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

地摊文化经济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摊文化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摊文化经济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文化;低碳时代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72-02

经济、生活、文化是一组互相影响的变量,经济的转型、变革意味着生活的变革,生活的变革将沉淀为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又将推动生活与经济的转型、变革。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低碳文化三者也具有同样的关联。正是三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推动人类走进“低碳时代”。

一、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并研发利用新能源,以实现高能效、高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引发的生产方式的转型意味着人协调与自然之间关系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以低碳的方式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产品,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碳排放降低,二是碳利用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两个具体目标,低碳科技创新与低碳协议、法案、政策的签订与实施是基本保证。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率先发展低碳科技并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引发了生产方式的转型: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由低效向高效转型。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仰仗一系列去碳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利用,即通过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经济的新增长,推动以“碳排放降低”、“碳利用率提高”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必将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一系列协议、法案、政策的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协议、政策、法案的保障作用,才能有力实现“碳排放降低”和“碳利用率提高”双重目标。

二、倡导低碳生活

高碳到低碳转型不仅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还需要我们改变高碳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生活方式是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生活模式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致的,按萨伊定律所言,“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生产创造需求,需求也推动生产。生产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会引导什么样的大众生活方式;同样,大众需求也会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会推动生产。从这一点来说,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从某个角度说,改变生产方式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而改变生活方式则是民众的责任。高碳经济提供的高碳产品,如不为大众消费,高碳生产就无法维系,生产将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因此,不仅要改变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还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转变消费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树立理性消费观是关键。人的需求、欲望具有不断增长的特点,人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提出超出现状的要求。在消费领域,民众容易过度消费,沉浸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之中。韦伯认为,“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会导致人们逃避职业劳动”[1]。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观指导下,人通过无节制地占有物质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从而出现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性消费,而过度性消费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碳排放。国内有学者指出,“碳排放分为用以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和奢侈、浪费性的碳排放”[2],应在国际气候制度中,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用个人消费排放的“碳预算”来规范约束消费行为。把保障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出发点,有利于告别冲动式的生活享乐,形成理性生产、生活、消费习惯,使人类自觉选择低碳生活。

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力量,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和批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已经习惯了已有的生活,习惯了已有的高碳。转变“高碳”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需要全世界所有人的参与。日本学者茅阳一的“卡亚公式”揭示出,碳排放量取决于四个因素:碳排放量=人口×(GDP/人口)×(能源用量/GDP)×(碳排放量/能源用量)[3]。卡亚公式中的后两个因素与生产直接相关,前两个因素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人多,碳排放就多;人均GDP高,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少有人希望它不再提高。但如果“一切照旧”的高碳方式继续运转,地球将难以为继。转变“高碳”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地球人个个有责。

三、塑造低碳文化

篇2

关键词:地域文化 关中 地域文化景观

1.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更多的人意识到有地域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更有价值,各种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商业街区、民俗村等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地域文化”一词开始在更多人的脑海中形成了景色各异的画面。关于地域文化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从国际式到地域主义,关于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早已受到很多专家的重视。地域文化景观展现出的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对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中指出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活的,是不断生长与发展的。地域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景观新的生命,同时景观也促进者地域文化的发展。

2. 关中文化的兴起与地域特色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于关中地名的来历与关中地区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关中地区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周、秦、汉、隋、唐为主要代表的十三个王朝都建都于此,留下了让我们取之不尽的历史财富。

2.1关中地区自然要素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陇山,东有华山、崤山山地,总体地形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敞开的平原河谷盆地。这里河网密布,有黄河、泾河、渭河和洛河,流经黄土地带含有大量的泥沙和丰富养分的河水,在关中地区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关中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塬”,大的上面可种庄稼、可住人家。而小的则通常被小孩子们当作游玩戏耍的场所。关中地区的气候特征介意陕北干旱和陕南湿润性气候的中间地带,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较长。富饶的关中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2关中地区人文要素

关中地区风土人情浓厚,其中秦腔是关中地区地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粗犷质朴的表达方式是关中地区独具一格的标志。关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传统工艺和艺术品的种类非常多,手工剪纸、砖雕、泥塑、刺绣、马勺、皮影、麦秆烫画、麦秸草编、木板年画、罩金漆器等等都极具特色。关中民居中的栓马桩、抱鼓石、上马石、墙雕等石雕砖雕更是精美绝伦别具一格。这些形形的地域文化都为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等着我们在景观设计中中不断去挖掘、去运用、去发扬光大。除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之外,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豆腐坊、榨油坊、挂面坊、铁匠坊、木匠坊、棉匠坊等传统手工制作坊,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乡土生活和地域文化。将这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够营造出淳厚的人文气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逐渐消失,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制作工艺进行保护与延续,也是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初衷。

3.关中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信仰、耕作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造就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这种不同,不仅是景观表象因素的差异,其根源更在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过程中,逐渐积累出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等乡土历史文化,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促进着地域文化景观内涵方面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脉络。目前于关中文化在景观中的应用从构成要素上看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从物质层面上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例如关中地区常见的拴马桩,在传统民居门前具有实用意义,在景观中直接作为小品形式出现便形成了一种文化韵味,不需要修饰与提炼,它本身的存在就在诉说着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对关中文化最直观质朴的体现。而另一种相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号、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提炼,提取其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点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来展现全面的地域特色景观,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在西安景观中最具特色的材质是源于关中传统民居的青砖,他就像一本书一样记载着关中地区生活。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铺装大多都以青灰色为主,青灰色也成为了代表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色调。

在精神层面上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地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能够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在于它能在深层次的表达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使人们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马嵬驿民俗村中出现的石磨辣椒,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因为它不仅作为一个商业点和景观点存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陕西地区的生活特色,让人们真实的体验到了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

3. 地域文化景观展望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日常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作为主体,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能给人带来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未来景观的发展一方面趋于生态化。另一方面更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地域文化,尊重地域特征。就关中地区而言,近年来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村层出不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在地域文化景观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让地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当今设计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地域文化景观的角度,透视中国的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景观设计问题,使得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09.(2)

[2] 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1)

[3] 梁璐,田兵权,关中风俗与与地理环境[J],华夏文化,2004(4)

篇3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变暖问题越来越突出,南北极冰雪融化越来越快,海平面逐渐上升引发了一些列的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注重。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利用,逐渐成为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重大探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随着低碳经济主体的提出,茶文化旅游项目也顺势产生,尽管当前的学术界并没有对此予以准确界定,但茶文化旅游在我们旅游中的存在却越来越广泛,非常值得我们慢慢体验。基于旅游项目与茶文化的巧妙结合,茶文化旅游不但可以让旅游者实现心态的有效调整,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间实现我国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分析

上世纪末期,国家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和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积淀相对较小的旅游业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在低碳经济主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二)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快速推广的低碳经济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低碳旅游的发展,各种新型低碳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纷纷问世。本文的主题―茶文化旅游也是在这种宏观环境作用下产生的,是旅游和低碳经济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和喜欢。例如,云南大理旅游业,基于自身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将其与普洱茶这一民族色彩非常深厚的茶品进行结合,实现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

(三)践行低碳旅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过。而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严重打击了人们的生活信心,相信如果没有地域因素的限制,很多人都会逃离城市,去追寻优良、唯美的自然地域。在这种情况下,到一个天蓝云白的地方去旅行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期盼,这给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低碳文化的关注和认同,让旅行者越来越愿意践行低碳旅游信念,以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更为优质,进而各种旅游方式逐渐产生。例如,徒步、拼车和自驾等方式。

二、初步发展中的茶文化旅游

在种类繁多的农产品中,茶叶的文化品位最高,传统的茶叶园往往具有非常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相较好的地理优势,且制茶工艺美感十足。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也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成就,茶文化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就现实而言,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例如,缺乏规划、缺乏体系的盲目开发,会极大破坏地域生态环境。因此,茶文化旅游需基于完整的体系支撑,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不能为了发展茶文化旅游,而不管其他因素,甚至不顾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茶文化旅游低碳发展的建议策略

(一)科学规划

对于任何事情而言,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低碳旅游理念的践行需要茶文化旅游基于客观实际和时代特点合理的进行整体规划,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项目开发规划和资源整合中,要注重发展体系的科学、有效构建,特别是要注重低能耗、高效益思想的贯穿。在认清自身资源和生态环境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对国内、国外成功模式和先进经验进行适当的借鉴,并对环境风险和现实操作性进行有效评估,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突出保护生态构想和落实。

(二)产业推广

随着时代的进步,低碳旅游逐渐成为当代旅游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旅游机构要多角度的进行问题思考,而低碳文化的推广就是问题思考的重中之重。从实际操作经验来说,推广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低碳茶文化旅游的推广需要在依托自然基础和茶区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地域茶叶特点,针对性的进行茶文化开发和规划,将地域风俗与茶文化因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项目之中去,让旅游者在享受游行乐趣的同时,尽享茶文化的熏陶。对于茶文化旅游来说,让游客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接受美的熏陶是一种天分,而田园茶园也是一种自然因子,其与旅游的有效结合是一种自然的返璞,这种旅游方式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促进碳排放量的有效减少,进而有效改善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以茶为载体,以区域生态为基台,有效的进行茶旅游模式探索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旅游行业优化方式。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201-04

朱蕴丽(1963―),女,南昌大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31)潘弘韬(1988―),男,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学。(江西南昌 330013)

一、低碳经济软实力相关概念

(一)低碳经济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人类社会由此迎来了低碳经济时代,发展低碳经济,倡导包容性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景。众所周知,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机结合的质量型、效益型经济。一般来说,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1]。经济性,是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意味人们生活水平的降低,而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反对奢侈浪费能源或资源的情况。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和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目标。[2]其三是目的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从而延缓气候变暖对臭氧层的破坏,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恶劣气候引发人类灾难,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二)低碳经济文化

所谓低碳经济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生存信仰等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价值或生活方式。简要地说,是关于二氧化碳低排放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生存信仰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对人们生存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一旦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伦理之中,就能够自觉地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将产生持久的影响。从低碳经济构成的要素看,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城市等看似都是一些侧重经济、技术或制度层面的东西,国家节能减排中所规制的能源节约和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也都是一些抽象的量化的硬指标。但是,这些量化的硬指标所蕴含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转变发展方式和倡导适度消费,贴合了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化的软理念,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道德伦理的深度追求,寄寓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人文文化的深刻因子,是整个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认识自我和共同保护自我的理性超越。

当然,研究碳文化绝不能局囿于一地、一时、一国的碳文化,而是要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去感知和理解大致经历过的碳文化。那么,人类到底经历了哪几个碳文化阶段呢?从生产力的角度我们不妨把其归纳为四个阶段:一是自然中心主义碳文化阶段。这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局限于对自然的深度认识,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没有力量“动辄战胜”自然,只能与自然相融相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充满恐惧又饱含敬畏,此时我们称之为“碳文化零时代”。二是亚人类中心主义碳文化阶段。这主要延亘于整个农业文明时代,世界的古代文明主要涵盖有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古代中国和中美洲三大农业文明。由于三地的古代农业起源时代不同,分别经历了近万年或六七千年不等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时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生产力的提高,已具备了改变或征服自然的一定能力,但仍然不足以打破自然的平衡状态,人类可以通过朝代更替适时地休养生息,或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力量循环往复地达到“碳平衡”,我们称之为“碳文化农耕时代”。三是人类中心主义碳文化,这主要指工业革命时期。这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主宰自然,并大规模破坏自然的时期,相伴衍生出的文化我们可称之为“斗争文化”或“征服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的发现、内燃机及其新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人类对自然改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对自然无休止地开发和过度利用,直接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全面扭曲割裂,整个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结果形成了“碳文化高危时代”。四是生态整体主义碳文化时代,这主要指信息社会。[3](P193-194)当今正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运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工业文明形成的高危碳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世界各国都希冀通过共同携手来应对气候变暖,与防止臭氧层破坏可能引发的灾变。否则,面对日益频繁的天灾人祸或可能发生的气候灾难,人类将无所适从,会变得更加迷茫与失落,低碳文化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降低碳排放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三)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

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文化软实力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综合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这种软实力对内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体现为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必须根植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厚重的硬实力的土壤上,才能从内外两方面形成一种持久的和综合的国家凝聚力、影响力与竞争力。且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始终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要自觉地去呵护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质的精神价值外,还要不断消融和吸纳全人类优秀的文化元素来跟上世界潮流,培育和创新我们的时代精神,像盐融于水一样地变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质或精神价值。而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低碳信念、低碳教育、低碳伦理、低碳创意、低碳产业、低碳营销、低碳品牌、低碳消费、低碳交易和低碳生活等一系列低碳实践活动,在大众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持久的影响力、引领力和理解力。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低碳经济中的具体表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母系统中的一个文化子系统。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样,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也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外部软实力,通过国家、社会和企业共同打造一种低碳经济创造力、低碳思想影响力、世界性低碳话语权的引领力和感召力;二是内部软实力,真正构建一种能够降低碳排放的国民低碳价值观,从宏观上提高国民的低碳文明素质和低碳精神水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持续增长的前进动力。

二、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低碳经济文化,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关系在文化形态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历史必然。低碳经济文化的提出,就是因为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力、渗透力、凝聚力和牵引力,可以支撑、引领和渗透到社会公众的内心世界,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追求,使人们能发自内心地和自觉地去降低碳排放,持久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由于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一场涉及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国家权益博弈等方面观念形态的革命,也是提升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探讨和研究如何去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就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一)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系统而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命题,低碳文化的提出本身既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它既涉及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利益话语权的博弈,又借此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使经济发展由原来的资源耗费、环境破坏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性发展转变。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将成为衡量国家综合软实力的又一重要标志。

(二)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引领经济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改变

由于低碳经济文化能够从情感和心理上制约、控制和支配人,它所寓含的低碳理念、低碳意识和低碳价值观等直接影响、调控和决定着国家发展的“绿色走势”。它使我们的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等领域有了低碳经济理论的支撑和引领,使我们国家能理性地避免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由单纯数量、速度的增长向综合效益质量的增长转变。同时,有力助推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品牌、低碳创意、低碳营销、低碳产品等领域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树立代际环境权、生存权保护的理念,切实避免出现忽视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无未来的增长,确保能源供给、自然资源供给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性。

(三)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引领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低碳经济文化蕴含着我们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它的注入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引领公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形成尚俭节用的价值取向。倡导低碳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反对高碳浪费、污染消费、有害消费、无度消费、炫富消费,这最终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健康和科学的低碳消费理念,不仅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利于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引领整个社会科学合理消费,自觉抵制或拒绝那些不低碳的“便捷式”消费、“一次性”消费、“白色污染”和“高能耗”等消费,养成国民消费的低碳化、低能耗化等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使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复苏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应对自然界的惩罚和可能出现的“灾变”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而低碳文化有助于经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把以“以人为本”的增长拓展为以“万物为本”增长的转变。的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的保护也离不开人类,人类必须与自然共生共荣,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求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复苏。构建低碳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就是使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得以尽快恢复。

(五)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会产生潜在的和巨大的“绿色效应”

低碳经济意味着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低碳文化的价值取向,崇尚的是生态价值,倡导的是绿色环保,只有全社会自觉遵循低碳减碳等要求, 以一种自然、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才能助推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随着低碳经济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相应的诸如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绿色城市等冠以“绿色”的行业等会不断涌现,这会产生潜在的巨大的“绿色效应”,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避免以损害健康、破坏环境来换取人类无休止欲望的满足,符合我们国家倡导的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

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需要,更是当前我国参与世界经济软实力和巧实力竞争的需要。那么,如何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着力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取向

一是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主要是以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尚俭节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观念形态。它以整个人类生态和谐为价值尺度,来量度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行为后果,倡导人类与自然共荣共生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施低碳智库战略,培养优秀低碳创新人才,着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低碳文化建设的关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转变。三是要吸收消融好国内外两种低碳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文化合作与交流,构建低碳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廉洁消费的生活理念。四是挖掘、梳理、吸纳和弘扬传统人文文化中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优秀的低碳理念和伦理取向,并有机地结合现代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新的道德准则,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这是实现低碳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二)有效采取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

一是要加快低碳经济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进低碳文化建设。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低碳经济的市场化操作。二是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扮演主导作用,要建立起低碳经济宏观调控机制,在资金信贷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企业发展低碳技术更多的支持;同时,还要发挥“领头羊”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创建低碳型机关活动,推行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等活动。三是国家要采取鼓励性措施,建立低碳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推广,孵化低碳创意产业,打造低碳优质品牌,提升国家低碳品牌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四是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消费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采购绿色商品、乘坐公共交通、使用节能家电和家庭照明,这也是低碳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三)精心营造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科学理念

一是政府教育部门要把培养低碳理念的相关内容充实到中小学教学课程中,从小培育未成年人科学的低碳认知、低碳情感、低碳道德、低碳信仰和低碳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鼓励人人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倡导人人都负有节能责任的低碳文化价值认同。二是企业是践行低碳经济的主体,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应当把低碳经济理念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去,积极践行低碳伦理,自觉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三是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类媒体宣传低碳经济的目的和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示范社区的建设、评选和宣传活动,培养公众的低碳理念,倡导理性文明消费,崇尚俭约质朴的生活,营造一种浓郁的低碳经济文化氛围,使人人肩负起节能减排的义务。

(四)全面打造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教育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低碳文化教育体系。低碳经济得以全面实现的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基础性工程就是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低碳经济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把国内外最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融入低碳文化的构建中去。二是要以低碳科技创新理念为支撑,不断地把生态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入低碳教育的实践中去,构建全民的低碳道德伦理体系,培育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自觉和自律。三是要通过互联网、博客、微博和手机短信等各种信息化手段传播低碳经济文化教育,要千方百计地把低碳经济的知识普及扎根到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各个层面的公众心目中,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建设低碳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精神观念形态的力量,转化为潜在的现实的低碳经济和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8).

篇5

Xie Fa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uzhou 215011,China)

摘要: 低碳文化是低碳经济的基石,低碳经济催生了低碳文化,低碳经济的建设需要低碳文化的引领和约束。本文阐述了经济发展低碳的必然性,分析了文化和低碳经济的关联性,从世界观和行为生活文化两方面探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低碳文化的应对方式,指出低碳文化是引领低碳经济实现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Low-carbon culture is the base of low-carbon economy. Low-carbon economy promotes low-carbo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needs the guidance and obligation.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the association of culture and low-carbon economy are discussed in this work. Low-carbon culture of world view and the culture of action and life is the method to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文化 低碳生活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culture;low-carbon life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314-01

1经济发展与低碳

18世纪英国发生的产业技术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20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这200多年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违背自然规律,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获得的经济增长对子孙后代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如灾害性气候增多、气候变暖带来冰山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

20 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城市化也在不断发展,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空间。从长期看,在人类和大自然的互动过程中,我们没有太多的选项,“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深层次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同,正形成新的“和谐”氛围。近年来与低碳相关的一些名词,如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等,不断涌现。从低碳经济的模式出发,世界各国正在制定和完善其经济产业结构、生产和消费模式,改善生态环境。

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其本质是低碳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与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

2低碳文化与低碳经济

低碳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具有的低碳行为和意识,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具有鲜明的低碳排放与低碳消费的科学特征,是节能减排时代的特有文化。一般地,文化与时代的经济活动与形态密切关联。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有限,对自然的影响也近乎为零,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然是社会的主宰。到了农业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对自然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大,局部地改造了自然,但自然界强大的自我修复和再生功能,确保了人类和自然相对地“和谐共处”。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产生掠夺式发展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行为,导致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不可进行。对环境和发展过程的反思导致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社会的追求。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节能减排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与社会的共识,对经济发展和其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与文化关联,催生了低碳文化。通过对工业社会的价值观、环境破坏及可持续发展的反思,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基石,创造出适度消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低碳文化,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低碳消费的行为模式。

低碳经济是在本世纪能源与环境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以2003年英国有关能源未来的白皮书为起点,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在创建低碳经济,发展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技术,由此引领产业、技术的变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促进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确保社会向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和低碳排放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是低碳能源的核心,其中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新能源技术是关键,替代常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3低碳文化的应对

低碳经济需要文化、政策和技术等层面的创新和保障,在构建低碳产业和生产方式的同时,需要构建低碳文化。构建的低碳文化将反作用于人的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影响我们的生活、行为与工作方式,从而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规范,形成与促进低碳经济。低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制度政策的保证,更需要我们世界观的发展,需要将低碳理念在我们的世界观中固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将低碳文化的能源观、科技观、教育观等融入我们的观念中。低碳文化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此处将从世界观和行为生活文化两方面探讨低碳文化的应对。

世界观是我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其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决定作用。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盛行,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进一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则考虑甚少,甚至不考虑。例如,长期工业化生产和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世界的碳循环被打破就是这种世界观对人们行为作用的结果。要进行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在我们的世界观中要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使之成为低碳文化的有机组成,从内心深处为二氧化碳的减排奠定基础。

我们的低碳行为生活方式不仅是低碳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且影响低碳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并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低碳行为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自然选择。构建低碳文化,需大力弘扬我们传统的节俭文化,摒弃奢侈文化,树立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文化氛围,把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美德发扬光大。鼓励日常行为生活中各种低碳行为,如以步代车、拼车、开小排量汽车、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遏制不良的、过度的消费,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使得低碳环保成为我们行为生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