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学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的雕琢,使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愈加炫耀夺目,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医文化则犹如皇冠上灿烂的宝石,彰显着古老文明的厚度与张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所以,复杂、庞大、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以及技术等产生影响。从养生来说,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国的医学典籍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静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养生这个宽泛的概念中,也包括有传统体育的成分,指导着国人体育保健的活动。如果抛开养生的成分来看技击与我国医学的联系,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发生、发展来看,远古时期的技法简单实用,几乎都是要命的招法,其目的就是制敌,比如插眼、锁喉、顶裆等。可以看出对这些部位的选择是离不开当时人们对人体的认识。而到后期武术发展中,人们去解释为什么用这些招法时,我们就可以想象到武术一定离不开医学知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2中医学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借鉴和吸纳了中医学的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伤科的应用。其一,武术拳理中基本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理论,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太极拳的名称和拳理中强调的动静、内外、快慢、开合等,这些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则是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创编的。其二,传统体育与中医经络学说是长期相互融合的,经络学说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武术中的点穴法,八卦掌的“行桩”练习,少林功法中的目功、面功、鼻功、口功、舌功、齿功、身功以及擒拿术等就是以中医人体经络学和针灸学的穴位理论为技击指导的。其三,中国传统体育之武术理论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认为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如拳谚:“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拳意内经·神运经》则强调“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形意拳也注重内外“三合”等。其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伤科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武术。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体损伤严重,不断发展的伤科医学保障了人员的战斗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医伤科在武术中的应用也更为频繁。
3中医学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
3.1整体性
整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看作是—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中医学的整体观贯穿中医理论的始终。中国传统体育受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也表现出整体性特征。第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灵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受着天地间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 时间等都影响着人的生命过程,都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中国传统体育从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观念中得出养生和预防应当“顺应自然”的实践原则。“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等武术理论都是受中医学的影响而逐步完善的。第二,身心合一。中医从唯物的心身一元观中提出了“形神合一”、“形之神用”的辩证思想观点。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形与神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形神合则生人,形神离则死人”,正因为形神合一,才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形神合一的理论,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做到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得形体健壮而精神充沛。这一观点影响着中国传统体育对人体心身的认识,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习武观。中华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学摄生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3.2融合性
中国传统体育的融合性指的是养、医、击三者的融合。养与医在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医理论中认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种互渗互补的关系。中国传统体育中有很多项目都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功效,形成了“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鲜明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养生的功能,而且具有医疗的功能。这其中尤以太极拳为代表。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医中辩证施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论、经络学说极其一致,具有调身养血脉、调息养气、调心养神的功效。在马虹著的《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中就论证了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调节功能。《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受此影响,传统体育理论对人体的认识划分为两类,从生理层次上来说,练习传统体育能够促使经脉通,精气流畅,从而使人气健神旺,健康长寿。从心理层次来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和调。八段锦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很好地凸显了我国传统体育“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特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联系以及对中医学的应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体育神韵的凸显是离不开深厚而庞大的中医学背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彰显着迷人的个性、古老的神韵、现代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与西方体育有别的个性特征:整体性、融合性。
4.2建议
【摘要】 【目的】探索乳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与乳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从肿瘤血管微观特征方面为中医辨证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定量分析指标。【方法】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联合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8例不同中医证型(分为3型)且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肝郁痰凝与正虚毒炽证型间的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造影;血流动力学;中医分型
长期的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有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抗肿瘤、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在乳腺癌治疗中有重要价值[1]。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优势所在,中医辨证侧重于宏观的望、闻、问、切,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学科的发展,这种传统方法已显示其不够完善性,很难揭示证候的本质以及提供证候的微观辨证标准。超声技术能准确、无创 、实时、动态显示乳腺癌的二维图像及血流情况,可以收集疾病的更多信息。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更使乳腺肿瘤血管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研究利用超声造影技术,探索乳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与乳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58例均为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及门诊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辨证标准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和正虚毒炽3型。
12超声造影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实时造影成像功能),浅表器官超声造影专用9 L探头(频率60~80 MHz)。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在常规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启动双模式谐波成像技术,调节好仪器参数后,经肘部浅静脉团注造影剂24 mL并同时按压超声仪内置计时按钮,实时观察病变的造影增强状态。整个检查过程用彩超仪硬盘动态存图,并将原始数据刻录光盘存储。造影结束后,可重复调用原始数据,逐帧回放每例的造影过程并准确记录各病变的增强时相及程度,并使用仪器内置程序描绘时间—增强曲线(TIC曲线)。
13建立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病史特点,中医证候,肿瘤动脉血流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TIC曲线类型,开始增强时间、峰值增强时间、峰值强度、到达峰值斜率等。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证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第4期杨乐平,等.乳腺癌中医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关系21乳腺癌不同证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比较乳腺癌肝郁痰凝与正虚毒炽证型间的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2乳腺癌不同证型超声造影增强类型比较表2结果显示,正虚毒炽证以快进快出型为主,冲任失调证以快进慢出为主。
23乳腺癌中医证型分级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秩相关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证型分级与血流峰速、阻力指数、起始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峰值强度、曲线斜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5、-0024、0044、0090、-0004、0178,证型分级与血流峰速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表1乳腺癌不同证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比较
转贴于
3讨论
中医学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及其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能较全面和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中医学认为,乳腺癌是因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失调而引起乳房的生理功能异常而致。如正气不足、七情内伤、肝脾郁结、冲任失调可导致乳腺的生理功能紊乱,形成经络阻塞,气血瘀滞,痰瘀互结于乳房而成岩症。
乳腺恶性肿瘤血管的特征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前化疗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多数研究结果认为[3],超声造影后通过显示肿瘤血管的特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大大提高。Albrecht T等[4]利用静脉注射Echogen,分析不同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发现乳腺癌的造影增强持续时间长;良、恶性肿物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不同,恶性者造影剂清除曲线为多相,而良性者多为单相,并推测这种时相的变化与肿瘤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布差异有关。许宇飞等[5]将75例乳腺癌分为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正虚毒结型,并对其X线征像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异常钙化灶、异常血管像、漏斗征等3种X线征象在冲任失调型比肝郁气滞型出现比例高;单纯癌以冲任失调型所占比例偏高,2例典型髓样癌及1例小叶浸润癌均见于肝郁气滞型。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郁痰凝与正虚毒炽证型间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正虚毒炽证明显高于肝郁痰凝证。在肝郁痰凝证向冲任失调证的转变过程中,人体的正气不断耗损,逐渐向虚证转化,也加重了病情,说明体内邪正抗争明显,故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此时处于一个关键时刻,而当冲任失调证向正虚毒炽证转变后,说明邪气已明显处于优势,此时肿瘤发展迅速,血流速度加快。冲任失调与肝郁痰凝证型间比较,无论是起始增强时间还是达峰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冲任失调与正虚毒炽证型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在上述两个指标中,冲任失调证均明显迟于其他两型,说明早期的肝郁痰凝未消除,影响了体内冲任失调。在肝郁痰凝向冲任失调的转变过程中,瘀滞的加剧和虚证的加重是病情恶化的体现,冲任失调乃体内环境改变,此时为病情发展的关键,由于正邪双方的抗争,故增强时间相对迟缓。各证型间曲线斜率比较,正虚毒炽证明显高于肝郁痰凝证,斜率愈大,则上升支愈陡直,速度愈快,这与血流速度随证型的转变而加速是一致的。
通过对58例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中证型分级与血流峰速呈正相关,即随着证型的发展,血流峰速呈越来越高的趋势。由于肝郁气滞型多为发病早期,气不行则血不畅,且疾病初起,正气尚存,对疾病仍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邪气不盛,故血流速度较慢,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正气减弱,邪气炽盛,病情进展迅速,血流速度也随之加快,血流灌注量增多,这可能是正气减弱无以抵抗邪气而阻力减弱所致。
本研究发现,乳腺癌血流动力学多个指标在中医分型分布上有一定规律可循,与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可作为乳腺癌分型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将超声造影应用于乳腺癌术前诊断以辅助临床分型,可为中医临床医生带来更好的诊断思路。
【参考文献】
[1]林毅,陈前军,刘鹏熙.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44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Stuhrmann M ,Aronius R.Schietzel tumor vascularity of breast lesions: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contrastenhanced Doppler sonography[J].Am J Roentgenol,2000,175(6):1585.
关键词:粗糙;精细;粗中有细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放开了教学手段、方法,甚至是组织形式,体育教学变为多元化、多样化。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管选用什么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但是,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相同的场地和器材条件下,对于同样的教学对象和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差甚大。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的进度是否适宜?教学手段与内容是否与学生的运动能力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决定着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劣。
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立足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学适应学生,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主动适应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那么在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就应该具备“粗糙”和“精细”的特征。“粗糙”与“精细”是方法截然不同、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但在体育教学中两者的应用,则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粗糙”是指教师粗略地讲解要领、粗线条地勾画出动作技术要领的方法。“精细”则是指对教学语言,以及对教学的全部过程及每一个环节要进行周密和细心的琢磨,精心设计过程,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加速条件反射的建立,促进技术动作的形成,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体育教学中之所以要用“粗糙”教法,主要是由人们的认识规律、动作技巧的形成规律和体育教学中的任务决定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深化的。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技术动作的特有矛盾鲜明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首先打上深刻的烙印。这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冗长的讲解、细致入微的描述,虽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只能在大脑皮质中引起过多的兴奋,增加多余的紧张,延长泛化阶段,延缓分化过程,甚至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概念和难以纠正的错误动作定型。而“粗糙”教法由于重点突出,容易造成兴奋优势,因而能缩短泛化阶段,促进分化过程,这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形成有事半功倍之作用。
另外,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完成的,熟能生巧,而从目前现行的体育教学学时来看,初中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再加上天气原因等,这些都与繁多的学习内容是矛盾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就要做到“粗糙”,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实践练习。
同时,体育教学中也应有“精细”,其目的是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教学艺术作用,当然在讲解上的“精细”并不是对技术细节做详尽的描述,而是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考虑,对教学语言进行合理筛选,力求重点突出,语言简练而生动形象。如,在跨栏教学中,其技术总要求为:猛、准、快。在示范和讲解时,要突出:“起跨”“攻栏”步幅大,提膝摆腿向前跨,跨腿蹬直髋前送,屈膝外展“侧、平、拉”,身体腾空胸前压,手臂协调前后划,快速直压摆动腿,脚掌着地向后“扒”。在语言中要把摆动腿的“屈、抬、伸、划、摆”等这些要领精练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跨栏跑有基本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使学生有时间多练,才能真正体现以练为主的原则,从技术来说,也易收到先入为主的效果,为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奠定可靠的基础。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对新课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逐步适应教育形势,不得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转变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 改革课程内容。(4)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二、“两究一练”的内涵
所谓“两究一练”,就是学生课前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即本节的重点知识;课上师生互动,通过引导、小组合作讨论等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运用于现实,实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课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归纳方法、提升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两究”指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浅层探究,即预习探究;其二为深层探究,即展示探究。预习探究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通过学生的提前预习,自主学习加以理解和掌握。展示探究部分是本节的难点知识,通过对预习探究部分的理解、掌握,在课堂中重点展示、引导,从而挖掘教材,延伸拓展新知,做到深度的挖掘提炼,广度的拓展创新。
2、“一练”即当堂训练。在学习新知之后,设计了一部分习题,当堂完成。使新知加以巩固复习,延伸拓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学习效率,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两究一练”的主体特征的体现
“两究一练“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模式。现从以下三点对这种模式加以分析说明。
1、“两究一练”的开展原因
学生的自主实践,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仍未重视,尤其是预习实践。教师教学中未把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习惯、兴趣、品质、方法纳入教学内容,尤其是预习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学生不作预习,或无力预习,教师得不到学生的预习反馈,对教学的起点缺乏较为具体的了解,教学针对性不强,无所轻重。学生不熟学习内容,短时无法领悟,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变相灌注。学生所得知识无法消化只是课后做机械训练,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时间。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粗糙、马虎、潦草、抄袭、偷工减料等不良习惯,不良品质。这迫使我们遵循新课改理念,实现教学目标。
2、“两究一练”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将一切教学活动都依附于学生,离不开学生的预习、讨论,探索、挖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1 学案预习
学案就是老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分析、挖掘和重组,结合教学对象能力和知识两方面的要求,对本堂课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整合、设计、挖掘,创设导学案。后将其提前发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适时给予适当的引导疏散,并督促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2.2 学案精讲
学案是由教师精心设计而整合出的知识之精髓,既有本节课的重点,又有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内含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课堂中,预习探究部分主要是由学生提前自主预习、自主学习完成,对此不做过多讲解。若有不理解之处,由学生提出,再经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答;若还有疑难,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并总结归纳出精确结果。展示探究部分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上台展示,其次师生共同判辨解法的准确性,若有错误,便由学生集体找错、改错,而后由解法正确的同学讲解其思路、解法。若遇到学生无法解答或解答困难时,由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综上所述,“两究一练”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自主学习、展示探究、讨论、测量、实验、实践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下,能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做到融会贯通。
2.3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又是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很好反馈,同时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挖掘、拓展和延伸的体现。当堂训练是以习题的形式而设计的,经过以上各个环节后,留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困难时师生相互配合而完成。
一、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繆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 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应用多种评价方式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章节考核、考试成绩作为几个考核指标,在确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重视课堂讨论,更要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在线交流、学业指导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经济学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和进行中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精神。
参考文献:
\[1\] 丁刚,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 中学生 特质
一、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行为特质的形成
一个卓越特质的中学生在行为特质上应具备以下特点,有坚定的目标与志向、自信、做事有计划,且能坚持完成,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政治教学中,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中学生的行为心理特征,巧妙地把中学生行为特质的形成融入到政治教学中,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比如,开学第一课,我没有马上讲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先围绕同学们的理想和同学们聊起了家常。我从他们的描述中便能简单判断出他是否自信能达到这个目标。当这些得到初步论证的时候,我号召同学们能否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我把一些优秀的行为特质的元素加到了日常的教学中了。
二、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应试教育的苦恼及竞争的环境态势太单一等诸多原因,中学政治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教育不时地陷入到种种误区中。重视智力教育,轻视情商教育。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成为了“主流”。这样,中学生卓越人格特质就在教学中无法形成。
面对生龙活虎、具有复杂情感的学生,正确实施人格特质教育,在感人、化人、育人中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不但是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而且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将人格教育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
具备卓越特质的中学生,他们的人格特质应该是诚实善良、乐观自立、有责任心、乐于为大家奉献的。但现实生活中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么一件尴尬的事情。开学伊始,班级里要选班长,按常理同学们应该是争先恐后的吧,但事实让我们吃惊。成绩好的同学对当班长出奇的排斥,更多的同学是冷漠,是无动于衷。事后我简单的做了个调查, 耽误学习、得罪人是他们不愿意当班长的主要原因。这个事例从深层折射出了现代的中学生在责任心和乐于为大家奉献等方面的人格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早熟,悲观,某种程度说是当代中学生很普遍的心态。这可能是社会的环境影响,也可能是生活、升学的压力所致,但归根结底是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完善的人格特质。我们在教学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应如果给予克服呢,怎样让中学生树立乐观、自立的心态呢?我探讨这么做过,首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寻找自己最为欣赏的点,然后让同学们自己用笔写下来,然后再让同学们写他(她)最熟悉同学的优点,当两方面的优点重合时候,每个同学就坚定了自己的认识。长此以往,同学们自信的特质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形成了。
三、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智力特质的形成
中学生优秀的智力特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做事专注、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想象超凡、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优秀智力特质的表现。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孩子的诸多特质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更为可惜的是,有很多优秀的智力特质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了。
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实施实践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指导和组织更多的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知识竞赛、讨论会和辩论会以及组织参观学习、调查访问、听报告、参与教育宣传活动等。这些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曾这样做过:把政治教学与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学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政治教学进行主题讨论,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走向讲台。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科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考试也越来越多的与时政结合起来,比如2009年的中考、高考,都大篇幅的引入了时政的考题,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美国为什么敢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现在却不敢发动针对伊朗和朝鲜的战争呢?为什么节能减排成为了全球性的关注问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端问题的解决到底还有没有个头?
进入新世纪,现代科学知识的高度综合更加明显,作为政治教师,如果仅是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那就远远不够了。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逐步掌握投影、录像机、电脑、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手段,使教育活动真正融入现代化教学之中。另一方面,还可以涉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承担起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正确评价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等工作,而教师本身才能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四、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卓越特质的形成
真正卓越的中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呢?勤于反省、善于激励、勇于进取、能正视缺陷、敢于挑战挫折、勇于超越自我等。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卓越特质呢?例如,我讲“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在“挫折”下面标上着重号,然后我说,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前后四人一小组,用“挫折”造句,每组造三句,然后派代表发言。学生积极讨论、发言踊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将学生所举例子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分类列于黑板上,从而总结出造成挫折的因素。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说、大胆做,在大胆实践中领悟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环艺设计;美学特征;美感
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形式,即,环艺设计。环艺设计在很多领域应用颇广,涵盖了人文、地理、社科等各个领域,且与人们的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其在推进社会进步、引导艺术设计走向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艺设计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形态,综合了外界环境与人的审美,将美学体征应用在环艺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艺术魅力,同时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求,有着双重意义。
一、环境艺术概述
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是环艺设计包含的两个部分,主体部分是环境设计,突出环境的价值,设计对象本身与周围的事物均是包含的内容,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艺设计中的环境设计主要指人工创造的环境,同时也是核心职能。
而艺术设计则是一种衬托与辅助手段,就是指利用大众的审美需求,依据设计人员的能力与文化内涵调整设计对象,M而统一环艺设计的个性与共性。
二、环境设计中美学特征体现
(一)环艺设计整体美的体现
整体环境意识是环艺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是指对整体环境关系的表达与感悟,在当今社会,城市不断发展使一个城市的美感不断减少,且城市美感并非某个区域所能决定的,而是透过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由内而外体现出的一种整体性的美学想象,由此,在对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比如公园的特点、广场特点、建筑特点等,要整体上把握,单从某个要素入手容易出现偏执的设计之感。比如,环艺设计时,需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关系,由众多的单独建筑可以组合成建筑群,这时候,建筑就是一个整体,美感也就自然产生。环艺设计的灵活是自然体关系的综合表现,《释名》中称:“美者,和异类共成也”。单一的局部形态共同形成了城市环境,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对于一个单独的艺术品也需要从整体上评价,体现一种整体环境的协调之感。
(二)人为性与自然美
对自然的改造是环艺设计的一个根本手段,可以表现出环艺设计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且环艺设计体现的美学特征中,对自然的尊重表现的最多,由此可以体现出一种自然亲近的感觉,烘托出自然色彩,很多环艺设计中都充分运用了自然因素,且体现出了自然规律,与美学体征互为影响。相对于自然而言的是人为行,在设计环境中,不仅需要与自然规律契合,同时需要善于改造自然,这也是人为美学设计的一个必要手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将设计者的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体现出来,在环艺设计中有人为因素,就有人的思想与审美,显示出人文特征。
(三)审美性与实用性
美学在环艺设计中不仅是供人们欣赏,满足人视觉上对美的需求,不是一种观看艺术,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欣赏价值与设计实用性的结合,同时也是美学价值的直接体现。环艺设计审美目的不仅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更需要满足的是精神需求,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才能更好的体现环艺设计人与自然统一的初衷。
(四)绿色生态美
生态美学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能够综合体现出科学的生态观与普遍性的伦理观,是一种更加倾向于绿色的设计。与过去的仅在乎形式设计与风格设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绿色生态设计更多的是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上,对如何更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自然环境有重点的考虑。城市建设中,在环境理念下,生态美学观念得到了认同,设计者需要对人工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把控,协调好两者间关系,借助自然之景营造生态景观;在广场、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可以将绿色景观保留;也可以在城市周边保留大面积的生态景观,努力达到生态平衡。
三、结语
总之,环艺设计中审美体征体现在整体美、人文与自然美结合、绿色美等方面,把握好这些审美体征可更好的推进环艺设计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冉临春.探讨环艺设计中的美学特征的体现[J].科技风,2016(12):171.
[2]耿美云,刘丹.探究环艺设计中所蕴含的美学[J].芒种,2015(5):195-196.
[3]顾小玲.试论城市景观植物设计的科学与艺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5):63-66.
[4]徐明.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J].城市建筑,2016(35):351,356.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医学教学;中医药;特征;作用
中药和西药表示其特征的方式不同。中药是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而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当然,并不是说中药的特征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药,它的功效同样是可以用生化、生理、病理等指标来表征。对于这部分中药,在使用时就可以按照西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来。比如说,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由此可知,它可以治疗的病症有胰腺炎、胆囊炎、便秘、阑尾炎等。如果反过来,将西药按照中医药理论体系来进行研究,用中药的表征方式来对西药进行效用的表述,也是同样适用的。
对于教师来来说,在讲解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时,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也是非常考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因为所有中药的特征和作用都有书面文字的表述,只要学生将这些书面文字背下来,也算是对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显然,这种方式是最为笨拙的。
1 中药与西药的表征方式相互结合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应该知道,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是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的。这个方向同样也是教学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来带领学生进行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在中药特征和作用的讲解上,主要是和药理研究相关。所以药理研究,就是说用现代科学病理、生化、生理等指标来表征中药的功效。研究范围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能够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则主要是对中药的化学成份和一些物理性质的研究,比如对中药的化学组成、结构鉴定等研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的知道,这种表述方式是按照中医的观点还是西医的观点来。哪些中药是可以按照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而哪些又是只能按照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不能完全使用一种表征方式,不论是将西药变成中药,还是把中药变成西药,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发现,在中药黄连中提取出的黄连素有抑制细菌作用,在西医中就将黄连素当作抑菌和消炎的药。但是却并没有对黄连素的中药特性来进行研究,也没有用中药术语来表述其功效。那么,就不能按照中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这种完全抛弃中药术语表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完全按照西医的表征方式来讲解中药,慢慢地,中药就逐渐消亡,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2 中药表征方式的特点和长处
目前来说,绝大部分中药还是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其功效,在了解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解中药特征和作用时,就比较明确了。中药术语的表征方式有它的特点和长处。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是与其临床用药息息相关的,对于中药特性的表述是与我们机体的“症”相对应的,对临床用药有直接指导的意义。比如,在四气中会对中药的寒热进行描述,从寒热的表述中就可以判断出这种药的功效。即热症用寒性药,寒症用热性药,这就是我们中医中经常讲到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中药的这种表征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药的特性时,能对中药的功效有所了解,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在比如说,中医药中归经的表述,按照中医的观点来看,肺、肾、肠、骨等不同部位的病,分属于不同归经,而按照现代观点来看,这些部位的结核病,都是属于结核菌感染的病患。如果只是按照西医的观点来看,不能很好的将这些病症的用药区别开来。而如果用中医的观点来看,根据中医药的特征和作用,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了。在选用药物时,根据不同归经来进行考虑。在急性期属于湿热症,那么,就应该选用苦寒药,而如果是在慢性期,则属于虚寒证,而中医常说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此时选用寒苦药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在讲解中医的表征方式时,要时刻抓住中药表征的特色和长处,让学生在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到中药的功效,这样他们在学习到临床用药时,就能事半功倍了。中医的表征方式对临床用药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3 让学生多接触真正的中药
无论教师怎样讲解,如果学生没有见到真正的中药,没有闻到它的味道,看到它的外观,始终不能对重要的特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中药的种类有成千上万中,让学生每一种都认识,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教师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中药。学生可以将书本上说的,与教师讲的,和实物对应起来,通过观察中药的外观、闻它的味道,感觉它的质地等方式对中药有着直观的了解,不能学生对某一种中药的特征和作用能倒背如流,但是却不认识它。只有让学生亲身接触重要,才能对中药特征和作用的了解更为深刻。
4 总结
中药一般都是取之于自然,是大自然于人类的恩赐,中药的种类和作用都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时至今日,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对于中医药的研究显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本文中,简要的讲述了中药的表征方式,希望教师在讲解中药的特征和作用时,能讲解的更为透彻和深刻。
参考文献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搜索有关期刊、书籍、政府文件、政府网站等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医学中心城市的基本理论、观点思路、界定方法,提出医学中心城市的含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个别访谈、焦点组访谈的形式,邀请熟悉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并长期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或研究、具有较好代表性的管理人员及学术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丰富和完善医学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2结果
2.1医学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目标和愿景是实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立地”和“顶天”:即要拥有适宜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不断改善辖区民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健康;同时拥有较强的技术及技术辐射能力,服务于国民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不断提升地区的国内外形象。适宜的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主要体现在卫生资源规模数量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供略超需,医疗保障完备,市民群众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及时有效。较强的技术及技术辐射能力,主要体现在具备较领先的医学研发、交流和应用能力,拥有一批一流的医生群、学科群和医院群,能充分满足本市居民卫生服务的技术要求,吸引非本市的国内外患者就医,承担国际国内卫生救援任务。
2.2医学中心城市的内涵
围绕医学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可见其内涵包括“医学学科、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网络、医学人才”,其中学科、医疗服务和人才建设是为了实现“顶天”的目的,而应急网络、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则是为了实现“立地”的目的。
2.2.1医学学科学科建设不仅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发展重点,直接反映机构医学综合水平和学术地位,也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可以协调城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卫生科技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力量,并促进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在学科领域,医学中心城市的内涵主要包含:(1)高产高质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的多少和优劣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潜力和高度。(2)医药企业研发基地。医药企业的规模大小、所处行业的地位高低促进了医学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力。(3)兴盛的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推动基础学术研究与临床诊疗实践的协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实践产品,是衡量医学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受到各大城市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2.2.2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促使医疗机构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医疗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以人为本、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体现。在医疗服务体系领域,医学中心城市的内涵主要包含:(1)拥有高端的医院。医院不仅应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设施设备,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应通过国际认证与国际接轨,可完成国际医保结算等。(2)拥有前沿医疗技术。城市应至少拥有一项全球/全亚洲顶尖的医疗技术,具体体现在治愈率高、治疗效果领先,技术应用创新性和垄断性等方面。(3)拥有较大的服务规模。应在覆盖常住人口的基础上,对周边区域有一定的覆盖,具体可体现在外地住院患者数、手术人次数及高难度手术人次数方面。
关键词:意境 起源 分类 特征
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
“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在王昌龄的《诗格》中,首次出现“意境”二字连用,当然,这里面的“意境”只是指诗有三境。一是指:物境。想要写好山水诗,必须要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二是指:情境。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皆由诗表达出来。三指的是:意境是虚与实,主观与客观,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平衡,偏重于意,偏重于自我,以我观物,则是有我之境。可见刘勰客观上分析了创造意境的三个层次。“意境”的创设,离不开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抒发,真善美的性格、细微的观察力,贴近生活,这样的“意境”才能打动人心。继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提出了诸如“文外之旨”、“缘境不尽曰情”、“取境”等重要表述,又把对意境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之后,刘禹锡又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说法,晚唐司空图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观点,都逐步扩大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宋代的严羽提出了“别材”、“别趣”的说法,划定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明朝的陆时雍侧重于研究意境的韵味;清代的王夫之深入探讨了情与境的关系问题。王国维集大成,他将已经分为“有我”“无我”两个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总而言之,意境是中国历代文论家、诗学者所提出的有关“神韵”、“气韵”、“兴象”、“心物”、“虚静”、“动静”、“虚实”、“含蓄”、“兴趣”、“妙悟”、“中和”、“味象”、“物化”、“形神”等内涵,将佛老关于“境界”说的哲学宗教内涵在美学上加以发挥,形成了内蕴丰富深远、意味无穷的完备的“意境”说。
二、意境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原因
1.中国古代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是古代人和万物一体,先秦儒道就有这个说法。儒家: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周易的本体论,就是生命的本体论哲学,他们认为天地之间有“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存在于天地万物,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人是宇宙中的生命体之一,由天地而生,因此,人跟宇宙是相通的,这种观念代代相传。因此可说,意境,即人和客观世界的相互融合。道家不宣扬自我,庄子强调人要变成自然状态的人,万物与我为一,人生需有随伴,只有有人在旁与你分享,还有美妙的万物,才会产生兴致。“仁”在老庄哲学中代表的是一种血缘关系,“二”则代表一种符号,象征某种关系。
2.中国以东方农业经济为主,人对自然环境四时八节有依赖,所以自然与人为一体,没有用敌视眼光打量自然,中国人生存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具有亲密的关系。在生存发展上就会产生意境。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亲和关系,西方人重视个人撞荡,从小就培养如何脱离家庭的控制。中国人:人与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关系,中国人看社会也是用看自然的眼光去看。
3.境界的构成是多维的,西方人也有多维思维,但是是“双重二元对立的”。第一个对立是主客二元对立,主客关系天生就是缺乏感受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凌驾一切的;第二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西方认为人生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可以分离的,感性划归到生命中;第三,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中国则是一体连融的,西方在讨论诗、文学等也是用这个框架。中国则是在整体构架中作多层划分,王国维所以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象外之象,是在场与不在场之分,没有本质与现象的对立。境的层次,一是有和无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无,无不出现就没有境界,中国讲“无”,不是有一个“无”的东西,这个“无”就是道。“无”就是自由,无的解释就是无对象,无限制,没有他律。无对象就是不能用具体的对象来描绘。道,非常道。一切可以描绘就不是无,无就是由自己决定的,自由就是由自,即由自己决定。中国讲“无”,由在场牵挂出不在场的,才能有境界。
三、文学意境的分类
关于意境的分类,在理论上尚待深入。中国古代文论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刘熙载分类法。清朝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分类方法。他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花鸟缠绵”指的是明亮艳丽的一种美;“云雷奋发”指的是高尚热烈的一种美;“弦泉幽咽”指的是凄美悲凉的一种美;“雪月空明”则是一种平静庄严的美。这四种意境美都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具体表现,无论哪种美写得漂亮都可谓是佳作。也就是说,文风无高低之分,只是个人喜好罢了。
二是王国维分类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中的“有我之境”,指的是感情直白、方向明显的一种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指表达感情含蓄的,不露声色的意境画面。
四、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时间性。来自人生的实践,体现人生实践,因为境界不可能产生人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主客二分和现成性的,主客二分的意思是把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事物中的客体,人与事物是主客关系,认识论往往忽略了人与时间的关系。现成性,人天生就是个主体,事物天生就是客体,人没有形成发展意识,裸的主体,事物也没必要被放在人的关系中考察。主客二分引导现成性,现成性强化了主客二分,认识论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人凭什么达到事物的本质,就是要形成知识论体系。自然主义就是“看”,现实主义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规律),他们都从认识论的角度考虑文学创作,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没有达到生活的本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作家要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不同实践产生不同人生,不同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来自于实践,表达了境界来源于、形成于、体现于实践,而只能在实践上产生。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就是实践的产物,道家讲生命境界,人相忘乎道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
2.当下性。指不是两个现实的东西相碰而形成的,而是人在与现实世界的交往中产生。境界是人在实践当中,当下生成出来的。现成的情感与外物相互交织而形成境界。物、境、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用认识论来看,就是客观实在。景是要与人发生关系的物,且一定发生关系,与情感发生关系。境,比景扩大了,景往往是自然的景物,境则包括自然景物,同时也包括社会人生、喜怒哀乐,所以能与境的人能写景。境与景都是当下生成的,因此才有触景生情,没有触目生情。只有成为人生意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对象。艺术常变常新,当下生成,境界就是当下生成的。
3.二重性。情景心物二重性,情感与外物总是交融在一起的。审美是什么?是追求暂时性的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意境:到了唐代,在禅宗思想的推动下,意境的理论就诞生了。这种理论的出现和禅宗的影响有重要联系,佛教传入中国,把“心”所游履攀缘者称为境。禅宗的境界,意味在普通日常生活和作品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本体,形而下的东西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构图上喜欢“远”,高远,深远,平远,中国山水画为什么喜欢“远”?因为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了山水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所谓“象外之象”。同样,中国古代诗人也都喜欢登高望远,因为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引发了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中国园林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有意境,就是突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
五、我国在意境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
1.仅仅注重空间角度忽略了时间性,境界是表示空间概念。《说文》中这样表述:“境,疆也,境界相通,从土竟声”。表示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但我们忽略了境可作时间概念,《说文》中,境的说法就是乐曲终就是意,竟表示时间上的完成,如今天未完的事业。这导致两种不同的思维结果,没有注意境界与人生过程的关系,没把其与人生联系起来。
2.只从客观上研究,而少注意其主观情感上的联系,把境和景等同起来。一般人把意境看成是情景交融。把境看成是外界的界入,导致境界与人的性格与精神隔绝。
3.只注意艺术里的境界而不注意人生境界,把艺术与人生割断。
参考文献:
[1]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张利华.浅析古代文学中的意与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
[3]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美学特征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中国推崇的主要文化之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美感,更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艺术体现。现如今,国内的茶文化已然成为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和熟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尤其对于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是一种无稽之谈,只是对茶艺的一种渲染而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茶文化艺术,确实有其独特的美感,而且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并不是简单的表面美感,如果仅仅对茶艺的表面进行研究,所发现的美学特征是十分浅显的,而且并不是茶文化艺术的真正美学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呢?笔者认为,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其实是一个过程的升华,也是一种意境。但是,不得不承认,茶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的现实艺术美感,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色和精神最为直接,而且经常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修身养性功效。
1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介绍
对于茶文化艺术的认识,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都是简单的品茶文化,因为这是最为直观也是最为切实的感受所在。但是茶文化艺术并不是这么简单,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等艺术特色共同形成的品饮艺术,同时,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茶艺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如今,艺术领域对于茶文化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文化的代表,能够与多种艺术特色实现深层次的融合,而且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有茶香的味道,还有一定的意境感受。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经常可以见到文人墨客,在吟诗作对的过程中,总要以茶作伴,将茶作为双方品赏的主要内容,同时很多人更是以茶为主题进行诗歌的即兴创作。而且,当有亲朋好友上门拜访的时候,主人为客人准备的,往往都是简单的茶。为什么一定要准备茶品呢?主要原因在于品茶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其对客人身份以及和主人关系的一种认可。通常,在相互入座以后,主人会邀请客人共同品茶,双方的品茶过程一模一样,都是简单的品尝即可,没有进行完全的饮用,否则会冲淡茶的味道,难以正确地品析出来。而这样的品茶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感的彰显呢?茶虽简单,却代表了尊重,代表了友好,并给予了品茶双方一定的精神美感。
2茶文化艺术的美学表现
2.1茶文化的综合美体现
我国的茶文化艺术,本身便是一种美的彰显,而其中的美学价值,也在人们的推崇下获得全面的提升。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否有着明显的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茶香本随风,入口香三分。很多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茶文化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茶的味道上,味道佳的茶便是美的茶,味道较差的茶,则没有品的必要性,其本质已然缺乏一定的美感。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并不止步于茶的味道上。它的整个过程,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因而,茶文化艺术的美,也被视为一种综合美。而其中的美学便体现在多样的文化艺术特征上,如音乐、书法、绘画上,都有着一定的茶文化美感,而且能够与品茶的过程衔接起来,形成综合的美。通常人们在进行品茶的过程中,还会对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凝练和升华,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文化,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宁静、平和,还有着现代文化中的流畅、静然,其中着重体现了中华文化当中的独特审美观念,凸显了中国人民最为诚挚的审美追求。
2.2茶文化的创造美体现
除了茶文化的综合美之外,茶文化通常还被人们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美。而这一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茶叶技师的表演,也就是冲茶泡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这里的冲茶泡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对茶叶进行一定的筛选,还必须进行一定分量的调配,整个过程十分的细腻流畅。即使是在后期的冲茶过程中,也存在一种形式美的表现,也就是长嘴的茶壶,将其最为实际地倒入杯中,需要具有较高的平衡能力,而且不能随意的晃动。同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技艺精湛的茶艺师傅,在冲茶的过程中,茶水进入杯中的速度一直没有变化,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茶文化也衍生出了独特的表演艺术,其中蕴含了相当多的美学特征,并且不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性质学科,开始有了以实践为主的表演形式,其中所产生的趣味十分高尚,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的精神追求。茶文化的创造美是一种全新的美感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意境的升华。
3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
3.1茶文化艺术的基础美学特征
在当代的茶文化艺术当中,包含了较多的美学特征,而归纳起来总共可以分为五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形式美,指的是茶文化的杯具以及茶壶等物件,细细观赏起来有着独特的美感。其次是动作美,它指的是冲茶泡茶的师傅在整个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一些动作,十分的优雅自然,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向往。然后是结构美,它指的是茶文化在展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其他的特色文化艺术产生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整体的结构十分的富有美感。再之是环境美,在品茶的过程中,双方选择的环境一般都较为优雅,而且十分美观,与茶香进行了美妙的结合。最后是神韵美,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一种意境的升华,人们在品茶的时候,茶香会由口中进入神经,给人一种全身的意境美感。
3.2茶文化艺术表演四要素
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形成,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茶文化艺术韵味作为基础,还需要表演的四要素进行充实细化。而这四要素的内容主要有最为基础的茶席布置、深层次的茶艺程式、高素质的茶艺师素养以及茶文化的主体内涵构成。在一个完善的茶文化表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茶席进行布置,也就是对品茶环境的布置,如果整体的布置过于平淡,也会给品茗茶香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如果整体的布置具有一定的优雅风格,将会在无形之中深化品茶的意境。茶艺程式是一个选茶、泡茶、冲茶、品茶的过程,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美感。而茶艺师的修养,也可以称为茶文化艺术的灵魂,它对于茶艺的美感表演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最后,茶文化内涵本身存在于品茶的过程中,其中的美感不言而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并不是浅显的停留在茶艺的表面,许多时候还更深的存在于品茶的过程当中以及整个茶艺的展现,人们在对茶文化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审视茶文化带来的独特文化韵味,加以合理的优化,进而塑造出独特的文化美感。
作者:曾钊 张健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佘艺玲,杨秋娜.闽茶文化英译的美学意蕴[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02):42-46.
[2]宋小娟,颜粲.茶文化中茶服的美学内涵[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39.
[3]丁玉霞,艾美华.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美学意蕴[J].今传媒,2016,(02):110-111.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 翻译法 直接法
一、翻译法的特征
作为翻译法,首先要理解和记忆句子的构成、语法规则以及不规则用法,而且要背诵单词。掌握了这些知识,对照实际的课文,逐句翻译成母语(还有逆向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活动不断重复。所以,即使读解能力有可能提高,但是其它能力的提高却难以期待。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给予语法上的解释以及确切的翻译。虽然也进行原文的读音,但对其发音不够重视。其特征为:
(1)重视文章语;(2)面向智力高的学习对象;(3)教师需要有学习语言的知识,但不需更高的教育技术;(4)可以同时教授大量的学习者;(5)有利于外国文化的吸收;(6)是一种精神活动的训练。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二、翻译法的长处和短处
翻译法的教学活动是以翻译为主,几乎没有说和听的练习,其长处是:(1)对于用外语阅读文学、翻译研究资料等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2)使用字典、参考书等工具书,可以自学;(3)由于忠实地按照语法的规则进行翻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其准确性是可以期待的;(4)即使不会听也不会说的教师,也可以教外语。而且其教授法不需掌握较难的技巧;(5)对于一次性教授很多学习者的场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短处是:(1)这种教学法主要是依赖翻译,听和说的能力无从获得,所以对于为掌握实用外语能力的学习者,不是一个恰当的方法;(2)由于把文字一个一个地翻译成学习者的母语,所以就会养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翻译就不放心的习惯;(3)不能掌握正确的发音,语音语调较差;(4)不会主动讲话,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
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比翻译法更简单的教授方法了,而且不浪费时间。但是,考虑到学习者的将来,这种方法含有若干危险性:
首先,只是满足了内容的理解,而始终没能理解文章构成上的问题点,这样是无法应用的。偶尔只是学到了根据原文翻译过来的,带有强烈母语色彩的、只言片语的外语。
其次,经常会养成不逐字逐句翻译成母语就不能理解的习惯。“用外语去思考”究竟有大可能性,虽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不要把学习者培养成不去理解语言的使用状况,不把外语置换成母语就觉得心里不安的学习者。到了中级以后,在理解不能完全翻译成母语的外语的微妙的差别时,就显得非常窘迫。
学习翻译技巧和依靠翻译学外语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在本国学习外语知识,为了从事将来的工作,多数情况翻译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此时,发挥作用的翻译技巧必需通过高级或专门的培训班的培训。翻译水平的高低,与其说是依靠外语的能力,不如说是依靠母语的能力。在课堂上过于频繁地使用母语,会给学习外语的学习者带来很多误解。这种观点应该让学习口语的学习者事先清楚地了解为好。
三、直接法的特征
所谓直接法就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语言生活场面,从中把场面和表现(语言)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掌握在什么样的场面怎样去说。在课堂上,根据场面和表现的结合,把所使用的语言教给学习者,这种方法就叫做直接法。其特征如下:
1.词汇以及表达的意思等,用实物、绘画、照片、动作去传达;语法以及用法等,不加以解释,而是通过例句,使学习者在归纳中得以理解。
2.教师不使用学习者的母语(所以,教师没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母语)。
3.学习者的母语不一样也没有关系,因为它不作为媒介而使用,所以没有障碍。
4.在初级阶段,不能教授抽象意义的词汇。即使到了中级以后,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概念也是很难的。
5.文字在会话能力达到相当的程度以后再教授。
使用直接法进行教学的过程应体现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直接联系。每教一个新词语,应把该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及客观表象直接联系起来。
2.模仿为主。不是先学习语言规则,而先听周围的人说话,模仿着说。以模仿多练为主,语言理论为辅。
3.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让学习者先实际掌握语言材料,再从他们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
4.以口语为基础。先口头实际掌握语言,然后再学习文字符号的识记和书写。
四、直接法的长处和短处
直接法的长处是:(1)因为不使用媒介语,所以学习者能很快地习惯目标语;(2)因为不翻译,所以能够养成用目标语言去思考的习惯(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即使受教于直接法,学习者也用母语去思考);(3)因为是以口语训练为中心,所以是针对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的培养;(4)因为采用各种直观教具,教学方式接近实际生活,所以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强。
其短处是:(1)因为不使用媒介语,解释意义时需要转弯抹角,因此有时会不能正确地传达意思;(2)为了解释和例句提示,教师说话的时间过长,而学习者说话的时间减少;(3)在意义的把握上有时会变得含糊;(4)因为不使用媒介语,而只用目标语言进行语言处理,使得教师的负担加大;(5)在外语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
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认为:(1)语言是一种熟巧、技能或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2)语言是一种技艺,而不是科学。精通一项技艺,全在于刻苦多练。如学游泳。使用直接法进行外语教学的途径一般为言语语言言语。也就是说,从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4种言语活动入手,以学习言语的单位――句子开始,实际掌握外语,然后再通过归纳途径,学习一些语言理论知识,用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语言实践,即语言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言语。采用此法的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掌握外语,并领会直接法的实质。所任课班级的人数以20人为宜,人数太多影响教学效果。课时要充足,最好每天都有使学习者接触外语的机会。
五、结语
一、系统解读教材,为定位学情建立坐标
“我们共同的世界”这一题材在《品德与社会》各册教材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我们共同的世界”涉及地理环境、历史进程,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经济生活、战争与和平等。梳理一下,这一题材内容主要有三大特点:
——视野更开阔。在品德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从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一路走来,走遍了整个世界,看到了四大洋七大洲;看到了世界各个民族奇异的服装,多样的风俗……学生的视野趋向全球化。
——知识更丰富。在这五个单元的内容中,有地球知识,人种分布,民族特点,科技现状,战争与和平……真可谓是包罗万象,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集聚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多彩、立体、真实的世界。
——内涵更深刻。国际组织、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比较严肃的话题,在这一题材的学习中,学生也开始接触、了解与感受,从而引领学生从小关心国际新闻时事,关心全人类的发展与幸福。
由此看来,教材所选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认知经验有较大距离:学生信息量的接受远远不够与教材内容接轨,农村的孩子这一问题更加明显;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在他们的脑图中对于世界,对于地球的概念处于初级形成阶段;学生的情感处于单纯感性阶段,对感受和平、灾难有明显的时空隔阂……可想而知,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欲望不很强烈。同时,世界性的话题对于教师来说,也会出现知识短缺,概念模糊的情况,这些都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找准学情基点,为顺学而教寻求适宜策略
(一)根据前置学习,调整教学预设
“以学定教”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学习“我们共同的世界”中同样需要进行前置性学习,这里的前置性学习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完成相关调查等。只有有了知识与信息的充实,课堂上才会有信息与信息的交会,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已知和未知的磨合,思维与情感的聚合与发散。
1.课前布置
“我们共同的世界”涉及到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对信息量的需求很大,学生自主获取的大量信息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厚的背景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跟主题相关信息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的课前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预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立相应的学习单。
如三年级下册《世界真奇妙》的学习单如下:
2.反馈梳理
教师对于学生前置性的学习,切切不可放之任之,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学前教师要统观学习单,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还是以上述的这张学习单为例,下表是教师对学习单的整理:
上表的整理并不复杂,但是全班学情却一目了然:一半左右的学生只是借助教科书了解一些信息,30%左右的学生对于相对比较熟悉的国家感兴趣,而“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别称”学生不是很注意,原因是这几个国家比较陌生。
3.调整预设
根据课前学生学习单提供的学情基点,教师对“了解国家的别称”这一环节教学预设作了相对的调整:
真实学情的呈现让教学预设更贴近教学实际,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作了相应的阶梯式处理:学生已知的,采用“抢答、猜说”等灵活的形式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积极参与;学生模糊的、未知的,教师作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在学习期待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顺应认知规律,凸显自主发展
1.放手尝试,暴露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在原生态的尝试中充分学习新知、暴露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教”。如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对地球仪有些许的接触,课始就安排小组合作观察地球仪:轻轻推动地球仪,你有什么发现?仔细看看表面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探究后,发现“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蓝色的部分是海洋,其他部分红色的、棕色的、绿色的,可能是陆地”。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暴露的认知缺陷进行补充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确切地说是一个两头略扁的椭圆形;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确切地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最后师生再次观察讨论“蓝色以外的各种颜色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直观操作,主动参与
“我们共同的世界”包含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要把纯知识性的接受学习调整为在直观形象中主动获取。如在《我们的地球》一课教学中,为达成“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教学目标,这样安排教学流程:
(1)出示半球图,你发现了有哪些大洲?
在交流中,随机出示各洲板块图,发挥想象,它的形状像什么?
(2)在各自的地球仪上找到各大洲,并记住它的大致位置。
(3)在各自的地球仪上找到四大洋。
交流时出示半球图、面积比较柱形图,了解各大洋的大小与位置。
(4)小组合作:在半球图上动手贴七大洲四大洋。
(5)儿歌巩固记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很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与探究,通过“看、想、找、贴”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利用冲突,深入探究
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层层推进,学习进程、实效与教学预设会不断发生冲突: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新的知识点之间的矛盾;原有情感认识与现有社会现象之间的沟壑等。这是课堂教学的真实现象,也是教学契机。此时教师就应目中有“人”,心中有“法”,巧妙利用“学习冲突”,根据学情生成新的教学问题,对教学着力点和教学策略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让学生始终站在最近发展区内,对学习保持盎然的兴趣。
如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运用图片展示了地球美丽的概貌后,问:结合我们的生活环境,说说你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生:很美丽。我们生活的小区种满了许多树,环境非常幽雅,而且有许多垃圾桶,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没有了。
生:山坡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假日里散散步爬爬山非常舒服。
……
的确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非常好,他们目之所及的是道路旁摆放的鲜花,小区里郁郁葱葱的树木,整洁开阔的马路……但是学生的生活区域是极其有限的,纵观整个地球,这样的景象只是冰山一角。地球在不断被人类伤害着!于是教师用大屏幕醒目地打出“地球的哭诉”,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哀婉的背景音乐,深深震撼了学生,学生在交流中这样说:
“这么干裂的土地,不长一草一木,叫人怎么生活?”
“河流都干涸了,静静地躺着,动物、植物还怎么生存呀?”
“我们的南方居然出现这么严重的旱灾,这是我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我真为那里人们的生活感到揪心!”
……
学生的原有情感在大量事实面前得到很大的冲击,文本情感带给他们的是全新的强烈的震撼。师生就在这样的情感场中,深入感受地球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进而深入探究引发这一现状的根源,从而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一、 自主学习的本质。
什么是自主学习?皮亚杰的学习理论认为“认识就是把事物转化为理智结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以及社会,家庭的压力,这些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外因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并且不断地变客体性为主体性,变受动性为主动性,变依赖为独立性,由他主学习逐渐转化为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自我构建。
二, 自主学习,强化预习是关键。
斯台维克(stevick)认为,至关重要是把学习原则放在教学原则之前。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如同教师超前备课一样,学生需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古代军事家孙子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在自主预习过程中, 学生要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下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书本,独立回忆,口述数遍,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强化记忆。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感官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这样,老师新授课文时就能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自主学习过程是探索领会的过程。
每一阶段自主学习后,要及时查漏补缺,通过整理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细心比照,反复体味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把不懂的知识点一一列出来,在以后合作探究学习阶段解决。如在英语单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首先问该单词有几个元音?构成几个音节?各个音节由哪些字母组成?其次问自己是否会快速发出一连串单词的音?英汉意思能否一一对应?如何拼写单词?再次问能否用所学单词组词,造句?最后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和运用。如此探究领悟,定能裨益无穷。
四, 自主学习过程是反复的过程
学生获得的间接知识缺乏实践基础,学得快忘得更快。教育学的“巩固性原则”强调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多次的反复记忆才能储存到学习者的长时记忆中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自觉养成学而时习之的习惯。
五, 自主学习过程是质疑的过程
宋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无疑,到这里方是长。”只有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有问题,才想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多起来。自主学习中学生质疑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自学能力的标尺,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由量到质,问题由知识性向结构性转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首先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要尽量用全英文授课,创造英语氛围,扩大英语输入量,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兴趣。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可能体现,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开口,用英语做事情。在我的课堂上 , 在游戏教学中,在教师告之规则后,由学生自己组织游戏,学生调动学生,教师监控,体现自主性。对于故事类的文章,分层次让学生自主,对于优等生,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当作老师,来提问检查其他学生理解故事的情况,学生对于做小老师这件事往积极性很高,有时问的很全面,很仔细,有的问题富有想象力。对于对话类课文,对于优等生,可让其根据课文改编对话,进行创造性即兴表演;对于中等生,模仿课文表演;对于学困生,让其理解对话内容,根据所给材料做出相应反映。另外,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课前几分钟,安排值日生自主报告,讨论,表演,即有效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促进。课快结束后,教师留 1 到 2 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自由发问,学生问,学生答,学生答不出时,教师才解答。在发问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课上的各个环节实施了自主,少了一些无用的帮助,多了一些自主的引导。如此基于内在需求的学习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新的学习观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把自主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再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坚持把自主学习看着是一种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悦的体验。
为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的内容,进度的标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帮助学生树立志向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产生坚强意志,克服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和内心障碍。再次,体现理想人格和崇高品德的典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力。最后,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长期性。
2,正确理解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