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范文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新时期;黎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

黎族的文化传统保护的较为良好,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有着非常完善的文化体系架构,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黎族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经济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黎族的传统文化虽然较为健全,但其传承过程表现出了脆弱的特点,很容易在外来经济发展政策和文化的冲击下支离破碎。由此来看,合理的分配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有必要。

一、黎族的经济状况

黎族的经济发展总体来看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海南等地的黎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来看,以少量的旅游业和民族特产的经营采购为主要依托,在其他方面没有足够的开发,产业结构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具体来说,各乡镇地区的黎族居民人均收入不过数百元而已,这与我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振兴和开发黎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等黎族聚居区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黎族传统文化

1、黎族的服饰

黎族服饰总体的特点是支派众多,各自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比如长筒裙在腰部有彩色的条文,在筒头有各种几何图案或动物、植物团,而在尾部主要是点状的点缀;比如短裙在头部没有花纹,在裙腰到裙角的部位有花纹但是比较稀少。还有三平式筒裙或三亚式筒裙,其制造特点和花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以说黎族的服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形状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方式,在图案的选择方面也有必然遵循的规律。这种特殊的服饰特点密切在地域、族群特点上还会有更细致的不同,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一条文化架构系统。

2、黎族的织锦

黎族的织锦在全国各大少数民族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据说在工艺上达到了古代各族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早在宋元时代就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中原各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业中的元老。黎族的织锦拥有纺、织、染、绣等四大工艺,独具特色,具有很深的文化研究意义。

3、黎族的医药

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黎族的医药学也自成体系。黎族的医药技术是从古代延续下来,通过内服、外敷、熏蒸、水洗、捻痧、骨伤疗法等技术可以为黎族民众的日常疾病进行很好的治疗。黎族的医药学同样是以各种草药为主,在各种治疗上都会有独家配置的草药发挥功效。黎族的医药效果奇佳,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黎族地区的草药物产也极为丰富,为医药学的现代化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4、黎族的建筑

黎族的建筑艺术也自成体系,以船形屋为例,这是其他各类少数民族中都不曾出现的,在外观上像一艘船。船形屋一般有前廊、居室和杂物间构成,有多重建筑方式和造型特点,门廊多位凉棚式,进深可达3米以上;居室部分的跨度达到6米左右,深度也有六米,相对而言较为宽敞。黎族的住房一般设计比较简陋,不过对本地的气候特点却非常适应。黎族的房屋建筑还会融合民族内的一些迷信思想和风水理论,在用材上多以竹木架构和茅草覆盖为主,地方特色浓郁。

三、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1、黎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黎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特异性很浓,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非常少见,这为以猎奇为主要看点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而且黎族的风俗文化和传统非常健全、完善,其传承体系的脉络非常清晰,这为旅游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带来了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的烘托下,黎族的旅游经济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黎族的风俗文化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开发,成为吸引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2、黎族传统文化促进消费带动辅助产业的发展

黎族传统文化吸引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就带动了地方消费的增长。比如黎族文化观光和旅游对宾馆住宿的需要、对餐饮饭店的需要、对出租车等车辆的需要、对摄影器材设备的需要以及对了黎族织锦、纺织物的需要等。有这种需要,就有这种生产,这就促进了地区的餐饮行业、宾馆住宿和农家乐、蔬菜果品运输和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当然,辅助产业并不仅限于这些直接辅助日常生活和观光旅游的行业,还包括基础的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设施和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它们也是黎族文化带动下的重点辅助产业。

3、黎族传统文化增加农民收入

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项目。农民除了可以像往常一样进行农业耕作之外,也可以到饭馆打工,到农家乐打工、做导游、打山珍野物卖给饭店、出售各种山货,或者帮着做水果蔬菜的贩运和销售,或者在闲暇时节织造织锦和各种服饰进行出售,都可以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地方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的需求下,本地农民阶层成为最好的劳力输出力量,他们的收入将会增长是必然趋势。

4、促进了黎族部落旅游文化园的建设

旅游文化园,是黎族旅游文化的一个缩影,可以集合黎族的所有旅游文化特色、民俗风情、艺术特色等于一体,对黎族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全新的解读。黎族旅游文化园的建设,不仅将黎族本土的旅游优势集于一体,更能够将经济发展和投资商、投资创意、旅游创意收缩到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旅游产业的无规划发展对黎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文化保护和黎族经济发展的矛盾,确保了黎族旅游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5、推动黎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副业的带动下,电力设施首先需要加倍投入;其次各种土地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做开发,建旅馆、宾馆和饭店;其次交通运输条件需要改善,马路、公路、观光山路和观光缆车等需要建设;然后是通信基础设施也需要建设,比如移动、联通和电信的信号塔、信号基站和站点,还有各种互联网络运营商的进驻和业务的开通。要完成黎族的旅游经济或其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三大基础设施是前提。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等的建立也会逐渐完善,这是保证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利辅助。

结语:

新时期黎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之举,而只有依托黎族的文化风俗和特点进行经济规划和设计,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济条件的改善。对黎族的经济规划需要紧密结合黎族的文化特征,寻找好的经济开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大胆设计,充分调动地区民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献军. 黎汉文化的冲撞――黎族文身的“被禁止”与“被终止”[J].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6)

[2]傅治平. 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圈层结构及其演变[J]. 琼州学院学报. 2011(06)

[3]韩立收. 黎族传统习惯法中的结婚限制范围及其社会功能探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04)

[4]田雯. 新时期弘扬与发展贵州精神的理性思考[J]. 湘潮(下半月). 2011(09)

篇2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传统 经济发展

文化传统观念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形成并沿传至今的思想意识,展示出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物质产品等三个方面。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因此在当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当代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在发展湖北经济和探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时,如何对待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观念,尤其是荆楚文化传统观念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地区严重落后,中部发展缓慢,东部沿海地区则较为超前――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许多人把导致这种不平衡和差异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特殊的经济政策(如设立特区和开放城市)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

诚然,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制于资金、技术、资源、自然环境、地理、制度、政策等因素,社会文化并非决定性条件。但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水平、效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经济模式等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说,经济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它决定着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主要走向。不过,社会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方面通过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借助于人这一社会主体而制约着经济发展。自有人类以来,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社会文化同经济之间又是双向互动的。一则经济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转化成包括经济观念、经济价值观、经济道德、经济人格、经济态度、经济思维等经济文化;二则各种既成的主体内在文化和社会外在文化尤其是经济文化通过人而反作用于经济,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客体,它既创造了文化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各种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借助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社会化方式而内化成个人的心理―文化结构,赋予社会主体以特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格品性等,以此推动人类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世界上各地区、各主要国家都选择了某种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受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支配。

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自然条件的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交往和竞争等客体性因素,也包括经济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需要欲望等主体性要素。社会文化(含区域文化)作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通过内化积淀在社会主体的心理文化结构之中,转化成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品格等,以此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力。

二、荆楚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但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从而又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流域分,荆楚文化属于长江文化系列;以生产方式看,属于内陆农耕文化之列。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和封建社会特别漫长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与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既有许多精华,又有不少糟粕。其“精华”,即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如“荜路蓝缕 ,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等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为世界各国称道。文化传统观念既然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思想行为,就必然会在人们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湖北经济的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具有荜路蓝缕精神的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果,如保康县尧治河村孙开林;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如屈原;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后不忘乡里,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总而言之,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就越能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荆楚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在历史上曾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地区经济发展。从目前考古成果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原自楚国,大冶铜绿山铜矿举世惊叹;最早的铁器在楚国;秦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曲的鼻祖是楚国人优孟;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超凡脱俗,等等。许多科学技术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但先秦以降,湖北地区经济归于沉寂,进入“冬眠期”,尤其商业活动,更与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去甚远。在我国古代徽商的兴旺,更有西北内陆晋商的崛起,处于中间地带的湖北地区却近于落寞。简结其因,应致如下:一是“眷恋故土。”屈原有诗:“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p109)这种观念又与“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汉书.元帝纪》)或“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相融合。这本是热爱家乡、国家的一种美德,无可厚非。但却总是囿于一地,不接触新生事物,不与外界交流,致使思想保守。其二是虚妄骄狂、自得。古代有以“蛮夷主义”为旗。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子为王。“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P254)表现出一种骄狂与虚弱。近则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自诩(九头鸟内涵象征此不具论)。聪明乎?狡诈乎?流露着一种自得的心理,进取精神全无。三是地方观念。由于楚国开发相对较晚,长期被中原各国称为“荆蛮”加以歧视排斥,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一定差异与距离,使楚人形成较强的地方观念而无商品意识。司马迁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无饥谨之患,以故訾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P736)安于现状而无创业之精神。

19世纪中叶,荆楚经济再度崛起,湖北引领着全国近代化进程,但其中表现出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外力性特征。第二次期间汉口为新增11处通商口岸之一。外国资本陆续在武汉设立使用机器的工厂,此为荆楚大地近代工业的发端。1862年1月,江汉关设立,总汇对外贸易税务。自此,汉口逐步成长为水陆交通枢纽,华中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货到汉”的说法遍传遐迩,武汉“九省总汇之通衢”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带动了长江中游商品经济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的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二,“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二是官府主动性,政府行为是先导性动力。洋务派后期巨擘张之洞总督湖广近二十年间,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等官方举措,使湖北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内地省份,迅疾跃升为全国近代化进程的排头兵。在20世纪最初10年里,汉口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

民国以后,湖北经济渐次沉沦不起。世纪之交,“湖北工业化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水平居全国第14位。”“职工平均工资居全国第28 位。”“2003年湖北在中国名牌产品榜上仅居第17位。”(中部崛起!振奋人心的部署[J].党员生活.2004(10))不仅如此,上世纪湖北所拥有的名牌产品纷纷丧失,显然这一切与湖北明显的区位优势、科教实力、文化教育繁盛和综合优势相去甚远。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中的非优秀成分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湖北经济发展缓慢的最重要的成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大大超过湖北地区的实践,揭示出如下两个问题:

1.悠久的历史并不等于辉煌的现实。湖北地区历史悠久,可上溯至炎帝神农。在随州、谷城、神农架等地,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度。东南沿海地区则开发较晚,直至唐朝还被视为蛮荒之地。然而改革开放之后,却迅速崛起,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为世人瞩目。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悠久的历史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

2.灿烂的文化并不等于先进的意识。荆楚文化绚丽多彩,文物荟萃,但由于历属政治中心,封建统治控制特别严,从而使儒家文化和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中消极成分影响比较大,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封闭、自大。汉唐以迄明清的湖北,“唯楚有材”之说名不副实。梁起超《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一文指出“湖北为交通最便之区,而学者无闻;”又说“湖北为四战之区……学者希焉”。思想与文化界缺乏活力与创新。与此相反,明清时浙东学派却站在时代前列,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形成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精神,并溶入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大潮汹涌。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的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只有经济一种手段,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荆楚文化的传统观念。

(1)要继承和发扬其精华部分,批判和克服糟粕。传统文化的继承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有了抽象继承,传统就能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有了具体继承,传统就能随着时代进步而成为新的传统,使传统绵延不绝。“荜路蓝缕”的那个时代可以成为历史,但这种创业精神要继承下来。在文化经验和智力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文化心理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而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始终是人及其精神。

(2)就现代经济发展实践看,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教育和科学活动中,文化产业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湖北要实现中部崛起,既是经济建设的课题,也是文化建设的课题,离不开荆楚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及伦理道德即文化的支撑。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到企业生产与管理、名牌产品的创立,都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活动,需要综合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底蕴和储备显得至关重要,经济与文化要协调发展,同步并重,以达到文化带动经济、经济促进文化,成为一个发展的整体。荆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有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自然文化有长江三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清江巴土文化;城市文化有武汉文化;还有名山名寺文化、现代革命文化等,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充满了永恒的魅力。政府当加以开发和利用,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为湖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带动湖北经济的起飞。

(3)把特色文化品牌筑成现代经济发展桥梁。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与各行各业血脉相连,文化品位越高企业产品质量就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反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文化的相关制约。①特色文化品牌能为经济建设导向。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只有商品化了的高质量产品才会受到市场的亲睐和消费者喜爱。其次,特色文化品牌能为经济建设探路搭桥。湖北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还处在起始阶段,特色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如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三国文化、名山名寺文化都有品牌,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品牌。因此,我们要有战略眼光,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品牌的经济效应。②把特色文化做成现代经济亮点。以往的教训告诫我们,湖北工业抱残守缺,科技含量低,文化品位低,效率差,制约了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在我省是弱势,但又是最具潜力的产业。可以说,旅游文化产业还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未开发的处女地。 ③把特色文化建成现代经济发展支柱。在认识到文化旅游,尤其是特色文化品牌的特色经济功能以后,我们就要站在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始终盯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用前瞻性的思维方法,把湖北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成品牌,把特色文化建成湖北经济发展支柱,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此过程中,除各方面重要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外,文化有时能定输赢。当前文化竞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特别是如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有益和有效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金开诚:楚辞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新; 企业家精神; 观念人力资本。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 一是资本积累; 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 三是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 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 = AF ( K , L , R)式中: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A 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K 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L 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 R 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 F 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 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 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 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 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 “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 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 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 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 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 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 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 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 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20 世纪初期,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 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 “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 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 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 创新的主体是什么? 对此, 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 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 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 即“创新精神”, 亦叫做“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 主要包括: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甘冒风险的大无畏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 企业家甘冒风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4) 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 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 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 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恰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 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由此可见,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是创新的精髓,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但是, 企业家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人数多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东部的企业家平均数量也大大超过西部。那么,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家数量具有不均衡性? 企业家阶层及其创新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按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每个时代的“精神”都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因此,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二、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农业文明。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因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 应该满足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主体意识;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因循守旧, 不满足现状; 具有进取精神和纠正意识; 眼界开阔, 乐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补充新知识; 崇尚科学, 实事求是, 不迷信书本, 不慑服权威; 讲求效率, 重视技能, 具有敬业精神。由此可见,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甚至出现了“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的现象, 但其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典型的例子如印度和孟加拉国, 其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 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观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人力资本的数量并不占据优势, 其经济却高速发展。如浙江, 2001 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在国内排序第17 位, 但其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各省之首。这说明,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个数量的问题, 而且还有个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 笔者拟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 它是通过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观念、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二者的作用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 “知识人力资本”

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 “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做什么”、以及从经济组织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二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 “观念人力资本”甚至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谈得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显然, 本文的企业家是属于“观念人力资本”范畴的。“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什么是文化? 哈耶克认为, 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 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 hi138/Com]

文化的经济学界定是: 文化是指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 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 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 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 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因此, 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 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 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 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 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一般来说, 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 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清楚地意识到: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等的态度, 所有这些态度都是从人的头脑深处产生的”。他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态度分为两类: 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对财富的意愿是大不相同的, 这取决于积累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习惯和禁忌; 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所需作出的努力的态度, 即工作态度, 他认为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在这里,人们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的。

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 因此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犹太富商遍布世界各地; 而反观伊斯兰教, 其教义则认为赚人家钱是可耻的, 甚至到了今天,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还认为到银行存钱收取利息都是不对的。我国的温州人深受浙东“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而乐于经商,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而西藏人赚了钱却乐于佛事活动, 很难有资本积累。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因此, 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区域, 对其一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 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 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 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 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 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 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 其生成“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三、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

本经济模型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 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实现经济资源有效的新组合, 能够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 那么, 它就会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可以表述如下:公式: G = C(i) f(T ,I)其中: G = 经济发展水平, C = 文化类型, i = 创新精神(系数) , T = 技术创新, I = 制度创新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发展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企业家阶层的主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途径而实现的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这里包含着层层推进的几层意思。

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到经济体内部去寻找, 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

传统文化的塑造定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等。例如, 一个靠近海洋的地区, 人们由于经常下海, 要和海浪、台风做生死搏斗, 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深居内陆山区的人们, 对外交往困难, 再加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不需要走出家乡, 因而缺乏对外交流,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保守观念和封闭性格。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区域传统文化形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的, 有的是比较保守的, 缺乏创新精神的。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决定的。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内在精神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主要是由其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渊源关系表现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企业家这个创新主体来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其演进路径是, 区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及其价值观念在合适的条件下, 将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从而在本文化区域自发地形成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由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家数量多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快, 而数量少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慢, 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型中, 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具体来说, 公式里“I”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区域所拥有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创新频率计算出来。

其次,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创新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从内容上看,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其中,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其作用在于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市场, 提高原有的经济组合的效益, 甚至可以带来新的经济组合;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它既可能把闲置的经济资源组合起来, 也可以从根本制度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从历史上看, 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就是创新活动密集的时代, 如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一个新制度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浙江省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多发区, 正是通过专业市场、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及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创新, 浙江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那么,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亦是植根于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文化精神。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往往是影响经济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路径的重要因素, 制度的文化蕴含规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诺思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 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信仰体系, 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 从心理到意识, 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 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则、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习俗和惯例, 在制度创新中有两种可能的作用方向, 一是成为制度创新借用的资源, 即将民间运行的习俗惯例升华为普遍有效的制度; 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障碍, 即它们属于惟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的那种类型。由此可见, 制度无非是文化进化的结果, 是各个小群体、个人的规则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上升为社会规则。

传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后的文化观念会阻碍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革命浪潮的教训中得到答案: 而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则能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也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再次, 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站在落后的“农业国”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里,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可以划等号的。什么是工业化? 按照发展经济学大师张培刚的定义, 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

就是熊彼德所说的“创新”。由此可见, 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实际上是承袭了其老师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 认为工业化就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而把工业化定义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

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构建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64-0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是我国历史沿革过程中的文化结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承担者。但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使其更好地发扬积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目的,探讨高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途径,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贡献。

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定范围内开展,并世代相沿不绝,至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效应,还没有被现代化的体育及竞技同化的娱乐活动。它是一个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的概念。[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在长期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人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各种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精神、组织制度的总和,并由这些总和对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产生影响。

1.2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

1.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对自身的了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伴随着人们从畏惧自然进步到依靠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了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开发了潜能,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体、智意和意志的超越。

1.2.2 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与自然界有天然的联系,并作为一种中介调节人与社会关系,对于保证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1.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保存先进的积极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发展的,并在不断吸收现代体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自身加以创新、改造,使人类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能积极的适应,更好地协调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高校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1 高等院校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承方式,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代表着最前沿的文化学术研究水平,同时拥有广泛的与其他文化交流的空间。因此,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

2.2 普通高校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技能的能力较高,思想活跃,处在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中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把优良的民族体育文化经过转化编入教材,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民族情感的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能进一步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精髓

高校通过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对各种体育文化进行融和,既拓宽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创造的空间,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积极融合,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各种体育文的特色及文化体验,又向全世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 目前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3.1 物质制约因素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很好地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使用的教材、资料等物质资源相对缺乏,使得教学内容贫乏,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 组织制度制约因素

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广度和深度不够,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也较少,缩小了民族传统w育的范围。大多高校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比赛等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形式。同时缺乏专业教师资源,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拓宽,更不用说使得学生产生民族精神层面的升华了。

3.3 意识形态制约因素

3.3.1 来自于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现代体育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体育文化,它因高参与度和广泛的观赏性高而受到了大学生的喜欢。另外,其对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欣赏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冲击。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潮的、流行体育文化元素比较喜爱,而传统体育项目则被束之高阁,成为小众项目。

3.3.2 网络文化的入侵

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化对现代社会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冲击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敏感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辨别能力,对西方体育文化中非主流的糟粕趋之若鹜,容易形成消极的价值取向,对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导致大学生民族体育精神与意识的选择产生了冲击。

4 如何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4.1 改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

高等院校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比赛的场馆器材等物质条件给予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效果。

4.2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各地的普通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开设适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项目,把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精髓纳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民间向高校课堂的转化。并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运动会、俱乐部等形式,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

4.3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力量

一方面,在各体育专业院校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中组织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师,采用外出进修学习或请专家进来培训学习,使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 结语

高校肩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担,面对当前各种文化的冲击,应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创新,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使其具有传统体育特色的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0-115.

[2] 范维.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0(8):1-8.

[3] 韩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调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11):73-76.

篇5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中原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原地区内的中原人以及祖先所创造的并一直继承延续发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特色,其历史比较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属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无法复制的精髓所在,在整个中华文化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文化业态是指,对新兴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如电子技术、各种软硬件载体等等,对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数字化为主要操作模式,进行编辑、生产、传递等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其新兴文化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加快,覆盖领域较广。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还不是经费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关键是文化的传播与使用,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发展河南的新兴文化产业。首先,从传播入手,从发展中原传统文化入手,利用新兴文化各种技术上的优势,将博大精深的中原传统文化宣传出去,让中原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的展示给人们,力求营造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中去,将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其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要重视文化凝聚力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培育具有河南特色文化的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输出;再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结合要重视塑造新一代民族精神,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又必须重视文化融合过程中某些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文化可能被商业化的情况出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1、以传统文化寻求创意灵感

中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民间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发展比较好,具有区域特色,例如:朱仙镇年画、南阳玉雕、禹州钓瓷、洛阳三彩、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祖先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完全能成为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财富。河南省内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地区,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纪念品设计相互结合,主要是以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旅游群众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新兴文化产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成功的转换,关键在于各方面创意的应用与开发,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意为内核动力,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切入点,并且要准确找到市场卖点,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产品化,新兴产品文化化。对现代原材料进行广泛的分析与使用,并与数码建模结合起来,例如:印花、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等,有助于将中原传统文化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在造型上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色彩品质,将中原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现代产品中,使其产品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精致,不仅有时代的特色,也同时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树立中原新兴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出一份力,使其中原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等等现代技术,让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音乐、网络文化产品以及数字化影像等等宣传出去,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能对文化融合与生产方式、表现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中原文化传播新的格局。

2、突出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明确指出:如何要让华夏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与中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战略内容。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其中的多样性无疑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原传统文化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手段在于如何宣传,如何在宣传与利用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元素与新兴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原传统文化深入系统地剖析与整合,让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势进行创新,有助于寻求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增长点。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关于市场化运作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只有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获得对应的经济效益,或者更多。我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真善美方面的看法其实是一致的。如何培育高新会计支持下的中原传统文化新的形态,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的特色与本质体现出来,要努力寻求一个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首先就必须有艺术、道德基本衡量的标准。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技术原理、设计哲学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利益而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充分体现文化之本、艺术之本。数字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文化产业中必须注重克服机械复制艺术与大众文化,要明白原创艺术的现实意义,要善于通过原创的、艺术的、文化的东西来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唤醒,营造尊重、理解、对话、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这个环境中创造出新的人类情感认知方式,有效拓展人类认知的视角,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

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互结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将中原所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其主题化、集约化;充分利用借势、移植、嫁接等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尽可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目标,并健康、稳定、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92-97.

[2]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44-50.

[3]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