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文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篇1

关键词:浅析安全文化 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530.6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将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第一线,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主体责任,是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违章人员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的手段。但是要使所有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就必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范企业行为,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讲遵章,处处有提醒,层层有关怀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一句话,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据对企业历年发生的事故分析显示:98%的事故是人为失误造成的,而人员安全素质和能力主要源于有效的教育培训和文化氛围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将全体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员工的安全生产精神动力,并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有其特有的功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对企业安全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使其产生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期效能。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导向、约束、规范企业从业人员行为的作用。

企业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企业所提倡、崇尚的内容,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将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安全目标上来。企业安全文化通过改变员工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方式,使员工融合于其中,使其安全生产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来规范其安全行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在需要的推动下,就产生了行为动机(念头和想法),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原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原因,需要的形成和动机的产生受内部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思维、价值观等)和外部因素(包括舆论、风俗.道德等)制约,同样的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对约束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企业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就会自觉地按企业安全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当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心理,并转化为规范的安全行为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就能有所保证,这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各个方面、所有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营造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这个氛围中,行为被潜移默化地规范在所崇尚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美的心理程序和安全伦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生产秩序的现代企业员工队伍,从而降低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一般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精神层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制度、认真落实、开展活动、采取激励措施等方法来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利用文字、影象、声音等各种传播途径,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在我们商业集团安全经营管理中,最大化地利用了安全文化建设:假如您一进入我们的商业营业大厅,就会处处感受到安全文化的存在。营业厅内随处可见的“安全通道”、“消防栓”、“灭火器”等指示标牌,在各个货区高高挂着“顾客的安全和您的生命在于您的遵章守纪”、“注意防火”、“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械”等醒目标语。来到警卫室报警装置前,安全警示版上写着“密切注视报警器,我为大楼保安全”,同时提醒警卫人员“要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在营业员更衣室,“您的安全是家人的牵挂”亲情合影照片栏,时刻提醒在岗职工安全的重要,家人的期盼。各楼层柜组、货区相继开展“讲我身边发生的消防小故事”、“提高我们货区安全管理小建议”、“查我柜组小隐患”等活动,总公司还定期举办安全、消防培训班,举行消防事故紧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职工消防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为配合这些活动,集团总公司向每名职工发出安全倡议书,印制了事故隐患发现卡,建立完善了事故隐患发现台帐,汇编了安全文化手册。这样,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职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通过以上措施,滨城区商业集团总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二是制度层面。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主要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如: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制度、及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一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践证明,安全管理仅靠文化的影响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制规范和约束。

三是物质层面。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核心层)的载体,他所折射出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思想、作风和意识。如:安全生产设备、装置(自动保护开关、限位开关、联锁装置等)及防护器件、消防器材、仪表、报警系统等等。注重安全经营设备建设,也是我们商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百货大楼、银茂大酒店、隆达食品等企业都完成了安全生产(经营)设备装置的更新换代,进行了安全设备的高科技化改造,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层是制度层和物质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骨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他所表现的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程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般遵循下列方式:安全意识转变(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安全意识,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制度,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检查落实)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制定实施激励措施,包括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 安全科技活动(危险识别、评价、整改)等。

结语:综上,本文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当前加强企业安全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红;抓好关键环节构建企业本质安全文化[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6期

2、杨辉;浅析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建设[J];广西电业;2011年06期

篇2

笔者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互动。2010年5月至11月间,笔者在富阳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采访。以富阳为例,本文试图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文化建设及其特征。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建设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贯穿全境,成为富阳最著名的地貌特征,富春山水也因此成为富阳最核心的文化依存。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富阳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县级市。2007年,新一届富阳市委领导班子上台,确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任务。在市委宣传部主持下展开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富阳人文精神调研。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比较,最后“运动休闲之城”这一“名片”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富阳这个城市的新主题。

在经济发展目的要求下,挖掘和调研地方文化特征,确立城市新主题,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化本身的建设,而是为城市品牌的确立提供一定的文化的“合法性”,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运动休闲”这一“名片”显然与富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吻合:其一,富阳作为杭州的卫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需要考虑这一地域特色。所以当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口号时,富阳“休闲”的发展方向就基本已经被确定。其二,富阳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即从工业发展转型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也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三,富阳的运动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羽毛球拍的生产等等;富阳的山水也比较适合运动产业的发展。换言之,“运动休闲”新主题的确定,貌似文化建设,实际上决定于富阳经济建设的目标。

为保证“运动休闲”产业的文化底蕴,“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还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富阳一位文化部门的官员总结说,“我们富阳文化的灵魂是山水”。他介绍说,富春江长68公里,在富阳境内就有52公里。富春江秀气,两岸青山,山势缓和,尤其到了富阳 ,江面开阔,水流和缓。 “山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位官员列举“当年孙权父子踏浪而行”流传至今的东吴文化;山水文化里面的山文化,包括了樵夫的文化;山水里面的水文化,包含了渔夫的文化;从樵夫文化里发展出来造纸文化。山水文化中还有归隐文化,比如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山水文化,其实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这一多元的山水文化成为“运动休闲”的山水。山是可以登山的山,水是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水。上述文化部门的官员一再强调,“运动休闲”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文化。他说,“比如书法,原来是我们的技艺,现在是我们的休闲方式。以前樵夫打柴是为了谋生,现在行走山林是为了休闲。这是有传承的。”

与“运动休闲”这一主题的确立一样,用“运动休闲”来诠释地方文化看似文化行为,其实也为经济和商业的目标服务。 “运动休闲”是这个城市极力推出的品牌,富阳最具特色山水文化自然要标上这个品牌。这样,富阳山水虽然是文化,更是一种商品。富阳市委领导直接把富阳山水看作是可以增值的财产,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要卖山水”,(《富阳文刊》2009年11期13页)这一商品经过“运动休闲”的包装,盖上“运动休闲”的商标,成为品牌,与一个球拍,一个花瓶一样,可以推向市场。

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很显然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总目标的;但是,在这项宏阔的经济建设展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进行着。第一,在“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计划中,政府明确表明要以富阳的山水文化为底蕴。也就是说,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是要落实在富阳既有的地方文化特征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以发掘、定义和诠释地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来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为“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第二,“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以后,需要培养和发展“运动休闲”的文化环境来继续配合和促进经济建设。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要吸引游客到富阳来运动、来休闲,富阳就需要有运动和休闲的设施,营造运动和休闲的气氛。而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运动休闲气氛的营造就涉及到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从属于经济建设。

但是,对于这一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其真实的实践过程。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个长时段、多层面的经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也不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文化的建设呈现多样的状态。在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建设左右的同时,在一些时段、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建设也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同样是处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当我们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建设一定的有效性。

“运动休闲”文化的打造

在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中,新的“运动休闲”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地打造。

比如在城区和农村一系列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就城区而言,沿富春江的滨江大道进行了整修,绵延数公里的滨江大道有绿地,有凉亭,成为百姓晨昏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秦望广场,依滨江大道修建,从一个原来的鱼塘成为百姓运动休闲的场所。在乡村,靠山的村庄有登山道的修建,而一般的村镇,都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富阳的居民反映“设施好多了,而且是开放的、免费的。挺好。”很多人说,“现在锻炼的人肯定比以前多,我们以前想锻炼,就是没有地方。”

运动设施的建设还不局限于政府直接的投入,据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富阳市对外招商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投资项目必须带入“运动休闲”的元素。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在修建住宅的同时,需要在小区中修建运动设施、运动会所等等。

运动设施修建的同时,政府和媒体还对运动休闲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2008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开始发行。一年之后,改名为《运动休闲》,由《富阳日报》和运动休闲办公室合作出版。《运动休闲》为周刊,每个星期五出版。不仅专门对“运动休闲”和运动休闲委员会的有关咨询进行报道,还专门对新开发的运动、旅游线路进行介绍,对各种休闲方式进行交流,内容十分丰富。

各种运动休闲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政府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要有大的赛事,每天都要有活动”。在这样的要求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基于自身特色,献计献策,努力为运动休闲出力。林业部门建设登山路线,在山区林间修健身道;农业部门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水利部门着手于发展水利风景区;妇联也在三八节的时候举办了家庭亲子运动会。文联的一位干部称自己的部门是边缘单位,但是,对于一些“运动休闲”项目,“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文化研究”。富阳有60多个运动协会,属民间组织。这些协会与政府和运动休闲委员会联系频繁,政府会把一些“运动休闲”的活动交给协会去具体操办。协会有涉及“运动休闲”的想法,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进行。

政府还动用了一系列的杠杆加强“运动休闲”的气氛。对富阳本地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鼓励企业加入“运动休闲”的元素,大到把“运动休闲”做入企业的发展计划,小到成立一支自行车队。在广大的乡镇,市政府改变了对乡镇的考核体系,鼓励乡镇“运动休闲”活动的发展。对乡镇的考核,以前以工业为主,“运动休闲”以后,开始行用多重的标准,包括综合型、工业发展型以及生态型。为一些不适宜发展工业,却适合发展“运动休闲”的乡镇提供了考核上的保障。“这样乡镇搞运动休闲就有了积极性”。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介绍农民百村篮球赛,说:现在富阳下属村村都有篮球队,百村篮球赛很有名。每个村往往从年初就开始准备,市里也开始筹集资金,成立组织。以前村里有人结婚,就是放电影,现在改成看篮球赛。开幕式也很壮观。各乡镇出现了篮球队的同时,村村出现了排舞。篮球队定期举行比赛,排舞成为篮球赛的预演。

三年多来,随着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这一经济建设的进行,“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也在展开。富阳的文化面貌,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化建设中的经济烙印

很多富阳人对于这一“运动休闲”文化以及其建设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顾虑和担心。

首先,从普通富阳居民的感受来看,“运动休闲”对于很多富阳人而言仍然是“浮在表面的”。很多人觉得“运动休闲”是政策,是别人的活动,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种“浮在表面”具有多层的内容和原因。

Y是在富阳市区开车的司机。他说:运动休闲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举办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事情和我关系不大,我也就是接送一下客人。

Q是公务员,住在东吴公园附近,每日车进车出。“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吃了饭,就想坐下来看个电视。”她说,虽然运动设施是比以前好,但是“我用不上”。

H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干部。他说,一年一度的富春江运动节场面浩大,他从电视上看到了江面上“很热闹”。但是,到现场去是要入场券的。入场券是运动休闲委员会发的,他是拿不到票的。这样的运动节是为了宣传的目的,所以来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有头有脸”的人。

其次,从“运动休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利用行政力量硬性摊派的特征也很明显。B在农村工作多年,她谈到百村篮球队的情况时说,每个村子组建一个篮球队,让有些村子很为难。有的村子大,青年人多,有实力组建篮球队;可是很多村子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怎么办?

与这样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过程有关,一些正在积极从事“运动休闲”活动,一些正在享受“运动休闲”文化的人们则有另外的担心。200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执政之后,出台了“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措施。政府的大投入和各种政策保证了文化设施的大量修建,短期之内,有关“运动休闲”的活动此起彼伏。那么,这一切是不是会随着这一届领导班子的离任而烟消云散?下一届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来了以后,会不会有新的举措?利用行政资源,会不会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富阳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延续性的,我们设立了3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大的保证。我们也有小的规划,比如五年的行动计划等,这是一个小的保证。我们很多项目已经上马,工程要进展,这就逼着我们向前走。这位领导还提到,老百姓的热情是最重要的。群众有需求,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就必须用心。但是,计划可以改变,百姓的需求可以重新建立。如果行政领导和行政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唯一主导,行政的改变自然会导致文化秩序的改变。所以,很多正在从事“运动休闲”的人们在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以上问题,充分显示出文化建设缺乏独立性,而是受经济建设目标支配的结果。富阳关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本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就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建设以“运动休闲”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就是在树立一个招牌,所以自然地表现出更多宣传的特征,而且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对外的。其次,在当今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政府担任了多重功能,行政管理之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附属于经济建设的文化建设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行政规划的痕迹。

寻找富阳文化建设的独立性

那么,在以上的特征之外,富阳的文化建设,即使是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是否可能存在独立的个性?

独立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就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而言,“运动休闲”的观念、“运动休闲”代表的价值观、“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应该具有独立性,独立于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目标。当然,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文化建设,需要其他社会领域的协作和支持。以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来说,运动休闲文化的发展可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上,比如需要相应的休假制度的保证。但是,这与文化建设成为经济和行政的附庸显然是不同的。

在计划中,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身还是得到了相对的认可。人们似乎逐渐地意识到“运动休闲”的文化主题本身具有相当积极的特征。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候,如何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加入运动的元素,如何学习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实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已经出现在官方的说法之中。 而“把群众看作‘运动休闲之城’的最大受益者和拥护者,让市民参与运动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各种有关“运动休闲”的口号之一。“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似乎获得了某种独立的存在价值。

当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成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的时候,“运动休闲”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凸显。而在这之前,它的内容随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定,并不具有个性。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是个民间团体,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过程中,与政府多有合作。从资金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出版的协会杂志《山南水北》上,承担了宣传运动休闲的理念、传播运动休闲知识以及叙写运动休闲经验的功能――比如“行走是一种感悟”,“团队是一种精神”,“历练是一种财富”,“休闲是一种心境”,以及“环保是一种关爱”等等。这种基于实践的描述给予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独立的内涵,使得“运动休闲”文化构建独立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初见端倪。

上述例子也充分显示出,实践,最主要的是本团体成员的参与与实践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文化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旅游者,而是来自于本团体成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实践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祖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实践者以积极的姿态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均是如此。首先,只有参与与实践,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与团体成员建立相关性,才能成为团体的目标,而不是外来的和强加的目标。其次,实践,并且是长时间的实践,才是落实独立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是一个日常的甚至细节的过程,但是正是这样耐心的日常的过程才能改变和培养观念,才能改变和培养行为规范。

F是一位有魄力的干部,她说,富春江,老百姓以前只知道它能运泥沙,我们搞水上比赛,搞水上运动,百姓才认识到富春江还能够休闲。这是观念的改变。她还说,很多人现在觉得打工挣钱很重要,或者就是喜欢看电视,现在大家如果看到运动的好处,比如看到很多夫妻去自驾游,去登山,觉得很开心,大家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一旦观念改变,习惯形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更改。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仔细审视其中的文化建设,其实践的层面也丰富多彩。在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下,富阳的“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一些层面和一些时段,文化建设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运动休闲”这一独立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出现了可能的途径。

篇3

1.企业文化是经济建设的核心因素可以看出,企业能够长远持续的发展,除了企业经营战略要与时俱进外,还需要企业内部的核心价值观,即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稳定存在于企业内部并且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成功的深层次因素,真正成功的企业其服务应以顾客为中心,在努力服务社会、增收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尊重企业员工,平衡企业和社会及消费者的利益关系,鼓励员工的创新性思想,这样,企业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就体现出了其核心位置。

2.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成功除了管理人员的战略选择、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还需要员工的团结和凝聚力,而这种内部的精神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和促进。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长远利益和成功的关键,哈佛学者认为:“企业内部特定的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是当今社会影响企业成果和业绩的深层要素。”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其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的深层推动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营销方向已转向利用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贸易,这已经是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变趋势,经济活动的开展往往不是单一个体,而是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体,在这个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任何一家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成功,都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利用企业文化来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企业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人类的一些经济活动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文化活动,具有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是相伴相随的关系,每个企业的内部精神和文化各不相同,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因适应与否的问题而起着促进或者制约的双重作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文化和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在企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份额也会随之增加,甚至成为未来企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具体来说,文化是人们心理默认的观念或者规则,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和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市场,其企业文化的建设策略也不一样,而企业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和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跨国企业能够充分的体现文化与经济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为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是这种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之间因差异而存在一定的摩擦,这种摩擦也是导致跨国企业经济损失和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生互动的关系。

二、促进经济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的措施

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较为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来看,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经济高增长、快增长,而企业文化慢发展、低发展。企业的经济发展逐年增长,然而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大多数的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够,企业内部没有统一的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慢发展和低发展与我国经济的高发展的形势极不协调。

其二,大多数企业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员工的长远发展,我国企业的年利润逐渐增加,占据世界的前例,但是企业员工的发展和投资相对较少,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一味的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尊重企业员工,导致员工的工作动机外部化,对自身内部动机即工作的积极性不能持久。

其三,企业内部不重视企业员工对文化知识的吸收,缺乏鼓励员工不断学习的氛围,企业强调员工需要创新,但是没有响应的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对于员工技能的培训项目和日常活动项目的制定较为混乱,没有规划,同时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够,员工对于企业的规范制度认同性不高,没有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凝聚力不强。但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导向作用、规范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等,这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偏离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制约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需要让经济与企业文化建设协同并进。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需要在坚持以顾客为本,尊重员工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的建设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缩短两者之间的发展速度差距,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经济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发展战略协同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在企业新的发展阶段,尽量避免重经济轻文化的局面,需要更加注重企业内部文化、精神的建设,把企业经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放在同等地位,促进企业员工技能训练、娱乐生活丰富、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提高,全面推进企业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2.促进发展阶段协同企业经济建设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结合社会背景、市场情况和企业资金实力来制定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需要结合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来规划相应的发展方向。在企业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从生存型全面向发展型转变,促进企业的经济水平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同时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目标也要随之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让企业员工在收获物质奖励的同时,精神奖励也得到满足,这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才能持续,企业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篇4

1、加强硬件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按照“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的思路,连续三年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三个全覆盖,初步构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已创建县级一类文化村5个,二类文化村5个,三类文化村2个,县级先进文化村2个,农家书屋12个,创建率达100%。

2、搭建活动平台,不断增强农村文化活力。千方百计寻找文化活动赞助企业。绍兴县美得宝印染公司为全镇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赛捐资1.8万元,绍兴县新宇漂染公司为迎国庆书画赛捐资1.5万元。今年,绍兴县天成印染公司为“庆五一迎五四”K歌赛暨全民才艺PK大赛捐款2万元,绍兴县亮剑机械公司又为书画才艺大PK捐款1.2万元。近年来该镇9家企业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累计捐款10多万元,为活跃农村文化添缀了一朵朵绚丽之花,播下了一粒粒农民“文化种子”。

3、弘扬特色文化,积极打造农村文化品牌。作为“中国花木之乡”、兰花的祖地,漓渚有着悠久深厚的“花文化”。为此,该镇通过开展花系列校园文化、花系列家庭文化、花系列农村文化,特别是办好兰文化节(花卉节)这一漓渚农村文化的传统节会,实现了“以花养性、以花明志、以花立德”目的,打造了漓渚新时代“花魂”和特色文化名片。

4、培育文艺人才,努力促进农村文化繁荣。近年来,通过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对口辅导,表彰奖励文化骨干和优秀团队,涌现了歌咏、排舞、健身球、功夫扇、器乐、戏剧、书画等2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和一大批“草根”明星,文艺骨干数超过110人,其中2人获得省民间艺人称号,3人成为县级非遗传承人,杜志江、柴建华、张明等民间艺人还多次在省级以上农民书画大赛、绍剧戏迷大赛中获得金奖。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1、推动了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兰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家家种兰,户户卖兰”的可喜局面,涌现了上百户兰花大户,这些大户培育的兰花先后在国际国内兰展和兰博会上夺得金银奖250多枚。目前,全镇兰花基地已突破1000亩,年产值超过一个亿。同时,兰花山庄休闲娱乐活动、百合花浪漫婚纱摄影、兰文化乡村旅游热也随之兴起,并很快形成了兰文化三产。

2、加快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通过认真抓好“一月一场电影”,“一村一品、一村一场演出”等群文活动,鼓励企业冠名赞助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骨干在建设新型农村文化中的作用,打造了广场文化、绍剧、莲花落等一批极富漓渚特色农民欢迎的节目,促进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文明,被绍兴市评为文明乡镇。

3、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排舞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赛”、“美丽乡村书画赛”、“青年K歌赛”,“读好书征文”、“欢乐乡村”各村巡演,“全民才艺大PK”等系列文艺活动,实现了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化、阵地化,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把文化建设作为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引领群众把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形成了团结一心、人人思进的良好局面,如今,“文化早市”和“文化夜市”成为普通漓渚农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各类民间矛盾纠纷,刑事治安案件很少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对村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经济建设是“显性政绩”,文化发展是“隐性政绩”;抓经济建设容易显山露水,抓文化难以立竿见影。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视。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大家愿意抓文化、喜欢抓文化、知道怎么样去抓好文化,让农民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愿望得到更好的落实。

2、健全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强化考核,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农村文化建设,用制度保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加强激励,对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应给予适当奖励和职评等方面的倾斜。要加强管理,在抓好农村文化繁荣的同时,要进一步管好农村文化市场。

篇5

[关键词] 文化民生 路径 思考

党的十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向和价值诉求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也即民生问题。文化与民生的结合点――文化民生应运而生,文化民生建设是以文化建设带动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体现社会建设中的文化关怀,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带来人们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提升,从而构建基于文化民生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

一、何为文化民生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及其范围,包括获得安身立命之道、得到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接受教育、享受体育和医疗服务、文化消费等,都属于文化民生的基本方面。

当今社会,文化权益正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元素越来越深入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即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倘若只有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而没有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没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即使拥有丰盈的物质储备,国家的发展终将因软实力受限而难以真正强大,国民的生活也难有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活力。

文化民生可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形而上层面,如人民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问题;二是心理禀赋层面,如人民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问题;三是现实层面,如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问题。文化民生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平性,即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科学文化进步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与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基本性,文化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多样性,文化民生要求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特色多样化,服务对象多样化;四是参与性,文化民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意义

目前存在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贫困虽是物质长期贫困的结果,但也是文化贫困直接影响的结果,作用于个人、家庭,乃至地区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但由于对文化贫困的扶持效果往往不如对物质贫困的扶持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长,根除难,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得文化贫困代代相继,永续相传。就此而言,文化贫困虽由长期的物质贫困所导致,但它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后,所导致的将是更加严重的物质贫困。

文化民生建设,从宏观上讲,具有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经济基础。从微观上讲,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不仅有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而且具有先进文化属性的内容,包括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情操,促进和谐,使人们精神振奋,价值观转变,素质提高,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消除文化贫困的重要途径,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主要的、最高层次上的手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文化民生建设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回归民生本位,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快乐,从内心感受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甜蜜。文化民生建设,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和发展文化民生,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群众平等地参与文化建设,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民生建设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文化民生本位的回归,从政府角度讲,一是明确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导作用,真正当好文化民生回归的策划者、引领者和保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为首要任务,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好文化执行机构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民生本位回归的实施主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三是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参与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关注文化建设,让群众成为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体验者,使文化概念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来。这种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不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文化贫困,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文化民生的建设者,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精神的构建。[1]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

1.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民生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进步为依托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在精神层面生成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方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精神和物质是积极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带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民生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

2.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民生建设。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研究全面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要加快文化民生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二是要调整文化民生建设的投入方式,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实施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发展经济建设外,更要着力发展文化民生工程,如育民工程:深入本土文化研究,让群众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惠民工程,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在集体文化生活中品味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价值。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民生建设。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因此,除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扶持文化市场的发育,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拓展新的文化服务领域和空间,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日益增长的人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城市文化优势,加强城市辐射功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各地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培育地方文化品牌。要改善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好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的下乡活动,丰富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使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3]

4.发展教育事业驱动文化民生建设。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只有一个: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摆脱贫困及其待机传递的必由之路。教育扶贫政策对于减少贫困程度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非常重要。政府是教育扶贫的基础,虽然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大,但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所有因素中,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一直最为重要,这在属于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政府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必须调整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投入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基础教育,对他们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彻底摆脱贫困。

5.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民生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想法”“说法”“活法”难免千差万别,给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坚持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人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得到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满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当国民有高远的追求、良好的品性、文明的素质,国家的发展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赢,才能对内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人民才能活的有内涵、有目标、有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东华.文化民生:民生视角下的文化建设[N].宁波日报,2011―05―03.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发展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是支撑和驱动企业成功的巨大动力。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思想作风、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等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企业应当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取得更加良好、快速、长远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能否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否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进步是最好的检验方式。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是企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是关键,规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和发展需求及企业各层次成员的共同需求。企业文化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经济实体,企业中进行的是经济活动,一切都是围绕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展开的,追求的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手段和艺术。经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企业文化的良好基础,需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很好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凝聚力和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只有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生存能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更好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培植、创造形成的,是企业经过长期的生产发展的内在产物,包括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培养职工的技术和才能、激发企业全体员工对哲学和价值观的献身精神以及形成技能与文化融合、强化文化的渗透等方面。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培育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

3.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注重塑造自身的企业形象,塑造强大的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的信誉,使企业长盛不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产品、质量、利润等等构成了企业形象的骨骼,每个员工构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企业形象。必须积极培养全体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素质,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特色企业精神,严格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的口号,将企业的良好形象、品牌树立起来并发扬光大,使企业焕发出源源不断地的强大生命力,进而更加的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的健康发展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抓好企业的经济发展,使有与之相应的物质基础。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重大作用。在现代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世界上每个优秀企业的成功背后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做好把关。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企业的精神面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起到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的重大作用,还是提升企业形形象、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建立起一种适应新形势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企业文化尤为必要。

三、结语

企业文化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进步的产物,是企业长期开展经济活动的智慧结晶,可以不断的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与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完善、创新和断升华,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积极作用,达到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稳定及高效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新跃: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轴承.2010(11):59-61.

[2]孔玉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发展.[J].工会博览.2010(9):37.

篇7

关键词:路桥 经济发展 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准确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 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 Www.LunWenJia.Com]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 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篇8

关于文化,存在着多个文化学科形态,如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等。对于文化哲学,有学者称其为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然而对于文化本身,各种不同的概念,莫衷一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界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遭遇世界文化,各民族如何保护和发展好自己的文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又该如何走向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中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实力,从而可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是指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并提出了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那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自哪里?落实到现实中,我们应本着务实的态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的独特规律,有其自身的文化脉络,尤其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建设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牵引。那么从哲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又具有什么哲学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文化”是指哲学意义的“一般”,“特色社会主义”是指“特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个别”,这就是哲学上一般、特殊与个别的关系。这仅是从字面上的分析,文化建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哲理,下面我们从哲学(主要是以哲学指导)的角度具体探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缕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继而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可能路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

恩格斯曾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既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一定体现,关乎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中国大力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力争建设社会文化强国,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现实要求,也是文化建设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使然。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这个根基,因为文化不能脱离它的时代。如果文化建设脱离或是滞后于现实,一般就会出现文化危机。与此同时,文化繁荣的重要立足点就是切中现实,从而指导现实。没有实践,没有经济、社会等因素,文化创造、文化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不久就会干涸。简而言之,1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实践是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实践方式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作为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文化模式也是不同的,如“在原始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神话、图腾、巫术等构成的,物我不分的表象化、直觉化的文化模式;在农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情感等构成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在工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以科学、知识、信息等为主要内涵的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2]然而,文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决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存在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此完结了。因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哲学、文化上同样可以处于领先的地位,可以做“第一提琴手”;其次,“文化从根本上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领域或附属现象,而是人的一切活动领域和社会存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体和各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因此,文化作为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作为社会和历史活动的内在机理,无论它的存在还是它的变迁,都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运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内涵。当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由二元分立的外在并列关系或附属关系,转变为一种机理和图式的水融、血脉相通的内在依存关系,当然不会再有‘谁决定谁’的‘问题’了”[2]41。也就是说文化是内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一般而言,优秀的文化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性的特征,体现人文价值、终极关怀。真正的优秀文化如同普照的光,不仅仅普照现实,也超越现实。说普照现实,因为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说超越现实,是因为文化引领我们去反思、批判,体验情感的温暖、理性的张力、人文的关怀,在多重价值选择之中,甚至在诸多悖论之中体验世间之善恶、美丑、真假、人生之虚无与充盈等。文化正是具有这两种功能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它慰藉着人们的心灵,维系着人们的生存与安宁,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需要为文化而文化,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始终把文化作为一种附属的东西,认为文化作为精神性的东西可以等到某个时候再适当补充下就可以了,这既是片面的想法,也是天真的浪漫情怀。我们说为文化而文化,如同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为知识而知识。

(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其反作用,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要求我们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品位。形式对内容有其反作用,这里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因而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适合内容的各种形式,注重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通过创造各种文化作品,特别是文化精品,我们相互理解、交流。文化还需要各种形式,因为人们的文化层次、心理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创造出各种文化作品。就是优秀、独特的文化,也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以此适合人民群众以及这个时代。如中国的京剧、唐诗宋词以及各种繁体字等,诸多过去的优秀文化典籍、文化作品,必须要进行适当地改造,不然只能是一味地反复枯燥地学唱、书斋式地自我欣赏。文化的形式可以利用现代传媒、高科技的手段,给人们更多的直观感受、审美享受。文化形式的不同编排和组合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单一的“灌输”的形式往往引起人们的抵触和反感。形式的改造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多重性,具有节奏感、悦耳感,通过形式上的“和谐”以更好地传递其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当然还有一个文化欣赏的问题,没有音乐欣赏的耳朵,没有与文化作品共鸣,或者说文化没能打动人们(与此相反,亦如此),那么,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作品本身的不幸或是人们的不幸;二是文化作品不属于这个时代,正如同苏格拉底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需要时间的检验,岁月的洗涤,人们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他的作品。

(三)辨证否定观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可以说现在中国出现的文化危机一方面来自于马克思所说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争,背后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政治同盟化(如欧盟)等。那么文化会全球化吗?毫无疑问,可能性不大。然而现实的处境不容乐观,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冲击着整个世界。文化霸权、精英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扑面而来。面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辨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吸收积极因素,剔除不合理的消极因素。落实到现实中就要求我们辨证地看待传统儒家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以及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的关系。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因为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从零开始。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基因,若要不失去自己的文化密码,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若要建设现代化,走向世界,就必须扬弃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改造,并进行创新,以此发扬传统文化。比如中国传统的“忠心报国”思想可以改造成为现代的爱国思想;传统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可以改造成现代的人人平等思想。简言之,对待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可走入(不加分析地排斥传统文化)和复古主义(不加分析地一律回归传统文化)的死胡同。对待西方文化,我们一直秉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从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出,我们积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文化成果,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简言之,我们不要盲目崇外或排外,积极吸收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因素。可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经常走入了一个误区,即我们并不是从超越功利的态度对待文化,而是经常从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目的出发。从中西方比较可知晓,西方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按照“文艺复兴———政治变革———工业革命”的模式进行的,也就是最初是从精神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变革到制度改革再到经济领域革命的,而我们则是从实用的物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我们一层一层的改革显得“被迫”和“无奈”,发现物器层面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命运,再到尝试制度改革的失败,最后才想到文化精神领域的根本改变。选择了,中国的文化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在当下的中国,如何对待以及中国化的?从历史上看,我们选择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历史转身到当代中国,我们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道德素质层次不齐等等。我们对待,既不可死抱着文本,一直进行文本解读,导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脱离的指导。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坚持以为指导,但坚持的是的精神,是科学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在当下就需要坚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无法从事文化创造,也没有文化创造的源泉和灵感。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是主要的参与者、创造者。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得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从事文化创造的人们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了解基层,了解中国现实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服务,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旨趣。所以,提升文化作品的层次,就是改造人本身,而要改造人本身,就要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落实到现实中去,我们要注意不可脱离群众,自己任凭想象创造;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加工、提升和综合各种素材,以文化的各种形式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面貌、人们的现实境遇以及人的内在情绪。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

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还需要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那么在现实的境遇状况中,我们又该如何具体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加快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型

文化需要传承,而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大力挖掘古老文化资源的时候,应该加大产业的转型。如黄梅戏、京剧和皮影戏等等,如果单纯地任其市场化发展,他们的市场会受到极大影响,有的濒临失传,如皮影戏的传人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多半也不愿意学习。很多传统的文化,可以用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来借以表达。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现代转型,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文化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谈得上继承;只有具有思想深度、人文关怀和真诚勇气的作品才可能成为文化精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建设得更好。

(二)促进文化理论的纵横发展文化理论的纵向发展,是指我们需要对各种素材

进行深度挖掘和思考,文化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思想的再认识,对人性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加强理性认识,注重思维本身的内在逻辑规则与包含的自身情感。文化理论的横向发展,是指要有广博的视野,既要扬弃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外国积极有益的养分。简言之,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一纵一横体现了我们对待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态度。一纵一横才可能形成一张张网,形成一个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这一切取决于我们文化所反映的思想深度、视野的广度以及对人本身和现实的穿透力和把握力度。

(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培养文化创新精神

自觉意识的树立和文化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意识是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的结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依次经历的四个认知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人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人的意识提升关键在于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明晰。对于文化而言,也是如此,对于自己的文化没有危机感和现实感,就不会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更谈不上文化创新的可能性。文化创新的精神,更当如此,它需要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实用主义、现实主义转向思辨和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注重探讨问题的启发意义、逻辑思辨的互动、现实实践的挖掘程度以及对人的真切关怀,或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更好。

(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能动性,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篇9

关键词:人才建设;文化馆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结构

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在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的同时,党和政府愈加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馆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化,更体现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社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虽然目前文化馆建设在不断转型升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客观问题。尤其是文化馆在人才建设方面,已经暴露出了许多弊病。

一、地方政府对文化馆人才培训不够重视,缺乏一定的力度与针对性

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文化馆现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了,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的地方,随处可见文化馆的身影。然而文化馆的广泛分布也给其自身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因为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个地区,再加上东西部经济实力的差异巨大,更加剧了文化馆建设的参差不齐。因此,发达地区的文化馆依然需要加强人才建设来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而落后地区的文化馆更需要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来带领自己走出困境。就目前的文化馆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不仅缺乏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也缺少有效的基层人才培养体系。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培训内容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掘相关人员的可塑性,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二、文化馆的人才结构缺乏合理性,各阶层人才比例失调

文化馆人才结构的失衡首先体现在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良莠不齐。虽然文化馆对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目前的趋势是缺少专业人才、对口人才,诸如文艺人才、戏剧人才甚至是专门的群众文化研究人才等,都处于较为缺乏的阶段。其次,文化馆人才的年龄结构也有所欠缺。这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和拥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才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偏年轻化,而管理人才普遍在四十岁以上,这就导致了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断层,各自为营,缺乏相应的交流与沟通。最后,文化馆现有的职称结构缺乏稳定性。由于职称制度不够完善,文化馆人才的努力工作得不到相应的认可与支持,容易导致业务干部在工作中缺少工作积极性情况的出现,文化馆的各项基础工作效率也始终得不到提升,甚至会导致各部门工作的混乱不清。

三、社会认可度较低,文化馆人才自身心理建设不够

造成文化馆人才建设问题的原因除了外部客观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要归结到人才自身的心理素质。由于文化馆工作是一项立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是为民众服务的工作,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文化馆工作缺乏自信,老员工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无法自如地转换,都是造成文化馆人才心理建设缺失的重要原因。文化馆人才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在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能否做好文化馆人才建设成为新时代文化馆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严格制订文化馆人才培养计划,政府提供强有力支持

要提高文化馆人才的素质,从宏观而言,应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同时,政府还应提供文化馆建设所需的专项资金,为人才建设项目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解决相关部门最棘手的问题。为防止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人才建设计划。在人才培养的内容方面,政府应该提供专业指导和意见,帮助文化馆制订出既有针对性又符合当地文化馆特色发展的培训方案。从内到外,使得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二)调整文化馆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稳定性

文化馆的人才结构模式,是人才队伍稳定与否的重要支撑,更是文化馆各项工作能否有序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文化馆人才队伍的合理性,一定要从结构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划。1.促进人才专业化,提升人才专业素质针对目前文化馆人才专业水平高低不等、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文化馆需要重视业务人员知识结构并合理优化。对文化馆原有的老一辈的工作者,以学习、开展相关深度培训、组织交流学习等方式,帮助他们与新时代的要求更好接轨,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在文化馆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需要招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强文化馆的对口服务能力。同时,由于文化馆工作较为繁杂,对工作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考验和要求,所以文化馆也要注意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双方经验与理论的碰撞,做到以新促旧,以旧带新,从整体上提高文化馆人才的专业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完善激励和奖励制度,激发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文化馆的激励制度是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业务人员认真工作、努力勤奋的重要推动力。将完善激励和奖励制度作为当前的一个工作重点,具备一支具有积极性的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文化馆各项基础工作的有序、合理开展,才更能推动文化馆工作稳步向前。3.完善文化馆职称制度,推动合理的人才流动文化馆职称制度是人才队伍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对业务人员努力工作的一种认可。通过完善合理的职称制度,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前提,促进文化馆基层管理人员的合理流动,进一步激发相关人员自我提升的动力,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

(三)健全人才心理建设,打造文化馆业务人员核心素养

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文化馆内部人员自身对工作不自信,再加上社会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增加,使得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心理抗压能力不够。因此,关注文化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这一措施也开始成为文化馆人才建设的重点事项之一。做好文化馆人才的心理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获得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不断被替代,而新形式的专业技能也不断更新换代。所以,要让自己缓解职业焦虑和压力,工作人员只有从自身出发,提升专业技能,让队伍看到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可,才能帮助自己拥有职业获得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2.管理部门给予更多人文关怀,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员工在充满竞争的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得不到上级的认可与赞赏,时常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心理压力难以缓解,最终导致的就是员工在自我贬低的同时,工作效率也无法提升,双方找不到突破口和调和点,只能处在僵局之中,甚至会演化为“跳槽”事件。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都有被认可的需要,所以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上级需要主动出击,通过建立与员工之间的新型人际关系,打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员工合理的尊重与认可,缓解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打破传统的僵持局面,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文化馆工作的进行,打造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3.引导员工正确宣泄情绪,培养健康职业情绪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建设单位,文化馆的工作烦琐复杂,要求工作人员在面对群众时更要有细心、耐心的态度,因此,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相关部门同样需要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通过设置宣泄室、定期安排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工作人员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帮助其在繁重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热情。4.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自主维护健康心理健康心理的建设不仅要求上级领导部门要给予关注,更要求能够启发员工自主调节心理情况,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文化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定期举行心理讲座等形式,引导员工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工作理想。总之,文化馆人才建设既要求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需要员工通过改善自身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为了群众文化事业的更加繁荣,要牢牢抓住这两条线,做到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能为文化馆的发展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适应文化馆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彦文.浅谈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J].明日风尚,2017(17).

篇10

关键词 城市建设;环境艺术;城市文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33-02

0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构建和美化人们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将美学理念灌注于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一种有理性、有计划、有目的并成系统的人类活动,是“对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组织,使之符合人们生活和心理需要,并产生审美感受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其宗旨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沈阳,又称盛京,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3万年前,沈阳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素有“一朝发祥地”的美称,又有“两代帝王都”的延承。现今的沈阳依旧保留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印迹和年轮,整体城市布局在两千余年的变迁和洗礼之后,在一些地区,仍然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坐拥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在现今的沈阳城市发展中,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并体现生态文明。本文以沈阳为例,浅谈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在城市建设设计与发展中得到保护、发展、设计、整合、共存和运用。

1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旨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前提下,把其融入本身自我的历史长河中,在融入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的矛盾,再进一步对其进行文化、地域、历史进行特色分析,最终,不仅实现城市建设的发展,更把发展进行全方位,包括协调发展与文化环境、发展与旅游环境、发展与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这是一门在建筑环境设计领域的新兴学科,是宏观的环境艺术。城市环境设计不能造成城市的累赘和负荷,要全面考虑对文化的保护和工业、商业、农业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进行空间的改建。

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就是围绕着修缮和重建城门、角楼、钟楼以及三部衙门等方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挖掘,以及对特色城市的设计规划,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和文化风貌。

2 城市建筑改造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2.1 历史商业区

20世纪80年代,随时沈阳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但建设格局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出现了强大冲突,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老城街道设计与历史遗迹的维修等方面,比如太原街、沈阳中街及相关周边街道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不断的改造与扩建,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更要注重保护历史、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宗旨,科学地发展历史。

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找寻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法则,才能把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融入到自然的发展长河中,发扬文化、传承特色,不仅要见证城市在历史中发展,更能看到在历史用留下城市的足迹。沈阳在城市发展中,制定了统一的城市规划设计,始终坚持贯穿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城市建设中,围绕着保持历史文化风貌的主题中心,完成了沈阳故宫街、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南站等建设与开发,得到社会和城市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现今重建和恢复后的中街步行街和太原街现代时尚商场,就是在把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顺应传承历史相结合,在发展中印下历史的足迹,在历史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发展。

图1 20世纪60年代的中街 图2 21世纪初的中街

2.2 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历史的记载、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发扬和城市特色的凸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形成特色的保护文化范围是城市建设与改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其中应包括对特定原则的制定及保护方法的形成。

以特色典型的历史建筑作为中心点和重要标志体,范围的设定与划分应有相应的基础作为保障,进行现状的考察和真实的调研,搭配秉承历史底蕴为原则。

沈阳实胜寺与北京雍和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清代皇家寺院,雍和宫为上院,实胜寺为下院。实胜寺的历史比雍和宫早一百多年,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由于年久失修和历史原因,在改造前,实胜寺内道路不平、杂草丛生、古建筑破旧不堪,损坏严重,周边地区违章建筑达100多处,形成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严重影响了实胜寺的整体景观。2001年末,沈阳市开始了对实胜寺周边的拆迁,动迁居民202户、企业3家,拆除房屋200多间,总面积达7 000多平方米。市政府出资改造,进行全面系统规划重修,恢复了这座皇家寺院往日的雄姿,成为盛京沈阳的又一景致。图3~图4为沈阳皇寺广场的改建与开发,皇家寺院与皇寺广场的文化特色与商业特色的结合,在时间上,现代大都市与古韵历史相匹配,在空间上,传统景观与现今外部空间理论相结合,形成一座古城中独特的城市客厅。

现今,国内许多城市普遍面临多种问题,重点包括基础功能衰退和建筑结构基本毁损等,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对历史建筑的风貌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形成强大的“不变”应“万变”,保留不变中的精髓。

图3 铸有12座清朝皇帝铜像的皇寺广场

图4 修缮后的沈阳实胜寺

2.3 历史纪念性建筑设计

沈阳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一段占领的耻辱性记忆,1931年9月18日在柳条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为了真实记录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让人民渐睡的思想惊醒,呼吁人们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感知历史,在历史中能够以史为戒,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已经先后两次进行修建。图5为“九一八”纪念馆,纪念馆具有典型的纪念色彩和浓重的建筑艺术设计风格,纪念馆是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整体一座巨型石雕,外形为翻开的台历状,一个高18m,宽30m,厚11m的历史纪念碑最让人心灵震撼,建筑本身由混凝土铸成,花岗岩附在周围,刚毅而坚挺。这个恰似一副“中国东北地图”的建筑,威武的不是形状,不是材质,而是那身上千疮百孔的伤痕,见证这份沉重的历史。

发展是城市环境设计的主题,只有在发展中保存,在保存中发展,才能既体现发展的意义,在意义中找到发展,在发展中找到历史的价值。把发展和保存结合,充分体现出通过城市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的表现来发扬具有历史纪念的历史时代特点,突出城市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价值。

图5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2.4 生态城市建设设计

2012年11月,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纲要。沈阳是东北的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的环境艺术,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生态和谐的魅力城市将成为当务之急。围绕着建设“现代城市公园”的主题,沈阳市政府将构建生态文明、体现城市美学、增加城市绿地以及建设区域公园等方面列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开展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工程。2003年7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为应对竞争和挑战、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新的产业带和新的投资热点而推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之举——建设金廊即“中央都市走廊”。通过几年的建设,“金廊”已其成为建筑标志化、环境生态化和道路景观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展示区和东北中心城市的核心控制区,成为沈阳充满活力的生命中轴和创造新世纪辉煌的黄金走廊。同时,沈阳市为迎接2013年全运会对青年大街等全市20多条重点街路的树池、分车岛实施了绿化全覆盖工程,实现了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使城市道路的绿化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图6 沈阳“金廊”夜景 图7 沈阳市政府广场绿化风景

3 城市文化与建筑的环境艺术探讨

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的神态。在建筑风格上,东北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沈阳的“一宫两陵”代表满族文化,还有沈阳市部分高校保存较好的日俄时期建筑,这些都是很好的历史文化遗产。沈阳建筑的环境艺术发展方向,一定要强调地域特色。好的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体现地域的特色和文化,还要有时代的要求,而不是追求一种形式。合理的建筑发展趋势是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和城市融为一体的。注重历史文化与生态和谐的设计风格的统一,是城市建设环境设计的出发点。让民族性在历史性中留存,让历史性在发展中体现,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环境艺术在指导城市建设的设计中,应保持现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保留历史文化色彩,改善原有的负面生态环境。在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力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随着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认识的增强,未来的城市环境艺术建设设计,必将会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谢迁.西安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李爱,孙迟.论城市环境艺术——以沈阳市例[D].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张春慧.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探讨[J].规划与设,2008(27).

[4]李博.论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5]吴祥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九一八博物馆.http:///wiki/%e4%b9%9d%e4%b8%80%e5%85%ab%e5%8e%86%e5%8f%b2%e5%8d%9a%e7%89%a9%e9%a6%86.

篇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协调,而且与全面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相适应。最近笔者深入到苏北射阳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乡镇做了相关调查分析,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加呼唤和谐文化。

一、目前,农村文化的现状

1 文化设施严重滞后。

按照小康文化规划目标,村一级要建立100平方米以上的俱乐部(或文化室),藏书2000册以上。目前,落后村的现状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有的村没有一个像样的村部,直到小学撤并调整才解决村部问题,更谈不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了。极少数的文化站(室)还没脱胎于几年前的老样子:几间旧房子、一块陈牌子、一个老头子。有的虽建立了文广中心,但长期以来活跃在农村第一线的文艺宣传队却因无活动经费销声匿迹了。文化产品的批发零售主要集中在个体户手里,有些乡镇甚至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新华书店,和谐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载体。

2 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买书难、看报难、看戏更难的现象,缺乏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消费形式和娱乐场所。就文化书刊市场看,适合农民需要的、质量上乘的书刊并不多,而且相对集中于县城,未形成与农民直接接触的农村销售网络:在电影文艺演出方面,其现状更是不理想。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深入实际、深入农民生活不够,缺乏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和艺术产品,难以赢得观众。晚上,大多数村民全家人围着一部电视机看,文化形式单一。由于文化生活贫乏,缺少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没有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少数人精神空虚,致使赌博、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在农村抬头并有蔓延势态。

3 文化人才严重缺乏。

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里逐步形成了38619025的“特种部队”。近年来,随着农村成年人口的外出务工,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加之专职队伍不稳定,文化创作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影视、文学作品都以城市为题材,远离农村群众。因此,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大量减少,传统文化后继乏人,传统节日文化销声匿迹。

4 文化市场管理混乱。

一些地方经过多次深受群众拥护的“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文化垃圾还没有绝迹,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一是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有一定市场,主要出现在小集市和车站码头;二是公开销售、封建迷信、赌博技巧等文化垃圾;三是音像放映点、电子游戏机等娱乐场所管理失控;四是种种迹象表明,黄色、非法出版物还存在着贩运、批发、销售一条龙的地下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杜绝。

二、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分析。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状况差、设施差,许多文化工作不能开展,有好“点子”也不能实施,群众有积极性但没有舞台和展示的机会。

2 许多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投资意识。人们总是想着免费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有的人即使想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或者公益文化事业,但又担心政策变化快、法律保障无力、收益预期差而作罢。

3 一些文化工作者,因工作辛苦繁琐、待遇偏低,普遍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4 有些基层党政组织及其负责人的观念、意识有些偏差。有的有抓文化工作的愿望,但是抓不到“点子”上:更多的人是一心想着经济建设,抓财政收入,出政绩,不重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建设。少数文化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文化生产力”的意识,因而在管理上容易出现这些现象:一是文化管理力量薄弱。有些地方至今仍无专门的文化稽查队伍,人员编制、经费问题难以落实。二是文化管理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管理队伍业务素质较低,年龄结构老化。机构设置不合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文化部门成了安置性岗位,专业人才进不来,工作难开展。三是领导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市场建设到宣传、教育、广播、电视等诸多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机制,还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合力。

三、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 努力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和谐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一是必须认真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少、比重偏低的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保证文化建设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使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支持文化建设,为和谐文化建设给予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要建立新型的文化建设筹资机制,解放思想,广开财源,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多方面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二是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和谐文化设施建设上。要重点健全、完善农村三级文化网络,抓好馆、站、家的建设,使之成为吸引广大农民开展健康文化业余活动、陶冶情操的最佳活动场所:三是积极争取和用好省文化扶贫资金。在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文化扶贫力度的同时,建设一批“和谐文化明星村”、“明星乡镇”,扩大典型示范效应,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抓紧实施农村和谐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从乡情、村情出发,把和谐文化建设同实施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建设沿海文化长廊、落实“蒲公英”计划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力争基本形成新农村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网络布局合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文化景观特色的和谐格局。

3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文化队伍素质高低是能否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优秀文化人才的培训、选拔、任用的良好机制,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人员组成的文化队伍;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守纪执法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文化创作人员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创作营养、积累创作素材,使文艺作品更能贴近生活,表达农民心愿,继承传统精华,反映时代特征,促进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篇12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经济 体制 新农村建设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根据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不断扩大人们文化生活的空间,以满足人们求知致富的需求、重文求乐的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生活环境优美的需求和价值实现的需求为着力点来加强文化建设;要通过弘扬先进文化,扶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指导思想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创建农村先进文化,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现实要求,也是时展的客观需要。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要认真学习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其精神境界、文化追求的层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馆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文化馆、站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对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的辅导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讲座等进行集中辅导;开展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分散辅导等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水平。继续发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同时要抵制不良文化在农村滋长蔓延,需要文化工作者“两手抓”,即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就是要用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市场。文化馆要在调查摸底、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对地方的传统艺术突出地方特色,进行重点扶持,做到一镇培育一项艺术精品,并在扶持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注意推陈出新,不断用先进的文化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在浓厚的文化气氛的熏陶下,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要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创建先进文化的关系

建设文化与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承,两者互为作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经济发展是缺乏后劲的,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农村文化的格局,逐步扭转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严重匮乏的局面。

四、要加强农村群文队伍建设体制

篇13

中国园林的审美讲究婉转自然、隔而不绝,不喜欢一眼望穿、平铺直叙,分割和流动是相对存在的。中国园林中用隔景的手法把一个大面积的园林分割为若干个小巧的景区并让其各具特色。圆明园四十景都各有特色,如万方安和、鸿慈永祜、山高水长、上下天光、杏花春馆、武陵春色、蓬岛瑶台、平湖秋月、坦坦荡荡等。而区域的分割则是通过水面、垒土、叠石、植物或建筑物隔景等方法做到的,广场中的空间分割同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分割基本相同。

二、借景在空间互动中的作用

借景是空间流动的重要表现手法,狭义地说就是视线穿透了立足点所在的空间,而看见了这个空间外面的景物。借景的手法在中国造园的历史上由来已久,秦汉时期已有筑高台以瞻远景的做法,“如果说借景的初意是把园外之景纳入园内娱游观赏活动当中,那么南北朝时代谢灵运的‘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的思想以开借景学说的先河”。计成在《园冶》中对借景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借景”这个专业名词,并认为“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计成把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计成的“借景”论打破了前人只有借园外之景为园内游赏的狭义思维,认为景境不分内外远近,而且得景有时空声色的不同,并认为人是造园得景的主体。借景是从人与景境之间的整体的动态关系,由实践升华而具有传统园林文化特色的造园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帝京景物略》中所记英国公新园是座别开生面的园林,它不在园内造景,几乎全靠借外景而造园。其中,对其借景有如下阐述:“园亭对者,桥也。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南海子而外,望云气五色,长周护者,万岁山也,左之而绿云者,园林也。东过而春夏烟绿,秋冬云黄者,稻田也。北过烟树,亿万家甍,烟缕上而白云横。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道出借景的辩证关系。文中写园主人同桥上行人视线的互动,道出相互因借的道理,揭示出空间是相互流动的。“过桥人种种”也揭示出人的生活可借景入内成为可以观赏的景观。相互借景在现代广场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广场空间不同于私家园林,广场是个公共开放的空间,没有院墙阻隔四周,广场四周道路环绕,交通便利,广场内向四周借景都非常便利。“观赏周围世界”作为广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说广场本身是一个借周围世界的景致为我所赏的空间。因为借景是相互的,在广场借得周围景物的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借广场之景。行于环绕广场道路上的人同样会观望广场中的景致,文化空间中的景观也会在人们观望广场中景色的同时影响到广场外的人们。现代城市高楼耸立,广场周围亦是如此,广场借周围的建筑为景,可增加园内空间层次感,也可以使广场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置身在广场内时是以感受广场立面效果为主要目的,那么在广场周围的高楼上就可观得广场的鸟瞰效果,广场在平面上的精心设计和布局也可以为人们所欣赏。

三、对景与空间互动

对景是园中两景或多景相互因借的常用手法。位于园林轴线和风景线端点的景观叫做对景。对景可使景物相互观望,丰富园林景色。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园中有数立峰,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含蓄相对。对景在古典园林中多用于建筑相对,特别是能观景的建筑;但在现代广场的建设中建筑对景的出现是很少的,主要以静观或景区的相对为主。

四、结语

篇14

从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建会计文化的路径和建议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会计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1401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相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称作为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会计文化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环境、手段、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会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例如,会计法律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了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这些要求。

构建会计文化,突出其对会计人员价值观、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作用,对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制约的不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需要把培育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切入点,同时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1.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间的协调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2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在管理活动中,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权利轻责任,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2.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讲究小团体,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3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2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部分,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具有极大地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中庸,也是追求一种平衡,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学习和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3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也是不能长久地,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惠.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与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彭才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途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0.

[3]张建梅.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J].财会通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