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篇1

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讲义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的、同时也是当前运用最为普遍的教育方法,在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多个学科广为运用[2]。LBL教学方法具有教材完整、理论完整、知识完备的优点,教师按照书本章节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对教师来讲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讲能够全面了解一门学科的架构和逻辑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都不高,因此,在许多学科的教学方法应用中,尤其是基础理论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今医学教育广泛提倡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尤其是医学前沿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很高,因此,LBL教学方法在当今医学教育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LBL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削弱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利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3]。因此,国内外知名医科大学近年来都在开展针对LBL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

2PBL教学方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现代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PBL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寻求交流和合作,共同攻克难题。因此,PBL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模拟学生今后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的过程,因而在国内外多个著名的医学院校被推广。美国近70%的医学院采用PBL模式教学,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改革的试验;中国的香港大学医学院PBL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中国内地包括北医大、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多个“211”或“985”院校开展了PBL教学的试点和推广。PBL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整体要求比较高,对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都有一套严格的顶层设计。许多国内医学院校的PBL教学都在七年制或八年制学生中开展,通常以临床典型病例为问题引入,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和共同讨论,最终解决临床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临床、基础甚至医学前沿的相关知识广泛涉猎。进入21世纪以来,也有诸多学者开始对PBL教学法的运用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在PBL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的成本投入非常高,而小组讨论机制运作不良会影响PBL的实际效果。教育学家Wells等进一步指出,PBL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层次、学科领域和导师的要求都是非常挑剔的,需要师生双方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5]。虽然PBL在实际开展时具有一些难度,但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试点内容。

3CBL教学方法

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为导向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教师对特殊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进而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方法最早在欧美国家的一些高校经济学和法学的教学中采用,并逐渐拓展到商学院的管理教学实践中,当前在医学教育中也有一定应用。CBL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方法也一定相通之处,就是整个教学过程都以一个案例或临床病例入手,不同之处在于CBL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teacher-de-pendentapproach),而PBL教学方法是以学生自我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为主要形式,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引导和避免讨论的方向偏离主题[6]。因此,相比PBL教学方法,CBL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因小组机制的功能不良而导致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是CBL教学方法的案例选择、构建和叙述都可能影响学生进行讨论的兴趣和意愿,因为相比PBL教学,CBL缺乏实际情境体验的真实感。基于以上原因,CBL教学方法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常常在某些学科或某些典型知识讲解中应用。

4RBL教学模式

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接触各种资源或运用它们开展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有时也可以用“自主学习”来替代,是学生主动地利用学习资源主动学习的模式。RBL教学方法是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崭新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标本、模型、挂图、VCD、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对课程学习所需的学科材料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RBL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最新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中的基本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电视、虚拟教室、视频会议等新的技术媒体形式已经成为e-Learning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eb支持的学习(web-supportedlearn-ing,WSL)[7]。e-Learning在内容传播、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程度的改变[8]。合作学习、高阶思维技巧的发展、自我评价、以真实任务作为学习起点的训练、自主学习、学习者个体责任和教与学应用是近年来e-Learning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9]。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e-Learning的有效教学法方面,以及在有效的、基于新型数字资源的教学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基于资源的学习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RBL教学模式承载的教育理念是要求学生在面对信息时代知识激增挑战的时候,具备独立进行搜集、加工、处理、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将学科课程学习目标与信息文化素养整合起来,强化学生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能力。但是,目前RBL的难题不是如何保护稀有的学习资源,而是如何确保用最适当的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由此RBL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不同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篇2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05-02

Research in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ZHANG Fen, WEI Xinhua

(College of Education,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3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health services and medical science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significant and great realistic meaning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has shown clear.In order to quicken the pace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mdical eduction becoming the real “human”e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concepts about how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eople′s conce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group,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humanistic quality;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提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医学具有科学属性,需要医者有缜密、理性的思维与逻辑、规范的行为。同时医学又具有人文属性,需要医者兼具人性的温度与伦理、法律等知识。换句话说,现代医学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艺术的服务。而如何将医学诉诸医者的种种需求完美整合,则是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教育体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美国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很早就在《生活之路》书中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改革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医学教育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和实践层面。生物医学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把“人”与“病”这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为分解了,并日益加大裂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使医学真实地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的医学,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

1.2 全球医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

为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需要主动改革和创新。在全球发展态势下,无论是在人才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还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特征都在向人类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1999年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GMER)”明确指出新的医学教育标准应当包括对医学生人文主义的培养。根据GMER标准,将人文素质教育完整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促进成人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也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

1.3 医疗保健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也在探索从“治疗医学”向“照顾医学”的转变,与之对应的医务服务水平却相形见绌。面对患者的抱怨和医疗纠纷,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者迫切需要主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力求从源头上解决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修养的问题,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人才。

1.4 医务工作职业价值提升的人文诉求

医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患者无尊卑,病情无大小,发病无时限,这种工作性质与环境预示着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必定是艰巨而又庄严的。这对医务工作者的生理与心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医务人员只有同时具备强健的体魄、高超的医术本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才能沉着应对,化解危机,获得职业归宿感、价值感与成就感。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教医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排在首位[1]。因此,成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既是职业价值的要求又是学生内在的渴求。

1.5 人类生命意义的核心体现

高等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执业技能。科学技术无疑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舒适度。但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更无法诠释人类生命的意义所在。当人们把关乎人的生命、身体、精神的医学简单地划归为“科学”时,所失去的远比“健康”要多。只有当医学和医学教育吸纳了人文科学,使医者与患者都成为“完整的人”时,医学与医学教育才能对人类有所助益,因为“完整的人”会触碰到生命价值的核心。

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管理者的误区

重专业轻人文、教育功利思想严重。目前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的以专业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套路的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仍不少见,而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块组成,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在英国和日本显示为10%~15%,美国和德国为20%~25%,而我国研究结果显示仅为8%[2],这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生的培养上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困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工作与学业的交织,以及指向明确的学习动机等。这些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种种难题,更强化了其放弃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仅将成人医学生毕业后掌握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其关键评估点。

2.2 教育者的局限

教师人文知识背景薄弱、人文意识淡漠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手法单一、刻板。一般而言,教师实为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下的成品,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两大部分组成,人文知识储备甚少。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对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技术人”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人文意识淡漠。一些教师上人文素养课的教学手法也显得较为单一和刻板,例如缺乏对多媒体技能的掌握,课件制作十分单调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学习者的不足

唯有自然科学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样片面的人文观普遍存在于成人医学生心中。他们极力崇尚自然科学,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与学习。目前,成人医学生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单纯掌握执业技能上,或者止步于口号上的职业精神的追求与转变中,未见实际行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仍持敷衍与不以为然的态度,缺乏接受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强烈动机。

2.4 作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复杂社会医学环境

环顾身边的医学环境(医疗、医院、医生),社会医疗资源短缺与配置浪费矛盾共存;医院无法实现优化运作的无序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交错;品牌医院超负荷运转与社区医院运营不济鲜明对比;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与追求技术至上、否定医学服务中人文价值疑信参半。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杂糅相交,这些种种矛盾共同构成医学环境的复杂局面,引起了社会对医疗环境的不满也触发了医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而这一切并非简单的道德、伦理训诫所能改变的。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目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暴露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希望通过深刻的反思,发现缺憾所在,破解困局,明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重建医学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使医学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医学教育之路。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转变不合理的观念,关键在于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同时转变

3.1.1 人文素质教育是渗透性教育,对人的影响缓慢但却深刻。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效益,让人文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最终必能造福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裨益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的提升。

3.1.2 教育者不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主观边缘化,应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建立自身的职业伦理生活,建立医患关系中充分的自信、互信、他信;培养医学生作为“技术人”,既有救死扶伤的执业技能,又保持满腔热情的人性关怀;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人”恪守公民社会的法理、坚守职业的道德底线;培养医学生职业个体幸福和谐的内心世界与职业的神圣感等。

3.1.3 成人医学生应认识到从钟情于“执业技能”到关注“职业精神”,不只是话题与语境的转换,还标志着成人医学生内在品质的理性提升和医师主体意识的醒悟。如仅仅以 “操作手册、路径”为思路去寻求指标刻度的“职业精神”,而回避或绕开职业价值归依的哲思,则只是未学肤受。“职业精神”是灵魂的张力,行为的原动力,是一次次人文主义的价值求索与奉献。转变人文教育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在唤起一种职业精神,去战胜职业倦怠,重新感悟职业价值与活力。

3.2 建设全面、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

结合本院校目前可以挖掘的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将其转型为双向知识型(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师,既担负专业课程教学又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某些人文专业性质较强的课程,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聘请一些院外的专业教师、教授等作为其兼职教师来实施教学工作。专兼结合,打造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全面、坚固的人文师资队伍。唯有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逐步提升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来,因此,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践行终身学习行为,不断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境界,将所学、所感、所悟可持续性地分享于学生。

3.3 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主体品质的人才[3]。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也应以此为目标,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生职业准备状态教育的全过程、专业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领域。本研究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提出以下设想,见表1。

3.4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倡导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积极转换角色,结合多种教学技术方法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一大支柱。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课堂+实践+网络)立体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内容精彩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启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中领悟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结合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及时地将学生在课堂中、讲座中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将其作为学期论文撰写的一项考察指标,用考核来督促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网站可上传一些人文基础知识的网络视频与课件,可通过网络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成人医学生学习时间紧且分散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与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质量,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课时,并及时对每个课时的网络学习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估。

[参考文献]

[1]孔江联,郭华.构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的实践报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71-73.

[2]朱腱,康玉唐.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概况及其刚我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6(3):90-93.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29-02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向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了题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转化中的问题》的论文。一般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产生的标志。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他预测,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可以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为依据,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

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以后,高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高校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说,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一般以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标志。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没有发生适应性地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据此,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前者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含高等医学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后者指的是依据高等医学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1999年各高校普遍扩招之后,高等医学院校招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很难做到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同时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势必造成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门槛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资源指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特别是高校大幅扩招以后,教学经费没有按照相应比例增长,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总体资源配置、教学科研设备、基础设置条件、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教育经费、生师比、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实践教学条件等硬件资源不足。此外,生师比例的提高带来大班上课,师生互动交流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相应的减少,教师负荷加重,以及教师学习、进修机会的相对减少等软件资源的不足,这些均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教学管理难度增大。学校的逐年扩招,教育对象的急剧变化使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来不及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革新之路,就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大多数普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仍沿用精英时代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如培养目标缺乏个性化内容、培养方式趋同、重智育轻能力等,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使得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难以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与系统化。

(四)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学管理的不严,以及学生管理客观存在的困难,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不断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薄弱。“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巩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基”的薄弱,势必影响高等医学教育培养质量。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多样化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潘懋元则认为,多种形式的办学,应有多种规格,各具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因此,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应以国际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医学本科专业认证为准绳,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观。

(二)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高等医学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因此其培养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制定各种规定措施,引导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研究活动,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其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成长,如岗前培训、集体备课、试预讲制度、导师制等多种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尤其是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单位的作用,引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计划来实现的,而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计划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伦理课程是课程设置的关键。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医学教育标准规定的医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普遍存在着课程门数多、周学时高、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各高校各专业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学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并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内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确保学生不增负,学习有效果。

(四)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医学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环节。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实验室操作、床边见习、生产实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临床素质,使其将来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临床思维,有敏捷的临床反应及协调的临床操作。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临床能力可定义为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动手能力、临床知识和技能等,临床能力是检验医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金石”。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并消灭这种差距,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见习、实习)的管理,建设一批管理规范、师资优良、带教经验丰富的示范教学基地、教学实习医院,为加强实践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快讯:中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EB/OL].news.省略/edu/2006-02/28/content_4237809.htm,2006-02-28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基金项目】校级研究生启动金

篇4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利用率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迈向大众化教育的步伐,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教育资源利用率进行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教育资源涵盖教育领域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对其利用效率的研究,有益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组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高等医学教育因学制长、实践环节多等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意义尤为重要。

一、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指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与教育成果产出总量之比。教育资源投入总量指一定时间内人力、财力、物力消耗的总和(含基建投入);从数量研究角度来讲,教育成果可用当年在校生平均数代替(假设教育成果的质量相同)。其评价模型为:年度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年学生平均数/教育资源消耗。以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情况为例,其情况如表1。

由表1可知,扩招4年来,每万元基本培养1名医学生,且每万元培养的学生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培养成本提高。就全省而言,每万元培养医学生数少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医学生的培养成本高于平均水平,这个结果也符合相关研究结论。

(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指一定的教育工作者(含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在一定时间内培养人才的多少。培养的人才数量越多,效率越高。因此,尽可能降低教育过程中人才资源的投入量(减少活劳动消耗),提高单位教育工作者的学生培养数量,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手段。其评价模型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年学生平均数÷教职工数。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如表2。

由表2可知,4年来每名教职工培养医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说明高等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扩招后得到了提高。但相比省内平均水平,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另外,笔者也对4年来专任教师利用率情况进行了单独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任教师利用率也逐年提高,并且提高的速率高于人力资源总体利用率。

(二)物力资源利用效率

物力资源是国家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金的物化形式,包括固定资产、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教育部门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物化劳动的占有和消耗,表明物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其评价模型为:物力资源利用率=年学生平均数÷(当年固定资产总额×折旧率)。

因学校物力资源主要由固定资产构成,因此本研究仅以固定资产利用率代替物力资源利用率。本文参照类似研究对折旧问题做了如下处理:房屋按20―30年折旧,折旧率定为0.05(1/20年);设备按8年折旧,折旧率为0.125(1/8年)。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如表3。

由表3可知,4年来某省高等医学院校物力资源利用率略有上升,总体变化不大,与全省水平基本持平。说明各高校在物力资源的利用上效率不高。

(三)财力资源利用率

学校财力资源其实质是人力、物力消耗的反映。其评价模型为:财力资源利用率=年教育经常费总额÷年学生平均数。财力资源即为教育事业性费用支出,包括个人经费和公务经费支出(不含基建支出)。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如表4。

由表4可知,4年来高等医学院校财力资源利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即生均占用费用下降。就全省而言,生均占用费用略高于全省水平,这也是对医学生培养成本稍高的一个反映。

另外,笔者也分别对构成财力资源的个人经费支出和公务经费支出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扩招4年来,高等医学院校个人经费利用率平均为0.4万元/人,该省平均水平为0.37万元/人;高等医学院校公务经费利用率平均为0.4万元/人,该省平均水平为0.41万元/人。

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对策

通过对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分析,笔者就如何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

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的宗旨,如何达到高校资源供给和支出的有效平衡,即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实现高校办学宗旨的最有效保证。因此,高校只有在办学上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高校资源利用价值的“最优化”。特别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二)建立教育过程中的最佳资源结构

高校最佳资源结构即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合理的资源结构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发挥最大价值。研究表明,扩招以来,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构成不甚合理,人力投入的边际效率逐年减少,资产投入的边际效率逐年增加。说明近几年教师等人力资源比较充足,而实验室、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物力资源配置不足。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提高资本性投入,将新增资本性投入主要用于提高现有人力的素质,配置急需的仪器设备和其他教学条件,切实改善学生的实验、学习等硬件环境,使高校的资源通过合理组织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增加的人力投入应主要侧重于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激励机制、合理配置生师比等方面。

(三)确立合理的办学规模

本研究中,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平均规模为0.97万人。相关研究发现,该省2000―2004年高校有效规模区间为2 549~17 685人。即,在此区间的规模扩大会实现规模效益,不在此区间的发展会产生规模不经济。2000―2003年某省高等医学院校规模均在有效范围内。规模效益理论也为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持续扩大办学规模的热情敲响了警钟,提醒高校应该逐步放缓扩招的步伐。

(四)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

高校的人财物资源最终总是通过人来安排管理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资源利用的效率,故提高教育资源的管理水平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途径。高等医学院校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不应忽视培养一支质量过硬的资源管理人员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在各种资源的使用上充分体现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特点;能够对学校资源进行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力的指挥调度、定期检查和总结;能够制定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资源的使用、考勤、奖惩、培训,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韩宗礼.教育经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55.

[2] 刘旭东.高等医学教育成本计量实证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 37.

篇5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对策

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伴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队伍中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高等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科研管理意识得到提高;二是科研管理组织逐渐增多;三是科研管理达到了一定水平;四是科研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都促进了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但伴随着科研课题的不断推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

(一)科研管理制度层面

1.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在这一层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有:(1)管理制度缺失:由于缺乏规范的教育科研制度管理,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不够,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整体协作。(2)管理制度定位不准: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科研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部分学校并未意识到教育科研制度的建立对学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所产生的重要意义。(3)管理制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不深,主要表现为以偏概全和条款不明。(4)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其一是由于制度本身让教师无法执行、无从执行;其二是制度没有问题,但由于没有做好落实工作,使教师对于制度中的相关内容模糊不清。

2.常规管理需要加强。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包括科研计划管理、课题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组织队伍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制度管理、科研信息情报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常常导致科研常规管理薄弱,科研管理的随意性很大。

(二)科研人员素质与结构层面

1.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人员素质需要提高。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实践过程中,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分工需进一步明确,其中表现为:(1)教育科研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教育科研内在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不能规范、科学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2)教育科研部门专职工作人员少,不能满足教育科研管理与日益增长的研究的需要。(3)有些青年教师此前大都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要进行课题研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2.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等医学院校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突出的就是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反映在:(1)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学科知识为主,缺少教育理论、心理理论等知识;(2)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中老年参加科研的较少,比例不协调。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队伍的薄弱,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

(三)科研管理效益层面

科研发展步子缓慢,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效益是不理想的,主要表现为:(1)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仍有部分教师滞留在科研的门外;(2)教育科研成果不多,许多成果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分量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科研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3)由于医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尤其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严谨性,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投入大,费精力,周期长,而且见效缓慢,难以立竿见影。(4)科研成果的推广未引起重视。

二、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科研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深入挖掘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是切实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最具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章立制,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制度。高等医学院校在科研管理实践中应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包括课题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经费资助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套规范化的文件制度,使课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常规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是一个由教师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和情报档案管理等环节构成的、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和闭合回路。要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管理各环节的有效途径,科学地驾驭这一管理体制,使教育科研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

(二)提高人员素质

为提高课题管理效益和学校的科研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采取符合高等医学院校特色的、能够反映医学院校教育特点的,切实、准确、有效的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教育科研管理者的业务培训或进修学习,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努力使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增强学校教育科研的后劲。同时,课题管理者和教师自身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通过内外兼修来提高自身的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整体水平。

(三)加强科研成果的效益管理

教育科研成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对成果的评价应该在避免科研成果的低水平重复的前提下,既肯定成就,又指出不足。对成果的奖励应物质与精神并举,两者有机结合。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将它运用于教育科研管理,就是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评出信心、评出干劲,树立典型,带动全体。在成果的推广上,必须从学校和成果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性和群众性,努力体现和创建学校、学科自身的教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在校内生根开花,同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辉,黎杰. 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其

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3):18.

[2]王玉德.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8,(9):3.

篇6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求对患者有全面认识,不仅局限于病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其他方面予以治疗,如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状况等,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具有人文素质。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有利于树立其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培养其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医生,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正常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人才更应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加强医学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从而培养社会进步需要的全方位人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人的生物学因素,而忽视了其社会属性;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激烈,人们对医务人员的评价较低。认为有些医务人员医德不高,缺乏对病人的精神关怀,没有真正尽职尽责。医生为病人看病除了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还应考虑其经济利益等因素。但是有的医务人员将重点放在如何谋取利益,违背了职业道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生人文知识匮乏,没有将职业理念落到实处。因此,。要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教育,使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医学生是人们生命的未来守护神,要使其成为全面发展、道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院校必须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2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2.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

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出现,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虽然很多院校都出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但是只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其他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只是通过增加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开设,对更深层次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地在人文教育投入方面也不够理想,严重削弱了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得医学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

2.2课程设置重医轻文,教学安排随意性大,存在着不合理性。

首先,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医学院校仍以传授医学专业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较重,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人文教育缺乏或重视程度不够。在此影响下,忽略对人文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学校开课的随意性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破坏了人文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第三,尽管医学院校均开设人文教育课程,但其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应有的“实践课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体验,无法在各种实践中感受和领会人文精神的博大内涵和深远影响。使人文教育虚有其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医学院校校园人文文化氛围的形成。

2.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大多数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仍不合理,人文学科建设较薄弱,人文社科类教育师资匮乏,大多数医学院校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均毕业于非医学院校,尽管在医学院校受到医学相关的熏陶,但是对医学知识缺乏基本的、系统的了解,不能从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没有将医学知识和临例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文医分离;而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医学院校,他们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技术,但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讲授,对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缺乏对人文素养的渗透,不能将临床查房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忽视了对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医文分离。而在美国担任人文课程的教师,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素养,同时还是医学专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人文教育的质量,还可以保证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与美国相比我国人文课程师资力量略显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虽然能够较好地完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但是往往很难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学相关实践活动的完美融合。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

3.1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点于转变教育模式,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大健康观的需求。医学学科包括科学和人文两种不同属性的知识,作为医生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掌握深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的行为当中。在成才中成人,将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医学教育理念,强调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3.2构建全面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综合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医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完整的、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要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内容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还可以增设一些医学临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和法律等社科类学科的交叉,如医患沟通、卫生法学等,科学合理的设置人文课程是医学人文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改变当前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当中的不合理现象,须确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培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形素养的要求为依据,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他点,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另外,还应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医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其真正做到“仁心,仁术”。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播者。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的专业特殊性使得其中的人文教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又缺乏人文知识的现象长期存在。所以,要注重医学类和人文类教师专业知识的互融互通,人文类教师可通过参加医学课程听课旁听的方式补充自身的医学知识,增加其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对于医学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和知识讲座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意识与人文践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教学观。

3.4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篇7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实践性、综合性是高等院校影视艺术课程的显著日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影视属于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创作到制作包含众多程序、职业、艺术门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将实践环节放在核心位置,优化利用各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方式、手段的总称,是多种教学方式组合下的操作对策,可以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是师生间的关键性纽带,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整体性、双向性、实践性。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不同于教学方法,是指课堂教学中,传递一系列教学数据信息,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新的知识点。语言、教学工具是其关键性载体,前者由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组成,后者包含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教育手段和人类文明演绎历程大致相同,由最初的粉笔、黑板、教科书等到现代化的录音、技术投影、录像等,“开放型、超时空”是其显著特征,标志着教学手段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而传统与现代化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属于教育教学服务状态。总的来说,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表现力、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确保影视艺术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都属于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是:影视欣赏室。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影视欣赏室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都是其重要组成元素。影视欣赏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掌握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减少这方面的运营成本。二是:影视欣赏课件。就影视欣赏课件而言,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分析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影视艺术教学目标,客观分析影视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活动环节等,合理制作课程软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是特别常见的影视欣赏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制作软件,在电脑演示过程中配上一些动画、图像等,便会使所呈现的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而刺激学生感官,对新课题知识留下初步印象。教师也不需要过多的板书与讲解某知识点,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比较高。对于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来说,是一种作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借助网络客观呈现的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影视艺术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强化,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观摩法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课堂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方法,属于学校教育中的“大众法”,要以教师为中心,优化利用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师生、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迅速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课堂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注重反思与总结,不断完善讲授法。就观摩法而言,是以理论学习为基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影视制作机构长期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影视艺术章节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影视制作基地观摩,组织他们观看一些纪录片,比如,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胜任对应工作岗位。

2.实验实践法、拉片法

就实验实践法而言,需要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辅助者等角色,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方位分析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客观分析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一些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层次性的题目。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拍摄不同类型的DV剧,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影视摄影基地,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考察,更好地了解影视摄影基地各方面情况,更好地学习影视艺术课程内容。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查阅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信息资料,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写影视鉴赏文章。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地为提高学生查阅信息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写作等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

就拉片法来说,是指在多次观看影片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分析影片的整体与局部细节,准确理解影片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画课、导演课、摄影课等都可以采用拉片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而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和影片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拉片。它是学好电影课程的基础性方法,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二)综合教学方法

1.话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

就话题教学法而言,“话题”才是关键所在,是影视艺术课程的难点、重点。教师在讲解完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后,巧设问题情境,并以某话题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根据已学的知识谈一谈自己对此的理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看法,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新的知识点。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港台和大陆影视之间的差异,制作影像的特殊技巧,多引导学生探讨一些新时期影视界的热门话题,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影视艺术动态发展情况,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就问题式教学法而言,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影视艺术教学内容,设置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目的,结合题型与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通过不同途径适当点拨学生,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简单、清晰”地讲解相关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掌握理解新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术研究法

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自主学习、协作环境下,学习影视艺术知识,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下,合理提出“任务”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就学术研究法而言,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影视艺术课外兴趣课题活动,比如,欣赏并写作影视剧,进行DV拍摄,甚至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学术研究方面的论文,申报校、院级课题等,逐渐提高他们的影视艺术实践能力。

篇8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

一、引言

在我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基本可以互换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简言之,成人教育指的就是那些已经脱离正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已参加工作、走上社会的群体接受的教育,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和非职业导向的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加完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后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接受系统学习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知识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这就使得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英语教学方面,虽然成人高等教育距离全日制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学苗质量、教学效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补充,提高成人教育英语教学水平同样非常重要。并且很多省教育管理部门规定,顺利通过英语学位考试是成教学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本科院校普遍进行公共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也是非常紧迫的。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持续扩招和受教育群体的职业特殊性,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课程方面的改革,因此针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如何进行医学成教英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呢?需进行深入探讨。

二、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

1997年,教育部成教司颁布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提出成人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成人、实用、业余”的特点,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通过不断摸索、改进,确实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就医学院校的继续教育状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与普通本科医学生不同,成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群体中既有刚从卫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在医院上班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年龄跨度较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有的可能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考试,而对于那些离校多年的在职医务工作者来说,英语对他们来说非常的遥远。因此学生在英语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过于依赖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语设置,在学时、教材、授课方式等方面没有针对自身实际体现出继续教育的特色,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医学成教英语教学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医学院校成人英语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应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材。而本科英语教材起点高,词汇量大,语篇难。对于大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普遍较差的成教学生来说,教材难度与他们个体的英语综合水平相距甚远。因此,教材的不合适在无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压力,打压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在成教的英语学习中,不是同学不想学好,而是课上听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传统授课模式,老师在台上“填鸭式”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教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再加上医学成教生本身个体差异就比较大,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底子差的学生更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差。说不出,听不懂英语的情况非常普遍。

三、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举措

由于大部分医学成教学生以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进行无障碍的学术交流。因此医学成教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以此为学生培养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课程设置

各学院应该改变以前英语教学中重阅读、轻听说的教学现象,应该着重加强翻译和听说方面的教学和练习,以教学的实用性为前提进行课程设置。医学成教学生大多希望学以致用,即把所学的英语应用到医学上,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他们本职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各高校应该从实用性这个角度出发。英语精读课,作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课程要继续保留;英语听说课,对于提高学生听力、口语应用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时应该大幅增加;由于医学生自身的职业和科研需求,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把医学专业和英语这门手段完美结合;在英语翻译和写作课中,适当增加医学英语论文的翻译和写作方面的练习,使医学成教生对于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几大部分和英文摘要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材

目前全国并没有医学成教英语的统编教材。因此,要想真正的“实用”,相关部门必须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能体现医学成人教育特色的英语教程。新教程既要符合医学成教生的专业特点,内容新颖,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医学成教生英语的整体水平。同时最好配有一些辅助教学资料,包括光盘和练习册,满足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对于翻译和写作部分,除了基本的翻译与写作教科书,教师还可以选取几本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方面的书籍进行补充讲授医学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翻转课堂这个全新载体进行英语教学。2008年慕课在美国兴起以来,对全球的教育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以“慕课”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获得了我国教育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课前,首先由教师创建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者介绍网上相关的英语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看视频中的讲解,自行学习知识点。课上,教师通过学生的小组陈述来检查学生对课前视频中内容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采用启发和协作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能够针对之前遇到的疑问更专注地学习,从而对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这种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载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对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四、结语

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耗时、效率低的状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满足医学成教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英语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各成人院校应该对英语课程进行全新的设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不仅要注重英语和医学知识的紧密结合,还要着眼于学生们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全方位改革医学院校成人教育英语课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波.医学院校成人本科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医学综述,2008(6).

篇9

1、高等教育成本及其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成本一般指在高等学校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一切费用,也即是高校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参照教育成本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创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该理论基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把高等教育成本分为教学成本、学生生活成本以及学生机会成本三大类,认为按适当的比例向受教育者收取一部分学杂费以补偿教育成本,同时对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是必要的。简而言之,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实际上是指出了高等教育费用的承担主体应该包括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及受教育者个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即为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即谁受益,谁支付;谁受益多,谁支付多。

2、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已经由政府、个人、社会共同分担。对学费标准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由于成本计算的复杂性,通常我们选取的是后一种办法。这一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呢?需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究竟应该怎样计算,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究竟一年需要多少经费。二是分担的比例应该怎样确定,学费在培养成本中占多少为合理。现行的高校学费标准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定的,有其合理性,但按日常运行成本核收,其科学性尚有欠缺,当前高等教育学费也存在一些问题。

3、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校学费涨幅过快且收费太高

自1997年全国范围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及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宣告了我国免费上大学的历史结束。高等教育的学费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现行高等教育学费制度考虑较多的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计量问题,较少兼顾到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引起各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地域、城乡分布上的不均衡。对所招收的学生不论其来自城市还足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收取同样的学费。伴随着高校学费的逐年攀升,却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尖锐的内在矛盾,即公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付费能力的矛盾。

3.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缺位

在抱怨高校收费太高的同时,高校也叫苦连天,办学经费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学费只占高等教育成本的一小部分,还可以继续提高。这就暴露出了成本分担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成本分担政策的过程中,如今出现了成本分担缺位的现象,即政府没有提供全部的基建费用,为了解决基建支出的问题高校高收费便成为了合理的借口。其次对于高校成本的核算技术一直是广大研究人员努力探究的对象,由于教育事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很多东西难以量化,这样也就使得高校成本无法准确地制定学费标准。

3.3、学费标准不合理

学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教育成本中个人所应分担的部分,教育成本则源于高等教育的费用和支出。高等学校在制定收费标准时,总是把高校费用中的所有项目都归入教育成本。同时,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高校的资源与经费不合理消耗与开支数额巨大,浪费严重,直接表现为高校的费用不合理,特别是其中包括离退休人员费、公费医疗费或非教学人员费等在内的“非教育性”费用比重过大,如此导致教育成本在“不合理”地攀升,使得按教育成本一定比例收取的学费超出了学生个人分担成本的合理范围,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

3.4、收费有违收益规律

首先,我国教育财政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投入的资金是不一样的。这种财政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造成了各教育阶段学费难以体现不同的收益规律,其中以研究生收费最为典型。研究生目前采取免全部学费、单位交、个人交几种收费方式,但学校为了增加收入,除大力扩招自费生外,还大规模举办各种专业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学费偏高,学校对这部分研究生疏于管理,致使研究生总体质量下降。

其次,不同学校或不同专业间的收费差异也不明显,指导价或区别定价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失效。实行指导价政策旨在合理体现学校、专业间的成本或收益差异,但几乎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按规定的最高限额收费,这就使指导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效果。确定具体学费标准的主体是学校,在高等教育仍属“卖方市场”时期,学校自然就有按最高标准收费的倾向,且在目前体制下各专业的培养成本与收益在技术上也无法加以区别汁算,所以也就导致了学生交纳了超过了合理收费的高教学费却没有享受到高校所应提供的相应教育服务及其所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张怡.从供需角度看高等教育学费价格[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8).

[4]王婧,石轶.对教育高收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书育人,2006(6).

[5]徐国兴.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J].教育与经济,2004(4).

[6]高阳.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现状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7]徐晓辉,王光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06(9).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思维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工程等众多技术,内容很多,且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教师教学难度较大,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实践证明,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训教学、视频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以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而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教师可以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做到图、文、视频并茂,更加清晰地解释某一个机械概念,教师容易教,学生易于学,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创设问题,同时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时间,使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时,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让知识点具有层次性与启发性。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里的“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的讲解中,教师应利用简单的平面机构引出机构的自由度F与机构中活动构件个数n、高副个数PH和低副个数PL之间的关系,即F=3n-2PL-PH,使学生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情况引入到平面机构中,使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上升一个层次,同时把对应的机构制作成动画演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机构自由度的个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认识。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传授,而是要时刻创设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地创设问题,难度要适中,针对性要强,且有利于学生对所讲章节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有吸引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的学习中,教师可先与学生共同分析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传动比计算的常用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动画演示不同轮系下各轮轴的转向,数字显示各轮轴的转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思考题、讨论题等,让学生思考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若在一个轮系当中既有定轴轮系又有周转轮系的情况下,传动比又该如何计算呢?”学生要独立思考并解决该问题,在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提醒,这种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应用实例、实训视频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以及实训视频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吸引学生有兴趣听课、学习,进而把学生从玩手机、睡觉的那种不良的课堂风气中解救出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用视频演示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经常带学生去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做实验,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比较高涨,且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也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另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即根据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理论去解释实际问题,用实际进一步武装自己的理论知识。如此一来,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思考空间,同时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再觉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课程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着趣味以及应用的,进而学生会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探索以求上进。

三、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复杂性体现在其知识结构分散,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伺服驱动、自动控制及接口等众多技术。目前的教学形势下,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只是简单地学习某一科目的知识,很少有机会体验这些技术的一体化。因此,如何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机电专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近一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平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的关注,笔者认为在机电技术一体化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是尤其必要的。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特点,首先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比如,在“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先导式溢流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视频课件动态演示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图,从结构图中引导学生分析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进而让学生思考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K是否可以接油箱。这样就把机械结构、制图知识与液压技术无形中拉到了一起,由浅入深,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归纳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机械、电子、传感器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并提出新的“一体化”知识,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学生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再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清晰地罗列出各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各课程相关内容的印象,推进机电相关课程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液压与气动PLC综合实训当中,实训装置涵盖了机械、液压、气动、电气、计算机等多种知识,实训中,教师有必要对涵盖的知识进行一一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在工程实际应用当中,牵涉到的知识是多学科的,且这些知识往往能够实现一体化,整个系统能够在多种技术的支撑下有序并稳定地运行。通过实训,教师也用事实向学生证明,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不是无用的,只要大胆地去创新、去思考,多种技术的一体化就能实现相关技术的革新。

四、结语

在传统教学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知识繁杂,理论性较强,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学方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实践中更不会应用。随着多媒体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课程实训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能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研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创设问题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视频教学等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进一步优化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要求相符合。

参考文献:

[1]王信和,王志科,薛学良.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与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2]沈建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8).

篇11

关键词:国学;教育;医学;实践研究

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教育在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教育中仍相当薄弱。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医学院校国学经典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缺乏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性格品质不稳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大学阶段的德育属于终极教育。国学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长城、思想根基。医乃仁术,相对其它专业学生,德育对于医学生更为重要。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而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传承。以国学教育凝就大学精神气质,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辅助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德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

1.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教育活动。将“关于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新生入校军训的同时,以国学教育作为文训,以集体诵读《学庸论语》(由《大学》《中庸》和《论语》合编而成)、举办国学教育宣传的系列讲座为主要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集体诵读《学庸论语》至少100遍。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提高医学生的情商和医德。

2.开设国学经典和校园志愿服务课。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大学生德育体系,作为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选取读经教材《学庸论语》,编制《校园志愿服务教程》,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和志愿的精神融入其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目前已建立有关国学经典教育和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125个,其中包括部门组织结构图2个、工作策划1个、岗位说明书47个、考核表47个、规章制度9个、记录表格19个。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国学和志愿精神,将国学经典教育和校园志愿服务与校园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倡导奉献精神,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志愿者。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监控,做到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真正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

4.深入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共设置志愿服务岗位47个,几乎涉及全校范围内的各项保洁、保卫、助理等工作,如校卫队岗、班导生岗、精神文明督察岗、志愿服务管理岗、质量监督管理岗、环保岗、图书馆岗、实验室岗、体育馆岗、学生助理岗、医疗扶贫岗、社团岗、班干部岗、学生会干部岗等等。学校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效果

1.营造了国学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方式,如专题讲座、演讲、辩论会、诵读比赛、主题班会、艺术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升,让他们在掌握学术知识之余提高精神修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将国学教育的理论付诸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陶冶情操、学会沟通、培养职业化精神,为毕业后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这些志愿服务岗位不但锤炼了学生,也促进了节约型校园的建立。

3.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就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志愿服务,对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及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家长及社会支持度和满意度也均达90%以上。

可见,在医学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医德教育的有利手段,可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翔雁.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4(01):10-12.

篇12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模型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产品质量观向服务质量观的转变,学生评价高校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生满意度测评正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观,并站在学生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的新的研究维度。

一、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到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

1. 高校教育服务概念界定

由于高校教育的复杂性,很难对高校教育服务做一个统一的定义。马万民(2004)提出高等教育服务主要是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其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其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陈士俊等从产出的角度把高等教育服务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教育教学资料,来促进教育消费者所获得的显性和隐性收益的组合。[1]高校教育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因此广义的高校教育服务应该涵盖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即包括面向社会各领域的教育服务和面向学生的服务。狭义的高校教育服务特指面向学生提供的服务,包括核心服务和辅助服务,这种活动能提高或改善大学生的智力素质、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增值。

2.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区别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具有投资和消费性的服务领域相融合的结果,是经济学的产物。教育产品质量观在我国长期占领了主导地位,特点是把经过培养的学生看做是高等的“产品”,观察教育质量的视角锁定在高等教育过程上。诚然,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流向劳动力市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企业确实是高校的需求方,是高校学生产品的顾客。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另外,从产品所有权角度分析,高校不能像企业对产品拥有所有权一样占有学生本人,一个组织不能向另一个组织出售不属于本组织的产品。通过以上分析,显然高校教育产出的服务观更具合理性。

二、顾客满意度模型及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卡多佐(Cardozo)在1965年发表的《消费者努力、期望与满意的实证研究》中首次提出消费者满意度的观念,他认为消费者满意度会影响其再次购买行为,并会有其他相关行为发生[2]。此后,顾客满意度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瑞典198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顾客满意度指数(SCSB);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是以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原形建立的,但增加了感知价值结构变量。欧洲顾客满意指数(ECSI)增加了形象结构变量,去掉了顾客抱怨,将感知质量分成两个部分:感知硬件质量和感知软件质量。[3]美国Noel-Levit公司在1995年制定了学生满意度调查活动量表,覆盖860所各种类型院校,调查对象包括675000名学生[4]。英国也在2005年开展了国家范围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157000学生参与此次测评,占到全英145所高等教育院校279000应届本科毕业生的56%,129个学校的反馈率超过50%[5]。

三、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估中应用顾客满意度测量的思考

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政府直接参与评估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和主持所有的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选优评估,负责评估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其局限是,评估主体单一化导致评估效率低下,缺乏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评估标准统一化,影响评估的科学性;政府评估专业性不强,导致评估丧失准确性。第二种是目前很盛行的大学排行榜,是由社会中介机构自行进行的自由性评价。从目前这些机构的科研实力等方面来看尚未树立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很低,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借鉴国外顾客满意度测量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为高校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完善评估体系。顾客满意度测量是完全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这与当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是一致的。

2.有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通过高校顾客满意度测量可以发现各项工作中的缺陷,有助于各项工作的改进,并且通过测量结果,高校可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明确自身不足,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增强竞争能力。

3.增强高校办学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竞争局面的形成。长期的计划管理使我国的高校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随着目前各类办学力量的介入,高等教育投资成分发生了变化,争夺生源已是各校热切关注的问题。这就倡导高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改变师生关系,从而赢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拥护,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最终培养一批忠诚顾客。

4.引导高等教育顾客的理性消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布局的调整,学校的办学自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适应市场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学校的改革也将以提高顾客(学生)的满意度为前提,导入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将有利于引导高等教育顾客的理性消费[6]。

在国内,全国范围的由非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尚不存在,但是已有学者开始探索区域性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比如欧阳河等制定了《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7]。研究重在探讨各个层次学生满意度差异、分院校分专业的满意度以及量表中学生满意项目和不满意项目,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对策。这是满意度理论在高等教育测评中的具体应用,但还仅仅是局限在对大学生满意或不满意的统计分析上,顾客满意度理论及其测评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未推广开来,尚处于摸索阶段。

参考文献:

[1]曹军,赵雄辉.高等教育服务消费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80.

[2]刘武,李海霞等.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基于辽宁省的数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4):59-65.

[3]刘新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0 0 4 .

[4]韩玉志.学生满意度调查在美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5):62-65.

[5]2005 N 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 [EB/O L].

篇13

[论文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呈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结构的多样化等特点,在这样的大众化阶段背景下,结合大学数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解

大众化教育不仅是数量指标,还应有其质的内涵。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必需的,还能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力度。

1.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状况

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表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式转变的瓶颈是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导致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满足,不仅仅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层面,这样单一的发展也不适应21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21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并且要将其作为首当其中的路线积极的予以推进。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视的是人才和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其必要保证。只有实现质量与数量的总体优势,才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具有的充分的人才优势。

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不仅不会排斥削弱精英教育,反而会加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会带动和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大众化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已有的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的发展能促进大众化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大众化的实施的硬件条件需要逐步建设,这包括教育结构要多样化,专业设置要多样化等,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的逐步完善,这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教育者思想意识的转变等。我国特有的个体化学生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知必须实时调研、调整,而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化更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与思想意识不断更新,不断转变。事实证明:大众化教育绝不是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的教育,而是要将教学要求按个案的特点进行平衡、转化的教育。

3.适应传统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并存的,并不存在排斥现象。首先,由于一部分精英人才和精英型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提高了吸引力,人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增加自身就业的筹码,从而谋得更好的工作,以求更好的发展;其次,由于学生择校意识的增强,从而有利于提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质量。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不是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它们能相互促进,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及现状

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必须由传统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去应对各种挑战。而数学教育目前的现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教学上,教师难以全面施教,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学校。这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师难以全面施教。这样的群体差异是由于录取以总分为标准,因此导致一些偏科的学生虽然总分相同,但是数学成绩却不甚乐观。另外一个原因是降低了教学成本,普遍是大班上课,教学效果和调控效果不到位。近几年来“ 专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更加大了在一个课堂内听课的学生的水平的差异。 转贴于

2.有些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畏惧心理,并且厌学、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三流高校这种现象更严重一些。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抄袭同班同学的作业,没有被老师发现,便长期如此,形成习惯。对于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且需做相当多练习才能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数学学科,于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想办法进行舞弊。

3.数学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精英教育,于是对突如其来的大众教育无所适从。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学的同行们碰到一块,大都互诉衷肠。作为教师这一群体,是素质高,职业道德好而又非常听话的难得的群体,面对自己的学生,想尽了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也不乏做些情感教育,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并不讨论学校该如何管理, 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无疑起了些作用。但“ 无为而治”,“人文精神” 呢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只打算探讨以上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数学教育模式现状的解决办法以及启示

1.要找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性。对于大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估计。由于专业颇多,要明确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做到开课、讲课以及要求在全面性上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2.在招生规模大的院校,要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同堂听课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基本在同层次上,有效地做到分类教学,尽量做到大班上课,小班辅导。

3.从适用于大众化教育的教学方式入手,进行教学模式转型。要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进行数学模式转型就要做到在在教学中,要以应用为根本,,以图形、数值为手段来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这种模式基本能适应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利于后期各专业更有侧重地选择介绍数学的其它内容,甚至应用性本科教学的数学理论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开始敢于大胆的思考。

4.编写适合于大众化教育的教材。对于目前我们应该马上就作的工作是确定什么是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有确定了三基之后,我们的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才有依据,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可参考国外大众化教育程度高韵成熟的教材,它一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解决教材问题,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当教材的内容适合大众化的教育,使学生读得懂,容易学,辅以恰当的管理,才能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厌学甚至逃学现象。

参考文献:

[1]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4

【关键词】游戏设计专业 以用促创 以创促研 以研带学 “产学研用”结合模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游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瓶颈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得游戏产业对游戏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产品创新是游戏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行业企业和研发机构将越来越看重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合性四大特征的高级游戏设计人才。

作为新兴学科专业,现阶段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僵化、不合理、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模式模糊摇摆,不能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等缺点。这也直接导致游戏开发企业、开发机构急需的合格设计人才严重短缺。从社会消费、产业经济的急迫需求以及专业学科健康良性发展的角度而言,游戏艺术创意设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刻不容缓。

如何培养具有高创造性、高适应性、高发展潜力,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竞合性,既拥有较强的产品创新与设计创意能力,又具有较强美术创作实践能力的游戏创意设计人才?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索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促进学生实践、就业渠道和方式的拓展,这是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一直在努力探究的课题。

通过整个学科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方式与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游戏人才培养教学和管理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教学实行“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核心模式,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依托实验室平台及游戏研创基地,建立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以用户、市场为导向,探索游戏艺术设计 “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与相关的企业、机构进行了广泛合作,创新的的教学模式正在积极地推行并取得一定成效,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一、建立着重培养创新创意能力与创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中,前期以基础技能培养为主,后期以培养创新思维、专业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创作能力为主。细化基础课的内容设置,突出重点。根据专业特点梳理、优化了色彩素描等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运动规律、三维游戏美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并强调了与后续设计课程的衔接关系,增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整合专业课(比如对游戏概念设计、游戏服装设计、游戏道具设计课程的整合),强化创作课,结合市场基本需求、用户体验需求和产品热点状况分析精心设计了七段创作课程,每段创作课程均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训练侧重点,比如横版过关游戏创作课程对场景设计、角色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要求和引导,塔防游戏创作课程对模式平衡的设计要求,与界面设计、特效设计课程的衔接等。充分利用创作课程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

二、实施基于“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核心教学模式

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根据游戏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实际,结合现代游戏产业现实需求以及适应未来互娱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实施可能性,探索创作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实作训练课程的相互关系,分阶段、分层次、阶梯式同步引入产品创新研究性项目创作与商业项目级实作训练。以创促研、以研带学,以创新性游戏项目创作统摄和带动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作训练课)教学,用项目创作促进创新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在创作课设置上,根据教学实践结果反馈,有效评估以创促研、以研带学模式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总体影响,按照游戏类型、难易程度、维度差异等指标逐步调整、分段,合理控制课程节奏,平衡创意性与商业性的要求,让项目创作课程与实作训练课、专业设计课进行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创作的研创特性来引导和强化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学习动力,改善常规实训课程模式下过多强调商业规范与策划限制所导致的主观控制性(创意)和设计系统性的不足,有效稀释实训内容的负面因素,改善和克服专业课程目的认知、专业知识结构认知方面的常见难题,带动学生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深化、强化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既具有较强的游戏产品创新与设计创意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游戏美术创作实践能力。

同时,利用本专业建设的游戏研创平台及合作实训基地,实行“创作带动科研”的教学方针,以用户、市场为导向,将游戏创意制作的全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科研创作项目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实战训练,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2011年,四川美术学院基于以创促研、以研带学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游戏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功获评重庆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结合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建设,实现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

近年来,本专业规划中的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一直在持续建设、完善,建立了游戏体验实验室、交互实验室等。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合理利用新兴行业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自身作品平台,实现“创意—制作—发行”一条龙的完整创意产业链条。通过“创作—制作—发行”平台的完善来实现“全球范围内发行师生创作作品”的目标,为师生创作作品提供发表、采用、获奖等多种成果呈现的平台。在分析国内外游戏行业前瞻需求的情况下,将前沿领域的设计需求和规范引入课堂创作,大量的学生在熟悉行业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学习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独立地针对国内外创意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游戏产品市场进行游戏的创作与。这在国内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尚属首次。

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师生的创作作品在多个重要赛事、展会上获奖、展演,如学生的独立游戏作品《Magic beans campus》获游戏界顶级独立游戏开发大赛——2012第四届独立游戏节IGF(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学生组优秀奖(亚太区前三名中唯一中国大陆学生作品),还有多个游戏艺术设计作品获2012中国学院奖第二届游戏大赛二等奖、2012中国学院奖第二届数字绘画作品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这些成果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使相当部分学生获得了业内很多知名用人单位的关注,得到了许多实习、就业、创业的机会,对学生实践、就业创业渠道和方式的拓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结合,形成通过“创作即实作”来实现“作品即产品”目标的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社会需求保持持续有效对接。

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四川美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摸索出了一套系统、科学,能够与产业、社会需求保持持续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专业教学模式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在这一模式下,已建立了着重培养创新创意能力与创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完备、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游戏研创平台、游戏作品“创意—制作—发行”平台的持续推动作用也正日益彰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