的相关系数作为内容效度指标,相关系数越大,问卷的内容效度越好[4]。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条目得分、问卷总分以及各自所属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15~0.678之间,属于中度相关,说明本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

我们对问卷所有评分录入和统计,剔除所有单个指标评分相同的问卷,结合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份问卷的总分,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 结论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学背景方面评价较高,培养基础与培养过程分数相差不大,培养成果得分相对较低。培养背景中培养目标得分相对较低,培养观念与定位、培养计划得分较高。培养基础中教师授课水平评价较高,而设备与基地的投入相对较低;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较高,教学方法相对欠缺。培养成果得分相对较低,评价指标整体差别不大。

培养背景是实施教学的高层次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反映,此项得分较高,说明现有培养目标与观念适合社会发展方向,契合学校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培养成果得分因为个人考虑因素与期望值不同,体现的分数相对较低,说明学生对于通过培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及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期望。

由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在1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中,实践基地建设与设备投入、对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评价最低,说明学生对于实践基地与设备改革具有更大的期望,现有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了。这两个方面的短板造成了高校实施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的最大制约因素,这对于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也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在强调掌握农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与培养方向上需要紧靠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及时革新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升培养方案整体成果质量。

5 改进建议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是我国信息化人才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上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建设、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1)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旧有的培养方案难以适应日益加快的信息化建设,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将“学、做、研、用”作为该专业培养的主要方向。根据学科特点,除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加强研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提供研究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到本领域相关的科研工作与实践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锻炼知识的应用能力。

2)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过程中得分最低的一项。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教学中追求的关键之处。因为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特点,需要直观、高效的教学方法,除了平时常用到的多媒体、实验、小组研究等方式方法,还应该到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沿;综合多个学校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了解该学科的知识。比如培养方案中农业信息化案例研究一课,并不仅仅是讲解农业信息化案例,而是需要学生去实地考察、动手操作。另外,每个学校农业信息化的学科特点都不同,例如北京林业大学会更偏向林业,中国农业大学又略有不同,可以取二者之长,综合培养适应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3)自主实习与专业实践并行,培养应用型人才。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不能刻板地进行,而要面临不同学生、不同情境的挑战,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强调在实地教学的现场,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疑问进行解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对事态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与农林业相关单位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学生不但要了解实际各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更要了解产品开发全过程;不仅要掌握技术上的要求,还包括管理上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学校、实践基地、企业三方环境的交互对接,整合课堂教学、实地教学与企业实境教学资源,构建由课堂到实践基地,再到企业实践的多阶段实践教学模式。让实践贯穿教学始终,增加实践时间与实践质量,让学生同时掌握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

在农业信息化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至少6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建设中,还能够整合理论知识,调整现有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差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4)把关招生质量,严格制定考核标准。

二级指标中C6招生质量的得分也很低,原因为录取标准难以统一,本科相关专业的学生较少,以及考核标准不够规范严格等。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对于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对研究生考试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严格考核;对于本科相关专业的生源也要进行一定的考核,考核不通过就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黄德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J]. 计算机教育, 2014(6): 5-38.

[2] 彭川, 朱文忠.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CIPP评价模式研究[J]. 中国外语, 2011(2): 69-74.

[3] 张宁蓉, 严立, 陈亦望. 网络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 计算机教育, 2007(8): 37-40.

篇12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信通 云计算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39-02

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对于农民而言,其需要价格低、信息及时、质量有保障,具体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如农资信息、农产品栽培、畜牧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资及农产品买卖信息如产品价格信息、就业信息等。政府和涉农企业也希望通过农业信息化增强时效、降低成本。

2 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农村信息化平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以“农信通”、“农科在线”、“信息田园”平台为依托,开展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已实现一定收入规模。

其中,“农信通”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其业务基于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从而解决农村“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图1是肇庆特色的政府主导、企业助推、媒体宣传、渠道互动四合一的信息化田园运作模式。

以肇庆移动公司为例,其12316非值守无线专家系统,该热线提供人工以及自助语音服务,内容包括:三农政策咨询、接受投诉以及处理、专家咨询、农产品市场行情、病虫害预报与防治、种养技术等。其系统方案如图2所示。

尽管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但是其服务水平和层次还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有自己的云平台,中国移动“大云”、中国联通“沃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运营商可在自己云平台上建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而言通过按需使用,运营商通过虚拟化、云调度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从而减少减少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惠及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挖掘、地图搜索、视频会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更高层次的服务。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就是万物都接入到互联网,物体通过装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GPS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物联网技术可通过3G手机或电脑对农业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控;也可对自然灾害、农业运输车辆等定位和视频监控;用户可通过3G手机和电脑实时对粮库进行温湿度监控,还可对农产品加工阶段,对绿色食品的加工监控、乳品的溯源、出口农产品的溯源及交易跟踪等。未来的农业在以移动通信为承载网络的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于运营商深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前景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钟蔚.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及运营商发展思路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2(5):18-21.

[2] 胡文岭,张荣梅.浅议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76-78.

[3] 崔文顺.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农业工程,2012,2(1):40-43.

篇13

关键词:宜春农业 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236-02

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构建农业的网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到更高一阶段的产物。宜春市地处赣西大地,自古山多水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具有天然的优势。自1994年以来,国家点子政务重点工程“金农工程”开始启动,标志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应用信息库和数据库相继成立,各类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先后开发成功,农业信息网络开始建设。宜春抓住发展机遇,开始加大力度在农业领域实施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农用行业架设光缆、购进计算机、接入网络信号,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诸多惠利。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技术(AIT),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农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相互渗透产生的。其特点是把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1]。

2、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技术体系

从当前的信息技术水平及在农业的应用范围情况来看,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主要有以下三大技术支持体系:

2.1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要实现对农产品的管理,从农产品的培育到最后的走向市场各个阶段与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与管理,就是需要建立数据库。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生产要素的数字化信息贮存库,其内容包括社会经济信息、环境资源系统和科学技术信息等。从农业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层面来说,为了实施农业生产的监测、诊断、评估、预报和规划等功能,就一定要结合信息农业的需要来进行设计与实现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专业模型库的链接,并对所需确定和解决的农业生产与管理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与实施,这才是综合基础数据库的重要功能。

2.2 农业技术服务系统

它是组织实施信息农业的技术核心体系,从技术应用范围来看,主要包括:(1)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比如对土、肥、水、气等农业环境资源和动、植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管理;(2)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信息系统,比如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长势监测和农业作物产量预报;(3)农业自然灾害预监评估系统,比如对洪、涝、旱、气象以及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病虫害、生态环境退化等;(4)逐产品营销网络系统,包括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及其不同区域间的平衡预测;(5)农业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包括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

2.3 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在有了技术支持和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就需要借助它们来实现对农业管理的优化和评价了。这就需要针对生产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图1)。该系统主要是关心两个问题:“种什么”和“怎么种”。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国家和农户的增产增收等重大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组织实施信息农业的领导和技术服务决策体系。

3、宜春农业网络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3.1 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发现,近年来,宜春的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构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宜春市农业局建立了以农业信息网为中心的多家农业门户网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20多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多个农产品主产区集贸市场的市场信息网络。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农业遥感器、农资产品供求信息通过网络及时等服务于农业生产。通过农业信息化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细分(见图2)及调查情况(表1、表2)综合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宜春农业离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据调查,在宜春市以及周边县市地区,初步实现了喷灌、滴灌技术,建立了信息共享系统,网络信号初步覆盖。在农村地区,绝大部地区虽然建立信号塔,但网络信号较弱,纤维光缆难以接通,网络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掌握当地农民对电脑知识的了解数据,调查组共下发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875份。

这说明,在该市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农业的模式上,该市仅仅依靠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市场信息,网络信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网络信息化意识欠缺。

此外,调查发现,制约宜春地区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嫉妒匮乏网络信息专门人才。具有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的才人匮乏,难以进行大项目攻关。加之对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重视不够,各级农业部门从事网络管理、维护与开发的专业人员普遍不足,所有这些都制约着该市农业网络信息化的发展。

3.2 宜春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1)加大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宜春市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财政倾斜支持,加大对农业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经济来带动农村发展,在完成实施“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工程之后,要逐步实现“村村通网络”,扩大家电下乡补贴范围,鼓励农民购买电脑。完善纤维光缆铺设工程,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全面覆盖,安装信号接收器,使农民连得上网、会上网、能用网。

(2)提高农民的农业网络信息化意识,提升农民网络信息化运用能力。宜春市要实现农业发展的网络信息化,就要在农村实行信息化,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环境,具备高信息素质水平的农民队伍。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信息服务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专门网络信息化人才,营造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氛围。发展农业网络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帮助当地农民克服畏惧、抗拒心理,引导农民接受电脑,主动学习电脑知识,提高电脑操作能力,让农民主动适应农业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局面。促进宜春农业的网络信息化发展。

4、结语

建设现代农业,实行农业网络信息化发展是建设幸福宜春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保证,是宜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组成要素。宜春市政府要加强引导,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农村网络信息化得有效开展,为构建发展水平更高的和谐宜春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现代情报,2009(01).

[2]汪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06.

篇14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 会计核算 原因探析

近几年,山东省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民专业化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其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全省多地供销合作社成立了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专业社),并在专业社内部成立以农民资金互助为目的的资金互助部,并以资金互助为主体开展了农户与农户、农户与涉农企业、涉农企业与涉农企业之间的资金互助业务。就目前而言,多数专业社的资金运作及经营内容与法律规范相符,但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针对新时期农民专业化信用合作资金互助业务出备的财务会计制度,导致各专业社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账户设置及具体核算方法和核算程序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甚至有针对个别经济事项在会计核算中随意设立会计账户的混乱情况。

一、资金来源与运用符合法律规范

多数专业社在资金互助业务经营过程中为使资金来源与运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各项严格、明确的资金互助业务经办流程和手续。例如社员入社入股流程图、社员借款投放流程图、入社申请书、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书、保证担保合同书、借款延期合同书、借款审批表、专业合作社股金单、借款凭证、借款回收凭证等。这一系列具体做法和措施从资金互助业务的初始阶段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和业务操作的规范性,符合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宗旨,也为会计核算的客观性、真实性、谨慎性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因此,就专业社资金互助业务会计核算凭证本身而言,所记载的经济事项清楚、客观,会计凭证上经办人、经办时间、审批人签字等完备、清晰,符合会计核算对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专业社对农民互助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二、互助资金会计核算过程中各经济事项核算较为完整、真实

在会计核算账户设置方面,就所设账户的内涵而言,基本覆盖了专业社所有的经济业务内容,且核算过程本身连续、完整,没有明显的遗漏或擅自更改经济事项的现象存在。具体地说,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各专业社为着重突出资金互助的特点和性质,设置了如“短期互助金”、“长期互助金”等账户;为体现专业社信用合作的特点,在股金核算上着重体现了社员入股这一传统合作方式,设置了如“股金”、“流动股金”、“固定股金”等账户;为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将社员借款时预先扣息收入等已实现的利息收入列入了“长期借款”账户,以体现该经济业务的预收实质;在盈余的分配上设置了“应付分红”账户,核算应分配的盈余。

从严格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对上述账户设置进行列举,体现出了专业社科学、认真做好资金互助业务会计核算的主观态度。此外,在会计账簿的设置上也较为完善,分别建立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金往来账、固定资产明细账、收入支出明细账和总账等各种账簿。然而,相对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而言,目前各专业社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程序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例如账户设置随意性较强、自设账户较多、账户使用混乱等。

三、具体会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科学

目前,各专业社会计核算主要使用的账户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呆账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盈余返还”、“股金”、“盈余公积”、“本年盈余”、“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其他收入”以及“管理费用”账户设置规范,使用明确。而“短期互助金”、“长期互助金”、“流动股金”、“长期借款”、“固定股金”、“应付分红”、“互助金利息收入”、“股金红利支出”等账户属于自设账户,仅就其自设账户核算的经济事项内涵而言表达较为准确,但却违背了会计法、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账户设置及使用必须规范、统一的原则要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原则相距甚远,这必将影响和降低专业社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可比性。笔者就各专业社具有代表性的自设账户的设置及核算方法进行分析。

“短期互助金”账户核算一年内含一年专业社对社员的借出款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短期互助金”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而“长期互助金”账户核算专业社对社员一年以上的借出款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长期互助金”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流动股金”账户核算社员存入专业社的活期款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流动股金”科目。“长期借款”账户核算对社员借款时预先收取的借款利息。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长期借款”科目,贷记“互助金利息收入”科目。“固定股金”账户核算社员存入该社三个月以上的款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股金”科目。“应付分红”账户核算分配给股东的盈余。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盈余分配”科目,贷记“应付分红”科目。“互助金利息收入”账户核算该专业社对社员借款收取的到期利息。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互助金利息收入”科目。“股金红利支出”账户核算专业社针对社员股应付的股息。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借记“股金红利支出”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而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上述“短期互助金”与“长期互助金”账户应改为“成员往来”账户,其会计分录应修正为借记“成员往来”科目,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流动股金”与“固定股金”账户也应改为“成员往来”账户,其会计分录修正为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成员往来”科目。“应付分红”应修正为借记“盈余分配(各项分配)”科目,贷记“应付盈余返还”科目。“互助金利息收入”应修正为借记“长期借款”、“成员往来”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股金红利支出”应修正为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成员往来”等科目。

除此之外,个别专业社在核算资金互助中产生的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时,自设并使用了“资金使用费”账户,模糊了利息收入与支出的界限,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四、风险准备金计提不到位且随意性较大

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主要是面对农民及其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从农民、农村、农业“三农”的特点和本质出发,从根本上维护和保证农民的利益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专业社互助资金运作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将互助资金的安全放在首位。在会计具体核算中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及时计提各种风险准备,例如短期责任准备、担保赔偿准备、一般风险准备。但各专业社会计核算的做法不规范、不统一,有的专业社只计提了一项或者两项准备,有的专业社没有计提任何准备,而仅通过掌握、平衡银行账户中的存款余额代替计提准备金的数额,此方法既不规范,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潜在风险不可避免。

个别专业社为提高社员借款审批人或责任人的风险意识,在会计核算中设置了具有针对性的“应付款”账户,专门核算某社员借款其审批人所承担的风险。具体做法是:按该社员借款利息的10%计提风险准备,若该社员按时偿还本金及利息,则审批人可从专业社获得该笔贷款利息的10%;如不能按时偿还,则由审批人负责该笔贷款的收回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自然也不能得到社员贷款时计提的已记入“应付款”科目的利息。这种做法从奖惩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为降低风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失为一种责任明确、有效的方法。然而,在社员借款时审批人的个人主观评价标准仍占主导地位,很难从宏观、制度和客观标准等方面避免风险的产生以及有效的抵御风险。因此,按照国家规范的财务制度及时、准确地计提风险准备金才是有效降低资金经营风险的根本方法和渠道。社员借款时对审批人或责任人的奖惩措施只能作为保证资金安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替代各种风险准备金的规范计提和使用。

五、专业社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探析

综上所述,各专业社在资金来源与运用上操作规范、用途明确,符合国家大力支持“三农”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方针政策,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却存在很多不规范甚至混乱的现象,下面就专业社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首先,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专业化社信用合作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规模和业务量都较小,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整体偏低,对目前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社会计核算应参考或依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理解和掌握不够到位。同时,由于多数专业社服务地域分布在县、乡两级,专业人员以及大学毕业生往往不愿在此就业。因此,很多专业社在缺少具备较高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人员的情况下,只得临时聘用会计知识落后的甚至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乡镇会计员担任会计岗位的工作,或安排供销社会计人员兼任专业社的会计岗位。由此导致了有些专业社采用一般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有些采用供销社财务会计制度,有些还将供销社财务会计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混合使用。各专业社会计账户设置、核算程序及方法等不一致,严重违背了相同行业会计信息应具有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重要原则。这一现状的存在必将严重阻碍各专业社的后续发展和壮大,也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其次,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社虽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但在专业社成立之后,由于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适应新时期专业社农民资金互助业务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时国家针对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的其他相关法规和制度也存在缺失和滞后,由此导致了不少专业社资金互助业务自开展伊始就未能统一、严格按照或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例如有些专业社在确定社员股金数额和比例时,只在管理方式和主观认定上确认社员存入专业社的资金为股金,却并未真正在会计核算中确认入股股金为所有者权益。而实际上社员存入的股金对专业社来说仅是对社员的负债,因此专业社取得的净利润也不存在对存入股金的社员进行分红,而是形成了专业社的内部积累。

上述原因均为造成各专业社会计核算混乱和账户设置不统一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适应新时期农村专业化信用合作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各专业社在今后发展经营过程中应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完善股金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和风险准备制度,同时形成统一的专业社会计核算方法、程序和模式,以利于农村信用合作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吴茵富.关于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