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经济学范文

互联网经济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互联网经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互联网经济学

篇1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信息经济学;信息技术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由来

信息经济学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得到很大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于70年代趋向成熟。信息经济学在研究初期,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互相促进、补充,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后期,信息经济学在大量论著的问世下更加成熟,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论著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兴起,一直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得到科学研究领域相关人士的公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汇集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开展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使信息经济学不仅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热点,而且还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信息经济学更是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及强大的经济效益获得迅猛发展,到了21世纪,全球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的“地球村”,信息在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信息经济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能源互联网环境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首次出现于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其定义、架构、组成和主要功能都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本文仅探讨能源互联网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其影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源互联网催生的信息增值服务及对信息经济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事实上由电力、交通、天然气、信息四大系统组成,能源领域的变革对于信息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进而对研究信息经济的信息经济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化石能源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使得人们将目光放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寻找与使用上。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方面均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四大系统中,信息因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区别于其他三大系统,未来能源互联网规模的增大将导致其涉及的信息量会快速增长。客户会受到多方限制,如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处理成本,他们可能有意愿支付很小一部分成本来委托信息服务公司来处理,信息增值服务因此应运而生,例如,腾讯公司旗下的QQ和微信,就以此为模式产生效益价值。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随着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不可再生能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催生了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经济技术的结合将在全世界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也会催生了多新时代下的产物,其中主要的产物有Mobike和Ofo的共享单车,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共享了资源的盈余。车的拥有者可能只有10%的时间需要使用它,90%的时间车子是闲置的。共享单车的发起者就是看到这一点,通过互联网把自行车的盈余时间共享给他人。当盈余能提供给更多人使用时,这种资产就变成了共享的资产,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利用私人资源盈余,来开发公共资源盈余、并输出准公共资源盈余的方式都可以叫做共享经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换、全球公共资源交换,均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的共享模式。此外,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电商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准公共资源也可以共享,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出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它们共同构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对促进信息传播流动和使用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是淘宝的海量交易,带来支付、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变成商业的渠道,变成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现在,我们进入了新的人工智能的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新问题,急需解决。如,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共享单车的停放混乱,部分市民为私自占有、故意毁坏单车二维码,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管与治理力度。

三、结语

本文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学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借鉴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对能源互联网信息价值增值、信息价值评估、信息增值服务模式、基于信息的博弈分析和机制设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以待来者共同研究与指正。

参考文献

[1]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1.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学;发展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够突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挑战,把握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从而创新出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使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发展的变化

1.创新了传统的销售模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用的实体店销售,销售的物品较为集中,实体店重视的是店面的装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实体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顾客,老板对店面的宣传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就是成本较高的报纸宣传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资金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其二,就是通过制造店面广告及海报等形式对店中的商品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传播,这种相比前两种具有实用性,它是以产品的质量及店员的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与客户的意识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创新了这种营销模式,扩大了商品销售的范围,并且没有局限性,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挑选商品并且进行交易,还可以对多个商品及商家进行选择,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互联网时代也创新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业中商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及销售。

2.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是对商品的生产、定价及销售重视,在此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企业内部都要进行协调,运用自身的资源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顾客以不满足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欲望,这也就要求企业要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创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产品的销售大多以网店为主,商家及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这就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节约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3.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注重内部的合作,要求企业经济组织集中化。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合作,经济组织离散化。在商业合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这样可以调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及信息等,是降低商业活动的成本,提高商业活动的利润。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实现,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1.协调全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问题

目前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弱。所以当代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要规划全面,根据不同的产业进行推进。另外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人民创业,并且对创业及就业给予支持,使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比如类似58同城及拓维信息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但是并没有国际化的领导企业,并且这些企业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优势,使互联网产业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不少传统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找融合点,各企业在线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线下,但是还是缺少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别,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农村没有正确的电商认知,并且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传统的经济局面

相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缓慢的,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个人贷款问题及贷款高利息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问题只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政府及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包括融资渠道、信贷资金及降低贷款高利息等问题,创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局面及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我国产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及自动化生产线再一次创新了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技术还创新了传统工业的设计理念及销售模式,虽然对整个生产链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基于此也实现了生产链的创新及完善。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服务形态,并且创新了产业群,扩大了生产型的服务业务。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联网给+制造业”,创新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及融资渠道,在企业服务、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还会有智能化工厂及企业不断出现,智能制造将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及机遇。

3.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形势中。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发展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附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足够的资源,互联网也突破了传统经济发展问题,使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国家的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突破挑战,为我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作者:罗可夫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1]戴真明.网络时代新经济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0(14):45-46.

[2]李岳.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特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7):80-80.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

一、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中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理财等,其分值均高于六分,主要体现出五大基础业务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存在的明显竞争优势。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最早是电子商务工作的辅助,然而因为第三方支付具备资金沉淀与资金流的信息数据的相应分析与存储的功能,因此使其进一步的发展成了互联网金融中核心化的业务。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把金融服务进一步的下沉到了零散小账户当中,扩展到了低净值的账户当中,不仅能够提升盈利,还能够促进普惠金融进一步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中企业战略与结构的竞争力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与传统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互联网金融给国内长尾客户与小微企业等提供了突破融资难与融资贵的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其能够提供便捷且跨地域,甚至是转账成本较低的支付方式给众多的网民,然而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为了能够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被时展所淘汰,首先应当建立健全高标准的行业发展战略与明确的企业产权结构,积极地引进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时刻保持战略技术的创新性,实时的分析以及掌握竞争者的动态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经济学视角下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性的资源配置,智能化的配置借贷双方的实际需求传统的金融模式当中,因为借贷双方欠缺合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所以需要利用专门中介公司完成相应的操作。此外,因为借贷人进行信息审核以及审批等相关操作时均需要人工完成,所以办理的效率普遍较低,资源有效利用率同样非常低。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下,便能够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自定的完成相关信息的搜索,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在进行贷款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仅需在线进行表格的填写,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答复,这样便大大的节约了排队等候所用的时间。

(二)产品形式的多元化互联网产业中提出的长尾理论主要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把大量闲散资金全部汇集到一起,统一的进行相应的理财以及投资。而这样的模式和传统的基金行业当中把细小的资金全部归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化的投资存在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平台。互联网金融需要充分地运用自身潜在的巨大客户资源优势,开发出各种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进而满足于普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地扩展互联网金融的增量市场。与此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同时其拥有操作便利、低成本等优势,这便让碎片式的理财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便应当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三)加大大数据控制与管理的力度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使得大数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普及。目前,社会中的网上购物、网络贷款以及小额理财早已十分普及,互联网早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数据能够利用用户数据库的沉淀,增强对于用户在投资理财中风险的有效评估力度;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贷款的时候同样是利用数据模型相关研究,进而选择恰当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经由大数据的强化管理,让信息变得更为透明且对称,进行大数据的有机整合以及有效的利用,使资源利用率能够最大化,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6(07)

[2]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6(07)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2)

[4]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17(01)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6(4)

[6]谢平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

[7]庞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财政金融.2016(12).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学;发展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够突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挑战,把握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从而创新出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使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发展的变化

1.创新了传统的销售模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用的实体店销售,销售的物品较为集中,实体店重视的是店面的装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实体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顾客,老板对店面的宣传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就是成本较高的报纸宣传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资金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其二,就是通过制造店面广告及海报等形式对店中的商品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传播,这种相比前两种具有实用性,它是以产品的质量及店员的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与客户的意识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创新了这种营销模式,扩大了商品销售的范围,并且没有局限性,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挑选商品并且进行交易,还可以对多个商品及商家进行选择,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互联网时代也创新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业中商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及销售。

2.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是对商品的生产、定价及销售重视,在此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企业内部都要进行协调,运用自身的资源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顾客以不满足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欲望,这也就要求企业要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创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产品的销售大多以网店为主,商家及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这就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节约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3.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注重内部的合作,要求企业经济组织集中化。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合作,经济组织离散化。在商业合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这样可以调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及信息等,是降低商业活动的成本,提高商业活动的利润。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实现,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1.协调全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问题

目前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弱。所以当代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要规划全面,根据不同的产业进行推进。另外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人民创业,并且对创业及就业给予支持,使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比如类似58同城及拓维信息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但是并没有国际化的领导企业,并且这些企业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优势,使互联网产业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不少传统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找融合点,各企业在线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线下,但是还是缺少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别,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农村没有正确的电商认知,并且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传统的经济局面

相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缓慢的,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个人贷款问题及贷款高利息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问题只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政府及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包括融资渠道、信贷资金及降低贷款高利息等问题,创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局面及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我国产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及自动化生产线再一次创新了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技术还创新了传统工业的设计理念及销售模式,虽然对整个生产链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基于此也实现了生产链的创新及完善。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服务形态,并且创新了产业群,扩大了生产型的服务业务。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联网给+制造业”,创新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及融资渠道,在企业服务、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还会有智能化工厂及企业不断出现,智能制造将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及机遇。

3.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形势中。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发展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附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足够的资源,互联网也突破了传统经济发展问题,使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国家的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突破挑战,为我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真明.网络时代新经济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0(14):45-46.

[2]李岳.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特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7):80-80.

篇6

关键词:网络版权;经济学;外部效应;社会利益;私人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13-02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 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在学理上,根据性质不同,版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及邻接权,简单地说,著作权是针对原创相关精神产品的人而言的,而邻接权的概念,是针对表演或者协助传播作品载体的有关产业的参加者而言的。

一、互联网下版权制度困境

依靠计算机技术把传统的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转换成数字编码,依靠数字传输技术在互联网中进行传输,实现原有形式与数字形式的相互转换。人们便把这种以二进制数字编码形式表达的不同各类作品称作数字作品。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作品包括文字、美术、摄影、音响、动画、电影电视等传统作品的数字表达形式,也包括从其被创作之时就是用二进制数字编码形式表达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和多媒体作品等新型数字作品。

从本质上说,数字作品和传统作品所要表达的作者本人的思想、风格及受众对象使用后的价值效用差别不大,不同的是作品数字化后辅助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如传播、发行、客观表现形式等发生了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现行版权制度的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说,数字技术很容易使权利客体(亦即上文所说的受众对象)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同时使得以很小的成本完整复制版权作品成为可能,它威胁并削弱了现行作品发行制度的基础,增加了未经授权而使用版权作品的可能。又如,数字技术使得受众对象的范围大大扩展,同时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强,若无明确的用户权限限制,任何人均能随心所欲使用,导致侵权行为泛滥进而使诉讼成本大大增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时代数字作品的出现向传统的版权制度提出了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版权制度应作何应对?版权制度如何在社会利益和版权人的私人利益寻找平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网络版权的外部经济效应

外部经济效应指的是 “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比如工厂污染造成损害,这是不付费的行为,而损害由其他人来负担,使其他人支出成本,这是外部负效果;如果你播放音乐,他人免费聆听,则对他人是外部正效果。实际上经济学所讲的外部经济效应主要指对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所谓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或使用上不具有个人排他性的物品,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或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讲,公共物品的自然属性或技术属性意味着排他的费用是高昂的。基于此,人们认为对于公共物品应提供尽可能少的保护、或者甚至取消任何保护。这就是公共物品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这种外部经济效应反过来又会导致公共物品的短缺。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以版权为例。版权本质上属于知识资产,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因此,促进知识资产的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重要部分。但同时,知识资产交易中的监督费用作为社会成本的一部分将会很高,过多保护则会增加社会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版权的理想产权形式是公有。但是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在于忽视了版权的外部效应――公有将导致作品供给的短缺,这是由对版权人私人利益的忽视从而使其创作积极性降低引起的。这将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目标发生直接矛盾。所以,需要设置一些制度来矫正外部效应。曾有学者提出:“不论采取什么特殊办法,对付外部经济一般的方法是外部经济效应必须用某种办法使之内部化。”要内部化就是要让该物品的消费者支付成本。一般的办法是政府以法律制度的形式鼓励或制止外部经济效应。目前各国创设的版权制度就是上述方法的具体体现。

由于版权外部经济效应的存在,还不能将版权完全归入“公共物品”这一范围之内,仍要将其视为版权人的私人权利,并要设立版权制度对其加以保护,以激励版权人的创作热情,增加知识资产的供给。问题是在如今这样一个通信手段相当发达的时代,为维护数字作品人的权利而不得不花费高额成本,这使得克服版权的外部经济效应变得很困难。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定位对数字作品权利人的保护。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如何重新界定受众对于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美国的一位版权法学者说:合理使用这个概念的深层意思是经济竞争,也就是商业价值。

三、社会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如上文所述,数字作品是一种知识资产,理论上应将其视为公共物品,若私有化的话,会增加边际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字技术使得作品通过国际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快捷方便地传播。而要对这种传播进行全面控制,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控制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公开性和共享性使得数字作品受众对象多且不确定,因此而产生的侵权纠纷申的侵权行为人难以定位,这就无形之中增大了诉讼成本。传统版权法中的 “合理使用”这一调节“社会利益”和“私人利益”平衡的天平在信息时代可能会倾向于“私人利益”。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重新调整“合理使用”这架天平,适当放宽对数字作品使用的限制。

1.作品的潜在市场扩大了。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某位作家创作了一部小说,并授权ICP将其在网上公开。并约定每位受众进入该网站阅读小说时,须缴进入费1元/次。现在我们假设某地区有人口100万,因为在阅读小说前要缴费,所以许多好奇心不强的人放弃了这一念头。假设有50万人愿意付费阅读小说,则作者获得的进入费为50万元,再假设该50万人中又有50%在看完小说后,购买了该小说,若每本售价20元,则作者获得了20×25=500万元的收入。至此,作者共获得500+50=550万收入。

假设现在小说可对每位受众完全公开,则100万人中可能有80万好奇心较强的人抱着看一看的念头进入了该网站浏览了小说。我们也假设50%的人(即 40万人)阅读后产生了购买的欲望,则作者的潜在收人将是20×40=800万元,远高于550万元。

通过上述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不难得出,在免费的情况下,作者虽然失去了部分进入费(或称版税),但其潜在市场却扩大了。这体现了营销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要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你的产品。另外,受众的范围越大,则作者及其作品的知名度也就越高,这就使得作者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另一角度讲,知名度或名誉就是经济利益;名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价值的,名誉一旦受损将会失去顾客。

2.作者拥有时间领先优势。时间领先是由法官布雷耶提出的重要观点。以前的标准理念认为,如果没有版权的保护,作品的生产数量将不足,比如图书盗版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不支付版税、编辑费以及可能的一些复加成本)与版权人竞争,往往版权人会失利。时间领先理论的观点则相反,布雷耶认为,原版先在盗版到达市场,而盗版者如果要削弱原版的时间优势就必须行动迅速,这会增加他们成本,因此盗版者不存在成本或价格优势,所以布雷耶法官的结论是由版权法授予的保护未必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有效和必要。能够证明布雷耶法官意见的例子是美国微软公司利用其发行网络和时间领先在10天内销售了上千万套Windowsg5,从而使净收人达到 1亿多美元,但该软件的生产成本只有几百万美元。

虽然布雷耶法官的论点尚未被学术界完全认可,但这丝毫不会降低该论点对研究互联网时代版权制度的借鉴意义,至少它会启发我们用另一种思维对数字作品著作权人的所得收益重新进行审视。

综上所述,因为互联网的特殊性,要保护版权人的利益,社会不得不承担高昂的成本,这种传统的版权制度对社会效益的提高是不利的,甚至根本不存在制止按照现行版权法属于侵权行为的可能性。由于网络版权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不可克服性。数字作品在未来的趋势极有可能是向着公共物品的产权形式发展,绝对私有的版权将不再存在。事实上,已经产生了这种观点的载体,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个组织即与商业软件联盟等相对应的“自由软件联盟”,他们号召数字作品利用的自由化,人人都应当有进入权。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谬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经济发展出版社,1992.

[2]版权实用指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3]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4]罗伯特・考伦,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Internet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opyright System

YANG Shuan-bao

(Shanxi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College,Xi’an 710068,China)

篇7

很多人把互联网当成一个行业,其实大谬不然。

做电子商务和做网游的互联网企业区别之大,可能远大于做手机和做电视的差异,这时候,我们为什么把它当成一个行业呢?

人们之所以习惯把它们当成一个行业,主要是历史使然。就像电力电子电气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也把它们笼统当成一个大的行业,直到这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成熟,出现了细分;IT行业也是,最开始人们很少分为软件、硬件,B2B还是B2C,皆因其处于发展早期所致;化工和化学行业也是如此……

互联网这个行业,作为IT进化的必然方向,也可能是有史以来对人类整体改变最大的一个IT世代,或者称为IT3.0时代。如果说IBM和大型机改变的是宇航工业、大企业信息化水平,直接波及的是数千万人;那么微软和Intel除了改变企业之外,还通过PC改变了相当部分人的个人计算能力,直接波及的是数亿人;到了Google和亚马逊的时候,它们已经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以互联网为介质,迅速覆盖到全球数十亿用户,几乎是anywhere,anything,anytime。远在印度、非洲的国民也可以通过廉价手机上网,脱身山寨的超低价手机Gfive一度在印度直逼诺基亚,UCWEB这样的浏览器已经在印度市场位居第一……

正因如此,IBM主要改变的是经济链条上的“生产工具”,微软和Intel时代则已经成为生产工具为主、消费属性为辅的状态,到了Google所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它的主体已经变为消费工具,生产工具成为辅助属性。

为什么要探讨这个看起来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思维模式的不同的问题。由于互联网、软件和硬件为主的IT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内部的差异性巨大,其实,我们已经难以再将其当成一个行业——互联网尤其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互联网行业”这个词,语词与它内含的意义越来越难以匹配,它的外延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要端起机关枪,把这个词消灭掉了。

实际上,互联网现在正日益从虚拟经济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并日渐深化。从最开始最具数字化特性的新闻、游戏,到后来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以至于以后的3D打印、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正在从一滴水变为一个池塘,再到一个大海。

换一个维度看,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二次元世界,会把原有版本的世界统一升级一遍,从原有世界里“导入”到互联网世界当中。先从最易数字化的部分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那些更为实体的经济形态,速度有别、趋势不改。

1.2、互联网与经济学为什么要结婚

既然互联网可以看做是二次元空间,并不是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传统行业孽生出来的,从原有的IT进化树上演化过来的。只要你把互联网祛魅,把经济学也祛魅,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甚至个别深刻的东西。

这种发现有什么用?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很多理论知识,可以给“互联网行业”以借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变化无常的行业来说这是稀缺的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也能充实互联网的内涵。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互联网行业”重新解剖,会有新的发现:

比如,作为消费的互联网和作为生产的互联网。你玩腾讯的游戏,想必主要算做是消费,腾讯就是游戏的生产商、运营商。你使用Google的时候,有多少是用来消费的,有多少用于“生产”的呢?其实,很少有人将搜索当成一种“消费”,并以此为乐,更多的时候你把它当成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虽然没有直接生产出实在的产品,但是,它替你提升了寻找信息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处于“生产工具”的范畴,和螺丝刀、自行车有一样的经济学内涵,无非是个人效率工具,赚取的是时间。

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网络效应”对互联网行业尤为重要?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所谓生产力不过就是通过一定的工具,以及凝结在工具里的技术手段,把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工成商品的过程。互联网的“自然资源”就是用户,和人力资源是合二为一的,同时,他们还是消费者,则又可以看作是“合三为一”的——因此,用户尤为重要。你不仅是在找寻消费者,其实也是在找寻生产者!这种情况下,所谓网络效应,就是让更多的生产者、消费者、人力资源加入到网络生产和网络消费的大潮当中,那么多免费的生产者能不重要?

如果Facebook不是实名制的社交工具,那么他们之间的各种吐槽、沟通就无法对应到每个真实的个体身上,Facebook的广告价值就不会那么大。比如,它最近推出的信息流广告,每20条信息里就夹杂一个这样的广告,用户居然没有厌烦!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广告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Facebook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也知道你的兴趣图谱、社交图谱,多数广告还是有相关性的。是你告诉了Facebook你喜欢什么,你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同理,如果Google不跟踪你的上网数据,它如何能让Adsense和Adword成为全世界最精准的广告之一;如果不是你们那么卖力地在淘宝上购物、点评,阿里就不可能了解那么多人的真实信息,那么多商家也就不会在乎什么皇冠、钻石店,阿里又怎么会收集到用户和商家的信用?

如此种种,导出一些基础的经济学概念,让它与互联网结婚,你将孕育洞见之子。

1.3互联网的三个世界划分

承接上一节我们举的例子,我们说有“生产的互联网”和“消费的互联网”,这个问题一展开,就出现了一个基础问题,即互联网里的三个世界。

关于经济学,宏观层面说,归根结底只有三个问题: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使用。财富的创造关乎“生产力”,财富的使用关乎“消费力”,财富的分配关乎“分配力”,分配力衔接财富的创造和使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实,GDP的核算方式就分三种方法,和这个是对应的:生产法主要是从财富创造的角度来说的,是说各个生产部门一共创造了多少新增的财富;收入法则是指按照收益主体核算的财富分配总量;而支出法,指的是这些财富怎么使用了。

我们常说的GDP是按照支出法计算的,也就是说GDP=消费(直接消耗掉的财富)+资本形成(积累起来长期消耗或再生产的财富)+净出口(非本国消耗的财富)。但是,仅仅靠支出法计算,看不到经济的全景:

第一,它反映不了财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比如,很多人盲目叫嚣减少投资,但是却不区分生产性投资和长期消费型投资,没有生产性投资怎么反过来提升生产力,提升财富创造力呢?生产性投资里又分现有产业里的过剩产能投资和未来产业升级的投资,不区分这一点,那么很多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又怎么能遏制呢?

第二,这种方式尤其反映不出财富分配的问题。比如,目前中国政府的收入占GDP的35%左右,处于欧洲45%-50%之下,和美国占比相似。很多人以为这是政府所占的财富,其实,这是一次分配,这些钱还要透过公共产品二次分配给民众:基建、福利等等。这时候,富人叫嚣说政府占比太高了,穷人也跟着起哄是愚蠢的,因为穷人唯有通过二次分配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这是不是说政府没有问题了?当然有,因为政府在二次分配当中的成本太高,一般性行政支出大约占比17%-18%(和很多慈善机构成本大体相当),还是偏高的,完全可以减少腐败、提高效率。

伪问题如此之多,是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不在一个位面上。

那么,在互联网行业,对于互联网经济——Internomics而言,其实它作为一个产业,也在宏观经济的图谱上有这样一个投射: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使用(或者说广义的消费)。

比如,我们说百度,为什么它是财富创造者呢?因为以前你搜索个东西,要到图书馆去查,效率非常低下;或者你到大脑中去搜索,那你的脑容量存储有限;还有,你要去问周围的朋友,但是,数量非常有限,你总不能每次去江西问王林“大师”吧?问题是,就算你认识王林大师,他也未必能帮你不是?但是,有了百度这样的工具型公司,那就不一样了,上面存储了很多信息,你就把大脑存储外包了;上面有知道、百科,你可以问很多很多不认识的人,得到答案的概率高了很多,简便了很多。

再如,我们说经济学里有所谓供给学派,有所谓需求学派,还经常打得不可开交,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不同的阶段。

1.4效率和稀缺是微观两大核心

既然我们说,所谓经济都是财富的创造、分配和使用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很多研究都要围绕这三个位面展开。但是,这是宏观问题的核心,如果从微观层面说呢,也有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核心问题——如同萨缪尔森老先生开篇就强调的一样——是效率和稀缺。

物以稀为贵,诚哉斯言。稀缺性是经济之所以成为经济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之所以有价格的核心要件。Intel的CPU不过是一小块硅而已,这东西的物理成本极低,但是上面凝聚的知识含量很高,所以很贵吗?当然不是,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专利也一大堆,但是毛利远低于Intel,因为它不稀缺,有多家可以做到类似的水准,就没有定价权;LV、Gucci呢,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它的品牌是稀缺的,这是微观经济的一个核心。

与此类似的例子,在互联网行业里是非常多的。比如在网游行业,一款好游戏,比如Dota、LOL这样的产品,在数亿万计的产品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尽管有各种成功的要件,但是本质还是因为它的产品本身的耐玩性——换成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它的稀缺性。所以,一款魔兽可以赚10年钱,为暴雪动视贡献了数以十亿美金计的收入,LOL虽然收费较低、起步较晚,但是也成为腾讯第三大的游戏收入,年入十亿人民币计,且快速增长。

所以,你不管听多少人讲自己的互联网产品多么好,如果它没有稀缺性,那么它的价值一定会被消解、被模仿、被超越。比如,门户网站这种东西,就比较难以形成绝对的垄断,因为它非常难以制造稀缺性,甚至在细分领域都比不过一些有特色的自媒体。当然,它流量还是比较大的,总收入会高,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除了稀缺性,效率是另一大微观经济的核心问题。所以“经济”,在中国经常被狗血为“经实际用”,其实,它的本来含义就是效率。在所有的经济学进化当中,效率是第一推动力,而科技是效率提升的第一大推动力。这里的科技,包括自然科学的科技,也包括科学管理模式等,是广义的。

我们举个阿里的例子。阿里是一家什么公司?很多人会认为是电商公司。问题是,什么算电商公司呢?它又不进货,不直接卖货。那么,它是一家“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问题是,京东不是平台吗?那么,它是一家“以B2B2C、C2B为主的非自营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哇靠,这也太复杂了吧,定语不会爆表吧?

其实,阿里是一家以网上销售渠道为名、以广告收入为主的财富再分配公司。它本质是渠道,但是替代了传统的线下渠道,因为它有更高的效率,用户不用出门就能购物,商家不用店面就能销售,而且大家聚合到一个平台上,无所不包,这是什么效率?在盈利模式上,它就像商业地产,但是,场景在上面点点鼠标就能做广告,做竞价排名,这比线下的促销成本低很多,这是什么效率?

篇8

在当代经济中,金融对于资源配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当其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加强对创新支柱型产业、环保产业、小微企业、“三农”以及贴近民生领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改革的关键。

然而,由于我国银行业多年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对于中小企业的歧视以及审批过程的繁杂、时间拖延等问题,这些领域的企业往往在正规信贷市场上被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挤出,只能诉诸于小额信贷和民间借贷这样的外源融资渠道;而伴随着消费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第三方支付与小额借贷结合起来的,正是眼下“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P2P”公司。

金融本来就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而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风险又增加了很多:行业内部的盲目扩张、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风险控制不透明、监管缺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二、如何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是关键

当前我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运作企业比较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集中于以电商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以及P2P领域。总体而言,这三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大大提升了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灵活性。然而,不论是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抑或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形式,信息对称是市场实现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条件之一。审视我国互联网金融解决线上交易过程信息非对称问题的样板,可以发现,专业化信息交易市场的缺失,使得我国线上金融模式的运作效率大打折扣。

1.逆向选择

阿克洛夫(Akerlof)在次品市场模型中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信息对称是市场实现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条件之一,信息非对称会导致所谓的诸如“次品车”、“劣币驱逐良币”等市场失灵问题。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准银行业务”的范式,相较于已经成熟的商业银行标准化信贷合约模式,该市场失灵根源于2“P”之间的信息非对称:首先,资金的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资金的贷款方对借款方的资质和属性并不了解。道德风险的存在,又阻碍了信息在市场参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不通畅的恶果就是市场运行不良;其次,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看,“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其积极的外部效应使得该市场容易产生“搭便车”和“次品市场”现象,最终交易市场上流通的信息可信性下降。

2.道德风险

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道德风险,因此对贷款进行有效的事后监控同样重要。而这一过程往往会产生激励问题和委托成本问题。P2P信贷合约属于单一委托关系,而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属于双重委托关系,在存款人和金融中介之间、金融中介和贷款人之间存在着监控和激励的成本。根据戴蒙德(Diamond,1984)的受托监控模型,即使考虑了双重成本问题,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传统信贷模式仍然具有信息监控的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总监督成本。很难想象P2P除了技术优势之外能在成本和风控方面优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

三、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途径

在发达国家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可以诉诸于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易市场,通过完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体系提升信息市场的透明度。

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专业化、商业化的信用调查机构非常少且品牌信誉度不佳,央行征信局虽拥有一些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尚未实现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在这样的条件下,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很难诉诸线上渠道。实务中,中国的P2P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的主流方式是“线上基本资料认证+线下信用调查+线上或线下信用担保”。此外,近前不少P2P公司的倒闭,与其资金实力不足、技术条件不过关、营销能力欠佳、风控水平不高等密切相关。

不同于P2P,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巨头――阿里金融集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来处理信息非对称事件的解决方案。阿里金融平台能够对借款人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优化体系降低坏账率,对商业银行不愿意接手的小额信贷业务实现了高效率的处理。但是,阿里金融模式的覆盖面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可以将银行、政府体系内的征信系统与阿里金融这些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实现整个社会征信信息的互联网共享,那么信息非对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篇9

【关键词】比特币 博萨BOOSA 经济学 指数期权

一、引子

目前,比特币的日交易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3年日交易量将会达到8000亿---10000亿美元。由于比特币与黄金一样拥有“去中心化”的特|,并且拥有健全的货币安全体系,使得比特币这个价值体系没有走向崩溃,而逐渐成熟起来,造就了今天其价值200美元一比特币的局面。比特币正逐渐成为像黄金一样的“一般等价物”。

二、比特币概念

(一)比特币定义

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计算产生的跨平台虚拟货币,最早产生于2008年,其主要依附于互联网传播,比特币由日本的Mt.gox公司发明。比特币可以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虚拟货币。截止到2013年03月10日,已发行的比特币为10875775 BTC,根据2013年3月10日最新价格计算,总市值约为5亿美元。而最近,比特币市值一直呈飙升的态势,据称总市值已近高达10亿,开始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

(二)比特币特征

1.虚拟性

比特币只存在于计算机的虚拟世界,其本质和其他所有由计算机计算产生的虚拟货币一样,都是由一堆代码组成,而为了安全性,比特币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交易,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2.去中心化

美联储可以随时印发上亿的美元冲击市场,而这样会直接造成市场货币的贬值,造成通货膨胀,所有经济苦果都将由市场上所有货币持有者承担。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特质,使其没有一个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机构,这样就去除了由单一货币发行中心任意发行货币,从而造成货币迅速贬值,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挖矿”的方式获得比特币。

3.去中心化的根基――挖矿

比特币之所以可以去中心化,是因为它的存在方式完全模仿现实世界中另一种高保值介质――黄金。黄金之所以能高保值,就是因为其不由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想要获得就必须花费劳动去开采,而且全世界黄金的保有量基本是恒定的,越到后期总量越难增加。自2008年开始,指数期权已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特别是在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异常火爆,深受当地投资者喜爱。

目前,指数期权的日交易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3年日交易量将会达到8000亿---10000亿美元。

全球范围来说,指数期权这个新兴的交易品种还处于开发、教育市场的阶段。中国市场刚刚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对指数期权充满兴趣,指数期权在中国一定会得到迅猛发展,参与指数期权投资的人也将会获得巨大收益!

随着现在比特币挖矿的流行和比特币数量的增加,挖矿获得比特币已经越来越难了,据说现在两年挖一矿而不得将会是普遍情况。比特币的整体设定,与其称其为“虚拟货币”,不如叫做“虚拟黄金”更加贴切。

三、比特币在经济中的价值体现

(一)比特币可在线交易,方便快捷,门槛低、周期短、收益稳

这是一种迅速直接的交易方式,只需选择资产价格上涨还是下跌。每笔期权交易的到期时间,都事先预定。如果期间资产价格将上涨,则点涨下买单。同理,如果价格将下跌,则点跌下买单。交易到期时,如果预测正确,即便价格只浮动0.01个点。获得高达80%的单笔收益。当市场走势与判断相左时,承受的风险有限,亏损不会超过该笔投资金额。

(二)比特币可做指数期权,结合数字货币优势

比特币采用二元期权的交易方法,会员可以自己使用融资融币自由交易,公司从中获取交易佣金。英国博萨投资集团将带领导比特币、二元期权进军亚洲市场,公司在已经开始全面运营亚洲市场,引进比特币交易以及二元期权交易的金融产品,给大家提供一个全新、安全的理财商机。公司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亚洲成交自己的交易中心,为所有的投资提供全面的技术辅导及教育培训。

(三)比特币可采用互助平台资金安全的操作理念

所有的会员的资金都可以转换成为互助币,会员之间自由买卖。比特币最人性化的运作方案,投资者随时可以自己自由交易。比特币拥有庞大的比特币投资者会员数据作为数据交易支撑。比特币所有资金都是在会员手中自由交易。比特币最科学、最安全、最合理、最稳定的投资理财平台。

四、结论

B00SABIT定位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基于加密数字货币的金融衍生品产品和服务,同时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丰富的互联网以及金融产品研发和运营经验,是专业的数字资产研发和运营团队。其实理解黄金就不难理解比特币,比特币只是抽象了黄金的特质,在虚拟世界的一种化身。

参考文献:

[1] 吴林秀. 比特币研究文献综述――基于货币本位理论视角[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7).

篇10

金融是指货币的投资、存储、流通、汇兑、提取、回收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投资者期望通过这些经济活动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后期利益;贷款者会依据利率的高低、代价的大小,选择最佳的贷款方式。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中介、基金公司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经济活动大都在互联网上进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相关平台获取所需信息,考证彼此的信用,由此进行投资、贷款、储存、还款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现有的金融交易平台包括众筹、股票基金操作等投资软件;支付宝、微信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软件;蚂蚁支付等第三方代付软件以及种类众多的借贷应用软件。所以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互联网上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的各类经济往来活动。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快捷便利

互联网金融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有效省去了繁复的手续,节省了时间成本。传统的金融活动必须在线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为彼此提供纸质的信息资料和信用凭证,同时还有签订合同等复杂的程序。而互联网下的金融,如果交易量小,省略了这些步骤;如果交易量较大,则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快捷性填写和认证信息,最终完成经济活动。

2.交易量大,交易额偏小

随着电商和网上贷款等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可以依靠第三方支付和代付软件进行经济往来活动。因为具有便利和快捷性,互联网金融的使用频率自然会提高,网上交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支付和贷款成为可能,支付宝、社交平台、贷款App等金融产品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人们出行几乎可以不使用现金,打车、吃饭等消费行为,都可以通过这些金融产品来支付,这就使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额偏小的特点。

3.交易成本降低

大部分交易在网上进行总比线下要高效。事先设计的软件程序,方便了人们信息交流和认证,也减少了接待人员和金融工作者的工作量,甚至缩减了部分服务岗位。同时网上信息的交流不以面对面的形式或以纸质为载体,而是借用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协作性,使所有传统手续得以简化。所以互联网金融节省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

4.增大了金融风险

虚拟网络使造假、欺骗成榭赡埽给信用认证制造了麻烦。同时网络安全系统本身也存在风险问题。黑客和病毒软件肆虐,使互联网上的金融活动也存在着风险。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广泛推进,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日趋严重。互联网给金融交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企业金融和个人经济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创新的方法

1.对课程进行创新

金融专业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投资学、证券学、货币学、会计财务、银行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尤其是投资学、证券学实践性很强,学校应该注重课程的改革,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的经济基础理论、理财的专业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例如,在教授投资学和证券学时,教师要设计好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比例。在考核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时,不仅应包括笔试成绩,还应包括对实践结果的考核。学校可运用或者开发关于证券和投资的虚拟软件,学生使用同等的虚拟货币进行科学的投资,在实践中将理论与个人技能相结合,最后依据最终回笼的货币数量评判实践成绩。在学习货币学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协助下,模拟出一个货币发行、流通的小型世界,在实践中发现漏洞,不断巩固理论知识。

2.体验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与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经济学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会使用许多金融产品,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小额贷款、众筹、美团等软件。经济学的学生除了使用这些软件,还应该养成金融分析的专业素养,明白操作技巧的同时,要分析其潜在的运行机制,时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研究广受欢迎的金融产品后,可以与其他电子商务或者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联手打造出新的金融软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3.在金融行业进行实习

除了对金融产品进行体验,学生还可以在银行、投资、贷款公司进行实习,获得更为直接的实践经验,在银行中了解利率、利息、汇兑、贷款、存储等大量经济知识,在投资行业了解投资资本的流行机制,在贷款行业获得信息处理和信用认证的本领等。金融经济学的学生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在体验中获得专业技巧。

4.提高挖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认证时,金融行业会利用互联网搜寻客户的贷款活动、还款信用、收入能力、财产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首先,客户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信息审查员必须对客户的财产状况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考察,对远期的借贷和近期的消费进行仔细计算。所有这些信息除了在互联网上考证,还要在实地考证。而互联网上提供的是繁杂的信息,审查员必须依靠高效的软件,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软件进行信息的挖掘和搜寻。在实地考察中,职员还得具备一定的资产评估能力,才能对客户的经济实力进行如实统计。金融专业的学生接触不到评审客户信息,但是教师可以提供假设中的客户,提供一定的信息,告知相关的信用评审技巧,让学生在假设的案例中进行实践,获得信息认证能力。

5.提高评估风险的能力

对于客户的信用认证,不能只依靠客户提供的信息,同时要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中,运用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搜寻到有价值的信息。涉及大量贷款业务时,需要对客户个人的经济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而严谨地评估客户的可靠性。学生在学校虽然不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必须提高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另外,哲学专业与经济专业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辩证主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于投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健全“三观”建设、提高思想觉悟也能潜在地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精神和素养,尤其投资、股票等金融活动的开展更能因哲学思想而受益匪浅。

四、结语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寻求实践的机会,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为广大学生提供足量的虚拟操作软件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缩小学生与外界金融行业的差距,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弊端,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应该积极地思索和探讨解决办法,有效消除网上交易的弊端,研发出更加完善的金融交易平台。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CNNIC: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而在其中,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因此互联网金融消费的趋势势不可挡。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超过了20%。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学历,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其自身的素养和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将是潜在的高收入阶层,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心理产生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衍生品了解程度、使用情况、自身感受等情况,研究得出高校学生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刺激下产生的消费行为特点及对策,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合理消费,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引导社会青年消费倾向,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状况及特点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以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湘潭大学为主的长株潭地区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了专项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87.4%。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情况可分为使用网络购物和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两种。我们再进一步对其消费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互联网金融在当今高校学生中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一)消费水平趋于中等,但存在个体差异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购物的金额大多集中于200元以下及200~500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是比较理性的,在购买商品时,大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用途,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之间的大学生参与网购的人数最多且相对频繁。而生活费越高的学生相对应的网络消费金额也越高。由此可见,网购的消费频率和消费水平与生活费存在正相关,生活费较高的学生,网购的概率更大。

作为网络购物主要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由于还没有独立的能力,多数依赖家庭的资助,因此对商品价格的关注度更高,在大多数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平均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网上商品更加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满足大学生对商品物美价廉的需求。而价格的指向性也受家庭条件、购物需求、自我要求的影响,呈现复杂性的趋势。往往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不那么考虑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品,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还有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往往大家也会更追求其质量保障。

(二)消费结构基本合理,呈现多样性趋势

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所售商品也是琳琅满目。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消费中,网购服装、饰品、化妆品等装饰性用品居于首位,占到25.64%,其次是学习用品,占到20.02%,餐饮位于第三位,占到17.03%,然后是交通及通讯占16.59%。

消费的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作为年轻消费群体,大学生在消费时追求时尚性,潮流化,消费行为多元化、个性化。网络购物正迎合了大学生这种追求自我与个性的特征,将全国乃至世界潮流汇聚在一个互动平台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提供了极其便捷的购物渠道。当今社会足不出户已能够做很多我们过去想象不到的事情,网络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网络购物,还可以网络订票、网络订餐定外卖,甚至还可以购买网络课程。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极快的信息更新速度使网上的商品具有极好的前瞻性,引领了大家的时尚观念,迎合了大学生们多样化选择商品的需求。

(三)消费认知相对理性,仍存在盲目消费

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9.58%的学生选择互联网消费的原因是支付方式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网购的轻松便利。24.81%的高校学生是对商品有需求,22.2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而为了更好地促进消费,各种购物类网站会通过多种感官冲击、多种宣传方式使消费者产生物美质优的商品大减价、大折扣、礼品多、机会难得、机不可失的购物急迫。因为大学生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购物观的过渡时期,思维相对单纯,情绪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并不理性的购物冲动。

(四)消费投资尚不成熟,理财意识较薄弱

调查显示,67%的人没有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从未投资过的学生群体中,大多表示原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还有一些人是由于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认为其风险未知。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消费及投资理财观念还是趋于理性的。

而其余正在投资或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学生中,大多数投资金额为200~500元,而选择投资金额较大的往往也是每月生活费较充裕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女生较男生而言选择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额度相对较小。

在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学生中,27.51%的人是出于好奇、尝试的心理,28.36%的人认为其投资门槛低,收益率高,能够在有多余的钱的时候创造额外的收入。而在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目的中,43.22%的人是为了方便购物,他们大多把钱放在了余额宝,与淘宝账户能够直接连通,当人们需要消费时,钱能够直接转出。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影响行为方式

从经济因素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普遍增多,大学生从家庭取得的经济资助也有所增加,部分学生通过兼职也会取得一部分收入,但相比较有固定收入人群而言,经济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即有效需求有限,加之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各种生活必要支出,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支付水平是处于温饱略有结余的状态。

在购物时大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不多,由于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用品开销,所以大学生花钱是很谨慎的。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不仅方便快捷,可选种类丰富且新颖,而且网络商品价格定位往往比一般店面更具吸引力,根据合理投资的理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大学生经济支付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降低支出,于是网络购物的优势显现出来,价格指向性的购物特征引导大学生更加倾向于网络购物。

(二)思想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大学生适应时代性强,在网络横行的当今,各种门户类网站,购物类终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购物观念。大学生思想又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每个大学生都会属于某一参照群体,学校、班级、宿舍等不同的参照群体都会激发大学生一定需求,同学与朋友之间生活习惯的相互影响,也让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盛行且呈现的网络消费地点也相对集中。

从另一个方面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购物群体,对其现在消费观念的塑造将影响大学生以后消费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发掘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环境决定其消费特征。

(三)自我意识与个性化需求旺盛

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时期好奇心十分强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标新立异。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此以更多的表现自我。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更好的挑选及对比各种各样的商品,从而对个性化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挑选与众不用的商品。网上交易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空间,买家与卖家之间仅仅通过屏幕沟通,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行动,消费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要求,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从心理因素来讲,大学生购物观念还不够成熟,购物心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消费的不稳定性和消费的情绪性。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对待网上购物的态度往往抱着一种尝试心理,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通常认为网络购物并没有传统购物方式安全,但是又由于年轻人强烈的好奇心与开拓精神,他们会在一定额度内尝试进行购物。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对策

(一)社会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很多行为方式是受周边环境的熏陶所形成的,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会对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念起着很大作用。当前,由于网络消费有着与传统消费不一样的特点,很多传统消费的法规往往不能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同样适用。因此,政府机构应该根据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网络执法的力量,加大对网络非诚信行为监管和制裁,切实保障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着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不断增长,各类网络交易网站的访问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还应建立政府、交易网站、网络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舆论监督体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交流,既大力推崇积极的网络营销行为,也让非诚信行为得以曝光并得到应用的惩罚,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

高校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前提基础条件就应该是正确认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危害。这方面需要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更需要互联网金融参与的各个体系在运营过程中,有更多的制度保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例如,甄别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首先要考虑所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实际情况与产品的预期情况是否一致。在目前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誉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投资情况,还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通常选择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在行情变动中,能够掌握经营主动权,保持稳定的收益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此外,经营经验较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早已为周围的顾客或消费者所熟悉,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一批忠实的顾客,大多成为学生投资消费的首选。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应根据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征选择收益性稳定、信誉较高、安全性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科学合理地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另外,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互联网金融技能,并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步更新,使其能在高校学生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时给予帮助和技术支持。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的知识体系去作为未来社会活动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在运行方面需要重视高校学生这一主体。

(三)学校应加强设施建设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快速,但是,在整体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高校学生社会经验少,消费观念超前,容易造成消费过程的风险。高等院校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直接管理和教育单位,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

首先,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网站和网络系统的建设,实现让网络进社区、进宿舍、进实验室,逐步实现校园网络一体化;大力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教育功能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为引导好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

其次,是加强学校软件设施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消费道德观,针对本校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通过校园宣传和班级自学等方式普及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在学校里开展关于真假网络消费方面的座谈会、关于网络消费维权方面的知识竞赛;举办专题的培训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的知识、真假商品商标的鉴别技巧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还可以开设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课程和专题讲座,辅助开设互联网金融学、消费经济学、低碳消费常识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规避风险,实现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和管理规范化。

(四)家长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金融理财观念

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更加简易、快捷,容易操作,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更加能够接受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大学生运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是高校学生自我观念的进步。要保障这项活动维持在正确的范围内,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根据实际情况教导子女。家长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由于特殊的亲情关系,更利于消费文化的教育。首先,家长要率先垂范,杜绝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其次,要更新观念,“适度供给”,帮助子女培养合理安排预期收入和支出的意识。最后,家长应把自己勤俭持家的行为言传身教给子女,把自己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理财观念及成功的理财案例传授给子女,让子女深刻体会到科学理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同时使其熟知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相关内容,并掌握一定的理财技巧,引导其合理地进行理财活动,避免年轻人投资时所存在的盲目性。

(五)学生应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方面,大学生要做好生理准备。要让投资理财活动有所收获,相关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大学生自身应从书籍、身边的案例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在进行投资理财活动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易于操作的项目入手,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戒骄戒躁,避免盲目投资与唯利是图。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做好心理准备。大学生基本没有收入来源,是纯粹的消费者,所以大学生要摒弃盲目从众、攀比、享乐、奢侈等非理性的消费心理,养成一种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学会编制预算和记账,在每月消费支出前,根据自己可供消费支出的多少及对不同消费方面的偏好程度,合理规划并记录消费情况,并做适时调整。同时,大学生应尽早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性,并为之做好准备,把重心转移到相关学业上来,有计划的扩大投资消费。

篇12

关键词:教育技术;外语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76-03

一、基于互联网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于互联网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Skinner运用操作强化原则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行为主义的模式是向学习者呈现一个小单元的信息作为刺激,学习者通过填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做出反应,然后由反馈系统做出评价,若反应正确,反应就得到强化,学习者就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程序教学的思想在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形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技术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语言学习中它只注重语言的细节和表面形式,而忽略了真实的交际行为。

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因素,认为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图式,而认知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具有心理空间结构和联想能力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也有很大的启示。它告诫我们不仅要对所学内容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研究,还必须研究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等,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通过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心理学家Bardett于1932年提出了图式理论。Nunan(1993)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有关语言习得过程的理论,表明听者或读者是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理解语篇的”,并指出:“图式理论说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被组成相互连接的模块,这些模块是依据我们以前的经验而构建起来的,并且可以使我们预测将来的经历。”Anderson(1988:197)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图式“其知识不仅仅是事实的聚集。虽然我们可以在短期里记住一个独立的事实……有意义的学习要求我们吸收信息;我们要把信息掰碎、消化,并将它储存在我们已有的特别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之中,建立新的连接,重新构建旧的连接”。图式理论是建构主义的基础。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合作性学习有助于丰富学习者对于事物的理解。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探索的认知的工具。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Rogers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积极愉快、能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他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是对学习者内在潜力的发挥,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学习。应该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从而充分地显露自己的潜能。虽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其片面性,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而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但是,罗杰斯特别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这种独树一帜的理论,为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观点和途径。

二、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促进有效学习

(一)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观念的变革,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技术已经成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工具,推动了外语教学的革新,使我们真正树立起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方面素质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广泛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机会探索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主动学习者。此外,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需。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引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法阶段和整合性阶段。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即超媒体(hypermedia)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环境的个别化自主交互学习、基于多媒体教室网络环境的协商学习、基于校园网络的资源利用学习、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等教学模式。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将逐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过渡到以超文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整体性、全面性和大容量性,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从主讲者变成了导师和顾问,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意义构建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目前,外语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在探索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外语学习越来越多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以网络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交互性等优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策略已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前景。

(三)有利于促进有效的外语学习

综合上述各种理论的观点,不难看出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有效学习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学习是建构的和累积性的;二是学习是自我调节的;三是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四是学习是情境性的;五是学习是合作性的。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可以将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归纳为有效的信息输入和有效的知识建构两个方面。教学中使用的各类媒体和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信息输入方面的学习条件,保证教学信息能够引起充分的注意,易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利于建构,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形成系统结构体系,从而便于建构和记忆,并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倾向。

网络硬件技术引发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革命,为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生动化的教学管理形式,单向的传导模式变为教师、学生和媒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式,师生的角色也相应改变,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探索知识,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训导者和灌输者。这种具有交互性和动态开放性的模式对学习者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及探索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立体的情意、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信息容量大及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便利的人机对话操作、非线性的学习方式以及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环境应包括四大要素,即“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网络构成的系统环境,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它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给学习者,图文并茂,画面动感,易记难忘,不容易产生乏味感,真实的材料、真实或近似真实的场景、可以反复使用、资源共享等特点,保证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并且能突破时空界限,延伸感知,扩大主体活动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构成有效的外界刺激,促成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与之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意义的建构,提高了学习质量。

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新模式要求教师延伸课堂和课本内容,发挥学生的中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指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提倡个性化学习,鼓励合作协作。网络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于典型的学校课堂,可以实现自我调节。许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使用一个探索性的教学循环,强调元认知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处于探索性循环的那个阶段。此外,他们还使用了被称为反思性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反思他们自己的探索,并进行相互评价。一般而言,这种面向探索、基于模型的建构主义教授科学的方法似乎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们普遍对科学感兴趣和容易理解科学。

三、构建全方位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外语学习。那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真正达到外语习得过程中的有效学习,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在此,笔者想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基础为指导,充分考虑环境建构的原则、遵循教育原则,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Beatty(2004:252)认为,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是评估软件或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资源的适宜性;二是构建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三是监控学习者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中的参与,鼓励自主学习;四是鼓励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作为培养合作学习和学习者互动的开端起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有效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遵循上述原则,积极营造自主语言学习环境,促进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网络技术,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立体化的语言输入。通过单一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利用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输入,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外语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环境优势,探索多种课程、多种层次的环境应用方式。由于可以保证发音地道,可以紧密地把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的训练安排在同一时段进行,而且文字、声音、图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重感官,引发他们认知结构的积极反应。其结果是加快了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内化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学习过程中交互性强,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营造课外学习环境

资源共享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理念,也是网络技术的一个特点。我们探讨的资源共享,就是要合理布局,构建共享环境,积极开发多学科、多课程、课内课外、不同教育层次的共享方式,使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共享资源,也可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同一任务的学习,达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我们一方面利用校园网,连接其他英语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课外英语学习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和开发英语学习课件和软件,挂在校园网上,进行辅助学习。现在,网上挂有学生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的网络课件,还有《阶梯英语》软件系统,为学生提供课下自主学习课本的条件。此外,我们还可开发研制网上题库,以便学生自行练习和自测水平。

(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课外语言学习氛围

除了积极地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了营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氛围,我们还要大力倡导第二课堂活动,使英语学习在课上课下、机上机下、校内校外浑然一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得以无限的延伸。

有教师参与组织的英语角活动,外教的课外讲座,英文电影赏识等活动,并鼓励和支持学生会、英语协会等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电影配音、诗歌和成语翻译、英语绕口令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外外语学习,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网址,如BBC英语广播节目、英语电台、英语歌曲欣赏、诗朗诵、名著选读、名片精彩对话、文体娱乐等节目丰富多彩,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需要。

篇13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运用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不仅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有的过程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字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作品欣赏,利用网络进行绘制工作,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查阅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前沿的消息来更新自己的消息库,所以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谈谈互联网+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眼界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以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为主要渠道,学生没有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依靠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专业本身所需要的外界影响。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不仅仅只有课本教材这一条,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教学资源。教师从网上搜罗一些比较新颖的环境设计理念,以及比较新潮的设计作品,这样通过互联网展示给学生能够使学生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并且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接受到来自生活或者世界作品的影响。例如,在进行《素描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现代美术作品中比较受欢迎的迹象静物设计,通过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对静物进行素描的规律以及空间线条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多种静物图,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现代的设计风格以及理念,还能够使学生的设计素描功底更加牢固。

2进行线上交流,扩大信息交流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设计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感知自己在设计作品时的不成熟的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动人的作品。但是仅仅通过班上同学之间的交流使远远不够的,学生之间需要更广范围的探讨。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e-mail,远程或者是文件传输进行交流,这种相对封闭的交流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乐于接受的,因为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很多事情是不想说给别人听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受到尊重,并且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来源,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有益信息,能够有助于自己的设计作业的顺利进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设计理念中时十分不科学的并且无益的,所以,教师设置这种线上交流平台,能够使学生及时的受到其他设计者的点播,这对于学生的设计工作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

3营造网络环境,实施个性教学

互联网构建起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它有很多的个性特点,所以这就为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网络选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相对开放的互联网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教室营造的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自由的学习,并且激发起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视觉传达》的网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绘图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视觉观念,并且将学生所绘制的图像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视觉差异,并且从中汲取到有益的观念,所谓的视觉传达需要以网络作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感知,只有这样视觉差异的影响才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4虚拟实体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无论是何种专业的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学评价这个过程,教师综合评价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总结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定,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网络,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课堂相结合。例如,学生将自己通过设计学习,将自己的构思或者作品投放到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上去,让自己班级以外的其他师生进行评价,这样得到的意见不仅能够更加广泛,而且学生更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加客观的建议,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上其他人的建议便能够评定出自己的学习效果怎样,从中吸取经验,争取在下次的作品中做得更加完美。从教师方面二眼,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收获,或者对于教师工作的建议,但是不排除有些同学难以启齿,所以教师可以开辟一台网络途径让学生向教师传递信息,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阐述自己设计理念的能力,更能够从学生的建议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构建起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以,这种将虚拟互联网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师生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

5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专门为社会培养,建筑设计人才,以及室内室外设计型的人才,这对于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而言是十分紧缺的人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的信息社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互联网对于现代建筑以及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让学生在步入这个行业之后,尽快适应现代信息互联网技术带给工作的便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权衡好互联网带给学生的利弊,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取得持久的进步。

作者:祝洪珍 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14

一、“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指“互联网加上各个传统行业”,把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但是从更深层面来说,“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要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之上,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起来,开创全新的发展形态。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就是要把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展现出来,把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在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经济的发展促使民营、国营企业不断增多,各个领域的企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素质过硬的财会人员。传统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必须要紧密联系“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找出目前高校中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二、“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创新理念与专业建设

会计职业是一个与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职业,高校及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建立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育人理念,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t,遵循“服务需求、明确定位、尊重规律、系统思考、整体设计、系统建设、良好的规划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方针,坚持校企合作,以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会计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将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到会计专业教学中,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指导和培养能力为本位”,确定人才标准,创新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在不同地区的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对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地社会调查,明确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高校院校会计专业进行准确地定位,进而能够对高校院校会计人才进行动态的培养;其次,高校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能够主动适应当地新产业技术的发展要求,同时结合现代会计专业及其职业的情况,突出高科技智能学科的特点,进而能够逐步调整及其优化专业发展方向,满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特色的快速形成。

(三)创新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既然对于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那么首先组要做的就是把互联网带入到课堂中,丰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新课改以来,高校教师已经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再陌生,课堂上使用ppt等已经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他们仅仅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课件内容,没有真正利用到互联网的潜在价值。互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万事都有利有弊,不能因为一些潜在的威胁而直接放弃互联网巨大的潜力价值。教师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来掌控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尤其是针对一些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学习一些会计软件的模拟操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局域网的监控功能来实时观察学生的动态,出现问题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四)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多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出现后,人们上网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上,还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这些新媒体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地学习环境。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直播课等在教育界越发流行,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直播课等形式来学习。到课堂后,教师更多的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加会计专业学习的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