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营管理成效范文

经营管理成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营管理成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营管理成效

篇1

杭州市萧山区曾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民营企业管理示范区”称号。早在2004年,萧山就在工业系统中提出和坚持了“管理创新、管理强企”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单项模范及示范企业的培育、评选和管理创新成果的评选及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初,金德水副省长曾就萧山的管理创新工作做出批示,给予充分的肯定。基于萧山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许多经营者纷纷开始摈弃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创新的自觉性逐渐增强。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适时加入,正确定位,创新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几年来,萧山已先后出台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基本规范和评价标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萧山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较全面地构建了以管理十大体系为内涵的基本规范体系和考核标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引导企业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并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奖励政策纳入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基本政策框架和范畴。同时还从2007年开始,与省经贸委(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杭州市经委一起,联合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三级联评工作,使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既有政策引导,又有工作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上台阶。近三年来,区内工业企业已有管理创新示范企业69家,其中省级示范企业22家,市级示范企业47家,每年递增30%以上。同时,已累计申报管理创新成果53项,每年递增10%以上,其中国家级成果9项、省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6项。

第二,坚持理论创新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管理创新实际上是创造一种新的或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它可以是企业的全过程管理,也可是某方面的细节管理。它是一种模式,但更是一种活的理论。不少民营企业早期常常模仿国有企业或国外管理方式,而没有从自身实际和实际效果出发,因此难免会照本照抄、流于形式,制度很多,但效果不明。萧山在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的同时,明确要求既有创新点又有支撑点,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萧山政府和企业都达成了“练好内功,应对外患”的共识,明确提出:“管理创新是萧山民企危机中的出路”,并在企业战略调整、市场营销、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降本节耗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成果,且效果明显,从而确保了近几年来全区工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和健康发展的势头。据粗略统计,2009年上报的29个管理创新项目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73420万元,平均年度效益贡献率为32.56%,光是2008年贡献利润达80717万元。这其中有不少项目已邀请管理咨询机构进行了绩效评估。

第三,坚持思维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这就需要有一大批观念超前、思想新颖、懂管理、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萧山在这方面已花了大的本钱。首先是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每年他们都会输送一批管理者去国外或国内著名大专院校培训,经常邀请国内外管理咨询机构到厂现场把脉诊断,并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百强企业经营者都已是“ENBA”或有高级职称,“农民理论家”鲁冠球曾荣获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年青一代中,如最红集团老总带着自己撰写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走进大学讲堂的,已为数不少。其次是抓好中层专业干部的培养,2009年萧山推荐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参加了管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目前已有12名通过全国管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变革相结合。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萧山民企中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成果较多。如亚太机电公司的《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制度管理的实施》、东南网架公司的《以打造世界级钢结构企业为目标的持续技术创新》、荣盛控股集团《民营化纤企业打造互利共赢的同业合作新模式》、江宁丝绸公司的《产学研促进服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源头节能减排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介绍了企业自主研发彩色涤纶纤维及有色面料着色新工艺,省去了染前处理、高温高压染色等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序,把原来要多个厂家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整合到一家企业完成,实现了化纤纺织品染色废水的“零”排放,填补了国际空白;同时,企业采用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兴建了国内技术领先省内最为先进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专门承担公司新产品和相关单位原辅材料的储存、批发、自动分栋、配送任务,属国内首创,这个“支持多企业业务协同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与ERP信息集成”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曾专题过考察报告,对其技术和管理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第五,坚持制度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制度创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而引入的新的制度安排,新的规范和准则。信息化管理则是将企业运行中的信息流,如资金流、物流、作业流等信息成为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具有提高效率、降低误差、节省成本、便于考核等特点,其明显效果已有许多案例实证。从人脑管理向人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已是民企管理创新的一大趋势。这几年来萧山已有许多民企开始注重技术与管理的高度融合。传化集团《公路港物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首创了“公路港”物流模式,早在2003年开始,传化物流就实现了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其经济指标每年保持在40%左右的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平台营业总额35亿元,上缴款1.4亿元。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建立供应商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供应商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了供货质量和及时性、有效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还有福恩纺织的《4R+E营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应用》、泰欣实业的《基于动态控制的可重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永翔集团《现代化纺纱厂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建设》、汇林食品《基于协同商务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成果,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六,坚持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精、准、细、严。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因此,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万向钱潮公司在实施《基于价值流的工厂制造流程优化》的管理创新项目时,在大力加强劳动保护、提高职工劳动收入的同时,通过大量而细致的数据分析,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方法,找出多余的或重复的作业,进一步改善了工作流程。结果,试点班组的工作比以前减少了5次搬运、3次贮存、4次装斗,生产环节由25个减少到13个,物流路线缩短到161m,比原来减少40m,还减少了91万元设备投资,节省551平方厂房面积,节省人员工资及搬运费18.48万元/年,加快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在制品库存。3年中万向钱潮公司仅此一项成果就累计产生效益达23114万元。在这方面有创新成果的还有科尔集团《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容应对危机挑战》、永翔纺织《大型棉纺企业精确量化管理》、柳桥集团《羽绒行业原毛检验的精细化管理》等企业。

第七,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应当追求上规模上水平,有经济实力,因为“硬实力”是企业的基本骨架,但同样需要“软实力”,有品牌、有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形象和灵魂。只有两者并重和融合,企业才会有核心竞争力,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几年来,萧山的民企正是按照这一路径,从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向企业文化等深层次内涵全面迈进。最红集团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一文曾刊登在《包装世界》和省经贸委《浙江连锁》杂志上,受到了业界的好评。“M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满意公式、和谐法则,它研究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内部的各类关系以及和谐共生的四个必由之路,并用来指导公司的持续发展。2009年,该公司实现利润4090万元,其中此项管理创新成果的贡献率就达57%。类似的案例还有德意控股集团的《民营企业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恒逸集团的《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振亚纺织《以管理心理学为内核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红剑集团《以组织再造为基础构建规范管理提升平台》等。

第八,坚持战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一般讲,生产、财务、营销等管理是企业局部性的工作,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系统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制度安排。只有将日常的经营管理与企业近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战术创新与战略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民营企业才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萧山在这方面的操作实务较多,但能提升为理论创新成果的还不多。许多民企业已开始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逐步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性发展和转变,从单纯追求“500强”向自觉定位“500年”转变,并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系统思考、全面变革、整体提升,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细分市场发现新的商业模式,科学合理地确产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多元化或专业化,以此确立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等战术创新。2006年萧山富可达公司曾因“盲目扩张”和中高层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破产重组;三弘集团成功收购了富可达公司后,对其确立了新的战略定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变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三弘集团及时了《企业虚拟利润期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的管理创新成果,其直接效果就是稳定了高层管理团队,吸引了大量人才,改善了公司治理模式,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成果曾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篇2

从城市绿化经营管理现状入手,找出绿化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问题,最后提高城市绿化经营管理措施,以期为创新绿化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绿化;经营管理;存在不足;完善措施

1城市绿化经营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管理资金匮乏问题的改善

就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园林绿化本身的维持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实际所能够获得的财政拨款却相对有限。要打破这种因资金而造成局限的情况,就必须对其工作思路进行转变。通过将城市的公共财产转变为能够实现经营的资产,从而有效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走出一套用于绿化经营的道路,使得城市绿化能够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1.2经营绿化是经营城市的客观要求

在对城市建设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是资本的集中体现,通过城市绿化进行经营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展现城市活力的重要资产。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绿化运行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因此,积极加强对城市绿化的有效经营,在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更好地展现其价值规律上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3有助于提升城市文明,改善投资环境

从环境的角度来说,绿化是其至关重要的生产力,其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环境投资,同时其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少社区和城市在建设中,也纷纷提出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反应体系,旨在通过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下,人们在对居住社区和城市的选择上,已经将绿化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选择标准,而在未来,物业和绿化也将紧密相连。

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经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当前我国绿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本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当前国内外在绿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吸取优秀经验,同时对绿化公司所遭遇的风险以及面临的机遇作出共同的探索,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制定绿化公司经营目标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也随之加快,同时,在各级政府共同重视绿化建设的背景下,市场随之形成了竞争机制,这就必须通过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强化,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把握先机,拟定与公司发展相符合以及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经营目标。具体目标:尽可能地实现对公司经营资质的提升,在3年时间内获得国家认证的绿化企业一级资质;因绿化工程大多数属于一次性投入,为了保证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未来还必须将苗木养护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开发和推广;不断提升相关业务的专业水平。

4绿化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建设规划缺乏统一性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可以说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其也属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工程,必须对其采取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但因针对这方面的业务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绿化并未与城市规划真正接轨,相关部门之间也没有行一个全局意识和战略意识,导致绿化建设规划无法得到统一管理。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管线入地、道路改建等也得到了快速推进,但因绿化未列入到城市规划中,使得不少绿地频频出现重复建设或者被侵占等情况。部分已经进行了绿地建设的街道,但由于长时间缺乏养护和管理,使得大量植被枯萎,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

4.2管理滞后,协调性差

在市场经济快速转换的影响下,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观念还未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这就使得城市绿化的市场培训、规划以及引导等各方面的建设都严重滞后,从而导致管理机制落后,协调性极差。与此同时,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使得绿地的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的情况。因绿地管理主要采取的是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参与其中的部门多,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致使绿地建设协调性和统一性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4.3绿化工程质量管理薄弱,执法力度不够

在实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因缺乏专门的绿地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园林绿化建设的行业也没有有力的抓手,缺乏绿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由于针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方面监督管理行政职能的缺位非常严重,在实施绿化项目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严格地审批,绿化工程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方面都较差,严重影响了绿化建设和管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绿化工程监理的重视,绿化专业监理人才和监理机构的严重缺位,使得绿化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无法得到保证。目前,针对绿化执法,主要是由行政执法局以及城市管理进行统一负责,但因绿化建设的特殊性、专业性以及迟滞性,加之目前综合执法队伍本身的局限,导致绿化执法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

5提高城市绿化经营管理措施

5.1完善规划建设体系

绿化规划以及城市规划部门之间必须形成合力,确保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能够将绿地系统规划同时列入其中,并对其布局进行有效衔接。城市绿线管理应实现城市控制性和分区规划性的详细配合与编制。而在对规划的审批过程中,必须将其与红线管理纳入同等地位,从而构建起城市规划坐标体系。

5.2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在城市全面管理观念的引导下,对政府职能进行积极的转变,促使政府主管部门能够从微观逐渐朝着宏观政企事管理推进,使得主要精力均能够运用到绿化规划的实施和制定过程中,从而发挥对绿化市场的引导和监督管理作用,让绿化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修订、制定以及实施。同时,在行业内构建起管理协会,充分展现协会的纽带作用,使得行业管理能够从传统的部门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行业的自我管理体系,在市场中,以优惠政策等方式构建起绿化中介公司。

5.3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制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使得城市综合执法人员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并提升其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素养,并对城市绿化执法进行强化,使得绿化管理能够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依靠。编制《城市绿化维护、养护定额》,全面开放绿化养护市场,并引入市场机制,并在对政府的积极采购过程中,形成检查考核以及养护管理标准办法,使得动态管理以及考核督查得到更好地强化,从而促使城市绿化养护能够实现长期发展,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使得养护产业能够得到同步发展。

5.4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5.4.1材料费的控制。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合理调控绿化材料采购价格,在采购前做到货比3家,从中选取价格合理、质量优秀以及运输更为方便的苗木。

5.4.2人工费的控制。通过对各个项目工程所需要人工成本费用进行详细罗列,再结合预算收入确定人工费用。通过每日控制的方式,不断实现对人工成本费用的预控和预测,从而促使人工费结算能够得到更好的调节,避免出现超支等问题。总平均日单价必然会存在盈余,同时其还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外用工的控制,避免预算超支等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施工计划更加合理地对施工进行控制,同时对生产进行合理的组织,尽可能地避免或者控制窝工等问题,针对必须的特殊工种,则可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其实施管理,但仍然必须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合理开支。

5.4.3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1)对支出过剩的质量进行合理控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掌控所指定的标准,更好地保证质量,避免出现材料、人工等过度消费等问题;(2)最大限度控制返工和停工问题,使得该问题能够控制在成本预算的1%范围内;(3)完善材料验收制度,同时严格控制劣质材料的额外支出。材料管理人员在管理材料时,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均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严禁出现与规格不相符合或者病虫害等系列问题。

5.4.4开展成本分析。各项目部结合项目情况制定成本报送表,在该表中应当明确预算收入、目标成本、人工费用以及管理人员等相关信息,坚持每月定期上交。同时,对项目成本核算报表进行制定,其中需要包括实际耗用比较结果以及预算收入工料分析结果,使其能够形成成本核算报表,通过工程科项目管理专项考核小组,对成本报送表以及核算表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即可送至相关领导和部门。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公司对项目财务运行情况的有效掌握,从而更好地掌握管理人员的各方面情况,并对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做出合理的衡量,以便决策人员针对下一步计划参考所用。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所花费情况以及预算费用情况的比较结果,若出现超出实际费用的情况,应当由公司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确定导致超支的源头,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若实际费用不及预算,则必须针对以上部门确定导致预算编制偏差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成本控制的对策,进而更好地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5.4.5建立成本核算报表报送制度。加强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实现成本的过程控制,因此,制定了适应项目施工人员素质及财务管理需要的一套成本核算台帐和报表表格,每月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当月的目标成本、预算收入及实际材料、人工、机械及间接费和管理费、税金进行填报,并进行预算收入工料分析和实际耗用对比,编制成项目成本核算报表,经工程处项目管理考核小组核实后于次月初以前上报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经公司有关部门汇总后报送公司分管领导和总经理。能对全公司项目的成本状况有所了解,当发现项目成本出现较大波动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项目上帮助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成本进行检查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考核,赏罚分明,促使成本降低。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罚,调动企业的每一位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5.4.6广泛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对于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措施,都要进行研究比较,多方面控制成本。

5.4.7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及结算。根据合同要求,在规定的工程实施阶段,迅速完成收尾工程,及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避免竣工进程拖延,加强预验收组织,及时发现遗留问题,事先予以返修、补修,保证项目顺利投产使用。另外,及时验收,减少完工项目的日常养护及成品保护费用,并有效推进结算日程,为企业早日回收项目余款做好铺垫。根据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施工企业依据竣工图、现场签证、设计变更、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市场行情等依据,迅速编制竣工结算书,并加强结算书的审核环节。在结算审计过程中,配合审计部门的现场核量工作,有效沟通,求得项目利益。对已竣工结算工程发生的成本应进行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的分类整理,从中对成本目标与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总结成本控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以后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5.5经营管理上,应重视掌握招投标、合同文件、图纸与清单,做好工程变更

5.5.1项目部熟练掌握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1)在项目经理带领下,组织团队精干力量,通过熟练掌握图纸和招标、合同条款,深入现场,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貌,广泛听取各部门人员的意见,使各管理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为往后获得较高的工程利润打下坚实的基础;(2)在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前,仔细审阅图纸,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疑难之处在设计交底和变更洽商中,尽可能加以解决;(3)研究工程量清单,复核苗木表,对图纸、苗木表、工程量清单有不一致的,及时找业主、监理、设计沟通,共同协调解决。重点对工程量、定额套用、材料取价和费用计取进行严格把关,以期为今后变更提供合理依据。

5.5.2重视并掌握好工程变更,收集好变更依据文件。工程变更一般分为3种情况,即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单位提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提出的情况较多,建设单位在重点项目通车、省市拉链检查等重要时间时,根据省市领导现场调研指示精神,要求赶工完成或提早实现景观效果,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抓住机会做好变更,及时收集变更依据文件。

5.5.3有关熟悉招投标、合同文件、图纸、清单的变更实例。绿化工程跟随主体进场施工,中标后即成立项目经理部,研究图纸、清单、招投标文件,现场勘察,研究主体单位的施工组织、原有苗木。扩建完工,绿化恢复,将原来移植的苗木回植到工程上,苗木移植,回植成本与工程利润的测算,苗木移植的选取,在通车前采购苗木替代,项目部人员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对比设计图、工程量清单、合同、招投标文件,编制较为详细的方案。

6结语

经营好城市绿化是一个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把经营绿化放在经营城市中去运作,可以调动专业部门和行业的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彻底解决城市绿化持续快速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顾黎华 单位:上海市花木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市场经营;应用

0引言

在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营,微信推出的新产品再次引爆了移动互联网行业,随后各大互联网公司鱼贯而入,纷纷上线各自的小程序功能。因为微信小程序具有不需要下载就可以直接使用的特点,用户只需要在线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直接搜索小程序的全名等方法就可以打开微信小程序使用其中的所有功能,而且还不占用手机的内存,腾讯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微信有众多的黏性客户前提下,微信小程序一定会加速进入线下实体店中,并为其提供新的市场经营管理新理念和新应用。

1微信小程序的市场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业余时间逐渐被互联网应用所占据,手机上网的使用率在不断增加,手机APP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但用户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或者下载新的应用,不但占据手机空间内存,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移动应用的厂家也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升级,还要强迫用户进行相应的升级,这就导致很大部分的客户不满。进而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移动应用厂商也要研发和配套不同的手机程序,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大,这就直接促成了微信小程序的诞生。

2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和特点

2.1小程序的含义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曾说:“小程序是一款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用户和应用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只需扫一扫或者搜索一下直接就可以使用,用完就可以离开,用户不用再担心是否留下什么个人信息或者安装太多应用导致手机不流畅,以后应用将无处不在、触手可得。”

2.2微信小程序的特点

微信小程序的特点就是完美解决用户的体验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是微信小程序的核心价值观,即微信小程序的所有使用都是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让小程序能创造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用户的体验方面,微信小程序相对于APP无需下载和安装。跟网页比起来,拥有非常出色的外观和交互功能。跟公众号相比,其拥有较少的粉丝理念,就不会影响客户的体验度,加强了和客户长期之间的黏性。有时线下商城的使用场景就是以小程序为入口,当用户想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扫码进入,用完即走,这样会让商业存在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思维。

2.3微信小程序对产业的刺激

微信小程序对一个产业的跨时代意义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颠覆了传统形式应用程序的服务入口。移动互联网目前对于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做的还不够,目前处于线上与线下逐渐融合的探索时期,而随着小程序的不断普及使原有的入口形态逐渐转变成由单一的线下服务与线上分离的场景转变为全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体验,其入口利于把线下服务进行网络化的发展。第二,服务内容逐渐开放化,不仅涵盖人类本身和实体物品的服务,我们感觉未来的小程序发展趋势一定是可以覆盖所有的服务。第三,改进传统的服务模式。小程序的逐渐发展一定会对传统的APP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3微信小程序应用于市场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1)开发与维护成本低。对于很多相对小型的商业来讲,如果开发一个服务APP,商家本身规模较小,没有精力没有技术人员,如果考虑外包开发一个独立的APP成本较高,后续更新维护成本也较高,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成本非常的低。并且是用户可以自动地进行关注,商家只需要将商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做到与众不同,那么发展起来将会进入一个快车道,也不需要类似于APP和公众号一样需要高昂的推广费。微信小程序本身就具有开发成本小和开发难度系数小的特点,微信小程序可以承载和容纳一般APP中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拥有支付和身份验证等两者的优势。2)微信小程序具有使用频率低但是使用方便的特点。首先微信小程序不主动地进行引流和销售,只是单一的为实际商业场景搭建一个方便的使用工具。然后是使用频率相对比较低的程序则更为适合,因为小程序在设计之初的理念就是尽可能弱化入口的地位,这就导致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应用则更加适合,最后就是微信小程序的主要核心功能就是在于更好的服务能力。3)微信小程序是彻底地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因为微信小程序的实际定位不是一个流量的导入口,它的宗旨是用来提升服务品质的,一个良好的商家在初始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变现的功能,例如可以利用电影票、医疗服务、会计师咨询、酒店服务等咨询服务。4)真正实现根基于现实的场景,微信小程序之间可以实现自由的连通,让微信小程序成为实际当中的入口,彻底颠覆原有的APP信息独立的孤岛状态。小程序可以方便商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完美融合。

4微信小程序在市场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4.1开发和加强点评的功能

4.2建成用户的画像

小程序需要迅速增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功能。通过收集用户的使用和浏览足迹的频率,可以准确地分析出用户的画像,让商家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涵盖用户的性别、年龄和消费能力和偏好,以此来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有时当用户开始使用小程序的过程中,相关程序就可以第一时间为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可以使小程序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生活,最终提高小程序的宣传范围和转化率,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

4.3加强安全管理

从两个方面考虑安全问题,一个是对于用户来讲,应能够简单地分辨出小程序是否是正规厂家开发,而不是盗版程序或者山寨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官方应在上线之初加强审核和认证,保证消费者的信息和使用安全;另一个是对商家来说,其服务和产品能够安全变现,微信小程序官方应该上线安全的广告投放区,对于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接口进行加密,保证资金流通渠道安全无恶意链接,保证商家的安全。

5结语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小程序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其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刚好迎合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不仅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商家在市场经营方面的效率,在运营中不断迭代升级,提高商家和个人用户体验,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的互联网发展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守镇.微信小程序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2):22-23.

[2]李亦珂.微信小程序在“互联网+政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51.

篇4

经济管理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公立医院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耗费医疗成本,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医院经济管理中需要融入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思想和理念,改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成本效益分析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涉及到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问题,深刻影响着医院的成本效益,对医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当中,我国有很多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都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资本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力度,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以下笔者就结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谈谈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简介

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决策性方法,它通过对项目的投入成本与整体效益进行科学分析来评估对应工作项目的实施价值,通俗点来讲,就是先分析某项工作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及可获取多少利润,然后再结合分析结果来确定这项工作是否值得开展。一般情况下,在公立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些企业在对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之时,大多都会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因为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实现项目成本与效益的明确展现及具体量化。

2.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实施。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应当遵循以下实施步骤:首先,应当要明确目标项目的投入成本;其次,要确定实施该项目能够获得的额外收益及可以节约的成本费用;第三,要对项目的预期投入成本与可获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并绘制出相应的对比表格;最后,要对项目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合理评估及量化处理。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有助于控制医院医疗成本。对于我国的公立医院来说,其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对院内主要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医院财务进行管理、向各部门提供医疗服务信息等等。只有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力度、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才能够使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及各项经济活动的投入成本,同时还能够促进院内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2.有助于掌握各专科的运行情况。科学地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使公立医院实现对各专科成本效益的有效核算,从而有助于医院管理层及时全面地了解院内各专科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掌握各种运行数据及运行指标,以为医院及各专科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工作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医院各专科的实际运行数据指标,可以找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改善现状管理问题,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社会效益。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项目中包含有部分无法简单地利用金额来进行衡量的隐性效益,不过,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之时,却并不能忽视这些隐性效益,而应当通过赋予其某个权重的方式来间接将之体现出来。医院的指标设计应当以患者为中心,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是其的核心思想,医院在依据此标准来分析成本效益之时,应当重点考虑社会效益因素,这样才能够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及全面。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扶持及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医疗保障制度,以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2.重点关注及有效控制医院成本。公立医院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使院内的各项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我国医疗机构产权制度市场化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其中社会各界对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这方面的争议一直都比较大,部分人认为应当将重点放在扩大医院医疗服务上面,另有部分人则认为应当将重点放在发展医院经营竞争上面,而这两部分人逐渐形成了两大派系,即市场化发展与政府主导。就我国的国情现状来看,扩大公共医疗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公共医疗服务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对这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公立医院应当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控制好医疗成本,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3.实时监控和反馈医院经营数据。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医院的各项收支数据进行持续比较及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其收支的异动因素,反映出医院的实际经济运营能力,然后再及时向上级管理层进行反馈,形成一种快速的反应机制,以确保医院节源支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支出的有效补偿。其次,应当对医院各科室进行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医院管理制度与奖金核算标准进行有机结合,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约束激励机制,从而充分激发出科室人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并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医院文化向心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性方法,它的实施应当严格遵循相应的方法步骤,强调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有助于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及掌握各专科的运行情况,从而减少医院的成本投入、提高经营效益。而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社会效益、重点关注及有效控制医院成本、实时监控和反馈医院经营数据,从而保障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作者:曹智慧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

篇5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物质效益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但用电最多的是东南部,这就要求把能源资源就地转变为电力,远距离输送,因而要加快特高压工程的建设。电力工程项目相较于其它项目,最大特点就是投资数额巨大、结构复杂,而巨额的投资的自然需要高水平的管理,然而实际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加大电力工程的现场管理、施工材料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使电力工程在物质效益经营管理上充分实现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就两个具体优化方案,浅谈电力工程物质效益管理。

1、改善现场施工螺纹钢、线材圆钢的采购、加工管理

材料主要指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电力工程项目应用的材料种类很多,进购材料的人员要严格把质量观,有一种材料出现了问题,对整个电力工程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是一个特殊的项目,比如高压开关质量不合格,那整个电缆就不能正常运行,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材料也是电力工程质量要素之一,要严格把材料的质量观,这对整个电力工程项目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①改变模式,降本增效为了建设安全可靠、优质一流的工程,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建议对现场施工的螺纹钢、线材圆钢的采购和加工管理实行厂家批量采购、统一加工、配送的模式,以从源头上保证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材质,提高焊接质量,减少搭接数量,从总量上有效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这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环节。

②实行新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下表格数据仅供参考)(见表1)采用新模式还可节约到送变电现场螺纹钢的邮寄费、托运费和等待送检报告后才能施工的一系列麻烦事情。与此同时,新模式还可以更好的改善因为设计变更而造成的零星突击采购现象,有效避免材料浪费、搭接率上升、运费增加、现场采样、送检麻烦、报告误工等一系列突发状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需要,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无论事从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是从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等各个角度出发,新模式都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物质效益。

效益来源点

利润点一:自动化设备可降低加工成本:采用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后可减少

2/3的工人数量,减少2%的材料浪费率、以及降低了其他综合管理费用;

利润点二:多个工地综合套裁可降低总成本: 加工配送中心能同时为多个工地配送成型钢筋,可进行综合套裁,使钢筋的利用率提高,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加工配送中心钢筋制作的成本;

利润点三:通尺和定尺原材料的差价产生利润:以大量通尺为原材料来加工成品,同样保证质量被施工方认可,并且可赚取通尺与定尺的大额差价,约300元/吨。

利润点四:直接与甲方签订合同,工厂自备料加工:

经济效益分析 表1

2、铁塔、构支架加工质量的降本增效

①一般企业、达标企业、先进企业的物耗对比我们以30万铁塔构支架的加工为例,对比一下一般企业、达标企业、先进企业的物耗对比,每加工安装30万吨铁塔、构支架,一般企业、达标企业与先进企业对比相差金额都在3000万以上。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我们需要抓紧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回收短料在施工中,我们以在铁件加工时派3名技工协助统计,每种塔材主要用料、尺寸、规格建成卡片随时调用,与设计院联系预测线路塔型,及时供给物供科备科,减少主材损耗,在车间技术质检人员的指导下,回收标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短料及时建档,充分利用,框架管耗有2万多吨废料,可节省3000吨钢材。

(2)管理耗料

我们以在铁塔包装的转运安装中派2名技工协助抽检包装过程中的完整率为例,30万吨铁塔包装原缺件2‰就是600吨,送变电现场损耗5‰就达1500吨,这两项全部加起来就是总共损耗2100吨,就需要1600万资金,而2100吨的铁塔补件分布字在1万多座山头,送 变 电 施 工 人 员 也 需 要 用 去1600万资金来操作安装补件。而在包装服务现场,满足施工现场需要,管好送电线路铁塔5‰的耗料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通力合作,办好这件事情,要把铁塔发放明细表、原缺件补件明细表、铁塔发放表这三种表格的衔接好,要做到一看就懂。

(3)铁件镀锌减耗

在热镀锌环节,如果铁塔架构表面存在的杂质过多,就会大大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如果在热镀锌之前安排一些技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检查运达镀锌车间的铁塔、构支架,把焊接封口未到位,焊渣未清冽的铁塔、构支架除去表面污物和杂质后进行酸洗,就能有效降低铁塔架构表面的杂质,假设30万吨铁塔构建表面要是有1‰杂质就是300吨,而镀锌后返工率达1‰就是300吨,因而每降低锌耗1%可节约1500万资金。为此我们需要要加强镀锌环节前的检查工作,努力向同行业先进水平靠拢。

3、引进先进的机械以增加物质效益

机械是整个电力工程使用的所有设备的总称。机械设备是否先进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没有好的机械设备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机械也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要素之一。

4、科学的方法进行计划以增效

方法主要指施工方法与对工程质量进行统计、计量和测量误差的方法。在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划,我们选用的方法和手段一定要得当,这对工期的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好的方法能使工期缩短,节约成本。因此方法也是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要素之一。

5、电力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监控,以实现物质效益最大化

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监控是指在电力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要对风险进行监控,风险监控应存在于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不仅要监控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还要监控潜在的风险和新出现的风险。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要监控对其的改进措施实施效果,并且预防风险再次出现。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潜在的风险开始渐渐显露,因此要注意对潜在风险的监控。另外,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加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新风险不断出现,因此要风险监控要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最后在风险监控的过程中,要对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要针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

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对电力工程物质效益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电力工程物质效益经营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虽然电力工程物质效益经营管理在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相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电力工程物质效益经营管理体系要真正的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还需要进行近一步地进行探讨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段素芳.论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8(4)

[2] 徐宁 . 风险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施研究 [J]. 甘肃科技 ,2009(24).

[3] 郭献红.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山西建筑,2008(5)

[4] 魏洪久.浅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关键环节[J].水利水电技术,2008(4)

[5] 李全利,探讨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关键环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 张毅刚,彭喜元,彭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策略

1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社会必要性

要想从根本上优化电力营销企业的管理效率,就要践行系统化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对关键岗位以及关键流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维护作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电力营销水平,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企业的营销风险,实现管理流程和管理效果的全面优化。另外,精细化管理机制能有效推动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的项目创新和发展,并有效分解电力营销管理的战略目标,促进执行效果和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提升[1]。

2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对具体工作要求和运行策略展开深度整合和分析。首先,要具备丰富的资源条件,从根本性要求出发,利用先进技术分析营销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行精细化管理流程。其次,要科学化的应用更加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管理的标准化控制,将量化、细化以及决策化运行策略和运行机制结合在一起,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推动我国电力营销服务项目的全面升级。最后,要具备完善的电力营销风险控制体系,满足高质量以及优质化的电力需求,提升电力营销综合实力,促进营销服务全面落实。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上述的条件,才能开展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1)拓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市场范围: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和营销质量,要从全局出发,对新能源展开全面开发和利用。也正是基于此,各个电力企业在营销方面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就要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始,拓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市场范围,积极建构系统性管控体系,并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观念以及运行模式的转变。在供电企业常规化管理机制建立后,要转变职工的观念,并且将优质服务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动力以及基本要求,优化终端客户的体验。另外,供电企业不仅仅要树立竞争意识,也要对市场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完善管理流程,秉持优质便捷化的服务理念,促进营销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在对营销体系进行整改的过程中,也要规范供电营销的服务流程,并且强化需求侧管理的实际水平,对电力市场进行合理性预测的前提下,满足业扩流程范围拓展的实际需求[2]。(2)完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建设工作:供电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将电网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项目,积极运行电网建设和市政建设同步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切实维护电力价格调节杠杆的平衡,加大电网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精细化营销服务监控体系的落实和完善。只有对电力客户的具体动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保证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的完整性,实现配电网络以及设备的全局性管理。供电企业在供电管理项目中,也要对管理措施予以系统化控制和整合处理,确保应用体系和控制措施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目前,较为常见的管理方式就是分时电价以峰填谷的管理机制,并且,也会集中引导一些耗电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利用分时策略进行系统化管理。分时电价政策下的分时生产,不仅能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缩减成本,也能有效节省电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种运行模式能有效规避用电高峰的堆积,从根本上保证电网供电的实际质量,也能为管理效果的系统化整合提供保障。另外,在供电企业常规化管理中,要对电价进行有效地分类,从而有序执行电价政策,促进电量收费项目的准确性得以有效落实[3]。(3)完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管理系统:供电企业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处理和综合性分析,并且对电力营销系统的具体行为、操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展开深度处理,确保简化以及细化项目得以有效实现,尤其是对供电营销服务系统要给予全面关注和重视。在常规化管理系统中,要突出员工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制度,从根本上提升其营销服务质量。另外,供电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培训项目和教育工作,在优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电力营销服务质量和综合实力。也要积极运行奖惩机制和考核措施,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电力营销服务项目的全面升级。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事业发展进程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控制,就要在不断拓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市场的基础上,强化电网建设水平,以最优化的价格优势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整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营销管理结构的系统化发展,也为供电企业和电网事业的可持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姚力伟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鸭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付春凤.精细化管理在电力系统营销业扩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19):152-152.

篇7

关键词:河流 精细化 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它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目前,精细化管理在多种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并逐步由企业管理向行政管理渗透。近些年,为促进河流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接轨,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逐步开展了河道精细化管理的探索。

1 河流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定位

精细化管理就是“精和细”,“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精,过程为细,那么河流工程管理要实现精细化,一是确定更详细、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目标体系;二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2 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河流工程管理水平的需要。大部分河流工程管理,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实行了管养分离,开展了标准化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工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相同或类似工作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管理人员容易出现疲劳、厌倦情绪,丧失工作热情和创新,并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从而造成工作理念固步自封,工作方式循规蹈矩,工程面貌踏步不前,工程管理很难再上新的台阶。

2.2 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现代管理学划分,工程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在这三个层次中精细化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精细化工作做得好与否,影响着河流工程管理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2.3 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水管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引进、加工型、粗放型向自主型、创新型、集约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河流管理部门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开展河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河流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几个要点

3.1 建立好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几个体系。①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大目标要明确,小目标要细化,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结合河流工程管理的特点,把日常工程管理、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单位建设等工作列出详细的目标计划,编制出工作流程图,明确每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每月的分解目标,以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且确保每项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到人。②建立可行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如果目标管理体系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那么工作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就是解决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对于河流工程管理来说,要根据已经规划制定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对应的详细的可行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工作评价标准,用以指导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每项工作任务,检验其完成的是否到位,以便对每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③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体系。结合目标管理体系和工作标准评价体系,建立起操作性强的不同等级的考核奖惩机制。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工作任务完成的优劣程度,对单位、部门、人员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在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即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最优状态为100分,然后按其完成程度,根据考核等级,给予相应的成绩。

3.2 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基层管理部门,在上级规章制度的统领下,应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使规章制度囊括每项工作任务,实现制度约束每个人、每件事,排除人治,规范工作程序,崇尚规则意识,以此推进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

3.3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单位职工素质。一是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把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按要求按程序,开展好各项工作。二是不断提高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工作热情,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提高工作执行能力,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注重细节,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创新。

3.4 做好细和严。“细”是做细,细节决定成败,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就是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不打折扣;严格执行目标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刚性;根据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规范的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与控制,实现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循、人人遵守的新管理理念,彻底杜绝人为操纵。

3.5 工程管理中逐步突显个性。在河流工程开展精细化管理后,工程管理收获的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个性化管理。实现个性化管理也是河流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标志。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在河流工程进行“区划管理”(突出个性)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建设生态河流的实际划分为标准堤防区、险工闸涵区、景观文化区、经济种植区、城乡结合区、生态种植区。按照“区划管理”模式打造个性河流,生态河流,最终实现“六型河流”的目标,即标准型、防护型、生态型、效益型、景观型、文化型。

参考文献:

[1]周广利.浅析我国企业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8).

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应用效果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科学化管理的主要层次,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内外许多领域和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应用到建筑工程既是时展的趋势,又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在诸多领域得到普遍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标准化、量化、细化、严格化等特征。以下详细分析了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为了确保施工单位、承包商、居民等多方面的利益,必须从工程的成本、质量、施工进度三个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成本进行管理需从人员、材料方面进行,以下进行了具体分析。

1、强化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合理管理成本首先需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强化,使之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态度,用来指导自身实际行为操作,将成本控制视作自觉行为。为了实现强化人员意识的目标,施工单位首先可进行相关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工作,然后需开展相关活动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有效掌握成本控制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将思想理念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同时,施工单位还需构建明确的权责体系,对全体人员进行调动。

2、优化施工材料采购流程

建筑工程材料所涉及主体主要有供应商、承包商、业主单位,因而其流通过程较为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材料采购计划和施工成本控制计划脱节现象。因此,需对材料采购环节进行优化,保证各主体能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出现因材料问题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其中承包商采购材料可通过供应链的方式进行。

3、细化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材料损耗

通常情况下,建筑材料所产生的费用占据了整个成本费用的70%左右,再加之我国当前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还不完善,使得施工中对材料的浪费较为严重。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必须细化成本管理,尽量减少材料损耗。施工单位需严格记录与审核材料的出库和入库情况,根据施工计划计算每个施工阶段或工序对于材料的需求量。同时,施工中可采用先进工艺有效降低材料损耗。另外,还需对材料进行有效保管。

4、细化成本目标,贯彻目标责任制

由于成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相关因素对管理效果造成影响,因而为了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对管理目标和工作进行细化。在具体实践中,可将具体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将其落实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身上,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人员职责,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精细化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和业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建筑业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对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必要。质量管理需从以下方面进行。

1、设计方案要体现精细化

建筑施工的各项施工程序、方法等都是以设计方案为依据的,因而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设计方案的影响。在精细化管理中,设计方案需体现精细化特点,在图纸会审中,有效把握设计布局、风格、特点、具体细节处理等,及时修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优化。

2、开展严格的材料进场控制

建筑工程材料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必须对材料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进场上,因而材料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检验进场材料质量。

3、检查开工条件

细化开工条件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而管理单位需结合工程特点,在施工前,有效对材料、机器、人工等进行检查,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保障。

4、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需对质量进行全方面管理。业主需履行自身职责,不定期对现场进行抽查和巡检,同时还需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监理单位应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各项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缺陷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有效整改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监控,有效控制其施工过程。其次,在质量控制计划中选取相应质量控制点,实现对其的重点控制。再次,对工程工序进行梳理,明确施工中的中心环节,并对其进行现场监督。

(三)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进度也是影响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进度的控制能够有效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成本。因而工程管理中必须有效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1、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与职责

确保各个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落实可保证工程按时或提前完工,因而需对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与职责进行细化。管理部门需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以及各员工的权限、分工和职责,避免因人员工作纠纷对工期造成影响。

2、实施动态化的管理

在管理工程建设工期中,如果考核工期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可能出现延长工期现象,因而有必要缩短工期考核时间。这需构建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全面管理,对施工进度方面的问题进行实时关注,从而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

3、构建有层次、全方面的工期管理系统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具体施工有目标可循,考核有标准可循,承包商有必要制定明确而详细的工期计划。首先,其中应该包括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其次,其中应涉及整体计划和每个部分或阶段进度计划。另外,承包合同中应包括工期计划,运用合同的法律效力保证工期计划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有助于施工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而言,其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几下几点。首先,精细化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其次,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形象能在这种管理方式和理念中得以树立,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它可有效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环境、安全等,从而有利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之后,它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它有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有效对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现代化、新颖的管理方式,在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对其进行科学应用,从而使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与效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俊祥.精细化管理在中小河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39.

[2]曹仙桃.河道工程管理工作的特征和特点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416.

篇9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成本管理 经济效益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加强成本管理这一措施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努力探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标。其次,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适应于本企业的解决方案,并把这些方案具体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将分条论述目前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全员成本管理意识缺乏

成本控制不单纯是核算和财务人员的任务,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成本管理只有全员全过程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形成了核算或财务人员只负责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施工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管理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格局从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是,却不利于企业员工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二)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的一些部门流于形式

由于部门的管理目标不尽一致,企业各部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成本管理在一些部门往往成了空口号,基本上得不到有力实行。例如:工程施工组织部门人员在工程开始前,通常为了准备充分而大量购买物质材料、聘请人员、添置设备等,而对成本管理却缺乏基本的考虑;认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最后看中的是产品和劳务的,只有成功完成任务才是硬道理,因而往往把成本管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三)成本预测失真

成本预测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成本预测准确与否,对于指导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的成本预测工作流于形式,预测资料东拼西凑,依然是计算表格多、程序繁杂,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纵横对比,量化细分不全面、不深入,实际执行起来不严密、失真的多、漏洞百出、“纸上谈兵”,与成本管理的工作实际脱节,人为地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失控。

(四)成本监督不利

成本监督是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实施降低成本措施计划的重要保证。进行成本监督需要企业明确成本监督的主体和客体、监督的尺度、力度、范围和权限。搞不清这些问题,企业的成本监督只能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削弱和危及企业正常的成本管理工作。一些企业在成本监督上避重就轻,表现软弱乏力。这种状况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松垮,控制失常,成本增高,使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成为泡影。

(五)整体过程的成本控制不力

在施工中,项目核算的成本与预算费用不能相互对比,多数工程项目没有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项目的业务部门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来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给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切实让成本管理实现效益

只有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把成本管理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让成本控制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下面将有针对性的将上面提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是企业自我“节流”的关键。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应当注重企业管理层的成本管理意识的强化。只有管理层高度重视之后,才有可能保证成本管理在整个企业的贯彻落实;其次,应当加强从上至下的成本管理意识的动员和宣传,将成本管理的观念和企业的效益以及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全员自觉实施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落实成本责任制

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责任,更应该是企业每个部门的责任;而且成本管理的责任应该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效果应当与企业各部门的绩效挂钩。简言之,应当建立企业成本管理的广泛的责任制。只有将这种比较抽象而且不易控制的管理活动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才能够有效地推行这种责任机制的制度化落实。

(三)认真做好施工前中后的成本预算

在施工前,要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优化,确定有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在施工中,要研究、执行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工程完工后,要注意进行经济、技术处理,缩短验收时间,提高交付使用效率。财务、计划、施工生产等部门紧密配合,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抓住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成本考核与评价

通过每月、每季、每年的分段统计核算方式实现项目整体过程的成本控制。根据施工特点,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考核和评价,可按月、季进行日常考核;年度终了,对各个工程项目全年的成本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各个工程项目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对项目责任人进行业绩考核,并根据成本节超情况,按规定给予奖罚。

三、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加入监控措施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加入监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监控措施能及时发现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纠正错误,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下面将从两大方面加以讨论。

(一)发挥职能作用,强化阶段控制

成本管理,要经过开工前成本核算、施工中成本控制、完工时成本考评三个主要阶段,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在成本阶段控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联系。要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职能作用,技术部门的龙头作用,计划部门的基础作用,物资、设备、质检、安全等部门的管理作用,财务等部门的监控作用,纪检部门的廉政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才能确保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发挥管理作用,强化过程控制

要使成本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成本支出,要抓住以施工预算为基础的计划成本的落实,不断地将项目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

1、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用通常是一笔较大的费用,虽然需要尽可能的保证,但是还是应当尽力做到恰如其分、刚好合适,所以人工费用应当纳入成本管理的内核控制中。

2、材料费的控制

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减少材料的消耗。二是对采购材料的价格等进行控制。首先是要对市场行情分期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以减少资金占用。

3、机械费的控制

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费用。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来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的计划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租赁机械设备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将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发现成本管理问题、制定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实施成本管理监督措施等一系列工作及措施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环节,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加强成本管理的良好局面,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本管理效果,最终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敏.刍议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3

[2]蒲丽琼.强化企业成本管理浅谈[J].商情,2013

篇10

关键词:项目成本;成本管理;经营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8-0079-02

公司的主要的成本集中在项目工程,当然它也是公司利益的主要来源。因此项目是否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关项目成本管理是否得当。本文就怎样增强管理和控制企业项目成本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组建专业项目团队,提高经营效益

施工单位要进行一项质量优、效果好的工程,达到最佳的经营效益,最核心的是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管理水平极强,经营能力绝佳、责任感极强的专项团队。种种经验表明,组建强有力项目团队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招揽项目经理,通过竞争选拔任用优秀人才。施工单位中标工程之后,按照工程合同、要求条件,施工标准等,公开招聘该项目负责人,同时组建相关招聘审核小组,经过一系列前期考核、中期测评、后期选择决定优秀人员成为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选定结束后,项目相关管理组织人员的挑选也须进行公开竞争筛选才能上任。方法民主,尊重民众意见,注重实在成绩,严格遵循选拔程序,真正意义上确保有能力,有实力,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得到重用。公开竞聘这一方式对工程发展来时提供了强大的组织结构的保障作用。

二、形成风险制约机制,保障项目保本盈利

第一,在施工作业开始之前,由企业党政负责人员同项目管理人员签署相关项目责任书,对于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经营利润、相关支出、管理费用等一系列进行严格的规范。项目负责团队的所有成员依据项目总体价值,或者管理相关费用的指标,缴纳一定比例的抵押金,作为风险抵押。依据责任书规定,施工完成后,全方位审核和考察,一旦企业利润遭到损害,风险抵押金将予以没收,年末的工程承包奖将不再发放;假如施工任务完成良好,为企业带来盈利,风险押金予以归还,发放工程承包奖。企业首先根据项目等级和总造价确定风险抵押金额,承包形式项目施工时间,直接进行各种费用的核算,施工完成后审核兑现工资薪水问题。具体工程成本剩余的部分,三七分成,百分之三十属于企业的,剩下用作年终的承包奖。项目经理与其他管理层是不同的,他的奖金高出一般的两倍。企业对公司各个负责机构进行承包责任制,大大降低了企业风险,加强了企业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者,对于员工考核检查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对于安全质量、效益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以考核优劣来决定年终奖的发放问题。通过全面考核、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错误,阻止疏漏,保障项目良好运行。

三、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节约成本

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完善工程评估制度。首先是,在工程前期,根据工程相关的各项运营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并对其做出准确评估。做到负责人员能够把握全局,管理人员有计划实施,各作业部门有序、有条理的进行施工。其次,施工单位在支出费用钱,切实研究经济的运行,摸清项目实施的状况,各项价格、成本数据进行比较,对于工程成本、盈利可能做出分析。制订各作业的费用使用计划,科学合理运营资金。严控各项工程成本,建立竞争制约机制。控制成本就必须控制各方面费用支出。建立全面竞争制约机制,坚决控制项目成本。首先是建立竞争上岗制度,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底层劳务人员都必须靠严格的考核,竞争择优上岗,人员素质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岗位更加精简,同时要采取员工的实时培训和考核,有利于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解决降低成本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建立劳务动态管理制度。依据施工的进展状况适时、合理调整工程施工数量,确保劳务人员都有活干、各项工作都有人干,避免工作和施工人员配备的不合理。合理支出劳务人员的工资与工程预算人工费,施工团队的施工人员,按照工程预算费用进行分配工作,工资的结算按照等级和施工阶段进行。制定出相关奖励和惩罚的制度,各等级作业团队按照业绩实施奖励或者惩罚措施。外包工作的工作方式采取定量外包或者定额外包。外包合同必须严格明晰,确定各项施工条例,并且严格遵照合同条例进行工作。建立材料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市场严格调研,竞标进行选择材料设备供应商。确保进场的材料的合格,对其进行材料员、技术员和质检员的层层检查和查收,物料一些相关合格证件必须合理合法。施工过程中,按照工程预算,制订材料发放实施计划,严格按照计划限额发放材料。建立相关账目,及时记录物料的分况以及超额或者结余情况。鼓励施工人员节约材料,严厉杜绝出现材料的浪费或者流失情况。建立管理费控制制度。精简工程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所需进行分配人员。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费用,尤其管理是招待外来人员的情况,使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按规定使用招待费。创新分配机制,定岗工资制。新的工资分配制度形成了良好的鼓励机制,项目的利益、员工的工作和收入同项目管理情况紧密联系。达到全员互相家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提携,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成本核算,建立定期检查成本管理的制度。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负责人以及各环节管理人员都要参加,结合近期资金支出、成本运行等状况开展讨论,进行经验总结,出现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查找原因,总结教训。试推行新的成本管理措施,定期做出管理报告,及时做出反馈。堵死成本流失漏洞,建立决算制度。首先按月盘点工程进展程度,做好各项预算,其次及时做出事件反应并处理。再次,完工一项,结算一项。全部完成之后对各项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决算,并且由审核小组评估项目总体工程业绩,对企业目标实现情况作出分析。最后撤销银行户头,办理资产的转移,兑现奖罚。

四、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首先加强学习,增强成本意识。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按照施工章程进行施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准,保障工程高效开展。强化工程实施进程的各项管理,塑造良好的信誉,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建立优质的项目团队,制定明确的工程目标和实现措施,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营效益。五、结语施工单位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更好地推动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向前发展进行的。施工单位实行以上举措,加大控制和管理项目运行成本,以合乎情理、符合规定的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控制项目运用成本强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对内部、外部的压力,赢得了生存之地,同时它还是公司向前发展的奠基石。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单位只有严格控制管理项目运营成本,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通过对我国各企业施工运营状况调查分析,针对目前施工单位亟待解决的怎样合理控制项目成本达到提升公司经营效益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给予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代小海.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追求最大效益[J].化工之友,2007(3).

[2]周福德.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6).

[3]王艳霞.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3):52-53.

篇11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0日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管理课程。该课程以诸多管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注重实践,也是重要的职业拓展课程,具有涉及知识广、运用能力强、辐射岗位多的特点,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旅行社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课程目标主要有:

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旅行社管理的总体认识、旅行社管理者的知识和观念要求、旅行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旅行社管理的宏观背景等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念;能够开发设计旅行社产品并为不同的产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促销组合;能够客观分析旅行社管理的宏观环境;能够准确预测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管理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和正视自我;增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意识。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利用在高校执教多年的经验以及通过对在其他高校任教的同学朋友的访谈发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1、教材建设滞后。当前,关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材众多,但是内容编排上区别不大,且过于强调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忽略了“旅行社”这一主体,与我国旅行社行业现状脱节,不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些高校选用教材内容陈旧,出版时间久远,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早已不适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适应我国旅行社的发展需要。

2、注重课程讲授,忽略实践培训。当前很多院校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知识本位”模式,注重向学生灌输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大部分高校没有固定的旅行社实习基地,甚至也没有校内旅行社实训室,但单纯地依靠课堂讲授很难使学生做到让知识在融会贯通中实现举一反三。

3、专业层次混淆不清。旅游管理专业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而一般来说,各层次均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不同的培养层次应有不同的培养要求。目前,这种差异在该课程中难以得到充分反映,普遍情况是:专科课程是本科课程的平面压缩,而研究生课程是本科课程的重点重复。更为甚者,有些高校在教材选用、学时分配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差异,导致出现了“高职高专学不懂,本科学不透,研究生学不到”的局面。

(二)课程教学实施方面

1、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招聘的教师是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有着比较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旅行社实践工作的经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我国旅行社的日益壮大,任教教师的知识体系愈来愈不适应,在课堂讲授中很难将旅行社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搬到课堂进行讨论分析,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动态也将越来越脱节。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将越来越不适应旅行社的发展。

2、教学方法老套。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教学现象仍广泛存在,这种单纯的课堂讲授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走神或做其他事情。这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压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1、学生考核方式老化单一。在该课程的考核上,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依赖于期末的笔试成绩。

2、课程评价失真。多数高校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缺失评价环节,同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大部分高校仅仅停留在期中或期末时学生对老师的评教上,而学生或因个人情绪或碍于情面等而草率填写,导致出现课程评价失真的现状。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选用合适的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材料和依据,也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水平。目前,多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材或以管理学的体系编写或内容过于陈旧,基本上不能与旅行社行业动态与时俱进。因此,高校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应注重旅行社的知识特色,既要有关于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要有旅行社企业业务操作知识。条件许可的高校还可以考虑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地旅行社业发展动态,纵观我国及世界旅行社业发展趋势编写教材,以适应旅行社发展的需要。

2、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是学生所学专业整体的规划,即学校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包括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细节(如学分多少,开哪些课,多少学分,开在哪个学期、实践教学安排等)。因此,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之前有一定的先修课程,如《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等,这样,学生对旅行社方向的知识在认知、接受和掌握方面才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加强课程教学实施

1、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旅行社实践操作经验。高校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走出去。现有教师挂职旅行社企业或者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指导教师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同时深入旅行社企业学习和熟悉旅行社业务操作,了解旅行社行业动态。

(2)请进来。在知名旅行社企业中挑选具有健康管理理念、辉煌经营业绩、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行社管理专业人士作为学校外聘教师或客座专家,定期为学生进行讲演或授课,以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管理视野。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目前,多数高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如:教师在讲授旅行社线路设计时,将“以本地大学生为目标市场设计某地三日游”作为一个项目下达给学生,特别说明该项目必须有目标市场旅游需求分析、线路主题特色与名称、吃住行游购娱及报价等子项目,且每一子项目有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采取学生自由分组组合、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该线路设计。此项目提交的方式授课展示线路,每一组学生选出代表上台演示,其余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并要求设计组解答,若设计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则在班上展开讨论,最后将不同小组的设计线路进行对比,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旅行社产品开发的设计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2)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并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旅行社的产品开发”一章中,选用知名旅行社的几条常规旅游线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旅行社产品开发的设计原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指出这几条线路的优势与劣势,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swot方法分析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前景。

(3)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旅行社日常经营过程中销售部、接待部、计调部等角色操作日常业务,将课堂变成旅行社的工作场所,也可以利用校内模拟旅行社,让其模拟整个旅行社的日常经营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如:分组设计旅游线路,要求学生设计一条三日游以上线路:线路必须具体化,线路各连接点及沿途的常规景点、空间移动、距离、交通方式及各消费项目价格均有具体说明,有特定的消费群体,有明确的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重点掌握计调工作的职责范围,充分理解计调人员的素质要求,以便在课程学习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学会重视对资料、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4)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在西方国家形成一种广为流传的人本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关系,并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重“教”而忽略“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组织课堂教学,至于学生是否接受、学生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均被忽视。对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来说,应更注重如何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讲课”的形式实现“教师”和“学生”身份互换,使学生在“讲授”准备和过程中提高解决旅行社运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课程教学评价

1、丰富学生考核方式。当前本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是以笔试为单一的考核方式。应该丰富学生考核方式,比如:采取笔试+情景模拟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综合旅游线路设计、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及个人考勤等给予学生最后成绩,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线路设计+平时表现等方式。

2、构建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有利于了解课程的优势与劣势,也有利于掌握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目前,西方比较流行的几种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CIPP课程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和应答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适应课程,因此,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建议高校构建完善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忠诚,王励.对高校旅行社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1.8.

[2]方田红,王计平.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酒店管理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3.3.

[3]李中晶,张健,华国梅.“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1.

篇12

关键词:预警管理系统;企业生存;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8日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趋向低迷,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大批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纷纷倒闭,城镇中小企业作为城镇企业中的重要的构成要素,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受危机影响一旦被波及很容易经营困难导致破产,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继续良好地经营下去,就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管理体系,以应对将要可能发生的危机。

一、什么是企业预警管理体系

所谓企业预警管理体系,这是由军事中的预警演变而来的。在军事上那种通过多种手段提前获得信息,然后通过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论证来推测演绎敌军的行动,以方便我军采取预防措施的来应对敌人将可能采取的行动我们称之为预警,而企业的预警则是指在经济领域的一种微观经济预警,它是通过分析企业自身的条件优势以及劣势,然后对比行业内的企业,发现自己的优劣势所在,并且根据国家政策、市场行情等一系列市场情况的分析,来预测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来采取措施提前应对,以获得当危机来临时的处理优势,或者顺利躲过企业的经营困境,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做铺垫。

二、为什么城镇中小企业要重视预警管理的应用

第一,建立城镇中小企业预警管理应用机制是当前形势下城镇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我国的经济市场秩序不断地走向完善,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这就为我们研究市场规律、应用市场规律来推动城镇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可能,而研究市场规律的目的就是为了预测市场条件的变化可能给城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可能的危险与机遇,从而帮助城镇中小企业顺利地建立起应对这些变化的机制,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而城镇中小企业预警管理应用机制就是这么建立并以此为目的的。所以说,建立城镇中小企业预警管理应用机制是我们当前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是以后中小企业要进一步的发展所必然要建立的。

第二,城镇中小企业预警管理应用机制的建立与应用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众所周知,城镇中小企业发展不易,其发展起来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当地的政策优势支持和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存在着很多的弱点,比如说,大部分中小企业其融资贷款难度大、资金链比较紧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很多的技术不具备先进性等,核心竞争力比较低下。而城镇中小企业的这些不足之处导致其本身的风险抵抗能力十分弱小,一旦出现自己链条崩断,或者市场形势不好原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很容易导致其经营出现困难,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其破产。而城镇中小企业预警管理的应用则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地预测到这些危机的存在,为企业应对这些危机提供更多的缓冲空间,让城镇中小企业有更大的把握能够度过这些危机,从而使得城镇中小企业的风险危机应对能力大大的增强,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的游刃有余。进而使城镇中小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的盈利发展下去。

三、如何对预警管理体系进行应用

首先,对预警管理体系进行应用就要先建立城镇中小企业的预警管理体系,根据对城镇中小企业进行分析选出其发展特点,如表1所示。(表1)

我们要建立城镇中小企业的预警机制最可行的方略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条件的分析,然后对应其发展总体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来面对将要可能发生的问题。譬如说,在企业的成长时期我们根据其特点就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资本是抑止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因为资本因素的影响也制约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这一时期的企业的危机来源相对而言主要是资本,所以做好资本准备对于我们应对中小企业这一阶段的危机非常有效。

其次,在城镇中小企业预警机制建立以后企业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利用这一机制,每一个企业的特点不同,其企业的发展的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因此对于中小企业预警机制的建立就要根据企业和市场行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应用,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实现企业的合理有序的长期经营。

四、结语

城镇中小企业的预警机制的建立应用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这是城镇中小企业要继续长久的经营发展下去的必然要求,做好城镇中小企业的预警机制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城镇中小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它能够大大地增强城镇中小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从而大大地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工程经营管理;经济效果;方法

由于建筑工程有较多不可预见因素,故而风险较多,在开展工程管理时难度也较大,也有较大的经济风险。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困难,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将承担风险降至最低并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施工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现从多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分述如下。

一、做好建筑工程承揽决策

施工企业首先需获取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合同才能够采取措施对工程承包的经济风险予以降低。在对有利合同予以选择之前需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对类型不一的市场信息予以全面收集,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预测建筑工程需求与供给信息。通过诸多途径联系业主后定期回访交付营运的工程,对网络营销渠道以及市场信息库予以构建。同时,施工企业还需对不同类型合同的特点予以了解,在对施工合同类型予以选择时需将以下因素考虑在内:项目规模、复杂性、竞争情况、单项工程、准备时间、外部环境、工期等。只有充分了解上述情况后才能对工程预算予以迅速准确编制,进而将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费用测算出来,并对项目承包方案予以制定,对施工组织计划措施予以采取,并保证其科学合理性,而后借此参与投标,对工程承揽决策予以有效制定。

二、强化对外经营结算力度

(一)按月结算

对合同工程量清单中的单项工程予以明确,保证能够准确且及时地按月结算,确保资金可及时周转与回笼。由此就要求经营人员频繁巡视施工现场,这样才可充分了解每天需要施工的项目,并坚持写施工日志,以便于在月底或者开展最终结算时心中有底,不会将小项漏掉。还要及时对现象施工音像资料予以采集,尤其是变更索赔风险较大的项目,做好准备工作。

(二)找出索赔点

对合同予以细致研究,而后对照施工图与招标图观察有哪些地方索赔风险较大。在投标勘察现场无法了解部分单项工程,做标人也无法对施工困难程度予以准确估计,故而部分单项工程存在单价偏低现象,这就需要经营人员对索赔突破口予以寻找,以对损失予以挽回。

(三)对亏损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

对亏损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可提升地质缺陷工程量的签认。部分单项工程受到不平衡报价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单价偏低现象致使亏损。此时项目部无法进行索赔,故而只有制定有效措施以挽回损失。可分析现场条件,并制定出不会改变质量目标但是又有较高可行性的设计变更方案,对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而后避免损失过多。

三、对工程经营管理责任制予以推行

由于建筑工程有较大的规模且工期较长,涉及层面较多,故而为了强化工程经营管理可对责任管理制予以推行,以增强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建筑企业内部需对相关机制予以完善,包括市场、服务、用人、分配以及监督机制等,同时还要将各项责任制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对各类资源予以合理配置,并对科学生产计划予以制定,对技术考核指标体系予以完善,实现预期经营管理目标。此外,还需对关联于工程经营管理责任制的规章制度予以建立健全,对各单位以及责任人的职责予以明确,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样可增强工程建设效率,促使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四、发现新型经济效益增长点

(一)可使用直螺纹套筒对钢筋焊接予以替换

在建筑工程中部分位置需使用超过φ25的钢筋焊接,在实际测算建筑施工现场并开展市场调研后发现可将上述钢筋焊接替换掉,使用直螺纹套筒。结合当前市场行情每个接头节省的费用为3至6元,结合建筑工程规模便可以省下极大一笔开支。这样不仅可加快建筑工程建设进度,还可最大限度地对钢筋损耗率予以控制,并节省工程款项。

(二)分包破碎石子工程量

部分建筑工程需开展洞挖石方,此时可尽量应用破碎石子,若建筑施工队伍缺乏可对石子进行破碎的机械设备,且又担心购买的话增加施工成本,则可由工程经营人员开展招标活动,分包破碎石子工程量。而破碎石子生产后主要由经营管理者予以分配处理,但是不可自行对破碎石子予以贩卖以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可在集体商议后由经营管理部门收购破碎石子,其价格需略低于市场价格。这样不仅可对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予以满足,还可开展建筑市场供应并提升经济效益。

五、创新建筑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故而只有开展技术创新与进步工作才能保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予以学习和研发,并持续探索与改进,确保有所收获。其一,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部施工项目均要提供技术保障,对施工技术方案予以制定,而后对施工过程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监控,对于交竣工项目则需开展技术测试与验收工作。其二,对技术管理与研发的相关机构予以完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总结并充分使用工艺技术,研发推广新型技术。在上述工作中均需由专人负责,对岗位目标予以落实并制定出科学考核措施。任命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领域的诸项事物予以负责,包括申报与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其三,将施工项目作为主要平台,对新方法予以研发和使用,对劳动生产率予以持续提升,而后对施工技术含量予以增加,保证建设工程的优质高效。其四,在开展技术管理时需对传统施工方法与工艺予以不断总结,并将精华提取出来以便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市场变化并与其相结合,对新型高科技的项目予以跟进并对市场予以拓展,促使施工企业拥有新型经济增长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由于特殊性与系统性较强,故而企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需做好总结与提炼工作,构建与自身特色相符的经营管理制度与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业性高与稳定性强的经营团队,保证工程成本花费最少而经济效益最高,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蓉.建设项目工程经营管理新概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2]李喜华.加强工程经营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篇14

关键词:城市规划馆;城市行销;规划理念;探究

一、城市规划馆行销城市

1.城市行销规划理念

早期 Kevin Lynch 所主张?用城市实体空间元素以形塑城市意象的理论,受到一些人的批判,认为他忽??城市的非实质元素(?如社会、文化与历史等元素)在构成城市完整性与差异化形象上的重要性。近?来随着城市竞争与城市商品化的发展,城市景观开始在功能上转变。城市?再是大?生产中心,而是被重新塑造成后现代消费中心。文化产业带动所谓的城市美学概念,城市的实质与非实质属性被重新包装成美学商品,

透过行销而吸引最终消费者以产生文化资本累积,而?是促进生产活动。

2.城市行销的定义

关于城市行销的定义,长期以来许多行销专家们企图去阐明它,而区域或?市经济学、经济地理或空间规划背景的学者也有助于这个名词的讨论,但城市行销观念?断被争论、改良、修正与转变,仍旧具有多重解释。但唯一较具有共同性的是,对城市行销概念的解释大部分系源于行销学的行销观念。认为城市行销是地方像产品一样卖给许多?同的消费者,?准确的说,是相同的实质空间以及空间中相同的设施或属性,在同时因?同目标卖给?同的消费者。Berg.Klaassen描述城市行销是?市功能的供给能针对来自于居民、企业、观光客与其他访客的需要达到协调一致的一套活动。则由城市意象的观点提出看法,他认为地区行销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出一个地方的新意象,以取代现在或将来的居民、投资者、?客先前所持有的模糊或负面意象。故地区行销者应该要改变地方,使之符合市场的需求。

3.?市意象重塑

城市为?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藉由?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对城市行销而言,?市意象影响?观光、移民、投资、改变或建立业务,城市治理者致?于各种管道与方法以强化城市正面意象。然而,?市意象重塑的工作也提供?一种反思,即城市针对消费需求重新塑造?市的空间设计―有意识地传达一种选择性的形象,却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一些城市改造规划有害于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

二、城市远景与规划

社会空间化理论经常被引述作为研究空间文化概念与空间实践的形成过程的基本架构。他的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元素:空间的实践、空间再现与再现的空间。空间本身被理解为一种文化生产,它可以?断地被生产与再制。Lefebvre-Shield 的社会空间化理论启发??市文化建设的现象。因此,城市为了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进行?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

远景是一种共识,规划理念则是一种信念或理论。一旦远景界定的生命与活动,而这些生命与活动是在某些新增物的成长中发生的,这个远景必须在实质设计上具体化出来。这种城市的实质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系指规划内容在规划形成过程以及其执行的合理性。城市并非是一个片段的社会空间化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套连续的城市规划理念所累积的变迁过程,故城市规划强调的是过程。?同的?市型态、结构与机能,以及?同的规划种类、项目与层级,或是?同的?市发展阶段,可能采用?同的规划理念,而?同的规划理念将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内容、方法与态?。城市规划理念包含许多种类,较常见规划理念的包括蓝图规划、理性规划、渐进调整规划、辩护式规划、策?式规划、执行导向规划、互动式规划以及协议式规划等。?同的规划理念基本上源自于对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或其??,在影响或形塑人们行为上具有?同的观察与理论。对城市行销的目标族群而言,城市的规划理念象征着城市承诺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生活、工作、投资与休间娱乐环境。这种承诺有赖于详细的空间规划、实施方案、预算制?与目标管理。换言之,一座规划设计完善的城市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外来投资、振兴城市经济与带动城市发展、吸引全球精英与移入移民、增加游客到访与创造工作机会等。事实上,一个好的规划理念,?源自于人性的用心观察与理解。

三、应用城市规划馆行销中国城市远景与规划探讨

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特质、发展潜?与竞争优势;造就中国近?来城市改造的新动?,亦是带动中国城市跃上国际舞台的新?机。从城市行销理念的观点来观察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兴起现象与应用发展情形,确实有助于诠释这个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大?浮现的新兴展示馆领域。

观诸古今中外多少被视为伟大艺术作品的城市,如古罗马城、雅典城、威尼斯、?京城、巴?、阿姆斯特?等,这些城市的城市规划所展现的傲人城市生命?与深刻的人性规划尺?,仍影响今日城市规划理念至深。有赖于此,现代城市规划者如何主动行销城市规划理念,引导市民、企业、投资者与游客走近并深入解城市规划理念,无疑将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行销工作。同时,城市规划工作愈来愈强调民众参与,故城市规划者为争取一般市民对规划的支持与认同,日益重视?市整体规划理念的阐明、规划形成程序的公开透明化、以及加强市民对?市规划知识性的理解与扩大参与的管道和范畴。

结 论

全球化所导致的城市激?竞争,城市行销成为提升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馆?被视为城市行销的新兴平台。通过对于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现象观察,可发现中国与中国在近?来城市规划馆的成长数?上,确实如雨后春笋般掘起。但城市必须谨记,大?的兴起现象往往隐含许多盲目复制,经由观察上海与?京城市规划馆,以及国内的中国与风城愿景馆案?中,可发现在城市政府有限的财政与人?资源下,城市规划馆朝向自负盈亏或委拖民间经营的方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城市行销始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城市规划馆必须由目标顾客的行销观点设计具体的展示内涵,方能达到城市行销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淼,王宝辉.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低碳城市交通规划[A].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 2010

[2] 邹涛,栗德祥.探索面向未来的协同规划模型――以獐子岛生态规划项目为例[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

[3] 陈卫国.面向生态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另一种手段――从深圳市福田区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说起[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