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时期;黎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
黎族的文化传统保护的较为良好,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有着非常完善的文化体系架构,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黎族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经济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黎族的传统文化虽然较为健全,但其传承过程表现出了脆弱的特点,很容易在外来经济发展政策和文化的冲击下支离破碎。由此来看,合理的分配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有必要。
一、黎族的经济状况
黎族的经济发展总体来看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海南等地的黎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来看,以少量的旅游业和民族特产的经营采购为主要依托,在其他方面没有足够的开发,产业结构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具体来说,各乡镇地区的黎族居民人均收入不过数百元而已,这与我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振兴和开发黎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等黎族聚居区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黎族传统文化
1、黎族的服饰
黎族服饰总体的特点是支派众多,各自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比如长筒裙在腰部有彩色的条文,在筒头有各种几何图案或动物、植物团,而在尾部主要是点状的点缀;比如短裙在头部没有花纹,在裙腰到裙角的部位有花纹但是比较稀少。还有三平式筒裙或三亚式筒裙,其制造特点和花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以说黎族的服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形状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方式,在图案的选择方面也有必然遵循的规律。这种特殊的服饰特点密切在地域、族群特点上还会有更细致的不同,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一条文化架构系统。
2、黎族的织锦
黎族的织锦在全国各大少数民族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据说在工艺上达到了古代各族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早在宋元时代就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中原各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业中的元老。黎族的织锦拥有纺、织、染、绣等四大工艺,独具特色,具有很深的文化研究意义。
3、黎族的医药
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黎族的医药学也自成体系。黎族的医药技术是从古代延续下来,通过内服、外敷、熏蒸、水洗、捻痧、骨伤疗法等技术可以为黎族民众的日常疾病进行很好的治疗。黎族的医药学同样是以各种草药为主,在各种治疗上都会有独家配置的草药发挥功效。黎族的医药效果奇佳,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黎族地区的草药物产也极为丰富,为医药学的现代化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4、黎族的建筑
黎族的建筑艺术也自成体系,以船形屋为例,这是其他各类少数民族中都不曾出现的,在外观上像一艘船。船形屋一般有前廊、居室和杂物间构成,有多重建筑方式和造型特点,门廊多位凉棚式,进深可达3米以上;居室部分的跨度达到6米左右,深度也有六米,相对而言较为宽敞。黎族的住房一般设计比较简陋,不过对本地的气候特点却非常适应。黎族的房屋建筑还会融合民族内的一些迷信思想和风水理论,在用材上多以竹木架构和茅草覆盖为主,地方特色浓郁。
三、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1、黎族传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黎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特异性很浓,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非常少见,这为以猎奇为主要看点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而且黎族的风俗文化和传统非常健全、完善,其传承体系的脉络非常清晰,这为旅游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带来了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的烘托下,黎族的旅游经济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黎族的风俗文化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开发,成为吸引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2、黎族传统文化促进消费带动辅助产业的发展
黎族传统文化吸引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就带动了地方消费的增长。比如黎族文化观光和旅游对宾馆住宿的需要、对餐饮饭店的需要、对出租车等车辆的需要、对摄影器材设备的需要以及对了黎族织锦、纺织物的需要等。有这种需要,就有这种生产,这就促进了地区的餐饮行业、宾馆住宿和农家乐、蔬菜果品运输和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当然,辅助产业并不仅限于这些直接辅助日常生活和观光旅游的行业,还包括基础的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设施和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它们也是黎族文化带动下的重点辅助产业。
3、黎族传统文化增加农民收入
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增收项目。农民除了可以像往常一样进行农业耕作之外,也可以到饭馆打工,到农家乐打工、做导游、打山珍野物卖给饭店、出售各种山货,或者帮着做水果蔬菜的贩运和销售,或者在闲暇时节织造织锦和各种服饰进行出售,都可以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地方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的需求下,本地农民阶层成为最好的劳力输出力量,他们的收入将会增长是必然趋势。
4、促进了黎族部落旅游文化园的建设
旅游文化园,是黎族旅游文化的一个缩影,可以集合黎族的所有旅游文化特色、民俗风情、艺术特色等于一体,对黎族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全新的解读。黎族旅游文化园的建设,不仅将黎族本土的旅游优势集于一体,更能够将经济发展和投资商、投资创意、旅游创意收缩到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旅游产业的无规划发展对黎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文化保护和黎族经济发展的矛盾,确保了黎族旅游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5、推动黎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旅游业和各项辅助产业、副业的带动下,电力设施首先需要加倍投入;其次各种土地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做开发,建旅馆、宾馆和饭店;其次交通运输条件需要改善,马路、公路、观光山路和观光缆车等需要建设;然后是通信基础设施也需要建设,比如移动、联通和电信的信号塔、信号基站和站点,还有各种互联网络运营商的进驻和业务的开通。要完成黎族的旅游经济或其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三大基础设施是前提。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设施设备、医疗设施设备等的建立也会逐渐完善,这是保证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利辅助。
结语:
新时期黎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之举,而只有依托黎族的文化风俗和特点进行经济规划和设计,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济条件的改善。对黎族的经济规划需要紧密结合黎族的文化特征,寻找好的经济开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大胆设计,充分调动地区民族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献军. 黎汉文化的冲撞――黎族文身的“被禁止”与“被终止”[J].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6)
[2]傅治平. 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圈层结构及其演变[J]. 琼州学院学报. 2011(06)
[3]韩立收. 黎族传统习惯法中的结婚限制范围及其社会功能探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04)
[4]田雯. 新时期弘扬与发展贵州精神的理性思考[J]. 湘潮(下半月). 2011(09)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传统 经济发展
文化传统观念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形成并沿传至今的思想意识,展示出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物质产品等三个方面。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因此在当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当代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在发展湖北经济和探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时,如何对待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观念,尤其是荆楚文化传统观念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地区严重落后,中部发展缓慢,东部沿海地区则较为超前――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许多人把导致这种不平衡和差异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特殊的经济政策(如设立特区和开放城市)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
诚然,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制于资金、技术、资源、自然环境、地理、制度、政策等因素,社会文化并非决定性条件。但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水平、效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经济模式等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说,经济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它决定着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主要走向。不过,社会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方面通过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借助于人这一社会主体而制约着经济发展。自有人类以来,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社会文化同经济之间又是双向互动的。一则经济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转化成包括经济观念、经济价值观、经济道德、经济人格、经济态度、经济思维等经济文化;二则各种既成的主体内在文化和社会外在文化尤其是经济文化通过人而反作用于经济,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客体,它既创造了文化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各种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借助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社会化方式而内化成个人的心理―文化结构,赋予社会主体以特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格品性等,以此推动人类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世界上各地区、各主要国家都选择了某种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受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支配。
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自然条件的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交往和竞争等客体性因素,也包括经济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需要欲望等主体性要素。社会文化(含区域文化)作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通过内化积淀在社会主体的心理文化结构之中,转化成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品格等,以此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力。
二、荆楚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但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从而又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流域分,荆楚文化属于长江文化系列;以生产方式看,属于内陆农耕文化之列。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和封建社会特别漫长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与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既有许多精华,又有不少糟粕。其“精华”,即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如“荜路蓝缕 ,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等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为世界各国称道。文化传统观念既然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思想行为,就必然会在人们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湖北经济的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具有荜路蓝缕精神的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果,如保康县尧治河村孙开林;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如屈原;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后不忘乡里,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总而言之,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就越能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荆楚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在历史上曾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地区经济发展。从目前考古成果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原自楚国,大冶铜绿山铜矿举世惊叹;最早的铁器在楚国;秦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曲的鼻祖是楚国人优孟;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超凡脱俗,等等。许多科学技术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但先秦以降,湖北地区经济归于沉寂,进入“冬眠期”,尤其商业活动,更与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去甚远。在我国古代徽商的兴旺,更有西北内陆晋商的崛起,处于中间地带的湖北地区却近于落寞。简结其因,应致如下:一是“眷恋故土。”屈原有诗:“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p109)这种观念又与“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汉书.元帝纪》)或“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相融合。这本是热爱家乡、国家的一种美德,无可厚非。但却总是囿于一地,不接触新生事物,不与外界交流,致使思想保守。其二是虚妄骄狂、自得。古代有以“蛮夷主义”为旗。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子为王。“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P254)表现出一种骄狂与虚弱。近则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自诩(九头鸟内涵象征此不具论)。聪明乎?狡诈乎?流露着一种自得的心理,进取精神全无。三是地方观念。由于楚国开发相对较晚,长期被中原各国称为“荆蛮”加以歧视排斥,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一定差异与距离,使楚人形成较强的地方观念而无商品意识。司马迁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无饥谨之患,以故訾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P736)安于现状而无创业之精神。
19世纪中叶,荆楚经济再度崛起,湖北引领着全国近代化进程,但其中表现出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外力性特征。第二次期间汉口为新增11处通商口岸之一。外国资本陆续在武汉设立使用机器的工厂,此为荆楚大地近代工业的发端。1862年1月,江汉关设立,总汇对外贸易税务。自此,汉口逐步成长为水陆交通枢纽,华中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货到汉”的说法遍传遐迩,武汉“九省总汇之通衢”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这带动了长江中游商品经济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的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二,“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二是官府主动性,政府行为是先导性动力。洋务派后期巨擘张之洞总督湖广近二十年间,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等官方举措,使湖北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内地省份,迅疾跃升为全国近代化进程的排头兵。在20世纪最初10年里,汉口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
民国以后,湖北经济渐次沉沦不起。世纪之交,“湖北工业化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水平居全国第14位。”“职工平均工资居全国第28 位。”“2003年湖北在中国名牌产品榜上仅居第17位。”(中部崛起!振奋人心的部署[J].党员生活.2004(10))不仅如此,上世纪湖北所拥有的名牌产品纷纷丧失,显然这一切与湖北明显的区位优势、科教实力、文化教育繁盛和综合优势相去甚远。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中的非优秀成分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湖北经济发展缓慢的最重要的成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大大超过湖北地区的实践,揭示出如下两个问题:
1.悠久的历史并不等于辉煌的现实。湖北地区历史悠久,可上溯至炎帝神农。在随州、谷城、神农架等地,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度。东南沿海地区则开发较晚,直至唐朝还被视为蛮荒之地。然而改革开放之后,却迅速崛起,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为世人瞩目。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悠久的历史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
2.灿烂的文化并不等于先进的意识。荆楚文化绚丽多彩,文物荟萃,但由于历属政治中心,封建统治控制特别严,从而使儒家文化和荆楚文化传统观念中消极成分影响比较大,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封闭、自大。汉唐以迄明清的湖北,“唯楚有材”之说名不副实。梁起超《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一文指出“湖北为交通最便之区,而学者无闻;”又说“湖北为四战之区……学者希焉”。思想与文化界缺乏活力与创新。与此相反,明清时浙东学派却站在时代前列,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形成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精神,并溶入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大潮汹涌。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的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只有经济一种手段,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荆楚文化的传统观念。
(1)要继承和发扬其精华部分,批判和克服糟粕。传统文化的继承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有了抽象继承,传统就能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有了具体继承,传统就能随着时代进步而成为新的传统,使传统绵延不绝。“荜路蓝缕”的那个时代可以成为历史,但这种创业精神要继承下来。在文化经验和智力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文化心理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而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始终是人及其精神。
(2)就现代经济发展实践看,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教育和科学活动中,文化产业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湖北要实现中部崛起,既是经济建设的课题,也是文化建设的课题,离不开荆楚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及伦理道德即文化的支撑。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到企业生产与管理、名牌产品的创立,都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活动,需要综合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底蕴和储备显得至关重要,经济与文化要协调发展,同步并重,以达到文化带动经济、经济促进文化,成为一个发展的整体。荆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有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自然文化有长江三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清江巴土文化;城市文化有武汉文化;还有名山名寺文化、现代革命文化等,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充满了永恒的魅力。政府当加以开发和利用,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为湖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带动湖北经济的起飞。
(3)把特色文化品牌筑成现代经济发展桥梁。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与各行各业血脉相连,文化品位越高企业产品质量就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反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文化的相关制约。①特色文化品牌能为经济建设导向。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只有商品化了的高质量产品才会受到市场的亲睐和消费者喜爱。其次,特色文化品牌能为经济建设探路搭桥。湖北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还处在起始阶段,特色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如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三国文化、名山名寺文化都有品牌,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品牌。因此,我们要有战略眼光,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品牌的经济效应。②把特色文化做成现代经济亮点。以往的教训告诫我们,湖北工业抱残守缺,科技含量低,文化品位低,效率差,制约了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在我省是弱势,但又是最具潜力的产业。可以说,旅游文化产业还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未开发的处女地。 ③把特色文化建成现代经济发展支柱。在认识到文化旅游,尤其是特色文化品牌的特色经济功能以后,我们就要站在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始终盯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用前瞻性的思维方法,把湖北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成品牌,把特色文化建成湖北经济发展支柱,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此过程中,除各方面重要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外,文化有时能定输赢。当前文化竞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特别是如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有益和有效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金开诚:楚辞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新; 企业家精神; 观念人力资本。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 一是资本积累; 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 三是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 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 = AF ( K , L , R)式中: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A 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K 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L 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 R 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 F 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 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 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 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 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 “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 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 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 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 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 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 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 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 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20 世纪初期,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 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 “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 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 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 创新的主体是什么? 对此, 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 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 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 即“创新精神”, 亦叫做“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 主要包括: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甘冒风险的大无畏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 企业家甘冒风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4) 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 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 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 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恰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 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由此可见,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是创新的精髓,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但是, 企业家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人数多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东部的企业家平均数量也大大超过西部。那么,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家数量具有不均衡性? 企业家阶层及其创新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按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每个时代的“精神”都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因此,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二、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农业文明。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因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 应该满足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主体意识;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因循守旧, 不满足现状; 具有进取精神和纠正意识; 眼界开阔, 乐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补充新知识; 崇尚科学, 实事求是, 不迷信书本, 不慑服权威; 讲求效率, 重视技能, 具有敬业精神。由此可见,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甚至出现了“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的现象, 但其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典型的例子如印度和孟加拉国, 其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 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观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人力资本的数量并不占据优势, 其经济却高速发展。如浙江, 2001 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在国内排序第17 位, 但其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各省之首。这说明,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个数量的问题, 而且还有个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 笔者拟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 它是通过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观念、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二者的作用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 “知识人力资本”
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 “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做什么”、以及从经济组织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二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 “观念人力资本”甚至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谈得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显然, 本文的企业家是属于“观念人力资本”范畴的。“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什么是文化? 哈耶克认为, 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 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 hi138/Com]
文化的经济学界定是: 文化是指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 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 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 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 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因此, 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 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 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 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 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一般来说, 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 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清楚地意识到: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等的态度, 所有这些态度都是从人的头脑深处产生的”。他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态度分为两类: 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对财富的意愿是大不相同的, 这取决于积累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习惯和禁忌; 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所需作出的努力的态度, 即工作态度, 他认为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在这里,人们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的。
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 因此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犹太富商遍布世界各地; 而反观伊斯兰教, 其教义则认为赚人家钱是可耻的, 甚至到了今天,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还认为到银行存钱收取利息都是不对的。我国的温州人深受浙东“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而乐于经商,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而西藏人赚了钱却乐于佛事活动, 很难有资本积累。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因此, 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区域, 对其一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 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 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 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 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 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 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 其生成“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三、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
本经济模型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 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实现经济资源有效的新组合, 能够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 那么, 它就会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可以表述如下:公式: G = C(i) f(T ,I)其中: G = 经济发展水平, C = 文化类型, i = 创新精神(系数) , T = 技术创新, I = 制度创新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发展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企业家阶层的主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途径而实现的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这里包含着层层推进的几层意思。
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到经济体内部去寻找, 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
传统文化的塑造定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等。例如, 一个靠近海洋的地区, 人们由于经常下海, 要和海浪、台风做生死搏斗, 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深居内陆山区的人们, 对外交往困难, 再加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不需要走出家乡, 因而缺乏对外交流,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保守观念和封闭性格。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区域传统文化形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的, 有的是比较保守的, 缺乏创新精神的。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决定的。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内在精神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主要是由其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渊源关系表现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企业家这个创新主体来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其演进路径是, 区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及其价值观念在合适的条件下, 将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从而在本文化区域自发地形成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由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家数量多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快, 而数量少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慢, 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型中, 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具体来说, 公式里“I”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区域所拥有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创新频率计算出来。
其次,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创新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从内容上看,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其中,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其作用在于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市场, 提高原有的经济组合的效益, 甚至可以带来新的经济组合;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它既可能把闲置的经济资源组合起来, 也可以从根本制度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从历史上看, 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就是创新活动密集的时代, 如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一个新制度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浙江省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多发区, 正是通过专业市场、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及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创新, 浙江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那么,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亦是植根于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文化精神。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往往是影响经济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路径的重要因素, 制度的文化蕴含规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诺思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 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信仰体系, 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 从心理到意识, 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 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则、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习俗和惯例, 在制度创新中有两种可能的作用方向, 一是成为制度创新借用的资源, 即将民间运行的习俗惯例升华为普遍有效的制度; 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障碍, 即它们属于惟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的那种类型。由此可见, 制度无非是文化进化的结果, 是各个小群体、个人的规则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上升为社会规则。
传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后的文化观念会阻碍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革命浪潮的教训中得到答案: 而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则能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也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再次, 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站在落后的“农业国”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里,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可以划等号的。什么是工业化? 按照发展经济学大师张培刚的定义, 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
就是熊彼德所说的“创新”。由此可见, 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实际上是承袭了其老师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 认为工业化就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而把工业化定义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构建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64-0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是我国历史沿革过程中的文化结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承担者。但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使其更好地发扬积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目的,探讨高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途径,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贡献。
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定范围内开展,并世代相沿不绝,至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效应,还没有被现代化的体育及竞技同化的娱乐活动。它是一个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的概念。[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在长期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人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各种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精神、组织制度的总和,并由这些总和对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产生影响。
1.2 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
1.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对自身的了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伴随着人们从畏惧自然进步到依靠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了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开发了潜能,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体、智意和意志的超越。
1.2.2 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与自然界有天然的联系,并作为一种中介调节人与社会关系,对于保证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1.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保存先进的积极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发展的,并在不断吸收现代体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自身加以创新、改造,使人类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能积极的适应,更好地协调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高校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1 高等院校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承方式,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代表着最前沿的文化学术研究水平,同时拥有广泛的与其他文化交流的空间。因此,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
2.2 普通高校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技能的能力较高,思想活跃,处在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中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把优良的民族体育文化经过转化编入教材,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民族情感的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能进一步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精髓
高校通过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对各种体育文化进行融和,既拓宽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创造的空间,使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积极融合,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各种体育文的特色及文化体验,又向全世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 目前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3.1 物质制约因素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很好地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使用的教材、资料等物质资源相对缺乏,使得教学内容贫乏,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 组织制度制约因素
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广度和深度不够,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也较少,缩小了民族传统w育的范围。大多高校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比赛等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形式。同时缺乏专业教师资源,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拓宽,更不用说使得学生产生民族精神层面的升华了。
3.3 意识形态制约因素
3.3.1 来自于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现代体育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体育文化,它因高参与度和广泛的观赏性高而受到了大学生的喜欢。另外,其对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欣赏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冲击。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潮的、流行体育文化元素比较喜爱,而传统体育项目则被束之高阁,成为小众项目。
3.3.2 网络文化的入侵
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化对现代社会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冲击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敏感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辨别能力,对西方体育文化中非主流的糟粕趋之若鹜,容易形成消极的价值取向,对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导致大学生民族体育精神与意识的选择产生了冲击。
4 如何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4.1 改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
高等院校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比赛的场馆器材等物质条件给予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效果。
4.2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各地的普通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开设适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项目,把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精髓纳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民间向高校课堂的转化。并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运动会、俱乐部等形式,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固定的文化组织制度。
4.3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力量
一方面,在各体育专业院校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在普通高校中组织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师,采用外出进修学习或请专家进来培训学习,使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 结语
高校肩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担,面对当前各种文化的冲击,应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创新,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使其具有传统体育特色的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0-115.
[2] 范维.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0(8):1-8.
[3] 韩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调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11):73-76.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中原传统文化是居住在中原地区内的中原人以及祖先所创造的并一直继承延续发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原特色,其历史比较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属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无法复制的精髓所在,在整个中华文化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文化业态是指,对新兴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如电子技术、各种软硬件载体等等,对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以数字化为主要操作模式,进行编辑、生产、传递等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其新兴文化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加快,覆盖领域较广。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还不是经费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关键是文化的传播与使用,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发展河南的新兴文化产业。首先,从传播入手,从发展中原传统文化入手,利用新兴文化各种技术上的优势,将博大精深的中原传统文化宣传出去,让中原传统文化更加直观的展示给人们,力求营造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中去,将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其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要重视文化凝聚力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培育具有河南特色文化的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输出;再次,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结合要重视塑造新一代民族精神,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又必须重视文化融合过程中某些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传统文化可能被商业化的情况出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1、以传统文化寻求创意灵感
中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民间艺术在这样的趋势下发展比较好,具有区域特色,例如:朱仙镇年画、南阳玉雕、禹州钓瓷、洛阳三彩、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的艺术,充分体现了祖先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些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完全能成为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财富。河南省内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地区,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纪念品设计相互结合,主要是以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旅游群众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新兴文化产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成功的转换,关键在于各方面创意的应用与开发,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源头,创意为内核动力,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切入点,并且要准确找到市场卖点,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产品化,新兴产品文化化。对现代原材料进行广泛的分析与使用,并与数码建模结合起来,例如:印花、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等,有助于将中原传统文化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在造型上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色彩品质,将中原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现代产品中,使其产品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精致,不仅有时代的特色,也同时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树立中原新兴文化产品品牌形象出一份力,使其中原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中原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等等现代技术,让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化音乐、网络文化产品以及数字化影像等等宣传出去,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能对文化融合与生产方式、表现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形成中原文化传播新的格局。
2、突出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明确指出:如何要让华夏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时代特征,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与中原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战略内容。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而其中的多样性无疑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原传统文化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手段在于如何宣传,如何在宣传与利用的过程中成为文化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元素与新兴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原传统文化深入系统地剖析与整合,让科技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势进行创新,有助于寻求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增长点。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关于市场化运作方面,文化产品虽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只有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获得对应的经济效益,或者更多。我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真善美方面的看法其实是一致的。如何培育高新会计支持下的中原传统文化新的形态,就必须要从中原文化的特色与本质体现出来,要努力寻求一个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首先就必须有艺术、道德基本衡量的标准。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技术原理、设计哲学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利益而违背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充分体现文化之本、艺术之本。数字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文化产业中必须注重克服机械复制艺术与大众文化,要明白原创艺术的现实意义,要善于通过原创的、艺术的、文化的东西来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唤醒,营造尊重、理解、对话、创新的良好氛围,并在这个环境中创造出新的人类情感认知方式,有效拓展人类认知的视角,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
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相互结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较好的开发与利用。当前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将中原所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其主题化、集约化;充分利用借势、移植、嫁接等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配置与整合,尽可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目标,并健康、稳定、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92-97.
[2]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44-50.
[3]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大计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新途径[N].河南日报,2012-07-18(006).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文化转型;文化研究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既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经济发展待定文化复兴,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转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吴艳,颜秉玺,颜佩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圈;区域文化;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080-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而在其从属的大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现代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愈来愈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竞争力提升,而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区域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东亚“儒家伦理文化圈”通过对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表明: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提升经济竞争力应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借鉴和融合。
一、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环境又对经济竞争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总是体现出不同类型区域文化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竞争力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区域文化是由特定的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过程决定的,它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等。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各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各具特色并互有差异,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孕育了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区域文化。
(二)区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正愈来愈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推动着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亦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在作用。
(三)区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竞争力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般意义上,与落后的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区域文化必然会影响人们在观念、意识等文化方面的素质,阻碍了该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个区域过去经济发达,后因多种原因导致经济落后,其文化影响力还会因历史发展的惯性而持续很长时间。
二、区域文化对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区域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要素,通过价值观念导向与选择行为方式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则有可能被整合进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东亚“儒家伦理文化圈”的形成表明,历史上东亚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儒家文化是东亚现代化形成的文化底蕴的观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竞争力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维权体制,强调政府的集权领导
它透过无所不在的社会控制和意识形态网络来支撑高度一元的集权统治,维持秩序,操守道德,并以此为基础介入和铸塑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战后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经历了其强人政治之后,逐渐走向经济自由化的道路。在完成经济和政治双重历史任务时,采取非常措施引进现代市场经济,调动一切社会资源达成现代化的目标。儒家文化主张家长和上司至高无上,讲究上下尊卑,认可现有权威和秩序,十分有利于东亚精英集团实现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
(二)注重国家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儒家文化主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是以家庭为根基加以组织的,儒家伦理是把家族和国家作为集体的伦理。东亚儒家社会对个人有着高度期望和约束,要求个人对家庭与国家高度负责。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经济组织才能有效率,儒家社会具有较强的尊重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的传统,东亚的个人始终是他所属群体的典型一分子,这种崇尚群体的倾向是促使该地区政治、经济获得稳定的一个根本因素。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对东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即使在最现代化的部门里,仍然可以目睹一种集体团结和纪律的价值。
(三)以家族伦理为核心,东亚的企业主要是依据家族组织形成的
东亚社会缺乏西方由普遍主义文化遗产带来的各种普遍规范和价值体系,尤其缺乏契约观念、平等观念和自由联合的艺术,个人之间难以相互信任和开展合作。但是,具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不仅能够相互信赖,身份地位高的人能够对身份地位低的人加以支配,而且必要时人们能够为家族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传统的家族主义为东亚的家族企业组织工业经济活动,保证劳动人口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深层次的支持。东亚家族主义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相对稳定和谐,同样受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提升经济竞争力,构建区域发展之路径
当前,根据文化观念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对区域群体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探寻、描述、分析、扬长避短,能动地促进观念变迁,进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甚至先行变革,发挥先驱作用,对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和活性的保持与重构,提升经济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与区域发展
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消除自然经济的影响和文化神圣化,推进多种所有制发展和文化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观念逐渐显化,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把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潜质开发出来,才能保证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的腾飞。文化多样化既包括各种文化形态在风格上的多样化,也包括各区域文化的多样化,文化的区域化、个性化是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注重文化观念的传播与吸收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我们只注重资金、技术等有形要素的引进,而不注重观念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与借鉴,即只注重硬环境的建设,不注意软环境的优化与重构。整体上导致要素配置不协调、不整合。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故在对外交流、借鉴、引进中,应逐渐树立新观念、形成新意识。不同区域的文化多姿多彩,跳出自身传统文化中固执、保守的价值观念,重视对其他先进区域的文化借鉴和吸纳,并将其与自身文化相融合,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渗透、贯通、统一,将更加有利于本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
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包含了以工业为内容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包含了以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为内容的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面临着后工业时代的某些困难。它要求我们实现从单纯经济增长向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并且从中寻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它强调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的对接,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以传统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并不是最佳选择,只有把握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树立自身的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庆松,董四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概念
(一)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①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其势不可挡的独特力量冲进各个国家的视线之中。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技全球化为先导;第二,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第三,跨国公司为载体;第四,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五,为发展中国家所参与而又为发展中国家所抗拒。这五方面特征共同构成经济全球化的独特力量,向世界蔓延开来。
(二)文化
文化(culture),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多义性概念。就文化观的本质而言,文化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结果,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影响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多元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需要从多方面认真探析和思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所以自从人类文化产生的那一天起,其呈现出的一直是以地域特点或民族特色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如华夏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的这些文化,对各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发生影响。
二、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文化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随着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的融合现象应运而生。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融合表现极为明显,文化融合通过不同类型的本土文化繁衍和发展。例如:一些洋快餐来到中国,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将原本西方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洋快餐,以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然而,这样的文化融合一方面能够促进一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严重的文化冲击。例如,动漫业是我国的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来,其它国家的动漫进入我国,极大地冲击我国本土动漫文化发展,另外,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动漫导致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出现畸形和扭曲。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正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和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再加上国内文化的庸俗化倾向导致文化安全面临种种挑战,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不能把文化的不安全归结为一种原因,要全面的辩证的看待引起文化不安全的因素③。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保护我国本土文化不遭受破坏和负面冲击变得十分重要。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是文化多元化的另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势必导致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传统文化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文化之时,二者产生的是火花还是摩擦,需要辩证地分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结果对我国文化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影响,这其中最严重的当属价值观的冲突。例如,我国传统价值观提倡节俭、厌恶骄奢,而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非科学的价值观传入我国,对青年人的毒害甚深。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当代中国,面对价值观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
如何处理好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不能回避的挑战。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尽可能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同时应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契机,在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实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使中国文化深入人心,使文化在安全的氛围中不断的发展壮大④。只有充分发挥我国本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精华作用,才能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冲突降低到最小范围。(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2010年6月 第194页
②崔越《文化多元化视阈下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5月
③④顾良艳《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孟娜《多元文化影响与心理和谐构建》[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5月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3]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
关键词:村寨;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保护与发展
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少数民族村寨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着人类生活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种类型,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地方社会基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1]。这些民族特色村寨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保持和发扬民族特色生态村寨的本土文化特征,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粹,在不断提高当地村民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积极从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创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活动的方式。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适应的体系,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再通过文化作为中介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2]。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对文化产生影响的同时,又通过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然而,不同的生态环境给文化带来了不同的生态效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群落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是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生产方式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也就各具特色,因此就有了多民族文化和多元化的自然环境。而环境的多样性与文化类型的丰富性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是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同时又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村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可以被看作是微缩的民族社会。村寨民族文化存在于村寨的田间地头,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村寨日常生活之中,是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它既包括无形的文化,如语言、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娱乐等,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如建筑、雕塑、书籍、文物古址、服饰等。村寨民族文化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的众多村落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村落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景观也无法避免,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模式――“民族文化生态村”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民族文化生态村”,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和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风情园、民族村,具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文化生态村实行的是原地保护,展示的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浓郁文化特色的典型社区或乡村为对象的文化保护展示区,即文化生态村必须是以现实存在的活文化与孕育产生该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第二,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示范区。第三,民族文化生态村不象都市里单一的博物馆,完全由专职人员来建设和管理,它是当地民众的事业,必须要有当地民众积极、广泛的参与,并最终成为当地民众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实现由当地民众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持续发展模式。第四,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与旅游事业相结合,与脱贫工作相并行,并积极寻求与此相关的其它经济发展途径[1]。
目前,云南省针对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共存的特点,初步建成了一些民族文化生态村。希望探求出一种适合云南地方实际的运作方法和发展模式,以促使这些宝贵的民族特色村寨资源得以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的研究、试点仅仅是探索的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建设构想。
三、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将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相结合。
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首先,经济发展可以带来雄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为保护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发展,村民收益增加,可以调动他们保护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村寨自然景观、歌舞、饮食文化、婚恋习俗、宗教文化、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服饰等这些特质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优势。
由此可见,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经济挂钩,只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做到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及建筑的保护与建设.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4
[2]刘 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5)
[3]李志强.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广西民族研究,2010,4(2)
[4]薛群慧,董建新.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学术探索,2001,4
[5]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3,4
作者简介:
酒品包装,其主题为“唐宋元明清”,那么该酒瓶在结构造型上就采用了“冕旒”和古代建筑的组合方式,在色彩上运用了具有历史感的古铜色,在酒瓶和外包装盒上配上传统的“铺首”和传统纹案就将此酒品包装中的历史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2在家居饰品中传统文化如“福禄寿喜”“八吉祥”等这些具备吉祥寓意的传统造型也应用非常广泛。
很多设计师喜欢借用传统纹样所传达出的吉祥寓意在家居饰品中体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表达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带动性。家居装饰花瓶,此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采用鲤鱼抢珠这一动态造型,加上泛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幅吉祥喜庆的画面感。此花瓶在鱼翼、鱼鳞以及浪花的设计中都采用了传统吉祥纹饰卷草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师采用鲤鱼作为花瓶的载体,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所以将设计加入具有喜庆、吉祥、希望等寓意的元素,会使得家居装饰品和家居装修更具有文化魅力,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结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它所体现的形式更多是一种意向的表现。
例如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东方之冠”,整体红色的格调,寓意热情开放的中国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造型一高一低的交织成体,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解读。它的里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外观颜色选为鲜亮的红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矗立在广阔的世博园区里非常醒目,外墙颜色选为与故宫外墙的颜色,也是中国的特色。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赞叹不已,同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来到上海参观,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侧面带动了上海的一部分经济发展。
4在纺织品中也很常见传统文化的应用,融入文化元素的图案与设计题材相结合,将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展现更多的时代感,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现代旗袍设计中,将传统吉祥纹饰、色彩和造型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旗袍造型单一、拘谨的局限性,为传统文化产品拓展了新的市场,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传统的文化在整个设计中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更好的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纺织品中体现的商业价值。
5在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呈现给大众全新的视觉享受。
在2008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设计是运用了传统文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传统汉字的造型设计,巧妙的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会徽是中国传统印章,成为“肖形印”,同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又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将两者和运动元素相结合,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字的精美结合,让人体验着浓浓的中国韵味。这些设计都反映出中国元素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这些元素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整个制作,消费以及体验的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
6结语
1中华传统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用广泛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等,以其独到的思想理念与现代文明的契合,使之蔓延数千年,经久不衰。服务外包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企业管理模式,通常指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营销经验以后,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把一些如人力资源等业务外包出去,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还能够实现高效产出,堪称一种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下面就来看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
1.1儒家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
儒家思想在我国已传承千年之久,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君王所确定的主导思想。一旦一种文化或者一种思想理念被一个国家作为了主导思想,那么必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庸思想是其核心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仍有重要意义。所谓中庸思想就是强调做人行事要有度,掌握分寸,适时适宜[1]。对服务外包企业来说,就是管理工作要实行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满足企业自身条件,恰到好处的模式,真正做到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与国家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经常强调以人为本,这正是儒家思想仁人观念的现时体现,也是企业树立管理威信,尊重员工的必然要求。服务外包企业的出现,也说明企业管理者有着远见卓识,能够高瞻远瞩,管理能力正逐步提高,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可见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当下,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仍然离不开中庸、仁人等思想的指导,儒家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1.2道家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
道家文化理念集中体现在哲学思想方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上乃至现代化的中国都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老子是道家文化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事原则推出了“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重要理念,注重顺从自然法则,不违背天理,成为区别于儒家思想的又一文化瑰宝[2]。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与当前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正好契合。古往今来,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无不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以期在其建功立业、固国安邦的时候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在如今看来,企业把后勤保障、人力资源、财会核算等服务外包出去正是看重专业服务公司优秀的服务能力,从而借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正是识人善任的表现。所以服务外包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本思想为主导,深刻意识到人才的作用,把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节奏,满足企业服务目标的公司进行合作,从而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可见当今企业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加强人本思想,正是道家文化影响企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服务外包企业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文化同样有密切的联系。
1.3佛家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
佛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其浅显易懂、平实朴素的特点在我国民间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甚至在当前的很多佛家文化圣地、广大农村依然较为盛行。佛家思想强调人的心性和谐,提倡人们要“弃恶从善”“、慈悲为怀”,由此很自然地就想到当前国家一直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在国内的经济战略中,提倡要走和谐发展道路,创建和谐社会。而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角,其发展前景的好坏,无疑制约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向,所以企业在管理中同样要秉行走和谐发展之路,尤其是服务外包企业可能涉及到离岸外包、近岸外包等,更要树立我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不能因利益的驱使忘掉中华儿女善良的根本。企业管理者要培养自己和谐的心性,始终本着互利共赢的目标,加强交流与学习,增进友谊与共识,使服务外包企业管理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3]。可见佛家文化大道至简,却有着绝妙的相处之道隐含其中,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对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佛家文化与服务外包企业也是密不可分的。
2中华传统文化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1儒家文化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的仁人思想不仅适用于人与人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人与企业的关系当中。如今我们常会看到企业欠薪、员工以死相逼,员工在其位不谋其职等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可见当今企业管理想要处理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依然要坚持仁人思想,寻求和谐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道理[4]。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处理好这个大家庭里的日常事务、人际关系就成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儒家文化正是仁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强调中庸、平和等思想观念。推而至今,就是说明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求企业团体内部达到和谐统一,目标一致,只有团结一致,企业具有凝聚力与可塑性,接下来才能求生存求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运用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通过服务外包降低生产成本,而对本企业员工放宽福利政策,优化人员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企业深得民心,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服务外包也体现了企业间的,互利共赢,优化了企业市场结构,实现合理竞争。
2.2道家文化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前面提到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点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企业把原本应该自行处理的技术服务、财会工作、人力资源服务等外包出去,表面上是“无为”,却通过与更优秀的服务企业合作达到了“而治”的效果。这种企业管理方案的实施,达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使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完善,加强了不同业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企业的高效性发展,是企业管理者高明智慧的结晶,顺应了时代潮流[5]。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较一般企业管理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拟定更加实用、长久性的管理模式才能符合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同时确保企业管理模式的执行力和高效性。然而服务外包属于朝阳行业,仍处于发展时期,相应的管理运作尚不成熟,因此企业管理模式的确立很容易发生蝴蝶效应,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小觑。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拟定管理模式时要有思想格局,全面考虑问题,切不可一意孤行。这也是道家“无为”思想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应用的结果,所以企业管理要计划周密,谨慎抉择,确保万无一失。可见合理运用道家文化思想有助于企业在制定执行管理制度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规避企业自身发展弊端,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佛家文化在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温州推到了市场的前沿阵地。多年来,温州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采取不同的方式,考察研究温州发展的轨迹,探究其奥秘。温州人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寻找区域发展的内在,以求在全国和国际发展的百舸争流中,更好地把握温州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创立温州学,进行温州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温州的和现实——呼唤温州学
为什么要创立温州学,创立温州学有什么意义,这是创立温州学首先要回答的。温州作为一个市,文化与经济有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创立温州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无论从温州的历史或现实角度看,还是从温州人群体看,都很有意义。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创立温洲学积淀了丰富的养料。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是南戏的摇篮,尤其是南宋时期以叶适为代表的著名永嘉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三足鼎立,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学派提出事功学说,主张“通商惠工”、“利义并行”,把物质看成道德思想的载体,把辛勤劳动拥有的物质财富看成是光荣的事。这些思想着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温州今天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传统“文化基因”作用的结果。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和背后的历史文化,是解读温州发展奥妙的根,是探求温州发展规律的源,是创立温州学的沃土。
温州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为创立温州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率先建立股份合作的组织制度,创造了许多个“第一”,被专家学者称为“温州模式”、“温州格局”、“温州路子”、“温州现象”、“温州悬念”等等。研究温州的改革开放,研究温州的市场经济发展,对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温州人对温州文化的认同感,为创立温州学提出了现实需要。文化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力量。它以温馨的韵味、丰富的内涵,使人类在沟通感情中引起共通、共鸣,在思想交流中形成共识、共进,这是文化力量的真正所在。温州有200多万人在海内外创业,他们的年销售收入数以千亿计,相当于在温州之外还有一个温州。温州人具有恋乡不守土的秉性,他们虽然四处奔波、闯荡市场,但时刻眷恋家乡。创立温州学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发挥文化在联络和沟通人们情感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温州文化去凝聚海内外温州人,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家乡归属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从而把温州人“细胞”的活力变成温州“肌体”的活力,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
对温州已有的研究,为创立温州学初步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温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还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创立温州学,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种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变分散的为整体的,变零碎的为系统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州文化和温州人——温州学的精髓
什么是温州学,温州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这是创立温州学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温州学创立之初,虽然难以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不宜急于对其研究对象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温州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确定其内在涵义的基本轮廓和研究对象的大体范围。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文化的学科。温州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温州历史发展的结晶,它连接着温州千百年的文化渊源。研究温州学,首先要研究温州文化。要研究温州文化的生成、兴衰,研究温州文化的个性、特征,研究温州历史文化的地位、作用,研究温州文化的创新、发展。永嘉学派以及它所形成的传统重商文化,应当成为温州学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路子的闯出、“小商品、大市场”的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人善于经商、敢闯市场,都可以从温州传统重商文化中找到渊源。研究温州传统重商文化,对于温州以至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市场经济,都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过去是为了开创未来,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品位,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文化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应当成为温州学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温州的信用建设,温州的现代商业文明建设,温州的型城市建设等等,都应当成为研究温州文化创新的。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的学科。温州经济,讲到底是广大民众经济,是老百姓经济,是温州人经济。“温州人”是温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温州最大的特有的优势。温州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务实求实的精神创造了温州经济。温州学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研究温州人的观念。观念处在文化的核心层,起着导向的作用。温州发展的领先,在于温州人观念的领先。温州人“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等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温州发展的原动力。其次,要研究温州企业家群体。温州的企业家不少是从“泥腿子闯江湖”起步的,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不断走向成熟,他们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温州发展的轨迹。第三,要研究海外的温州人。温州人遍布世界各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温州商人是世界华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学科。经济与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温州经济的发展,促进温州文化的发展。温州文化的发展,又能动地反作用于温州经济,推动温州经济更快的发展。温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揭示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温州学的研究过程中,还必然涉及到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学、管、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人才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综上所述,温州学应该是一门主要研究温州文化,研究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揭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综合性地方学科。区域性和世界性——温州学的钥匙
怎样进行温州学的研究,温州学的研究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温州学的研究,要着眼于这个角度,遵循开放性原则,坚持与现实、区域性与世界性、文化与的统一。
温州学的研究,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给温州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特别是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受这种思想所形成的传统重商文化,无疑对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进行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参照价值。对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继承它、挖掘它,使其发扬光大。这是历史的传承,文脉的延绵。然而,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局限性,温州也不例外。温州人“人人想当老板”的自我性很强,有竞争意识,但有时缺乏合作、协作和甘当配角的精神;温州人精明、务实,但有时往往偏重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温州人重人情,亲和力强,但有时规则意识还不够。凡此种种,无不有着传统文化正面的和负面的效应。因此,我们不能为传统所累,不能将传统的东西固定化、模式化。“温州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模式,它是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研究温州学,应该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大胆地进行扬弃、进行创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温州文化新的内涵和特征,在继承中创新、跨越,在创新、跨越中更好地继承。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也是研究温州学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广告设计;结合;文化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广告宣传作用在社会中受到了广泛认可,利用商业广告为企业经营提供支持成为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正因如此,我国的广告产业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广告设计研究,利用良好的设计工作提高广告宣传质量就成为了我们广告研究的重要内容。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特别是设计创意的启迪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实践应用经验,开展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研究,为现代广告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当前传统文化对广告设计实践影响分析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对于广告创意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与艺术因素两个内容中。
1.1传统文化因素对广告设计影响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过程中,良好的宣传创意一直是广告质量与宣传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广告制作人员积极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文化因素,开展了创意研究。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中,设计者采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道德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道德性因素是文化组成的重要内核。在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中,利用爱国、守信、敬业为主题的创意理念,开展广告设计工作是当前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创意理念。这种创意理念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青岛海尔集团的广告设计中,宣传者提出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宣传口号,将产品、企业宣传与爱国敬业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结合,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二是伦理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文化内容也是文化的主要特点与组成部分。广告创意设计过程中,利用伦理文化中的良性因素,开展创意工作也是当前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式。例如,在徐福记糖果的电视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家庭伦理文化因素,利用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等伦理文化因素,开展广告设计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三是习俗文化。我国的各类民族习俗与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习俗文化因素开展广告创意宣传,我们经常采用的广告设计方式。如在食品宣传中,经常与春节拜年、节日聚会等传统民俗进行结合,开展广告创意设计。四是历史文化。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传承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有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加入历史文化因素,是当前较为常用的广告设计手段。例如,在牛栏山二锅头的广告设计中,一句“百年牛栏山、精品二锅头”很好地提升了商品的文化品位。
1.2传统艺术因素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中,除了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性因素对广告设计起到了影响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性因素也对广告设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广告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广告构图、色彩、音乐等艺术元素的影响。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利用传统艺术元素提供广告中的艺术特点,是我们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式。这种艺术元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广告构图设计中采用写意性的国画艺术风格;平面广告中采用大红、金色、黑色等传统色彩构成;在电视广告中采用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配乐等,都属于这种文化形象的表现。二是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经常采用较为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艺术性创作。这也是我国戏曲艺术与西方戏剧艺术的重要区别。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者特别是电视广告设计者经常采用这种较为含蓄的戏剧理念进行广告设计,以适应我国社会群体的文化认知。
2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结合以及发展趋势研究
正因在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与艺术因素对广告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广告设计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结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
2.1以发展性眼光做好结合工作
广告设计工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创新性特点是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广告设计创新中以发展性眼光为核心开展创新工作,对于广告设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发展性眼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结合中,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发展性要求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良性文化因素,也包括了许多糟粕性的文化内容。在实际的文化研究中,我们结合社会发展过程将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结合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而言,这种糟粕的传统文化内容依然存在,是我们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的问题。二是传统文化的再发展眼光。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将传统进行科学性的研究,进行文化再发展并将其与广告设计结合,是广告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模式。例如,在广告设计中,改良传统的戏曲文化,是指可以更好地为现代社会群体接受,进而提供广告的宣传作用,就是很好的广告发展性创新方式。
2.2注意文化地域性区别
在实际的文化创意过程中,地域文化区别一直是我们创意工作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现代的广告宣传工作是一项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商业活动,其对地域性文化差异的注意是我们广告设计与文化结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这种地域性文化差异,在广告设计工作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国内地域文化差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性的文化差异较为严重。而广告设计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商业行为,必须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例如,在食品广告中,我们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内容,避免因民族习俗等问题造成广告宣传问题的出现。二是国际性文化差异。随着我国经济国家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大型企业的进入以及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严格注意我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地域性差异,是我们做好广告设计的重要保障。这一问题较为明显的案例是麦当劳在我国的广告宣传中,很好地利用春节团圆为广告创意点,在中国的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了广告宣传质量。三是在文化跨越中寻找设计创新理念。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不仅是我们在广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可以为广告设计提供新的创意空间。例如,在广告设计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西方文化精髓,进行新的文化创新并将其利用在广告设计中,对于广告设计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省略/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 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